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节能减排的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工作是指建筑物在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筑过程中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管理,减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耗能中所含的主要内容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游乐、环境卫生、绿化、给水、排水、消防、热水、中水等消耗的能源。据材料介绍,上述所消耗能源中占建筑能耗的10%~30%。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给排水专业在节能工作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相当分量的。因此,重视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建筑节水研究背景
水是地球的血液,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1)超压出流浪费水量巨大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静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
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隐形”水量浪费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的水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水量巨大。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在设计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热水回水管道。对于要求随时取得合适温度的建筑物,除应保证循环系统的干管、立管中热水循环,还应保证支管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在设计中,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保证系统内冷热水压力平衡,达到节水、节能、用水舒适的目的。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形式,它对于防止系统中热水短路循环,保证整个系统的循环效果,各用水点能取得所需温度的热水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样设计会增大投资,但对于节水有着长远意义。
(3)管道及阀门泄露。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开不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据调查,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就可耗水 70L。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技术
2.1给水供水的节能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 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
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
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 55~60℃。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
2.2排水的节能减排
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可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就近排放污废水管道的敷设,避免压力提升。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2.3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
在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保证冷却塔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针对不同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采取化学(杀菌、灭藻等)、物理(过滤)的水处理方法,具有缓蚀、阻垢的水处理功能,减少管道和机组内的结垢、腐蚀。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合理布置冷却塔。利用消防试验排水,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处理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
2.4使用节能型建筑设备和材料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工作是指建筑物在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筑过程中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管理,减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耗能中所含的主要内容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游乐、环境卫生、绿化、给水、排水、消防、热水、中水等消耗的能源。据材料介绍,上述所消耗能源中占建筑能耗的10%~30%。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给排水专业在节能工作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相当分量的。因此,重视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筑节水形势严峻
水是地球的血液,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1)超压出流浪费水量巨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静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隐形”水量浪费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的水量也是十分庞大的。(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水量巨大。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无效冷水,也即浪费的水量。以某建筑大学新区的一个浴室为例:共有龙头约300个,因采用干管循环,首次开启时都得放掉支管内的冷水。以首次开启放掉的冷水约2.0L计算,浴室每周开放三次,则每周浪费水量为300×2.0×3=1800L,每月浪费水量7.2吨。以一栋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6层招待所为例,采用干管循环,有16根立管,以每根平均管径32mm,长18m计,每天供应一次热水则每年约流失无效冷水105m3,那么全国同类建筑热水系统年浪费水量的累计值,也将是十分可观的。显然,干管循环浪费水量最多。(3)管道及阀门泄露。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开不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据调查,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就可耗水70L。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城市中有百分之六十的饮用水管道蚀损严重,及干线违规分流等原因流失了许多水量。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供水管网的漏耗水量以近其总供水量的百分之五十八,即使在管理措施较好的新加坡,也存在着百分之八的管网漏耗率,但人们认为无足为怪。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美、英两国管网漏耗率均为百分之十二。
二、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1.给水供水的节能。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
机房的节能不仅仅包括机房主设备的节能,更重要的还涉及电源、空调、机房空间等多个方面。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除了机房的一次性投资外,更大的成本在后续长期的运维上面。
1 机房节能减排技术措施
1.1 机房建筑结构及装饰设计
机房的节能应从规划、设计开始,结合最新节能、环保、低碳的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节约、供电节约、制冷节约、水资源节约等技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冷资源,最大限度实现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建设。
在新建造机房建筑时,机房区域的保温性能成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指标,设计时要求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由于大部分机房要求保持常年恒温恒湿的环境,因此在建筑机房区域结构上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外墙不应设置外窗。
在进行老旧机房改造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为机房区域墙体加装保温层,另一方面,通过改造窗框、玻璃以及安装遮阳装置,达到减少外界环境对机房内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机房设计时都要进行机房内冷热通道设计,合理的冷热通道设计有利于提高能效比,降低空调用电量和设备耗电量。
对于新建机房建议采用“空调下送风”方式,机柜摆放方式建议采用“面对面,背靠背”,这样冷热气流相对独立,符合服务器等IT设备从正面进风、从后面排风的设计。通过将冷、热气流分开,可避免前排机柜排出的热空气与空调的冷空气混合后再进入后排机柜,不会出现冷气流的“断路”现象,减少机房内局部设备区高温情况的出现。
对于没有条件采用“空调下送风”的机房,可根据机房实际情况,采取在设备机柜对面安装空调的方式和在机房热负荷较高的区域上部适当增加回风风机的方法强制气流循环,将热气流回送到空调的回风口,改善机房的冷热气流组织,使得冷气流在机房中分布较为均匀,并可直接进入机柜中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1.2 制冷系统设计优化
1.2.1 合理的进行机房制冷设备的选型
进行机房制冷设备的选型工作应结合机房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机房所承载的系统功能来设计,重点是选择精密空调还是舒适空调。
精密空调有着风量大,风速高、温湿度控制精确等优点,但也有着投资大、耗电高等缺点。如果机房仅提供可靠性不高的应用或设备对机房环境要求不高,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用舒适空调。需要指出的是冬季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室外温度太低,舒适性空调不能正常运行,对于冬季仍需要制冷的机房来说还需通过别的途径解决。另外,由于精密空调室外机机体较大,会产生室外机与室内机安装地点高低差的问题,还有管路路径超长的问题,这些需要设计人员和运维人员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选择。
1.2.2 利用可行的节能新技术
在进行机房节能减排优化设计时可以利用一些传统的技术,如利用自然冷源技术、建立统一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等。
我国土地面积大,南北温差及冬夏温差都很大。在长江以北,特别是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室外温度低,在秋冬两季完全具备天然的“冷源”。如能很好的把室外新风加以利用,将起到很好的节能作用。国外有的机房全年2/3时间是使用新风来冷却机房温度的,长期运行积累出的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机房内部统一的温湿度控制能够避免各空调之间出现温湿度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机房统一的控制管理,可以避免因不同空调间温湿度差异而造成的一部分空调在制冷而另一部分在加热的现象,防止出现因操作互相抵触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
1.3 UPS系统设计优化
为保障机房的电力供应,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现在机房里都会安装一套或两套以上UPS系统。大多数机房运维人员认为,UPS系统只是起到断电保护的作用,实际上机房中UPS系统也是一个耗电大户,在其工作时整流器、逆变器也均存在着功率损耗。根据统计在没有进行UPS系统优化设计的系统中,供电系统自身的耗电占15%以上,而这部分损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设计优化时首先应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合理的设计系统断电续航能力,过高的要求不但增加了建设投资,无形之中也使系统的运维费用增加。据统计:传统机房中80%的UPS负载率不到50%,层层设计加码导致普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UPS容量浪费严重,效率低下。
其次,在设备选型时要尽可能的考虑效率较高的UPS,如采用高频无变压技术,可以降低供电系统的耗电量,为机房节省一大笔电费。
除了提高UPS自身的效率,部分UPS厂商提供了一种经济运行模式的功能,正常供电时,激活该功能,UPS由静态旁路供电,此时逆变器处于待机状态,不输出能量。一旦供电异常,UPS会立即切换到逆变器供电状态。由于平时的逆变器处于待机状态,所以自身功耗非常小,UPS的整机效率可以达到97%。
1.4 机房线缆设计优化
机房线缆管理对机房的散热效力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某个机房的线缆比较混乱,设备产生的热气流就会受阻,在局部就会产生高温,从而对设备的安全运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合理有序的布线可防止散热通道堵塞,提高散热效率。建议无论是设计新机房还是改造旧机房,在进行布线系统设计时可以采用结构化布线,将布线一次敷设到各机柜中,新设备安装时不需要进行新的布线,仅通过列头柜和设备机柜内的跳线就可实现新设备的接入,这样可以避免“线缆杂草般丛生”的现象发生,同时能够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易于维护和管理。
2 结束语
机房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机房建设规划、IT设备选型管理等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树立节能减排意识,从细节入手,真正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范[J].
[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J].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08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39
1概述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的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其生活质量的问题。电能是人们生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电量的增多可以保障日常生活、工作的稳定。然而我国的发电结构还处于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层面,而火力发电则会使用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长期、大量的消耗最终会导致煤炭资源的稀缺,不利于我国的长久发展。不仅如此,大量的燃烧煤炭也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为此我国逐渐把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当前的发展重点来看待,尤其是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废气的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不仅仅依靠手工操作进行生产,进而转向了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这也大大提高了电厂的工作效率,从而为节能减排起到了推动作用。
2运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的相关理念
2.1运用自动化产品实现节能减排
为了逐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一些电厂开始运用自动化产品作为辅助工具。如电厂利用微电脑系统进行控制以及使用软启动等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自动化产品使节能减排成为可能。一些自动化产品的使用,使得电厂在控制方面的精准度有所提升。在对电厂的运行功率以及运行负载进行严格的控制之后,耗电量以及耗费的能源逐渐减少,因此,使用自动化产品可以有效地帮助电厂实现节能减排。
2.2运用自动化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除了运用自动化产品实现节能减排之外,也可以利用自动化系统使节能减排成为可能,比如运用调度自动化以及管理自动化等,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资源以及能源的投入量问题。依靠节能系统实现对电厂投入的控制,从而使电厂节约成本,并且节约各种资源,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现。
3电厂节能减排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实现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目前,电厂的自动化系统由三层结构构成,即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以及经营规划三层。为了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除了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之外,还要利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通过系统的控制,进而实现操作以及调度等方面的优化。我国有六种耗能较多的工矿企业:有色、冶金、建材、电力、造纸以及化工。这些工矿企业不仅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此,就需要对其重点的能耗设备进行节能控制,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对其重点污染源进行污染治理,因此,逐渐完善控制装置并进行系统的及时优化势在必行。通过各种系统和先进设备的共同作用,对能源的除尘、脱硫等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各种易产生污染的环节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使燃烧技术更为优化,使能源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进而实现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
3.2节能自动化产品的研制和技术的开发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厂也逐渐实现手工控制操作向自动化控制的方向发展。同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之后,也使电能生产的方式更加优化、合理,使得电能的生产效率也实现了逐步提升。目前,电厂的自动化技术一般都是运用变送器对计算机系统以及大屏幕的监视器、现场总线等进行控制。虽然国家及电厂正在加大力度实现发电结构的转型,但是在我国的电力规划中指出,即使到2030年,我国电厂发电结构依然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而预计4年后,我国的装机容量便可多达14亿千瓦,其中火力发电所占的比重就多达10亿左右。因此,在以火力为主的发电结构模式下,节能减排工作更是困难重重,要及时需找新的方法,加快节能自动化产品和自动化技术的研发。首先可以寻找新的自动化节能方法,可以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节能技术,再与我国先进的技术相结合,实现无触点调压、稳压等;其次,采用移相控制技术以及电子安全保护技术等方法及时地对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和改变,加强微电脑对电厂的控制管理,不断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使能耗逐渐降低,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最后,可以加快研制新的自动化产品和自动化技术,使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储能效率及生产效率等都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
3.3结合信息管理进行节能减排
在电厂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的早期,一般都是单纯地对控制系统方面的单输出和单输入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之后再对其进行人工绘图。而这种操作方法一般都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且工作效率低。由于电厂对于信息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自动化技术与管理信息化程度严重不匹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就要重视二者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使自动控制的实用性更强,使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4成功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节能减排的表现
4.1变频技术的应用
电厂使用变频技术能有效地控制节能减排。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一般会利用煤、燃气或是油等资源进行发电,因此,就会有很多浪费现象从中产生。煤、燃气以及油等资源的消耗使我国能源的投入量大大提高。而在电厂实际发电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很大,以致节能减排难以实现,使用变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变频调节器的使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燃料的消耗量,从而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对能源投入进行调节和控制。与此同时,变频调节器的使用也可以优化锅炉的运行状态,控制燃料在燃烧时的风量。变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厂解决能源消耗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实现电厂的节能减排、降低消耗,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4.2运用现场总线技术
运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帮助电厂顺利实现节能减排。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厂总线布置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场总线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使硬件设备的应用数量有所降低。现场总线技术一般采用的是计算机控制,同时利用PC,使得硬件设施的需求量大为减少,并且其控制站的面积也可以因此大大缩减;二是从安装方面来讲,现场总线操作起来更为简捷、方便。在现场总线的其中一条线路上可以进行多个设备的接入,从而为电厂节约了更多的资金。同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人力。由于其工作量小,相对的,电厂对于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也会相对减少。
4.3碳素焙烧控制技术
利用碳素焙烧技术进行生产时,焙烧可以影响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对环保产生影响、对能耗产生影响、对成品的品质和成品的寿命造成影响等。然而碳素焙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多道工艺,因此,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极其恶劣。但是由于长时间缺乏控制,所以其相对的能耗也比较大且污染严重。目前,针对这一情况已经研发出专门控制碳素焙烧的技术,在电厂的投入使用中,不仅为电厂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也减少了对于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为电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逐渐成为现实。
5电厂节能减排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5.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厂在节能减排过程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电厂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在利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能够有效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使节能减排成为可能。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能源,也逐渐促使国家向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5.2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规模化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是符合时展潮流的,而且在电厂的实际应用中,不仅节约成本、降低消耗、保证环境质量,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利用小型系统就可以实现大规模节能减排的效果,因此,要促进自动化技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后,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全国各个领域、各大工矿企业推广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节能减排工作。
5.3深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上,所以要不断深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自动化技术在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强,从而使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的安全性能不断提高。减少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其应用效益,不断满足电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需求。
6结语
我国电厂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生活必须的电能,有助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然而在实际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电厂的正常运行需投入大量的能源、资金,同时,能源、燃料的燃烧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由于煤等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大量使用,子孙后代将无这种资源的福祉可享。为此,我国的发展不能只建立在眼前利益之上,而应更多地考虑长远利益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一定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为此,电厂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也促进了电力生产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明.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
[2]方剑.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电厂自动化技术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7).
[3]姚生魁,胡英军.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
对于电力行业整体而言,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角度来看,宏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制度手段进行节能减排。根据中国能源的分布、电量的需求,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建设既高效又节能的机组,优化火电结构。尽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与能源流向及输送过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可再生资源发电的利用率,在制度、技术、结构上采取综合性对策。采用行政法律法规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机制,重视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工作,使资源优化配置。根据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国情,通过节能调度的措施、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市场机制
火电企业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中坚力量,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模式,在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建立基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并且要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支持鼓励进入机制辅助以加大国家的宏观规划,限制约束进入机制调整电力产业的整体结构。利用法律法规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以技术标准、差别价格、经济补偿等机制引导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市场,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确保了电力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强化了执行节能、环保等社会性的监管。
(1)市场机制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针对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没有真正地抑制火电企业废气的排放,仍需加强对污染气体排放量的控制。由于电力市场机制还很不成熟,可以通过停止使用部分小火电机组并同时建设大容量、低耗能、高效率、少排放的机组,促进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机制。发电权交易,就是计划合同电量的有偿出让和买入,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借鉴普通商品二级市场交易,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通过转让或购入发电权电量实现发电企业之间的交易,更快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施发电权交易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高效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会直接影响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通过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来达到结构上的优化及降耗。此外,通过竞争达到管理上的优化及降耗,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法律和长效市场机制来确保节能减排的目标更好更快地完成。
(2)调整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实施差别电量(政府宏观调控或计划调控),调整电力产业布局使电力结构科学化。改变传统的平均分配发电,抑制用电量的迅猛增长。通常情况下,发电都是利用小时数的模式,发电利用小时数就是一定时期内平均发电设备容量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平均发电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报告期的平均发电设备容量。通常都是从工业快速发展的实情出发,实行机组类型差别、能耗差别,增加高效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并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解决工业的高耗电量和节能的问题。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政策,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对列入关停序列的小火电机组,从问题的源头出发,进行合理的规划,给予一定的补偿性发电量指标,避免火电企业的无序建立。关停盲目建立的导致煤炭供需失衡的小火电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竞标及充分配置市场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基于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的目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维护节能减排的技术体系,弥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不足。
(3)增进质量监督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电力节能减排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电力节约、减少排放的根本所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外部问题。重视安全问题基础上,以能源价格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来激励相关各方自觉遵守节能减排的基本政策,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其直接危及到工人及附近居民的切身利益和自身的保障,将节能减排目标的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当地人民的节能意识。同时以经济手段为基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此为保证,作用于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节能减排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监督及考核。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加快节能减排的法制建设,制定完整齐备的方案来保证电力节能工作的顺利执行。发挥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积极作用,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减排的技术压力。
(4)加强成本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透明的节能减排监管体系,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理顺节能减排监管职能,落实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解决节能减排监管职能的配置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个人的学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公平公正地进行工作的投入,理顺能源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制定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环境保护程度及电力资源稀缺程度的机制。履行对电力节能减排的专业性监管,将工作责任落实。建立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大力抓日常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对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起来。立足于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引导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和消费,通过源头的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走清洁生产的模式,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让公民从思想上建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降低能耗,那么则需要采用低碳环保的施工技术。电厂作为一个污染排放量大、能源消耗高的企业,需要充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降低煤炭的消耗。目前,我国很多电厂都开始转向自动化控制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目标
1.1利用自动化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系统化系统来实现节能减排,不仅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能源和资源的投入量进行控制。
1.2使用自动化产品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可以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一部分电厂开始使用自动化产品进行辅助生产。比如,电厂通过微电脑系统来实现软启动,利用自动化产品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使用一些自动化的产品,可以显著提升电厂控制精度[1],降低能源的消耗。
2火电厂节能减排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2.1综合过程自动化系统一体化
当前,过程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经营规划层(BPS)、制造执行层(MES)、过程控制层(PCS)三个层面,所以电厂运营过程中,想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降低能耗,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优化技术和优化工艺,还需要充分引入过程自动化系统,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优化调度和优化操作。
2.2研制和开发节能自动化产品
目前,电厂逐步开始转向了自动化控制操作。与此同时在实现自动化控制后,电能生产方式也更加合理,提高了电能生产效率。电厂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利用变送器来对现场总线和大屏幕监视器来进行控制,但在2030年之前,我国依然会以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随着装机总量的不断提升,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了工作重点,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来进行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1)不断寻找新的自动化节能方法,积极的引入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和我国技术进行融合来实现无触点稳压和调压的目的。(2)将电子安全保护技术和移相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微电脑对电厂进行控制管理,提升电机工作效率,降低能耗,节省资源[2]。(3)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效率。
2.3管理信息化和生产自动化结合
工业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硬件、自动化软件和系统三个部分,这是一种使用仪器仪表、控制理论、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实现工业生产检测、优化、控制、调度、决策和管理的管理技术,可以在提升产量、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降低能源的消耗。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数以万计的检测器、感应器、读卡器、PLC、计算机等设备会组成一个控制网络。要想真正的实现电厂节能减排工作重点的转移,必须将信息化和自动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融合。
3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具体应用
3.1电厂中变频技术的应用
在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燃气、煤、油等资源来进行发电,在这一过程中会有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电厂发电过程中,由于需要消耗比较多的能源,导致电厂节能减排无法顺利实现,而利用变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耗。通过利用变频调节器可以有效降低燃料的消耗,并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来对投入的能源进行控制和调节。此外,利用变频调节器对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对燃料燃烧过程中的风量进行控制,不仅解决了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也实现了电厂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
3.2预测控制算法的应用
预测控制算法指的是对未来行为进行控制的一种算法,主要包括滚动优化、预测模型、反馈校正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模型预测控制主要指的是根据生产过程响应对过程动态行为进行描述的一种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优化指标将控制量时间序定出来,使未来一段时间中被控制变量和期望轨迹之间的误差降到最低。因此预测控制算法使用在线滚动优化,并且进行优化时还需要根据反馈的模型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的差进行校正,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通过在电厂中应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气温控制品质,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锅炉效率,降低污染无排放,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系统没有投运时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变负荷工况下,气温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尤其在升降负荷时热度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动。设计主蒸汽温度为570℃时,温度控制效果并不好,控制品质差。按照再热气温和平均主气温可以提升3℃计算,那么锅炉的效率会提升0.33%,大约会降低22.3%的氮氧化物排量,一年可以大约可以节约500~600万元,应用价值高。
3.3现场总线技术的运用
通过在电厂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厂能源消耗。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电厂总线布置范围日益广泛,相较于传统的技术来说,现场总线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硬件设备的应用数量,另一方面现场总线操作也更加的方便、便捷,一条线路允许接入多个设备,降低了电厂的投入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
3.4碳素焙烧控制技术
在电厂运营过程中焙烧会对能耗、环保生产、成本寿命、成品品质等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由于碳素焙烧过程中会用到多个工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产生的污染比较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入碳素焙烧技术进行控制。通过在电厂中引入碳素焙烧技术,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也降低了环境污染的排放,给电厂带来了具大的经济效益。
4结论
电厂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能源,但是能源的燃烧也会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因为煤炭资源不可以再生,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尽量降低能耗,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将节能减排从被动转变成主动,加强节能减排产品的开发力度,对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完善,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管理使用能源,这种粗放型的能源管理方式,对单位的能耗数据和能源分配情况不能及时、可靠地进行统计,运营管理部门也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计量考核及用能监测体系。
在国际通用能效管理3EM理论中节能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人、组织/管理层面的效率;
第二,分配系统/电力品质层面的效率;
第三,负荷侧设备运行层面的效率。其中明确指出:人、组织/管理层面的效率占总节能率的60%~75%;由此可见管理节能是整个节能领域的核心。
企业的节能管理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是进行企业能耗可视化管理和效果评估;
二是实现企业能耗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
三是建立企业能耗的成本分析和关键指标分析体系;
四是制定企业节能改造和技术升级的计划;
五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能耗成本;
六是管理部门及时、可靠地掌握能耗情况,提供能源分配和节能决策
节能减排信息监控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高速公路行业物联网的发展,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优势,为高速公路运营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撑。
政策依据:交通部下发文件
“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一、高速公路节能减排信息监控平台介绍
1.1基本需求
在高速公路节能减排信息监控平台下,各分公司建立企业能源监控系统,以单台变压器为控制单元,实时监控每个节点的能源消耗情况,统计水、电、气、热等能源消耗数据。在各个节点采集的数据都会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最后,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库,对信息进行调度、查询和处理。
1.2监控对象
节能减排信息监控系统主要管理对象为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运营管理活动所涉及到的各种供水、供电、燃气、供暖、空调制冷、汽车燃油等各种能源。
按照能源用途分类:生产耗能、行政办公耗能、职工生活耗能、保障性耗能
按照能源使用分类:收费站区耗能、行政办公区耗能、职工生活区耗能、道路运营耗能
1.3系统结构
节能减排信息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以多级监控中心自下而上逐级汇接而成,每个级别的监控中心连接成一对多的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结构组成可分为:
监控总中心―监控分中心―传输网络―载波集中控制单元―现场监控单元
第一,监控总中心:实时监控各个监控分中心的水、电、气、热等能源消耗数据,对监控分中心上报的各种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实现联动告警。监控中心主要由数据库及数据库存储程序、Web浏览器组成,网上运行TCP/IP协议
第二,监控分中心:实时监控各个监控点的水、电、气、热仪表数据及设备运行状态,对监控点上传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实现联动告警。监控分中心主要由数据库、监控工作站组成。
第三,传输网络:监控总中心、监控分中心和载波集中控制单元之间采用现有高速公路局域网进行数据通信,载波集中控制单元与现场监控单元之间利用低压电力线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第四,现场监控单元:主要负责采集各个监控点的水、电、气、热等计量仪表数据并将数据定期上报监控分中心,告警信息实时上报监控分中心,同时接收并执行监控分中心发来的遥控命令。
二、节能减排信息监控系统主要监控设备
2.1电力载波集中控制
一是收集各监控点的检测的信息,包括供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用电量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供水系统的水压、流量、电动阀门的开闭状态,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室内温度、湿度;
二是对收集的监控信息进行预处理,定期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监控分中心,告警信息实时上传至监控分中心;
2.2电力载波监控终端
电力载波监控终端包括:载波智能电表、载波智能水表、载波智能燃气表、载波电动阀门、载波照明控制器、载波智能电路保护器、载波温湿度控制器、载波数据采集终端等;
2.3电力载波技术优势和特点
第一,采用全球首创的“多频段自适应直接序列展频通信技术”,彻底解决了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传输的“实时准确性”和“超强抗干扰性”两大世界难题。
第二,电力载波通讯是以低压电力线为载体进行设备间通讯,无需另外布线,减少了用户建设控制网络的成本。
三、高速公路节能减排信息监控系统软件
3.1软件设计特点
软件的设计通过运用面对监控系统及监控对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这样使监控系统的软件具有了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特征等。在监控系统的功能处理方面,在纵向方面通过应用层次进行了分类和设计,而在横向方面则通过使用了功能层次的设计思路;将各监控要素(被监控设备、被监控点、站点、控制网络等)之间因监控而产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先后、轻重等属性划分,系统根据这些属性和关系运作。
软件的设计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思想,使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得到保证。三层结构设计是将大部分业务要求及功能等应用以存储进程、服务器进程等方式在服务器上实现。三层结构的有点是:
一是减小成本,由于通过了一定的技术处理方案,在节能减排的信息监控系统软件方面,通过将大部分的系统任务转移到软件功能强大且服务稳定方面,使得在操作方面的人机界面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成本得以减小。
二是扩展:由于用户系统为不间断系统,因此要求后续扩容或者升级,方便易行,避免停机,保护原有投资,并减少后续投入的成本。
3.2软件界面特点
全新的人性化界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文字、颜色、图形、动画、声音等各种效果反映监控系统的当前状态及被监控对象的参数和状态,支持矩形、标签、输入框、图形、动画、开关、进度条等多种组态控件。
二是界面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修改和设定,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
三是界面设计的灵活性,可以制作出各种监控界面,如电子地图,组网结构图,综合管理界面,各类设备的详细情况界面,供电系统图、电流图、用电量统计图、供水系统图、室内温度检测图、设备运行状态等;界面形式灵活多变,充分满足监控的需要。
3.3权限管理特点
第一,支持多级管理权限:高级用户、管理用户及职能部门自己的管理权限;
第二,所有的操作均有记录,具有可追溯性,以备明确责任;
第三,安全管理功能,每个操作人员都有自己的登录号,密码和权限,只有登录正确后才有权操作;
第四,具有完备的告警、预警功能,可以多点、多事件告警,准确率大于99%;
第五,告警信息可以是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
第六,系统中的所有告警范围均由用户设定;
第七,上级监控中心可以从指定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及报表,但不能执行远程控制命令。
结语
总之,对于高速公路节能减排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来说,是有多种多样的,这其中既可以从传统的角度来出来,通过对传统的汽车与路面以及绿化带等进行完善来促进节能减排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新技术的角度出来,通过研制与运用新技术来促进对高速公路节能减排的实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宁.高速公路发展进程中的低碳生活[N].公路经济,2009-03-19(3).
[2]廖赢.低碳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行[N].中国时报,2009-08-04(2).
中图分类号:TE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29-01
1、企业简况
第四采油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是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资产总额36亿元。
第四采油厂所辖区域南起二号院,北至驴驹河,西近津南铁路,东临渤海,是大港油田公司的北大门,管理着板桥、千米桥、长芦3个油田;目前共有油井321口,注水井83口,原油年产能力24.93万吨,天然气年产能力2.22亿立方米,年注水量164万立方米。
第四采油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石油行业标准,执行油田公司QHSE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健全,针对生产、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2、环保现状
采油厂废水分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为采油污水,各油气生产井生产出的油气水,分别进入计量接转站后,再经过集输管线系统进入板一联合站进行油气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返回注水系统进行回注地下,起到驱油目的。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生活废水和办公生活废水,均排入污水下水道。
采油厂废气为水套加热炉燃烧废气。在油气生产、集输工艺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工作,加热炉的燃料为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废气排放。
采油厂固体废弃物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一般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及少部分工业用料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定期由相关部门负责清理回收。危险废物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标准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含油泥砂。目前,我们采油厂产生的含油泥砂拉运到当地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与做法
从2008年开始,第四采油厂就开展了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工作,截止到2009年底共实施了32项无低费方案,11项中高费方案,并在物料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下面对采油厂开展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一些好的技术与做法进行介绍:
在无低费方面:
3.1、建立回收制度,节约手套、棉纱、皮带等使用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08年以前,虽然有一些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但是没有根据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定出专门的管理制度,2008年,在采油厂开展此项工作后,专门对各单位下放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回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进行了约束,使广大一线员工增强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意识,达到了减少物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3.2、废抽油机皮带利用。
抽油机废旧皮带的重复利用,采油厂有运转抽油机130台,每台抽油机平均3个月皮带更换一次皮带,更换的废旧皮带经过改进,可以当抽油机盘根使用,平均节约成本约5.4万元/年;
3.3、落地原油、放空油回收。
每个井站计量房都配有污油池,落地原油和取样放空油及时存放到污油池内,由罐车统一拉运到当地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3.4、合理控制外输炉停炉。
合理控制外输炉停炉:采油四厂的原油外输都是依靠管道输送到联合站,管道需要外输炉加热,根据原油输送温度,定出合理的冬夏季关停炉方案,可以减少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大气污染,节能效益15万/年;
3.5、合理控制空调开启。
合理控制空调开启:采油厂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给每个办公室和一线井站值班室配备了空调,为了不浪费电能,又能保证员工身体健康,规定夏季空调定温在27度,减少气体排放,减低单耗;
3.6、注水系统投入沉降罐,提高注水水质。
注水工作是采油厂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保证污水回注的水质,减少注水单耗,采油厂在板三注水站、白二注水站、板22注水站安装了沉降罐,保证了污水回注的水质,节约电力,降低注水单耗;
3.7、更换节能灯。
对采油四厂所有办公场所和一线井站更换节能灯具,减少员工更换灯泡的工作量,节约电能,节能效益5万元/年
3.8、去除井场气包。
优化低压供气管线,去除井场的低压供气气包,可减少气包维护、安全阀检测费用4万元/年,减少环境污染。
在中高费方面
3.9、实施单井干线通球技术,改造20口井,停用井场和干线加热炉,投资97万元;对20口井进行改造,实施单井干线通球,共停用井场和干线加热炉35台,减少了大气污染,节能效益117.8万元/年
3.10、实施老型兰12型抽油机的增程节能改造35台,投资200万元;节电增油每年效益达100.8万元
3.11、老式加热炉的更新,投资82万元,更换新型节能加热炉20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省燃气效益16.8万元/年。
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截止2009年,采油四厂减少天然气消耗73.83万方,根据天然气减少量估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均减少约16%。
2010年采油四厂根据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继续推广中/高费方案的应用,先后实施了十项改造方案(见表1)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89
1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1.1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概念简介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全称是互联网数据中心,是电信部门利用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的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IDC机房为政府和一些企业提供服务器托管、租借和其他有关的增值等方面的服务。IDC机房比传统方式耗能低,节约了资源,符合绿色环境发展的要求。
1.2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在IDC机房的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能耗过大的问题,且仍然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的空间。尤其随着IDC机房的不断发展,机房面积不断扩大,设备机器增多,IDC机房的散热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传统散热方法通常采用通风制冷设备来降低IDC机房温度,保护机房内对温度变化反应灵敏的设备,但是这种制冷方法比较粗糙,不能针对性的精确降温,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增加机房运营成本,有时仍然无法对部分温度过高的设备有效降温。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来解决,
在IDC机房的使用中实行节能减排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散热问题,延长设备机器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省开支,降低了IDC机房的租赁成本,还低碳环保,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
1.3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
1.3.1 精确送风技术的应用
精确送风技术是提出的比较早的一种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精确送风技术是实现精确制冷与自动温控的关键。精确送风技术的原理是将空调送出的冷空气,通过可控制的风道送到通讯设备或服务器的进风口。通常我们将精确送风技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智能精确送风,第二类是机柜精确控制。其中智能通风地板主要是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通风需求,自动调整通风地板的开度,从而控制地板送风量,并且结合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调节技术,进行风阀的调节,在出风量上也要远优于普通地板,可以大大降低通风能耗。智能精确送风主要是利用电脑智能化系统完成的,是精确送风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机柜精确控制,则是通过对每个机柜后排风温度的动态监测,并通过前端控制器对数据的分析,自动调控各通风地板的送风量,以实现精准送风的目的。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智能精确送风技术和机柜控制单元的具体方法,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1)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的应用。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中关注度很高的一种是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智能化的系统,检测出不同设备所需降低的温度,精确地调节相应空调送风口的风速和温度,合理分配规划,达到有效解决设备局部温度过热的目的。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的优点还体现在该技术可以监测空调送风以及回风的温度,并且调控它们改变温度,保证用最少的空调能耗达到最佳的设备降温效果。
IDC机房可以采购相关设备,安装智能化制冷系统,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系统。
(2)自动温控技术的应用。
自动温控技术作为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机房设备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将设备的实时温度传送给温度控制系统,电脑的温度控制系统会使用这些数据,做出温度调节的决策,当设备温度过高时,温度控制系统将准确控制相关制冷设备的开启程度,迅速散热;当设备温度恢复正常水平时,温度控制系统将会及时关闭制冷设备,节省能耗。
IDC机房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设备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在控制电脑上安装温度控制系统的相关程序,关联制冷设备,调控IDC机房散热过程。
1.3.2 IDC机房设备科学排列布局技术的应用
IDC机房设备的布局和排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房的散热效果。机房内设备的位置、结构、排列会不会阻碍机房空气流动是判断IDC机房的排列布局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如果没有规划好设备的摆放方向,很有可能使设备两侧出现温度差,增加空调能耗,甚至还可能造成设备局部温度过高、烧毁机器的严重后果。
合理地设计IDC机房内设备和元件的布局,按照科学的方法排列它们,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强其他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施行效果,减少IDC机房运行成本。
1.3.3 IDC机房的供电设备及供电方案优化技术的应用
IDC机房维持日常运行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电能。IDC机房内机器数量庞大,供电设备及供电方案优化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最直接也最为基础的途径,优化机房供电系统是实现机房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第一步要做的是优化供电线路。对供电线路进行精减,删去多余的线路,用尽量少的线路完成供电,以避免线路上的能量损耗。第二步要做的是尽量选择节能的供电设备,引入一些新型低能耗设备。
IDC机房可以合适的高压直流系统取代原有的供电系统,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在工作中一旦发现供电系统的问题就及时改进。
1.3.4 新风系统技术的应用
新风系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室外空气经冷气机降温、过滤后形成清洁冷空气送入机房,与机房内的干热空气进行交换。同时通过机械或自然排风把热湿空气排走,利用免费冷源的同时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当进风机的风口温度小于设定值且湿度满足要求时,则打开进风单元,将适宜的冷空气引入机房,根据补充冷量由电脑自动关闭对应台数空调;当进风机的风口温度大于设定值时,则关闭进风单元,根据机房的热量来开启对应台数空调。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效果评估。
(1)精确送风技术的评估。
①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的评估。
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前景广阔,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制冷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IDC机房日常运行中的空调能耗,是一种绿色安全便捷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同时,该技术需要的前期投资相对较高,还需要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给这种技术的普及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不可否认,智能化动态精确制冷技术代表了未来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自动温控技术的评估。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技术与第一种技术是同一种类型,都属于智能调控减少能耗。具有降温效率高,耗能少,温度浮动程度小等优点。区别在于自动温控技术相对来说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但是,自动温控技术需要的专业程度较低,工作人员更容易掌握。
(2)IDC机房设备科学排列布局技术的评估。
IDC机房设备科学排列布局技术的成本较低,在机房建设初期施行,可以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安全性也非常高。但是,这种技术节能减排的效率不高,力度比较小,需要配合其他节能减排技术共同使用。
(3)IDC机房的供电设备及供电方案优化技术的评估。
IDC机房的供电设备和供电方案优化技术是机房节能减排技术中的基础技术。这一技术的优点是从根本上控制能耗,节省用电量。缺点也比较明显:工作量较大,完成周期比较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需要随着机房的发展不断调整维护。
(4)新风系统技术的评估。
新风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风源是室外自然风,经过简单处理后通入机房内,有效中和了机房内干燥的空气,且在合适的季节可以利用自然冷源,省去了对空气降温的能耗。但是这种技术收到季节和地域的影响比较大,不能长期使用。
2 结束语
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是未来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IDC机房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落实实施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对于控制成本、提高机器运行的效率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这一措施也符合节能减排、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鼓励推动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采取安全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逐步提升IDC机房节能减排的整体水平,可以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降低煤炭消耗量
火力发电厂中最大的能源消耗就是煤炭了,因此,节能减排首先要对煤炭消耗采取有效措施。
(1)要对进入锅炉内的煤炭情况进行及时掌握,根据不同煤质以及炉膛燃烧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燃烧,掌握煤的粒径及几种煤的科学搭配和各种煤种下的配风比例。加强对运行情况的监督以及火焰的巡视,查看各种仪表的参数变化与设定值十分符合,当出现偏差时要尽快进行分析和处理。
(2)针对对锅炉的本体和其保温情况进行定期的巡检,对漏风、漏灰、漏粉等跑冒滴漏现象及时进行修补。
(3)及时做好保证锅炉各受热面清洁,即进行炉膛水冷壁、烟道、空预器受热面吹灰,炉膛及时打焦,以使锅炉经常处于最佳工况下运行。
(4)做好对过热蒸汽汽温、汽压、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锅炉漏风率、飞灰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单耗、风机单耗、点火及助燃用油量等的监视收集工作,发现问题综合考虑,做好运行分析,找到解决方法,提高锅炉效率。
2 从技术上进行节能减排
(1)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前国家对电厂的排污管理不到位,很多电厂为了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不采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随着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要求,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电厂刻不容缓的问题。例如,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来进行脱硫处理,除硫率可以高达90%以上,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技术之一,而且副产品石膏还可进行回收利用。
(2)合理安排规划,在末端建立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指的是在终端安装可以提高用电率的设备,这样可以在有效缓解用电紧张的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时这种电厂,不会消耗能量和排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间接的达到了减排的目的。建设虚拟电厂必须在总体的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设备进行的技术升级和改造,例如更换节能型变压器等。
(3)电厂的监测仪表精度对节能减排工作来说十分重要。由于电厂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对很多监测仪器的选择来说也要进行仔细考虑的,例如,采用了精度高、容量大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就可以有效减少了二次回路的电压降,提高了计量的准确度,使电厂用电率降低。如果选择精度相对较低的仪表,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满足运行的需求,但是低精度仪表与高精度的仪表在参考点的选取以及检测数据可靠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这些数据就有可能对决策人员的判断起到一定的误导作用,导致出现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尤其是目前电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令的执行在瞬间完成,一旦出现失误不仅对执行单元损害大,对机组干扰也大,影响机组负荷就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长期的积累就是无法估量的损耗。特别是在电厂在出现非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高精度仪表在保护、连锁系统意义就更为重大,每次的机组误动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甚者导致重大的设备损坏,减少非正常停机是电网的要求也是企业的要求。
(4)在运行中,尽量使磨煤机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行并及时补充钢球,找出最佳的钢球装载量、磨煤机的通风量、粗粉分离器拆向门开度,使制粉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降低制粉系统单耗。
(5)提高和改善热控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就地设备工作环境普遍十分恶劣,提高和改善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对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就地设备接线盒尽量密封防雨、防潮、防腐蚀;就地设备尽量远离热源、辐射、干扰;就地设备(如:变送器、过程开关等)尽量安装在仪表柜内,必要时对取样管和柜内采取防冻伴热等措施。
(6)对于调节幅度比较大而又采用挡板调节的送风机、引风机等大型风机设备,可以通过改变这些辅机运行方式,提高辅机效率,降低烟风道及管道阻力等措施 可以降低电厂的厂用电率.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比如将送风机、引风机采用的挡板调节改为液力耦合器调节风机转速,出入口挡板展开,既减少节流损失也降低了厂用电。
(7)使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可使普通交流电机实现无级变速,恒转矩或变矩拖动,不影响电机的功率输出,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真正达到高效节能运行。将定速运行机械,改为变频调速运行,低负荷时电机轴功率减少,进而节省了电厂的自用电。
(8)改用先进的机型组合可使同量能耗下,产能提高。如改凝汽(抽凝)式发电机组为背压式发电机组(浙江某热电联产企业在不增加炉子不增任何能源的条件下扩建了一台B3-3.43/0.98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在不减少0.98Mp供汽量的同时每 小时有2―2.5MW发电量的增加,且发电量与供汽量有了灵活的调节)既节能又增加能方式的灵活性。
3 做好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环节控制
3.1 优化锅炉燃烧率,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火力发电厂中耗能最大的设备就是锅炉设备,通过优化锅炉中煤炭的燃烧率来实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煤炭等燃料在锅炉内的燃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量损失,这些损失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或固体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锅炉自身散热造成的热损失、锅炉排渣和整理烟尘排放中所携带的热损失等。因此,提高锅炉燃料燃烧率,减少能量损失,是做好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1)通过提高入炉的空气温度、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充分混合空气与煤炭(煤粉)、合理降低煤粉细度、调整锅炉的燃烧程度和保障锅炉内一、二次风的混合时间等来减少可燃气体和固体中因未完全燃烧所造成的热损失;
(2)可以通过严密水冷壁和锅炉炉墙结构、采用先进的保温材料保障炉墙与管道的保温性能以及增加锅炉周围空气的温度来实现对锅炉自身散热导致热损失的控制;
(3)可以通过保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干净来保障锅炉及各项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控制锅炉火焰的中心位置来防止局部高温,通过降低锅炉排烟漏风的容量体积来实现烟尘排放中所携带的热损失。
3.2 提高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汽轮机效率得到提高后可以增大其转化内功的效能,从而降低其内部损失。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动能非常普遍。但由于在汽轮机内部汽流通过喷嘴与叶片产生摩擦。而叶片也往往存在顶部间隙漏汽等因素,汽轮机在进行蒸汽热能转化时,只能将部分蒸汽的可用焓降转变为汽轮机内功。造成汽轮机内部的损失。因此,提高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的工作效率,也是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善:可以增加蒸汽流过动叶栅时的相对速度,采用渐缩型叶片等减小叶片出口边的厚度,从而降低喷嘴与叶片产生摩擦所造成的动能损失。
3.3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技术创新
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时其得以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效果是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有效减少火力发电中的各项能耗,提高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目的。例如,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火力发电厂中的火电机组,形成封闭环控制系统,促使恒压和恒流量控制,改善锅炉燃烧情况,减少煤耗、电耗和水耗等一系列能源资料消耗,实现火力发电中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真正落实节能减排的管理工作。
4 自动化技术在电厂应用的新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电厂的自动控制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传统的一些技术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散控制系统(DCS)、基于计算机的专用控制系统和各类优化软件控制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快速控制和优化运行,已经为电厂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为此,积极推进火电厂的技术改造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厂主机组的集中控制实现了多机一控。目前国内众多的运行电厂,绝大多数是一个控制室控制两台机组,也有一个控制室控制一台机组的。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开始发展到三台机组一个控制室、四台机组一个控制室,甚至开始尝试更多台的机组一个控制室。
(2)电厂辅助车间系统实现了网络化集中控制。电厂除了主机即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及相关系统外,还有许多辅助系统,包括煤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燃油系统等,这些辅助系统往往需要一个单独的控制系统,需要单独的控制室来控制它。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控制技术的进步,逐步把地理位置相近和工艺性质相同的辅助系统实施集中控制。例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大唐王滩电厂,把所有的辅助控制系统都整合到一起,集和成一个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的应用时间相对已经很长了,但是在规模上一直没有得到大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场总线技术已经由局部的零星系统发展为完整了车间负责系。如华能玉环电厂的水处理系统,已经开始在主机组中大规模的予以运用。
5 火力电厂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在能源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口,因此必须继续增加发电装机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扩大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仅要面对电力行业的结构以及发展规模的问题,而且还要尽快解决电网整体技术有待提高,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过低和环境污染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要警惕国外的发展教训,杜绝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对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和谐发展要足够的重视。在刚刚走过的“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对能耗大,产能低的小火电机组进行了处理,要求总体能耗要下降20%,排放指标下降15%。在这期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十二五”期间发电企业要继续深化“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不仅实现经济上的增长,而且获得更显著的环保效益。首先,要明确科学的发展理念,确定新的发展目标,转变原有的监管思路,根据市场的要求,对已有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满足国家的相对标准,增强监管的可预见性和透明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新体制下电力行业的稳定和有序的发展提供平台。对于电力企业发展一定要坚持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其经济性,同时要在生产及管理上下功夫,积极推进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6 语结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是我国一向大力提倡的,建立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耗能相对较大的火力发电厂,如何以节能为导向开展工作时一向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节能降耗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只要认真、扎实地抓好节能降耗,抓好每一个环节,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会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魏素蕊.发展智能电网产业: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
[2]马彤兵,孙超.基于电力供应链的节能减排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9).
[3]陈子教,于文益.广东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与潜力研究[J].广东科技,2009(12).
[4]张德瑾,贾红革.浅析电力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5]何海航,罗咸辉,付峥嵘.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由于大部分原煤未经加工,不仅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大,而且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2007年全国原煤入选率不到40%,商品煤灰分高,燃煤效率仅为50%~60%;全国SO2和CO2排放量的85%、烟尘排放量的70% ,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0%来自燃煤,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原煤入选率平均在8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煤炭分选加工工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技术途径。选煤产业具有脱硫降灰,节约运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产业的运行费用,提高煤炭生产企业和用煤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提高产业升级更新换代,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才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一、煤炭仍然是未来的主要能源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5.57亿万吨,可采量2040亿吨,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2012年,我国原煤生产36.3亿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己达到36.2亿吨标煤,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66.4%。预计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耗的比例仍将大于50%。因此,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保障,也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主要能源。
二、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通过采用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法等有效去除原煤中灰分、硫分等,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目前,选煤是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等排放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选煤技术,开发低噪音设备、智能选煤控制系统、选用环境友好型节能设备及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成为降低煤炭从生产到使用产生环境污染的前提。
选煤技术提高是提高效益、降低污染的前提和保障,在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和最可靠的能源。然而,目前存在两方而问题:一是原煤入洗率较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低。上世纪国外原煤入选率达到70%-90%,我国2010年是50.9%,2011年是53%;目前选煤技术有待提高,燃煤技术和燃烧器落后,以及降低排放物污染设施欠缺等原因,不仅使热效率低(实际热能利用效率不到30%),而且大气呈煤烟型,污染严重;三是我国高硫难选煤比重较大,按中国煤炭可选性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原煤灰分大部分在25%以上,平均硫分高达1.72%,其中硫分2.5%的占27.08%。
三、选煤技术、设备现状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煤矿1.4万余处,原煤产量32.4亿吨,而选煤厂不到2000处。目前,选煤技术发展主要围绕水、浮选液、风等介质选煤及脱水角度开发设备,改善选煤工艺。
近几年,国内选煤技术发展较快,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选设备和技术。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取得成功并广泛推广应用,选煤效率达到了95%;我国研制的浮选柱有效分选下限可达10um,使细粒精煤产率平均提高1~3个百分点;大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单槽容积己达20m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带有矿浆预矿化器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己大面积推广应用。世界上用于处理5~6mm级煤炭、处理能力为50t/h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首先由中国矿业大学完成;对0.045mm粒级的细粒煤采用细介质重介质旋流器通过细粒上的离心力和有效分离速度,将颗粒分选,黄铁矿硫脱除率在85%左右,降灰数量效率达90%以上,对小于0.045mm细泥通过采用选择性絮凝进行脱硫降灰技术,通过利用煤和成灰矿物杂质表面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絮凝剂有选择地将黄铁矿脱除率达90%以上。
我国研制并推广应用了加压过滤机、超高速离心机和强气压穿流式隔膜挤压压滤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浮选精煤水分,改善了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工况;加压过滤机、隔膜压滤机、快速装车站等设备的成功投产取代了进口设备。目前,在大型破碎机、振动筛、离心机、磁选机、重介浅槽、沉降离心机等设备制造方面,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四、选煤的环境影响因素
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生影响。原生影响是指煤炭开采出来后直接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再是次生影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原煤通过选煤厂加工有效降低煤炭原生影响的同时,却产生次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的水、电等能源消化和噪声、大气污染。再是末端排放物对环境影响,主要是煤泥水和矸石等产生的外部环境污染问题。
五、选煤生产过程的水电资源消耗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2.8亿m3,人均仅2200m3,约为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1/4。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我国为60%,发达国家为85%。洗煤生产中,通常每洗选1t原煤就要用3~5m3水,洗煤吨煤耗电大约5~10度。
六、噪声污染源
选煤厂设备多且集中,高噪声源多,噪声污染极为严重。据调查,大部分选煤厂的噪声都超过国家规定的90dB,高者甚至达到120-130dB,这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选煤生产的主要噪声源:
(1)、振动筛:振动筛是选煤厂主要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物料与筛而的摩擦、筛体的振动以及金属弹簧的振动,另外,还有传动中齿轮摩擦等;
(2)、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是一个多声源发声体,其噪声主要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等。
七、选煤排放物污染
选煤技术及工艺的先进程度决定了选煤排放物污染程度。作为湿法选煤过程的必然产物煤泥水,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煤泥水中含有烃类油、酯类,阴离子型的硫基类、烃基类及皂类,及阳离子型的胺类衍生物;起泡剂有表面活性剂醚类、醇类及醚醇类,非表面活性剂酮醇类;调整剂有活化剂无机盐类,抑制剂无机盐类、有机物、pH调整剂电解质,絮凝剂无机电解质、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分散剂有无机盐类、高分子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回收、处理,势必对周围农田、河流、地下水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总之,随着选煤技术装备的模块化、大型化、智能化的发展,选煤工艺日趋进步,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必将在生产与环境中寻找到和谐发展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周明远.蒸汽压滤脱水的研究.[J].选煤技术.2011.
[2].刘峰.选煤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选煤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