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实践精神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自二十世纪60年代诞生至今,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在飞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依然是每个立志奉献的中国公民的应有意识。把雷锋精神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并加以深化和与时俱进,更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追求的新时代精神目标。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水平,更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平,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雷锋精神尤为重要。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持续不断地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锻造大学生的实干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具备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重担的双重素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以雷锋精神为指引、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笔者认为,在以雷锋精神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雷锋的实践活动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开
高校要致力于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感知雷锋精神、感悟雷锋事迹,使得学雷锋社会实践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开展,并最终为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学生素质、涵养学生心灵发挥出重要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12年3月,研究生院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学雷锋在行动”主题征文活动。研究生院大力宣传,积极营造氛围,认真动员每一位同学,最终上交征文200余篇,5人获奖,并由于组织得力,稿件数量多、质量高,获天津市“学雷锋在行动”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这在全院掀起了学雷锋的浓厚氛围。暑假期间,研究生院又组织了赴河南南召山区支教活动,义务辅导山区孩子半月有余,获得天津市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
二、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雷锋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作用格外凸显,正是由于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直观生动,能够很好地弥补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教育形式单一的缺点,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增强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宣传效果。
具体来说,要抓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来进行。学习雷锋的实践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支教、进社区等形式,高校可以引导广大学生引导广大学生写自己的“雷锋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雷锋班级”、“雷锋小组”等优秀道德典范的宣传和表彰,让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宝贵品质在大学生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或是开展“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接近义工团体等等,利用各种实践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活动,将雷锋精神真正融入课外实践。在踏实开展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在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牢固树立起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意识,保持坚定正确的思想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的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三、以科研优势为依托,做到科研与实践有机结合
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具备了强大的理论研究优势,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理论优势普遍集中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得尚不够充分。高校应当以理论优势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报告等形式,深入研究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时总结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形成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再将这些成果及时纳入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中去。
此外,高校还应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常态化,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雷锋活动月,同时还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中来,引导大学生自觉的将学习雷锋精神、践行学雷锋活动的热忱“纵向传承、横向感染”,培育广大青年学生奋发向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力量,以使雷锋精神生生不息。
四、结语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表现,是每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其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决定了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一位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都应当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的时代精神。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雷锋精神指导社会实践、发挥科研理论优势并使实践活动常态化等三种途径,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使雷锋精神大学校园不断发扬光大,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同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仅是用脚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铸就了伟大的精神财富――精神。将精神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开拓创新、立足社会、克服困难,使他们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培养实践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解读精神内涵
1.1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在当时严峻形势的打压面前,革命者并没有屈服,而是积极探索成功的方向,开始战略大转移,漫漫的两万五千里,克服了雄关险隘的阻隔,摆脱了敌人的包抄合围,依靠坚定的信仰,向着理想,不断前进,最终获得了的胜利。
1.2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
是在十分艰难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下进行的,遥远的路途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但是这些都没有停滞前进的脚步,他们以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生与死的边缘,战胜了各种困难。
1.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紧密依靠群众,是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革命者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关爱人民群众,保障他们的权益,同时能够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在整个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千方百计的支援作战,成就了胜利这一伟大传奇。
1.4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
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域的队伍并肩作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这种凝聚力帮助他们打败了武力强大的军队。这种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使得中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集体,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一步一步走向革命的胜利。
2精神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价值
2.1内容契合
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发现,社会实践可以把精神中树立坚定的理想目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以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等优秀的基因嫁接进来,加深学生在对精神的理解。
2.1.1树立坚定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开展之初,首先要树立理想目标,在对时事政治关注跟踪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不超过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前提,适当拔高,以激发潜力。目标一旦选定,要持续跟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
2.1.2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有可能遇到来自某些方面的阻力,这样就督促参与的同学要迎难而上,拓展思路,找出解决办法。
2.1.3以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
大学生社会实践涉及各种社会关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与各行各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和个体联系,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从而形成以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的思想。
2.1.4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
在精神里,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前提条件是组建团队,而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既定目标。
2.2情感共鸣
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的支撑点,这一支点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予以具象化,从而让他们真正树立符合时代主流的价值观。
2.3榜样感召
实施社会实践要以精神为示范,这种感召作用比任何说教都要有效。在社会实践的启动和执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一榜样的力量,宣传精神,充分发挥其感召作用,把这种精神具体为人格形象,实现从抽象理论规范向形象榜样示范转化。
3精神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3.1以精神为依托,开发有特色的社会实践项目
加强大学生对精神的认知,将其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机制。需要将统一性和多样化相结合。在操作流程和规范上统一,但是在选题、形式和内容上有多样化。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民生、关爱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精神引入实践项目中去。
3.2通过革命教育,实现精神实质化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依靠简单的理论说教难以让他们把社会实践和精神结合起来。因此,在导入精神的时候,必须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时效性。革命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之一,而在社会实践平台上展开的革命教育,能够让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3.3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提升社会实践效果
从精神到文化,有效使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文化的理论研究,利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热情,在实践中调动当代青年对精神学习和使用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3.4把精神融入网络平台,实现社会实践的宣传效果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社会,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无不受到网络的影响,要充分发挥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也必须将其融入到网络平台中去。把社会实践的过程、内涵和意义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发送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其潜在的精神内核,传播正能量。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领悟精神,切实将这一塑造了伟大奇迹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84-02
一、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1.缺乏针对性。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较为单一,主要活动为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支教等,这种内容枯燥和形式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度,也缺乏针对性。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以参观为主,缺少真正的动手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虽然参观也是一种实践和学习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过于单一,不符合认知规律,导致学生无法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最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总结,导致学生无法对实践学习的成果形成系统的认知。部分学生即使参与了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习,但是却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而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机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健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机制。条块化的管理导致大学生实践资源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出现社会实践效率低下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社会实践管理中,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导致社会实践的无序化,比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支教活动是由校团委负责管理的,而科技竞赛则由教务处负责,这就导致了社会实践资源的分散。
3.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提是必须要拥有一个设备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较为形式化,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得不到满足,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认知都存在一定误区,对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高校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4.社会实践专业不对口。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但是社会实践的安排却没有跟上进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未能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最终也未回归到课堂。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且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敷衍了事。
二、社会实践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知识面决定着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越广泛,学生越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增加知识储备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打破专业知识和思维定势对学生思想的束缚。社会实践就是打破专业束缚的重要手段,将教学活动拓宽到了社会层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非专业性的东西。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高职院校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2.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赖于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主要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宽裕,许多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动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必须独立解决这些难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中,学生需要和形形的人打交道,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需要学生自行控制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了专业学习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较强的服务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如何让社会实践切实服务于大学生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提高自身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效果。
1.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先进性和时代性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已经受到了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教育,还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着眼实际,切实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解决重点难题。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让实践活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在密切和社会各界联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了确保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有必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的体系中,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系统,重点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通过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开展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实践总结的意识。
3.增强社会实践的计划性。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计划性,导致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理论教学课程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实践,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提供技术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丰富了高职院校实践活动的内容。
4.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所以安排的实践内容必须和专业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源泉,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也高。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社会实践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阅历浅的问题,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社会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意义远不止于此,更深层次的意义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小磊,康永征.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8).
[2]李保红.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3]张霞妃,朱军.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平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2、何时展开对收集资料的筛选,访谈内容的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阶段。
3、何时进行撰写调查报告、访谈报道、研究性小论文阶段。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另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的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2.学以致用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65-01
一、社会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1、社会建设的内涵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建设的内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它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是基本一致的。
2、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制转型、制度转型及文化转型。体制转型,主要从所谓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社会体制”的形态过渡,这是一个二、三十年间就能完成的历史过程。制度转型,就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制度的转型,目的在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未来秩序,这是一个需要两到三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过程。文化转型,意味着一个社会或民族精神信念、思维方式、观念体系及心理结构从根本上发生更新与转变,这是社会转型三方面里最漫长的。
当社会转型的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中国特色”。
1、人文精神的缺失难会给社会建设的抉择带来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为物质生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更加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但伴随着社会“物化”状态的,是社会中的部分成员在物质的诱惑与驱动下的理想信念的消解,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失去了对进步理想和信社会建设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路径 念的追求,甚至泯灭理想、丧失信心,异化为物的奴隶。一些公共权力在面临物质诱惑和侵蚀时,也出现了的权力异化现象。“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很难在一个缺少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建设领域,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建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这是结果,需要通过制度的实施来得以实现,但在部分社会成员精神领域理想信念消解与部分公共权力出现异化的情况下,我们难以保证所选择的制度的正确性。
2、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社会建设不能沿着正确轨迹前进
由于人文精神缺失,市场竞争带给人们和生活各方面太多压力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道德水准下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道德缺失的严重性和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社会道德水准下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道德问题上,社会中多数人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他们的行为能力。人们在道德认知评价的接近性程度远远高于人们在道德行为现实选择上的一致性,不少人可以做出符合通行要求的判断,但涉及个人的实际行动时,却常常不能做出合适或正确的选择。由此在社会建设方面带来的问题是,即使我们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制度抉择,却难以保证人们能够遵循。因为,就构建社会秩序的两大支柱法律与道德而言,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只不过是一种最底限的要求标准,并且,遵守法律与道德水平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应该沿着“经济―制度―文化”的路径进行,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前的情况下坚持社会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原因。但在有关社会建设的理念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文精神在社会建设中的最终决定作用,因为笔者坚信:文化是制度的内核,制度是文化的载体,经济则是制度的结果。
3、人文精神是社会建设的内驱力
步入新世纪,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和最高的价值目标是“人类解放”。在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内涵的文化自觉,即以人文精神的确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没有一种先进的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没有一种进步的文化精神为人提供价值支撑、行为导向和力量整合,社会将失去秩序、稳定和前进的方向。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尤其如此。换言之,21世纪的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向现代化迈进,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不能没有文化的自觉导引和支持。显然,人文精神是社会建设的内驱力。
4、人文精神是守护民族精神的长城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都受到商品大潮的强烈冲击,一个引人注目的走向就是精神层面的物化(商品化)和浅化(世俗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西方文化观念也依恃其发达的生产力,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高水准的物质享受为动力,以自由放纵、感官刺激为包装,对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传统(核心是价值观念)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当一代政治信念和意识形态随着历史转换(经济变革)淡出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剧增激发了许多人的物质欲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学、民主、理性、纪律、勤俭的时候,如何实现价值重构就成为我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总之,将人文精神纳入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03-02
教育应该从人本性的角度出发,把人文教育置于教育的关键层面。如今的高校不断的扩招,研究生人数攀升,与之对应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比例也不断增多。作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担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对于医学的人文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德,医德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是临床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时间还远不能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医德教育。作为高层次医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对于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一、关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看人文教育现状。人文教育主要是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这时期正是学习高深专业知识的黄金期。由于读研期间,他们更多地重视科研而轻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对于加强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很重要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基本上由医学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三大类组成,其中美国在硕士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要做好人文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这也恰恰是人们重科研轻人文导致当前社会各界呼吁应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建设的原因。究其主要原因,在现阶段看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人文精神培养课程有限,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医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又与医学课程缺乏有效衔接和渗透,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由此看来,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导致当前人文精神匮乏的直接原因。
2.从硕士研究生受教育过程看人文素质现状。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来源于理科生,在现行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理科生注重科学性培养,忽视人文素质,这是不争事实。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文精神教育缺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仅仅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公共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同时,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导致我国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往往注重医学生科学性精神培养,从而造成轻视人文知识、精神、实践等现象。加之,当下社会功利行为盛行,医患关系物化现象严重,导致医方与患方矛盾突出。根据一项专业调查表明,医学生口语表达、实际动手、心理干预、协调沟通等能力层面相较于综合性学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医疗中,出现只见病情不见人、不能有效胜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现象。另外,思想修养方面,医学生存在个人主义,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心理干预能力差,很难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压力,工作满意度较低。他们留给患者的印象就是情感比较冷漠。
二、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就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是十分迫切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于卫生更高层面的需求,这决定了医学类研究生将面临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类硕士研究而言,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技能的同时,又能担任独当一面的带头人或骨干角色,并且要求他们综合素质要很强,人文素养也要非常好。现代社会需要能够对社会和行业负责,并且具备高尚情操以及非常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幅度的扩招情况的凸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种不良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功利主义思潮也在社会上不断的蔓延,影响其实非常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往良性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会引起广大人民和整个社会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怀疑。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缓解医患关系矛盾,营造健康的良性的医疗行业内风气已势在必行。对处在医学高等教育塔尖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就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病患不仅仅是生物属性的人,同时还是具有完整的主观意识和社会属性的人,更加注重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医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医学人才。这要求他们不仅注重医疗技术水平,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修养,自觉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然而,当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却不令人满意。衡量一个医生是否合格,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忽略了人文精神是可怕的。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已刻不容缓。
三、重塑当代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精神
1.在课程教学与学术交流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众所周知,研究生的导师在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所以,导师在对整个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的精神和教育,特别是在学术指导过程、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导师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修养,指导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做人和做学问上都能成功,取得双丰收,达成双赢的结果。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广大老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必须充分了解医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学科的教授,在教授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和人文的很多方面,在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广大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将人文与医学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人文精神合理地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使专业课显得形象而生动,医学研究生学习起来就有比较好的效果。据我了解,在大部分的医科院校中,目前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以“两课”为中心。这不利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育。人文学科都具有大众性和社会性,我们应该将它与医学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否则情况效果不能让我们满意。医学院校应该开设一些诸如医学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等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和临床科研遇到的伦理和人性等密切相关的一些专题,让人文精神和学科有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2.通过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项目来提升人文的修行。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素质中要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修养。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或是研究机构,它们都应该给研究生更多服务大众的实践机会。例如,医科类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广大的研究生下到基层送医送药,定期到欠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地带参与一些医疗救助的项目和活动,进而让学生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时弥补自身的人文素养的不足,不断提高人生境界,明确社会角色,提升救死扶伤的人文情怀。
3.以高尚的医德作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要作为一名杏林高手,医学生就要在自己心中有一个高尚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实际的临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化解矛盾,处理好医患关系。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学生,只有心存病人,回报社会,才能真正做好医生。很多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做得很不到位,对待病人爱理不理,遇到矛盾也不主动化解,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所以社会上针对此的负面报道和评论特别多。实际上,在医患关系中,我们应教育医学生要用爱来点亮病人的心灯,让医学类硕士研究生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教育他们开展人性化的诊疗,鼓励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爱心、温暖更多地献给病人,让他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提供全方面服务。我们还要教育他们积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建立强烈的归属意识,以医患和谐为荣、以救死扶伤为荣,自觉去弘扬高尚的医风和医德,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类医学的精英人才是整个行业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和促进医学生,特别是高层次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培育,促进他们全方面的成长和成才,使其既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又有人文情怀,能体恤患者、尊重他人,并且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人文教育切实可行地推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当中,使其为我国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4.
[2]王国平.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71-72.
[3]李伟,张海东,龙跃洲,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20-21.
[4]严晓萍.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西北医学教育,2004,1(12):12-51.
[5]王蓉蓉,廖端芳.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2005,13(2):150-154.
[6]刘明捷,张前德.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5-248.
[7]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1.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05-01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精神病人的权益也日益得到广泛关注,以致在精神病人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常需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以明确其行为当时状态及法律能力。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涉案行为的特点,本文收集涉及刑事犯罪的精神分裂症鉴定案例共73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本院于2008年1月一2010年12月间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精神分裂症的涉及刑事违法行为的案例共73例。
1.2方法
对入组案例的相关鉴定资料及案发时相应涉案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73例中男性54例,女性19例;年龄13~65岁,平均33.71±12.46岁;其中l8岁以下者3人,18至45岁者49例,大于45岁者21例;受教育程度:文盲5例,小学文化28例,初中25例,高中14例,大学1例;职业状况:工人10例,农民29例,无业30例,其他4例;婚姻状况:已婚32例,未婚30例,离婚9例,丧偶2例。
2.2案情及鉴定结果
在本组案例中,案由主要是故意伤害(包括杀人7例)24例、涉性案件共16例(被害11例、5例)、盗窃15例;鉴定结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例、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9例、无刑事责任能力39例;性防卫能力削弱2例、无性防卫能力9例。
2.3两性涉及刑事案件案由比较
在本组案例中,男性54例,女性19例;男性涉案鉴定中案由主要是故意伤害(包括故意杀人6例)20例、盗窃14位、6例、抢劫3例;女性涉案鉴定中案由主要是被害11例、故意伤害(包括杀人1例)4例。
2.4两性涉及刑事案件责任能力比较
54例男性涉及刑事案件法律能力结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例;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7例;无刑事责任能力33例。
19例女性涉及刑事案件法律能力结果:限制刑事责任能力2例、无刑事责任能力6例、性防卫能力削弱2例;无性防卫能力9例。
3讨论
在各种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最常见的案例,也是与犯罪行为最为密切的精神病[1]。本文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涉及刑事案件时以故意伤害(包括杀人7例)24例为多(占32.88%),其次为涉性案件共16例(占22.22%),盗窃15例(占20.55%),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及刑事案件大多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防治和该人群的监护。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障碍、感知障碍、情感障碍及各种病理性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受损而造成危害性后果。本文调查还发现全部的73例案例法律能力评定结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仅4例(5.48%)、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9例(占26.03%)、无刑事责任能力39例(占53.42%);性防卫能力削弱2例(占2.74%)、无性防卫能力9例(占12.33%)。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及刑事案件时,案发当时大多案例的辨认和或自控能力受到损害,甚至完全丧失。
本调查还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及刑事案件时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男性居多,而且案件社会危害性较大,考虑与精神分裂症起病多发生在青壮年,早期症状常常被家人忽视,加上男性患者体格健壮,自控能力较差,易于冲动有关[2]。不容忽视的是女性涉案的鉴定案件中,被害占首位,考虑与一些家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关心不够,监管不力有关,提示应加强对女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监护管理。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及刑事案件时,其社会危害性及社会影响较大,为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监护管理,维护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矛盾,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
一、形成合力,抓领导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层层动员,相继召开8次全区性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多次部署,反复强调,先后2次对照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自我测评,查找差距,自加压力。区五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6个工作组和10个检查组,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各街道、社区及重点职能部门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强化执法力度,从9个部门抽掉人员组建“9+1”综合执法队,经过层层动员,全面落实,迅速形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气势和浓厚氛围。
二、健全机制,抓责任
与社区和基层单位层层签订创建责任状,为3万多个单位悬挂“门前三包”责任牌,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到“用心查找问题,走下去;用力解决问题,动起来”。坚持推行“24小时理念”和“辖区理念”,对辖内问题不论责任部门,实行先主动承接,第一时间处理解决。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干部问责制和创建工作目标奖罚追究制度,把创建工作与干部绩效考评挂钩,创建成效与考评结果挂钩。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真正做到“三落实、三到位”,即“组织落实,人员到位;任务落实,行动到位;经费落实,措施到位”。
三、服务社区,抓实效
向社会公布创建工作24小时举报电话,对市民举报的问题及时落实处理,对历次点评会上涉及区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社区全面开展“创‘四无’建‘六无’”活动,对群众关心的卫生死角、黑网吧影吧、城市“牛皮癣”、无照经营、黄赌毒和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创建工作赢得98%市民的支持和踊跃参与。
四、丰富内涵,抓创新
立足社区,创新工作,在街道社区率先试行全省第一个“议行分设”的社区管理新体制;在街道社区建立全省第一个社区楼宇联合党支部;在员当街道社区开办全省第一家“社区道德仲裁法庭”;在街道社区建立全省第一个“阳光网站”;在开元街道深田社区创建全市第一家社区“悄悄话室”;在街道社区第一次推行社区保洁员挂牌上岗制度;街道社区居民还自发组建了全市第一支社区“老人除癣队”。区首创的“爱心超市”和“公共部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双双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今年月,区委、区政府将每年五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全区“社区志愿者奉献日”,我区3万多名注册志愿者、1160名关工委成员和1000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已成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年多来,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与省、市文明委的要求,与全国、全省测评体系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再过26天,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就要在开幕了,这次比赛将是我市向全世界展示“文明之城、艺术之城”的一次重要契机,作为中心城区,我们将全力以赴,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新提高,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宾客的到来。
一是宣传氛围要有新气势。要通过各种媒介,强化宣传,大造舆论,在车站、广场、各交通要道悬挂大型公益广告,在社区宣传栏、社区简报、楼道告示栏内刊登张贴“合唱节”的相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要继续办好“温馨、魅力”百场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市民的文化生活,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展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是市民素质要有新进步。要加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力度,深化“道德新风进万家”主题教育和“文明礼仪”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宣传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知荣辱,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在全区倡导人人都有一张“文明嘴”、一对“文明手”和一双“文明脚”,充分展示文明城市的风采和特区文明市民的良好风貌。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5003006
一、引言
精神分裂症常被认为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所产生的全面性影响包括精神症状干扰、社会退缩与混乱行为等。身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除了在生理上受到了疾病的痛苦,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尽管各类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但是对于他们受损的社会功能及精神残疾却无能为力,这也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我国部分精神卫生中心与精神病院引入社工,试图在病人心理社会层面的调试能够有所革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服务包括适应与治疗,前者涉及入院适应、出院适应、社区融入等,目前在国内已有较为广泛的尝试;而后者涉及心理社会层面的治疗,相应专业性程度高、难度大,只有为数不多的精神健康社工在进行探索性努力。本研究即以后者为研究重点,试图探究社会技能训练对于改善慢性精神病院生活质量的成效,以期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积累更多经验。
二、文献回顾
在当今所有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治疗中,社会技能训练(social skill training)是一个高度结构化、且具有明确目标与效果的治疗手段。它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体的传统医学治疗模式的有益补充,处理病患受到精神病理症状所影响的心理、社会与生活层面的失能问题。通过社会技能的训练,可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症状与服药问题的管理能力;加之在生活技能和人际互动技能方面的学习,为患者提供演练生活角色的机会,使其超越单一的患者角色,尝试拓展更为多元的社会角色与功能。因此,社会技能训练被视为是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1.社会技能训练自1970年代至今,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社会技能训练加上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治疗模式,能够有效地协助精神病患者学习和发展合适的生活技能,以促进生活质量。学者Pilling[1]和Kopelowicz[2]等人指出,近10年间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历经了明显的变革,过去治疗者经常仅仅运用行为治疗策略,而且较为重视社交技巧的训练,近年已逐渐扩展了多层面治疗内涵,增加了药物、症状与自我管理等内容。然而,我国学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社会技能训练的范围仍然局限于社交技巧的层面,而且大部分学者直接将Social Skill Training 译为社交技巧训练,范围较为狭隘。
综合国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社会技能是个人影响和操纵他人的行为模式,是和他人产生互动的技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社会技能障碍是相当显著的病理症状之一,不论患者是否有严重的负性症状,都可能有社会技能的障碍。而社会技能训练源于学习理论,运用各种治疗策略,训练精神疾病患者发展社交技能,并进而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会技能训练是针对无法对社会情境做出适当反应的个人,提供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透过有计划的训练活动,协助个人改善其社会关系。2.社会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实践就社会技能训练的治疗效果而言,通过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社会技能训练最明显的治疗效益是提升社会适应及社交技巧,半数以上研究显示精神症状改善。各研究所常用的测量指标主要有三类:精神症状方面(精神症状的变化和再发率)、社会功能方面(社会适应、社交技巧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主、客观生活质量)。目前社会技能训练研究的测量工具中,在精神症状方面仍以BPRS为最多,社会功能方面有整体适应量表GAS、社会适应量表SAS等,生活质量方面包括有QOLS。整体而言,大多研究社会适应和整体功能为社会技能训练的直接效果[1-4],然而不同研究对于改善精神症状的效果仍有着不一致的结论,这通常由于各研究的研究对象都是病情较为稳定或接受低剂量药物的患者,所以不容易发现明显的改善症状,仅个别研究显示阴性症状有所改善。3.现有社会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中的局限首先,我国现有关于社会技能训练的研究多偏向于儿童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与社会技能相关的因素探讨。而涉及精神病患者社会技能的研究屈指可数,现有的研究包括:学者卢世臣[5]等人研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及幸福度的影响,学者崔勇[6]分析了社会技能训练对于精神病患者药物处置的影响,学者李梁[7]探究了社会技能对精神病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学者杨秋兰[8]研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其次,关于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是将其与社会技能的康复训练相联系在一起的并不多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此外,以往所做的研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社会技能内涵设计的缺陷、样本同质性较弱、实验设计的限制等。
因此,此次针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技能训练的成效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目前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检验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三、研究方法
1.“同舟共‘技’”病友小组的设计架构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性技能训练就被Anthony以及Liberman等应用于精神病人的康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社会技能训练的内容逐渐拓展丰富。学者Kopelowicz等人指出,在精神病患领域,社会技能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抗精神病药自我治理、识别病情复发的预兆、应付精神病性症状、整洁与个人卫生、闲暇时的文娱活动、解决人际交流性难题、工作场所的基本准则、寻找职业、重返社区、约会和亲密行为、使性生活安全满意以及进行友好社交会谈等12项。[2]借鉴上述分类中各项内容,根据实用性原则,删去不符合我国慢性精神病患的部分;研究者设计了“同舟共‘技’”病友小组的社会技能辅导方案,用以对上海某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进行系统训练。其中每项技能的训练方法均有各自的规定要求和操作程序。具体小组设计内容如图1所示。
图1“同舟共‘技’”病友小组的架构设计小组共计10节内容,开始1节,结束1节,中间环节根据“自我管理技能”、“自我肯定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和“危机处理技能”,每个主题设计2节内容。2.研究方法的选取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进行,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两个条件相同的组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研究对实验组“同舟共‘技’”病友小组进行干预,以进行社会技能训练的辅导;而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然后将实施小组工作前后状况加以观测和比较,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评估社会技能辅导训练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改善。3.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对象从在上海某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筛选,选样的条件为:第一,经医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且长期住院;第二,经护理人员评估不干扰小组实施;第三,意识清楚,可以与他人沟通者;第四,病患愿意参加;第五,具备中等文化水平。经过医护人员评估及社工面试筛选后,本次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实验组8人,4男4女,年龄最大者49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3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年;控制组8人,4男4女,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33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5年。4.研究实施及研究工具研究以治疗性小组为介入手段,选取院内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组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开展,为期5周,每周2节,共10节活动。在介入前后,运用量表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测量,将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出研究结果。本研究使用的工具包括:(1)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2)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 – BREF)。[10]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1.研究发现(1)社会技能训练对于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改善的情况研究使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后测,得出以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得出,在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干预之前,实验组的SANS前测总评综合=1124,控制组的SANS前测总评综合=1201,两者的相关系数sig>005。因此,小组介入治疗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上无显著差异,两组成员的总体处于相当水平。通过10节的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介入,实验组的SANS评分明显低于小组活动前,且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sig005)。组间比较,小组治疗后实验组的SANS后测总评综合=969,控制组的SANS后测总评综合=1157,实验组病人的SANS 评分明显低于控制组,且差别均具有显著性。综上所述,此次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介入治疗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改善的作用,且改善程度明显。(2)社会技能训练对于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使用生活质量量表(QOL),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后测,得出以下结果(见表2)表2实验组、控制组的生活质量量表(QOL)状况组别测量维度1维度2维度3维度4总平均值实验组前测22.7519.59.3825.3877.01后测22.9819.839.8825.8878.57控制组前测22.8818.889.525.4576.71后测22.519.459.4525.5576.95
根据表2可以得出,实验组成员在接受社会技能小组介入前的生活质量评定数值的总评综合=7701,而控制组的总评综合=7671,两者的相关系数sig>005。因此,在小组介入治疗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在QOL上未呈现显著差异。经过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干预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定数值均明显高于接受小组训练的治疗前,呈现出了显著差异(sig005)。组间比较,经过小组治疗后实验组的QOL后测总评综合=7857,控制组的QOL后测总评综合=7695,实验组病人的QOL 评分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均呈现显著差异。因此,表2说明社会技能训练小组的干预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以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2.研究讨论总的看来,在总共进行了10节活动的治疗(训练)过程后,患者的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及康复疗效均有明显改善。通过社会技能训练后,我们可以看到患者在处理各种人际情景时,能较准确地知晓别人的情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灵活地应对意外情况及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也正是社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在细微的技能成分中,病人的目光接触、音量、语速、手势方面提高较快;而语调、表情、言语技巧方面变化较慢。尽管我们进行了大量语调练习及表情表达与辨认训练,但仍收效不大,说明这些技能较为复杂,需要长期训练治疗。不过小组辅以适当的文娱活动和积极的奖励,把训练寓教于乐,使得总体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在承担责任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履行责任,最终目标是实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应的最大化。
国有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其经济属性要求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它承担起扩大就业、维护稳定、发展先进文化等方面的责任。这就需要企业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其经济属性不断扩展为社会属性。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把“企业公民”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如《财富》和《福布斯》在全球企业排名评比时,不仅以总收入、利润等作为定量指标,还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政府提供税收;二是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三是为市场提品或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兼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四是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弱势群体。
二、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笔者所在的国网安溪县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任务,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打造企业形象,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一)从思想、班子、指标、措施上做到“四过硬”,增强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在企业中,容易出现以下这种不协调的现象:生产虽然发展了,精神文明却“滑坡”了;职工收入虽然增加了,精神生活却颓废了……产生这种不协调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经营思想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依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由于不易直接见诸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往往轻视它。要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由软变硬,就必须做到“四过硬”:
1.要思想过硬,明确坚定。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有了过硬的思想指南才能排除各种错误思潮和影响,做到明辨是非;才能善于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外来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要班子过硬,坚强有力。政治路线确定后,如何搞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班子则是决定因素。过硬的班子,是能经受各种考验,能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影响,能团结协作的战斗群体;他们自身公正廉洁,有事业心、责任感,作风深入扎实,富有创造精神。有这样过硬的工作班子,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就有了凝聚力、号召力、推动力。
3.要指标过硬,切实可行。指标是精神文明建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目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下来,才能使全体职工有共同努力的工作方向;要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尽可能进行量化管理,以便操作。在制定量化指标和测评标准时,都要以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联系企业的具体实际来确定,要使职工经过努力就能做到。
4.要措施过硬,行之有效。精神文明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总的来说,要做到措施过硬,就必须满足以下几点:一要有组织保证;二要有目标保证;三要有教学保证;四是有活动保证;五必须有制度保证;最后还必须有物质保证。
(二)服务中心求发展,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优劣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企业负责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一定要与广大职工心连心,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贴近中心,服从中心,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并且要善于在服务中突出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心”的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这样才能赢得广大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更多的参与和支持。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全面、系统地创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要造就“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非一日之功所能办到,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企业而言,它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又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工团建设、行政管理、治安保卫、内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它推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对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创新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的有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