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底蕴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r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 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 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 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 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 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 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 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海峡茶道》:在西方生活方式占据世界消费主流的现在,中国茶最能吸引西方人的是什么?
杨礼清:我们必须坚守中国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康的品饮理念。茶叶之所以在今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中国人在语言交流中少不了一杯茶,它为沟通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们会在一杯茶中产生智慧的碰撞,会在一杯茶中领悟许多人生道理。酒是欧洲人的饮料,茶是中国人的饮品,而且是一种健康的饮料。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对养生保健的追求都是一样的,西方人已经接受中国的太极,就是因为太极对养生有益。太极是在动中养生,茶则是在静中养生。
《海峡茶道》:中国茶要以什么形式进入西方,才能更让西方人接受和认可?
杨礼清:在坚持丰富的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可以尝试任何一种传播形式。华人的影响力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工具,这次我们在纽约做中国茶的活动,就让我的一位朋友深受启发,因为美国的华人餐饮业很兴盛,他决定要与一些大型的酒楼合作,在酒楼的一角设置中国茶的品茗区,先从服务前来就餐的客人开始,再延伸到茶品销售。我觉得还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议,在孔子学院开设中国茶的相关专业课程,孔子学院里的学生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通过他们再向西方人群传播。
几千年来,在我国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民间玩具作为活动道具扮演着渲染和烘托节日气氛的重要角色。它与民俗信仰、地域文化密切关联,既是节日习俗的内容,也是节日的象征。像七夕节的磨喝乐、端午节的布老虎和彩粽香包、元宵节的灯彩等都以固定的物质形态象征着节日的性质。
七夕节的磨喝乐。在宋代,七夕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也是一年中民俗活动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节日。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制作和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宋朝时期杭州著名的传统玩具,有关磨喝乐的记载见于宋代的《岁时广记》:“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杭州)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磨喝乐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前大量上市,无论是王宫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会买来当作礼物送给孩子们赏玩,以求身心健康、吉祥旺子的寓意;也用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美好意愿。磨喝乐兼具了供奉与玩耍的功能,成为宋代的一种节令性风俗。
端午节的布老虎和彩粽香包。布老虎是端午期间必备的节令玩具。虎在老百姓心目中具备“镇宅护院”“驱邪护婴”“福禄象征”的社会功能,其吉祥效应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及。每逢端午,大人们会把手工缝制的布老虎送给孩子作玩具,希望孩子们像老虎一样勇猛、强壮。在江南的很多地方,端午节有佩戴彩粽香包的传统习俗。彩粽的制作工艺简单易学,用硬纸条折叠出粽子的立体造型,在其表面用五彩丝线缠绕而成。这些节令玩具大多是观念的载体,是民众抽象化思维的表达。其本身没有什么实用的或实验的意义,然而却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信仰观念。
元宵节的灯彩。民间玩具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和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又在民俗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升华。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最早是从皇室流传至民间的,在民间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活动。灯彩的制作是由民间艺人,通过对竹子筛选、洗晒、削篾、搭架、剪纸、上色、糊裱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灯彩也是元宵节期间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灯彩的民俗性很强,它起源于民俗节令又丰富了民俗事项,使节日的习俗更多样、更稳定,并且成为传统节日的标志。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彩再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对传统节日的情感逐渐淡漠,导致传统节令玩具面临着被自然遗忘、自我丢失的状况
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著西方节日文化的不断涌入,人们对过节文化有了不同认识。对传统节日的情感逐渐淡漠,导致传统节令玩具面临着被自然遗忘、自我丢失的状况。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民间玩具的热情降低,甚至是在一些传统节日中,也难以见到民间玩具的踪影。这些外部的影响都对民间玩具――这一时令节日的重要文化载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凝聚了许多民间艺人智慧的民间玩具正在淡出历史舞台,逐渐为人们所遗忘。
节令玩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经济、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传承方式和参与生活的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当今社会,各类新玩具占据主流市场。相比较于传统玩具,新型玩具具备参与性、互动性、动态化等优势,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感官刺激。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打破了以往单一、以师承性为主的生产模式。使得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玩具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再加上传统节日的式微,节令玩具所依托的民俗背景正在逐渐消失,而节令玩具却还因循守旧地保留着固有形态,这就难免失去了其物质和精神的使用价值,逐渐脱离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节令活动促进文化推广
以工匠精神焕发时代生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是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的体现。日本把民间工匠保护起来,尊称为“文化财”。台湾地区也在实施传统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考察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让他们带徒弟,通过学生的传习把不同的传统技艺延续下去。浙江地区历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民间工艺文化源远流长。海宁的灯彩、风筝;东阳、云和的竹木玩具;嵊州、临海的泥玩具;温州粉塑食品玩具等区域性的民间玩具产品,均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走访了海宁的灯彩艺术街。灯彩的制作流程,从材料的选取到后期加工,从式样的设计到细节装饰,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工匠们大量的时间投入。这与工匠们追求精益求精、品质至上的精神密不可分。工匠不外乎一门技艺,要求匠人要有精妙绝伦的手艺,同时还能在浮躁的环境中始终坚守本位。
以节令活动促进文化推广。民间玩具在儿童玩具主流市场难觅踪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非是人们已经对传统玩具厌烦。当我们深入到百姓生活中,仍然能看到传统民间玩具所保存的生机。在传统节日、庙会或创意市集上,很多人会买各种平时少见的民间儿童玩具,如泥塑、风筝、弹弓等;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也在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游客对民间玩具的认知上做了不懈努力。另外,如今节令玩具的最突出变化是突破了节令的时限性约束,不一定是只有传统节日才可以游玩,有的甚至成为一种新型的趣味式、体验式、寓教于乐式的节日模式。每年六月,在浙江乌镇的西栅景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乌镇童玩节”。在童玩节上,设置有“传统童玩厅”,里面展示了大量泥塑玩具、纸布玩具、纸扎玩具、竹木玩具等。在“童玩工坊”里,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民艺项目供孩子们参与:学做竹蜻蜓、扎风筝、画灯彩、捏泥人、缝蓝印花布玩偶……草木学堂里,引导孩子们提高动手能力,拆解九连环、鲁班锁、七巧板各类益智玩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求知欲望,在游玩中获得知识、启迪智慧。除了这些参与体验性极强的项目之外,依托童玩节开发了大量的传统民间玩具作为新型的旅游商品售卖,如陀螺、泥叫叫、拨浪鼓、竹蜻蜓、蓝印花布玩偶等,让传统的民间玩具换一种形式得以再生。
以传承保护开辟现实路径。保留民间的手艺,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新潮流,因此被人们誉为“生态文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而民间玩具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外界的广泛重视。丽水云和是我国知名的木质玩具生产基地。近几年,云和县在保证玩具特色的同时,不断地向文化创意产业靠拢,致力于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多样化,积极探索玩具文化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通过举办“中国木制玩具文化节”推动玩具文化与节令活动的共同发展,加速玩具产业升级,从“卖产品”转化为“卖生活方式”,依托“木玩文化节”将文化传承、创作教学、收藏鉴赏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常态节令。
民间玩具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各种民俗活动中孕育而生的,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与琳琅满目的现代玩具相比,民间玩具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底蕴。玩具并非拙朴单一的物质形态,它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信仰民俗。针对民间玩具开展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回顾与整理,有利于我们重新正视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一、当前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它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文化素质,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校园文化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1],不利于培养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好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
1.校园文化受到低俗文化冲击严重,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十分深刻,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得到较好提升,同时还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让学校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校园开放性逐渐加大,社会对校园的渗透越来越明显,校园文化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侵入也随之而来。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在校园盛行起来,学生也受到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从而沾染上低俗习惯,造成素质降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浓厚,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风气的形成。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底蕴,从而影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新建立的学校,需要根据学校自我发展方向,积极从事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
3.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把它纳入到校园发展纲要中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和校园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校园的社会形象,对生源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当下很多学校都下大力加强硬件设备和实验室建设,而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重视起来,这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好的文化底蕴做支撑,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社会引领精神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会导致学校出现学术造假等现象,学生不能潜心做科研,从而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力度,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文化,让更多学生都能从校园文化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为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欠缺对于学校发展影响严重,制约着学校健康发展和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2]。将传统文化渗入到校园文化中,可以很好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校园文化底蕴,让严谨治学理念牢固树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严格治学、严以修身、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和教师“日三省吾身”,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弥补自己的缺陷。同时,在校园中引入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按照传统文化要求约束自己,学习知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综合人才。2.传统文化的引入可以让校园拒绝低俗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将传统文化引入到校园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从而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更好的规划,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这样,学生就不会受到低俗文化的入侵,专心致志于科学研究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3.传统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学习目的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激励因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向作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些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对学生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奋发学习的理念得到牢固树立,能促进学校良好学习风气的建立,并且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提高学生对于校园归属感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很有必要,它是学校和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
优秀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使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各个方面,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
1.高校要积极主动引入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发展不能只关注硬件设备、校园建设等硬实力的内容,同时还要关注校园软实力建设,让高校不仅有顶尖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具体来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经常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要增开大学语文和其他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奋斗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这样学生就不会被低俗文化所影响,逐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
2.学生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用优秀文化来规范自我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让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传统文化来要求自己,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纠正,积极学习,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那些低俗文化坚决拒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传统文化熏陶中获得最大益处,促进自己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3.积极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将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戏曲、国画、书法、武术、太极等引进校园;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歌舞、戏曲、歌剧等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逐步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修养,也使校园形成了浓郁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一是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各个学段,是固本工程;第二是要融汇于教材体系中,是铸魂工程;第三是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弘扬传统文化,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引领者。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保障学校健康持久的久发展。
参考文献:
1.1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从商周时期的彩陶到元朝极富盛名的青花瓷,从两汉时期的石画像到敦煌的的壁画,无不突显着中国传统文化深藏的哲学底蕴和美学思想。直到现在,这些作品仍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现代设计注重“设计”,设计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和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正是现代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1.2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沉淀,流传和传承下来的内容必定是“去之糟粕取之精华”的部分。如果现代设计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它也只能是一个冰冷的建筑物,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必将黯然失色。因此,现代设计需要依附于传统文化,才会设计出夺人心魄的作品。
1.3西方现代设计新思潮的带来,给我国现代设计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我国现代设计要想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就需要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现代设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创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设计之路。
2、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下面以北京奥运会为对象,讲述哪些设计中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1汉字的应用。古老的中国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智慧,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一项最好的证明。“京”的一笔一划间,都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向世界彰显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昂扬的运动精神。这不仅仅实现了奥运会会徽的突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发扬光大,让世界认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2.2书法的应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有独特的文字书写方式。书法作为我国独具一格的书写方式,具有典型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印章。它以印章作为表现形式,用中国传统的篆书来书写“京”,又使它巧妙地变化成奔跑的人形,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文化神韵,又不缺少体育盛会的热烈和激情。
2.3传统图形的应用。中国传统图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们留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设计者们可以从中摄取出无数的养分为现代设计提供养料。云纹,在中国传统中具有吉祥如意的涵义,如果在现代设计中融入这一代表性的图形,可以使的现代设计作品更具文化性和象征性。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国际奥委员主席罗格曾经说过,“火炬的出色设计为接力增添了独特的中国色彩‘,祥云’将北京奥运会吉祥、祥和的信息传到了全世界。”
2.4传统色彩的应用。在中国历史中,除了黄色具有特殊地位之外,中国红应该是传统色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上至皇家、官宦,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欢用红色装饰内院墙壁。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采用红色作为危险标识。可见,传统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祥云火炬也同样采用了中国红来装饰火炬的外表,不仅代表着吉祥如意,也可体现出运动员热烈的激情和胜利的喜悦。
3、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与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下来的内容都是精华,且富有浓厚的文化神韵。其中很多文字、图形、彩色等传统文化元素正是当代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因此,我国当代设计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神韵的作品。
3.2传统文化造型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造型宝藏,也彰显出独具神韵的文化内涵,使得现代设计不再是冰冷的形式,而是具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因此,正是传统文化的造型艺术对我国现代设计发挥了影响,才创造出既含有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特性的现代作品。
1.1体现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其影响力
设计中,通过结合室内具体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用传统文化理念指导设计工作。并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理念,展示和谐、自然、相宜的理念,促进室内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有利于展示传统文化理念,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
1.2提高装潢设计水平,创设舒适氛围
传统文化自然、和谐、相宜等理念对室内装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这些理念合理融入设计工作中,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不仅能提高装潢设计水平,还能展示传统文化魅力,营造良好的室内装潢设计氛围,提高设计水平。
2.室内装潢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
正因为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日常工中作,我们应该认识传统文化重要魅力,并结合设计工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室内装潢设计中。
2.1书画装饰融入对策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书画,有着众多经典作品,并且很多作品为当代人所喜爱,室内装饰设计中也应该注重对书画的应用。一般而言,客厅、卧室装饰中合理利用书画作品,能营造高雅、舒适的氛围。不仅能渲染周围气氛,还能陶冶主人情操。另外,书画作品还能增加室内空间美感,主人和客人经过观赏之后,会得到视觉上的享受,产生身心愉悦感,并展示主人艺术品位,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墙壁上悬挂“梅、兰、足、菊”、“岁寒三友”等山水花鸟图,表达主人高尚的性格操作,人品高洁不俗。悬挂水墨山水画体现主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生活情趣。悬挂“状元及第”、“指日高升”等书画,表明主人志向远大,意在施展自己的抱负。悬挂“松鹤延年”等作品,表明主人希望自己安享晚年,益寿延年。总之,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这些书画作品,不仅营造良好室内氛围,还展示主人志向,表达主人情操,对提高室内装潢设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2.2雕刻装饰融入对策
传统雕刻装饰具有多种不同类型,例如木雕、石雕、砖雕、竹雕等,都是雕刻中的重要类型,室内装潢设计中通过合理引入这些元素,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石雕主要作品为动物、植物,将其放在客厅明显位置,或室内宽敞位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面积较小的客厅或卧室,可采用鹿、仙鹤、猴子等雕刻,或设计梅兰竹菊、牡丹等作品,从而为室内营造良好氛围。木雕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类型,采用镂雕木窗、屏风等,既能增加室内美感,还能提高实用性,对室内装饰具有积极作用。又如,楼梯栏杆、窗帘盒、壁挂等,都可用木雕装饰,通过采用这种设计理念,能营造典雅、清净氛围,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总之,将雕刻装饰合理融入室内装饰,并与现代装饰结合,不仅展示传统文化底蕴,还能为人们日常生活增添光彩,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促进人们生活品味提高。
2.3传统图案融入对策
很多传统图案是富贵、吉祥、生命的象征,合理应用这些作品进行室内装潢设计,不仅传承传统文化,还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设计水平。例如,屏风上设计鸳鸯图案、龙凤呈祥图,不仅展示传统文化底蕴,还表达主人美化愿望。又如,图案的“鹿”与“禄”谐音、“瓶”与“平”谐音,“鱼”与“余”谐音,室内装潢设计中合理应用这些图案,不仅体现装潢设计魅力,还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首先感谢教办领导,各大媒体的朋友们参加我们今天的活动。
再过几小时,____就要开幕了。而我们__今天却举行了一次教工才艺博览会。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三层意思:
第一,我们的教师多才多艺。今天各年级组的老师为全校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让大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从刚才的表演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都是多面手。我们这个以女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评价:我们的老师进既得了厨房,也上得了厅堂;既站得稳讲台,也上得了舞台。感谢工会策划了此次活动,感谢各位级组长的精心准备,也感谢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
第二,今天的表演还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地方,就是我们各年级组的语言节目《夸夸我的年级》。非常好!罗丹有句名言: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平时都很忙,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优点、特长,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很少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我们身边的同事,没有真心的去赞美他们并向他们学习,再加上文人相轻的毛病,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今天这一夸,你看夸出了多少好人好事!我们的老师心灵是那么的美好,他们的师德是那么高尚,他们的教学技巧是那么的高超!他们是那样的任劳任怨,精益求精,顾全大局……今天的这一夸,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交流。这些人就是我们身边的同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每个人都优点、特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希望将今天的这种风气带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多欣赏,少指责;多学习,少妒忌;多铺台阶,不挖陷阱。那么,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谐”就一定会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的和谐校园就一定能建成。
文化是历史的,通过不断地演变传承下来;文化是民族的,其中包含着传统文明;文化是世界的,作为不同民族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世界人民走到了一起,实现了文化的交融。陶瓷艺术的创作,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将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法表达出来,成为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文化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中国将文化从整体上来表达,将人文精神融人其中,成为了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社会历史现象。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和谐,这一点从陶瓷艺术中就有所体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成为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成了一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具体性的解读,其中内涵丰富,符合时代的特点。这也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陶瓷艺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演变进程中,其本质是传统的,而在传承的过程中,将社会历史中每一个阶段的文化特点都融入其中,并相应地吸收了各种外来文化,使陶瓷艺术已经不仅仅是文化艺术品,而是体现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属于是多元化创作的结果,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判别,都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态度。现代的陶艺,在艺术创作者看来就是一种艺术语言,将创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将传统的陶瓷赋予现代的意义,无疑是一种陶艺创作的理念创新,而创作中所容纳的文化底蕴也得以新的诠释。
二、现代陶艺创作的理念创新
陶艺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体验的过程。通过对于中国传统陶艺作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陶艺,多数并不是陶艺家的作品,而是陶艺工匠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之所以我们会将陶艺划归到艺术范畴,是因为一些艺术家会以陶艺作为一种文化或者是艺术语言传播的途径,并以此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处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艺术特色都实现了融合,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充分地展示出来。无论如何,艺术都是美的,所谓的艺术评价,就是从不同的审美取向来进行艺术的界定和表达。所以,艺术的美在于其是心境的真实表达,即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的精神和气质,并在不同的时代中,实现了创作理念的创新。
我们欣赏邱玲的现代陶艺,就首先要从其创作理念出发,对于作品的灵魂以及内在精神进行解读。邱玲对于自己所创作作品的定位,属于是人文精神的表达。自然是美的,人要与自然相融合;生命是可贵的,人对于生命总是充满了珍惜和眷恋;生活气息是人类所特有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邱玲对于这种创作理念从其代表性系列作品“莲”中,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在邱玲看来,“莲”所表达的信息是女性之美。以“莲”的各种生存状态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点,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形式展示出“莲”的各种形态美,这些形态凭着感觉创作出来,虽然会产生视觉的误差,却恰恰如此,将主题的深层涵义充分地表达出来,并透视着精神深度,这就是艺术视觉符号的魅力。
不难看出,陶艺的理念创新体现在艺术审美情趣的表达。对于审美情趣的理解,并不是从单纯的趣味出发,而是从创作者的心灵和情感为源头,对于陶艺作品进行欣赏,从中寻找出作品的灵魂。当传统陶艺的实用性过渡到现代陶艺的艺术性之后,就意味着陶艺已经从表象的形式转向了具有情感寓意的形态。当陶艺作品被赋予了精神价值之后,原本空洞的主题就会变得丰满而耐人寻味。
从现代陶瓷艺术的构造上,其是通过三维立体状态来表达其中的人文精神。往往陶艺的创作者都会在陶瓷的表面塑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在布局上形成一个空间意识,在其中注入创作思想的表达形象。这些形象的创作并不会令人产生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而是一种富于亲近感的、更具有人情味的品质。
从现代陶艺的设计意识上来理解,陶艺的技术性更浓,所以其装饰语言更为强调匠工的精巧,从而与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艺是绘画表达,但却是非绘画的艺术;其是对于平面绘画的刻画,更具有随意性和自由空间感,无论是从工艺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是理性的表达,创作者的生活体味尽显其中。
三、现代陶艺创作的文化底蕴
现在我们将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是因为其古朴的风格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追溯陶艺产生的渊源,其首先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陶艺是一种文明形态,这是毋庸置疑的,当陶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退出人类生活的舞台的时候,其就被当作一种文化艺术品被延续着。以现代的审美视角,在众多的艺术品种,陶艺的制作是简单的,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当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融入其中的时候,陶艺就以艺术的形态展示出来。也就是说,与传统的陶艺相比,现代陶艺更倾向于美学的价值。正因为其已经脱离了物质本身的价值,从而被艺术家们赋予了更多的主观精神性,那么陶艺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因此而表达得更为完整。
现代的陶艺创作中虽然已经过多地融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但是,其中传统的思想源泉并没有改变,本土文化从陶艺作品中依然是重要的主题。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将这一审美思想融入到陶艺的创作当中,以试图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从而一幅完美的陶艺造型被塑造了出来。古朴中透露着现代的审美,传统的文化基调以现代的色泽渲染,构造的不同元素都透露着美感,各种单独性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构造,中国传统文化之整体美彰显了出来。这就是现代陶艺之美,其美得大气,是因为文化底蕴蕴含其中;其美得优雅,是因为其中容纳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一审美境界,正是源自于中国多元化的审美风格。如果说传统陶艺是美的,是因为其中饱含了各种实用价值,现代陶艺被赋予了浓重的艺术气息,则使陶艺作为艺术的语言和符号,成为了意向表达的一种方式。不难看出,人文思想尽显其中,并没有因为多元的文化而使其消失,也没有因为艺术的创新而使传统被抛弃。这些沉淀了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让现代的陶艺依然保持了中国文化精神,并以现代的思想重新定位,对于陶艺的语言又形成了新的认识。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的陶艺已经摆脱了实用的局限性,在创作者的手中实现了其文化性,并赋予了现代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标志性符号,现代陶艺依然承载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并实现了理念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冯佚如,新形势下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1(08).
[2]张智,论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J],华章,2013(20).
[3]王玮,浅谈民间艺术在现代陶艺中的价值[J],民族民间文化研究,2012(01).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刻板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能彻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构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从而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其音乐、美术、影视和幻灯片等功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可以借助历史笑话、幽默使学生从中得到智慧;又可以从成语典故和对联猜谜中分别让学生积累知识和获得兴趣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本地的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参观历史文化遗址或欣赏书法碑帖等,使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同以上这样从各种渠道入手,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使高中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其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进而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思考,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和品质。
2.将语文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由于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内容是经过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专业、精心的选择,进而编排制成的,教材里的所有文章和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兼顾了文学作品的品质和唯美。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将各篇文章所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充分挖掘,并把传统文化观念及文章的文学底蕴和文化教育作为讲课的重点。比如,教师可以将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民族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求,将各篇文章的文化体质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例如,教师在教授唐宋家之一的韩愈作品――《师说》这一课程时,可以针对文章中提出的疑问作为入口,将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学生从师”的求学原则对学生进行传播和灌输,使其对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
3.有效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各个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或美丽传说等,它们针对民族的传统习惯及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反映,并承载着整个名族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契机,从而引导学生对节日的渊源等进行努力的探索,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用传统节日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就此展开个人看法,并进行文章的抒写。
4.在课外拓展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日趋国际性、统一性和普遍性。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水墨艺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承载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恰好满足了当今平面设计领域在各方面的需求,两者自然形成了契合。
一、对水墨艺术的认识
水墨,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画,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更多时候,水墨画作品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颜料仅为水与墨,颜色仅介于黑白之间,根据墨与清水的比例不同,我们可以将之区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形成不同浓淡层次,我们称之为水墨绘画艺术。
水墨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西方绘画有着较大不同并保持着独特性。从我们的先民八千年前用墨在石头上绘出岩画,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在纸上绘画成为了可能,直到保存至今的两汉水墨画作品,可以看出水墨艺术是一种具有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是具有数千年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人审美选择和认知的体现和留存。从其特点上来说,它具有点、线、面、黑、白、灰、飞白等多种形式语言,自然、生动、表现力强;从其产生的意境上来说,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丰富的意蕴,易识别、易引起共鸣且能给现代人提供精神表达的无限可能。
二、水墨艺术运用于平面设计的原因
随着我国平面设计不断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涌现了大量的新思潮、新理念,本土设计师需要对我国平面设计的整体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和探寻。实际上,当今已经有众多的设计师意识到,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寻找灵感与元素。只有深刻领会“本土特色”,了解“中华文化”,才能设计出为世界艺术界欣赏和接纳的中国本土设计。脱离本土化的设计作品终将走向没落和衰亡,而在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水墨艺术经过千年的洗练,带着浓厚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展露出其独特的风采。
中国的水墨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丰富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影响当代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风格。当前国际平面设计日趋多样化,在这样的潮流冲击下,各国艺术家都在对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整理,这就要求在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兼顾民族文化与艺术思想内涵,否则就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水墨元素成为极具东方审美意蕴的中国平面设计表现符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平面设计作品中。
三、水墨艺术运用于平面设计的创新探索
欧洲是现代艺术的发源地,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艾托·索特萨斯曾公开讲“保持传统并非是单纯的复制传统”。我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文化,不同的地方文化之间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偏好,众多的民族和时代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精华,当然也有与现代审美取向不能融合的理念。因此,弘扬中国水墨艺术并不是生搬硬套、移花接木的单纯模仿,而是要在设计中密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的同时准确用韵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因素,最终使平面设计有一个稳固的基础。平面设计中影响因素很多,如商业模式、技术手段、文化土壤、艺术潮流等,在西方设计潮流不断融合中国传统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探讨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面对当前多样的文化思潮冲击,我们应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平面设计的众多不同风格流派,紧密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外来的精华不断吸收借鉴,转换成自己独特的本土特色,创造出包含中国传统和欧美流派各种精华于一身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艺术中,我们要探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甚至是为其他民族不具备的思维优点和独特魅力,强化民族艺术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遵从历史上形成的我们民族独具的审美心理,反映当前现代中国人的内在精神追求。为此,深入挖掘与发扬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本土艺术,注重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各种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适当运用,对当代中国平面设计艺术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首先,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要立足于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平面设计特质的同时,需要不断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适应现代国际艺术交流和沟通的需要。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从构图、色彩、笔墨技巧以及意境等方面,将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注入丰富的元素。对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挖掘利用,是今天的平面设计师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平面设计师,应努力使水墨艺术适应当代新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将传统审美理念与现代的艺术思潮紧密结合,通过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的设计风格。
其次,把水墨艺术融合到平面设计之中去探索,不能只限于形式,而要在内容上或实质上结合设计的属性进行创作。借鉴水墨艺术的笔墨造型和所传达的意境,再综合平面设计的基本设计元素:文字、图形、色彩、构图,把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行艺术再创造。
再次,当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水墨的借鉴不应仅仅是满足于符号的生搬硬套以及对传统形式的初级模仿,更需要发掘其深层次的元素和内涵,在其中找到笔墨意趣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心理,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扩展图形创意的内容和范围,探索一条图形创意与传统艺术完美融合的新路,促使当代中国平面设计向传统文化方向发展,只有把握住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才能对接下来进行综合创造提供重要保证。
最后,水墨艺术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应该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即针对传统水墨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进行革新的深入探索。主要表现在表现形式的革新,这其中包括形式上的几何化、色彩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段的革新。总之,传统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相互融合,不但能够使中国的平面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特色,同时也拓展了传统水墨艺术的运用空间。
当下,我国平面设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体现在注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掘和本土意识的确立等方面,许多平面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平面设计越来越多地吸收和借鉴中国水墨艺术的各种因素,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照抄照搬传统符号元素或传统图形等艺术构成要素,而是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理念、文化精髓与平面设计的理念原则和设计形式的相互高度融合。最终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体现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传统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这两种艺术领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朱健强.平面广告视觉设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