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刑事案件案例及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36-02
一、概述
立式计量分离器通常用于中等或较低油气比的场合,其特点具有承受较大的液体波动能力,对液面控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分离器是采油站常用的计量设备,采油工就是在计量间里通过倒通流程进行油井的计量。可以说计量分离器是采油工接触最多的计量设备。同时在安全部门来讲又属于特种设备里的压力容器。
二、安全性分析
目前,采油站90%是在野外,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然而计量分离器就其体积大自身的特点又大部分暴露在室外,同时又是采油计量的主要设备,对其安全使用尤为重要。结合计量分离器现场的使用,计量对分离器进行简要安全性分析。
1.计量分离器往往是和计量间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采油站内,计量分离器与计量间底部共用一个平台或基础,由于分离器与计量间本身自重不同,势必对基础压强有大有小。水泥砖混结构基础的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水泥砖混基础容易受到地面松散程度的影响,春季地面冻土层开化,会造成基础下沉。计量间板房与分离器自身重量不同下沉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某一方基础下沉严重,应力超过管线承受应力,有可能发生管线断裂的可能。
2.在分离器的日常维护过程中必须通过固定梯进行登高作业,固定梯全部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分离器连接,固定梯与分离器的焊接点是一处被忽视的重点检查部位。计量分离器从上往下1/3处一圈焊有防雨挡板,在挡板下面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内部固定梯的焊接点很难进行检查。分离器的防雨挡板一旦发生锈蚀,雨水会进入保温层,保温层有一定的密闭性,雨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蒸发掉,因此很容易造成梯子的焊接点锈蚀,久而久之形成松动的可能,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3.计量分离器顶部装有安全阀,安全阀出口经法兰连接有引管,引管出口处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安全阀引管一般只是通过安全阀出口固定在分离器上,固定点在上部。当安全阀开启时,气体会通过引管排出地面,这样气体在第一个弯头处会对引管行成一个应力,气体在引管排放口排放时,对引管有个反作用力。两个作用力相加可能会造成安全阀引管“甩龙”的可能。因此安全阀引管必须在下部也要有固定。计量分离器大部分在室外,室外气候环境恶劣。安全阀引管下部如果没有固定,风会吹动引管来回摆动,造成引管与安全阀的焊口、安全阀本身、安全阀与分离器连接法兰等部位的疲劳损伤。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4.计量分离器正式投入使用后,分离器内部液体成分相当复杂,有原油、地下水、天然气、地表水、地层砂等等,而且这些物质都是在以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作用其分离器内部,其内部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形成腐蚀。为了防止以外的发生必须定期对分离器内部进行检测。
5.计量分离器的玻璃管液位计是量油关键,采油工是通过玻璃管液柱的高低来计算油井液量。传统的液位计由于玻璃管自身材质的特点,加上操作者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玻璃管的断裂,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方法可以对玻璃管液位计进行改进,选用有保护外套的玻璃管液位计,可以防止由于玻璃管断裂造成的安全事故。
6.计量分离器进出口阀门大部分采用球形阀门,开关阀门时又主要通过专用扳手,扳手不是固定在阀门上,可以随时卸下。分离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进出口阀门不能第一时间开启或关闭。进出口阀门开关标识不清是另一个安全隐患。由于采油站规格化的管理模式,大部分计量间内部都经过刷漆的工作,阀门本体与管线一样刷上相同的颜色,阀门开关标识就被覆盖掉了;或者阀门本身设计上的缺陷,缺少开关的标识。这样容易对阀门的开启关闭形成错误判断,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综上所述,采油站立式油气计量分离器安全、正确的使用是保证员工安全健康、油田稳定发展的基础。分离器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工作必须深入到各个环节,完善各级管理制度,定期校对安全附件,加强管理者、操作者培训学习等等,所有这些必须制度化、只有将各个环节规范化管理,并落实到各个方面,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邹艳霞.采油工艺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
一、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道路建设不断更新拓宽,之前的道路建设满足不了现有的交通状况。商场、住宅等建筑不断拆新、增加,城市建设不断加快,项目的增加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面对如此多、而且重要的工程建设,工程档案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对于工程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求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尽职、尽责的保管好建筑工程档案,不能擅自借阅、损毁建筑工程档案,严重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建筑档案的管理要求不能缺失、保存完善,基本前提是要有金钱的投入。每个项目的建设都要涉及许多建筑档案的保管,文件资料在施工建筑中需要经常查阅,存档的文件资料也是一个区域的建筑项目建设的见证。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不仅是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沟通、协调很多部门。项目的建设需要很多档案为依托,项目的建设都需要文件资料做参考,一次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规划都非常重要的。
城市未来灾后重建、或城市建设发展都要以建设项目档案为依据,如果没有建设项目档案,或建设项目档案不完整、不规范,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不仅仅费人力、财力、物力,还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建设,像灾后重建,则会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预防上面,建设项目档案也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一个项目的规划、建设,工程的主体结构、管道走向、线路走向等等涉及各个方面,一个项目的整体建设的详细情况都在建筑档案中,为以后的维修、建设等有很多的帮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以后的城市建设、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建筑资料档案的管理非常重要,城市的发展、项目的建设需要依靠建筑资料做参考。建筑资料保管需要正规、完善、完整,一个项目的建筑资料不仅仅涉及本建设工程的使用,其他的项目工程建设也会用到,这个工程资料不仅仅被使用一遍。建筑工程的保管对以后的建设、发展做参考的同时,对未来的科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建筑资料的保管的重要性是不可复制。
二、工程档案管理的关注要点
1.注重收集未被采纳的方案资料
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不同的建设方案,其中未被采用的方案涉及的资料也要重点收集、保存,对以后的项目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注重收集设计基础资料
一个项目从最初的规划、实施、完工需要考察很多因素,而且一个项目的建设涉及很多基础资料,这些基础资料在项目建设的时候也要被考察进去。基础资料是项目建设时重要的参考资料。
3.注重准确的竣工图纸
一个项目的建设从最初的规划、实施,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在竣工过程中,依据双方合同,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将资料完整交给档案管理机构。将正确的档案资料交给管理机构。图纸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图纸不准私自更改,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图纸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如有问题依据相关人员签字,进行查找、问责。建筑档案保管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是严格,必须将存档的图纸与建设后的设施进行比对,保证正确性及准确性。
4.注重收集先进、大型、精密设备安装调试形成的记录资料
项目的建设涉及很多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实际运用设施设备不可能完全与计划时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设施设备实际调试、运用过程中,产生数据要进行记录,与设施设备有关的数据、资料等都要进行记录,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及后期的维修等都会是非常重要的。
5.注重收集培训资料
相对于设施设备饿使用说明书、数据的整理、存档,项目建设涉及的各个技术培训也是同样重要,建设中的设施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够促进施工的进程及质量的保障,存档后的资料对以后的维修、维护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建筑工程档案的管理措施
1.建立现场办公制度
一个项目的建设,一般都要求施工、技术、项目负责人在现场临时办公,在临时办公室也要建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了解,并将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整理、记录,不仅要具体记录,还有分类进行记录,方便存档和以后查找。档案管理人员要关注项目的建设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依据存档资料能够指点出问题所在,协同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对于将来会有影响的地方,要及时收集、整理资料,资料尽可能的详细、完整、规范。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跟踪施工人员了解现场的情况,还要分析、研究工程项目的问题,处理一些问题。可见档案保管人员的重要性,及涉及专业知识广泛。
2.统筹部署,健全管理体系
一个项目的建设涉及范围广泛,所以工程档案资料也涉及到很多,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关注档案资料在整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初期,建筑档案管理人员就要开始收集资料。对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制定一定的约束条件和规则,档案管理人员要较早进驻项目地,在项目建设的准备阶段就要进驻。及时掌握完整的项目建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详细性。
建筑建设的档案管理对于项目建设及以后的维修、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建设不断加剧,城市建设不断更新,档案管理促进城市的发展,预防城市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城市的灾后重建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08-01
高校人事档案记录着高校教职人员的学习、科研、教学、工作历程和成果奖励等,是高校进行人才选拔、任用和资格评审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纸质档案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保存备注、备查的图像、文字或者声音类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文件。档案管理则主要分为对档案资源本身的管理和对档案资源包含的信息的管理两大类。两者都对于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经济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前者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体系,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前提;后者则是对档案的二次文献管理,为实际生活的管理工作服务并为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真实材料。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
1.信息的保存和素质证明
人事档案记录着学校教职工的基本信息,如职称、专业、学历、年龄、履职情况、健康状况等,还记录着教职工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奖惩情况、福利待遇、职位变动等教学信息。学校招聘教师、辅导员、职工,特别是招聘学院院长、新专业的带头人、技术性强的专业教师等,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任务。学校招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在进行人才选择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记录的任职情况、教学情况、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原单位领导的评价等情况进行判断。
2.人事关系变更的凭证
人事档案,还是学校人员流动时重要的人事关系变更凭证。当学校的教职工出现工作的变迁时,需要把人事档案同时带到新的单位,人事档案的传递是保证流动人员工资等待遇关系的重要依据。人动时,新的工资待遇等关系的落实,都需要以人事档案所记录的时间、年龄、单位和工作年限等信息为依据,是关系到流动人员切实利益的重要文件,如果出现人事档案丢失或者不完整的现象,新的单位就无法兑现对流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待遇,直接对教职工产生很大的影响。
3.有助于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的科学预测
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数据的支持,可以分析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人事档案的分析,可以对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做全面的了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从而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结构。
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分析
虽然信息化的技术开始运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但纸质档案仍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形式将会长期地存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1.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和安全的优点
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安全的特点,是较电子档案来说最为突出的特点。纸质档案白纸黑字,在保管上和修改上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对于档案信息的修改可以很好地通过墨迹等进行判断,不会受到拷贝、篡改和病毒等对其信息安全的影响,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的认同率,纸质档案的真实可靠性程度相对较高。纸质档案可以直观地展示人事信息,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常会涉及一些证书、证明等材料,纸质档案可以实现更方便、直观地展现信息,供人事部门查阅和使用。
2.纸质档案具有法律效益
虽然当前电子签名和电子档案也已获得法律效力,但我国司法部门对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仍然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纸质档案作为普及最为广泛和认同程度最高的档案信息记录形式,在法律凭证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同。如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劳动合同、保险、教职工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各种教科研项目的资格证书等,都以纸质作为其主要的形式。
三 总结
对于具有特殊性的高校人事来说,纸质档案仍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114-01
现阶段各企事业单位往往已对信息化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信息化系统也变得愈加庞大,这种变化可以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增长。
内部增长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横向和纵向扩展,横向扩展主要是指新建的专业信息化系统,如某单位已有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为效果良好计划再上一套财务管理系统;纵向扩展则是对已有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的不断扩充,如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组织规划、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等模块,计划二期继续扩展自助平台和报表平台等功能。外部增长主要体现在异地多数据中心的需求,如某些核心信息化系统无法接受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就需要根据业务的重要程度建立不同级别的两点或多点分布式异地容灾系统;再如某些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分布广泛,除总部外的分支机构设立在其他地市甚至其他省市,需要使用多点部署的分布式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的这类变化必然导致作为其载体的数据中心也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转变,从本地单中心到异地分布式中心不断扩张。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事业单位维护的成本,还加大了维护人员的管理难度,如何能够对这类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的集中化监控管理就成为企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型数据中心内部集中监控管理
一般而言,单一大型数据中心内部主要可以分为机房环境、供配电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硬件、虚拟化系统、存储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对接方式来实现数据采集,通过设立一个集中监控主机来实现数据中心内部不同模块的统一监控。
1.1 机房环境
机房环境主要包括温湿度、精密空调、空调防水和视频监控等,温湿度和空调防水通过监控探头直接数据收集并记录历史数据;精密空调通过RS485卡利用modbus协议收集数据并对空调温湿度设定、多级集群运行模式调整、远程开关机等进行操作;视频监控可通过摄像探头直接进行图像采集,也可利用专用视频录像机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级存储并对摄像云台进行各项参数调整。
1.2 供配电系统
机房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UPS、电池、输入输出配电柜等,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对UPS的通信来完成,UPS对外接口通常有RS232接口、AS400接口、SNMP接口和USB接口,通过接口提供的SNMP、UPS-link等协议能够实现对供配电系统历史状况进行记录,分析UPS、电池、各路供电线路电流电压状态,并对UPS设备进行远程配置。
1.3 网络设备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主要包含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控制、负载均衡等设备,通常这类设备都支持SNMP,通过SNMP可以统一进行资源使用率、端口状态、设备配置等方面的监控,对中心整体网络拓扑、设备互联状态、配置属性、实时告警、历史告警、设备实体关系等进行展示。
1.4 服务器硬件
因操作系统功能的不断强大,服务器硬件的监控在日常运维管理中经常会被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器硬件监控还是有一些无法替代的作用。如x86平台利用IPMI标准接入服务器硬件,可以对服务器内部主板温度、风扇转速、本地硬盘RAID状态进行监控,便于提前预判问题,同时还可以展现控制台界面,对服务器设备进行冷启动等远程操作。
1.5 虚拟化系统
随着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内部的广泛使用,针对虚拟化系统的运维管理也变得愈加重要。市场上主流的虚拟化系统都有相应的监控API提供,利用这些接口可以开发不同类别的监控功能,集中监控虚拟主机和虚拟机的健康状况和性能,有效规划容量,合理为虚拟设备分配资源。
1.6 存储系统
使用SNMP、Cli、SNIA's、SMI-S和厂商指定规则自动发现存储设备、监控诸如RAID、磁带库、磁带驱动器、光纤交换机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及其互连拓扑图,显示链路名、源和目标用不同颜色表示设备并对互连的状态和流量利用趋势深入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定位存储系统性能瓶颈。
1.7 操作系统
目前对操作系统的监控已经较为成熟,不论是Windows、Linux还是AIX、HP-UX等UNIX系统都支持非常完备监控方式,如Agent、SNMP等方式。SNMP方式的优势在于不用在O控的操作系统系统商额外安装程序,不会对业务系统产生影响,对主机资源的占用也较低。通过SNMP方式同样能对CPU、磁盘使内存使用量、使用率,网卡连接、流量,特定进程状态等进行监测,并可对相应指标设定相应阀值及时报警。
1.8 中间件
中间件主要包括交易中间件(TPM)、应用服务器(WAS)、消息中间件(MOM)、数据访问中间件(UDA)、安全中间件等。主流的Java中间件主要通过JMX技术进行监控,实现请求数量、请求状态、响应时间、部署应用状态等参数实时监控和历史数据分析。
1.9 数据库
数据库主要通过建立只读用户,通过查询系统表相应字段,对数据库的用户连接数、执行等待时间、表空间、死锁、查询命中率、缓冲池等多种数据库性能参数进行监控告警,并自动记录导致异常运行或资源消耗很大的SQL语句以便开发人员对优化升级应用程序。
2 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集中监控管理
分布式数据中心的集中监控管理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监控数据的传输整合上,而数据的传输取决与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果中心之间采用的是专线连接则可以让各数据中心内部的集中监控主机通过普通的路由交换协议传输数据;如果中心之间是通过公网连接则需要在内部的集中监控主机之外设置边缘服务器,放置于防火墙构建的DMZ,专用于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需在公网传输的数据安全等级较高,还可以考虑在传输和接收之间进行加解密操作。
基础的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集中监控,可以选择一个有人职守数据中心作为集中监控主中心,设置主中心内的集中监控主机为整体集成监控主机,除收集本中心内各模块的监控数据外,还用于接受其他中心监控主机传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也可在监控主中心内独立设置集成监控主机,只接收本中心和其他中心集中监控主机传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集中监控至集成监控的两级数据收集模式。若集中监控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程度较高,还可选择多个有条件的数据中心设立多个集成监控主机,分别收集,集中管理,处理结果根据重要程度在各集成监控主机之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数据复制。
3 结语
随着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承载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中心规模也不断增长,本文所讨论的集中监控管理方案既能将大型数据中心内部涉及的大多数模块进行集中监控处理,又能对各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集成监控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人员提前发现预判隐患,及时定位处理故障,同时还能存储历史数据用于后期的分析学习,降低了运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事业单位节约数据中心整体维护成本,同时为后期扩展至基于移动终端的集中监控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锡红,吴建德,何湘宁.UPS监控技术综述[J].通信电源技术,2003,02:18-20.
[2]薛斌,房敬敬,刘昊.机房精密空调环境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J].软件研发与应用,2015,11:27-32.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电力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电力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想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强化管理、抓住市场动向。电力建设企业在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就是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而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新形势下电力建设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分析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
一、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特点及现状
要想做好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其管理的特点、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了了解与分析。电力建设企业由于产品固定和作业人员流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临时性、流动性、事故多发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同时,电力建设企业往往要在有限的场地、空间集中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多种、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不安全的因素诸多,因此提高电力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近年来,电力建设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职业病危害严重,尤其体现在高空作业、起重作业、施工用电、尘肺病等方面。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企业负责人依法安全生产经营的意识淡薄,或者不懂法律,或者明知故犯。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致使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规章制度松弛,安全监督作用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隐患。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又十分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作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一方面,施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体系本身的可操作性不强,引用的部分法律、法规已作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及时修订,都是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制订的,早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出现大量漏洞,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开展,无法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发生事故后处罚不严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负的责任。依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领导者,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而事实上,目前电力建设企业中真正能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非常有限,很多企业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部门的事,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企业对安全工作“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故再要”的现象,不出事故,安全部门提出的安全问题也被忙碌的生产所冲淡,引不起领导足够的重视,不少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不少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包了之或层层分包、转包,安全生产总包不管,分包不懂管, 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不到实处。事故发生后,对安全事故责任人处罚不力,也是导致电力建设安全事故一再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较差
由于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培训,参加工作又缺乏安全教育,并且大部分施工人员还是考虑如何赚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即是福的简单道理。有些施工人员甚至未经培训就上岗,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导致施工过程中人员作业性违章频繁发生,现场装置性违章比比皆是。诸如现场流动吸烟、高空作业不扎安全带、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问题,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更严重的是无证人员未经培训直接从事行车、叉车,喷漆、电焊、电工等特种作业,致使施工过程中,从根本上意识不到作业中潜在的危险,徒增事故发生的概率。
4、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
贯穿电力建设施工全过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其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密切相关。一方面,施工单位安全投入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主动管好安全工作的责任,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奖罚机制,致使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设施不完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劳保用品配备不齐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准备不充分等,安全管理得不到有效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目前电力建设市场的施工队伍鱼龙混杂,大量拼凑而成的包工队,没有资质的队伍充斥市场,采取挂靠有资质的电力施工企业,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建设项目。一旦承接工程任务,为了弥补前期的不正当投入,追求最大利润,而盲目降低工程成本,偷工减料;或租用的施工设备、机具和周转材料陈旧,安全生产投入能省即省,违背客观规律,轻视安全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因此,安全投入力度不够,安全设施不完善,是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
三、加强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探究
1、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最能体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又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行考核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领导抓、抓领导”的原则的要求,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构建“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分级负责、协同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网络。同时,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理,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运行,严格实施监督和考核,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时效性。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预防为主,注重“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策略。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要把提高全员本质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内容,落实好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变换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教育,依托周一安全学习、站班会、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强化全体员工遵章守纪意识,把安全规章制度和要求转化为员工自觉行动,切实杜绝违章作业导致的人身及设备伤害事故。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培养“我会安全”的技能,充分发挥作业人员对事故防范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生产现场及作业过程中存在危险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切实做到“三不伤害”,提高争当优秀“本质安全化员工”的氛围。
4、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完善各类安全设施
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设立专门的账户,按照“项目提取,企业统筹,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随意挪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并且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明确安全生产费用的去向。同时,安全设施的标准化是提高电力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只要是前一个工程使用有效的安全设施,就在下一个工程积极推行,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安全设施的投入,可以有效的降低民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避免诸多不安全因素,从根本上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因此,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必须给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以保证电力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为我国电力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26-03
1 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新模式的提出
“想象旅行”这一模式是由德国的埃莉萨·迪肯佩提出来的,是内心进行的旅行,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想象旅行,儿童可以处于松弛的状态,并“看到”和感觉到幻象。想象旅行的一个基本效应是:激发、增强和促进想象力的形成,让孩子在无限广阔的幻象世界里自由行动。
“想象旅行”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方法,但在德国的幼儿园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在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想象旅行”的策略,并在幼儿园中进行了近一年的实践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想象的发挥离不开表象的积累,想象的进行以静心为先决条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为学前儿童提供形象逼真的媒体资源,丰富了儿童的表象积累;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帮助儿童顺利进入静心状态。设计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活动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准备活动、创设情境、静心训练、讲述故事、回到现实、叙述旅行。
2 根据幼儿年龄选择“想象旅行”内容
不同年龄班的想象旅行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具一定差异性。想象旅行活动从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出发,主要分为“完全受控的想象旅行”和“部分受控的想象旅行”。小班幼儿或初次尝试的幼儿,较适合完全受控的想象旅行,这种形式的想象旅行是很容易驾驭的,故事情节较为具体,旅行中出现的幻象几乎全部通过言语描述呈现到儿童眼前;中、大班幼儿较适合部分受控的想象旅行,这种形式的想象旅行故事描述比较简洁,为故事中某些情节的幻象留有很大余地,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很自由的想象空间。
本文以完全受控的想象旅行“在大海边”为例,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前儿童想象旅行的设计思想作扼要说明。
3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想象旅行”的实践尝试
活动设计
内容:学前儿童想象旅行——在大海边。
对象:小班儿童。
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建立大海的表象,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培养幼儿想象的有意性。
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想象旅行”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有意想象。
活动过程
【准备活动】
1)玩气球(非洲鼓乐伴奏)。教师将气球放到空中,孩子每人一只,要求气球不能触地,允许孩子采用各种方法将气球留在空中飘动。
〖评析〗观察和研究发现,幼儿在身体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容易处于心静状态。幼儿最乐意和最合适开展想象旅行的时间是在做完运动或完成某项任务之后。
2)在“梦幻室”的中央铺上一块织物,放上一支蜡烛。
〖评析〗想象旅行活动需要有一个安静、温暖和足够宽敞的特定场所,称之为“梦幻室”。场地中央放置一些物体如花束、蜡烛等,易于营造放松、舒服、安静、温馨的特定氛围,从而使幼儿的内心产生美感,乐于联想,便于尽快进入沉思和幻想状态。
3)三角铁轻轻敲三声,每个孩子在梦幻室选择好自己的位置。
〖评析〗在已经基本安静的前提下,轻轻敲响三角铁,并且每次活动开始都以三角铁声音为信号,让孩子形成听到三角铁声音就不再讲话的习惯。控制每次活动的幼儿参与数量,让每个孩子走进活动场所后有指定的舒适位置。
4)教师询问并检查孩子们是否坐得舒服,并交待注意事项。
〖评析〗预先告诉孩子当发生特殊情况如咳嗽、要小便等时如何自助或寻求帮助而不影响他人。
【创设情境】
1)观赏视频:大海边,海浪缓缓地冲上沙滩;
2)观赏视频:海鸥从天上飞过;
3)观赏视频:海豚在水中游泳。
〖评析〗信息技术提供真实情境,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让幼儿未能亲身体验的大海景色呈现眼前,创设出一种情境、一种气氛,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之中并引起共鸣,从而激活儿童的思维,为想象旅行作好表象积累。
【静心训练】
1)行为静心。传递铃铛——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训练,即传递一只铃铛,不论它被传到何处,都不能让铃铛发出响声。孩子们围成一圈坐着,大家都把眼睛闭上;一只铃铛放在中央;教师向某个孩子轻声耳语了几句,于是那孩子就走到中央,把铃铛拿了起来。
〖评析〗由动到静,以静制动。
2)松弛静心。让孩子们握紧拳头,握紧,再握紧,突然一下放松,彻底地放松,如此重复多次。
〖评析〗由整体活动到个别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静心训练,同时学会一种简单易行的静心方法。
3)音乐静心。播放一段一直是舒缓轻松的乐曲,引导学生听音乐时随着音乐摇动身体,尽量使自己的身心与音乐融为一体。
〖评析〗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幼儿感觉内心平静、和谐,便于幼儿稳定情绪,较快地进入想象旅行的状态。
“请你们平静,坐下或者躺下,只要你觉得舒服就可以了。你们可以闭上眼睛。经过了准备活动,你们体会一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你们躺在垫子上,平静地做着正常呼吸。现在你们可以专心听我讲述故事了。”
【讲述故事】
在 大 海 边
你想象自己站在海滩边,注视着辽阔的海洋……,海水静悄悄。
〖评析〗背景音乐选择的是班得瑞《日光海岸》专辑中的《清澈海洋》,节奏舒缓,想象丰富。
海浪缓缓地冲上沙滩,你听见哗哗的海水声,那声音很柔和……
〖评析〗合成了海浪缓缓地冲上沙滩的柔和声响,此起彼伏,把孩子带到了金灿灿的沙滩上。
你觉得太阳晒在皮肤上很热……周围寂静得让你感到愉快……
〖评析〗调动感觉器官参与想象,并让孩子感到温暖,身心得到放松。
或许有一只海鸥飞过,或许有一只小蟹在沙滩上爬行……
〖评析〗插入了海鸥的呜叫声、海鸥扑打着翅膀从海面飞起的声响,引领孩子打开想象思路,暗示孩子想象的方向。
你思绪万千,朝着那清澈的海水走去……
你把被太阳晒得发热的脚浸到水中……
〖评析〗开始让孩子的双脚进到海水里。
你感到很平静,你觉得兴致来了,你想跳入水里像一只海豚那样游泳……
〖评析〗以幼儿感兴趣的海洋动物——海豚来激发他们想象的热情,并诱导他们产生进入海水的欲望。
你或许听见远处的海豚在高兴地唱歌……
〖评析〗背景声效中插入了海豚的叫声,让孩子似乎看到海豚真的来了。
你完全沉醉于寂静之中,你慢慢地进入到水中,你感觉水有点儿凉……你感觉到那缓缓起伏的波浪掠过你的肢体……你的嘴唇也许尝到了海水的咸味。
〖评析〗进一步调动触觉、味觉同时参与到想象旅行中来,让已经完全进入海水的孩子更多地感受海水,提升想象旅行的效果。
再往远处去就是辽阔的大海。在水中游泳的你感到身心完全平静和放松……
〖评析〗再次放松身体,保持好心静状态。
你闭上眼睛。你突然觉得有一样什么东西触到了你的脚,在慢慢地诱惑你。你还是保持平静和放松而不动声色。此时有两只闪闪发光的、可爱的、友好的眼睛在注视着你,原来是一只小海豚在招呼你,它想邀请你到大海去,在那里向你展示海豚的全部秘密和海洋世界的奇观。
〖评析〗提示孩子眼睛应该是闭着的,进一步平静和放松,此时在孩子脑海里形成发光的、可爱的、友好的小海豚表象。
你把眼睛睁得更大,想更多地知道包围着你的身体并让你感到平静的海水下的世界……
〖评析〗鼓励孩子形成更多的海底世界的表象。
你感到温暖的阳光晒在你的皮肤上……
你处于平静和放松的状态……
你游回岸边,再看一看大海,波浪掠过……
〖评析〗引导孩子们从海水中游回,准备结束本次想象旅行。
你或许听见远处小海豚又在高兴地唱歌。那是你的小海豚。
〖评析〗再次响起小海豚的叫声,巩固本次想象旅行所建立的表象,激发起叙述本次想象旅行的欲望。
〖评析〗故事《在大海边》情节描写较为具体,孩子的想象主要由故事来引领,旅行中出现的幻想几乎全部呈现在眼前,幼儿不需要做太多思考,属于完全受控的想象旅行。与实例1《和朋友一起去郊游》相比难度有些增加,因为到过海边的幼儿比起到过郊外的幼儿要少得多,更不用说是到海水里了。温和的语言,平静的语调,很缓慢的语速,语句间留有足够长的停顿,给儿童有进行想象的时间。音乐节奏舒缓,不仅能平静心绪,而且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音响元素有目的地选择,有组织地运用,产生了创造性的构思,为“想象旅行”的故事增强了真实感,展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更广大的想象空间。
【回到现实】
三角铁轻轻敲三声。
“现在大家伸展一下自己的身体。大家觉得自己休息过了,很放松是不是?大家可以把眼睛睁开,慢慢地坐好了。”
【叙述旅行】
“现在让我们来讲述自己想象旅行的印象和经历,小朋友们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各自的体会。”
“如果你们愿意,还可以拿起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最满意的画,把想象旅行画下来。梦幻室里已经准备了纸和笔。”
“你也可以通过做动作如游戏或者演奏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还可以用橡皮泥将自己想象的景物捏出来,制作的这些作品将在梦幻室里展示出来。”
〖评析〗幼儿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应该创造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的条件,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说。想象旅行能通过倾听和幻想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模仿能力和组织能力,让他们学会以语言来抒发对一切的向往和感受,从而获得交流的和意愿,同时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结尾】
想象旅行活动结束时,让某个孩子吹灭竖立在“梦幻室”中央的蜡烛,大家很高兴地一起来收拾东西,然后教师和孩子很平静地离开“梦幻室”。
如果说播放有关大海题材的视频是把大海的景色搬到了孩子们面前,那么,想象旅行则是把孩子们带到了大海边,不仅看到了大海的无边无际,而且感觉到了沙滩的松软、海水的咸涩。在叙述想象旅行时,小朋友们有的说浮在了海面上,有的说钻到了海水里,还有的说在海水里游泳如同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更多的小朋友听到了海豚的叫声,看到了海豚亮闪闪的眼睛。
活动后,小朋友们回到家中向家长讲述了在校的想象旅行活动,并用“画图”软件画出在想象旅行中看到的场景,将画图文件发送到了教师的电子邮箱。有的学生画出了海鸥在海上飞翔,有的画有轮船在海上航行,还有小朋友画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海边。
对于“在大海边”这样一次大多数儿童并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主题,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儿童积累了表象,使得想象旅行得以顺利进行并使想象旅行赋予了提高学前儿童想象有意性的新的涵义。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王珺.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迪肯佩.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3]布拉登.儿童心理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493-02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urriculum Pla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FENG Meng-yan, CAI Chang-xu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Qujing Normal College, Qujing 655011, China)
Abstract: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wa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cheme andquestion analysis of this was discussed based on course requirements in the study.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1 意义和现状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承担该门课程多年的教学工作,发现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感觉理论太多,难于理解,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实践课程,但部分理论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的关系,难于在实践中来逐一模拟;2)实践课程主要针对一些知识点的训练,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学生感到知识点非常多,实践较散,希望通过一个综合性实验把课程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很好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一方面加强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信息系统开发整个过程的理解,包括相关工具、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程中,不但强化了相关知识,还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课程能力培养
各高校的实验条件以及师资水平不同,对于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动向有所不同,部分学校侧重于走管理路线,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方面的师资较强,实践环境条件较好,侧重于信息系统方向,本文主要针对信息系统方向,具体来说,该门课程实践主要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如下能力和素质:
1)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各阶段常用的工具的使用、认识相关技术和方法,比如:E-R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U/C矩阵、Visio工具建模、PowerDesigner建模、Rational Rose建模等。
2)做好需求分析:做系统最难的部分在于系统分析,特别是需求分析,需求是开发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做好需求分析,一切工作都没有意义。
3)需要做好功能模块的设计、代码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输出输入设计、算法设计等。
4)需要熟练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VB、C++以及基于B/S开发的ASP、JSP等工具。
5)能够掌握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熟悉SQL语句的使用。
6)文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文档,较为重要文档有项目陈述报告、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体系结构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报告、系统实现报告等;
7)有些这需要很多部门和很多人参与进来,团队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实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8)坚强的意志:做系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要求学生有连续作战的精神和毅力,甚至需要熬夜,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3 实践方案
针对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需要开设一个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该实践过程如下:
1)过程学习。在学生有一定信息系统开发知识基础上,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信息系统),让学生通过该案例的学习,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做好该实践,学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基础。
2)学生分组和选题。把全班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每个组选一个成员作为组长,并选择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题目。题目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的题目,这样更有利与学生做好调研,能够更好地理解业务过程。
3)分配任务。组长自行组织本小组成员开会,根据成员情况,给每个成员分配一定的任务。一般任务包括项目管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模块设计及实现、各类文档的编写等。
4)实施。根据分配的任务,每个小组合作按进度计划完成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监控,期间可以通过3-4次项目检查的方式动态了解学生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存在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5)模拟答辩。期末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检查完成程度及效果。答辩组可有任课教师组织3位左右教师进行答辩,首先做项目陈述,然后答辩组提出问题由项目组长或者指定的组员进行答辩,根据答辩的情况给出答辩分数。
4 存在问题及分析
该实验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较大帮助。同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小组内学生的设计思想方向不一致,容易造成将来模块交互的问题,这要求组长组织开会,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做好规划和分析工作。
2)部分小组成员对程序设计能力较差,况且成员之间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可能不同,这造成在编写程序时,只有一两个人来做编程工作,任务较重。再者,由于是分工实施,对于要搞清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就显得有点困难。所以,必须做好系统分析再进行后续的工作,学生需要自学一些程序设计语言。
3)信息系统设计需要完成的多个文档,如项目陈述、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库设计报告、体系设计报告、用户界面设计报告、模块设计报告等,需要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某个组员没有完成,容易造成实施的中断,针对这种问题,组长要组织好小组、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4)小组成员的工作量较大,学生所花的时间较多,部分学生时间得不到保障;个别项目组协作能力较差,完成的工作与预期比较有差距。这在分配小组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组长的人员,要选择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通过该实践的顺利实施,让学生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技术能力、思想作风、学习毅力、工作作风、团队精神上受到一次良好的锻炼。
近几年,建筑数量逐渐增多,建筑安全事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虽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强安全管理。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根本不重视,也不愿意在安全管理上加大投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诸多原因最终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据调查,我国已知的建筑企业有将近五万家,建筑企业工作人员数量大概在3000万,其中农民工一直是建筑企业施工的主要力量。建筑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在将近五万家的建筑企业中,国有建筑企业仅不到一万家,其余都是私营企业或者采用其他形式组建的企业。建筑企业数量众多,企业人员数量众多,这些都给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国建筑企业也在努力加强安全管理,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二、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企业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相互关联。现在有很多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本身就严重缺乏施工安全意识和施工安全管理理念,致使管理者和安全监督人员在建筑施工中无法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建筑成本,保证施工进度,就缩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时间,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之前根本不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就不高,更不具备安全意识,农民工未经培训就直接进入施工现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一些建筑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就算设置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岗位,也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作用。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尽可能的减少在安全设备上的投资,还有一些建筑企业购置了安全设备,但是安全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并不能提供给施工人员基本的安全保障。
在很多建筑企业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以后,企业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和企业的名誉,多数会选择和安全事故中受伤一方进行私下了结,这样的行为不仅有损受害者的利益,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应该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杜绝这样的现象发生。
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健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安全事故,国家针对这些安全事故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安全事故的处理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目前,建筑安全事故的处理只能按照原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但是原有的法律制度处理内容不明确,处罚的力度也不得当。国家应该加大对建筑施工的监督力度,从建筑设计开始一直到建筑施工项目完工,切实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
(二)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建筑企业施工中,要明确施工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保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建筑企业应该按照安全事故科学鉴定结果承担责任,建筑项目的业主也应该在安全事故中承担一定的责任,还有就是安全监理部门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位,才能让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关注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企业应该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对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要想让建筑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中自然离不开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先进技术的使用也可以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在当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该逐渐向信息化转变,统一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
(四)建筑企业需要完善安全事故上报制度
建筑企业应该在工作人员进场之前就为员工买好意外伤害保险,这是国家对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为工作人员买保险既可以维护员工的利益,也可以维护建筑企业的利益,也是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记录,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也应该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把记录上报。但是,在建筑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把安全事故上报,想要掩盖事实。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建筑企业隐藏安全事故的问题,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记录和上报制度,对不上报和隐藏安全事故的企业给予重罚。其次,要想更好的避免建筑企业隐瞒安全事故,就要加大对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的赔偿数额,这样就避免建筑企业出现私下了结的情况。建筑企业的安全事故记录应该接受群众的审查和监督,让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处理结果都可以公开透明。
(五)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要想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除了要依靠法律法规做保障,还要进行内部调节。目前,我国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重视,建筑企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很多建筑企业把对建筑施工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看作是多余的成本支出,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不仅不会加大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还会想方设法减少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在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者为了赶施工进度一般会让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长时间下去会超过施工人员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加强对建筑企业安全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不仅要让建筑企业加大在安全设备上的投资,还要监督施工现场安全设备是否落实到位。而且建筑企业不能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惜牺牲建筑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企业要以人为本,从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考虑,保证工作人员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项目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语:
建筑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本身带来损失,还会给国家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不容小视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很多管理者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管理职位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安全管理的作用。要想让安全管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就需要国家和建筑企业共同努力。国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建筑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其次,建筑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建筑项目施工。
参考文献:
[1]郝龙.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任志伟.建筑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博弈分析与路径选择[D].山东建筑大学,2013.
[3]张庆.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73-02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划分
在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进行功能适应性评定时,本文将根据桥梁的上、下部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与承载能力评定结果,分别对其进行功能适应性评定,之后再对其进行桥梁总体功能适应性评定。桥梁上、下部结构与总体结构的功能适应性等级划分一致,共分为5类,各级的描述可见表1所示。
2 计算实例
选取一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桥梁,京沪高速公路(淮江段)扩建工程中的六支渠中桥,对其进行检测评定计算示范,确定其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处理方式。
六支渠中桥位于淮江高速公路(淮安市境内),桥桩号K727+600~645,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砼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桥梁总长为45m,跨径布置为(3×13)m。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
2.1 桥梁检测结果
下部结构墩柱砼强度推定值32.7MPa,碳化深度均为3.0mm;桥墩盖梁砼强度推定值为31.7MPa~36.6MPa,碳化深度均为2.5mm。墩身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与设计值比值为0.78。
表2、3为该桥部分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
2.2 技术状况评定
表4即为六支渠中桥技术状况评定过程。结果显示,六支渠中桥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支座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1类。
2.3 承载能力评定
2.3.1 隶属度的确定
根查阅桥梁内业资料与检测结果,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粗评”的一级评定指标隶属度。一级评定指标共有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建材优劣、墩台变位、跨中挠度、关键部位裂缝状况、养护维修情况以及使用年限等8个指标,分别确定其隶属度,即可按二级评定指标写成矩阵形式,如式(1)、(2)、(3),即为先天条件、技术状况、运营养护的隶属度矩阵。
2.4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与处理方式的确定
六支渠中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上部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该桥上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处理方式应为小修后可以利用;六支渠中桥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下部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该桥下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也为二级,处理方式为小修后可以利用。
六支渠中桥上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结果为二级,下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桥梁总体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处理方式为小修后可以利用。
3 总结
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依据桥梁的技术状况、承载能力等评定结果,分别对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以及总体结构进行评定。确定了桥梁的功能适应性等级后,即可确定桥梁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处理方式。本文针对一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既有桥梁,对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承载能力评定以及功能适应性评定,确定了该桥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建议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069
尖锐湿疣属常见性传播疾病, 具有反复发作性, 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现阶段, 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有很多, 能够有效去除湿疣症状, 但是复发率较高, 一定程度上制约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本院采用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20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详细说明,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20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123例, 女77例, 年龄20~58岁, 平均年龄(33.56±8.15)岁, 平均病程(2.63±0.67)个月。同时选择同期20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25例, 女75例, 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3.07±7.98)岁, 平均病程(2.76±0.72)个月。本组患均通过相关病理化验确诊, 符合疾病相关诊断与治疗标准[1], 排除对相关治疗方法禁忌证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治疗前为患者采用盐酸氨酮戊酸散进行外用治疗。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器(SJ911-JC40)将患者表面疣体成分表烧掉,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明确治疗范围, 治疗期间若发现新疣体, 则及时采用激光进行清除, 外涂软膏预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接受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疗法同对照组。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操作方法:XD635-AB激光治疗仪, 输出波长控制在635 nm左右, 敷药固定后去除覆盖物, 采用光动力进行照射治疗, 将能量密度调整为100 J/cm2, 照射时间为每个光斑20~30 min。两组患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 治疗12周。
1. 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判定标准为[2]:治愈:治疗12周内无新病灶, 检验结果呈阴性;复发:治疗12周内出现新病灶, 检验结果呈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90例, 复发10例, 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5.0%、5.0%。对照组治愈152例, 复发48例, 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6.0%、24.0%,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尖锐湿疣疾病主要由人乳瘤病毒引起, 属于比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由于湿疣体为位置比较隐秘, 常会因为暴露不良造成治疗不够彻底, 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现象[3]。尖锐湿疣疾病存在较为严重的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危险, 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男性包皮过长, 可为湿疣病毒生长提供较好的繁殖条件, 也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4]。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物理疗法, 主要包括激光疗法、微波照射疗法、冷冻疗法等。能够发挥一定疗效, 但是易导致患者复发, 治疗效果不够彻底。针对湿疣疾病, 临床要寻找安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减少患者复发率。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属于新型治疗方法, 能够利用特定波长激光对患处进行直接照射, 可快速破坏病变组织, 疗效高, 不良反应较少, 能够显著减少疾病复发。与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疗法联合, 能够在一次性清除湿疣体的前提下, 使药物成分充分被吸收, 及时清除隐性病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190例, 复发10例, 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5.0%、5.0%。对照组治愈152例, 复发48例, 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6.0%、24.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②本研究未对所选病例进行随访工作, 一定程度上对延伸性结论产生影响。基于此, 要在日后相关研究中适当增加两方面内容, 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总之, 联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远清, 游明芝.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1, 17(11):31-32.
[2] 唐燕.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与单用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 当代医学, 2014, 20(16):39-40.
一、痕迹检测技术简介
1.手印检验
手印检验即指纹检验,侦查人员利用手印检验技术能够对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的指纹及掌纹等进行提取、分析。所有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这也使得指纹具有排他性的特点,这也是指纹能够识别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使得指纹检验成为痕迹检验的最重要技术措施。指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作用:(1)指纹可以作为直接的依据来判定犯罪嫌疑人。由于指纹是每个人的独特的身份特征,因此侦查人员可以通过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完整指纹信息与指纹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就能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2)刑事犯罪案件,可以将指纹作为直接证据。当前,很多的刑事案件都遇到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出示经过认定的指纹信息来作为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成立的依据,形成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这些也推动了指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2.足印检验
痕迹检验技术中还要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为足印检验,该技术通常是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来提取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遗留的足印,进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接着进行鉴定,最后获得同犯罪事实相关的一些信息。足印通常包含有个人的外部结构(大部分人的脚长身高比为1U7)、形态及个人运动功能等特征,并且足印具有反映性、稳定性等特点,能作为犯罪嫌疑人判定的一个途径。足印痕迹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利用足印痕迹来判定刑事案件的性质。例如,某刑事案件的现场,一具男性尸体在铁路旁被发现,尸体被碾压部位已破碎,口中酒味较重,现场侦查发现,该男子鞋底是干的,但是周围有两枚痕迹清晰的带泥足印,公安机关认定该安全属于他杀,而不是意外事故。(2)足印痕迹能表现出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身体特征。足印的大小、外形及深浅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一些身份特征,特别是一些特别的足印还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来。(3)在人体能够留下的痕迹中,足印的气味最重,这一特点也能为警犬提供线索,并且足印大多都在地面上,空气流动慢,气味保存时间较长,侦查人员利用警犬的灵敏嗅觉能够为案件的侦查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痕迹检验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提高痕迹的提取技术水平
公安机关要提高对痕迹检验的技术更新水平,特别是案发现场痕迹的提取及保存技术,这对痕迹检验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侦查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刑事案件的侦查技术当中,也为案发现场痕迹的提取保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国内的提取技术与国外一些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反侦察能力提升及犯罪多样化的情况,使得刑事案件的现场痕迹采集保存以及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根据多年刑事侦查工作经验及以往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案发现场许多的痕迹线索在提取过程中因技术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人为损失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重要价值的线索,这也使得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一度会陷入到僵局中。因此,也要求公安机关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痕迹提取保存技术,对一些先进技术要积极引进,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更精确的帮助,并且能大大提升刑事侦查的整体水平。
2.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证据相关的规定
我们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新颁布的《刑诉法》进一步补充了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及说明,从某一些方面规范了刑事证据制度的体系,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必须严格的依据证据制度来进行工作的开展,对刑事案件的痕迹提取保存。所以,我们也需要对刑事诉讼证据体系进行更深的明确与规范,通过司法解释来进一步提高证据体系的可操作性,这样就能更加明确的为痕迹检验提高指导,提高侦查工作效率。
三、总结
本文主要对指纹与足印这两种检验技术进行了解释,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往往都还会用到其他的一些检验技术,如压印、枪弹痕迹及工具痕迹等检验技术,不同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都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帮助。这也要求公安机关能够根据案件的性质及案发现场的一些特点结合不同的检验技术来侦查案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