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意蕴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意蕴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文化意蕴

篇(1)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31-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一种人生的美学,它存在的作用和性质并不单单是在于传播美的知识和涵养,更重要的是提升和培养人的生存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美学理念“天人合一”、“孔颜之乐”等等无一例外的显示出了这种审美的追求和意境。下面我将举出一些深入人心、饱含美好象征意义的例子。

1.莲花――高洁、典雅。象征意义之一:君子之气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示清廉刚直,个性高雅之意。象征意义之二:吉祥美丽和美。莲又称荷,而“荷”与“和”谐音之词,因此民间便赋予荷花为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象征意义之三:寓意美人之意。莲花因其水生,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常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多用“出水芙蓉”,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与采莲、浣纱联系在一起。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将美人比做莲花的诗词。而莲花洁净、美丽,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

2.水――上善若水、万物之源。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滋养万物,灵气皆然。这里实际是暗喻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得到了各个时期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代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无一例外的不是道出了水的柔情和水是万物之源的含义。

3.蝉――独立、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人民独立且高洁的人品。

4.梅花――花中四君子之一。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是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张泽民的诗词中“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而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都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象征的植物代表。

5.松竹梅――岁寒三友。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古今庭园几乎无竹不园,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另外,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篇(2)

一、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

(1)运用谐音。中国人逢遇喜庆吉祥,偏好谐音寓意。这其中就应用了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有许多读音相同、字义相异的现象。利用汉语言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达,这在吉祥图案中的运用十分普遍。例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鹤居落叶);鱼谐音“徐”,罄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等吉祥图案了。(2)寄物抒情,附会象征。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此喻志,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在植物方面,最常见是松、竹、梅、荷花等,是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碧竹,傲雪报春的冬梅,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榭皮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3)用吉祥文字组成图案。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的表现张力,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客体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特点,故吉祥语言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存在了。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可以组成“百福”、“百禄”“百寿”、“百喜”图,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民族艺术和传统又化相应相生,颇具意味。

二、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信仰的意蕴。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认识非常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为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只有顺从它,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获得平安、丰收,便产生了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于是,趋吉避凶成了原始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人们在创造了器皿时就装饰以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如果说,早在六千多年前,半坡彩陶上出现的鱼纹、鹿纹、蛙纹,还是人们最初勾画出的对大自然理解的情绪符号及对大自然膜拜意识的话,那么1800多年前东汉时期,瓷器出现的蝶形纹样,和普遍盛行的用鱼纹装饰的器物,就是人们对大自然有意识的歌颂之辞了。(2)思想的意蕴。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马因一生追随主人、任劳任怨而被赋予“忠”、“义”的含义,符合儒家道德规范而被广泛运用。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人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关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篇(3)

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它产生于民间,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吉祥图案大部分都与“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阴、阳” 有关系,如“天长地久”、“ 延年益寿”、“金童玉女”、“太极八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图形。它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形象元素,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运用指物会意、谐音寓意、感景悟意、宗教禅意、文字涵义等手法,创造出象征性图形,表达人们对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美满达顺的祈愿。吉祥图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观念艺术,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众心理和审美情趣,已远远超出了图案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人们从中所感悟到的是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

一、吉祥图案的产生及发展

吉祥物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在庄子云游的年代,“吉祥”即表示福善嘉庆之意,具体表现的内容是“五福”。《尚书》对“五福”作过解释。在民间,“五福”是指福、禄、寿、喜、财。由这“五福”观念而产生了许多吉祥物。发源于图腾的吉祥图案,曾对中国古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对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反映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吉祥图多以追求幸福为题材, 历史的演化与传承,凡是被人们认为是寓意美好生活、代表福、禄、寿、喜、贵及表达美好愿望及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图案,往往用来表达吉祥,其涵盖面较古代更为随和和大众化了。。

吉祥物主要分为了3类:植物、动物和器物。(1)植物吉祥图案:如松柏冬夏常青,凌寒不凋,用以祝福人的长寿延年,品行正直;又如合欢叶晨舒夜合,用来表示夫妻恩爱。在汉朝,植物吉祥图案已很盛行。(2)动物吉祥图案:一些神话传说,导致龙、凤、麒麟、龟成为吉祥物。汉代,龙凤吉祥亦很流行,龙、凤、麒麟、龟,合称为“四灵”,是中国古代吉祥图案的象征。(3)动植物组合吉祥图案:如金鱼和海棠,意喻为“金玉满堂”;莲花和鲤鱼喻为“连年有余”;松、鹤合画为“松鹤延寿”;柏与鹿合画,称“百禄图”,象征富贵。我国民间婚俗中采用吉祥图更为普遍。

二、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

首先,运用谐音。例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鱼谐音“徐”,罄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等吉祥图案了。其次,寄物抒情,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在植物方面,最常见是松、竹、梅、荷花等,是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出现最多的。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中国传统图形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信仰的意蕴。所谓意蕴是指艺术形态所体现出的社会、生活意义,是人类思维内化的重要延伸。我国古代先祖的原始信仰与吉祥图案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图腾信仰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大自然中图腾的崇拜。图腾是指原始部落中保护人类的标志或象征。龙是蛇类爬虫的综合体,为一种想象性动物,集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由此可见,龙具有丰富的吉祥内涵,蕴含了吉祥、勇猛、威武、喜庆及神秘等象征。奴隶社会的统治者往往在器皿上标注龙纹,从而显示出统治者的神秘与威严。这时龙的图案由图腾信仰逐渐趋近政治化。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龙凤图案大多用于皇室,气势恢宏,成为统治阶级区分尊卑等级的主要标准。而在民间,龙图案也受到人们崇拜,认为它能趋邪降妖,播云降雨。目前在民间仍然流行的赛龙舟、闹龙灯等活动都是从当时流传下来的。由上可知,龙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具有图腾及神话的意象。吉祥图案与传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带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观所支配。

2.思想的意蕴。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人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关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3.民俗的意蕴。从我国传统工艺中,可以体现出很多民俗意蕴,而所用于装饰的吉祥图更进一步体现出了民俗意蕴。受远古时期人类对传宗接代的崇拜和儒学中按照父亲血统继嗣的要求影响,使得我国几千年来,承担着创造生命不可磨灭的使命感及自豪感。我国重视香火延续的思想已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这种愿望,吉祥图案中出现了石榴图案,旨在榴开百子,又有由佛手、石榴及桃子组成的做福、多寿和多子的图案,有望子成龙、子孙满堂及麒麟送子等等祥瑞图案。这些图案直接体现出我国民族的性格及品德,具有内在精神文化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应该看到任何吉祥图案的产生和流传,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它体现出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意象情感,审美惯例和文化智慧。今天,吉祥观念不但未有丝毫懈怠,反而依旧在不停地寻找着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这必然会带来吉祥图案向越来越多的层面渗透。研究我国吉祥图案,寻求其内在的艺术特质,展示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连接世界文化将起到融合作用,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4)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着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篇(5)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据统计现存明、清古民居总计有7000栋,古村落100多处,形式多样,包括古城、古村镇、祠庙、书院、牌坊、园圃、戏台、桥梁、塔、亭、堤坝、井泉等,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徽州人大部分以从商为主,而经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聚财,中国人认为“财”的根源就是“水”,因此在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天井为水之归属。徽州人建造天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天降洪福,确保财源滚滚,而且民居的理水、采光、通风等都是在天井的基础上完成的。将天井的厅堂作为中心,以轴线为主,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营建民居,四周通过建筑高墙来确保安全、私密。民居建筑如果是三间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前,如果是四合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中,这种设计方式会确保室内光线的充足,保证空气流通。在晴天时,阳光会通过天井渗入到堂前,被称为“洒金”;雨天时会有雨水落入,被称为“流银”。民居建筑中四周的屋顶都是向天井方向倾斜的,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八方流入到天井的堂屋前面,称之为“四水归堂”。明清时期,徽州商业鼎盛繁茂,“肥水不流外人田”、“财不外漏”等吉祥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徽州传统民居大部分仍然采用铜钱形的地砖、门洞以及商子门,这不仅显示出了乡民的身份财力,也表达了逢凶化吉、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厅堂和厢房之间设计成为明暗对比的方式,明亮厅堂主要作为接待客人、供奉的场所,而厢房则作为暗室聚财,这些都是利用民间美术元素来祈求吉祥的体现[1]。作为东方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本身的和谐,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与民间艺术文化表征大致相同。儒商结合,官商结合的徽州乡民,特别重视风水。从汉代起,就有流传商家门不宜向南的说法,再加上五行学说影响,认为西属金,南属火,火克金,可见南向是不吉利的。所以,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都是依山傍水,顺着自然地形建设,房门基本没有南朝向,都是坐东南、朝西北,或者是在祠堂、街道的长短、水口的方位以及流水方向等进行民居建筑的构建,使其看上去更具整体感,充分彰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徽州传统民居以黑白二色,极少彩画,充分借鉴民间艺术中八卦鱼的形象,也称为阴阳鱼,即一条白鱼、一条黑鱼(也可以其他动物图案)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形。乡民的观念中,只有阴阳双鱼相交在一起,才能实现多子多孙,繁衍后代,而旋转则代表着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2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认同

对于民间艺术而言,其根本核心在于文化特色的认同,一旦失去特色,艺术也就失去了价值。徽州传统民居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主要取决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其保存的完整性,形式的多样性,风格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在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徽商名声大振,致富之后,尊儒兴学,修建祠堂、民居、园林,铺路架桥,不仅造福桑梓,也是从商为官之士退休之后精神的寄托之地。因此,在进行民居建筑的设计时,一定要加入主人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厅堂布置以及结构的审美追求,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还要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建筑体系。比如,“五岳朝天”的马头墙是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体现出了徽州建筑设计的民间美术理念。山墙要高出屋顶、超出屋脊,以马头翘角阶梯形叠落在地面上,正对着高墙,通常以对称均衡的形式而存在,中间天井处较低,左右两侧高,因为尺度看上去非常合适,外型好似五座山峰,因此被称为“五岳朝天”。与家族建筑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凌驾于住宅之上,从远处望去,有如青霭缭绕,近看则好比骏马仰首长嘶,有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态感,暗喻商人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表示徽州地区兴旺发达、生机勃勃。对于多进房屋来说,基本上采用逐渐抬高地坪的方法,使后进房屋高于前进房屋,一堂一升,比喻“步步高升”、“节节高声”,这样不仅充分符合民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在民间美术元素的影响下,希望能够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另外,在徽州民居建筑中,冰裂纹是窗格、隔门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这种装置图案具体为将一个等边六角形作为中心,周围用两根木条拼接成一个又一个的“人”字三角形,中间的等边六角形在其中被称为“玄机”,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图案不仅展示了“六面和通,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理念,其中也蕴涵着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的深意,鼓励后人要不断努力,从而出人头地[2]。

3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混融

徽州民居建筑位于青山绿水、街巷交错、庭院深深的环境中,人们都过着其乐融融、小桥流水人家的太平日子。从外型上看,一层一层的马头墙比屋脊还要高,只能微微看见屋脊坡顶,而且黑白分明。翘角飞檐,将民居墙头和天空之间的轮廓线勾勒的非常明显,增添了空间中所包含的层次感和韵律感。从远处望去,徽州民居则是绿丛中的一片灰白,干干净净,既体现了和谐统一,又具有鲜明对比。通过上面的论述,民间艺术常用的五种“正色”(红、黄、黑、白、青)已经用到了三种,由于红、黄为官方规定的皇家专用的色彩,所以在民居建筑中不敢轻易使用。将黑、白、青搭配在一起,不仅能够暗示可贵的含义,还能起到教育后人黑白分明、清清白白做人的作用。徽州传统民居中森茂的祠堂、肃穆的牌坊及坐落有序的厅堂院落,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都体现出了民间艺术文化混融,流淌于徽州乡民的血液中。不管是民居建筑规划,还是平面结构布局,徽州传统民居建筑所体现出的建筑雕刻艺术被建筑界所重点关注。徽州传统民居已经不仅仅作为避风挡雨、御寒消暑寓所,它能够将徽州民间艺术最本质的魅力展示出来,并且在当下生态旅游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今村镇规划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在徽州传统民居中,集中体现了徽州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在彰显传统民居特色的同时,也突显了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命力。

4结语

民间艺术文化在徽州传统民居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体现出建筑的特点,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使其能够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作者:瞿朝祯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篇(6)

笔者对2006年以来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获奖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2006年到2011年,26个获奖的公益广告作品中仅有一个影视作品,其余都为平面广告作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影视作品在大赛中失位,而是平面公益广告由于视觉传达信息的单一性,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固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选择范围,倾向于选择视觉冲击力更强的表现方式,从而更多地引起这种赛会制评委的注意。获奖的平面公益广告作品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基本上为水墨画、书法等表现力比较强的物质文化元素。其中以水墨画为主,用书法、印章来点缀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组合,占到这些获奖作品的60%以上。水墨画、书法、印章之所以运用如此广泛,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首先,书法、水墨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广告创作者来讲,无需过多的创意表现,即可利用它们展现出完整、和谐的广告画面;其次,书法水墨画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来讲,都不陌生,而当他们接受和解码公益广告所传播的信息时,会更加顺畅和自然;再次,2007年至2009年,北京奥运对中国传统文化物质元素的宣传达到顶峰,其中祥云卷轴火炬、奥运开幕式击缶、汉服、人体水墨画等表演以及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官方宣传片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国内和国际受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对书法、水墨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和好感度日益加深。这一时期公益广告制作也必然会受到这个传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二)传统精神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成熟,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西方的拜金主义意识形态对国人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信仰缺失、不道德的现象屡见报端,传统的中国道德观念一步步“沦陷”。社会呼吁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呼吁国民道德观的提升。此时,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传播手段,成为重建道德观念的有利工具。2001年以来,央视利用网络及电视播出平台展示的公益影视广告共69个,其中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有11个,虽然所占比例仅为16%,但这些公益广告的播放均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例如,以关爱老人、传递亲情为主题的《打包》篇,广告以儿子的口吻,讲述其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益广告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史晓燕摘要:中国公益广告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仍处在不断尝试的阶段,其中,儒家“仁”“孝”道德观念及书法、水墨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最具代表性。成功的公益广告能够将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主题完美融合,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意蕴。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充分把握受众审美心理和认知水平,减少传播障碍,善用情感诉求,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艺术设计的父亲,忘记了儿子的面容,忘记回家的路,却在家庭聚餐时,傻乎乎地将饺子用手放进口袋,儿子责问他,他回答:“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饺子。”结尾字幕: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浓浓的亲情从银幕中喷薄而出。同类型的广告还有《爸爸的谎言》等。这些公益广告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部分都为传统的精神文化元素——《孝经》所提倡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及看重亲情的传统,甚至引申“感恩”的理念。但归根究底,其实背后的落脚点都在于儒家的“仁”“孝”观点。“仁”“孝”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被电视公益广告反复、广泛运用,笔者认为有着深刻的原因。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而公益广告则会有相应的主题,并通过特定的手段来传播积极的社会道德观念,来发挥其社会教育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益广告是对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折射。这一现象可以从央视公益广告历年来的主题变迁得到证实。央视广告主题从“规范行为”到“扬正气,促和谐”,所传播和倡导的具体道德表现虽然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还是落实到遵守道德规范上面。2000年以后,这种倡导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的概念逐步明晰,其中儒家“仁”“孝”的道德观念更是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留守儿童、农民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央视公益广告则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故事、情节、特写来呼吁社会关注,积极引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美德。例如,《家乡的滋味》讲述农民工在外奋斗,只期待年末能回家过春节的温暖人心的场景;《迟来的新衣》中留守儿童年末期待着务工父母回归的场景。这都呼唤着社会对这些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仁”“孝”元素的反复运用,是社会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美德的呐喊和呼唤,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二、传统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导向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人文关怀主题完美融合

在运用传统文化作为公益广告创意展现的过程中,找到传统文化与受众的情感共鸣点,更能提高受众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1.善用“仁”“孝”文化作为情感诉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大国,这里的“情”包含“仁”“孝”“礼”“义”“忠”等。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至今依然备受国民推崇,前文所列举的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打包》,都是成功运用“仁”“孝”文化感染受众以达到传播目的的范例。

2.自觉以“以人为本”作为创作基线。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构建了中国独有的社会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代的中国人给予它新的含义——人文关怀,即对待人和事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成员及弱势群体的关怀,“传播正能量”。这就要求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方式要做到积极正面,不应为单纯追求传播效果而采用一些极端恐怖的创意诉求;另一方面,在题材内容以及创意元素的选取上要力求做到关怀社会、关怀大众。

(二)多个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作品中的综合运用

一个公益广告中运用多个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况,多出现在平面作品中。这些组合的运用并不是随意搭配,而是必须符合受众日常审美认知。传统文化元素的和谐共处既包括物质文化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叉运用,以增强传播效果。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元素间的搭配,比较常运用的元素组合有水墨画、书法、脸谱、印章等。例如,2009年中国元素创意大赛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水系列,水墨画(污染篇)》。画面中,远看是一幅普通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图,但是细看则会发现,山不绿、水不清,处处都是电线杆、煤矿等现代工业的身影。而右上角的“山非山,水非水”的书法题词,更是对工业污染的无奈感叹,再配以“禁止”形状的图章,构成了一幅别具风格的古典山水图。作品是对已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组合的巧妙运用,在顺应受众审美习惯的同时,顺利传达广告的主体信息,可谓独具匠心。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叉运用,则多出现在影视公益广告作品中,通过视、听觉来融合道德情感,增强作品感染力。例如,2011年的《关爱留守儿童:男孩篇》,广告中用黑白的画面记录了一个留守儿童孤单、艰辛的一天,在广告的最后画面只剩下男孩望向窗外,期盼父母回家过春节,单调而绝望的黑白画面里,只有玻璃上大红的过节剪纸窗花赫然在目。这则广告运用了传统的春节元素、剪纸窗花及中国红的元素,与“仁”“爱”“和谐”的传统道德理念相互辉映,感官冲击与道德呼唤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篇(10)

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对环境的影响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是无为的自然特性。一些人将“天人合一”看作道家的“自然”,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天人合一”并不是道家的根本精神,儒家也谈“天人合一”,尽管角度并不一样。道家的精神在于自然无为,先秦时期的自然设计风格往往是最显著的设计理念,他们不拘泥于形式,追寻自然的脚步,将内心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文献记载:“先秦之物多属神品,然汉代后毁于本末,究其因乃不兴自然也。”意为先秦之前的艺术品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汉代以后的艺术品丧失了艺术的灵性,这是由于不追求自然导致的。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自然的追求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现代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追寻对自然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在于应用手段,不流于形式的俗媚,应当从心出发,依靠内心对自然理念的理解进行合理的创造把握,从而让设计形式与自然结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会贯通“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基本理念之一,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思想与艺术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经历了由改造自然到回归自然的思想转变。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必须对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向以及材料运用等进行有意识的转变,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并结合现代多元文化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这不仅能在融入传统思想的同时衔接现代设计思维,还能使现代人充分体会精神上的闲适安逸与心灵上的清雅淡然。

篇(11)

0 引言

文化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能够为民族创建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促进民族血脉永续流传而不断绝。民族化、区域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的同时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与市场需求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这一时期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建设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系统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高效科学继承,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创新源泉。

1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1.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真正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始于20世纪初,各大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开办招生,引入国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以抽象的视觉符号和几何图形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工艺手艺。在这一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一度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且对技术因素的重视要远远大于艺术因素,盲目追求西方艺术设计技术上的高超而轻视传统文化的本源之力。这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在长时期内缺乏创新的动力,在教育模式上也一度出现弊端和不足。

1.2 艺术设计教育中崇洋抑本风气的盛行

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引进,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艺术设计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能够将现代技术与其本身所根植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将浓厚的东方古典韵味深入到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因此一味崇尚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会压抑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质,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易出现过度模仿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局面。[1]

2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的策略

2.1 有重点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内容中

(1)古代文学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发现灵感,从而进行独立的创新创作,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有效吸收。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的珍宝,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之余同时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在四大名著以及诸多民间传说故事等此类文化艺术作品中发掘可以用来进行艺术设计的素材和灵感。除了文学作品,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同时将古代文人、传说故事等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满足人民大众的欣赏力与娱乐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作品。[2]

(2)传统图形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朝代的青铜器纹络到唐宋元明清的绸缎织物图案等,缤纷多彩、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中是可利用性非常大的素材,因此现阶段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课程内容中可以积极使用传统图形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将中华民族的审美个性以及文化精髓精确地表达出来。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开设相应的传统图形教学课程,将传统图形如民间绘画、丝帛图案等图形样式、构成法则和色彩配置原则等等提取出来作为学生们的临摹材料和学习模板。[3]

2.2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几千年时光里培育出了异彩缤纷的文化形式,如哲学思想、宗教道义、古代文学、艺术精神、刺绣篆刻、园林艺术、砖石雕塑以及音乐、戏曲等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也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技术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导致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建设方面出现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从学生到老师以至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所有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断地将我们国家、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所打造出来的艺术作品送到世界艺术文化圈中。

3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地传承与运用,能够保持民族文化常保活力,并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使民族精神逐渐具象化、视觉化,向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无限活力和灵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运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不断调整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虹.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