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村的传统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的传统文化

篇(1)

一 研究缘起及综述

当代农民群体包括留守乡村的务农群体和流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外出群体,他们从一开始就带有农村固有的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习俗,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在农民生活中起到“在场”和“缺场”的种种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农村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或时代了,而是成为整个人类行动和跨时代的现实存在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生存的或即将生存的大脑。因此,研究农村传统文化需要将农村场域和城市场域相结合,把农村群体和进城群体进行对比,将传统文化逻辑和现代文化逻辑相比较,以此来看待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遭遇。新时代的国民,甚至是身处其中的农民群体也无法真正地认识到此种风俗习惯的重要作用,而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新生农民群体所轻视和忽略。运用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对农民群体文化中的固定行为模式进行心理解读,再通过简要分析外出务工农民群体的固有文化习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与新的文化逻辑碰撞时产生的行为失范、自我认同感缺失等一系列社会后果,笔者将对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真实的心理运作机制进行分析。

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始终与这个社会的文化密切相联,文化和社会心理行为的取向是双向互动的关系[1]。从已有的对农村文化、社会网络、农民群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例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人情”,这一“世俗化的文化概念”。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生产的象征,它使得人情的产生和形成,除了表现在中国的家族制度和家族主义文化观念中,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深化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以及文化的泛化过程[2]。有的学者将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的双向建构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利用符号互动论将“意义”视为关于“自我”和客观世界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行动者对行动情境的反应和泛化他人的态度,利用情境知识作为现实知识的构成部分,具有影响行动并建构社会的功能[3]。有的学者从跨文化心理学角度揭示个体或群体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下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获得文化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意义。也有学者从区域心理学角度开展系统的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较大,所以不同历史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生态区域生活的民众在文化社会心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4]。还有学者在社会转型及人情社会的背景下,利用民间文化的深厚传统和“送礼”的心理基础——安全心理及从众心理、面子心理,进行农村文化心理要素分析以指导农村社会文化建设[5]。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农村的文化传统,可从“符号互动论”、跨文化心理学、农民的社会人类心理学等角度,探讨社会情境与社会互动、不同群体与社会环境等关系,但学者们大多忽略了农民群体自身的现实心理体验和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象征。本文将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并着重以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探讨农村传统文化及农民群体的现代性遭遇,对比生活在不同区域环境的农民群体的日常实践得出一些反思,从而进一步思考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现代社会关系重建问题。

二 基本概念及理论简介

关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讲述:第一、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由有机体的感受性选择决定了他的环境将是什么,在环境中发现的刺激本身释放出一种按照某种方式动作的趋势;第二、意识与有机体相联系的环境的关系:说明意识是取决于环境中某物与某个有机体的联系的一组特征,心灵的东西便于环境对于一个特定有机体所具有的特殊特征相应;第三、“自我”的普遍特征与个体特征的关系区别:“客我”是普遍的,而个人的不同感受使普遍的“客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表现。“理性”出现在有机体(主我)在自己的反应中采取了其他的有机体的态度(客我),并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动。这种合理性的东西与群体的语言、文化等符号相关系,所以理性(心灵)以组织以及这个社会组织中的合作活动为前提,思维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种对话的继续。“主我”对采取群体的态度时,发生的姿态唤起了一种略有不同的姿态,这样无限循环下去,最终促使社会的改变。“客我”是指自我的关于他人对自我的形象的心理表象或自我对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的内在化。它代表自我的被动性、社会性的一面。“符号”就是用于唤起其他人反应态度的一套表意姿态(语言等)[6]。

农村传统文化指的是从农村的生产生活中自然演化出来的一种族群的生存哲学,其主要内容包含农民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规范等。信仰体系主要有神、祖先、鬼三类;仪式形态有家祭、庙祭、墓祭、公共节庆、人生礼仪、占验术等;象征体系包括神系的象征、地理情景的象征、文字的象征(对联、族谱、道符等)、自然物象征等。“传统的文化除了满足一般民众的个人心理需要之外,还表现出个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对‘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私与公、人与‘超人’、世俗与神界关系的界定,是民间信仰仪式的主要内容”[7]。传统文化以惯有的亲属关系生产为中心的象征逻辑,深植于农民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实践之中,例如祖先祭祀、人生礼仪、族谱修复、宗祠重建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以人的生产生活为目的的文化表现系统,但当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以物质经济生产为目的的现代意识形态的渗透时,这些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亲密关系的“客我”普遍性模式,是正在消失还是复兴?在外来力量的冲击下,农村的社会网络互助关系将走向何方?流向城市外地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会遭遇被排斥的境遇,他们对此会有什么反应行为?

三 农村宗教仪式的社会心理解读

(一)对农村宗教仪式的分析

农村盛行的看风水、占验术等宗教仪式,在科学主导的现代意识形态下,往往被贴上“迷信”、“愚昧”、“落后”的标签。在当今众多人类学家看来,宗教仪式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另类思维方式,与当今的科学思维是平行的,并不存在进化高低等级之分。但正因为当今社会是以科学实证的唯物主义观统治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模式,而巫术等民间信仰带有的神秘和超验色彩,在科学世界里显得难以被理解和接受。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无法解释的认知模式,对于民众“自我”在现实生活的实现来说是毫无关涉的,因为民间自古以来就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自己感知和解释世界的另类逻辑,特别是当农村文化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河床底端,对于表面的河水浪潮冲击要滞后甚至逆流而上,促使民间宗教的不断复兴,这种存在已久的事物,与其说是与来自人们对外界的一种恐惧感有关,不如说是民众的“自我”在当今过于唯物化、去魅化的现代社会认知压力下,寻找一种重新通往救赎的新途径。而将其打上“迷信”、“愚昧”、“落后”的标签,是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过于强调和没有批判对象的虚假解释。相信鬼神、灵魂的存在,却又不能与其进行直接的交流以获取某种满足,但可以通过宗教“专家”获得某种联系,甚至达到某种神秘的体验和感应。这种基于个体的感应体验,并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经验和现代科学仪器所证实,因此失去了其普遍性的“客我”意义,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道理所在。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采用一种悬置的态度,从它所关涉的社会情境来解读。

(二)农村宗教仪式复兴的社会心理探源

在当今农村,因人口流出、市场商业竞争渗入、贫富差距拉大等各种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农民缺乏对现代性后果的有力预防,这使农民面临着种种不安全、不稳定的“客我”反应心理,急需各种特定力量来进行庇护。农民的“自我”在失去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自然环境的稳定感情况下,除了“自我”在主观意识下的勤勉劳作外,还要寻求其他方式以满足“自我”的期望。因为农村社会对家庭繁衍的祈求、命运的掌控、声望的追求等,不断地影响着农民的“客我”集体标准,而为强化自我的存在感,控制风险厄运带来的威胁是带来否定性的“自我”。寻求宗教、人情就是因为农村生活环境下形成的“泛化的他人”使“主我”从中找到改变现实的另类途径。所以说,民间宗教的复兴反映了民间把过去的文化改造为能够表述当前社会问题的意识模式的过程,这种有机体与物理对象的关系,与人们对巫术的关系和社会对象与自我之间的重合关系类似,是没有矛盾的“主我”行动决定融合其中,在动作之手段表现了目的[6]。

(三)农村宗教仪式的社会心理解读

在宗教仪式中,由民众、宗教“专家”、超验力量三者构成社会行为主体。民众祈求与自然环境、超自然力量的和谐共处,宗教“专家”作为联系人与自然、超自然的中介角色,完成民众对于自然、超自然的刺激形成的“客我”形象认知。民众对于超自然的相信,是民众与宗家“专家”进行合作的前提,也是民众对“专家”的角色扮演意义的信任。“专家”的角色扮演融合了民众和超自然环境的“客我”与“主我”的具有超验性的实践相结合,使自我在咒语、道符、姿态仪式等符号中得到表现。而民众的反应是否具有同一性和有组织性,关系到宗教仪式的普遍性与习惯性反应。这种反应是否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社会时空)中的一种必然性关系中,以说明宗教仪式的意义,使民众的“主我”能通过“专家”的语言等符号的指示,直接做出针对“客我”的一系列可控制的行为,从而改变现状,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当然,“专家”的姿态符号系统并不为民众所熟悉,因为该符号系统对所有不同个体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由于对前者和超验力量的深信,民众以一种非思维的意识参与该过程,所以宗教仪式的意义并不是一种心理意识内容,而只是当它和人类的表意符号成为同一的时候,意义才变成了有意识的东西,例如金钱、权力等。所以说,我们认为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是带着现代功利主义的理性心理偏见来看的。“意义”不是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存在的东西,而是到后来人们的交换关系脱离自身的社会网络环境,变成了货币之间的交易时才产生了理性计算的意识。

(四) 不同社会场景的农民群体社会心理比较分析

当今农村社会环境急剧变迁,农村的社会关系、道德传统似乎日益衰微,他们的“客我”和主我都将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所有中国村落里,都存在着两种或多或少互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制度和信仰:一种是广义的、合作性、凝聚性的原则,其作用在于促使社区形成一个共同体;另一种原则是自我关照的、裂变的,其作用在于强调分化与差异性[7]。在市场经济越来越盛行、越来越“自由”的时代,个人选择能力的增强对经济理性约束的淡化甚至崩溃时,“经济人”的过于理性意识带来的异化后果,使得爆发式的逐利吞噬一切心灵(自我)[8]。所以,当今很多农村是以第二种原则占支配地位的,但另一方面,宗族等民间的互助网络势力在新的充满敌意的状态下,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生存空间,甚至主导着农村的社会变迁,提供国家无法提供的社会互助、公益事业等。在全球化的时代,农村社会的经济生产、交换、消费不是封闭的存在,而是以历史记忆中的“客我”为标准,重新吸纳并调适外来的力量刺激,以整合进一个新的“客我”之中,“主我”仍然运用传统的符号模式去创造性社会实践,以实现符合传统的“自我”。所以说我们一味的以经济标准的“客我”去衡量农民的“自我”成就时,我们陷入了一个相当狭隘的“自我”偏见之中,盛行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中。“由于文化的隔阂,而引起的矛盾会威胁到人们的共同生存”。[9]这也许就是当今城市生活出现不安定或者社会维稳成本如此巨大的客观来源。因此,我们急需做的就是疏通河道,让河水中的每一分子找到属于自己前进的渠道以实现自我。

四、反思与总结

从农村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仪式、象征中,从农村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下的农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外出的年轻农民群体的现代遭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仍生活在农村土地上的人们,仍然会坚持他们原有的社会规范和文化的“客我”模式。日常实践一方面实现了个人自我,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再造了原有的结构和系统,使社会的再生产得以继续循环下去。因此,复制社会文化符号体系的不是社会化和仪式,更重要的是个人日常的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个体组织了社会环境的“客我”,“主我”受其影响和制约,不断地在现实环境中复制这些社会文化体系。但离开乡土这样的变异,是不影响农村体系的维持,而只会影响外出人的“自我”实践和实现,这是因为与城市的文化观念等一系列的隔阂,他们并未实现“主我”与“客我”的融合。面对失去有普遍性意义的“客我”,“主我”也就失去了应对的所有期待、规范及理智,只剩下如何实现“自我”的优越感以获得自尊感,而面对不被尊重和无多大能力展现的社会环境下,只能采取一系列扭曲的行为来实现自我的存在感。

找不到真正的属于超越单一标准的“客我”,而这种“客我”与我们的大环境有关。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以亲属关系为中心的传统象征体系的生产复制为取向的人生取向,另一个是以物质经济生产为中心的唯物体系的生产体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鸿沟,以致当农民脱下传统的装束走向另一极时,难以找到适应现实的“客我”及那一套信仰、价值规范、情感和态度的反应体系。各层面的“客我”标准互不干涉,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更高程度的“主我”的主观创造和发展水平了,自我也就不断地在现实无奈之中为寻找优越感而处于极端之中。

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就是对已经形成的具有历史普遍意义的“客我”的尊重,这对于来自农村的青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只教育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文化体系,却没有教会他们以什么方式来对待这种生产体系的裸的理性牢笼,使得他们像“流浪者”出没于城市的铁栏中一样。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群体,不使其成为失去“客我”的单向度的人,让他们在工作的场域中找到归属感,形成一个受人尊重的群体,这不仅需要他们“主我”的主观性提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市民群体的不断地改变交流的态度,有情感的投入到现实行动中,作为城市的“东道主”和共同体的一部分做到应有的善待“客人”,客人的“客我”才能做到逐渐改变社会的感知结构,客人的“主我”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终客人的“自我”才会因共同的社会情感利益和社会目标而平和实现的可能,也就是在物质生产的环境中形成亲情关系增长的共同体社区。米德认为:经济社会和普遍宗教能够接近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理想[6],但缺乏普遍宗教信任的“去魅化”的经济社会,人与社会之间是难以达到大同的理想。因此,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互助网络的维护,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晓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要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7):42.

[2]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1996(02):57|64.

[3]赵万里、李路彬.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10):87|93.

[4]张海钟.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和区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01):50|54.

[5]欧阳晓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理要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7):42|46.

[6]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5、246|247、286|290.

篇(2)

一、儒家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国家战略,其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我们这条从未间断血脉才造就了我们五千年得以延续的文明。辩证的扬弃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的精神资源。总书记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指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近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更新、经济格局不断整合、的新社会形势下,传统道德观念甚至是主流道德观念有边缘化的危险,所以,传统道德文化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厚重则根基牢固,藏富于农民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和谐。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2]在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后,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广泛展开,并取得很大的成绩,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滞后性是新农村建发展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一方面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文化修养,这两方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是传承下来的古代先哲道德理性的沉淀,是人之所以为人此价值的精髓所在。孔子讲仁爱、孝悌与忠恕;孟子将“恻隐之心”与“王道”;朱子讲“天理”;王阳明讲“本心”“良知”。这些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古代中国甚至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核心。因此,通过发掘儒家传统道德核心价值,扬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并使之唤醒农民内心潜在的道德意识,呈现道德理性,从而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构基层的道德价值,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理论支撑,最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从2005年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学术界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逐渐产生了大量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十之后,学术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更加丰富而具体,这方面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科技、新农村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但现实而言,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文化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还只是停留在农村文化的体制和结构、问题表现等一般性论证上。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了多种实地考察、调研工作,以把握农村文化问题的现状,从而寻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案。例如,2004年6月至7月,文化部6个调研组分赴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自办文化情况进行调研。2006年3月至7月,财政部教科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组成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对19 个省市区的70 个县市200个乡镇进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另外,财政部综改办、教科文司委托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调研项目对全国19个省市区的23742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总的来说,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实践探索经验之上的观察和描述阶段,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一种普遍的理论指导,文化建设更多地只是一种口号,文化建设研究也只是一种对传统农村文化体制问题的分析,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现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案,在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细致方面远远不够。

三、以儒家道德价值重构农村价值体系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相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陶冶农民的情操、丰富农民的生活,从而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进经济效益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表现出了普遍的农民素质底下,并由此产生很多消极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民,而农民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养不高,这是由于农村文化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所致。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工作的开展。农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知识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制约人的全民发展和发展环境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对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正视农民素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民问题,同时努力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处理一个基本问题。

儒家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地位作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文化闪耀的光辉。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儒学史。

千年传承的儒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现,而且先已成为当代社会人文伦理价值的核心。儒家传统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假设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毫无疑问,儒家传统道德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毅然挺立,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自觉。社会越文明则越和谐安定。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时代不同了,传统文化也应顺应时代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代社会现状和时代要求向吻合,从而寻求到符合中国二十一世纪农村发展所需的理想道路。

儒家传统道德价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规范调节作用。以儒家传统道德来调节农民社会关系,就是依靠传统礼俗为维系手段来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儒家传统价值在农村的挺立,首先就促使了回复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这个风俗习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民文化素养底下,传统道德信念缺失,都归根于农村传统风俗习惯的破坏。千年来农村社会本就是依靠传统习俗来维系的。儒家传统价值除要求重建传统习俗之外就是如何提升农民道德自觉意识。以梁簌铭的话就是“不以享福为念,而惧自己所作所为有失于理”[3]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道德自觉,在儒家看来道德本性“人皆有之”,无需求助于外,而道德是通过社会共识、风俗习惯、内在信仰的力量实现的;是依靠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的。这种儒家式的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无疑是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

农村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复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复兴传统文化,重构道德价值,重树农民人格素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重中之重。新农村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一个充分而强烈的文化自觉的农村文化运动。“文化自觉”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生存方式、传统习俗以及特有的话语,这些就是我们常讲的民族精神。以传统儒家道德价值重塑民族精神,重拾农村的传统人文信仰,重现人之为人此价值之精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面貌,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新华网2013-08-20.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4.

篇(3)

教育行政机关如同一个指挥者,他的指挥棒指到哪里,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就会跟到哪里。如果一个教育行政机关一味的强调成绩,强调分数,那么老师们很难有心思去了解传统文化,很难自觉的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了全面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与传统文化功底,强化建立文化自信,教育行政机关可以充分利用宽裕的寒暑假时间,利用零散的双休日时间举办教师系列培训班,邀请专家团队教师精彩授课,带领农村初中教师走进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世界,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让专家教授严谨的治学风范、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独到精妙的文化解读给教师们带来一堂堂文化盛宴,对教师们进行一次次文化的洗礼!让老师们心中有传统文化的种子,有传统文化的标准,让他们满怀信心、正气盎然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学校多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教师在辅导学生的实践中自己的传统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相长,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所以在学校中,校方应该多举办一些经典文化大赛,诸如:经典篇目诵读、规范汉字书写、传统艺术鉴赏、传统技能才艺展示、传统礼仪的展示等。让老师们在辅导学生的同时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源头活水要丰富——多读书、多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素养

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而作为集中华传统之大成的文化,当是我们终生学之不尽的“教科书”。读四书五经、读唐诗宋词、看明清小说、看传奇故事,在书海中让自己成长。慢慢的,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就会根植于心中,这样的老师才能在上课的时候将中华民族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有效的滲透到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传道、授业、解惑”,才不会教出一群只会循规蹈矩的“呆子。

每一位教师,还应该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要从不同的途径习得更多的知识,从电视上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台湾百科》,看各民族风情;在网络上遨游,看中华文物史话,看中国朝代演变的故事,看中国的名人名家。有计划地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闲暇时多听听传统名曲,看看经典戏剧。

四、加强交流,坚持让教师走出去,拿回来

篇(4)

目前,全国许多小学都已经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了学校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城市小学生相对于农村小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学习方式方法上无疑更有优势,如何能让农村小学生也能高效习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当前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认识不够。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传授传统文化的责任是那些教语文、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的事情,至于教数学以及科学等课程的老师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只要完成自身课程任务即可。而相当一部分农村的语文课程的教师则认为小学阶段重点应该是在识字和浅层次的阅读上,对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不清。此外,就是那些孩子的监护人本身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清,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祖父或外祖父一辈,孩子父母则外出打工,这些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而祖父或外祖父往往本身文化水平就低下,因此对“传统文化”一词,他们已经感到非常茫然,对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自然也是相当陌生。

(2)教学方式单一。不少老师传授传统文化的方法上单一,比如在对《弟子规》和《论语》的讲解上,相当一部分老师只是简单的对这些经典原文进行翻译,不管学生是否能听懂,而布置的作业,通常只有背诵。由于方法的单一,长此以往,不但老师会丧失传授传统文化的热情,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教学任务过重。大部分农村教师对于自身岗位的工作还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不过由于不少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学生多老师少,这使得一个老师承担多门教学任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老师来说,自身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更别说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了。

(4)培训不够。农村教育思想滞后,消息闭塞,不少农村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就有限,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所知有限,而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城市学校去进行培训,因此有时对于经典文本解读,本身就是错误的,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将他们的老师当作权威,信任度极高,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往往相信不疑,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所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5)教育理念落后。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师认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走出农村小学,读更好的中学。因此他们的头脑中仍然以应试教育理念为主,而家长们对应试教育自然也是支持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小孩的升学率以及排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老师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大量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做题来替代教学,显然这样的实现途径是不可取的。

2 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生高效习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几点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以及教师访谈等方法,我们基本了解了目前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供一些措施以求得到解决。

2.1 加强宣传力度,走出认识的误区

我们要让农村老师以及小学生的监护人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性。首先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提高我们的道德感,比如在教授《论语》中,我们可以重点讲解如“仁者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条,让学生明白爱国爱民,团结互助,学会做人。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培养出学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通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让孩子的监护人讲粽子来历的故事,老师则在课堂上进行引申,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屈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不懈的追求,如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就是很好的诠释。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拓展,联系屈原最终的结局,通过对屈原《离骚》中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名言的讲解,让学生树立出高尚的价值观。

2.2 加大投入,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我们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好的环境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先贤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可以做的是合理利用教室、走廊,在教室和走廊中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名句等,让孩子有所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那些传统文化的有声资源。

2.3 抓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传授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要想传统文化进入到学生的心田,那就先得开启教师的心田,我们必须要抓紧对教师的培训。我们现在的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教师培训计划,但这是不够的。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将农村教师集中起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专题讲座授课。只有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得以提高了,他们才能在授课时更有针对性,教师也不会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传统文化知识时显得迷茫或困惑。

2.4 将优秀的乡土文化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

我们所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乡土社会。如果我们所讲述的古代人物以及所背诵的诗词离孩子所能感受的太远,他们就容易和传统文化产生距离感。因此,我们应主张让孩子们先去接触身边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培养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

2.5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背诵为主,尤其对于语文教学,认为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事实上我们知道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会单纯背诵,没有丝毫的兴趣,而且很容易又会忘记。因此我们的教学最好还是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去进行诵读。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比赛,改写和扩写诗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诗篇,教师鼓励他们展开联想,扩写情节。在背诵方面,我们可以让大家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背诵,如三个同学一齐背诵,互相提醒。这样一来,只要其中有学生背诵错误,其他两个同学都会对他进行适时提醒。

篇(5)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篇(6)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0-02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以传统孝文化为文化根基的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逐渐呈现衰弱的趋势。面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本缺失的现状,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传承民族先进文化,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责任单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由家庭负担起对老人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分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责任。完整的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研究家庭养老问题,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进而试图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不断向城市流动,“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现代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都使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淡化,使部分年轻人不愿承担养老责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农村正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1.“奉养”观念淡化,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存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负面影响,赡养老人的观念日渐淡薄。部分年轻人过分强调自我,忽视赡养的义务,形成从社会到家庭“重幼轻老”的趋势。有代表性的是甘肃榆中一农民生有五个儿子,五子推三阻四,不赡养老人。原因是“一父五子嫌子少,五子一父嫌父多”。还有某农村一老人向儿子讨要生活费时,被儿子和媳妇一顿棒打之后,撵出家门冻死在路旁。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农村,类似虐待老人的事例不在少数。从中可窥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比较常见。

2.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的日常照料功能

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使子代向亲代提供资源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社会发放的固定养老金,减少了对子辈经济供养的依赖,其次,子女的尽孝方式将由直接地供养、照料向间接地供养、照料演化。这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社区中购买养老服务以尽孝。如家庭料理、家庭理疗、全日制看护、日托、临托等。第二,社会支持、赞助老人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养老的尽孝方式。部分老年人经济独立及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空巢老人的增多,也愿意到社会性的养老机构中集中养老。

3.“精神赡养”仍存在一定真空,不少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与其他群体不同。“年轻时重事业,年老时重家庭”,老人年迈体衰,家庭成为其人际关系的中心,家庭的天伦之乐,是老人最主要的精神慰藉。他们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尊敬。希望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多的是家庭亲情与精神慰藉。一项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表明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除了有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精神赡养”的真空状态,极大地影响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二、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这种“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下,家庭养老仍将负担起历史的重任。而且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也已为西方国家的正反经验所证实。这便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石,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

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即便是在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

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

3.绝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他们会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能够得到情感满足。从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说明尽管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精神慰藉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

孝文化是“孝”和“文化”的集合体。《文化词典》认为“孝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它是指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关于处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的理念与行为规范”。“孝”本是一种客观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无文化可谈。但这种行为一旦融入民族的观念系统,囊括了孝的观念、孝的内涵、孝的准则、孝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等,就演化为一种特定的文化。

1.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农村为数不少的老人处境艰难,拒不赡养、虐待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屡屡发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道德保障和必要手段。首先,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在孝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少年的孝德教育,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孝德观念,道德意识。其次要加强社区孝德教育,使农村青年正确理解孝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将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树立正确的孝德观念是自觉承担父母养老的前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使孝德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2.弘扬孝文化精华,为“居家养老”奠定文化基础

《礼记》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勿辱、其下所养。”意思是说,“奉养”是小孝,“敬养”才是大孝。这种传统孝文化提倡孝养父母,认为奉养是孝的基础,敬养才是孝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出现社会化趋势。但社会养老只能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而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之外,还需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它在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在农村构建居家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挖掘孝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法制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篇(7)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10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还在校园学习,思想意识也比较幼稚肤浅。因此,初中阶段教育效果的好坏,对初中生将来道德素质水平提高、道德观念形成、人生未来发展状况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到,初中德育比其他时期的德育工作更为重要。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特征,有利于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教育、创新精神、社会感、世界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教育,这也是初中生所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与基本文化素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建设德育文化,建构和谐健康的人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在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传统文化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之渗透。

一、凭借礼仪教育,开展传统文化德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在春秋时期,大哲学家孔子编撰了《周礼》一书,向百姓推行礼仪,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就是说,人一旦克制自己,根据礼的规范要求去行事,这是仁,天下一切就自然归顺在你身上了。它说出了礼仪的力量。通过礼仪,能规范人的活动,达到协调人际关系之目的。

为此,教师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礼仪教育。如可以在学校里开设一门专门的礼仪课程,在传承传统文化礼仪基础上,对学生讲述现代文明礼仪。在礼仪学习课程上,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这样学生才会有学有所用、学有所获的感觉。通过学习现代文明礼仪,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经验更为丰富,人情练达,同时,学生也获得知书达理方面的熏陶,个人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自然会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责任,自然为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去努力。

二、凭借生活实例,开展传统文化德育

德育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最终落实。农村孩子从小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体验的也是乡村自然生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孩子生活背景,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如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对学生讲述古代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等对乡村田园风光热爱的诗句,激发学生对农村家乡壮丽的山河、肥沃的土地、广阔的原野等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这也是传统文化德育的一个良好途径。

教师还可以借学生生活实例,实现传统文化与德育的互相结合。如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可以把这句话用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强调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硬加到别人身上,在做事情的时候,要照顾别人的心里感受。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家庭比较富裕,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习惯当小公主、小皇帝,以自我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在为人处世方面不懂得换位思考与体谅别人,在生活中只想所需要的,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时,教师更应该教育这一类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培养他们利他、善良的道德品质。

篇(8)

写作能力在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写”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听、说、读英语能力的培养,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略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写作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写作教学质量。课堂写作教学的不同策略是促进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为学生对任何写作能力或技巧的学习、实践和运用,往往都是在课堂交际中与教师互动性协商的结果(兰良平,韩刚,2014)。所以探索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十分必要,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策略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从口语表达入手,铺垫课堂写作

口语输出与书面语输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大部分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成正比。在三、四年级时通过看图、挖词、仿写句子的练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仿写句子的能力。在小学高段,教师依然可以采取看图、说词、造句、写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让学生从口语入手,通过看图进行口语描述表达,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层次,这对大部分仅仅在课堂中接触英语的农村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如在六年级复习课“My weekend plan”中,我制订了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Dora的周末计划,通过大量图片让学生猜测并输出Dora的周末计划,以此进行以周末计划为话题的口语输出,为写作做铺垫。

二、灵活提问策略,在交际中输出

Long的交际假设认为,当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障碍时,会对不清楚的地方加以追问以排除误解,寻求确认,在这种协商中就产生学习,语言学习随之最优化。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内向,在课堂中,学生保持沉默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此时,为避免尴尬气氛,部分教师使用简单的片段式语言输出,因为他们认为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提问,但从长远角度看并不能带给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不会有所提升。相反,教师给学生提供高质量输入时,只要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学生会多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可以带来更多的交流和学习,这样的教学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其实不同提问对象的转变可以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采取集体提问的方式可以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却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思想。由于写作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有些难度,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则可以挖掘单个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想法,同时可以给其人做示范。灵活转变提问对象,可以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另外,针对不同的提问对象,教师可以转变不同的提问形式。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般疑问句的提问形式,如在五年级上册“What can you do?”的读写课中,设计“Can Robin play basketball?”,鼓励学生用“yes or no”的形式回答完整,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增强自信心。除简单提问形式外,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呈现设计梯度,给学生更多语言输出机会,还可引导学生自由提问。如在“My weekend plan”中,我给出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疑问词询问,自由输出。通过学生自己提问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写作框架概念更清晰明了,学生才能在课堂中不至于不知所措,通过疑问词what,who,when,how和where的提问,让学生明确在写作中会出现的要素。

三、支架步步呈现,指导书写方法

支架是指教师给学习者提供的语言支持(Bruner 1990)。教师在设计支架时应设计比学习者水平略高的任务,以确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目的在于在学生水平有限时,在支架的设计下来帮助学生。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钟颖,2003)。在英语写作课堂上,支架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方法,让他们有更多的语言输出,以此帮助他们运用英语思维,并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在My weekend plan中,我利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写作技巧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制订计划时可用的词句,让学生对制订计划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中文的帮助展示英文写作的技巧,提醒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他们会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能动地掌握新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和规律。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外,还应该在指导上从句到篇,步步呈现,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结构,使他们对写作的格式、布局及遣词造句加深学习,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看看文章的写作层次,如开宗明义的开头,总结全文的结尾,以及必不可少的题目。

在细致的写作策略指导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教师要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了解同等水平学生的能力水平后,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中运用所学参与课堂并体验成功。在“My weekend plan”中,我给出三种不同的语言支架,让学生自行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星级作业,分享他们的周末计划。

四、明确评价标准,发挥学生主体性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评价标准同样重要。新课标指出教师应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教师有了明确的写作评价标准,可以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应实现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外语教师在写作反馈中经常不加选择地随意做一些语言改错,教师对写作评价的规则和标准也是模糊抽象的(Zamel 1983)。在实际反馈中,大部分教师在写作评价时过于强调语言形式,忽视其他方面的评价与反馈。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忽视,而特别注重语言形式的偏差,从而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确立基本的写作评价反馈标准。

在具体的评语中应做到清晰有效,如在标记语言错误时,使用学生能理解的标记符号;评语不空泛,让学生明确自己写作中哪里应该做到结构清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并理解评语等。教师还可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反思自己的评价标准并及时更新。有了明确的写作评价标准,学生自身就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写作评价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使用教师自身形成的写作评价方法,并了解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细则,以此评价自己的作品,从而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并明确他们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进行互相批改的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反思自身的作品,还能与其他学生交流、探讨,学习别人的长处,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时养成的,应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语言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书写方法,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Long,M.H.Native speaker/ 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Applied Linguistics,1983.

[2]Bruner,J.A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篇(9)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41—04

借助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积淀,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注入地方乡土品牌元素,夯实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课题组,以桐庐为样本,通过听取汇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13个乡镇街道、9个社区、15个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日益提高,“传统节日”正在农村各地逐步复兴。但从现实情况看,要有效推进“传统节日”发展并产生预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不少共性以及个性的困难。概括地看,困境主要表现为:

1.认知上出现一定的断层,思想认识有待更新。首先是群众对传统节日的分布构成印象模糊,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传统节日”的分别为93.9%、98.8%、97.6%、86.6%,同时分别有29.3%、17.1%、23.2%、17.1%的人把“元旦”、“春分”、“国庆”、“劳动节”认定为“传统节日”,混淆了节气、政治“节日”。在“传统节日”与历史人物、节日主题的搭配上,除“拜年”和“春节”、“屈原”和“端午”、“祭祖”与“清明”认知度相对较高外,其他认知度显得较为薄弱。其次是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年龄的相关度呈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微笑曲线”,青壮年群体处于塌陷状态。

最后是认知与所处区域密切相关。一些新兴的村镇因聚居地变化、常住人口重新整合,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整体上较薄弱;非新兴村镇由于历史沿袭,常住人口联系度紧密,认知认同情况相对理想。根据走访了解,在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常见的传统节日里,从氛围营造、环境渲染、人员互动、活动参与几个方面看,新兴村镇与非新兴村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差。非新兴村镇更重视整体上的推进,新兴村镇则个体活动有体现,两者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比较明显。

2.主体上软硬不够平衡,关注程度有待提高。在目前农村基层,相对于基础设施、经济项目这些刚性需求,“传统节日”属于柔性范畴,在保护发展的操作上缺少动力抓手,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弊端,特别是保护发展的操作主体——村镇“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发展”的思想还比较明显,上级职能部门帮助发展“传统节日”的热情经常会受到村镇干部的“冷遇”,“要我发展”还未进到“我要发展”。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围绕下一步城乡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多数人选择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所占比例分别为81.7%、68.3%、50%,而认为应该考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则只占到30.5%、27.2%。发展主体上的软硬不平衡比较明显,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把握上略有厚此薄彼,位置地位有待加强。近些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普及率高,并逐渐由城镇向农村延伸。由于在物化支撑上有《阿凡达》、肯德基等一些强势文化载体的介入,渗透力比较强,有越来越多的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把“洋节”当做一种时尚。相比之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物化支撑显得比较单一,特别是青馃、月饼等节日产品的时效性比较强,节前节后的反差很大,吸引力明显较弱(见中外节日对比略表)。

另根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近几年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的确有所提高,但在糅合地方特色的消化吸收以及发扬光大方面,存在不良倾向:首先是重形式轻内容,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不深,对其沿袭路径把握不清楚,简单套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走“短、平、快”的路子;其次是内容的淡化甚至异化,比如对于清明怀念先人这个传统,就加入了纸扎“小姐”、纸扎“相公”等庸俗内容。对于这些外在物化的发展,很多时候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使得 “传统节日”的发展“精华不精,糟粕很糟”。

篇(10)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篇(11)

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了人们普遍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要根据群众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运用科学的办法,保证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使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得到满足,这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保证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家主导文化逐步减少

目前我国城镇的文化馆和文化站,主要担负着群众文化的建设责任,工作方法就是利用针对人民群众的各种服务形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最后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现在存在的现状是,各级文化馆和文化站发展速度过慢,以至于国家主导文化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具体表现有:从事群众文化的人员越来越少,由于当前社会制度问题,一些文化馆与文化精简了一部分工作人员,致使一些精通群众文化业务的人员下岗;群众文化形式往往只局限在城镇地区与一些主要节日出现,但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在农村得到应有的发挥;再就是群众文化形式单一,不能吸引群众前来,表演现场只有演员,没有观众,组织活动难于开展。

2、大众文化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迎合群众口味的大众文化,但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由于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人们很快接受了这种文化形式;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传统文化活动大量减少,出现了一些新型文化形式;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的盛行,赌博风气的流行,以及在一些营业场所出现低级趣味的现象等。有关传统文化只在农村的婚礼或葬礼上才能看到,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普及,使人们的欣赏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民族文化受到了很大程度地排挤;当前青年人根本不学习传统文化,导致从事传统文化工作的人员大量减少。

3、群众文化服务方式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一,农村的群众文化组织,也就是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建国初期发挥了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在往往只集中在城镇地区,它们只针对于城镇的工作人员和城镇的居民,不能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而我国的大量人口却集中在农村。第二,群众文化形式单调、死板,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生活方式。第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往来于城市与农村,提高了自身文化层次。但目前群众文化组织依然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与创新,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相适应。

二、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策略分析

1、加强文化空间的建设

目前群众文化空间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集中在城市和乡镇的群众文化机构,主要有文化馆和文化站的设备、场地、农村的文化活动场地等,再就是一些单位的工会、团组织、妇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第二种指的是主要存在于农村的,有着民族意味的各种庆典仪式,这种文化空间发展前景不大。现在应重点建设第一种文化空间,从目前情况来分析,群众文化正处于建设时期。而第二种文化空间,如婚礼和葬礼的文化、农村节日庆祝仪式等,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处于解散的境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出现了农村和城镇的婚庆公司、农村的各种礼仪乐队等新的文化形式,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造新型文化空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文化需要。

2、重视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结合创新

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时时的创新,群众文化如要获得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寻求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创新。与此同时,国家主导文化也应发挥其导向作用,保证群众文化健康发展,首先应使主导文化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工作方法是应使群众文化符合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重视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创新,可以吸收大众文化的营销策略,运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展现形式。民间文化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进行创新性发展,在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保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要保证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利用各种方法手段,使国家主导文化与吸引群众眼球的大众文化具备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主导文化的导向作用与大众文化的吸引力作用,使这些优势得到整合,保证民族民间文化的创新发展。

3、协调城乡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方法

第一,关于文化基础设备的建设,要逐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政府对农村的文化设备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城市与农村的文化设备均衡发展。落实此项政策,主要工作目标应该是农村的文化基础设备的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送戏进城与送戏下乡的作用。在送戏下乡的工作方法上,改变以前的工作方式,重点放在农村专业人员的培训方面,给农村培养一批文化业务骨干,从而给农村文化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送戏进城方面,要鼓励有民族特色的农村演出队到城市去,给城市居民带去具有浓重乡土气息的群众文化,有利于增进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通过积极运用农村文化骨干的培养与农村、城市文化的有效交流形式,可以有力促进农村文化的协调发展。

4、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我国积极推进民族政策,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健康发展。当前民族文化主要包括汉族文化和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依据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可以看出,有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化艺术,已无法识别其到底应该归于哪一个民族。因此应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当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不同地区的相同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予以重组,突破地区限制;重新整合新型民族文化,使其得到创新性发展,最终成为具备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

三、结语

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在当前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以十精神为导向,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水平,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局面。掌握群众文化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制订有利于群众文化发展的制度措施,保证群众文化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艳.浅议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群文天地,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