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6 16:20: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

篇(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多数院校所重视,并进入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职学生仍然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其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到能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没有足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已经在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但个别学院对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认识仍然不够,导致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有的认为偏颇的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起技能知识传授来,没有必要认真,还有的学校认为只要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就万事大吉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程度和实效性。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理论与实际脱离。

目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学校教材上也缺少了教育特点,开展的课程也较为单一,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开设的教学课程也相对较少,教育普及范围小,仅仅针对刚入学新生展开教育,内容上也没有重视客观实际,仅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论述,实效性差,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定设想程度。实践和理论没有做到有效统一。

3.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师资力量达不到标准。

尽管有很多高职院校也配备了心理教育专业人员来进行辅导,但是多为心理教育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明显不够。从事心理教育的全职和专职人员较少,多数为兼任或兼职。学校方面对于兼职人员也缺乏进修教育的力度,造成兼职者本身具备的能力就不够强,在面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时,不能做到有效解答和正确辅导,专业水平低下,造成辅导效果也较差。

4.教育教学方式目前还相对落后。

高职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师在教学中照猫画虎,形式单一,没有从实践出发,造成教学质量无法真正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发展需求。课堂上多在灌输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没有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现实存在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未起到真正的调动作用,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高职学院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问题没有达到较好的一定效果。

二、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领导对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要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步提上工作日程和圆桌会议,充分转变意识,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指导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成才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

2.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据调查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度很高。

课程教学是我们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高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可以充分纳入必修课程内,在学校教学大纲和学校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还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尝试设置多元化教学教育模型,重点抓住心理教育实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心理教育的培养技巧,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3.师资队伍建设要跟上教育的步伐,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成立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专职专业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应该加强对全职和兼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和辅导员积极学习,取得全国心理咨询专业的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为教师的培训学习创造条件。让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互动的情形下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动态,鼓励教师学习最新的学术文献,通过不断创新和思维转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4.运用灵活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适应度。

通过对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可以实现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或者网络视频,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实现和谐趣味性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教学分为。以学生为主体对象,通过课堂分析,情境互动,案例描述和角色转换来达到教学效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充分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活学活用到实践中,把握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篇(2)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在独立面对各种成长和发展问题时,心理上表现出较多的不适应。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合作学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为能否通过这一手段来改善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提供可行性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实验。

一、对象

随机抽取校二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同学共1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平均年龄(19.3±1.6)。对照班为同级平行班。

二、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合作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接球、投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适当调整,使各小组成员在掌握程度的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梯队,有利于相互的帮教活动的开展,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执教,实验中尽可能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等条件相同。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行0~4分计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测试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操作流程如下:

对各组的成绩进行统计与评价,作出相应的表扬与总结。

三、结果

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实验班实验前与对照班比较SCL-90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为考察实验班试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SCL-90的各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中,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各项心理因子得分交织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表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2.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显示实验班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合作学习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表2 实验班男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

四、讨论

合作学习营造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结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特点,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愉快合作性和行为的合理性,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力的磨练如流畅体验, 运动愉跃感等, 这些都具有促进形成良好心境的功效, 这种功效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其激烈竞争的过程使参与者在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和融洽相处中,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体验体育的精神和乐趣,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功感。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后测各项心理因子得分较之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锻炼,从而培养出身心俱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篇(3)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具备健康的心理对未来社会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因此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处在网络社会发展前沿的各高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育方式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大学生作为接受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其目前所面临的网络生活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帮助大学生求知或者学习

网络犹如浩瀚的知识海洋,为大学生展示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引领其遨游,探寻,并不断激励其树立求知的学习理念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网络信息容量之庞大,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等,已日渐成为文化传播活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这方神奇的天地引领着大学生不断地去接受新知识,分享新成果,远眺世界,纵观历史,开阔新思路,尝试新领域。他们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书本这一唯一的渠道来获取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新知识,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的不断发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最佳途径。

(二)丰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

网络内容的丰富多彩,表现手段的独特性和视听的强烈冲击,激发着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使其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心理。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创造了越来越逼真的网络环境,色彩绚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和仿真的多媒体画面,渲染了一个神奇无比,其乐无穷的世界,激发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进了各种网络行为,进而带动时尚的形成。据近几年来国内的调查显示,通信、获取信息、学习、娱乐、交友等是大学生网上行为的主要内容,这些在现实社会里难以全面有效兼顾的行为活动,在逼真的网络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认知和享受,正是这种虚拟自由的轻松环境氛围,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的机会,促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世界。

(三)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网络的“虚拟现实”环境和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利于突破传统思维约束,富有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在校的大学生大多都为独生子女,长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变得孤僻和偏激,甚至存在人格分裂的现象。但网络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现象,大学生通过QQ空间、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改善了自己的人际交往。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网上交流变得既方便又轻松,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也会乐于参与其中,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为大学生展示了一方美好的数字化天地,丰富、开拓了大学生日益广阔的精神世界,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网络网住了更多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源、时尚潮流,另一方面,它也网住了大学生的时间、情感、思维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并在部分大学生心理世界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具体分析可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心理障碍。由于网络上丰富的资料、刺激动感的网络游戏、以及扮演虚拟社会成员的成功感觉,无一不对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极度迷恋网络,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具体在行为上表现为极不情愿离开计算机,整天沉溺于网络社会,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症”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网络的发展容易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生偏差。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些初次接触网络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网络知识,因而常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他们往往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理上网,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使他们与那些熟悉网络知识,操作熟练的同学相比差距较大,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形的压力,长此以往会发展成为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过低的评价自己,缺乏自信。

(三)网络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降低,容易诱发大学生的破坏欲望。网络的特征之一即隐匿性。由于他们的自控力和责任感都较弱,因此他们在网上往往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分暴露其长期压抑在心底的需要和欲望。加上当前社会舆论对于网络犯罪案件的大量宣传,使他们认为网络犯罪是一种英雄式的壮举,而不是伤天害理,凶狠残暴的行为,这就使大学生挑战自我的心理极度的膨胀,致使他们大力施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并把破译别人的密码、进入禁止一般网民进入的社区偷阅机密资料、制造病毒、修改他人网页等等破坏行为看作是一种对自我智力的挑战。许多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长期在这种心理环境下生活,会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下降,激发他们破坏欲,使其走入破坏性的心理误区。

(四)网络使大学生出现人格异常。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多重人格障碍。由于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扮演着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角色,拥有多个网名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扮演多种角色的冲突,容易使他们产生角色认同错误,诱发心理危机,出现多重人格障碍。二是人格异化。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对自己的言行无需负责,因而,他们往往会散布一些虚假、不负责任的信息,对别人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一些反常的极端事件,同时网络游戏大部分都充斥着战争、暴利、凶杀等血腥内容,长期痴迷于此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格异常,表现为冷漠、无情、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

针对以上问题,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打造绿色校园网站,同时加强与社会联系,逐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篇(4)

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潜在的心理危机值得我们关注。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活与以往的生活不一样,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

3.应对机制的不当

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二、反思背后的举措

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其骨子里的自视甚高却没有因此减少,除此之外,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的考试压力也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很多悲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大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没来得及调试自身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及时的引导。因此,如何妥善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所引发的悲剧再次发生,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1.作为学校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大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帮助其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2.作为家庭

父母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

3.作为大学生群体自己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三、结束语

有心理危机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安全着陆”,用一颗成熟,从容的心态面对处理自身的心理危机。这其中要反思和行动的不仅仅是外界,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是否拥有正确的,积极地,向上的人身观,价值观,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认清自身,走出心理健康危机,走上真正属于大学生群体自己的阳光校园道路。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32-02

心理干预已成为21世纪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促进及心理障碍人性化干预模式[1]正在探索中形成并逐步完善。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人性化,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障碍类别,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个体人格偏差的倾向和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阻碍其潜能开发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学业的成功,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障碍或人格偏离的原因,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心理健康促进和个体人格完善,提出人性化心理干预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医学生和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测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640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同年级学生616名。剔除无效试卷后,医学生有效被试611名(男生311名,女生300名),有效率为95.47%;师范生有效被试585名(男生229名,女生356名),有效测试率为94.97%。

1.2 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由宋维真等[2]修订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该量表共168题,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和兴奋状态7个临床分量表,以及无法回答的题目数(Q)、说谎分数(L)和诈病或装坏分数(F)3个效度量表。以T分60分作为区分健全人格与偏离人格的临界点,如果某个临床分量表的得分在6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存在心理异常,如果得分在7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分值越高,问题越严重。测查以班级为单位,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标准化集体测试。个人笔答,30 min内完成。实发问卷1 256份,剔除Q量表原始分>10的被测试卷,获得有效测试答卷1 196份,有效测试率为95.22%。将原始分转换为相应的T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受检对象心理异常(T分>60)检出率为43.39%(519/1 196),心理问题(T分>70)检出率为12.21%(146/1 196)。医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比较 医学男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是54.34%(169/311),高于女生的39.67%(11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师范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8.03%(110/229),高于女生的33.99%(1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1)。医学男、女生心理异常率高于师范男、女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不同专业大学生PHI分量表得分异常率比较 医学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躯体化、抑郁、脱离现实、病态人格和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过度兴奋状态、抑郁、病态人格、躯体化和焦虑。医学生的疑心、躯体化和脱离现实明显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师范生的过度兴奋状态率高于医学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心理异常大学生的PHI分量表得分比较 不同专业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男生的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高于师范生;医学女生脱离现实、师范女生兴奋状态水平较高(P值均<0.05)。相同专业不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的躯体化、病态人格和疑心平均分男生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6.61,3.51和5.66,P值均<0.01);师范专业心理异常学生的躯体化水平男生高于女生(t=3.47,P<0.01),病态人格女生高于男生(t=2.02,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医学生和师范生有心理问题或人格偏差倾向的比例为43.39%,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2.21%。与以往同类研究[3-4]结果基本一致。在2类专业的群体比较中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师范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3.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同点 不同专业群体的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和师范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示高校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人格不完善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受社会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进入高校后男性比女性对自己今后的成就有较高的期望,因而学业、事业、职业的社会化角色压力感普遍较女性大有关;另外,也与男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人际交流相对不足,因而获得心理支持相对较少等有关。

3.2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异同点

3.2.1 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 在PHI检出的心理异常(T分>60)的群体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T分>70)的人群比例各专业不同,医科生约为1/3,而师范生不到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师范生,说明医学生需要心理辅导的人群更多。

3.2.2 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医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是躯体化,有近50%的心理异常学生会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有身体的不适感,即心理问题常以躯体症状反应表现出来。按其出现频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抑郁、脱离现实和病态人格、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的前5位心理问题首推过度兴奋状态,有超过50%的心理异常学生精力过度充沛,表现为乐观、外露、轻松、无拘无束、无压力感,其余依次为抑郁、病态人格、焦虑和躯体化。这可能与男生比例较高的为5年制医学生[5],专业课程的难度和学习考试的紧张度以及就业的压力均高于师范生有关,未受过系统心理学教育的医学生容易倾向于从医学和病理角度解释心理冲突或压力;而女生比例较高的为4年制师范生[6],因学业相对轻松和包括心理学等在内的文科知识涉猎较多,故心理、情绪和人格特点轻松活泼的成分较多,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心理支持系统比较完善,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少,躯体化较轻。

3.2.3 心理问题在各性别组突出表现不同 PHI分量表之一的脱离现实显示异常心理的医学女生平均分高于师范女生(P<0.01)。项目分析表明,医学女生除有医学专业躯体化、疑心较高的特点之外,还有紧张,退缩、企图逃避现实和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鼓励医学女生勇于与人沟通交流,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患者交流的技能;而过度兴奋则以师范女生为高(P<0.01),表现为精力过度充沛,也不乏轻浮和不扎实的学习、生活姿态,提示在女生较多的师范专业应培养学生稳重和扎实的工作学习风格,减少夸张的、冲动的行为。医学男生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平均分高于师范男生,显示他们既有男性的心理期望值高,心理调适、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又有医学专业学生特有的职业敏感――疑病倾向,容易将心理冲突或心理压力以躯体不适形式表现出来。提示应针对躯体化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心理减压辅导帮助。

总之,应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学生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健康发展[7]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以有效应对今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4 参考文献

[1] 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5,28(3):639-642.

[2] 宋维真,张建平.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9.

[3]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8,19(4):262.

[4] 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心理卫生,2003,17(2):124-126.

[5] 王岚,闫勃,王立金.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33-435.

篇(6)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30-0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国内外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3]。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笔者对某校大学生中优秀生和落后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让更多的学生家长认识到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选择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其孩子在优良的家庭环境中生活、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个体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我国现行高校的评价方法,以学校年级“优秀学生”为优秀组;在年级综合测评后10%学生中抽取落后组,排除因环境、经济、体质等非主观因素或特殊原因所致的落后,由年级辅导员、班主任评价。优秀组和落后组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年级、专业、性别进行1∶1配对(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和检验4个专业),共抽取优秀生200名,落后生200名,其中男生200名,女生200名;年龄18~22岁,平均为(19.48±1.39)岁。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学生问卷编号与其父母的问卷编号一致。以年级为单位,在辅导员的协助下,当场答卷,当场收回。学生父母的问卷采用邮寄的方式回收,回收不到的由课题指导小组成员指导学生回家进行答卷。

1.3 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水平测试采用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4]。该量表有90个条目组成,采用0~4的5级评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父母教养方式测试采用Perris等[4]研制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该问卷分11个分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6个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每个项目按1~4等级评分。

1.4 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的材料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优秀生与落后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1显示,大学优秀生SCL-90各因子均值均低于落后生,除强迫症状、恐怖外,其余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大学优秀生与落后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表2显示,大学优秀生与落后生除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之外,其余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表3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除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的惩罚、严厉之外,所有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与SCL-90的不同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落后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值均高于优秀大学生,且多数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在校大学生的特点有关:优秀大学生一般表现心情轻松、活泼、愉快、随和,热情合作与适应能力强,情绪稳定和成熟,能以沉着的态度面对现实;相对落后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心情郁闷,总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平,不合群,与别人合作能力较差,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研究结果显示,优秀大学生与落后生除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之外,其余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各种因子的分数明显高于优秀生。这说明父母的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等不良的教养方式和消极态度有可能使子女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影响他们正常行为的发展,会让孩子缺乏自信、自立,从而采用自责的调节策略。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已有学者研究证实[5]。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经常以严厉、惩罚为手段的方式对待子女,子女往往缺乏正常的安全感,从而表现出神经质、敏感多疑、失落抑郁;过分干涉和保护使大学生丧失自信、缺乏成功的体验、自卑易怒、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自我否定等;经常采用拒绝、否定的方式会诱发大学生日后的高焦虑、高偏执、敌对以及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结果中存在父母各分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一致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该校绝大多数大学生生活在农村,带有家庭的传统文化模式,父亲是一家之主,而母亲处于次要地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往往关心的是子女的衣食住行,简单琐事,尽可能使子女得到快乐;父亲更注重子女的学业成就、工作等,容易激发子女的成就动机,这无疑说明父亲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调查中发现,具有“权威性”的家长制中,父亲往往用自己的成就和价值观来要求子女的行为,不满足子女的正当需要,对子女期望值太高,一味地采用批评和指责,而不对子女进行赞赏和鼓励,对子女取得的成绩只认为是偶然的,过多地否认他们的能力,甚至有的父亲采用简单、粗暴、强迫、封闭等传统的家长制作风,这实际上限制了子女的行为。当他们面对社会时,体会的往往是自我无效感,特别容易诱发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会给子女带来消极心理。因此,大学生早年所接受的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是导致日后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6]。家庭环境的改善,父母选择良好的教养方式,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为子女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把子女培养成优秀大学生。

4 参考文献

[1] BENJAMINSEN S,KRARUP G,LAURITSEN R.Personality,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and parental loss in attempted suicide:A comparative study.Acta Psychia Scand,1990,82:389-397.

[2]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59.

[3] 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85-387.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61-167.

篇(7)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70-0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1-2]。在校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与大学生不断出现的危机感、时间匆忙感、时间紧迫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敌对意识密切相关[3]。而A型行为类型是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Friedman和Roseman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4],可以衡量人们在时间匆忙感、时间紧迫感、做事快节奏以及竞争意识、无端敌意和缺乏耐性上的强弱程度。研究A型行为类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大学生能否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于2009年4月1日-5月5日对福州市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共抽取1 957名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749名,二年级学生603名,三年级学生605名,学科包括文科、农科、理工科和医科。共发放1 95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805份,有效回收率为92.2%。其中男生1 086名,女生719名;年龄为17~25岁,平均(21±1)岁,男、女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取无记名方式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填写,使用统一的指导用语,问卷当场收回。

1.3 内容

1.3.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年级。

1.3.2 A型行为评估 采用张伯源等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问卷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5]为调查工具。整个问卷包含60个题目,分成3个部分。TH:共有25个项目,表示时间匆忙感(time hurry)、时间紧迫感(time urgency)和做事忙节奏快(do something rapidly)等特点。CH:共有25个项目,表示竞争性(competitive)、缺乏耐性(impatience)和敌意情绪(hostility)等特征。L:共有10个项目,作为测谎题,用以考查被试回答问题是否诚实、认真。50-37分属于典型的A型;36-29分属于中间偏A型(简称A-型);28-27分属于中间型(简称M型);26-19分属于中间偏B型(简称B-型);18-1分属于典型的B型。L的得分只供研究和使用者参考,L≥7分可认为是无效答卷。

1.3.3 心理健康评估 采用SCL-90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6]。该量表包含90个题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广泛包括人的思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

1.3.4 社会支持评估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6],用于评价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该量表含有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7级记分法。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1.4 资料分析 核实调查表,剔除无效问卷并编号,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方法有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见表1。

在1 805人中,A型行为(包括中间偏A型)有448人,检出率为24.8%。其中男生检出率为27.3%,女生检出率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经方差分析,A型、M型和B型3组的SCL-90各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A型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差分析显示,A型、M型和B型3组在社会支持3个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型行为在大学生中的检出率为24.8%,与刘连龙[3]报道结果(24.6%)相近;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王丽霞等[7]研究的结果相悖。可能与样本存在差异有关。

高年级学生的A型行为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入大学校园不久,处于向大学生转变的过渡期;而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面临毕业、找工作等,会感觉到更多的压力,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Sgaard[8]等的研究发现,无论在横断面研究还是前瞻性研究中,A型行为与心理压抑似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Dumitrescu[9]的研究结果表明,情商是影响A型行为的一个危险因素;在Moriana等[10]的研究中,A型行为与精神病性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A型行为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B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佳,B型行为者健康状况较好,与叶明志等[11]、杨泉美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7]。A型行为者在社会支持3个方面的得分均低于B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的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而B型行为者的自我感受社会支持程度较好。可能与A型行为者的竞争性及敌对情绪有关,因而导致A型行为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低。

Rebollo等[13]的研究得出A型行为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更是解释了55%的A型行为。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带来了一些不良应激,如失恋、奖学金考评及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所带来的压力。现代大学生中的A型行为模式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理应得到学校与全社会的特殊关注。A型行为模式群体在学校的存在,对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示应在日常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现代生活观念,提高健身意识,积极调节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懂得锻炼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缓解A 型行为模式中的致病因素,防患于未然,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因考虑到大四学生外出实习的缘故,故只调查了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的学生;另外在专业分布上,医科学生偏少,样本存在一定的偏性。因此,调查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及含量进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施建彬.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探讨.大学报,2004,2(13):109-117.

[2] 王军,葛小锚,胡健.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9:830-831.

[3] 刘连龙.A型行为类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4,6:64-65.

[4] FRIEDMAN M, ROSEMAN RH.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Your Heart, Knopf, New York.1974.

[5]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75-179.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33.

[7] 王丽霞,任广睦,房斌锋.性别因素对医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 076-2 077.

[8] SGAARD AJ,DALGARD OS,HOLMEI,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 A behaviour patter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28 years of follow-up of the Oslo Study 1972/1973.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8,43(3):216-223.

[9] DUMITRESCU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oral health status, or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perceived stres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Rom J Intern Med, 2007,45(7):67-76.

[10]MORIANA JA, HERRUZO J.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s a predictor of psychiatric sick-leaves of Spanish teachers. Psychol Rep, 2005,96(1):77-82.

[11]叶明志,王玲,张晋碚.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生活事件及心里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72-573.

篇(8)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篇(9)

一、引言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大学生由于心理危机所引起的突况不断增加,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是一种超前的心理危机的干预,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问题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虽然在2010年后大幅度增长,但对于相关指标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笔者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因素,分别从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等方面建立指标。通过RS-ANN方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的前提保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是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提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以此预防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心理危机指标体系构建

个体发展状态包括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个人信心、个人气质、个人挫折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等。笔者从事大学生生活和心理辅导工作,对平时工作进行积累和总结,并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探讨个体差异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修改影响个体发展状态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态、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群体,具有社会群体所有的特征,加之大学生有着独特性,周围环境人群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重要性。因此,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纳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建国认为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负性情绪、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缺陷等指标。顾广玲等提出了周围交流环境、学习、人际交往、恋爱问题和家庭背景五项心理危机指标。通过上述论文等资料的分析和学生群体的调研表明,恋爱问题、异性关系、人际交往融洽性和周围交流环境人群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最重要。

综上所述,总结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这四类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笔者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问题的处理方法,结合自身经验,深入研究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预警模型。

粗糙集理论可以从大数据中去除不必要的条件属性和单研究对象,以表2为例,共含6个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分别有4个条件属性和1个决策属性,但在该表中并非所有数据均有意义,实际上存在些冗余不必要的信息,若采用粗糙集理论对其约减,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更为简洁的决策表信息。

上述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样本数据的能力可以优化拓扑结构,接着利用神经网络对数据的网络逼近能力和分类能力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和粗糙集神经网络构建的心理危机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从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可清晰看到网络规模变小。

三、案例仿真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的实用性,笔者以所带一个班级的大学生为对象,跟踪调查了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该班级146位同学的心理危机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同学互测、同学自测、任课教师评估和班主任及辅导人员评估所得,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数据库。

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数据库数据之前,首先对数据约减主要目的是去除数据库中一些采集不准确的差异数据和约减不必要条件属性。心理危机模型中条件属性由开始的14个条件属性减少到9个条件属性,目标属性为HB,B,Z,S,HS分别对应大学生心理危机等级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表4中给出部分约减后的心理因素采集数据。

利用表4所提供的心理危机数据,以前10组数据为神经网络输入样本训练神经网络,选取恰当的权值和训练函数构建满意的神经网络结果模型,然后以后5组数据为测试数据,测试该模型的准确性。

四、结语

由测试结果可知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就业压力、家庭环境、恋爱问题、人际交往、突发性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和刺激源这9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且该模型分类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度极高。根据该模型处理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发展的恶心事件,保证大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明莲,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3):47-50.

[2]姜波等.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大学生研究,2011(09):108-110.

[3]刘颖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3(01):59-63.

篇(1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教育取向,以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高其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自我认知、人际沟通和自我调节能力等,使其具备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体验为基础,以课堂理论和课外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的一门集知识传授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的对象涵盖全校学生,学生人数多而且年级跨度大,致使心理健康知识多而杂,其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内容抽象,讲解起来不免有点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就会随着讲课的进程逐渐变得淡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往往都是照本宣科,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要听什么。这样就会导致有效知识的浪费,理论知识原本就复杂、枯燥,而学生想听的、需要的知识教师又无法及时传授讲解,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也不一定是自己最需要的。

二、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心理健康是适合任何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选修课,通过查询资料和对外校的走访,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形式和内容,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授课过程中,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和教师的授课感受,同时参考外校的做法并根据我校实际条件,初步尝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分专题讲授模式。这些专题包括:心理健康导论、自我与自我意识、性格与气质、情绪管理与挫折应对、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生命的意义等等(生涯规划问题,鉴于我校已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故在心理健康内容里不再提及)。

(一)心理健康导论。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什么人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这些是大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因此在本章中,我们将导论的内容涵盖到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含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本章是本课程的第一章,其又以理论讲解为主,只谈理论必然降低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第一章第一堂课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思考:“我现在的困惑是什么?”把自身的困惑写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困惑进行当堂整理、分类,并反馈为心理健康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后以视频动画详细讲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使学生简单有效的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

(二)自我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们心灵世界的统帅,如何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塑造一个追求成功并受社会欢迎的“我”,这是人生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处于人生黄金阶段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章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认清我是谁?明确我该干什么?知道我应怎样干?内容包括自我意识的含义、认识并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发展并完善自我。自我意识较难理解,对此知识点,可通过课堂上每位学生的自我介绍为切入点,以具体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描绘出完善自我,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点评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三)性格与气质。本章难点是对性格与气质的区分,重点是培养良好性格,如何让学生对本章感兴趣?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简易EPQ测试,引出性格与气质,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与气质,再通过看图讲故事,对性格气质类型理论进行实际运用,最后以情景表演方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培养良好性格的方法。

(四)情绪管理与挫折应对。什么是情绪?情绪如何产生的?面对挫折,如何管理情绪?大学生是人生命的黄金时代,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积极调整情绪,挫折时能走出消沉,得意时能克制放纵,困难时能抵抗懦弱,委屈时减少抱怨,积极热情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才会绘制出绚烂的人生画卷。本章可以用“画情绪”引出情绪知识,通过视频案例学习情绪的特点及表现,重点讲解的是情绪管理与挫折应应对相关技能,并让学生学会分析案例,解决相关问题。

(五)学习心理。在高校里,无心学习的大学生为数不少,且有蔓延的趋势,网络的诱惑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学习目标和动力缺失。大学学习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大学要学些什么?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大学生该怎样学习?这些就涉及到大学学习目的、目标、策略与方法等内容。本章难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演讲“我为什么而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重点讲解学习策略与方法,可开展课堂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总结方法。

(六)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人间感情的真情流露。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且对他人和社会都有重要作用。宿舍人际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起点和第一课堂,是学会与人相处的重要场所,因此,本章涉及的内容包括人际交往概述、宿舍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重点讲解宿舍人际冲突与解决,通过宿舍人际冲突情景模拟再现,让学生自行探讨解决之道,再详细讲解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恋爱与性心理。大学生正处于恋爱心理发展中的恋爱期或爱情产生期。随着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男女交往频率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会进入恋爱状态或对爱情有强烈的期待,同时也会产生与爱情相关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例如什么是爱情,怎样迎接爱情?什么是真爱,怎样维持爱情又怎样面对失恋?在性问题上,大学生常想到了什么?大学生究竟有着怎样的性意识、望、性情感、,需要怎样的心态和知识储备?[2]本章内容主要有恋爱观、恋爱挫折与调适、性健康知识,对于性知识,大部分教师羞于说,学生羞于学却又渴望学,对此,可以采取“性知识知多少?”测试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测试后,告知学生相关知识,可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分专题来讲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再加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好学、乐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水平。

篇(11)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口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口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不,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口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口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