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协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境中, 协作学习是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已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CSCL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把协作意识与社交技能引入网络教育系统,通过网络教育系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强学习者协作沟通意识、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判断,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1 CSCL的基本理论
1.1 协作学习CL(Collaborative Learning)
协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黄荣怀教授将协作学习定义为:“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2 CSCL(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CSCL(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 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与协作学习(CL)的结合,指利用多媒体依网络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学习。CSCL不但关注交流技术,更关注交流的内容(即what to communicate),涉及到社会、心理、组织、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与传统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优势,具有以下特点:突破了协作学习范围;协作沟通方式灵活多样;协作学习可以角色转换;丰富的学习资源。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协作沟通意识、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判断。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要素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2.1 协作小组:协作小组可以由教师组建,也可以在协作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由学习者自由协商构成。
2.2 成员:协作学习成员不限于学生,也可能是由计算机扮演的学习伙伴。
2.3 辅导教师:协作学习要求辅导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4 协作学习环境: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
3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
基于网络环境下实施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3.1 确立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确定协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3.2 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根据对学习任务的分析,确定学习内容。
3.3 建立小组,分工计划。在协作学习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强调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相互启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3.4 创设协作环境。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3.5 设计信息资源。网上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却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教师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源和搜索方法。
3.6 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协作学习活动主要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并根据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3.7 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4 CSCL 理论方面的探讨
国内研究者对CSCL理论方面的探讨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如黄荣怀提出了CSCL的理论和方法;赵建华和李克东分析了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袁磊和李青在分析CSCL知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知识团体创新模式;任剑锋和李克东则探讨了如何将分布式认知理论应用于CSCL系统设计中。
4.1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发展现状
按照CSCL的应用范畴,可以将其划分为学校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学习和移动协作学习三个维度。赵建华,李克东将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分成七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胡新华,骆雪超将协作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概括归纳出了四种模式:相互竞争性学习,相互合作性学习,伙伴性学习,角色互换性学习。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协作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协作学习的效度。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赵建华,李克东的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4.1.1 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
4.1.2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主题,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
4.1.3 合作。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4.1.4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等。
4.1.5 伙伴。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
4.1.6 设计。在设计主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主题。
4.1.7 角色扮演。该种模式是让不同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协作模式的分类标准还不是特别明确,甚至不是统一的标准。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己那部分任务,而且要把自己掌握的内容教会同伴,并倾听和接收同伴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共同提高。
4.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研究和总结,发现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4.2.1 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网络平台的功能设置将得到改进和提高,学习者将获得更大成果展示空间和更加多种多样的沟通手段。
4.2.2 对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太少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断被应用到不同科目的学习当中。但是目前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开展协作学习,而对于协作学习如何评估的研究太少。
4.2.3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有很多相关的研究都没有开展,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如学生在协作学习的同时,自己应该做哪些工作来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等。
5 总结
尽管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协作学习。学习中的三种形态,即竞争、协作、个别学习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即使在适合协作学习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支持策略,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这样才能使协作学习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知识串联”法。提高历史知识记忆效果
知识串联法,就是围绕一条历史线索,把有关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连接起来,系统讲清楚。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穿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三、“语文教学”法.把历史课讲深透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讲得更加深透,取得良好的教学的效果。如,我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场景,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实践证明,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是有很多益处的。
四、“对抗辩论”法。突破历史教学难点
我在历史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对抗辩论”,破解历史教学的难点,很受学生欢迎。每次讨论前,我都要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还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一自由争论一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为了驳倒对方,学生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五、“教学技能训练”法.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5-01
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1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我做过两年语文教师,上了八年历史课,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
2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 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 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 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 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 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 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3 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
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65-01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管理学生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管理高中班级是每个高中班级班主任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对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本管理的“人”、“环境”、“文化”和“价值观”这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将现代管理理念引入高中班级管理中来,可以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管理中“独治”现象突出
目前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基本上都处于“独治”状态。所谓“独治”,就是指班级管理的权利全部集中于班主任一个人手中,班级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班主任决定。这种方法虽然有管理严格和效率高的优点,却造成班主任工作繁琐、压力大,人累心累,学生也不能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依赖性强,脱离班主任就无所适从。
2、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目前大部分高中班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不准确,认为师生关系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学生必须尊重老师,服从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从这样的师生定位出发,班主任会用家长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班级。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他们面对班主任的强势行为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
3、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高中阶段班主任基本上都是由课任老师担任,他们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常常忽略了班级管理的技术和技巧,班级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管理观念落后,认为批评和惩罚是班级管理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现代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管理以人为本已成为公认的现代管理理念,通常我们称之为“人本管理”。人本管理重视认识人性,强调人的重要性和在管理中的主体与核心地位,强调一切管理活动由人决定、策划、操纵、运作,人始终是整个管理过程的主体或主导要素。
要把“人本管理”这一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来,可以从人本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
1、人
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原因在于如何做到真正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班级的管理目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点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学生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客体。作为管理主体,学生要具备管理的能力,学会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管理。作为管理客体,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为班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除了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外,还应该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2、环境
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班级管理中的物质环境是指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和组织的班级文化活动等。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班级管理要想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就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遵循统一的规范标准,也就是制订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班纪,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有章可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高中班级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军训、升旗仪式、运动会、义务劳动、文艺晚会等;班级组织的班级辩论赛、演讲比赛和班会等;以及校外的春游、秋游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等。文化活动必须围绕着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主题,才有积极意义,才能达到良好的目的。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
3、文化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即学生在班级管理、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中层的制度文化,即与班级实际相适应的班规班纪,和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即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形成的独具班级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把握好这三个层次的文化,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具有导向性、约束力和凝聚力。
4、价值观
它是指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相容性是保证班级管理顺利的前提和保障,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努力营造适合班级管理的价值观体系,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观,主要通过班训、班风和班级目标来体现,班主任要及时把班集体的荣誉、课任教师的优秀评价以及家长对班集体的肯定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可度,从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要尽快摈弃一味“管学生”的老思想,将“服务学生”牢记于心,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理顺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使管理富有人性化。
2、班级管理要因人而异
班级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高中生个性不同,班主任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技巧进行沟通;班级环境可能会变化,管理措施可能会过时,管理手段也可能会落后,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策略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
3、班级管理要适当运用激励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个性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才能有的放矢,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表扬鼓励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在表扬鼓励的同时,班主任也还是要适时使用批评教育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方面的理论指导,词汇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指导下,本文试图探讨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探索一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1]。
1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l)积极的相互依赖 ―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
学习负责。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5)小组的自我评估―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2]。
2合作学习理论在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词汇的合作学习法是学生合作学习词汇的一种方法,即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词汇教学活动。从理论上看,它能使二语习得理论得到补充和完善。从实践上看,其价值在于:
2.1教师的收获
a)词汇合作学习能促进英语《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加速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b)词汇合作教学使教师从收集、整理词汇资料、批改学生默写本这种繁重琐碎耗时耗力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调控学生学习词汇的效果。
2.2学生的收获
a)针对新教材一词汇量较大的实际情况,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决定需要详细分析讲解的词汇,能够避免原先“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从而将精力集中在重点词汇上;小组成员自己分工合作收集、整理词汇学习资料,增加了学生接触理解词汇的机会,能改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效果。
b)组内异质的分组特点,有利于小组成员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使词汇学习达到更佳的效果。
c)组间同质的分组特性,又有利于各组成员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气氛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d)小组分工合作讲解由教师审核过的学案,能优化学生词汇的内化效果,锻炼学生英语口语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单个成员的行为因有整个小组的帮助和支持,学生的心理焦虑减少了,而自信心提高了。
e)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制作词汇卡片、手册、英语墙报等合作学习词汇的活动能提高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活动可以把所学新词运用于真正的交流,学生可以在实际使用中掌握词汇。
3在合作中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
3.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经常在情境中使用所学的语言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英语交际场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切实可行、使人身临其境的语境,把学生置入交际的语言情境中,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使学生饶有兴致、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
还有,在学习了某一单元的词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制作词汇手册的任务,组内分工合作,学生各展所长,能写的写,会画的画,制作完毕后进行班内评奖,再将优胜组的词汇手册张贴在教室墙壁上。
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们感兴趣并且觉得有话可说的,可以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3.2加强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不拘泥于传统的、一般的答案和方法。新《课标》强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对传统“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这能检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对权威加以否定的勇气。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提出问题,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教师可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激烈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以力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有意地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英语讨论。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不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这样既鼓励求异,又达到求专,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3.3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在合作式词汇教学课堂中教师绝不能把课堂看成是教师表演的场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然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不可能有太多的“失语”时刻,但是什么时候说最恰当是教师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时引导他们,在学生要走弯路时指引他们,在学生遭遇语言表达障碍时点拨他们,在学生游离主旨时提醒他们,在学生采用不当方法时纠正他们。
4结论
总之,词汇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过分重视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注重词汇在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地理试题的开放性,侧重于考查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答题者思想的呈现,二是答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地理试题更加趋向于理性化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如产业调整、城市化、雨林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土地流转、西部开发、资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等问题,进入了地理命题的视野。
例1对该省(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第(4)小题)
答案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例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4)小题)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辩论类试题考查的着眼点是:要求答题者拥有发展的眼光与联系实际的思想,附以平实语言的铺陈,体现了其理应具有的人本思想。
二、课堂辩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的意识
地理课堂辩论主要着眼于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理性对话、关爱自然、关注生态、遵循规律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发展的意识、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关注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的意识。
三、地理课堂辩题的选取
课堂辩论的精彩与否,辩题非常关键。地理课堂辩题选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辩题要切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要反映学科知识、社会热点、学生兴趣,有教育价值与意义。辩题忌切口太大、难度太深。例如,是否赞同对怒江的梯级开发,人口迁移对于迁出、迁入地的利弊的辩论,全球变暧对中国西北农业的利弊的辩论等,就能使学生课下有材料准备、课上据理力争,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全面、严谨。
2.辩题要具有可辩性。课堂辩论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必须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要呈现发散性的趋向,各抒己见,提倡探新求异。如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搬迁某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试从政府人员与企业主两种不同身份的角度进行去、留劝导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3.辩题要具有协作性。要提倡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如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是否可行的辩论,可从经济基础、技术可行、发展变化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在辩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辩论,集思广益。
4.辩题要具有公平性。对双方要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否则一方振振有词,另一方有口难辩。如辩论台风、扬沙、火山爆发等利弊,从辩题上已经定位是灾害了,故辩论时其有利影响虽能举出几点,但最终不能美化灾害,导致后来无话可说。
5.辩题要具有可调控性。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可贯穿辩论的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辩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作答,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就辩题的最后点拨,则主要集中在确认各种不同观点成立的原理分析上。如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翻新或保护原址、另建新城市的两种观点辩论,教师的最后点拨如下:一个城市有独特的风貌、充满魅力必须符合的原则是与自然和谐;符合人性的尺度,必须有清晰的文脉,一代一代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个面貌;富有本地文化。城市规划要尊重普通人、尊重自然、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四、围绕某一中心话题,进行课堂辩论的方式与过程
课堂辩论中心话题确定后,可以设置多个角度支持认同或反对的辩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课堂辩论辩题选择好后,要合理分组,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或按座次划分正方反方等,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前,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寻找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作为引导者,一要引导好学生辩论的思路,不能提出与辩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论据、观点;二要及时做好点评,注重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辩论中,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并对优胜学生予以奖励。
五、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地理课堂辩论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激起争论、产生共鸣,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1.辩论内容会偏离主题: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具有片面性,同时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也不够好,在辩论时心理紧张、情绪激动,有时会出现跑题现象。
调控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辩论的内容,适时引导性或引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多向学生“踢皮球”。
2.辩论结果不好处理:在课堂辩论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点,有时学生难以评判,如果这时教师不做总结或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导致辩论教学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对地理教学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调控的策略:辩论的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梳理发现。教师可适当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有些观点无法统一的内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不同的观点,体现教学民主。
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语音知识和发音技巧,让来自于不同地域的学生开始说普通话。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进行复述训练和讲故事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应变能力,然后进行普通话测试。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掌握职业语言基本技能,由于语言交际能力是竞争、谋生、甚至成功的手段,所以要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根据以后的实际工作需要,突出实用性。主体性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普通话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的意义,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教师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好普通话的学习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考核方法,应该统筹兼顾,使所有学生能以原有基础为起点,适当安排强化训练的频数,尽可能得到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练习,达到熟练化和条件化。教学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二、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训练方法
要加强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充分体现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选编普通话口语教材,并根据地域特点,选编普通话口语教材。创设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创设健康而真实的口语环境的创设和优化,为高职学生提供多样的口语交际途径,从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安排口语训练内容,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语言环境,营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语言环境,给每个学生提供说普通话的机会,促进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沿着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这个爱字可不要随口乱说。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能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二)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偏爱谁多一点,处事哪里不合适,他们心中有数。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其中一点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
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在今天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例如,班干部评选应该是民主选举。班中的规章制度不是老师一人订的,而是集合全班同学的意见,再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而得出的。就连班中的规矩都有自己的一份意见,学生主人公的身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们在班上有言论自由,能够自由地提出老师的不足之处,只要态度是诚恳的、正确的。我信奉的一句话:就是宁疏勿堵。学生的意见不说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这种情况下情愿他们掏出真心话,老师对其意见分析改进,更能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学生做错了要改正,老师做错了也要勇于面对。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以权欺人。
一、目前的法理学教学状况
(一)法理学教学发展
我国的法理学教学大致经历了国家与收集整理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政策性向立法层次转变的法理学状况以及注重司法在法理学中的重要性改变。①从建国初期建立的一部分司法院校来看,法学教育中涉及到的法理学课程是以传统的前苏联教材为基础,以引进人才为重点的教学方式。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开端,多与政治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国家意志和阶级性。因此,称为是政治学研究范畴的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教学。以后,我国法理学教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形成一种囊括了法的概念、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法律思维逻辑、法的运行、法与其他范畴的关系等内容方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育更注重对于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一种推动,法学教育更多的是为此服务。进入90年代后,法理学及整个法学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并形成定式的时期,西方法哲学的概念引入法理学中,并且注重对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其次,在法律的移植过程中我们的法理学教育也注重与本土法律问题相结合的关键,追求最终的法律价值为基本的司法服务。基于此目标,我们也看到法律的职业化和精英化与我国司法考试的实施已成为法理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法理学教学现状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法理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在大一和大二下学期来开设,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门理论法学。在区分一般易懂的基本理论后,待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部门法知识以后再继续进行法理学课程的教学,这样有一个阶段性过渡,初级阶段是通过对基本法学专业知识、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第二个部分的教学放在较高的年级段开展,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部门法基础知识之后,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及原理来锻炼一种法学逻辑思辨能力,学会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纠纷问题。这一部分重点是突出思辨能力和实践性。
总体上看,目前我院的法理学教学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考核及其运用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及情景嵌入式教学法来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掌握这门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本质上却还是无法改变法理学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进行了与学生的互动,也发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整体上对于这门课程传授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问题还需要更近一步的探讨与提高。学生在实施的这些教学改革方案中更多的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如何更有效地完成法理学市场导向性及知识导向性的教学理念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变与完善。
二、法学教育中法理学教学的切实转变
作为一门实用之学,霍姆斯曾经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直以来,法理学的教学不在于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是在于为他们灌输一种基本的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的精神,培养职业法律思维以及理想的法律人格,使法科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备优良的法律头脑。这正是我们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因此,作为法理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只是单一改变常规教学法和举几个例子,讨论几次和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能完成的,应该更加切实、具体有层次的进行。②
(一)保持应有的课堂讲授
虽然在法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强调对学生法律思维及实践经验的重点培养,但这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培养积累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来构建,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担当着这个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角色。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任由学生盲目的自学,教师还必须把基本的课堂讲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成文法的国家,只有掌握了法律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和特征等基本要素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和实践操作的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教师引导性的直接课堂讲授,所以在开展法理学教学模式转变和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和保留最基本的课堂讲授。
当然,目前的本科法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们在肯定基本的课堂讲授之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和其他。可以在一般的板书之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知识更直观更具体和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来增加基础知识的内容以及趣味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法理学原理的趣味性,改变原来所认知的枯燥、乏味和难懂的状况。
(二)有效的辩论式教学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提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这一方法,是因为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法学本科院校也不少,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辩论式教学并不是教师课堂上随随便便抛出的一个问题,也不是学生流于形式地回答几句。辩论式教学,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己自主性地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某一法理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学生之间及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主动去寻求并找到解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看到,辩论式教学是集合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和过程,任何流于形式的单一过程都不能成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法理学教学实践中,辩论式教学应当定位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第一阶段互动,这主要由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来设置合理的问题,在以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及课下深入的探讨中完成,并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互相之间进行意见的交流。
转贴于
当然,最终教师在这一环节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在学生所讨论的法理学基本原理中给予一个答案,这是衡量学生讨论和分析结果的一种标准。只有在这样的结果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正确与否,从价值的判断来看这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再次参与到这样的辩论式教学中来。
(三)真实场景体验下的案例教学
基于我院已采取的教学模式来看,案例教学是法理学教授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为一门研究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抽象难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法理学最大的障碍。所以,在法理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方式,从中引导和抽象出法的一般原理和法治理念。在此,要强调的是我们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实践案例教学方式,但我们的案例教学还没有达到一个近乎完美和有效的层面。因此,在法理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中,我们应该通过一种变相的深刻的案例教学来完成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认知、掌握和运用。
一、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制度内涵
关于“讨论式教学”的表述,在很多学术期刊中都有所涉及。对于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或者主流的观点。这就导致实践中教师经常将讨论式教学与教学中的讨论法相混淆,误认为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讨论的方式。其实,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讨论为主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阶段。本课题讨论的范围则限定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在高校的讨论式教学,笔者尝试加以定义:高等学校讨论式教学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在集体中辩论、探讨,达到互相启发、提高学习能力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方面的内涵:首先,要求讨论式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而不仅是偶然一现的兴致。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对课程而言具备稳定性和普适性。其次,要求讨论式教学方式具备可操作性。也就意味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具体讨论过程有所控制和掌握,引导讨论的方向和结论。再者,讨论式教学应具备艺术性。这就意味着,讨论式教学的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在主持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和讨论久而不决这两种情况,也要避免讨论过程与结果相分离。避免讨论过程热烈,但结论出台坎坷,甚至是结论与讨论不相符。避免在传统式教学过程中强加结论的行为。最后,讨论式教学意味着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讨论,将外在事物与内在知识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沟通,最终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从实践看,课堂讨论自古有之。《论语》即为孔子与众弟子教学、讨论的思想的集锦。而西方的讨论式教学方式源自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充满逻辑、思辨与辩论的《理想国》以对话的方式勾勒了一幅讨论的画面。而近现代的课堂讨论则主要源自欧美,后被很多大学作为经验引入。例如,在哈佛大学,对课堂讨论不仅是教学要求,更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制度价值
1.化抽象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平素了解较少的规定与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并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更来源于生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如果处于大二、大三阶段,课程比较多,学习变成负担,只是被动聆听。这种忽视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将会导致上课变成除了听讲就是睡觉的折磨。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和切入点,难以将知识与现实相联系,是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
2.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互动。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学生作为受众个体,只有当他感觉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调动积极性,才会有更好的参与度。开放式授课,教师并不局限在讲台上,而是随时信步走在学生中间,随机走到学生旁边。一个眼神,就可以和学生的思想碰撞。让学生随时随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消除上课的拘束感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这种讨论式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来面目的热情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同,产生成就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其他学生争相感受这一体验经历。
3.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但开放式教学通常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而不是布道者。抛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从各自角度思考,往往会提出一个在课前准备时未曾预料到的问题,经常在学生之间发生观点的碰撞。这种思想的碰撞,是本科学生难能可贵的经历和兴趣的激发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辩论和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通过辩论得出一致的结论后,其实是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提升未来就业能力的需要。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思考
作为财经类学校的法学本科课程而言,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手段之前,先要分析掌握法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素。通过多年课堂实践,可以将法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分为感性要素和工具性要素。感性要素主要是指对法学的基本认识,包括法律信息、法律分析、事实识别、法律的综合能力、法律理论、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而工具性要素则主要包括法律符号、法律方法、法律理论、法律过程、法律哲学、法律政策和法律设计等要素。毫无疑问,上述诸多要素中都有实质性学习内容。像这样基础的法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只能通过相互互动的课程安排及充满能动性的方法学习,如物权法、民法等。尤其是书本上的法律与实际生活中的法律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人们在法律的作用方面采取更重视经验的研究方法。所以,在法律课程的设置方面,在打破传统法律教育可能和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法学学生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讨论式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厘清讨论式教学手段与诸多教学手段的差异。
1.讨论式教学与多媒体手段、传统板书手段关系。多媒体手段有自己的优势,可以用形象的手段展示抽象的文字内容,可以用音频、视频、动画、图案等方式多角度地分解知识点。例如,在介绍物权法曲折的立法过程时,插入央视一段关于物权法立法的介绍,内容丰富、形象、翔实,角度新颖。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板书形式。在多媒体普遍适用的背景下,适当的板书更容易避免学生对大量应用多媒体产生单调感觉,强调重点,随机灵活。所以,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如何选择教学方式,对于讨论式教学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
2.讨论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关系。讨论式授课绝不等同于案例教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案例仅仅是一个偶尔出现的教学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主体。在现实中,还有更多知识点应该来自于现实或者理论争论之间的启发。通过现实中存在的事例,理论的焦点等,引导学生跨学科、跨部门理解物权法,拓展思维。这比案例式教学更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对于讨论式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数量、设置,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
3.讨论式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授课准备过程中,需要精心在每一部分都挑选出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知识点设计开放式讨论的主线。这种开放式教学避免了传统知识点灌输的弊端,单纯的知识点灌输很容易在这种涉农问题上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及对法律的质疑。在农村,某些现实问题单纯靠法律是解决不了的。而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既给大家讲解了法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要考虑绝大多数情况,还鼓励大家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明白法律的应用绝不是一纸条文那么简单,让讨论式教学有更强的实用性。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成了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口语交际能力不是通过感知就能获得的的,而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每一次的言语交际行为、交际事件都包含了交际的意图、交际的对象、交际的话题以及交际的场合等因素,这些特定的因素构成了交际情境的基本要素。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言语是基于情境的,没有情境的言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就成了口语交际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具体来讲,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来进行,让学生想要说话、有话可说并说的精彩。
一、借助教材,以阅读教学为杠杆,营造交际氛围
现行的语文教学课本,大部分都是按照题材的不同来编排分类的,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这样在平常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契机。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受到了情境的感染,才会有所感、有所思,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说出真情实感。对于诗歌、散文单元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多媒体呈现等手段营造氛围,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激发学生尝试朗读的兴趣,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在学完《长江三峡》以后,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巫峡的画面,要求学生为这些画面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站在大屏幕前介绍起来:有的同学有些紧张,组织略显凌乱,但也不乏“训练有素”的,他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俨然一个个有备而来的导游。对于小说、戏剧等单元,可以适当的引入复述、口头评述、辩论甚至编演课本剧等内容。此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也可以让他们发表对文章中人物的看法。如在《鸿门宴》一课学完以后,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刘邦到底该不该杀?在学《雷雨》时,笔者请学生结合周朴园三十年前后对待鲁侍萍截然不同的态度,谈谈周朴园是不是真的爱侍萍。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说都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情景”之中的,因为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围绕主人公展开的,容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参与的主动性也随之被激发,不管是在评述中,还是在辩论中,学生的语言技能都得到了多方面的培养。
二、关注生活,以课外活动为基地,巧搭交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