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新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 “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 “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逐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线空间”,促使语文学习不但在时间上、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被拓展得无限的宽泛。语文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一)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而“在线空间”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通过区域网或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只“猫”和一条电话线,哪里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达到“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二)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而在“在线空间”里,学生通过网络,通过“远程登录”,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递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
我们还可以开辟几个类似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由多名教师(可以不同校或不同地区)组成教师群作为“版主”,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每次“在线上课”拟出一个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同学能够便捷而又自由地进行实时交互性“直接对话”,实现多元多向互动以及即时评价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随时进入某一“在线课堂”,也可以随时退出。当学生认为已经学会了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下一课(或下一单元、下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觉得尚未理解,难以掌握,就可以通过提问求助于教师或其他同学;教师或其他同学对某一同学的学习实时地进行解答、评价、指正、鼓励、表扬、启示、帮助、辅导和肯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而且,学生本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教师,他也可以去教他人,辅导他人。在这种打破班级、年级的“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互相配合,带来的必将是持续的教学相长和课堂中每个主体的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在线信息”:语文学习新教材
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链接”(即信息组织形式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排列,而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链接,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也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超文本”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一)离心发散拓展式。即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容量很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得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向心聚敛呼应式。即引导学生以网上“超文本”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大语文教育。
三“在线学习”:语文学习新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也包括下载后的“离线学习”,它是“在线学习”的延伸)。这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时代特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只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
(一)“在线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
1.在线浏览。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浏览“在线空间”中的各种“超文本信息”(如人教网\小学语文\学生频道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以外,教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传送,让学生在“在线浏览”中进行语文学习。
2.在线检索。即采用“任务驱动式搜寻法”,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
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信息,让学生在“在线检索”中进行语文学习。
3.在线下载。即指导学生利用“文件服务器”,采用“复制粘贴法”“目标另存法”或利用“网络蚂蚁”“网际快车”等下载软件,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信息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教师也可以将各种学习资源,以软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自由下载。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所需学习的材料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运行或打开该文件进行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再将作业传到教师的主机上,教师批改以后将信息发送给学生。
4.在线讨论。即用互联网电子布告牌系统(bbc)的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即时交流、文章讨论、电子信件、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引导学生登录到某一主机,然后进入bbc系统进行讨论式学习,教师可以开辟出几个近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主题区参与讨论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或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导向,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力求达到教学目标。
5.在线传递。即通过文件服务器的上传功能或电子邮件,发送传递自己的意见或邮件等,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交流信息,进行网上讨论、网上交际、网上投稿等在线语文学习活动。
6.在线登录。即指导学生通过局域网的“网上邻居”或互联网的“远程登录”,将自己的计算机登录到教师或其他远程主机上,并运用该主机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在线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可以供学生进行登录的区域,安排好各种学习课件,由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由于同在一台主机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基本信息都是即时传送,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进行“虚拟现场指导”,提出学习建议,监控学习过程。
(二)“在线语文学习”主要形式
1.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线语文”通过先进的技术,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这将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方式,代之以个人学习、小组协作的研习方式。它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自主参与讨论、操作与实践,自主作出思考、判断与选择,甚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课堂。在这个“在线语文课堂”中,学习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自主的活动,计算机只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方式将是“在线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面对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和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搜集、处理、存贮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专题任务驱动式”,即“提出探究任务网上搜寻查阅信息下载整理信息处理利用信息(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处理)撰写并交流探究报告”。
3.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交互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软化学科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的出现(并与现实世界不断交互)使语文学习环境不断地开放化、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如何增强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语文实践的开放性,突破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引导学生学会交际与沟通,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向多向多元互动的“交互性学习”转变,从而能够自如地在这种网络环境中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思想交互、文化交互,并在交互中学会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身心以适应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1)以信息为载体,进行教师、学生、网民的多向多元交流;(2)以学习、生活为中介,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向多元交互;(3)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工具,进行跨地区、跨人群、跨领域的多向多元交互。
5.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构建“选择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中信息剧增、知识膨胀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方面,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性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力、判断力和处理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消费需要”作出选择。用“消费的观念”按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从信息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具体可以采用:①教材拓展式,即围绕语文教材中某一点(如作者、体裁、时代背景等)按需要进行拓展性信息选择;②专题搜索式,即围绕某一研究课题,按课题的目的与要求进行信息搜索与选择;③问题解答式,即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信息选择;④生活需要式,即按日常生活的需要(如养花)而进行信息选择;⑤兴趣爱好式,即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喜欢打球,喜欢科幻)进行信息选择。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逐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线空间”,促使语文学习不但在时间上、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被拓展得无限的宽泛。语文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一)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而“在线空间”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通过区域网或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只“猫”和一条电话线,哪里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达到“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二)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而在“在线空间”里,学生通过网络,通过“远程登录”,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递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
我们还可以开辟几个类似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由多名教师(可以不同校或不同地区)组成教师群作为“版主”,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每次“在线上课”拟出一个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同学能够便捷而又自由地进行实时交互性“直接对话”,实现多元多向互动以及即时评价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随时进入某一“在线课堂”,也可以随时退出。当学生认为已经学会了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下一课(或下一单元、下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觉得尚未理解,难以掌握,就可以通过提问求助于教师或其他同学;教师或其他同学对某一同学的学习实时地进行解答、评价、指正、鼓励、表扬、启示、帮助、辅导和肯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而且,学生本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教师,他也可以去教他人,辅导他人。在这种打破班级、年级的“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互相配合,带来的必将是持续的教学相长和课堂中每个主体的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在线信息”:语文学习新教材
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链接”(即信息组织形式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排列,而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链接,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也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超文本”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一)离心发散拓展式。即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容量很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得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向心聚敛呼应式。即引导学生以网上“超文本”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大语文教育。
三“在线学习”:语文学习新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也包括下载后的“离线学习”,它是“在线学习”的延伸)。这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时代特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只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
(一)“在线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
一、.在线浏览。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浏览“在线空间”中的各种“超文本信息”(如人教网\小学语文\学生频道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以外,教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传送,让学生在“在线浏览”中进行语文学习。
二、.在线检索。即采用“任务驱动式搜寻法”,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信息,让学生在“在线检索”中进行语文学习。
三、.在线下载。即指导学生利用“文件服务器”,采用“复制粘贴法”“目标另存法”或利用“网络蚂蚁”“网际快车”等下载软件,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信息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教师也可以将各种学习资源,以软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自由下载。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所需学习的材料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运行或打开该文件进行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再将作业传到教师的主机上,教师批改以后将信息发送给学生。
四、.在线讨论。即用互联网电子布告牌系统(BBC)的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即时交流、文章讨论、电子信件、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引导学生登录到某一主机,然后进入BBC系统进行讨论式学习,教师可以开辟出几个近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主题区参与讨论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或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导向,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力求达到教学目标。
五、.在线传递。即通过文件服务器的上传功能或电子邮件,发送传递自己的意见或邮件等,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交流信息,进行网上讨论、网上交际、网上投稿等在线语文学习活动。
六、.在线登录。即指导学生通过局域网的“网上邻居”或互联网的“远程登录”,将自己的计算机登录到教师或其他远程主机上,并运用该主机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在线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可以供学生进行登录的区域,安排好各种学习课件,由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由于同在一台主机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基本信息都是即时传送,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进行“虚拟现场指导”,提出学习建议,监控学习过程。
(二)“在线语文学习”主要形式
一、.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线语文”通过先进的技术,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这将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方式,代之以个人学习、小组协作的研习方式。它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自主参与讨论、操作与实践,自主作出思考、判断与选择,甚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课堂。在这个“在线语文课堂”中,学习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自主的活动,计算机只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方式将是“在线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二、.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面对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和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搜集、处理、存贮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专题任务驱动式”,即“提出探究任务网上搜寻查阅信息下载整理信息处理利用信息(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处理)撰写并交流探究报告”。
三、.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交互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软化学科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的出现(并与现实世界不断交互)使语文学习环境不断地开放化、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如何增强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语文实践的开放性,突破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引导学生学会交际与沟通,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向多向多元互动的“交互性学习”转变,从而能够自如地在这种网络环境中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思想交互、文化交互,并在交互中学会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身心以适应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1)以信息为载体,进行教师、学生、网民的多向多元交流;(2)以学习、生活为中介,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向多元交互;(3)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工具,进行跨地区、跨人群、跨领域的多向多元交互。
五、.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构建“选择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中信息剧增、知识膨胀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方面,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性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力、判断力和处理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70-01
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课改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对课改的误解,比如简单地让学生动起来;舍教学质量而取课改;把示范课、观摩课理解为课改;认为课改就是应景等,本文试就此加以分析,并指出课改与传统教学在认识上的区别,指出新课改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力求廓清认识,促进教改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谈谈对新课程的几种误解:
误解之一: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改目标的二十个字“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运用・拓展、发现・创新”,无一不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制定的。课改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潜力与创造力,这样才会免得前瞻而后顾,可是有的教师把这种放开当成了大撒把,只要学生喜欢的,就是教师追求的。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回想起来收效甚微,这无疑是对课改的一种误解。
误解之二:课改就是示范课、观摩课的样子。课改中,很多组织者和推动者用心良苦,策划了很多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这些课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方向,引导了课改。这么做是要为新课改树立标杆,让广大教师有例可循,起到切磋交流的作用。可是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改理解不到位,或者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于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把别人的所谓模式搬到自己的教学中,然而,除了那么一节或几节课,其它的课又不知道怎么上了。这种不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盲目跟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不是课改,而是歪曲课改。真正地推动课改,需要不断研究,学习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误解之三:课改就是应景,必要时就改,平时该怎么上还怎么上。有些教师为了迎接检查,花很长时间做准备才上那么一节两节课改课,平时教学又回到了老样子。这么做虽然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然而还是误解了课改。如果这样来进行课改,我们可以想见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误解之四:课改与成绩不能兼得,舍成绩而取课改。部分教师在课改时,只求迎合课改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放弃了成绩的提高。课改需要改革对教学的评价,但并不是说不要成绩了,而是要避免单一粗放的教学评价,以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成绩。
以上谈了在课改中出现的一些误区。那么,课改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回到根本的问题,就是课改究竟要改什么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不改什么?要改什么?不改的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改的是不当的能力训练方法与形式;不改的是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改的是提升的方法与途径;不改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改的是对这些文化的认识与鉴别。于是困惑: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原本趣味盎然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成这样了呢?新课程改革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高考走过了三十个春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优秀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它的选拔方式单一粗放的弊端也逐渐为大众所诟病。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评价模式,以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模式选拔人才、指导教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过程他人评价”、“学习过程教师评价”诸如此类评价综合了多方面因素,以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模式来指导教学,有利于发挥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积极性,走出原有评价模式的困境,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还活力于课堂。
其次,改变教师的教。
1.倡导教学设计。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成功之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亟须纠正的地方,比如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现象。语文学科有其基础性和工具性,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比较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就可以天马行空,不讲严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设计,即教师在对大纲、课标、教材、学情等方面认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节课的教学预设来。这种方式的提出,就是力求规避传统教学死的知识的传授,不管学生的学习反应,教师只管这么教下去的弊端。教学设计考虑了教师的教,也考虑到学生的学,是一种基于现实课堂的理性设计,是新课改的创举。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的生活艺术而真实的反映。教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许多以教育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生活的真实,回答了教育教学的深层问题、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而且相当一部分和我国现在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理念惊人的一致。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认真钻研这些课文,一方面能为我们教好这些课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我们对课改理论的理解,使课改理论跟我们的知识结构建立更牢固的联系,可谓一箭双雕。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回答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最好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是每一次课改都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一次课改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回答到了什么程度,课改就成功到了什么程度。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学得最好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要实现高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莎莉文老师正是深刻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让海伦・凯勒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方法再塑了她的生命。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像她一样认识到了这一点。
(二)当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时学得最好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所上的那节课学生“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是法国字。”非常投入。同时,这也是一节高效课。
(三)当课堂气氛轻松时学生学得最好
《世说新语・咏雪》可以说是一节描写得非常成功的作文课。在这节课上,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学生们吟出了“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咏雪的佳句。探索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谢太傅没有师长威严的面孔,营造出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晚辈谢朗、谢道韫等思维非常活跃,课堂精彩不断。
(四)当学生面临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时学得最好
《王几何》(七年级上册)一文中的王玉琳老师“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原因是在他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解决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他自己先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标准而好看的圆和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正手徒手画。结果学生画的全是“鸡蛋、鸭蛋、梨和丑陋的三角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王老师才点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学生对这节课的影响怎能不深刻呢?
(五)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
牛汉在《我的第一本书》(八年级下册)里这样写他在他的小学老师弄不成的语文课上的一段经历:“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就汪汪叫几声”。用今天新课改的眼光看,这无疑是由学生导演的精彩的课本剧。这样的用多种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此时四个年级的十几个学生“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这一笑,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终生难忘。
二、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二――教学内容不宜繁难偏旧而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易于接受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自己的三味书屋的那位老师教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等句子他听不懂,只能根据先生大声朗读时的表情和动作猜测“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这样的内容繁难偏旧,远离了儿童的生活。设想这位先生带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去百草园观赏“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长吟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百草园的动植物,然后再写它们,学生一定很感兴趣,一定学得很好。
三、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三――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
(一)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
丘吉尔对学校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做法感慨不已。幸运的是当时哈公学的校长威尔登博士“不以分数论英雄”,重视丘吉尔其他方面的不凡表现,依然让几乎交了白卷的丘吉尔在该校上学。是对学生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让英国历史上有了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二、丰富语文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要想营造出轻松愉悦、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除了要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展现、演绎语文教材中的快乐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外,还要丰富自身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营造出快乐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快乐学习的技能,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内外积极探究,获取快乐体验,进而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快乐体验,可以在教室后面建立“阅读超市”,分别设立人物专柜、社会专柜、景物专柜、课件专柜、报纸专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并定期开展快乐语文欣赏课、快乐学习方法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快乐、团结的氛围下实现共同进步。
三、营造快乐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无疑是决定学生学习体验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每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都会认真地对待每个语文学习个体的学习需求,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此,中学语文的快乐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角色”,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学的观念是要学生走进作者戴望舒的感情世界,所以教师可以搜集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配上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语文教师留给学生更多互动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空间,这不仅是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赢得快乐学习机会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顾及到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龄特征以及语文学习的情感需求,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度,进而获取更加丰富的快乐学习体验。
五、创新语文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学生通常处于被动评价的地位,而且通常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考核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大影响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快乐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快乐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语文情感和人文素质的发展,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以及学生自主评价的比重。例如,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就作文写作情况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减少教师的单向灌输和批判指正,这样更有助于语文快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是新观念、新方式实施的主要渠道,依托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模式化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课堂,无法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向来不受学生重视,他们认为课文枯燥无味,且考试极少涉及课内知识。然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能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保持这样的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思想的积极性,为提高学习效率铺平道路。
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运用导语、设置悬念、设疑讨论、现代化手段等。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2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课堂不是照本宣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讲,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教师接收不到学生的反馈,学生有没有真正接受所学知识无从得知。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基本是六人一组围坐。六个人不同的思维撞击在一起,更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身为一个组,组内的合作与团结也是学生今后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新课改下小组讨论十分激烈,每组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每位组员比较、说理、筛选出的一致答案,每个人都切实参与其中,不同的思想交流,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学习效率有明显提升。
3打破学科界限,课内外结合
早在政治中我们就学过,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与其它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传统的教学只讲课本,然而这样使得知识相互割裂,变得艰涩。新课改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语文教材当中,收录的课文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等,还有说明文和科技文。在每篇文章当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涉及生活的常识、道理在其中。文章都是源自生活的,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见识到更多的科学技术,感悟到他人的生活哲理。语文学习的空间广阔,课堂学习只是给学生引一条路子,必须为学生拓宽学习道路,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宽视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到生活中去解决课堂上产生的疑问。
4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通常的实践在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主要涵盖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僵化的状态:语与文的分裂,高分与低能的并存。最终使教与学的双方都显得极为尴尬—教与学都失去了动力。语文课程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语文课程改革,是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注重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调整培养目标、内容等,构建一种新的语文课程体系,使教与学充分互动,使效果更显著,以便为现代化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
一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的传承与创新依赖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语文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特点。它把每个学生视作教育的目的,注重的是人的培养而非低等的动物式的咬文嚼字训练,从而达到一种既关注个人技能提高又强调了全面素质的效果。它是为培养“大写的人”而设计的更加个性化的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并使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操作性强、又充满趣味的实践活动,增加自身体验,获得有益的语文知识,切实提高人文素养。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死板僵化,而要具有生成性;要与学生经验相关联,而不是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习语文必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扩大现实生活的接触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那些被视为浪费时间、使学生误人“歧途”的课外书回到学生的怀抱。从而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志趣高尚的人。否则只局限于课本,学生怎能了解诸多的人文知识,又怎能写出别致新颖、生动有趣、幽默精彩的文章,又怎能成为一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呢?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包含了工具的属性;而语文学习的好坏,又与人的素养密切相关,这是它的人文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密不可分,使我们必须关注并不断探索语文课程改革。
二
所以,我们看到,在课改理念下,一方面,在传统厚实的土地里冷静地生长出来的新观念正在生根、发芽并且正朝着有亮的方向开出灿烂的花朵;而另一方面,因肤浅地理解课改精神,甚至错误地摒弃传统,认为越是背离传统就越对的靠课改空气滋养的温室花朵和杂草也竞放争艳。因此,越新越对,越冷越对,越怪越对,越僻越有探索必要的想法,似乎成为部分渴望分到新课改蛋糕的语文教育者行动中固执的座右铭。
因此,当经历一段时间的课改思考与实践后,有必要在喧哗之后静下心来,再冷静面对曾经引领过也让我们困惑过的传统。叶圣陶先生对今天的语文教育影响颇为深远的,是他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的观念。他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不偏废任何一个字”,强调“读”作为四种基本能力之一的重要性,后来他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阅读教学原则,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出“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此,重温叶老的教育思想,意在思考如何对课改定位,更有利于今后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重温一:习惯本旨论――语文教育中最切合实际的“素质教育”观念
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其后俄国的乌申斯基、美国的杜威以及前苏联的马卡连科等都对此有过异曲同工的论述。结合中国的语文教育现状,叶老早就提出重视习惯培养的观念,并最终形成“习惯本旨论”的语文教育哲学思想。
现在想来,叶老提出的习惯本旨论其实算得上是最切合实际的语文素质教育思想之一。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的方式更为复杂,更需要一点一滴地引领。而在“态度”“习惯”和“方法”三个要素中,习惯最难做到,而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语文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最为重要。把习惯作为本旨来提倡,正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深刻地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与语文学习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重温二:学生本位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先进性的“生本教育”观念
在课改的这几年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了许多新东西的产生,同时也看到,许多只是单纯地玩弄概念的所谓课改也在不断出现。但事实上,我们只要回头看一看,就会脸红,因为我们今天在课改中大力提倡的许多新东西、新概念,其实早就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拿现在许多人还在争论不休的“主体性教育”、“双主教育模式”以及“生本教育”等等诸如此类的提法,其实从20世纪初,我们的传统教育就已经注意到了,并且有不少语文教育的先行者早就在进行思考、倡导并实践了。而叶老的“学生本位论”教育思想,早在1919年就已经提出,而且二十几年来,叶老以及中国语文教育届的无数同仁们都在为此身体力行。而80多年后的今天,当有人还在为自己提出了所谓的“学生为主”的观念而沾沾自喜时,殊不知,这早已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教育者们践行最多的行动指南之一。
重温三:教材例子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哲学性的“终身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往往直接涉及这个人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践行,这一点,无论时间怎样变迁,恐怕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而在叶老的教育观念中,最受广泛争议的,恐怕就是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的语文教师要学会“把语文教材当做例子与出发点来开展语文教学”。它是叶老关于语文教材观的核心。
几十年来,正是在对叶老的这一例子说的争论不休中,广大语文教师学会了重视手中的教材,学会了引领学生借助教材来成长,越来越深入地运用与理解后,笔者感到,叶老的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育思想,不光是语文教材观的核心,也是语文教育方法观的重要内容。它同阅读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阅读教学的操作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从现在的课堂教学看,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往往就是课堂处理与把握的根本所在。更为难得的是,这一观念中也体现了教育多样性原则,这同叶老后来提出课内课外一起抓的教育观念也是完全一致的。
由教材例子观,笔者想到了叶老比这一观念更早提出的“教期于无教论”,这两者是相辅相承,出发点与根本是一样的,那就是它们对于语文教育甚至教育规律的本质认识:教育即发展。而这一点,其实不正是我们现在大谈特谈的“终身教育”观念吗?
重温四:读写结合论――语文教育中最体现方法性的“知行教育”观念
说实话,十几年语文教育的经历,笔者听得最多的关于语文教育方法论的观点,大概就是关于“读写并重”、“读写结合”的观念了。有的同事也抱怨说,老是读写并重,老是读写结合,能不能有一些新的内容,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提法。但是笔者觉得面对这一话题,我们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为什么这一观念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为什么这一观念我们至今还探讨不休?
而回答却并不难:前者是正说明它的重要和不可替代,后者却正说明它的运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叶老最早在1919年提出“读写结合”,而直到多年后才将之形成一个正式的观念来倡导,即“读写结合,以用为主”。叶老后来在多个场合具体阐述说,读写结合,要遵循“写作基于阅读”的规律。从这一点看,与其说叶老的读写结合是对作文教学的方法论,倒不如说是对阅读教学要走向实践的方法论。这一点,又是同当今课改所提倡的“知行教育”,即“实践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说到这里,笔者也想起叶老更早提出的“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观念,其实不都贯穿在今天的所谓实践与素质教育先进理念吗?而如今早就把这些几十年前就提出来并且生命力蓬勃至今的精粹给弃之脑后了。
前面提到深圳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最近的观念给我们带来的困惑,笔者理解这位老师的观念,因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是需要百花齐放的,更何况是在课改的今天,因此在接受课改洗礼的这些年里,笔者总是在提醒和要求自己,要以一颗平常之心去观察、分析,甚至是理解和接受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如雨后春笋般的新鲜事物。因为笔者知道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改革就要有尝试,而尝试就会有过有失。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悠悠千年,兼以异域风情、诸子百家等等,这一切对于探究欲较强以及向往精彩人生的初中生来说应该是极具吸引力的。然而,现在的初中生都不大喜欢语文课及其相关内容,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并在中考的是指挥棒下剥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代之以枯燥的讲解和无休止的的考试练习,使语文的美感不再。这就使得当前众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教学改革。笔者从目前的教学形势考虑,认为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并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身体力行总结了一些经验,愿在本文中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交流、商榷。
1 抓紧改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向以及价值目标,对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学生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跟随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朝着正确的价值目标前进。然而,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及时调整教学观念,使得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转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着重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人文性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放眼传统教学,其弊端比比皆是,而在这些弊端之下,出现了有的初中生因恋爱过度误入歧途;有的初中生没有毕业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甚至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而跳楼自杀,等等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中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初中这个阶段事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全面形成,传统教育在这个阶段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充分的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述现象的发生。新课标明确要求了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人文性,即通过不同作者、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等不同视角来领略纷繁复杂、形形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积极健康的品格以及情感价值观。所以,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秉承这一课程性质,改进教学方法,杜绝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体验古人的真善美以及为了美好生活辛勤劳动、不懈奋斗的精神,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真善美的人格品质;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友情的可贵、亲情的伟大以及真正的爱情,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认真珍惜,并不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只有在转变了教学观念之后,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向,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学到了真正适合他们发展的知识、素养。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双线并行原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围绕的核心,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根本没有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内涵时也只局限于考试题目的条条框框,根本不尊重学生对文章内涵的个性解读。然而,在新课改形势下,笔者又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开放的有些过度,有矫枉过正之势,而失去了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一些教师抛弃了语法、句法等汉语基础知识的渗透、讲解;对于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还是有一定底限、范围存在的,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有些学生自主、活跃得有些过了头,有些学生的看法明显与文章教材的内涵风牛马不相及,而教师却仍点头称赞;还有些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势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行有效把握,不但使课堂效果不够明显,让学生在课堂上轰轰烈烈之后却收获甚少,更严重的是给学生一种错觉,觉得语文课没有一定条件的限制,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不仅阻碍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2 注重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知识观、发展观和学生观的新概念,“趣味教学”也随之而出,它指的是教师用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法、教学观念、技术手段等来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享受学习的欢乐。趣味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些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2.1 导入之中,引入趣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作为一堂新课的开端,好比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字幕,一个精彩纷呈的导入能起到渗透主体、酝酿情绪、激发兴趣的作用。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谈话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等,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灵活巧妙地用合适的方法导入课程。
2.2 生活化教学,启发趣味。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赋予了语文以生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要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经验,实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
2.3 巧借多媒体,唤醒趣味性。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集声、文、图、视频于一体,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兴致盎然、受益匪浅。
3 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作为初中学习的主要课程,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责任。而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出的新学习方式,是面向学生未来学习的一种前瞻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重视。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认为,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教学方法,而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与删减。抓住教学中最精华的内容开展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认为,从迁移理论中的心理活动来看,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往往在问题的主要矛盾之处,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我们发现,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时间都有着严格的控制,反而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成功之处就是他们善于控制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量,能够抓住重点与难点,突出教学中主要内容,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对其中的“易水诀别”内容,教师只通过三个问题就解决了问题:①太子与宾客为何“皆白衣冠以送之”?②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③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诀别场面的?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了解了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技巧,既加深了对课文情节的理解,还学习了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开展交流互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新课改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交流互动。这种模式强调让学生多感悟、多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交流互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满堂灌”,而现在一般要求学生先预习,发现预习中的问题,然后在教学中解决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与文本对话,和同学交流,与老师探讨。例如:在教学《长恨歌》时,学生往往会把这首诗理解为歌颂美好爱情的作品,这样就会对诗歌主题产生片面的理解。这是传统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方式造成的,直接造成的后果除了使学生的品德教育与人格修养欠缺外,还限制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在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结合白居易生活年代背景,从而理解作品的主旨。这样,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不仅提高了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教学灵活多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课前的预设计划进行的,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随机发挥自己的教学手段,灵活地使用预先设置的教学计划。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可以灵活的授课,脱离教材与课时的限制,从而使教学效果明显。例如:在教学《雨巷》《再别康桥》《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等课文时,就把这些课文通过灵活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讨论。通过横向比较这几篇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宏观上对这几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通过认真的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也进一步清晰的展现出来了,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蕴。原来每个作家的理想与人生机遇各不相同,从而也决定了他们在作品意境的高远不一样。同样的时代背景,有的痛苦、迷茫;而有的激起了心中的愤怒与坚强。而有的投身于大革命之中,在内心深处荡起了改造社会,主宰江山的勇气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