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影视剧中的化学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自制背景
初中化学教师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操作,好多教师由于时机把握不好,往往会出现细铁丝不能燃烧或燃烧时间太短导致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1.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3实验操作
(1)图1中,向1.5 L塑料桶内加入少量水,然后用止气夹夹住上支管,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桶氧气,桶口用橡皮塞塞紧。
(2)点燃系在细铁丝上的火柴(细铁丝上端插有橡皮塞),打开原有的橡皮塞,迅速插入带有细铁丝的橡皮塞。
(3)打开上支管的止气夹,继续在下支管通氧气,观察到细铁丝在桶内持续燃烧。
(4)用止气夹夹住下支管,停止通氧气,直至燃烧结束,观察生成物。
1.4自制优点
此自制装置上支管利于排气,下支管便于进气,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或氧气瓶)能持续供氧,即使燃着的火柴过早伸入,消耗较多氧气实验也能顺利进行。燃烧实验时间长,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实验效果好。
2自制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装置
2.1自制背景
一般初中化学教师在做硫燃烧的实验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中,点燃硫和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当将燃烧匙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时,由于毛玻璃片边缘与瓶口有间隙,生成的一部分二氧化硫也会逸散到空气中。每次做硫燃烧实验时,教师和教室前排的学生都感受到二氧化硫气体刺鼻的气味,对师生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环保教育。
2.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2.3实验操作
(1)连接好仪器,在塑料桶内预留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2)点燃连接在橡皮塞上燃烧匙内的硫粉,迅速插入桶中,可见硫在空气中燃烧起来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一部分被桶内的液体吸收,一部分通过上支管进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被吸收。
(3)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打开止气夹,向桶内通氧气,可见硫剧烈燃烧起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样被桶内液体和洗气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4自制优点
此自制教具将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两个实验合而为一,并且很好地解决了气体污染的问题,实验高效环保。
3自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装置
3.1自制背景
在做倾倒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实验时,有时会出现位于上层台阶的蜡烛先熄灭的尴尬情况。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书本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来做实验,但一般化学教师用石蕊试液代替紫色纸花来做实验,对比效果没有书本实验好,替代实验不能验证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自制了1套把这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并且达到实验探究目的的装置。
3.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3.3实验操作
(1)在玻璃棒上缠绕3条石蕊试纸,最上端的1条试纸喷稀醋酸,最下端1条试纸喷水,中间1条不做处理,然后将玻璃棒伸入饮料瓶内,盖紧瓶盖。
(2)将高低不同的2支蜡烛点燃,分别放在饮料瓶上高低支嘴处。
(3)连接CO2发生装置,通入CO2气体,当低处蜡烛熄灭后,用止气夹夹住低嘴处胶皮管,使低处小孔关闭,同时观察高处蜡烛的变化和石蕊试纸的变化。
3.4自制教具优点
①操作简单;②现象明显,成功率高;③将两个实验合二为一,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提高了实验效率;④实验用品廉价易得,易于加工,节约资源。
4自制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
4.1自制背景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要求演示燃烧的条件实验需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但是许多教师将装置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实验时往往遇到以下问题:①铜片上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污染空气;②薄铜片上白磷燃烧时不小心溅出火星引燃另一侧的红磷;③薄铜片放在烧杯口上离热水液面有一定空间距离,热传递缓慢,导致白磷开始燃烧需较长时间,实验等待时间长;④热水中的白磷用硬纸圈罩住稳定性差,当向白磷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很容易被吹走,实验现象不明显。
4.2自制装置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4.3实验操作
(1)分别向2支具支试管中装入少量红磷和一小块白磷,塞上橡皮塞,然后往500 mL大烧杯中加入300 mL开水。
(2)用试管夹分别夹持2支具支试管,同时放入开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中间挖了1个小孔的橡皮塞放入开水中,然后用镊子夹1小块白磷放在橡皮塞中间小孔中,观察现象。再用充满O2的试管倒扣在橡皮塞上,并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69-02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这个竞争与国民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谁的国民素质高,谁能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且现阶段我国正有《素质教育》转轨。这些严峻的形势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负担起培育新一代人才的重任。那么,在新世纪里,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师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呢?
1.品行―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
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的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风范要求最为严格。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土地,也不是机器,而是活活生生的一群孩子,教师的品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师德修养不高,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使学生从心理上疏远老师,并在行为上排斥他们,他们的“说教”也会在学生心中贬值。所以要想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俗话说“德高为范”“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政治思想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它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度讲政治讲正气的师资伍队,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给学生一个好榜样。
2.能力―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
2.1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在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今天,“学高”并不是当年所倡导的“又红又专”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因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2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远大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师也应该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自先要有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要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走出来,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与教学实践中。其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机能的同时,我们化学老师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加强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关注社会与化学结合的领域,如材料化学,生命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等领域,用真才实学,用高素质的业务能力去教育学生,学生才会为你的才干所吸引,才会心悦诚服地,主动积极地去学,去研究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知识。
3.感情―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3.1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孩子”。事实也证明,体罚或许能换来学生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但这是以伤害师生感情,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代价的,而教师的亲切教诲却必然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
3.2教师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要提倡“教师忌事忌语”要塑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在认知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去进行说服教育,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宽容去包容学生的懵懂意识和无知行为,并引导他们走上正道,不能动辄就对学生进行斥责,挖苦,讽刺,甚至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
3.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热爱学生,必然感染,感化学生,教师在爱学生的同时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爱,只是一种双向的,互相吸引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教育学的双方会其乐无穷,气氛才会和谐,效果才会更好。
4.形象―具备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
任何一位教师,从你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你便置身于众目之下,你的形象就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你的服饰打扮,你的一举一动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如何树立美好的形象和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也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本着“一切为学生,一切为教育”的原则,从教育学生着眼,不能忽视自己的仪容仪表美。首先,服饰打扮马虎不得。“形象包装”“文化服饰”要不得,只有整洁,大方,得体的衣着,才会尽显教师的仪表风度,才会赢得学生的赞美。其次,举止要文明,稳重,端庄。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粗言臭语,扭扭捏捏等应远离我们,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自我塑造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培养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才会让学生从我们身上懂得真,善,美,学会创造美好的人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Cognitive Tools in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Abstract Visualization cognitive tools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heory and cognitive tools theory. In the teaching, applying visualization cognitive tools can rise to construct scientific cognitive structure, promote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acit knowledge, reduce the cognitive load.
Key words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cognitive tools; concept map; mind map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脑获取的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即人获得信息主要依靠视觉通道,大部分学习者属于视觉学习者,因而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将有助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2 可视化认知工具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涵
2.1 可视化认知工具的理论基础
可视化认知工具理论基础是知识可视化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可视化认知工具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2.1.1 知识可视化理论
“可视化”来源于英文“visualization”,意指“形象化、视觉化”,也可译为“图示化”,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①知识可视化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1)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目标:促进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即怎样创造新知识和怎样将知识传递给他人,并为他人接受;(2)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对象:是指采用何种图解手段促进知识创造和传递,即视觉表征手段的应用;(3)知识可视化的传递内容:它不是普通的事实性知识,而是蕴含着智能的复杂见解。②尽管文字也是知识的可视化表达形式,但从知识可视化的定义来看,知识可视化着眼于用图解的方法表征知识,利用图示直观的优势启发思维,改善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创新方式。
2.1.2 认知工具理论
Derry(1990)认为认知工具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③由此来看,认知工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认知工具,即技术设备,如铅笔、黑板、投影等等;另一种是无形的认知工具,即智力方法,它包括一系列的认知策略,如元认知、语言等等。④本文侧重于将认知工具理解为一种理念,即支持人们学习和思维的一切技术手段和策略方法,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学习者简化学习任务、调整认知结构、革新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深刻和有效。
综上所述,可视化认知工具是指用图解的手段建构和传递知识的方法或技术,它以可视化、直观化和结构化的图解形式,将内隐的知识以外显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2.2 可视化认知工具的种类
教学中常用的可视化认知工具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认知地图、思维地图。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可视化、外显化的图解方式生成知识制品,将知识生动、直观地表征出来,变内隐知识为外显知识,变繁琐知识为层次知识。
2.2.1 概念图
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提出概念图这一教学技术,作为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以一种科学命题的形式用图示来显示概念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通常是将特定知识领域的某一概念置放在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注连接词,用来注解概念间的意义关联(如图1)。⑤
2.2.2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记笔记方法,由英国人Tony Buzan最先提出,其特色是按放射性思维来组织知识,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知识;画思维导图时,把要学习的主题放入中心节点,以此为中心,放射状画出若干条曲线,每条曲线的与次级节点(关键词)相连,每一个次级节点又成为新的中心主题,再向外辐射连接,引发出更多的思维节点,这样以来,中心主题经过放射、扩大,就与众多关键词之间构成了一张语义网络图(如图2)。⑥
构建思维导图,需要大脑用文字和图像两种方式对知识进行编码,这完全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知识获取、存储和提取的效率。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思维的优势,就某一知识节点组织学生提问或讨论,这犹如开展头脑风暴,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根据教师或他人提供的思维导图,可以对照分析自身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缺点与瑕疵,从而有利于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3 可视化认知工具的教学价值
3.1 科学构建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理解它与许多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意义联系。简单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关联的。⑧概念是一门学科的基石,因此有必要按照概念的逻辑意义建立起概念网络,只有当各个概念都形成科学的上位、下位及组合关系时,学生头脑中才真正构成了科学的认知结构。解剖学中概念繁多,任何概念均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被单独表征,大体结构与微细结构、形态学与机能学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视化认知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厘清自身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概念间的意义连接(如图1),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知识串、知识网,从而有助于知识的整体把握。
3.2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的研究成果,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 “尚未言明的”或者 “难以言传的”知识,是指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⑨运用可视化认知工具对知识整理加工时,能够生成隐性知识编码、表达的方式方法,即促进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可视化认知工具以图解的形式展示和加工知识,生成可视化的知识制品,在此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融入他人的思考和建议,即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3.3 降低认知负荷
所谓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资源的总量。对于初中毕业的卫校新生来说,解剖学课堂知识容量偏大,如果信息的组织方式不合理,就会加大认知负荷,导致学习绩效降低。运用可视化认知工具,以图示化的方式呈现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合理组块,如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强调按意义关系编排组织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聚合成有序的知识体,作为一个组块来记忆,故既能减少组块的数量,又不减少知识的容量,使工作记忆的空间得以释放,从而降低认知负荷。
4 结语
“一图胜千言”。尽管可视化认知工具步入医学教育领域时间不长,其教学优势和发展潜力却已日益显现。当然,可视化认知工具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视化认知工具更适合知识领域的教学,对于情感领域的教学,其应用效果尚有待探究。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新的认知工具将会不断涌现,可视化认知工具如何与其他的认知工具相互弥补、融合生长,并催生出更加适合医学教育的认知工具将成为医学教育未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
注释
①②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3:15-18.
③ 李永健,何克抗.认知工具——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62.
④ 成丽娟.认知工具的理论与教学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⑤ 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2:31.
⑥ 崔文胜.基于概念图策略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1:76.
1 前言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局部结构和各器官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认识人体结构的继续,由于它适当的联系了临床,因此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特点,从而增加了启发性和实用性,是对于医学学生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1]。根据医学生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学科的发展需要,针对各医学专业的特点,为提高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于2011年9月建立了"局部解剖数码互动系统"[2]。其次,局部解剖实验室内尸体标本采用35%~40%的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其挥发的甲醛气体强烈刺激人体眼睛、粘膜和呼吸道,导致师生不能较长时间于解剖台前操作,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健康[3]。因此,我们本着无害化实验室建设的宗旨,于2013年7月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安装了空气净化装置。
2 局部解剖数码互动系统
2.1组成和功能 局部解剖数码互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数码摄像装置、LED显示器及控制器部分、手持式针孔数码摄像头、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及分屏设备等;软件由解剖标本共享系统、数码摄像操控系统和人体图像处理软件构成。本套数码互动系统通过位于解剖台上方的摄像头和投影装置将师生的局解操作过程现场传输到实验室的电子白板及周围的LED显示器上,微小、狭窄部位可使用针孔摄像头操作。通过控制软件可调整摄像角度,实现回播、截图、放大、标注等功能[4]。
2.2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当前尸体来源局限性,尸体库存量不断减少,截止目前一具尸体需满足30名学生解剖,学生数明显偏多,只能轮换上解剖台,少部分学生位于解剖台前操作时,其余的学生很难再有合适的位置和角度观看,则只能在一边忙于他事,极大的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数码互动技术的应用,无法操作的学生可以通过屏幕来观看操作学生所做的解剖结构是什么,老师可以通过摄像装置将示教的全过程传输到屏幕上,重点的解剖学部位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控制画面,进行截图、放大或者标注处理,从而更加直观的为学生做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从整体、局部、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实验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学生还可将本堂课局解操作的视频资料拷贝回去观看学习,这样可以真实生动的观看全部局解操作过程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围在尸体周围看其他学生操作。解决了尸体少学生不能亲自操作而能看到操作的具体过程,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证了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3 局部解剖实验室空气净化装置
3.1组成和功能 局部解剖实验室空气净化装置是由下排风设备、抽吸式多功能环保解剖台、顶部层流送风装置,中央操控面板,中央空调系统构成。此装置可通过下排风风口及电动风阀与解剖台相连,在解剖台底部及侧围密布抽风孔,下排风设备运行时可将解剖台周围散发的甲醛气体完全抽吸排出,新风从顶上长方形孔式层流罩垂直送下,将整个解剖台"包裹"在新空气气流中,气流"活塞式"地将污染气体往下压,再通过下排风系统将甲醛以最短路径从解剖台下方经排风管道直接排出,同时为保证实验室环境的舒适度,可自行开启中央空调进行室温调节[5]。
3.2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2.1使用 此装置操作便捷,操控板安装在独立的播控室内,从而保证了专人专用的安全性,其含有自控功能,所需操控程序均可在自控中心调测设定,使用时仅需触摸对应实验室的开启或关闭按钮即可,并支持全实验环境一键开启或关闭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英文影视剧题材广泛,人物形象各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而且,英文影视剧声形并茂,能够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去体会语言信息,参与英语学习,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会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多听多说,听说能力自然会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提高视听说训练,体会鲜活地道的英语电影的语言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体裁多,范围广,包含有不同地理区域、社会阶层、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物对话。影视剧中的对白,鲜活地道、形象生动,并大量使用生活化口语化的对白,通过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生动的表演,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Tl:e727-5038381NGLISHEQUARES学会词语间的搭配,体会口语的感彩,掌握交际用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体会鲜活地道原汁原味的英语,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3)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学生播放优秀的英文影视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会运用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增强了对文化差异的辨识度和接受能力。学生会更加透彻、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内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1 科学影视与科学家合作,让观众感受科学家的魅力
对于一部科学影视剧而言,既要做到客观严谨地呈现科学知识,又要不乏趣味地把观众带入科学家的世界,这是比较难完成的.因此,《生活大爆炸》是一部聚集了编剧和科学家们心血的作品,作为制作人的查克・罗瑞(Chuck Lorre)和比尔・普拉迪(Bill Prady)拥有丰富的情景喜剧和电影制作经历.当两位经历丰富的制片人与《生活大爆炸》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家大卫・萨尔兹保(David Saltzberg)合作时,《生活大爆炸》的喜感和理性就诞生了.
在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设立了科学与娱乐交流项(The Science and Entertainment Exchange),在科学家和电影电视制片人之间搭桥,大卫・萨尔兹保就是这个办公室的储备学者之一.而该交流项目的顾问团中,既有著名科学家,比如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也有娱乐界的著名人士,比如著名的HBO影视公司的总裁伦阿迈托(Len Amato)等.对于这个交流项目涉及到的两个主体方来说,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很强.科普娱乐本身就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而科学学 者们也苦恼如何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而这两者的结合无疑是解决了双方的问题,所以设立科学与娱乐交流项目是值得我国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学习的.
当然,《生活大爆炸》让现实中的科学家在其部分情节中客串自己的做法也值得学习.著名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纽约海登天文馆馆长奈尔・德格拉斯・泰森和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乔治・斯缪特等都在剧中客串过自己.第5季第21集霍金出现的这一剧集是最受关注的,虽然霍金仅出现了2分钟,但他的出现不但让粉丝们激动不已,该集也被影迷们评为最给力的一集.这些科学家的出现不但让观众大饱眼福,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其实真正的科学家也同剧中人物那样幽默有趣.科学家客串科普影视剧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认识科学家,从而使得科学家对于大众来说不再显得遥远而神秘.
2 把科学知识生活化,使观众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大爆炸》中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分布在四位科学家的生活中.在第二季第三集,四位科学家们玩的非牛顿流体就是一个把较为深奥难懂的物理现象通过有趣和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的例子:
片段简介 四位极客在包了保鲜膜和胶带的音响喇叭上倒入水和玉米淀粉混合物,在音乐开始后喇叭上的液体物质就似乎变成了能够不断变换形状的固体在上面跳动.四位极客也由此乐开花,觉得这一实验非常有趣.
剧中的这个过程涉及了声音的产生和非牛顿流体这两方面的物理知识,这两者的结合不但很好地把喇叭的振动放大了,还把非牛顿流体的独特性展示了出来.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 .生活中的非牛顿流体有血液、番茄酱、洗发水、牙膏和淀粉悬浊液等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会因为受到的压力或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压力变大,其粘度也会增加,甚至成为暂时性的固体 .剧中,四位极客通过喇叭的振动给予该非牛顿流体一个外力,使得非牛顿流体的粘度由此改变从而变得看上去像固体般.非牛顿流体的这一特性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表演,比如就有人在非牛顿流体上玩“轻功”,当一个人以快速和有力的步伐跑过铺满非牛顿流体的区域时,他能神奇般地在该看似液体的物质上“飞越”,当然,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速度或者力度就很有可能陷下去.此外,英国科学家也已经利用非牛顿流体的“遇柔则柔,遇刚则硬”的特性制成了一种液体防护衣,这种防护衣在受到压迫后会立刻变硬,并吸收撞击在它表面弹片产生的冲击力 .非牛顿流体在音响上跳动形成暂时的固体这一现象很生动地把相对深奥难懂的“非牛顿流体”展现在观众面前.只要观众对“非牛顿流体”有一个形象的印象,该剧情的设置就能够做到传播科普的作用了.剧中通过角色的解释,观众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只要把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给予它一个冲击力,就可以有这么一个效果.实验所需的材料简单,因此许多观众便在家中尝试制作非牛顿流体,有的网友粉丝在论坛中分享自己成功的视频,也有的粉丝在论坛中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相比通过让人把手直接放到喇叭上感受其振动来讲解“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间接而又有趣的做法来得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三大介质中传播.剧中,振动的喇叭就是声源,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把手放在声带处也能够感受到它的振动,这时候声带就是声源了,蟋蟀通过振动翅膀发声,振动的翅膀也就成了声源.当声源发出的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到人耳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关于声音,在第一季第二集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片断:在谢尔顿夜晚潜入女邻居潘妮家中进行收拾时,为了不吵醒潘妮,他提醒莱特纳要用低音说话.因为女人在生活中常常扮演照顾孩子的角色,进化使得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对高音区的噪音(孩子的哭声音调较高)非常敏感.该片段中的高音区即指振动频率较高的区域,或音调比较高的区域.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是描述声音的重要属性,频率与音调有关,振幅则与响度有关.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包含在频率范围为20 Hz~20000 Hz之间的,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这个片断是有理论依据的,狄安娜・罗杰斯等在研究《听众的性别对噪音的接受能力的影响》中就指出男性相比女性更能够接受来自高音背景环境的噪音,即不论女性是否在睡觉,她们对高音背景环境的噪音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
3 有趣和精妙的科学实验,体现科学家的独特品质
科学家给人的印象就是成天生活在实验室中,但具体他们在实验室中做些什么事情,却无人问津,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生活大爆炸》把部分情节安排在了实验室,通过莱斯利和莱特纳在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让观众了解到实验物理学家的魅力所在.从2秒左右用500千瓦的氧-碘激光器热一杯杯面到正投影全息显示宇宙,无不让观众大开眼界,正是这几个为数不多的实验在粉丝网友中引起了不少的探讨和模仿.当然,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恶作剧实验同样也颇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氦气变声笑剧”“酸碱指示剂的滴血之墙”和“含磷骨架”等都引起了不少的热议.出现在剧中的“双氧水和碘化钾的泡沫复仇记”就是被网友们热议的实验之一.
桊危骸扒胛sheldon那个泡沫试验的具体化学物是什么?”
Nerf_Herder:“30%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与液体洗涤剂预混,然后再加入饱和碘化钠溶液.注意小心不要被高浓度的双氧水接触皮肤,可能造成灼伤.更多详情可以在化学吧搜索‘大象牙膏’.”
桊危 “我是做模拟实验,貌似找不到你说的东西,具体的化学式可以写出来吗?拜托了”
Nerf_Herder:“过氧化氢:H2O2;碘化钠:NaI;液体洗涤剂用家用洗洁精就行,作用就是产生泡沫,不参加化学反应.反应本身很简单,过氧化氢被碘化钠催化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氧气使洗洁精发泡,热量又使泡沫膨胀.比较怀疑这个实验在模拟系统中能有什么效果.”
jikouth:“洗洁精超市有卖
双氧水任何药店有卖,一般用来清洗伤口,一块钱一大瓶碘化钾普通化学用品商店有卖,以前买几块钱一纸包,现在不知道
量杯普通化学用品商店有卖”
由此可见,看似大众对科学家们的实验不感兴趣,但是当科学影视把有趣的科学实验带到银屏前的时候,观众对这些实验的喜爱也是颇深的.所以有趣和精妙的科学实验不但让观众感受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让一些观众在家里开始动手尝试这些实验.因此,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是有必要用心挑选让观众喜出望外的实验的.
另一方面,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对证据的查证以及对推理过程的推敲,都将批判性思维演绎得淋漓尽致.以谢尔顿为例,他在剧中作为传播科普的主要角色,就是一位极具批判性思维的人物.如他就纠正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并没有发现电的存在,而是利用风筝证明了闪电带电这一事实;他曾讲述过他在12岁做过的与楼梯高度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面如果一阶楼梯高度高出2 mm很多人都会被绊倒;他也曾科普过在17世纪就有科学家发现男性荷尔蒙水平有33天的波动周期;他用量子理论中的“薛定谔猫”描述潘妮和莱特纳的关系等.这些事件分散在科学家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引起了不少网友对他所传播的科学知识的讨论和模仿.因此,当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4 生动的故事情节与科学道具巧妙地结合
美国时间2013年1月10日,《生活大爆炸》以2000万的收视人数,和64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再次证明了其在CBS的当家花旦地位无可动摇。同时,这部美剧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其在美国本土所创造的收视奇迹,这正是符合了当下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盛行的趋势。
作为当今文化传播最为有力的手段,影视剧不可避免地站在社会流行思想的潮头,看似引领实则被推着走进了千家万户。年轻人对美剧的追捧实则是其中所承载的社会流行思潮在作祟,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社会里,又如何能不接受其最有力的传播工具的诱惑呢?因此,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生活大爆炸》在中国年轻人中受欢迎的原因。
一、剧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
20世纪中叶以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曝光率直线上升。尽管人们还不能给它明确定义,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它源起西方,但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加,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中,逐渐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着实迎合了年轻人的叛逆心理;它所推崇的“异质性”与当代年轻人的特立独行不谋而合;而它欣赏的“惟一性”又正是年轻人自我主义的代名词。也正是因此“社会无主流”“经典及权威”的观点才会令无数年轻人向往,后现代主义文化才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接受与推崇。
二、后现代之戏仿
“戏仿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的、扭曲变形的、嘲弄的模仿,使其变得荒唐和滑稽可笑,从而达到对传统、对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过去的文学范式进行批判、讽刺和否定的目的。”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手段之一,戏仿也被嫁接到了影视剧中。《生活大爆炸》里有无数的戏仿,它们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颠覆。它的去权威性、不循规蹈矩和不单一性都使得戏仿这一手段赋予了《生活大爆炸》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和娱乐性。
作为一部由四个“科技宅男”担当主角的喜剧片,剧中充斥着当代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以及时下很多年轻人无法割舍的漫画、电影和游戏。斯蒂芬·霍金、乔治·斯穆特、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斯坦·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萨摩·格拉、威尔·惠顿等真实世界中的行业精英们都在剧中跑过龙套,而他们的表现却和其本人或曾饰演的角色有些偏差甚至性格相反。观众们在心理预期值和演员们的反差表演中被不断触动了笑点,这就如同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如此受欢迎一般,这些角色打破了我们对他们的固有认识,颠覆了他们在银幕下的传统形象,他们的表演未必专业,但是其所带来的惊喜效果绝对是喜剧所追求的。
当斯蒂芬·霍金以标准美音从电脑发声器中脱“口”说出“Great,another fainter”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位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竟如此调侃在他面前因羞愧而晕倒的谢尔顿。同样,斯蒂夫·伍兹尼亚克这位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和谢尔顿调侃着乔布斯的着装,并因自己在粉丝眼中比乔布斯排名高而沾沾自喜,最后评价谢尔顿的那个单词“Nerd”(书呆子)也让观众们忍俊不禁。除了这些“本色”出演的科学家,剧中的其他影视剧演员的客串更让观众出乎意料,其中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星际迷航》里饰演少尉韦斯利的威尔·惠顿。从2007年至今,他一直游走于《生活大爆炸》六个季之间并饰演自己,但却以一个为了赢得游戏而不择手段、经常调侃谢尔顿的形象出现。谢尔顿因他早年没参加《星际迷航》年度大会非常失望并把他列入了“永远的敌人”名单。此外,在Stuart漫画店举办的“卡亚神秘勇士”卡牌比赛上,威尔凭借自己高超的演技和谎言骗得谢尔顿出错牌而最终赢得冠军,当然也彻底得罪了他的粉丝们和谢尔顿;为了赢得和天才科学家们的保龄球比赛,他又给佩妮洗脑让她心烦意乱退出比赛,致使谢尔顿等人输掉比赛接受惩罚。威尔·惠顿的形象与当年《星际迷航》中拥有着图片记忆能力的韦斯利截然不同,并且他和现实中那些喜欢调侃书呆子的人十分相似,这种反差与真实感也成功地吸引了很多观众。这种夸张、嘲弄、荒唐、可笑的后现代表现手法以及名人效应从各个方面推动了《生活大爆炸》的走红。
编剧除了靠明星的名人效应抓住很多年轻人偶像崇拜的心理之外,还把大量的漫画、电影和游戏元素融入了《生活大爆炸》中,并通过后现代戏仿的手法将原作中的元素放置在一个独特的剧情中加以诠释,其所产生的落差,甚至是反面效果更是让年轻人爱不释手。像是佩妮的网络游戏上瘾症,经典电影台词的错用,主角们身着漫画英雄服饰做的出格事情,这些当代年轻人身边不断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大爆炸》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宿舍、家庭中,让他们更加追捧这部电视剧。
三、后现代之拼贴
拼贴最早来源于毕加索的艺术手段探索,而collage一词也是源自法语“collor”,即粘贴的意思。拼贴可谓是后现代主义标榜的文化去中心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德里达解构主义三大手段之一的拼贴最大限度上达到了后现代影视制作手法所追求的深层结构的拆解、意义的不确定乃至消失、无深度平面、人物的符号化、反讽的叙述等。它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式的拼凑物。它包容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齐性、条理性和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乱而沾沾自喜”。
在当今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中,宏大叙事手法已不再受到广泛关注,而像《生活大爆炸》这般有主线串联的独立故事短剧则更受青睐。短剧集要求编剧最大限度地将时下流行元素融入每一集中,让故事丰满、吸引人却又不失主线。因此,能最大限度包容各种不相干元素的拼贴就成了许多电视剧的座上宾。《生活大爆炸》最不缺少的恐怕就是拼贴了:《星际迷航》《终结者》中演员的客串表演为该剧本身抓住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观众;剧中主角们对于电子游戏的热爱更是让许多年轻人感同身受;剧中各位天才宅男对动漫的追捧更是令无数宅男宅女倾倒,等等。各种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中,仿佛年轻人的日记一样,除了文字还有适时出现的替代文字的贴画,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
“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复制’性质及其机遇性,一方面并不要求人们费尽心思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复制的高节奏和商效率也加强和促进了‘光看不想’的倾向。”这种多文化元素并存且快餐文化似的“一看就懂”让它更容易为各个层次的观众所接受。除了基本现代情景喜剧能吸引到的观众以外,《生活大爆炸》还有着它吸引年轻观众的独到之处。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大爆炸》的年青粉丝来说,各种时下最为流行的科学知识,尤其是物理学知识才是最为吸引他们的元素。本剧的科学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大卫·萨尔兹堡负责保证剧中所有与科学相关的对话,题板上花花绿绿的数学公式,各种实验室的设施等都不能出纰漏。也正因为如此,大爆炸理论、弦理论、多普勒效应、德雷克方程(绿岸公式)、实验物理学、柯伊伯带、大型强子对撞机、磁单极子、平行宇宙理论、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奇点等严谨的科学理论被巧妙地拼贴在了一起。但是《生活大爆炸》却一点儿也不像科普剧那般索然无味,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出现在“谢尔顿时刻”。就仿佛是观众们在读一本校园言情小说,却发现其中一些词语,如“失恋”被撕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词典里关于这个词语的极为理性的科学解释,当然,也是从字典上撕下来直接补在了这里。于是,《生活大爆炸》就像是用科学打满了补丁的小说,作者用纯理性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各种感性的词语,引人入胜却又不失严谨,让人们在欢笑声中不断接触着科学知识。在一个如此宣扬正能量的社会,我们又怎么可能拒绝它这样一个寓教于乐的电视喜剧呢?
其实,《生活大爆炸》中拼贴手法运用最为明显的还是该剧插曲的小视频。这段仅仅16秒钟的视频快速闪过了至少105张图片,并且每张都和世界发展息息相关。从细胞有丝分裂到火箭升天,从车轮的发明到芯片的诞生,这种把拼贴艺术手段从平面艺术转接到影视艺术上的方式直接诠释了大爆炸理论的发展,信息如同宇宙爆炸般迅速释放出来,并且视觉冲击效果强,极具后现代表现风格,深受崇尚快节奏的年轻人的青睐。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后现代主义(或者至少在界定后现代主义时)最常用的一个术语——某种不折不扣的‘杂交性’(hybridity)。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用某种单独的样式来定义的,而是在一种令人眩晕的多样性中,集聚了许多种风格、类型和程式,无论雅俗,让它们彼此冲撞,并最终将它们包容在一起。”《生活大爆炸》中出现的科学、漫画、影视、游戏、宗教、文化、语言等各方面的时下流行元素格外混杂,但是最终它们却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杂糅在一起。这部美剧通过戏仿、拼贴等艺术手段,构建了其独特的后现代影像。它整体表现出来的反权威与提倡自由和差异性也在相当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对于认为自己长期受应试教育压迫的年轻人,这种氛围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继而更容易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反权威性。
四、结 语
或许正如大爆炸理论一样,《生活大爆炸》以其充满前沿科学的特征为奇点,在年青一代中爆炸并持续膨胀,其科普喜剧的高温仍未散去。有别于过去情境戏剧中凤毛麟角又惹人厌烦的书呆子形象,此剧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呆子,他们脱口而出的也同样都是物理、化学、医学、生物等专业知识,但是观众们不但不觉厌烦,反而十分欣赏这种剧情安排,甚至还有人愿意去了解这些前沿科学。许多年轻人看美剧的初衷是练习英语,但是《生活大爆炸》额外地普及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种社会所提倡的正能量就如同广告一般将这部美剧推广出去。虽是寓教于乐,但该剧在没有任何说教的前提下让人们在欢笑中汲取营养,激发着广大年轻人的自主求知欲。希望《生活大爆炸》通过自身所散发的正能量将自己宣传海报上的理念根植于年轻人的价值观中“Smart is the new sexy(聪明才是最潮的性感)”。
[参考文献]
[1]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4.
[2]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72.
[3] 高宣扬.后现代论[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美丽心灵》里,纳什初遇那位告知他被考虑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生人”时,问身边一女生:“你看得见他吗?”得到肯定回答后还连问“确定?确实肯定?他在你的视线里?”联想到中国银屏,自时期提出“赛先生”(“科学”的英文音译)至今,有多少科学家、赛先生得以进入影视的视线?这种“视而不见”的现象令有识之士深感不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便担心“科普不力将使青少年乃至民众丧失科学兴趣,令中国科技人才断代、国民科学素养落后”。
虽然中国2002年就颁布了全世界第一部《科学技术普及法》,全国科普日也从2004年到不久前走过10个年头,参与公众逾7亿人次,对国人来说,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不断增多,从科学中获得新知识与思考,感受并适应科技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变化,已不再是一种奢侈的快乐,但科学与普及的距离还比较长,必须正视科普效果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2011年公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而涉“科”影视剧在中国并非没有生存土壤与群众基础,其吸睛力与吸金力就非常了得,如最近,生于整整20年前的《侏罗纪公园》只3D了一下,便又“冷饭”卖出几亿人民币的好价钱;科幻硬菜《环太平洋》更是10天奔4亿??搜狐网上以“宅男科学奇才”为主角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播放量已超过11亿次。
当预见“上帝粒子”的科学家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不少狂追《生活大爆炸》多日的粉丝倍感欣慰,因为,早在几年前(第5季),剧中“谢耳朵”就提到过这个前沿名词。而在该剧中客串过自己的科学大师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但这也激起过无数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中国,许多大科学家也认为,科普并非低端的工作,汤钊猷院士就断言“这件事一定要由一流的科学家来做”。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便坚持科普了几十年,他本想把“嫦娥一号”拍成几张光盘,却被告知这个项目就是研究而非科普,“想科普,自己另外找钱去。”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姜振宇在答应担任由孟非、郭德纲主持的“辨人识物长知识”的另类科普娱乐节目《非常了得》的嘉宾前,也经历过一次激烈的心理斗争:“科研人员走出校园与实验室上电视,容易被人说成不务正业、在做秀。”
《越做越好玩的科学》系列图书的主编李其震前年科普日做过一个实验,被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看中,力荐进入央视春晚排练厅,可离春节还剩10天时,导演说还多21分钟节目,只能把这个给砍了,说“以后再说”,其实也就没以后了,尽管徐馆长不甘心,“哪怕上五六分钟也是春晚的突破!”
曾有初入行的特效化妆师在网上分享过自己的一天:“在剧组,特效化妆师的一天从半夜开始。”由于基本的妆面需要4到6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早上8点就要开始拍摄,特效化妆师半夜2点就要到岗。给演员化妆的技术性工作一般由特效化妆师完成,助理们会在旁边帮忙风干、粘皮、上色,完成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虽然能直接跟很多大牌演员面对面接触,看似风光,但是长时间的化妆工作常常会让特效化妆师们精疲力竭。
给演员化妆完毕后,影视剧正式开拍。你以为这会儿就是演员飙演技的时间,跟特效化妆师们没什么关系了?错!每一个镜头开始之前,服装组、化妆组、梳妆组的人员都会对演员的妆容和服饰进行检查整理。在拍摄过程中,特效化妆师们还要时刻盯着监视器。
随便吃两口员工餐,拍摄空当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好不容易熬到一天拍摄结束的时间,特效化妆师又开始了漫长的为演员卸妆的过程――一般至少需要2个小时啊!怪不得有人说,特效化妆师是“没有生物钟的职业”呢!
在中国做一个特效化妆师有前途吗?
特效化妆源于1930年的美国好莱坞,主要应用在恐怖奇幻题材的好莱坞大片里。如今,时尚会、演唱会、晚会表演、平面广告等都需要用到特效化妆。
那么,在中国做一个特效化妆师有前途吗?关于这个问题,在知乎网上,有位达人曾这样回答:“在任何行业里,只要你做好了就都有前途。”
特效化妆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最早应用在《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形象上,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国内的技术不成熟、魔幻题材剧本较少,因此特效化妆行业发展较慢,直到近几年才得到充分的重视。
目前,国内的特效化妆技术与国外已经有得一拼了,但从业者的数量没有可比性。国内的特效化妆师不过百人,称得上是专业的不到50人,但国内对特效化妆师的需求量至少有5000人。由于人员缺乏,国内的特效化妆师常需要一个人跑多个剧组,疲于奔命。
如今,国内的魔幻题材电影越来越多。由于国内的特效化妆师供不应求,国外的影视特效团队纷纷进入中国,比如,冯小刚用韩国团队,张艺谋用美国团队,张纪中也在引入好莱坞团队。
别人都来家门口抢饭碗了,国内的同学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利,前途当然是一片光明。
另外,国内需要特效化妆师的地方并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剧,还有舞台剧、综艺节目,等等。
此外,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电脑特效技术如此发达,还需要特效化妆吗?”答案是需要!事实上,大部分的魔幻题材影视剧中的场景、人物特效都是电脑特效和特效化妆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特效化妆师?
化妆作为一种技能型职业,国内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是高中水平。除了患有色盲、色弱的同学,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特效化妆,但是最好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
不过,想成为一名特效化妆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事实上,全套的特效化妆流程十分烦琐。在制模、雕刻、制皮、上妆的过程中,若缺乏对雕塑、翻膜、化学材料的运用,人体骨骼和解剖学、口腔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了解,特效化妆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幅结构完整、造型完美的作品。
如今,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观念已逐步走上正轨。我们将通过屏幕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吸引学生观看,提高观看热情,从而以影视为载体,通过各种蕴涵道德教育素材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充满神秘色彩的优秀科普作品替学生构筑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影视作品为依托,指点生存迷津;以高尚、典雅、深远的艺术作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五彩缤纷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故事,文博精深的知识,定能吸引学生从感兴趣到有乐趣,再到满怀豪情。另外,要以影视作品为基点,传达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信息,比如: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当代少年儿童影视作品等,有了一定的信息基础,再根据本地区义务教育的特点,考虑分阶段进行实施。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与激发下,看到有关内容后,就能将自己心中所想、所爱、所盼与同学交流,与教师交流,形成一个争说、乐说、阔论的好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以优秀影视剧《宝莲灯》为例,在主人公沉香刻苦磨炼的成长过程中,虽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仍一往无前地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练得好功夫,取得宝莲灯,劈山救母团聚在彩虹桥上。可爱的沉香、慈祥的三圣母、邪恶的二郎神……“莲花池中母子嬉戏”与“二郎神放天狗”形成强烈反差,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学生眼到、心到、脑到,与他们心目中的楷模同喜同悲共命运。我们真诚地呼吁:影视剧中这样的好作品再多些,创作家们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再多些,以艺术的美德打造灵魂的健康,引导和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担负起文艺作品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历史题材影视剧为何会丧失虚构权?我以为,主要源于古代文史不分的文化传统。如被列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是同时被视为文学和史志的经典的。由于科技手段与传播途径的落后,上古时期的历史传承选择了诗歌等文学形式,使其更易于流传。既然文学中承载的是历史,自然必须忠于史实,不能妄加虚构。及至文字书写与传播途径有了长足发展,这一传统依然传续不绝,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文史合一的典范。直到19世纪后半叶,俄国历史文化学派还“将文学研究从属于社会学,将文艺作品视为历史文献、文化实例和个人传记,将文学史等同于社会思想史,而无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全部复杂性。”[4]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也曾批评过文学研究被史学等毗邻学科“侵入”的现象:“这种研究无论如何不是文学研究”,“文学中引进了一些无关的准则,结果文学的价值便只能根据与它毗邻的这一学科或那一学科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来判定。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文学研究具有它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5]在文史不分这一传统背景下,对文学艺术独立地位的争取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外文学史。
不过当代的情形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在经过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轮番洗礼之后,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受到根本怀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这恰好歪打正着给文艺创作帮了大忙,使之从历史真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空前的创作自由。而在我国,还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一部分以历史为幌子实际上高度“戏说”的文艺作品,因其荒诞不经,与史实相距甚远,不至被误读为历史文本,受到宽容而得以生存,如《封神榜》、《七侠五义》、《唐伯虎点秋香》、《戏说乾隆》等;而那些取材于历史而创作态度又比较严肃的文艺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电影《武训传》、的《》,到眼下的《孔子》和《三国》,因其承载历史的传统职能尚未成功卸载,其虚构权也就始终没有获得。这似乎已成为我们这块东方国土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虽说文学曾被历史借用为传播载体,从而形成文史不分的传统,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区分过诗与史的界限:历史记载已发生的事,诗歌描述可能发生的事。[6]19世纪初,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将“literature”一词第一次界定为“想象的作品”,这是西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7]到20世纪中期,韦勒克、沃伦更进一步阐明:文学艺术“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小说中的陈述,即使是一本历史小说,或者一本巴尔扎克的似乎记录真事的小说,与历史书或社会学书所载的同一事实之间仍有重大差别。”“‘虚构性’(fictonality)、‘创造性’(invention)或‘想象性’(imagination)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并一锤定音下了断语:“文学的核心性质――虚构性”。[8]可见,虚构作为文学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不论何种题材与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拥有的权利,而对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存在虚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指责,都是无视文学艺术本质属性、违背文学艺术规律的行为。
历史题材影视剧虚构权的被限制以至被剥夺,无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直接的便是对文学艺术本体的戕害:作家写作的自由度没有了,文艺作品失去了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取材于历史,我们假定抽取其中的虚构成分,使其完全忠于史实,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一部对陈寿的《三国志》亦步亦趋的《三国演义》,还会有那么多人捧读吗?一部忠实于宋朝皇家正史的《水浒传》,还会有梁山好汉笑傲神州的英雄史诗吗?一部忠实记述玄奘西域取经历程的《西游记》,能塑造出千古一绝的孙悟空形象吗?结果只能是,名著魅力尽失,沦为毫无创造性的庸常之作。也许并非偶然,从近、现代文学史中,我们的确很难找到一部取材历史的文学作品可与这几部名著相比肩,这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被戴上越来越沉重的镣铐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文学艺术的目的不是复制历史。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自律论学说,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部规律;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则将艺术看做人类生存本体自身的诗化,看做人类重要的本体活动形式,审美既作为人类生存的动因,又作为人类生存的目的。[9]人类就是在这种审美活动中超越物质化生存而走向诗化或曰艺术化生存,并逐渐建构起非功利实用主义的大众艺术精神。然而,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虚构权的被限制与剥夺,文史不分传统的长久浸染根深蒂固,造成从专家到普通观者对文史界限的模糊,文学艺术与历史现实这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被视同一体,混淆不清,其结果就是功利实用主义盛行,大众生存态度、生命追求停留于物质化生存状态,“审美无利害”的大众艺术精神总是处于艰难建构与不断被消解之中。近年来,黄炎培、梅兰芳、周璇、杨子荣、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被搬上银屏,然而名人后代因不满于情节虚构而接连打起名誉权官司,致使有的剧组干脆聘请名人后代当顾问,以免惹官司,[10]这便是大众艺术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现。把文艺作品中表现的历史当作正史或信史,把虚构的情节故事与现实的名誉利益结成因果链条,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大众艺术精神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
而在当代欧美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形。1984年,好莱坞影片《莫扎特》以独特视角描写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与平庸善妒的宫廷乐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该片获奥斯卡八项大奖。莫扎特的后人对影片表现了莫扎特不甚光彩的一面并无任何不适反应。2006年,英国影片《总统之死》虚构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2007年被刺身亡的故事。影片在美国公映时,布什还好好活着。2008年布什又出现在影片《W.》里,该片讲述布什入主白宫的过程,片中涉及布什年轻时酗酒闹事、赌博、醉酒驾车被警察逮捕等内容。布什和他的亲属也没有对影片动怒而挑起讼争。[11]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艺术。
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种艺术精神。其实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对艺术精神的初步建构。据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徐复观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源于庄子。庄子提倡的艺术精神“乃是要超越世俗感官之乐”,“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这种精神解放的条件就是“无用”,即摆脱功利实用主义,使对“物的观照”成为对“美的观照”。[12]这种艺术精神的内核与康德“审美无利害”的美学观本质相通。历代文艺家中都不乏庄子衣钵的继承者,但由于世俗功利实用主义与文史不分传统的强大合力作用,这种艺术精神只流播于少数知识分子中间,而没有普及成为大众艺术精神。
长久的理论误区与沉重的传统包袱,使得这种艺术精神的建构举步维艰。借用国外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对历史真实也来一次全盘解构,显然并不可取,因为那会导向。我以为,真正必须解构的是文史不分的传统,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理论反拨,划清文学艺术与历史的学科界线,赋予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创作虚构的权利,同时在大众中普及文学艺术常识,让大众掌握审美规律,了解审美距离,用审美眼光看待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与历史名人,摒弃功利实用主义和现实利害纠缠,充分领略文学艺术的美,体验艺术化生存,经过长期耳濡目染,最终完成大众艺术精神的建构。而眼下,需要找到的一个突破口,就是从理论上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虚构权正名开始。
注 释:
[1] 参见张海鸥:《从看国学的缺失和文化的敬畏之心》,《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张世韬:《专家炮轰六宗罪 编剧陈汗回应》,《重庆商报》2010-01-17。
[2]参见龙玲、展娟娟:《专家点评新版 称英雄观势必多元化》,《潇湘晨报》2010-06-10。
[3]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卷三《丙辰札记》,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7]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8]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20-21页,25-27页。
[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8-29页。
[9]张婷婷:《文艺学本体论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0]参见李文:《名人题材影视剧绕不过“雷区”?》,《中国文化报》2009-03-27;朱玉:《名人题材影视剧成烫手山芋 名人之后纷纷不满》,《黑龙江日报》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