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加工贸易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加工贸易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国加工贸易地位的重要指标。我国加工贸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2000年,加工贸易占总货物贸易比重迅速上升,由1981年的3.6%上升至2000年的48.5%。这一阶段,加工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2.5%,是对外货物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41.6%)的近两倍。第二阶段是2001~2007年,这一阶段加工贸易占总货物贸易比重维持在47%~48%,发展较为稳定,尚未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是2007年至今,加工贸易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47.3%下降至2011年9月的35.9%,下降11.4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9月,加工贸易出口额为6127.6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44.01%;进口值为3488.4亿美元,占商品进口总值的27.14%。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但2006年至今,我国加工贸易额开始出现下降,这一现象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速。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一)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一般贸易。2006年以来,我国货物出口增速呈下降趋势,其中加工贸易的增速低于一般贸易,且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后,出口增速迅速反弹,但加工贸易的增速依旧低于一般贸易。截至2011年12月,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2.9%,远低于一般贸易27.3%的增速。①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增速也开始滞后于一般贸易。自2006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持续低于一般贸易,且其差距不断扩大。2011年,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增长31.0%,接近于加工贸易进口增速(12.5%)的2.5倍。2011年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4157.5亿美元,增长31.7%,高于加工贸易16.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额6127.6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总之,受进出口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
(二)外资加工企业主体地位开始下降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开始下降,私营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以前,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06年以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加工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42个百分点,下降虽比较缓慢,但趋势明显。尤其是出口,2010年以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见图1)
(三)加工贸易增值率开始下降加工贸易增值率是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率。2006~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大幅度上升,由2006年的58.8%上升至2009年的82.1%,上升23.3个百分点;2009~2010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开始下降,下降趋势延续至今。
二、我国加工贸易新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需萎缩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有较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还有一定惯性。随着欧债危机、西方发达国家高失业率的增长、财政赤字的持续,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外需萎缩也将持续。同时,加工贸易带来的贸易顺差也将诱发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失业率上升,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对进口商品需求下降。而我国的加工贸易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行为所引致的,中国是处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附加值较低的中间投入品和最终品的相对中低端垂直专业化地位。[1]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易受外部经济冲击。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至美国总值达1920亿美元,占同期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28%。[2]同时,美国名义GDP增速由2008年2.2%下降至2009年-1.7%,就业率也由2007的71.8%下降至2010年66.7%,截至2011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上升至9%。①而欧洲一些国家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紧缩政策,进一步导致市场紧缩,影响了我国加工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居民收入的减少和政府支出的减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紧缩,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另一方面,经验表明,当全球经济保持较快增速时,贸易保护呈下降趋势;反之,贸易保护会有所抬头。中国加工贸易“大进大出”造成巨额贸易顺差,[3]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借口。同时,受失业率上升、政治选举压力加大的影响,一些国家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显示,首尔峰会后(2010年12月~2011年5月),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0.6%,比上一报告期(2010年6月~2010年11月)增长一倍,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多达463起,比上一报告期上升61%。其中,化工品、肉类、钢铁、机械、电子、乳制品和汽车受影响最为严重。我国受贸易保护措施损害比较突出。2011年1至9月,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50起,涉案金额达3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出台了强化贸易救济效力的政策,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和反规避调查。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贸易限制措施也明显增多。2011年1至9月,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印度五国共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8起,占我国遭受调查总数的36%。[4]贸易摩擦的加剧进一步恶化了加工贸易的出口环境,导致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放缓。
(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针对加工贸易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附加值和利润率低、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我国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2007年,我国在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新措施,如,进一步取消了“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简称“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3%、11%、9%、5%,针对资源性产品加征关税;在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方面,商务部、海关总署先后发出公告,禁止包括零部件、拆散件的旧机电产品的进口,涉及1759种产品。201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进行调整:将44个十位商品编码增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的实转管理,增加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达到限制和逐步减少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随着国家政策和措施的推行,加工贸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加工方式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占货物贸易总额比重下降。
(三)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我国加工贸易是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之一。近年来,受劳动力供给需求缺口的推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上涨。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1747元,增长率达13.5%。其中,制造业在岗职工年工资水平达44496元,增长率达16.4%,在所有行业中增速居第一位。[5]同时,2010年以来,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受到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进口绝对值扩大和利润空间的下降,最终导致加工贸易增值率下降,不利于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四)外资企业投资行业分布的调整
受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在缓慢下降。2011年1至10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13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07%,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2.49%,所占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2个百分点;进口710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6%,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口总值的49.81%,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3.42个百分点。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产业分布的调整。我国利用外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占三分之二以上,服务业占外商投资产业的比例不高,不到30%甚至更少。2002~2005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40.11、131.36、122.28和116.79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57%、24.55%、20.17%和19.36%,[6]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2006年,这一趋势发生逆转,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近6年来首次下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长。2011年1至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占同期使用外资总额的47.9%。从产业链看,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更多资金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吸引外资进一步减少,这将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迅速发展,贸易顺差也进入持续扩大阶段,加工贸易曾经是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当前加工贸易呈现比重逐渐下降的新特点,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正在逐渐改善,这有利于贸易失衡状况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减少基于外汇供给增加的货币投放量,缓解当前通胀压力。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和外资主体地位下降,一方面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提高了内资企业的参与度,减少贸易利润外流,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面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在放缓的同时,对我国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有所收缩,不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和人力资本积累,尤其不利于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的转变。同时,成本上涨推动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下降说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链短、辐射范围窄、处于价值链低端,而且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特点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在效益水平上的改善和价值链的提升。
三、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的新特点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关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更关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为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 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 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 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 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2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 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 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 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2.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 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 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 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 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1-04 收稿日期:2009-10-16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以惊人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4.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0535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5.6%增长为41.2%,从1994年起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但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现有的研究文献仅仅停留在对加工贸易一般性理论规范的研究,或者局限于其产业结构和价值链等技术层面的分析(隆国强,2003;刘德学,2006;卢锋,2004),而对加工贸易的空间层面的研究甚少(黎国林等,2008)。本文将针对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与梯度转移进行探讨,以拓展加工贸易研究领域,并为推动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提出思路。
一、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的地理集聚特征
(一)东部地区是我国加工贸易最为集聚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分布稀疏
表1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是加工贸易出口最大的地区,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1995年到2005年,出口额从706.93亿美元增长到4077.19亿美元,所占比重一直在95%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表现出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特征。自2006年起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从2005年的97.90%下降为2008年97.14%,加工贸易出现了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迹象。1995年~2003年,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在20亿美左右波动,其后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较小且逐年下降,到2003年所占比重只有1.18%。2003年后,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呈现增长,所占比重有所扩大,2008年出口额达132.8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1.97%。西部地区出口额和所占比重更小,出口额在2005年仅为28.7亿美元,所占比重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从1995年的1.32%下降到2005年的0.69%。可见,我国加工贸易表现出明显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地理集聚的特征,但从2006年起显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迹象。
(二)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一个基尼系数的进一步描述
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基尼系数0来测度某个产业或收入分配的分散或集中程度。我们可以计算加工贸易在全国各省份之间未加权基尼系数,以反映加工贸易在全国地理集中的全貌。表2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基尼系数大于0.82,大大高于全国工业基尼系数0.45~0.49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高度地理集聚的特征。政策上,我国加工贸易长期以来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漫山放羊”的开放式监管模式,加工贸易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除外各省均有加工贸易,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4省(直辖市),加工贸易在这4个省份内呈现出自身地理集聚的内在规律。1995年一2008年期间,这4省(直辖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5年76.6%逐步扩大,2003年后基本占到80%左右(见表1)。其中广东省独占鳌头,但呈下降趋势,占全国比重从1995年的57.3%下降到2008年的38.7%;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最快,占全国的比重从1995年的5.22%攀升至2005年的21.03%。
二、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的决定机制
加工贸易的地理集聚与转移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决定机制,笔者经分析认为,以下4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运输距离
为了说明运输距离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笔者选取“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各省加工贸易出口平均数(EX)与各省会城市到沿海港口较近的公路运输里程(d),运用Eviews3.10计算后的回归模型为
LnEX=10.41-0.67lnd
(16.72) (-6.02)
R2=0.5727 adjust R2=0.5569 F=36.19 D-W=1.585
F和t值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不过拟舍优度R2值稍低一点,D-W检验表明不存在自相关。d的系数为-0.67,说明d与EX负相关。且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就减少0.66个百分点(黎国林等,2008)。实证分析表明,随着与出海港口距离的增加,各地加工贸易规模发生相应的距离衰减现象。这说明运输成本在企业成本费用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加工贸易包括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这两个贸易环节,对运输成本尤为敏感,因此加工贸易企业有明显的选择离国际市场较近的区位投资和生产的偏好,而不愿到运输距离远且运输成本高的内地投资办厂。这无疑是我国加工贸易在沿海地区集聚的重要因素。
(二)配套产业
某一地区协作配套产业的完善程度是决定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谢丽霜,2005)。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1)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协作配套。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加工贸易企业之间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和转包业务也日益紧密。如果与企业相关的协作配套产业完善,使企业在寻找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时能形成近距离的市场交易,这就既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也能方便配套企业提供辅助。同时,因企业间的相互接近和彼此了解,彼此熟悉和相互信任,使企业之间存在违约的风险也较小。(2)基础设施和生产。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尤其是IT企业在东部沿海的广东的东莞、深圳和江苏的苏州等地大量集聚,作为高科技产业,必须“全球化采购”、“零库存管理”和“即时生产”(Just im time,缩写JIT),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东部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由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也吸引了大批加工贸易企业在这些地区集聚。
(三)技术溢出
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一种形式,也是影响加工贸易区位选择及地理集聚的重要因素。由于技术溢出有利于营造一种技术协同进步的区域环境,促进知识信息的扩散,从而使这些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新的企业加盟。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通过产品的竞争与示范扩散技术。加工贸易企业应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但是,我国的不少企业是同时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这些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同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2)通过关联产业扩散技术。一般来说,加工贸易的后向关联部门通常是原材料、中间产品
或零部件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而其前向关联通常是向相关部门提供操作、培训、维修、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等。因此,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的技术发生了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环节和企业。(3)通过企业的人才流动扩散技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会引起技术外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高于当地企业,其员工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干中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工贸易企业既重视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高级培训,也十分强调对普通劳动工人的操作技能培训。这就使员工在流动跳槽中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这种效应无疑也有利于其他同类企业的发展。并也强化了加工贸易的地理集聚。
(四)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加工贸易区位分布集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对外开放先后次序对加工贸易初始水平形成有重要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遵循“经济特区(1980年)一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一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一内地(90年代)”这种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内地的顺序逐步开放的格局使我国不同地区以加工贸易形式融人全球价值链的起步时间和初始水平各不相同,从而大致确定了今天加工贸易空间分布格局。(2)优惠政策。虽然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统一的保税政策,但对外商投资加工贸易还采取减免税、再投资退税、亏损弥补和已纳税款退还等4个方面的优惠。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给予加工贸易优惠政策越多,对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就越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给予外资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绝大多数都是以经济特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政策优惠为载体的,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惠政策更多,如深圳特区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5%,免征地方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以至使加工贸易在这些地区形成集聚。(3)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统一税制后各地区原先享有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各地政府吸引加工贸易主要凭借其提供或创造良好的公共设施、便利通关、服务质量和法制环境等。这无疑也是加工贸易能从南向到北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工贸易地理集聚与梯度转移的关系:一个外部规模经济模型的分析
为了探索我国加工贸易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可行性与障碍,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个外部经济模型来说明其内在动因。
(一)加工贸易在东部地区的地理集聚,强化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也增加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成本
假设东部(A)和中西部(B)都可生产x商品,且不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在图1中,以横轴度量x的产量,纵轴度量X的价格。在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东部和中西部生产X商品的平均成本曲线ACa和Acb均向右下方倾斜。又假设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且中西部劳动工资相对便宜,则ACb位于ACu下方,这意味着在任何给定产量条件下,B地区总能生产出相对廉价的X商品。假定两个地区都是由众多完全竞争的厂商组成,X的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由于历史原因和区位条件,东部地区首先开展起x产业加工贸易,那么市场均衡于E1点,供给数量为Q1,价格为P1。如果由中西部地区生产,则能以更低的价格P2、更高的数量Q2从事加工贸易。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者,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中西部x商品的生产厂商无法获得地理集聚优势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因而其进入X产业的初始成本高达P0,P0>P1,于是东部地区企业缺乏将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内在动力。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尽管中西部存在比东部更便宜生产x商品的可能性,但东部地区率先开展加工贸易及发展中的地理集聚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足
注:该模型是克鲁格曼(Krugman)用来揭示因规模经济带来了生产率的差别,从而产生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象。本文借此模型用于国内产业区位分工的分析。以维持和强化其优势地位,增加了东部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工贸易的机会成本。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东部地区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随之高涨,当增加的生产成本足以抵消外在规模经济优势时,企业有动机寻找新的投资和生产区域,从而开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杨宝良,2005;王兴中,2006)。
(二)东部与中西部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差异及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一般来说,在一国内部,由于劳动力在国内区域间流动壁垒及其成本(风险)要小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再加上我国东西部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劳动力大规模从中西部向东部跨区域地单向流动,加剧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竞争而降低了当地的工价,其结果是国内区域间劳动力(特别是民工)的工资差距缩小。这在客观上就有利于降低东部沿海地区要素的成本。表现在图1中,就是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X的ACb与东部的ACa就比较接近甚至重合。因此,要素相对成本较小的差异使东部地区的产业不必通过转移就可以实现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结合而无须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这无疑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实现梯度转移的一大障碍。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东部地区劳动力生活成本较中、西部高昂,东部地区企业在现有或同一工资水平下难以招到工人,出现“民工荒”现象,这种局面又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提供了契机。
四、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思路
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是缩小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从上述实证分析来看,我国加工贸易虽然呈现高度地理集聚的特征,但也出现了梯度转移的迹象。因此,从我国加工贸易地理集聚和梯度转移的内在规律出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一)在区域层次上,优先在区域内部实现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由于加工贸易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因此“就近转移”是较为现实的选择。(1)在东部地区各省内部实现梯度转移。其实,东部地区各省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例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江苏的苏南与苏北,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其中的欠发达区域由于拥有与产业转出区域空间距离短、在同一行政区划、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是本省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2)在经济区内部实现梯度转移。21世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从单纯“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的整合、合作和互动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鼓励经济区内发达地区将部分加工贸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既能带动区域整体产业升级,也能推动自身的产业升级(刘满平,2004)。
(二)在转移的产业上,从“边际产业”入手逐步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来说,发达地区为了加快产业的调整
和优化升级,往往将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向其他次发达或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产业转入地区来说,要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和技术水平引入本地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实现各地优势空间重组。这些年来,东部沿海相对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优势趋于弱化,土地、电力、民工等要素资源供应紧张现象日益显现,加工贸易中制鞋、制衣、玩具、五金、电子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或能源消耗量大的产业以及对土地成本比较敏感的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边际产业”,在些地区继续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应推动这些边际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三)在分工形式上,建立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关系
加工贸易的历史功绩无可匹敌。自从珠海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10535.9亿美元,增长了630倍。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半壁江山”,其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加工贸易多年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了我国IT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在既要保持加工贸易发展又要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取向中,“转型升级方案”酝酿而生,这一方案明确了今后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目标。
第一,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双高”方向发展,比如定期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辅之以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措施,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制造层次。二是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2004年至今,国家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共计1140个“两高一资”商品税号列入禁止类目录,小得参与加工贸易,共计2247个“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录,这些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第二,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要实现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在空间布局上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加贸企业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放养”,监管风险较大;二是布局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为了推动加工贸易向这一目标前进,2004年海关总署出台了《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明确表示要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向“区域化集中管理”发展。2007年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制定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还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确认南昌、成都等31个市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第三。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u”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一般情况下,处在曲线两端的研发、销售环节利润较高,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我国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就处在“u”字曲线的最底部。属于投入劳动力、能源还有资源型原材料过多,得到的价值同报却很低的状态,还要赔上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就要解决非加工环节难以纳入保税监管的难题,目前海关总署已经在出口加工区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商务部也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
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提出
如果说“转型升级方案”是为了解决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那“产业毕业制度”则是基于加工贸易的两个重要特征而提出的。
第一个特征是税收减免。加工贸易又称“保税加工”,企业进口原材料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其实是一种国家“让利”行为,目的是吸引国际投资,扶持产业发展,推动出口增长。这种“让利”幅度是惊人的,以2008年加工贸易进口总额3784亿美元,以及9.7%的平均关税税率、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率来计算,国家共“让利”1073亿美元(不考虑退税、内销等其它因素)。实践证明,正是这种“让利”行为引发了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
第二个特征是监管严密。如果说贸易自由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那加工贸易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防止加工贸易成为“走私渠道”,确保国家税收安全,商务部(原外经委)、海关、国税、外管局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推出了许多监管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头分管”的格局。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繁多的申报审批手续,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因违反规定而遭到处罚。
这两个特征表明,加工贸易是一种“非正常”的贸易行为,既享受国家“让利”又接受严密监管,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加工贸易可以作为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利器,但它不能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态,因为国家的“让利”行为不会是“无限期”的,当我国真正跃身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时,加工贸易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各类产业借助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发展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当它具备了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时,就应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转为一般贸易。
然而我国现有的加工贸易政策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各类产业不管层次高低、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可以托庇于加工贸易之下,这种“有进无出”的做法造成加工贸易日益膨胀,引发了外贸结构失衡、监管风险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转型升级方案”提出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通过提高“门槛”迫使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两高一资”产业退出加工贸易。这种做法,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加工贸易的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但是并没有为这些产业今后的命运作更多的考虑。
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就像是一所“学校”,各类产业是其中的“学生”,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加工贸易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然后它们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对大多数产业而言,“临界点”代表它已经具备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该从这所“学校”毕业,由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这样,加工贸易就可以形成一个“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吐故”就是打破“可进不可出”的限制,推动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毕业”;“纳新”就是继续保留加工贸易的传统产业或“两商一资”产业,必须吸
纳新技术,加快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加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这个构想,笔者提出要建立“产业毕业制度”:在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其设置“临界点”,预留“过渡期”,在确认某类产业突破“临界点”后,就推动其从加工贸易领域“毕业”。
三、“产业毕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产业毕业制度”的目标就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一般贸易转移。在这项工作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如何评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计算产业所需要的“过渡期”,如何避免过早的将不成熟的产业推向一般贸易。为了积极平稳的推进这项工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产业类别。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产业类别非常丰富,根据产品细分的话不下万种。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粗,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产品,就难以判断这类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加工贸易的依存度。比如“电子产业”,既有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又有彩电、冰箱等消费电子产业,还有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等较为高端的产业,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设定“过渡期”难免顾此失彼。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细,就会导致这项工作过繁过细,制定和执行起来难度太大。笔者建议是以商品编码(前4位)为基准进行分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细分或进行合并。这样处理有三点理由,首先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依据的就是国际通行的商品归类总规则,易为中外企业接受:第二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既对产业大类进行合理细分,又对同类商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幅度层次比较恰当;第三是因为对产业实力的评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它本身就是按照商品编码分类统计的。
2 指标评分体系。产业“毕业”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加工贸易各类产业实力的指标评分体系。这是“产业毕业制度”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笔者建议不仅要纳入那些反映“硬实力”的指标,如厂商数量、出口金额、国际市场份额、平均利润率等,还要考虑产业“软实力”等其它因素,如品牌数量和知名度、研发和销售能力等。最终评分则反映出该类产业的实力,及其与国外同类产业相比所处的地位,比如满分100分的话,就意味着该产业实力很强,在全球已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临界点”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个体系,比如将60分作为“临界点”,代表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当然“两高一资”产业会采用另外一套指标来进行评分,重点放在它对我国环境、能源、资源性材料所造成的影响。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指为某类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到“临界点”所预留的时间,即该类产业还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期限。这种做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例如WTO在考察和接纳新成员时基于对新成员经济实力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承受能力的特别考虑也会给予“过渡期”。借助指标评分体系,我们可以对加工贸易各类产业的实力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其到达“临界点”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人为主观臆断,更加科学准确。产业类别以及为其设立的“过渡期”就构成了一张“毕业时间表”,为我们把握加工贸易今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份“中长期规划”。
4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ry ),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产业毕业制度”将政府与企业视作两个最基本的利益主体,两者有共同点,都希望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冲突,政府希望企业能够早日“毕业”以减少税收损失,而企业希望能够延长“过渡期”确保安全。因此,在执行“产业毕业制度”的过程中,引入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机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企业可以在制定和修改“毕业时间表”的时候跟政府进行博弈,还可以在某类产业即将“毕业”时跟政府进行博弈,争取税收优惠延期,以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产业毕业制度”的作用
与“转型升级方案”相比,“产业毕业制度”比较简单,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毕业时间表”,推动各类产业“毕业”,但它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同样能推动各类产业的转型升级。“过渡期”意味着各类产业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时间是有限的,不管三年还是五载,它们最终会转为一般贸易。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工贸易企业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研发销售实力。所以“转型升级方案”与“产业毕业制度”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各类产业先要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然后才能考虑“毕业”的问题。
根据邵敏等(2011)对政府补贴的一般研究,补贴行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是补贴对象的选择,二是补贴程度的选择。由于只有对于受补贴的企业而言才有补贴程度的多少可言,因此用OLS法估计补贴程度会存在样本选择偏误。根据Heckman(1979)的选择模型,我们可以先利用probit模型计算出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概率,得到其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MillsRatio,以IMR表示),然后将这个比率代入补贴程度方程,如此可以解决样本选择偏误。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参与的全球价值链较短,附加值低,因此我们可以预估政府会给予一般贸易企业更多的补贴(孙玉琴等,2013);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由于进料加工企业掌握了生产过程,因此政府应该会较为注重这种生产的自,给予进料加工企业更多的补贴。在第四部分,我们还使用交叉项分析了是哪种因素导致了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进料加工企业与来料加工企业所受补贴程度的差异。
二、数据
本文的补贴及其他财务数据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但是工业企业数据库并不包括出口企业的贸易方式这一信息,因此本文将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7年及海关数据库2002~2005年以名称进行匹配合并,合并之后得到63647家企业。合并后的数据包含了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出口企业的40%,这就可能存在样本偏误的问题,但根据戴觅等(2014),合并之后的出口企业的特征与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出口企业的特征无明显差别,因而我们可以不考虑样本偏误问题。随后,我们剔除了补贴收入存在缺失值的样本,剔除了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中间投入存在缺失值或者非正值的企业,也剔除了从事其他贸易方式的企业,在最终的样本中,有39107家企业从事一般贸易,有13068家企业从事进料加工,有3468家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贸易,共计55643家企业。根据戴觅等(2014),因为工业企业数据已经是经过筛选的数据,用OLS估计出的企业生产率存在幸存者偏误和同步偏误,因此我们根据他们的处理方法以Olley-Pakes(1996)的方法计算出企业生产率。此外,我们以企业雇员的人数来表示企业的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在我们的样本中,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五个行业为高技术行业,因此我们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二分位及三分位生成高新技术产业虚拟变量。虽然工业企业数据给出了企业的注册类型,但是根据Brandtetal.(2012)这一时期存在大量国有企业被私有化而注册类型并没有发生变更的情况,因此我们以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国有化程度。此外,我们以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我们在表1中给出了各个变量的统计特征。
三、实证分析
(一)初步估计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1)、(2)的回归结果统计在表2中,我们首先来看补贴对象方程的回归结果(即第(1)列),关键变量一般贸易虚拟变量(yibanmaoyi)的系数为正,说明一般贸易企业比加工贸易企业更容易获得补贴,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假定其他条件相同,一个一般贸易企业将比一个加工贸易企业多35%的概率获得政府补贴。补贴虚拟变量滞后项(L.subsidydum)的系数为正且接近1,说明绝大多数企业的补贴具有连续性,即上一年获得补贴的企业在下一年有94.7%的概率同样获得了政府补贴。新产品开发力度(new)、企业规模(lnemployee)、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guozibili)、高新技术行业虚拟变量(gaoxinchanye)的系数均为正,说明以上变量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贴。接下来,我们再关注补贴程度的回归结果(第(2)列),在受补贴的企业中,一般贸易企业相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获得了额外40.8%的补贴(即e0.342-1),而新产品开发力度、企业规模、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高新技术行业虚拟变量这几个控制变量同样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补贴。随后,我们在Heckman选择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加入了利用Olley-Pakes(1996)方法计算出的企业TFP的对数值,加入新的解释变量之后关键变量一般贸易虚拟变量的系数无论在选择模型(第(3)列)还是在补贴模型(第(4)列)中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也说明我们的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根据戴觅等(2014),一般贸易企业的生产率系统性地高于加工贸易企业,为了比较究竟是企业TFP还是贸易方式对补贴的影响大,在第三组Heckman选择模型中,我们加入了年份固定效应、省份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这三个固定效应。加入固定效应之后,选择模型(第(5)列)中企业TFP对数的系数不再显著,而一般贸易虚拟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这说明在出口企业内部,政府在选择补贴对象时并不是选择TFP高的企业,而是选择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补贴模型(第(6)列)中一般贸易虚拟变量与企业TFP对数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在受补贴的出口企业中,一般贸易企业和高TFP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最后,我们用加入年份、省份、行业三个固定效应的OLS模型(第(7)列)估计了补贴程度,回归结果与第(2)、(4)、(6)列的回归结果相似,说明我们补贴程度方程的回归结果稳健,并不随着估计方法而有所差异。接下来,我们要关注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和从事进料加工的企业所接受的政府补贴的差异,如表3所示。在第(1)列选择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来料加工虚拟变量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政府在选择补贴对象时并不会因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而给予或者不给予补贴。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补贴虚拟变量的滞后项、新产品开发力度、企业规模、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均有助于企业取得政府补贴,但高新技术行业虚拟变量的系数不再显著,这是因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大多数并没有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约12%的加工贸易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在第(2)列补贴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来料加工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受补贴的加工贸易企业中政府给了进料加工企业更多的补贴,而来料加工企业获得的补贴较少。新产品开发力度、企业规模、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高新技术行业虚拟变量均有助于企业取得更多的政府补贴。随后我们在Heckman选择模型中加入企业TFP的对数值作为解释变量,在第(3)列选择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来料加工虚拟变量的系数此时显著为负,说明来料加工企业更不容易获得政府补贴。来料加工虚拟变量系数显著性的变化,是因为企业TFP与生产组织形式有关,在我们的样本中,来料加工企业要比进料加工企业的TFP高,因此在不加入企业TFP的第(1)列中,生产组织形式的作用与企业TFP的作用混合在一起,导致来料加工虚拟变量系数不显著。在第(3)列中,补贴虚拟变量的滞后项、新产品开发力度、企业规模、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均有助于企业取得政府补贴,但高新技术产业虚拟变量的影响仍然不显著。在第(4)列补贴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来料加工虚拟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为负,企业TFP对数的系数显著为正,其他变量的系数与第(2)列的结果相似。我们在第三组Heckman选择模型中加入了时间固定效应、省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也与前面两组模型相似。最后,我们用加入时间、省份、行业三个固定效应的OLS模型估计了补贴程度的影响因素,第(7)的回归结果与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估计出来的第(2)、(4)、(6)列的结果相似,因而说明我们回归结论的稳健性。
(二)机制分析补贴对象的选择更多体现了政府对某些企业或行业特征在“质”上的偏好,而补贴程度不同体现了“量”的偏好,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分析补贴程度差异的原因。我们在上面的回归结果中得到:一般贸易企业所接受的政府补贴的程度要比加工贸易企业高,进料加工企业所接受的政府补贴的程度要比来料加工企业高,那么接下来我们想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一种可能性是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各自的特征不同,比如根据戴觅等(2014)的研究,一般贸易企业相较加工贸易企业TFP较高,所以政府在选择补贴程度的时候给予了TFP较高的企业更优惠的政策;另一种可能性是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各自的特征差别并不是很明显,而是政府本身在政策选择的时候偏向了某一方,比如从事一般贸易和从事加工贸易的两个企业可能规模一样大,但是政府政策更偏向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给予前者更多的补贴。对于第一种可能性,我们在表4中给出了解释变量的统计特征,可以看到,相比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的国有资本占比较小,新产品开发力度较小,而在企业TFP、规模方面差异并不显著。①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这四个变量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例如,假定两个企业的特征TFP相同,但是由于政府更偏好一般贸易企业,所以θ5将会为正,此时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而言,TFP对政府补贴的影响为θ5+γ5,而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TFP对政府补贴的影响只是γ5。在表5中,第(1)列我们引入了一般贸易虚拟变量与企业TFP的交叉项,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也就是说相比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中那些高TFP的企业获得了更少的政府补贴。这与邵敏等(2011)的结论相一致,政府补贴程度的选择体现了“扶持弱者”的特征。在第(2)列中,我们加入了一般贸易虚拟变量和高新技术产业虚拟变量的交叉项,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对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政府给予从事高新技术行业一般贸易企业的补贴程度要更高。随后,我们在第(3)、(4)、(5)列分别加入了一般贸易虚拟变量与国有资本比例、新产品开发力度、雇员人数的交叉项,这三个交叉项中只有企业雇员人数交叉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比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大的一般贸易企业获得了更高程度的补贴。在第(6)列,我们同时加入一般贸易虚拟变量与企业TFP、高新产业虚拟变量的两个交叉项,此时企业TFP交叉项不再显著,说明其不具有稳健性。在第(7)列,当我们加入所有的交叉项时,除高新产业虚拟变量的交叉项和企业雇员人数的交叉项之外,其他交叉项的系数均不显著,而新产品开发力度交叉项的系数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所受补贴程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政府给予从事一般贸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补贴要比从事加工贸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补贴高。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中为何进料加工企业比来料加工企业所接受的补贴程度高。与上面的分析类似,我们引入了进料加工虚拟变量与其他因素的交叉项。从表6的第(1)列到第(4)列,我们分别引入了企业TFP交叉项、高新技术产业虚拟变量交叉项、国有资本比例交叉项、新产品开发力度交叉项,但其系数均不显著。在第(5)列,我们引入了企业雇员人数的交叉项,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对于同等规模的来料加工企业而言,规模较大(雇员人数多)的进料加工企业接受了更多的补贴,这种关系在第(6)列加入所有交叉项之后仍然成立。从上面的交叉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选择补贴程度时,企业规模(即雇员人数)是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这是因为保证就业是政府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之一。其次,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所受补贴程度的不同也是由于政府给予了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一般贸易企业更多的补贴;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由于这些企业很少从事高新技术行业,因此高新技术行业这一因素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并不影响企业受补贴的程度。在这一部分,我们分析了为何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接受的补贴程度不同。在出口企业内部,由于一般贸易企业本身较多从事高新技术行业,新产品开发力度高,创新能力强,加之其国有资本参与程度较高,因此政府在选择补贴多少时更偏好一般贸易企业;同时,对交叉项的分析显示,政府对规模较大、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一般贸易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边际补贴。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来料加工企业和进料加工企业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政府给予规模较大的进料加工企业更多的边际补贴,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政府认为进料加工企业掌握了生产过程,因此对外需的依赖度低,生产效益的稳定性高。
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93-05
自1978年珠海市签订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快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8 503亿美元,增长322倍。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地域分布严重不均,2010年前5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同期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仅为3.9%①。要缩小地区差距和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必须把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梯度转移,东部做高端、中西部做中低端”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思路。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加工贸易科学、合理而有序地进行梯度转移,成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相关文献综述
“雁行理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影响深远的产业经济理论。1932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首提“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指出日本的产业发展通常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等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这四个阶段在图表上呈倒V形,酷似飞行中的雁阵(胡俊文,2000)。也有国内学者指出,赤松要是在1936年以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产业跨国梯度转移时提出了“雁行发展形态说”,从而奠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罗建兵,2009)。后来,小岛清把赤松要的雁行形态进一步区分为原形和两种引申形(如图1)(车,2004)。引申形A表示不同产品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国内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引申形B表示产品在不同国家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产品的跨区域梯度转移。后来,山泽逸平通过对东亚经济圈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完善了赤松要和小岛清的雁阵阶段划分,提出了东亚各国产业的发展普遍要经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孙高洁,2007)。“雁行理论”提出后,经大来(Okita,1985)、Vernon(1966)和小岛清(Kojima,2000)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融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体系(蔡,2009)。从内涵上来看,“雁行”理论主张结合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谋求一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跨越式发展;主张根据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行地域分工,把边际产业向外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董洁,2006)。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得出,“雁行理论”最初以一个形象的“经济比喻”的面貌出现,通过后来学者充实和拓展后,成为了一种产业转移理论。在宏观上,“雁行理论”能为国家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上,“雁行理论”能指导企业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或产品生命周期的改变而进行产业转移。从已有的公开文献来看,“雁行理论”主要应用于解释亚洲经济发展奇迹、分析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和研究产业发展等三个方面。例如,张帆(2003)用“雁行理论”研究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徐世刚(2005)用“雁行理论”研究了东亚产业分工的新变化;胡俊文(2004)用“雁行理论”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战略选择。遗憾的是,国内尚没有学者从“雁行理论”视角研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这一当前热点问题。在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文献中,除了罗建兵(2009)选取了产品内分工的理论视角外,其他的论文都只是从资源、成本、政策等方面论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背景、问题与对策,着力探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党军,2008;艾民,2009;马凌,2009;等等)。虽然已有的研究不无意义,但大多只是泛泛而论,缺乏理论深度。
“雁行理论”非常适用于分析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其原因在于:第一,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实质上是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而“雁行理论”主要适用于分析产业的转移;第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深层原因在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比较优势的改变,而“雁行理论”就是融合了生命周期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体系;第三,东亚和国内加工贸易的转移呈现明显的“雁行”形态。“雁行理论”应用于区域产业分析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该区域内部存在着相对领先与落后的地区,它们之间保持着产业升级的先后次序;存在着从相对领先地区向落后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金戈,2010),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正好具备这两个特征。
三、东亚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雁行”分析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史上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东亚奇迹”(也称“东亚模式”),并以持续的发展否定了“克鲁格曼质疑”。关于“东亚奇迹”,学术界有基于政府、伦理、制度等多种解读范式,但学术界忽视了加工贸易承接和转移在创造“东亚奇迹”中的重要作用。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政府”(夏爽,2006),东亚奇迹呈现出来的持续性高速经济增长,是政府强力推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结果(邹消娟,2007),而承接和转移加工贸易是政府强力推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东亚加工贸易因应比较优势的改变而进行区域梯度转移,呈现明显的“雁行”特征。在东亚加工贸易承接和转移的“雁阵”中,日本充当了领头雁的角色,亚洲“四小龙”为雁阵中的第二梯队,中国大陆和印度为第三梯队,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为第四梯队。从时序上来看,日本最先承接欧美的加工贸易,并将加工贸易的边际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早在二战前,日本就开始发展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二战后,日本确立了加工型外贸体制,抓住机遇引进欧美的资金和技术,发展汽车、电子、电视等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利用加工贸易的知识溢出效应,日本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快速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逐渐向电子计算机、医药、精密机械设备等产业转型升级。在“石油危机”和“广场协议”后,随着日元升值、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日本将服装、玩具、皮革等加工制造业向其他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日本与“四小龙”间的产业转移是东亚区域经济内的第一次产业迁移(袁易明,1998)。东亚“四小龙”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税收减免、投资优惠等措施主动承接日本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服装产业为例,东亚的服装加工制造业经历了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转移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世界服装产业的重心从北美、西欧转移到日本;第二次转移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重心由日本转移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第三次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重心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刘德学,2006)。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资金的积累,东亚“四小龙”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逐渐转向电脑、通信、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而把服装、皮革、玩具、家具、鞋帽等边际产业转向具有劳动力、资源、政策优势的中国大陆、印度、越南等。因此,日本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四小龙”加工贸易的产业水平次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则集中在中国大陆、印度、越南等。整体上,东亚加工贸易产业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向外转移、复进口等阶段。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内,表现为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业逐渐替代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内,表现为加工贸易边际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转移(见图2)。
“雁行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关于产业追赶、升级和转移的理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静态比较优势是加工贸易“雁行”分布的内在原因,而动态比较优势决定了东亚加工贸易的“雁行”转移。一方面,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政府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或指定新的产业规划,辅之以相关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升级或转移;另一方面,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通过加工贸易的转移,东亚加工贸易不断调整“雁阵”,充分利用了东亚各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
四、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雁行”分析
(一)中国加工贸易区域分布的“雁行”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域差别巨大,加工贸易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远离港口、运输成本高、产业配套程度差的中西部地区,尽管地域广阔,存在资源、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优势,但加工贸易在全国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以加工贸易出口额为例,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巨大的悬殊,1995―2007年,95%以上的加工贸易出口额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见表1)。2007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 609.3亿美元,为中西部地区251.1亿美元的近38倍。2005―2007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97.5%左右,而中西部地区仅为2.5%②。2008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 559.41亿美元,相比之下,2008年湖南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37亿美元,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则分别为7.96亿美元和3.0亿美元,相差十分悬殊。
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形成了一个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头阵、西部地区为尾阵、中部地区为中间阵的不均衡“雁行”阵列。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是服装、皮革、家具、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每一加工贸易产业都经历了图1中“雁行”形态的原形发展过程,即进口、生产、出口的过程。随着技术、资金的积累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东部地区的电子、通讯、机电等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业逐渐占据主体,表现为图1中的引申形A。同时,东部沿海地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边际产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开始向中西部转移,表现为图1中的引申形B。
(二)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雁行理论”解释
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是对我国加工贸易“雁阵”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有序、合理、高效的“雁阵”。雁行理论认为,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会在追赶的过程中,一方面低附加值的产业会取代低附加值的产业,另一方面边际产业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在时空上的“雁行”分布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进行着动态调整,比较优势的变化是中国加工贸易必须进行梯度转移的内在原因。
1.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而中西部在劳动力的供给和价格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虽然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大,但全国的人口大省主要集中在湖南、河南、四川等中部省市。即使加工贸易最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也非常丰富,人口达到36 17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7.5%③。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近8 000万人,近年来通过向城市异地转移和进入乡镇企业就地转移3 500万人左右,尚有4 000多万人滞留在农村④。如果把中国人工工资平均水平设为1,中国东部的人力工资水平约为1.31,西部地区是0.91。中国内陆地区一般劳动力工资在1 000元/月左右,沿海地区在1 400元/月左右⑤。以最低工资标准为例,目前东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提至920元月,广州市、深圳市、杭州市为1 100元月。根据中国香港贸发局2007年对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调查,中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普遍低于600元月,不少地区还低于500元月(见表2)。
2. 东部地区的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环境承载力已经十分有限,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则集中了全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资源比较优势。以西部地区为例,该地区煤、油气资源和有色金属储量占全国之首,原油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7.8%,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87.5%,现有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4%。西部人均能源资源为1 207吨标煤,为东部的3.58倍,人均可开发水能为4 982千瓦,为东部人均的1.095倍⑥。目前全国已探明的156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38种;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西部铁、锰、铬、钒、钛等5种黑色金属矿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2%、68%、72.1%、72%和95%;钾盐基本上全在西部⑦。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土地要素等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平均是中西部地区的1.44倍⑧。根据中国香港贸发局2007年对中西部重点城市的调查,中西部城市的厂房租建成本和水电收费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3. 东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加工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开始向中西部倾斜。为了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国家逐渐收紧了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政策,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西部加工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2006年以来,国家多次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和低附加值加工贸易在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东部地区凡被列入禁止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必须缴纳台账保证金,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相比而言,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则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开展限制类产品的加工贸易,同时允许在中西部地区从事A类和B类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的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空转。2007年11月,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2010年要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目标。此后的2007年和2008年,商务部先后确立了南昌、武汉、芜湖、新乡、太原、昆明、银川、南宁等31个城市为全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为了建好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国家开发银行对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重点项目予以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支持,海关总署把保税物流功能赋予中西部重点承接地的出口加工区,铁道部门也协作开展铁―海联运,把出口货物直接运至东部港口码头。
(三)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雁行”对策
随着东西部比较优势的改变以及国家鼓励加工贸易从东部密集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一系列有效政策的施行,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已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2007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21.6%,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30.8%,高出东部地区9.2个百分点⑨。虽然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程度低、市场环境较差等诸多问题,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依然任重道远。因此,中国应该结合“雁行理论”、东亚国家(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经验和当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增强政策倾斜,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承接和发展。一方面,国家要继续强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差别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通过执行差别化税收政策和调整加工贸易商品目录,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国家加强资金投入,优先支持中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目前,中国的出口加工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0年4月―2007年底,全国已封关运行的出口加工区有34个,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24个,占全国出口加工区总数的70.6%;中部地区有3个,仅占8.8%⑩。
2. 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缩减物流成本。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商品的主要进出口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而国内的港口码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也比中西部便利高效。2008年,全国的进出口商品总值的66.1%通过水路运输[11]。我国物流基础设施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明显呈现梯级递减模式?[12]。加工贸易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物流成本会显著增加。对于本来获利就比较微薄的加工贸易企业而言,高昂的物流成本会带来巨大的营运压力,同时也会降低交货和报关效率。不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会阻碍外商进入非沿海地区(Amiti & Javorcik,2007)。因此,一方面中国要加强中西部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提高运输效能;另一方面更多地赋予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物流功能,建设一批报税物流园区和仓库。
3. 鼓励配套产业的发展,着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产业配套水平。国家商务部选定的31个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基地虽然具有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但目前的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集群水平较低。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建立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机制灵活、政策优惠、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工业园区,把东部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与中部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和优惠政策等优势结合起来,引导东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相互配套的企业整体迁移到中部的产业园区,发挥工业园区作为加工贸易转移和发展的最佳载体和最优平台的作用(梁小萌,2007)。因此,中西部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区要在引进东部地区的重点加工贸易项目的同时,引进产业上下游的配套产业或鼓励当地资本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提高集群水平。
注释:
①杜海涛:《加工贸易结构出现两大变化》,《人民日报》,2010-06-29。
②刘容欣:《加工贸易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开放导报》,2009年第5期,第82、80、82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④⑥韩润娥:《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探讨》,《商业时代》,2009年第10期,第105页。
⑤曲建:《内地如何更多地承接产业转移》,《第一财经日报》,2009-09-10。
⑦艾民,宁静:《促进加工贸易向西部地区转移政策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7页。
⑧⑨高思:《浅析中国加工贸易中西部转移的成效及问题》,《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第98页。
⑩马凌:《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探讨》,《商业研究》,2009年第9期,第110页。
[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Zeng Gui1, Li Hongxiang2, Tian Huarong2
(1. School of Economy &Managemen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 China;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垂自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形态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演变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投人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使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形式,而且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因此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促进我国整个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
1.1垂直专业化分工二国际分工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国际分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新的分工形式被人们称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本内涵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不扫履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中。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新贸易理论出现之后,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国际分工的深化。
1.2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首先,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实现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加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力口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符合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一种贸易方式,因而它代表着当今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其次,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垂直专业化分工这一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实现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因而有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白勺提高,而加工贸易作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自然也就得到了公乙进和发展。
最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垂直专业化分工使生产深入到区段工序层面,使企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极为有利。在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即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产业升级;区域升级。
2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切fr面临的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38亿美元,其中.般贸易进出口约%72.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45%;加工贸易进出口约98605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5.4%。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月旦是,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
2.1我国仍处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程度不高,整体阳加值的增长比较缓慢。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一直体现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一直固化于增值能力最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我国大部;衬也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我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很小,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不例外。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目前,由于质氢全、政策等原因,我国原材料、中间投人品的国内采购率仍较低。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二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配套市场需求动向,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b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的优惠政策;c.发展技术水平过硬、门类齐全的配套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降低配套产品成本,促进技术溢出;让提高国产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内采购率,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会延长我国国内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3.3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人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我国应鼓励国外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利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此外,由于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可以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赋予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酉兰中心,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一、我国加工贸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关联度差且飞地效应明显
产业关联度指产业间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的互联、互存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产品供需上面,任何行业及产品都会成为其它行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产业技术供给方面,产业生产需其它产业提供技术手段,推动关联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 飞地效应指加工贸易中,外商既不使用东道国原材料与零部件,对国内企业也不会产生扩张与示范效应。
2.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降低
国内国情决定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越南为例,2012年,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为我国劳动力成为的1/3。并且,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差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度。
3.产业价值链上游环节发展较弱
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占比例不足3%,而市场占有率却在40%以上。由于国内企业对研发、品牌、销售重视不足,导致加工贸易只能处于价值链底端。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即简单零部件组装阶段,而价值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发展却相当滞后。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促进东部地区边际产业西移
我国加工贸易初期,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从事简单的水平低的装配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劳动力价格优势降低,导致“飞地经济”,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开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分工格局。
(1)构建加工贸易区域合理布局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依照“梯度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直接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
(2)促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边际产业西移
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按成本最低原则逐步细化生产布局。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逐渐扩张,投资呈现系统化特征。对于我国,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投资西移,降会带动配套企业的西部投资,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益,提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3)中西部地区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行业
中西部地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与东部沿海地区保持差异化,体现地区特色。产业转移是梯次渐进的过程。如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自拥有高素质劳动力,但其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1/3,因此中部地区可发展能源加工,矿产品加工产业,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并提高资源性产品的深、精加工能力。
(4)搞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佳,缺乏地缘优势,制约了加工贸易的产业西移。相关部门应加快中西部交通发展。如开辟新机场与新航线;加快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电子商务、宽带高速信息网络等。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促进科技进步
(1)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应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核心技术,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构筑突出的人力资源基础,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加强重点行业技工培养。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R&D经费。随着中国R&D经费不断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也在不断增长。企业部门R&D活动的两个重要特征:外资企业R&D经费比重较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2)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引导外商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切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内,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链条从附加值低的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推进。因此,应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借此进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3)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
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通过同跨国公司研发与生产领域合作,规范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3.培育内资企业的主体地位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首先,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培育其主体地位。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让其积极加入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使其具备激励机制、竞争理念与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支持;其次,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主体地位。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的重要组成,且呈现集群发展趋势。因此,应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特色加工出口集群。
参考文献: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它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分工的范围、潜力和深度,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的基本内涵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中。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
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二)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第一,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实现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符合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一种贸易方式,因而它代表着当今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第二,产品内分工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一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实现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因而有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作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自然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并且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的产品,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最明显的是电子行业。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所以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三名都是电子类产品,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子产品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最容易把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
随着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分工的国际化日趋增强,加工贸易在全球的发展蒸蒸日上,它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加工贸易本质属性在于不是独立生产某个产品,而是承担某个或若干特定工序活动,因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境内企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产物,也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
(一)规模、数量分析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8318.8亿美元,增长了约499.33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外贸进出口额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4.37%提高到2006年的47.25%。我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4%,加工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27.94%。根据最新的统计,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6.9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9690.8亿美元,进口贸易总额为7916.14亿美元。在出口贸易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约4163.21亿美元,占42.96%;加工贸易出口约5103.8亿美元,占52.67%;其他贸易方式出口约423.79亿美元,占4.37%。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结构分析
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在不断优化,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转变。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以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据海关统计,1990年,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不到35%,2003年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1,701.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为70.3%,机电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4年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79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9.4%。2005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到7,771.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159.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4.6%和29.2%,比2000年分别提高10.7和10.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在不断升级。
三、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当代产品内分工的新型国际环境下,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加工贸易自身提升和发展的不足,各种问题不断凸显出来。
第一,发达国家加工贸易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从本质上说仍以低技术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已经超过纺织品而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增加很快,但很多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进口的零部件由非熟练工人组装起来,收取很低的工缴费。所以,有些机电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主要还是加工性质的,即进口零部件,特别是关键或核心部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利用的还是当地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我国如果没有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类高新技术产品就不可能在我国加工组装和出口。我国这些人力资本密集或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就要推迟许多年才能建立起来,我国就还只能生产和出口纺织品,进口汽车和电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产品或工序上,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
第二,我国仍处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程度不高,整体附加值的增长比较缓慢当代的国际分工已经走向了产品内分工,走向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一直体现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一直固化于增值能力最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我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很小。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不例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普遍偏低,这是因为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高新技术产品的组装加工基地,但高附加值的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仍在国外,高端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第三,外资企业战略目标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排挤。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加工贸易中有80%是由外资来完成的。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平均占比超过75%,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而国有企业仅占10%~15%,民营企业比重更少。同时,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发展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这样,未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其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会受到外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影响。
第四,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虽然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也较廉价,但根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多数劳动力并不具备加工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这就产生了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日益显现,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产品内分工的角度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我国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国际分工。在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方向。
(一)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大大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这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实际上有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还没有占到主要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是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而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从本质上说仍以低技术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提高不同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加工,即我国要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使我国的加工企业更多的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生产中,特别是抓住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构成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二)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在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上。尽管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不断
上升,但主要还是从事这些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那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高附加值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的生产仍在国外,我国仍处在低附加值产品内分工的低端,所获得的贸易利益低下。因此,我们要在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阶梯中上升,不断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生产环节中生产,实现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转变,提高国内增值率。
这就要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这样才能在产品的供应链系统中,沿着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类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所生产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的简单产品转向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从而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三)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
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狭义理解,这里我们采用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广义理解,它将产品分工链条拉长,既包括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流通营销等活动,又把品牌创新和维护活动作为广义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著名的微笑曲线表明,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幅度越高,中间的加工制造增值幅度最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加工贸易还应在拉长的产品分工链条上升级,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依次向前,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从事产品加工制造,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这是加工贸易升级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有让企业逐步形成自主开发、生产和制造能力,打造出自有品牌,才能改变我们在产品内分工中的低端位置。二是向下游拓展。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是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销售渠道被牢牢控制在外方接单人手中,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并且使得大部分利润留在了海外接单人手中。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从商品流通中获取较高的利润,提升加工贸易在销售环节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文远.产品内分工刍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6,(05).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包装材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都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和冲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分工日益国际化,加工贸易已成为全球国际贸易的主流。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再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方式成为产业内贸易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WTO对世界加工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WTO秉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扩大了它的范围,主要内容有: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削减并约束关税、取消数量限制等)、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鼓励经济改革和发展原则 。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一,关税大幅度下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商品、技术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减少了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加工贸易运营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零配件的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集中进行组装,使最终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这对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在一定的范围内,缔约国一方应使另一缔约国企业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例如,各国不能强制让跨国公司使用当地的国产原料、零部件等,这就给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政策上的障碍。
第三,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迅速公布有关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及其变动,以使其他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熟悉,这使跨国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减少加工贸易经营的风险。
第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的范围内,使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通讯、运输、金融、保险、咨询、人员培训等迅速发展,这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
第五,乌拉圭回合的知识产权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世界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WTO的知识产权协定下,各成员方能逐步改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