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护理风险不仅可导致护患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社会及经济也造成双重损失[1]。危机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具有风险的环境里,将存在的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妇产科为具有较多高风险因素的科室,特别是具有病情变化快等特征的急诊患者,护理风险事件高发。资料显示[2],妇产科的医疗事故与过失纠纷在各个医院及各个科室中均居首位,如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将风险减至最低,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中将我院妇产科急诊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开展了危机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急诊接诊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14年7月-12月接诊的115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2.4±4.5)岁,70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45例为大专以下学历;2015年1月-6月接诊的115例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5.1)岁,76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39例为大专以下学历。护理人员资料:24名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1.7±5.2)岁,工作年限为2~24年;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8名护士;4名本科及以上,14名大专学历,6名中专学历。两组护患者年龄等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危机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少数待产孕妇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等产兆易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出现胎膜早破时,强烈希望医务人员可给予及时、主动且有效的接诊,接诊环节的风险在护理工作中尤为明显。护理人员需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安排接诊,同时做好各个患者及其家属的协调工作,减少患者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使急诊的各项秩序维护良好。②问诊及分诊环节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工作不细致2个方面的因素。患者自身方面主要为部分产妇隐瞒生产史或者合并症,导致其临床症状与实际产程的进展无法吻合,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则主要是遇到情况特殊的待产妇时,患者无法正常与护士进行交流,因此需及时告知医生,以召集医生会诊,确保患者安全。此外,如情况特别危机且无暇问诊,则需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商讨并签订有效责任书。③抢救环节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医护及护士之间配合不默契,导致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到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需增强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禁止丝毫的闪躲,在患者出现感染及血流不止等情况,需第一时间维持生命体征,及时送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救治,以避免患者由于主观因素死亡。危机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制定科学的转运流程与程序,转运之前,患者的主观医生与护士须做出综合评估,确定患者最佳的转运时间,不宜转运且需立即收手者,则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医护人员共同护送至手术室;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转运方式及不同的,以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扩展护理人员妇产科知识面,提高应急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患者由于宫缩等不适引起的躁动,而出现坠床等损伤;有效、安全地转运新生儿,在推车时将新生儿面向护理人员,以对新生儿进行随时观察和正确评估。②做好急诊接诊后的交接工作。及时转入、转出,正确填写患者病历、腕带等资料,明确患者身份。仔细核对后交接双方签字记录;院外转入患者除了病情变化的交接之外,需详细了解其治疗过程、初步诊断等资料;院内各科室间交接者除了初步诊断、检查、治疗等交接外,还需对其在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交接。③做好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由于医患双方获得的部分信息不对称,患者易产生担心、焦虑治疗不及时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正确选择的沟通对象,对患者及其家属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告知其存在或者潜在的医疗风险,必要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报告制度,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急诊接诊应急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和知识掌握度。此外,在急诊接诊的过程中,需重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采用清晰的字迹记录,以为举证提供有效的证据。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包括接诊环节的护理风险、问诊及分诊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操作环节的护理风险、抢救环节的护理风险。妇产科护生考核评分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操作、护理记录与书写,各项评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采用护理部自制问卷调查,各项满分为100分,得分为90分及以上为满意,本次共发放230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过程中各环节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考核情况
提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专业知识等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而导致的可能发生的风险。妇产科为护理纠纷高发科室,妇产科急诊24h随时有患者前来就诊[3],随着患者自身维权力度及意识的增强,对医护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加之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基本知识的缺乏,均导致护理纠纷增多,不仅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对患者病情产生不良效应。因此,护理管理人员有必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以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防止护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急诊接诊过程中的各环节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可有效减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风险[4-5]。提示我们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能是由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的目的为避免危机产生,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起点,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佳方法,护理安全为护理管理的重要主题和标准,通过实施危机管理,分析其护理风险因素,正确规避护理风险,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及风险发生。另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专业考核得分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也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后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在急诊接诊工作中积极主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6]。
作者:胡竹霞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
参考文献
[1]李婵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149-2150.
[2]刘莉.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8-89.
[3]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77-178.
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妇产科护士的专业水平不高
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属于一种高难度、服务要求较高的工作,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然而,由于当前相关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技术水平不高等,造成较多的医疗事故频频出现。在实践中,通常出现患者投诉部分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技能不佳等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医院的经营发展,而且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灵创伤。
1.2 妇产科的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导致妇产科护理人员缺乏较强责任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过于繁忙且复杂,加上频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常常出错。其次,妇产科护理人员本身的工作情绪、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不遵守相关制度等,这些均是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工作失误的内在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强的特点,随着工龄的逐渐增加,护理人员易于养成惯性思维,习惯选用定式判断的方式解决问题,造成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错打针、错发药品以及药液错注等问题,这些均体现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1.3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对于待孕妇的护理是一件十分精细的工作,妇产科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的规范,这里的问题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知识和经验不足,有的没有风险意识,责任心淡薄,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做到细心护理,经常出现药物的错用,没有法律意识,出现状况后不能及时处理或者上报,最终会影响到孕妇和婴儿的健康状况,有的甚至因为护理不合理导致新生儿不能正常出生,或者窒息死亡等想象,引起护理纠纷等情况。
1.4 护理工作中与产妇及家人的沟通问题
护理因素也不完全是医务护理人员的事情,在妇产科护理中还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很多病人由于对护理员不满意或者其他的情况而导致不能对护理人员进行很好的合作,这些都是在妇产科护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时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有不能和家人做出及时的沟通,最终使护理没有达到要求或者失败。?妇产科护理在手术过程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手术中的护理效果也是护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护理作为手术的一部分,对于手术的成功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妇产科的护理人员要做好在手术前的和病人适当的沟通和交流,能为患者创造一个放心的环境,并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消除患者心中所有的顾虑,是手术能够在一个很好的气氛中顺利进行的条件。其实很多时候手术的进行很容易受到患者情绪的影响,做好沟通交流后就排除了这样的顾虑了。
2 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技术水平不过硬
妇产科护理的服务对象有急诊患者、手术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及新生儿等。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外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细”、儿科护士的“暖”,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繁琐、细碎,易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高度责任感,有章不循;技术水平不过硬,临床经验不丰富,也就容易产生护理质量缺陷。
2.2 护患间缺乏沟通
美国护理学家佩普罗认为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的和人际间的过程,护理是一种教育工具和使人成熟的力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如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未嘱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误吸;子宫全切和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未予宣教手术对性生活影响而影响生活质量;各项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等等。
2.3 服务对象对护理的期望值过高
妇产科尤其产科正常待产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很高,如在待产、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头位不正等可能需产钳术或剖宫术,若不能及时与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沟通,让患者有心理调适的过程,也会因其期望与客观现实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不满意情绪。
2.4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医疗科技进步,信息资讯网络的普及以及服务对象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提高,患者维权意识亦不断增强,若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识,也会造成护理质量缺陷。
3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由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因此,相对其他人而言,护理人员应具备更多的耐心及更强的责任心,细心呵护每一位产妇及新生的婴儿,如对待亲人般,关切及问候这些产妇与婴儿。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饱满的精神去对待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另外,医院妇产科部门也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本着对每一位病人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努力做好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有效满足每一位产妇及婴儿的需求。
3.2 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业务水平
逐步增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以及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医院除了组织全体员工开展法规政策的专题讲座之外,也应定期开展相应的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进而逐步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另外,院内还应定时举办护士专业技能的考试,促使考试学分和职称评比相挂钩,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熟练掌握自身的专业技能,将良好的专业素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而全面提升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
3.3 构建及健全医院妇产科的管理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妇产科护理人员频繁出错的原因在于工作制度的不健全,医院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要想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应加强实施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每一项环节中,促使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于成绩优异的护理人员,医院应给予相应的奖赏,而对于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的护理工作者,应给予定期的技能培训与考核,确保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
3.4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激发护士自觉爱岗敬业
要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从护士的角度出发和想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和照顾护士。可以聘请有水平、有名望的护士长把自己从护士到护士长的经历讲给年轻护士听,多进行交流和指导。出现差错失误时,谈话中多用柔和的语气,千万不可严厉斥责护士,以免伤害护士自尊心。同时还要根据医院的有关规定,施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要施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突出者还要上报医院,积极挖掘护士潜力,充分发挥其能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责”。还要使护士都有机会参与劳动模范的评比,对于其优秀事迹要及时公布,对受表彰的护理人员更要给予进修学习、出国访问的机会,以此鼓励更多的护士人员积极表现,实现医院护理工作良性循环。要尽量保证护士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采取弹性排班,给予护士最大限度的照顾,提高其工作效率。护士长要在工作中多与护士进行沟通,启发护士倾诉心中的困惑和压力,尽力帮助其理顺心绪,缓解压力,引导护士共同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相互达到最佳配合。平时多组织科室活动,鼓励护士发挥自己特长,开展一些节日的庆祝晚会,也可以聘请国内外著名护理专家到医院讲课,让更多护士参加学历教育和经验交流。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教授讲座等,使护士的专业知识得到增强,提高护士群体的知识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项工作增加科室护士的凝聚力,创造力,增强科室护士的归属感。
我院门诊设有22个科室,现对2006年1~12月内科等12个较大的专科分别进行分析,其余的10个小科室合并为“其他”科室一并分析。本研究分别就月份、季节对门诊量的影响,门诊病人就诊构成,急诊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门诊各专科全年门诊量对比分析:我院2006年全年12个门诊主要科室门诊量排序依次为:内科、急诊科、儿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眼科、中医科、传染科、肿瘤科,尤其是内科、儿科、妇产科,门诊量大大超出其他专科,提示我院目前门诊就诊病人以内科、儿科和妇产科病人为主。急诊就诊病人经分科统计,前3位排序是内科、儿科、外科,提示急诊就诊病人是以内科、儿科、外科为主。我院2006年的急诊量达到78 467人次,在主要科室门诊量排序中高居第二位,显示了急诊工作的重要地位。月份门诊量首位是11月,其次是5、4、8、6、12、9、7、3、1、2月,从中反映出门诊就诊高峰在夏、秋交接的11月,春、夏交接的4、5月。和1月、2月为病人就诊淡季。
2.2 季节对门诊量的影响:根据本地气候变化的特点,将一年四季按实际天气情况划分,春季按3~5月统计,夏季按6~8月统计,秋季按9~11月统计,冬季按12月至次年2月统计。
从季节门诊量统计可以看到,全年门诊就诊高峰期在秋季,其次是春季、夏季和冬季。不论是在高峰期的秋季,还是春季和冬季,均以内科、儿科和妇产科病人最多,而夏季就诊的病人排序则小有变动,内科、妇产科、儿科,妇产科排在了儿科前面。一年四季的急诊就诊病人是以内科、儿科和外科居多。我市地处南方,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春、秋两季均处在明显的季节交换期,两季的过渡期短,气候情况变化较大,老人和儿童的适应能力差,是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好发季节,急诊外科的病人多与本地的交通安全、道路状况以及劳动安全保障重视程度有关。
2.3 门诊病人就诊构成情况:将全年门诊就诊病人按构成统计,急诊78 468人次,构成比为14.1%;普通门诊160 745人次,构成比28.9%;专家门诊317 360人次,构成比57.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本来扮演主角的普通门诊渐渐地淡出,从2000年的48.9%逐年下降至2006年的28.9%,在几年间下降了20个百分点;专家门诊就诊病人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6.0%上升到2006年的57.0%,升了21个百分点;急诊就诊的病人在缓慢下降,从2000年的15.1%缓慢降至2006年的14.1%,几年间还出现了波动。门诊就诊病人的结构变化,充分反映群众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方便、灵活的就医需求动态。
2.4 急诊病人死亡原因:我院2006年全年急诊死亡病人126例,平均每月达到10.5例。按月份统计,急诊死亡人数最高的月份是1月,高达25例;其余超过10例的月份从高至低依次是12月(15例),5月(12例),2、6、9月(11例),4月(10例)。从死亡原因统计前5位:急症43例、创伤41例、多器官衰竭29例、脑血管意外5例、晚期恶性肿瘤3例。其中:急症死亡的主要死因是猝死,外伤死亡的主要死因是重度颅脑外伤、全身复合伤、电击伤和溺水等,多器官衰竭的主要死因是老年病人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晚期,脑血管意外的主要死因是脑出血,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是晚期病人全身衰竭。
3 讨论
3.1 结合病人就诊特点,制定科学工作计划:根据以上资料所显示的门诊量特点和病人就诊流向,充分利用门诊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阶段性对工作进行灵活安排和调整,适合门诊病人就诊动态变化特点的需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科学效能。加强门诊病人就诊高峰期的管理,在高峰月份和高峰季节要保证足够的人员在岗,避免工作人员在高峰期休假离岗,控制医护人员外流,对一些可调节时间的假期,要尽可能安排在门诊淡季。保证门诊量大的科室的医护人员足够在岗,满足医疗工作开展的需要。每天可以根据门诊不同时段病人就诊量的情况变化,实行弹性排班,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法和安排劳动力。实行无假日门诊,增加正常门诊时间,保证节假日医生的坐诊人数以及挂号、收费、药房、辅检查科室的在岗人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改变,急诊科还要更多地适应市场,打破以往单一的急症救治框框,兼顾特需人群,为病人提供更方便、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另外,要建立良好的门诊秩序,优化就诊流程,加强导诊咨询,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服务病人。
3.2 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门诊工作质量:门诊管理工作要跟上医院管理工作发展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加强和完善挂号、候诊、划价、交费、取药等窗口的电脑化管理,减少窗口排队和病人的等候时间。逐步过渡到从病人挂号开始到最后的取药和治疗实行全程的电脑程序管理,使门诊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彻底缩短病人候诊、交费、取药等窗口的等候时间,减少“三长一短”现象,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0-02
1 妇产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当前,妇产科护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和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是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很多医务工作人员没有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使得妇产科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在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没有认真、仔细听取孕妇的胎心,没有对孕妇和婴儿进行常规的、系统的护理,从而造成新生儿窒息死亡以及孕妇产后大出血等现象。还有很多护理人员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有关规定,将药品发放错误,抽错血。
1.2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而言,目前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不能适应妇产科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主要表现为工作不力。从当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构成上来看,现有的护理人员来源于应届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受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方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有限,缺乏护理专业知识的实践积累;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1.3 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 患者不配合医院的质量是妇产科护理的瓶颈。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致使护理工作难以有序进行。长期以来,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很大,很容易产生各种安全事故。但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医院妇产科在这方面的种种要求和规定,无形中增加了妇产科护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患者在产期无故申请出院,导致摔倒等现象,从而导致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现象,从而形成被迫急诊刮宫产的后果,很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现象。
1.4 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 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也使得妇产科护理工作陷入困境。在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药品、医疗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很多药品、医疗设施生产厂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生产流程;第二,很多医院在妇产科护理的工程中出现用错药品剂量,用错医疗工具的现象,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很多医院相关人员在药品、医疗设施的采购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力,导致药品和医疗设施短缺,各种医疗事故时有的发生。
2 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针对上述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关键。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的第一位,强化妇产科护理安全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医院而言,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意识讲座的形式,培养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思想的高度促进护理工作的安全,将这种安全意识运用到妇产科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应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对于应届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可以分别从加强对新员工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注重老员工的再培训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妇产科护理人员及时学习新技术,以满足当前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2.3 重视医患人员之间沟通 重视医患人员之间沟通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增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通过主动加强和患者之前的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发展。对妇产科患者而言,让妇产科病患者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所在和责任所在,认识到不配合院方的要求会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通过有效地医患沟通,使妇产科患者配合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2.4 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 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对于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平。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药品、医疗设备采购人员,要和医生、护理人员反复磋商,确定采购药品、医疗设备的名目、品牌以及数量;第二,医院药品和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设施的管理,保证药品和设备的供给:第三,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数量掌握药品的使用量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
3 结语
总之,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立足本院妇产科的实际情况,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重视医患之间沟通、优化药品和设备的管理,不断探索妇产科护理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24).
[2] 郭婧,刘桂芳,于莹佳.浅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
[3] 王亚鑫,于素娜,谢凤珍.妇产科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
医院评审不是评比,而是对医院保障质量、安全的条件和措施的认证。是以质量与安全为评审的核心目标,注重医疗技术与服务的适宜性[1]。今年我科认真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医院评审细则,为妇产科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使妇产科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全员培训,加深科室护理人员对妇产科评审标准的理解
医院和护理部高度重视评审工作,把迎接评审工作作为全院的年度重点工作。护士长带领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深化认识,通过传达护士长例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科护理人员中间积极营造迎接评审的氛围。首先,充分发挥科室副护士长、护理教学组长和护理带教老师的作用,组织不同层面人员的专题学习会,使其认识到各自在迎接评审工作中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其次,对下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涉及妇产部分内容认真解读、梳理,使全科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这项工作,知晓各标准条款的具体要求和在工作中如何落实。同时,还将评审内容与个人的考核紧密结合,不仅检验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而且促使迎接评审工作深入人心。
2、梳理条款,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新的评审标准更加关注医院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凡事都应有制度、流程、培训、执行、监管、反馈、整改和持续改进,凡事都应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此,科室按照护理部的要求,首先从完善科室护理工作各项制度、流程、标准和记录入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自查和互查,逐一分解条款,逐项落实。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整改,并在每周五护理小组会上进行分析。通过护理部内审组深入科室、总护士长随机检查及护士长查房开展自评,在查找护理工作短板问题的同时,使全科护理人员对评审工作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
3、抓住重点,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进步
3.1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中心思想是要体现出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优化妇产入院流程及实施细则,根据护士的能力、职称、工作经历和学历,通过综合评价和考核,将责任护士分成4个层级,层级高的护士负责危重患者护理,层级低的护士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化无缝隙护理工作,包括提供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真正实现患者的扁平化管理,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3.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多样性的健康教育。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头脑要保持冷静镇定,并稳定好患者家属的情绪,降低患者因为疾病引起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对患者不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纠正,促进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
3.3根据科室人流情况,确定健康教育展开的形式。妇产科门诊其人员流动性较大,是妇产患者到达医院的首站,所以科室利用板报、标语及墙报等方式进行教育工作的宣传,同时科室医护人员也通过口头宣传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通过做到真正的快、稳、准地治病救人,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全程的护理工作中,真正的将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使患者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掌握了自我保健方法,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
4、 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评审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与质量的持续改进[2]。护理质量管理必须坚持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找出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和评估实施的效果。妇产科成立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标准,每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直到改正。同时护士长每月对护理部、总护士长、科室自查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定期跟踪督导,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避免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确保护理安全。
5、 分层次培训模式是全面提升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前提。
人员的培训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前提,医院评审标准中强调对人员的培训,包括内容、方式和记录。我科年轻护士比例大,按照分层次按需培训的原则。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同,我们制订了培训方案、内容和考核标准,做到了全员培训、全员考核。
5.1 新入科护士培训:首先集中参加全院的岗前教育及脱产培训2周。入科后进行1周的入科培训,内容:①妇产科环境设施及规章制度;②妇科及产科急救流程应急预案;③妇产科各种仪器使用及保养;④急救药品;⑤护理文件书写;⑥计算机操作。培训结束后分区域由带班老师进行1对1的3个月带教,结束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完成相应的夜班数,就可以独立胜任相应的岗位,再继续接受妇产科新护士1年培训。
5.2 3年内护龄护士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培训[3]。第1年注重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加强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达到能基本胜任妇产科常规护理工作。第2年注重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训,提高专业护理理论和技能,达到各项技能独立操作。第3年注重妇产专业素质培训,全面掌握专业护理理论和技能,达到对妇科及产科急危重症能力及时正确评估、判断和急救。
5.3 4~10年护龄护士培训:是妇产科整体护理工作的支柱,是科室各区域的业务骨干,培训侧重专科教学等内容。参与教学工作,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小组培训等。参加科内业务学习≥6次/年,专科操作≥8次/年,基础护理操作≥4次/年。
5.4 专业定向培训:分次分批安排业务骨干护士到全国各大知名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有计划培养妇产专科护士。参加省内外各种学习班多人次,以全面提升妇产护士的专业素质。
5.5 建立参训学习记录[4]:由培训组长签字,科室建立学习记录,作为年底评先选优量化考核指标之一。
5.6 考核 理论每周护士长提问考核2~3次,要求提问考核达合格,对不合格者重复提问直到考核合格。试卷考试从培训的内容中选择试题,要求≥80分合格。技能本院65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操作,要求≥85分合格。通过培训使不同年资的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明显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上升,通过培训拓展了护士的知识层面,提高了工作能力,同时激励了不同年资护士积极性,对促进妇产护理工作起到了决定作用。
6、 重视危机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我们根据医院下发的应急预案,结合妇产科的工作特点,制订了有关妇产科的10项应急预案。使护士明确面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同时强调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器械,功能到位。应急预案的制订是危机管理的具体应用,而危机管理则是一种针对危机情况所作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5]。危机管理的应用,使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随着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开展,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控制需要与时俱进,在标准和方法制定上需更符合临床工作实际。护理培训考核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对科室培训的监管等还是薄弱环节,需要将其充实并落到实处。因此,护理培训和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若谷.北京恢复医院评审.医院管理论坛,2004,11:97
2.李扬.医院评审工作中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的有益探索.中国护理管理,2004,4:15.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用地现状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用地,位于谈固大街以西,南邻北宋路,西邻谈固西街,北面为规划路。其中谈固大街为城市主干道,多条道路为医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南北长约100米,东西长约300米,总占地面积85亩。未来将建设成为总建筑面积为115000平方米,日门诊量5000人,床位数为600床,停车位1000辆以上的大型专科医院。
规划构思
鉴于医院新院区建设用地受规划道路以及周边建筑的影响,使医院形成东西长,南北窄的用地格局。本方案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用地狭长特点,将医院的核心:住院部呈S型布置于用地,巧妙的将用地划分为西侧的静区、非病区,其中包括后勤附房、综合楼、产科住院、康复绿地;东侧的动区、病区,其中包括妇科、综合科住院、医技区以及门急诊区。既将用地分为动、静,病、非病 两部分,又将门诊医技与住院紧密联系起来。无论是在分区上设计,还是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表达分区明确、流程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融合性与包容性;突出体现了妇产科医院的专科特色。
医院的主入口布置在用地东侧城市主干道路,后退红线较多,有利于人流车流的集散,最大程度的减少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同时形成合理的医疗秩序:从东到西依次为:门诊、医技、住院、后勤。
其中后勤服务区、住院部 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避免了人流车流相互交叉,形成较好的交通秩序。
主入口处设置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在减少地面上停车的数量的同时也有利于人车分流,不仅缓解地面停车的压力,保证的绿化环境,而且复诊人流可以直接从地下停车场到达各个门诊区,分散人流,缓解门诊入口压力。探视入口处设置一个地下车库出入口,通向地下一层车库,分散人流,缓解探视入口压力。
建筑总图构思
建筑主体设置门诊入口、急诊入口、产科住院探视入口、妇科住院探视入口以及污物出口。
建筑门诊入口设置在东侧,与院区主入口相对应。使门诊患者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门诊诊区。急诊入口设置在建筑的北侧,与门诊入口分开布置,减少急诊人流对门诊的冲击,同时与医技区相邻,形成急诊、医技的绿色通道。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建筑住院探视入口分为两个,分别通向产科与妇科两个住院单元,产科探视入口设置在静区、非病区 一侧,减少病患对产妇的影响;而妇科探视入口设置在动区、病区一侧,方便病患对医疗资源的共享。
建筑后勤污物出口设置在建筑的西侧端部,最大程度的减少污物对院区的负面影响。同时临近后勤附房与院区后勤出口,使污物流线达到最短化。
建筑单体构思
在主体医疗区的布局上,采用现代化的医疗街模式,避免了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方式。开敞明亮的庭院、具有生态景观的医疗街,巧妙而自然的将建筑分区串联起来,就诊环节简单明了,保证医院高效率地运营。
住院楼分为产科与妇科两个单元,便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整个住院楼呈S型布置,与裙房相结合,柔美自然,给人以简洁、明快、典雅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医院的专科特色。既兼顾美观,又考虑实用,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满足现代化就诊与治疗的要求。
单体功能布局
功能关系
急诊急救设置在首层一单独区域,并设有独立出入口,方便急诊病患快速接受急诊急救治疗。影像中心设置在急诊急救与住院部之间,方便门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使用,同时与急诊急救区之间开通“绿色通道”,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护理念。
将产科门诊设置在首层,同时与功能检查相邻,充分考虑到产妇安全与舒适。
将药房配液设置在首层并有独立出入口,通过电梯与地下一层药库相联系,既方便药品的进出又减少药品的二次搬运。
二层
设置康复理疗门诊、产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乳腺外科门诊、生殖中心、体检中心、检验中心、信息处、行政管理。
功能关系
将检验中心设置在门诊与住院之间,方便各大部门使用。
将信息处设置在二楼,远离电磁干扰。
将行政管理设置在建筑尽端,与医疗区相隔,避免医疗人员对行政人员的干扰。
三层
设置妇科门诊、综合门诊、病理、科研教学。
功能关系
将病理设置在三层,同时用电梯与四层手术相连接,方便对手术后疾病的诊断。
四层
设置手术室、净化机房、妇产科ICU、新生儿科病房、产房。
功能关系
将手术室设置在裙房顶层,避免门诊病患对其发生干扰,同时将净化机房与其同层布置,减少机房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妇产科ICU、与手术室相邻,方便对重病患者及时进行抢救。
新生儿病房与产房、手术部相邻,方便生产后,对产妇或者新生儿及时进行处理。
住院部分
五层至六层
为产科病房,分为三个护理单元。
七层至八层
为妇科病房,分为三个护理单元。
九层至十层
为综合科病房
功能关系
产科探视人流通过产科探视入口乘坐电梯直达五层、六层产科病房;妇科探视人流通过妇科探视入口乘坐电梯直达七层、八层妇科病房。不同类型病房分层布置,最大程度减少人流交叉。同时病房病患通过两个交通核又能便捷的达到各个医技科室,方便检查。
造型构思
本方案采用S型整体布局。“S”为住院部,裙房为门诊医技区。西面的综合楼沿袭了主楼的建筑元素与风格,同时与主楼相呼应,围合出一个住院部广场。建筑外观简洁大气,彰显时代气息。S形曲线与变化的带型窗,充分体现了妇产科医院的专科特色,现代而不失稳重。
建筑体块多具变化,东侧半圆形体块入口体现了建筑的开放与包容。其正位于东侧城市主干道沿线,为城市节点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其上的采光圆顶,不仅为门诊大厅提供良好的日照条件,而且成为医院入口的标识,起到导向作用。
建筑的拐角处均采用倒角方式处理,并且衔接处采取了统一的建筑符号,使得整个建筑统一而延续。建筑立面统一采用带型窗,通过窗高矮的不同,使其具有方向性的同时又不会过与死板。白色的外墙以及局部的凹凸变化,形成了特有的视觉效果。
结语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遵循布局合理、流程便捷、技术先进、环境怡人、亲近合理的设计指导原则。本方案的构思和理念充分体现了妇产科医院的专科特点,将成为本市又一标志性建筑,为城市的发展谱写出绚丽的篇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16-01
随着医学的发展,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病人需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其中包括对门、急诊病人的准确分诊,目前,由于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使医疗投诉次数明显增多,医疗投诉其中包括对门、急诊病人分诊错误所导致的医疗投诉。正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医院都将“零差错”、“无投诉”作为医院发展的管理目标[1]。因此,研究提高对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就显得特别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门、急诊病人人次为194596:,2012年门、急诊病人人次为228787,2011年和2012年门、急诊分诊护士均为谢护士。
2 分诊工作方法
2.1原有分诊工作方法
2011年1月份,谢护士从其它岗位调出到分诊岗位,未经任何关于分诊工作方法和知识的学习、培训,未对分诊工作方法进行探索、研究,直接进行分诊工作。
2.2 现有分诊工作方法
谢护士进行分诊工作一年,经向各科室医师及病人调查发现,对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不高,从2012年1月份开始,改进原有分诊工作方法,采用如下现有分诊工作方法。
2.2.1 认真学习诊断学的理论知识
分诊护士认真学习并掌握内科腹痛、外科腹痛、急腹痛、妇产科腹痛、癌性腹痛、炎性腹痛、各种性质的头痛等疼痛特点,认真学习并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热特点,认真学习并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并掌握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2.2.2 分诊护士向各科室医师进行电话预约安排患者就诊
分诊护士经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后,如果仍不能确定该病人属于哪个科别的病人,向有关科室的医师电话告知该病人的疾病情况,得到有关科室医师确认该病人应该到有关科室就诊,再告知病人应该去有关科室就诊。口腔科的病人,需要等候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诊治,也可以向口腔科医师打电话为病人进行预约诊治。如朱女士,于2012年2月4号上午8时来院准备补牙,分诊护士可以先打电话询问口腔科医师:“现有需要补牙的朱女士需要候诊多少时间才能够轮到她补牙?”,口腔科医师回答说:“下午1点半”, 分诊护士就可通知朱女士下午1点半来补牙。
2.2.3 认真学习并掌握传染病的理论知识
积极参加医务科组织的关于院内感染的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掌握传染病的分诊工作流程。分诊护士需不断地加强学习传染病知识,因新的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层出不穷,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疾病、甲型N1H1流感等,这就需要分诊护士掌握这些新的传染病知识。
2.2.4 虚心向医师求教为病人的切诊方法
护士在护理学校和护理工作生涯中,学习了护理知识和实践了对病人的护理,但对病人的切诊仍然是护士的薄弱环节,分诊护士须向各科的医师虚心求教,掌握对病人的切诊方法。
2.2.5 运用改进的护理程序进行分诊工作
分诊护士运用“护理评估―医疗诊断(原为护理诊断)―实施(给予分诊)―评价(即由医师或病人进行评价分诊的准确性)―如果分诊护士为病人分诊错误―分析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改进措施”方法为病人进行分诊工作。运用改进的护理程序为门、急诊病人进行分诊工作是整体护理意义的延伸,丰富了整体护理的意义。如:病人陈某,女,83岁,因慢性下腹痛来院就诊,护理评估:分诊护士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分诊护士经观察得出医疗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给予分诊:通知导诊人员带领病人去妇产科就诊,经妇产科医师检查,无妇科疾病,妇产科医师评价:此患者不是妇科病人,应该去康复科就诊,分析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向康复科医师求教,康复科医师解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和腰椎骨增生虽然都有下腹痛的表现,但病人腰椎骨增生仅有下腹痛,但没有白带增多的表现,而慢性子宫内膜炎性疾病既有下腹痛,也有白带增多的表现,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腰椎骨钙减少而致腰椎骨慢性增生,腰椎骨慢性增生可导致慢性下腹痛,经向病人询问,陈女士无白带增多的表现,分诊护士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为分诊护士没有询问患者的白带情况,导致分诊护士为该病人错误分诊。改进措施:如果再次遇到此类病人,一定要询问病人有无白带增多的表现。
2.2.6 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对病人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观察病情要细致;对病人要热情;视病人如亲人;坚守岗位;学术求精。
3 结果(见表1)
2011年和2012年分诊准确率的比较表(表1)
由表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和2012年分诊准确率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对门、急诊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明显降低医疗投诉
如病人张女士,45岁,于2011年4月因患肿物就诊,询问分诊护士需到哪个科室诊治,分诊护士安排病人到妇产科就诊,张女士在妇产科侯诊厅等候了约1个小时,才轮到张女士诊治,妇产科医师告知张女士,肿物属于外科疾病范畴,请张女士到门诊外科就诊。张女士火气大发,向有关部门投诉,诉说让她白等了1个小时。又如病人赵女士,42岁,于2012年6月因患肿物就诊,询问分诊护士需到哪个科室诊治,分诊护士安排病人到门诊外科就诊。赵女士能够得到准确分诊,未有投诉发生。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见表2。
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表(表2)
由表2看出,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从2011年的10次将为2012年的零投诉。
4.2 对门、急诊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如患儿陈某,6岁,于2011年3月就诊,因腹胀(但无痛苦面容,无发热,无呕吐)就诊,被分诊护士安排到外科就诊,经外科医师检查,告知患儿家属患儿腹胀属于内儿科疾病,需到内儿科就诊,由于分诊错误,患儿的诊治不及时。如患儿成某,5岁,于2012年3月因腹胀来院就诊,分诊护士观察患儿,无痛苦面容,无发热,无呕吐,经观察和综合分析,安排患儿成某到内儿科就诊,内儿科医师及时为患儿成某进行了诊治。
4.3 对传染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使就诊流程符合规范
如患儿张某,4岁,于2011年5月因手足部皮疹就诊,分诊护士认为患儿患有皮肤病,被安排到皮肤科就诊,经皮肤科医师检查,告知患儿家属患儿患有手足口疾病,需到内儿科就诊(内儿科有独立的手足口疾病病区),因此,不准确的分诊不但造成患儿就诊不方便,更造成患儿就诊路线不符合规范,易造成手足口疾病传染给其他小儿。又如患儿赵某,5岁,于2012年4月因手心、足心皮疹就诊,分诊护士仔细处观察患儿,疾病诊断拟“手足口疾病”,分诊护士安排导诊人员带领患儿按照院感科指定的传染病人就诊路线到内儿科科室就诊。
4.4 减少了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量
由于分诊护士能够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大大减少了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量,导诊人员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总服务台的其它工作,如:各种检查报告单的发放、解答病人的药物咨询、双向转诊、免费测量血压等工作。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见表3。
2011年和2012年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表(表3)
由表3看出,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减少了平均1小时/天。
4.5 减少了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
由于分诊护士能够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又由于分诊护士向各科室医师进行电话预约安排患者就诊,大大减少病人就诊时不必要的候诊时间。门、急诊病人就诊时候诊时间见表4。
2011年和2012年门、急诊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表(表4)
由表4看出,门、急诊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减少了平均20分钟/人次。
4.6 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由于分诊护士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大大减少病人就诊时不必要的在其它科室的候诊时间,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因此,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见表5。
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表(表5)
由表5看出,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分诊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
4.7 减少了各科室医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由于分诊护士对门、急诊病人进行了准确分诊,从而使各科室医师减少了对非本科病人的不必要的体格检查、问诊及书写病历等工作,从而使各科室医师有更多的时间对本科病人进行详细的诊治。
5 结论
现有分诊工作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门、急诊病人对门、急诊分诊护士满意率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投诉,现有分诊工作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6 分诊工作进一步改进建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4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期间的安全舒适期望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妇产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维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于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患矛盾日益增多,尤其发生意外时,其家属往往把责任推给医院,追究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风险管理可以识别患者[1]、医护人员以及家属探视潜在的危险,进而及时评价,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损伤以及经济损失。本文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3±1.6岁,其中初孕产妇79例,经孕产妇61例,孕周32-40周,平均(32.3±1.2)周,患者平均体重(66.3±3.2)kg;平均身高(162.2±4.9)cm。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安置床位,维护好卫生环境,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以及陪护制度等;每日测量患者血压、体温、呼吸以及脉搏。定时巡视病房,做好基础护理和晨晚间护理工作。观察孕妇胎心及宫缩情况,发现患者阴道出血、阴道流液或异常腹痛及时报告,做好记录,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1.2.2 观察组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约束护理中各项活动;组织护士学习,让护士认识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应担负的职责;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定期组织风险理论培训,定期组织护士业务学习,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因素[2];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风险管理预防小组,护士长为组长。依据工作计划制定出每周检查项目,综合各个方面信息,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将潜在风险处理在萌芽状态;加强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改变其护理观念和服务态度,增强其服务意识,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患者安全。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管理工作、防范风险意识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护理人员单项评价20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使用t检验,P
2 结 果
比较两组护理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4.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护理风险是护理的抢救[3]、日常操作、处置配合等环节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对患者和护理工作者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范围包括患者、医护人员、护理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护理环境、药物、设备以及流程等方面,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4],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对各个方面风险因素及时评价并预防。保持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进而减少纠纷和事故。汪海燕在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中提出[5],科室应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此结论为本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发生风险时,医护工作者也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组实验发现,对妇产科的临床护理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完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记录工作能力,改善其服务态度,可以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有效的推进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最大限度地规避护理风险,保证了患者安全,维护了医患双方权益。综上所述,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在此鼓励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探索研究,将其优化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红梅.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89.
[2] 江新华.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3931.
结果:无缝隙护理组在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方面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与护理投诉次数明显降低。
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妇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52-02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以病人的满意为目标,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实行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服务,使病人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更完整、更仔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1,2]。为进一步研究无缝隙护理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对比研究分析常规护理和无缝隙护理的在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病人满意度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妇产科病房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为(29.5±3.8)岁。其中乳腺炎30例,盆腔炎2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子痫10例,子宫肌瘤10例,宫颈癌10例。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配合调查。②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③无精神病史。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无缝隙护理组,各50例。两组病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诊断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常规护理组按常规妇科护理,无缝隙护理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运行模式。无缝隙护理组针对无缝隙护理服务概念、整体护理内涵、护理工作特点和患者住院需求,制定了护理服务中无缝隙服务的具体要求:持续、专业、主动、及时、方便、全方位、人性化、个性化。
具体实施如下:①组织结构整合:实行总负责护士责任制,采取分组包干,配备管床护士、生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负责完成医疗护理任务和满足生活需求。科室制定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行为规范、服务规范及操作和服务流程、临床护理路径等进行细节量化,做到有效衔接。在实施层级责任制的同时强调分工是在协作基础之上的分工,在分工中协作。②职能改进:患者提出与医院有关的合理要求都可以得到回应。为了方便患者,我们尝试把一部分原属于辅科室的一些初级职能重新整合,将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检查和治疗措施归入护理小组,包括心电监测、血糖测定、动脉血标本采集、部分康复训练等。③弹性排班:根据病房工作特点和患者需求弹性安排每天的任务,安排班次,灵活采用小时班、辅助班等,改变交班方式,保证护理连续性。④简化表格书写:结合科室专科实际,我们自行设计护理表格,将多种记录单融汇一起,多数以打勾或填写数字为主;实行电子交班本,大大缩短书写时间,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⑤服务过程无缝隙:a.全程服务无缝隙:对日常护理服务、疾病护理等制定标准流程和临床护理路径。注重服务环节,做好接口对接。b.主动服务无缝隙: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评估患者需求、疾病特点,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细化服务内容。c.透明服务无缝隙:重视患者参与权与知情权,治疗与护理相关内容及时沟通。d.专业技术无缝隙:护士在监护、临床观察、应急处理、急救及沟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服务过程的重要保障。科室修定护理管理制度、护理流程、诊疗护理环境中不合理的地方;强化护士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规范各种护理行为,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同时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强化了对患者的安全告知,使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预防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e.护理安全无缝隙:建立无缝隙护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分析护理服务中的缝隙,针对性地改进,以保证患者安全。科室建立危重患者护理报告制度;建立特殊药品、管路、特殊护理标识卡;建立药品、器械、仪器日管理制度;建立节假日、夜间急诊安全管理制度,在环节和细节上做到护理安全管理无缝隙。f.心理干预无缝隙: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不同病种及人群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心理问题进行目标性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在心理护理时做到“三主动”。责任护士针对具体病例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⑥授权式管理:实行分层管理,做到凡事有人管,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管,发挥组长优势,一级自我监控到位,形成三级管理构架。
通过目标实现和质控结果,对患者满意度实行绩效考核,以体现多劳多得、高质高薪,充分激发了护士的服务热情,改善服务态度。
1.3评价指标。①患者满意度:采用冯志英等研制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系数)0.86,内容效度(经专家咨询认可)较好。②健康知识知晓同意采用自制的《妇产科健康知识调查表》进步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或t’检验,P
2结果
通过如上方法的论述,现将两组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方面的比较,主要结果(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无缝隙护理组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3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服务性工作。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质量改进的有效途径。临床实践证明,只有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提升满意度。无缝隙服务的本质是找出服务中存在的所有缝隙,再针对其根源进行改革。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实行无缝隙护理模式,使护士知道各自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职责和标准,使护士能够有的放矢高标准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缝隙护理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既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百姓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妇产科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成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点。本研究对妇产科常见的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妇产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226例护患纠纷案例,由专人负责整理、编码及录入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226例护患纠纷中,有91例是由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合格引起,62例是由护患沟通不善引起,30例是由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引起,43例是由患者或其家属的原因引起。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2006年至2010年各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护患纠纷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见表1。
表1 2006年至2010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2 护理措施及体会
2.1 努力提高护理技术
通过对以上护理纠纷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发现护理人员技术不合格,是造成护患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2.2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对病人有爱心、有真心、有耐心,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和产妇,从而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就诊满意度。
2.3促进护患沟通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长期以来困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很多护患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患者入院时接待的护理人员应主动服务,术前增加访视次数,术后重视随访。当病人对病情或护理操作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应耐心解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帮助患者解惑,缓解护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言语沟通以外,还应重视肢体语言的交流,亲切的与产妇及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放松,消除其入院后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非语言沟通(如手势、表情等)可以在口头交流上更好的达到交流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观察患者的姿态、表情,揣摩患者的想法和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沟通效果,将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在导医台可设立妇产科知识宣传栏,通过液晶屏幕滚动播放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减少因患者缺乏医护知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4 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
针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医院适当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对工作和生活有困难的护理人员,联合科室其它员工给予帮助,通过集体活动,调节不良情绪,助其摆脱困境,以保证在工作中有足够的精力。科室不定期举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护理人员适应在妇产科高强度下的工作压力;给护理人员安排安静、舒适的休息房间,使其能得到足够的休息。
2.5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妇产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基础。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护士之间合作帮助较少的情况,医院调整了护理人员职称及学历结构,建立了阶梯式的护理团队。护理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团队成员相互协助,以年老护士带年轻护士,以技术扎实的员工带新进人员,有效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新进人员迅速熟悉妇产科操作流程和仪器使用方法,并提高应急能力,较快的成为科室骨干力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妇产科管理人员做好护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保障,对各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仔细的整理、分析,从中找出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加以归纳总结,从而提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防范措施,并将这些措施赋予实施和落实。可召开护理安全与护理纠纷研讨会,由护理人员提出科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并给出解决方案,达到及时处理纠正护理差错的目的。
2.6 加大法制教育力度
随着媒体的宣传教育,产妇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敏感性有较大的提升,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避免法律上的疏忽引起护患纠纷。为此,我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各项法律法规及科室管理条例规范护理人员言行,使护理人员能增加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用法制的观念随时衡量自己的言行。护理人员应认真书写护理文书,记录清晰,忌涂改,做到所有记录清洁、完整。科室主任利用科室会议、病案讨论等机会,多次强调法律、安全、职责的关系,使护理人员随时保持警惕,在各自的岗位恪尽职守。
3 结论
3.1 护患纠纷及其发生原因分析
3.1.1 护理人员的技术
护理技术差错主要表现在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工作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细致等。有的新进护士缺乏应急经验,面对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等特殊情况时,缺乏心里准备,手足无措。有的护理人员对新购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这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产生疑惑,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3.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护理人员都容易产生不耐烦、急躁、激动等情绪。如情绪控制不好,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出现问题,这也是妇产科护士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之一。有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给患者以冷漠、生疏的感觉,甚至对患者不耐烦,呵斥患者,这归根到底在于这些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把患者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没有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另外,产妇及其家属对妇产科工作人员期望往往较高,使得产妇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较大,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较为敏感,言语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满、紧张、害怕等情绪。面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调整工作节奏,懂得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切忌用简单的几个字和生硬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以免产妇因精神紧张而发生难产或其它意外,造成护患纠纷。
3.1.3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有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法律知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遇到护患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职业行为。本次调查发现有28例护患纠纷是由于护理人员记录不详细或文字书写不清楚,对患者解释不到位等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言语的准确性。有的护理人员在公众场合谈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失误,使之成为患者投诉和争议的来源。
3.1.4 患者因素
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范围包括妇产科急诊患者、妇科手术、新生儿疾病等,工作量大而繁琐,难免出现一些护理差错。部分患者对此不理解,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态度要求过高,认为自己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利、监督权利、受尊重权利,从而对护理人员提出过分的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的报道有失公允,也使得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无理取闹,将小事闹大,使护患矛盾升级为护患纠纷。部分患者的自身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本次调查中我们即发现,平均每年约有3-4起护患纠纷的原因,是部分患者有目的性的言行所引起,他们试图制造纠纷,引起公众关注,以赢得公众同情心,达到减少医疗费用,或获取医疗赔偿的目的。这也说明,无论医院和护理人员如何努力,是无法彻底消除护患纠纷的。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的把护患纠纷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把患者的满意度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3.1.5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管理不善,也是护患纠纷发生的一个间接原因。妇产科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下降。有较多文献报道,患者对医疗费用的不满,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但考虑到医疗费用涉及到医院管理方面,是基层护理人员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本研究仅针对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未将患者医护费用造成的护患纠纷进行归纳和深入研究。
3.2 减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显示虽然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就诊人数的增加,护患纠纷发生次数逐年增加,但大多护患纠纷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护患纠纷发生率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说明我们采取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是恰当的。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开展对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深入探讨,提出更有利于解决护患纠纷的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韩国华:《妇产科护理纠纷的相关因素与防范》,《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第5期.
(2). 孙晓红:《妇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体会》,《医学信息》,2010年第9期.
(3). 马萍霞:《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护理研究》,2011年第1期.
(4). 邓亚丽,李晓玲:《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医学临床研究》,2007年第1期.
(5). 李华:《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护理研究》,2006年第11A期.
(6). 陈梅:《处理护理投诉应把握的4个环节》,《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10期.
(7). 李亚萍,藏玉秀:《浅谈护士心理疲劳与对策》,《护理学杂志》,1995年第4期.
(8). 朱海明,陈春华:《护理纠纷产生的因素及防范》,《现代医院》,2009年第2期.
(9). 宝洁:《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0). 王月枝,张美玲:《如何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产科护理工作中》,《中国保健》,2008年第14期.
(11). 曾宏玲,黄莉,向英:《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护理学杂志》.2003年第7期.
(12). 蔡艳萍:《产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外医疗》,2010年第28期.
(13). 侯同秀,侯晓娥,孙素清:《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年27期.
以这栋建筑为中心,以两千米半径画圆,可圈入2249张编制床位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4750张开放病床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2.2千米半径画圆,约2000张床位的总医院和450张开放床位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亦置于其中。
处在圆心的这栋建筑是中国人民第二医院(下称“二二医院”)去年底启用的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突围,成为二二医院院长白晓忠面临的重大议题。
特殊情怀竞争先
白晓忠办公室的灯光经常要在20点以后才熄灭,因为下班后,他习惯在办公室里学习一会儿再回家。办公桌上摆着最近读过的有价值报刊,重点之处还做了标记。
作为一名军人,白晓忠习惯于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种完美情结或许跟这所拥有光荣历史的军队医院有关,凡事永争第一是医院多年来的光荣传统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国际维和还是抗震抢险,无论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评比还是第十二届全运会医疗保障任务,甚至是参加合唱比赛,医院都会交出最好的成绩单。“既然花了时间,就要做到最好。”白晓忠表示,医院的这一特色传统贯穿于方方面面。
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已承担了十几次大型会议,近期就有4家军区医院参观。白晓忠介绍,医院在总体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流程打造等各方面反复研究、综合比较,最终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造价打造出了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的效果。
“医院的凝聚力和钻研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尊重民主决策,每个分项目的细节都要在大会上进行详细探讨。经相关科室的提议与论证,病房区的墙体采用了一般医院极少选用的白玉色,色彩明亮柔和;会议室采用可遥控收缩的座椅,充分利用空间,既可作为阶梯讲堂,又可用作员工活动中心。
周会时,急诊科主任写纸条建议在新楼外挂LED大屏幕,用于对外展示和宣传医院。医院领导班子采纳了这条建议,并把实验室调至LED屏幕后以解决采光问题,同时与广告公司合作解决高昂的成本和电费问题。
白晓忠的手机里存着四川省绵竹市人口局局长最近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是汶川地震失独家庭今年的再生育数据。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时任副院长的白晓忠带领两个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援,到灾区的第5天,白晓忠注意到,大部分受灾家庭失去了独生子女。而妇产科是二二医院的拳头科室,他于是认为医疗队可为失独家庭进行生殖健康体检,建立再生育档案,开展再生育全程服务项目。
作为当时唯一一家开展此项工作的医院,二二医院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原卫生部的认可,此项工作在二二医院医疗队的牵头下,进一步推广。如今,当时绵竹市的1148个失独家庭已有700余个家庭再次生育。几年来,绵竹市人口局局长每年都会向项目的发起者白晓忠发来最新的再生育数据。
特色学科占鳌头
在白晓忠看来,医院管理亦繁亦简。简单说来,就是处理好人才、学科、设备、设施几个关键词。
随着新门急诊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医院的硬件成为加分项。而对于人才与学科建设,白晓忠一直将其置于医院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兼顾其他学科,提高医院总体实力。“医院始终倾力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如没有学科,一切社会责任都将无从谈起。”他格外强调市场竞争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目前拥有4个全军重点学科,全军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全军妇产科中心也正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领军学科。
二二医院的妇产科一床难求,今年上半年的门诊量达到了16万人次,预计今年妇产科年门诊量可达到307/人次。
医院于2012年完成了全军辅助生殖培训基地和全军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的审批;2013年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全军妇产科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审批。
在此基础上,在白晓忠的学科建设规划中,检验科将努力升级为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儿科和传染科也将达到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标准。
学科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与白晓忠出任院长后实行的各种管理改革举措密不可分。
对不作为的老科主任,他通过各种形式施压,免职一批,调整一批,为年轻力量创造了发展空间。二二医院还不断招聘广告,白晓忠坦言,到目前为止还未招聘到最理想的人才,“但这是一种姿态,既是对人才的重视,也是对现有人才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