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因而,对于水利工程,人们不断要求其能发挥基本的工程,往往还希望在建设水利工程中重视其的周围景观的设计,以给你一美的享受。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各方面因素,结合美学方面的知识,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便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需要重视四个关键点:1)加强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涉及多方面,通常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如闸、坝、泵站等和其他管理用房、绿化、生活用房以及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在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总设计中,通常只是设计水工工程位置和施工图,并不考虑工程配套建筑和布局合理性及周边环境规划与设计,这样一来就使得水利工程只有实用功能,毫无美的享受。这就使得水利工程设计总图往往存在大片的设计空白,导致水利配套建筑和环境规划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此,设计者要及时更换设计理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与设计。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修建在与风景区结合的城市郊区地带,因而,水利工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除了要达到其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尽可能分布和布局合理,保证内部交通流线的简洁、顺畅、有序,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间的干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周边环境规划,设计出集环境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丰富的空间造型。最后,在水利工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上,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2) 建筑平面设计。类似于总平面设计,通常情况下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先经过水工、水机、电气等专业人员提出水利建筑专业需要的设备及布局,然后由水工和建筑专业的工作者通过实际考察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工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其中,建筑专业人员主要工作是调整好建筑布局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考察、分析建筑物是否能满足防火、使用功能、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的需要。此外,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综合利用情况。水工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往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的规划,在实际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想有效的实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协调发展,需要长期的磨合和适应过程,双方在不断的促进、多角度的来回商榷中,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相较于建筑设计,水工设计除了给水利建筑设计提供了艺术性的技术保障之外,还致力于建造新型的水利景观水利。总之,实现水工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不仅能美化环境,保证水利工程的基本使用功能,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要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艺术设计,还需要设计者们不断的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过程中,设计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随着人们品味的不断提升,建筑造型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其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不论选择哪种建筑造型,都不是凭借设计者简单的追求个性的臆造,而是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在整体环境下建筑也往往会由于体量的、功能的差异,各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设计者必须保证这种差异符合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如:水利工程中的泵房由于其功能的特点,其一般是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类建筑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便尽可能的实现这类建筑形体组合的丰富性。
在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设计与环境、功能相协调的建筑群。
4)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的颜色、质感及建筑的造型。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时,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水工建筑往往处在城市郊区或野外.因而选择材料时首选抗风性和耐脏性强的。其中抗风性主要是指选择的门窗能够抵抗野外超常风的侵袭;而耐脏性则主要是指选择不容易积尘土的、便于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表达水利工程建筑的特点,一般选择蓝色或白色等冷色调的颜色,但不可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在山水之间,往往紧紧依托大自然。水利工程往往具有季节性,通常在雨水丰富的季节或是汛期的几天发挥其功能,往往不需整年的运行。因而,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综合运用,设计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设计出集防汛、娱乐、休闲、观光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在未来的水利功能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的基础上,建设多功能水利工程,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实现水利功能的多方面价值,通过对水土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使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观光旅游景区,以便带动当地的消费,实现水利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水利工程面向社会、走向市场。例如江宁赵村水库工程,在合理的设计和开发下,其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因而,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在保证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创建优良的风景度假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美的鉴赏水平。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只重视工程的功能,还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分析,以便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的,与周边地理、人文等相协调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孙雪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2].张臣、范新忠.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
1、加快人饮安全工程实施步伐,*县*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计划已下达,重点解决氟超标地区耿棚镇耿棚村、夏桥镇南桥村、西三十铺镇仁和村、十八里铺镇十八里铺村和陈桥镇宋井村、陈桥村;慎城镇沙北村、新集镇商业社区、江口镇江北村、王岗镇金唐村、江店孜镇杨庄村、半岗镇前李村和黄坝乡黄坝村、鲁口镇鲁口村共4916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氟超标地区17444人,污染严重地下水地区27178人,其它水质问题4541人。计划进一步抓好建设管理,选好施工队伍,确保民生工程落在实处。
2、润左润赵古城保庄圩、堵口复堤项目已列入灾后重建项目,目前招标已结束,合同已经签定,抓好工程建设确保汛前发挥效益。润左润赵古城保庄圩加固拆迁安置征地工作已经启动,拆迁安置任务涉及到润河、关屯、半岗3个乡镇的611人。永久征用耕地226.28亩,临时征地1522.1亩(含外河滩地、堤压地等)。拆除各类房屋11521m2,果树267棵,一般树16596棵,坟墓181座。从现在开始,计划到*年1月底基本完成拆迁任务,确保工程全面施工;拆迁户建房全面展开,到*年3月底全面完成安置及土地调整工作,为主体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邱家湖、南润段行洪区进(退)洪闸项目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争取年底开工实施。
3、城市防洪工程可研报告已经上报省发改委,争取08年立项,尽早实施,目前项目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规划正在进行。
4、焦岗湖、八里河、西淝河三大洼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已上报水利部,争取08年实施。八理河洼地班草湖、五里井2座排涝站正在建设,除争取实施已经立项的建南河、保丰沟高水高排工程外,还需要新建许庙、八里河口排涝站,扩建陶坝排涝站,改建三道冲排灌站等。为彻底解决焦岗湖流域洪涝灾害,除争取实施已经立项的杨湖圩加固、高水高排工程、面上排灌配套和扩建穆岗排涝站工程外,规划在胜利涵修建皮元排涝站1座,抽排面积37km2,设计抽排流量16.7m3/s,装机1500kW。西淝河流域除争取实施已经立项的济河疏浚和重建济河闸外,还要对乌江等大中沟进行疏浚,修建乌江排涝站和必需的桥梁、涵闸等配套工程,对西淝河洼地进行治理。
5、许庙排涝站设计抽排面积为32.5km2,设计流量23.2m3/s,规划装机总容量2000kW,许庙排涝站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抓好工程建设确保汛前发挥效益。
6、城北新区水务大厦正在建设,争取明年建设完工投入使用;众鑫水利加油站各项设施已经建成,争取明年办好相关手续,投入运营;工业园区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正在招商洽谈,争取明年入住,发挥效益。
中图分类号: F426.9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21
水利工程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自不待言,而若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那么对周围生活的城镇居民也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当地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必然趋势。纵观现阶段新疆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现状,仍存在建设准备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对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
1新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新疆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一般水利工程大致相同,可从监管制度问题、建设准备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建设准备方面看,建设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质量意识不足是导致水利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但仍有部分企业,在尚未做好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工作之前,就展开工程建设。而应有的监督和审核工作做得不到位[1]。对实地的考察工作的疏漏,是导致前期设计准备与建设具体操作不契合的主要原因。
从监管制度上来看,原材料质量监管、操作规范程度以及建设管理力度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质量监管效果,浪费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时间。而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各级施工人员和领导者存在侥幸心理,片面的追求工程效率,或者试图钻制度空子,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程质量。
2发展新疆水利事业的几点策略
2.1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意识
一是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环节,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各级部门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将质量意识落实到所有施工人员心里,在施工前形成牢固的“质量观”[2];二是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与素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有必要展开技能培训,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整体结构以及水利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从而确保施工队伍能正确、有效、合理规范的进行施工操作,以高标准完成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施工进度。
2.2强化水利工程的监管制度
根据权责匹配原则,让各层级领导和施工人员均对自身工作负担相应责任。一旦因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失误导致逾期完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则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以此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和质量。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按规程组织施工设计并拟定方案,在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技术交底要避免遗漏。所有与工程质量和进度相关表格、资料,都要按要求完整填写备查。
一是加强对项目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要求交底,并为施工操作规范的制定提出相应建议,使之更加合理化和有针对性。项目工程师有监督、决断的权利并要为此负责。对于一些隐蔽而且重要的工程质量,要有项目工程师组织验收。
二是加强对建设人员的要求,一要对操作规程、质量标准以及设备性能熟悉,且能看懂图纸;二要具有极高的责任意识,对工程用具和材料悉心爱护,以提升各类设备、仪表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质量和精准度;三若设备、材料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则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三是质量监管部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重要一环,所以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来说,要对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工程各单元、分部以及单位进行划分。并了解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规范、技术规范以及工程招标与企业所的各项文件与规范。对水利工程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预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遇到操作不合规范等问题,可将施工叫停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应定期就工程质量检查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若一旦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则应督促责任人将事故内容上报。
3结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技术和工程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在建设质量等方面管理工作虽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建设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和控制。新疆地区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管理者,要不断提升建设人员素质、树立并强化质量意识。同时,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先进企业实践管理中汲取经验,在保证工期的同时做好质量把关,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樊君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新疆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J].新疆水利,2015(01):9-10.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public welfar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are carried out in the national plan under the control of. All kinds of projects, especially large and medium-sized projects have to go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ies and planning departments, and accept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planning department,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problem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逐渐突出,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和方法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在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新时期,我们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进行更新。
一、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我国水利工程自古就有,“兴水利、除水害” 一直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但是到了近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不断增加,除了稳定社会发展之外水利工程建设还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开展的比较早,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一直都不高,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农业和供水的发展。在近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在明显的发挥,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应该不断提高,所以,要适当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适应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利工程的建筑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除了基础的工程施工之外,还涉及到了“征地移民、生态环保、交通通信、水文地质等”众多内容,故而,相应的管理内容也就增多了,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同时,一个完整而成功的水利工程是需要不断论证的,这样就给水利工程带来了阶段性的特征,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论证立项、开工准备的前期阶段、工程建设的建设管理阶段以及竣工移交后的运行管理阶段。”在这些不同的工程阶段,其都具有一个即独立存在又需要相互协调的目标,不同目标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效果而言,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招投标管理问题
当前,招投标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多数工程所使用的制度,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在招标工作中委托低资质的招标单位,导致了水利工程各个参建单位的素质低下。很多招投标工作并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而进行操作,存在着严重的“虚假招标、违法分包或者转包”现象。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还存在着同体的问题,即“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统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很多管理行为不便实施,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就很难发挥。
2.建筑质量管理目标不清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对各类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各工程建设单位为了适应政策和大众的要求也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建设口号,但是 “质量第一”在实际施工中却表现的过于形式化,无法真正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质量。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管理队伍力量不足,水利工程需要大规模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而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有限,导致了很多管理工作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另一方面是我国水利工程的“计划性”导致了各个地方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着地方保护性质,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
3.工程施工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我国众多水利工程都是采用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并存在多层转包,在转包的过程中, 水利工程建设的实体资金在不断地减少,导致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除此之外, 工程施工工序也总是不根据相关标准而进行,这样就“降低了现成本,但大大增加了隐成本”。同时,在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正规的质量验收工作,如果某单元或某分部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建议
水利工程质量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以新的思路开展管理工作,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化水利工程设计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强化对工程设计方案和图纸进行审查,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要以工程特点和地理环境为基础,以我国水利工程相关设计标准为依据,建设单位要建立专业化的水利工程“图纸审查制度”,以此来防止图纸变更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政府角度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即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配全各专业监督人员,并对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进行相关专业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工程效益、社会效益和水利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而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前期准工作、工程的招投标、施工阶段及项目验收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一,认真编制施工计划。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施工之前建设单位要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并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标准要求,认真地编制施工计划,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第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项目法人质量终身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制实行定人定岗,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一项单位工程和每一个施工工作面的施工质量有人具体负责,不留死角和质量隐患。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质量管理责任书定期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对质量管理成绩突出的人员物质奖励,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到或到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处罚,充分调动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积极开展信息化工程管理。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主要是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工程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科学的分析,并存档,为日后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依据,并安装预警系统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3.完善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关系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的完善要从两个方面开展,首先,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要保证管理机构中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完善的制度和设备、健全的经济实体等。其次,加强财务监管力度。要赋予管理单位以“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适当的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如果发现亏损严重要帮助寻找原因并积极改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我国又是一个水利大国, 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利工程管理就是在深入了解水利工程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引导和管理才能确保创建优质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志红,马美兰.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问题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分布不平衡,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使农业生产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变,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水库大坝的灌溉工程、消除洪涝灾害的各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工程,这些过程不但能够保障农业的高产、高效,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但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未来的发展,农村的经济腾飞,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着长足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也有了大幅度的进展,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能够更好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了很大的保障。总起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意义非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民族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伟大的中华儿女和自然界的许多灾害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艰苦的斗争,尤其是水灾和旱灾,如大禹治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所以,只有通过抗洪救灾,疏通水道,发展水利工程,才能总结治理洪涝灾害的成功经验,也才能更好的造福人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从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的耕地面积就开始减少,但是,水利建筑工程却有很大发展,灌溉面积也出现成倍增加。由于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缺乏问题。使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并奔向小康。所以,现代农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这也是我国的设计要求。
第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更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三农”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我们国家的富强。所以,只有很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为工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打好基础,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我国的很多农副产品大都来自于灌溉良田,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直接影响着灌溉耕地的变化,从而对农副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受到灌溉农业用水量的限制,因此,只有合理利用灌溉水源,才能增大灌溉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这无疑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灌溉水源,实行低消耗高能效的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设施,是我们水利工程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使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协调一致,才能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更加和谐幸福,社会更加稳定发展。
现代农业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连,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以下几点措施:
(1)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所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根据本乡镇或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同时,各政府主管部门要抓住重点、统筹安排,按步骤、有计划的合理配置水资源,要讲求实效,加强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施工,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管理规划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2)积极招引资金,打开投资之门,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第一,要力争国家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从而使农村综合工程开发资金和大型灌溉工程配套设施的后续建造等资金的应用,逐步实现改造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变为优质良田,灌溉区域建筑物的维护和建设,分步对灌区设施实行改造,使灌溉地区的主体工程和田间灌溉设施有序统一,灌溉能力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助基金,按计划、分步骤的对一些旱地、洼地、沙荒等进行全面治理,同时要对农田里面的水利工程和水渠进行系统的节水施工改造,进一步提高田间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向着现代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另方面,要扩大招引资金的渠道,尤其是一些乡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改造和建设,在政府资金补助的同时,积极引领农民力所能及的投资并义务出劳动力,最大限度的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3)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行新技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化资源,建立起合理的、准确的网络化系统。充分利用各灌溉区域水资源,尤其利用好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技术,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才能提高灌溉质量,为现代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也提高了防止洪涝灾害能力。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足够的技术资源和资金,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为实现人民达到小康水平作出贡献。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经济角度分析,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其实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许多损害都是不可逆的,比如追求经济增长毫无节制的开采煤矿,毁林造田,任意排放污水等现象。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的打击,并且有些地区长期处于环境恶劣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因如此,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更加肆无忌惮,导致了恶劣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国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对气候造成的影响
气候是一个地区的常见气象环境的统称。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都有特点,通常情况下来说,气候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产生变化。但是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从许多方面影响当地的气候状况,比如灌溉方面,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水利工程建设范围会有比原来面积扩大的水表面积,在阳光的作用下,水面上空的空气会变得相对湿润。进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范围区域内产生降水。降水量有一个特征,在水利工程范围内,靠近水边的地区降水量少,相反,远离水边的降水量却增大。2)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原来的土地由水代替,水吸热和散热的能力与土壤不同,因此也就间接改变了气温变化的幅度,空气与水之间的能量交换要小于空其与土壤。
(二)对土壤条件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很多土地会出现盐碱化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水的侵袭,沼泽化概率比其他地域要大大增加。1)原来土壤的生态区由于丧失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土壤被水所替代,生物赖以生存的阳光和空气被阻隔,因此微生物会随着空气的隔绝慢慢减少,最终导致土壤变得贫瘠,因此生长农作物的能力下降。2)随着水位的上升,植物根系被破坏,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植被会消失,最终形成沼泽地。3)沼泽地的地下水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不断升至表面,经过太阳照射蒸发,讲盐分留在土壤中,是土壤的盐含量增大,长久下去就出现了土地盐碱化的状态,同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三)对水文条件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影响当地水文环境,上游的水利工程会对下游的河道流量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水利工程蓄水量过大则会造成水质下降,流量不均和干涸等问题。
(四)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人文环境和人口生存等造成影响,有些甚至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会将水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同时水面面积相应增大,水流量放缓,这样会从侧面上有利于带有病菌的生物的生存,一旦这种生物在下游大量繁殖,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很大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传染病,比如传染病、霍乱等。其次,对工程区的文物古迹做不到保全。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步伐都很迅速,但是在发展与生态之间很难做到两全。水利工程犹豫期特殊性,必须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才能进行建设,因此如何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是如今人们大力追求的话题。如果二者一直处于对立,那么将会引发更大的生态和社会人文问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也就不能实现。因此需要寻求有效办法,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河流发展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和水利勘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河流规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要根据当地的水文特征,同时随着河流区域经济变化造成的经济状况而变动,需要对多年前的测评结果和评估结果进行重新测评,最大限度地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其科学性,稳定性等,同时实施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
(二)加强水土保持的工作
一直以来水土流失都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无论是在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一定要将水土保持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于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尤其要引起重视,在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同时,将水资源的效益发挥出最大价值。另外,在节约用水的时候也一定要注重发挥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在水资源的管理中使之有强大的法律保障,并且使每个公民都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实现水利工程与市场经济的统一协调
一定要严格按照水资源的相关法律规定坚持流域管理与市场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整改,将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各项活动都有效的区分开来,最好是在对水资源配备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建立有偿使用的制度,使之得到行之有效的管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认知逐渐提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无论是初时的规划设计,还是到实际的施工之中,都体现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只有不断的进行探索、改进、创新,才能真正做到将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一大惠民工程。
作者:田建华 单位:于田县水利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一)水土流失容易产生涝灾
在枯水季节,水土流失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枯竭,造成河道的断流,造成土壤的蓄水量的严重降低,使得涝灾在枯水季节发生的频率上升。
(二)水土流失会造成河库的淤塞,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益
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
(三)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水利设施,使河道断流。
(四)水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等物质,使水体污染加大。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
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站在水利工程战略发展的角度,注重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在综合分析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薄弱环节,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二)制定水土保持监查制度
制定水土保持监督制度对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实行属地管辖和许可机关监督检查相结合方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该行政区域内所有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市以上立项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邀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到开工前有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期间有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程竣工有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凡是没有办理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将不受理主体工程验收。此外,还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制度。
(三)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
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也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途径。重点工程流域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一是在域内修建公路、开采矿产资源、开办企业等,必须考虑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作出环境影响报告。二是涉水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流域综合规划要求。一旦发现有违规涉水项目建设,应立即整改或叫停。三是禁止在域内坡度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四是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的采伐,必须制定采伐区水土保持方案。
(四)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
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在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也必不可少。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建设队伍来完成,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发挥水土保持工作中人的作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水保形象使人员力量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作为坚实的后盾。具体说来,水利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强化作风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办事效率、狠抓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符合实际的具体规定。二是要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作责任制度,使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各尽其责,有章可循。
(五)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1、水库枢纽区防治措施
水库枢纽区可以利用开挖方作为防治措施,即通过开挖方的综合利用进行防治。例如开挖方的石渣可以用于厂房区场地平整、进厂道路填方段填筑、临时挡墙堆砌等;而项目区的绿化覆土可以用土方特别是表层土来代替,因为这种土有机含量高;在坝体与山体的连接处、发电厂房后侧开挖边坡等处,设置浆砌石截排水措施。注意要在开挖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坡面上的松动碎石清除掉。
2、道路工程区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区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道路边坡处
道路的边坡处要通过撒播草种、植树种草来固定边坡土壤,保证道路边坡
的稳定性,并且要沿着山侧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山坡水。
(2)局部堆体边缘处
在库内正常水位以下的局部堆体边缘,可以进行浆砌挡墙护坡处理。
(3)道路外侧
道路外侧可以通过种植护路林进行绿化,并且要辅之以撒播草种来保持道路边坡的稳定性。
3、施工临时设施区防治措施
管理区占地施工初期地坪初平后可用作坝区枢纽施工场地,场地周边视地形需要增设排水沟及沉沙池。施工后期拆除施工场地内临时设施,并做好恢复植被造林、种草等绿化措施。
4、移民安置区防治措施
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表土剥离
表土剥离采用推土机推土并集中堆放,并且要用填土草包将四周进行围护,
注意表土剥离的厚度为0.10~0.20m。
(2)临时排水沉沙
临时排水沟、沉沙池一般位于径流区边墙的外侧,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可以利用混凝土或砖砌筑,要形成梯形断面形式,其尺寸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区域内排水流量的要求。
(3)景观绿化
景观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
5、料场防治区防治措施
取料场的选址要考虑到尽量少占用施工区以外区域,因此尽量选在库区内山体,或者是地质条件良好的山凹内。在料场的施工期,为确保施工安全,并有效进行水土保持,应设置砌石挡墙,并做好排水措施,对边坡的开挖可以采取分台阶开挖的方式,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在料场施工完工后,要视料场的具置进行不同的防治,如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料场开采结束后只进行场地平整;如位于淹没区外的,料场开采结束后应削缓危险边坡,并覆土栽植草本类和爬藤类等适合岩质边坡生长的植物措施。
6、弃渣场防治区防治措施
弃土弃渣可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凹地、大坝下游或水库回水区以外,堆置前可用砌石挡墙进行拦挡,并在堆置表面撒播草籽、种植小灌木等绿化措施,做到与周边环境相一致。
三、水土保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
要想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必须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有效的水土保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举例来说,梯田等水土保持工程的修建,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土壤的保水能力还能调节土壤的防洪抗洪能力,增加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水土保持工程还能降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爆发频
率,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还能提高当地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能防范自然灾害又能使土地增产,提高土壤的产出率。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土壤生态和经济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205-01
一、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4]。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4]。
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5]。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5]。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二、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强化各水利站所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意识
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同时,各水利站所要全面掌握辖区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既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又要向县局搞好服务,提出本辖区内的水利发展思路,供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
2.严格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务必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从安全帽、网罩、接电、现场布置、防火防雷、特殊工种、特殊施工、高空作业、机械设备、警示标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和具体的规定,在检查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目的是不留安全隐患。
三、合理规划水利施工过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工程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地石漠化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退耕还林(草)相结合、与科技兴农相结合、与农村改厕改灶改圈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在选点上,一是考虑项目区所在村(台子村)的贫困因素,使水保项目真正发挥扶贫效果;二是考虑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变对应治理为条件治理,真正达到生态和谐;三是考虑流域治理典型示范推动作用,将治理示范区的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开,扩大水保治理范围;四是考虑有利于县内各单位资金、人力、物力的整合建设。基于以上考虑因素,在小流域的规划选点上,从粮食主产区的角度出发,减少泥沙冲压,增加土地单产量,使农民增产。同时规划在经果林地块发展林下养鸡,广种绿肥和优质牧草,通过绿肥的转化利用发展养猪和养牛,继而推开沼气池建设,实现“水保-种草(绿肥)-养畜-沼气-沼液还田”的生态链,以此实现项目区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治理与开发并举,近期与远期并顾。推行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互促进,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互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行梯级开发,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治理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在施工中,按照地区研究课题原则,从尽量不占用农民土地的目的出发,在设计坡改梯砌埂、蓄水池的修建和排水沟的修建上,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少占用农耕地。特别是在水池的修建上,利用天然石壕进行围砌,形成假山形的蓄水池,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另外,在小流域治理中,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治理中,从改善人居环境角度出发,对旧院组进行建设,修建了通组的水泥硬化公路和农户间的串户便道,对农户庭院进行水泥硬化,彻底改变了村民晴热臭气熏天、雨天泥泞满地的脏乱差局面。通过治理,使治理区内旧貌换新颜。
参考文献
[1] 杨再月.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J].魅力中国,2010(8):120-121.
[2] 徐溧伶,李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J].中国水土保持,2010(1):12-13.
[3] 张玉荣,华丛丛,周红.浅议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机遇[J].山东水利,2009(10):55-56.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要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就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单一得建设管理模式,变追求水利工程某些单纯效益为多方面的综合效益,打造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发生,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人文旅游建设,搞好水电开发,支持农林牧业灌溉,兼顾竹木流放与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为一体的绿色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总之要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让水利工程绿起来、靓起来、美起来,不断提升现代化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1 真正树立“绿色”工程建设管理理念
目前,在各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一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创新思维跟不上,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落后的工作方式,如只追求单纯经济效益,综合开发规划不全面,如注重工程建设,轻视生态保护;注重经济收入,轻视环境绿化;注重工程管理工作,轻视人文旅游建设。总之安于现状不重视持续发展的思想依然存在,在工作中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粗放的管理方法,这些思维和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工程的建设管理的开展。为此,我们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以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目标与时俱进的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始终。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设管理与开发中去、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融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中去。以大气势、大手笔绘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蓝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局面。要树立水利产业带动观念,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作为一种产业经营好,要依托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来发展水土开发、生态旅游产业,要多轮驱动,实现现代工程建设管理的多赢效果。要合理合法的增加经济收入,在补偿工程管理资金不足的同时改善广大水利员工的生活水平。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突出“绿”的特色,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搞好生态景观建设、道路绿化建设、果木园林建设、草坪植被建设等。要突破传统落后的工程绿化手法,把“绿色”引向水利工程,使整个水利工程溶于绿色海洋之中。
2 使水利工程绿化美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依托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旅游景点,要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在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自然风光、区域人文优势和历史文物资源的同时,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创一流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加大绿化美化建设力度。坚持精心设计,绿中造景,点线立面,全面推进,创造具有水利特色的“绿色”工程建设管理格局,要把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防浪、护坡以及土地征用、确权划界等工作与工程绿化美化融合在一起,要增加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为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开发条件。通过绿化,坚持乔、灌、花、草合理布局,讲究绿化色彩、层次搭配组合,既体现自然景色,又突出水利工程特色,保证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形成优美环境,让水利工程更绿、更靓。做到水利工程生态化、景观化。把水利工程建成优美的旅游景区,最终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活及生存环境。
3 把绿色发展与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要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使绿色发展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在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须立足、着眼长远,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坚持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做到水利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快慢结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边建设、边开发、边破坏的弯路。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在所难免的,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堂。对此,水利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一定要理清水利工程建设同生态平衡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绿色化、生态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1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平衡之间的辩证关系
1.1 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以水资源的控制为主,实现防洪、灌溉、发电、航运、饮用等功能,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改变原有水流的流动方法,打破了原有水系统的生态平衡,甚至使原先的水系统脱离原有的生物群落,降低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进而产生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总之,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改良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开发建设不当也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理清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满足人的需求而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2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追求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食物,还在净化空气、维持水循环、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我们唯有在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多采取预防性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循环
随着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很多人缺乏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了解。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上,而且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所以造成了生态用水的大幅减少,产生了生物群落衰退、河流断流、河道污染等生态失衡方面的问题。但是只要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设计与绿色化建设,坚持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就能够实现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坚持水利建设与自然相协调的建设理念
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同自然相协调的建设理念,在加强生态水利、绿色水利等相关理念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化水利的建设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与自然环境的主动协调和积极适应。例如,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实现其供水、发电、防洪等基本功能,还需要让其在修复生态系统、调水调沙、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有所作为,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同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 ,在舟山市岱山县的水利推进工作中,就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岛屿较多的特点(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多以建设小型水库、山塘工程、灌区工程和高效节水工程为主,避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否则可能会引起海水倒灌等问题。
2.2 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机制
为了降低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后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在建设前,对水利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正面效益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并以此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和周边生态保护的主要参考依据。通常情况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的建立主要涵盖水利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内容,而且要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这样才能将水利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布局的科学性,才能真正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制定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做到扬长避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例如,对于岱山县这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来说(在2010,岱山本岛年缺水900万m3衢山岛缺水540万m3,秀山岛缺水86万m3),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打破原有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所以有必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对可能引起的水环境破坏进行评估,进而达到水利工程建设趋利避害的预期目标,提高水资源的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
2.3 建立对生态系统的补偿机制
为了减轻和缓解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和生态失衡,减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在交付使用之后,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有时甚至要开山断流、大动草木,如果在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后不进行及时的修复,单靠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恢复原状,这就凸显了构建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本着 “谁损害,谁补偿”和及时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和具体范围,从而使周边生态能够尽快的恢复到平衡状态。
2.4 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基本的建筑技术作支持,还需要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后加强技术创新,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河流演变、水位变化、动物迁徙、植物繁衍、泥沙运移、气候变化等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科学处理移民安置等问题,这样才能够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岱山县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拦蓄能力差,该县降雨又主要靠梅雨和台风带来的降雨,集中在4-9月,占全年总量的70%,所以必须加强多学科之间的技术研究,增强该县的蓄水能力、蓝水能力、节水能力才是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加深对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要在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交付使用后的管理等各个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实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和科学化水平,使水利工程真正的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敏.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 王吉生. 万家寨引黄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及保护措施[J]. 山西水利科技,2009,(02).
0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型水库工程的兴建往往会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被重视,但是对不利的影响尚无一个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改善措施和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技术日益先进,补偿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投入的经费在工程总投资中已占更高的百分比。
一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 ,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 防洪、 航运、 灌溉、 供水 、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 、涝、旱、 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 生活环境;为防洪 、灌溉、 发电、 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 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石化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煤炭运输给公路、铁路及水运造成的压力。
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通过调节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不仅可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利于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条件等,还可以促进渔业养殖、 开发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 、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二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库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停滞水域,由于太阳辐射和水的理化特性,造成一种同原来天然河流完全不同的水域环境,从而给水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种种影响。例如,大多数深水水库的水质,尤其是水温,是沿水深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层分布的。水库深层,其水温低、溶解氧少、游离一氧化碳和还原态物质多、浑浊度大。
水库蓄水对上游的淹没,导致的土地、自然文化遗产、景观、移民、动植物栖息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等的损失和破坏。
水库调蓄,对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气候等产生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山体滑坡、地下水位抬升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水质富营养化、水面蒸发量增加等。
水坝对河流的阻隔,使江河水的自然流态发生变化,打破了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如洄游生物迁徙途径破坏、湿地和林地损失、上游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冲刷、河口后退、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而洪水、地震、战争等可能导致的溃(垮)坝,使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风险增加。
在水库蓄水的同时,也将泥沙拦蓄在水库之中,河床逐渐淤塞,致使河床抬高阻碍河道行洪,减小了河道的过流能力,导致水库上游相同流量的洪水水位逐年升高,高水位发生的频率增大;而水库下游河道冲刷加剧,洪水冲积层丧失,甚至引起河口的海蚀等。
在水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一旦水利工程的作用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 。例如,灌区的过量引水,会导致下游地区河道断流,河流生态退化,地下水位下降,不当的灌溉方式则可能带来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水浪费,这些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下垫面植被破坏,导致洪水泛滥;污水的排放,超出了水体的纳污能力,出现了水污染;干旱缺水导致沙漠化,沙尘暴使空气浊度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跨流域调水,对调出流域的下游因水量减少产生的生态影响,如供水安全、 河道断流、 河口萎缩等;对调入流域的可能影响,主要有工程沿线的移民安置、 水质污染、 水生微生物传播疾病等。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开挖,这不光是对地表大面积的剥离,而且大量的弃渣将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沿河两岸的田地荒芜。如贞丰县水车田水库的建设,除枢纽工程外,光干渠就有三条共长45km,绝大多数渠线位于半山腰,坡面较陡,不仅开挖困难,而且大量的土石方沿外坡滑落,给坡面植被造成大面积损坏,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造成部分地段河道淤塞。
总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和移民问题,对泥沙的影响,对气候、 地质、 水体、 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三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要求人们积极参与,保持和改善地球生态系统,完全地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同时要考虑下一代。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应遵照标准的生态环境规范,合理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1应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这对于有效减免水利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水利的生态环境效益起重要作用。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开展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已成为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的必备文件。 但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主要在决策阶段和竣工阶段才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评估或控制,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 、设计 、施工运营等阶段,因此,在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应该考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2尽快研究制定出能反映人们现有认识水平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生态环境综合及关键要素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制定各类工程对各类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量化评估标准。 而且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核算,以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综合考虑社会、 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切实在水利工程规划、 建设、 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强制性 、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3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计算和补偿方法,特别是创新移民补偿机制。 要根据一些生态环境要素的需水特点,利用水利工程的调蓄有利条件,适时进行补水,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 ,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
4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掌握河流的演化、泥沙的运移、动植物繁衍、气候的改变、移民的安置等规律和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