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浮雕艺术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6 16:20: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浮雕艺术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浮雕艺术特点

篇(1)

浮雕是最古老的视觉形式之一。它是被限定了里面的起伏高度,介于三围立体圆雕和二位平面之间,利用光影远离和视错觉造成立体空间感觉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美术教育中的浮雕课程多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设置在综合绘画方向的班级,这正是由浮雕的特点所决定的,以为综合绘画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表现形式提供借鉴。因此,浮雕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特色引起众多学生的兴趣,但同时也由于浮雕制作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美术教育改革,师范院校设立了自己的绘画专业,同时也设置了雕塑基础教学和部分的浮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用立体造型的办法体会造型,对提高学生的二维造型思维是很有帮助的,也是科学合理的。总的来看,美术教育中的浮雕教学,是作为一门补充课程出现的,但是浮雕本身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无论是在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还是在提高艺术综合素养上,作用都是巨大的,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

从传统意义上讲,浮雕一般要依附于一个承载体,如山体的岩壁、器物的表面、建筑的墙面等。它在受限制的立面上,通过空间压缩的造型手法,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容。虽然这种空间压缩形式相对来说限制了多角度观看的可能,但也因此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造型手法。相对于圆雕的全空间,没有透视、未经压缩的实在形体,浮雕是在平面背景上通过压缩形象空间比例,利用光线制造出三维立体的视觉感受的。但同时,与平面绘画相比较,再薄的浮雕也有体积的三维的形态,即使同样是运用透视法,它们在处理方法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空间处理的平面化,内容表达的时间并列化,特殊的光影要求,材料的相对永久性,是浮雕艺术的四大特色。

早期人类通过朴素线刻的原始浮雕记录现实生活,模仿自然形象,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崇拜,达到某种心理暗示和威慑作用。规整的几何形式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古埃及艺术的突出特点。在浮雕语言形式上,两河流域的浮雕以侧面影像特征的概括提炼为基本形式,同时,更对人物、动物形象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装饰性的概括处理。与其他文明中的浮雕形式不同,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浮雕以器皿为载体,通过具有象征性的、几何符号化的图案纹样,来象征王权的威严,是一种典型的平面化装饰处理方式,空间的层次处理也以单层为主。古希腊浮雕继承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制作规则,但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追求自然、真实。古希腊人的“求真”精神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空间处理上的平面化问题,即运用压缩法使形体、空间层次、构图,摆脱了“别扭”的束缚,布局变得明确而均衡。中世纪宗教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采用图说形式,而浮雕恰恰具备较强的叙事性,因此被广泛采用。在印度,浮雕可以说是异质文化的产物,对其影像最大的是波斯和古希腊的浮雕艺术。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精神指导下的艺术标准和观察方法的变化,艺术家掌握了“透视法”,极大地推进了对浮雕语言形式的探索,浮雕的构图以单块的场景浮雕为主,即一个场景通过一个视点来安排人物情节的变化。由于透视法可以在较薄的浮雕中表现空间深远的场景,因而使浮雕放置的位置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和视觉原理上的突破,为近现代欧洲浮雕的内容、形式,以及复杂构图的处理等问题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欧洲近现代浮雕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开始由“为宗教”转向“为君主”,为城市的公共环境发挥作用。浮雕形式语言的运用综合性强,形式多样。宗教题材逐渐被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所取代,原本需要通过附属于载体来表现内容的浮雕,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浮雕课作为一门选修课,除了了解浮雕的发展历史外,更要求学生掌握浮雕的语言原理和基本的制作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学生对于浮雕语言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开始,围绕这些基本元素安排课程进度并提出针对性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特有的课程安排来把握浮雕的基本造型语言规律。

那么什么是浮雕的基本造型元素呢?其实浮雕跟圆雕一样,首先是体积,有体积,就会有空间、形体等相应的变化。浮雕只不过是把形体、空间压缩了,压缩后的形体、空间变小了,也就相应产生了浮雕自己的造型规律。浮雕的基础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浮雕的起位线、比例压缩和平行无透视观察等浮雕基础造型语言,能够自如地驾驭这些语言形式,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浮雕的创作教学。相对而言,起位线和平行无透视观察好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比例压缩的问题,这对于造型能力相对有限、对造型本身控制有难度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是需要多花费些精力和耐心来反复引导和强调比例压缩的问题。在有限的厚度中表现形象的立体空间,其关键就是体积压缩,这是浮雕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们在浮雕板上做一个圆球,如果将圆球直接放在板上,它就是个圆形球体。如果将球切成半个放在板上,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半个球体,这种做法还不是浮雕。现在将球压扁放在板上,球的边缘部分和底板之间有个空间能使人感觉它是个完整的球,这才是浮雕。通过它,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浮雕的压缩原理。一个球体是这样,一个人物,一组人物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浮雕中按比例压缩形体,是浮雕造型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压缩得越多,浮雕就越薄,反之就厚,是高浮雕。

学生往往在造型的过程中忽视的问题是不按比例压缩,可能前后空间的压缩比例刚好是相反的。这样出现的形体呈现不合理的形体状态,一个正确压缩的形体是可以转换成圆雕的,空间和形体关系则是别扭和错乱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经常检查浮雕的侧面,以便随时弥补正面制作浮雕的视觉误差。起位线是开始构成浮雕造型的最低水平线。起位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加强人物物体与背景的空间感。圆雕是没有透视的,但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浮雕是有透视浮雕和无透视浮雕之分的,其中无透视浮雕是浮雕造型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形式,通过它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浮雕造型语言的基本规律。平行无透视观察是指在非固定视点下看到的自然形体状态和现象,它是结合了逻辑分析与视点观察变化而呈现的浮雕形体空间状态。正确地把握了浮雕的这三个元素是美术教育浮雕课程的中心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古代传统浮雕的临摹和创作练习。

篇(2)

透雕则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坚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又能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品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时,受到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陶冶,增强艺术鉴赏力。在浮雕和透雕艺术中,难度较大的雕刻工序就是木雕镂空雕刻的作品达到空灵透剔、玲珑精巧、雅致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产生动感。

篇(3)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04-1

数字艺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就数字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集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艺术门类,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创作,离开了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也便不复存在,所以数字艺术是紧密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也快速地渗透到浮雕的设计与制作领域,并使浮雕作品的制作变得快捷而高效。

一、二维图案设计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多以草图的形式表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平面设计软件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段,所用的软件主要有: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位图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以矢量图的形式出现。如矢量绘图软件主要为FREEHAND、CORELDRAW、ILLUSTRATOR等。矢量图都具有高精度和高清晰度的特点,当位图被放大时,图像的清晰度会降低,矢量图被放大时这一情况则不会出现。如果要使软件直接生成浮雕模型,需使用二维矢量格式,设计师用它可完成前期图案设计,平面效果图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手绘板为广大设计师所接收,并开始使用手绘板,结合平面设计软件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灵感作以记录,由于草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完成,所以这些图形改动起来与传统草图设计相比更为方便,因为在绘制时软件中都有层的概念,只需将要做调整的层激活,并对其修改就行,其他层不受影响,这一特点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另外,它还有多种笔的样式,如模仿钢笔、毛笔、水彩笔、油画笔、马克笔等等,这些功能在制作浮雕平面效果图时较为实用。

二、数字艺术在三维设计中的应用

在浮雕的三维设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有:RHINO、3DMAX、MAYACINEMA4D等,它们可设计模型和渲染效果图,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二维图在三维软件中雕刻出立体的数字模型,也可将二维图以矢量图的格式输出,在三维软件中自动生成浮雕模型,对于不满意的地方可使用三维编辑工具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数字模型在三维软件中可以任意视觉查看,有效地增强了模型的真实性和操作的灵活性,使得三维浮雕效果实时展示在设计师面前。这种直观的设计方式,可大大地缩短设计周期,同样也会大幅度地节省设计成本。

三、三维动画展示

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将浮雕模型制作完成后,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设计出来的浮雕作品放置于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虽然是虚拟环境,但这个虚拟环境可以是以浮雕放置的实际环境为蓝本进行制作的,在这样的展示环境中,浮雕作品的艺术魅力会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维软件大都有动画的功能,对于三维数字浮雕作品的展示可采用动画漫游的方式进行制作,以动画短片的形式输出,这种工作流程,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它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理念。

四、数字雕刻的应用

在浮雕制作时,特别是对于图案纹样较为复杂的浮雕,用普通的三维软件制作就显得有些吃力,如果使用专业的数字雕刻软件就会方便很多,如:ZBRUSH、MUDBOX、MODO、3DCOAT等,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支持较高的多边形面数,提供高细节刻画的工具,对于不同的图案样式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制作方案,这样就可使设计师在设计时少了很多制作时的顾虑,把主要的精力集中起来,投放在图形的设计上,将设计完成的数字模型输出,使用数控雕刻机直接进行加工,对不满意的部分可做适当人工处理。数字雕刻解决了一个大量繁复的制作工序,让机器代替人工,这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无比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五、结语

21世纪是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世纪,浮雕的设计与制作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在继承传统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时,也需看到传统的设计和制作所存在的不足,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如何将现代科技完好地应用于浮雕的设计和制作中,并克服现代工具所产生的不足,这仍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苏,王文,黄林国.数字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付志勇.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篇(4)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243-01

纵观东西方艺术史,真正杰出的艺术家都能同时在艺术的几个领域取得非凡的成绩。美术家刘宪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在书法艺坛中已出类拔萃,同时在他执笔的设计之中孕育出来的浮雕艺术更受到社会普遍肯定且日益显现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本文作者的对浮雕类型的审美感受而言,非常愿意推崇他这一种,因为他的作品充分地运用了兼具平面和立体艺术的双重特性的浮雕语言。他汲取了汉代浮雕艺术的精粹:运动的造型、密集的构图、力度的表现等。并且以书写式的大方无隅的轮廓表现了生动各异的犹如唐代雕塑中饱满有力的人物形象。他的浮雕艺术美感归结起来充溢着汉唐艺术般的无限张力和勃勃生机,其中以对汉代雕塑艺术气象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尤为突出。

在学院写实教育,文人写意传统美学和当代艺术思潮反衬下,刘宪的汉唐浮雕艺术风日益显现了他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

理解刘宪的浮雕艺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传统浮雕艺术视觉样式与哲理性的题材内容分析完美结合

汉唐艺术的博大气韵,古朴有力的造型,以运动的人物来表现事件,生动地记录了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对环境的改造。刘宪以东方线性美学为基础的哲理性设计思维的创作手法正是我这个后学要推崇其艺术的部分原因。特别是采用书法艺术线条意象造型所构造的不确定性审美联想手法,具有的流动的气韵,笔者认为:雕塑形象过于写实和确定往往会限定思考的自由,貌似不准的浮雕造型却往往可以激发你的想象力。尤其是本来就很抽象的浮雕语言,近乎于素色的绘画,对于面积巨大的浅浮雕来说,完全可以假借雕塑之名行绘画之实。那么运用蕴含人间情理的书法线条抽象造型,也就足以淋漓挥洒,百态横生。审美观念的差异造就形式特点的区别,如果从审美观念传承的角度讲,刘宪是汉代雕塑审美观念的继承者,对汉代雕塑般运动而古朴的造型和饱满的浮雕构图运用,使其作品别具一番意味,审美主体能够感受到一种整体有节律的运动感和各个局部之间相互扰动的生机,且就看他的浮雕的整体性结构如同鸿篇巨制的史诗般的小说一样,丰富而有力,实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浮雕艺术在当代延续的典范,说他的作品宛若汉代浮雕艺术的“活的化石”是毫不夸张的。刘宪先生在创作中很注重形式逻辑的运用,以至于再繁琐的题材在他手里都是举重若轻,被他归纳的条理清楚,比如通过概念拓展设计现有的内涵,制造艺术的可然性形象;通过全称判断,特称判断以及单称判断来理清内容的实质,通过逻辑推理选定画面的主题,表现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出了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的逻辑画面,让人看了思路明了,这种创作方法超出单靠艺术直觉的个人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蕴含线性思维的形式逻辑似乎和书法艺术思维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

2 在构图内蕴含的生机和力量

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汉唐艺术的文化积淀在他的创作心理上得到明确的体现,那是民族文化的理性保留,具有天赋的因素。汉唐充满活力男性气质化的雕塑,不同于魏晋的略带女儿情的内向化作品。按刘宪的话说:军人这股力量勇敢的往前冲锋,遇到了阻碍力量会就逐渐的改变方向,画面力的相互对抗更显现军人作战排山倒海的气势,画面构图的思想如此简洁而富有深刻的内涵,与画面的内容配合是那么的合理,实在是罕见的具有强烈内在力度的浮雕艺术作品。

他的浮雕构图还体现在明晰有力的细节装饰描绘上:繁琐的装饰和内容的被轻松的整体造型所控制,局部灵动的精雕细刻,对细节忠实的追求因为概括洗练的造型而不流于庸俗和呆板。这是能突出表现汉唐艺术精神内涵的必要艺术功力和技巧。同时细致有力的细节造型不仅引起一种视觉联想的触觉愉,而且烘托了整体的大造型张力。使其浮雕画面显得空间开阔,气象万千,古韵盎然,耐人寻味。其用线的功力使得浮雕艺术的形式上的时空之美悄然流露出来。

3 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组合、单纯的道德、人间的情趣

刘宪在事业的追求上是积极入世的,虽然他也偶尔表露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但他仍然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而开阔的盛世。他的朋友众多,这些生活的特点和他艺术上表达的丰富的社会内容是相互平行的。当然,生活经验是创作这种具有广阔社会内容题材浮雕的基础,生活经验也是观众观赏其作品的主观条件,虽然说浮雕的叙事性无法与文学相比,但其对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主体的生活意象的触发却是具有荡气回肠的效果,不论是自然的情趣还是历史人文内容,皆是他所表现的浮雕题材。可以说是“现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严正整肃,气势雄浑。题材构思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业绩,记录中华民族的关键历史事件和瞬间时刻。在物质丰厚的时代作品中仍承载古典美学精神的思辨和气息,显得难能可贵。他的作品对于重塑道德伦理体系,对于经济和道德的平衡发展都将会起到一定的标杆作用。刘宪老师常言民族的灵魂要不断清洗,艺术要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中的人要互相考虑对方,把最好的劳动成果给别人,要尊重人的生命权,这样的社会才会是让民众幸福的天堂。在他的艺术里没有商代青铜艺术前期的狞厉或后期的冷峻,也没有魏晋艺术的内向化和忧郁,都说明他的艺术对这些专制社会和古代精英文化落后的传统糟粕的扬弃。我可不可以揣测这会不会就是汉代确立以来的儒家思想在今天的延续和演进。这种重视重塑民生和道德的思想演进又昭示其艺术与当代民主精神遥相呼应的共鸣。

篇(5)

一、小学纸塑浮雕创作的背景意义

(一)“杨园文化”的背景

我校位于运河之畔的桐乡市炉头镇,现称龙翔街道。在历史上曾有双桥帆影、钱店野渡、九里松涛等八景和杨园隐居、柞溪夜泊、沈园等九个名胜古迹。历史上出现的名人张履祥,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农学家,因其一直居住在当时的清风乡杨园村(今本街道杨园村),故称为“杨园先生”。为此,“杨园文化”的命名由此而来,它包含了文化与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近年来,我校在以“杨园文化”为底蕴,狠抓乡土特色教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传承文化,促进发展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重视地方文化、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教学。以“杨园文化”为基点,用纸塑浮雕的形式开发本土文化艺术特色教育,是我校艺术教育联系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纸塑浮雕艺术的存在,不仅可以练就孩子一双灵巧的手,而且还可以造就孩子美丽的心灵,更能让孩子在纸浮雕的创作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题材选取、技法探索、创作尝试、主题创作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以“杨园文化”为基点,合理高效地开展纸浮雕主题创作活动。

二、“杨园文化”纸塑浮雕创作之辅导策略。

(一)题材选取,尊重童心

尊重童心,释放童心,美术教育才能回归本位。在题材选取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禅让自己的主置,把选材的权力交给学生。在学生选材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点滴表现,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有价值的、意义的、适宜表现的题材。

有关“杨园文化”,学生知之不多。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杨园文化”调查小组,通过史料查找、民间走访等途径,师生一起努力找到“杨园文化”第一手文字或图片资料。其次是引导学生根据资料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自主勾勒出情境画面。以此找到的适宜纸浮雕造型表现的历史风景题材有《金牛塘两岸》、《双桥帆影》等;有关历史人物的题材有《杨园先生肖像》、《桑枝修剪》、《农具改良》等;地方特色题材有《董家茭白》、《晒红烟》、《杭白菊》等。

(二)主题创作,逐步完善

纸浮雕作品的创作必须经过构思、构图、塑型、晾晒和上色五个环节。为此,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以“杨园先生”为榜样,用他那种在农事上主张的“治生以稼穑为先”的精神品质,即不怕辛苦,不求于人,自主大胆实践、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来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1、创作尝试,夯实技能

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和掌握纸浮雕更多的技法呢?笔者认为,挑选一些简单的“杨园文化”题材,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造型活动,将事半功倍。

如以《幸福农具》为主题的造型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的杨园农具图片欣赏,相互讨论认识了各种农具的造型特点,再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练习与造型技法探究,掌握了三种其本的浮雕塑型方式。一是“线塑”法(图1),即借助线条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等,塑造事物的浮雕艺术形态;二是“体块塑型”法(图2),即运用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的“体块”,用“块面”的形式对事物形象进行的整体塑造;三是“线与体块结合塑型(图3)”法,即用不同形式的“线”在各个“体块”上表现富有节奏的、流动的、含蓄温婉的美感,这是更深层次的纸浮雕形象呈现方式。

2、主题创作,由易到难

反复多次的造型尝试练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纸浮雕创作经验,对于独立创作单个事物的纸浮雕艺术形象已经不再话下。至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引导学生根据找到的“杨园文化”题材,灵活运用学得的技法创作更深层次、更具内涵的“纸浮雕”作品了。笔者认为,多体块的、深层次的、复杂环境的创作,教师一定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多用“点带面”的示范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创作过程中不易处理的关系,如远近大小关系,前后遮挡、前后重叠时的起伏关系等,如学生作品《稻谷收割歌》(图4),学生较好地把这些表现技法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纸浮雕创作作品中,使自己的纸浮雕作品更加生动活泼,个性张扬。

3、学会欣赏,完善作品

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或欣赏他人的作品,能更好地完善作品的创作。那么,怎样才算是会欣赏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欣赏并认识国内外雕塑艺术中的造型语言,即“点、线、面、体”等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其次是在学生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时,积极诱导学生用自己对浮雕艺术造型的理解来分析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找出问题所在,反复修改,以此完善作品的创作技法。

4、色彩注入,彰显个性

只有原色的纸浮雕作品,视觉效果还不够强烈,个性也不明显,作品缺少灵动性,那怎样才能让它更显个性呢?笔者认为,是颜色。在给纸浮雕作品着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得作品内含,懂得每一件作品,都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要求学生选择能显现作品个性和生命的颜色给作品着色。

例如《茶馆》系列作品(图5),我们在充分考虑了作品的环境和作品本身应有的生命色彩之后,给作品中的人物绘制了古铜色,给茶馆中的环境绘制了古青色,以此显现茶馆的古老和素朴;在给《校园的早晨》系列作品(图6)绘色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人物的运动力量,给它绘制了红中带黄的彩色,以此显现作品火辣辣的运动场面。

(三)举办画展,分享快乐

建立“纸塑浮雕”展览室,展示学生创作的“杨园文化”纸浮雕作品,提升作品的价值。让参与创作的学生和未成参与创作的学生一起走入展厅里欣赏作品,共同体会纸浮雕作品的美感,一起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能以一激十,以十激百,激起更多学生地探究欲望,让更多的学生能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纸浮雕的创作中来。

有一种艺术,它并不伟大,但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舞台。“纸塑浮雕艺术”的开创,不仅给了老师和学生另一片震撼的艺术天空,还给了老师教的兴奋,给了学生学的快乐,更给了我们艺术创作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装饰行业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装饰艺术的形成。装饰艺术的出现不断演化,为人们的生活带艺术气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桃木工艺在实际装饰中的应用,是自然元素在装饰艺术发展中的集中体现。为此,在本文中对桃木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一、桃木工艺艺术呈现

从工艺呈现形式上对桃木工艺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圆雕、浮雕以及透雕。

1、圆雕

圆雕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是人们比较喜欢一种桃木工艺雕刻形式。圆雕讲究的是从多个角度、多方位的三维立体雕刻手段,从多个较多进行观赏都是一种都是一种非压缩式的雕刻工艺。在桃木工艺的圆雕表现手法之下,其所能够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之中,其中有装饰性的、抽象性的以及生活使用性。

2、浮雕

浮雕是桃木工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浮雕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桃木工艺中应用广泛。实现浮雕工艺,首先需要进行绘画,然后在绘画基础上进行雕塑。为了增加浮雕的三维透视效果,需要采用因素压缩的方式来增加浮雕的可观看性。浮雕本身具有较强的压缩性,在空间占用上比较小,能够适应多种场合的装饰。以桃木艺术为基础的浮雕,能够充分发挥出其艺术特点,在生活装饰中备受欢迎。从浮雕的雕刻形式上进行分析,高浮雕在视觉的明暗对比较明显,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其能够实现的压缩效果比较小;浅浮雕的压缩性比较大,具有一定起伏感;刻线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能够将绘画的特色与浮雕的艺术特点相互结合,同时能够给人一种淡雅而含蓄的感觉,艺术表现形式比较特殊。

3、透雕

桃木工艺中的透雕主要运用在小挂件以及桃木摆件中,透雕将浮雕的底板去掉,利用产生的视觉负空间,与正空间在轮廓上的相互转换,能够产生一种艺术韵律感。透雕与以上两种雕刻形式相比,形式上更加的灵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二、桃木工艺在艺术装饰中的应用

1、桃木工艺选材

作为桃木工艺最基础的原材料,桃木的选材是极为苛刻的,具体而言要考量木材本身的硬度、密度、直径和干湿度。基于以上几点因素的作用下,对桃木品种的次生要求也逐渐衍生出来,通常来讲能够作为桃木工艺品原料的桃木品种有蟠桃木、黄桃木、油桃木和毛桃木,但就品质而言蟠桃木因为结疤较少、木质较均匀而成为最为理想的品种。原料的收购工作通常在每年的十一之后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同时为满足桃木工艺品对密度、硬度和干湿度的一系列要求,通常情况下会选择15—20年树龄的桃木,自然状态下的桃木会在内力作用下炸裂,因此收购回来的桃木原料进过粗加工后需要用水浸泡,浸泡持续15-20天让桃木内部吃足水分,再以60oC-80oC的温度进行烘干,直到内部完全干透为止,至此桃木原料以基本成型,可以进行后续的艺术加工

2、图案装饰

图案装饰是桃木艺术品的主要呈现形式,因为图案是直观的视觉途径传播信息的,所以最早也最受欢迎的桃木艺术形式就是图案装饰形式。典型的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吉祥的事物成为桃木艺术品最初的也最多的团装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由于我国文字本身的象形特点,所以在桃木艺术品的发展过程中,象形化的文字也一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主张创新和发展的今天更是备受瞩目,最典型的如“福、寿、禄”等字样形式,这些文字在桃木工艺品上展现了其本身象形的内涵,如“福”字就被象形的诠释为“有衣服穿、有饭吃、有田种”等,不仅寓意吉祥而且别开生面,受到了桃木工艺爱好者的大力追捧。

3、工艺品装饰

受限于桃木原材料的体积,桃木工艺品涉及的范围并不广,而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小器型领域,最为典型的是桃木剑,因为桃木本身的质地细腻,同时加工过后富有清香、不易腐烂,所以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健康、长寿的寓意,民间多以之辟邪、祈求平安,同时还有一些游方之士用桃木做成剑用以驱鬼,其实际效果如果已不可考,但是其作为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是极为珍贵的。在当代桃木剑这种桃木工艺品形式已不多见,较多的是以桃木为原材料制作“八卦”、“阴阳鱼”等艺术品,这种工艺品本身彰显的是我国古代“周易”的文化内涵,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内涵,让工艺品的文化价值陡增,在工艺品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价格也一路攀升,成为当前桃木原料制作工艺品的主流。

4、实用品装饰

如前文所述,桃木原材料的体积都较小,所以其在实用品领域也多以小巧的形式出现,典型的有“笔筒”、“梳子”等,桃木自身较为坚硬细腻的质地决定其可以雕琢出许多细节的形状,而不用担心会产生变形或者破损的现象,而作为文人墨客案头的一件雅物来说,桃木本身可以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式来加以修饰,不仅能够美化表面,同时还能够借所雕之物彰显主人的追求。笔筒最早出现是在明朝的中晚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桃木雕刻艺术已近成熟,所以雕刻方法也多种多样,甚至引领了我国桃木雕刻实用品的发展形势,当前我国桃木笔筒的雕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仿照明朝的形式,采用深刻的方法,制作出高浮雕,形成深浅两层浮雕景象,让笔筒表面的画面看上去更加有层次,更加立体。另一种雕刻是仿照空门石刻的去地浮雕法,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画面镌刻的细腻、流畅。

三、结论

桃木工艺是我国雕刻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且丰富了我国雕刻艺术形式。当前党和国家号召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本文从桃木工艺加工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对桃木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桃木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为我国桃木工艺装饰艺术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李绍俭 单位: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篇(7)

关键词:宗教 艺术 浮雕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宗教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二 、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

三、宗教理念对浮雕艺术的影响

人类最早出现的雕刻艺术,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各民族中,最早的人物雕像皆为女性雕像,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这些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表现得特别肥大。这一形态,体现了原始人对女性或神秘生殖力崇拜的观念。我们从这些雕像中,可以看到雕刻艺术的最古老的源头。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篇(8)

一、简述装饰性浮雕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种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可视、可触摸、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可以简单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是四面观赏的主体雕塑形式,浮雕则是在平面上雕塑出高低形体的艺术形式。我们这里所论述的装饰浮雕一方面是指经过提炼、概述、夸张变形的浮雕形式,它是从写实浮雕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中强调形式美,使浮雕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另一方面是指在我们生活中起有装饰作用的浮雕作品,如建筑中的浮雕、环境设计中的浮雕、生活中艺术陈设造型等。

装饰浮雕无处不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小到纪念章、钱币、首饰,大到建筑中的浮雕装饰和环境。现代环境艺术的兴起使装饰浮雕更具有独立性,也扩展了装饰浮雕的个性语言。装饰浮雕一个重要作用是功能性,从它的起源到发展都以装饰功能为原则,这种应用与审美性的共融筑起装饰浮雕独特的风景。

二、装饰浮雕的造型

1、装饰浮雕的构图

装饰浮雕造型的构图处理是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理想的构图方式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体验,不适合空间环境功能的构图方式,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视觉混乱。装饰浮雕的构图方式,一般是以骨骼结构线组成的框架为依据的。框架结构线的使用,便于思考造型不同的形态的线与形状组成的构图框架,在视觉心理上呈现的感受不相同。2、装饰浮雕的材质

体现材质审美理想是当代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材质美的装饰浮雕造型作品,更易使观者获得视觉愉悦。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物理的特征产生表象视觉感受的同时,也会带给观者心里上的体验。研究材质所具备的外在形态,材质的色泽、肌理带来的心理感受,了解并掌握材质所具备的其他物理和化学的特性,对于装饰浮雕造型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以至最后所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3、装饰浮雕材质的审美语言与应用

材质本身具备着传达审美语言的要素。对任何一种物质的了解和体味,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材料的质地、肌理、色彩、反光通过视觉、触觉甚至听觉传递着综合信息,使人脑形成了对材质的一个总体印象。这些感受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感受来深化主题和丰富表现装饰浮雕的手法。

不同的材质适合不同的形式与表现。微妙精致的肌理变化,金属板材锻造工艺就无法展现;流畅自如的泥巴塑痕,石材刻制就不可能表达。同样,不锈钢不能获得青铜铸件那种历经沧桑、苍劲古朴的效果,而石材的粗砺敦厚又是金属材质所难以实现的。在现代环境材料中,不锈钢材料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强、加工工艺简单、富有光泽,反射表面极易和环境融合,因而被广泛运用。综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材质组合会有相互衬托的作用。肌理的表现也是材质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同一材质不同的肌理处理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应用强化肌理的构成、逆向肌理的构成和对比肌理的构成。

装饰浮雕材质的选择是一个事关作品成败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无论多么好的创意,多么高超的表现形式与技巧,如果材质选择不当,都会使其黯然失色。

三、装饰浮雕的表现形式与空间环境

1、建筑装饰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这里我们只谈装饰性浮雕这一特点。

作为对建筑装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重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的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的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装饰浮雕

架上表现性装饰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作为装饰品而存在,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相对独立的装饰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 3、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

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装饰浮雕表现样式。以我国为例,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原始社会时期的陶器表面,在这些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把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型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篇(9)

永州历史悠久,拥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从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可以解析出丰富的文化现象,如:“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等。正是这些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元素,塑造了永州古民居的基因。多元的文化环境为永州古民居的形式产生和演变提供了依据。永州的石雕艺术和民居文化关系渊源深厚,考证永州的石雕艺术对了解民居艺术有重要意义。西方历史学家说“建筑是石头的历史,是凝固的音乐。”从此意义上来理解,永州的古建筑虽然不是完全用石头来筑就的,但永州的建筑离不开石头的运用,故建筑石雕塑装饰艺术也不失为永州历史的凝固表现。

一、永州石材的材料特性与石雕文化特色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与广西桂林交界。其自然地质分布上大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因此石材产量比较丰富。所产石材大多以石灰岩和花岗岩居多,俗称“青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青石的表层质地比较疏松,容易风化,吸收水性强,便于开采,不利的是容易开裂,抗压能力较差。此外青石多有白筋夹杂其内,石材容易从白筋处断裂,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其抗压强度。因此,在石材的利用方面也受到了局限,在建筑装饰中其构件体积都不大。青石由于其表面有细密的孔,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气候干燥的时候又能被解析出来,所以青石在夏天具有一定的降温功能,当地百姓常在大门两侧设置石凳或石墩供夏天纳凉之用。再者,青石如果经长时间踩踏或者触摸,其表面很容易形成一层油膜,呈现出乌黑发亮的物理特征。

从目前的石雕实物遗留来看,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与北方地区的建筑石雕相比,北方建筑石雕追求的是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而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则追求实用、质朴、清秀的艺术效果。在石雕的题材上多选取祥瑞禽兽、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生活场景等。并且利用谐音、引申等手法赋予作品更深的文化意味。比如石榴寓意多子,麒麟寓意贤德,松鹤寓意长寿,瓶卉意平安富贵等等,达到“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点。此外还强调“文以载道”的儒家礼教作用。比如,牌坊的宣扬和垂范。在工艺技巧上,工匠们注重多重效果的利用。比如,镂空和高浮雕的结合,线刻和浅浮雕的结合之类。此外,石雕装饰还强调美观和实用关系,比如在建筑内的结构部件和容易踩踏的部件上,一般不做雕刻或者做简单的线刻和浅浮雕。在台阶和基石等部件上多见有阴、阳刻的线条起到防滑作用。总的来说,石雕艺术在装饰上渗透出永州渊源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和湖湘文化气息,具有弃繁就简、强调实用、高度概括、意义深远的艺术特色。

二、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艺术分类及装饰特点

在建筑石雕的装饰艺术中,石雕的装饰手段和技巧是多样的,其具体的分类也是不尽相同。目前,从永州民居石雕装饰留存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别:构件装饰,公共装饰。

(一)构件装饰

构件装饰就是指在建筑构件表面所进行的装饰活动及其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泰山石”“石础柱”“石门槛”“抱鼓石”(图1-2)。“泰山石”就是用于建筑物外墙转角处加固墙体的石材构件,因取“稳如泰山”之意而得名。在建筑中一般呈对称分布,有等级之分。等级高的自然是位于大门两侧转角处,按照建筑的墙面转换依次降低,最低者位于建筑背面。在“泰山石”的表面一般有浮雕装饰,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一些吉祥纹样,如“摇钱树”“聚宝盆”“鲤鱼跳龙门”等,也有表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题材,如“赵子龙单骑救主”“八仙过海”之类。在构图技巧上,强调叙述性的连续图案的运用,雕刻技巧讲求线条表现,采用浅浮雕比较普遍。“石门槛”和“抱鼓石”是传统汉民居的构件装饰。一方面有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建筑的主人社会地位的体现。永州地区的民居都比较重视大门的形象,并且认为门槛可以守住运气,因此门槛的高度都设置相对较高。石门槛左右都有石墩,石墩和门槛间有卯榫结构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在石墩之上是抱鼓石,主要起到辟邪和镇妖的作用,其装饰是非常考究的,多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题材以龙凤、麒麟、朱雀居多。在图案的平面布局上,主题图案位于鼓面居中的位置,鼓边刻有浅浮雕的鼓钉,形成主次有序、雕刻层次分明的特点。“石础柱”是民居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南方民居建筑中的石础柱的高度普遍比北方高,这其中主要考虑的是防潮问题。从目前的实物遗留来看,永州地区古民居的石础柱风格是丰富多样的,装饰亦很精美。一般情况下,石础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即上部的石鼓和下部的基座。石鼓和基座还会分出许多层,基座的形状变化很丰富,有正六边、八边、四边形等,很少有多余装饰。而在基座上的石鼓侧面则通体装饰,多见于浅浮雕的莲花、卷草等动植物纹样。不难看出如此设计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因为基座主要用于承重,又在视平线之下,故而少做雕琢。而基座上的石鼓,其顶面也是用于承重,考虑到实用性,所以也弱化装饰,转而将其侧面作为装饰重点。这样既照顾到了实用,又不失美观。

(二)公共装饰

公共装饰,简而言之就是指建筑公共空间的装饰活动以及效果。较有代表性的有“石牌坊”(图3)。在永州的古民居建筑中,最典型的最多见的附属装饰当属“石牌坊”。可以说一个村落的牌坊所承载的就是该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在古代社会中,牌坊是彰显皇威和宣扬礼教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多见于村落前的大路上。从内容上分,主要有功德牌坊和节孝牌坊,从形式上分,主要有四柱三门三楼式样。石牌坊的主体由梁和柱子支撑,梁和柱之间安装花板。立柱用于承重,装饰较少,只有在柱头上稍做雕刻;而横梁上多见于高浮雕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也有表现花鸟虫鱼和人物故事等题材的。在花板的装饰上主要以文字为主,中间的花板是牌坊的主题,以匾额的形式出现,匾额之上有浮雕的祥瑞图案。两侧的花板一般用于记载对所纪念对象的称颂性文字。如是皇家所赐,则在中央匾额的上方居中位置设有竖板,上面刻写“御旨”或“圣旨”字样。

结语

对于民居装饰而言,其最终效果总是和民居建筑紧密相联的。毫无疑问,装饰文化也会受到居住环境的影响。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正是契合了这两种关系得以存在,它不仅真实的反映出永州当地人们情感与现实生活,还蕴藏着情节丰富的民俗内容。它展现出来的不仅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永州先民无穷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艺术正是以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质朴率真的表现手法,充分的反映出其地域文化,居住文化、审美情趣等特征。它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祈福、求吉、避凶以及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在现代设计活动中如要发扬文化传统和坚持发展创新,尊重传统艺术文化必会为现代设计带来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官妹,胡功田.永州古村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篇(10)

(一)模拟现实建筑形式形成的屋宇式龛楣,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龛楣装饰雕刻形式。如敦煌二五四窟、马蹄寺石窟小龛出现的屋宇式,以及云冈石窟的屋宇式龛楣,都忠实地描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形态。

龙门石窟的屋宇式龛楣集中于古阳洞和莲花洞。在装饰雕刻手法上,龙门的屋宇式龛楣摒弃了云冈石窟直线平行、平铺直叙的造型形式。古阳洞北壁保存的屋宇式龛楣装饰以汉阙门的建筑形式为蓝本,雕刻出高浮雕的屋檐,但不是对现实建筑的描摹,只意象地摄取了建筑的外在形态,融合了更多的装饰形式,屋顶瓦楞趋向装饰化,剪影式简括的雕刻具有华丽、明快的韵味,一斗三升人字拱以浅浮雕加线刻表现。古阳洞龛楣将云冈石窟惯用的屋檐帷幕改换成独特的飞天浮雕,雕刻线条清丽,使建筑的规矩线条与飞天的灵动曲线产生对比,装饰意味强烈。龙门石窟后期还出现了一种透视变体浮雕的屋宇式龛楣,此种佛龛多置佛像于建筑之中,形成生动的生活场景,是龙门石窟造像龛楣的独特创造,极大地丰富了装饰雕刻艺术形式。

(二)华盖式龛楣装饰是龙门石窟大量采用的一种龛楣装饰形式。华盖式的龛楣装饰最早见于敦煌的伞形华盖,如敦煌的二五六等洞窟。遮阳且显示高贵的华盖绘制得非常清晰逼真,云冈石窟华盖式逐渐摆脱了现实中的华盖造型,将其简括变形为三折式的华盖装饰,具有二方连续的纹样样式。

龙门石窟发展了云冈华盖式的龛楣装饰形式,特别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初期的古阳洞、莲花洞,华盖式的龛楣雕刻装饰特色非常突出。龙门石窟的华盖式虽然仍严格遵循固定的分格形式,飞天造型随分格形状而定,但龙门的华盖式龛楣装饰雕刻更加细致,装饰感更强。位于古阳洞南壁第二层的第一龛是此风格的代表,每一格既自成一体又对衣纹飘带进行了蟠曲、填充,成为装饰纹样。古阳洞的龛楣增加了持华绳的童子,特别是重重叠叠的帷幕和交错的璎珞,雕刻繁复。这种华盖式的龛楣在龙门北魏后期的一些龛楣装饰中逐渐打破了分格局限,仅仅保留了华盖式的基本外形框架。内容出现了散点式的浮雕佛本生故事场景,如莲花洞北壁列龛,雕饰活泼生动传神,体现了浮雕光与影的艺术效果,线条也不再如云冈时期的涩直而趋向清秀、流畅,具有华丽的装饰设计风格。

(三)尖拱式在龙门龛楣装饰中是最富有雕刻装饰特色的造型形式。龙门石窟大部分的造像龛采用了形似莲花瓣的尖拱式龛楣进行装饰。尖拱式是由佛像背光、头光演化而来的,在敦煌石窟、河西石窟及云冈石窟中都能看到大量完整且色彩绚丽,以火焰纹、花草纹为基本表现内容的尖拱式龛楣装饰。所不同的是龙门石窟是以浮雕装饰雕刻形式出现的。

龙门石窟尖拱式龛楣装饰,如古阳洞元祥造像龛、比丘慧成龛,都是龙门尖拱式的代表。但龙门的尖拱式又有所创新,如莲花洞南壁的诸小龛,在尖拱的基本形式上浮雕以小飞天,龛尾浮雕回望昂首龙头,飞天以龛中心轴相向排列,或吹箫、或捧莲、或鼓瑟,婀娜的飞天身姿、似纱飘动的裙带,璎珞交错叠压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在石窟特殊的光照条件下繁复瑰丽,充分展现了雕刻装饰的艺术魅力。龙门石窟活泼浪漫的艺术表现是云冈石窟所未见的。龙门石窟的尖拱式龛楣装饰浮雕,多用薄浮雕及线刻相结合,线条流畅细腻,形式上倾向飘逸、轻灵,具自由化的装饰美,和云冈石窟的质朴、大气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四)龙门石窟复合式的龛楣造型特点表现为尖拱式与华盖式组合并用,独特之处在于以尖拱为主,其下接续华盖式的龛楣装饰设计,这种形式在云冈石窟中偶有出现。龙门石窟具有代表性的古阳洞南北两壁雕刻的复合式龛楣,比之云冈不仅雕刻装饰更为细致,且表现内容与装饰手法又有独到之处。其主体为尖拱式,边框饰以忍冬花纹,中心位置浮雕对称排列的千佛,下为典型华盖式,保留分格,格内千佛与莲花图案浮雕相隔排列。下方又饰以璎珞和帷幕,两者之间的空白处独创性地巧妙穿插浮雕礼佛图与飞天、莲花等单独纹样,装饰华丽。浮雕刀法婉转,刀锋犀利,装饰雕刻形式烘托出《法华经》所述“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欢快热烈气氛,是不可多得的装饰雕刻艺术精品。龙门石窟数以万计的造像龛,从王侯将相出资建造的豪华大龛到下层普通百姓捐造的小至盈尺的小龛,都经过精心的装饰艺术设计,雕刻的龛楣装饰既有对云冈时期质朴、整体、大气风格的继承又有创新。龙门石窟装饰雕刻艺术风格更多地体现了个性的自由化和对生活中华美秀丽审美倾向的追求,体现出西域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龙门石窟保留的龛楣装饰雕刻弥足珍贵,成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特色的珍贵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篇(11)

1、雕刻特点

CNC雕刻的主要加工对象为文字、图案、纹理、小型复杂曲面、薄壁件、小型精密零件、非规则的艺术浮雕曲面等,这些对象的特点是:尺寸小、形态复杂、成品要求精细。CNC雕刻只能、而且必须使用小刀具加工。CNC雕刻对象的特点是图案复杂,细节丰富,造型奇特,成品精细,要实现这样的加工要求,则必须使用小尺寸的刀具作为基本加工刀具,雕刻刀具的刀尖小的不足0.5毫米甚至到0.1毫米以下。使用小刀具进行雕刻是CNC雕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雕刻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雕刻流程如图1所示。

2、雕刻加工应用的加工行业

CNC雕刻在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模具业,主要包括紫铜电极和石墨电极的加工、五金冲模和精密冲头加工、鞋底模具加工、滴塑模具和公仔模具加工、钟表零件加工和轻型CNC加工、压花辊轮和圆柱体工件雕刻、首板(样板)模行加工等。CNC雕刻在广告行业中主要用于沙盘模型,广告标牌和文字标志的制作,文字图案清晰精细,镂空字和图形边缘光滑,镂空图案内角R小是广告雕刻的主要特点,CNC雕刻以其特有的小刀具加工方式,在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上可满足广告制作的精雕细刻的要求。而CNC雕刻软件的艺术绘图和艺术浮雕曲面造型功能能为广告人提供一个新的求新创异的手段。

3、JDPaint雕刻加工应用

以JDPaint中构造老鹰为例进行阐述JDPaint雕刻加工的应用。图2为老鹰的原始图象。图3为描图后的结果,并删除原网格曲面。进入JDVirs环境,选择图3中所有的二维图形元素后选择“模型->新建模型”命令,把“XY步长”改为:0.06,然后确定,系统自动生成一略大于选择的二维图形元素的包围盒的基面。

3.1构造老鹰的基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05;高度效果:限定高度0.10;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5;拼合方式:叠加。构造结束后效果如图4所示。

3.2构造身体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5;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身体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构造结束后效果如图5所示。

3.3构造两条腿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15(左腿),30(右腿);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左右腿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6。

3.4构造两根翅骨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60;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翅骨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7。

3.5构造尾骨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30;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尾骨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8。

3.6构造翅羽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20;拼合方式:取高。结果如图9。

3.7构造尾羽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0;拼合方式:取高。结果如图10。

3.8构造身体及尾骨上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20;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1。

3.9构造头部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圆弧;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限定高度0.05;边界角度:85;边界处理:只做闭合区域;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2。

3.10构造两条腿上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30;拼合方式:切除。结果如图13。

3.11构造鹰爪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60;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4。

3.12构造眼球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