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质量认证及管理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010年在区总工会和上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集中精力抓管理、炼内功,强素质。从制度入手,强化管理力度,从教育入手,增强员工责任意识,讲团结,锻造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指标任务,现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自开工以来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号召全司人员积极响应行动起来,2010年新开工项目有;嘉木花园、银税小区、吴忠滨河一号、海原农行办公楼、平罗四中宿舍楼、平罗回中教学楼、星海湖水系工程、陶乐二小教学楼、陶乐饮食街工程、长庆油田综合楼工程等。竣工收尾工程有;石嘴山八中、五中、光明中学工程、教育基地、盈南康居、***电厂宿舍楼、海源政府办公楼、建环局办公楼、海源一中、一小、凤凰苑住宅区、平罗汽车站等项工程;2010年完成总产值3.41亿元,无伤亡事故发生,公司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各工地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做的较好,2010年嘉木花园工程、清水湾银税小区工程、平罗汽车站工程均被评为标准化工地,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及整改措施,教育职工 “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争做遵章守纪职工”,使在建工程紧张、文明、安全的气氛中高效有序的向前推进。按照年初制定的经营责任目标,公司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检查合格率100%,全年无伤亡事故。
取得的主要成绩
1、完成施工产值3.41亿元,实现利润18.3万元。
2、2010年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顺利通过质量认证年审、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3、完成企业资质增项。
4、第四次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第五次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的评选顺利通过。
5、荣获全区关爱农民工十大企业称号。
6、嘉木花园、银税花园、平罗汽车站工程荣获标准化工地荣誉称号。
7、荣获***市“华雁香溪美地杯”农民工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0年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工作总结、业绩汇报材料
—***住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在区总工会和上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集中精力抓管理、炼内功,强素质。从制度入手,强化管理力度,从教育入手,增强员工责任意识,讲团结,锻造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指标任务,现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自开工以来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号召全司人员积极响应行动起来,2010年新开工项目有;嘉木花园、银税小区、吴忠滨河一号、海原农行办公楼、平罗四中宿舍楼、平罗回中教学楼、星海湖水系工程、陶乐二小教学楼、陶乐饮食街工程、长庆油田综合楼工程等。竣工收尾工程有;石嘴山八中、五中、光明中学工程、教育基地、盈南康居、***电厂宿舍楼、海源政府办公楼、建环局办公楼、海源一中、一小、凤凰苑住宅区、平罗汽车站等项工程;2010年完成总产值3.41亿元,无伤亡事故发生,公司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各工地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做的较好,2010年嘉木花园工程、清水湾银税小区工程、平罗汽车站工程均被评为标准化工地,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及整改措施,教育职工 “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争做遵章守纪职工”,使在建工程紧张、文明、安全的气氛中高效有序的向前推进。按照年初制定的经营责任目标,公司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检查合格率100%,全年无伤亡事故。
取得的主要成绩
1、完成施工产值3.41亿元,实现利润18.3万元。
2、2010年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顺利通过质量认证年审、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3、完成企业资质增项。
4、第四次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第五次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的评选顺利通过。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38-02
贯标的核心思想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满意为唯一标准,通过发挥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工作的一种活动。如何运用贯标做好施工和建设管理,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1 贯标对市政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现在许多国家把ISO系列标准转化为自己国家的标准,鼓励、支持组织按照这个标准来组织生产,进行销售。特别是作为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不管是市政道路或者给排水工程,其投入对于任何业主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所以作为买卖双方,特别是作为产品的需方,当然希望产品的质量是好的,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它的故障率也能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这些方面,ISO系列标准都有规定要求,符合ISO系列标准已经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只有在保证质量ISO认证已经成为组织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国际化必然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质量将名副其实地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直接决定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
针对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贯标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1)贯标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建立并贯标有助于企业控制过程质量,减少浪费现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3)贯标有助于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4)贯标表明尊重消费者,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5)贯标的作用还包括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使企业建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避免重复抽查和检验等内容。
2 市政工程建设企业贯标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意识问题
一直以来,市政工程建设行业都是相对粗放的行业,管理水平相对低下,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业管理意识比较僵化,仅把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作为质量目标,既不相信ISO质量管理体系包含的先进管理理念,也不愿意学习自认为晦涩难懂的标准概念。这些企业选择贯标认证的目的不是为了改进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而是为了追赶潮流或为了承接业务而被迫进行质量体系认证。这就导致企业容易把取得证书作为贯标的最终目的,并以突击的方式和运动的战术,缩短获取证书的时间,使得证书得到之日,就是“贯标”工作结束之时。实践中,“贯标”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原有的体制、管理方式以及员工的质量意识并没有受到触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顾客满意退居次要,“贯标”完全变成走过场而已。
2.2 市场秩序不成熟
在我们的市政建设市场上,那些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来努力贯标的企业,由于市场秩序的混乱,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并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优势,这很容易打击企业贯标的热情。目前影响市场秩序的因素主要包括:(1)有的施工企业为了中标采用不正当手段,在投标过程中造假或规避招标。即使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招投标,现在常用的评标办法也没有鼓励企业认真贯标认证的内容和条款。(2)市场上的无证、越级承包、转包和违法分包等问题,也是市场竞争不规范的表现。(3)由于市政建设行业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导致拖欠工程款成为家常便饭,由于拖欠工程款往往导致企业在过程的资源控制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企业贯标工作。
2.3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市政建设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使用农村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较多,是刚从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工匠模式发展起来的。领导层和管理层文化素质也不高,操作层又是大量采用未经培训的工人,所以在思想意识上、工作过程中都很难认真贯标。目前,大多数企业领导仍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把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作为质量目标,对ISO标准的实施不重视。ISO办公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不检查贯标的具体情况,只有在公司质量体系外审时,才组织人员突击填表,应付了事。对ISO标准和质量体系的宣传和培训不力,公司里许多人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不了解,对本人的工作职责不清楚,对公司的贯标不积极。公司领导层也没有采取措施对贯标好的个人进行奖励、对差的进行惩罚,没有建立贯标工作的激励机制。
2.4 施工设备落后
由于企业在组织施工时尽量节约成本,没有把提高工程质量同机械设备的投入有机地联系起来,质量的目标还放在产品的“符合性”上,使许多项目的设备仅能满足基本的要求,配备不充分。设备配备不足也是过程能力不足的一个方面,表明施工企业没有按ISO质量体系的要求对过程提供足够的资源。从目前施工企业施工机具的配备情况来看,还大量存在着参差不齐、配备不足的现象,这说明一方面施工企业没有按ISO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施工,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持其贯标。
2.5 审核认证不规范及监督体制不到位
随着认证机构的不断增多,导致认证机构的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认证机构独立性和公证性受到了置疑。一些认证机构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考虑,互相展开竞争,从而造成个别认证机构随意降低标准,使得某些管理混乱、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根本不符合ISO标准要求的企业获得认证。更有甚者出现审核员严重违反规定,既当咨询员,又当审核员。此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行业内的质量认证工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对施工企业贯标的情况也没有管理,因此企业质量体系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和评审工作仅由认证机构每年一次的外审完成。
3 运用贯标做好施工和建设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了加强对工程的执法检查、依法纠正以外,还应加大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处罚力度,把情况报告给有关领导或单位的上级部门,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罚建议,情节严重的应交由法律制裁。除此之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首先应建立信息公开、规则公平的有形市场,使符合规定的工程项目全部进行公开招标,使符合条件的施工企业都能参与招标,招标规则中应加入施工企业业绩和质量体系运行的评价指标,以引导企业有效地贯标。第二,采取建设单位支付担保制度,以市场手段约束甲方行为,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第三,实行工程的总承包,解决建设单位肢解和分包工程的问题。第四,把工程分包纳入市场管理的范畴,建立分包队伍的资质审查管理制度,采取对分包进行招投标的措施,消除分包市场的不健康因素。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认证市场的监管和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同企业的资质年审和招投标联系起来。政府的质量监督机构作为企业质量体系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机构,完全有责任和能力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监管措施和评价方法,并通过一定形式向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社会公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应放弃对行业内认证工作的监管,会同行业协会积极加强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协调,制订和采取措施,加强对行业内的质量认证工作的引导和监督,将行业内的认证制度纳入建设行业的管理范畴,这是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3.2 贯标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企业要明确贯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和交流,增进顾客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做好确定企业方向、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等工作,在领导方式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要强调员工的全员参与。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要重视企业现状调查和分析。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适用的质量体系要素。只有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质量体系要素。
3.3 贯标过程中标准体系的各项要求要落实到位
文件编写要符合标准要求,编制文件的人员要充分掌握标准的术语及条款。同时这些人员应对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全面的了解,与具体工作相关的条款应在编制文件时得到充分的考虑。最高管理者对质量方针的制定和实现负有责任。企业的质量方针应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包括对满足要求的承诺及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为企业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机构设置时要考虑企业的战略需要,企业的内外环境,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等因素,运用机构设置的管理原则,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同时,在进行认真的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人员的配备,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社会,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数企业的成功经历证明,规范企业的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的质量体系上虽然有所完善,但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企业在ISO9002质量体系运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已经真正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农民工的专业素质却令人担忧。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中一些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基本技能,会造成更多的质量和安全事故。
2、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质量的认识还只是简单狭义的质量概念,认为质量只要符合要求就行。质量管理只侧重于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成品检验和中间检查,没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忽视了建筑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管理,没有促进质量提高的具体措施,质量工作存在盲目性。
3、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的,还带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印记,仍然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情况。
4、法律意识薄弱。我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不仅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还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作业程序和规范。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建筑施工中违反操作规范,造成施工质量低劣,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三、参加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有着因工程项目不同而技术差异施工难度较大,在日常管理中,存在松散管理的情况,比一般工业企业人员调配频繁、流动性大、施工工序随时发生变化,管理机构设置和运行也因工程项目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从改善内部管理、尽快与国际施工规范接轨、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出发,更有必要贯彻执行ISO9000族国际质量认证。
2、参加ISO9002质量认证,重要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明确认识,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既要把贯标工作当作一项管理目标和任务,又要把贯标工作当作一次全员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标准的培训教育,树立贯标工作的全员素质意识和形象意识。贯标工作需要在培训教育的基础上,对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要清楚的认识,引起重视,形成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实施的局面。贯标认证要求体系健全,职责明确,制度约束,操作规范,建立起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四、实施有效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
1、有效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有效的管理体系指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对于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工程质量是靠管理来保证的,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有效地运用了这个保证机制,才能是企业运行规范化,企业效益大大提升。有效实施ISO9002标准,这就要求企业按照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单位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按标准设计的要素以文件化的形式,
2、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中ISO9002质量体系的途径
(1)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因此,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时,必须努力提高职工的素质,把对员工的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
(2)建立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确他们的具体任务,权力范围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办事有标准、评估有依据,把与质量相关的各项工作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联系起来,形成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到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跟踪考核制度,进行事前行为控制,从根本上遏制质量问题的发生。
实施ISO9002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全过程、全方位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规范管理、规范施工工序、规范操作规程,即保证了能够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又杜绝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合格的半成品的使用,使一些不规范的质量行为不会再发生,整个的施工生产过程处于一种受控状态,保证了质量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五、现场审核实例
项目经理部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基层的部门,是所有质量工作的最终指向,其工作直接反映生产过程的受控状态。因其系统庞杂,是审核难度较大的部门。笔者在此仅以在审核项目部时的审核流程作为例证,将审核流程介绍如下:
要求项目部提供某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即质量计划)和工程承包合同看施工组织设计首页(是否已按文件控制、审批手续是否正确)看工程目标(是否与合同一致)如是创优夺杯工程(是否有创优计划、方案是否有独创性和可操作性)看编制内容大纲(是否符合程序文件中有关条目的规定、分部分项是否齐全)抽取其中2~3个重要分项工程抽取2~3个已施工的分项工程要求提供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填写是否完整)要求提供2~3个已完分项的质量检验评定表(保证项目填写是否及时、详实、完整)要求提供材料采购计划(是否每月初制定、是否经过批准、总材料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是否相近)要求提供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如有甲品(是否签定了供货合同、是否明确了甲方应负的产品质量责任)抽取水泥、钢材、砖等各1批(是否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要求提供材质跟踪记录从进货检验记录中抽取2~3项记录作对照(是否对规定跟踪的材料都作了追溯记录)要求提供施工日记及混凝土施工日记(内容是否记录完整)如有自拌混凝土,从晴雨表中抽取相邻的晴雨两天,对照混凝土施工日记和施工日记(是否有混凝土配合比已根据砂含水率的变化作了适当调整的记录)抽取2~3个分部的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是否正确运用了统计技术)从进场机具表中抽取2~3种大中型机具(是否有运行台班及维修保养记录)从进场检测设备表中抽取2~3件(是否有已经检定的记录、是否贴上使用状态标识)。
要求提供项目部在用文件清单(是否填写完整)抽取设计变更联系单2~3份(是否已在图纸上进行了符合要求的更改)抽取质量验评标准等文件2~3份(是否能当场提供)要求提供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记录(人数是否正确、与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的有关记录是否一致)现场察看(材料堆场位置是否符合场布图,堆场及仓库材料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是否完整、正确,机具、检测设备使用状态是否已作标识等)。
六、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中ISO9002质量体系应用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ISO9002质量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方向。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促进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确保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毋庸置疑,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分工多。由于它涉及到很多单位的利益,每个单位都想效益最大化,于是在工程建设中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等一系列不好的现象。这是影响工程质量最根本性的因素。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会严重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可见施工企业抓好工程质量至关重要。那么施工企业在抓工程质量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施工企业应该认清几个关系
(一)生存发展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现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作为施工单位,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
颖而出就必须要保证好工程的质量。倘若质量出现了问题,则一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发展,严重的还会受到业主和政府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投标的资格。这些影响都是施工单位难以承受的,因为取消投标资格就接不到工程任务,也就相当于企业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事实证明,施工单位只有保证了工程的质量,竞争力才会更强,生存的空间才会更大。所以,工程质量既是施工单位发展生存的基石,又是施工单位迈向市场的通行证。只有用质量来赢市场,用质量来树信誉,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应该认清生存发展与工程质量关系。
(二)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对于施工进度与工程进度的关系,很多施工单位还没有认识清楚,没有摆正进度与质量的关系。一些施工单位往往都是重视进度而忽略了质量问题。盲目的赶工会造成质量不合格。出现不合格的工程,不仅需要返工,还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发展,得不偿失。在建筑工程的领域里,由于赶进度而造成质量不过关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企业损失非常大,教训极为深刻。施工单位必须意识到质量永远应该摆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非常重要。实践证明,企业想要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三)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很多企业以为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是一对矛盾,其实不是。对于施工单位来
说,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没有问题。众所周知,工程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是需要返工重建的,这必定会给施工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某些项目本来是能够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但是由于返工损失了很多,导致最后出现亏损的状况。事实证明效益没有工程质量作保证最终也只能是“泡沫效益”。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坚持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来施工,就能够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能够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质量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保证的一个方面。如果忽视了工程的
质量,项目的安全也会得不到保障。工程的质量差,其使用寿命就会很短。一旦质量出现问题,相关的施工单位将必定需要承担责任。针对此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重视工程的质量,重视项目的安全。
(五)认证证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一般的施工单位会投入很多精力来进行质量认证,因为他们普遍都认为只要
有了质量认证证书作保障,工程质量就能够让人们放心。其实,这仅仅只是施工单位的错觉。在工程项目质量这一块,永远都不会有质量免检产品。项目的质量监察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
二、做好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一)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施工前的监督管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有关勘察文件审查及设计的监督管理。对勘察单位的监督应该重点放在勘察文件的监督审查把关上。如果发现了违反法律法规的勘察文件,应该通过法律制裁或者经济处罚让责任主体担负质量责任。在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处罚后应该将其不良的行为记录在案,并纳入到责任主体的信用档案中,形成一种信用约束力,督促其改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体系的良性运作。其次是监督管理招投标活动。重点是要将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质量的监督审查来促进竞争的良性运转。最后是监督合同文本。重点应该放在合同的监督上,将质量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落实到条款中,用合同的效力来约束主体的活动结果和质量行为。只有保证了这三方面内容的监督审查,才可保证企业抓好工程的质量。
(二)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进行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方式应该适应政府监管工作
内容和性质的要求。某些监督机构一般都是用委托机关的名义在监督执法,它们需要对委托机关直接负责并由委托机关来承担执法的后果。质量监管工程师与监管机构对工程质量承担责任。
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围绕三部分来开展监管工作。三部分即环境质量、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在对关键的环节进行监管时,重点应该放在主体结构和地基基础等部位上。
(三)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工程竣工后的监管工作主要是对工程的投入使用进行把关。首先必须保证没有符合标准的工程不能够投入使用,杜绝低劣工程对使用者和国家造成直接的影响和危害。其次应该把装修和维修的质量监管纳入到工程寿命质量监管的范畴。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减少或杜绝由于装修过程中违纪违法行为造成的破坏,还应该避免由于维护、维修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而给公众用户和国家造成的直接损失。大力推行和提倡工程质量保险,避免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住户找不到责任人。
三、改进工程监督的方法
工程质量监督是各方主体保证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行为,在监督的工作中应该不断地改进工程监督的方法。第一,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平等的原则,保护权益者的利益,发挥政府监管的职能。第二,要保证监督工作的公开和公平性。第三,监督的方法应该由替代主要角色转变为审查、核查、抽查的高层次监督管理。第四,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监督管理的措施。
为了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必须积极地探索和改进工程监督的方法。努力维护公众和国家的利益,建立标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围绕建设主体和工程项目,全方位,多层次的实施工程质量的监管,维护建筑工程市场的秩序。
结束语
如果一个施工企业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不仅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美化企业的形象,收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当然,施工企业想要抓好施工质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必须做好工程的质量监管。工程质量监管一直都是建筑施工的核心所在,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程的质量监管要求建筑行业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只有保证了健全的管理体系,才能让建筑施工单位在做好质量监管的同时,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世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2]胡文强.浅析公路工程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0,(22)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的房地产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房地产业正向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房地产建设投资在整个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增加给整个建设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由于房地产业的产品造价高、寿命期较长,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主的利益,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房地产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中一些自身的特点,给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一些影响,有效做好针对性控制措施,才能更好地为发展房地产产业服务。
一、工程质量管理
这里的质量是一个广义上的“质量”,它包括:地块地段选择质量、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前期策划质量、设计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物业管理质量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前期可行性研究――产品策划――设计――实施――交付等五大阶段。做好这五大阶段的工作,使每一阶段都能提交符合市场需要、客户满意的产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关系到成败的根本。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问题是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我们普遍忽视开发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策划阶段、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如果靠获取项目施工实施的施工单位,这固然是必要的,但作为建设方,以项目而成立的团队,这种思维就应该改变。作为建设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主抓后三个阶段。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设计质量包括规划和施工图设计质量、规划设计质量。房地产开发经营涉及面广,协作单位多,市政园林、邮电、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都要涉及到,要协调好关系,保证规划质量。房屋产品质量的第一步是从设计开始的,先天不足必将带来后患无穷。因此,要择优选好设计方案,对住宅的套型、结构体系、内部功能、空间利用、节能、节地等要创新创优设计,要在保证结构可靠的前提下,达到两个要求:一要合理开间,要在确定的套房面积内,合理安排居住、使用、卫生等面积,让人使用方便,居住舒适;二要做到建筑造型和风格有艺术感,对墙体立面形状、屋盖形式的处理要灵活得当,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开发的房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观瞻价值。
(二)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管理,是提高房产质量的中心环节和重点,包括辅助施工和直接施工两个方面。辅助施工的技术质量管理,包括对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材料、配件和设备的采办,动力供应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和房产质量。为了提高房产质量,一定要择优选用现场管理好、技术质量管理好、技术素质高、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开发施工。对建筑材料和各种构件的性能、规格、品种、色泽等,必须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完全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且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在进入工地前,进行严格检验。直接施工的技术质量管理是确保提高房产质量的核心,在其管理过程中,应把握好三点:一要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通过思想教育,达到从企业领导到全体职工,都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形成“人人讲质量,个个为质量”的良好风气。二要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扎实地普及基本知识,强化技能提高。三要强化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具体说来,就是严格把好“四关”:一是材料关。对施工单位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半成品、预制品及其他一切构件,要严格把关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二是抽验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制作混凝土及砂浆试块,如期进行试压,做出试压报告记录,并实行随时抽检制;三是施工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员,要现场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方案施工,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含糊。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按照设计图纸、方案施工,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做出返工处理;四是记录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认真负责填好“施工日记”,使施工质量的每个环节都达到设计要求,切实保证房产质量的提高。施工完成后,要组织好竣工验收,组织专家按照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格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决不交付使用。
(三)房屋交付后的质量管理。房屋交付后,其质量管理并没有画上句号,至少还有两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做:一是要做好售后服务。按照建设和管理并举的方针,对开发出售后的房产,要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人管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常年开展服务工作,帮助住户解决困难,及时进行维修,使住户满意;二是要做好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工作。组织人员广泛征求住户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地进行处理。要深入调查研究开发的房产尚需改进的方面,并对调查后的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以进一步提高房产开发的质量。
二、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房地产开发的质量,途径很多,但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推行质量认证,的确是一条必由之路。通过咨询实践,我们深感房地产开发企业在ISO9000贯标别应紧紧抓住以下五个环节:
(一)在立项过程中,要服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充分尊重规划部门的意见,对标书和合同要严格评审。
(二)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的策划工作。从市场调研、投资立项、征地、拆迁、委托设计、委托施工,直到竣工交付的整个过程都应仔细认真地策划,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按照策划的结果,编制质量计划,用以指导项目开发建设的实施,确保项目开发建设的质量指标、建设周期和成本合理。
(三)严格按ISO9000对采购的要求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规划设计、施工、供货等几个方面的分承包方的评价和选择。
1、委托规划设计时,在审查资质的基础上,一般项目可采用议标的方法,重大项目可采用招标,甚或国际招标。设计输出除符合法律、法规外,一定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开发企业的设计意图。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联片开发,都应和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出设计大师们高超的建筑艺术,美化城市,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幽雅的生活空间。开发企业不能只顾自身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
2、委托施工时,可采用工程招标的方法。在审查资质的基础上,优先选用通过ISO9000认证的施工企业。
3、要对供货企业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保三大材、工程设备及其他物资的质量。
(四)按ISO9001的要求,搞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开发企业在工程招标后,不能放任不管,而要严格监控。在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后,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不管施工企业是否通过质量认证,都应该按ISO9000标准来要求他们。
1、不能将主体结构进行分包以及其他违法分包;
2、对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须编制质量计划,明确对施工过程控制的要求;
3、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严格按规程操作;
4、使用合格的施工设备和检测器具,并保证施工安全;
5、对特殊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消除日后的事故隐患;
6、遵守法律、法规,不能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
(五)按照ISO9001的要求,对建材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1、对于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开发企业一定要对监理企业进行资质审查、评价选择,再委托监理;
2、在进货检验中,不允许紧急放行(来不及检验而先投入使用),最起码钢材和水泥禁止紧急放行;
3、在过程检验中,不允许例外转序(来不及检验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必须经过严格审批;
4、对分项分部工程未取得合格的检验结果时,不得进行最终检验(竣工验收)。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除了贯彻ISO9001外,还要贯彻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国际标准),这样才能使住房或者工作场所具有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性、经济性等五大性能;才能使城市的立体环境(水、土壤、大气等)得到控制和改善,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现代城市居民青睐,拓宽销路,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效益。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开始就要确立高质量标准,哪怕要用上50年的时间,也要创建一个能够为客户提供满意住宅的体系和程序。
(一)它代表现代企业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
(二)它是深入细致的质量文件的基础。
(三)质量体系是使公司内更为广泛的质量活动能够得以切实管理的基础。
(四)质量体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整个公司主要质量活动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改善的基础。
四、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广义性、连续性、时效性和相对性特点。
(一)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所涉及的范畴内,项目管理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而产品、过程和体系又都必须具有固有特性。
(二)连续性:不同于制造企业的工序制造,材料供应、质量检验等质量管理过程属于一次性暂态过程,在房地产项目运作中,由于房地产的产品特性决定了房地产的质量管理过程是长期和连续的。
(三)时效性:由于房地产项目组织工作的顾客和行业监管机构等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工作及其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及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如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满意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而一段时间后原先的质量标准体系或者建筑材料换代也会导致质量标准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房地产项目所依据的标准也就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组织应定期对质量进行评审,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并相应地改进产品、体系和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持续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四)相对性:房地产项目所面对的顾客和其他相关各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要满足要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五、总结
房地产质量管理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出发,对工程质量管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最后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但是,对于如何具体的从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出发进行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作者单位:1.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永华.房地产行业推行ISO9000和ISO14000标准实务[M].海天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一、水泥行业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行业产品质量特点
1)大多数企业产品质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水泥是由熟料、缓凝剂(石膏)和混合材一起研磨而成的胶凝材料,根据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水泥品种主要由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来决定。
由于我国水泥产品国家标准对品种、强度等级划分较细,因此各类型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和市场需要生产不同品种、等级的产品,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行适用的、符合国情的水泥产品国家标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
大型旋窑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且多数企业为适应市场、抢占市场,其产品质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达到优等品的要求。为了控制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的作法是,除执行国家的水泥标准外,还制定了企业的质量控制规范。据调查: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技术力量到检验手段都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2、水泥行业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认证
我国从1988年2月开始对水泥产品质量认证,1995年开始对水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十多年来,水泥认证在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引导消费、服务政府、企业、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泥认证模式有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国的产品认证制度分为“自愿性认证”及“强制性认证”两种,水泥产品认证为“自愿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的认证模式为初始工厂完整质量体系审核十获证后部分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
2)水泥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网。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质量工作的要求和行业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各级企业和相应级别的水泥质检机构之间有一套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制度,产品的对比检验结果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并纳入企业质量考核统计,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自1985年起,多次安排国家监督抽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对提高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3)质量政策法规情况
水泥产品是一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水泥产品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在总结我国水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目的就是将最终产品质量把关变成产品生产过程把关,即从原材料进厂、生料、熟料、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采取层层把关,对化验室条件、人员素质以及检验结果比对均进行统一规范。
4)水泥标准体系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其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水泥标准关系到水泥生产、使用、监督等各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水泥的标准化工作、规范水泥生产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促进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具体对策
1、要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水泥工艺的力度。
2、水泥企业用于质量管理的软硬件普遍投入不足,要制定相应政策规定企业每年提取质量管理的投入费用,并对是否专款专用进行检查。应对水泥厂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技术装备、质量控制和监测设施做出具体规定:对质量控制投入不完善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应要求其尽快追加投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完善质量控制设施和管理手段。
3、制定水泥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优化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许可证发放办法中关于生产质量检测控制设施和实物质量水平的标准。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外,新建水泥厂核准中要把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的配置作为必要条款,对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投入不足的企业,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
4、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修订并行业管理规程。为适应新的形式需要,需对“水
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明确界定水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规范化验室制度,强化企业化验室对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5、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应加强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质量的管理,实施强制性认证和红黄牌制度;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和水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充分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的间题。
6、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安全地利用废弃物。建议未被允许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的工业废渣应经过技术鉴定、相关部门审批、建立标准后才能使用,并在行业检查、生产许可证审批、质量认证中将该项列为重点审查项目。对于掺加混合材,除已做过工作的可掺加外,为发展循环经济、增进废弃物综合利利用、节能减排,没有做过工作和研究的,在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无害性试验和检测、研究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供可靠足够的数据并经过专家鉴定和工业性试验后,准许其利用,但应由政府部门审批批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7、改革水泥质量监管体制。分离和调整质检行业的职能和利益关系,明确技术监督部门执法和监管的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重视发挥并确立行业协会在水泥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8、建立健全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品的后处理。
9、建议国家认证监管部门加强对认证机构入门、运作的监管,提高认证机构认证的质量和有效性。
10、建议建立混凝土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成为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
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证明,产品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建材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虽然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间题。特别是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不断提高我国水泥的产品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偏重施工质量,忽视设计质量
大多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从业人员认为施工质量应该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始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因质量管理和疏漏而造成的隐患。而目前超高压电力电缆项目相对比较相似,设计抄袭现象较多,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相应也不规范,造成设计的质量下降。
1.2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忽视贯彻执行
工程招投标时,对企业的质量认证体系有明确要求,所以电力企业都认真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质量的管理却流于形式、不重效果,没有全员参与,且落实执行不力,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1.3项目监理作用不够
电力监理单位往往考虑成本因素,造成派到施工现场的人员在数量、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达不到工程项目的要求。尤其对于电力电缆这个专业性强且发展时间较短的行业来说,能够胜任监理岗位的人员相对不多,这些都造成项目监理作用严重不到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4重施工进度,忽视施工质量
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基本是送电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前期工序常常造成剩余施工工期比较紧张,这势必使电力电缆施工单位偏重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
1.5重敷设、接头质量,忽略其他配合项目质量
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中电缆敷设、接头是保证顺利送电的基础,往往会被重视。而电缆支架、防火防水等的施工质量却往往被忽视,其施工缺乏质量监控。
2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加强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设计阶段分为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按照电力电缆工程项目管理规程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概要设计应明确说明施工流程,绘制施工流程图,包括完整的施工工艺及相关设备、人力、材料等。详细设计阶段应制定详细的电力图,精细到每根电缆走向和线路长度,配合实际自然环境考虑每一步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并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2.2针对项目特点建立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程序和所需要的资源等。只有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项目人员组织结构的特点,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措施保证、经济保证等几个方面建立和细化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每个参与者明白自身的质量责任并按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进而为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保障监理履职的有效性
在工程投资合理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相应的监理费用,保证监理单位能够按合同要求履行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作为监理单位应负责给年轻的监理人员提供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一些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帮带培训,使整个监理团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上一个层次。监理人员自身也要遵守监理职业道德,认证履行监理的职责,这样才能提高超高压电力电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4正确处理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盲目追求工期会使质量目标难以控制,容易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相反,一味保证施工质量,精做细干,而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则会造成工期延后,同时增加工程成本。所以,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事前预测,作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中互相协调运行,以确保工程在合理的时间内合格完工。
2.5提高现代化管理软件的利用水平
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信息通畅,现代化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管理效率。所有参与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获得直接、准确、及时的质量信息,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更为准确的决策。管理人员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情况输入到现代化管理软件中,通过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以满足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许多要求。因此,现代化专业管理软件在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6重视电力电缆项目零星工程的过程管理
电缆支架、电缆防火防水封堵等零星工程虽然占整个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的比重很小,但应加强对其过程的质量控制,而不能只注重竣工验收。应对电缆支架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并监督其安装过程,尤其是安装位置、安装尺寸必须与图纸中相符,确保电缆敷设到位。对电缆防火防水封堵中的隐蔽防火材料(如防火包)要会同监理进行过程验收,确保数量和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公用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为了加强基础性建设,需要力争项目的施工权,从工程体系的实际施工进度出发,了解影响施工管理的因素,以加强现场管理,提升工程的质量为目标,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概念分析
施工管理体系是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较高,涉及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比较大,在管理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掌握管理要素,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受到内部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天气、地形、周边社会关系等,内部因素包括:材料的供应、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基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需要根据工期要求和项目施工费用,将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
二、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程序混乱,各项管理程序无法落实到实处,增加了管理难度。以下将对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安全管理意识不全面
部分施工单位多以经济效益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进度,多是应付工作。其次由于施工程序比较复杂,为了简化程序,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导致建设程序混乱,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1]。此外部分工程采用的是承包责任制,承包商仅需要按期交管理费即可,进而削弱了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公用工程的质量。
2.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理论依据,但是当前由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没有理论依据,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差强人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用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现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根据实际要求采取同步的方式进行管理。其次是缺少必要的监督体系,公用工程涉及到很多管理程序,需要加强对不同管理程序的实时管理。但是由于管理者重视度差,没有将相关监督管理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实践中存在管理和监督漏洞,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受阻。
3.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公用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多是以在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很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工程在体系的进度及约束条件了解不到位。其次部分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安全隐患逐渐增多,给工程质量带来威胁。
4.材料和设备管理不善
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公用工程施工中的硬件设施,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工作效率,进而达到强化管理的目的。当前在材料管理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材料安全管理体系,没有从正规厂家进货,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取样调查,导致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是设备管理不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掘机、推土机及沥青摊铺机等设备,由于机器类型趋于多样性,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合理化操作。但是由于管理体系比较复杂,存在的违规操作的现象比较多,部分挖掘机即用于挖掘,也被用来装载材料,对自身安全性影响比较大。此外车辆超载的情况比较突出,不仅对道路损害较大,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2]。
三.如何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基于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从实践出发,了解管理要点,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以下将对如何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1.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针对当前管理模式不完善的情况,需要从工程实践出发,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关执行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责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合理编制管理内容,对各个项目进行编制,将其整理成指导性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其次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3]。
2.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针对当前管理者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需要制定安全的管理体系,不断增强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管理者需要深入到执行环节,了解施工程序的复杂性。在施工管理中,需要明确各类指导文件的作用,按照项目分类要求,合理编制预算体系和结算体系,考虑到工程造价的影响,明确利益指标,根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将管理程序落实到实处,不断强化自身管理理念,促进公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管理者是施工建设的主体,自身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能力,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到公用工程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大家的工作责任感。其次需要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由总公司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人员进行演示训练,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程序进行操作,进而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建设人员的操作能力[4]。
4.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材料和设备在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把工程材料关和设备关。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5]。首先需要从正规的渠道进货,采购人员要选择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标准的厂家进行购买,进场后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监测,在保存阶段要注意对特殊材料的管理,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工程质量。设备是施工的硬件设施,为了进行安全管理,要加强设备的看管,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验收,及时对其进行保养,了解设备当前工作状态,禁止出现车辆超载或者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对于不符合应用标准或者已经报废的机器要禁止使用,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工程管理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需要从多个管理方面入手,将管理程序落实到实践中,做好管理工作。由于工程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对工程体系进行实时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韦玉冰.有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大理周刊,2013(18):90-93.
[2] 郑业进. 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200-204.
0 引言
长期以来许多施工企业没有真正把施工质量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没有完全树立起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观念。随着业务的扩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例如:质量意识薄弱;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跟不上,管理人员少且素质低,施工队伍不按图施工,不照操作规程作业,不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等现象比较突出;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掌握较差,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不清楚;建筑材料质量差,把关不严。上述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破坏了组织士气,更为严重的是,它阻碍了项目的正常进行,损害了建筑企业的形象。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能提高的关键不在于项目具体运作中存在着问题,而在于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运用不当,本文即从研究这些问题入手,运用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施工前解决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对工程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做好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掌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的情况。
第二,贯彻ISO 9000标准、体系建立和通过认证。
第三,增强领导班子的质量意识,组建质量管理机构,使质量管理权限得以实施。
第四,建立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承包单位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取得良好的质量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掌握的原则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二是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三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应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应分析充分;
四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施工组织设计切实可行;
五是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应先进适用,技术成熟;
六是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健全且切实可行;
七是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3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3.1 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
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施工测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并且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例如,测量控制基准点或标高有误,会导致建筑物或结构的位置或高程出现差误,从而影响整体质量;因此,工程测量控制可以说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1)施工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批准后施工承包单位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并应对其正确性负责,同时做好基桩的保护。
2)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在工程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是用施工坐标系统的坐标来表示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初始坐标和方向,一般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测定的,测定好建筑物的长向主轴线即可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初始方向,以后在控制网加密或建筑物定位时,即不再用控制点定向,以免使建筑物发生不同的位移及偏转。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时,应抽检建筑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水准网点以及标桩埋设位置等。
3.2 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给承包单位现场范围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图中详细注明各工作区的位置及施工顺。施工现场总体布置要合理,要有利于保证施工的顺利地进行,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区的道路、防洪排水、器材存放、给水及供电、混凝土供应及主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布置等方面予以重视。
3.3 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的控制
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都将构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在采购订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如预应力钢筋的硫、磷含量等),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订货采购。
2)对于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按经过审批认可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采购订货,质量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交货期应满足施工及安装进度安排的需要。
3)供货厂家是制造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主体,所以通过考查优选合格的供货厂家,是保证采购、订货质量的前提。为此,大宗的器材或材料的采购应当实行招标采购的方式。
4)对于半成品和构配件的采购、订货,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质量检测项目及标准;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说明书等质量文件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权威性的质量认证等。
5)某些材料,诸如瓷砖等装饰材料,订货时最好一次订齐和备足货源,以免由于分批而出现色泽不一的质量问题。
6)供货厂方应向需方(订货方)提供质量文件,用以表明其提供的货物能够完全达到需方提出的质量要求。此外,质量文件也是承包单位(当承包单位负责采购时)将来在工程竣工时应提供的竣工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证明工程项目所用的材料或构配件等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格证明;关键工序操作人员资格证明及操作记录(例如大型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应力工艺操作记录);不合(下转第177页)(上接第84页)格品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明及证明;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必要时,还应附有权威性认证资料。
3.4 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
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除应考虑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外,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例如,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应配备有足够的搅拌机和运输设备;在一些城市建筑施工中,有防止噪声的限制,必须采用静力压桩等等。此外,要注意设备型式应与施工对象的特点及施工质量要求相适应。例如,对于粘性士的压实,可以采用羊足碾进行分层碾压;但对于砂性土的压实则宜采用振动压实机等类型的机械。在选择机械性能参数方面,也要与施工对象特点及质量要求相适应,例如选择起重机械进行吊装施工时,其起重量、起重高度及起重半径均应满足吊装要求。
2)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应足够。例如在进行就地灌注桩施工时,应有备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和振捣设备,以防止由于机械发生故障,使混凝土浇注工作中断,造成断桩等质量事故。
3)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应按计划备妥;且都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机械设备的类型、规格、性能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以及维护修理不良,不能保证良好的可用状态的,都不准使用。
3.5 分包单位资质的确认
保证分包单位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因此,应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严格控制。控制的重点一般是分包单位施工组织者、管理者的资格与质量管理水平,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操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3.6 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
施工阶段,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依据。因此,承包单位应认真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设计交底工作,以透彻地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同时,承包单位还要认真做好图纸核对工作,对于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建设单位。
3.6.1 参加设计交底应着重了解的内容
有关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方面;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如规划、环保等)对本工程的要求、设计单位采用的设计规范、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等;设计意图方面: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比选的情况、基础开挖及基础处理方案、结构设计意图、设备安装和调试要求、施工进度与工期安排等;施工应注意事项方面:如基础处理的要求、对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主体工程设计中采用新结构或新工艺对施工提出的要求、为实现进度安排而应采用的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等。
3.6.2 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
施工图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为了充分了解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减少图纸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变更,施工承包单位做好施工图的现场核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图纸合法性的认定;图纸与说明书是否齐全,如分期出图,图纸供应是否满足需要;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管线是否探明并标注清楚;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一致,图纸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和符合标准等等;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是否充分、可靠,地形、地貌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施工图或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是否备齐。
4 结束语
总之,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信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孙永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4).
[2]毛鹤琴.工程质量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
[3]王黎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索[J].山西建筑,2008(11).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装修市场异常繁荣,工程质量则成为装修公司在竞争中立足的根本。而只有对装修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全面保证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里事前控制是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中预防为主的观点。事前控制的目的是将事后的处理变成事前的预防,通过事前的有效控制,才可以减少事中和事后的质量问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装修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措施:
1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
装修公司的质量管理行为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先行要素,必须建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由上到下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才能切实可行的提高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的统一体,其程序文件应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真正能够有效运行,而不要成为应付内审和外审的花架子。目前一些装饰公司存在着如下问题:总经理忙于经营而质量意识不强,致使公司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低下;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只为质量认证而准备,从未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从未按程序文件运行;项目部各自为政,工程部对其培训和监督力度不够……致使质量管理流于形式,更无从谈起质量控制措施。装饰公司应尤其重视质量监督工作,设立质量监督部门(或由各部门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对各项目部工程实行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将自检、专检和联检有机结合。这里应注意内部质监部门要以公司利益为重,要以第三方立场客观、公证的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
建立质量责任制,就是把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和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操作者,责任制度要健全,责任要明确,要把质量责任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
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
人是装修工程实施的主体,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素质都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曾听一位项目经理说,同一个工人在不同的项目部,做出的活却大不一样。这句话充分说明: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可以影响工人的技术水平,而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可以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装修工程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的特性,装修工程的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工程形成过程的总指挥,除了必须具备足够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外,还应积累一定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这样在图纸设计不完善的时候,能对造型的形体、比例、色彩及风格正确的把握。
公司应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所有人员均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在施工前,要组织相关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每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交流讨论和技术交底,使每个人目标明确,责权清晰。对于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难点,施工前要分别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由技术娴熟的工人做出样板,再组织人员观摩、总结,进一步交底,从而达到质量预控,以免埋下质量及安全隐患。
3 完善工程设计,加强图纸会审工作
如果把一个装修工程比喻成一部电影,那么设计图纸则是这部电影的“原著”。设计图纸是装修工程事前质量控制的依据,应由具备装修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应符合城市规划、消防、环保、节能等有关规定,设计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但目前有些中小型装修工程的设计并未满足以上要求,由装修公司不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其设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土建常识,不学习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甚至不去现场了解实际施工方法,而盲目的追求装修效果忽视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设计深度也不够,许多节点大样都未考虑周全,给施工造成了许多的困扰和隐患。在我国目前装修工程图纸审查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尽可能的将图纸报送审图机构审查,至少应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及时发现图纸的差错,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和修正,配合设计人员完善图纸,消除因设计造成的质量隐患。
4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并组织会审
一、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从总体方面来看,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乐观。这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
(1)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
(2)许多工程结构隐患严重,甚至导致建筑倒塌;
(3)装饰工程质量低劣,给排水、电气、燃气、消防等设施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是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2)是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有的过分压低造价,有的购买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并执意让施工单位使用,有的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
(3)是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偷工减料;
(4)是不少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进入工地。
(5)是一些供电、供水、消防单位搞“行业垄断”,名工种之间配合不协调。
规划设汁配套设备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几乎每一宗质量事故均可找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原因,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质量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曾有一整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但主要集中在政府监督和企业自我监督方面,缺乏的是用户的有效监督。
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对策的探讨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工程建设领域中对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初,结合我国国情,参照国际惯例,政府对工程质量实行监督以来。相继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全国形成了一整套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有效地把工程质量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加强了企业质量管理,促进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提高。
(1)增强质量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
目前,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较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倒塌事故及工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淡薄有一定关系。由于设计市场、施工市场、建材市场的庞大且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因此,只求利润,缺乏质量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如果我们的监督体系不重视质量,没有一个强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2)如何加强对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
项目法人是投资者的代表,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加强对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应注意:加强合同管理,避免项目法人在建筑设计、施工中签订各种虚假合同,逃避国家的监督。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照法定程度和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是否公正地择优选择了中标单位。严格施工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必须按有关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批,领取了许可证方可开始施工。严格项目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准交付使用、不办理产权登记、不准进入市场交易。
(3)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责气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天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
(4)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为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监督国家管理基本建设的各项制度执行的部门。如果这些部门不从严把关,违法办事,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强制性监督作用根本无法发挥。为加强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应制定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建立建筑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分管领导的质量责任,如发生质量事故,除追究当事单位和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外,还要追究各级管理机构领导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工程监督等方面的领导责任;组织力量不定期的检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严肃查处收受贿赂等犯罪行为。
(5)用户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