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等级划分规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问题提出
学习动机不强、参与程度低一直是网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提出了优化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参与、增强过程性评价等策略。实际上,这些策略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平台的作用则体现在为教师激励策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既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呈现、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又包括对各种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各种学习评价策略的支持。然而,目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已经较为成熟,在学习评价方面,功能还未能尽如人意。
刘盛峰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素质,提高竞争力”、“为了获取文凭”[1]。姚巧红等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则发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考试和满足兴趣等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三项主要动机[2]。可见,在我国,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动机都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开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反映到课程成绩当中,而如前所述,当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对这一策略都未能提供较好支持;另外,相关的研究也多是仅仅简单提到这一策略,对于如何具体实现则未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这一策略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学习激励机制并进行技术实现,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激励机制
1.参与学习,记录积分
以积分作为考查学习参与程度的依据。为登录平台、利用资源、分享资源、讨论交流等平台中的各种活动分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学习者每当参与某种活动,就会获得相应的单位积分,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学习者的单位积分不断累积,构成总积分。积分通过次数、时间等量化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既记录了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又将各种数量单位统一在了一个体系当中。
2.单位分值,自主设定
网络教学平台中各种参与积分计算的活动都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这些单位积分不是系统内置、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由教师自主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要求学生多学习教材内容,有的则要求学生多参与讨论,由教师设定单位积分,便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安排不同活动单位积分的相对权重,使积分的计算更加合理。
3.任务完成,积分开始
学习者想要获得积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达到教师设定的最低标准。教师除设定每类活动的单位积分值外,还要设定每类活动的最低要求,学习者只有完成最低要求规定的任务,才开始获取积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督促学习者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又能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
4.积分排名,分段计分
对学生按照所获积分的多少进行排名,并将学生的名次划分为若干等级,为每个等级设置一定的分数,这样,学生名次对应等级的分数就是其积分所对应的成绩。这种方式根据名次计算成绩,不设积分上限,可以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而划定等级的分段计分,又可以模糊相近积分之间的差异,避免学习者为了追求一两个名次而进行恶性竞争,使成绩的计算更加公平合理。
5.参与情况,实时反馈
向学习者实时呈现自己的积分状态,包括总积分以及每一项活动的积分,使参与学习的同学能够看到自己积分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呈现学习者目前的积分的名次以及各项活动中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这样,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所处位置,有利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维持学习动机,也有利于积分较少的同学及时发现差距。除向学生实时反馈之外,也向教师实时呈现全班同学的积分状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同学以及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状况。
6.积分规则,灵活配置
允许教师对各种参数进行自主配置,包括前面提到的参与计算积分的活动项、每一项的单位积分值、积分的等级数量及范围、每一等级的对应的分数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积分规则。除了积分规则本身可以由教师自主配置外,还应允许教师在一门课程中配置多个积分规则,每个积分规则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并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不同,为各个规则配置相应的活动项、单位积分值、计分方式等,使激励工具的应用能够尽量灵活。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功能实现
基于以上实现机制,本文对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开发,在平台中新增“课程积分”模块,主要包含积分规则管理、积分规则设置、积分信息反馈等具体功能。
1.积分规则管理
在一门课程当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考察项目、积分值及计分方法等参数,形成不同的积分规则。进入“课程积分”模块,教师与学生用户均能看到本课程所有的积分规则,教师可对积分规则进行各种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删除、预览、修改、查看学生积分等,学生则具备查看积分规则信息以及查看积分详情的权限(见图1)。
2.积分规则设置
在“课程积分”模块中,教师可点击“添加”按钮,添加一个新的积分规则,积分规则中需要设置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基本信息,包括积分规则名称以及该规则收集数据的起始时间;二是规则明细,结合平台已有功能,系统提供了登录次数、学习时长、发帖数、回帖数、帖子被浏览数、提问次数、资源下载次数、资源上传次数等可选考察项,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对每一考察项,教师需要设定单位积分值及最低要求值,单位积分值表示学生参与单位活动能够得到的积分,最低要求值则表示该项目最少需要完成的量,只有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获得积分;三是分段计分规则,系统采取分段计分的方式实现积分与成绩的转化,具体机制为将学生按照积分进行排名,最后按名次段计分,例如给前10%的学生100分,10%至20%的学生90分,设置该项目时,教师首先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名次段,然后设置各段的名次范围及其对应的分数(见图2)。
3.积分信息反馈
“课程积分”模块的积分规则列表会向学生即时呈现其当前积分及名次,点击积分值,系统将呈现其在每个考察项的积分情况以及各个项目的课程平均水平,这样,学生既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积分,又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教师用户登录后,点击某个积分规则后的“学生积分”按钮,系统将列出该规则下全班学生的积分、名次与成绩,点击某个学生姓名后的“详情”按钮,系统则会呈现该学生的分项积分情况积分及积分日志。
四、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扩展了教学空间,但是由于学习者内部动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督促学习者积极参与还是很有必要的。激励措施的实施需要平台的支持,本文设计的学习激励机制以积分记录学习过程,允许教师自主制定积分规则,积分及参照情况及时反馈,并根据积分名次确定学习参与成绩,这些具体机制可以为教师采取学习激励措施、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文献的分类标引,是依据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揭示文献的主题内容,经过概念转换,给以相应的标识,以此作为文献检索的途径,文献组织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文献的系统化、有序化组织。
本文根据我院图书馆文献编目的现状,通过实例,从文献的类目特性、辨类的方法、分类标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这几个方面分析文献编目中常用的方法规则,为我院图书馆的文献编目提供依据。
1 类目的特性
辨识类目的涵义,是以分类法中类目的四个特性为基础的,它们是:关联性、唯一性、规律性、容纳性。
类目的关联性,是指分类表中的每个类目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与其他类目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之中。类目之间的各种联系和制约是通过类目等级结构、类目注释和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等方式实现的。因此,类目等级结构、类目注释和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就成为辨类的重要依据。类目的关联性是采用各种辨类方法的基础。
类目的唯一性,是指类目完整概念在分类表中的位置具有唯一性(交替类目也是唯一性的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主题在分类法中只有一个相应的类目。类目的唯一性意味着:首先,如果相同或相似的类目名称出现在类表的多个地方,它们的完整概念或内容范围一定有所不同;其次,一个完整主题概念编列在一个位置之后,就不会在本来也可能出现的位置再编列。例如:
“H219朝鲜语”和“H55朝鲜语”的内容范围是不同的;“胃肠结核”编列在“R52结核病”之下,就不再在“R573胃疾病”之下出现。
类目的唯一性是划分类目内容范围,用限定或比较方法辨识类目涵义的基础。
类目的规律性,是指许多类目之间存在一些对应或一致的方面,使其有规律可循。其中,性质相同或相关类目的内容范围的对应性或一致性,同类型类目的内容范围划分规则的一致性,是辨类时采用推理方法的重要基础。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是指用于明确某个类目到底包括哪些信息,这个类目与相关的另一个类目之间究竟怎样划分界限的一般性规则。它可以显著增强类目涵义辨识的规律性。总论与专论相区分,能入专论类的不入总论类;小范围内按事物集中;总论应用与专论应用相区分,专论应用入应用到的领域。当然,类目的规律性不是绝对的,有时会有少数需要特别注意的例外。
类目的容纳性,是指分类法的类目能够容纳相应领域的绝大多数主题概念,分类法类目的外延有一定的伸延性,几乎每个文献主题概念都有一个相应的类目来容纳。类目的容纳性是辨类时可以采用推理方法的基础之一。
2 辨类的方法
以上述类目的特性为基础,辨类时可以采用下述方法:
1. 大类结构解析辨类法
体系分类法中成千上万的类目是依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被组织成具有内在结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逻辑性类目体系。因此,为辨识类目的涵义,应该首先分析和把握类目体系的内部结构,从各构成部分的联系和区别中去认识每个具体的类目。
例如,《中图法》的“艺术”大类,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艺术理论,第二部分是世界各国艺术概况,第三部分是各种艺术。其中,第三部分分别只收专论某种艺术的文献;其下大体是按理论、技法、中国、各国四部分编列。认真分析大类内各层次的结构,就比较容易把握各个类目的内容范围。
如:“外国美术名作欣赏”入J05(艺术评论、欣赏),不入J205(绘画评论、欣赏);“欧美雕塑名作欣赏”入J305(雕塑评论、欣赏),不入J05;“西方美术史话”入J110.9(艺术史、艺术思想史),不入J509(工艺美术史)。
2. 类目涵义限定辨识法
体系分类法的类名往往不能完整地表达类目的涵义,类目的实际涵义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因而应该采用相关因素限定的方法来辨识类目涵义。
2.1. 上位类限定法
这是通过上位类来限定下位类,明确下位类的涵义。它是最常用的辨类方法,因为由上位类划分出的下位类,其类名一般采用省略方式,不重复上位类名相同的部分。有时甚至需要通过更上位类目的限定才能辨识类目的涵义。例如:
I106.4 小说 (作品评论和研究,世界)
I210.6 小说 (鲁迅著作)
I24 小说 (中国)
2.2. 下位类限定法
这是通过下位类来限定上位类,从而明确上位类的涵义。它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下位类外延之和与上位类外延相等时,通过下位类可以判明上位类的涵义。例如:
H172 北方话(官话方言)
H172.1 北方方言(华北官话)
H172.2 西北方言
H172.3 西南方言
H172.4 江淮方言(下江官话)
二是下位类外延之和小于上位类外延时,通过下位类可以判明上位类除自身内容外,还应包含未列出的下位概念的专论性内容。例如:
G257.36 科学、技术目录学
G257.37 生物科学目录学
G257.38 医学目录学
G257.39 农业目录学
2.3. 同位类限定法
这是通过同位类的限定来辨识类目的涵义。因为,同位类的外延一般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可以根据一个类列中的同位类设置,分析各同位类的涵x。例如:
I28 儿童文学
I287 建国后作品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竞赛 规则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一项有着高度艺术性与技巧性的表演和比赛项目,自1986年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20年的推广和发展,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赛模式[1],体育舞蹈事业可谓蓬勃发展。因此,相应的竞赛规则的合理化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年颁布的体育舞蹈竞赛最新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集了体育舞蹈赛事以及评分标准的相关期刊、论文和书籍,对体育舞蹈的评价体系有了综合的了解和掌握。
2.访谈法
对在体育舞蹈界从业多年的老师进行了访问,对他们的意见以及相关方面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归纳总结法
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价体系及相关内容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
(一)评分规则
体育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品质,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双人配合的技术,舞步编排和现场表现这四项评分标准外延极宽[2]。且体育舞蹈比赛都是采用淘汰和顺位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要求每场7-11名裁判,在1分30秒到2分30秒的时间里对6-20对选手做出评判,每项1-10分,可见评分不够细化。
(二)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同裁判针对同一选手的同一评价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其次,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是降低评分客观性的因素;此外,短时间内对多名选手做出准确评判这一要求也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
(三)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因为赛前参赛人员和执裁人员的名单都不具有绝对的隐蔽性,对裁判员的监督也没有确切的要求,这就导致了裁判员在一定的职业素养外很可能会对自己喜欢或者熟知的选手打出较主观的分数,这一点不利于促进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所以裁判员的分数生成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问题出现在方方面面,评价体系问题、裁判主观因素问题以及监督机制问题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裁判员的主观性又加大了监督机制构成的必要性,因此,在这几个问题当中,评价体系问题是基础问题,属于重中之重。
(二)对策探讨
1.量化评分标准,执裁专业化
将四项评分标准给予明确的分值,将各标准下的等级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等,优为该项分数的90%以上,良为80%-90%,一般为70%-80%,差为60%-70%,即在该项的分值百分比的基础上按照等级划分的固定的比例算分,此外,每个失误扣总分的3%-5%的分,最后每对选手的得分为减去扣分后的四项总分相加。
2.缩小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量化了评分标准之后,在赛前,赛事组织机构还集裁判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力求观点和标准的统一性,其次,控制裁判员执裁时间,以免出现疲劳现象导致不客观问题的出现。
3.成立专门小组,监督裁判员分数生成
在现在的体育舞蹈赛场上,多为裁判员打完分之后直接交到计分组通过淘汰法或者顺位法算出成绩,再进行分数统计,这一点使裁判员的打分具有很强的决断性,所以应该成立专门小组,对裁判员的分数先进行检查,若几个裁判对同一对选手打的的分数有很大出入,则要先去调查,排除裁判员主观问题的可能性;此外,对裁判打分进行公示,进行民主监督,这都会大大促进裁判员打分的客观性和比赛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赵倩.肖兆龙.体育舞蹈竞赛裁判员评判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47-50.
[2] 李小龙,张景朕.浅析拉丁舞比赛的评分标准――以2014年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武汉站比赛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7-20.
[3] 夏尚群.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112-11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文化、环境等方面凸显的各种问题,使我们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因为一部分GDP的增长是以牺牲坏境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为代价的,而经济波动又源于产业结构单一化造成。因此我们必须反思经济发展“数量”之外的各种复杂关系。我们需要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比以往更注重经济增长的前景,质量和后果问题,否定了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观,为更有效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体系。经济模型在国民经济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政策分析以及区域经济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选取了评价区域经济质量的四个维度,引入了四面体分析框架,(如图1)分别从经济的活力,耐力,魅力,潜力,即经济的与社会,环境,民生与软实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二、区域经济质量评估模型及相关理论
首先将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区域经济指标通过分类,划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根据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结构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应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再结合地区的排名情况,利用模型进行打分评比出区域经济质量情况。
(一)符号说明
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划分为A,B两层。其中A层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维度,B层为衡量分别为衡量A层维度的直接指标。具体符号表示如下:
PEDQ: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Ax: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第x个指标,(x=1,2,3,4)。
Bx,y:衡量Ax项维度的第y项指标。
说明:衡量的具体包含关系及方面如下表2-1:
(二)模型建立
(三)模型改进
第一步:根据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目的,邀请10位专家构成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得到一个关于指标重要性等级划分的专家意见。 请专家小组按既定的等级划分规则给出各维度A1,A2,A3,A4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意见,以及每项维度中各项指标对其所在维度的重要性意见,得到关于各维度A1,A2,A3,A4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以及每项维度中各项指标对其所在维度的比重划分,直接将专家意见汇总,统计每种意见的频数,如果某种比重划分意见的频数大于5 (按照10的50%来计算),则将此种比重划分定为各个维度的权重;否则,将频数由大到小排列并依次累加,当累加和大于7 (按照10的70%计算)时停止累加,选取出这些频数对应的所有方案(如果这些频数中,存在相同的频数,这个相同频数对应的多个意见都被选出),将这些方案中的对应维度的权重的均值作为最终各个维度的值。最终得到的维度Ax对PEDQ的值记为aax(x=1、2、3、4;),指标Bx,y(y=1、2、3、...、max)占其所在维度Ax的值(x=1、2、3、4),记为bbx,y(x=1、2、3、4;y=1、2、3、...、max)
其中,比重划分规则如下:
将专家意见看成是对每项指标的1-6这6个“等级”(或称为得分值)的投票。首先,每个维度里面的四到五个指标的总分是十分,专家需要根据每个指标的比例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个指标。将第一轮调查问卷中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指标进行汇总后,并将这些指标在第一轮问卷中的得分情况一并写进第二轮的调查问卷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对于第二次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仍然按照以上规则进行,如果最终统计出的专家意见分歧较大的指标不超过2个则停止问卷调查,对于最后可能出现的不超过2个的指标的权重等级则可经过综合考虑专家的意见而定。
第二步:用正规化方法(Range 0 to 1)将数值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对各项指标和维度的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三、模型建立的意义及相关建议
该模型的建立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表现为:有工作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应该能制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有声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带来民众参与和公共管理事务;有情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优化收入分配的格局;有根的增长,即经济增长能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使发展中的地区拥有自己的文化家园和历史;有未来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对可持续能力的延续。因此,该模型的建立为衡量经济质量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区域经济质量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地位。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尽管我们在建立模型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模型本身的抽象性,等基础条件的局限性,模型只能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近似的反映。因此模型的运算结果与实际工作难免有一定的差距。它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不能完全代替决策。只有认识了模型的这些缺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弥补或避开这些缺陷,真正发挥模型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J].教学与研究 2006
[2]乌家培,周方,刘树成等.经济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通过对当前高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未将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纳入考核体系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对教师及教学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要求教学过程中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等等,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考核制度并没有加入这些特殊要求,无法引导教师朝着高职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2、考核指标单一,不能综合反映教师贡献和素质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年终考核2010年度以教师参加学院各种比赛的次数作为考核标准;2011年度以学生评教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2012年度以民主测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每年年终考核,主要考核指标只有一项,而教师的工作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单一的考核指标无法综合反映教师绩效。
3、考核体系不稳定,教师感觉茫然
分析其近三年教师考核制度后发现,每年考核方法都不相同。考核体系的不稳定使教师普遍感到茫然,没有努力的方向。
4、绩效工资差距小,激励效果差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差距小,奖惩效果和激励效果较差。研究现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后发现,高职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五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须按省市统一标准发放(其标准主要是职称、工龄、年龄等),只有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按高职院校自己制定的标准发放。以河北省某高职院校为例,奖励性绩效工资分为出勤奖励和工作量奖励两部份,各占50%,工资差距仅体现在工作量奖励部分:行政人员按90%发放,教师按110%发放。工作量奖励本身基数就小,20%的差距折算成金额少之又少,无法起到绩效工资应有的激励作用,并且这种差距与教师绩效考核没有任何联系。
二、构建新的高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一)考核指标及权重
运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的相关理论,结合高职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提炼高职教师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并确定其权重。
(二)考核指标评分规则
考核指标的评分规则可根据各高职院校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予以调整,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职业资格证书,可按高、中、初分别赋分,如高级10分,中级5分,初级2分;社会服务可按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赋分,如自然科学以万元为单位,社会科学以千元为单位,每增加1个单位主持人累加1分,主研人(前四)加0.8分,其他参与人加0.5分;教学工作数量可确定一个基础工作量,每超过一课时增加一分,如每学期基础工作量60课时,每学期实际工作量不足基础工作量的本项0分,实际工作量每超基础工作量1课时1分,超工作量越大,本项得分越多;教学工作质量可以学生评教成绩为准,如学生评教成绩全校总排名前10%,得10分;10%~20%,得9分;20%~30%,得8分;30%~40%,得7分;40%~50%,得6分;50%~60%,得5分;60%~70%,得4分;70%~80%,得3分;80%~90%,得2分;后10%,得1分;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可以依其等级分别赋分,如专业带头人10分,骨干教师5分,专业建设负责人12分,主要参与者(排名前五位)8分,其他参与者3分,精品课负责人8分,主要参与者(前三位)6分,其它参与者2分等等;比赛与荣誉可按级别赋分,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分,省级教学名师奖8分,市级教学名师6分,一等奖5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等;学术专著、论文及教材可按数量和级别分别赋分,如论文核心期刊独著及第一作者10分,第二作者6分,其他作者4分,非核心期刊独著及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3分,其他作者2分,教材主编10分,副主编6分,参编4分等;课题可按级别和名次赋分,如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0分,主要参与人(前四名)8分,其他参与人6分,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8分,主要参与人(前四名)6分,其他参与人4分,主持并完成厅局级课题6分,主要参与人(前四名)4分,其他参与人2分等;科研成果奖和技术发明奖可按获奖级别和名次赋分,国家级的要比省级的分数高,一等奖要比二等奖分数高,例如国家级一等奖20分,二等奖14分,三等奖10分,省部级一等奖12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等。
三、高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
本文设计的高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每个学期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考核周期,每学期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学期绩效工资发放依据。
(一)绩效考核结果等级划分
中图分类号:G85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19-03
我国新推出的《2004武术竞赛规则》。面临两个难题:1)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培训来自全国的大批武术套路裁判员,按照以往的方法,来组织裁判员集中学习和考试,执行起来难度大;2)在今后的大型武术比赛中一般都会使用电子评分系统,对裁判员熟练掌握电子评分设备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帮助裁判员准确快速的掌握武术新规则,提高武术套路裁判员现场实际评判能力。同时还要针对新规则的内容建立新的考核评测制度,对裁判员评判能力的考核评测,用新的标准来检验裁判员是否合格。为此,我们开发出TJSS武术套路新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以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1、TJSS武术套路新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的设计原则
1.1 全面性 软件系统是根据现时最新的武术评分规则,根据不同比赛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不同等级、用户的实际情况把原始信息分别加工成教材。培训、测试、考试的光盘资料.每一种加工材料都是一个完整体系,它分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又有相应的学习内容、培训内容等。不同级别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及测试的内容。
1.2 准确性 系统内所有的学习、培训、测验、考试的资料都是经有关专家评定,并提供标准答案,用户的测试结果与标准答案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并做出系统评估,让用户可以准确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1.3 真实性 系统配套使用的输入设备与比赛现场所使用的是完全一样,裁判员在培训过程中就能熟悉现场评分的实际情况,从而减少在担任裁判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1.4 灵活性 每个教练员和裁判员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主选择学习或培训的内容,实时参加不同组别的裁判评分,从而促进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全方位素质的提高。
1.5 易用性 系统的使用对象是裁判员、教练员、武术专业教育工作者等,因此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操作简便、界面风格统一、简洁,美观。选择统一、美观、易操作的人机用户界面,可以使非计算机专业的使用者不经过或只经过很短时间的学习,便可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便于系统的推广和普及。
1.6 规范性 系统开发的规范性及合理的分工协作也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来进行,经历了总体规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测试、试运行和这些阶段。规范性的开发流程对于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以及将来的系统升级开发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另外,合理的分工协作,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2、TJSS系统的架构
TJSS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由硬件设备、TJ5s系统软件和教材资料光盘组成。硬件系统主要是评分输入仿真器,其与电脑直接相连,作为系统使用者的操作设备:系统软件是指TJSS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软件,包括教材制作系统软件、学习系统软件、考试系统软件。教材资料光盘是指官方发行的,利用教材制作系统生成的学习和训练用的资料光盘,教材资料光盘不能单独运行,需要依靠学习系统软件或者考试系统软件才能运行。
整个TJSS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功能上划分成三大部分,其中包括武术套路规则裁判教材制作系统、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学习系统以及武术套路规则裁判考试系统。它们在功能上各自独立,彼此间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全面的、面向用户的多媒体教学培训模式(图1)。
2.1 教材制作系统 教材制作系统是把视频文件与数据文件有机结合起来,使原有积累的音、视像资料得以有效利用,并为学习及考试系统提供教材数据文件。基于教材信息的需求,我们将计算机作为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整合的关键,根据多媒体教学资料制作的流程,即教材数据采集、有机合成和存储利用构建了教材制作系统。
教材制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教材数据采集功能。教材数据采集作为影像、图文、声音的获取途径,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材采集主要把指定格式的视频文件和专家数据.渎人系统,2)有机合成。教材制作系统的核心体现在有机合成制作平台.信息的加工处理,教学系统、考试系统的应用都在基于PC机的合成平台上完成,用户可以对指定视频文件进行加载数据信息等编辑处理,从而实现制作不同类型教材(学习、培训、测试、考试)的需求。3)存储利用的整合。存储后的数据文件可以读入到学习及考试系统中,为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不断加入新的内容。
教材制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应用扩展性和通用性、系统可以制作出来用于评分类体育项目和对抗类体育项目规则学习的原始教材,这些原始教材数据,配合对应的体育项目的学习系统、训练和考试系统软件,可以应用到不同的体育项目的规则学习中。另外,教材制作系统通过索引和分类检索生成的功能,能够集合相同特性的分类教材,如:平衡类动作规格教材集合、跳跃类难度动作教材集合、动动连接类教材集合等等,这种不同分类的教材集合,能够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裁判员教学和裁判员训练之中。
2.2 学习系统 学习系统是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视频、文字、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根据体育竞赛项目评分规则的学习内容为教学大纲,针对每一个评分点编制成特定的学习视频图像,配以语音讲解,是集学习、培训、测验,评估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软件。由规则学习模块、模拟培训模块、模拟测试模块三大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2)。
2.2.1 规则学习模块 规则学习主要用于裁判员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不同项目、不同动作中的评判学习,包括:动作规格错误、演练水平标准,难度动作等级的评判学习:整个学习以新规则中有关规定为教学大纲,视频声像并茂,从而提高裁判员对学习知识点的理解。规则学习模块应用模式结构为:开始――选择学习项目(刀术、长拳等)――选择学习类别(动作、演练、难度)――选择学习点(平衡、步型等)――视频播放――结束。而且还可以在视频播放中选择对不同学习点的培训。
2.2.2 模拟训练模块 模拟训练是利用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采用教学互动的方式,配合硬件评分设备使用,模拟现场练习,让用户溶入角色。训练内容不受起点限制,让用户能合
理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模块还为用户提供学习点返回通道,让用户在训练中遇到问题时可返回对应的学习点继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模拟训练应用模式结构(图3)。
2.2.3 模拟测验模块 测验模块与训练模块功能及操作上相类似,不同的是测验的视频图像是模拟比赛实况的综合性套路(或某比赛的实况录像),使用者在片段演播过程中实时打点,待片段演播完成后输入评分编码。系统把使用者所输入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比较,统计出测验结果,包括使用者的命中率、自身命中率、平均反应时间等统计数据,让用户了解自己对学习点的掌握情况。模拟测验模块应用模式结构为:开始――选择项目(刀术、长拳等)――选择评分类别(动作、难度等)――硬件评分设备提示评分开始――视频演播用户评分――统计评估――结束。
2.3 考试系统 考试系统基于先进的多媒体及网络编程技术,集联机考试,实时评判,考试成绩分析评估、考试情况回放于一体的考试管理系统、系统适用于武术类的各个等级,段位的个人或集体联机考试,除本身所带的试题外,还可通过读人指定格式的考试资料不断地扩充和增加试题。(图4)。
等级考试模块主要应用于评分操作类的考核。裁判员根据考题中提供的资料片段,利用评分输入设备进行模拟现场评分。裁判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等级考试中每个考核内容后,系统根据标准答案输出统计评估数据及考生的考试成绩;有关管理人员或监考人员可以通过裁判员考试情况回放功能翻查考生的考试情况。模块的应用结构为:开始――考生输入姓名及准考证号码考试类别――(动作、演练、难度)提示――硬件评分设备提示评分开始――视频演播裁判员评分――类别考试结果统计评估――是否完成所有类别的考试。如果选择是,这一过程就结束了。选择否就可以退回到(动作、演练、难度)提示,重新开始这一过程、以上考核顺序可在系统中设定。
裁判员考试情况回放:系统把考生在该类别的考试中输入的数据(打点数据及评分编码)结合考试的视频片段进行实时结合,提供一个回放演播的功能;管理人员可使用回放功能对指定考生的类别考试情况进行翻查。其应用结构为:裁判员考试情况回放――输入查询考生的准考证号――选择查询的考试类别(动作、难度)――考试视频片段及考生的打点信息――考生输入的评分编码信息――考生考试成绩及统计数据――是否继续查询本考生其它类别的考试,选择是就返回到选择查询的考试类别(动作,难度)重新开始,选择否就结束这一过程。
3、TJSS系统的开发平台和工具
TJSS系统设计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2000/XP/2003的操作系统,其软件开发工具选用了Borland公司的C++Builder6,而音视频数据的编辑则采用了Ulead公司的会声会影V8软件。
Borland公司的C++Builder自以来经过短短数年的发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专业软件程序员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软件的首选工具。C++Builder具有丰富而专业的各类控件,无论是系统底层应用还是高级上层应用的开发,都能够轻松胜任。c++Builder支持多种高级技术,如CORBA编程技术、Internet服务器应用程序的特性,以及WebBroker和Web Snap架构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技术、XML文档的操作、Web Service和Socket编程技术。
会声会影V8是Ulead公司出品的一套易用性非常强的影片剪辑软件。其采用双模式操作界面,让用户可轻松实现快速操作、专业剪辑、完美输出的影片剪辑功能、影片制作的向导模式,只要三个步骤就可快速作出DV影片;同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会声会影编辑模式,让用户轻松实现捕获、剪接、转场、特效、覆叠、字幕,配乐到刻录的功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音视频文件。
4、小 结
参与评价的儿童约束系列产品如何购买?
C-NCAP管理中心每年会对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年初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儿童约束系统的候选范围。所评价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以市场上销量较大的产品为主,适用范围覆盖0~36kg的儿童(参考年龄0~12岁)。在确定评价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型号后,由管理中心根据型号,依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在事先不告知生产企业的情况下由市场购买。同时,生产企业也可以主动申请儿童约束系统的评价,但所申请儿童约束系统必须为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参与评价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按照婴儿用、幼儿用和学童用共3个组别来进行划分。其中,婴儿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13kg以下、参考年龄为15个月以下:幼儿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为9~18kg、参考年龄为9个月-4岁;学童用儿童约束系统适用儿童体重为15~36kg、参考年龄为3~12岁。
具体有哪些评价项目
C-NCAP儿童约束系统评价方法包括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静态评价是指使用方便性评价,主要通过对产品使用说明文件、标识、以及座椅在车上的安装是否方便、是否方便儿童搭乘等几个方面给出评分。使用方便性评价不是通过测试数据来考量,而是按照详细的评价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打分。该项评价的目的就是引导生产企业和产品在设计、生产、包装等各方面尽可能多地为消费者考虑,让消费者更易于获得清晰明了的产品使用信息,方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动态试验则是按照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分组搭乘相应的P系列儿童假人,在碰撞模拟滑车上实施。试验通过测量儿童假人运动姿态以及伤害指标,考核儿童约束系统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针对不同组别的儿童约束系统产品,动态试验采取不同的评价办法,但无论哪个组别的产品都需要做前向碰撞试验。由于婴儿用儿童约束系统组别产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后向安装,该组别产品还需要单独做后向碰撞试验。在幼儿用儿童约束系统组别的评价中,如果座椅倾角可调,需要将其调整到垂直、最大倾角两种状态分别进行试验。
该评价规则和标准法则认证有什么区别?
C-NCAP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的动态试验方法与标准法规认证试验基本相同,但测试条件更接近产品实际适用环境,测试项目更加全面,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本评价动态试验中的量化测试项不仅包括了头部伤害、胸部伤害,还增加了颈部伤害指标的测定。同时,为了适应产品的使用特点,本规则还要求对产品标识、说明书的内容、产品在车辆上安装的方便性、儿童的安放性、避免误操作等内容予以评价,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由于产品安装使用不当而导致事故中儿童受到伤害的潜在可能。最重要的是,该评价规则通过一套成熟的评价方法,把一般性试验简单的“合格”和“不合格”判定变成更加直观并量化的等级评价。从实际意义来说,C-NCAP儿童约束系统评价不去判断产品是不是通过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而只是对一个产品做安全性方面的综合评价,主要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除了样式、品牌之外更多关于产品安全方面的参考依据。
引言
现代科技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化工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包括药品、化肥、溶解乙炔等,这些产品出现和成熟离不开化工企业。同时现代化工企业的爆炸事故日趋增多。因此化工企业防爆通风的研究成为安全研究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问题。
一、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
对化工厂防爆通风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对爆炸危害场所进行划分。过去我国按照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的不同,对爆炸危害场所进行划分。这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它充分考虑了爆炸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还顾及了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国情。但它与国际划分标准不匹配,导致国际上很多的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应用于我国的化工企业中。
因此,我国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规定又参考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准则。新的标准以爆炸性混合物的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为依据,同时参考释放源的位置,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区和2区。具体划分准则为:
0区。两种情况:在化工厂室内,爆炸混合气体连续出现,同时造成化工厂室内可燃气体浓度升高;爆炸气体短时、高频率的出现在化工厂的室内。这两种情况下化工厂室内的区域被划分为0区。
1区。指在正常操作时,可能周期地或偶然地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场所。这里的周期通常较长。因此化工厂内1区内爆炸气体的含量很少,出现频率很低。
2区。2区是指在正常操作范围内不会产生爆炸混合气体。即使极少情况出现的违规操作引起了2区内产生了爆炸混合气体,存在的时间也会很短。正常操作是指化工厂正常运作时的开车、转运、停车等一系列动作。正常操作过程中所有化工厂的设备都在其参数变化的合理范围之内。
可见,新的划分标准需要充分考虑释放源的位置和释放源的释放量。实际操作中通常按照释放源产生的爆炸气体对释放源进行分类,然后对比释放源在化工厂空间中的位置来确定防爆危险空间。这种化工厂防爆危险空间的确定方式具有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性。
二、化工厂防爆通风的必要性
化工厂爆炸带来的危害性极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给社会带来了恐慌。现代越来越多的化工厂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提高的同时也增加着人们的安全隐忧。人们由于化工知识薄弱,其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化工厂不安全。在这种状况下当出现化工厂爆炸的相关事故时,会进一步点燃人们对化工厂不安全的恐惧感。
给相关化工产业带来了危机。当今社会关注以人为本,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核心价值地位。化工厂的爆炸事故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这就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利益,整顿化工产业,甚至停止相关的化工产业。这就会阻碍了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当其中的某个产品和环节受到重大影响时,这种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会发酵、扩大。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将阻碍使我国化工产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如何避免和预防化工厂的爆炸事故成为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课题。而避免化工厂爆炸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风换气。因为引起化工厂爆炸的爆炸源产生的是易燃、易爆的可燃性气体,这种气体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将其排掉;化工厂爆炸的根本原因是易燃、易爆气体的出现和浓度的增加。当浓度增加到爆炸范围内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而化工厂通风系统可以很好的改善室内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室内的温度和压力是可燃气体是否爆炸的重要因素。当室内温度升高、压力过大时,室内发生爆炸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下限会降低,这就导致了爆炸事故出现几率的提高。而化工厂室内的通风系统可以很好控制内部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从而降低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
三、化工厂防爆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
首先,确定化工厂室内的爆炸危害区域。根据最新的爆炸危害区域划分规则,同时考虑到释放源的位置和空间的大小,对化工厂室内的爆炸危害区域进行划分。这里要说明:很多研究者认为区域等级的划分是化工厂防爆通风系统设计的首要工作。这个工作开始于防爆通风系统的设计初期,结束于划分等级的完成。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的案例同时结合相关的理论,发现这是防爆通风系统设计的一个误区。对于区域爆炸等级的划分工作,开始于设计的初期,但是它并不会随着区域爆炸等级的划分完成而结束。换言之:区域爆炸等级划分的相关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使在整个通风系统设计完成后,也需要定时的对防爆区域进行考查。
其次,确定各区域的具体参数。将整个化工厂室内按照最新的爆炸危险等级划分成各个区域后,对各区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包括:确定可燃气体种类、渗漏可燃物散发量、油漆物件表面散发量、按可燃物泄漏放散量值估算指标、通风换气次数、最少通风量等。这些数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可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查阅相关的手册。
再次,确定通风系统中的主要通风设备。化工厂的主要通风方式可分为负压式通风和正压式通风两种。负压式通风是指通风设备的动力主要目的是将室内的空气抽出。在抽出空气的同时,由于气流的对流作用,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例如空调,中央空调等;而正压式通风则刚好相反,它的动力设备的主要目的是将室外的空气注入室内。在室外空气注入室内后,室内的压力变高,此时室内的空气通过其它的方式排到室外。例如:排气扇、抽风机等。对于两种通风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合理的选择。对于室内可燃气体浓度非常高的情况,通常采用负压式通风。而其他状况则根据需要选择。
最后,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将制定好的方案实施,并按时监测系统的运行是否良好,对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维护。
四、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化工厂爆炸事故频繁、防爆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化工厂防爆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思路。设计方案中充分结合了化工厂防爆工作中的各个要素。对于整体的设计方案有待实践的验证。
近年来,我国为了跟上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针对电力体制不断进行改革的深入,其中电力市场营销也开始逐步成为供电单位企业的重要任务。电力推广作业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供电公司将来来商场竞争力,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市场细分理论出发,简单讲解一下市场细分理论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策略。从市场份额以及信用度等级两个环节的市场细分,针对电力市场详细说明,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供电公司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持续优化推广战略,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
一、市场细分的理论研究
因为不一样的消费人群,具有不同的采购想法与消费能力,因此当这些消费者在面临同一种商品时,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消费需求和采购行为。所以,市场细分就是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所具有的不同需求特征为基础,区别具有不一样需求的消费群体。这样做的意图,是在同类商品的市场中,促使同一细分商场的消费人群,需求具有更多的相同性;而在不一样细分市场的消费人群,需求产生更多的区别性。最终,促使公司能够熟悉几大细市场、消费人群,及其不同需求的主要特征。
二、电力市场细分理论研究
从供电公司的市场营销视点出发,采纳不一样的市场细分规则,会获得不一样的市场划分结果。细分的规则有很多种,例如消费者的盈利水平、电能的使用用途、电价以及行业种类等等。下文从电力市场营销角度来看,主要从两大环节来细分电力市场,即信用度等级、商场份额。
资金密集型企业有很多种,其中便包括供电单位。由此可知,供电单位固定的运营费用十分高,需要一直增加售电收入,从而确保本钱的收回。现在,我国的售电价格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可调性不大。所以,对供电企业来说,售电量的高低,就必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下面我们根据信用度等级,来对电力市场细分,同时也从确保供电本钱回收的视点出发,根据市场份额来细分电力市场。
三、市场细分理论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策略
供电企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便是电力营销的收入,这部分收入的多少,影响到电力企业是否能够按期保量回收本钱而不亏损。因此,收缴电费的工作就成为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环节。我们可以设立相关的消费人群信用等级管理系统,针对消费者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从而避免部分用电人群故意拖欠电费的做法。
1.市场细分基于信用度等级的电力营销策略
(1)信用度等级为优良的用电户
针对此类信用度等级较好的用电客户,因为这部分人群的信誉良好,一般可以准时交纳全部的电费,所以可以把这些人归纳到公司长时间合作客户人群中。供电企业除了为他们供给一定的电力服务以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相配套的其他服务,例如用电技术咨询、用电事务处理等;与此同时,供给优享用权利和一定的优惠服务。
(2)信用度等级为一般的用电户
针对这部分消费人群,通常状况下只需要给他们供给规定的用电服务就可以。不过在某些成熟的条件下,用电企业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供给某种程度的优惠等,促进这类人群提高交纳电费的积极性,从而扩展彼此之间的合作范围。
(3)信用度等级为较差的用电户
针对这部分消费人群,电力公司需要把日常电费催收的工作做好,促使他们能够及时交纳相应的电费。在供电紧张的时候,可以把这部分人群列进限电名单,先给其他人群安排用电。另外,用电企业还能够依照不同人群,实行不一样的缴费标准。针对此类人群,可以减少缴费周期,提高年缴费次数。
2.市场细分基于市场份额的电力营销策略
(1)高压大客户
这一部分的消费顾客往往需要很大的用电量,这能够为供电企业带来很高的利润。同时还对其有着很高的要求,如电压以及供电可靠性等相关指标。所以,供电企业需要持续优化针对此类大客户的服务水平,从而达到两边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第一,供电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大客户代表,给这类消费人群提供一对一的针对、为其全方位效劳。第二,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快捷服务,例如为此类人群提供电费交纳的便利手续等。
(2)低压居民用电户
这部分消费人群便是普通百姓的用电情况,为他们服务,能够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为此类人群安全、及时的供给电能,不但是电力单位营销的根本条件,更表现了供电企业的社会职责。对此,可以为他们设立多种方便、完善的电费交纳方法,例如经营窗口收费、网上缴费、银行柜台代收等等。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停电报修、电费交纳状况等网上查询事务,从而建立良好的用电服务体系。
四、结语
上文从市场细分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市场细分理论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供电公司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持续优化推广战略,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实行招标采购评标办法有三:一是最低投标价法;二是综合评分法;三是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评标方法。其中综合评分法是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人的商务标、技术标和信用标进行评审的一种方法。具体说就是从商务条款、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售后服务及信誉等方面进行细分,形成若干评价因素,并确定各项评价因素所占的比例和评分标准,开标后由评标专家按照评分规则打分,最后统计投标人的得分,得分最高者为推荐中标人,次高者为候选中标人[1]。
一、图书招投采购综合评分法中的商务条款内容
图书招投采购综合评分法同样也分三个部分:商务标、技术标和信用标,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实力、业绩、财务、技术、管理、售后、供货能力和信用等进行具体细分,并确定分值分配和评分标准。其中的商务标评审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折扣率。折扣率基本上是按照实际应结书款/图书总码洋计算。这就要求投标人要综合考虑其供货时发生的包含但不限于:运输、人工、加工、售后、税费和利润等各项内容,是图书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的一项实质性、必备性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投标人实力。主要依据投标人的工商注册登记时的注册资金量为准,是目前较为通用的对投标人实力的客观体现。
(三)投标人业绩。投标人在投标某项目前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与项目内容相同或者实施过程相似的主要业绩证明。综合图书采购的风险因素及各项实质性关联内容考虑,以两年至三年期限内所取得的相似图书供货业绩合同评分较多。
(四)投标人获得权限。即投标人所取得的和出版社之间的协议或者销售协议等,是衡量投标人供货能力、有效性及出版物来源的合法性的证明。
该商务评标内容综合考量了图书招标采购中对投标人的报价、实力、业绩和供货能力与质量等因素,能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定投标人的总体实力,对提高政府采购的资金利用效率,维护招标单位利益和确保图书招标采购的有效进行具有客观和现实意义。
二、现行综合评分法中商务条款评标实际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低折扣率严重偏离招投标采购的目的
图书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既能节约政府性资金支出又要保证以高质量、优服务来提高图书的供给能力。
综合评分法中商务评标在实施过程,其折扣率分值一般占总分值50%-60%,导致图书招标采购基本上重视折扣率,特别是现行政府招标采购优先注重节约资金的观念,更加剧了一些书商投标时的恶意投标与竞争[2]。导致后期书商故意不签订合同而流标或者在图书供货时更换特定目录、二渠道图书目录及特价图书目录的概率增加,严重损害了招标单位的根本利益和无形降低了图书采购质量。
(二)注册资金比例采用线性插入法,严重偏离投标人级别
企业的注册资金作为企业实力的证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实力差异。线性插入法基本方法是:注册资本金金额最高的,得满分;注册资本金金额最低的,得0分;其他有效投标人本项得分按线性插值法计算。
假定某图书招标项目的总金额为60万人民币实洋图书采购,投标书商注册资金分别为:500万、2000万、4000万和8亿元,那么按照线性插入法企业得分为:
由此得分可以看出,就招标项目而言,2000万和4000万无异于500万的注册资金,过高评估了8亿的企业实力,在实践中,四家企业的供货能力和服务差异没有根本性区别,但明显的得分失衡,容易给注册资本金更高的企业在其他反面增加话语权。例如,折扣率可以适当提高,以增加企业利润;可以不承诺技术标中的各项服务等等以规避企业相应的支出等等,这样势必给招标单位造成一定的不利,不仅增加支出,也对后期相关业务的开展提出了挑战。
(三)业绩所占比重偏低,不能正确反映书商实力。
选择口碑较好,业绩较多且高的图书供应商是每一个图书招标单位的终极理想目标。
现行的评分规则中仅仅从合同金额限定来确定供货有效性,从合同量上来确定业务量,且占比低分值低,不能有效反映长期以来业绩较好的图书供应商、各类型专业图书供货商与新进入图书行业的供应商的差异,提高了某些书商的恶性竞争能力,对量优、质高的供货商没有明确的优势。
(四)权限仅量化不能有效反映各类型机构图书采购的具体需求。
权限的考量目的是确定图书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供货能力,确保供货商的供货正规、有效且高效。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全国共有出版社582家出版社,大小不一、类型各异,出版的图书也是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好的图书供应商应该有可靠的出版社合作协议或者供货协议,以确保图书来源的正规、合法和图书的正版。不求全部合作,但应当对其供货的范围进行遴选,力求选择口碑好、出书质量可靠、品种来源丰富的出版社合作;特殊类型出版社的归集等等。
现行的评分规则中仅仅从量上来划分,显得过于单一且质量层次不分,极其不利于专业类型图书采选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加了评标专家的评标难度,也不可避免的让一些没有与良好、优质的出版社合作的图书供应商以量来取胜。
三、对现行商务条款评标内容的改良的几点思考
(一)折扣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折扣率的占比范围为30-60分,也就是法定的折扣率所占分值可选区间较大且灵活。
在实际的图书招标采购工作中,可以根据图书招标采购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折扣率所占分值,对于特价类图书招标采购,可以适当提高折扣率所占的分值,弱化其他项目分值,从而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特定需求的图书;对于要求较高,对货源质量、服务质量并重的图书供货商时,可以适当降低折扣率所占分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折扣率占比过高造成的其他项目弱化,从而有效提升其他量化项目分值的占比,能够更加突出其他量化项目的重要性。
招标单位就折扣率的浮动范围进行规范,明确最高折扣与最低折扣。在图书实际采购工作中,书商的供货成本不仅包含图书的进货销售成本,还包含有:运输、加工、人工、售后服务、税费、利润等一系列成本和利润,招标单位规定一定的折扣范围,可以明显提高书商的积极性;保证供货渠道正规、合法;所供图书正版;售后服务等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招标单位图书采购的顺利进行,保障所购图书的高质量,所得服务高水平;也有利于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招标单位可以采用折扣率平均值浮动范围法,规定偏离所有投标折扣率平均值一定幅度的投标无效。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恶意投标;适当增加招标单位在图书招投标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动预防恶意投标风险,降低图书采购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注册资金
针对企业注册资金的线性插入法的弊端,采用等级划分法是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即根据图书招标采购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图书供货商的实力区间,既区别对待不同实力的图书供货商,又不过分拉大相似图书供货商的得分差距,缩小因注册资金问题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方法。
从表二这种等级划分法可以明显看出各企业有区别,但缩小了因注册资金造成的区别大小,从而可以让有实力的企业有差距,但不能利用注册资金的差距大,特别是巨额注册资金而产生不确定因素。
(三)业绩分值
业绩是企业实力的主要证明,也是图书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服务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证明。业绩越多越能体现图书供应商的实力。
首先,可以根据图书采购需要,增加其分值比重,这样可以增强有实力图书供应商在评分中脱颖而出。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采购,可以适当限定图书供应商的业绩范围,尽量避免一些图书供应商中标非主营业务的图书标的。
第三,可以对特定类型图书的采购限定业绩额度及其有效性检查,避免图书供货商以次充好、虚报、谎报等发生。
(四)权限
在不影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考虑各个类型专业性图书采购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出版社权限要求,可以从分值的分配上增加比例,以提高招标图书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也可以采用在招标文件中实质性内容的方式进行限定。
总之,在图书实行的政府公开招标采购中,对商务条款内容可以依法根据招标单位的需要进行修正,招标单位应当优先考虑图书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履约能力及其业务实力,在此基础上节约图书采购经费,避免因为片面追求节约资金而造成只重折扣率,导致图书采购中出现书商不能供货或者供货质量较差,从而损害招标单位利益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G83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10-0105-06
The Issues faced by the Formul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ew Ver sion of Gymnastics Technology
Grading Standard of Second and Third Level Athle t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ANG Yu-nan,GAO Liu-hong, XIE Jian-zhong,YOU Kun-y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ormulation process of the 2006 version of the new Gymnas tics Technology Grading Standard of Second and Third Level Athlete (hereinafterreferred to the new standard) and analyzes the issues emerged in the analysis ofthe promotion proces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 reckons that the new sta ndard is feasible in the middle school course Bu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to facilitate the long-term sound developmen t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gymnastic teacher is in a shortage and th e mental pressure become an obstacle of the school gymnastics’ development Th e hierarchical curriculum meeting the demand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gesand the model of co-hosting gymnastic competition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 d the sport bureau is yet to be achieved They are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prom oti on process of the new standard Focusing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proposes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standard in C hina’s provinces and cities.
Key words: gymnastics; technique grading; promotion; issues; countermeas ures
为了改善体操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令人堪忧的局面,体操中心于1998年聘请专 家,由李宁出资开始编写《普及体操大纲》[1]。2004年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根据 国家体育 总局重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体竞字[2004]152号文件的指示精神,于2004年 成 立了《体操运动员规定动作二、三级技术标准》修订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北京体育大学教 师:高留红、张予南、谢建中、游炎、何俊等组成。于2005年成立了技术 推广组。该小组 主要任务是负责开展进行新《大纲》的推广工作。本课题以学校体操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为切 入点;以新《大纲》的特点及动作选择原则为依据;以促进体操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对 新《大纲》推广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进而提出对策性的思考,为我国各省市全 面推广新《大纲》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大纲》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2003级的学生,以及北京地区8所中学中自愿参加 体操学习的中学生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实验法。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2003级的学生为 对象,对新《大纲》草案动作进行为期1 a,总学时为180学时实验,得出了第二套草案动作 ,之后又以北京地区8所中学中自愿参加体操学习的中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第二套草案动作 的实验,以把握大纲动作草案在普通学生中推广的难易程度。
投稿日期:2010-02-26
作者简介:张予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理 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体操运动现状调查
2.1.1 体操等级大纲的20年一贯制使体操的普及受到限制自80年代初颁布体操等级大纲以来,在近20年中没有变化。该体操等级大纲的内容在难 度和技术上都有较高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教学对象体操运动基础较薄弱的现实 ,体操等级大纲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调查结果表明:至2004年,1980年颁布的体操运动员等 级大纲,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中已经没有开展了。体操专选学生必须通过二级运动标准 的体育院校中,对1980年版等级大纲执行也产生了变异。例如高低杠跳起高杠分腿立撑后倒 弧 形转体180度挺身下,对身体素质不够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一动作在实际 中已经不再使用了。
2.1.2 中国体操人口的现状与体操强国的称谓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 我国在奥运会上是体操强国,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目前我国在册体操运动员仅一千多人,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仅一家俱乐部在册运动 员就高达一千多人。可见,体操作为古老而悠久的体育项目,在欧美国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 础。与此相反的是,体操这一发展人体素质的宝贵资源,在我国学校体操开展中未能充分的 发挥作用,这不能不说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2.1.3 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走入了低谷 体操在学校体育中“冷遇”[1]现象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1) 在专业院校中体操教学时数明显减少,由原来的288学时减少到32、64、96、144学时。2 ) 体操专项选拔的学生不再是好中挑强,而是有选的就要。3) 学校中的体操比赛成为了历 史,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中学生、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比赛都几乎不再举 行。4) 在专业院校中体操教研室教师队伍人员及学生人数骤减,普通高校及中、小学中 的体操教师也都纷纷转行。5) 体操专项学生择业遇到较大困难。6)部分中、小学体操器械 被终日锁于库房之中。
2.2 体操管理中心对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鉴于目前体操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实验前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校中已经没有人参加学校 的体操训练,因而不可能找到有体操训练基础的学生),按照从小抓起的传统思路,短时间 内将体操在中小学校开展起来难度很大,要改变现状,体操管理中心的意见是:1)要借 助现有的高考制度,2)动作必须简单,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操的训练 中来。因此,修订小组考虑到只有运动员二级等级标准,才有可能借助现有的高考制度政策 的实际,特将二级动作作为重点进行实验。允许未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的学生,直接进入二 级运动员动作训练,只要通过相应等级的比赛就可获得二级体操运动员称号。
2.3 确立新《大纲》动作选择原则 2004年11月8日召开第一次大纲制定小组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大纲制定的原则 ”。在20天的时间中通过次3的讨论,修订小组最终确立了以下原则:
2.3.1 易于普及原则 在动作难度、项目的选择及标准的制定 上均要体现出此原则。
2.3.2 便于学生自我练习原则 具体动作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器 械对练习着的限制,便于学生自我练习。
2.3.3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原则 所选动作对学生的力量、柔韧 、灵巧等身体素质以及基本运动能力、体形、气质均要有积极的影响。
2.4 初选新《大纲》动作 遵循上述原则,修订小组在2004年11月22日召开“新大纲项目和器械规格的讨论”,经 过2次会议的讨论,最终确定了男子二级6项选4项和三级4项;女子二级、三级4项选3项的新 《大纲》的项目规定,同时制定出了各项目的器械规格(表1)。
表1 项目和器械规格
男子二级 男子三级女子二级女子三级单杠/1.6 m单杠/1.6 m单杠/1.5 m单杠/1.5 m跳山羊或跳箱/1.2 m双杠/1.75 m平衡木/1.05 m平衡木/1.05 m鞍马/1.2 m跳山羊/1.2 m自由体操/自由体操/吊环/2.55 m自由体操/跳山羊/1.1 m跳山羊/1.1 m双杠/1.75 m
自由体操/备注:自由体操垫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12×12 m的地毯,亦可以使用垫 子拼成一长条。在项目和器械规格确立后,2004年12月6日修订小组开始对动作进行初选。动作初选主要依 据1980年颁布的,并在北京体育大学体操专项训练中执行了20多年的大纲[3,4]。 修订小组 针对这一大纲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保留的动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 查阅体操教科书[5-8]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小组成员一致认为 应保留那 些优美、简单、易掌握、没有危险性的动作,并加入符合时代气息的跳步转体动作和小技巧 动作。于2004年12月底,修订小组确定了新《大纲》的基本雏形(草案)见表2-表5。
表2 男子二级动作
跳山羊或
跳 纵箱吊环鞍马双杠单杠自由体操屈腿腾越深握慢拉上左右侧挥摆长振屈身上长振屈伸上原地跳转360 °直角支撑正交叉后摆肩
倒立单腿摆越成
骑撑前手翻单
腿落屈臂屈体前倒
成屈体悬垂挥摆接同侧
全旋前滚翻成挂
臂撑接后摆上 后回环前滚翻成
单腿跪立悬垂摆动直
体前转肩全旋半周向
内转体90°下前摆经左腿坐
杠接右腿杠 中
后摆同时向右
转体180°成支撑转体180°成支撑分腿击足跳后摆上成支撑屈臂前摆跃起
成分腿坐后到屈伸上跳转180°后到成屈体
悬垂两腿向后滑杠
成挂臂撑接前
摆上后摆腹回环团 身后滚翻
成倒立悬垂摆动后摆,前摆向内转
体180°下后到弧形下连续侧手翻2次直体后空翻下鱼跃前滚翻
踺子接挺身跳表3 男子三级动作
跳山羊单杠 双杠自由体操山羊分腿腾越慢翻上成支撑挂臂撑后摆上前手翻单腿落骑撑前回环前摆成分腿坐前滚翻分腿起转体180°成支撑前滚翻成分腿坐分腿慢起成头手倒立后摆腹回环支撑后摆挺身下胸滚动后摆挺身下交换腿跳侧手翻直腿后滚翻鱼跃前滚翻 2.5 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大纲成套动作
2.5.1 对所拟定的新大纲《草案》动作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教学实验说明:修订小组在大纲《草案》动作的选择中,注重了对二级与三级动作难易的区别, 从理论上讲能完成二级动作,那么对三级动作的掌握就是一件较容易的事了。此外,因只有 二级动作为能借助现有的高考制度政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操的训练中来。为此,修 订小组以二级动作作为重点进行了实验。
2.5.1.1 确立实验假设 假设:《草案》中所选动作,体育院 校的学生通过180学时的练习均可以独立完成。
2.5.1.2 实验的目的检验《草案》中所选动作的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为进行动作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实验确定《草案》中的动作规格标准。
表4 女子二级动作
跳山羊单杠平 衡木自由体操分腿腾越跑动骑上纵木助跑单腿跳上原地跳转360°骑撑前回环大跨跳单足转体360°转体180°成支撑猫跳团身跳转360°后摆腹回环双足转体180°大跨跳 后到弧形下燕式平衡狼跳单腿蹲转180°踺子接分腿跳单肩后滚翻后交换腿跳单腿起跳双足落前滚翻直腿起直换腿跳倒立前滚翻分腿跳侧手翻单足转体180°后滚翻变换步猫跳侧手翻下劈叉备注:自由体操应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
表5 女子三级动手
跳山羊单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分腿腾越单腿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斜进助跑单腿摆越成分腿坐单腿起跳转体180 °双脚落地单腿摆越成骑撑举膝弹簧步前滚翻前回环变换步后滚翻转体180°成支撑燕式平衡大跨跳后摆下单足转体180°侧手翻双足蹲转体180°单足转体180°单腿起跳双脚落接纵跳单腿跳转180°单腿落地备注:自由体操应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
2.5.1.3 确定实验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03的学生 作为实验对象。
2003级学生是参加全国体育类统一考试入学的学生,身体素质比普通高中身好,在入校 前参加过学校的田径训练,没有体操基础。由于北京体育大学专项选拔,是本着学生自愿参 加的原则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参加实验的人员是随机的,符合在体育院校推广的条件。实 验人数:男子6人,女子4人。
2.5.1.4 实验时间 2005年2月28日至2006年1月10日。
2.5.1.5 实验模式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组实验设计模式,并运 用传统的体操实践课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实验。
2.5.1.6 条件控制 对学生进行为期1学年,每周3次,每次2 学时,共180学时的实验;
实验地点:北京体育大学体操馆;
器材规格:符合《草案》条件要求;
分别由一名男、一名女教师,依《草案》中项目练习时间安排及《草案》动作教学计划, 对男、女生进行教学(草案项目和动作安排见表6、7)。
表6 《草案》项目练习时间安排
时间女子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五男子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10-11:30自由体
操、单杠跳马、
平衡木鞍马、
单杠吊环 、
跳马14:20-
15:50平衡木、
技巧技巧、
双杠表7 《草案》动作教学计划
阶段划分第一小周期第二小周期第三小周期第四小周期第五小周期时间划分2005年
2.28-3.113.14-6.279.4-9.149.16-12.30 2006年
1.4-1.10主
要
任
务1.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作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2.柔韧素质、力量素质、草案跳步动作。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练习的意识。
2.学习各项目单个动作。
3.确定各项目单个动作的难度。
4.完成成套动作的编排工作。1 柔韧素质、力量素质。
2 学习草案联合动作。
3.掌握草案联合动作。1.学习并掌握草案成套动作技术。
2.制定草案成套动作标准。将草案成套和标准编写成文,交体操中心审核
这一草案以下简称《第二套草案》2.5.2 对所拟定的《第二套草案》在北京地区中学生中进行教学实验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对《草案》的评价意见是:“三级动作难度比较适合可以采用。二级 总体难度比较适合普通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但是否适合普通中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根据中心领导的指示,修订小组又进行了北京市中学生的实验。
2.5.2.1 确立实验假设假设:《第二套草案》动作,学生通过150学时的练习均能独立完成二级动作。
2.5.2.2 实验的目的检验动作难度是否适合现有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是否有危险性,为动作做及时调整提 供依据;确立《第二套草案》动作标准。
2.5.2.3 确定实验对象以北京市十一学校、首师大二附中、首师大二附中、西城分院附中、清华附中、六十七 中、上地实验中学、五十七中学、中关村中学8所中学中的16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对象的选取: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体育老师将其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推荐参 加实验。具体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男子7名,女子9名。
2.5.2.4 实验时间2006年3月19日至2006年8月23日。
2.5.2.5 实验模式设计本研究采用单组实验设计模式,并运用传统的体操实践课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实验。
2.5.2.6 条件控制上课次数:对学生进行每周日一次课;“五一”6次;暑假7月31日至8月9日10次;8月14日 至8月23日10次;共43次教学。
上课时间为:12点50到15点15分,每次3学时,共14时。
实验地点:北京体育大学体操馆。
器材规格:符合草案条件要求。
由一名男教师、一名女教师,分别依《第二套草案》任务对男、女生进行教学。(教学阶 段划分与任务见表8)。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3.1 对新大纲《草案》动作实验结果的分析女子部分:
1)《草案》中二级女子单杠难度定的过高,通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只有一人能完 成跑动骑上的动作,占总数的25%,因此此动作不作为二级动作进行推广,而改为蹬地翻身 上。
表8 《第二套草案》教学阶段划分与任务
阶段单动作学 习单动作提高成套学习掌握成套完善成套任务1.培养自信心
2.学习各项单个动作1.提高动作质量
2.掌握各项单个动作1.培养体操意识
2.学习1/4或1/2成套1.培养体操意识
2.学习并掌握成套1.培养体操意识
2.提高动作质量课次101051352)《草案》中二级平衡木纵木助跑单腿跳上,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跳不上去而后仰的 现象,为了安全起见取消了此动作,改为斜进单腿起跳,转体180°成骑撑的动作。
3)由于平衡木是高空器械,练习者控制自身的能力较差,当她们身体腾空后,自认 为脚完全落在木上,而事实上则是利用了木的宽度十公分中的两到三公分,造成踩空而从木 上摔下来,这一现象在实验中有发生两次。在推广的初期任何一点不安全的因素,将会导致 推广工作的失败。为了安全起见,应将跨跳的规格定的低一些。
4)由于女同学倒立的感觉不好,在完成倒立前滚翻时,屈髋、重心下压而不能向前 滚动,这样往往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所以应将此动作在这套二级动作中取消。
男子部分:
1)《草案》中二级男子单杠的上法――长振屈伸上,难度定的过高,应改为跑动屈 伸上。
2)《草案》中二级男子双杠的上法――长振屈伸上,难度定的过高,应改为跑动屈 伸上。
3)《草案》中二级吊环前转肩直接连接后摆上,难度定的过高,应增加一次悬垂摆 动。
4)在实验中学生表现对做山羊全旋的极大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增加山羊全旋 一项。
在对《草案》实验总结的基础上,出台了《第二套草案》并将这一草案编写成册交体操 中心审核。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对《第二套草案》审核后提出的建议,修订小组再 次进行了实验与修改。《第二套草案》与2006年颁布的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 的格式是相同的,但里面的内容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下面我们将实验后变化的内容进行列表 对比(表9,表10)。
表9 男子二级部分
第二套草 案正式颁布项目顺序动作说明主要动作错误扣分动作说明主要动作错误扣分自由体操2单腿依次落地前手翻腿没有依次落地未完成单腿依次落地 前手翻腿没有依次落地0.1-
0.3鞍马7正交叉上摆脚尖高度低于肘0.3-
0.5正交叉上摆脚尖高 度低于肘0.1-
0.3山羊全旋2山羊并腿全选6次山羊并腿全选4次吊环6后摆上成支撑获支撑时屈臂、屈体0.5-
0.8后摆上成支撑获支撑时屈臂、屈体0.1-
0.3跳马(纵箱)1屈腿腾越第二腾空无展体2.0屈腿腾越第二腾空 无展体1.0双杠3挂臂撑后摆上获支撑时屈肘0.5-
0.8挂臂撑后摆上获支 撑时屈肘0.1-0.3单杠7后倒弧形下身体重心低于杠水平面03-0.8后倒弧形下身体 重心低于杠水平面0.1-0.5从表9、表10《第二套草案》与正式颁布的新《大纲》 的对比中可见,在动作的选择、标准 的确定以及动作扣分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修改部分已用黑体字标出。表中“顺序”是指在 正式出版的新《大纲》中的顺序)。
2.5.3.2 对所拟定的《第二套草案》动作实验结果的分析第一,这批推荐来学习的中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大学学生身体素质差距不大,他们可以 直接接受二级第二套草案动作的训练,没有受伤情况发生。
第二,为了便于普及,部分项目中对学生素质及控制能力要求较高的动作进行了适当的调换 ,在难度和评分上也降低了标准,例如,将平衡木上大跨跳改为小跨跳等(表8,表9)。 经 修改后,《第二套草案》动作基本适合目前普通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可接受程度。
表10 女子二级部分
第二套草 案正式颁布项目顺序动作说明主要动作错误扣分动作说明主要动作错误扣分自由体操2跳转360°接狼跳挺身跳接狼跳3侧手翻身体弯曲大于90°未完成侧手翻身体不直0.1-
0 35前滚翻直腿起前滚翻8踺子接分腿跳侧手翻,接分腿跳平衡木2大跨跳两腿开度不到90°未完成小跨跳腾空不明显0 1-
0.310单足转体180°双足转体180°12侧手翻下单腿起跳挺身跳下跳山羊第二腾空无展体未完成第二腾空无展体0.5第三,经过现状调查――初选大纲动作――教学实验――再筛选等环节的工作,新《体 操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于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审定正式颁布。
2.6 新大纲的特点
2.6.1 普及性强大纲适应的人群是没有体操基础的普通中学生和大学生,基本适合目前普通大学及中学 学生运动能力的可接受程度。
2.6.2 项目选择自由度高每一个地区和学校,可以根据场地器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练习。因为项目 确立的原则是:男子“六选四”,女子“四选三”。即:学校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开 展的项目进行练习。
各级比赛项目:
二级运动员
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山羊或跳箱、双杠、单杠(六项中任选四项)
女子:自由体操、低单杠、平衡木、山羊(四项中任选三项)
三级运动员
男子:自由体操、山羊或跳箱、双杠、单杠
女子:自由体操、低单杠、平衡木、山羊(四项中任选三项)
2.6.3 便于学生自我练习由于在具体动作的选择时,考虑到应尽量减少器械对练习者的限制。例如,平衡木的 动作选择,除了上法、下法、和单肩后滚翻需要专门的器械外,其他动作学生都可以在任何 地方练习,例如马路崖上。自由体操除了,前、后滚翻动作外,学生也可以在任何地方练习 。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就有很多的场地去练习体操,同时也便于学生自我练习,又能使学生 在想象的器械上规范动作,达到锻炼及塑造优美形体的目的。既提高了体操动作的质量,又 降低了体操练习的成本,同时也能使体操的知名品牌在大众中得以保持。
2.6.4 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新《大纲》在男、女自由体操和女子平衡木中,加入了一些比较流行的体操跳步转体 动作,并且还加入了男子山羊全旋动作。使新大纲更具有时代特征,在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 素质、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和培养对动作的美的理解方面,都有较全面的体现。
2.7 新大纲推广现状简介为了解新《大纲》动作在推广过程中与练习者之间的契合度,在新《大纲》出台后,笔 者对新《大纲》的推广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
2.7.1 参加新大纲培训的教师、学生数量在增加2006年举办第一届北京市新《大纲》教师培训班,参加学校只有11所12名教师。2007年 举办第二届北京市新《大纲》教师培训班时共有75所学校的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同年 举办的全国新《大纲》教师培训班中,有多达20个省市,近百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为体操的 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新《大纲》动作比赛中,有12所学校,89人参加。参加比赛 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为13岁。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新《大纲》比赛中,参赛学校增 加到18所,参赛人数为110人,其中最小年龄为8岁。
同年在武汉举也办了大学生新《大纲》体操比赛。2009年在云南师范大学也举办了大学 生新《大纲》体操比赛。
随着参与体操训练的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参加训练学生年龄的降低,体操训练的总体 水平已经有所提高。
3.7.2 技术规格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在跟踪调查的4 a中发现,有些动作,大部分练习者完成的技术规格有了明显的提 高。例如,平衡木上的跨跳动作,大纲中为“小跨跳”,这就意味着动作的幅度和腾空要求 很低。随着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练习者控制自身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练习者的 跨跳动作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外部表现看已经可以称为“大跨跳”了。从中我们看到了 ,体操训练总体水平的提高,这为大纲的更新研究提供了依据。
2.7.3 新大纲推广过程中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推广初期,由于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并进行了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宣传工作 做的比较充分。加之大纲动作制定比较适合当时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在整个训练和比赛 的过程中,又完全遵循了大纲动作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并十分重视保护与帮助运用,保护与 帮助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截止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一起伤害事故,为今后体操的深入普及奠 定了基础。
2.8 新大纲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8.1 体操推广工作的组织工作还需完善推广小组在新《大纲》出台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北京市教委和国家体操运动管 理中心的支持下举办了教师培训,此后又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学生体操比赛 。此后,由于2008年奥运会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任务多、人手不够,同时与北京市教委联系 不够,使得 “两家” 刚刚开始合作的比赛中断。这使得体操新《大纲》的继续推广受到了 一定程度的影响。
2.8.2 教师的体操专业水平低近十年来体操专业毕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近十年中北京体育大学培 养的体操专项学生不足百名。然而新《大纲》推广的动作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对非体操专 业的体育老师来说,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阻碍新《大纲》推广的主要问题之一 。
2.8.3 体育教师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体操在学校中开展受限目前学校体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大纲》情有独钟,但却十份担心教学中 出现意外。因为一旦发生伤害事故,来自家长、学校的压力,使教师往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 负担。时间长了在体育教师中就自然形成一种“保平安”的心态,这种心态所导致的行为往 往是“不作为”。 体育教师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体操新《大纲》在学校中的开展受 到限制。
2.9 对应策略思考
2.9.1 形成教委和体育局联合举办体操比赛的模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教委与体育局两家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教委和体育局联合举 办体操比赛的模式,是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体操的训练与比赛,并长期推动体操在学校中开展 的有效手段。
2.9.2 充分利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增加体操的社会价值根据国家教委及体育总局有关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报道,我国目前中小学生体质状况 是在不断下降。肥胖儿在不断增多,国家为改变这一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与措施 。
在我国一切听从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下,这些政策与措施往往与高考、升学紧密相关。 所以应了解相关政策,吃透其精神,利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增加体操的社会价值,这是推动 体操在学校及大众中开展的一个契机。
2.9.3 形成大纲动作的完整体系,大力培养体操专业教师建立一套适合从幼儿到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动作大纲体系[8]。首先是要很好的利 用已有 的动作资源。将普及体操等级动作和体操运动员等级动作有机的衔接,以形成大纲动作的完 整体系,大力培养体操专业教师。
2.9.4 形成保险制度为体育教师创建宽松的教学环境在美国及西欧国家中,体操在各类学校中普及之广,体操人口数目之高,基中一条重 要的原因就是,各类学校及俱乐部中形成了完整的保险制度,为体育教师、教练员创建了一 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有效的经验,在各类学校中建立强制性保险,为体育 教师、教练员创建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的同时,提高家长及学生抵抗风险的能力。
2.9.5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使体操在学校中长期而健康的发展下去,必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 建立在以下基础上:
第一, 以二级为杠杆同时要防止二级的泛滥。
第二, 形成系统的体操比赛制度。每年举办一次比赛,举办者要严格把控比赛过程的每个 程序。如报名、赛前身份验证、裁判的评分等环节的把控。使比赛成为公平、公证、公开的 阳光工程。
第三,动作质量应与国际标准接轨
新《大纲》动作的评分与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接轨,体现了“低难度动作高质量完成”的 理念。例如,落地站稳不扣分,勾脚尖扣0.1分,分腿扣0.1~0.3,屈膝扣0.1~0.3等 ,通过高标准的扣分规则的执行,从练习者完成动作的形态上进行动作规范,一方面提高了 练习者完成动作的艺术性,另一方面也可提高他们完成动作的技术性,同时也使他们对体操 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今后的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严格执行国际“E”组评分规则 。
第四,进行跟踪调查,每四年修改一次大纲。
普及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要对这项工作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具体做 法:1)在每年下发规程的“特殊要求”中,根据练习者完成的总体水平将规格进行一定 的提高。例如,将平衡木上的“小跨跳”修改为“大跨跳”;把“双足转体”修改为“单足 转体”,这样既不改变成套动作的连接模式,又能适时的提高动作难度,为下一次大纲的修 改提供理论依据。2)在新大纲颁布之前的两年中进行修改工作的研究,此项工作可以作为体操中心的课 题进行。3)对大纲的人员组成要有可持续性。每次修订小组的重组,既要保持原有的一部分老同志 ,要也吸收新生力量加入。4)新大纲也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每4年一次的修改。
3 结 论
1) 新《体操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在对我国学校体操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 上,通过实验确立的、适合在普通中学生中开展的技术等级标准。 其特点是:普及性强; 项目选择自由度高;便于学生自我练习;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 组织工作不完善;教师的体操专业水平低;体育教师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新《大纲》推 广面临的主要问题。
3)充分利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增加体操的社会价值;构建教委和体育局联合举办体操比赛的 模式发挥比赛的催化剂作用;利用已有的动作资源,将普及体操等级动作和体操运动员等级 动作有机的衔接,以形成大纲动作的完整体系;形成保险制度为体育教师创建宽松的教学环 境,是在我国推广新《体操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扩大参与体操运动人口数量的 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普及体操大纲》(教材与光碟)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体操协会监制[M].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音响出版社.
[2] 张予南,等.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 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3,26(2).
[3] 《女子体操运动员规定动作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80.
[4] 《男子体操运动员规定动作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80.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操》(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 5,5.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操》(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