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景观设计思考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7 16:18: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景观设计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景观设计思考

篇(1)

中图分类号: TV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1.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 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有观赏功能, 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

1.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社会的原则。赋予环境景观新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2.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2.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4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2.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然而由于开发商的单纯商业炒作面忽略了环境内涵品质,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2.1 盲目模仿跟风, 缺乏和谐意识。

目前,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炒作之风盛行, 很多设计师仅仿其形式,缺少创新与和谐。受欧陆风影响, 无视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力推罗马柱、欧式线角与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渐盛时, 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于不顾, 一味推崇热带风格的设计, 将原有环境风貌摒弃殆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居住区周边环境特点以及居住者的喜好在居住区中适当引人国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 特别是对涉外企业及外籍人士曾经和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 适当营造一点欧式居住环境, 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 满足多元的审美需求会有所裨益, 但决不应成为“ 风气” 和怕寸尚” 。

2.2 人性化设计欠缺, 缺乏亲切感

人是小区空间的主体,任何规划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同时考虑普遍性与针对性,如要对所有人群开放,同时也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户外的生活需求,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这是因为老年人和孩子们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2.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长期以来,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各行各业所倡导, 景观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得不到有效地贯彻与落实。其一, 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抄袭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 缺乏可持续性;其二, 在绿地系统设计中, 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 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其三, 在植物材料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的珍奇与奇特, 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 也不利于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四, 忽视居住区景观的动态发展, 随着树木花卉的不断成长, 空间拥塞、比例失调的潜在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3 对改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3.1多元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个性化设计风格。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尺度、色彩、质地的变化区分主次建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营造空间大小,开合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的空间。

3.2 人性化设计

视觉形态方面,住区景观视觉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内往外看,要考虑从每家每户住宅看出去的视觉景观效果,同时考虑立足于景观小品之中看周围建筑的感受,要有一定的尺度、比例感。

行为活动方面应多配活动场所,多配各种类型的活动场地。如面向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等等,面向散步的、跑步的、聚会聊天的等等。硬质与软质场地相结合,设置一定规模的硬质广场,如晨练、小孩溜冰等,配有软质场地,可以用来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根据不同土地条件环境,树种特性以及绿地功能要求,通过将多个树种、草种以及景园小品灵活配置和巧妙的艺术加工,组成造型美观多样的如意图案,达到线条流畅、层次丰富、深含寓意,创造出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3.3 设计规范。

监督管理机制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管理很不完善,随意性比较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如景观设计单位资质的管理和核发、景观设计招投标工作、景观设计工程的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松散, 这也是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应积极地出善的管理政策、监督办法, 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居住区景观及公园、市政广场等景观设计的细化管理。

4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其中能够缓解压力、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心情。

篇(2)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人类设计是体现一定时期人们对审美、道德、历史文化以及伦理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唯物主义论称之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和文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而人类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人类精神的表达,这可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构成了人与设计作品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物化和人化是统一结合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4]我们从这个层面也应该明白设计中的人性化是人类自身就拥有的特质,而不是空穴来风。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只是将人化和物化有机相融合,达到人与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所讲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过程。古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达到人与景观统一的效果。2.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如果景观设计过程中未将人性化理念作为设计思路,而是沿着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过多的束缚思想将难以给人们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城市建筑中的摆设品而已,毫无实际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严格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设计内容,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在城市公园的构造物中少设带有尖锐棱角的景观物体,台阶高程尽可能地低,这样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证。这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要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公园景观装点的华丽无比,也谈不上人性化设计。2.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和不同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文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公园景观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地域的文脉得以体现和传承。具体分析,作为公园景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相似性,历史遗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发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勾起他们相同的回忆,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将多数人认同的景观事物融合到设计作品中。第二,在景观设计中应深度发掘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将最具该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唯一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公园景观使用者享用者因处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环境中倍感自豪和荣耀,提高使用者对公园景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最有地域特征的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元素深挖出来并融合到设计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精品。2.4“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坚持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观作品既能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造成影响的效果,使人、环境及社会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篇(3)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桥梁景观的特点

1、桥梁景观兼具桥梁功能与观赏特征

桥梁景观是桥梁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的体整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 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2、桥梁景观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桥梁景观,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每个时代的桥梁造型,都是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是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体现的结果。在桥梁的建设中,时代潮流往往寓于其中.特别是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如50年代的木桥,60~70年代的拱桥,90年代的斜拉桥,20世纪末的悬索桥和立交桥等等,这些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桥梁景观具有地域性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三、我国桥梁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桥梁景观领域虽说有了可观的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与误区:

1、桥梁景观的“包装式”设计

现在在桥梁设计业内存在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景观设计仅仅是桥梁设计里的后续过程,是在桥梁建设完成后对其进行“包装”,这是一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离开来的“错误”做法。这种做法常常是在已经建好的桥梁上强加装饰,为了美观而美观,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的处理,十分不得体。桥梁设计者应当在桥梁设计之初便把景观因素考虑进去,在进行桥位勘测时应对其周围的地质、地貌、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进行仔细考察,使桥梁的结构样貌与之相协调;同时还应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从景观的高度提出桥型方案。

2、“伪桥型”现象颇为严重

有些部门过于追求“时代风尚”,再加上很多桥梁设计者对桥梁景观的理解存在误区,过于追求形式上效果,设计出了很多形式与结构不符,甚至是“四不像”的桥梁。例如在拱桥上附加梁板结构,在梁桥上附加索塔等等,这些都严重违背了桥梁设计的原则与规律。

3、桥梁景观中“力”与“美”不协调

所谓“力”与“美”不协调就是只桥梁结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都过于极端。结构设计师过于追求结构安全,缺乏艺术上的知识,认为“功能决定形式”,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只考虑结构上是否满足要求,认为结构合理的东西就是美的。这样就导致设计出来的桥梁,其各部分的结构尺寸过大,比列严重失调,与环境不协调等等。而建筑师大多都是艺术家,他们过于追求艺术上的灵感与创作,而忽视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他们往往只注重线条上的美观,而不考虑其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结构安全上的要求以及经济因素,这也使得建筑师的构思难以实现,在桥梁景观设计中很难发挥作用。

四、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保证桥梁使用功能要求的原则

景观建设项目不能影响桥梁的交通功能;不能侵入通航净空限界而影响通航;夜景等照明亮度不能影响行车。

2、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

一方面,以桥梁受力为主体的艺术造型美学设计应不降低结构承载力、结构刚度、结构稳定性和结构使用寿命,在此范围内,景观设计应服从结构设计。另一方面,以桥梁结构作为载体的景观建设项目,如夜景灯饰、涂装等,不会影响结构受力和工程质量,不该受结构设计的限制,以充分发挥景观的美学效应为主旨。

3、融于自然的原则

任何时代,人们都称赞自然和谐美。桥梁结构形式要与自然环境相配合、相协调;要与周围环境和整个城市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品。

4、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的原则

桥梁作为一种巨大的人工建筑物,必然会对大地的景观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桥梁的建设会放大大地景观的人工干扰,其进程具有不可逆性。桥梁景观建设应维护环境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物和桥址处特有的地质风貌,杜绝声、光、电对环境的污染。

5、尊重民风、民俗的原则

选择桥梁构造物涂装色彩时,不但要考虑与周围环境、桥梁造型相协调,还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民风、民俗,使之与民风、民俗相和谐。

五、如何做好桥梁景观设计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公路沿线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公路沿线的环保要求,人文、地形、地物特点,天然资源、旅游资源及开发前景,拟定桥梁景观设计大纲。

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桥址进行分析,深化公路沿线环境调查,列出环境调查项目和具体要求,把桥梁放到自然环境中去,确定设计目标和基调。设计内容包括桥型方案的比选及效果图,墩、塔艺术造型及效果图,防撞护栏艺术造型及效果图,色彩、涂装设计及效果图,灯饰设计及效果图,周边环境设计及效果图,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等,并对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和优选。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自然环境中看桥梁,细化设计,把设计分解成结构艺术造型设计、涂装色彩设计、灯饰夜景设计、进出口标志和雕像景观设计、桥位周边景观设计等,综合考虑工程内的主桥、辅桥、引桥、引道、接线、边坡等是否和谐,在满足力学要求的情况下,弘扬美学,创造多样统一、比例协调、均衡稳重、韵律优美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整体概念,使桥梁景观与周围景观“和谐”、“互补”、“增强”、“保护”、“偎依”,综合体现工程美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济等的相互关联。桥与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否和谐,随时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的因素,并加以修正。真正做到如伊滕学先生所说:“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结论

目前,我国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下,对桥梁的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景观设计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条件下对桥梁环境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究其实质则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所引发的精神追求。因此将桥梁景观的建设作为一种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示时代风貌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以倡导与推崇,这为桥梁景观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桥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桥梁设计部门应加强景观方面的人才与技术准备,一则为顺应时代潮流,另外也是为与国际接轨使我们的桥梁设计走向世界。

篇(4)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29-02

0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建设由于受到国外设计理念影响较大,充斥着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存在许多的盲区和缺陷[1]。一些地区为了过分追求园林景观在形式上的光鲜,一味求大、求新,不根据场地的功能需求而建,浪费严重。针对这种日益泛滥的铺张浪费现象,2006年建设部特别召开了建设节约型园林会议,首次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景观,它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承,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2]。校园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舒缓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1 节约型校园景观的概念

所谓的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节约型景观是指,景观建设在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状况下,尽可能的节约所投入的资源和能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的生态和环境效应[3,4]。高效率、可持续以及低资源和能源成本是节约型景观应体现的主要特征[5]。

相比于节约型景观的概念,节约型校园景观所关注的重点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节约型校园景观以满足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这样导致在校园景观建设之中,要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其次,相对于其他景观建设,校园景观建设对生态和环境的效益要求更高。在获得相同的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同时,要求更少的用水和资金投入,以便渐少维护成本。最后,校园景观建设中,十分注重对校园精神和文化的体现,如何做到节约的同时,更加突出校园的文化底蕴,需要设计者花费更大努力去思考。

2 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或建设过程中,在创造一定的产品和服务或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这恰好是节约型校园景观与其他设计理念本质的区别。因此,坚持和遵循经济性原则,是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由始至终都要坚守的理念。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校园景观设计必须应当以他们的需求作为设计的中心。回顾部分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失败的案例,多半是设计者忽视了环境的生态规律和师生的共同需求,仅凭个人主观臆断进行设计所导致的。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就丧失了校园环境景观形态多样化和系统化,从而使校园缺乏实用价值。因此,校园景观的建设和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将校园师生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如为学生学习建造读书亭廊,文化广场、露天舞台、外语角,提供师生休闲的游园和石桌椅等。

2.3美观性原则

节约型校园景观不等同于粗制滥造的景观[6]。在追求最少的成本、最大的效益的同时,校园景观的美观性不能降低,反而要求更高,否则就失去了景观的作用。而美观的体现并不是繁复的装饰,而是要花心思从细节上出新意。如树种的搭配上格外用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将自身融入到整个大环境中等。

3 节约型校园景观的设计思路

3.1 总体控制概念

景观设计应该有大局观,有大体的投入框架概念,不论是空间布置还是植物配置。校园景观从建筑规划开始就应该考虑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景观空间就像一台戏,有主角有配角,有客串有龙套。有主线有辅线,有浓妆有淡墨,贯穿全局。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为体现节约的理念,主次景观的成本投入要有所区别。而且,校园景观的空间布局要符合学校师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使用功能的考虑,因为校园景观是为师生工作学习服务的,“使用”要比“观赏”更重要,要追求高效的使用,减低不必要的“奢华”,减少不必要的多余空间设计,也就是设计上的“垃圾空间”。

3.2 丰富有效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设计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组织各景观要素的竖向布置形式。对于节约型校园景观的,其竖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依坡就势,随高就低,尽量减少土石、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施工成本。但在利用现有地貌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不同植被的高低落差及前后遮挡形成校园景观视觉上的丰富变化,使各种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能够协调统一,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3.3 景观建材的选择与加工

首先,注重建造材料的地方性。依据校园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运输条件、工匠特点,参考建筑设计风格和园林景观的风格,结合本土材料来考虑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地方特色,便于施工管理,在项目成本上可以有效控制在异地购买材料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支出。其次,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再利用。材料的丰富并不等同于景观的丰富,材料的品种用得太泛,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整体色调太花哨,容易出现俗气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惠惠.节约型园林景观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2]江滨.节约型景观设计探索[J].美术观测,2010(2):112.

[3]王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探讨[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70-72.

篇(5)

景观设计的要求在越来越快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在不断地提高。同时,我国房地产景观设计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提高其景观设计水平,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为更好适应城市化发展,应该创造更加舒适的自然景观[1]。

1房地产景观设计定位的发展趋势分析

首先,开发商的景观产品线应该具有个性化和自身的独特性。一定要在结合市场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变化特点,为了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应该合理定位产品线。所以,应该利用较为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做好整个项目的定位工作。显而易见,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市场中,缺乏特色的楼盘则会在短时间内被淘汰。

其次,创新的精神在开发商中必不可少。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一定的创新精神都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开发商开发产品中有所缺失,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不能重复走以往的抄袭的老路子。当地的现状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往往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所以,为了能够给房地产发展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就应该具备足够的创新精神。

再次,景观设计师的主导地位应进一步被重视,在进行设计以及监理施工的过程中,开发商一定要对于景观设计师进行放权处理,通过对于现场控制的加强,更好地进行景观施工质量执行力的监督工作。

2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

2.1 经济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所谓的经济性原则,在考虑地方经济现状,以及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应该结合地方实情来进行景观设计,积极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能够做到节能环保。对于社会性原则来说,应该注重社区人际交往,体现社区文化,亲切宜人应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社区内的休闲健身活动应该被积极引导,同时,提倡大家积极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2.2 生态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所谓的生态性原则,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在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中尽量保留,同时,为了能够有效保证住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相应的人的需求还应该在改善原有不良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予以考虑,这样才能有助于良好的自然景观的合理营造。对于适用性来说,这里主要是指在我国21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要求范畴内,包括现行的城市居住区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划设计规范等,引导作用则是在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的重要体现。

2.3地域性原则以及历史性原则

所谓的地域性,这是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通过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空间环境的创造,能够使得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居住区景观设计而很好得以体现。在历史原则要求下,应利用历史性景观,进行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教育,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调节相应的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

2.4 观赏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观赏性原则就是指能够在满足大多数居民视觉审美要求下而进行的住区景观设计,为了尽可能避免俗套,应该尽量反映自身特色。在合理性原则的要求下,住区景观营造中的物业管理的作用要得以重视,做好相应的协调统一功能。另外,还应该遵守我国相应的国家及地方的法律和条规,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情,相关的基准应该选择地方性景观设计的相关条例内容。

3房地产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思考

3.1 融合周边环境的思考

当前,房地产价值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所重视,希望房地产价值能够通过园林景观而进一步提升。但是,有时候对于外部环境协调则有所忽略,较少关注相应周围的大环境,仅满足于单纯建立内部的园林景观,因此,房地产价值的真正提升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内部景观设计的协调问题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注重,另外,还应该协调好外部景观,在充分考虑周围的山势、水景基础上,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创造出和谐美丽的景观。

3.2 园林规划的具体设计探讨

3.2.1对于园林进行主题设计。鲜明的主体和个性应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有所体现,通过结合外界的水、山等环境,使得整个园林具有一定的灵性,使得地方特色通过建筑自身形体加以高低组合变化而更好展示,使得景观的可识别性能够进一步进行强化。在以往的传统形式的景观设计中,并没有统一主题和文化内涵在其中彰显,往往仅是一盘大杂烩。所以,当地的一些乡土物种应该尽量在景观设计中采用,这样能够使得主题更加深刻,表现出景观意境的深远性,另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是当地树种的优势,能够便于管理和节省成本。在此基础之上,一些外来物种能够加以适当引进,更好地衬托当地景观,结合本地风景与异地风情,使得社区景观的形象有所提升。

3.2.2重视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问题。一是,植物的生态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生物的多样性应该在设计中有所体现,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应该把多样化特点体现在居住区植物的种类方面,使得居住区的“生态容积率”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是,植物的美学设计应该进一步重视。所以,一方面,视觉感受应该在设计中得以重视,植物本身为主体的美应该格外关注,对于植物变化与生命美进行更好展示,这里包括相应的树形、质感和色彩等,可以通过引导或柔化建筑物来实现,也可以做成辅助特性以隔离。另外,四季不同的形态应在不断生长的植物过程中得以体现,比如,色叶植物的美、金秋落叶等都应该让人们感受到季节变化之美。另外一方面,景观设计的情趣及意境美还应该有所体现,能够考虑到相应的听觉、嗅觉和触觉美,比如,植物质感的光滑粗糙、有刺、花果的香味等相关的美的因素,另外,中国传统庭园中人格化植物的竹、莲、梅等文化性的植物也应该好好利用,这样能够使得浓厚的文化内涵在景观设计中具备。三是,层次性要在植物配置中有所体现。对于绿地设计来说,往往可以分为前、中、后三层次组景,丰富的绿色空间构建可以通过层次性结构来体现,从高到低依次为乔木、灌木、花卉或者是地被植物。

3.2.3构建户外系统。必要的便民设施应该在居民区内进行配备,比如,相应的垃圾容器、饮水器、自行车架、音响设施、以及相应的邮政信报箱、公用电话、书报亭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保证选址的方便性且容易实现秩序性,另外,还要保证具有容易辨认性。同时,室外游戏活动设施材料的耐腐蚀性应该保证,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应该具有安全性,在进行健身活动的同时,也应该保证一定的休息座位。

3.2.4构建交通组织系统。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居民小区的交通应该层次分明。为了减少有害气体、噪音、尘土的影响,应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在道路两侧进行栽植,对于沿街建筑来说,还应该保持卫生和安静,另外,还应该避免夏日烈晒人行道和建筑外墙,通过树荫的遮挡达到较好的降温作用。但是,一定要在保证行车安全视距要求下,合理设计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的间距,高于1m的植物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在视野范围内进行种植,不能妨碍到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一般在0.60~0.70m 的范围内控制好自由生长的灌木高度,保证交通安全条件。

4 结语

总体来说,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周围的大环境之中,在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该由景观设计师进行合理设置和规划整个方案,使得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自然景观能有效创造出来。

参考文献

1 关志成.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景观专业的工作指引[J].

房地产导刊,2013(26)

篇(6)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然而也为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噪声、温室效应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衣食住行的生存环境。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尽可能地节约用地的基础上,立体式的屋顶花园景观就被人们在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停车库等区域推广应用,借以满足人们生活和观赏的目的。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是在现代建筑技术和绿化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出景观所蕴含的意境美,合理而精巧地应用城市建筑的屋顶、平台、阳台、窗台、墙面等设施,在其表面实施绿化设计,充分发挥园林艺术的应用性和观赏性。

1.在对屋顶花园进行设计时应坚持的原则

1.1经济实用

判断一座屋顶花园是否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就要在确保其正常使用功能的先决条件下,必须保证其绿化率处在0.5到0.7范围内,以便提升其体现的多方效益。

1.2精致美观

屋顶花园景观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这就需要与一般的地面花园相比,其应更能发挥花园精致美观特点,对配备的景物以及选择的植物均属于本地的特色。屋顶花园的设计普遍较小,具有路线曲折的特点,因此,应该注重对行人路径、建筑小品等有关性能的设计,其所塑造的景观整体不但能够与周边建筑合理地融合在一起,不会出现视觉方面的违和感,而且还具备自身的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园林景观风格。

1.3安全可靠

这种安全主要体现在所增设的屋顶花园景观不会对建筑整体或者局部结构产生较大的荷载,以免超出结构所能承载范围而导致不可逆的建筑结构损毁,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同时,还应注重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屋顶防水设施的保护,由于植物的栽种、园林小品的建设过程都很有可能导致破坏屋顶的防水层。最后,屋顶花园应该有对应的防护装置,避免出现人或者物体滑落的现象。

2.在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2.1处理好屋顶花园带给建筑结构的荷载问题

2.1.1荷载转换

在开展建筑屋顶花园建筑施工时,将所遇到的每项荷载都转换为在单位平方米所受到的等效均布荷载形式,经与花园的荷载做出比较,在详细认真计算下,保证花园建设顺利进行。

2.1.2 设计结构层

屋顶适宜选取整体浇筑或者预制装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当做结构层,通常状况下,应该保证超过350kg/的外加荷载能力,在充分了解屋顶花园实际设计状况的基础上,既要结合屋顶受到静荷载作用,又要综合分析不稳定设施、人员流动、自然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2.1.3选用轻型材料

尽可能地把亭楼、廊道、花坛、水池等较重的设施布置在建筑主体承重地点或者跨度较小的位置,还要最好选用人造土、泥炭土、腐蚀土等重量较小的材料,借以降低建筑结构所受到的荷载,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建筑屋顶花园绿化模式的选择应将房屋结构当做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承受负载作为设计基础。

2.2做好屋顶的排水工作

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屋顶花园中植物能够保持成长良好的状态,对屋顶排水系统进行精确合理的设计,力求达到不渗不漏的防水效果,真正体现建筑使用功能和屋顶花园的多方效益。

2.2.1采取新型架空技术

对于屋顶花园结构空间的设计,采取先进的架空技术,有效解决了由屋顶花园与建筑楼顶接触而引起的顶层含水问题,不会对花园植物根系或者顶层结构造成破坏。

2.2.2使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材料

通过新品种轻型施工材料以及先进隔热保温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规避原有屋顶花园施工引发的荷载增加对建筑结构质量不利影响问题。采用新近研发的反渗过滤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屋顶花园水土流失、养分缺乏等问题,确保培土能够长时间的应用。

2.3合理确定种植土

2.3.1种植土要求

在屋顶结构所能承重的范围内,作为屋顶花园植物得以生长的土层,种植土要有以下特点:重量轻、不板结、不失水失肥、施工简捷、经济实用等等。通常可以采用草炭、蛭石、细砂、发酵过的动物粪便等多种材料,根据特定比例制成种植土。泥炭的干重通常在0.2到0.3cm3之间,被当做种植基质主要成分。因此,就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合理调整泥炭与一般土壤的比例,使其具有一定抗风固根力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地降低种植土重量。

2.3.2种植层厚度

根据所种植植物品种的不同,科学地确定屋顶花园种植层的厚度,例如,草本植物一般在15到30cm之间,花卉或者小型灌木保持在30到45cm以内,大灌木45到60cm,浅根乔木60到90cm等等。

2.4选配的植物要所属精品,富有特色

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于植物的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屋顶承重量是有限的,因而就适合选用重量较轻的矮灌木、花卉或者草本植物。再加上屋顶花园通常所处位置较高、受到的风力较大、光照长、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低、含水量少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配置植物的时候,应考虑那些好光、耐热、抗寒、抗旱、抗贫瘠的植物,如灌木、盆景、草坪等。对于树种的选择,可以考虑须根较多、水平根系发到的树木,借以符合种植层厚度较低的特点。此外,还应有一定的加固处理,来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在对屋顶花园景观进行设计时力求做到花草树木高低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科学合理。

3.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立意布局

3.1立意

在对屋顶花园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先要考虑周边的环境特征,在设计方案内容的风格、色彩、尺寸等多个方面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尤其不要忽视建筑功能的体现、整体特色、甲方要求等要素。对屋顶花园进行立意时,应该着重花园体现主体的烘托,表现出其特有的精神特质和思想内涵,在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有获得精神方面的感悟。

3.2布局

3.2.1自然式

这种方式采用自然手法对花园空间、设施、地形地物进行布局,其着重的是植物自然特征与建筑、色彩、环境的协调配合程度,所表现的内蕴就是色彩变换、层次分明的综合景观特色。

3.2.2 规则式

这种布局方式较为重视装饰性的景观效果,突出的是景观动态与秩序的改变,在布局上形成规则的、层次的、交替的组合排列方式,使得屋顶空间景观更为丰富,视野更为开阔。

3.2.3混合式

此种布局方式讲究的是自然与规则的有机结合,使得景观同时具备自然性和规则性,二者交相辉映而又自成一体,不过分追求景观的连续效果,而更加突出对个性和细节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的屋顶花园景观能够将自然环境与现代化的城市空间融合起来,保持城市生态文明的持续性,体现当前生活环境文化特征 ,对人们生存空间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屋顶花园呈现在城市中间,从而生成城市空中绿色花园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峰.地下建筑屋顶花园景观设计[J].绿色科技,2012(3)

[2]史红岩.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 2012(17)

篇(7)

Abstract: The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facility construction, for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to provide paid or unpaid public products and service in various buildings, structures, equipment and so on.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as th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material foun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city's economic life in norm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unifies our country municipal engineer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ncept, design guideline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design level to undertake analysis and discuss.

Key words: city desig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cept; design guidelin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市政工程设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处理, 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 也是体现城市品味、提高生命趣味的重要环节。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城市公共设施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可以看到, 成功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认知感, 培育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可以培育新兴产业。

2 城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当代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城市设计问题, 但关注的重点是建筑和城市的关系, 而对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

城市交通工程( 如道路、桥梁、轻轨等) 及市政公用设施景观设计则关注得不够。大量的市政工程只注重自身的功能性,而漠视城市及空间, 忽视其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对其的要求, 使得城市景观混乱。例如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与高架桥、轻轨等。特别是高架桥使道路尺度和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在设计上往往无视这一因素, 只满足功能要求的形式, 而忽视空间、比例、尺度以及和周围建筑的关系, 使我们的道路给人一种沉闷、拥挤、无序的感受。至于高架桥的一些细部处理如隔离设施、防噪音高墙、路名标志、绿化箱、防护栏杆等往往显得粗陋, 缺乏美感。又如我国一些南方城市防排洪工程的建设, 市区内建设的排洪沟, 只考虑了排洪的需要, 直挺的线型, 凹型沟断面, 呆板生硬, 给人一种名副其实沟的感受, 有损城市环境质量。实际上在设计中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构思, 就能达到既可满足排洪, 又可为城市创造良好景观的目的。其它的如防洪堤、河岸、湖岸、挡土墙、停车场、人行天桥、过街地道、电力、电信输送等大量的市政公用工程现状也不能令人满意。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需我们认真去思考怎样改变此现状。

3 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 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而就城市发展而言, 人们的观念和认识已远远落后于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工程遵循着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在建国初期, 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快速改善城市面貌的思路下制定的。然而城市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不仅在于空间使用功能的满足以及工程本身的美观, 更主要是在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质量。当代城市空间形态和过去相比较, 正朝系统化、立体化演进。传统的观念缺乏对三维空间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要求更深层次的考虑。根据在可能条件下讲究美观这一原则不可能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为了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现代城市设计已在我国兴起,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 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等密切关联, 并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有关, 城市设计是这些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城市物质、社会、环境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市政工程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及空间和城市设计密不可分, 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就必须在市政工程设计中融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自身功能或形象而漠视城市整体的观念, 从城市整体出发, 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加以处理。注重对三维及四维空间的设计和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要求的考虑, 在内容和形式上和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时代要求我们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来替代传统的观念。

4 加快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

篇(8)

【摘要】剧烈的全球化带来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剧烈的社会变革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使得走国际化路线的口号声音更加响亮,发展的背后有着对地域文化传承的隐忧,当前城市建设有诸多问题存在,雷同化的城市被一个又一个的复制,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城市国际化发展形成偏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层面上进行了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地域性;城市文化特色

1 城市文化、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阐释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性既指多与空间条件相关的自然地理,也指多与时间状况相关的人文地理上的概念,空间上存在地域、地貌、地质、山脉、海洋、气候、动物分布等要素,时间上涵盖天时地利的变迁,民族发展衰亡等特征。

1.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个大的方面,而这三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城市进行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在把握城市形态的同时还要维持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将自然和人作出一个最优化的组合,就是满足人类日益高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提高人们的审美品质的职能。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社会的传统特征,使各地的景观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2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

地域文化和景观设计两者相互作用,互为需要。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地域文化。脱离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因缺乏内涵而经不起推敲,很难体现时代的厚重感。地域文化可以总领景观设计的主旋律、支配景观设计各种元素的巧妙组合,优化景观作品结构。地域文化也离不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将文化抽象提炼出来形象叙述,使地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 城市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城市地域文化可以通过语言、观念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建筑、街道、雕塑等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来。离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城市的景观空间也就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地域文化验证的景观设计即为人们生活规律所认证的景观,地域文化即为人的长期使用规律下形成的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要求,满足人的要求的景观是城市的需要,是人的需要,是经过实践验证后的景观设计。

2.2 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塑造

作为一个概念,地域文化需要借助于某些形式表达出来,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媒介,成为叙述文化的语言。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引导地域文化、延续文脉都是现代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城市文化的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景观文脉的传承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积淀,并为大多数人不自觉地接受,成为了城市的一种不易言喻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设计意味着在历史景观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城市景观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3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在地域文化层面上出现的问题

3.1 缺少人文与地域特色

在当今的中国,西方强势文化急速蔓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历史文脉与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空间一味追求雷同的“现代化”风格,失去了特色与个性,缺少深层次的文脉表达。而且,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都似乎成了经济发展、开发建设的绊脚石。一些城市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时,将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城区,进行“脱胎换骨”的打造,使之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换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城市空间。

3.2 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误解

曲解“中国古典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把“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特色”混为一谈,提到“中国”就联想到“传统”,想当然地从古典景观文化中去拿。有的设计师在设计中简单加入传统形式的景观小品,如古建的亭、廊、榭等,似乎只有搬出传统的形式才能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这种不了解传统真正内涵、仅仅简单照搬的复古主义,不仅没能解决城市景观的特色及文脉问题,相反对现代城市的景观功能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4 发掘城市地域文化,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4.1 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

现在,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改造、主宰自然的思维定势, 树立新的自然生态伦理观,在尊重爱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并改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当然是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顺应自然,珍惜自然景观资源, 对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石都要精心设计,物尽其用,力求实现天人合一,才能取得理想的审美效果。否则, 纵然单个景观设计自身是完美的, 也会像一块鲜艳的补丁, 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败笔。

4.2 保护老城区整体空间环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保存街巷空间的历史记忆, 是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增添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手段。老城区都是前人精心选址、长期经营的结果, 一般都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较多的名胜古迹、与众不同的乡土建筑, 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应视为凸现城市特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疏散古城人口, 合理确定古城主要功能, 改造更新古城基础设施, 缓解古城交通压力, 以达到保护古城空间特色的目的。

4.3 充分展现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景观必然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但城市景观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 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要靠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了。一般来说, 独特优美的城市景观设计,除了巧借自然景观外, 还要传承凸现所在地域既有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4.4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对老城区及名胜古迹的保护, 主要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 满足人们的审美、怀旧等心理需求, 促进旅游业发展, 而不是食古不化, 抱残守缺, 让人们沿袭过去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 对老城区的保护也不是原封不动, 一切照旧, 而应是在保留其空间格局、整体风貌的目标下, 对那些无历史文化价值的破旧建筑进行清除, 对那些不符合城市发展肌理又妨害周边环境的城市用地进行功能调整。对历史建筑物内部的生活办公设施进行改造, 以满足当代人生活工作的需要。在新区的景观设计中, 恢复或模拟个别历史文化景点, 以体现地方特色及景观的整体和谐, 满足当地居民的审美要求, 是合情合理的, 但不宜过多, 更不允许粗制滥造。

5 小结

地域文化是是地理、历史、民族、民俗等方面文化元素的集合,发扬地域文化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一个思维理念。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要素进行综合、艺术的布局, 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 城市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 形成有品位、有个性的地域文化特色。改变现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拓展现代景观设计新思路、研究地域文化景观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篇(9)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景观设计体系,现代科技提供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来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比如3DS Max、SketchUp、AutoCAD、Rhino、Lumion等软件,它们在真实模拟场景,表达最终设计效果方面已相当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软件技术性高、操作性难等特点,没有经过长期特殊学习的设计人员很难将其熟练、快速的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去,势必阻碍很多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交流,无法快速而高效的表达自己的构设计思与想法,并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

图解是一种将复杂的思维过程转为为视觉形式的有效手段,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就已经利用岩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将其长久的保留下来。图解同时对于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它能更系统、更逻辑、更清晰的整理我们的设计想法,从而去粕取精,优化设计方案。图解思考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孕育而生的一种传统模式,早期多应用在建筑设计构思中。图解思考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意,使其更好的为设计师服务,在团队与甲方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二、图解思考的定义及特点

图解思考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思考方法,是利用草图、速写等快速手绘形式表达设计构思的方式。最早运用图解思考进行设计的领域是在建筑创作中,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就已经开始使用图解速写的方式进行建筑设计创作,因此具有悠久的传统。概括的说,图解思考就是“用图像表达思维”,可以作为图解语言的一部分。

图解思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草图,前期以图形、符号为主,后期可结合速写的形式来表达,是设计师创意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设计构思发展脉络最形象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设计者快速记录、存储信息,即所谓的“所思即所得”。

图解思考是图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抽象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设计而言,它能够用简单的抽象语言表达深刻的概念,设计者既可以使用单一的图像来表达自己大脑的想法,也可以通过从一种图像语言转换到另一种图像语言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设计重心。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高的新型学科,它涉及到了美术、建筑、园林、规划等领域,其学科跨度也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就景观设计的过程而已,前期分析主要依靠图形符号帮助设计者快速的掌握全局,中期在结合手绘草图制定设计方案,后期通过施工图和效果图达到展示成果的目的。同时,图解又是帮助设计师自身、设计师与设计师、设计师与客户之间建立沟通的重要媒介。设计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图形语言来一步步的反复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图解思考的重要使命。

三、图解思考在景观设计创作中的应用

(一)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是以创新为本,以比较分析为基础,结合设计自身的限制因素进行的设计思考过程。景观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是立足于对场地的实地勘测之上,通过对场地的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文化等因素的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结合图解分析的方式进行场地规划。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比较,因此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形符号的方式对场景中的大关系进行概括的处理,不用在意场地具体的设计细节,只需要运用最简单的点、线、面的图形符号来帮助自己寻找设计灵感,从而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一般在概念设计阶段可以使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矩形坐标法、图形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常见的图解思考表现形式是我们常说的“泡泡图”,它们经常被运用到区域分析、道路分析、绿化分析、功能分析等上。因此,在景观概念设计阶段,图解思考主要是探索性、选择性、开放性的,它在为设计者提供了多种设计的可能性的同时还在激发设计灵感上创造出了无穷的信息量,不但能够为我们展示出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广泛的为设计提供更多的细节,纯粹属于一种研究探索型的图解语言。

(二)方案设计阶段

景观方案设计阶段是对概念设计阶段的进一步完善,主要任务是深化概念设计,完善表达设计概念的总平面图、分析图、草图效果图等。在景观设计方案形成的过程中,从方案雏形到设计方案的基本成型,图解思考都贯穿了始终。设计师在主题的确定、空间的构成、功能的推敲、形式的选择上都脱离不开图解思考的影子。从最初的概念图形到最后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的形成都需要视觉图形作为辅助。因此方案设计在整个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最具有创新性,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大量的图解形式来处理场地空间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应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问题,找出最佳的设计途径。

在方案设计阶段,与概念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图解的形式主要以草图为主,同时草图也是最有效的、最便捷的记录思考的形式,方案离不开草图,草图更离不开思考。因为设计草图的产生是设计思维以视觉形式表达的最终形态,也是主观思维向客观载体转变的主要形式。画构思草图的过程也是方案逐渐从抽象向具象成型的过程,于是方案草图通过反复推敲,比较,最终以视觉的形式在图纸上得以展现。

(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以后就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这两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对前期方案设计的详细定位,和业主确定最终的方案并绘制施工图纸。因此,图解思考在这两个阶段的作用会远远不及前面两个阶段,只是起到局部辅助的作用,故在此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结语

运用图解思考的方式解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既是设计师创作方案的根本也是同客户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占据了设计界的大壁江山,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设计工具。尤其对于当代设计师和绘图  员分工明确的局面,专业的绘图员已经成为了绘制施工图和制作效果图的主要人群,设计师已经从混乱的运作模式中完全分离出来,对于设计师的职业要求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谈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构思方案、掌握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将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从图解思考的角度去探讨其在现代景观设计创造中的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责任编辑蒋晗玉)

参考文献:

保罗·拉索(美).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陈彬.图解思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猪狩达夫(日).图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10)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尧创造能力尧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认识论也有一个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高职教育的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在我国高等职业:校的园林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后续学习园林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观赏植物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的学习,将观赏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出良好的景观,供人欣赏[1]。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尧实践性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课堂教学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媒介和材料要独特新颖,课堂气氛要融洽和谐。实践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1园林专业“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教学内容与园林规划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过于微观,缺乏园林规划的整体[2]。植物教学过程中将树种识别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对树木的形态特征尧观赏特点尧生物学习性等掌握较好,但是对树木的整天景观效果掌握不到位。花卉学则侧重于花卉的分类尧繁殖和生产栽培介绍,对花卉在园林建设中的功能和布局介绍不多,学生对在园林规划中使用花丛尧花镜尧花坛尧垂直绿化等景观设计掌握较少。三是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没有与园林规划的实际相结合,独立进行,与具体的设计任务相分离。学生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企业真正需要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培养,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断层[3]。四是教学方式尧方法落后。很多高职高专:校还没有摆脱以“黑板+粉笔”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尧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改革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课程教学应根据实际职业工作需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说来,应以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为载体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将过去讲解植物的细微特点转变为一个项目的教学,化细为整,以实际职业工作指导教学,更好地贴近职业需求,符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尧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目标的要求[4]。

3教学方法改革

3.1统筹兼顾,相互交融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课程应该与“生态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管理”和“工程招投标”相互交融。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课程应站在各门课程的角度来看问题,找到自身的发展特色,做到统筹兼顾,和而不同。

3.2基于工作流程,进行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将项目管理引入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以招投标的形式交给学生,根据工程项目“招标要现场勘察要投标要评标要施工”的实际工作流程开展实践教学,模拟公司的背景下开展教学,学生扮演乙方,教师扮演委托方(甲方),教师将实践教学内容以招标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现场进行勘察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项目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学生以投标方(乙方)向甲方(教师)投标,教师以评析(评标)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评析作品的优缺点以及改良的方式方法,最后评出最优方案,组织学生一起模拟施工[5]。将传统教学的理论灌输模式转变为职业技能的讲授和经验的传授,改变过去“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的教学安排方法,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的教学安排方法。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好更早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充分可视化教学,指导现场和实践工作

可视化教学是指把生产现场变成课堂的一种可视化,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以通过远程拍摄施工现场,指导实践教学。二是通过沙盘和计算机软件如Sketchup尧Lumion等三维可视化空间模拟施工现场再现施工情景,将庞大的尧复杂的施工现场搬到课件上和每个学生的电脑中和手中,通过控制软件模拟操作施工场景,可视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尧安全尧可操作面广的优点,集教尧学尧练尧做尧训于一体,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高端专业技能[6]。

3.4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教学实践的改革是由教师主导尧学生广泛参与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学改革后,学生的作品质量得到了提高。通过实践项目“招标要现场勘察要投标要评标要施工”这一流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可视化教学使学生们直观尧安全尧简单的操作大面积的施工现场,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管理素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初步的教学改革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7]。

4参考文献

[1]包志毅,邵锋,宁惠娟,等.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58-60.

[2]王春燕.高职工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的改革探索[J].绿色科技,2013(3):255-256.

[3]肖万娟,周业生,林凤琼,等.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3(7):33-35.

[4]高翅,吴雪飞,杜雁,等.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林,2009(2):36-39.

[5]邵锋,包志毅,宁惠娟,等.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2):96-98.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万科总裁郁亮说,“2012年万科的发展策略是过冬,我们现在是冬天模式。”上半年坚持“为普通人盖好房子”下半年则是“盖有人住的房子”。限购一年,调控持续,政府一再三令五申“调控从紧”,面对更加艰难的2012年,品牌房地产企业都纷纷采取策略调整博得先机。随着房地产项目竞争日渐加剧,社区景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水平已经成为商品房档次高低评比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塑造楼盘形象、提升楼盘附加值、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成为房地产商进行产品宣传,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因素。

一、分类的误区

目前的景观设计分类大多是从自身出发,按照造价不同的层面进行分类,如高层,别墅,样板房。或者按照规模进行分类:分为小区、庭院、宅子、豪宅等。如果我们按照甲方的意图分,其意义就大不一样,以下是从概念,到关键词展开进而阐述清楚分类的意义,给我们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

1.顶级豪宅典范:奢侈 质量 独特 保值

别墅与公寓都有可能成为顶级豪宅。顶级豪宅不仅是精品,更是极品,是不可替代、不可模仿的。具有其他投资产品难以企及的保值属性。

2.地域特色社区:概念 构思诠释 突破

地域特色社区是反映某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是该地区建筑形式、空间组织美学、地域材料和当地建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有机整合。

3.度假居所:概念 回归 核心 视野

度假居所,一般而言,主要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地产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建筑。最大化地保留所在地的自然资源,是度假建筑必须做到的部分。

4.高端美学大宅:美感 造型 色彩 立面

设计具有别样的美感,或者具有艺术化特征,具有视觉吸引力,我们把这样的建筑或楼盘成为高端美学大宅。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

5.现代院落空间:自然 亲近 灵活 和谐

院落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吸收了几千年来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自然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在历代人民的劳动创造中得到完善。因此,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是院落空间的永恒主题。

6.国际Block街区 先进 共生 尊重 便捷

所谓国际block街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发理念。Block是由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分别为:B-business(商业)、L-life 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简单概括,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

7.有机别墅:协调 融合 建构 典范

提到有机建筑,赖特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认为,建筑应在人类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

有机别墅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在用材上,通常以砖木结构为主。

8.异域风情小镇:精髓 特质 升华 趋势

所谓异域风情楼盘,是指以充满浪漫情调的外国建筑风格和生活居住理念为开发、设计主题的楼盘。异域风情楼盘按照不同风格,可以分为北美枫情、北欧风情、西班牙枫情、意式风情、英式风情、现代法式风情等。

9.人性化高端社区:认同 概念 特征 趋势

所谓人性化社区是指在居住区的基础上,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追求人性化、舒适化、多样化设计的居住区,人性化社区不仅应保证居住区的基本功能,满足居民在精神上的追求,是实现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人性化居住场所。

二、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应进行重点把握

1.注重生态性

景观设计应尽量与自然相贴近,要尽量保持原生态。多用绿色植物,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宜少而精。在绿色植物的选用上要尽量考虑选用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改善环境功能的品种。

2.注重因地制宜,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

要尊重现有的地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貌特征进行规划设计,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可观赏、可通行、可游玩、可使用的境地,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3.注重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

景观和建筑都是小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相互独立,须相互协调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个体设计的再完美也不能替代整体的和谐美。

4.注重文化内涵

文化既是企业品牌的内涵,也是项目品牌的内涵,景观设计应能体现小区所倡导的精神理念,给人以或积极、或健康、或美好、或知识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启发。

5.注重经济合理性

在景观设计上既要考虑到一次性建设投入的费用,还要考虑日后维修护理的费用。绿化上要考虑季节性变化,水景设计上要考虑水泵运行和关闭状态下的不同的视觉效果等。水景及雕塑等设计宜少而精。

6.与交通组织相得益彰

在景观设计中应认真考虑交通动线的组织,合理优化交通流线设计。

三、对小区景观要素的思考

1.居住区休闲广场

对于居住者来说,休闲广场又是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开放的又是思密达,并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需要。广场还应提供人们购物的地方,如超市和小卖部,有些大型商业广场不仅要考虑人流集散,文化品位,更要考虑商业入驻,注重地下地上卖场服务和停车场的合理设计。

2.住宅区水景

住宅景观中不可缺水,但也不能多水,水多了会有无尽麻烦,开发商、物管者都深有体会。水景设计尽量考虑如:水体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设计,象征着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即使在小环境,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3.植被设计规划和选择

植物作为生态景观实现绿色的有生命景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化的保留原有成年树木,使小区更有灵性。小区内种植设计,应以本地区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树势强,又是本地区圃地容易培育的苗木品种,适地适树,节省植物养护管理经费。但要有一些名贵树种的点缀,不易多,尽可能的挑选关键节点位置,乔灌草相结合,创造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我公司深化设计的项目《蔚蓝卡地亚》。

4.道路布置

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曲代直的规划方法,景观之间要有多条小路相连,且路越窄越好,越窄才能越休闲。避免由于楼盘绿地隔阻,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做到多点设计,使小区居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到景观区,最大限度的解决设计中的可达性问题。

5.运动场地

为满足居民的运动愿望,尽可能的把运动场地放到室外,且要相对集中,易营造一种运动氛围,也可以让运动场地叠加,如可以在游泳馆的上面建两个网球馆。

6.园林雕塑小品

在小区绿化中,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雕塑小品要尽量考虑让它活起来,如情景雕塑。比如我公司设计的“保元泽第”项目。 “母与子”的系列雕塑是艺术大师韩美林的作品,表现了天伦之乐;古桥、青花瓷,杭州河坊街的古砖等文化元素成为设计的构成元素。如图。

7.标志性建筑

一个标志性建筑可提升小区品位。 当人们提到某个建筑都能想到某个地方,如人们提到小蛮腰就会想起广州,提到铁塔就会想起巴黎。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小区用塔楼、钟楼、水塔、风车等作为标志性建筑。

四、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项目竞争的加剧,社区景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水平已经成为商品房档次高低评比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塑造楼盘形象、提升楼盘附加值、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从开发商的角度来对景观设计的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进行景观设计的误区思考,考虑景观设计的景观元素投入,用以指导未来的设计,有着一定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