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辩论的论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1 16:35:55

辩论的论点

篇(1)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作为客户经理的我们,深感到一笔业务最困难的事情是获取客户信息和分析信息,这也让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辨认客户的好与坏,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一眼辨真假。在这种情况情况下,更需要的是像二师兄这样的客户经理,通过自身的营销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客户经理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那么获得企业的的真实、完整的信息不也就水到渠成了吗?(对方辩友有提到孙悟空的人际关系更广,但放在现在的社会,大家有没有发现,归根结底是看在唐僧的面子上,毕竟这是一场毫无悬念,唐僧终成正果的修行,反过来想,老孙大闹天宫,扰得众仙人连连叫苦,那些真的是心甘情愿帮他吗?)

2、良好的抗压能力、控制能力

现在的客户经理都有较大的压力,则需要我们保持心态良好,头脑冷静、三思而后行,不感情用事,不武断行事。如果客户经理都是孙悟空那样的做事风格,手段强硬不懂变通,易燃易怒易爆炸,那么我只能说,银行真的不适合你。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金箍只有老孙带着,它其实象征着一种约束,表明孙悟空做事需要靠外力约束,这也正是说明他的控制力差。反观老猪,虽然遇到事情爱说分家,但也就嘴上说说而已,我们客户经理也是凡人啊,难道抱怨几句也有错吗?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63-04

课堂教学应拒绝过多的“平和”、“顺畅”,唯“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才能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思维平台,开辟自由的表达空间。要想达到以上效果,组织学生辩论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辩论时,围绕着辩论的问题,学生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思考,思维呈发散型;为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需要使出“浑身解数”, 反应要灵敏,思路要清晰,辩词要有根有据、有条有理;为反驳对方的观点,角度要新颖,论据要直指要害。这个阐述和辩驳的过程,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品质都将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一、在突出重点时辩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通常都是采用“猜想验证结论”这样的方法探究新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当学生通过以上步骤初步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后,我有意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质疑辩论的平台,一方面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堂回放】

我拿起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沿着底边上的高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接着抛出问题:“每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思考后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另一种则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的为正方,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为反方。由于观点针锋相对,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举起一个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反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正方:把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

反方:每份是90°。

(辩论一开始,反方就两次同意自己的观点,这让正方同学的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正方:刚才老师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两个小三角形,也就是把大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占其中的一份,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90°。

(反方一个同学站起来走向讲台,将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顶点对折,用粉笔画出底边上的高与底边所形成的两个直角,然后展开,指着小三角形中间的一个直角,说)

反方:这个角是不是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正方:是。

反方:可它是原来大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吗?

正方:不是。

反方:也就是说,老师把大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只是小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而不是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所以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不是大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

反方:你们可以把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后拼起来,看看它是多少度?

(在反方同学的启发下,正方同学进行撕角验证活动。)

正方:确实是180度。

反方:当然了,小三角形也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也应该是180°。

正方:我们刚才一直忽视了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错误地把小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看作是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现在我们明白了:三角形无论是大还是小,内角和都是180°。

……

辩论是思维活动的好形式。在以上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倾听对方发言的要点,还要及时发表支持或反对的见解,从而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谬误。这样,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动追求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效果好,不仅纠正了偏见及错误,深刻理解了知识,而且开放了思维,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

二、在突破难点时辩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点,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成为学习活动的严重障碍。教学时能否突破教学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执教者必须认真思考,寻找适合学习对象的有效手段加以突破。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学生在刚接触分数时,受思维片面化、简单化的制约,往往把“分”和“平均分”混淆,产生“只要分了,分的结果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的错误认识。所以,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强调“平均分”这一难点。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另辟蹊径,巧设辩点:“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通过展开辩论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课堂回放】

吴老师顺手拿出一张圆纸片说:“这张纸可以折,也可以撕。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下面请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静静地倾听,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方:(先把圆从中间对折)“这一半是不是■?

反方:点头同意。

正方:既然你们都承认是,为什么不给老师画钩?”

反方:(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这个圆是不是分成了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那这两部分都是圆的■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呢?”

正方:“我怎么就得到了呢?”

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吴老师对着下面坐着的学生说:“同学们,请发表你们的意见。”

生1:“这个圆可以折成■,也可以不折成■。”

生2:“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里说分成两份,没有说平均分,所以怎么分都行。”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而这也正是对分数意义本质的认识。

以上辩论过程,学生兴趣浓、思维活,辩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探新求异,增强了周密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辩论,学生的认知建构不断完善,认识不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实现了由表面到本质的转变。同时,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在辩论过程中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三、在发生错误时辩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

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当属常事。当课堂中出现看法不一、结论不同时,教师切不要轻易定夺,而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完善认知,发展思维。

“轴对称图形”(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在“试一试”环节,安排了以下题目,旨在让学生从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异议,但对于平行四边形则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学生则持反对意见。面对两种观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

【课堂回放】

正方:我们沿着对角线折过以后分开来,然后调个头,发现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是可以重合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所以,我们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

反方:平行四边形,我们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还有沿对角线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只是部分重合。所以,我们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对方同学,关于轴对称图形,是不是只要满足“对折”和“完全重合”这两个条件就行了?

反方:是的。

正方:你们看清了我们刚才的操作吗?平行四边形难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吗?

反方:对方同学听清了:轴对称图形只要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需一个动作――“对折”,然后观察两边能否完全重合就行了。而平行四边形在对折后,还要“分开掉个头”才能完全重合。你们的操作中,多了两个动作――“分开”和“掉个头”。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说的有道理。

……

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面对课堂上的两种对立观点,我没有即刻做出孰对孰错的判定,而是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在争辩、反驳的过程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程思考。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独特的想法,也能够暴露自己最真实的问题。而当每一个学生都亲历了争辩、反驳的思维交锋之后,他们的探究和交流就会形成认知的共识、思维的共振。这样一来,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有思维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的提升。

四、在出现意外时辩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数学课堂上的意外,很多都是学生别具一格思维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之所以会出现意外,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的思维角度与教材、教师预设的角度不一样。比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时,让学生借助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34-8,即先从30里借1个10来与个位上的4合成14,然后用14减8得6,再和20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是26。课堂如我预设的那样,十分顺畅。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时,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说:“我的算法更简单,我是先从34里面借一个10来减去8得2,然后再用2加上刚才剩下的24得26。”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我并没有因为它打乱了原先的教学预设而置之不理,相反却抓住这个机会,把“意外”当作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这种算法更简单吗?”

【课堂回放】

生1:我觉得书上的解法更简单,他的解法有点麻烦。

生2: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它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下子就变成了10减几,非常不错,挺简单的。

生3:在幼儿园里我们就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了,现在还要回到10减几,这是倒退的表现!

生4:这两种解法其实是一样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是先拿十位上的1来减去减数,然后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的。所以,我认为两种方法都行。

生5:我认为还可以把减数8分成4和4,先算34-4,等于30,再用30-4,也等于26。

篇(3)

[经典考题]

例1.小文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辩论会,正方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汉语魅力无穷。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①汉语中有些同音词、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③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正方辩词的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_____”改为“_____”。

(2)反方辩词中的第_____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

解析:这是一场关于“汉语魅力”的辩论会,题干中不仅列出了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同时也列出了各自的辩词,从中可感受双方交锋的激烈。第(1)小题中用词不当的是“膨胀”一词,这个词语常用来借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用来形容“学习的热潮”不妥,可改成“高涨”。辩论的终极目标,是否定彼方论点的成立、肯定己方论点的正确。所以辩词应该要能有力论证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反方中的第②句讲的是幼儿的学习负担,既不能证明反方观点,也不能反驳对方的观点。

例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远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节日;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又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

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出理由。

(2007年嘉兴市中考题)

解析:题中的材料只是为你观点的提出设置背景,首先要认真研读朱永新、余秋雨等人的观点及理由,然后对是否需要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立场。立场明确了,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对“阅读”的体会写出理由了。答案示例:1:设不设节日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我们大家要认同“阅读”,尤其是青少年要加强阅读。如若不然,便是形式而已;如若认同了,一个国际读书日就足够了,何必再增设“嘉兴青少年阅读日”呢?2:其实设阅读日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提高青少年的阅读意识,呼吁大家真正地读书,读好书。赞成增设“嘉兴少年阅读日”。3:阅读好的书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品位。没有阅读,那是我们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如何传承?赞成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

例3.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换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着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 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2007年陕西省中考题)

解析:要辩论首先得有辩题。辩论赛所设置的辩题,正反两方面的判断应当是具有对抗性矛盾的,或者至少是具有矛盾对立关系的。同时要使双方都有话说,而不是明显一边倒,要使听众觉得双方讲的都似乎有理。解答这道题可以先选定“相关言论”中的一句,仔细推敲进而设置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辩题。如选定第①句言论,就可以这样设置辩题: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看过2006年世界杯吗?在2006年世界杯上1/8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中央电视台解说员黄健翔在解说到最后阶段时出现了“疯吼”现象。在比赛进行到伤停补时阶段时,意大利队获得一个制胜点球而挺进八强。解说员黄健翔因多年解说意大利足球而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很深厚的感情。由于兴奋过度,黄健翔在解说时用嘶哑的喉咙“疯吼”着对意大利的赞扬的话而深刻地抨击了澳大利亚足球。对于这一现象,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八)班同学展开的一场辩论赛的节选部分。假如你是反方成员,请写出你的辩论词。

正方:我方认为,黄健翔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解说员不是机器,难免倾注个人的情感,可以理解。在演说比赛的过程中有如此的激情,能够带动全场的气氛,将比赛带入高潮。这正是对足球这一充满激情的体育运动最好的诠释。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

我的观点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4.某校初二(1)班同学阅读了名著《西游记》后,对猪八戒这个形象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陈述?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所以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班举行以“上网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一方面,网络缩小了世界,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另一方面,它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符合辩论格式,如有“我方认为”或其他表明观点的语句,同时观点要鲜明,理由阐述正确,符合语境。

2.示例:正方: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反方: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

3.示例:(1)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2)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3)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篇(4)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已持续多时,学界众多人士各抒己见,表达的观点差别颇大。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些社会现象与理论确实存在差距,确实令人费解。那么,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怎样去解释现实向题,笔者认为,讨论问题首先要抓主要矛盾,认清劳动价值论的基点,才能找出产生错位的现象,通过辩证分析来认识新时代的商品和劳动问题,才能得到与时俱进的答案。

一、劳动价值论的三个基点

劳动价值论包括的内容有宽派和窄派之分。如果我们撇开内容宽窄的争论,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学派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承认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是稳定的。笔者将这一基础概括为三个基点,即两个支点和一个焦点。

1.第一支点—商品二因素

马克思从人们易于把握的使用价值开始,论述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不管商品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商品的物质内容。如果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个因素。在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里的关系。如果抽去使用价值,那么,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积累了人类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载体,是价值的凝结体。

2.第二支点—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总是为适合于人类的佑要而产生。劳动力在一定目的引导下在特殊形式上的耗费就是具体劳动。如果把劳动的有用性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这种无差别的在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愈义上的耗费就是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支点所支撑的是价值创造,由此人们可以看出价值的真正来源。所以价值创造是由两个支点交汇形成的焦点。

3.焦点—价值创造

马克思连结两个支点,阐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价值是劳动在商品物中体现并通过交换而实现的,表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而价值是凝结于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取决于劳动时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盆。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其它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只是转移自身价值。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

劳动价值论围绕价值创造,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为连结,搭建起逻辑架构。价值创造是焦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是理论体系的两个支点。这三个基点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共同形成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假若肢解或变更其中任何一个基点,都可能导致这一理论走向反面。认识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是前提,既要注意这一理论建立的离度抽象,又要看到现实社会的发展。

二、现实中的疑问及视角分析

1.现实中的提问

伴随着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研究者提出了人们对现实经济生活中若千现象的疑问。笔者从众多疑问中选择以下三例进行讨论。

第一类疑间: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活劳动(可变资本)创造价值,死劳动(不变资本)只是逐步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可变资本越多,创造的价值盆越大。如果只有活劳动创造价值,那就意味着“劳动密集性经济比资本、知识密集性经济使用更多的活劳动.这样前者应比后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后者比前者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使用价值。如此,价值与使用价值背离,并非一致,财富更多的源于劳动之外。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者减少的同时,产品的实物是在迅速增加,而价值里也在不育而喻地增加。“那么,‘价值的源泉’越来越少,而价值却越来越多。这岂不是很矛盾吗,

第二类疑问: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只是分配和占有价值。当今社会非物质生产部门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而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如此,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越来越少,价值A也应越来越少。但是,这一结论与今天市场萦荣的事实怎么不符呢,

第三类疑问: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创造于生产领域而实现于流通领域,增加财富的关键在于生产。“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价格机制不再是行将就木的剥削工具,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天的商品交换中市场引导生产才能使交换顺利进行.重视生产固然正确,但无视消费者具体需求和价格机制将无法完成交换.不能实现价值,企业最终将丧失竞争力和生存权.难道流通领域与价值生产无缘吗,

2产生疑问的视角分析

应当说,大多数争论是讨论式的、友好的,而非人身攻击。疑问的产生也是人们积极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对劳动价值论的探索没有终结,不同观点产生的争论对于启发人们思考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有益的。不过,笔者认为,其中也有一些疑问的产生,则是由于观察三个基点的立场不同造成的。视角的差异导致认识上的许多错位。

第一,是揭示剥削还是掩盖剥削,存在路径错位。马克思研究资本,将探寻的触角延伸至生产和消费现象的背后,发现了价值创造的决定因素.并且列出了杜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衡尺度,通过对商品和劳动的剖析,说明价值创造源于劳动,从而确定价值创造的主体是劳动者。马克思层层剥去夜盖于剩余价值之上的外衣,揭示剥削的秘密,最终是要唤起人们为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今夭的情况虽然与马克思时代有许多不同,但价值创造的基点是不变的。认识劳动价值论,同样不能回避剥削问题。如果为了说明某些资本积累的合法性、合理性,牵强地宜称物化劳动同样创造价值,把土地、资本也作为价值的来源,那将带来理论上的棍乱。因为如此定论,世界上就不存在剥削。今天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剥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似乎不可避免,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合法性。但合法并不等于不是剥削,剥削形式的变化也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一边是排除干扰因素,揭示剥削真相;一边是说明资本积象有理,不属于剥削。认识路径上的方向错位,当然会在认识结论上得到不同的反映。第二,将不同质的事物硬性归为一类,存在概念错位。一些疑间的产生与认识者对价值和财富概念的把握错位有关。有人常常主观地将财富与价值混为一谈。劳动价值论的表迷是清楚的:财富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则是撇开了生产活动的特定性和劳动的有用性之后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可比,而不同商品的价值则是可比的,因为价值是同质的,即抽象劳动。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土地等生产资料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科技等手段的运用所产生的复杂劳动等于多盆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生产的商品与简单劳动生产的商品,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尺度的衡里上会有变化,其价值当然是不同的,前者的价值也应是后者价值的多。马克思为研究方便.把复杂化成简单。马克思说过,“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等的。但它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童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但是,只要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就发生了变化,前后的劳动就不是同一的。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减少,都有可能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使财富得到增加。使用价值(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不能等同,因为一个是具体的,另一个是抽象的。不过从全杜会来着,复杂劳动的大盆增加,改变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之引起社会商品价值盆的增加。前述问题中,有人把财富与价值比较,就好像将天气和气候相比一样,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假如只看到某地连续三天下雨,有人就推定该地气候比他地湿润。显然,这种结论不仅武断,而且可能是一种错位的比较。

第三,将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与抽象理论生硬对接.存在“关节”错位。马克思运用抽象思维方法研究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有形的商品人手分析的,但很多结论却是撇开了具体的事物,表现为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有人思考问题,把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对接,出现文不对题的疑问。比如,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的疑问。第三产业本身是包括生产的而且生产的商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马克思强调价值产生于生产领域,实现于流通领域只是区分了两个部类,并没有区分一、二、三产业,所以也没有明确第三产业不存在生产,更没有划分哪些具体劳动属于生产,哪些属于流通。这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创造价值的“活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关节”点。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指的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人类生理意义上体力和智力的支出。这种支出并非必须表现为一次连续性过程。今日的商品生产已完全打破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呈现多环节的生产和流通的大址交替。活劳动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活劳动的不同层次不同环节,或许会得出不同时空维度的活劳动都创造价值的结论。但是认定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从目前看还显得牵强。因为把创造价值的条件当作创造价值的源泉,那是重要“关节”点的错位。

马克思以19世纪西欧社会现实为材料,考察商品从有形物品出发.考察劳动侧重于物质生产.考察价值侧重价值创造,考察价值量聚集于杜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以简化的手法抓住了杜会经济运行的根本。点明了价值产生的基本线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出现劳动价值论没有概括的现象是正常的.因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他给后人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结论,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一个初始平台。所以,研究问题,要先把马克思界定的概念分清,端正思维方向,把握劳动价值论的抽象性,对具体问题进行深人探讨,补充马克思未竟的事业。发展劳动价值论.

三、认识劳动价值论三个基点要辩证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活劳动创造价值,其他一切生产要索都不创造价值.只是创造价值的手段和条件。对商品、劳动及其价值创造这三点内含的把握是认识其他方面的荃础。全面认识劳动价值论,就是要辩证地认识商品和劳动,从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出发.分析社会进化中商品和劳动变化的状况,弄清新的历史条件下价值创造的问题。

1,拓宽认识商品的视牙

商品是《资本论》的起点,也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范畴。研究劳动价值论不能不继续研究作为价值凝结物的商品。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分工简单.科技水平不高,以体力劳动为主,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当时的物质生产部门比例高,商品常表现为物质形态。所以,马克思阐述商品的有用性,分析它的使用价值也是从有形物品这一角度考察的。一百多年来,世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和消费力盆推动下。商品的形态及其使用价值都有了新的变化,无形商品大量存在,井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商品的这种无形化现象是马克思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不可能对此作出无根据的断言。因此,扩大商品的研究视野是后人的责任和义务。

第一,对商品概念的理解要拓展。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马克思称其为“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里,商品的“物”是广义的物,不能仅仅看作是有形的实物,而应该理解为具有可存贮性和排他性的事物。如果一种事物变幻不定,不能存贮,或者随意可得,不具排他性,就不具有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可存贮性和排他性是相对的,会因条件变化而产生或丧失。例如,人们常用阳光和空气来说明二者虽具有用性,但不是商品,原因在子“有用”不是商品的充分条件,只是一种成为商品的可能。阳光和空气不能成为商品的充分条件实际上指的是它们不具排他性。当急濡阳光和空气而不可随意得到时.就具有排他性,并且通过贮藏,二者也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进而参与交换。现实中.某些良态环境中的“氧吧”,其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巳成为“特殊形式的商品”。所以,对“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理解,笔者主张加上“具有可存贮性和排他性”,而不强调它是否是一件有形的实物。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个因素,而可存贮性和排他性可以称之为商品的两个“辅助属性”。

第二,对商品种类的归属要拓展。将商品局限于有形的“物品”范围之内,往往把非物质形态的商品斌予有形的解释.难免出现商品归类标准庞杂、商品归属混乱等现象。在把握商品二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商品的可存贮性和排他性.对商品类别的理解也就随之拓展。以商品二因素为基点.附以两个辅属性归类,商品和非商品的界限将会大体廓清。商品这种人类劳动的凝结体,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物质形态,又可以是精神形态。那些包含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被用以交换,并且具备可存贮性和排他性,都可以理解为具备商品的特性。现代社会商品生产的多环节和协同性,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领域的相对性作了辩证说明,如果只以简单商品生产的模式来框定现代社会的商品生产.那就等于削足适履。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依据商品二因素,拓宽认识商品的范围,使理论研究贴近杜会发展的现实.则是符合实事求是精神的。

2.区别不同劳动的价位创透

现代杜会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劳动组合多样化、商品交换一体化。生产劳动的内容伴随社会的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研究劳动价值论,更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向纵深方向探究劳动的内容、元索及其结构。

其一.劳动内容更加广泛.孺要拓宽创造性劳动的行业范围。21世纪,产业分化更加细密,劳动的项目日益增加,新的行业不断产生,并且还有交叉行业的劳动出现。我们孺要正视劳动内容的变动带来的价值创造问题。传统产业已在不同程度地改变,劳动者的职业变动频率加大,职业劳动大军的结构正进行新的组合。从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质和盆来看,生产劳动不限于物质生产部门。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只要对社会提供使用价值、有效益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从事这些劳动的人都是劳动者。新世纪的中国产业工人已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人在身份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领域大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季节性、雇佣性已经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保障各类劳动从业者的利益,保证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公民地位,需要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用于对这些重大问题的阐释上。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

篇(5)

一.古希腊语言学中自然派和惯例派的论辩

克雷特利斯和赫莫吉尼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天他们论辩“词为什么有意义”的问题,两人各抒己见,观点各不相同。克雷特利斯赞成这样的看法:一个事物的名称(不论是希腊语或是蛮族语言)是由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因此语言自然而然的具有意义。他反对那种把某些人约定俗成的东西说成名称或词的说法。他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一个正确的、根据本质产生的名称,所谓名称不是有些人约定怎样称谓就怎样称谓的。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名称是由于它的性质而产生的,受自然的支配,所以语言自然而然地具有意义。

赫莫吉尼斯的观点与此相反,他认为,任何名称除了习惯之外,别无其它“正确性”存在。他表示,我不能相信名目繁多的正确性在与别的什么东西而不在于约定俗成,如果有谁确定一个名称,那个名称也就是正确的名称;如果后来改用别的名称而不再使用原先的名称,那么后来这个名称的正确性也丝毫不亚于前者,这正如我们可以任意改变奴隶的名字一样,因为任何人的某个名字都不是按本质产生的,它是在某些法律和习惯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他认为,名称是语言使用达成的协议,而协议是可以改变的,是约定俗成的;所以只要大家同意,用什么词都可以。

二、先秦诸子语言思想理论争鸣及与古希腊论辩的契合和碰撞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样,先秦哲学家们曾就“名”和“实”(即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进行讨论先秦哲学家们阐明了一系列的语言学原理,奠定了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基础。

1.孔子的正名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早提出了“正名”的观念。严格地说,孔子的“正名”不是专门论述语言问题,但它对语言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子多次谈到了“正名”问题。

《论语 子路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这里讲的都是政治上的“名分”,这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名”是用来说明、表达“实”的,正名的目的核心是名实相符,恢复的是“信”。“信”是正名的核心,不正之名恰恰是无信的集中体现,并成为造成进一步混乱之因。言论、名称这些形式是说明内容的,但他并不是内容本身。形式是内容的表现,但形式证明不了内容。但形式与内容脱节开来时,人们不但会对形势不信任,从而影响到对内容的失望,并且逐渐的丧失信心,这才是最为危险的。另一角度思考,孔子对于名称与事物其实在“正名”中也有了一定的阐述:形式是内容的表现,但形式证明不了内容,形式与内容不能脱节。即:名称即为形式,而事物即为事物。名称是事物的表现,是表现内容的方式;但是仅有名称又无法确定其事物真实存在性,但另一方面,名称与事物不能够脱离使用和理解,如果脱离便会造成对应关系混乱。

2.墨子的语言思想

墨子也讲正名,但他们的正名与孔子的不同,墨子的正名是对说话人准确使用语言的要求。《墨子 说经下》:“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止于彼,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意思是说,正名,就是要分清彼此。用于那个事物的名词只能用于那个事物。同一名词,不能既用于那个事物,又用于这个事物。墨子在《非攻下》里,辨析了“攻”与“诛”在语言上的区别。墨子认为“攻”是侵略战争,在动机上是“亏人自利”,在手段上是攻杀无度,在后果方面是“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诛是秉承天命而行义,是合乎道义的利天下而为之。诛无道即伐其不义。攻是不义之侵略,诛是诛无道者必然进行的伐。这里的“攻”与“诛”同表示发动战争这一意思,可是名称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3.荀子的语言理论

战国后期,在语言问题上最有见地的学者是荀子。他的《正名篇》对当代论争的实名问题作了总结,阐明了若干语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正名篇》云:“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宜,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论述了名称和它表示的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的得来受到社会的制约。约定俗成的就是适合的,违反了约定俗成,就是不适合的。荀子的观点与赫莫吉尼斯的观点不谋而合。

三. 总结

孔子的“正名”中暗示着名与实的辩证关系,即整合并包了自然派与惯例派的主张思想。墨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从其区别“攻”与“诛”和《墨子 说经下》看,用于那个事物的名词只能用于那个事物。同一名词,不能既用于那个事物,又用于这个事物。强调了名称与事物的自然由来的关系,体现着自然派观点。但墨子有关事物的分类(达、类、私)在某种程度上将自然派与惯例派做了一定的结合。墨子论述了语言表达思想的问题:墨子认为,集合表述事物的名称构成了句子,“口能”指口的机能,因为口可以发出表示各种事物的声音,故说“言也者,谓口能之,出名者也”。这实际上又与惯例派基本相似。

由此,古希腊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的发展皆起源萌发于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论辩,论辩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经阶段。两者皆最先由哲学家和思想家发起思考,并且在语言理论方面论辩的观点:古希腊自然派和惯例派,先秦的孔子、墨子、荀子语言思想理论,二者有着一定的类似性观点,某些方面的碰撞和契合,以及整合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4

[2]俞允海.潘国英《中外语言学史的对比与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7-8

作者简介:

篇(6)

〈摘要〉 我国的《合同法》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和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有机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体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融合的时代潮流,代表着世界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合同法》中有关不安抗辩权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优点和不足。〈关键词〉《合同法》 不安抗辩权 优点 不足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将不能履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所拥有的拒绝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不安抗辩权源于德国法,又称拒绝权,不安抗辩权制度是大陆法系的一项传统制度,它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一起,对双务合同中的先履行一方提供了法律保护。我国新修订的《合同法》在承继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对传统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不足加以改进,在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救济方法、对行使权利的限制和对滥用不安抗辩权的补救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体系。它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合同欺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有序竞争的立法意图,也体现了我国合同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合同制度及国际商务合同贸易规则的接轨。《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规定我国的《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做出了如下规定:“第六十八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优点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有关不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相比,我国的《合同法》有以下几个优点。一、对行使条件作了更充分详细的规定。按照传统理论,不安抗辩权的应用应具备如下条件:(1)须因双务合同互负给付义务;(2)须合同双方特别约定一方应先履行义务;(3)须在双务合同成立后对方发生财产状况恶化;(4)须对方财产显著减少,可能难以履行。然而财产的减少并不是相对人不能履行或不愿履行的唯一原因和表现,商业信誉的丧失,技术机密的泄露以及其它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相对人履约能力的丧失。因此传统大陆法中对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仅限于“财产显著减少,有难以履行的可能”的规定就显得过于僵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合同法》突破了这个限制,把商业信誉的丧失作为判断相对人失去履约能力的标准之一,体现了诚实信用的立法原则。同时,《合同法》还通过第六十八条第四款的概括性的规定,把一切有害于合同履行的行为都包括到相对人丧失履约能力的判定标准当中,大大拓宽了不安抗辩权的使用范围,给合同的先履行方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二、既反映了先履行方的履行权益,又充分照顾到后履行一方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从《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合同先履行方并没有获得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要求对方提前履约的权利,在中止履约并尽了通知义务后,先履行方只能处于等待的状态之中,而无权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提前履约。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后履行方的期限利益。因为后履行方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其履约能力降低、难以履行的状态可能只是暂时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还可能恢复履行能力。如果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就要求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提前履行,会对后履行方造成额外的负担,进一步降低其履约能力,这是明显不公平的。法律不能为了避免一种不公平的后果而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因此不给予先履行方要求后履行方提供担保和提前履约的权利体现了对后履行方的保护。同时,《合同法》对后履行方提供担保的行为并未作任何的限制,后履行方为了避免对方中止履行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可以自愿提供担保。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合同法》的先进性。三、进一步完善了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之后的救济方式。不安抗辩权规定先履行方 在有充分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约能力时可以中止对合同的履行,一旦对方提供了充分的担保,则应继续履行义务。但如果后履行方不提供担保,那么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之后,是否可以接着解除合同呢?许多国家的法律对此的规定十分模糊。这种救济方式的不明确导致了先履约方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我国的《合同法》明确规定:后履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未能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进而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对先履行方提供了明确的救济。《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不足一、由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引入的有关规定与不安抗辩权制度间存在矛盾。《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条规定是由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引入的,它给与了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法律并没有限制这种权利适用于何种场合,因此可以认为这条规定对同时履行和先后履行两种场合都是适用的。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时,另一方当事人适用第九十四条规定,直接享有解除权,这与英美法系对明示预期违约的处理是相同的。但当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时,既可以解释为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这是英美法系对默示预期违约的处理方法;又可解释为第六十八条第四款“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这时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不安抗辩权,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等待相对人提供履约保证,但无权直接解除合同,这是大陆法系对默示预期违约的处理方法。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出现在了同一部法律里,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矛盾。如果赋予先履行人选择适用第九十四条的权利,则极有可能造成先履行一方滥用合同解除权的局面,使得第六十八条所设置的一系列旨在保护后履行方合法权益的措施形同虚设,从而损害了后履行方的期限利益。这个问题是我国新《合同法》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制度的融合还不够彻底造成的,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解决。二、举证责任过重。与英美法系的默示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允许有较低限度的主观判断不同,我国合同法对举证责任的要求相当严格。《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负举证责任,这是各国法律所认同的,但即使在市场规则比较完善的国家,要取得“确切证据”也决非易事,更何况目前我国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要掌握“确切证据”相当地困难,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不允许当事人有较低限度的主观判断,虽然可以避免当事人不当行使或滥用不安抗辩权,但却大大增加了当事人使用不安抗辩权的成本,有违设立不安抗辩权的初衷。因此可以在要求先履行方负举证责任的同时,要求后履行方负一定的反证责任,以减少不安抗辩权的使用成本。三、“适当担保”含义不清。《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当后履行一方提供了“适当担保”后,先履行一方应恢复合同的履行。但对于“适当担保”的“适当”程度,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给先履行一方留下了可乘之机。先履行一方可以以担保不适当为名拒绝履行其本不愿履行的合同,从而造成后履行一方的损失。因此应当对“适当担保”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使法律更清晰。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国的《合同法》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和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有机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体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融合的时代潮流,代表着世界民商法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和庭审实践共同加以解决。参考文献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梁慧星,《统一合同法:成功与不足》,《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王利明,《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徐杰,赵景文,《合同法教程》,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

篇(7)

辩论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苏秦,张仪之类的雄辩名家,今天,我们又有幸从节目中目睹了今日辩论名家的风采——曾在全国电视辩论大赛中获奖的两位辩手来到节目中担当谈话嘉宾,而且还做了现场辩论表演。

从这两位嘉宾的发言来看,他们显然都对曾经参加的电视辩论大赛的辩论方式,以及大赛前被迫接受的非理性强化训练方式,表达了非常否定性的意见,甚至通过现场辩论表演,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慢节奏的辩论方式来取代曾经非常流行的辩论模式。对于他们的反思,我是很钦佩的,只是觉得,仅仅停留在辩论方式上的反思,似乎还不充分。

我想,辩论的本质不在于辩论的方式是激烈还是舒缓,是激情洋溢还是镇静自若,是言辞尖锐还是措词温和,而在于为什么而辩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辩论,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辩论能力而辩论?辩论的本质是为了驳倒对方,还是与对方分享彼此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从而通过辩论使双方都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对辩论的话题的认识?

篇(8)

一、课前准备

“辩论式”学习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对辩题的选择。选择辩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可辩性。辩题一般要具有争议性,可以是具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且双方都能找到相应资料,机会均等的命题。假如问题一边倒,辩论自然展不开。

2.丰富性。辩题一般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辩题应涉及丰富的课内外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材料来说明论点。

3.兴趣性。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现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视野比较宽广,很关注社会热点和一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对于接近现实、影响比较深远的辩题,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4.针对性。辩题一般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辩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纯粹的像辩论赛那样可以任选题目,一定要和所学内容挂起钩来,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5.时间性。辩题的选择要紧密配合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要支持辩题。

6.多样性。指导学生参与到辩题的选择中。学生可以利用课前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甚至可收集网上资源,共同搜集材料,并拟好发言提纲。

二、课堂操作

1.开展辩论。辩论的开展包括阐述观点、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三个阶段。

首先,正方陈述观点。一般由一位辩手以独立发言的形式对本方立场阐述。二辩、三辩、四辩补充。反方同样。在阐述观点的时候不仅要求观点合理、论据充分,还要有条理、清楚地表述观点。这样,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来确定本方辩题,并辅以实例,使这些观点很明确地被大家所接受。陈述时应强调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

其次,自由辩论阶段。这个阶段最能表现学生的语言功底,机智和应变能力。为了避免“辩论式”学习变成仅仅是少数参加辩论者的表演,老师应该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展开“群辩”,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辩论中来,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从而把“辩论式”学习对智能素质的培养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当然,辩论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避免出现文字游戏式的无谓争论,还要引导学生就论题进行辩论,防止辩论走题。

篇(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先作一讨论。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善于辩论,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么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就应抓住每一个学习辩论的机会。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以回答问题为主,但答辩,除了“答”以外,也会有“辩”。因此,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类辩论的技巧。如果在论文答辩中学习运用论辩技巧获得成功,就会提高自己参与各类辩论的自信心,就会把它运用到寻找职业或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成功。

篇(10)

地理试题的开放性,侧重于考查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答题者思想的呈现,二是答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地理试题更加趋向于理性化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如产业调整、城市化、雨林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土地流转、西部开发、资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等问题,进入了地理命题的视野。

例1对该省(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第(4)小题)

答案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例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4)小题)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辩论类试题考查的着眼点是:要求答题者拥有发展的眼光与联系实际的思想,附以平实语言的铺陈,体现了其理应具有的人本思想。

二、课堂辩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的意识

地理课堂辩论主要着眼于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理性对话、关爱自然、关注生态、遵循规律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发展的意识、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关注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的意识。

三、地理课堂辩题的选取

课堂辩论的精彩与否,辩题非常关键。地理课堂辩题选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辩题要切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要反映学科知识、社会热点、学生兴趣,有教育价值与意义。辩题忌切口太大、难度太深。例如,是否赞同对怒江的梯级开发,人口迁移对于迁出、迁入地的利弊的辩论,全球变暧对中国西北农业的利弊的辩论等,就能使学生课下有材料准备、课上据理力争,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全面、严谨。

2.辩题要具有可辩性。课堂辩论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必须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要呈现发散性的趋向,各抒己见,提倡探新求异。如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搬迁某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试从政府人员与企业主两种不同身份的角度进行去、留劝导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3.辩题要具有协作性。要提倡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如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是否可行的辩论,可从经济基础、技术可行、发展变化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在辩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辩论,集思广益。

4.辩题要具有公平性。对双方要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否则一方振振有词,另一方有口难辩。如辩论台风、扬沙、火山爆发等利弊,从辩题上已经定位是灾害了,故辩论时其有利影响虽能举出几点,但最终不能美化灾害,导致后来无话可说。

5.辩题要具有可调控性。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可贯穿辩论的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辩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作答,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就辩题的最后点拨,则主要集中在确认各种不同观点成立的原理分析上。如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翻新或保护原址、另建新城市的两种观点辩论,教师的最后点拨如下:一个城市有独特的风貌、充满魅力必须符合的原则是与自然和谐;符合人性的尺度,必须有清晰的文脉,一代一代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个面貌;富有本地文化。城市规划要尊重普通人、尊重自然、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四、围绕某一中心话题,进行课堂辩论的方式与过程

课堂辩论中心话题确定后,可以设置多个角度支持认同或反对的辩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课堂辩论辩题选择好后,要合理分组,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或按座次划分正方反方等,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前,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寻找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作为引导者,一要引导好学生辩论的思路,不能提出与辩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论据、观点;二要及时做好点评,注重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辩论中,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并对优胜学生予以奖励。

五、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地理课堂辩论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激起争论、产生共鸣,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1.辩论内容会偏离主题: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具有片面性,同时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也不够好,在辩论时心理紧张、情绪激动,有时会出现跑题现象。

调控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辩论的内容,适时引导性或引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多向学生“踢皮球”。

2.辩论结果不好处理:在课堂辩论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点,有时学生难以评判,如果这时教师不做总结或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导致辩论教学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对地理教学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调控的策略:辩论的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梳理发现。教师可适当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有些观点无法统一的内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不同的观点,体现教学民主。

篇(11)

1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看辩病证治的重要性

1.1 中医学虽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但临床上从来就存在着“辩病施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初,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就是以“病”作为辩析目标的,治疗也就依据病来施行。如《内经》13方基本上是以病作为治疗靶点的;《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也多以具体疾病作为治疗目标,如以“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即便在近代,中医学在注重“辩证论治”的同时,也仍在运用辩病思维。如对肺痨、肺痈、肠痈、湿疹、疟疾、麻疹、水痘、天花、蛔虫、绦虫病等的防治,主要是基于辩病的思维。因此,中医学的辩病思维与辩证思维是同时存在的,交织在一起而综合运用的[1]。

1.2 中医学从诞生便开始了辨病与辩证的结合。早在《黄帝内经》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它往往是先定病,然后再辩证。比如《咳论篇》、《痿论篇》等章,都是先说这种病,然后再去辩证。之后,在《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书,无不先言某病,再言某症,病、症、脉、证合参而治。以《金匮要略》各篇之题最能说明,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都是病名。

1.3 中医辨病论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从未终止。兹举俩例最能说明。其一,清初温病大家余师愚在其《疫疹一得》书中,仅论及清瘟败毒饮一个方子,以一方治一病,药即中病,鲜有罔效,典型辨病而治,其重复性不言而喻。其二,清初临床大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一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讲述如何辩证伤寒。在太阳经症条下,直言麻黄汤与桂枝汤辩证之繁琐,疗效之有限,辩证少有失误则灾害险生。乃自创加味香苏散一方,说:今以此方代前二方(指麻黄汤、桂枝汤)之用,药稳而效,亦医门之良法也。不论冬月正伤寒,及春、夏、秋三时感冒,皆可取效。其也是实现了从辩证论治到辨病论治的一次飞跃。这是中医走循证医学道路的肇始。

1.4 又如中医在与疾病“非典”的抗争中,充分发挥了辩证论治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了辩证论治的优越,而在于对“非典”疾病的认知随着辩证论治的进程而不断深化,这同时也是“辩病”的认知过程。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我们的认知就愈趋深刻,我们的治疗就更趋完善。

2 辩病用药的优势

2.1 在辩病用药方面,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因此,每一种疾病也意味其基本的治疗原则或治疗大法。除证选用不同的药物外,头痛可适当地配合应用川芎、白芷等止痛药物;癃闭病按照“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应着于通利为主;遗尿应按照“固摄止遗”的原则去配伍组方。如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如肺痨虽有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损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其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在抗痨杀虫的基础上再结合辩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在脏腑辩证中: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脾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脾主运化、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论治,还要结合心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阳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肝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肝主疏泄、臧血濡筋等生理功能。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肾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等生理功能。

3 辩病论治与辩证论治的关系

3.1 关于辩证论治与辩病论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笔者以为,辩证论治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病理层次的本质的认识上的。一个病理层次就是一个证候,一个汤证是一个证候辩证论治的结果。辩病是对疾病的辩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辩病论治则是着眼于对疾病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抓住疾病中最具本质的联系,把这个疾病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进而针对各种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治疗。一般说来,辩病论治从对疾病的初期考察,到确定“这一个”而非“另一个”,从一般性对症治疗到确立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是对疾病的认知阶段。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后,辩病论治才有了基础,换句话说,辩病论治是建立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3.2 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没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其局限性。辩证论治虽然不能达到对疾病的特殊性具有深刻认知的层面上,因而缺乏特殊治疗的方药。然而,辩证论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层次本质联系的认识却远比辩病论治要深刻。从而,在针对疾病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治疗上,更能抓住主要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辩病论治“优越”。辩证论治的又一个优势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包括对人类尚未认识的疾病,这在人类认识和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其意义不言而喻。

3.3 由此可知,“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辩证,亦要辩病。其中辩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2]”…“是对中医辩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2]”。

总之,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只有相互为用,相互结合,才能不断深化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提高治疗疾病的能力。中医学是辨病论治和辩证论治的完美结合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因此要发扬中医学的辩证论治的诊疗特色,要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提高辩证的准确率,必须坚持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运用辩病思维来确定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辩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辩析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其当时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理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辩病为先,以辩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证,可发挥辩证思维的优势,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出证候,随证施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