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世界经济现代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世界经济现代化

篇(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99-0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代物流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之一,它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本文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角度考察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问题。

一、现代物流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

现代物流是指将运输、包装、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畅达的物流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物流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传统部门生产落后,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1]。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推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均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整合性。现代物流产业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力求降低流通成本、交易成本及减少流通环节,迫切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群体,为社会及企业提供支持。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孕育下,逐步诞生出社会化、市场化的物流产业。因此,物流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将社会较为零散的物流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进而向社会各产业部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标准化的物流服务[2]。

2.服务性。服务性是现代物流较为突出的产业特性之一。物流服务具有一般服务所具有的四个特征:无形性、不一致性、不可分割性、无存货性[3]。大力发展服务性行业是发展中国家改善二元经济结构重要途径之一。

3.基础性。现代物流是一种基础产业,具有基础性特征。物流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4.社会化和市场化属性。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社会化和市场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状况,产业部门的组织化程度,以及能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现代物流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部门,尽管目前物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但已经开始朝着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迈进。现代物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

三、影响现代物流发展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规模、结构和水平来描述的。经济规模是决定一个区域物流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经济的产业结构对物流主要活动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2.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指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网、仓储空间、货场、港口的吞吐量以及公共的信息平台。发展现代物流业,必然要加强上述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条件。

四、现代物流在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分析

1.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发展并且是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发展的桥梁。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成功过渡[4]。实现这一成功过渡的根本途径是,在农业劳动力流出和工业部门蓬勃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同步增长。物流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农业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物流业也是促进工业发展、升级及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提高效率节省费用,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根据对工业企业运输的调查结果,企业解散自有车队,采用第三方物流仓库并由其运作物流,不仅减少固定费用,还减少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员工的有关开支。另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的发展为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创造条件,各企业可以将物流环节中自身没有优势部分外包,专注于打造企业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物流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是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发展的桥梁。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的农产品以及工业部门为农业部门提供的工业品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物流在其中起了连接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桥梁的作用。

2.物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刘易斯―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中,我们得到的启迪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城市化对促进二元经济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既要强调城市现代经济部门扩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又要重视城市经济中非正规部门(主要指服务业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早在1973年迪克西特就指出传统二元经济模型的弊端,即大多数的二元经济模型中的缺陷是忽视了服务业部门[6]。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改善经济结构和带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能忽视城市非正规部门的作用[7]。

3.物流业深化经济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提高交易效率、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从而弱化二元经济结构。Sachs et al(2000) [8]在发现前人忽视交易效率的背景下,利用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法研究并指出,由于交易效率低下,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状况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他们从全球化中的分工效应和交易效率角度解释了二元经济的形成,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和演化是个人专业化水平不断演进的结果。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经济由自给自足转向部分分工,直至完全分工,从而改变了二元经济结构。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市场化与专业化及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它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是对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产业边界固定化及相互间产业分立的根本否定,它不是几个传统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它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上,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传统资源整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

4.物流起了压缩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空间与时间的作用。哲学家哈维使用“时空压缩”来解释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强大的发明潮流,集中聚焦在加快和快速的周转时间上。决策的时间范域缩短了,而且生活方式的风尚变换迅速。这一切伴随了空间关系的激烈重组、空间障碍的进一步消除,以及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地理形势的浮现 [9]。现代社会既使自身地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也会由于时空的激烈变化而感觉彼此距离及差距的缩小。因此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差距会因“时空压缩”而逐渐缩小。这种二元经济格局也就会由于“时空压缩”而逐渐弱化。现代物流在“空间压缩”的变迁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先进、发达的通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比以前更加快速地穿越空间和移动物品,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空间被大大压缩,一种只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才能感受得到的时空压缩感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而被创造出来。同样现代物流在“时间节约”的变迁过程中,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现代物流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其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分配和节约的追求。对现代物流而言,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JIT(Just in time,译为“即时”)方式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里的大行其道。通过JIT、VMI(供应商管理存货)等方式安排生产、配送等,可以满足生产企业“零库存”的要求。

五、结束语

物流业的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弱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物流业。在发挥物流业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中,我们应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应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增强农产品运输基础设施、储运设备设施、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物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李学工.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5.

[3]A.佩恩.服务营销[M].郑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9.

[4][美]费景翰―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阮丽华.中国农业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0,(5).

[6]DIXITA K.Models of Dual Economies [G]∥JAMIRRLEES,NH STERN.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New York:Wiley,1973: 325-352.

篇(2)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农业经济管理在长期发展中并没有更上时代管理的步伐,其存在条件管理的落后,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例如,农产品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市场问题及再加工问题等等,根本原因是农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对农产品的产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或是不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其产生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评判标准,生产的流程不规范等等,同时仍然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态,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销售的手段多是停留在人工在市场被动销售,没有积极采取一些营销的手段或是增加销售的手段,如网上销售,或是加工成品的销售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手段落伍。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动力。特别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农业多是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及小镇,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能正确认识信息科学的用处,甚至没有接触过信息科学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不均衡,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限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发展落后。国家重视农业的管理与发展,并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了一定的人才与资金。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领导农业管理发展的团队。管理者受教育水平及拥有的管理技术决定了农业管理发展的程度。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已经不只是农业这一学科,其中还包含了管理、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者自身没有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自身的发展落后与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如何促进农业管理的发展的进步,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前提。首先,过去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在农业的建设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等,并且是一昧的追求产量。这需要对农业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革,向绿色、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军。因此,目前需要解决农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创新并开发出新的农产品品种,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策划多种营销手段,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农业产业链。其次,需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创新型的技术提高农业的价值,真正在技术水平上提高农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国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对加工后的农产品或是其他直销的产品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严查,保证其绿色、健康、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这是农产品可以长期的根本。

全面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化的农业发展将成为主流,而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则是核心。这需要在农业范围内大量传播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时获取有关于农业的信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在过去,传统农业发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天气现象,谚语及先辈的经验等等。但是,在如今,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与跨时代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智能的手段获取。国家应对农业管理的发展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尽可能在农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同时,为其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篇(3)

研究东亚经济现代化的西方学者对于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大体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是原西方化和原市场化的结果,东亚经济发展没有模式价值,只有政策价值,即没有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和多元现代性(新古典派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现代化是单线发展的。基于工业主义的逻辑,所有走上工业化之路的社会,无论起点如何不同,最后必然出现政治、经济、文化全套性的越来越相似。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到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再到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西方学者一般肯定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整套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现代化和现代性实质上即西方化和西方性,而且具有普世价值,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也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经典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的“去文化论”就持这种观点,T. 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1971)的社会变迁理论和Clark Kerrt(Indust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的现代化的“汇流论”(theory of convergence)是为代表。发展理论中的经典发展学派,如增长和发展经济学派,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派,如新古典学派(Patrick and Rosovsky, Balassa, Wolf, Chen, Bhagwati etc.),政府(修正)学派(Johnson, Pack and Westphal, Amsden, White, Wade etc.),新古典综合派和亲市场学派(如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奇迹的发展报告),东亚整体增长机制论(如雁形模式论或产业周期理论,喷泉模式论或多发经济增长源理论,齿轮模式论或经济整体咬合联动理论,环形模式论或美国主导环太发展论,航母模式论或中国主导环太发展论等)等基本上持这种非文化因素的东亚经济发展论。第一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往往有一种这样的学术系谱,在西方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亚洲千年停滞论(亚洲早熟论)——亚洲命定殖民地论——亚洲发展幻象论(亚洲崩溃论)——亚洲模式不存在或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全盘西方论)。这种学术系谱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承继着东方学的传统,对亚洲的发展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有着某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对自身则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命定感。这种系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警示和鞭策,也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和普世意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因除了对经济自变量考察,也不应忽视对东亚地区特殊的文化因素的考察。东亚经济与东亚文化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他们追问“为什么恰恰是东亚继西方而起,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东亚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东亚的社会、经济、市场、制度、甚至政策,都弥漫和渗透着东亚文化的无孔不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东亚经济或市场的行为体的东亚人,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制度规范性和文化规范性两方面,深刻地受到东亚地区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传统的文化已经成为东亚人民深层的精神构造(李泽厚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构造),自发和无意地或有意而自觉地对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或市场的亲和力是明显不同的,任何经济或市场都有其内在的人文气象。发展伦理学之所以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就缘于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论并非文化决定论,也非因果链条的单因素论,他们并不否认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但认为也不应该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就与文化传统有关联,经济学家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现代化理论中的修正学派或新现代化学派或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或现代性的多元论者,发展理论中的新发展理论(又称真正发展理论或全面发展理论)学派,如发展哲学和发展伦理学派,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伦理学派和心理学派等,经济学中的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学派,西方所谓的现代化的“怀疑论者”和“反现代化论者”,经济哲学中的新发展哲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学派、社会学中新发展社会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持有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川宗教》(1957)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被誉为“把日本经济学提高到国际水平的最大贡献者”、《透视日本》(1982/1999)一书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一书的作者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 Edge Roy ,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 and Kent E. 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艾森斯塔德、赫尔曼卡恩、麦克法夸尔、克利福德纪尔兹、哈罗德卡恩、哥尔德夏米德、罗纳德多尔、拉尔夫林顿、丹尼斯古莱特、本迪克斯、麦克莱兰、哈根、摩尔、英克尔斯、巴洛齐齐、金日坤等。第二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一种学术系谱,即在西方危机论(虚构的亚洲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黄祸论——亚洲崛起论——亚洲挑战论——亚洲——西方危机论(西方衰弱论)。这种系谱缘于西方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尤其是对自身衰弱的忧虑,对亚洲崛起的害怕和恐慌,是西方学者居安思危的危机感的集中体现,当然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也回应和反映了亚洲的发展和实际,热情地鼓励和乐观地前瞻了亚洲的未来发展,但对亚洲的高度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文明冲突论”也好,“历史终结论”也好,最担心的就是亚洲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下的自我申张。“和平崛起”和“负责任的大国”战略是中国政府对这种深刻忧虑的积极回应。

当代中国学者包括港台学者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体认和支持后一种观点,这与我们身处东亚,对东亚文化有切身体会,以及我国政府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关。中国学者如经济学的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2003)、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见《战略与管理》2003.1)、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1999和《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2002)、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2000、《探求变化中的世界》2002)、陈岩(《东亚再崛起》1999)等,历史学的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993和《现代化新论续篇》1997)、盛邦和(《中日文化论》1988、《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1995、《新亚洲文明与现代化》2003)、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1988、《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198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1994)、孙福生(《20世纪东南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含义与影响》,见《北大亚太研究》1998.4)等,社会学的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1966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85)、萧新煌(《东亚的发展模式:经验性的探讨》1988)、陆晓光(《中国特殊论》,见《战略与管理》2003.4)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认同文化因素对东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知识分子》季刊1984年推出的“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专号,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编辑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1989年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了杜念中等主编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94年在国家教委支持下由北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由罗荣渠、董正华编的1997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以上学术文集或研讨会专门就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并作了重新估价,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下:

第一,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即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尚不足以形成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亟需解决。

第二,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变量还没有进行严格和科学的分梳,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篇(4)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篇(5)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表现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当前,造成世界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发达国际发展的不均衡。其由于本身的政治体系一经济体系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的技术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及人口地域不同等,造成了国家本身发展有别于其他国家。研究世界近代史可以发展,自冷战结束之后,经济稳步发展并在全球起领导地位的美国,其发展实力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然而,仔细研究历史可以发展,二战后的日本与西欧国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逐渐赶超美欧等过。这正是由于其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人们受教程度的稳步提升带来的有益结果。由此可见,虽然同处发达国家行列,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经济模式与政治体系,所构架的不同社会体系,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内部与整体发展间存在的失衡现象。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当然,比起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致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更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创建起众多的“垄断性”行业和科技,这些行业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其国家经济的收益情况。相对的,由于技术发展不完善、经济体系仍在建设与摸索过程中,虽然就中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当前的发达国家,然而其人口压力同样重于发达国家,造成人均增长受到限制,并直接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收入情况。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因此其社会经济形态转型尚不完全,这导致了其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渗透水平较低、发展效率较慢、发展收益受阻等众多现象产生,没有良好的经验指引,造成了其经济发展频走弯路,从而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失衡现象产生。

3.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共同作用于世界经济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另一重要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归功到底也是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模式,市场本身的供需能力,自然资源的蕴含情况、地质地域差异,以及社会群体受教育程度造成的。自二战结束之后,发展中国家开始了稳步的发展与建设,而其在建设国家与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国家本身蕴含资源及地质地域环境造成了发展条件的天差地别。另外,本国内的市场需求,国际间的市场需求关系,同样造成了其经济发展的迥异,也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当然,受教育程度注定了其科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在社会资源运用与开发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均衡对策

1.发达国家修正负债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地位在全球中逐渐凸显而出,一度使美元成为全球货币衡量单位,并促使美国账户常年处于赤字状态,美国经济为确保其内部平衡,向外借债成了其发展经济的必然手段。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美国的经济地位也逐渐有所下滑。身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领导地位的美国如不更加自身经济增长模式,将很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动荡,同时促成世界经济进一步失衡。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应对当前负债依赖心理,转变内部经营模式,确保自身经济发展,以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更加趋于科学性和实践性、人性化,更加尊重人的发展与个性,管理更加的民主化、和谐,在这样的管理体制观念,有助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化升级。

2.发展中国家完善内需经济增长模式

内需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作用,需要通过对国内产业布局以及经济资源配置力度的加强改变现有的阻碍内需经济增长的问题。对国家金融业的风险以及相关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多重考虑,通过调整适当的对应政策,改变政策上对内需经济增长出现的壁垒,从而让发展中国家的内需经济获得提升。

3.采用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促进经济主体间的协作

当前,现代化经济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所改变,但是在实效上并没有达到质的飞跃,因此,现代化经济管理在日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重大的转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思潮的冲击现代化经济管理面临着重大的观念转变。产业集群主要优势表现为产业链各环节衔接有序、互利互惠、运作顺畅、价值共享。增强技术柔性,利用产业集群协同管理来强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技术环节梳理。其实现途径是针对技术薄弱环节应强化其在技术引入、技术创新及与技术相关的土地、劳务、水电、人力等配套资源投入力度,根据产业集群产业链各环节自然价值分布状态调整资源分布,避免发生单一环节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20-02

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集装箱物流作为现代化物流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港口城市发展进程中,为了有效发挥港口物流经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需要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因此,如何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跨越发展,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由传统向现代化物流体制转型,并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化、高质量服务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1 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进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更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关键内容。它不仅有利于该港口城市的深化发展,也对世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于国内,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是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在不断的集装箱与运输、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港口的物流运输扩展,还增强了港口的信息、商贸以及物流等服务功能的完善。在这种不断完善服务的进程中,还推进了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主要是源于港口贸易发展的趋势下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它还推进了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加强了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个港口经济竞争的综合实力主要决定于该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因此,在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就应该有效发挥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实现该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于国外,加强与世界经济、社会交流。随着港口贸易的逐渐发展,世界贸易的加强,集装箱运输源于其具有集约化程度较高、高效便捷、附加值较高以及系统性较强的优势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现阶段当今世界国际航海运输的最重要的现代化运输形式。在这不断国内外交流、运输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个较为强大的产业效应,使各种产业聚集,推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双边贸易的频繁交易下,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与世界的强势交流。因此,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对本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交流都具有促进作用。

2 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于国内、于国外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港口集装箱物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就需要有效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港口集装箱发展的优势,从而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完善发展。

2.1 有效利用政策的支持力量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切政策都是为了能够实现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完善发展就需要能够有效利用政策的支持力量。也就是说,政策支持是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一大优势。财政政策是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通过税收与财政政策支出进行调节。因此,港口集装箱物流就可以借助税收的优惠政策与部分财政支持对各种技术与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并逐渐构建有利于港口集装箱发展的设施建设,从而使港口集装箱物流能够更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2.2 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港口服务行业。要想能够使得整个集装箱的信息流畅,就需要能够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就需要能够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这些进步的信息技术融入于港口集装箱的物流发展之中,创造流畅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从而使得港口集装箱的各种物流信息能够实现网络化、可查性、信息追踪,提升整个港口集装箱的服务水平,推进港口集装箱服务的全球化发展。

2.3 抓住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机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我国也以积极地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涌中,虽然在这全球化的潮涌中具有激烈的竞争,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在探索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中,就需要能够有效利用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机遇,通过对国外资金的吸纳,国外优秀技术、设备的吸收以及在国际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使我国的港口集装箱物流能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自身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4 发挥我国港口的区域优势

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的发展,还应该充分有效利用港口的区域优势。港口是水陆交通的运输枢纽,也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更是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所以,港口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也是较为大量的货物发散点与集中点。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就需要能够利用港口物流集散地的优势,完善各种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将港口发展成为一个多样化、多层次为物流发展提供更为完善服务。另外,还应该发挥港口的资金流、信息流与人才流的优势,从而使集装箱物流在这种信息、资金等条件较为丰富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物流吞吐量的扩大,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建设。

3 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化的港口是经济贸易的桥头堡,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标志,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实意义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提升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竞争力,着力进行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基础设计规划与建设,不断提升整个港口集装箱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因此,下面就对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3.1 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其信息、通信水平与管理水平直接衡量着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质量的高低。所以,为满足物联网对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要求,飞瑞敖电子有限公司充分吸取已有的技术优势,将光纤分布天线系统、WiFi无线局域网、嵌入式Web设备服务器和RFID射频识别几种前沿技术为融为一体,构建基于802.11WiFi标准的物联网无线网络平台。将其与已广泛使用的有线以太网和各类通信系统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以求取得物联网网络架构上的新进展。实现了整个集装箱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实现信息跟踪,通过信息标签使集装箱的运输实现自动化信息识别,并对集装箱的信息进行信息跟踪与反馈,从而提高整个集装箱物流的运输管理效率,在实现其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增加集装箱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

3.2 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

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信息化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整个运输综合服务的系统上,并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而发展。所以,为了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就需要构建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主要的物流平台,以现代化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为支持条件,有效利用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因此,为了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首先从现代化的技术层次要求来讲,就以信息传递为例,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这种先进识别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跨现代的一种进步。其次,还应该构建一个以集装箱为主导的运输港口。建立一个以集装箱为主的运输港口,就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集装箱物流的中转与发散,推进整个物流程序的专业化,从而在这种主导型港口发展条件下,就会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善,推进整个物流的立体化、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最后,加强港口的集装箱物流基地建设,使整个基地能够在专业化、高服务质量的发展下,实现物流交易、配送的一体化发展。

3.3 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大型化发展

随着整个世界经济交流的程度加强,世界对集装箱的运输需求量也逐渐增加。所以,为了满足经济交流与发展的需要,港口集装箱运输船舶便呈现出大型化、深水化发展的趋势。据数据显示我国的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泊位不断增加,由2003年~2005年,两年来泊位从134个增加到175个,且泊位数字也在不断地上升,并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实现更多利益,为了能够谋求更多的利润,便引起了世界港口技术革命。在这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不仅实现了港口集装箱的大型化、深水化发展,还提升了整个行业内部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3.4 培养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

港口集装箱物流是伴随着物流行业新兴发展的服务产业,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我国港口集装箱的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就需要能够培养一批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在这种人才力量的支持下,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走向专业化、信息化。

为了能够培养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首先就应该严格审核所聘请人才的专业化知识水平,从而使得整个物流团队都能够在人才支持下,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对所聘请的人才还应该实现深化塑造。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专业化人才不仅要熟知各种物流管理知识,还要能够详细熟知港口集装箱的运作以及各种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操作技术,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港口集装箱物流队伍。

随着整个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全球化以及竞争趋势越来与强化的环境下,为了能够推进我国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智能化、现代化与信息化,就需要在把握整个宏观经济条件的同时,还应该综合应用各个有利因素,不断提高港口集装箱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从而将我国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篇(7)

3、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给民族国家全球化机遇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篇(8)

关键词 统计工作 解决 重要问题

一、统计的重要性

统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统计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产生,在远古时代就有结绳计数的雏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统计变的愈加重要,它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各级各部门了解国情国力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国内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统计体系已有许多方面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统计体系大而不强、统计机构大而不精的弊端日益显露,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统计调查内容还不能很好地反映科学发展的需要,统计调查工作还过多依赖于全面报表,统计调查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国际方面,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着就业、环境、金融危机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为帮助各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促进本国的充分就业,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共享式发展,各国统计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政府只有全面掌握世界经济动态,才能科学地制定本国的发展政策。建立规范统一、科学高效的共享式统计体系成为了当今世界统计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建立规范统一的统计体系,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

统计数据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只有各部门的统计口径一致统计数据才能够比较分析。规范统一的统计体系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方式是实现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客观保障。在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各级统计机构特别是中央统计机构直接获取数据,要充分利用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和经营记录资料来获取统计信息,要充分利用各行业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来代替传统的统计报表。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

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统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统计工作当中,实现统计工作从调查方案设计、任务布置到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汇总、存储、的全流程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起来的现代新型信息技术,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采集其声、光、热、电等各种需要的信息的系统。在统计调查、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用物联网可以有效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2)云计算技术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整系统,对大量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在统计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解决单机运行效率不高、数据资源存储有限的局限性,实现数据处理的完整高效。

(3)以遥感(RS)、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3S)技术,可以有效把握特定领域调查对象的物理变化,在数据的生产、采集、监测领域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实现获取调查对象信息的科学性。

3.加强理论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

加强统计科研机构的建设管理,统计科研机构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统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针对当前社会对统计的新需求,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推动统计科学研究与统计工作更好的结合转化。在做好对统计工作者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教育基地作用,把统计学纳入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实践统计学硕士、博士的培育工作,培育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统计人才。

4.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是统计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统计人对统计事业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统计工作者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只有把统计核心价值观融入统计人的精神世界当中,统计人才能够在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腐蚀诱惑,才能够自觉实现统计工作的客观真实。

5.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各国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国的统计工作要与世界接轨,就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统计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开展统计工作。加强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国际比较项目的交流工作,加强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的监测和社会、环境核算,不断提高各国官方统计的质量,更好地实现各国的统计资源共享,成为了世界各国统计机构的共同使命和重要职责。统计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为世界各国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和走势、科学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动各国政策协调,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

四、结束语

展望中国统计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的统计工作必将在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与时具进、科学发展,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会积极融入到世界统计大舞台当中,积极发挥我国统计在世界统计中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

篇(9)

史观是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和侧重点,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的整体进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写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①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用多元史观去分析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运用时下热议和流行的多元史观,多角度评价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所谓多元史观,是几种史观的综合运用,是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在分析和评价一个历史问题时,每一种史观都生搬硬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史料都需要用不同的史观的解读。而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也应该用不同的史观来主导,其他史观来穿插。各种史观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多元史观的运用要求灵活、综合地使用,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用多元史观解读经济全球化

笔者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必修二最后一个专题的内容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到这个题目,直觉告诉我们要用全球史观来引导这整个专题的教学,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标题中直观明确的提到了“全球化”,或许这毋庸置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难道就只可以用这一种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吗?只用一种史观是否全面?用其他几种史观来阐释是生搬硬套还是别有惊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中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

1. 全球史观。首先让我们先用看起来最稳妥的全球史观来分析这一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中的第八单元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中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②岳麓出版社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确写到:“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处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是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全球化的发展明显加快。”③这些内容清晰地归纳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脉络,完整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逐步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而这些句子正是出现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接受全球史观的感染。

对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岳麓书社为例,在本单元的解析与探究中这样写道:

“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金付给中国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说明了什么问题?”③

这个解析与探究明显考察的是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同以往我们用波音飞机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国,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走向合作共荣一样,这则材料展现的都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封闭走向合作共荣,世界日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用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导史观。

2.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主要从“现代化”这个层面切入,阐释人类文明从农业到工业文明演进的历程。因此,现代化史观适宜于整合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而经济全球化刚好是这一阶段的内容。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的层面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详细说来,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这三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经济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因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封闭的市场经济只会阻碍近代化的进程,各国开放的心态和政策使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繁荣。而经济上的现代化为各国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推动了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变和进步,三者相辅相成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让我们把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划分阶段,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在西方国家的深入发展阶段和全球扩张阶段。经济全球化属于最后一个阶段,是在二战后,现代化浪潮冲向全世界的表现之一,因此用该史观来分析本现象也是行得通的。

3. 文明史观。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大致被我们分为三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文明发展,同样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将人类的文明史作为授课内容和准备向学生传递的理念,因此每个文明史的教材模块中都通过编排一定的专题来展现该文明领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和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阶段,我们知道文明史观注重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交流、影响和融合。而经济全球化开拓的世界市场让世界各国在实现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美国文化稍有了解,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的美剧文化、美国宪法的自由民主等文明在中国传播,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潮,孔子学院的建设,普通话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和成果,世界各种类型的文化正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说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恰到好处。

4. 生态史观。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越来越真切感受到了,近期央视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以为母亲的身份讲解了雾霾和环境污染给们带来的威胁和弊端,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将本国的污染落后企业转移到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说,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中孕育着深刻的危机,人类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深谙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曾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遭受灭顶之灾,如今生态史观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对高中生传输生态史观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情。高中生们是祖国的未来,树立环保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在生活中贯彻生态环保理念,从而对未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注入希望,因此用生态史观引导同学们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5. 社会史观。社会史观关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同样可以以社会史观的视角来分析,说实话经济全球化并非距离我们很远,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岳麓书社这样写道:“被‘拉近’的距离,在封闭的唐朝时期,玄奘为了西行取经,往返于长安和天竺之间用了十几年,吃尽了苦头,然而在今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如果利用电话或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及时联系了。”③这些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再比如,以前只有外国才有的水果和食品,现在在我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电子产品苹果iPhone在美国和中国都有销售,出国旅游对中国人来说也不是新鲜事了,观察身边的快餐店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品牌店阿迪达斯、喝的饮料可口可乐、外资企业等都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因此用社会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最能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一种切入方法。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全球化用以上几种史观来阐释都行得通,但在各有侧重,中国所有的史观在课程教学中都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统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该怎样综合运用多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全球化单元的第一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笔者认为课堂导入部分可以以社会史观为指导,运用现实切入法,比如以现在大家使用较多的手机品牌iPhone为契机切入,分析iPhone生产的全球之旅,iPhone的核心零件,显示屏,包装设计和零件加工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种生产链条可以较好地引入现在市场上的经济全球化现象,证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生活中,从而导入新课。而教学立意可以用全球史观这样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在激烈的战争炮火中深刻认识到世界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只顾及本国利益的举措导致了多次战争,实现国际合作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共同愿望,在国际经济大局之下最终决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的大趋势,也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一步。然后设计不可忘记综合运用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史料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材料分析中学会多维度领会经济全球化,最后在本单元中以生态史观相关的现实环境问题为点缀辅助,让学生们再从历史回到现实,意识到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而实现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和趋势。

注释:

篇(10)

在温迪・道伯森教授长期在本国和国际组织中任经济官员之后,他又回到学术界,长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到中国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实地的考察与研究,这就使她的著作与西方大量存在的那种仅从一些理论模型出发,从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出发写出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充满着“实感”。

篇(11)

新的商业文明赋予时代新的商业责任,知名网站建设团队雷客网定位为专业的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专业网站建设、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建设,商城网站建设,现代化网店建设,行业性网站建设到网站运营咨询,都以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全程的互联网服务,品牌形象服务。雷客网凝聚了一支高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团队,既能为大型集团企业提供互联网品牌建设,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建站服务!专注于集团公司网站建设,为大型集团客户提供"企业门户架构"和"互动营销"服务,用技术手段实现体验和互动,从而使其品牌成功延伸到互联网,具体包括(企业网站建设)、(企业品牌创意)、(网站运营与推广)、(互动营销)、(服务器托管和维护、域名注册、虚拟主机)。

雷客网以精湛的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优质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网站设计服务;精心推出多种科学方案,从网页制作到网站推广,让企业最大限度拥有建站优势!雷客网拥有出色的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诚信可靠的服务质量,从客户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客户着想,为客户带来更多效益、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助企业获取更好的成功!

2.优秀企业网站建设打造企业间高效营销模式

现代企业营销可以通过网站建立与客户建立便捷渠道,全面展示企业的所有产品。网站建设足以令您的产品与品牌形象更加立体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就算企业仅仅把网站当成电子宣传册来使用,也比传统的宣传模式更加的多姿多彩、更加地易于详细与广泛传播、更加的经济与环保。

致力于打造现代化营销型企业网站建设的雷客网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网站建设应从客户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客户着想,为客户带来更多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助企业获取更好的成功。让企业网站更加广泛高效的提高企业宣传,创造销售机会,据调查,有超过50%的人是通过上网查询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以及电话和地址的,这一比例和通过114查询的比例相接近,可见企业网站已成为许多人首次接触企业、了解相关信息的选择。

现代企业丰富营销手段,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网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现代商业客户网上查询与采购的需要,抓住网络商机,通过网站可以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作为传统营销的补充可以拓展新的空间,增加销售渠道,能够接触更大的现代消费群体,另外,企业网站可以减少环节,减少人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增加了中小企业客户网上采购的利益动力。

全球网络化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商务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突出的标志就是增加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商务模式。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空前繁荣,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已成潮流,企业网站建设在现代商业中的显现的作用越发重要。

知名网站建设团队雷客网认为,每一个客户都是独一无二的,客户的需求至关重要,雷客网将与客户一起,分析并记录客户的初步需求,并在沟通中逐步明确,从而为以后方案的制奠定基础。网站前期策划作为网络营销的起点,规划的严谨性、实用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目标的实现。雷客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专业策划经验,协助不同类型企业在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要求的基础上,为企业制定阶段性的网站规划方案。

雷客网依托自身的网站建设、开发经验,为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其外部之间搭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桥梁,在前期规划基础上,建立起以网站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网站信息组织、个性化的网站视觉设计、度身订制的网站功能定义及开发、高效的营销型网站系统。

3.新商业文明下的现代商业网站建设

世界经济已经回稳,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经济还面临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新商业文明下的现代经济问题更加重要。开放、透明、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给新商业文明带来莫大的信心。利用互联网去重塑商业文明,让企业在现代商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世界经济面向未来,走出危机的一次重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