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常用教学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体系,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特色
佐尔丹柯达伊(1882-1967)是匈牙利的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一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匈牙利音乐教育研究上。柯达伊从1905年起便开始在匈牙利的各个地方收集民间音乐,并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到在音乐教育中应当要提高音乐的歌唱水平,训练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生,来提高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水准。因此,自1920年起,柯达伊运用自己收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曲、合唱曲,并且提出了许多关于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在后来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广为应用。
(一)教学理念
柯达伊认为: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因此,强调全民音乐教育是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全民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柯达伊强调民族音乐的教育。他认为,民族古典文化是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现,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所占有。在他的教学方法中,演唱当地的民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他的音乐教学理念中,始终认为,通过民歌演唱是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最短的一条道路。
柯达伊的教学理念中对教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始终坚持儿童音乐教材的选择材料必须是真正的民间音乐、儿歌和中外名作曲家的作品。在他编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曲是用当地民间音乐素材改编创作而成。
他注重视唱练耳以及合唱的训练,在演唱中采用多声部的合唱形式训练歌唱,他的歌唱训练都不依靠钢琴,并且形成完善的体系,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内心听觉。
(二)教学方法
柯达伊音乐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很多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1.音高、首调唱名法和节奏唱名法相结合。这种音乐教学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和发展。
2.采用五声音阶应用于早期的音乐训练,匈牙利民谣大多为五声音阶。随着世界音乐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七声音阶。
3.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来安排音乐理念和材料,不仅是在理论知识的方面,还包括了思想修养等方面。
4.在读谱环节运用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首调中各级音之间的关系、差别和倾向,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
二、柯达伊教学法在常州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正是因为柯达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造性,所以这些教育理念在国际上受到了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自从中国引进这些教学法以后,也在国内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常州的小学中,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形式多样,这些教学法在小学的课堂中的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英国首调唱名法约翰科尔文创用的一套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在身体前面不同的位置来表示七种不同的唱名,运用了空间的高低把音的高低表现出来,是教学中对音高、音准调整的一种身体语言。
科尔文手势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首调中各级音之间的关系、差别和倾向,把抽象的音高关系变成具象的手势。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音乐课中就运用了科尔文手势,并且可以说是常州的小学中运用地较为成熟的小学之一。局前街小学的每一节音乐课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都会用唱音阶的方式开声,并且在音阶演唱时加入柯尔文手势来帮助纠正音准,这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音乐启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每节课都坚持运用科尔文手势演唱音阶,使得局前街小学学生的音准总体相比较其他小学而言要好很多。
(二)首调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是以“移动的Do”为基准,各个调式音阶保持不变的唱名法,这种唱名法的调中每一个音都要经过“换算”才能唱出来,然后在考虑在琴键的位置,所以一般学乐器的学生不会使用这种唱名法,而对视唱练耳的训练和一些相对简单的歌曲的演唱却是很方便的。
首调唱名法的首调的调式感觉强,适合应用于儿童歌曲和民间音乐这种调性感觉强的音乐中。首调唱名法掌握好后,便可以适当加入固定调的唱名法,直到掌握固定调,这也有助于解决无调性音乐的教学困难。
在常州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歌曲演唱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首调唱名法,高年级的小学生的课堂中也会有固定调的唱名法的使用。当然,这种唱名法并不是很直接的教授给学生,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理解这样的唱名法,但是在简谱歌曲教学中都是采用的首调唱名法,学生所看到的谱子是首调的简谱,演唱的却不是单纯的谱子上的音高,而是经过移调的音高(C大调和a小调除外)。学生在演唱时并不会感觉到调的差别,但实际上他们所采用的唱名法就是首调唱名法了。首调唱名法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更是广泛应用。
(三)节奏读法
节奏读法也就是节奏唱名法,实际上就是节奏时值的读法。这种唱名法是法国舍维在1800年创用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很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中都有沿用。
在常州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直接教授节奏读法的例子比较少,老师往往会结合节奏读法运用到游戏中,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教授了节奏读法。一般老师在新课中遇到新的节奏型时,会先运用节奏读法来教,然后会结合一些小游戏巩固新的节奏型。只是在巩固时会把节奏读法中的读法改掉,让学生自主创新出新的读法。比如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在教授新节奏时,加入了有一个“秋虫音乐会”,同学们会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放在节奏中,如用青蛙的“gua”的叫声来读二分音符,小狗的“wang”来读四分音符,知了的“zhi”来读八分音符,蝈蝈的“guo”来读十六分音符等等。运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东西来学习节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歌唱教学法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唱、演、动、想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从中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这些手段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唱。歌唱教学法中包括独唱、齐唱、合唱等等,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用的最多的是齐唱,其次是合唱,独唱比较少用到。
在常州的小学音乐课程内容中,低年级的歌唱以齐唱为主,因为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体系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所以齐唱更能培养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歌唱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歌唱习惯。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歌唱感觉更稳定,在他们的课堂中还会适当的加入简单的多声部合唱。比如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四年级音乐课中,当进行到多声部歌唱教学时,老师在教学前会先对学生的多声部感觉进行训练,例如训练的内容如下谱:
这是其中一条多声部练习,老师的练习侧重点是三度音程,更有利于学生在多声部合唱中唱准音高。
当然这些只是小学课堂中具体的实例,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说节奏卡农的练习,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常见的多声部练习,大多会采用依次进入的方式进行;还有各种乐器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柯达伊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这类的乐器,而会使用大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沙槌、木鱼、鼓等等,歌唱教学中打击乐器大多会用来作为伴奏使用,并且会分析不同的打击乐演奏出的不同效果,伴奏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加入很多即兴的内容;动作表演的应用也很受小学老师的喜爱,课堂中的律动除了单纯的肢体动作,还会结合舞蹈动作和表演,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调查研究表明,在常州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柯达伊音乐教学法非常适合并且可以很好地融入课程的内容,这些教学法的运用很好地降低了原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对小学生的音乐启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为学生的艺术审美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62-02
小学音乐课唱游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经之一,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好形式,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唱游教学过程中享受音乐、塑造人格、美化人生。
一、唱游教学的意义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从字义上可理解为“边唱歌曲,边做游戏的一种活动”,也叫音乐游戏。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的种类很多,唱游是小学从感性入手,学习音乐的有效手段。因为唱游能使学生置身于音乐艺术之中,使他们在唱歌或音乐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蹈等,进行审美感受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唱游也是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符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年龄在6~8岁,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学龄初期,虽然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了初步发展,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在唱歌中手舞足蹈,因此唱游是他们最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活动,是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极好形式。唱游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学生在唱游中,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优美的、韵律性的活动之中。在唱游中,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将音乐的节奏等融合在学生的肌肉活动之中,使他们通过肌肉的感觉,获得审美的情绪体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唱游是从低年级学生认识规律直观、形象的特点出发,从感情入手,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唱游具有一定的情节,以及拟人化或模仿的表现手法,参与唱游的学生在生动、形象、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增强了游戏的主人翁感,学生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会竭尽全力地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音乐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唱游还能增强集体荣誉感,能促进、丰富学生的集体活动,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积极参与,促进了个性的发展。由于唱游活动既有音乐方面的要求,又有唱游的方法、规则的约束,学生在唱游时动作行止有节,进退有序,相互礼让,相互尊重,增强了集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的种子,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等优良品质。
二、唱游教学的基本特点
首先,唱游教学要适应低、幼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经常要依靠直接刺激物,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事物。而音乐本身又是比较抽象的。在唱游教学中就是通过学生的听、唱、跳、玩、画等具体形象的活动,使音乐成为一种较为实在的东西,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其次,唱游教学的形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好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也会使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其三,虽然表面看来唱游课是在唱唱玩玩中进行的,但其主要目的是学习,一切的手段、形式都是围绕着“学习音乐”这个核心,如其中的唱歌就包括了声乐的训练、歌曲理解与表演等音乐素质的培养及相应的各种知识能力的学习和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三、唱游教学的基本形式
1.唱游教学可分为情绪性游戏、情节性游戏、知识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情绪性游戏包括节奏律动、音乐表演动作和集体舞等等,这一类游戏一般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只是根据音乐的情绪做出一些相应的节奏动作来表示出对音乐的感受。情节性游戏往往有角色的分配,也有故事情节,一般称它为歌表演。知识性的游戏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借助一些媒介物的帮助完成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创造性的游戏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的创造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因为音乐本身也包含了许多抽象思维,通过唱游教学,学生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联想优势,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2.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编能力,规范动作。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偏动作,小学低年级同学对唱游课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游”更是情有独钟,这主要是因为唱游课适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唱游课教学中如何去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教师的启发,在不加任何限制、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自由动起来,根据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创编自己的动作。因此,在唱游教学中,我们大胆地放开学生,丢掉原来旧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音乐王国里,尽情享受自己创造的乐趣。适时指导,进一步规范动作。由于孩子们受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自己编造的动作各不相同,也不协调。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与孩子们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再三地加入动作进行编排,就可达到动作的完整与统一。因此,唱游课应大胆地把孩子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大胆设计、创造、想象,设计创造出属于孩子们的东西,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创造的天地。这样教师再进行诱导逐步统一动作,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唱游课。
四、唱游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结合,是指学生参与量越广越好,因为人人都有权学习音乐,即使有的学生不太喜欢音乐不乐意做音乐游戏,教师也要积极启发引导,鼓励他们至少能参与这些活动。在全体参与的前提下,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即照顾到层次性。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的若即若离的现象,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也只有着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使所有学生都平等地享受学习音乐的机会,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完全自然地、充满了好奇心和参与欲地进入角色,浸泡在音乐的海洋中。学校尽量提供一个能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充分活动的、充满音乐情趣的场所。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坐唱模式,采用多种形式来学唱、静听音乐等。如多变的队形,全体方阵、圆形、马蹄形,实心空心场地,个别或几个人出列活动,成对组织,小组结合,队组活动等等,在这些形式多变、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还要让学生注意一些原则,如“礼让”原则,爱护同学,讲礼貌,所有活动中注意不要碰撞,无意碰撞要道歉,看到有学生被碰撞要搀扶起来等。“找空地”原则,在活动中要让学生自找空地,这样既能避免相互碰撞或挤在一起,又可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运用暗示教学方法,即以手势、眼神、短语和音乐讯号调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师可选用一系列的音乐短旋律作为调控学生上课行为的手段。听到上行音阶短乐句时学生起立,听到下行音阶短乐句时就全体坐下,听到一段特定的轻快活泼的短旋律,学生就搬着自己的座椅,排成一个相应的队形等等。这样,既有效地调控了教学进程,又让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全过程由音乐贯穿始终,不失音乐课本色。
2.动静结合,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加强德育的渗透。乐者,心之动也(乐记・乐象篇)。就是说,音乐是内心活动的表现。唱游课教学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唱游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唱游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天真稚嫩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心里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想象。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思维活动加强德育渗透。音乐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音乐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唱游教学中,通过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在唱游教学中,活动是过程,游戏是形式,愉悦是心态,音乐是中心,学习是目的。
通过上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律动作品与相应的形体动作组合教学,无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真可谓见而有形、听而有声、声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丰富了情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真正体现主体与主导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思维与创造,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进而在唱游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高尚品格,启发创新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唱游学习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觉美,表现美,以美塑形。
参考文献:
[1]韩丽.奥尔夫教学模式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6).
[2]赵静;刘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人本主义思想[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穷则思变”面对农村音乐教学的滞后性,作为一名扎根于农村音乐教育一名音乐教师将尝试教学法成功运用到本地的音乐教学中,我知道难度不小,但我要迎难而上,将我亲爱的学生作为试验田,去探究如何在农村音乐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
一、学习尝试理论,了解学生情况,运用尝试教学
(一)用理论武装头脑就是要我们以尝试教学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来指导课堂教学,尝试教学理论的先试后教、先练后讲,这正切合了学生对新事物因好奇而产生探索动机这一心理特点。以这些特征为契机,指导在本地进行尝试教学法的运用,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尝试教学法。
(二)教无定法面对本地的风土人情。学生的参差不齐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定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的音乐教学设备虽然简陋,但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一点也不逊色与发达的城市,面对这一特征扬长补短合理运用尝试教学法。比如我们学校就处于西北地区的小县城陇西的一个较偏远的村庄里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有许多长辈自幼喜拉二胡和板胡,逢年过节都喜欢唱秧歌,唱秦腔,所以影响了这里的学生他们也喜欢唱歌个个嗓音条件不错,还有的同学还会吹笛子、吹唢呐、拉二胡、拉板胡等等。我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并组织合唱队,活跃了校园文化,音乐课堂银彩纷呈。
(三)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尝试教学法接受的能力如何?运用适合本土的尝试教学法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等都是教学前教师要掌握的情况。
(四)实施尝试教学法的思路。纵观所教学生的时间并在特定的阶段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所定目标分阶段测试学生的能力为下一目标的完成当下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实施方案为以后的教学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根据农村教育现状运用尝试教学法,是尝试教学法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参与预习新课中并帮助教师搜集资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本人在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唱歌课《阿西里西》备课阶段中一方面我扎实备课认真分析歌曲熟练歌曲的唱法,在钢琴演奏时熟练配上衬托音乐风格的和弦。与此同时,查阅大量资料了解贵州彝族民族风貌加深对此类音乐的理解。在唱歌课《阿西里西》在就遇到这种情景学生在参与备课中不仅能涉及到教师备课的内容而且出人意料学生新颖的观点,搜集的知识点,令在座的师生喜出望外也受益匪浅。
(二)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音乐课堂中每个环节都应体现“尝试”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好奇心理的不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低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学了不少儿歌以此基础通过听赏所学歌曲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练习简单的节奏型和识谱教学。对于有音乐基础的高年级学生,要听赏一些音乐内涵丰富的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在识谱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自主试唱教学作以评价和纠正。在学唱歌曲时更要让学生自主填词,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唱很感兴趣,为尝试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运用反思,巩固提高和发展尝试教学模式
(一)在音乐课堂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尝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如在每堂唱歌中学生可以在评价自己的同学演唱能力,试唱的音准如何,节奏型的掌握程度、发声状态科学与否等方面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自己的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亮点和缺点作以评价,为以后的尝试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并引导学生在生活都去感受音乐。学生的自我评价首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中发现不足及时取长补短,各种能力得以提高。
(二)在反思过程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反思,每堂课给学生反思的机会,阶段性的组织学生反思。如在音乐欣赏课上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的感受。强调尝试教与学的反思习惯、反思能力及反思意识的培养。如在欣赏课中反思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反思为什么其他同学对音乐的理解与己不同,反思自己与以前是否有所进步,反思教师的教法是否适合与自己,并形成书面材料与大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中图分类号:J61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50-01
柯达伊从孩童时期便受到父母在古典音乐上的熏陶,少年时期就学习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等多种乐器,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活动。中学时代,柯达伊就进行了他早期的创作。因为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中小城市度过的,使他受到纯朴的乡村音乐的熏陶。这些都对他后来艺术观念的形成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柯达伊音乐教育观的手段与内容
(一)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
英国女教师格洛弗首创,约翰・科尔文使其完善。他曾运用这种简便易学的方法对英国的合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在合唱训练中,是那些复杂的调性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合唱人员能够很快的掌握读谱视唱。那么柯达伊认为,首调唱名法也能让儿童很快地学会读谱,比固定唱名会更容易接受。
(二)节奏读法
对于节奏的训练柯达伊也是运用法国人约瑟夫・契夫的节奏名称体系,柯达伊认为应该尽早进行对节奏的训练,如果能在幼儿阶段进行过节奏的训练,到小学的时候读起谱来也自然简而易行了。
(三)字母谱
字母谱的标记类似数字简谱,使用唱名的辅音字头:d r m f s l t,字母只标记音高唱名,不表示节奏。表示高八度的音是在右上角加一撇,如d′r′m′,表示低八度是在右下角加一撇,如s、l、t、等。这样一些方式对于儿童读谱起到辅助的作用,对培养儿童的理解和掌握首调唱名法中音级之间的关系和简历调式音阶概念等,字母谱也有一定的作用。
(四)手势
在教学法中,柯达伊运用了约翰・科尔文的手势,来帮助儿童理解首调唱名法之间的高低关系,掌握准确的歌唱。这些手势简单科学,对儿童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这也是学生跟教师之间进行音准、音高的调整和交流的一种形式。
二、柯达伊教学法在幼师视唱练耳中的的具体应用
(一)读谱方面的运用
读谱的重要性对于视唱来说,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规定按照首调唱名法进行教学,但是孩子们对这种方法还是缺乏普遍的认识。柯达伊也是大力提倡首调唱名法的,他认为首调唱名法可以让孩子们从调号中解放出来,对演唱有升降号的歌曲不再畏惧,并能够尽早进入变化音学习、多声部试唱、创作能力训练等。
(二)节奏方面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49-02
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各国流传甚广。奥尔夫音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教育方式,其创始人奥尔夫提出“倡导参与、鼓励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人的音乐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的精髓是原本性的音乐存在方式。原本性可分为人格原本和音乐元素。从行为层面上讲,原本的音乐是指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鼓励人们自己参与音乐。体态律动又指用身体来表现音乐本身,它能反映出人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其基本元素包括时间、空间和个人动作。从意识层上来讲,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联想、体验和表现。奥尔夫教学法倡导人们对音乐的自然体会,这样的音乐教学法,对人格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如培养人的思维反应能力、记忆力、群体合作能力、即兴创造能力、听觉感官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音乐元素又是指节奏、音高、音色、旋律及曲式、调式调性、表情记号、音程和弦等。
二、合唱发展现状概述
合唱发展至今,不仅仅是一门表演艺术,更是音乐各科的综合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合唱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合唱事业欣欣向荣的背后,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国外有很多合唱团队形胖矮、高低不一,很显然,他们以声部的均衡协调为标准来追求声音的完美。国内的很多合唱团却排得整整齐齐,虽然是为了达到形式与内容两者皆备的完美效果,但不排除部分合唱团过于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忽视了声音的均衡和协调以及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甚至为了达到“整齐”紧张得面目狰狞,即使需要愉悦表情时也是挤出的笑容,几个人象征性的眼神交流,不由让人深思这种作假甚至痛苦的状态能否给歌队带来快乐、能否和观众有心与心的交流。从事音乐活动的目的是要心与心的交流,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人们对生活情感的自我流露和相互交流,而不是强加的、做作的来表现艺术。
三、课例研究
要解决合唱的问题,必须从启蒙教育——初级合唱训练抓起。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解决合唱教育中过于追求专业化的弊端,促进人全面发展,都很有帮助。
(一)音乐元素
音乐元素包括节奏、音高、曲式、音色、调式调性、表情术语等,以下课例着重从节奏、音高阐述。
(1)节奏
一般的音乐心理学家认为,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的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的组合,节奏作为音乐时值的表现,可以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要素构成。奥尔夫教学法以节奏作为基础要素,在初级合唱训练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使用身体的不同姿势和动作,如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来促使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内在关系,增加内心体验与外在动作的协调感,这就是奥尔夫所指的“人体乐器”或“声势”。
以建立四四拍音乐节拍感为例。如果是童声合唱团,根据年龄特点设计四个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队员跟着指挥结合配乐按节拍轮换动作。如果针对成人合唱团,接受能力相对较快,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休止练习——逐个休止动作,甚至可以脱离配乐进行。如果是老年团的初级训练,结合实际又可以从动作、速度等上设计得比年轻人的初级合唱团简单些。这样的练习既锻炼了队员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记忆力、身体协调能力,稳定拍率,了解四拍子的概念,同时还无形中养成了看指挥的好习惯。与那种枯燥的、目的性极强的训练方法相比,效果甚佳。
(2)音高
音高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音准构成了合唱的协和。奥尔夫教学法会让初级合唱的音准训练变得有趣。
以初次进行和声性多声部训练为例,可以以传递声音的方式进行构唱。由指挥把三个不同音高的声音传递给歌队里的三个队员,这三个队员保持演唱的同时,将声音逐个传递给其他队员,以此类推,最后就能听到很明显的三个声部和声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可以写一段有纵向和声的练声曲,每声部各循环演唱其中一句,几个声部合在一起便是多声合唱,这样的曲子还可以做为轮唱进行练习。
(二)人格原本
随着合唱艺术的发展,规整队形、统一站立、丝毫不动的合唱表演形式逐渐被淘汰,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律动这种形式被广泛运用,但是很多合唱团在表现艺术的时候往往不是自然的流露、身体不协调、动作僵硬,表现上的做作以及神情不自然无疑与音乐形成很大的反差。因而我认为,可以从基本训练中就融入律动,这也是人类本身自然表现的体现。
基础较弱的歌队表现八六拍的曲子时往往会出现拖沓的现象,可以通过律动来解决。如每三拍左右交替踏脚,这样会使整个音乐流动起来,同时还可加手上的动作,可以即兴,也可统一,全身包括膝盖都带上韵律。初次做律动,指挥就是个表演者,要引导队员大胆地做律动,摆脱拘束忸怩的状态。刚开始歌队不习惯,往往造成顾此失彼,注意了声音律动就放不开,注意了律动又演唱不好。这是一个适应过程,即让音乐“原本的”自然流露的过程。歌队一旦适应后,无论练习还是表演,都能够自然得体地将音乐和身体及内心内在地表现出来,而并非强加的表现。
合唱的前提是合作,队员之间的合作即建立音色的中间值,如何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举个例子,选择一段四三拍和四四拍反复交替的音乐,四四拍音乐时个体律动,四三拍音乐时,自行两人组律动。找不到舞伴时,尽管有大方的队员会通过叫喊的方式找舞伴,但更多人则立在原地,孩子表现无助,成年人会显尴尬。事实上很简单,只要没找到舞伴的队员做同一个动作,把手举起来,这时出现了两个小群体,有舞伴的群体和正在找舞伴的群体,在同一个群体里完成的效率会很高,这就是队员之间的合作。久而久之,队员在处理各种事情及演唱时就逐渐有合作的意识。
合唱指挥是指指示速度、力度、分句、声部进入,控制声部间的均衡与和谐,并挖掘作品每一细节的表情含义的艺术领导者,他在合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让初级合唱队员通过作品来体验指挥的重要性,是件困难的事情,奥尔夫教学法中就有个很好的课例——《小小指挥家》。
选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歌队手上可以拿些小乐器、能发声的物体或者直接用声势。轮流让队员当指挥,剩下队员根据指令演奏。做过指挥的队员就深有体会,感受到了指挥的重要性和歌队对指挥尊重的重要性。诸如此类,可以根据合唱团年龄以及队员接受能力决定训练方法的难易程度。
音乐来源于生活,游戏也来源于生活,奥尔夫教学法很多有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无形中学习、提高。要走向世界的不是奥尔夫的教材,而是他的理念,而这种理念需要每个老师去实践、去发展,为自己的教育所用,而不是照搬照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一笔积累丰厚的文化遗产,初级合唱的训练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法,让队员内在地去理解去感受中国本民族音乐的特点,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阎宝林.从奥林匹克国际合唱节看国内合唱发展的潜性危[J].北京:人民音乐,2006(3).
[4]乐丁.少年合唱队练声曲选择[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所谓现代音乐教学法,主要指的是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几种常用的、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在钢琴教学中,运用现代音乐教学法,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此,钢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应该重视对现代音乐教学法的运用。
一、现代音乐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从现代钢琴教学状况来看,常见的几种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语言性教学法等等。钢琴授课教师在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堂中之后,能够改善传统钢琴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意义重大。首先,现代音乐教学法注重以学生实际感受音乐为主,将之运用于钢琴课堂,突破了传统以赏析、理论鉴赏为主的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为打造高效的钢琴课堂,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现代音乐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之运用于钢琴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种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课堂限制,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二、现代音乐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体验性教学法的运用
体验性教学法作为现代音乐教学法的一种,其强调通过欣赏、演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审美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法,要求教师把握技巧,使得这种方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进行“音阶”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来学生欣赏钢琴曲目《贝多芬G小调小奏鸣曲》,以初步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激发求知欲;然后借助多媒体或者其他工具进行实际的知识点演示,促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以强化学习效果;最后,再带领学生欣赏一遍所要学习的曲目,逐步引入课本教学内容。这种循序渐进、层次有别、方法得到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有效,如此才真正显示出了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精髓。
(二)实践性教学法的运用
同为现代音乐教学法中的常用方法,实践性教学法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强调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能够逐渐形成音乐表现能力,提升音乐技能。将实践性教学法运用于钢琴教学中,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例如,在学习“指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讲解一些钢琴指法基本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指法知识以及指法技巧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作,编排出一些简单的钢琴曲目,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创曲目比赛,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
(三)探究性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性教学法注重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钢琴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组织一些有意义、有针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为他们学好知识提供帮助。例如,在学习“音色”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要求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与进步。而教师在这期间,则需要充当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探究学习方向,同时强化探究学习效果。
(四)语言性教学法的运用
语言性教学法强调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在钢琴教学中,运用语言性教学法,要求教师自身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学习“力度控制”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然后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或者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最后再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谈话方式,或者借助问答形式展开教学,即:在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口头语言问答的形式展开教学,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以及回答教师提问过程,不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培养对钢琴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体验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以及语言性教学法等这些现代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以改善传统钢琴教学状况,弥补传统钢琴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使得课堂氛围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自主学习思维的发挥,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进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韩志超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7-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的进步和改善,本文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以小结。
一、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法
新课标在音乐欣赏部分表述了四方面内容:音乐表现要素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欣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欣赏音乐表现要素时,我们可以采取发现法和练习法,通过聆听某首乐曲,找到其中的一些简单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让学生识别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非音乐,然后通过演奏、演唱、音乐创作等方式,练习巩固已发现了解并掌握了的音乐表现要素;
2、在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时,采用情境法和演示法,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借助情境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是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才能完成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3、在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时,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施教者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讲内容,使受教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满堂灌”,因此还需要结合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4、在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时,采用问题法和研究法,通过老师或是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赏―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表现教学法
1、演唱教学方法
演唱时音乐表现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中小学校中的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演唱教学的方法主要应该通过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来体现。提倡鼓励式教学,强调演唱中情感的抒发,选择音域适中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美感价值。用科学的方法训练演唱的技巧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范唱要完整有感染力。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歌词,继承我国声乐演唱字正腔圆的优良传统,但因是普通教学不宜做理论上的阐述和分析。
2、演奏教学方法
演奏教学也叫器乐教学,在普通中小学中主要是竖笛、口琴等小型乐器的教学,它是一种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的音乐艺术教育形式。器乐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至两件常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到乐趣,表达音乐的美感,而不要因为涉及技能技巧训练问题造成机械枯燥大量的重复操练,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范奏,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优质乐器演奏的音乐录像或录音,也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进行竞赛或奖励等练习方式,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音乐进行练习,以保持学生对器乐学习的持久乐趣。
三、音乐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中提到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有些人把音乐创造教学看得很神秘很复杂,以为是从事音乐专业创作人员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编排音乐节目,利用乐器即兴演奏一段旋律和随口哼唱的自编自曲的歌谣都属于音乐创造的范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现,或即兴做舞蹈动作编排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这些都是常用的音乐创造教学法。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
情境教学法是我国新课改中提到的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主要指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语言描述、图画视频、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身临其境般的理解和认知,以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实该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也是源远流长,许多中外教育家也倡导通过情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表示了教育学善于利用情境对学生启发和诱导的重要性;“乐由情起”也说明音乐是有情感带动出来的,体现了音乐是特定情境下的感情产物,也印证了本文的主题,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形象性
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学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教学情境,表示了情境教学需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2.启迪性
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目标,任何教学方式方法都需具有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而情境教学就需要通过形象情境去启迪学生的智慧。
3.情感性
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是有直接的调节和辅助作用的,一个好的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增加对知识的认知和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
1.讲故事,通过语言表达歌曲意境
情境教学法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语言描述法,可能很多时候没有提供特定情境的条件,这就要求教育者需通过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呈现出歌曲中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歌曲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能发自内心地歌唱出来。比如,《红星歌》这一首赏析歌曲,小学生并不了解国家历史情况,音乐老师则可通过讲述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及年代的英勇事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使他们明白人们为什么歌唱,
歌唱祖国。把这一种爱国爱党的精神情怀传达给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歌曲情境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也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的特点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和途径,教育者可以通过图像、音频等材料很好地传达出歌曲中的情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活力。
3.善于利用自然生活展示音乐情境
真正的情境教学不是把课堂局限在教室中,而是善于利用户外和实践教学。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是有限的,因而教育者可以适当地带学生走入大自然去感受音乐中描述的情境,花草鱼虫、蓝天白云都是很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很好地感受到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发自肺腑、真情实意地去唱歌曲,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
4.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情境
在小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也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娱乐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还能很好地传达其音乐中的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火车来了》这首歌曲,很好地表达出对坐火车的喜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开火车的游戏来创设这首歌的情境,由老师扮演司机,学生们扮演乘客,一边配合音乐一边开火车,把音乐融入游戏中,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了。
三、结论及注意事项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善于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把刻板的课本内容转换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中的知识和内容,从而能启迪诱导学生,使其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唱出歌曲,以提升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在运用此方法时,教育者们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否则会适得其反,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设计情境及选用模式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及认知发展水平
比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可能对户外活动的方式更容易接受,那么在两种教学方式通用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户外教学的方式。
2.教学情境法还要结合实际教学目标,不要本末倒置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的传达,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要把重点放在创设情境上,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3.使用情境教学法时设计要自然、连贯,不要为了创造情境而刻意使用
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否则会使得教学显得矫揉造作、不切实际,带来教学的反效果。教育工作者利用情境教学法时注意回避这些事项,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有一部分学生学习音乐是因为文化成绩较低,而高考对于艺术生的文化成绩来说要求比较低。所以很多学生学习音乐并不是真心对音乐感到有兴趣。还有一部门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枯燥死板的音乐课程,他们更加向往的是比较自由随性的去学习音乐。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音乐的学习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想要入门不难,但是想要学深学透学精是很难的,需要不停的练习,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有很多学生,因为学习音乐太辛苦而最终选择了放弃[1]。
(二)教师教学问题
第一:由于现在我国的应试教育,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经常用死板的分数或者优良差的等级评定学生音乐学习的好坏,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第二: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的关系,所以比较缺乏对每一个学生音乐教学的单独指导。相信每一个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和演奏都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所以老师不能简单的用分数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判,而应该单独指导学生并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经常还让学生一个一个在班上当众演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虽然能够对学生练习音乐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会引起音乐练习不熟练的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下次更加不愿意练习,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第三:很多教师本身音乐水平有限、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仅仅通过让学生练习书本上的练习曲目或者听名家名曲的方式来向学生培训音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考试科目也比较单一,仅仅让学生弹奏书本上的练习曲,老师再打出分数,这样使得学生的创作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仅仅局限在书本上,音乐演奏形成了固定模式,音乐风格也缺乏新意难以有突破[2]。
二.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音乐教学创新思维案例分析而我国某学校音乐老师再对于学生音乐教学培训上有着独特的方式,该老师在给学生教授著名小提琴曲《梁祝》的时候,通过组织班上同学排练音乐剧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需要配合乐曲表演出《梁祝》的剧情内容,那么他们对名曲的赏析就不仅仅停留在听的层次上面,而会更加仔细的揣摩和研究《梁祝》曲目中每一段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加深音乐的赏析和感悟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表演来锻炼学生演奏《梁祝》曲目时所呈现的感情,激发学生对于表演和音乐的创作欲望。像这样的音乐教学案例无疑是成功的,它做到了以学生兴趣和意志为中心,是从学生音乐教学和素质培养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二)培养创新思维注重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尽量多样化,因为音乐的学习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自由和开放的。在教学方式上面可以采用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比如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比如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言语性音乐教学法,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比如发现法等等。[]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最缺乏的就是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对于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可以让学生的课堂练习即兴创作一段小的音乐,或者几人组成小组创作音乐,或者小组中每人根据自己拿手的乐器或者唱腔创作属于自己的一段音乐,再想方法将成员的音乐小段融合或者衔接起来等等[3]。
2多维情境辅助,打造优势艺术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课教学上能够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心理规律,以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综合编排。动画、投影、音乐等各类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艺术课堂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有助于制造一个丰富又精彩的音乐课堂。
3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幼师
琴法课教学中的切入点探究在中职幼师琴法课教学中,包含了对钢琴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乐感的养成、曲谱和伴奏的知识、音乐的表现能力。在钢琴的弹奏技巧中,又包括了正确的指法、身体的协调、节奏的韵律以及对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正确运用。由此可见,琴法课是一门非常讲求技巧与修养的结合的艺术学科。而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琴法课中可谓能大显身手:既能模拟更立体的音乐环境,又能创造更科学的演奏条件,在结合琴乐理论与实际演奏技巧上能有更合理的铺排,让理论知识不枯燥,又能让演奏的音乐艺术效果更丰满。
3.1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营造更优的琴法课学习氛围
在幼师琴法课课堂上,利用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能营造更优的课堂学习氛围。如在小组分散单独练习的单元中,可以多媒体演奏伴以缓和情绪、节奏轻缓的和弦,用以中和各组之间声乐不协调的嘈杂感,消除此时课堂上的混乱感,给学生营造一个祥和的艺术氛围,更利于他们此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3.2前置性多媒体辅助紧密结合琴法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
前置性多媒体的辅助能利用某些多媒体设备让琴法课堂学习的课前准备更充分,不会因为某些条件的缺失而导致理论与实际演奏的脱节,也能加紧二者的结合。比如,将琴谱进行修改,制作成图文并茂甚至伴有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将之以一个MV的形式在课堂上播出,消除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排斥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3.3穿插性多媒体辅助激发琴法课学习兴趣与创新灵感
穿插性多媒体辅助能将琴法课堂上的某些场景进行强化或重现,激发课堂学习的创新灵感。比如,可以将学生的某一段演奏录下来,在下一次演奏中将上一段演奏播放出来,达到一种谐趣的效果,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增长的过程,也能强化在琴法学习中的自我存在感。又比如,在某段交响曲的演奏学习中,可以将大师的原音播放出来作为和声的伴奏,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知一下钢琴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唱歌教学法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课堂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节唱歌课,我们都离不开这种教学方法,它从各个方面帮助我们完成教学目的。首先是呼吸气息的养成教学,学唱任何一首歌曲我们都会强调呼吸的方法,气息的运用。其次情感的输入。比如学唱《国歌》通过引导让学生用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有无情感的唱歌对比,会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效果。三是音准、节奏的把握,这是发现和帮助学生改正唱歌方面不足的重要方法。
二、欣赏教学法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用心去触摸、去感应、去体会的情感艺术。欣赏教学法应是多种多样的,要培养学生的听辨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聆听,每个音乐作品都要从聆听开始,而且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聆听。在听之前,教师不宜做过多的讲解,可提出几个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速度、情绪等。二是想象,音乐欣赏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如欣赏《苗岭的早晨》一、三乐章一连串上行模进音型时,学生听完这段音乐根本听不懂音乐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教师立即将所谓“正确答案”告诉他们,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受到抹杀。试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得到多彩的答案。
三、器乐教学法
器乐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小学中开展乐器教学主要以打击乐器为主,也有学生自制的简单乐器,《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等,都是既经济又适用的乐种。器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得习惯,听老师介绍乐器,听范奏,听讲授乐器演奏的方法;还有认真看的习惯,看老师的演奏,严格跟着模仿等。器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及构造等,从而加大对器乐的兴趣。同时器乐教学应与唱游、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比如乐器律动,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在课堂中加进乐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音乐课更多元化,优质化。
四、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的演唱、演奏,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直接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学中的延时手段大致有三种:一是实际音响聆听,动作的观察,包括人声、乐器声的演唱、演奏等。二是教师的示范,包括范唱、范奏、律动以及演唱演奏等技术动作的分解等。三是利用学生演唱、演奏后的录音录像的方式,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有效地提高演唱演奏水平。
五、讲授法
讲授法师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评三种形式。其优点是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教材中的所有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但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学生听讲的能力,在运用时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谈话法等配合,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式。在运用讲述法时,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而形象。在叙述和描绘教学内容时,可穿插一些讲述内容有关的趣闻,还可与演示法相配合,以增强讲述的效果。讲解法一般用于介绍作品背景、音乐人文知识、基本乐理的定义、含义等。可穿插直观的挂图、音响及练习法等,使讲解更明了、透彻。
六、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