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8: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篇(1)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转贴于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素质

随着创业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l展离不开创新,要创新首先要有创业的精神,可以说创业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担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为学生走人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社会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系统的、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除了保证常规的基础性的理论教学外,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支持和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研课题、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途径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因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是实践。学生只有把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战略转变,使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这也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数量扩张后的质量,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还依然存在着求闲心理、求便心理、从众心理、功利心理等。这些心理不但束缚了大学生的发展,更阻碍了他们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讲一些自主创业的成功实例,让学生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勇于创新创业,改变大学生传统的求职择业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创新创业,拓宽就业视野,开拓就业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在为自己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和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从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推出创新实验室,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型实践,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说出心中的疑惑,勇于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入到校企联合办学的企业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参加创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磨炼,真正地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上接第166页)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的必要步骤。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综合考虑大学生在就业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从而反馈到专业建设中来。

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对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特有的供需情况和从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就业状态跟踪,对各专业毕业失业率、失业量进行监测,结合各专业的招生报考率,最终建立起基于就业数据的、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之以在校生的专业调整的就业预警专业调整机制。把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低的专业作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对其进行严重警示,削减其专业的招生量或停招,鼓励相关专业的在读大学生转变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把学生分流到就业好、社会需求较多的专业。将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予以发展,增加其招生量。就业预警的专业调整机制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升人才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

[2]宋玉军,魏萍.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路径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3):109.

篇(3)

一、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对人全面素质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系统教育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是通过系统理论与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的教育活动,也可称为公共艺术教育。本文所阐述的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是指广义的艺术教育。正如道德理想主义者费希特所说的:“国家是一个艺术机构,其目的是文化。文化是一种过程,凭借这一过程,人可以真正成为人,最充分地实现他自己,并且,正是这种实现才是完美的自由。”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的能力,并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目前,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兼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之目的是要创造美好、和谐的个体和社会环境,这与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的艺术教育本质相吻合,都是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一方面,艺术教育在根本上是审美教育,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功能。正是通过其审美功能的独特魅力对德育、美育、情感、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发挥作用。因此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德育的功能、智育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情感的功能、社会的功能以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以优秀的人文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培养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

二、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艺术教育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十分紧密,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人才的未来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赖于个人创新素质的扎实程度。艺术教育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启人的心灵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才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所以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任何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艺术教育既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动机,也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催化剂。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具有其最基本的培养审美能力以外,也对人的道德品质、智能发展、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愉悦生活、提升品位。规划合理的艺术理论、结合多元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是推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造就少数的艺术家和大师,更要通过艺术教育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掘潜能,完善他们的人格,拓宽他们在行为、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培养目标正适应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在高校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使他们具备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观察的能力、综合实践的能力、多元文化的知识、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因此,建立并加强以创新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就成为提高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三、东北大学在艺术教育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一)措施

东北大学围绕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努力实践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促进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构建了以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格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为基本模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利用联合基地学科专业多样性的特点,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积极探索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艺术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增设了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人文选修课群。

1.普及型艺术教育

普及型艺术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以学分制形式加以限制的选修课程。2学分(32学时)艺术类课程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指定性选修科目,每周授课3学时,着重提高和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门类的理论、发展史和艺术欣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修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2学分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设置,使东北大学在校本科生人均艺术课教学计划达到32学时。

2.提高型艺术教育

提高型艺术教育是针对在校大学生中有艺术特长或个人爱好的特点而设置的选修课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一般为8学分、128学时。提高型艺术教育所采取的基本教学模式是第一课堂教学(选修课)与第二课堂实践(社团、艺术团、专项班)相结合,专项艺术教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使学习与创造得到很好的统一。目前,东北大学已开设合唱艺术、民族舞蹈、书法、陶瓷欣赏与制作、三维动画艺术与制作、话剧表演、竞技体操等艺术类社团和课程。

(二)成效

1.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创新竞赛等均取得多项佳绩。众多优秀学子的涌现和优异创新成果的取得推动了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引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2.硬件设施得到改善

建成形体教室、音乐厅、体操房、多功能厅、欣赏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陶艺教学中心、动漫教学中心、版画教学中心、日本文化体验教室等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学场所,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

3.学生社团不断丰富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并组织了社会科学型、科技学术型、文化艺术型、体育娱乐型、公共关系型和社会实践型六种类型的学生社团100多个,社团成员达1万多人,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60%。繁荣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校园文化节更加多样

已形成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节和大学生创意节等校园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效果。

5.校园文化风格持续提升

把精品艺术引进校园、把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引进校园、把国外高雅艺术引进校园,使校园文化形成高起点、高品位、高格调的特点。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教育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价值导向、思想凝聚、行为约束、素质提升等功能的发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而艺术教育的过程,是激发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不仅是推动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把坚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孔宪峰,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及其载体意义[J].高教论坛,2008(11).

篇(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06-01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面临着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的局面。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并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解决它呢。学生应该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就成为问题的核心。如图1所示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学生水平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段距离,那么这段距离就是学生需要被学校提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否培养受企业欢迎毕业生的关键要素是教师教学是以自我的思想为中心,还是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

通过对多届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四年中都学什么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以一种填鸭的方式进行理论灌输,学生对于理论的东西能够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遇到现实的问题就很难去解决。而且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中,我们也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团队意识比较淡薄。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想到底什么是育人?

育人其实就是协助学生装备人生,而装备人生要为学生装备如下四种东西――为脑装备、为手装备、为肩装备和为心装备。为脑装备指的是增进知识、思考方法、创意思维等;为手装备指的是学生的技能提升;为肩装备指的是勇于承担的精神;为心装备要有效感染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同时满足育人的四个装备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探索着建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可能在很多高校甚至初、高中学校也都设立了,但是这些实验室或者中心有没有真正的起到该起的作用。

我院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后,整个实验室是由学生来管理,由教师指导,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建立实验室开始,我们要求只有参加社会科技类实践活动的学生才能进入,虽然开始成绩一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专业开始有了兴趣,慢慢的我们放开了进入实验室学习的门槛高度,让那些有兴趣的同学很容易能够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同时,我们开展对大一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引导,把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作品统一摆放出来让新生参观,使新生知道自己要学的专业能够干什么,然后在新生教育课上对学生再进行专业介绍,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为止,很多大一学生就有兴趣加入学生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他们跟着学哥学姐们学习专业知识,在一种学习的氛围下,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之前说的先知后行有的时候也可以先行后知。我们给他们分组,让他们对一些课题进行立项,通过分析课题,让他们进行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承担的精神,即为肩装备。同时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没有见过的难题,这样就强迫他们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自学没有学过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学习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解决的为脑装备。搞清楚知识点后他们会动手设计、制图、工作计划、成本预算、编程、制造、组装、调试、运行、编制报告还要进行汇报及答疑,完成了为手装备。这个过程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老师不仅要在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定期的跟学生聊天、沟通,了解其心理动向,为他们解决心理压力,也就是为心装备。我们还发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动手能力提高了,并且在理论课上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所谓温故知新不亦说乎。

这种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往下分的方式进行,如图2所示。通过这种往下分的方式能够是学生更清楚那些课程对于解决问题更重要,也就更能够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专业建设也要用往下分的形式来对课程开设进行修改。我们现在的专业建设采用的是往上堆的模式进行,即我要开设若干门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形成一个专业,而这个专业不一定会适应社会。如果我们先做好如下工作可能效果会有很大的改善。首先期望或预估某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输送到哪类型企业工作,其次毕业生要做什么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哪方面的知识、技能、素质,老师通过什么手段协助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技能、素质,最后专业设置内容与企业需求是否一致。根据这些内容我们来开设相关课程就会非常有针对性。

篇(5)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2001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及各种文化振兴政策。今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面向今后5年的“第二次基本方针”,方针揭示了现今文化艺术振兴的意义,即文化力是国家之力,文化艺术和经济紧密相连,明确指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说:“面向21世纪,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失去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199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政府还设立“阿里郎奖”,嘉奖、鼓励那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但迫在眉睫,更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现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如何借助市场经营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又不能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而缺乏专门艺术人才是关键问题。。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如何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何采取的针对性的研究。五是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规划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可以看出,艺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高校中认知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型富有时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但相对而言,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态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篇(7)

[2]郭曼.科技部联合七部门推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J].中国高新区,2013(11):18-19.

[3]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EB/OL].国科发政〔2011〕538号.http:///kjzc/gjkjzc/kjrc/201308/P020130823578459063528.pdf.

[4]张玲.浅析当前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资月刊,2012(8):275.

[5]李桂霜.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48-49.

[6]唐承业.《创新》系列讲座第五讲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品格和道德修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6):76-81.

[7]翟艳.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J].教育,2016(1):200.

[8]唐柳荷.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71-73.

[9].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24.

篇(8)

2012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观念需更新,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创新人才还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应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文化是指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文化,才能超越眼前功利,才能让人获得健全人格,也才有可能将创新的种子播向每一寸土地,当春风吹来的时候,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幼苗才有可能破土而出。

培养创新人才视角需革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这种自由不仅仅指让学生拥有各种选择的自由,其根本还在于给予学生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小抓起,要贯穿教育全过程,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与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创新人才需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导向培养什么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导向怎样培养人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能力应予以重点考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改进教学管理制度,要以教学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创新人才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必须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篇(9)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创新人才培养就愈显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创新问题、提升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土壤,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既需要高校的规范培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构建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义深远。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概述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该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诞生的标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心理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复杂的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在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含了四个层次,作为思想基础的“批判”,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媒介的“话语”,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核心的“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体体现的“互动”。

第一,批判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强调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个人对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的描述、解释、说明的过程都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话语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阐释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话语描述者自己)的描述和解释。话语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此,一切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第三,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冲突、协商等社会性过程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摒弃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第四,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社会互动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心地位。

三、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批判”、“话语”、“建构”说明了心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借助于话语实现对心理的建构 ,说明了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对“批判”、“话语”、“建构”的进一步深入,“互动”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由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决定于高校和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对话、建构、沟通和互动。

1、建构思维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本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应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前提下,丰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如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游戏、创新竞赛、创新电影赏析、创新图片展示、创新月活动等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高校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强健康的心理。

2、建构思维下家庭的创新人才培养

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促进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生大都是从各个中学选的佼佼者,进入大学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在生理层面虽然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创新,很多大学生还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更希望获得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指导和帮助。在和家长的对话、沟通、互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有效地逐渐适应大学的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培养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的水平。

3、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动态、变化的前提,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进行。

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所谓“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在变化、动态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就不能是单一的,直线型的。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有违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的核心的。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指导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家庭与学校和谐合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我们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维面对和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创新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由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莉萍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心理研究.2012.04.

[2]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12.

篇(10)

[2]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

[3]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J].中国教育报,2007-

10-30.

[4]方倩琳.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6-11-24.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19

Abstract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reate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teaching reforms about education system have to be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colleges students’ creativity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Key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社会,由于全球化一体经济的需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尖锐,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人才已经成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的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是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目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纲要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该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深化教学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并为人才的培养制定规范,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需求,为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

1 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这些年在教育改革方面经历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以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培养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目前的高等教学中,无论教师上课,还是各种考核方式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依据教学大纲,将各方面的知识面面俱到,将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考核,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也是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不足,教师本身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基本不考核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习效果,影响和制约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导致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创新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中国的创新发展,应该努力研究教学方式的创新,保证合理的考核制度,激发学生的主观创新能力。

2 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建设也是高等教育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推导,知识更新慢、缺乏创新因素等缺点,要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必须加强教材的改革。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精选内容,根据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去。但是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追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既注意知识的传承,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时刻跟踪相关知识前沿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针对工科类的教材的编写中,每章的结尾建议增加一些工程案例,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便于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挑战,并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换。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都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尤其针对工科类学科,借助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好地表现课本内容。由于课堂上,学生通过感官感知,这优势在工科教学中更加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能够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便于理解深奥的物理现象,突破教学难点,_阔学生视野,强化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4.1 注重专业实验课的教学

在高等教育中,教学体系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通常理论教学体系在学时的分配上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历来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而实践教学体系在学时的分配上并不占优势,但对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虽然我们国家在实验设备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无论实验指导老师的配备,还是实验设施的功能完善程度,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需要从国家到政府继续加大投入,确保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确定自己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4.2 增设研究探索型实验课程

教学实验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实验操作,验证课本所授的各项科学结论,其主要功能还是传授课本知识;而科学实验是为了预测、验证或获取新的信息,每一次科学实验的成功都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道路上又前进一步,任何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都离不开大量的科学试验。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实验环节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目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整合开放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也为开辟研究探索型实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当相关硬件具备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探索型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最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5 注重高校教师的培养

大家在进行相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中,往往忽略对教师的要求。其实,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老师基本具有很高的学历,其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层次,但是能够担当培养创新水平的高水平的教师并不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同样不能忽视。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最新的科技进步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重点。只有建立一支无论科研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任重道远,高校应该给教师培训提供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机制,但是在对教师的培养上,各高校基本没有投入,许多从业几十年的老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与教学有关的培训,这与目前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大方向不匹配。高等院校应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着力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避免走过场,保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确实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多学习、多参观、多听讲座,开阔视野,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开拓思路,并多学习一些创新活动必须的技能,例如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科研数据整理等,为后续的科研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培养新人才,必须要有从事创新活动的平台,各高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搭建各种试验室,并购置相应的配套装置,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训练,这才能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督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创新,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雷起宏,刘潇,沈元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科教导刊.2015(11):3-4.

[2] 唐国华,江丽,李晨韵.大学书院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教育观察.2016(7):4-7.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