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居住区建筑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居住区建筑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居住区建筑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建设出现了大批品位高、质量优、环境美的居住小区,但也应该看到,规划建筑设计不好、工程质量与功能质量不高———甚至较差、配套设施不全的小区依然存在,以致造成大量住宅空置、积压,虽经降价,仍是销售不畅。以前在居住概念中,人们往往以能在公园附近居住而感到满足,而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利用公共花园的设施和环境,“在花园中居住”已成为人们很实际的目标和需求。创造良好、舒适、宜人的居住小区环境和居住建筑,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不断发展的全面关注,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21 世纪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新理念。“人本居住”是过去居住产业始终如一的追求和理想。“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创造“人本生活乐土”更逐渐成为现代居住小区开发的共同理念。

一、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原则

住宅是一种建筑物,也是一种社会艺术的体现,不仅要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还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作用,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交往等赏心悦目的社会交谊场所,因此只有当建筑的三维几何空间与人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四维空间时,建筑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在进行室内的设计时应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运用整体优化设计、配套布置的观念及方法,按照合理的功能需要来精心组织空间、设计细部,力求使设计方案合理化、舒适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心理要求:住宅要求有“家”的感觉,使居住者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设计中应考虑到住宅使用者的家庭状况及文化素质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使住宅中的各个功能空间既有良好的联系,又能够相对独立,不相互穿插干扰。在视觉效果上,空间组合、家具设备的造型及色彩的变化也应充分考虑心理需要以达到最佳效果。

人体工效:良好的室内生态环境是居住者健康体魄的保证,在厨房、卫生间内,这一点更为重要。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如家具、炊具、卫生器具的尺寸规模和布置方式,都要适应人体尺度而方便使用。厨房、卫生间内的声、光、温、湿度与空气洁净度都要达到保健卫生和人体舒适的标准。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

1、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建筑的灵魂,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当今,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和期望,已从最基础的住宅工程质量要求,发展到对居住社区的综合品质需求。

(1)整体空间

居住区在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构思上,要体现文化的、地区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能与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统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其整体空间又能为城市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天际轮廓线。在局部的空间结构上能突出街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为下一阶段建筑设计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创作留出一定的空间。

(2) 技术层面

居住区规划设计在技术层面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与科学性。首先,总体设计的功能分布要合理,各项用地面积指标和技术指标恰当。交通道路规划系统骨架明确,人流与车流的组织线路要清晰,并有完善的停车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

(3) 总体布局的重点

总体布局要讲究住宅的朝向、阳光、通风,并有利于安全与健康。合理处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共享关系,来完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的配套设施。这既是符合新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一种生活需求,又为住区人们的公共活动、社交活动、情感交流提供较好的保障,并营造了社会的、公共的环境意识。

2、居住套型设计

直接影响户型变化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4 类:社会形态、住房条件、家庭关系、人口结构。套型是为住户使用服务的,研究套型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套型设计的演变规律,从而提高、改善套型功能与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深受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的影响,而每一个家庭, 由于所处地域的区别,又受到各地域气候、环境、当地经济水准、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所以,套型又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及特殊性; 同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对套型空间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套型又须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

套型是住户使用的居住空间, 户型是套型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我国城市户型规模在近20 年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已由每户5~6 口人转变到现在的3~4 口人,城市以“二代居”及“三口之家”构成为主。套型模式也从“起居、就餐合一型”—— 生存型向“起居、就餐分离型”—— 小康型转化。套型设计除了与户型的人口数目有关外,还与人口构成有关, 同时应考虑家庭成员的年龄、代际、性别等问题,使设计套型内的空间数及面积大小与户型相匹配。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套型模式多以“三室二厅”或“二室一厅”为多。今后,由于受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 会出现很多的单身老人及老年夫妻户。为解决今后老年人居住的问题,修建老年人公寓及养老院会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城市住宅套型模式的多样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居住者提供合适的套型,为不同家庭的住户创造一种适宜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建筑设计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影响住宅套型模式的各种因素,并加以综合考虑,最终贯穿落实于方案中,为入住居民提供最佳、最适宜的住宅空间。

3、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随着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性能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静分区公私分离

以起居厅作为组织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方便的印象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大中小卧室设计,方便日常使用。明亮的家务室可兼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2)整体设计的厨卫空间

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煤气等方面的隐患。

(3)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平面布局

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4)改进住宅部件,提高生活品位

采用诸如步入式衣柜、落地门窗、低窗台凸型窗、新型塑钢门窗、多功能户门、屋面老虎窗等部件,改进住宅使用状况,提高室内观感和趣味性。拓宽阳台和跃层露台,增加使用功能(如纳凉、健身、养花等),扩大室内外交流的空间。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居住区应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综合营造。只有把握每一阶段的设计内涵,才能使居住区独具品质和特色,焕发个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锦强. 对当前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J]. 今日科苑. 2009(12)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的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理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达到21世纪现代化居住标准的住宅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活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及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此之前,居住区的商业建筑比较简单,布局模式大多为单一的行列式布局,且数量不多。到了90年代后,居住区的商业建筑设计逐步得到重视,居住区开始有了超级市场、复合型商业建筑、步行街和购物中心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过渡到关注生活质量这一层面。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在设计上的状况总体说来,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对其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观设计失败。我国居住区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大多居住区商业建筑却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且与居住区形象格格不入。

外部环境设计单调。一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置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现状,认为其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以人为本。居住区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居住区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大中小相结合,提高单个网点面积,发展超市和大型综合商场,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行业结构要吃、穿、用、玩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要开拓一些新兴的服务性行业。

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采取有层次、有发展的手法把人们从开头引导到末尾,在中实现富于戏剧的结束,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通行为主的线状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节奏感,使街道具有整体统一性。而招牌、幌子、匾额更是我国传统商业经营上的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居住区内的商业建筑由于程式化程度高,它没有橱窗陈列,各个单位虽然所卖的物品不同,但从外部形象上却很相似,为了区别,就全靠招牌、幌子这种广告手段,直接点明其经营内容,并且具有装饰功能。

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本文认为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以组团单体建筑为宜。根据规划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确定建筑总量,地理位置可安排在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整个住宅区的交通干道旁。在建筑样式上既要富于变化,又要有机联系,以形成优美的建筑景观。

结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他们在商业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传统商业街的集中式商业布局设计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商业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即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倾向,与之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一、居住区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居住区住宅实现了市场化和商品化,居住区建筑设计不断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居住区建筑的户型结构出现了失调问题。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大户型住宅比小户型住宅的利润空间要大很多,所以大户型在居住区建筑中所占有的比例在不断地增高,而中小户型住宅却在不断地减少,这样导致居住区户型结构严重的失调;第二,在居住区住宅造价的影响下,房屋的建筑工程师在设计居住区建筑时,常常忽略长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而片面的对居住区一次性建筑设计面积的造价进行降低;第三,当前,居住区进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建筑房屋来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在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中,没有住户的参与,所以往往是住户被动地适应居住区的建筑。而居住区建筑行业的设计领域,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都非常的年轻,实战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对居住区住宅户型结构的设计常常不太重视,对户型结构中功能性空间的设计通常不够合理,对市场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需求研究的不够细致,所以现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很难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的需要。【1】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的特点

我国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有一条规定,凡是6层以及以上的居住区楼层或者是居住区入口与室外设计的地面距离相差16m以上高度的居住区是需要设计电梯的。当居住区是一种单元组合式的,如果居住区的户门是乙级式的防火门,电梯间可以设置低等到H层,同样没必要设置消防式的电梯间;当居住区是9层或者是12层的塔式楼层,可以设计一部楼梯和一部电梯,但是每层的建筑面积是不能超过500m2的;当居住区是10层或者是11层的塔式楼层,则可以设计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各一部,但是每层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650m2,而且每层只能设计8个住户;当居住区是10层或者是11层的通廊式的楼层,就需要设计封闭式的楼梯间,11层以上的通廊式楼层,设计的应该是防烟的楼梯间。不同式的电梯造价各不相同,消防式的电梯要求能够载重在800kg以上,并且还需进行双电源的设置,对于电梯井底部排水设施也是必须设置的。因此,在居住区建筑设计时,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尽量少设置楼梯间,特别是防烟式的楼梯间。

从居住区建筑平面设计的角度看,通常居住区采用比较多的是一梯2户或者是4户式,对于标准比较高的居住区采用的比较多的是一梯2户式。虽然一梯多户式更加的经济但是很难满足每户良好朝向的要求。【2】对于板式的高层居住区而言,12层左右的楼层为最佳,板式楼层如果建筑的过长或是过高的话,会对周边建筑的日照程度以及通风度产生不利影响的。

三、居住区建筑设计中注重的方面

3.1居住区室内的设计

对于居住区建筑室内的设计要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灵活地进行平面布局。【3】

第一,对室内的陈设和布局进行综合的考虑。居住区室内的设计本身就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深化,而对于室内的陈设和布局则展现出的是一种室内文化和艺术,与住宅效果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住宅的客厅进行布局时,为了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可以在灯具、地面、家具以及阳台上陈设一些高标准的物品,体现出个人的特色,例如现代,富有等等。对室内各个空间的布局和陈设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灵活布置。

第二,厨房的设计,在能够满足良好的排烟、通风以及合适的操作空间等要求的前提下,把握“整体厨房”的感觉。紧随时代的发展,事先对功能以及形式不断更新和优化的厨房设施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新一代厨房设施的布置留有一定的余地,使它们在家庭厨房中能够亮相。

第三,卫生间的设计,也要拥有一种超前的意识,统筹兼顾。卫生间是室内设计空间中功能最多的区域,例如,洗漱、沐浴、洗衣、便溺等等。由于种类繁多,设施布置将非常紧凑,同时卫生洁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日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所以为了方便今后的检修和换代,相关管线在进行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得混乱。

第四,阳台是住户吸收光照和新鲜空气,进行衣物的晾晒、锻炼、纳凉的场所。阳台的设计一般要经济实惠、美观而且比较宽敞。阳台的面积一般在3到4平方之间为最佳,不仅可以养花草,而且可以锻炼身体,甚至还可以堆放一些杂物。如果是封闭式的阳台,在阳台的沿口处可以安装塑钢或是铝合金门窗,将其装饰为一个功能独一的场所,例如专门养花种草,书房等等。

3.2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

第一,在对居住区的道路进行设计时,要从居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全面的考虑,安全的分隔居住区车流以及人流,做到二者互不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区入口的设置,要在达到消防、抗灾以及救护等要求的前提下,使内外联系比较便利。

第二,居住区绿化带的设计也是必须有的,抓住“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设计传统的草坪式的绿化带,还可以设计一些树木绿化带。树木比草坪更有利于吸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产生人体需要的氧气,同时还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使居住区热岛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最终使整个居住区生物实现多样化。除了这些实体的绿化带之外,还可以在居住区的屋顶、墙面等上面设计一些立体化的绿化。

第三,居住区还应设计居民公共活动时所需的配套设施。在满足居民活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该设施是否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采取底层架空的方式,将居住区每单元的楼梯间或者是入口等面积扩大,如果居住区为高层,可以扩大外廊的局部。通过对交通枢纽前室进行扩大,不仅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联络,而且有利于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需要。

第四,居住区建筑在设置无障碍活动空间时,应遵守的原则是“对每一位居民的关怀”,在居住区通行的走道和设施上不放置任何不方便的障碍物。尤其应该重视的是居住区为老年人设计的公共活动中心的设施。

3.3居住区相关专业的设计

第一,居住区排水、供电、网络通讯等地下管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居住区美观和便利,而且要考虑日后检修。地下管线的设计,需结合居住区的地形特征,按照室外排水、供水、供电等规范进行设计。地下管线的防渗问题是地下管网设计必须注意的。

第二,居住区建立独立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综合的对居住区的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打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区。同时,还可以与物业维修、安全防范、机电设施等管理系统进行联网。

第三,建立自动化的家庭控制系统,家庭控制器、布线、执行器以及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整个家庭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具有娱乐、通讯、安全防范等功能。

四、结语

居住区建筑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每一项设计都要进行全面且充分的考虑,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1 前言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生态世界观为生态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使建筑学从跟随科技的发展而探讨技术世界的问题转向思考人类真正的生活世界的意义, 追问生命的价值, 寻求人类建筑与自然界、社会经济及技术协调发展的健康导向。随着建筑师的醒悟和思考, 建筑界开始提倡树立生态意识, 一些先进的建筑设计已经把“生态”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经济要素。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推出, 是人类建筑发展史上的又一迈进, 虽然一定时期内还属于小范围的尝试, 但它的导向不容忽视。居住区生态建筑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区生态建筑的探讨将具有现实与积极的意义。

居住区生态建筑的组成, 可以视具体的规划设计而区分为建筑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 一般包括了占居住区主要建筑比例的生态住宅和外环境中的一些园林建筑及小品。

2 居住区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生态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 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对能源的节约和高效, 对生态环境的理想营造, 始终是生态建筑设计考虑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逐渐建构、形成的生态建筑学理论和方法中, 特别强调了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如整体有序原则、永序利用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反馈平衡原则、有偿使用原则等。结合对居住类型生态建筑的实质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探索, 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对居住区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做一探析。

2.1 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是生态建筑的主题。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住宅里要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 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 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 外环境里, 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环境、水环境, 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 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 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2.2 高效清洁

高效清洁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度。在今后的20~30 年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 由此预计, 21 世纪上半叶, 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在各类消费品中, 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

房屋投入使用后, 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 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 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 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 还涉及节约资源( 如建材和水) 、减少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 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3 和谐优美

在生态文明的新时期从人类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平衡人对自然的权力和义务, 使人类由牺牲环境、牺牲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幸福为代价换来的, 当前大部分区域短暂的“繁荣太平”的气氛中转变为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的“绿色文明”。在生态社区里, 真正让人们体会到: 什么是民主、平等和祥和, 什么是尊老爱幼, 什么是人与动植物和谐共处, 什么是诗意的栖居。

3 居住区生态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

设计是实现生态建筑的基本技术策略。生态建筑是一个总体复合的概念, 在考虑材料再利用, 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 应该把它放到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 也可以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 许多技术问题, 比如能源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采用和处理问题, 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 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的住宅概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产界推出的住宅更多的是集合式住宅, 少量的是别墅和Townhouse , 由于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化, 城市住宅还不能主张发展独立式的或低层式的, 在此处探讨那种别墅式的住宅生态技术和艺术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 重点还是立足于多层、高层这种集合式住宅的生态技术。

当今的生态建筑设计有两种趋势: 一是从生态概念向建筑设计渗透, 复原已经退化的环境区域, 采用天然材料完成从“生态到建筑”的过程, 呈现和谐、自然的风景特色; 另外一种趋势,是将技术进步的成果应用于建筑的保温、通风、采光, 改善小气候, 形成舒适的小环境。二者的共性都是需要生态原理、生态技术作支撑。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绿色生态住宅的出现为居住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 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新的建筑设计方法, 以满足人们的舒适和精神需求, 以及降低能耗是这一时期生态住宅发展的重点。此外生态住宅的设计同时也促进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居住建筑外观造型的新变化。如罗吉德设计的瑞士比尔市生态公寓, 通过布置在住宅南面的阳光温室, 充分利用太阳能改善和调节室内温度, 增加新鲜空气, 同时, 建筑师将住宅温室与阳台设计成不规则的流线型, 大面积玻璃面起伏变化, 映入其中的室外绿化与室内环境交相辉映, 变化微妙, 整幢住宅外观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些对设计生态住宅和生态社区都是一些很好的启示。

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 一批高质量的生态社区推出了, 既重视住宅的生态要求, 又重视外环境的生态标准, 其舒适的硬件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已经为广大市民所青睐和接受,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住宅建设的长足进步。生态住宅的设计不是单一的生态造型或生态设备选用的问题, 它的设计应该包括如下多个层面: 如何使建筑利用好天然能源、减少耗能和降低维护成本的问题; 如何组织好通风的问题; 如何通过有机共生、循环再生、持续自生的生态原则决策建筑方案的问题。

生态住宅在形式、朝向和开口等方面对采光、通风的考虑,对有效太阳能的利用, 对自然循环中可再生的天然材料的应用, 如木材、石材的利用等, 另一方面促使建筑师去思考传统建筑学以外的问题。

4 居住区生态建筑设计手法

我国发展生态社区, 可以从如下三个方向思考生态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 1) 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 利用本地材料的乡土地方主义设计手法;

( 2) 着眼于高技术表达, 利用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手法;

( 3) 既重视地方性, 又适当地引入新技术的“折衷式”设计手法。

这三种主要的生态设计手法视具体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及历史传统等因素及经济状况、技术水准来作适当选择和调控, 应有近期、中期、远期的区分和筹划。我国发展居住区的生态建筑, 不能不切实际地追风跟风, 也不能东施效颦, 其生态技术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来加以尝试, 以节能为例: 第一层次, 是充分利用传统技术, 其含义并不是沿袭旧的传统做法不加更改, 而是在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初始阶段, 首先充分利用已经研究开发并取得成效的节能技术, 使这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并在应用中发展, 这种做法属于近期行为。第二层次, 发展现有技术, 其含义是在现有建筑节能技术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 取得发展提高, 并付诸实际应用, 这种做法属于中期行为。第三层次, 利用高新技术, 在建筑节能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使高水平的新的换代技术得到发展, 这种做法是长期行为。如住宅上采用红外线热反射技术, 采用高效节能玻璃(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 中空玻璃, 低辐射玻璃, 利用硅气凝胶) ,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收集、贮存) , 热回收装置等等, 需要做的文章很多。

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推动着人类建筑的不断进化发展, 而所谓高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其本质上仍属于技术的范畴, 生态建筑中存在问题的高技术解决方式, 对于生态建筑的发展本身起着极大的促动作用, 这一点也是住宅产业靠推广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远期目标。

篇(5)

社区商业建筑设计应树立以人为本和整体性的设计观,本着“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把设计的立足点放到建筑要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的基本需求之上。例如,在本公司负责的锦丰瞿城新村B楼(商业)方案与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由于商业建筑消防要求较高,做方案时就需考虑合理排布,分成B1,B2两幢商业,每幢面积不超3000平方米就无需做喷淋系统,两幢之间用防火墙隔开,这样既满足了甲方的要求又节约了造价。

1 居住区商业建筑造型特点

居住区商业建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在建筑造型上也往往反映出其独特的性格和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1.1 整体性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整体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1 风格的整体性

某些社区中的商业建筑风格与其住宅的风格保持一致,这给整个社区奠定了一个基调,成为一个社区的整体风格。有些风格是历史遗留的,有些是人为塑造的,比如现在流行的英伦风格、古典风格、现代主意风格等。例如,采用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的居住区商业建筑,通常采用经典的三段式仿石立面使整个造型浑然大气,而细部的精雕细作体现出欧式浓郁的欧洲风情。

1.1.2 色调的整体性

通过构成商业空间的基本色调来统一整体造型。色彩的调子大体可分为对比色和调和色两大类,对比色不是指简单相异色彩的叠加,而是仍存在一定的主从关系,这种色调使空间统一中蕴涵着变化;而调和色最易形成整体感,色调最易统一,即使有变化也只是同类色的协作关系。

1.2 标志性

商业建筑是社区内必不可少的服务场所,因而其建筑造型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以其整体形象、局部形式、环境设施或装饰色彩的独特个性形成人们观赏的视觉焦点,显示了特有的标志性意义。尤其是集中式商业建筑,体量大,形态多样,己经成为一个社区的醒目标志性建筑。

1.3 区域性

本文中的区域性是相对于地域性特点来说的。虽然商业建筑带有浓重的现代气息,但也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其建筑形象也可以带有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印记,显示出自身的地区性特色,建筑造型的地域性特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主要表现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影响。这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性,而区域性与其的区别只在于,它属于更小的范围,是以社区为单位,让建筑体现一个社区原有的文化背景与特色。如现在上海有许多老社区还一直保留着一些老的建筑、古井、老街。这些历史遗留的痕迹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使之成为一个地区的特色。

1.4 综合性

具备综合性的功能的商业建筑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社区的商业建筑既要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还要能提供一些必需的休闲场所,除了可以消除购物时的疲劳,同时还可以作为居民邻里之间的一个交流空间。

2 居住区商业建筑造型设计的要素

2.1 形体

建筑形体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外在视觉表现,并受外部环境和审美要求的制约。建筑造型设计即是以视觉形象体现主观审美要求的过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建筑造型的考虑往往是与建筑内部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同时交互进行的。首先,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同时,设计可将建筑空间归纳为若干个功能体块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空间素材。对于建筑来说,其功能体块的组成和规模大小是由设计任务决定的不变因素。但是其布局、形状和造型处理却可完全不同。从功能分区是功能体块的形体选择,到空间布局中结合造型意匠对形体关系的调整,直到最后完善形体的功能和审美意义对其造型进一步的加工,这就是形体要素在建筑造型设计运用中逐步演变的完整过程。

2.1.1 功能空间的形体选择

反映建筑使用功能的空间体块应选择空间形式合宜、并符合造型设计要求的形体。一般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考虑,常采用外形简单、规则或几何关系明确的建筑形体。特别是基本几何体,不仅便于工程实施,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建筑常用的几何体可以立方体和圆球体为原形,分为平面体系和曲面体系两大类。各种基本几何体都显示着特有的视觉特性。有两种、三种或多种几何形体构成的复合形体仍具有明确的几何组合关系,具有丰富多姿和灵活多变的组合造型,可以充分表达建筑使用功能的内涵。

2.1.2 形体造型的加工处理

(1)削减法

又称为减法,即使按照形式构图规律切削或挖去基本形体上的一部分体块,以达到修正形体视觉形象和创造富有造型细部的设计目标。这种手法在追求简洁、精巧的交通建筑造型中较多见。

(2)添加法

此法恰与减法相反,即是在建筑基本形体上添加附属形体,用以丰富和完善总体造型的手法。

(3)分割法

这是一种消弱形体的体量感,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法。它以增加形体的层次感,使单一形体变为多元组合形体,或用以改变形体的比例关系,调整尺寸感,创造出服务区综合楼新的视觉形象。

(4)转化法

这是采用从一种形体过渡到另一种形体的渐变手法创造新形体的加工处理手法。构成形体转换的因素包括形状、方向、大小、角度和曲率等几何要素。这种新形体因几何关系复杂,传统结构形式难以实施,当代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为其发展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2 色彩

色彩是环境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和形、光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筑环境的信息及语言。它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又和其他元素紧密相连。色彩相对于其它视觉元素,更加直观和鲜明并且富有情感。色彩在商业建筑中的运用比较突出,分表现了它在塑造建筑个性和营造环境氛围上的重要作用。色彩要素在配合形体、材质要素的运用中,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2.2.1 色彩与形体

1)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墙面在建筑立面中占比重较大,因此外墙面的色彩基调,对于整个商业建筑尤其重要。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商业中心有区别,前者更强调的是它的区域性,因此,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基色调应该与整个社区的基色调保持一致。同时,单纯统一的色彩还可以将复杂松散的形体关系转化为简单统一的构成关系。

2)在建筑细部运用色彩的对比来加强建筑形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在建筑形体需要着重表现的部分(如凸出的门窗等)相对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

2.2.2 色彩与材质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之一,各种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与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亲和力。随着科技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用于设计中的材料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发现的天然材料和新创造的人工材料。因此作为建筑审美情感表达的色彩,也更加绚丽多彩。而各种材料的质地、质感更加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材料的质地是它的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的程度。

3 结论

未来,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发展将呈现:整体化倾向、综合化倾向、高效与省时倾向、区域化倾向、生态化倾向;同时,其建筑设计方法多样化,像模拟计算法这类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方法将逐步完善;最后,学科将更加综合化,涉及到建筑、景观、规划、管理、政策、商业、数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因此,一个成功的作品需要多方面协调才能更好的完成。

篇(6)

Abstract: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asonable layout and its settings will affect the lives of the residents and city environmen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esign idea and should follow the living presence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design problem of our countr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商业活动是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设计选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同时,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关。

一、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在设计上的状况总体说来,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对其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间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部环境设计单调。一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

二、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手法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空间主要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一般指由建筑实体如墙、屋顶、柱等结构构件围合而成的空间,既包括建筑室内空间,也包括由建筑实体围合而成的内庭院、内街市等,这种空间有一定的封闭性。外部空间则相对与内部空间而言,由建筑实体分隔出来的室外的、属于城市公共部分的空间。

2.1 内部空间设计

围合与开敞的变换。在居住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具体设计中可以通过灵活隔断的要素进行设计手法的变换。比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空间,中间用活动隔墙或隔断进行灵活分隔:推开来、打通后,是一个连成一气的整体空间;叠起来、收拢去,又成了各自独立的几个空间等等,并通过隔断的高度和宽度及闭合关系的变化来适应居民在商业建筑中进行不同活动时的心理变化。还可以通过室内活动部件、设施和家具来进行灵活分隔。

另外,居住区商业室内设计应尽量缩小陈列面积,利用管材、板材和透明材料制作道具,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方面均强调其通透性、灵活性。为了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居住区商业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空间的限定度小一些,创造活泼、通透、开敞的效果。

2.2 外部空间设计

①设置商业广场。商业建筑如果位于道路的交汇边沿,那么人流的集结与疏散、车流的导人与疏出、行车的交汇视距与交通安垒,要有适当的缓冲地段。可以利用地面的坡度、抬升或下降,结合人口空间形成人口商业广场。商业广场不仅用于人流集散,也是商业活动的舞台,其气氛轻松、形式活泼自由,可以举行娱乐活动,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功能而成为吸引顾客、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公共空间。②沿街退让。紧临道路而设的居住商业建筑可在沿街的边缘地带平行街道退出属于建筑红线范围之内的“私有”块状或线状空间,它是达成建筑与居住区和城市联系的中介环境,同时也是由公共转人“私有”的过渡性空间。

三、居住区商业建筑造型设计的要素

3.1 形体

建筑形体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外在视觉表现,并受外部环境和审美要求的制约。建筑造型设计即是以视觉形象体现主观审美要求的过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建筑造型的考虑往往是与建筑内部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同时交互进行的。首先,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同时,设计可将建筑空间归纳为若干个功能体块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空间素材。对于建筑来说,其功能体块的组成和规模大小是由设计任务决定的不变因素。但是其布局、形状和造型处理却可完全不同。从功能分区是功能体块的形体选择,到空间布局中结合造型意匠对形体关系的调整,直到最后完善形体的功能和审美意义对其造型进一步的加工,这就是形体要素在建筑造型设计运用中逐步演变的完整过程。

3.1.1 功能空间的形体选择

反映建筑使用功能的空间体块应选择空间形式合宜、并符合造型设计要求的形体。一般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考虑,常采用外形简单、规则或几何关系明确的建筑形体。特别是基本几何体,不仅便于工程实施,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建筑常用的几何体可以立方体和圆球体为原形,分为平面体系和曲面体系两大类。各种基本几何体都显示着特有的视觉特性。有两种、三种或多种几何形体构成的复合形体仍具有明确的几何组合关系,具有丰富多姿和灵活多变的组合造型,可以充分表达建筑使用功能的内涵。

3.1.2 形体造型的加工处理

造型设计在基本形体选定后,为更好地满足内部使用功能和多样化的审美要求,经常需要对基本形体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形体造型的加工处理手法在现代建筑的造型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已不只局限于二维立面处理,而更注重采用三维空间的处理手法。对单一几何形体的三维加工处理是常见的处理手法。其基本手法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①削减法又称为减法,即使按照形式构图规律切削或挖去基本形体上的一部分体块,以达到修正形体视觉形象和创造富有造型细部的设计目标。这种手法在追求简洁、精巧的交通建筑造型中较多见。②添加法。此法恰与减法相反,即是在建筑基本形体上添加附属形体,用以丰富和完善总体造型的手法。③分割法。这是一种消弱形体的体量感,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法。它以增加形体的层次感,使单一形体变为多元组合形体,或用以改变形体的比例关系,调整尺寸感,创造出服务区综合楼新的视觉形象。④转化法。这是采用从一种形体过渡到另一种形体的渐变手法创造新形体的加工处理手法。构成形体转换的因素包括形状、方向、大小、角度和曲率等几何要素。这种新形体因几何关系复杂,传统结构形式难以实施,当代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为其发展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2 色彩

色彩是环境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和形、光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筑环境的信息及语言。它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又和其他元素紧密相连。色彩相对于其它视觉元素,更加直观和鲜明并且富有情感。色彩在商业建筑中的运层、预制织物膜带条、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中间层、低黏度沥青混凝土层等均匀应力吸收层。

3.3 施工过程中控制裂纹

3.3.1 采用应力吸收薄膜,对减缓反射裂纹的产生与扩展有明显的效果。可使裂纹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传到面层时大为减少,明显降低应力强度因子。而吸收薄膜的弹性模薰越低,防裂效果越好,可见应力薄膜应选用低模量高韧性、大变形率的材料为好。就目前常用的材料而言,土工织物与沥青橡胶薄膜的弹性模量都较低,变形率较大。不存在低温脆裂问题,效果更佳。

3.3.2 用土工格栅加筋沥青路面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车辙、反射裂纹和疲劳裂纹,不同类型格栅性能显著不同。

3.3.3 橡胶沥青吸收膜,是使用废橡胶磨细的粉与热沥青搅拌后,施于面层中间,形成一薄膜或与砂石成一薄层。有试验结果表明,此应力吸收层在面层中间效果最佳。

3.3.4 严格半刚性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碾压完成后或最迟在养生结束后应立即用乳化沥青做透层或粘层,然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3.3.5 控制好制备沥青混合料时加热时间和温度,加强碾压,可减少反射裂纹。为减少路面裂纹的出现。应在铺设沥青面层前,就采取裂纹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特别是在道路建设初期采取措施阻止裂纹的形成,这将大大减少裂纹的产生。

四、结语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的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理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达到21 世纪现代化居住标准的住宅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活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发展历程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及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此之前,居住区的商业建筑比较简单,布局模式大多为单一的行列式布局,且数量不多。到了90 年代后,居住区的商业建筑设计逐步得到重视,居住区开始有了超级市场、复合型商业建筑、步行街和购物中心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过渡到关注生活质量这一层面。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在设计上的状况总体说来,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对其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观设计失败。我国居住区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大多居住区商业建筑却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且与居住区形象格格不入。

外部环境设计单调。一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

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置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现状,认为其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以人为本。居住区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功能。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居住区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大中小相结合,提高单个网点面积,发展超市和大型综合商场,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行业结构要吃、穿、用、玩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要开拓一些新兴的服务性行业。

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采取有层次、有发展的手法把人们从开头引导到末尾,在中实现富于戏剧的结束,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通行为主的线状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节奏感,使街道具有整体统一性。而招牌、幌子、匾额更是我国传统商业经营上的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居住区内的商业建筑由于程式化程度高,它没有橱窗陈列,各个单位虽然所卖的物品不同,但从外部形象上却很相似,为了区别,就全靠招牌、幌子这种广告手段,直接点明其经营内容,并且具有装饰功能。

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本文认为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以组团单体建筑为宜。根据规划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确定建筑总量,地理位置可安排在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整个住宅区的交通干道旁。在建筑样式上既要富于变化,又要有机联系,以形成优美的建筑景观。

结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他们在商业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传统商业街的集中式商业布局设计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商业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即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倾向,与之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能源矛盾的日益突出及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如何合理充分的利用能源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我们国家在最近的经济发展规划里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发展等倡议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承担者人们生活休息的住宅设计,在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节约”、“和谐”的技术措施,创造出节约能源能的生态社区和建筑,对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设计中的节能要点

对于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如下几点自然因素:日照,风及空气流通,降雨首先说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这些自然要素。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平面布局、开发强度及相关的配套设施

1.合理的平面布局

建筑朝向:南北向的住宅排列方式可以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山墙可以有效避免被西晒。

建筑间距:住宅之间保证合适的间距是满足日照及通风的重要保证,根据居住区设计规范,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通风:住宅区内的空气流通主要受建筑围合以后前后左右空间间距的影响。因此在平面布局时要注意避免在风道上设置建筑物影响了空气的流通。

绿化及树木种植:尽量减少建筑群间的硬化地面,推广植草砖地面,提高绿地率,加强由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及地面植被组成的空间立体绿化体系,以便由树冠和地面植被阻档、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

2.合适的建筑密度

在住宅区的设计中,建筑密度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较低的建筑密度意味着住宅区内会有更多的空间设置开敞空间及绿地,同时较低的建筑密度也是合适建筑间距、充足日照、通畅的风道的有力保证。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降低建筑密度是保证良好生活环境、有利于居住节能的有效的措施。

3.市政设施

住宅区的市政设施设计需要重点注意能源的收集和循环使用。例如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水利用循环系统、太阳能利用装置等,均可以起到充分利用能源的作用。

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做法

对于单体住宅建筑来说,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降低建筑能耗。

1.建筑朝向:参考前面在规划布局中的论述。

2.建筑面宽与进深:住宅建筑保持合适的面宽与进深有助于自然采光及充分享受日照,可以降低空调等耗能工具的使用。每户住宅的建筑面宽直接关系到其迎风面的大小。单户住宅建筑面宽越大,其迎风面就会越宽,越有利于通风换气。而建筑进深则关系到建筑的自然采光及气流在室内的流通。一般来说,建筑进深越窄,空气在建筑内部流通的距离就会越短,空气受到的阻碍就会越少;同时,在建筑受光面宽一定的情况下,建筑进深越窄,则建筑内部可受到日照的面积就会越大。当然,建筑的面宽和进深也同时受到用地形状,内部空间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在满足使用及法规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加大建筑面宽,缩短建筑进深。

3.窗户的设计

窗户的朝向:窗户的朝向影响到风进入室内及风在室内的流动方向。入口与出口间的直接轴线经常是空气在房间内流动的路径,当进风口与风向成正交(90度)时,空气流动会直接朝向出口,对房间内其他部分的作用很小。当窗户与风向成一定角度时,进入室内后,风速会变快,风所影响的区域也会变大,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及室内散热。

窗户的大小:窗户的大小决定对流的空气速度。要使空气进入房间,也必须让空气有出口流通。需要注意,当窗户愈开愈大时,室内风速反而会下降。

窗玻璃色泽的选择:窗玻璃是窗户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玻璃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受到日照的影响、气流的流入及流出,这对寒冷地区的保暖十分重要。除去一般的玻璃材料而使窗玻璃对日照、反光、吸热等产生的影响外,在一般的处理上,窗户的色泽会对上述因素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发出的多层强化玻璃有效的解决了浅色玻璃和深色玻璃的缺陷,在双层玻璃之间的中间膜层可以满足各种颜色的要求,同时中间膜层具有阻挡透射的特性,在准许光透射的情况下,对于噪音干扰的控制及降低热透射与过度眩光等问题,都能发挥良好的功效。

三?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限制因子

1.技术控制措施中的限制因子关于技术控制措施中的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相关技术难度系数,比如在朝向的控制中,常常会由于具体的实际情况的限制而难以达到理论的最佳朝向选择。②舒适度的限制,因为住宅的主要目的还是居住,因此如果在规划设计中过分考虑了节能性,而忽略舒适度,很容易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③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在居民区的选址和交通结构选择中,就要受制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不能为了个别居民区而损失整个城市的利益;④建筑费用的控制,几乎所有的工程问题在设计中都要考虑费用-效益问题,住宅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如果某一节能措施使用的费用投入要大于其节省的能量的费用,那么该措施就不应应用在实际设计中。

2.材料选用中的限制因子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环保建筑材料大都是一些新型的合成材料,价格相对传统材料较高,某些性能也可能不及传统材料,因此在实际选择中要受到具体建筑性能要求和费用控制的限制,在确定使用之前一定要对某一材料做一个综合的分析,以确定是否使用。

以上是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基本的降低能耗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规划工作者和建筑工作者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力图和自然建立和谐对话的建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

1)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的心理以及生理行为特征要求。

2)建筑设计应该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新、美、奇、趣的特点,设计良好的空间环境,发挥优秀的教育作用,使幼儿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幼儿园建筑还必须依据温馨设计的理念,合理的布置,柔美的色彩,精美的布局结构,都可以减少幼儿的焦虑心理。

4)根据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做到统一与变化相衬托、均衡与稳定相协调、错落有致、虚实变幻、直观鲜明、视觉与视差相搭配的构图原则。

5)不同的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的需要,确立属于自己的风格,设计出更多符合幼儿的心理,对智力开发和身心成长有利的空间。

2幼儿园室内设计

要想得到理想的幼儿园室内设计,我认为只有拉近设计者与小朋友的距离,并用自己的一份童心才能实现,才能得到小朋友的认同。室内设计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在使用功能已组织好的前提下,我认为最关键的内容包括空间设计、细部构造设计和色彩设计。

2.1 空间

当人进入建筑后,他将时时感到空间的存在。空间如何处理不仅直接影响着使用,而且影响着人的心理,是压逼还是开朗,是运动还是静止,是丰富还是单调,是印象鲜明还是气氛沉闷等。幼儿园相对那些大型公建来说显得规模很小,但正因为它的使用者是幼儿,就更应该注重空间的处理,给小孩一个愉悦的心理,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

这里所说的空间,它不仅仅是指室内空间这个孤立的概念,还应该包括室外空间及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幼儿园来说,人们首先进入的就是门厅。门厅是整栋建筑的联系纽带,是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应将门厅设计得大方新颖,不管在高度还是在宽度方面都应尽量开敞些。有条件的话,门厅顶部可采用透光玻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随着阴影的变化,再配以大厅内的楼梯、跑马廊、喷水池、花卉及主题雕塑等等,使整个大厅显得明亮活泼、富有生气。总之,要尽量使空间之间衔接自然,使空间变得丰富多彩。

2.2 细部构造

从笔者所设计的幼儿园的使用情况来看,使用功能和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大多能得到认同,而提出最多问题的是细部构造处理,这也是幼儿园设计的通病。很多建筑师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功能、造型设计上,往往忽视了细部构造的设计。很多细部由于考虑得不周到而给以后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有的甚至对幼儿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这些应该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因此,细部设计对幼儿园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成败。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对细部构造的设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规定也是建筑师在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细部设计的目的概括来说就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方便,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为孩子着想了。

2.3 色彩

1)色彩搭配。基本色调:由于幼儿园建筑的形态构成要素十分丰富,建筑造型变化多样,所以在基本色调的选择上就不宜用色过多。反之,以简洁、明快的浅色调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既可以衬托建筑形态的生动,又可以获得统一、和谐的建筑整体效果。局部色调:由于儿童对喜闻乐见的事物必定在颜色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一般不会拘泥于一种颜色或色系,所以在建筑局部色彩的选择上要大胆采用不同的亮色。若干亮丽色块的点缀会使建筑突显活力,使其更能表达幼儿园建筑的个性。

2)色彩识别。运用不同的色彩以增加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幼儿园建筑常由标准活动单元组合而成,各个活动单元在空间构成以及房间形状方面几乎是一种模式。对于儿童来说,认识自已的班级首先就要有一个过程,而让儿童在雷同的空间单元中将自己的班级与其他班级区分开来就是更为困难的事情。此时,可以借助色彩的作用,以不同的色彩作为各班空间单元的色彩基调,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轻而易举的解决。

3)色彩指示性。儿童视知觉在对建筑空间形状、大小方面的感知上还不够敏感,所以幼儿园的交通空间及其中的标识物宜采用丰富、鲜艳的颜色。比如,在走廊的天花板上按照儿童行进路线设置彩带或者彩色装饰物,一方面可以提高交通路线的明晰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儿童在行进途中的趣味性。

3幼儿园室外设计

幼儿园建筑具有双重意义:既要有学校的学习气氛,又要有游乐场的热闹场面。这就要求建筑师运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和熟练的表现技巧,来表现儿童想象中的那种童话的造型,使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无形地接受美的启迪。

3.1幼儿园立面设计

幼儿同建筑的立面设计至关重要,人们通常对一个幼儿同的第一印象取决于外立面的设计,建筑师如何通过形式、色彩和符号给幼儿一种天真、活泼、奇妙、流连忘返的感受,同样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建筑师首先需要跳跃传统的造型设计,给幼儿园建筑赋予相应的主题,例如童话场景、适合当地文化背景的主题设计、动物造型等等。主题式造型一般来自儿童熟悉的童话或文化背景。以其充满趣味的形象,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使儿童很快融入新的环境。

3.2室外环境设计

幼儿园是孩子的天地,是孩子自己的心灵家园, 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必须符合它的目标要求,要提供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场所,并且能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和活动中得到一些收获和体验。

3.3 儿童游戏设施设计

游戏场所是幼儿园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之一,但近年来,在幼儿园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用地,楼层可利用下层的屋顶作为一般的活动场所,采用层层退进的建筑设计风格。比如上海同济幼儿园就采用了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但是,当利用屋顶或者阳台作为游戏场所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高栏杆,目的在于防止他们攀爬栏杆,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儿童的游戏项目和种类要尽可能的满足儿童成长中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尽量丰富他们的生活。

在教室建立各种活动区:建立图书角:在靠近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和安静的地方配备一些圆角的桌子和书架,给他们阅读图书提供良好的环境,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建立积木角:让他们走进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了解并发现周围的新鲜事物,增强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建立科学角:用桌子或者椅子展示科学图片以及一些日常的科普作品,经常更换图片,在进一步配合教学单元来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工艺角:图画、纸工、缝纫编织、园艺等工艺活动,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幼儿思维和审美能力;各种活动区,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另外设置一些可以移动和可动式的小道具,通过孩子之间的配合实现不同的用途,这样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并且培养他们的协作和团队意识。

总之,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应以活泼、明快为主。我们在追求体型的高低错

落、虚实变化、细部色彩的儿童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如何通过建筑装饰起到

美育教育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张,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篇(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Xiayangjincheng second period projec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details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concept, space concept, energy-saving and ecological view,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lanning.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the overall design concept; space ; energy saving;land saving; ecological view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居住区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种设施,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向着更人性化、更节能生态的方向发展。以下就夏阳金城二期工程(下文简称二期工程)为例,探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

一、二期工程概况:

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东面是赵重公路,西面是厂房,北面是西张土泾,南面是已建成的夏阳金城一期工程(多层住宅为主)。二期工程占地77992平方米,容积率1.2,总建筑面积107971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93590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4381平方米。基地被一条东西向景观河道穿越,分为南北两块。北块占地47952平方米,南块占地30039平方米。基地北面的西张土泾与基地内的景观河道这两条水系成为本项目的鲜明特点。基地南面与一期的商业街相邻。周边均为新建或拟建住宅区,配套完善。

设计将联排别墅布置在基地景观河道以北,7层带电梯多层住宅布置在景观河道以南。小区最南面布置二层商铺与一期商铺相对应,形成商业街,沿赵重公路转角处设置集中商业。商业总建筑面积为10553平方米。

小区主入口设于东侧的赵重公路上,小区南面与一期入口对应处设次入口。主干道在基地北块独立成环并以组团路联系每幢联排别墅。从主入口到次入口另有一主干道联系,多层区与别墅区的道路系统既通畅又互不干扰。小区可停机动车534辆,停车位分别布置在联排别墅处、地面停车、地下车库以及集中商业地下车库。非机动车停在多层住宅地下室与集中商业地下车库内。

二、 居住区规划的整体设计观

整体设计观包含“形”与“思”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规划与建筑设计形态的

整体性,例如建筑体量的整体性、空间的完整性、立面的延续等;另一方面是指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的整体性,即由宏观到微观的设计理念与手法的相对统一,这种整体性甚至可以延伸到同一个项目的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及其它相关的细部设计。在二期工程设计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1、注重一期、二期形态的完整性,尊重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一期工程以多层住宅为主,二期工程将多层住宅布置在南面,与一期的多层住宅形成建筑体量上的完整形态,同时对道路的天际线起了统一作用。

2、在二期工程进行规划方案设计时,设计初衷即将此社区定位为具有实用性、经济性、适应今后居住功能变化的普通住宅。并且将此理念从规划设计一直贯彻到建筑单体设计以及建筑细部设计,景观设计。尤其在多层住宅房型设计中,以小于9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一室一厅与两室一厅占多层户数的90%以上。除两幢为六跃七层复式外均为七层,均为一梯两户带电梯房型。小户型占多数与多层电梯房的设计均考虑到普通住宅适应今后老龄化社会居民的需要,体现了人文关怀。

联排住宅的部分房间用半砖墙作为隔墙,考虑到了今后使用的灵活性。

三、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空间观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表征不仅仅是实体的建筑,而且是建筑围合的各种空间。居住区的空间包括居住区在城市界面中的外部空间和居住区的内部空间。居住区外部空间倡导建筑群体的秩序、道路界面的延续,天际线的韵律等,使得单个居住区能个性又不突兀地融入城市空间。而居住区内部空间倡导的是宜人的尺度,亲切的交流空间,以及多个不同空间组合创造的生动的,步移景异的居民感受。

在二期工程中,多层住宅设置在商铺的北面,既阻隔商业街产生的噪声,又可以在空间形态上延续一期,使一、二期建筑群由南向北呈现中-低-高-低的起伏,丰富了大空间的层次。住宅依路而建,沿河而布,建筑之间形成自然的角度,围合出不同形态的流动的空间。联排别墅在两条水系之间既获得良好的景观视野,又自成一片,不受干扰,形成相对安静的环境。在联排住宅的房型设计中运用内庭院、阳台、露台等多种灰空间的设置创造居室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节能生态观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各国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建筑物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40%,是工业能耗的1.5倍,要想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减少建筑物能耗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节能包括“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四项基本内容,如何确保这四项内容在建设过程中以及之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得到实施,节能理念应在居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里贯彻始终。节能与生态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节地”在居住区规划中是最早体现的,要求设计者从一开始就通过几条量化指标来进行设计.例如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研究问题的视角既从宏观角度,即整个居住区的规划来进行研究,也要从微观角度,通过一些具体指标例如日照、间距、退界等来指导设计。作者认为在居住区容积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节地的最好体现就是通过比较各个方案最终取得各种类型住宅的最佳配比,从而确定建筑单体规划布置与层数。这个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还应尽量体现资源配置的均好性,例如景观、阳光、通风等。

二期工程规划伊始,在郊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住宅的市场定位是首套住宅+改善性住宅,且改善性住宅是面积偏大的类型。开放商希望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一开始要求做尽量多的联排住宅。而建筑师追求的是资源配置的均衡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甄选与说服,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北面布置联排,南面布置多层,联排与多层住宅的面积比为1:1的较为合理的方案。多层住宅以90平方米以下户型为主,多以4-5个单元拼接而成。联排住宅的房型设计非常紧凑:平面开间为5.7-6.7m,进深均为12m,平均建筑面积为217平方米,大多为六户连拼。如此布局体现了规划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并考虑到各种资源的均好性。

2、“节能、节材、节水”在二期工程中通过建筑设计及细部设计都有所体现。

住宅的立面风格简约现代,尽量减少体量的凹凸,获得良好的体型系数;墙体、门窗等围护结构采用保温材料;多层外立面采用涂料,联排在河浜的对岸,外立面采用经济的面砖,立面设计各有特色,只用暖色调的主墙面颜色取得统一。

小区采用智能化管理,保安及信息系统,推广IC卡计量,计费智能表具;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简式变压器供配电和分时计价用电;新型单元楼防盗门技术,采用经济的结构形式与设备,力求提高小区的科技含量与综合评价指数。

3、二期工程的生态设计着力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尤其是两条水系西张土泾与景观河道的相互融通和渗透。规划设计用蜿蜒的水景将两河道联系起来,在小区北块形成南北向的中心绿化带,并与贯穿小区主入口的横向绿带形成了小区北块十字形绿化骨架。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驳岸的处理,以及开挖河道的土方进行的微地型的设计,体现出自然的原生态的景观风貌,人们或散坐草坪或滨水散步,仿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小区南块的锲形中心绿地由多层建筑围合而成。南北两块中心绿化与滨河绿带、城市绿带、联排住宅的庭院绿化、屋顶绿化一起构成有层次的绿化系统,使整个小区生态自然,环境宜人。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要注重整体设计观、空间观、节能生态观等,这是作者的一些经验与总结,旨在不断地提高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水平。夏阳金城二期工程从2006年开始规划设计,直至2009年底大多数号房竣工验收,并获得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颁发的 “2010上海优秀住宅设计”三等奖,这也是众多参与工程的设计师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11)

1前言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多功的要求日益增多。居住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人性化、多功能化对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公共建筑,由于其性质和规模的差异,因而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在做公共建筑设计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住小区的建设将实现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是仅仅局限在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子里面所配置的功能,同时还非常的在乎居住地附近的环境的建设情况。比如:商业方面的建设、文化和健身方面的建设、植物美化的程度、物业方面的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 现在的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由居住地就行了,还应该有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居住区的各种各样的实施能否满足人们的要求,已成为新时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帮助。

2.1居住小区公共建设中对卫生的要求

首先,居住小区的卫生是指对小区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的处理和管理,这也是对小区中垃圾箱的规划方面的问题;其次,小区中环境卫生还指空气的质量和能否更好地采光等问题,这些也是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2安全方面的公共建设

公共建筑的安全不仅包括小区的布置是否有利于小区的安全,城市居住区域内应明确划分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又包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要明确的规定人们的生活的地方和公共活动的场所,以保证居民财产的安全,总之就是为了便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2.3合理的规划小区中的公共建设

公共建筑的便利性既是人们对所居住环境的基本的要求,为了便利与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应该尽量的区规划小区中的公共建设,应该尽量的设计出能够达到人们要求的条件。

2.4让居民有很亲切的、回家的感觉

从某方面来说,所谓的归属就是有了回到家、见到亲人的感觉。公共建筑在满足这个层次上的需求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可以依靠公共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形成其形式的多样化来达到其识别性,可以依靠其功能集聚而成的小区中心来形成有特点的环境,还可以与广场、街道、绿化一起形成有生活气息的场所,进而使居民拥有归属感。独特的场所设计不但提高了居住小区的空间质量,增加小区空间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而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5居住的人能够更好的参与

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时候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追求,这主要是指居民对居住地的生活文化的追求,这时精神上的追求,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能够让人们亲自参与其中,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居住小区中在商业建筑要求

小区中的商业是与居民生活最近的商业活动,小区中的商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最方便的服务。尤其是在刚刚扩建的城市边缘的居民地区,这些地区的整个的商业活动还没有完善起来,在这些居民区小区商业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区的商业已经被作为在建筑设计的时候的重要的地位。

在位置上,如果选择小区的几何中心,不但服务半径小,而且不符合居民的出行规律,这样的商业设施效率差、使用率低。因此将商业设施布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成街布置;②成片布置;③成街成片混合布置。这样既方便了居民,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相比较有其特殊的一面,第一,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例如:时刻便利店、药店、影像店、美容美发、家居饰品、餐饮店等等。第二,为了给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其应该有合理的半径,一般为500m左右。第三,社区商业作为房地产的一部分,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的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教育保育公共建筑设计

4.1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设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建立在一起,这样方便家长接送。因此,托幼建筑应满足以下条件:⑴幼托应布置在小区中心或小区入口处,这样利于家长接送孩子;⑵幼托应有足够的场地,供幼儿活动之用;⑶幼托所处的环境应安静,不能有噪声干扰。⑷幼托在联合布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防止相互影响。

4.2小学建设

小学在布置规划时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其布置应该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小学生上学不应穿过马路;其次,学校服务应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便利的交通和明显的出入口;另外;学校应该有良好的环境;最后,远离交通枢纽和噪声源。学校具有的本身特殊决定了其异质性。功能单一的住宅构成了小区同质的面貌,学校建筑可以很好地成为小区的活跃元素,甚至成为其标志性的建筑。

4.3居住交往类建筑的设计

在进行这种条件前提下的建设的时候,应该将这种建筑的建设结合居住小区的中央的草地进行布置,并且能够很好地和附近的商业服务区能够很好地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交往类的建筑小区。在这种建筑设计中这个公共活动的中心就是整个小区的中心。这种建设不仅能够瞒住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更能够使得人们精神上的到很大好处。这样的建筑能够更好地联络人们之间的感情。

5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更加的清楚对居民小区的设计的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否能够便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区中的公共建设是小区居民生活中的的基本的保证。在对小区的规划的时候应该根据平常人们的生活的方法来对人们的合理的分配小区中的的公共设施,从而能够尽量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同时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便捷。同时在设计规划的时候还应该将居民小区与绿地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居民小区的中心,这使得小区建设的形象更加的好,从而能够更容易有归属感,最终设计出有特色的小区。

参考文献:

[1]董红凝.城市小区公共建筑设计[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