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资金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拥有一个优秀的交易策略之后,投资者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比例。在若干个体系和策略中,将所持资金的多大部分配置到每一个头寸中,取决于每一个投资者和资金管理者。
这与Ma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不一样。因为最优资金比例不但关系着用什么比例的钱来配置头寸,同时关系着如何来迎接亏损,使得一个策略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尤其是期货投资所特有的动态保证金管理体系,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关注一点:明天我们还能继续投资下去。
股票市场上一个常见的长期的买进-持有策略是大家熟知的称为现金成本平均值(买进同样现金数量的价格间距相同的股票)的资金管理模式。普通的交易者和专业投资者的区别在于:专业投资者会设定一个亏损的极限,一旦达到亏损极限,交易就终止。
曾经有一个叫做的希腊赌徒,用一种渐进式的下注方式来下注赌博,亦即每次将赌注增加60%,将赢来的40%装入自己的口袋(实际上是按照数列在下注)。若将这种思想引入期货市场,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投资策略是一个系列,具有多项投资。其次,在一个交易体系中,必须具有特定的进入点和退出点设置。
1.平均回报体系
原始的Kelly体系设置是
赌注数量
其中W是可能赢的数量,L是可能输的数量,P是赢的概率。
首先,Kelly体系不能直接引入期货市场,原因是基于一下几点:
⑴交易的结果和赌博的结果不一样,不是每次都全部输掉也不是每次都百分之一百的赢。
⑵具有手续费。
⑶动态保证金交易使得你必须为追加保证金做好准备,防止强行平仓的发生。
所以,我们不但要估计交易盈利的概率,还必须考虑亏损和盈利的大小,以及上下波动的大小,为动态的保证金做好准备。
如果不考虑保证金的话,调整后的体系就成为如下:
其中是风险数量(亦即投入资金比例),r是策略的平均回报率(平均盈利/平均亏损),是该策略下历史交易中盈利次数,是该策略下历史交易中亏损次数。
在一个投资策略下的多个交易品种选择的时候,体系给出的投资百分比不会大于25%,也就是说,体系给出的百分比和Ma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给出的百分比是完全不一致的。
那么,体系的交易策略对于期货交易的改进如何呢?
2.考虑保证金的交易最优资金比例体系
上述Kelly体系给出了一个较为优化的资金投入比例,下面考虑的是一般化的情形,然后结合特定的投资策略来分析期货投资资金使用比例问题。
2.1 一般随机资金收益体系
下面将要证明,引入保证金和无风险利率之后,优化这个投入比例不但可以最大化资金增长率,同时可以在固定的目标增长率下最小化达到该目标增长率的时间。
2.2 期货投资策略下的资金比例
假设一自有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投资,设期货交易保证金比例为m1,手续费为m2,无风险利率r,为初始资金。
投资者资金分配比例为如下三部分:
⑴期货头寸(空头或者多头);
⑵为动态保证金做准备的资金;
⑶投资到无风险资产。
其中为动态保证金所准备的资金为,为标的资产的波动,所以有
其中代表的是收益扣除手续费(即买卖期货头寸的手续费),为扣除了动态准备的保证金后获取无风险利率的收益。
而是使得上述等式取得最大值的比例函数,通过求解上面的最值优化问题,可以得出投资比例分配原则。
而对于一般的标的而言,要对其状态空间进行处理和分析,一般用如下方式:
⑴将N+1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收集为
⑵对应N个收益率为
⑶将N个收益率划分为m个区间,取第i个区间的中点为,对应区间里面所包含的收益率为个,于是对应频率为来逼近其概率值。
⑷那么,随机变量状态空间和概率对应为:
和。
参考文献
[1]Breiman.L.Optimal gambling systems for favorable games.Fourth Berkeley Symposium on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I.1961:65-78.
[2]杨奇志.我国股指期货定价及套利交易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3).
[3]雍炯敏.刘道百.数学金融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赵新娥.试析股指期货交易特点与投资策略[J].财会月刊,2009(02)
[5]金治明.数学金融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034-02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使用者,其运营的效率将直接关系到国有的资本和效率。在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资金利用不合理和资金短缺的现象。综合来看,其主要原因是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引起的问题。因此,提升国有企业资金运行效率十分关键。
1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概况
1.1 国有企业的优势
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出现了经济上的危机,很多中小型企业未能在资金管理模式上做出有效地改变,从而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十分常见。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浪潮。主要是由于资金管理效率在不断提升。而且国有企业有国家的支持,其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命脉。
1.2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作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支柱。而资金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保障企业良好的运行。其一,可以对集团内,企业的各种闲散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将企业资金的整体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其二,可以缩短资金使用周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2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缺乏战略性的投资
由于国有企业的生产模式比较固定,这就导致其在资金的运营方式上较为单一。在长期投资和项目管理以及控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其单一的资金运行模式基本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但是也很难得到战略性的突破。格力电器公司的财务资金管理图如图1所示。
其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有比例还相对较低,但是设备增值率却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国企以生产为主,其资金的投资模式未能在传统模式上做出突破性的改变,虽然现阶段,其运行机制较为良好,但是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单一的投资模式很难承受住经济上的危机,其流动资产将会越来越被动,最终出现企业亏损,乃至资金上的严重浪费。
2.2 国有企业资金回收相对困难
其一,在国有企业中,经常还会出现应收账款过高的局面,这就让企业资金的周转以及财务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恶化。在资金还未回笼之前,其无法再进行大项目的投资,从而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措施良机。
其二,国有企业资金回收困难,会影响到整个财务的运行效率。特别是因为信用政策、客户信誉、结算、管理、金融工具等因素的影响。没能够认真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导致资金的回收率较为缓慢,从而严重影响了资金运行的效率。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库存的原材料过于庞大,使得供大于求,使得大量产品积压。也会影响资金的回收效率。
2.3 国有企业资金内部运营模式过于传统
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在资金的控制以及内部会计制度的管理方面已经相当完善,但是在资金管理上,依旧没有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例如:生产工人只生产产品,却没有原材料的节约意识,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让资金成本增加。销售人员仅仅只推销产品,对于贷款回收莫不关心。这样就会延迟资金的回收效率。财务部门只管结算,对于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进行切实的监督,从而导致资金的管理不科学,不合理,使得资金短缺现象产生。
2.4 资金使用决策机制不完善,资金流向不明确
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依托于完善的决策机制。但国企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机制,基于短期经济战略下的资金使用现状,不利于企业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发展。
首先。缺乏严格的监督与控制机制,资金使用的流向不明确,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十分突出;
其次,资金私用或他用问题比较普遍,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且滋生了企业腐败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国企的战略发展;
第三,资金使用决策无法反映企业的切实需求,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低。
3 提高国有企业资金运营效率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要使得自身在资金运营效率上得以提高,需要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和控制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提高资金的运营管理措施,充分的运用企业运营的流动性收款和付账的差额来促进资金的管理。通过对流动的资金的分析比较,合理的确定企业资金的最佳持有量,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平稳,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同时也不会存在过多盈余的闲置资金,从而确保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效用来。当国有企业持有的资金量过高,将会由于资金的流动性等特点而使得收益效果大打折扣。而这也表明如果企业拥有大量的现金、有价证券和保险储备时,由这些资金带来的经济流动性会比较低。
由此看来,对于国有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来说,为了长远稳定的发展下去就不能拥有较大量的资金,必须从风险和收益的利害的关系上来考量应该拥有的最佳资金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利益损失。例如:再中国洛阳的浮法玻璃厂采取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实行零余额管理办法,加快了资金的流动,从而促进了公司的收益,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支付能力并降低了财务的风险度。
3.2 建立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实行资金的集约化管理
国有企业在资金的管理对策中实行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时实现资金的集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从而不断的提高国有企业资金运营效率。在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对应管理人员。实行以企业财务资金负责为首,财务、计划、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共同负责的一种科学高效的全面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国有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并逐渐的提高资金运营的效率。在实行资金的预约管理中,采取全员参与管理的方式对资金的全面预约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预算失误等从而导致管理失误。同时在预约管理中的使用资金过程需要有企业统一进行统筹,从而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统一使用。在国有企业的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各单位有偿的使用资金,以收入决定支出,并通过产出来决定企业的收入情况,进而反复的平衡测算,认真的编制出年度资金预算,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充分的利用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的运用效率,促使每一份资金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来。
在中石油的某地的炼油厂内,采取科学的资金预算使得资金实现集约化管理,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资金的收支效率,不仅减少了资金的闲置问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降低了因外债而应该支付的利息总额,促使企业效益大大提高。
3.3 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
在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中,要及时的根据企业的运行状态合理的控制资金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资金的成本,从而提高资金的整体运营水平。为了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就必须要求企业要对本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优化,促使融资方式向多元化的方向上进行转移。
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同国内的各大银行取得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自身在银行的信誉优良。从而保证在关键时期能够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在实际上,很多的银行因为没有深入的调查,而知片面的看企业的财务相关信息,从而导致很多存在较大潜力的国有企业失去了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资,使得产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只有走向破产的结局。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选择融资的方式时,要合理的对融资决策进行分析,以确保万无一失。
在此基础上,扩大融资的范围,除了直接融资外,也可以实行间接融资的方式,从而加大企业的融资力度。另外,企业还需要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应的发行债券和股票以及项目融资的方式来帮助企业快速的获得资金,从而极大的提高企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结 语
当前,国企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深化改革进程,强调国企在立足发展现状的同时,寻求发展的新契机。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是国企基于自身内部需求的必然之举。国有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对于资金管理体系进行明确的分析,及时发现管理上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排除。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强化内部审计,让企业资金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一、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最初是由布拉格学派信息结构理论创始人――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修斯(Mathesius)于1939年在他的《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一个句子中,主位是句子中的先说部分,述位为句子中的后说部分。一般来说,主位表示已知信息,述位表示新信息。每一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当某个句子单独存在时,由于没有上下文,它的主位和述位是已确定的,孤立的,没有发展的。但是当我们接触语篇时,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语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这时候,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主位推进。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步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
国内的许多语言学者也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徐盛桓提出了四种推进模式:平行模式,延续模式,集中模式和交叉模式(徐盛桓1982)。黄衍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反映英语语篇中连贯性的七种模式,即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派生型,跳跃型(黄衍,1985)。后来,朱永生也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研究,他采用了四种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分别如下所示:
A:主位同一型(Parallel Progression亦称平行型或放射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
T1 R1
T2 (=T1) R2
T3 (=Tl) R3
Eg:Jazz is in part music for dancing, but it is more than that?;it is the popular music of the people.
B:述位同一型(Focused progression亦称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
T1 R1
T2 R2(=R1)
T3 R3(=R1)
Eg:A Chinese is an Asian. A Japanese is an Asian. And an Indian is an Asian.
C:延续型(Continuous Progression亦称梯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成为后一句的主位)
T1R1
T2 (=R1) R2
T3 (=R2) R3
Eg:Outside my window is a bit lawn. In the middle of the lawn is a flower bed. This bed is full of daffodils.
D:交叉型(Overlapped Progression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
T1 R1
T2 R2 (=T1)
T3 R3 (=T2)
Eg:The play was interesting,but I didn’t enjoy it. Ayoung man and a young man troubled me.
朱永生认为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至少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反映单个语篇中话题发展的方式以及语篇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语义和逻辑上的相互联系;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在主位推进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不同体裁的语篇在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上有哪些差别,或者说体裁如何影响语篇对主位推进模式的采用。
二、语料研究
本研究从旅游官方网站选取中英文旅游文本各30篇进行定性分析。作者提出四种主位推进模式作为当前的分析工具,即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这一分析模式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需要而形成的。通过分析,发现每种主位推进模式在中英文旅游资料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其异同点。
经过分析语篇,对句子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归纳统计,用表格表示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英文语篇中,主位同一型占有绝对优势。其他主位推进模式分布则有一些差异:在中文语篇中,延续型次之,述位同一型紧随其后,其两者比例相差无几;而在英文语篇中,述位同一型位于第三位,与居于第二位的延续型的比例差距很大。而交叉型模式在中英文语篇中应用都比较少,特别是在中文语篇中。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语言的语篇都倾向于使用平行型和延续型的推进模式,而很少用到交叉型的推进模式,这与体裁和交际目相关。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体裁,主位推进模式也有不同体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跳跃型推进模式在中文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与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不无相关。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重意象,轻逻辑,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重视逻辑连贯性。第二,缺省主位在中文中很突出,这一点与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相关。中文重话题,英文重主语,在形式上有不同体现。第三,延续型推进模式在英文中占30.2%,远大于中文的20.7%,这也是与西方人的思维镇密、重逻辑密切相关的。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跨文化意识,加深跨文化理解,并对语言对比教学和体裁分析有一定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b)-009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ultrasonic extracting effective constituents from Rosa Laevigatae Fructus of tannin. Methods The content of tannin was determined by phosphomolybdotungsitc acid-UV spectmphotometry solvent. Based on single-factor tests, with ethanol percent,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im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yield of tannin from Rosa Laevigatae Fructus as dependent variabl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binomial fitting was adopted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model, and determine optim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orcast analysis was done. Results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ed: the concentration ethanol of 75%, ratio of solid-liquid of 1∶30, extraction time of 60 mi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50℃. Conclusion This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it can laid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annins from Rosa Laevigatae Fructus.
[Key words] Rosa Laevigatae Fructus; Tannin; Ultrasonic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金樱子是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1],又名蜂糖罐,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均有分布,特别是贵州省分布广,产量高[2]。金樱子药食同源[3],具有补肾固精、止泻之功效。化学成分研究多为多糖类和黄酮类,对鞣质类研究较少。鞣质具有收敛性,内服可治胃肠道出血、水泻等症,被认为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4]。鞣质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界广泛存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鞣质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5]。
星点设计是在二水平析因设计的基础上,加中心点和星点组成,实验次数较少,对非线性拟合的实验设计较适宜,具有实验设计简单、试验次数少、精密度高的特点[6]。响应面法集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于一体,是建模和多元变量最优化的一种统计方法[7]。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星点设计以及效应面优化法是重要的实验条件设计、优化方法之一,具有数据量大、预测性好、直观的优点,比正交和均匀设计更适用于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因此采用此方法研究金樱子中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为金樱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超声清洗仪(上海超声设备有限公司,SK3300H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津岛UV-2401型,日本);分析天平(FA2004,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2恒温数显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FZ102型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公司)。
没食子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831-200302),其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订的方法配制磷钼钨酸试液。
金樱子,2013年10月采自贵州遵义县团溪镇,经贵阳医学院药学院王晓丽教授鉴定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
2 方法与结果
2.1 鞣质的含量测定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对照品25 mg,置于100 mL棕色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0 mL,置50 mL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05 mg/mL没食子酸溶液。
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没食子酸溶液0.5、1.0、2.0、4.0、5.0 mL分别置于25 mL棕色量瓶中,分别加磷钼钨酸溶液1 mL,再分别加水11.5、11、9、8、7 mL,摇匀,用20%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8],摇匀,放置30 min,以相应的试剂作空白实验,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760 nm处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 = 0.0609X-0.0056(r = 0.9997),表明没食子酸在0.001~0.011 m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金樱子去刺、去核毛,置60℃恒温箱中烘干,自然冷却后粉碎(过60目筛),精密称取粉末1 g,置250 mL棕色量瓶中,按照实验设计,分别精密加入不同百分浓度、不同体积的乙醇,密塞,称定其质量;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超声功率100 W,控制水温在50℃以下[9-10])后,取出称其质量,用相应浓度乙醇补足失掉的质量,摇匀,静置后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在25℃条件下,减压回收至不含乙醇为止,转移至25 mL棕色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后过滤,续滤液即供试品溶液[11]。
2.2 样品测定
鞣质含量测定[12]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B进行[1]。
2.2.1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 mL,置25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磷钼钨酸试液1 mL,加水10 mL,按“2.1.2”项下“然后用20%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起,测定其吸光度,利用线性方程计算供试品溶液总多酚含量。
2.2.2 不被吸附的多酚含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干酪素0.6 g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5 mL加入锥形瓶中,密塞,置于30℃的水浴中保温1 h,期间时时摇动,取出放冷,摇匀,过滤取续滤液2 mL置25 mL棕色量瓶中,按“2.1.2”项下下“然后用20%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起测定吸光度;同时空白实验,不被吸附多酚的吸光度=供试品溶液中多酚的吸光度-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利用线性方程计算供试品溶液不被吸附的多酚含量。
2.2.3鞣质含量的计算 鞣质的含量=总多酚含量-不被吸附多酚含量,鞣质是可酪素吸附的多酚;鞣质提取率(%)=提取出的鞣质含量/药材中鞣质的含量×100%。
2.3 单因素试验考察
2.3.1 乙醇百分浓度 称取干燥的金樱子粉末约1.0 g,共5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40%、50%、60%、70%、80%的乙醇3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超声时间为60 min后,按“2.2”项下来计算鞣质提取率分别为5.16%、5.57%、5.98%、5.97%、5.96%,故选取乙醇浓度70%。
2.3.2液料比 称取干燥的金樱子粉末约1.0 g,共5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40%的乙醇10、20、30、40、5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超声时间为60 min,按“2.2”项下计算鞣质提取率分别为4.29%、5.31%、5.76%、5.56%、5.58%,故选取液料比30∶1。
2.3.3 超声提取时间 称取下干燥的金樱子粉末约1.0 g,共5份,精密称定,加入50%的乙醇30倍量于100 mL容量瓶中,分别超声提取30、40、50、60、70 min,按“2.2”项下计算鞣质提取率分别为4.22%、5.41%、5.58%、5.81%、5.67%,故选取提取时间60 min。
2.3.4 超声提取温度 称取下干燥的金樱子粉末约1.0 g,共5份,精密称定,加入70%的乙醇30倍量于100 mL容量瓶中超声提取60 min,分别在提取温度30、40、50、60、70℃,按“2.2”项下计算鞣质提取率分别为4.22%、5.31%、5.45%、4.35%、3.67%,故选取超声提取温度为50℃。温度高于50℃时,鞣质易发生变质[9],故采用冷凝水控制超声温度在50℃左右[10]。
2.4响应面法优选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上述4个自变量对金樱子中鞣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较大的有乙醇百分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因提取温度的温度范围较小,所以对鞣质提取率影响亦较小,所以通过CCD法对鞣质提取率影响较大的超声提取时间、乙醇百分浓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优选,以鞣质提取率为因变量,设计了分别用代码-α,-1、0、1、α(α =1.732)表示的三变量五水平实验,变量水平见表1。
2.5 验证实验
验证响应曲面法所得到的最优条件,检验得到的结果是否可靠,在最佳条件下分别提取了3次(考虑到实际操作的情况,将鞣质最佳提取条件修正为料液比1∶30、超声时间为60 min、乙醇浓度为75%),提取温度为50℃,结果金樱子鞣质平均提取率为6.10%,与预测值的偏差0.94%,偏差不大吻合较好,说明优选的提取超声工艺预测性良好。
3 讨论
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超声提取现已应用于大部分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13],利用超声辐射产生的强烈扰动效应、空化效应等多种效应来增加物质分子运动速度、频率、溶剂的穿透力以及加速提取成分进入溶剂,这样就能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造成的影响。鞣质为结构复杂的多酚类化合物[14],是一类热不稳定成分。因此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提取金樱子中鞣质,节能省时,且能有效地提高金樱子鞣质的提取率。
3.2单因素的考察
通过单因素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金樱子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因响应面优化的前提是所设计的实验点应包括较佳的实验条件,一旦实验点选取不当,就不能得到较好的优选结果。因此本实验在进行星点设计之前,对可能影响金樱子中鞣质提取率的各因素分别进行考察,确定了各个因素的较佳水平,并缩小了各因素的水平范围,这对于通过效应面法优选较佳提取工艺有利,也有利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Design-Expert 7.0.0试验设计软件,通过二次回归得到了金樱子鞣质提取率与乙醇百分浓度、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的二次回归模型,经方差分析得出该回归模型是合理可靠的,能较好地预测金樱子鞣质提取率。再利用该模型的响应面及其等高线直观得出对影响金樱子鞣质提取率较大因素的相互作用,得到最优工艺为:乙醇百分浓度为75%,超声提取时间为60 min,液料比为1∶30,超声提取温度为50℃。因此,利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对金樱子鞣质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能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这样能有效减少工艺操作的盲目性,简单易行、省时节能且提取效率高,为金樱子鞣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对其他类药材中鞣质的提取有着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6,附录62,附属ⅩB.
[2] 刘焱,高智席,李丽,等.金樱子中芦丁和槲皮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21-4522.
[3] 刘学贵,李佳骆,高品一,等.药食两用金樱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34(11):392-398.
[4] 郑荣梁,黄中洋.自由基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Sharif T,Auger C,Alhosin M,et al. Red wine polyphenols cause growth inhibition and apoptosis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cells by inducing a redox-sensitive up-regulation of p73 and down-regulation of UHRFl [J]. Eur J Cancer,2010,46(5):983-994.
[6] Kleijnen JPC,Hertog D,Angun E,et 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S steepest ascent and stepsize revisited Crrection [J]. Eur J Operational Res,2006,17(1):664.
[7] 韩伟,刘傲霞,成悦,等.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3,26(9):1-5.
[8] 王添敏,孙晓丽,彭雪,等.胡桃楸的根、茎枝、叶和果皮中总鞣质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2-36.
[9] 俞文婕,王添敏,翟延君,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提取工艺[J].中成药,2013,35(7):1419-1424.
[10] 挺,林明峰,郑水钦,等.翻白草中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0,31(2):107-110.
[11] 林芳花,彭永宏,沈翠霞,等.金樱子鞣质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提高生育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4):15-17.
[12] 王坤,鲁静.中药材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4,18(6):361-364.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投入高、产出高”的经济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资金是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很多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缺乏资金也使得众多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这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采取新机制构建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体系,实现资金拥有者与旅游开发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旅游资源开发融资的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过程中,必须对融资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遵循一定的融资原则,才能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并最终实现融资目标。
(一)融资成本
所谓融资成本是指在融资活动中所需支付的各种代价,具体包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项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在融资过程中,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融资成本。一是考虑资金市场的成本。融资成本是资金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状况作用的结果。二是在资金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考虑各种融资方式间融资成本的差异,选择那些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益,实现财务目标。
(二)融资风险
它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在负债融资方式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债务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和压力。显然,资本融资不存在直接意义上的融资风险问题,因为它无须还本付息;而对于负债资金融资则另当别论。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是相对应的,由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风险相对较高;反之,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管理来说,合理的管理原则是,在融资风险一定情况下使融资成本最低,或者在融资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其相对融资风险最小。
(三)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过程,不应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投资项目,那么事先的融资行为则是徒劳无益的。除此以外,投资项目还从以下几方面影响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活动:第一,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量决定融资量。第二,投资进度直接影响融资计划和资金到位时间安排。第三,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能力决定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的选择。这是因为,如果资金的未来收益能力越高,则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的面就越宽;反之,如果资金的未来收益能力越低,则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的面也就越窄。
(四)融资的社会效应
有些旅游资源开发在融资时非常注重由于融资对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形象树立的积极作用,即融资后的社会效应问题。如果不考虑融资本身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收益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单就旅游资源开发融资行为的市场效用而言,直接融资行为所面对的是金融市场,旅游资源开发直接进入市场,无疑比间接的银行信用方式的效应要大得多。
(五)融资时机
旅游资源开发对融资时机的把握主要取决于市场预期,包括利率预期与资金供应总量预期等内容。如果预期利率上升而筹集暂时不用的资金,相对于以后的高利率融资在经济上也许是合算的,反之则相反;同样对于融资总量的把握也是如此,它要借助于资金的可得性与未来投资机会的关系。
二、旅游资源开发融资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障碍分析
1.国家宏观货币调控政策仍然趋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近年来,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货币调控政策对投资、物价进行控制。其中,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型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六次加息、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动用特别存款等。
2.银行借款观念没有彻底转变。现在的一些银行,特别是一些大型银行的身份虽然已经转变为股份制,但是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银行,特别是大型股份银行未能立足长远,培育发展市场观念。部分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限上收,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贷款供应缺口明显加大。同时,银行一般都以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作抵押,尤其是旅游资源开发多为租赁经营,因而不好抵押;旅游资源开发担保机构少,担保资产单一,寻保困难,银行信贷支持严重不足。
3.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不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可分为权益性融资、负债性融资、风险投资及资产证券化等。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普遍不具有现行证券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规模和投资回报,基本上被拒于证券市场之外。旅游资源开发的定向募集资金往往变成乱集资,成为金融秩序混乱和金融风险的同义语,受到严厉的限制。服务于旅游资源开发的直接融资多渠道尚未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在资本市场处于缺位状态。
(二)内部障碍分析
1.财务管理不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多数不是按照《公司法》来设立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管理粗放加剧了其生产和经营上的风险,也引起了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弱、资产质量差、破产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的放贷热情和信心,特别是财务制度建设方面随意性较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每发放一笔贷款都担心风险太大、责任太重,不愿也不敢发放贷款,从而加大了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融资的困难。因此,银行就会将旅游资源开发列为重点信贷风险防范。
2.信用观念淡薄。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还贷问题是商业银行心中永远的痛。旅游资源开发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债务严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群体信用缺失,信用等级低;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贷款所需的证账表管理混乱、不全或不实,普遍存在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的现象,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企业资产时有发生而且很难控制,贷款的保证往往得不到落实等都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原因。
3.抵押担保不足。抵押担保是目前最主要的贷款方式,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只有极少数能在授信度内享受信用贷款。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不动产规模普遍较小,难以提供足值的抵押。同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替别人作保,效益一般或太差的企业,银行又不认同其担保资格。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对策建议
(一)设立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借款一般都要有抵押品和担保企业。抵押品可以是不动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也可以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处置抵押品,以保证其贷款安全;然而不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申请贷款时,不能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不落实,如只能提供景区、景点作抵押。一些旅游企业虽符合贷款条件,但审批程序复杂,影响贷款。为克服旅游开发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建议政府成立以政府为背景、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参股的旅游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专门从事对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设立旅游投资担保公司,简化程序、扩大贷款规模,使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和预付款。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更新观念,使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贷、股票、债券以及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使用权等都可以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抵押品。
(二)利用中小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
主板市场股票融资要求高、难度大,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一般不具备在主板市场发行股票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利用中小板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没有固定股息负担,不用偿还本金,筹资风险小,能够增加公司的信誉,而且筹资限制较少。所以,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研究中小板的特点和上市要求,做好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准备。中小板主要是为规模不大的中小型、高风险、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公司融资上市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产业是目前国家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产业,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规模不大的特点。因此,中小板市场将成为旅游开发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三)以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
私募债券融资是指不采用公开方式,而通过私下与特定的债权人商谈,以招标等方式募集资金,形式多样,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如向投资银行贷款,获得风险借款等。如果旅游开发企业要通过公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证监会等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开发行的债券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严格规定企业准入资格和条件、融资程序、信息披露、监管等一系列事项。相比之下,私募融资方式比较灵活,条件比较宽松,基本上可以说,只要符合法规,当事人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商谈,个案性地约定各种各样的融资条件和方式。利用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是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筹资的重要途径。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有较高的成长性,或者可以向投资者证明其在将来会具有高成长性,可以积极尝试采用私募方式进行融资。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认为企业在投资者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吸引力,则可发行普通的、无附加条件的债券;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认为企业在投资者心目中不具有吸引力,则可发行有附加条件的债券,如可转换债券等。以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的优点主要是债券成本低,与股票筹资相比,债息在所得税前支付,从而具有节税功能,成本也相对较低,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带来杠杆效益。
(四)以旅游开发项目吸收直接投资
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推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项目,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筹集旅游项目开发所需资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以旅游开发项目形式吸收国家、其他企业、个人和外商等直接投入资金。吸收直接投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是吸收现金投资。吸收现金投资是酒店吸收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这是因为,现金具有比其他出资方式所筹资金在使用上的更大灵活性特点,它既可用于购置资产,又可用于费用支付,也可以是吸收实物资产投资,还可以是吸收无形资产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我国大多数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筹集资本金的主要方式。它能提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对外负债的能力。吸收直接投资方式与股票筹资相比,其履行的法律程序相对简单,从而筹资速度相对较快。从宏观看,吸收直接投资有利于资产组合与资产结构调整,从而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规模调整提供客观的物质基础。
(五)增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必须集中精力谋求自身发展。政府和银行只能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服务,但无论是银行信贷、政府扶持,还是直接融资,都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不能消极地等待,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度,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索杨,孙中伟,王晓东.我国景点建设项目融资的方式与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 李艳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3).
[3] 王丽娅.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一、阜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一) 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1.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阜阳市古称“颍州”,地处安徽省西北部,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端,一年四季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一年之中降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建有国家大型的粮、油、肉生产基地,其悠久的农耕文化、质朴的文化习俗与当前发展中的生态农业相结合,阜阳市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特色。
阜阳市周边交通网四通八达,阜阳编组站是京九铁路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京九铁路贯穿2县3区,此外,公路、水路、航空非常便利,组成立体式交通网络。阜阳逐渐成为中部地区交通的中心,枢纽地位愈发凸显。
2.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在整个皖北地区,阜阳市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集度较大,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资源,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庞大的人口数量为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客源保障。
(二) 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部分职能部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解比较片面,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简单的划上等号,完全忽视了一些问题。
2.缺乏生态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稳定的专项资金投入是保障生态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皖北地区经济水平在省内相对靠后,阜阳市对于生态旅游专项建设资金相对缺乏。
3.对阜阳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阜阳市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其中部分风景名胜区在皖北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缺少专项资金投入,对外宣传的力度达不到,省外很多游客对阜阳市的旅游景区缺少了解。
4.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形式比较单一。当前一些生态旅游基本处于传统观光、垂钓、农产品采摘等一般旅游层次上,缺少更深入的民俗采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一些更具有内涵和地域文化的生态旅游活动目前没有得到开展,应该多结合集知识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一体的多元素生态旅游产品。
5.生态旅游开发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目前生态旅游从业相关人员熟悉相关旅游市场,并懂得经营管理的不多,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的专业人才就更缺少了。
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一)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指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前期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盲目的开发必将造成资源的破坏和资金的损失。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之前,需要指定详细科学的整体规划,全面分析生态旅游的资源、客流、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做好可行性报告分析。
(二)因地制宜,整合具体资源,统一规划
在开发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整合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将周边颍上县南湖公园、管鲍祠、尤家花园、太和县樱椿公园等旅游资源相结合,将太和县的樱桃作为主打采摘资源,同时可以品尝皖北的特产枕头馍、特色面食等,欣赏阜南县传统柳编工艺。景区周围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
(三)合理设计生态旅游线路,打造精品线路
推出能吸引游客的主题生态旅游线路,打造精品,可以推出市区生态一日游(文峰塔、生态园、颍州西湖),周末郊外生态游(尤家花园、管鲍祠、颍上八里河),淮河民俗文化风情游(王家坝、淮上公园)等。把市区到乡镇道路交通建设好,完善景区周边游客食宿等基础设施,最大程度为游客提供游览便利,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力度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加大对外广告宣传力度,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地方政府应该主动担负起对外宣传的重任,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资源、制作高水平的宣传广告片和户外广告,积极有效的扩大宣传效果。
(五)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并加大资金投入
阜阳市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充分吸引更多的经济成分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来。首先,政府要建立专项开发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并把专项资金充分落实到位,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其次,“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多元化,充分形成全市办大旅游的格局。
(六)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培养和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理念及要求的有效实施。可以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出更多的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发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对从事生态旅游的景区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导游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让他们熟知阜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资源景观特色,从而能够给游客更专业和更生动的讲解。
(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
不能一味过度的强调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估,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开发,在资源开发的同时能有效的注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更好的生态资源留给后人,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资源的开发。积极有效的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鄂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旅游业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这也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200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这项方案的实施为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地带和作为先行区的鄂州带来了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鄂州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鄂州旅游业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在资金投入方面也很有限,开发的方向也不是很明确,城市景观建设也不协调,开发强度也不适当,有些景区开发过度,有些景区开发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鄂州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总之,虽然鄂州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影响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
二、鄂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鄂州市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对旅游区发展进行规划,积极开展旅游企业化运作筹备工作,鄂州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而,与国内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鄂州旅游业在开发力度和能力,资金投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的。
(一)在资金投入方面,鄂州旅游业投入资金有限
鄂州有一部分开发比较早的旅游景点,如莲花山,西山等等,这些景区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鄂州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其产品缺乏创新与包装,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工作也没做足,旅游体制也不完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旅游发展速度过于缓慢。同时,鄂州是新兴工业城市,冶金,服装,化工等工业已经逐渐成为鄂州产业支柱,这些工业产业经济效益明显,相关部门对工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加大,这就导致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鄂州旅游业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鄂州旅游业在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资源开发强度也不适当。也就是说,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部分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例如,在鄂州旅游区内的梁子湖,洋澜湖,红莲湖等,湖面上大规模养殖,岛上建筑密集,湖面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大量九点和休闲寓所的开发都对湖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相反的,对鄂州“三山”,天平山,清风山和沼山的开发却不足,仅仅是小规模的寺庙开发,在产品提升和项目创新等方面都缺乏亮点。
(三)鄂州旅游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场形象宣传水平有待提高
鄂州毗邻武汉,这是其发展旅游业和开拓旅游市场的重要区位优势。然而,鄂州旅游景区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例如,葛山—白雉山—三山湖—梁子湖的环状交通还没有形成,部分路段的路况非常差,这就说明鄂州旅游业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鄂州在形象宣传方面的水平也有待提高,例如,鄂州有“百湖之市,武昌鱼之乡,冶金之都,古铜镜之乡和优秀旅游城市,书画之乡,中国药谷”等多重形象,多重的形象就容易让游客产生混乱的感觉,宣传主题不够鲜明,其“千年吴王古都,万顷梦里水乡”的主题形象也被显得不够突出。
三、鄂州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鄂州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鄂州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想切实促进鄂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就要加大对其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区域外的资金,还可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经济联系。要积极创新旅游投入产出创新机制,在吸引资金方面要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吸引投资者对鄂州旅游业共同参与开发,还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扩大资金渠道,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切实加强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要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对鄂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西山风景区主要以观光为主,这就直接导致其市场吸引力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相关产业的开发,例如,加快对寒溪广场的建设进程,其建设进程直接影响到西山旅游区的对外宣传和开发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对梁子湖等湖区景观的开发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开发过度,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鄂州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各景区之间交通要道,实现旅游一体化工程。可以兴建改造升级通往梁子湖,天平山和红莲湖等重点景区的道路,交通站点进行绿化和美化工程,要能呈现吴楚文化特色。同时,还可以加强鄂州至黄冈,黄山等地的城际快速干道建设,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宣传水平
鄂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在开发品牌旅游及特色旅游等方面还很不足。同时,相关部门在对外进行宣传的时候,宣传的主题也明确。因此,鄂州旅游业相关部门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景点特色,开发具有鄂州特色的旅游资源。例如,鄂州是三国赤壁文化和吴王古迹文化发源地,相关部门就可以以古文化为基础,加强对特色三国文化和吴王文化的开发,树立品牌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明确主题,宣传鄂州古文化。
四、结语
鄂州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宣传水平,明确宣传主题,促进鄂州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丽娟.鄂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09(06).
近年来在众多旅游产品中,海滨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文昌市地处海南岛的东北角,是海南岛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是一个典型的海滨旅游区。虽然文昌市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与三亚相比更是缺乏竞争力,形成了“北冷南热”的旅游格局。文昌富集的旅游资源与其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之事。
一、文昌市旅游发展现状
文昌市地处海南省东北部,全市面积2488平方公里,多为低丘平原,轮廓近似半月形。文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海南岛经济繁华的东海线,西面与海口相临,南面与博鳌相望。文昌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铁路齐全,拥有主要公路174条,水路可到达全国各个港口和东南亚国。文昌市旅游资源种类多样,集阳光、海水、沙滩、海岛、风情等旅游资源融于一体。其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278.5公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天然海湾,大小港湾36个,有风景秀丽的月亮湾、美不胜收的木兰湾、神奇迷人的冯家湾等。文昌市文化底蕴深厚,蕴含了闽南文化、南洋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同时也诞生了众多历史文化古迹,现共有22处,其中有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钟灵毓秀的文昌孔庙。
据统计,文昌市2015年旅游总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73.8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14.6%,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71.29万人次,占全市总旅游人数的98.52%;入境过夜游客2.55万人次,占全市总旅游人数的1.48%。截止到2015年,文昌市共有6处旅游景区,31家饭店,3家星级酒店,3616间客房,6435张床位,开房率53.8%。虽然文昌市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逐年增长,但整体发展滞后,2015年文昌市接待旅游人数仅占海南省总旅游人数的3.87%。
二、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RMP分析
(一)RMP分析模式
RMP分析,又称昂普分析,于1999年由我国旅游界学者吴必虎提出,是一种以产品为核心,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与产品(Product)三个层次对区域旅游规划开发进行程序化评价论证。RMP分析模式在理和实践都得到了验证,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在我国已经有许多学者利用RMP分析模式进行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欧阳正宇利用RMP理论对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卓想与陈可石等将RMP分析法利用在了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开发规划中,利用R性确定主题形象,M性分析明确了市场目标地位,以P性分析设计园区产品。李江敏和谭丽娟利用RMP对湖北省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二)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源(R)分析
文昌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其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而具有的自然观光旅游资源;另一类是历史与文化沉淀的人文资源。吴必虎在对河南洛阳市旅游开发研究时,将旅游资源分为“资源产品共生型”和“资源产品提升型”两种。资源产品共生型指的是本身景观独特,风景秀丽,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从资源转换到产品时不需要后期大量资金投入的旅游资源。资源产品提升型是指那些从资源转换到产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旅游资源。
根据两种分类法,对文昌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文昌市现有28处景点,其中只有1处5A级景区。
文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边缘,三面环海,因此形成了大量特色的热带海岸植被景观与文化古迹。但是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文昌市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资源产品提升型,而且多数人文资源都是资源产品提升型。文昌市是海南省文化沉淀最深厚的城市之一,历史古迹众多,文化氛围浓厚,但其人文资源却很难吸引游客滞留下来,缺乏文化内涵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游客难以从中得到“海南文化”的体验,仅仅是将历史文物陈列在古迹中,是永远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的。因此文昌市的旅游资源决定了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转换成资源产品共生型。
(三)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M)分析
文昌市主要的旅游市场为国内旅游市场,每年文昌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90%以上。自海南省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文昌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实现较快发展的态势。2015年文昌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73.8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4.6%,实现旅游收入12.1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7.8%。
文昌市自然旅游资源相比海南省其他地区优势较弱,在全国旅游中表现力不强,因此发展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是文昌市旅游市场的最佳选择。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是近年来国内游客节假日旅游的首选旅游方式,占全国份额较大。文昌市地理位置靠近省会海口与琼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的必要条件。
其次,文昌市可以积极开拓侨乡市场。文昌市是有名的“华侨之乡”,华侨人数众多,是一个前景不错的客源市场。文昌华侨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20多万海外侨胞,每年节假日携子女回文昌探亲的侨乡数就以万计,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渴望了解文昌发展现状,而且还是一种传播文昌的文化的媒体。侨乡客源市场开发成功,将给文昌市带来新的客源市场,带来很大的潜在利益。
(四)文昌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P)分析
在文昌市旅游资源中,可以深入挖掘的旅游产品有两种,一是观光旅游产品,二是人文旅游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当前文昌市现有观光旅游产品主要供应游客观赏,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项目欠缺,在省内观光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文昌市旅游产品附加值低,开发程度不高,产品形式的单一所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观赏型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创新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加大游客参与性,深化旅游体验是文昌市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的首要。
2.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附属价值,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是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方性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得进一步创新与包装。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为例,航天发射基地在国内屈指可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像这样的旅游资源就需要深入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提炼出强烈的吸引因素,结合高科技技术加工放大,突出地方特色,让游客享受独一无二的文化熏陶, 实现旅游业的更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一)加强政府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开发
政府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持续稳定的投资支持是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项目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需要政府财政的投入。除此之外,在培育与发展旅游产业的进程中,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策划招商项目,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旅游_发开发商投资与合作旅游景区建设。
(二)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产品
1.1数据说明及来源
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是城市居民体验农事休闲、了解农业文化、感受乡村民俗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休闲、体验、观光等农业旅游活动的核心农业旅游资源,其发展与结构状况是衡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尺度。以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研究变量,来分析和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演化过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涉及的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旅游局和13个辖市旅游局官方网站截至2013年12月公布的439个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3》中统计的102件农事节庆活动。借助Googleearth和ArcGIS10.0软件对所有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进行了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以便进一步分析。
1.2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法(SSM)是在经济、能源、旅游、贸易等领域中被广泛用来动态分析和比较区域发展演化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区域研究变量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该区域所处上一级区域研究变量为参照系,通过将区域研究变量的总量变化在时间维度上分解为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来寻找影响区域研究变量发展的因素并进行解释,科学认识对象在区域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动态偏离份额法是指在研究变量发展的若干个连续研究时段a1、a2、a3…an,通过分别计算研究变量在不同时段的偏离份额分量,并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变量在研究期内变化状况的方法。基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需要,本研究选择以2006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通过对第j类农业旅游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偏离份额分量进行比较,来动态认识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状况。
2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2.1增长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2,比较发现:从区域整体来看,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均为正值,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在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均为贡献要素,均对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和吸引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两个时段中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增长份额分量变化基本一致,且数值均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表明农业旅游景点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普遍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且在2000—2012年间呈现增长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两个时段中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增长率和增长量在13个辖市间存在较大差异。2000—2006年南京、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和增长率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明显,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出宿迁近8倍,无锡、淮安和徐州以较高增长量和增长率位于全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前列,而其他地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提升相对较滞后;2006—2012年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均有所上升,南京、苏州仍保持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已高出宿迁9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常州、盐城、连云港在这一时期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较为突出,但同南京、苏州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2结构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结构偏离分量是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状况对其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结构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3,分析发现: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差距较大,区域间农业旅游发展的结构优势差异显著,已从2000—2006年的3.857扩大至2006—2012年的9.007,表明随着城市居民体验需求多样性增强、农业旅游休闲活动丰富性拓展,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由7个降至4个,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具有结构优势地区由6个增长至9个,表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优化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此外,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除盐城外均位于苏南地区①,表明苏南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中通过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来保持区域良好的结构优势,取得较显著效果;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结构优势增长地区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2006—2012年苏北和苏中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积极开发当地特色节庆活动来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结构改善,带动农业旅游卓有成效发展。
2.3竞争力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竞争力偏离分量是反映除结构因素外,所有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旅游产品价格、交通可达性等)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竞争力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竞争力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4,分析发现:2000—2012年13个辖市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与农业旅游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在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差异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呈现普遍上升趋势,表明随着农业旅游活动的深入,居民对展现特色民俗和历史文化的农事节庆活动需求更加强烈,以节庆为主的农业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农业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同时,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9个,除南京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通过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改善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发挥结构优势来提升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呈现后来居上的势头;2006—2012年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8个,除镇江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注重农事节庆文化品牌打造,将农事节庆活动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当地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农村发展的有利手段。
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总体动态分析
3.1农业旅游发展总体动态分析
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动态数据梳理得到表1,分析发现:2006—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资源增长量相比2000—2006年平均上升10.367,结构优势平均上升2.733,竞争优势平均上升6.419,全省农业旅游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南京、常州等7地下降至无锡、常州等4地,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苏州、无锡等7地增加至泰州、宿迁等8地,且竞争力提升地区达到9地,表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呈现整体由结构优势向竞争力优势转变的趋势,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市场成熟,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市场化水平提升,苏北和苏中农业旅游资源富矿区通过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促进农业旅游资源增长率较快增长,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普遍提高。同时注意到,13个辖市农业旅游资源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各地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极值差变化仅为6%,由2000—2006年的35.001下降至2006—2012年的32.715。2000—2006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7个,增长率最高的无锡增长量达到26.001,总偏离份额为14.134,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6个,增长率最低的淮安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仅为4.000,总偏离份额为7.866;2006—2012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8个,增长率最高的南通增长量达到33.804,总偏离份额为19.571,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5个,增长率最低的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为27.198,总偏离份额为42.743。
3.2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动态变化
为更清晰梳理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基于以上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优劣势分析,将各地农业旅游发展划分为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4类。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通过较合理的资源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形成其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分量均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技术、政策、土地等因素限制既无法形成自身资源的结构优势,也无法形成地区竞争力优势,导致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竞争劣势。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正值,竞争力分量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结构优势明显,对地区农业旅游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帮助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赢得比较结构优势,弥补竞争劣势不足。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负值,竞争力分量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中农业旅游资源竞争力优势明显,成为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与其他地区相竞争的重要砝码,帮助该地区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赢得比较竞争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不足。对2000—2012年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得到图5,分析得到:经过不断发展,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由2000—2006年常州、盐城和南通3地下降至镇江1地,2006—2012年镇江在保持自身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手段(如加强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重大农业节庆活动宣传营销,积极运用区位优势吸引南京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来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总体上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发展水平,实现镇江农业旅游由结构突破型向优势发展型转变。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由2000—2006年徐州、宿迁变为南京、苏州,表明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居民农业旅游需求意愿增强,徐州、宿迁通过加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投入,完善农业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打造当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宿迁西楚文化节、中国彭祖伏羊节、中国丰县梨花节等),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有了较好的改善,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得到提升,进入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行列。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由2000—2006年南京、淮安、镇江和泰州4地变为无锡、常州和盐城3地,表明2006—2012年无锡不断通过建设农业旅游景点,调整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丰富农业旅游景点类型等方式,满足农业旅游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常州和盐城在保持当地农业旅游良好发展基础上,加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优化旅游景点结构,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由2000—2006年苏州、无锡、扬州、连云港4地上升至徐州、宿迁、淮安、泰州、南通、扬州和连云港7地,且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其中,徐州、宿迁变化最为明显,在2000—2006年间两地受资源、经济等因素制约,农业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两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区内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和农事节庆活动的开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来提升自身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淮安和泰州两地在早期结构优势基础上,2006—2012年更加注重农业旅游竞争优势建设,尤其在提升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建设上工作突出,使淮安和泰州的竞争力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造成的损失;2006—2012年南通农业旅游资源相比2000—2006年总量上增长4倍多,竞争优势提升近34倍,从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转变为竞争突破型;扬州和连云港两地继续保持其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不断实现农业旅游发展新突破。综合看来,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呈现不同程度发展,尽管南京、苏州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两地仍是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较多的地区,南京为43.634,位列第一,苏州为27.198,位列第四。从全省三大区域来看,苏北和苏中地区后发优势明显,两地充分利用资源、市场、政策优势,发展速度较快,除盐城外农业旅游发展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苏南地区在2006—2012年间与苏北苏中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除镇江外,其余地区发展均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旅游优势地位开始下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滞后42.743,无锡、常州、南京则分别滞后10.482、9.442和4.496。同时,尽管苏南农业旅游发展速度减缓,由于其较好的农业旅游基础,发达的工业经济和广阔的需求市场,苏南仍保持全省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地位,2006—2012年苏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占全省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62.7%。
4结论与建议
江苏省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东部农业旅游发展较早和较成熟地区,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来动态分析江苏省2000—2006和2006—2012年农业旅游发展,并对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进行分类对比,认识到:
①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均有所发展,其中,苏北和苏中地区基于资源、环境和政策优势资源开发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后发优势明显,同时通过农业旅游品牌建设,重大农事节庆活动打造,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和农业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促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在省内普遍提升;苏南地区受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限制,呈现发展滞后现象,但苏南地区由于农业旅游资金、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仍是江苏省农业旅游景点增长最多地区,是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其在农业旅游市场地位仍然不容小觑。
②农业旅游资源内部差异明显,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相较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更高,对发挥农业旅游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效益的作用更加突出。但从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认识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展示乡村资源特色、表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对吸引大众旅游者,推动农业旅游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的补充是进一步优化地方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农业旅游吸引力提升的重要吸引物。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江苏省各地在今后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
①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整合区内资源,寻求自身突破,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发挥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优势,帮助农村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其中,苏南地区应更加注重农业旅游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通过重点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建设,对现有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突出农业旅游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苏北和苏中地区则应抓住机遇,积极利用苏南资金、市场、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当地农业旅游对外宣传与营销工作,结合外部条件,发挥内部优势,注重对重要农业旅游景点和重大农事节庆活动培育,以节事活动为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推广。
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大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基础弱,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大,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还与其旅游资源大区地位不相称。这当然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业的开发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己经成为制约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内蒙古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本文将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己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十五”时期,内蒙古旅游业累计接待海外旅游人数达到305.4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2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6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08.4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592.64亿元。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之一。但内蒙古的旅游业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差距很大,与西部地区的其他省区相比,也有相当差距,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区的地位很不相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其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自治区在十五期间签定旅游融资协议额323.43亿元,其中到位资金78.76亿元,2005年签定旅游融资协议额178.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额50.6亿元.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外资、国内民营资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旅游融资格局。然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所以,资金短缺使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内蒙古很多地区无力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普查,导致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也出现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成片开发,造成景区分布过于分散,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有众多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
第二,资金匮乏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能够带动全区旅游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要实现这种转变,资金是关键因素。企业直接融资、旅游债券、旅游企业发行股票、银团贷款起步艰难、旅游企业积累能力低、银行贷款难,而且企业负担重。资金市场发育不成熟,流向旅游业的资金偏少。
第三,旅游业投资过分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外资过分集中于旅游饭店建设、旅游企业经营过分依靠银行贷款。地方财政困难,旅游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旅游景区开发和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缺乏深度和内涵。旅游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致使旅游景点的旅游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第四,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程度低,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进出景区景点交通滞后。旅游交通设施配套不全,无直达交通车,旺季时旅游接待能力还显不足。
第五,旅游发展资金不足还制约了一些地方旅游业的起飞,使一些地区刚刚开始发展的旅游业呈现危机。部分地区客源出现下滑势头,一些旅游景点魅力衰退,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内蒙古旅游业的融资问题分析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在较长的时期内,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在社会资金方面,较多地依靠信贷资金市场,较少地利用资本市场。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依赖自身的资本运作和外部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自主发展。特别是许多企业过于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仅融资渠道相对集中,而且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也十分有限。
缺乏专业的投融资机构,由于没有设立专门负责统筹的这类机构,就无法以国家为代表向相关机构寻求资金来源。而国际上早有成功的例子,墨西哥是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上世纪70年代就成立专门旅游开发信托基金,通过该机构向国际银行机构筹措了50亿美金的资金。
未能建立起相关的产业发展基金。随着旅游项目的大型化、区域化,单个的旅游投资主体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就需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各类的产业发展基金组织聚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大型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将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变为资本,充分发挥资本创造利润的价值。
旅游行政部门的投资管理和融资职能弱化,未能建立市场性的替代机制。投融资改革的方向是增大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旅游投融资方面的自主权,但是旅游部门普遍未能建立与旅游市场相适应的投融资管理机制和市场引导机制,从而影响旅游业资金流向、结构的优化和向社会融资的力度。旅游企业股票上市、企业可转换债券、定向基金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较少,较难取得配额或市场资格。旅游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不太通畅。
缺乏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优惠政策不配套,开放程度不高,未形成一定的市场与规模,难以吸引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密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不改善,不能利用和借助各种资金来源,旅游开发走不出投资短缺的阴影。
内蒙古旅游业的融资对策分析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特殊性的“高投入,高产出”产业,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需要新观念、新机制、大动作来运作。这样,就需要我们寻求直接的、有活力的多种融资渠道,否则就会“守着金山没钱花”。一般来说旅游业融资的渠道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其内部积累,二是依靠外部资金流入。内蒙古的旅游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旅游资源企业也还是刚刚起步,内部自我积累能力相对来说还十分有限,所以本文分析的着眼点是企业的外源融资。
进一步更新观念,优化融资环境。自治区要出台更优惠的政策,真正做到你发财,我发展。搭建统一、权威的旅游招商引资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的突破,带动项目建设的突破。另外,要多渠道组织招商,积极参加有影响的招商活动,主动向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推荐我区的重点项目,邀请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实地考察项目,洽谈旅游投资合作。加快金融创新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建立招商中介机构,变政府主导型的招商引资为市场主导型的招商引资,由专业化的中介组织运作相应的商业化事务,这种方式针对性强,成功率高,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能够把政府部门从具体、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通过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直接融资。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资金非常有效的形式,可以迅速募集资金,集中大量资本从事大规模开发经营。旅游企业上市以后,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市场导向观念成为企业活动的指导思想,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如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的一家旅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59亿元,为公司进一步开发峨眉山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公司在加强日常经营管理的同时,加快旅游新项目、新产品、新看点的开发建设。2001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3547万元,分别投向峨眉山低山区环游线、峨眉山黄湾温泉开发在内的10余个项目。2001年上半年就实现收入5836万元,利润总额1027万元。像峨眉山这样,把优势资源变成优势资产,将高品位的资源性资产作为开发旅游的资本,以吸引境内外资金,盘活资源性资产上市流通,以资源性资产作为融资的坚强后盾达到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所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要加快朝集团化、网络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力争上市,充分利用中国证券这个大融资市场为企业融资。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负债资金。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负债资金而向投资人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发行债券是旅游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可以采用发行债券这种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可以取得与银行借款融资方式同等的效用。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安排,国家已明确向优先发展行业倾斜。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成长潜力和较好的预期经营业绩,符合国家关于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要求。目前,在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方面,国家已作出有益的尝试。随着中西部旅游开发力度加大,今后,除继续努力协调,争取发行“中国旅游发展债券”并增加额度外,还将使用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扩大到旅游资源开发上。利用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对于降低旅游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具有双重功效。目前,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发行企业债券将成为内蒙古旅游企业低成本融资的一条途径。另外,银行贷款也是负债融资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联系,主动向银行展示自己的项目优势,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
进行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实质上就是资本租赁。所谓项目融资,即推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的投资。旅游景区可出让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企业经营,使资源与资本有机组合,让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目前利用项目融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做得较为成功是四川雅安碧峰峡模式,该开发模式是国家旅游局向全国旅游行业极力推荐的资源开发模式。四川碧峰峡景区,1999年以前,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四川名不见经传,奇妙的转折是从1998年民营企业成都万贯集团与雅安市政府签约,取得碧峰峡景区50年的独家经营权后开始的。万贯集团选中雅安碧峰峡时,当时的碧峰峡每年的游客仅两三万人,营业额只有60万元左右。而两年后,当万贯集团近2亿元投入碧峰峡后,当年惨淡经营的局面有了根本性转变,如今的碧峰峡每年光顾的游客达100万人,营业额7000万元。碧峰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了四川乃至全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另外,必须加强旅游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由于旅游项目存在投资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较大,客源市场波动对效益影响较敏感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旅游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难度。为有效筹措旅游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管理机构运作。在城乡居民存款与日俱增的基础上,经国家许可向社会发行基金受益凭证,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也是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旅游产业融资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的旅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运作,投资于旅游项目,既可为居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也可以促进居民旅游意识和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旅游项目的投资来源。
一.旅游业增长的结构分析:投资与旅游资源
1. 两种关键因素:投资和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起关键作用的是投资和旅游资源禀赋。其中,旅游资源禀赋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没有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
旅游业的发展仅靠旅游资源禀赋一个因素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投资对旅游业的作用无庸置疑,雄厚的投资可以改善旅游市场的外部环境。弥补旅游资源相对匮乏带来的劣势,提高竞争效率。
2. 投资规模与旅游资源的结构搭配
发展旅游业,提高竞争力,应综合考虑其所在地域特色,即旅游资源禀赋结构和资金相对丰裕程度,合理搭配二者可以达到扬长避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
以下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旅游产品的提供只受两个要素的制约:投资和旅游资源。我们知道,要素资源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和资本投资也不例外。而要素的价格则取决于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当金融资本相对稀缺时,它的相对价格较高,反之,若旅游资源相对稀缺,旅游资源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二者在结构上的搭配便决定了是否可以将旅游产品提供的成本降到最低,进而提高效率。
假设两个提供旅游产品的企业,其中甲企业所在地资本相对充裕,乙企业所在地旅游资源相对充裕。如图
资
本
K1 A
B
K2
S1 S2 C1 C2 旅游资源
成本约束线C1、C2分别与最优等产量线相切于A、B两点。若甲企业选择C1并在A点进行生产,即选择K1单位的资本和S1单位的旅游资源进行生产,便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同理,若乙企业选择C2并在B点进行生产,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再来看另一种选择,若甲企业未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禀赋与资本结构,而选择了B点进行生产,我们看到,虽然达到了于A点生产相同的产量,但是选择K2单位的资本和S2单位的旅游资源却是低效率的。因为在甲企业所在地,资本资源相对充裕,因此资本单位价格要比旅游资源相对充裕的乙企业所在地的资本单位价格要低,甲企业的旅游资源单位价格要比乙企业的单位价格高,而选择旅游资源单位相对多、资本单位相对少的B点明显提高了成本,降低利润,造成效率损失。因此,在甲企业所在地的资源禀赋和资本结构的条件下,这种选择是无效率的。
二.吉林旅游业现状
目前,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出现了“北冷南热”、“西冷东热”的尴尬局面。由于每年假日过于集中,每一次旅游高峰期都会造成华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旅游景点机构的超负荷运转,拥挤不堪。饭店、景点、交通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吃紧,以至于一些旅游景点不得不限制游客人数以保护旅游资源。而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的旅游市场相比南方市场就显得冷清许多。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是不利于整个旅游行业及东北旅游业的发展的,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贯彻。但是随着歌手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传唱大江南北和电视剧《刘老根》及其续集在央视及其它地方卫星频道的火爆播出,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东北这片黑土地。东北旅游业也同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吉林旅游业目前出现的问题却给其发展制造了很大障碍。
吉林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具有丰富、优越、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闻名中外的长白山是我省生态资源的龙头,此外,还有遗迹、高句丽史迹、辽金历史文化等人文景观,这些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吉林省旅游业各项指标与其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其主要旅游指标在全国的位次低,和邻省相比差距很大,见下表:
吉林省2000年主要旅游指标位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
位次
人均旅游收入(元/人)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位次
旅游创汇(亿美元)
位次
全国
4522.6
357
8344.4
162.3
吉林
56.8
26
208
22.3
24
0.6
24
辽宁
254.7
11
601
61.2
11
3.8
7
黑龙江
136.9
20
371
55.2
12
1.9
14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http://tjj.jl.gov.cn/)
人均收入只有208元/人,分别比辽宁省、黑龙江省低393元和 163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9元。从旅游创汇来看,差距更大。吉林省位于第24位,比辽宁省落后 17 位,比黑龙江省落后 10 位。
我们再来看一组吉林省近三年的旅游统计数据
年份
入境旅游者人数(万人)
比去年增长 (%)
国内游客人数(万人)
比去年增长 (%)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比去年增长 (%)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比去年增长 (%)
投资(亿元)
2000
22.27
39.7
1809.22
23.7
5803.73
29.5
51.94
48.8
1.76
2001
27.18
22.0
2225.24
23.0
7579.33
30.6
77.39
49.0
3.3
2002
29.39
8.2
2454.68
10.31
8700.32
14.8
108.17
39.8
不详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http://tjj.jl.gov.cn/)
在2000和2001两年,吉林省共投资旅游业不足6亿元,而大连市在2000年一年就投资近7.2亿美元。雄厚的投资带动了大连市旅游业的高速增长。200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0亿元,比上年增长对21.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产业之一。2001年实现旅游总收人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省总数的35.4%,提高4.4个百分点。(大连市旅游局 dltour.gov.cn/)
我们看到,虽然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并没有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匮乏的资金支持却造成了旅游发展的“瓶颈”。其旅游经济与其邻省差距较大(甚至落后于大连市)。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吉林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加之对旅游业发展重视不够,“九五”期间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拨款较少,通过其他融资手段吸引外资及民间投资力度不够。造成旅游业发展极为落后。
三.提高吉林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如上所述,目前吉林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吉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普遍出现在资本支持上存在着投资规模不足,造成旅游相关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效率低下等,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看到,大连市创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大连市的旅游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它却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金融资金,大力投资城市建设和环境美化建设,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造势,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1999-2001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有鉴于此,增加投融资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旅游经济增长对吉林省就显得尤为必要。
增加旅游业的金融资本支持,主要可以通过下几条途径:
1.加强政府在旅游业融资中应起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
各级政府在提供相关政策,清除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在财政支出方面,应加大旅游投入比重,每年必保一定额度的拨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
旅游业是一个需要投入较大的产业,只靠财政投资还远远不够。要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扶持资金,并争取中央政府提供相应的区域性财政政策刺激吉林省尤其是一些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基础却非常薄弱的边远地区旅游业的投资。包括:
l 降低旅游商品的税率
降低对旅游商品征收的税率,有利于资本所有者增加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旅游企业和组织积累更多的资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l 财政补贴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直接给予补贴。在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边远地区尤其如此。
l 长期低息贷款
由于旅馆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的投资数额巨大,且耗时长,见效慢。私人资本怕负担过重,有怕风险过大,因此积极性不高。政府通过发放长期低息贷款,向私人旅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便私人旅游企业有能力从而愿意提供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增加了社会福利,达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l 政府直接投资旅游业
由于旅游业具有极高的乘数效应,在国际上为7,我国为5。也就是每出现一元消费,旧可以带动五元社会消费,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社会获得的福利总是要比私人获得的福利要多。因此,政府直接投资是合理和可行的。
2. 旅游业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全社会投资,坚持“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在吉林省兴办旅游业,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一些旅游产业的开发。可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由个人、公司去办。这样做的好处是,由私人资本参与竞争,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引导旅游业进入良性竞争循环。
四、结论
资本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外围环境的改善,还是广告宣传的造势,都需要充足的资本支持,而且要视旅游资源禀赋的条件而具体安排其规模。若投资过火,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还会影响社会其他部门的正常融资,若投资过小,会阻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在吉林省资本规模与旅游资源的合理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大连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榜样,因此,我们应该视具体环境,增大投资力度,提高吉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齐子鸣等,2003年:《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