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过度热心――自问自答。教师提出问题后,都会顺口一扔思考多少分钟或讨论多少分钟后老师要学生什么讨论结果,其结果是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遗憾的是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越俎代庖。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学生哪来的互动――主动――生动――能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哪还有创造力。
课堂问题设置的边缘化,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怎样做才能预设好课堂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我做了以下尝试:
用好教材,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备好学生,要充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业负担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能否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任务的关键。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之一,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来引导教师工作投入,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余文森教授将其概括为“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检视教学有效性,发现问题以利于改进。
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中及格率和优良率是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及格率和优良率是教学有效果的突出表现;第二、学生的认知变化,即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这是教学有效果的内在表现;第三、学习态度的变化,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知识的增长,使学生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逐渐转变学习态度、情感和品质,即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这三个标准为要求,力图使学生在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历练、方法上有改进、习惯上有养成、情感上有投入,这是有效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教学效果评价应该重点考量的几个方面。
“教学效益”同样包含三点,首先,使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应该如何学习,使之掌握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其次,使学生学会应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此外,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更要在课堂上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教学的效益就体现在学生能否通过课堂获得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做人做事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学效率”则是综合考量教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一项指标,就是夸美纽斯曾努力寻找的“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指标。
有效教学将以上三项要求融合为一体,构筑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评价网络,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 参考。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数学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这一阶段数学中所涉及的数、方程、图形、函数、统计等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课堂呈现容量大、关联性强、灵活度高、思维发散、综合考察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水平难以估量,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来形成积极的反馈,以保障教育质量。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框架下,现实课堂的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一)教学效果不均衡
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实现均衡发展,集中体现在:重视成绩提高而忽视认识发展和态度变化。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两者都是面向学习结果的。而且传统数学课堂由两个基本活动组成――提问和解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内容就是由许多问题串联起来的,学生的成绩表现也归结到解题的能力,强调标准答案,这样的做法被证明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分数只代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涉及到学生的进步状况,更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态度的变化,而后两者往往是学习获得持续动力的源泉,也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普遍渴望得到更多关注,希望被夸奖和鼓励。如果一切以结果为目标,可能导致部分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被忽视,而那些学优生获得“优秀”成了常规任务,得不到应有的褒奖,也可能造成动力枯竭,进而影响学习成就表现。其次,“数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科学,而非仅仅是考试科目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强调解题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只愿知其然,而不愿知其所以然,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一旦学习上遭遇挫折,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攻克难点重点。换句话说,学生只是知晓了答案,却没有领悟其中的思想,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要老师“领”着学。最后,抓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微小态度转变,引导其重新认识数学,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没有态度的根本转变,课堂对于学生只是折磨。
(二)教学效益被忽视
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构筑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传统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往往将这方面的能力养成忽略,认为这是文科的教学任务所在。著名学者黄全愈曾经追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各类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夺魁,在起点遥遥领先却在终点(诺贝尔奖)落后了?”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过度宣扬“标准答案”,而诺贝尔奖这样的舞台,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需要的是自主构想和实践探索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孩子所欠缺的。可见,课堂上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另外,从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角度讲,唯分数而完全忽略教育的其他效益,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探索发展性评价和考试选拔的关系,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淡化“分数”的中心地位,避免过度的分数异化现象发生,是现代课堂评价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效率难提高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失衡的现象非常普遍,“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鲜有寻求进一步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精力,授课只是重复而没有改进。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只能被动地学习,进而影响成就感和兴趣的培养,厌学情绪滋生,教师的大量投入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与学在“一边倒”的局面下陷入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形式,合作式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互动往往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的,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例如,教师习惯性地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任何思考,甚至不用理会教师究竟问的是什么问题,就能机械地用“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互动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对策
实现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针对现实课堂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四点优化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因此教育要始终保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全方位的:第一、课前学习生活化。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有助于培养其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矩形”一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矩形物体,发现矩形的性质等;第二、学习过程生活化。要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有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学习的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例如,在课桌角任意截取一角(直角),量取三边长度,验证勾股定理等。第三、课外作业和实践活动生活化,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当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时,便会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一旦这种内在驱动力得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就建立起来了。实践证明,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进而转化成自主学习行为。同时,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对于改进教学效果不均衡的现状,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挖掘课堂深层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获得上,更表现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做人做事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秉持三个原则:首先,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中学数学的知识含量很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才是学习的关键。例如,如何从生活化的题目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应用逆向思维帮助解答问题等,这样的方法远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其次,运用知识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比在试卷中考察到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最后,教会做人做事也是中学数学课堂的任务之一。数学原理中具有最朴素的自然规律,也同样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数学是中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理应为学生以身作则,以数学的独特视角去发现生活之美。综合以上三个原则,有效课堂应该讲求教学效益,要关注知识之外的价值生成,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指导与自学相结合,将课堂还给学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摸索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式。为此,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尝试。我也听过许多老师的“探究”课,并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同时也发现有些老师对探
究性教学存在着一些误解,使课堂教学表面化、形式化、教条化。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过分强调探究性教学,忽视传统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产生的过程与方法,有助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能实现的,于是好多的教师和教研部门片面追求探究性教学,把探究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立起来。不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生搬硬套,走入了“为探究而探究”的怪圈。
探究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使用哪一种模式,要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便于探究的就采用探究性教学(如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像一些涉及概念、原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史)等知识性内容,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好。
二、 过分重视探究的形式,而忽视探究的方式
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订计划、找目标、分任务”等基本方式,又要培养学生自觉完成相关探究课题的能力。而实际上,教师往往只重视形式,重视活动能否开展,而忽视探究活动的方式。如果没有真正的好的方法。那么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就不能承担起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功效。因此,教师应该为自己确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促使“学生合理分配,角色合理分工,资源合理共享”,促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有问题及时记录、及时交流、团结合作、客观评价,从关注形式走向关注方式和效果,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就可以顺利实现。
三、 重视探究的形式,而忽视探究的主体
实际探究式教学贵在追求探究本质,它往往是以解决问题形式出现的,问题解决后,课堂教学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讨论是课堂常态,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教师普遍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策略,并认为分组讨论就是探究。虽然分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但单一的组织形式也会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大了能力教差学生的依附和自卑,导致“精英化”的现象,违背了探究教学是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初衷。实践证明,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和实验设计的教学宜用该法,但必须克服它的局限性,突出相应的原理,保持较强的理性思维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切教学改革得以成功的根本条件,也是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的根本区别。我们提倡探究性教学,不是为了形式的花样,而是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式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发现,获得新知识,营造融洽的课堂探究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其创新求异,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去自我思考、自由探究,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探究学习策略和方法,如质疑问题方法,争辩方法,讨论
技巧,合作学习策略等,使他们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
四、 重视探究内容,而忽视探究能力的培养
很多教师都无法摆脱应试心理,往往注重探究的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探究习惯、兴趣的培养。所以我认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只有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探索,不断地发掘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们不应该注重形式的规范,而是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取得进步,我们要注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五、 重视实验操作,忽视思维的培养
虽然新课程中的许多探究活动都需要实验,要求在设计和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但不等于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经过实验。一方面没有必要,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学生有能力依据已有的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定科学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有的科学知识是无法用实验来探究的,它是一定的实验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得出的,再者,探究应该接近学生的真实环境,不能脱离实际,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探究而探究。单纯的动手实验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如果学生完全是按照教师或实验册的指令进行操作,那么“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充其量培养的是学生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技能,而学生的思维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渗透的探究实验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
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教育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小学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目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加以解决。
一、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
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以音乐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分段教学、试唱、练耳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堂仍然主要以通过教师讲授音乐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为主。从课堂教学角度看,许多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引进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从教材的选择角度来看,小学音乐教材多是选择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音乐教材。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落后
许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传授。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经常出现教师侧重教授乐理知识或侧重以教唱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教师没有通过练耳、试音、审美、演唱等全方位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授课歌曲进行分解,并进行分段教学,或者是以讲解乐谱及乐理知识为主进行音乐教学。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师仍然是以单项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以及音乐知识应用能力的不足。
3.缺乏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手段
许多小学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音乐知识以及乐理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是通过学生选唱一首以前学过的歌曲来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查方式很难全面地检验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也无法作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科学性评价手段。
三、解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
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对音乐科目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单项知识灌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乐理知识框架。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认真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
2.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新模式是尤为重要的。例如,音乐教师刘俊彦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就特别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束缚,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老北京的儿歌》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先让师生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玩“丢手帕”的游戏,游戏结束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儿歌,通过做游戏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儿歌之后,刘老师便会引导学生说儿歌,她出示三条节奏,请学生选择相应的节奏,并按节奏说儿歌,同时还会做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刘老师拿出一个小水牛的玩偶,并播放《小水牛》的范唱带,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之后鼓励学生来试一试。在此次教学环节中,刘老师借用了音乐游戏这种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学会了儿歌的特点与形式,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作为一门中职学校传统文化课,怎样体现出它的应用价值,提高中职学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数学素质的要求变得十分重要。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探析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中职数学课的教学即要作为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又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新一轮公共基础课改革中,中职数学课的课时量大幅削减,而作为基础公共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却不能大量删减,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凸显,课堂教学很难向深层次推进。
此外,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只停留在对一个又一个的公式、符号、定理及习题的记忆与反复演练上。剥离了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被动地接受与灌输,于是学数学就显得枯燥无味。再加上中职的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有畏惧心理。
怎样让学生能够摆脱机械的记忆与训练,跳出枯燥的题海,重新迸发出思维的花火,将冰冷的数学知识化为火热的思考,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之美呢?笔者将问题驱动式教学引入中职数学课堂,将数学课设计成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问题”生成的结构与流程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主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一条教学主线,以此将驱动课堂教学的问题串联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问题的生成都将围绕这一教学主线展开。如果说数学知识如同一颗颗闪光的明珠,那么教学主线就是串起明珠的丝线,在教学主线的串联下教学内容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
其次,围绕重点,分解难点。剖析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再加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将围绕教学重点生成若干个问题,通过上述问题将难点分散,形成梯度,为不同程度的同学搭起同构知识的“脚手架”。
最后,适当选题。根据已经确定的教学主线和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情况、预设的学习目标选取例题,即要有代表性,又要有一定的梯度,便于分层次教学。
三、案例的深层解读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堂课的教学主线确立为用几何法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围绕这条教学主线,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生成驱动本节课教学的“问题链”。
问题一: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发现可以用判别式法通过确定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用几何法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对直线方程、圆方程相关知识的回顾,为下一步知识的综合运用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了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本节课中判断直线与圆位置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
问题二:直线与圆位置的判定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是可以直接利用判别式法或几何法,是对相关知识的直接运用,是本节课的基础。学生通过理论与问题相联系,对判别式法和几何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进一步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搭建好了知识与能力的架构。
例1:判断直线l:y=-x+2与圆C:x2+y2-2x=0的位置关系。
(变式练习1)已知直线l:y=x+m,圆C:x2+y2-2x=0,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相交弦问题
通过例题1和变式练习1,学生对用判别式法和几何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有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大都可以化归到用上述两种方法加以解决”并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
例2:例1中,已知直线l:y=-x+2与圆C:x2+y2-2x=0相交,求直线l被圆C所截的弦长。
对于例题2,教师可以给出三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比较三种解法的差别:解法一为几何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利用垂径定理求所截弦的长度,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勾股定理,减少中间过程,降低计算量;解法二为判别式法,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直接求交点的坐标,再利用距离公式直接求所截弦的长度,目的明确,方法直接,但有时计算量较大;解法三利用韦达定理,避免了直接求交点坐标。因此当交点坐标计算较繁时,解法三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同时,解法三中也蕴含了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设而不求,即通过设点A、B的坐标为求弦长的过渡量,而并不直接求出。这种思想方法在解决轨迹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用到。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解类似的问题时,以几何法为主,学有余力的学生兼顾其他方法,拓展思路。这样既符合中职学生起点低,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能为基础较好的同学提供开阔思路的方法,实现了教学的层次化。
(变式练习2)若过点P(0,3)的直线l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l的方程。
问题四:切线问题
切线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其中求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采用几何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首先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点在圆上则过该点的切线只有一条,若点在圆外则过该点的切线有两条;在设直线方程的时候要特别考虑斜率k是否存在,以此突破难点。
例3:过点M(6,8),作圆(x-3)2+(y-4)2=25的切线,求这切线的方程。(点在圆上的情况)
(变式练习3)已知点P(2,3),过点P做圆(x-1)2+(y-1)2=1切线,求切线的方程。(点在圆外的情况)
四、问题驱动教学的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其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就是“问题”。
1.问题驱动教学有效解决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高目标与低
起点的有效衔接问题。采用问题驱动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原有知识点,通过“问题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同构;问题的设置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一串精心设置的问题如同逐级上升的阶梯,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台阶拾阶而上,最终到达预先设定的终点,落实教学目标。
2.问题驱动教学对中职数学课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可
行性方案。问题驱动教学既以问题为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起共同的准备知识的基础;又以问题为导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努力方向。既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会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机会。
3.问题驱动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问题是由教师抛给学生的,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其次,要抓住“问题链”的主线。数学问题有很多,解题方法也有很多,因此需要分析寻找其中的共性,加以归纳总结,实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而不是简单的一题多解,进行解题方法的罗列。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教师要针对学情生成问题,或增加梯度降低难度,或适当发散巩固提高,解决好知识“脚手架”何时搭和怎样搭的问题,让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2]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好的新课导入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营造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化为探索新知的过程,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导入技能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和目的性。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学习心理、兴趣爱好等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导”是辅助,“入”才是根本。所以,导入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服从全局,不可舍本求末。
2.科学系统性。导入设计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系统基础之上,要确保导入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即做到导入内容准确无误。导入的科学系统要素包括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物的要素(导入材料)和操作要素。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联系以上各要素的主线,是决定整个导入设计的关键因素。因此导入要具有科学系统性。
3.启发趣味性。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即直接点明要学习的内容。当一些课题与学过的知识联系不大或者比较简单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以便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常见的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或“这节课我们学习……”等形式。
2.类比导入法。即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特殊到一般导入法。即用几个特殊的例子,通过归纳出共同的属性,导出新的教学知识点,是常用的导入方法。它能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到:人类认识世界事物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一般到特殊引导法。特殊到一般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一般到特殊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应用过程。
5.设置问题法。即在讲新课前,教师先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讲“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时,如果直接先证明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学生不知道教师讲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没有目标,学习兴趣自然不能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佳。我设置了一个实际问题:
例1:一天,某国商船遭到索马里海盗的追击,向中国舰艇编队发出求救信号,我舰艇编队在A处监测到商船在我舰艇编队东北30°位置C,正以18节的速度向东行驶,若舰艇的航速是30节。我舰艇应以怎样的角度行驶,才能尽快赶上商船实施营救?
6.实例探求法。即运用学生已有的体验和经验的具体实例导入新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
例2:在讲“极坐标系”时,假若你问人家到某地方怎样走,他的回答是:东北方向,20里。也就是说,方向和长度可以确定某地方的位置。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板书:平面极坐标系。
7.故事导入法。在新课的开始,教师先不急于揭示课题,而是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生动数学典故等来揭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的答案。
在课堂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的背景下,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已从一种教学方法转变成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阵地。现今,许多“满堂问”的课堂存在提问“过多、过浅、过碎”的“三过”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要治愈课堂提问的“三过”现象,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构建,以“主问题”搭建课堂教学的命脉,引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还课堂以生命活力。
一.“主问题”的内涵
“主问题”是指对课堂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主要教学内容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语境下,“主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创造性。“主问题”应该是立意高远的,能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不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应答式提问,而是教师在精心分析、重构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创造性提问。
探究性。“主问题”应该是“问题性”问题,而非“信息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探究实践才能解决。
梯度性。“主问题”应具有梯度性,能引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以一当十、以一带万的作用,既符合教学内容自身的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成性。尽管“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固定甚至唯一的答案,但它对教学内容的引领和教学活动的牵引,在实际课堂情境中应该是动态生成的,适合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探究。
二.“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对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设计教学“主问题”:
1.深入理解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的编写主要是遵循知识的逻辑性或文章的行文顺序,有时与教师的教学设想或学生认知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教学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知识性要点和理解性要点、学习性知识点和辅知识点、显性的教材内容和隐性的教材内容。同时在新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创生的视域下,课堂上实际生成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师的个体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和学生创生的知识。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教材内容和实际课堂可能生成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深入地、全方位地、立体地理解教材,并还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下师生可能共同创生内容,理清思路,整合、重构教学内容,才能设计出真正有效、可行的教学“主问题”。
2.紧抓关键问题,找准设计角度
“主问题”设计是通过少而精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的进程,有利于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却是浅尝则止。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应该紧抓教学关键问题,以关键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关键问题的解决程序为主线,重新整合教材非重点教学内容、知识性要点、辅知识点及教师和学生可能创生的内容。同时,“主问题”的设计角度和切口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问题过浅或过深的现象。
3.合理安排程序,优化设计梯度
“主问题”是对课堂进程有巨大牵引和控制作用的问题,通常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出现,能够极大地推动教学的进程,引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在设计“主问题”时应该安排好两个程序,一是“主问题”之间的程序。一节课或一个教学板块中的几个“主问题”的出现,要兼顾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先易后难,层层推进。二是“主问题”和细节问题的程序。“主问题”通常是纲领式问题,它的解决必须以大量细节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应该合理安排好“主问题”和细节问题的程序,推想学生可能呈现的应答,梳理这些应答,并以此为起点设计提问,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具有较强逻辑性的问题链,实现“主问题”的设计。
三.“主问题”设计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1.“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主问题”是教师精心安排和周密设计的问题,饱含着教师个人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设想和较强的预设性。如果设计得当,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反之,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拓展。因此,教师应该设计相对开放的“主问题”,在课堂进程中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现场可能生成的学习资源,不露痕迹地调整或改变教学流程,让“主问题”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干”和“细节”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条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活动探究为主线。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开放以后,学生乱哄哄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时间也白白浪费了,且养成自由散漫,做事底下的坏习惯。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明确学生活动是教学的主线,但在学生判断是非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教师有义务及时对学生的不正当行为进行教育,尤其做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学生的活动要有时间限制,对于活动中出现的不和谐的言行要及时处理。学生只有在一个有序、高效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有所发展和进步。如在投掷硬币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事先讲明活动的目的,注意事项,分好小组,分工明确,实验数据的处理明确,这样就可以减少活动的随意性,也不会出现上述的混乱现象。
二、学生提不出问题,应给与引导。
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或提问,学生回答。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但是课堂开放了,学生却不适应,提不出问题,不知怎样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提出明确的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已有的知识、相矛盾相冲突的地方。如学习反比例函数后,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成正比例和反比例,这就与小学学习的知识相冲突。教师应认识到,这正是学生思维进步的开始,应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找出问题,提出问题。我们相信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多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主动学习的。
指导盲目性时,应及时调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讨论前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学生在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深入学习,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质上对本节课的学习意义不大,学生之间无法平等对话,更谈不上讨论,缺乏学生间的互动;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上来就对学生批评,这样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讨论问题太简单或太难,致使讨论很难进行下去。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让组内间能实行动态组合,应设计有思考、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前要做好知识的铺垫,要定好目标,讨论时教师要随时关注讨论动态,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另外,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师也要认真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等,要做到小组活动重实效。
三、出现偏怪题时,应合理调换。
教材已经删去了原教科书中的“繁、难、偏、旧”的内容,但有些教师在平日的课堂训练中,学生会找出一些陈旧的偏题、怪题。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应认真钻研教科书,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调换。
一是增加开放型题目,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如“已知一个函数图象经过A(1,4),B(3,2)两点,请你任意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关系式。”;请你设计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的方案等等。
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素质的保证。问题是联系教学要素的纽带,问题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教学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问题教学目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一线老师的研究。
一、问题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如何设计好问题是教师备课过程工作中最具创造性意义的一部分,把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转换成可供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因此,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服务于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学习方式变革。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要创造适当的情景
创设情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引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营造自主学习的心理环境。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要求,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课堂教学中问题展示的必要前提,这也是发现学习思想在教学中的一个体现。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创造各种各样的问题情景,来使问题的展现更具魅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诗歌、名人故事、音乐、图片、寓言、漫画等创造出我们需要的教学情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要适合学生的参与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呈现的重组者,是对话的提问者,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高效互动的结果。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师生的参与度,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当然,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不是要求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化为“满堂问”。另外,师生的参与应该避免低水平的参与。
(三)问题设计要找准切入点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即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或设疑,引导学生学习的航标,一个匠心独具的设问能十分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素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选择好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住兴奋点。高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巧妙的设问是一剂“兴奋剂”,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牵引下渐入佳境乃至,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进如课堂教学的佳境。如在矛盾的教学中,我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光既是波又是微粒”,问学生“舌头是什么?” “废品是什么?”,学生回答“舌头既是说话的器官又是杀人的利器”,“废品既是垃圾又是资源”,这样,伴随着回答,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一下子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习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课堂教学。
其次,要把握难点。在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是高度抽象的。由于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人生经历也不多,对许多抽象理论不能理解或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化解这些难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设问,化抽象为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
再次,要结合热点。政治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并结合这些热点和书本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养成关注社会的思维品质。
(四)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度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要使优秀生从问题和习题的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同程度,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我们可把问题分为两种水平四个层次:
低水平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简单应用,高水平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深化和灵活运用。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热情不高,课堂教学忽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认识到学生已学知识对理解掌握新知的价值以及教学方法简单陈旧缺乏新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满激情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积极情绪占据主导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反应更灵敏。据此可知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精神风貌、情感投入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满怀信心,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赋有朝气和活力,学生受其影响,情绪也会高涨起来,从而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听得舒心而且效果更好。相反,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或教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学生的听课情绪和热情就会受到影响。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课堂气氛会出现过于沉闷的现象,学生处于压抑状态,此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效果都相当差。正因如此,《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一书的三位作者一再强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应该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开始工作。”无独有偶,美国两位教师合著的《教学不孤独》同样提出教师“要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促成出色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对教学满怀激情。”足见,富有激情的教学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工作繁琐、单调而又平凡,而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如果教师不热爱不崇尚自己的工作,不关爱自己的学生,不能倾心于教学,不能从研究者角度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不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那么教师很容易出现身心疲惫和职业倦怠的问题。每天忙于机械重复的教学工作,因而很容易失去活力和激情,因此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应视教学为自己的一份事业积极对待,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师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提高专业素养;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思考和研究改进教学工作;需要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以名师为标杆,自我鞭策,自我激励。还要善于做好自己的心理保健工作,做自我心理的分析师,保持健康的心理,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天的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全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富有激情的教师定然是热爱学生的教师,热爱学生的教师必然在施教过程中以最佳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新知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学生已学的知识,教师会有意识地从旧知出发,引导学生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二、由旧知过度到新知是教学有效性的起点
“温故而知新”、“以旧知引新知”,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假如要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现代教学论的“学习的准备”、“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中同化新概念”等理论表明有效教学的起点是由旧知过度到新知。
从学生学习角度上讲,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输入到内化融入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已学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需要以原有的知识储备做基础,才能顺利消化吸收掌握新知识,因此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借助于原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从教师课堂教学角度上讲,教师离开旧知孤立地分析新知,许多问题难以分析清楚,讲解明白。即使能够讲得清楚明白,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讲仍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的,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高度,在教师看来许多不太难以理解的东西,但对于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不理解的东西即使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它,也难以得到灵活运用的程度。由此可见离开旧知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其教与学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从教师施教角度上讲,要顺利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的过度,要求教师课前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深钻细研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体系和知识体系,确立教材的重难点,挖掘其思想教育点。具体到某个知识点还要分析它与已学过或尚未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现象的还是本质的等等,同时,还要思考哪些旧知可以自然过度到新知上来,哪些旧知要过度到新知上来需要架设桥梁,创造条件,这个桥梁和条件又是什么等。教师只有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精心准备,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同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到达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从已知出发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借助于演绎的方法推导出新知识,或通过启发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共同讨论,这样就能够变枯燥无味的教师讲解为游戏性的师生共同活动,那么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就能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由旧知过度到新知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但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讲究教学策略,特别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的过度,才能在有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师要根据课型特点、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班情和学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以充分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一再强调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教师应力戒“满堂灌”,让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以帮助他们逐步领悟其中的奥秘并最终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一旦拥有了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长期冲击,教师满堂灌、压作业、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低效课堂依然存在,其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1教学语言平铺直叙
教学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景,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个体经验、新旧知识衔接等。有的教师语言欠推敲,以致造成语言不严密、随意和废话多,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一定的干扰。
1.2教师独霸课堂
学生活动空间少,教师上课即讲,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绵绵无期”的听、课后“永无休止”的练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缺乏思考问题、整理习题、归纳规律的时间。学生没有感知的过程,对教师讲的内容理解不透,囫囵吞枣,导致教师所讲知识巩固率很低,不得不依靠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和重复演练来加以巩固,使学生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3假问题充斥课堂,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预先搭好的教学框架(是“演课”而不是“上课”)。教师提问的要么是不动脑筋的假问题;要么就是事实性的、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问在关键处,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高智力的参与教学活动。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等。
1.4教学方式单一,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些教师对所教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导致对知识的讲解方法单一,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较大的障碍。有些教师虽然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多将多媒体当作了板书投影(板书内容虽然大大增加,但无法起到画龙点睛、引起记忆和思考的作用);或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的物理实验,忽视真实实验的教学作用。这样均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
2 循序渐进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改变现行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着力优化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1科学布置课堂
“课堂环境”是物理教育中的另一大重点,积极构建和谐的物理课堂能够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放松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独到的见解。
2.2注重研究教学中的细节
教学设计总体得当的前提下,一节好课还需要一个个精彩的细节才能支撑起来。比如,物理语言的准确精炼,教学环节之间的恰当过渡,课堂调控的合理体现、课堂节奏的把握、时间的掌控等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课堂的度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物理情境设计、要多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思考,避免一味追求物理问题情境化设计的形式化;物理课堂活动让学生各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避免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无体验与反思的“热闹”。
2.3创造探究情境
高中物理在所有学科中的主要特点是其综合性较强,具有简单而抽象的知识结构。学生假如不借助教师的辅导,去接受和理解知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设计问题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主题,对需要提出的问题综合考虑之后详细分析清楚,这样才能让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物理语言作为传递师生学习思想的纽带,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沟通,最重要的是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这些都是设置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例如,在涉及天体运动的物理知识时,我就这一问题与同学进行互动:哪位同学明白检测地球质量的方法?谁知道神舟六号升空的原理?把这些有关于现实生活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在根本上明确知识的内在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按照学生本身的物理水平来筹划互动环节,并建立一个和谐的问题氛围,由此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思考和回答
2.4借助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于多功能、多效果、多展示等有利条件的多媒体,广泛运用于高中教学科研工作中,其生动的教学环境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学生,在教师的物理教学工作中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务于物理学科的教育工作,不断优化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上领悟物理知识,从不同的方向来获得物理课程知识的信息,这对于引导加快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感知、抽象、建模等是很有意义的。
例如,物理教学中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则需要通过多媒体播放来展现给学生,结合计算机实施三维动画模拟,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在大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指导学习。这些可为学生创造现代先进的物理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最终得到的知识理论能符合实际。
2.5训练解题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中,讲解例题是使其必不可少的一步,在对例题进行筛选讲解时,教师务必要迎合高中物理教学的需求,确保教学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关系的紧密相连。教师在对例题进行讲解的过程对学生本身思维能力的锻炼起到了促进作用,让学生使用熟练的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切实掌握物理理论。而典型习题的整理是学生课堂之后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在整理例题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再次认知,以便领悟到物理知识的深刻含义,为后面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