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物学研究热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1 16:35: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学研究热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物学研究热点

篇(1)

2.信息蕴涵在图解、表格中

图表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信息蕴涵在社会科技热点中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但只是要求对“重大”进展予以“关注”。至于什么是重大进展,没有明确界定,但至少应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全社会都能加以关注的内容,同时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与中学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内容。

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考生通过对题干的阅读,迅速且准确地获取与试题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然后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历年来的高考大纲(理综生物)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都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老教材要求:(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新课程要求(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

2.从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日常知识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关心生活、关心身边小事,善于发现问题并予以重视,尝试把生产生活实际与教材中生命科学知识相联系,从中获取相应信息。

3.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4.尝试改编、整理或命制生物学情景习(考)题

生物学情景题是指以一些经典实验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命制而成的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甚至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实践成效:

1.增强了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意识

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娱乐节目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同学说:现在看报纸、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产品介绍、说明、成分。这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

篇(2)

一、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设计一些富有激趣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的。

二、关注社会,创设时事热点情境

时事热点一直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内容,时事热点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以及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师将这些备受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巧妙地设置成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例如:如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优良品种的筛选,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开发,转基因食品摆上百姓餐桌,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完成,克隆羊“多利”的横空出世,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刑事侦察中的应用,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等等,已经并正在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些重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能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生物技术更是挺立潮头,在21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中独执牛耳。因此,挖掘与生物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又能更切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渗透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

三、联系生产生活,创设自然社会的真实情境

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生物教师,只有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密切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激活课堂,让生物课堂散发着生活的气息,使生物教学熠熠生辉。那么如何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①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农村同学观察到的酿糯米酒现象,饭菜变馊变质现象,潮湿种子堆放久了变热现象等。②从事生产实践时观察体验到的现象。农作物栽培、养殖业等。③学生自身体验的现象。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疾病治疗和预防等生活实践情境由于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度,缩短师生的距离。但同时学生对这些知识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创设情境之后,学生必然有一个一探究竟的心理。从而成功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利用资料史实,创设生物学史情境

生物学史的内容包括生物科学发展史、科学发明的历史、科学实验的过程、科学家生活史。生物学史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自豪又能成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学生受到生物学家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也会在生物学学习中表现出创造性。生物学史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品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法,绝不能等闲视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史实这一教学资源,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植物体的食物来源。

——1648-1653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试验:分别对柳树和土壤进行称重,五年后进行比较,发现柳树增重了,但土壤没减轻。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用玻璃钟罩、蜡烛、小鼠、植物做了实验。

——1779年,荷兰植物生理学家英杰豪斯利用漏斗和金鱼藻证明植物只能在光下通过其绿色部分改善空气。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80年,德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利用好氧细菌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93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卡门利用同位素180进行示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957年,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文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篇(3)

2010年是广东实行“3+文/理综”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平稳过渡”是高考命题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而平稳过渡的关键就体现在具有300分权重的新科目“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上。广东高考生物学科作为全国所有省市中地位最高、权重最大、在“理科综合”试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排序都在前的一个科目,“平稳过渡”决定了它只能是小心翼翼、难度平平,全卷难度0.79,其参考价值不大。2011年是广东高考生物命题的转折点,2011~2013年的高考命题一直延续着2011年的命题思想和命题策略,难度也基本维持在2011年的0.57左右。这对我们研究高考,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指导我们的教学和高考备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近三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其命题规律:

1. 坚持能力立意,注重思维品质,充分体现科学的过程与方法。

高考考什么?就是考能力。以知识为载体,充分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是近三年高考生物命题的主旋律和基本原则。从命题策略上看,理解能力渗透试题的始终,几乎不存在单一识记水平上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图、表、文字表述等多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以致用”的集中体现,主要通过创设综合性情境、开放性、探究性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在反映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与科学研究潜能,主要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揭示科研的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研究能力。近三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表明,反映考生后续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与反映考生生物科学素养与科学研究潜能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比例大体为3232。

2. 立足基础知识,突出核心考点,强化学科知识的迁移与整合。

三年的高考试题告诉我们,高考命题始终把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能力考查的立足点,突出核心考点,强化学科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甚至是必修与选修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既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又成功地实现了各种能力的考查。

3. 关注社会热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广东高考生物学命题特别注重体现社会热点,反映社会实际,彰显广东地方特色;特别关注社会热点中的生物学问题和选取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学命题素材。如2011年的第25题“超级细菌”,第29题的“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2013年的第27题针对H7N9热点考查的流感病毒的免疫问题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地域特色的试题有2011年的第3题“华南虎的人工繁殖”、第26题“蝴蝶兰的栽培与种苗生产”、第27题“登革热病毒传播的控制研究”、第28题“海洋污染与治理”;2012年的第26、27、29题分别选用的“荔枝”、“木瓜”、“罗非鱼”等话题;2013年的第28题“地中海贫血症”、第29题的“木薯”新能源研究试验等无不彰显广东地域特色。很多试题都折射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关注生命、关注健康,诚实守信、求真求实,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与情感价值观。

4. 试卷长度适中,呈现形式多样,力求反映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试题语言简洁,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阅读文字2100字左右,书写文字约300字左右,试卷长度适中。试题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运用灵活。近三年的试题中,生物学图稳定在5~7个,表2~4个,而纯试验的考查一直维持在22分左右,凸显生物学的试验科学属性和生物学学科特点。

方向决定成败,只有把握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才能真正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备考。

二、探究变与不变的命题本质,寻求高度契合的备考路径

无论高考命题如何变化、试题情景如何新颖、设问形式如何巧妙,高考的目的不会变,考查的内容不会变,核心考点不会变,命题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我们要探究并抓住变与不变的命题本质,在“不变”中打基础,在“变”中求发展,寻求高度契合的备考路径。那就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充分落实课本知识,紧紧抓住核心考点、高频考点,以不变应万变,牢牢巩固基础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社会热点、科技进步、地域特色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及试题转化能力,活跃、激发、锻炼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在“变”中求发展,向“变”要成绩、要高分。

三、制定卓有成效的复习策略,铸就2014年高考新的辉煌

鉴于明确的命题方向和变与不变的命题本质,高三的复习备考策略建议如下:

1. 时效: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高三开学至各地市一模,目标是系统扫描,单元过关,夯实基础,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即专题复习,时间为各地市一模后至5月初,侧重跨章节知识体系的构建,强调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专题的设计既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置,也可以根据核心考点、高频考点来设置,还可以针对薄弱环节或热点来设置。第三轮复习:时间5月初至高考,目的是回归课本、应试训练,心理调整,树立信心。

2. 能力:始终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提升能力应贯穿于高三复习备考的始终。命题思维无非是发散与收敛、求同与求异。能力提升的关键要从思维训练入手,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无论在教学、在提问、在解题、在命题、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拓展思维的宽度、提高思维的深度、增强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3. 特色:广东高考命题的最大特色就是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域特征。在二、三轮复习中尤其要提高对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新闻、突发事件等的敏感性,收集、整理社会热点及广东地域特色的相关资料,并尽可能转化为试题或与学生一道进行“给材料命题”,使学生明白该热点或地方特色的生物学问题有可能涉及哪些考点,会怎样考。你不可能猜到原题,但有可能押到考点,这就是在“变”中求“不变”;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命题:在比较重要的综合训练、模拟考试的命题过程中,无论原创还是改编,组卷还是命制,应尽可能向高考生物试题靠拢。把握的原则有:一是单选题难度基本控制在0.75左右,双选0.65左右,非选0.50左右;二是试卷长度2100字左右,图5~7个,表4~2个,书写量300字左右。其它方面的问题则参照考试说明中的明确规定。生源不同,难度有所不同,在平常的检测中可根据本校实际上下浮动。

5. 技巧: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的重要环节。答题技巧来源于正确的思维方法,研究生物学命题形式和解决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是提高备考效率的关键。建议老师在每次大考前都要加强考试技巧的指导与心理疏导,使学生在考试尤其是大考中不断得到强化,提高考试成绩、增强自我信心。如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非选择题的解题程序,图形图表的一般规律,实验题的解答规律等等。

篇(4)

2010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四川省各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展开。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生物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的同时,还需要对生物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挖掘。新教材内容体系新,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学就是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点[1]。使用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轻松的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教学资源,丰富生物学教学。

1.充分利用配套挂图、模型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很多学校对于教学的硬件设施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教室里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些设备为教师使用课件教学提供了条件。但课件的广泛使用,让很多教师忽略了教学配套的挂图和模型的使用。相较于课件展示,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优点,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动手分拆、组装,印象更为深刻。

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中,使用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可以直观的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的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分布。然后教师再结合课件,利用动画演示细胞膜的流动性,这既利于学生清晰准确的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又为后面的“物质跨膜运输”做好铺垫。

2.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地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合,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例如,理发店的碎发都要被收集起来,是为了提炼氨基酸――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宝SOD蜜中的“SOD”之所以成为化妆品的卖点,是因为它是一种抗氧化酶,能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家中储存水果装入塑料袋,并放入冰箱中,可延长保鲜时期,是因为水果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由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不出,聚集在水果周围形成了一个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抑制了其呼吸作用,放入冰箱中通过低温降低酶的活性来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3.关注当前的生物科学前沿

在新课程教材中,“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等为学生介绍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是,教材编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时较长,因而教材使用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中介绍的“科学前沿”可能已并不是“前沿”。为了使学生准确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向,教师要多关注报刊杂志等的报道,收集关于生物科学的最前沿知识。

例如,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成功实现了第一位“试管婴儿”的诞生,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格雷德与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分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试管婴儿”、“核糖体”、“细胞衰老和死亡”,都是中学阶段要学习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若结合这些全球性的生物科学大事件来进行教学,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情感和意识。

4.了解社会热点话题

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是大家每天都会接触的传播媒体,报道各种社会关注的热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环境问题、营养保健问题等等,这些热点问题都与生物学知识息息相关。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社会想象,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技苑》节目在2010年10月报道了“不流血的手术刀,探秘超声波消融肿瘤”,在“细胞癌变”的一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该材料为学生介绍最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结合最近两年新闻报道的“劣质奶粉事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作用以及缺乏症状;利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林业生态项目”中要遵循的自然生态规律。将这些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讲座素材,时效性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利用简易材料,合理设置家庭小实验

生物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示生物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但是课堂演示实验往往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保证每位学生学都看到实验现象。而学生实验也只是部分实验,课程改革后,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实验,但毕竟是多人一组,也不能保证每位学生有实践全过程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具材料,合理设置一些家庭趣味小实验,从一定程度上补充课堂演示、分组探究实验的不足。

例如,血渍的洗涤、韭黄和韭菜的培育、发豆芽等实验,这些实验都来自于生活,又与中学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密切相关。“血渍的洗涤”可用以研究酶的作用;“韭黄和韭菜的培育”可用以研究光照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发豆芽”既可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还可用以探究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重力性。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小实验,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又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要多收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才能设计出精彩的课堂教学,以促进生物课程能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宇达.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4期.

篇(5)

2组织专刊的主要策略

策划专刊的核心工作之一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某一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及时捕捉热点选题、知名科学家以及研究团队等信息,这是后续组稿的基础。本刊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专刊的策划与组稿。2.1文献调研选题是否代表学科热点且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是专刊能否取得高影响力的关键。在筛选选题之前,编辑需要阅读大量文献,通过文献计量等科学方法分析选题的热度以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在同类期刊中已经出版的选题,需要重新挖掘切入点。例如,在进行“《生物技术通报》创刊30周年纪念专刊”选题策划时,笔者与复旦大学卢教授讨论“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选题之前,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在Webof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卢宝荣教授近些年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分析结果[3]表明,卢教授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大且几乎涵盖了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挖掘新的选题方向,需要对这些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比较分析,遴选出候选选题,从而再与作者确定最终选题[4]。2.2召开专家咨询会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编辑会筛选一部分后备选题以及约稿团队。为了确保最终选题契合学科发展态势,具有科学热点的代表性,本刊编辑部不定期地召开编委、专家咨询会,对于期刊计划出版的专刊选题进行深入讨论。例如,在策划“《生物技术通报》创刊30周年纪念专刊”之时,编辑部邀请部分编委及专家围绕选题以及写作团队等出谋划策,保证了该专刊的文章都为当年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热点内容。2.3期刊编辑实地调研近2年本刊编辑先后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0多个重点实验室,拉近了期刊与科学家的距离。在与专家交流讨论的同时,编辑不仅更深入、广泛地了解到学科热点、研究团队的科研进展,对于期刊的发展问题专家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4追踪学术会议,把握科研进展近些年编辑部连续跟进全国有关学术研讨会,结合文献调研结果,确定“植物逆境”是植物生物领域持续的热点,于2016年策划并出版了“植物逆境专刊”。在策划时,编辑部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明确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机构及科学家,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维华团队、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这些团队在植物逆境的相关领域的不同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团队间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在参加研讨会之前,期刊编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通过函件与专家约稿;会议期间,通过聆听专家的现场报告更深入地了解专家的研究进展;会下与专家进行深入讨论,直接与专家确定选题以及出版时间等。这种期刊编辑实地与专家交流,使专家对于编辑部约稿工作更加重视且印象深刻,后续期刊编辑的跟进也会非常顺畅。笔者的实际工作证明,这种自上而下的约稿方式[5]是十分有效的。2.5邀请客座编辑参与策划组稿通常情况下,期刊的客座编辑是由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担任,他们对于领域的学术热点有更加权威的把握,对于领域内的研究团队的科研进展以及相互合作等情况非常了解,在学术领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客座编辑进行专刊稿件的征集,可以使专刊整体内容更具协调性、针对性和全面性。例如,本刊曾邀请北京大学罗静初教授组织策划出版了“生物信息学专题”,邀请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作为客座编辑出版了“合成生物学专刊”。在客座编辑的参与下,约稿工作顺利、高效。客座编辑在专刊的约稿、初审、主审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论文出版速度和质量。2.6鼓励编委参与专刊组稿在编辑部进行专刊策划的最初阶段,主要依靠编辑个人向专家通过函件、电话等方式约稿;但是,由于有些专家在之前并未与期刊有过任何审稿等工作合作,对期刊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对于期刊编辑的邀请并不回应或是直接拒绝邀请。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编辑会通过编委推荐或是请编委帮助联系实现专家撰稿。以期刊编委的名义向专家约稿,也使专家更加认可、重视约稿工作,从而认真、及时地完稿。此外,当编委与专家确定好写作任务后,编辑需要继续跟进撰稿进展,为作者提供各种后续服务,包括及时提醒截稿日期,对于提前完成的稿件进行快速审稿和编辑加工。这些工作的较好完成,也会给专家留下良好印象,以维持与专家以后的合作。

3出版专刊的成效

3.1提高了期刊学术影响力以本刊已出版的专刊为例,专刊出版的选题内容是目前领域内的学术热点,大多数文章都是对领域内专家的特约文章,质量较高。这些高质量文章在出版较短时间内就会产生较高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因此专刊文章对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3.2扩大了期刊稿源在策划专题、专刊时,编辑部除了向专家约稿外,还会在期刊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征稿启事,包括写作要求、出版日期等,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就专刊选题踊跃投稿,短时间内增加了自由来稿的数量。3.3凝练了期刊特色目前,我国生物学领域有100余种期刊,部分期刊的出版内容呈现同质化,出版范围欠凝练,导致作者在投稿时并不清楚自己的稿件是否契合期刊的出版范围;而专刊的策划出版可以使作者更加有针对性地投稿,而且基于明确的投稿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由来稿的质量。通过分析发现,在出版多期专刊后,目前本刊自由来稿的选题显著凝练,例如:“植物逆境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等一些热点选题的投稿量提升;从来稿机构看,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验室的来稿量显著增加。3.4提高了期刊对于科学家的凝聚力专刊策划出版工作为期刊累积了大批知名专家资源,大部分专家作者与期刊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地为期刊审稿、投稿、荐稿、推广宣传等。并且,在此过程中长期为期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已经被遴选为期刊编委。3.5提升了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专刊的策划工作需要期刊编辑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分析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及可行性[6],此外,还需要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文献资源、专家资源、编委资源、读者资源等[7];因此,通过成功策划专刊,期刊编辑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职业价值得以体现,创造力也得到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04-01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学科,是生物学科中理论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已成为许多生物技术领域的基本技术和手段,其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国际上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如何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学方法及综合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专业奠定牢固的理论专业技术基础,是微生物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笔者对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下面简单介绍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改革工作。

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引入新知识新热点

微生物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育种学等课程在内容上相互交叉渗透,授课时间上有前有后,为避免与先修课程某些内容重复、又为后续课程留有余地,突出本课程的特有内容,必须对交叉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作为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分支科学之一,一批新的微生物学科正孕育和形成,如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微生物代谢组学等。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如荧光PCR、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在微生物学中广泛应用,完全按照微生物学教材已不能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因此,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向学生讲授更多的有关科学前沿动态的知识,探索将课程中的经典理论和前沿科技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上网检索的方法,广泛收集有关外文教材和教辅资料,从中吸取精华,同时注重吸收国内重点大学在相关课程上的先进教学经验,在讲授过程中针对书上的兴趣知识点进一步查阅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做到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

比如在讲到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时,引出2010年在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I型(NDM-1)超级细菌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抗生素在目前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目前国内外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在课外时间对目前国内大型医院的抗生素临床使用展开探究。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微生物学课程“听得懂、理不清、记不住”。老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地将微生物学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1、归纳、对比式教学法。对于知识点零乱、分散且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通过归纳与比较其间的异同,使知识点层次清晰、分明,也可减轻学生记忆的难度。如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比较;真病毒与朊病毒的比较;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菌落特征的比较;消毒与灭菌的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等。比如,G+细菌与G-细菌细胞壁的比较可从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说明:细胞壁结构;肽聚糖含量与单体结构;革兰氏染色反应;磷壁酸、LPS的有无等。

2、实例教学法。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引入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或有趣事例。如讲到“蕈菌”的时候,可以查阅最新文献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蘑菇的培养过程,引出真菌繁殖的生活史;开始“病毒”一章的学习时,通过简单介绍SARS流行情况,引出其病原体―冠状病毒,讲到“亚病毒”时引入疯牛病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病毒的兴趣。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对学生起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3、讨论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与当前热点问题有关,可以提前几周布置作业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成综述或总结。如讲到细菌耐药性时,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当前细菌耐药性研究的进展,包括耐药菌种、耐药机理及可采取的措施等,上课时分组派代表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的能力,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篇(7)

其实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死亡率高达90%。尚无有效疫苗可以抵御或治疗该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因此人们对这种病毒产生了极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感染过程是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病毒。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一旦有人与感染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

感染者症状和体征包括突然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该病毒。在诊所和医院、社区集会或家中,均可通过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减少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治疗首先是辅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防范措施首先是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其次是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再次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就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

接下来笔者就此相关信息设计了一道习题,仅供大家探讨。

材料:最近,科学家已成功地将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结合。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天花病毒则是DNA,两者原是没法结合的。研究人员将埃博拉病毒中引起疾病的一部分RNA转化成DNA,然后与天花病毒的DNA结合。染上这种病毒的病症并不像天花一样有着皮肤表面的水泡,而是带有埃博拉病毒的出血特性,它既有埃博拉病毒的极高的致命性,又有天花的高传染力。

1.将埃博拉病毒RNA上的遗传信息转给DNA的过程叫?摇?摇 ?摇?摇,这一过程必须有?摇?摇?摇?摇 酶参与。结合后的埃博拉病毒与天花病毒均能在宿主体内合成毒素,说明它们?摇?摇?摇 ?摇?摇?摇。

2.病毒具有快速复制和传播的能力,病毒被称为生物的根本原因是(?摇?摇?摇?摇)

A.以核酸和蛋白质作为复制和繁殖的物质基础

B.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具有细胞结构

D.能进行新陈代谢

3.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摇?摇?摇?摇)

A.细菌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B.炭疽杆菌和菟丝子

C.人和人体蛔虫

D.乳酸菌和玉米

4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一般有2~21天左右的潜伏期。在此期间,要确定病人是否被该病毒感染应该(?摇?摇?摇?摇)

A.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来判断

B.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IV抗体

C.采集病人口腔粘液检测HIV抗体

D.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TV

解析:1.这道题是以埃博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的知识点包括中心法则,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参考答案:逆转录,逆转录,合成蛋白质时采用一套遗传密码子。2.此题考查学生对病毒的理解及掌握情况,病毒被称为生物的根本原因是能进行新陈代谢。【D】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炭疽杆菌和菟丝子的代谢类型都为异养需氧型,蛔虫和乳酸菌为厌氧型,玉米为自养型。此题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扎实及全面的基础知识。【B】

篇(8)

关键词:精品开放课程;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精品开放课程是由名校提供的免费开放的、数字化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学习者通过网络以视频、文本等形式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提升[1]。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迄今已经建立国家级精品课程3 800多门,并带动16 000多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主干课,是生物学科多个专业的必修课,在微生物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笔者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查询到微生物学相关的精品课程有44门,其中国家级6门,省级22门,校级16门,包括武汉大学沈萍教授主讲的微生物学以及南开大学李明春教授主讲的微生物学。本文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开放课程背景下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充分利用资源,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我校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学课程的参考教材以国际上经典的、最受欢迎和再版次数最多的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3]为主。该教材更新速度快,基本上每两年更新一次,目前已更新到第十三版。教材能及时补充国际微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反映微生物学科前沿研究情况。另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许多精美、新颖的图片,可以更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过程、机理。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拓展教学资源,包括微生物学视频、微生物图库、微生物名人堂、微生物学热点、著名杂志文章、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微生物网站等。在教学实践中,描述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自学。教师在课堂上仅介绍知识点和关键内容,为开展案例教学节省了课堂时间。

2 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以近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SCI论文为案例。教师在学期初给出若干个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名词,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成3~4人的学习小组。每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信息学课程上学习到的文献检索方法查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学术论文。通过论文的翻译和学习,先进行学习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达到对论文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和贯通,然后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制作成poster(墙报),最后每个小组推举1人参加全班的报告交流。学生学习了课堂之外的内容,他们制作的poster还成为教学案例,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查找文献,制作poster,答辩等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思维,对培养高素质的生命科技人才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 鼓励科研训练,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申请和答辩的情况可以分别给予国家级、北京市级及校级资助。在校本科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申报,项目人数1~5人,选择指导教师,进入指导教师实验室开展研究。另外,学院还根据国家理科基地文件精神,为确保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的严格执行,使理科基地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有效提升,鼓励本科生积极申报理科生物学基地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J1103516)子项目。为了给本科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利用国家理科基地的建设经费,购置了常规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包括超低温冰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光谱仪、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显微成像系统、万分之一电子天平、pH计、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摇床等。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培养了本科生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兴趣。目前每年微生物教研室(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指导立项的本科生创新项目有3~4项,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有10~15名,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累计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多数本科生在外校或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微生物学研究。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我们还同步开设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程中设定开放实验,学生自己调研实验原理和方法,与教师交流讨论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通过对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科研思路、实验技能、实验成果总结等环节的训练,全面提升所有学生的实验和科研能力。

4 重视学习能力,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本课程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采用“6211制”,即总成绩为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60分,案例教学占20分,平时作业占10分,学习态度(考勤、讨论和答疑等)为10分。期末试卷用全英文考题,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也可以用中文回答。案例教学的成绩由学生自己评定,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做poster演示和答辩时,其他学生都作为评委对答辩同学进行评分,全班同学打分去掉5个最高分和5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

5 结束语

学生通过微生物双语课程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国内外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培养了英文阅读的习惯,提高了用英语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环节获得了学生的肯定,这个环节的培养让本科生能获取第一手的文献资料,为提前进入科研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通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在微生物双语课程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如少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有畏惧心理,对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一个难点;英文授课速度慢,而课时有限,在精讲和泛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难以把握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调整,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篇(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是所有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写一手端正、有条理的板书,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起课来激情澎湃,自我感觉挺好,可学生虽一个个都瞪着眼睛听课,但心早已不知飞到哪去了,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此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后来发现学生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且课堂表现非常活跃,相应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以下是我利用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积极性的实践研究中的几点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精彩而又贴近生活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置问、社会新闻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例如,在进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列举生活实例,然后提问:1.当你的手被针扎到了,你会立即缩手;2.当有颗球往你的位置飞来时,你会迅速躲开或接住;3.在赛跑时,当你一听到枪响,你就会立即起跑。请问,你为什么能这么完美地完成这些动作呢?这样的例子很生活化,问题问得很有趣,有思考性,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从而积极思考。

二、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存在很多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真正做到授之以鱼。知识从生活当中来,也终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比如说在学习“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引导学生分析调节过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低,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而产生糖尿,在治疗时经常要注射胰岛素。那么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为什么会过低呢?是如何造成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知识,就会懂得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教学与实际生活拉近距离,会使学生觉得知识是可以运用到现实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强大动力。

三、巧妙运用生活俗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生物科学知识多,涉及面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物学现象、生物学实验等知识不但需要记忆,更需要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运用生活俗语,能使生物学知识趣味化,为课堂营造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说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又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动地描绘了食物链的组成;讲到条件反射的建立时,可以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

四、关注社会热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很多学生会关注社会新闻热点,而与生物学有关的主要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利用学生关注的事件及相关的社会热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时,教师可以以抗虫棉为例,让学生探讨抗虫棉的安全性问题,学生讨论后基本能得出较正确的观点:既保护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又消灭了农业害虫,更避免了利用农药消灭害虫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增强了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篇(10)

精品开放课程是由名校提供的免费开放的、数字化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学习者通过网络以视频、文本等形式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提升[1]。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迄今已经建立国家级精品课程3 800多门,并带动16 000多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主干课,是生物学科多个专业的必修课,在微生物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笔者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查询到微生物学相关的精品课程有44门,其中国家级6门,省级22门,校级16门,包括武汉大学沈萍教授主讲的微生物学以及南开大学李明春教授主讲的微生物学。本文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开放课程背景下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充分利用资源,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我校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学课程的参考教材以国际上经典的、最受欢迎和再版次数最多的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教学资源,包括微生物学视频、微生物图库、微生物名人堂、微生物学热点、著名杂志文章、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微生物网站等。在教学实践中,描述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自学。教师在课堂上仅介绍知识点和关键内容,为开展案例教学节省了课堂时间。

2 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以近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SCI论文为案例。教师在学期初给出若干个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名词,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成3~4人的学习小组。每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信息学课程上学习到的文献检索方法查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学术论文。通过论文的翻译和学习,先进行学习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达到对论文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和贯通,然后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制作成poster(墙报),最后每个小组推举1人参加全班的报告交流。学生学习了课堂之外的内容,他们制作的poster还成为教学案例,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查找文献,制作poster,答辩等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思维,对培养高素质的生命科技人才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 鼓励科研训练,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申请和答辩的情况可以分别给予国家级、北京市级及校级资助。在校本科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申报,项目人数1~5人,选择指导教师,进入指导教师实验室开展研究。另外,学院还根据国家理科基地文件精神,为确保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的严格执行,使理科基地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有效提升,鼓励本科生积极申报理科生物学基地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J1103516)子项目。为了给本科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利用国家理科基地的建设经费,购置了常规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包括超低温冰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光谱仪、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显微成像系统、万分之一电子天平、pH计、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摇床等。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培养了本科生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兴趣。目前每年微生物教研室(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指导立项的本科生创新项目有3~4项,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有10~15名,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累计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多数本科生在外校或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微生物学研究。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我们还同步开设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程中设定开放实验,学生自己调研实验原理和方法,与教师交流讨论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通过对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科研思路、实验技能、实验成果总结等环节的训练,全面提升所有学生的实验和科研能力。

4 重视学习能力,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本课程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采用“6211制”,即总成绩为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60分,案例教学占20分,平时作业占10分,学习态度(考勤、讨论和答疑等)为10分。期末试卷用全英文考题,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也可以用中文回答。案例教学的成绩由学生自己评定,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做poster演示和答辩时,其他学生都作为评委对答辩同学进行评分,全班同学打分去掉5个最高分和5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

5 结束语

学生通过微生物双语课程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国内外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培养了英文阅读的习惯,提高了用英语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环节获得了学生的肯定,这个环节的培养让本科生能获取第一手的文献资料,为提前进入科研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通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在微生物双语课程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如少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有畏惧心理,对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一个难点;英文授课速度慢,而课时有限,在精讲和泛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难以把握等,这些问 题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调整,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Q7文献标识码:A

1 分子生物学与妇产科的基本情况概述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是自其兴起和发展以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十分引人关注。六十多年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繁荣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分子生物学研究要进行的问题在于对生命本质一致性的分析,学者们通过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由最低级、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最高等的人的基本组成(这些组成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等三类物质构成)的构成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DNA和RNA)、流向(中心法则)以及含义(遗传密玛)乃至能量转换的机理都是高度一致的,正是因此,人们才发现在分子水平层面,生物取得了相对的统一。分子生物学的这一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基因在不同生物个体、种属之间的转移成为可能,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命科学各个分支学科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在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不断深入和扩大,关于脑的活动、生命发育、疾病免疫等复杂难题将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要准确客观理解分子生物学对妇产科的影响,必须对妇产科的基本情况所有了解,在长期的医学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妇产科的研究和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如在生命发育阶段,对胎盘、胎儿生理、母体子宫平滑肌的功能调节以及分娩发动机制、早产等问题都有研究。在妊娠期目前对于绒毛外滋养细胞以及胎儿胎盘转运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欧美国家,分子生物科学较为发达,对生物的基因芯片以及微RNA的研究不断深入,探讨了一些生物学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典型的如子痫、慢性高原疾病、肥胖等问题。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代表的一些研究结构对妇科流行病学、早产病因基因组研究以及基于循证医学早产临床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 分子生物学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事实上,妇产科的发展历史较之于分子生物学要早很多,但是分子生物学兴起之后,对妇产科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比如在女性的产前诊断中,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得我们对一些具有严重出生缺陷或者遗传病等问题在宫内期即可作出诊断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分子生物学产生之前,该领域主要运用的是胎儿镜以及影像技术,但是,近年来,致病基因不断分离克隆,高危胎儿的基因突变分析不仅重要而且必须,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如分子杂交、荧光原位杂交、PCR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单基因病以及染色体畸变的诊断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此外,一些全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诸如端粒探针、锚定原位标记技术、基因组杂交等在妇产科的应用问题也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笔者通过以上的分子生物学在产前诊断的应用问题的论述,已经很明显的说了分子生物学对提高植入前遗传诊断或用孕妇血中胎儿细胞诊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应用到妇产科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如索森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异源双链分析(heteroduplex analysis)、DNA序列分析、蛋白截短测试(protein truncation test)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技术在妇产科的很多具体方面得到了应用与发展,如在遗传方面的研究,当前,我们已知一些遗传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Wilm氏瘤)的突变基因是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当然也有一些基因与肿瘤的易感性有关,但是其遗传方式都是孟德尔方式,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这些基因可以进行产前检查。又如多聚合酶链反应这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一些妇产方面的疾病,比如Duchenne's肌营养不良症、囊性纤维化症、苯丙酮尿症、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进行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可能。再如,分子生物学在母婴感染传播方面的应用,超微量的DNA扩增技术具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简便性的优点在母婴感染传播方面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分子生物学的应用使得对于母婴传播方面存在可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等进行一些提前的检测与预防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利用PCR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引物的特点进行预后。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母婴传播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PCR技术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诸多成就。此外,在妇科肿瘤基因研究方面,目前学界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认识进入了分子水平。在分析肿瘤细胞中复杂的染色体异常组成以及对癌基因的定位及其抑制方面都有贡献。当前免疫遗传研究热点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与该病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HLA分型研究从抗原水平进入到基因水平,使与疾病关联的HLA基因准确分型、定位。以上所举的一些也只是分子生物学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和发展的冰山一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妇产科的不断交叉融合,两个学科以及交叉部分都会取得更多崭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