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6 16:20: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民增收对策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篇(1)

1.前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环节, 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四川省来说,由于其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农业发展步伐较缓慢,农民的收入缓慢增长,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还影响粮食生产以及农产品供给,直接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四川省应如何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扩大农民的增收空间,解决农民的增收难题, 实现农民长期增收, 是四川省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对当前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相关具体体现做阐释,进而对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2. 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具体体现

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具体体现有: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当前,由于农民最看重既得利益,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表现出很大的忧虑。如,害怕进入市场后,怕受损失、怕担风险等。其次,土地的流转机会不大。传统以来,农民把土地视为生命,长期过分地以来土地,固守土地。农民的土地是一家一户经营式,很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难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再者,资金积累难度大。目前,四川省的农民大多数仅仅是依靠土地带来的微薄收入生活,难以积累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量,使得科技的推广示范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最后,农民就业难。由于四川省农民的土地是分散经营的,与农民地少人多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劳动力产生剩余,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无技术、缺信息,导致就业难度加大,剩余的劳动力形成较为庞大的失业群体。

3.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3.1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业四川省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收入严重缺乏,这就直接阻碍可农业的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首先,四川省对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以及低产田改造等相关基础性工程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业的抗旱能力不强。其次,四川对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相关引进经费及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剖析等费用的投入远远不够,使得农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3.2 产业结构调整过于迟缓

当前,四川省对农业的整体结构调整过于迟缓,还停留在起始阶段,尚未得以深化开展,各产业之间结构的不合理配置,难以适应当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经济,对动态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具体体现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不稳固,技术创新能力较低,难以摆脱靠人吃饭的局面以及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3.3低质量农业负重发展

由于四川省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农产品的增长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经济收入的不断递减等。种植业的各种成本,大幅度地增长,导致农民无利可图,自然失去种植的积极性。农业耕地不断被占用,过度放牧、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洪涝灾害、生态破坏等,使大量的耕地及草场越来越少,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导致各种负担的加重。

4. 解决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4.1合理地流转土地,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当前,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外出打工、创业的,使得土地度多数被荒废了,四川省政府可通过转租、转包以及入股等形式将这些土地流转给有别的农户种植,这样就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适度的将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大的收入。由于四川省多以丘陵为主,平地作业难以开展,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土地分散,许多大型的规模作业无法开展。因此,四川省农业部可以借鉴日本山地农业机械化性的事例,以小型折叠式农业机械进行农业耕种。四川省还可修建蓄水池和水窖等积蓄雨水,修理渠道,引水入田。应用滴灌和喷灌等技术,可节约灌溉的用水量,使农业的抗旱能力加强,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4.2 合理精简机构及减免税收

据相关资料统计,虽然已经有相关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出来,但是当前四川省的农业税仍占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因此,通过减免税收所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四川省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精简各地区的乡镇机构上,这就可裁掉冗员,节约了可观的金额,利于四川农民的收入增长。在精简机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支持村民自治,实行村务的透明化、公开化;整顿农村领带班子,删减部分次要的村干部职位;进行迁村并点,利于村级规模的发展严厉打击村干部无端进村“吃喝拿要”的行为。

4.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川省农产品科技含量的不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四川省应把对农民的教育及培训工作做好,建立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及多种种类的农业教育体系。首先,应加强对各地区农村中有经营能力的中央大户和范运大户等人的引导、扶持及培训,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村基层的农民收益。其次,四川省应实施农科教相结合,以办学质量高的学校为依托,建立一个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各类的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各类农业政策的宣传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最后,还应加强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以更多的优惠来吸引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5.总结

四川省要使农民增收,除了上诉提到的几点对策外,依靠科技技术进步,通过改造传统的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卡机含量,重视发展名牌产品等,均能实现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宫希魁.我国 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J] .战略与管理, 2002.( 6) .

篇(2)

江宁区淳化街道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南京郊区,全街道有9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区域面积121.80 km2,4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9 333人,其中劳动力26 687个;耕地面积6 239.07 hm2;水田面积4 169.4 hm2,其中水面养殖面积848.6 hm2;林、茶、果面积1 710.51 hm2,其中茶叶面积529.2 hm2。淳化街道现有南京金陵优质米公司、山田和卫岗奶业等龙头企业,有“土桥牌”珍珠米、“城雾牌”茶叶和2个绿色食品及青虾、优质稻米、茶叶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淳化街道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实施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

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种植业内部到种养产业间调整再到农业功能性调整,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种养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五城、西城、大埝3个666.67 hm2大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和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西城、淳化茶厂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索墅、双岗社区为主的奶牛养殖区,青龙、吴墅社区蔬菜生产基地正在规划实施建设中。

1.2稳步推进生态旅游农业建设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至2006年底,全街道通过认定、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有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尤其是3 666.67 hm2优质稻米生产,实现了100%的绿色和无公害。二是旅游休闲农业崭露头角。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农业现代化、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在山田蒙古草原风情园,可领略草原风光,尽享特色的蒙族美食风味;凯进、景业、毛虎山庄、青龙村分别被南京市林业局评为生态农庄和生态农业示范村;银莱的休闲与餐饮、九竹文化园等农业观赏景点正在建设之中。

1.3扎实推进基地建设

土桥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南京市农林产业基地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土桥大米、五城青虾、城雾和淳茗茶叶都通过了国家、省级绿色、无公害认定、认证,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基地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展示该街道农业发展水平的窗口。

1.4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淳化街道在实施“五大农业”的基础上,形成“六大板块”产业(优质稻米、特种水产、茶叶、花卉苗木、蔬菜、奶业)。蔬菜生产刚刚起步,花卉苗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土桥牌”珍珠米和“五城牌”青虾连续获得南京市名牌产品,“城雾牌”系列茶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尤其是土桥大米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并具有一定品牌优势,2007年荣获江苏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2存在的问题

淳化街道的农业有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加工缺乏,龙头企业和农业基地、科技园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与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增收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等。

3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3.1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政府要从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增强其带动功能[1]。如优质稻米公司、山田和卫岗奶业等龙头企业,为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地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培育农民的科技化、市场化意识,充分发挥各类产销协会的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联合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从而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步伐[2]。三是发展订单生产与超市化销售。大力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订单生产中的纽带作用,推进各种有效订单模式(如农产品订货会、展销会)。积极组织农产品经营单位与农民按平等互利的原则,提高订单履行率,化解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获得稳定收益[3]。同时,把发展超市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作为提高农产品档次及综合效益的主渠道,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鼓励更多农产品进入超市,通过超市销售来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综合效益。四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该街道“土桥牌”珍珠米、“五城牌”青虾、“城雾派”和“淳茗牌”茶叶、山田及卫岗奶业等,打造省市名牌,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2加强区域化特色规模基地建设

围绕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提高规模效益,加强绿色食品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优质油菜、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地区,建设规模基地。

重点围绕产业开发,形成有产业特色的布局。以五城圩、西城圩、大埝圩为主,发展优质粳稻生产;以圩区低洼田和现有水面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以西城、淳化等丘陵地区为主,发展茶叶生产;以索墅、双岗社区为主,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高奶量和质量;以青龙、青山、周郎等社区为主,发展西瓜、蔬菜生产和苗木、花卉产业。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逐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产与销的相促并进,从而营造成重点行业形成优势、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的基地建设格局。

3.3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深入实施品种、技术、知识3项更新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档次。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是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达国标3级以上的优质稻米品种和高产高效抗性强的双低油菜品种以及优质蔬菜、优质畜禽、特种水产等优良品种(种苗),抓住品种规范优质化、技术应用轻型标准化、投入品应用达标管理3个环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围绕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积极引进示范推广食用、观赏兼备的特色种苗、保健产品和观光产品。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抓好优质标准化栽培,推广高效及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高效栽培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生物工程和信息化技术以及畜牧、水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等,从品种、技术上全面提高该地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认定,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实施,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肥料,降低农业投入品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和对环境的危害。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平。通过典型示范,从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入手,建立农业科技先导性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强农资及种子市场的管理,对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和新肥料,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程序的原则,对未经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农药一律不予推广。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优势。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4开发旅游农业

随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入了现代旅游大潮中,人们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回归自然。因此,要顺应发展变化,尽早做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淳化街道拥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积极打造农家乐旅游线、点,建设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3.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格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下,农民要致富,就必须树立新的农民致富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从农村、土地、农作物本身跳出来,依托城市中的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发展高效农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高效畜牧、园艺、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农业领域的就业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通过产业分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即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帮助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动经济。

3.6落实各项财政政策

继续落实粮食直补、种禽补贴、征地拆迁等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4参考文献

[1] 彭涛.农民增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0(8):6-7.

篇(3)

如何探索和破解宁德市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摆在宁德市政府及农业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解决宁德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则是破解宁德市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就提高宁德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一些思考。

一、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积极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除水产品、竹木加工企业)5890家,产值达137.56亿元,年平均增长18%,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6%,比2005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0%。

2、规模企业不断壮大。各级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规模越做越大,实力明显增强,带动能力增大,市场辐射面扩大,显示出较强的扩张能力,成为我市区域经济的重点骨干企业。据统计,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109家,比2005年净增31家,实现产值51.78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其中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成了我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3、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产品加工部门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引进,改造、新建,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线,推进了农产品加工由作坊式粗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系列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如福安市林芝茶厂新建一条坦洋工夫红茶工艺造型生产线;古田山花食品有限公司在原有日产500kg珍珠银耳茶生产线的基础上,引进一条日产800kg珍珠银耳茶生产线。同时通过产业联盟,宁德投洽会、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院市合作”的机会,许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一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和吸纳了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4、区域特色的加工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几年来,各级农产品加工业部门发挥资源优势,选准项目,基本形成了茶叶、食用菌、粮食饲料、畜产品、果蔬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一是福安、福鼎等地已初步形成区域特色茶叶产业集群。福鼎市白茶加工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福鼎市星火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和福安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二是食用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古田县玉田农产品加工区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联结商贸拓市场、联结基地带农户、联结科研出精品的新型产业链,带动了农户、基地和关联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5、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年来通过开发新产品,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产业多元化、产品系列化的良好态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开发新产品。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依托生猪养殖基地,发展饲料加工、大米加工和肉制品加工,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格局,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福鼎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六大系列槟榔芋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销售区域不断拓展。二是培育品牌。通过技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省级名牌,树立了企业新形象。全市已有48个绿色食品,53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6、社会贡献不断加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17万人的就业岗位,每年支付17亿元的工资报酬,平均每年为每个农村劳动力增加近1000元的收入。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与其他设区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有力带动。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带动全市各乡村农民共同致富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只有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仍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龙头企业整体带动能力有限。此外,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由此导致农产品加工明显滞后,产业的出路和增值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能量还比较有限。

2、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虽然近几年“科技兴农”在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水平也有一定提升,但在对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路子不宽,尤其是在宁台农业合作上虽有地利之便,却未能有大的进展;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也进展缓慢,精品不多,农产品附加值低。

3、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很难得到信贷部门支持,而农村信贷机构又存在网络不完善、贷款利息较高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经营大户特别是分散农户信贷困难,农民投资创业艰难。资金缺乏,投资乏力,是当前制约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农民投资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4、缺乏信息的有效服务。由于区位条件限制,农村信息闭塞,获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供求信息及新产品、新设备、新科技信息等渠道狭窄,手段方法简单,难以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销售及升级换代形成有效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5、缺乏人才的智力支持。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耗能高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实力不强,家族式管理模式随处可见;企业缺乏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其中关键是缺乏职业经理人和中高级技术人才。但由于条件的局限,要面向更广的区域求聘人才,显然极为困难;而本地的人才又囿于政策的局限,未能充分得到利用。

三、提高我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思路

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是当前宁德市政府及农业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宁德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各有关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必须共同努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快速、稳定增收。

1、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立,可以加大营销力度,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同时可以改变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价格下跌的境况,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宁德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税费减免、贴息贷款、产销信息引导等鼓励和扶持政策。并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要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科技、农业、乡镇企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开发资金、教育培训资金,应有一定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外经贸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的支持和协调服务。同时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结和重组,促进有益资产的优化组合,打破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实现从产品到资本,从产品运作型到资本经营型的经营模式转变,促使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尽快成长起来。

2、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提高品牌知名度

应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一批食用菌、茶叶、畜禽、果蔬、粮油食品加工示范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原料生产基地、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开展“三品”认证,积极申报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3、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体系建设,利用“969155”服务热线和农村信息网,建立农产品加工信息平台,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及时。鼓励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协会。引导协会根据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县级管理机构到省外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4、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

应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和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原料和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尽快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把推行农产品和加工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鼓励和推进企业积极推行GMP和HACCP、ISO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等认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对世界有关标准组织动态跟踪的制度,鼓励和积极采用国外的先进标准,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5、优化人才环境、筑巢引凤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有技术、愿意返乡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通过申报审核,开设绿色通道使其挂靠有关科研单位,以便解决其创业期间资金往来、评定职称等困难。对高薪引进的人才,要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方面给予提供方便,要营造一个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软环境。对多数人才来说,待遇虽然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成就事业的环境。目前我市不少乡镇不同程度存在人才部门所有、人才流动不畅、人才使用排资论辈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人才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为一些人才流动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

6、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应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经营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形成“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交易,形成稳定的、比较公平的利益关系,保证稳定的、规格和质量符合标准的加工原料供应,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专业协会等,发挥它们在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加强规范管理,使其带动农户遵从市场规则,维护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中各个方面的利益。

7、积极开展宁台农业经济合作,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转型。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煊的产业演进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由于两岸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台湾加工制造业的外移和传统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祖国大陆的支持。宁德与台湾具有“五缘”优势,更应紧紧抓住机遇,主动积极地与台湾开展农业经济合作与对接,汲取台湾地区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及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技术的先进经验,引进台湾农业产业富余的资金、设备及人才,促进农业的深度合作与对接,为我市农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转型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渝东南地区指的是“一区五县”――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区幅员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人口约占全市的1/10,其中70%的人口为少数民族,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4%。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核心。

渝东南地区农村持续增收存在的问题

渝东南地区农民增收速度不平衡

近几年,渝东南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及农民自身的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农民收入也有所提高。从2009年到2011年,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石柱县各地区的农民平均增收速度分别为20.08%、19.98%、16.51%、10.07%、18.22%。其中农民平均增收速度最快的是黔江区,最慢的是彭水县,两者之差为10.01%。可见,渝东南地区农民增收速度不平衡。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通常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村商品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状况也越好。渝东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差,有相当多的行政村通电、通电话、通公路困难,更不用提相关的技术服务。大部分区乡镇都缺乏必要的农技服务站、邮电所、金融所(银行、农信社),农民存贷款都必须到县城,来回几十上百公里,存贷款成本高。信息闭塞也是制约渝东南地区农民收入持续的重要因素。

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脆弱性

渝东南地区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在得到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阵的农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农民的合约化和组织程度也决定了农民在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很低。这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得农户这一市场主体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农户利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保证。

促进渝东南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水利、公路、通讯等设施,为增收创条件。一个地区能够连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水电油气交通建设开展速度快,利用效率高,信息人才交换频繁。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农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本目的是要给农民看到、摸得着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因此,渝东南地区可以通过“抓好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和农村公路管养制度,使农村公路长久发挥效益,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供电质量,降低农村电价,确保农民用电安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从厕、改厨,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加强农村文教卫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壮大非农经济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第一产业,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第二、三产业。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实质上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效益的差别。因此,壮大非农经济对提高渝东南地区的农民的收入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要壮大非农经济,就需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壮大农业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农业综合体系,它是规模化的商品农业,是资源集约利用的专业化商品生产,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基本途径。

发展旅游业,优化本区结构

合理开发渝东南地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通过开发山水生态旅游产品,实现资源贫乏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对于旅游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彭水县,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资源依附不高的旅游产品,比如苗族民风民俗游等等,根据区域现有条件,设计特色旅游产品。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篇(5)

        无

        (1)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王东荣

        特稿

        (4)强化组织化经营 社会化服务 加快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殷欧

        现代农业

        (7)强化八项工作措施促进蔬菜稳定供应 陈德明 叶建平 翟欣

        (11)在创新转型中实现粮食生产基本现代化——外冈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情况调查 桑静山

        转型发展

        (15)光明食品集团努力构建集约化、国际化企业集团 朱平

        (18)奉贤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无

        农民增收

        (22)以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为主线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刘媛 袁伟峰 刘明

        (25)建立农民多种收入渠道 确保收入倍增目标实现 顾绍耕

        (28)实现种粮大户降本增收的对策研究——来自浦东新区的调研报告 无

        村级经济

        (30)棋杆村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无

        (32)做强主导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平棋葡萄专业合作社见闻 无

        探索研究

        (34)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考 丁振阔 顾芳睿

        (37)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当务之急 张晓山

        长三角地区

        (41)苏州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湖桥样本 无

        人物春秋

        (46)中国预警机之父——金山籍科学家王小谟 无

        世间万象

        (48)“雨生百谷”说谷雨 张海法

        无

篇(6)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左右。而农民收入又是目前破解“三农”问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农业科学技术。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推广的关系,为今后农业推广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1.1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约农民劳动成本。农产品通过新型技术加工可以实现产品的升值,促进农民的增收。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并推动产业化不断发展。

1.2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手段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新品种的引进、配方技术利用、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机械的利用,这些新的科技技术不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落后山区农业面貌的重要途径。

2 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2.1 农民普遍素质偏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对覃塘镇农民调查发现,该镇农民受教育低,大多数都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且老年化的现象日趋显现,这种现状导致农民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现代化农业的经营模式和农业科学新技术,只满足传统的耕作方式。另外,农民由于缺乏基础的农业知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乱用药,乱施肥的现象严重,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回报率,同时还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农药残留超标。

2.2 农技推广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

目前,我国农技基层推广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推广知识只停留在过去,对现阶段的推广技术掌握不够,无法满足现代化推广的要求,这导致了推广效果逐渐降低。根据调查,覃塘镇农技推广人员90%以上是中专生或高中生,知识结构老化,对一些新兴作物栽培技术、新农机的使用和维护技术还不够了解,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这严重制约了推广的步伐。

2.3 农业推广经费不足

科技推广服务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各级政府用于在科技推广服务和农业科学研究的费用较少,使推广人员的工资得不到保证,影响了推广人的积极性,由于经费比较少,所以难以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推广设施也比较落后,有的也是形同虚设。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础的硬件设施,如电脑、电话,但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部门都没有固定场所,有些大楼被长期租赁,这导致农业推广技术人员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使得新技术很难进行推广。

3 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培训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及报纸等方式,传播一些基础的农业知识,同时要定期开展技术类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班,技术讲座等,也可以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到现场面对面的给农民进行指导和讲解。加强农民基础教育,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普遍落后,这是导致农民素质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民基础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3.2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把每年培训农民的经费落实到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农业推广项目、引种及示范工作的进行,同时要做好财政补贴政策的指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鼓励外资、民营、个体资金投入到农业,促进农业专业化,农机化,标准农业化。

3.3 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农”服务的主体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推广效果的好坏,因此,要采用会议培训、视频、考试及进修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3.4 采用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推广方式

受农民自身素质问题,高深的技术理论会造成农民兴趣的下降,因此在实际推广中要采用简单的推广方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带动和辐射周边乡镇。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农民加入。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试验示范,让农民亲身感触到运用农业科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真正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兴趣度。

3.5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监督体系

根据调查,贵港市目前的农业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因此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监测网络”,保证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情况,结构变化情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开展经营服务情况及公益性职能发挥情况等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3.6 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业信息网,便于农民及时了解当地农业实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养殖技术、田间管理等。通过广播及电视,图文并茂的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知识,这样更加生动、直观和便捷。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点,可以及时和宣传农业信息,也可以提供农村技术咨询服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志英,司静波,郑先哲.以农业推广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7.

[2] 黄祖辉,钱峰燕.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15-16.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201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枣庄市是一个农业市,农业人口占全市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鲁南一个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枣庄市农民收入现状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汇处,是中国南部地区进入山东以北地区的第一门户,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美誉,现有人口394万,总面积4563km2。枣庄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1]。2012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人均达到9606元,比去年增加了12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枣庄市农民收入近5a来一直保持增长。2008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率,但是2009年回落到1位数的增长,自2010年开始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在2011年更是高达18.2%。增长速度更是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速度。但是2012年又回落到14.4%,增长率有所降低(见表1)。

据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7月份统计月报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枣庄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44元,增长13.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329元,增长17%,来自第一产业收入846元,增长5.9%;在非农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439元,增长9.8%,财产性收入18元,增长7.7%,转移性收入158元,增长21.7%。数据说明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枣庄市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所占比重逐渐缩小,随着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很小[2]。统计分析认为,要改善枣庄市农民收入的状况,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方面为着眼点。农民收入能否又好又快实现质和量两方面的均衡增长,既受到第一产业,也受到非农产业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影响[3]。

2 枣庄市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枣庄市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达到9606元,比去年增加了12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从构成上看呈现出“三增一降”的特点:家庭经营性收入4060元,增长11.6%;工资性收入5032元,增长17.3%;转移性收入439元,增长12.0%;财产性收入75元,下降5.1%。虽然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增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具有弱质性

枣庄市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还是“靠天吃饭”的局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还存在着差距。农业的弱质性导致目前的农业与现代产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他产业控制着农业产前和产后的部分,而附加值很低的产中部分则由农民承担,加剧了农民增收困难[4]。

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枣庄市农户多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经营分散,这些都造成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制约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同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真正为农民利益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尚不健全,这些都导致农民增收困难。

2.3 农民素质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农村居民中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很小,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没受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不能够准确的领悟各种方针政策,也难以真正享受各项科研成果推广带来的好处。农民素质水平低下,制约着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农村存在大量不能够及时转移的剩余劳动力。

2.4 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条件差

随着近年来财政等资金投入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枣庄市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在2012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重大干旱,麦田最大受旱面积达到130266.67hm2;2013年夏播期间,又遭遇干旱天气,对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播种造成较大影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分散式农业,其应对风险能力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农民增收依然任重道远。

2.5 市场信息滞后,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长了15.7 %。但农资价格不断上涨,2013年上半年农资价格上涨8.3%,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1.7%,饲料上涨7.1%,农用机油上涨6.3%,农用种子上涨7.9%。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尽管政府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但是依然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由于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农民无法及时的掌握市场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难以控制市场,农产品处于劣势,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在高起点上保持种粮稳定增产增收的难度较大。

2.6 农民负担重,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各方面的风险

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作为一项制度广泛普及。使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医疗服务的价格过高,医疗补偿的水平不足,养老保险金发放金额仍然偏低,农村居民的负担和后顾之忧的压力依然较重,这些问题让农民增收存在很大阻力。

2.7 城镇化进程缓慢,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弱,农村居民就业水平差

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非农产业收入的多少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枣庄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不相适应,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收效甚微[5]。同时由于受到2008~2012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的收益甚微,很多企业甚至破产倒闭,不得不裁员,而技能很低的农民工是首当其冲。大量的农民工处于裁员或被裁员的边缘,其就业前景惨淡[6]。

3 促进枣庄市农民增收的措施

通过对枣庄市农民增收进行的相关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枣庄市农民增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3.1 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产业的产品结构

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大力发展“果、畜、菜”优势产业。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改革原来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服务于农民,保证农民切实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龙头企业[7]。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3.2 推进农民专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大力发展专业服务组织。2012年,全市新认定107家市级改革试点合作社。目前,全市已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782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03家,其中以土地为纽带的合作社达到843家,规模经营土地30066.67hm2,利用农地抵押贷款3.93亿元,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9473.33hm2,收到了抓改革、增活力、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3.3 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积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沟通联系,签订合同,定向培训;搞好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一点专业技能知识,为分工转岗创造条件,提高就业的多面手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收入的多少与农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农产品数量的多少是决定收入多少的基础。针对近年来我市遭遇旱情的现实,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减灾抗灾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物资基础。

3.5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机制,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合作社定期不定期地向农村居民市场信息,提供信息服务,让农村居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种养效益和增加收入,不因市场信息闭塞或滞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8]。

3.6 利用好各种惠民政策,帮助农民增收

加大扶植帮助中、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力度,使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政府加大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补贴,尽可能地抑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让农资价格的增长与农产品出售价格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真正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粮食种植补贴水平,扩大其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力度,尽量抑制医药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发放金额;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住宿、子女上学、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等实际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7 以乡镇驻地为依托,以农村二、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借助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载体,加快乡镇驻地城市化建设,向周边农村伸延,扩大城镇面积,发挥其辐射作用,吸纳更多的有条件的农村二、三产业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广大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等非农产业收入,从而达到扩张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综合实力,真正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含金量,促进农民增收向农业增收和非农产业增收并重转变[9]。

4 结语

总之,在新型社会转型时期,枣庄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幸福新枣庄”目标的实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 建设进程,最重要的还是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促进其他各项工程的实现。农民增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韩光辉.制约滨州市三河湖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农业,2013(8).

[2] 程立兵.从桐城市农民收入情况看农民增收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 王一群.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新农村建设,2011.

[4] 叶春涛.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政策[J].祖国,2013(2).

[5] 付琳茹,潘爱芹.从收入构成的角度论山东农民增收的途径[J].现代农业,2013.

[6] 任莹莹.“三农”政策下农民增收问题浅析-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3.

[7] 焦国栋.农民增收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前沿,2010(24).

篇(8)

[3]史松瑞.内蒙古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1-31.

[4]吕诗文.江苏成立首家家庭农场联盟[J].吉林农业,2015 (2):26.

[5]程春丽.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十县(市)的抽样调查[J].改革与战略,2015,10(31):105-110.

[6]“‘十三五’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家庭农场成长条件与政策支持调查分析――基于河南的典型调查[J].调研世界,2015(1):27-31.

篇(9)

一 引言

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拉动内需,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进行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笔者利用2004~2010年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资料,在分析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 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农业既是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销售市场,又是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原料供应者。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之间,不仅在人力、资金、资源方面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联系,而且还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这客观上要求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2004~2010年,奈曼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绝对总量在同步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有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见表1)。

1.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1993~2008年间,奈曼旗在农林牧渔之间的结构调整上,种植业产值仍有所上升,牧业产值有一定比例的增加,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见表2)。种植业仍然是奈曼旗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种植业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55.7% 到2008年的56.4%;牧业比重从1993年的31.6% 上升至2008年的39.4%,绝对量增长了101514.3万元,增长了3.91倍,林业所占比重从5.1% 降至3.5%,绝对量增加5611.8万元,增长了2.37倍。

2.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3可看出2004~2008年,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占绝对优势,结构变动特征总的特点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不明显,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和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的比例从2004年的73.08∶7.1∶2.43,调整到2008年的82.29∶7.3∶4.55(见图1)。从种植业结构变化上看,近5年调整的方向不是很明显。政府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确保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农民增收。

从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上看,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比重一直在60% 左右,其他作物比重不足10%,甚至低于5%。玉米、水稻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粮食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减少较快,实际的播种面积都处于减少趋势。近五年玉米所占比重一直处于60% 左右。

3.养殖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养殖业农产品中,肉类占到80% 以上,其次是牛奶的产量。从2002年以后养殖业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肉类和牛奶的比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肉、蛋、奶和羊毛产品的产量和结构变化上看,肉类总产量增加速度最快,从2004年的52048吨增加到2008年的87004吨。禽蛋产量从2004年的4134吨增加到2008年的7238吨,羊毛产量增加不明显。

三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几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1993年~2010年,奈曼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65.2%下降到了21.4.%,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原来的21.1% 和21.2%分别增加至49.5% 和29.1%。说明奈曼旗在这16年中,其经济已由一个农业旗逐步向农业和工业并存的经济转化。

(2)1993~2010年的16年间,奈曼旗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奈曼旗农业结构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并未发挥作用。

(3)2004~2010年的5年间,奈曼旗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占主导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利用玉米的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产量相对较高,其他则非常少,养殖业中的肉类产量相对较高,牛奶、禽蛋等高蛋白的养殖业产品则产量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禽蛋的需求将增加,应鼓励农民发展畜产品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焦嵬嵬.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赵劲.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与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2(71)

[4]林鲁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篇(10)

[4]《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http:///zwgk/2012-07/20/content_2187242.htm[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2012-07-20

[5]察右前旗2007―2011统计公报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26-01

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把农民创业作为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带动农民就业、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抓手,通过围绕地方特色、优势和传统产业,加强宣传培训,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等举措,使全区农民立足实际,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在创业致富路上各显身手。

1 培育农民创业主体措施

1.1 围绕传统和特色,在发展制造业中创业

在总结前几年开展农民创业主体培育工程基础上,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农民创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围绕特色产业建基地、以基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兴产业的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结合溧水“石湫刀具”、“沙塘庵粮油”等劳务品牌和溧水特色及一些传统产业,引领农民积极创业。

1.2 围绕优势和特色,在发展三产服务业中创业

洪蓝镇围绕无想山风景区和傅家边科技园开展的农业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现有农家乐逾140家,2012年营业收入达3 000万元,从业人员逾600人,每户年均收入逾8万元;石湫镇明觉集镇周边农民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兴办了以明觉口味为特色的逾30家水产餐馆,吸引了安徽马鞍山、当涂和南京等地客人前来品尝,年营业额达1 80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7万元;近年来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和“三集中”也为农民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门面房,大部分都是由农民承租而兴办的商贸服务业,不但方便了集中居住区农民生产和生活,也为创业农民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收入。

1.3 围绕现代农业,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中创业

洪蓝镇傅家边周边农民借助傅家边科技园梅花节、采果节等节日的举办,有100多户农户发展设施草莓200 hm2,通过让游客自由采摘等多种销售方式,2012年销售额9 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7万元;东屏镇发挥农民种植花木的传统,鼓励农民积极发展苗木,目前全镇已有5 000多户农民从事苗木种植和销售,种植面积达1 333.33 hm2,2012年销售额达8 000万元,其中徐溪村家家种植和经营苗木,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和凤镇引领原先在沪、苏、锡等城市郊区种菜农民回乡创业,开发了万亩蔬菜产业园,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吸引了近40户种菜大户返乡创业,现已建成大棚蔬菜333.33 hm2、露天蔬菜80.00 hm2,2012年上市蔬菜70多个品种,年产量3.2万t,销售额3 200万元,长年安置600多个大龄劳力就业,不仅返乡创业农民创业成功,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门路。

2 存在的问题

溧水区农民创业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创业致富的理念已成为很多农民的共识,但受到信息、教育程度和自身观念等因素影响,情况差别较大,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方,很多农民还没有创业意识或创业意识不强,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创业氛围较厚的行政村,农民大多有创业意识。二是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影响,很多农民担心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创业中,若创业不成,将极大地影响自己生产和生活,呈现出农民想创业多,真创业少。三是制约因素多,创业规模小。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土地和用电、用水、融资困难等诸多方面因素限制,特别是在初始创业阶段,创业农民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大都只能民间借贷。

3 对策

3.1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创业技能

对现有农民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建立农民创业培训网络,加强创业培训,一是要加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特别是结合传统和优势产业加强培训,提高创业能力[1]。二是要加强对农民创业意识培训,改变农民一些落后观点和思想,开阔农民眼界,树立起农民创业信心。

3.2 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民创业扶持力度,出台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明确对农民创业园、农民创业集中区、特色产业镇、村和创业农民补助条件和标准,在积极扶持农民初始创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创办的经营实体、准备扩大生产和经营的创业户进行必要的扶持,促进农民创业实体的发展,帮其做大做强。在创业农民土地使用、电力和贷款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2-3]。

3.3 建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机制

建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机制,降低贷款门槛和手续,创新信贷方式,积极探索建立集体用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农民住房、养殖设施产权等质(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对创业农民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根据信用等级发放信用贷款[4]。把现有农民创业小额贷款标准提高到30万~50万元,提高贴息补助到80%~100%,确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资金紧

张、融资困难的问题。

3.4 加强宣传,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氛围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农民创业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对农民创业典型和相关政策宣传,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对农民进行敢创业、创大业进行教育和引导,开阔创业农民眼界,树立创业信心,坚定创业决心。

4 参考文献

[1] 杨长海.黑龙江省农民创业培训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