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基础化学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所谓“歌诀”就是把一些比较枯燥的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再赋予它们一定的音韵和节奏,使要记忆的内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例如,化学方程式写法可编为:“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写法。
二、利用谐音幽默记忆
例如,元素化合价的标法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极易混淆。化合价标法在元素符号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而离子符号的书写则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标上电荷数,后标正负号。这两者如果能牢牢地记住其一,就不易混淆了。为此我们可以将化合价标法编为:“化合价到北方找,富豪(符号)引路别乱跑。”这里的“北方”可联想地理方位“上北下南”,“富豪引路”即指“符号”在前,数字在后之意。
再如,金属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利用谐音法编为:“贾盖拿美驴,去换锌铁喜欢的铅氢,统共一百斤。”这里充分利用了谐音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相关学习内容,并分辨了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
三、编成诗歌理解记忆
例如,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既要注意实验操作顺序,又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更要及时记录、观察实验数据。为便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可编为:“老包静卧水晶房,轻风拂面喜洋洋。忽觉烈火从地起,老包变作关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再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编为:“导管一端先入水,两手紧握容器壁。管口不断冒气泡,方知装置气密性。”还有不定量的液体药品的取用,可编为:“瓶塞拿下倒置放,拿起瓶子签朝上。口口紧挨免外流,缓缓倒入眼瞅量。”以诗歌的形式既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巧用数字程序记忆
有些化学实验的操作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巧用数字既能加强记忆,又能牢固掌握操作顺序。
例如,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可概括为“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药品的取用为“一横、二放、三缓竖”,过滤的操作要领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还有电解水的实验要领可记忆为“正氧负氢,氢2氧1”,另外对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可概括为“三不一要”。
五、运用拟人手法趣味记忆
如实验室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方法可编为:“氢气(一氧化碳)早来晚归,灯迟到早退。”这样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与人融为一体,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学生很容易记住。
六、自然联想对比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可将互相对立、反差强烈的放在一起,形成对大脑的“两极刺激”,以加深印象,如氧化性和还原性、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风潮解等。此类性质相反的知识,只要掌握一方则想到另一方,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等概念,只要将这些概念简化为“失—升—氧—还”四个字就比较容易记住了,即“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用“得—降—还—氧”四个字还可想到另一方面,即“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该物质是氧化剂”。
七、利用实验强化记忆
化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加强实验教学,可大大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尤其对某些实验现象的记忆更是如此。如在学习酸、碱的性质时,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而碱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如果教者与同学一起亲自动手做实验,那么学生就会记得非常牢固。
八、联系实际深化记忆
在记忆某些化学知识时,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作气体燃料和冶金的还原剂,只要联想这个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记住二者的化学性质,深化学生的记忆。
九、及时复习巩固记忆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不要等问题成堆再复习。反复及时的复习可以强化记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
十、列表格比较记忆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一个人记忆的强弱固然与天赋有关,与生理上大脑的生化机制有关,但后天的训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以便记住更多东西。初中要记的化学知识繁多,就记忆而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种常见记忆方法。
一、理解记忆
这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记忆。记忆时,学生要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要结合生活实践和直观形象理解知识的内涵,然后定向地加以复习记忆。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而且牢固,例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的记忆。m表示什么?(溶质的质量)M表示什么?(溶液的质量即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W表示什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尝试记忆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记忆方法,就是对要记忆的知识,在理解了但还没有记住的情况下,就尝试记忆和背诵,从而逼着自己开动脑筋记住该记忆的东西。这种记忆方法可分成这样几步完成,第一步,对刚学过的化学知识,主动在头脑里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使其再现;第二步,对再现过程“卡壳”的地方,再看看书,做温习补课工作;第三步,全面尝试背诵一遍,请同学们检查或看书对照。例如笔者在上课中讲到“物理性质”时,让学生都自由地说一遍,看到不少学生用尝试记忆法记住这一性质。坐在前面的一位同学离我很近,她将书合上将物理性质记为“颜、态、味、熔、沸点、延展性、导电、导热性、溶解性、稳定性等,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紧接着翻书发现自己刚“过电影”时,“挥发性”记成了“稳定性”,这样一对照更正,这个学生很快就牢固地记住了“物理性质”。
三、脉络记忆
在记忆时,从整体入手,先抓主干骨架,再抓枝节和单叶,此种方法常用于复习课。在整个一块知识学完后将学过的知识以这种脉络的样式展示和记忆,能够增强记忆的广度,能够将知识系统化,也大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衔接。例如在复习物质类别时,只要记住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等主干和骨架的概念,便可记住其他的枝节和单叶的概念。
四、口诀、顺口溜、谐音记忆
化学内容繁多,将要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顺口溜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都喜欢用,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所以笔者搜集不少化学这方面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效果非常好。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笔者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顺序记忆,制取氧气时,把制取的步骤总结为七个字:“查、装、定、点、收、移、熄”,并且告诉学生记忆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这样记忆学生感觉特别有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在记忆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时可用这几字概括: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滤纸要低于漏斗口,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指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边缘,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五、联想记忆
记忆新内容时,想到与之相关的旧内容,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记住新知识。这种记忆方法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例如,在记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可提示学生联想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制取过程。学生不但很好地记住了新知识,而且很好地将旧知识复习了一遍。
六、字谜记忆
把要记住的化学术语编成字谜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学生特别感兴趣,在记住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爱学化学,更爱记化学知识。例如,为了记住“分子”,就可以编成字谜:老两口争儿郎。为了记住“干冰”的特点,就可以编成字谜:似血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碴,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
七、比较记忆
用确定思维对象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发现物质的本质属性,然后记忆。在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记忆,如:分子和原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等。例如,从记忆“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要素入手,使用“同异综合比较”。
能够比较的知识像这样让学生记忆效果好,学生理解较透彻,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点。
化学实验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科学探究型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国教育普遍重视的热点问题。因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决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凭借老师的讲解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在面对实际问题中,锻炼出来,假如化学教学离开了实验,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充其量是一句口号而已。那么,在具体的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呢?
一、做好演示实验以及学生的验证性分组实验
初中学生才接触化学,一切从零开始的。他们没有实验的技能,需要一点点锻炼开始。因此,在教学之初,老师要给学生做模仿,认真的做好演示实验以及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从模仿老师的实验操作开始,逐步进行简单的操作,再通过反复的训练,最后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后,就可以设计实验,进而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实验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打好实验的基础极为重要。
1.培养实验的基本技能
观察能力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之一。初中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常常选择好看的,奇异的现象看,这是少年人的好奇心,不是真正的科学观察,更谈不上观察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知道怎么观察事物,从什么角度观察,观察的一般性顺序是什么,以及分清观察的重要与要点。对于重点,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化学实验的器材比较小,老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后边的学生常常看不清楚,这就需要老师掌握教学技巧,比如,让后排的学生围到前面来观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放大让学生看清楚。
学生的分组实验也要认真要求,尽管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去自主的完成科学探究,但初中学生才学习化学,根本没有什么基础,对于实验的设计,操作都是空白,因此,让学生做一定的验证性的分组实验,逐步提高实验技能是必须的。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老师要做好指导作用,发现违反操作规定的立即给予纠正,必须清醒的知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从点滴做起,否则,无法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知其然。比如,为什么要在假如固体的时候,试管口向下倾下?酒精灯为什么要先在试管底部来回加热后,才能固定加热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打好了基础,才能做好以后的科学探究实验。
2.养成实验先预习的习惯
学生在分组实验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步骤。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预习,这些内容没有必要老师反复讲解,让学生自己阅读就行了。在进行具体实验的时候,切忌个人学生做旁观者,必须要人人过堂,看似简单的操作,具体到做的时候,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只有通过了锻炼,才能提高技能。比如,倾倒液体,不少学生倾倒在试管的外面,有的学生在倾倒的时候顾此失彼,不是将标签忘记了对准手掌,就是将试剂瓶的盖子正放在实验桌上,如果不进行反复的操作,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的,那么,为今后的进一步的实验带来困难。为了使分组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必要布置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预测一下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实验的一些现象。
二、切实做好科学探究实验
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有助于陪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落实新课标,更好的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能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能掌握探知的方法,有助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树立了严谨的科学作风,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尽管初中学生探究的问题在化学上早有定论,但,他们能够体验到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锻炼了创新的意识是其他教学方式,尤其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每次科学探究不一定成功,有时候会出现意外,比如,学生在做CO2气体倾倒灭火实验的时候,有可能上面的那支蜡烛先灭,这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弄清楚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为什么将CO2直接倒在上面那支蜡烛的正上方?如何处理好实验中的生成性问题,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技巧之一。
总之,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在于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忽视实验,试图去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那是缘木求鱼。因此,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化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技能,从而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采用巧妙的记忆方法,切实解决学生的记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化学知识比较繁杂、零散,初学化学的同学,会感到难记易忘,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锻炼、增加记忆力
记忆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要想把知识记得牢固,要学会锻炼记忆办,增加记忆力。
1、坚定自己的信念,锻炼记忆。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种自信心。记忆力强弱,与先天因素有关,但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后者。通常肌肉越锻炼越发达,我们的记忆力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理解并学以致用,增强记忆。理解知识的本质及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触类旁通,加深印象,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透彻: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物质,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要记住相限制条件,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3、经常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想法觉得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久记忆的信息,应该经常复 习。温故而知新,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
5、联想知识,记忆牢固。联想可以打开我们的记忆闸门,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提取重要的信息点,去掉意义不大的,“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
7、巧用押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读得顺口,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8、不断运用,巩固记忆。反复运用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纠正错误的回忆,重新记忆遗忘了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永久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
二、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学生们普遍反映化学课 “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旨导学生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训练, 提高记忆效果。
1、谐音记忆法。 通过谐音,可以使材料具有双重意义。这样一开始,识记材料便成双结对输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回忆提取时,自然就多了一条渠道。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材料地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输入和方便提取了。例如:(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使学生乐于记忆。(2)在讲到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同学们往往会产生仰视和俯视两种不正确的读数方法,导致读数与实际体积有偏差,通过画示意图得到:仰视时读数小于实际值,俯视时读数大于实验值,为了记忆深刻,采用谐音读作“羊(仰)小虎(俯)大”。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物品时,左边托盘放物品,右边托盘放砝码,有的同学容易记错,可以谐音记忆为“左屋(物)有(右)马(码)”,就不容易出错了。(4)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四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可以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是应)该的”。
2、对比记忆。“对比”是识记知识,掌握知识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才能区分。对于易混淆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寻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抓住其在属性。例如:分子与原子:相同---微粒, 不同---物质与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相同---物质,不同---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相同---纯净物,不同----元素。H2 CO CH4:相同---色、态、味`密度比空气小, 溶解性,可燃烧性,不同----燃烧产物。等等,通过列表形式进行比较,学生对比分析,学会了比较方法,对任何易混记的概念都能得到清晰认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化学知识掌握的也比较准确。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代替的。它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方法去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尤其对高职院校而言,它所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第一线,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实验,做好实验,创新实验。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观察,了解物质的本质属性。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而不再是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比如,学到钠、钾的时候,学生们根本没见过钠和钾,怎么可能知道它们与水反应会是什么样子,在空气里燃烧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但通过实验,效果却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不仅可使学生们认识了金属钠和钾,还知道应该怎么储藏、反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现象等,对物质有了很直观的、很充分的了解,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感性认识,并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例如“做饮料”、“烟花爆竹的焰色反应”、“烧不坏的手帕”、“金属钠、钾与水反应”和能够产生各种实验现象的好多有趣的实验,都会使学生感觉到神奇,从而形成主动学习化学课程的内在动力。
三、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认识多种类型的仪器设备,还可以接触到这些仪器,通过一定数量的化学仪器操作实验,可以熟悉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作用熟练掌握操作规则,更好地适应当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比如,我们在校期间做过的分析类实验课程可使学生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有机类课程可提高其动手组装各种仪器的能力,仪器分析课程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和性能。
四、可使学生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当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中,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意识越来越重要。为了学生们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善于合作。例如学生分组实验溴乙烷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中,在一个四人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可以是一个同学负责安装仪器,一个同学负责称量药品、加药品,一个同学负责验证物质的性质,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现象和数据,然后互相交流,完成整个实验。大家可以在紧张、和谐、有序的氛围中完成实验过程。解决了有的同学忙不过来,有的同学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的问题,从而使同学们增进了理解和友谊,还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果没有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各种现象,做出全面、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如:做水的电解实验时,通电后,你可以观察到两极会产生气泡, 过一会儿,两极玻璃管上部汇聚大量气体,且体积2:1,两极产生的分别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学生还需分析、猜测两种气体可能是氧气和氢气,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先是观察,然后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得出了结论。
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高职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高职院校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背景分析
社会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也不断的凸显出其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变化.在这样一种现实的背景状况下,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教学策略就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是新课程实施和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也正是在简要分析化学技能型知识的前提下,详细分析了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型知识的教学策略理论分析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步骤进行简要的说明,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后续过程中给出的探讨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步骤之上的.首要的就是制定出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课堂跟踪调查,并对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反省,最后总结整体效果并进行考核.在对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有了简要的认识以后,我们再从其本质以及特点这样两个方面来对初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展开进一步的说明和分析.
1.初中初学技能性知识的内涵
化学技能性知识实际上就是指与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等直接相关的一些化学用语、化学试验以及化学计算方法,也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在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对于整个的化学学习而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够对化学用语或者是化学试验技能掌握清楚和牢固的话,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形成较大的心理障碍,这对于化学学习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2.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分析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与其他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时,往往就要求对技能性化学知识有比较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应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对于化学技能性知识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旦脱离具体的化学情景来进行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也是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的,除此之外,这样一种学习从本质上来讲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上文中已经明确的说明,化学技能性知识主要是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化学用语、化学试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下文中将结合这样三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主要是指一些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和术语,就其本质来讲的话实际上就是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到,化学用语所反映的就是化学这样一门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意义.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掌握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2)化学试验:化学试验技能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在试验过程当中所学到的一些技能和技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包括一些试验的基本操作技巧、试验的方案设计以及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的理解和实现化学思维技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当中,还需要将化学试验技能和具体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更加能够事半功倍的进行学习.
(3)化学技能:化学技能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化学的问题,实现这样一种技能,其基本的大前提就是要具有基本的化学概念、理解基本的原理,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让学生通过适量的学习和练习就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以此来避免题海训练的怪圈.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多重联系的策略
多重策略主要强调的是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将所学到的化学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有机的结合,就能够较为深入的挖掘出这样一个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重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能够将化学符号的意义更加具体化,这对于化学用语意义的理解和本质的掌握都是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的.多重联系的教学策略,能够赋予化学符号更加丰富的意义,而不仅仅只是将其看做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进行认识和处理.
2.练习与反馈的策略
联系与反馈的策略实际上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反复多次练习,使得最终达到一张自动化的水平,这样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学体系,学生通过这样一套体系能够更加深刻和完整的理解化学知识.在练习与反馈的教学策略当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在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注意思路和方法的总结,这样就能够较好的促进方法的迁移,使得所学会的化学计算方法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应用和深化;二是指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错误并更正,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归类记录.
3.可视化策略
在这里所描述的可视化策略实际上就是要求在解决化学计算题的时候,要对题目的整体有一定的领悟与感知,并运用图示的方法来对题意进行领会和理解.对于一些本身比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目,学生在进行理解和处理的时候就要分析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并在头脑当中不断的检索和提取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断的建立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确定出最为有效的策略来.
尽管初中生具备一定化学学习基础,但是其知识储备量还不够多,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够好,甚至很多学生在进行厨房小实验时,不知道实验要用哪些材料,不明白实验的目的,不清楚实验的操作要点,也不懂得如何深入剖析实验的表面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化学厨房小实验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学生无法从中学到有用的化学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为了充分保证学生进行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效果,教师要重视并做好实验辅导。
例如,在让学生进行铁生锈实验时,教师要告知学生这个实验要用到的器材主要有铁钉、蒸馏水、试管和塑料瓶,实验的目的是弄清铁钉生锈的影响因素,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有些安全注意事项,并敦促学生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强调在实验结束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和小论文。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形成过度的依赖心理,在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此外,教师有必要在进行实验辅导之前,以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为依据制定好实验研究计划,适当增减实验次数,合理挑选实验器材,以充分保证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安排有趣实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热情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做好化学厨房小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要求学生做好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有趣的化学厨房小实验。
例如,“铁树开花”实验:选择几条长度相等或者相近的细铁丝,把它们的下端都拧到一起,然后插到木制暖壶塞中,并将其一起放到表面光滑的玻璃中间,再把铁丝的上端分开,使之变成类似树枝的样子,然后选取若干棉花团,并将其蘸上酚酞试液、绑到铁丝上面,等到简易的“花树”制成后,将浓氨水滴入玻璃,迅速盖好玻璃杯,不用多久,棉花团就会渐渐由白变红,仿佛之前那株平平无奇的“铁树”开满了红花。实验原理:浓氨水呈碱性,也有挥发性,而酚酞是一种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当挥发的氨气和棉花团蘸上的酚酞试剂相遇,酚酞会变红。涉及初中化学知识的有趣化学厨房小实验还有很多,如“焰色反应”、“番茄电池”、“喷雾作画”和“白糖变黑雪”等实验,这些小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加上操作步骤十分简单,学生基本上都很有参与热情,愿意自己在家动手进行实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化学理论。
三、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中开展化学实验时,都是教师在讲堂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同时,即使有学生自主实验环节,学生也基本都是直接按照教师教授的步骤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知道如何通过个人努力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因此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化学厨房小实验是一种探究式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借助专用的化学药品、器材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化学厨房小实验。同样都是制取二氧化碳,但是,将实验材料更换成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汽水瓶、食醋和鸡蛋壳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认真观看、仔细记录、全面分析,以便既能够充分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要点,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出全新的制取方法和操作步骤。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深化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科学探究能力。
四、充分运用厨房材料,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化学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重视上好各种课型的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好绪言课。绪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开端,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能否培养。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是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的。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上天?铁为什么会生锈?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很好奇的,兴趣也是油然而生的。再利用实验,就加强教学效果。上绪言课时我增补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镁带燃烧、向澄清石灰水吹气使之变浑浊、“刺刀见红”(纸先用NaOH浸湿,刀用酚酞浸过)等趣味实验。这样做。把学生引入了化学这一奇妙的世界里,增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效果。再如,上“空气”一节内容时,我利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讲解空气的存在,讲述空气的发现史,演示空气成份的简单测验法。通过生动的讲解、大量的客观事实及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因势利导,将学生好奇心向好的方面引导。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进行实验的安全注意点。然后带着学生边讲边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最后每位学生都写好实验报告、做好整理、清洁工作。经过这种实验教学的训练,学生对每个实验的目的有了明确的了解,学生操作也较规范。这样,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实验纪律,而且为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探究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思维多限于形象思维。易接受直接事物的刺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手段。我经常用投影仪放大实验,清楚地展示实验。如,Zn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配制、结晶现象的观察;利用化学课件,播放原子、分子的结构以及氧化汞分解、水分解等动画,使微观变直观等;利用电视教学,放映典型的示范课教学带、化学实验操作示范片、典型题目的讲解录像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如,魔棒点灯、水中起火、放飞氢气球、自制冰箱除臭剂、点石成金、多彩喷泉、铁的发蓝等。利用这些实验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激发他们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舍得感情投入,舍得花时间经常和学生接触,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学生就喜欢老师,从而将此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这门学科呢?具体做法如下: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学生敬重你;对事处理果断,实事求是,绝不偏袒任何人;有错必纠,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欲,对症下药;实施成功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当他们每取得一定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爱心。
四、重视启发式教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启而不发”并不是学生不配合,而是教师启而不得法。如,我在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应用了如下程序:利用日常生活中将白糖和食盐加到一定温度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溶解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其它物质有这种性质吗?让我们用实验证实:演示室温10毫升水中加少量KNO,振荡,投影观察其固体消失,又继续加KNO3振荡,观察其固体消失,又继续加KNO3至有固体出现时,从而导出此时的溶液是KNO3在此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请学生归纳分析并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下定义,最后对照书上的定义。经过这样层层诱导,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活动,得出的概念容易记忆,也就相应减轻了学习负担,使学生乐于学习。
五、展示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学校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方法。要想搞好家庭实验,必须做好家庭小实验的实施准备,如常用仪器、药品、自制仪器等。
1,药品准备
澄清石灰水、食用纯碱、蜡烛、白醋、食盐、胆矾、铜丝、白糖、柠檬酸等。
2,自制仪器
(1)杯:用不同容量的输液瓶截断可得不同容积的烧杯,具体操作如下:在需断处缠上两圈毛线,滴上汽油,点燃加温,待火焰刚媳时直接放入水中断口就可。
(2)圆底烧瓶:将废灯泡灯头上的松香及连接灯丝的玻璃取下,在所得玻璃泡口上配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即得圆底烧瓶。
(3)洗瓶:选用容积为250―500ml的软塑料瓶(如雪碧瓶等),按瓶口大小配以橡皮塞,插入一带50度角的尖嘴细玻璃弯管即可。
(4)酒精灯:用旧的墨水瓶(酒瓶也行),在瓶盖上打孔,配上一个长20mm,直径为5mm的空心管,配以细线,插入瓶盖,配上大小合适的金属盖即可。
(5)贮气袋:将塑料食品袋口扎紧即可。
3,家庭小实验的实施
(1)紧扣教材内容,随教学进度做相宜的家庭小实验。
(2)详细写出家庭小实验的方案,经家长和教师审阅后执行。总的原则: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
(3)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知识可视化的联系
1.1 知识可视化的内涵
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是在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信息可视化领域研究是视觉表征在提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1]。在教学领域中,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可视化教学工具,对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运用图示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使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2]。图示化如表1-1所示: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三者之间的比较。
由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三者之间的比较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信息可视化的对象是人类的知识,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抽象数据中找出规律、发现新的见解,或者使存储的数据更容易被访问,它不仅是用图像来显示多为的空间数据,是用户加深对数据的理解,而且用形象的、直观的图像来指引检索的过程[3]。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可视化变量的研究、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信息传输的研究等等;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嵌入式可视化环境、通用可视化环境、可视化组件库,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4]。
1.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知识可视化的联系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发展,在二者相联系的过程中,着重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带领知识走向学生的过程”,突出了该技术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注重可视化教学工具对该课程的促进作用,强调以实践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勤练。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知识可视化,将其以图示图解的方式表达,使一些纯文字化的抽象知识变得简化,教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过程中也会更容易。如图1-1所示,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块:
上图中的操作就是一种可视化的过程,完善了传统教学的讲述法,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的模块用图式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习者的理解。
1.3 知识可视化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5]。
2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设计
2.1 思维导图的制作原则
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代表发散思维的想象与表达,其构成要素主要有:节点、连线和连接词。其中,节点表示的是你所表达的思维导图的核心概念,该节点可以用文字、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达;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由连线进行表示;连接词是各个节点关系的文字性表达,连接词位于连线之上,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三者间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6]。
2.2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是,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与传统学科的主要区别。通常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小组学习、自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法师,形成适合中学生信息技术快乐成长的教学模式[7]。
2.3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中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思维导图的创建,可以有助于教师对抽象性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针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绘制完整的知识框架图,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如下图2-1所示,思维导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3 思维导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
教学案例:
课题:计算机安全与防护(初一信息技术教材 上册 第三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主动防范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教学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
利用教学资料光盘,并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利用知识框架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从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的特征来说,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3.讨论学习
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遇见下表描述的现象,请在相应栏目做标记:
现象 是/否
1、计算机经常无故死机
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4、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6、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7、网络驱动器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8、自动连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
当计算机表现出上述种种现象之一时,就可能感染病毒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可适当的进行师生互动。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请个别学生谈谈遭遇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同学们虽然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对病毒真正了解的并不多,除了 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知识?教师发送课前准备的计算机病毒相关资料给学生。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概括、总结。
4 结论
通过思维导图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联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型,采用了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该门课程中抽象知识的领会与理解,而且思维导图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框架的分析,运用图示图解的方式,更清晰的呈现所包含的知识分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可视化教学的优势,思维导图是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辅教学工具,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有效呈现方式。它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推进了知识系统的完善化和有效性。
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有利于我们在教学实验中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无限的潜力,有待于在学科教学应用中更好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黄荣怀等,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7):48-51.
[2]林夏,知识可视化与知识发掘.
http:///data/Lin.Xia.2007.ppt,2007 [3] 钟达,知识可视化及其教学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0:3-4.
[4] 周宁,陈永跃,金大卫,张会平,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178-181.
基础化学是高职高专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将原先的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整合为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知识点多而杂,为了能很好的达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组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但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发现有关化学化工领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系统介绍。而计算机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化工生产中我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有关化学化工领域的基础化学软件的使用,成为高职高专学生必备的技能。现根据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改革体会。
1.精心选择常用化学软件
现今的化学化工软件有很多,主要包括化学绘图软件、化学数据处理软件、化学图谱分析软件。由于基础化学课是一门化工类的基础课,与本门课程有关的化工类的软件主要是化学绘图软件和化学数据处理软件。在讲有机化学的内容时,我们讲解化学绘图软件,例如:ChemDraw、ISIS/Draw。它可以满足化学化工专业工作者绘制各种化学化工图形的需要,比如在文档中插入一些化学图形,如分子结构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实验装置图、化工工艺流程图等。在讲解分析化学时,我们讲解化学数据处理软件,例如:Excel、Origin。它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等数学处理,得到二维或三维图形,从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我们讲授这部分知识时,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通过具体的例子,先实践再讨论。
1.1 常用化学绘图软件ChemDraw、ISIS/Draw
学习有机化学就要画分子式,写反应方程式,而Word中没有这样的功能,这就要学习化学绘图软件。目前最常用的化学绘图软件主要是ChemWindow 、ChemDraw、ChemSketch、ISIS/Draw。这四个常用化学绘图软件都能完成化学结构式、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轨道以及化学反应装置图等的绘制。它们在功能和特点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各有特点。由于课时少的原因,我们选择ChemDraw和ISIS/Draw来讲解。
ChemDraw是美国Cambridge soft公司出品的重要产品ChemOffice的一个组件。它能够绘制和编辑高质量的化学结构图。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先给同学们软件及简单的操作说明,要求他们先画几个简单的分子式,然后课堂上分组让同学们演示自己是如何画出这些分子式的,逼着同学们课前预习,通过纠正错误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我们进一步讲解软件的各种重要的功能,课后通过作业,让同学们真正掌握这个软件。在学习ChemDraw后再简单介绍ISIS/Draw,这个软件无注册费无使用期限,具有丰富的模板及画图工具,通过几个例子来演示,使同学们了解这个软件。
1.2 常用数据处理软件Origin
在讲解分析化学实验时,化学实验因为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反映出影响因素,我们让学生学习Origin软件。这个软件能绘制出多条曲线的实验结果图,从而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实验结果。我们选择吸收光谱、酸度或pH值试验来讲解这部分的内容。仍然是课前先给同学们软件和常用的操作说明,让他们试着将一组给出的光谱吸收数据绘出吸收光谱图。课上分组让同学们演示,并讨论绘图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讲解将多条曲线绘在同一图上的方法和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课后由学生自己运用Origin处理实验数据,加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2.Internet上化学化工信息检索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通过因特网检索各类化学资源已经成为化学工作者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同学们学习中要查找一些标准、物性数据(分子量, 颜色,溶点,沸点等),这些东西通过网络一般都能找到,所以我们选择一些常见的网站教同学们去使用,例如:中国标准化信息网、中国化工网、Chemnet、化工市场七日讯、中国试剂网、ACROS等。
3.结论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引入与化学有关的计算机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学以致用。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讲授的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围绕具体的基础化学内容来讲解。学生学完这部分内容都感到计算机很重要,希望增加课时多教些东西,我们也感到基础化学教学中应该引入与化学有关的计算机知识。
参考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科学家优秀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不作弊浮夸、不马马虎虎、不粗枝大叶,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发现”是一个极好的例子。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氮气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6克,两者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差异,相差0.0066克,相当一个跳蚤的质置。瑞利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研究的论文一起公开发表,这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惰性气体最初被发现的过程。试想瑞利如果忽视了小数点第三位差异,会使惰性气体发现推迟多少年呢?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真正体现了诚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这一事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二、设计科学性训练提纲,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