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篮球的培养目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文件。学校具体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和湖南文理学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同学和学生在上述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得到了这些学校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文件。查阅教材及参考书6本,下载相关文献10多篇。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8位篮球教师就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相关性进行调查,其中湖南师范大学3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2位,湖南文理学院3位。
1.2.3数理统计法
按照体育统计学基本方法,所得数据录入SPSS16.0进行聚类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时数情况分析
《课程方案》规定:篮球作为主干必修课程,可以拥有72学时的教学时间。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时数的确定需要考虑课程的安排时间、学分、便于教学等方面,对5所学校的篮球普修课课时计划的比较可以发现,见表1。各学校开设的时数与大纲规定时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n=5),从54学时到82学时不等,其中湖南文理学院的教学时数最多,武汉体育学院的教学时数最小,平均时数68.8。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开设的理论课时最少,仅占总时数的8.3%,平均为16.3%。在开课时间和次数方面,5所学校都开设在大一的2个学期,一般每周1次课,而湖南文理学院2周教学3次。这表明,对篮球普修课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的的理解各个学校对之基本持有不相同的见解。
2.2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联系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符合课程教学目标。查看5所学校的教学大纲及王家宏主编的篮球教材《球类运动——篮球》、孙民治主编的篮球《篮球运动教程》综合发现:涉及到的篮球教学知识点有40多个,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和教学时数的不同,5所学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有不同的认可,见表2。从表2看出,5所学校都选择的教学内容有22项,以基本的技术动作和简单的战术为主,理论内容偏向于学生实用。7项内容有4所学校选用,可能是教学课时少的原因,有个别学校没有列出,其实这部分内容还是对学生挺有帮助的。一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难度和实用性的关系而没有被其它学校采用。
2.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分析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核心。”因此,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对制定教学目标、安排课时比例、考核内容等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发现并解决教学内容难点是体现其教学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对4所和5所学校选择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4级学习难度调查,用SPSS16.0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难度是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和单个的移动技术、投篮和运球;难度是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组合技术和成套技术;基础配合和全场战术需要多人共同协调参与,并且不同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2.4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研究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因此,篮球教学内容根据难易程度也可以分为易、中、难3个模块,在篮球教学和考核中,学生只能从易到难完成相应的模块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但是,在同一个教学模块里,所有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科学排序,即要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篮球技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学生在比赛中合理运用,也要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见表4。上述教学模块的设计是对8位专家访谈和调查后所确定的,在调查之前提出以下原则:(1)同一难度不同教学内容在比赛中的相互联系;(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尽量把投篮内容安排在前面;(3)篮球教学的基本规律,如先教防守再教进攻。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前江阴及周边企业实际状况,对培养目标的素质构成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一要有较为丰富的职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二要有良好的人品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这一界定明确了学院“班组长”式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样也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途径,学生在教学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管理中学。为适应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很多选项课进行了改革,其中篮球选项课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组织方式等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技术难度较大是篮球选项课学习过程中的客观因素。篮球运动是一项内容繁多、技术复杂的集体运动项目。篮球攻防技术共有十多项,几十个技术动作。技术复杂,是指攻防这两部分技术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换句话说,篮球运动技术难点表现在如何合理地运用篮球攻防技术上。由于比赛中进攻和防守随时相互转化,因此必须掌握全面的攻、守技术,做到能攻善守。高职院校学生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如此多而难的技术,是不容易的。
2.选修课学生的层次不尽相同。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来看,总体表现为:(1)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浓厚,希望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这是教学的有利条件;(2)篮球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3)已有基础的学生中习惯性的错误动作较为普遍;(4)练习中的技术与实际对抗或比赛中的技术相脱节;(5)身体素质水平差别较大;(6)大部分学生中学阶段上体育课较少。
3.以前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针对性,教学内容太多太杂,过于专业;(2)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古板,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较少有创造力,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3)课堂教学中突出技术动作的单一性练习,较少进行有效的串联;(4)教学中忽视专项身体素质教学,身体练习与技战术练习相脱节。由此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针对性不强,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5)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难以真正实现。只注重身体和技战术目标的培养,轻视学生人品和情感的培养。
4.实际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1)课程教学计划中内容虽然多,而实际教学时数相对较少;(2)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实训较多,很难保证教学的系统性;(3)学生人数多,场地空间大,难以把握和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这些必然影响教学效果;(4)由于天气、场地、器材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实际的教学时数进一步缩减。
二、教学改革与尝试
1.确立重点走捷径。尽管篮球运动技术种类繁多,学习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潜心研究,找出各项技术之间规律性的东西,确定其重点技术,从重点技术学起,就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尽快提高篮球技术水平。如技术教学中的进攻技术,“运、传、投”是重点。在教学中若围绕这一重点,就可以大大简化篮球技术的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学时间,解决主要问题,促进篮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运、传、投”的技术中,尤以“运”为基础。运球是建立在控制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运球的关键是控球。只要球运好了,提高了控球能力,就给“传、投”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运球技术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多接触球,提高球感来实现的。球感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专门化感知觉,在任何运动中,培养和训练这种专门化的感知觉都是提高其专项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球感的提高,可以通过一系列熟悉球性的练习来进行。如两手抛接球、胯下绕“8”字、交换手运球等等。这样经常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球感,从而增强对球的控制能力。在进行运球技术教学时,应以运球、控球为主,适当地穿插其他内容,以此带动其他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增强技术的实用性、趣味性。
2.对技术动作进行组合教学。篮球技术的分类多,内容丰富,仅传球就有数十种。如双手传、单手传、勾手传、胸前传和背后传等。传出的球又有弧线球、直线球、反弹球等等。如分开教学,既费时费力,又不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有时还易混淆,对此,教学中可对传球技术进行重组。如半场四角传球或全场绕“8”字传球,把传球的手法和形式编排好进行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学习效率。技术的组合要注意合理,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要注意基础水平的高低,区别对待。这样的教学,既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智力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其突出的优势在智力,技术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首先,以体育理论作为基础,既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又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结合他们学过的其他知识,触类旁通,提高教学效果。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利用他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投篮用力方向、球的旋转以及球的飞行弧度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这样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带班引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班组长式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具体到了生产、经营、管理岗位群,具有个性化的特征。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重点是实践能力,而体育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平台,体育骨干的培养与使用是我们篮球课教学的新课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一部分骨干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和试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骨干学生学会组织自行上课,教师在此期间经常进行点评、分析、帮助和纠正,并不断地鼓励和表扬这些“班组长们”,遇到难题可以大家讨论解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在学生自发组合成小组后,先由教师指定的技术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参与组织教学,带动与提高本组学生的技战术能力。第二阶段即一段时间后,小组内再产生另外一个小组长,同样负责本组的组织教学与管理,依此类推,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上小组长,使其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篮球课堂“班组长”的培养途径和组织形式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在一个小组、一个班级进行,也可以在一届学生中开展,还可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可以一个班级单独自发进行,也可以不同的小组互相观摩交流。
5.兼顾战术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术,目的是使他们有能力参加这项运动。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在练习和比赛中不仅需要个人的技术,还需要队员的相互配合,因而战术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篮球战术主要有战术基础配合、全队进攻和防守战术。
三、结论与建议
1.篮球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教学内容入手,改变大而全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寻找篮球技术教学的客观规律,抓住主要环节,使学生学到实用有效的篮球技术,应是篮球课程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熟悉球性的练习,应贯穿始终,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并以此带动其他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内容的合理组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时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综合性技术的提高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利用教学对象的智力优势,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应适当增加战术的教学与训练,内容应以战术基础配合为主。
2.篮球课堂“班组长”的培养模式,对发展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给学生提供探索新的篮球理念新技术组合规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3.篮球教学是师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教学中不给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实践的机会,学生就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逐步改革教学和组织方法,更好地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校专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冯守东.篮球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实力的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68-02
一 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受国外快乐体育理念的思想影响,我国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从中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中,逐渐认识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更能使师生开展互动教学,在快乐和兴趣中使枯燥的体育技术、技能、动作要领等训练得到弱化,使学生更能用轻松的心态面对训练和学习。
快乐体育理念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不同学龄时期的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把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群体协作、目标教学等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参与到快乐运动当中,游戏中形成和谐的师生教学氛围,达到快乐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快乐体育理念包含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激励性、实效性等原则,着重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讲求师生的协同教学,尤其注重亲身体验与感受。同样,逐渐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终身运动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一刀切,忽视个体塑造和培养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在整体办学思想中,秉承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的办学总体思路的比较多,具体在篮球教学中就是为周边省、市、县、乡培养基层体育工作者,实施全民健身运动。从这个层面讲,篮球教学意义深远。一直以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都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体育运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基层体育更多的讲求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和规范、规则、场地设施、运动与保护、运动生理等方面最基础的理论。地方学院篮球教学中,面对服务基层的导向性目标,注重对篮球动作要领的讲解和教学,无可厚非。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就被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所掩盖和忽视,一个老师经常要在课堂上同时带几十名学生上课,很难对学生个性培养带来针对性的教学,没有办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更不可能形成长期有效的个性培养机制。单一的一刀切的方式,使学生动作和技术整齐划一,篮球的个性化培养无从实施。
2.篮球课成绩模式化,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惯有的教学思想下,成绩说明一切,成绩就是硬道理的观念深入人心。篮球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课业成绩。
三 篮球教学中的快乐体育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方院校篮球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作为出发点,以培养面向地方基层体育教育为方向。在教研活动中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地方院校软硬件教学设施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篮球专项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自我学习的阶段性成果,树立良好的心态,努力达到自我奋斗的目标。在篮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在教材设计上,针对学生将来大多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为就业导向,从篮球各个层面的专业化技术角度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对于身体条件出众,具备十分潜力的学生,实行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地方及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用实战来检验教学,同时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地方院校在篮球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教师们深知兴趣对于篮球教学的重要推助力作用。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采取了胜利教学法和快乐教学法两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胜利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同类分组,在根据各个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定各自有优势的篮球比赛规则,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在胜利中树立信心,不断的成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快乐教学法就是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篮球游戏,如增加球感练习的两人三足夹球练习,单人背球匍匐竞速,类似4人一组的“溜猴”游戏等等。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快乐篮球理念下,可提高地方院校整体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和谐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篮球教学中,将进一步挖掘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快乐体育、快乐篮球带到课堂,带动区域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周静.倡导“快乐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甘肃科技纵横,2006(1)
1.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以体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过程。其中,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对于教学能力评价,实质上就是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价值判断的标准则是评价活动工具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现状可以看出,篮球专修课学生的评价过程更多的倾向于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评价相对缺乏。结合体育院系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篮球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法手段,在教授篮球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技战术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的能力。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测试对象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10级篮球专项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教学能力评价方面期刊论文共40余篇,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2.2.2特尔斐法对从事篮球专项教学的学者、教师进行先后3轮次的访谈咨询,并将各轮次专家意见归类与集中,去除极端意见,再返回给各专家,最后获得较为一致的有关篮球专项生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访谈对象包括体育院系从事专项教学的教师5人,全部为高级职称,中学从事专项教学训练的教师3人。2.2.3问卷调查法制定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问卷。内容包括影响篮球教学能力的各级分层指标。发放问卷共30份,体育专业院、系篮球教师20份,中学教师10份。回收问卷共23份,有效问卷23份,回收率76.67%,有效回收率76.67%。2.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处理获得篮球专修学生教学能力指标权重。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以及各指标
权重确定指标权重是用来区分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表征指标之间确定关系的一组数值,权值的确定是保证评价体系科学准确的重要因素[3]。相关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较多,而且不同的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把“教学能力”这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并按这些要素的支配关系组成递进层次关系,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2](见表1)。
3.2篮球专修课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测试
篮球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为此可通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式,更加系统、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篮球教学能力。而多级评价模式包括设立因素集、设立评判集、设立因素判断矩阵、低层次评判从而达到最终评判教学能力赋值的目的。以西安体育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30位篮球专项学生为测试对象,对其校外实习进行测试,并邀请5位专家进行评分,评分过程按照上述教学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属于普通水平,没有出现优秀成绩。大部分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对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时进行整体和个别纠错能力、教学实施过程的组织能力、处理突况的适宜改变教法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该测试可以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通过特尔斐法确定的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等3个一级指标和所属的11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层次模糊评价系统,各指标间相互独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4.2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将教学能力的定性评价内容量化,起到合理、全面、客观评价学生教学能力的作用。作为完整反映教学效果、反映学生培养中实际问题的测评工具,通过实际测试反馈结果可以有效反映出篮球实习活动的实际状况,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培养水平。
4.3教学能力评价的量化方法比较繁琐,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有待改进其操作过程,使其更简便,以利于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欧岳山.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溯源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48-50.
[2]赵彩虹.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专修生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3]张勇,何剑,李俊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学生训练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79-82.
[4]张海灵,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必修课学生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
[5]周勇.基于加权模糊逻辑推理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8):19-22.
[6]樊耘,等.管理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7]张学研,王崇喜.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6):15-18.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重视,甘孜州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四川民族学院作为甘孜州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甘孜州人才培养重任。四川民族学院自开设体育系以来,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不少体育人才。然而,对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未独立开设篮球裁判培养课程。因此对四川民族学院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为今后针对性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甘孜州篮球运动的发展。
1 四川民族学院篮球裁判员培养现状
四川民族学院篮球裁判员培养依托《篮球专选》及《篮球运动》课程进行培养,裁判培训课时量不到百分之十。虽然安排课时量很少,但教师重视程度对裁判员的培养影响很大。总体来看,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时间,从属训练课进行附带教学。在这种培养形式下,裁判员的具体情况如下:
1.1 篮球裁判员的执法基本情况
执裁能力是裁判员最基本的能力,是裁判员根据临场情况运用裁判规则的一种行为表现。它能很直观的反应裁判员的水平。
经调查四川民族学院学生裁判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裁判员都来自于体育系学生。由于条件限制(四川民族学院位于多山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还处于改进阶段),学生裁判员的执裁水平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在临场执裁时概念不清晰、规则理解不准却、职责分工模糊、在场上移动位置不明确。在高度激烈的比赛中,由于缺乏执裁自信心,学生裁判员不能灵活掌控比赛。例如,在比赛中很难听到他们的哨音,对于为例性质的法规判罚少之又少;对于侵人性质的犯规判罚把握不好尺度,不清楚什么情况是合理对抗、什么情况是犯规,影响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总体上来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实现眼、口、心一致配合。这也对学生自身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降低他们对学习篮球裁判的积极性。
1.2 篮球裁判员的裁判规则掌握情况
《篮球竞赛规则》、《篮球竞赛裁判法》是保障篮球运动得以发展的唯一准则。没有它们,篮球比赛将无法进行下去。而裁判员是篮球规则的执法者,规则能否严格执行完全取决于裁判员。因此裁判员只有在熟知篮球规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准确执法,它是裁判员做好裁判工作的前提条件。
从思想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从事篮球裁判工作,原因有两点:第一,篮球裁判执法工作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实现个人价值;第二,篮球裁判作为一项技能,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日后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裁判规则的掌握态度却不容乐观。一部分学生只是从表面上知道部分规则,而对于规则的深层含义却接触甚少,不能灵活掌握规则。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篮球规则的学习可以从实践中慢慢摸索,从实践中了解规则,本末倒置。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规则的学习完全来自于应付考试,只要考试能过关,规则就抛之脑后。总的来说,在思想上学生对于裁判执法比较重视,对于裁判规则的学习处于被动阶段,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
1.3 裁判员临场执法心理情况
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执法有着重要影响。一场比赛过程中,球员、教练员、观众以及其它因素都会对裁判员的心理产生影响。首先是球员,他们是比赛主体,球员对于裁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裁判员的各种错判和漏判方面,希望裁判员能够尽可能的做到不偏不倚,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然而现实总是与球员的期望有差异的,裁判员如何处理这种差异就完全取决于他的心理素质了。其次是教练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比赛场上的情况十分清晰,更能判断出裁判员的好与坏。因此,裁判员能否顶住教练员的压力也至关重要。最后是观众,他们是比赛场之外最为众多的人群,时时刻刻监督着比赛。而裁判员的行为极容易影响到观众的情绪,保证观众的情绪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心理,也是考验裁判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四川民族学院的特殊性,有大部分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少数民族,他们天性好动的性格在篮球比赛中异常活跃。因此,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考验裁判员的心理素质。通过平时的教学调查发现,学生裁判员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仅有将近10%的裁判员具有极强的自信心,能够在比赛中灵活掌控比赛;另外50%的学生裁判员能够基本稳住自身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能够基本掌控;最后40%多的学生裁判员在比赛中缺乏自信心,面对场上的突况手忙脚乱。
2 提高我校篮球裁判员水平的对策
2.1 制定合理的篮球裁判培养计划
篮球运动是一项开放式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变化万千,运动形式多样,而且伴随着各种激烈的对抗。因此,面对这么复杂多变的运动,必须有系统的规划教学才能掌握好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根据四川民族学院现有教学大纲上看,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对于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因此,篮球裁判员的培养,首先得从教学大纲入手,制定出一套适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培养计划,理论联系实际,规范教学内容,从时间上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裁判员的总体水平。
2.2 提高篮球裁判培训教师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向导,是学生获得直观知识的源头。教师的篮球裁判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水平。首先,教师对于裁判员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篮球专业知识和合理有效的教学技能,还必须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了如指掌,能够根据实际的篮球专业教学让学生理解篮球规则和学习裁判执法,并深入探索和研究篮球规则和裁判法,应对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实时了解和学习篮球规则的变化,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发展动向。其次,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本身的裁判工作水平,为学生提高生动形象的教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3 重点选择培养对象
篮球裁判工作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特别是在高水平篮球比赛中,裁判员的各方面条件都必须出类拔萃。当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对于学生裁判员的培养是走大众化路线,培养大多数人都具备一定的篮球裁判能力。因此,篮球裁判员的选拔与培养,应从基础层面把好关。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后的老师,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拔具有裁判工作兴趣的学生,这样能够保证他们在今后的基础训练中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为实现更高的目标提供条件。其次,选择具有一定篮球运动水平的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复杂多变,要在瞬间对于各种犯规和违例做出判罚,必须具备一定的篮球功底,熟悉各个动作的形式,对场上的境况做出预判,在第一时间响哨。再次,选择形象气质尚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顶尖的裁判员,选择个体条件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明确更高的培养目标,让他们带动多数学生,帮助和提高他们的裁判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4 加强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
篮球规则和裁判法是篮球比赛的法规。篮球规则规定了场地、器材、球队、违例和犯规、裁判员的职责等细节,它是比赛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裁判法规定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在熟悉规则的前提下,学习裁判法,掌握比赛执法流程,才能在比赛中成为一个合格的裁判员。对于四川民族学院现有的篮球裁判员中,大部分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比较模糊,学生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主要根据平时比赛经验和主观态度进行执法。因此,迫切改变这一现状成为当下重要任务之一。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统一组织学生学习篮球规则和裁判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开展研讨活动,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5 增加比赛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裁判员的水平是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如何将理论灵活应用到比赛中去,必须加强比赛实践活动。首先,积极开展校内比赛,让学生裁判员在比赛中增加临场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强化理解,提高执法水平。其次,为学生提高校外实践机会,推荐基础好的学生裁判员到社会中实践,丰富个人经验,锻炼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再次,以学校为主体,推行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各高校裁判员之间的比较,寻找自身优缺点,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
2.6 制定合理的篮球裁判考核制度
考核是检验学生裁判员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也是督促学生掌握裁判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制定合理的篮球裁判考核制度是裁判员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同时与当地体育裁判主管部门建立联系,为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授予等级证书,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差异性优势,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整体裁判水平。
参考文献
[1] 闫育东等.篮球裁判晋级必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1. 前言
篮球专项课是我院体育系重点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课教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模式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来满足学生的要求。本文从我院的实际出发,结合体育系七年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实践,讨论提出适合我院发展的篮球专项课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与模式,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子。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参阅有关篮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文章,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通过与我院体育系主任、沈阳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主任谈话,向他们了解篮球专项课教学方面的情况和对篮球专项课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2.3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和沈阳体育学院篮球专项课教师及篮球教学中对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 分析与讨论
3.1 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对比分析
对我院篮球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必须对我院体育系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有清晰的了解,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理论联系实际。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教学目标任务如下:(见表1)
通过表中内容对比得知,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中缺失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即学生在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篮球课不过是锻炼身体,在学校中不是主要科目,就放松了对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形成了一种可有可无,不管不顾的局面,高校是教育与科研的两个中心,必须坚持以科技发展高校的体育的战略方针。体育教育改革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体育科研,从科学研究中寻求新思想、新思路、新方向,把科学研究创造的新知识应用于改革实践。事实上也充分说明,我院的篮球专项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差,这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
3.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方法、手段与沈阳体院对比分析
从表中对比得知,我院教学方法与沈阳体育学院或其它院校相比差别不大,都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来看,教师注重选择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从教学手段来看,我院的电化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师进行电化教学的要求。我院还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课电教室,尤其是教师进行动作分析时没有摄像设备。
3.3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训练方法构建的理论依据
3.3.1篮球专项课上课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
扩招以后,各个专业学生的人数明显增加。我院篮球专项课学生的人数,由原来的每个班十几人增加到现在三十几人,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我院的现有教学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的人数对教学场地的需求。因此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首先考虑的是场地设施现状和学生的上课人数。
3.3.2篮球专项课学生的原有专项技能水平差异
我院运动系学生原有的专项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有的来自体校特招生,接受过专门的篮球训练。有的是高考体育生,有的专项是篮球、有的是其它专项的考生。水平差异较大。这是摆在我院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目标的缺失,是导致我院篮球专项学生科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4.1.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的效果受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尤其电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导致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较单一,学生的厌烦情绪较大。
4.1.3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训练方法的构建与选择应考虑学生、场地设施现状。
4.2建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这句话要求我们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气神、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篮球作为一项全身的、对抗性的运动,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何让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小学体育篮球的教学效率是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而兴趣要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完成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
1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意义
1.1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篮球教学是一个持球、运球、传球、步伐掌握、投篮等动作重复教授的过程,长期的训练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沉闷枯燥。而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因此,对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更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篮球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训练、在游戏中比赛、在游戏中成长。
1.2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对小学生而言,团队合作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他们发展的重要保障。篮球是一个团队的对抗性项目,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如果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只是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篮球技能的训练,那么团队精神的培养计划肯定会落空。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游戏,让一个人的篮球变成一群人的篮球,合理的设计游戏,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3游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游戏教学法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对体能的对抗,更多的体现在智力方面的对抗。学生要想方设法协调团队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完成游戏。游戏过程中对小学生智力的提升是不容小觑的,它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游戏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注入游戏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游戏的设计,游戏的设计是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时应该充分考虑游戏的安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一是安全性,安全性是游戏设计的首要原则,设计的游戏对抗性不要太强,选择较温柔又能锻炼学生体能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监督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及状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二是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只是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训练,缺乏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因此,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针对性,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设计游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游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安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3.1游戏法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准备活动是训练活动之前不可缺少的环节。篮球教学的准备活动是为了克服身体的懒惰型,提高身体的幸福性,避免运动损伤。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游戏,例如交叉跳跃、蛇形奔跑、拔河、跳绳甚至可以在上课前跳段舞蹈或广播体操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身体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兴奋起来,为了更好的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合理的引入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使学生达到更好的状态。
3.2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注入游戏可改善训练形式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比如,在投篮的训练过程,我们可以借鉴电玩城中活动篮筐的投篮,设计活动篮筐,让学生进行投篮,增加投篮的趣味性,这种投篮的升级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在趣味性投篮的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篮球的学习活动中。
3.3游戏法在结束部分的运用:篮球训练活动让学生心理和技能等方面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疲劳,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的从训练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身体疲劳,我们教师应该在训练结束后设计必要的趣味性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和消除身体和心理疲劳,让学生身体和心理轻松,恢复元气,投入下节课的学习中去。
4结束语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增加篮球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篮球技巧,同时还让学生提高智力水平、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作者:王林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长洪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一、前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标准》还改革了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不同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贯彻《标准》的精神,南昌市实验中学引入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现代运动项目“三人篮球”。 旨在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毫无疑问,体育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怎样才能更深入、贴切、符合新课改要求呢,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应灵活应变、逐步深入、区别对待、理性分析、更真更实的去体现新课改要求。这也对推动我校高中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我校的体育教育资源效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三人篮球”, 参与南昌市实验中学高中年级 “三人篮球”教学课的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测量法。调查法是对30名学生进行动机调查和通过上课后的体会调查,探讨开设“三人篮球”课选修的认识及实际意义。测量法是对学生的脉搏、素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进行测定。学生在调查期间利用每周的教学课作为研究基础。研究时间2010.9——2011.7通过为期二学期的调查、测量及将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下列结果。
三、结果分析
1.动机调查情况
通过动机调查表得知,学生对学习“三人篮球”在认识上有一个过程,在上这门课之前有不少学生对这个项目虽然了解不够,但感兴趣 ,通过上课,增加了学生对“三人篮球”的喜爱和对“三人篮球”的认识也在逐渐上升。初期的动机调查表显示有80%的学生喜爱“三人篮球”课,10%的学生感觉一般,10%的学生不喜欢。通过一学期“三人篮球”课,再进行动机调查,100%的学生喜爱“三人篮球”,并且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在课余之时同学自己还三、五成群的进行“三人篮球”的比赛。不但增添了学习乐趣,更为终生体育打下了基础。
2.目的效果体会测试情况
通过“三人篮球”课的学习,学生对“三人篮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认识很好。普遍认为在普通高中如能利用年级课及业余时间开展“三人篮球”是很必要的,其实施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一致认为通过“三人篮球”的锻炼,能更好的增进健康,形成健康的体魄,还能陶冶性情,培养了表现力、创造力及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的精神。
3.30名学生运动心率的变化
从所测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运动心率的变化达到了20倍甚至更高,人体呼吸机能增强符合身体的生理状态,50米速度素质、立卧撑体现的灵敏素质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可知,“三人篮球”对增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健身运动。有益于终身体育观的养成。
四、结论
1.教师是课改实施的基点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要在坚持实践中学习,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总结。注重进行教师培训,主要的内容包括: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辅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各体育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师深入了解本学科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教师培训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以问题为核心,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反思。
2.加强教学研究是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动力
体育教学科研在课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研究前的先期准备。体育组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研究各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课改的认识与要求。二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及时解决教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研气氛非常浓厚,体育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把握教学进程,从标准的把握、实施的经验,到教学案例的设计、难点的排找,都一一通过研究来解决,三是及时总结交流每阶段的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教研组每周的活动,确保了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寻找立足点。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抓住“目标统领教学内容”这个基点展开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
(2)选准目标——“三人篮球”运动项目:室内外结合的新课形(立体式体育课)引入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堂课上,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以及公正的裁判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青少年时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三人篮球”的竞赛特点诱导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3)制定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的内容。学校体育评价的内容;教师工作评价的内容;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
3.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促进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体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从所使用的新教材来看,新课程的课程功能由过去的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技术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新教材把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注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2)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新课程为教师的创造性与个性化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在发生变化。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出现了许多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几位老师教同一内容的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各不相同的现象。
(3)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新的学习方式。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课程中,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张扬得到赏识和鼓励,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锻炼了从不同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兴趣高涨、思路活跃,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进了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我校体育教研组将评价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二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四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是阶段性的进步与不足;六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评价的方法主要使用非数量方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对学生评价的转变也带来了对教师乃至对学校评价的转变。因此,新课程也推动了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建议
我国根据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变,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把我国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高中生的社会化包括社会生活知识的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理想目标的社会化。高中生培养目标素质化强调人的发展、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能力的培育。高中生的个性化是使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的精神。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是我校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在于它是一种娱乐、健身、观赏、提高篮球技术、社交等积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新高中体育课程把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把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所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更为注重根据学生的需求、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生学习选择的幅度。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观。“三人篮球”运动一定能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增添活力,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著.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渴望健康参与了体育锻炼,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再培育人才也是如此,适应着社会的需求,所以我国多次修改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排球专选课作为体育教育专的一门课程,也要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案并认真实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排球专选课。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排球教材、排球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排球教练、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排球课程发展现状和影响对策的看法。
(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4)逻辑分析法
对排球专选课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进行逻辑推理,及对排球裁判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体教排球专选课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逻辑基础,从而获得本文的主要结论。
(5)问卷调查法
此问卷的整个发放是在曲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大四专项学生中发放50份问卷;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已符合了统计学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曲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的现状
(1)曲靖师范学院体教专选课学生素质与态度情况
当前排球专选课学生应具备哪些必要素质与态度,我们对曲靖师院排球课程老师进行了走访得知,主要具备的素质包括: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态度是决定对该项目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的重要心理趋向,主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求知态度、求欲态度,要明确体育教育本专业与专业课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排球专选课教师调查我们得知,掌握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排第一;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排第二;身体素质排第三,因此这排前三者是曲靖师范学院专选排球课学生的必备条件,少了那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态度与就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这几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再者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再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上并不清楚,学生的求学、求知、求欲目的并不突出,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不是光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教法,所以并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影响到了学习态度。
(2)曲靖师范学院排球专选学生能力情况
专选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在本专业上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对排球专选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在学习中应具备能力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运动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根据调查得知,学生掌握的能力排第一的是教学能力;第二是专业能力;第三是实践能力。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我们很清楚的可以看出,排球专选课学生主要的培养的能力是教学能力,因为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今后岗位趋向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而不是教练员、运动员,这样即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提高了专业能力。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全面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3)曲靖师范学院排球专选课场地器材情况
场地器材设施开展任何一项体育课程必不可少物质条件,舒适、宽敞的排球场地可以减少自然环境对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影响,防止学生意外受伤,对规范运动技术、提高场地空间感和球感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调查我们得知,曲靖师范学院有9块室外场地与2块室内场地,可以满足排球专选课的开展,但是室内排球场地不是专门排球场地,是篮球排球共用场。再使用上分学期制第一学期主要供给排球教学使用,第二学期供给篮球课使用,所以到了第二学期排球专选课一般都是在室外场地教学,室外场地又受到环境影响:太阳、风力等,也影响到了学生在选择排球专选课的积极性。
2、当前曲靖师范学排球专选课面临的影响因素
首先,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再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上并不清楚,学生的求学、求知、求欲目的并不突出,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不是光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教法,所以并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影响到了学习态度。其次,室内排球场地不是专门排球场地,是篮球排球共用场。再使用上分学期制第一学期主要供给排球教学使用,第二学期供给篮球课使用,所以到了第二学期排球专选课一般都是在室外场地教学,室外场地又受到环境影响:太阳、风力等,也影响到了学生在选择排球专选课的积极性。
3、促进曲靖师范学排球专选课发展的对策研究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立人生目标提高学习态度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再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上并不清楚,学生的求学、求知、求欲目的并不突出,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不是光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教法,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目标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
(2)改善室外排球场设施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水平发展较快,体育消费人群日益增多,对开展基层的群众体育和发体育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和几率相对其他城市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高校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是能否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标志。“出口”决定“入口”不只是口号,教育工作者都能理解这一口号的重要性.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教学质量差、就业率低,势必影响高校招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郑州市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和郑州市社会体育专业市场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来具体细致分析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之间、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就业准备存在的影响因素,切实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而作出努力。
一、研究现状
郑州市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据调查的3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统计(截止时间为2010年),2007年的就业率平均42.5%,2010年平均就业率37.1%,平均下降了5.4%。通过对这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郑州市这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狭隘,就业面不广,就业空间太小,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对服务行业需求倾向了解较少,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不太明确,因而决定通过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较高约占总人数的65%,其中60%学生的这种决定源于工作压力和就业压力。选择前往体育行业工作的学生不超过三分之一,也有些毕业生改行、不准备从事体育工作的就占到35%。目前,较为对口的体育工作岗位一般都在社会体育服务,比如:各个健身俱乐部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社区体育工作人员、体育健身指导员、体育记者、体育场馆服务人员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的对象。郑州部分本科院校体育系中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郑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河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郑大体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等)。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halis)、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和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策研究等学科方面的专著进行了广泛的阅读。(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专家的谈话,去获取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和所研究问题的重点、难点。(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定义等逻辑方法,对调查情况进行逻辑推理、归纳与定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口的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渠道较窄。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定出入。造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社会人才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公务员制的确立,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需求量削减,门槛提高,且岗位设立基本为综合性,也就是会所单纯的体育方面的岗位不再设立或剩余不多;在一个原因就是毕业生对性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还不太熟悉,陈旧的毕业观念限制和束缚毕业生的眼界,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较低的社会人才需求量的现实产生的冲突使学生迷茫。
2.培养目标的设立与社会需求脱节。设立怎样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个历史性原因,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原先的培养目标对于现在是社会可以说是一种中庸的目标,在这种中庸的指导下,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出口决定入口的要求.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多为陈旧的老的培养目标,内容早已脱离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而目前社会所需要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缺少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指导。指导就是服务,指导就是帮助,指导就是关爱。但是郑州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缺少一流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没能让毕业生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职业选择,没有全面快速提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毕业生求职信息,没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明确办学定位,没有形成信息畅通的就业渠道,没塑造自身专业特色,要知道实力和工作能力才是学生就业的关键内因,但如果学校自身培养目标不明确或缺乏创造性就会使学生自己很难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学习道路和人生方向,只有了解学社需要,了解就业需求的需要等关键因素,通过某种媒介传授给学社就业导向,势必会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四、提高郑州市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准确的专业目标的定位。准确的专业目标定位是学校首要做的事情,从该专业学生就业领域看,机会是有的,但学生的对此的嗅觉并不灵敏,在如大的就业市场面前迷失自我是需要学校注意的,各院校应根据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和就业需求等状况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所调查的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如下)为例:河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运动解剖学、大学英语、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史、健美、健美操、篮球、网球、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体育技术基础、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等。
郑州大学社会体育系专业课程:体育赞助学导论、运动人体解剖学、体育技术基础、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教育学、健美操、篮球、网球、社会体育学。健美训练方法、产业经济学、运动保健、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体育健身原理、体育史等。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运动处方与应用、大学英语、运动解剖学、体育经济产业导论、教育学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运动训练基础、体育社会学概论、法律基础、健美、网球、篮球、健美操、体育管理、运动训练、运动生理学、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史、社会体育学等以上得出结论,课程体系合理构建,可以增强教学与社会与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切联系,努力做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无缝隙对接,从而提高就业率。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就业,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学校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培养学生,使学生们都能更好的就业。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口号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只有一专真的能艳压群芳,才能去谈多多能,没有一专,也谈不上多能,多能只能是口号而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要局限于某某专业素质培养,应该加强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为学生能更好的就业做充分的准备。这是因为2l世纪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社会体育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更新理念,要把社会体育的专业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培养其岗位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全面发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
4.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职业培训应该做到为就业而准备,这也是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职业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制度等已出台的措施,要与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起来,促进学生考取职业等级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为顺利就业和职业规划打基础。同样,也通过一定的培训的教育宣传促使学生更新就业理念,在现有的就业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5.增强相关科研,用扎实理论指导实践。针对目前郑州市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攻关得出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解决训练和比赛中的难题、指导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为管理层作决策提供定量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还可为其他兄弟院校带去新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观念。
总之,体育社会专业创建十余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办学规模得到迅速发展,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各门课程设置、专业骨干师资的培训、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硬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定出入。造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是多方面的,毕业生对性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还不太熟悉,陈旧的毕业观念限制和束缚毕业生的眼界,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较低的社会人才需求量的现实产生的冲突使学生迷茫。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就业,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学校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培养学生,使学生们都能更好的就业。
参 考 文 献
[1]刘善云等.从社会岗位需求状况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531~1533
[2]陈永军.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1398~1400,1414.体育学院学报.2007(1):116~120
[3]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3):34~36
[4]吕刚.试析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华东师大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6):
50~52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篮球教学 创新改革策略
尽管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的以基本战术传授和练习运用为主的篮球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对身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并极大地阻碍了篮球教学发展的进度。基于此,新形势下,高校相关篮球教学工作者,应在实施篮球教学活动中,顺应教学改革理念的发展趋势,从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让篮球教学成为既能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又可以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一门专项活动,从而提升高校篮球教学质量。
一、高校篮球教学现状
立足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实际,学生虽然喜爱篮球运动,但是对篮球教学课程却缺乏足够的热情。归其根底,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只注重篮球技战术及规则的讲授,而忽略了篮球自身所具备的娱乐性,从而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练习中产生厌烦情绪,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也逐步下降。除外,高校的篮球教学模式依旧停留在讲解――示范――练习的三部曲上,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程较为单调,教学气氛也过于沉闷和压抑,这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部分热爱篮球的学生也逐渐放弃,丧失学习的信心。在此影响下,篮球教学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
二、高校篮球教学创新的特点
高校篮球教学的创新应突出以下特点:创新性。推行高校篮球教学的创新,应先有创新之义,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在知识渗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的实质,从而深入学生心理深层,理解学生学习篮球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篮球知识和掌握篮球技术。理论性。篮球教学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最初基本都是以理论知识的形式出现的,并以此为基础,显示出相关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最佳融合。
三、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实现篮球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为此,高校可以针对篮球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重分数、轻能力”、“重技能、轻表现”等“三重三轻”现象,采用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让学生不仅接受在篮球层面的运动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相关一线篮球教学的体育老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让各人员以相应的规范为标准,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在保证理论知识基本够用的基础上,增添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版块,以综合发展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技能。
(二)明确教学目标,强调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性格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同时也导致他们在篮球学习方面的技能和水平的不同。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以及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改变教学目标要求统一规划的现状,针对不同层次基础、不能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层次水平发展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特长,进行培养和训练,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技术和战术。同时,教师在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还应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切身地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融为一体,然后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习惯。
(三)丰富教学手段,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对于地方高校的篮球教学来说,是难以像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著名专业体育高校一样,采取师生“1对1”课堂教学模式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普通高校和这些专业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是截然不同的。为此,高校应针对自身实际,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沿用方面力求多样化,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如: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观看NBA篮球赛等;而在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方面,则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篮球接力、运球互抢、运球穿越障碍等。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把篮球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融合,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扩展他们对篮球的知识面。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