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协调机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高校办公室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办公室作为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纽带,承担了重要的协调工作职能。应该说,协调的内容很广泛,学校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中都存在协调。但从大的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1.政策协调。辅助决策是高校办公室的三大职能之一。在决策过程中辅助领导收集信息,研究、掌握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案,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这其中产生的协调,即是政策协调。实际上,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协调、不断统一认识和行动的过程。如办公室在协助领导草拟或审核文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就一些具体政策进行协调,以明确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各方面的意见达到一致,使政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意义。
2.关系协调。关系协调是指对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团体与团体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高校办公室的综合、中介性质决定了在日常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并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是高校办公室一项重要职责。关系协调主要有上下关系协调(上级领导机关或下级所属单位与本单位的关系协调)、左右关系协调(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本单位与外界不相隶属有关单位关系的协调)、领导层协调(包括目标协调、信息协调以及领导活动的协调)等几类。
3.公务协调。公务协调在办公室工作中是最经常的、大量的。主要是办文、办会、办事的协调。办文,包括制发文件、处理文件等的协调;办会,包括会议审批、确定议题、时间地点人员统筹安排等的协调;办事,包括对重要工作事项、步骤、日程以及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协调。公务协调,旨在对各类公文、会议及各项工作进行把关,精简文件、会议的数量,合理规范统筹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切实提高公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如何强化高校办公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协调职能
当前,高校正走向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阶段。在学校日益复杂的管理工作中,离不开办公室的综合统筹协调。如何强化高校办公室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协调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三种意识。第一,要树立全局意识。强调服从全局,对于高校办公室发挥好协调作用十分重要。不论是做协调工作,还是服务工作,都要有强烈的全局意识。要站在大局的立场和高度对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综合平衡,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或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把机关各部门的主要力量组织到完成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上来。无论是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还是筹划年度工作计划,办公室在协调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学校工作的重点和主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因素,以求真正达到统一和协调。第二,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新的形势,作为高校综合部门的办公室,更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协调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一是要围绕进一步淡化管理、强化服务促使思想观念创新。高校办公室以及机关各职能部门都要顺应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不断促使思想观念创新,由管理型主体向参谋服务型主体过渡。二是促使协调工作方法手段的创新。要使联系的桥梁顺畅、便捷、高效,就要创新原来的协调工作手段和方法。更多地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运用会议协调、组织协调、信息协调、逐个沟通等多种方式,协助反映、分析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第三,树立效率意识。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注意协调的内容事项要突出重点要适度,大局着眼,宏观入手,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协调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心中要有数;三是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了解情况、分析问题、传达指示等,要敏锐敏捷,节奏要快,办事要实,务求时效,务求实效。
自2006年以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地区有关企业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合作。通过这几年的合作,实现了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提高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成长周期,拓宽了就业面。二是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先进适用的实际操作技术相结合,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三是最大限度满足两地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四是破解了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难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工程教育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中东部校-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而且对中部来说,所培养的人才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此外,中东部校-校-企合作搭建了互利双赢的平台,使中东部校企各得其所,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通过资源整合和相互间的人员交流,有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真正发挥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一、中东部校-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多种原因,中部地区经济相对来说还不发达,其经济结构仍然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中部地区需要利用好本地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出现了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实行低成本人力资源扩张,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说,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路径选择。经济的较大差距和人力资源的互补性,为中东部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东部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是一个互补双赢的选择,同时对中部学生而言,东部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素质的课堂,也是就业、创业的理想环境。尤其是宁波地区模具企业数量庞大,已经形成国家模具生产基地。邯郸已把装备制造作为今后的主导产业,最近几年,模具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但距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还相差较大,模具国有大型企业只有12家,中型私有模具企业也就16家,而且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建设和发展邯郸模具经济,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化多功能模具产业基地,需要大量经过在东部地区“学成归来”,具有东部企业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专业技术人才。地处发达地区的宁波,高职院校众多,竞争激烈,生源有限,所以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为本地培养所需人才,同时发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中东部高职院校和东部企业之间进行人才合作培养,不仅对于中东部高职院校,而且对中东部企业都是非常必要的。
东部地区高职院校一直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进行办学,多年来一直进行着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政府也积极鼓励高职院校走出去,所以在合作办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院校,无论是在师资、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走在其他院校的前面。地处中部城市邯郸的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解放,大胆改革,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也积累了一定的校企合作经验。所有这些,都为中东部高职院校校-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二、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与宁波几个大型企业合作培养模具专业人才始于2006年,在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互助互学,形成了良好局面。合作之初,采用的是“2.5+0.5”的模式,即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5年,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地区的企业学习、实习半年,然后就地就业或回来就业。这一模式的优点就是理论课比较容易安排,讲授比较系统,但缺点是理论与实践没能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有一定的脱节,结果形成了学习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为了能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经协商采用了“2+0.5+0.5”模式,即学生入学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年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上学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学习专业技术课并进行专业实训(即建立邯郸班),第三学年下学期在宁波模具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就克服了“2.5+0.5”模式的缺点。
这几年,共同培养毕业生一百多人,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对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不仅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双师培训、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对其它专业建设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见表1,表2)
表1 模具专业三年建设部分成果
表2 模具专业三年就业率
对于参与合作的企业来说,获得了优质的生产力,很多联合培养的学生在这些企业中成为了中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直接或间接的为学院增加收入达30多万。通过校-校-企合作,中部地区学生开阔了眼界,中部院校实现了对东部发达地区实训、师资资源共享。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获得了相应的收益,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中东部高职院校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调机制探索
企业没有法定的办学义务,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办法就是使他们感到通过合作有利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建立校-校-企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通过图1说明校-校-企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
图1 校-校-企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图
在这个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的高职院校以及参与合作的企业以校企双方共赢为原则签署合作协议,界定清楚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在合作框架下成立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以参与合作院校系主任、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领导、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参与合作的中部院校与东部院校进行联合招生,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研究专业设置。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企业教育培训部与合作院校教务处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方案设计。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积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最后在校-校-企共同建立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从而形成院校提供高技能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良好的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模式。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四、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
1.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安排不同步,学校人才的培养具有滞后性。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实习;而当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又因为生产任务可能不足导致难以安排。学校对市场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那些面向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的学校对企业需求变化的反应也不可能完全同步。
2.缺少相应的政策与法规来促进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高等教育的实习模式,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被动接受,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解决高校学生实习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这种合作应该以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基础,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
3.课程安排冲突,教学理念冲突,教学资源重组频繁。两校在两年的课程安排方面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导致有的课程学习两次,而有的课程甚至都没涉及到。教学理念方面东部院校以实用型为主,而中部地区偏重于理论。在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一旦合作项目更换,必然要调整教学内容、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校-校-企合作对策
中东部高职教育校-校-企合作是一新事物,需要上下合力,校际协作,校企联动,营造一个适合中东部高职教育校-校-企合作的社会大氛围。
1.选择合作院校和企业是关键。在寻求合作院校、合作企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合作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了解合作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规模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专业情况,找到与合作院校和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利用合作院校现有的优势,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的校-校-企合作,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局面,只有出口畅通了,学生在企业站住脚了,学校就有生命力了,效益好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了,宣传渠道自然形成,进口问题自然解决了。
2.落实就业是推动中东部职业教育合作的根本。良好的就业环境可以极大地推动中东部职业教育合作和中东部劳动力资源的有序转移。为解决就业问题,重点做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落实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把学校招生与企业录用,学校教室与企业车间,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成立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二是建立校-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校-校-企合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员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
4.寻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多种、多家合作。目前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企业是生产经营性的,很多企业所看重的是眼前的直接利益,只感兴趣于选择优秀学生。实践教学与实习费用等问题仍将限制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展开。为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寻求政府的政策激励及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
五、结束语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及东部模具企业通过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通过联合招生,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就业指导,资源共享等,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现培养方式改革。在原有的单项、单调的双主体的校际、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扩展至多项多主体的校-校-企合作模式。本文以此案例,对人才联合培养协调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证明,协调运行机制的建立是这一合作模式良好运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柯森.高校校际合作办学促进论[J].高教探索,2002(03).
[2]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02).
(一)会计核算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会计的本职工作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监督与核算,这也说明了,会计核算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对已经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过去的经济活动进行严密性、规范性的监督以及核算,并着重的强调需要监督核算的经济内容必须是正在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过去的[1]。而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要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的严格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体现出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2]。在高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极为复杂,其中囊括着学校日常工作中收付的各类款项,学校工作环节中的有价证券,学校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的实际情况,学校财务的增加和收况,学校所有债务债权,学校国定资产的增减,学校的成本投入以及学校阶段性财务管理成果等等方面进行着详细、科学的计算和处理,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3]。
(二)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同样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未来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财务管理进行有计划的预算,反映的是该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会发生的财务情况以及各项相关指标。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我国高校日常工作中的财务预算工作,涵盖着多方多面,其中主要集中在学校现金流的财务预算,学校相关利润表的财务预算,学校资产负债表的财务预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强化高等院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预算工作,可以使得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相关决策的制定更加的科学化和具体化,使得学校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对推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协调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财政管理改革对会计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需求
经过对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深入研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新的会计制度将政府的收支分类以及部门预算、集中支付等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有效的融合到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中[4]。新高校会计制度将以前分类不清的会计核算科目进行了科学的细化,并依照了相关的功能科目做出了更加科学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得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到了一起,对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满足了会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
在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将一系列的收支类科目依照相关的会计功能分类科目要求进行了科学的设置,并且区分和细化了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拨款的区别,同时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的明细进行了相关明确,提高了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5]。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在协调性方面出现的困境
(一)未设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显的是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构建出现了极大的漏洞,导致在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低下,远远的落后于各行业领域中其他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忽视了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得高校对自身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预算管理力度较弱,造成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的效果无法真正的体现。
(二)经费投入的力度较差
在高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有多数的高校在日常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里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绝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极大,对高校的日常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很多的高校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负债,高额的负债资金使得高校日常的财务管理任务艰巨,对高校正常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联系度较低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很多高校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对财务预算工作并没有依据会计核算的相关标准,对一些具体的项目支出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也没有系统的控制管理质量[6]。再加上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中,预算项目是由不同的两个财务部门进行指定的,使得会计核算的明细不够明确清楚,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科目设置与财务预算支出中的相关核算工作出现了互相脱节的现象,这就容易造成一些会计工作人员随意的扩大、修改会计明细内容。
(四)没有构建系统化的监督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没有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学校的财务管理失误现象频繁发生。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的财务预算管理科目较多,复杂繁重的财务预算管理项目,使得财务预算管理项目与会计核算相关明细科目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高校的财务预算项目众多,比如一些个人款的缴纳收支,在高校特殊的管理环境中,很容易使得简单细小的工作变得极为的繁琐和复杂,这就需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对这些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但是有一部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在单一的账务环节中,对财务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单一的个体账务不断的累积,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财务工作,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又消极对待工作,依靠极为模糊的记忆,对这些财务进行预算工作,制定出相关的预算表,并提交给会计核算工作部门。会计核算工作部门面对积压的预算表,缺乏工作耐心,从而导致核算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得学校在资金使用情况上面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错误的财务管理理念
在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高校在会计工作的开展环节里,财务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导致这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不高。一些高校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度极为的不均衡,导致高校重视会计核算工作,而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而是由其他的财务部门身兼两职的担负着财务预算工作,并没有配置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使得财务预算工作质量不高,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起到极为消极的影响。
四、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协调性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内容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新高校会计制度在制定推出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使得会计制度更加的完善。而高校在新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得自身的财务预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需要高校对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高校要创新资金的筹集渠道,要将传统的单一式资金筹集渠道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发展,使得高校的筹集资金来源更加的宽泛。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监督力度,要将日常工作中的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并同时要保障新高校会计制度开展的质量。并且高校在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从而使得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时,能够有据可循、有理可查。另外,高校要不断的优化自身的资金配置方式,从而将高校的资金利用率有效的提升起来。
(三)实现高校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各行业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极为的广泛,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因此在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逐步的对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工作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将会计核算明细类科目与财务预算目级科目进行统一化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将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以及更新做到时效性,便于两者之间的管理标准逐步的达成一致,能够快速的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S2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34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发展农村事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将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二者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协调发展,从而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我国农业呈持续增产态势。
1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1农田水利工程制度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农田水利工程制度建设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没有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单纯的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自身带来的利益,而忽视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服务能力降低,成为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到位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制度未涉及到农田水利工程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抗旱、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建设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水利工程存在老化失修、设备陈旧、安全运行机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建设管理者要合理的进行规划,尤其要把握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科学合理的利用农田土地资源,加强对植被进行保护,尊重生态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平田整地等现象;在保证局部配套建筑物完成的基础上,不能大量使用混凝土等材料;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电网建设,局部改善农田上空的小气候;避免对水利工程进行盲目填塞,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协调生态系统,保护湿地和物种的多样性,避免洪水水患等情况发生;完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领域、多源头供水,减少农业污染。
3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3.1实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农田水利建设者要制定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方案,积极宣传广大农民树立节约用水意识。在进行实际修建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全面、充分考虑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做好市场调查,寻找成本较低的原材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协调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建设节约型社会。
3.2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意义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关键就在于稳中求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清楚的认识到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协调共生的目的。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合理开发水利资源,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开发,使生态经济和社会经济有效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者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摒弃过去传统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建设惠及农民的农田水利工程。
4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不断推行,只有将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其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做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树立节约用水意识、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意义、提高管理者自身责任意识和专业化水平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的发展机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税收政策注重监管的效果,根据政策进行统一的征收,对于小微企业的鼓励与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颁布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地方税收政策从全局监管的角度来看,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特殊的政策优惠。②税收政策要通盘考虑税收的成本,而小微企业的税收成本相对较高。小微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税收征管方面也必须存在多元化,多角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增加税收的成本,那么这样就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③小微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税收政策针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并不能在企业的体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税收政策根据税收成本的预算,不可能增加小微企业的税收服务模式,显然,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发展与税收政策中也非常抢眼。④小微企业在越来越快的发展进程中,会暴露一些与政策不相适应的东西,对这种情况税收政策的监管和征管作用显得相对乏力。
2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是地方税收部门与小微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必须认识到协调作用在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中和税收政策中的作用。首先是助推企业发展,培养新的税源。推动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是税收部门的职能,通过服务模式和监管模式的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内涵和跨越发展具有强势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协调模式的均衡性。小微企业的发展与税收政策的相互影响要实现制约和均衡。征收和管理方面职能部门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将管理转化成服务模式。改变工作方式,在方法上实现创新,切实做到为小企业进行服务。再次,要通过税收服务对小微企业提供一些非税收服务。要真正在管理上下功夫,不仅要提供上门服务,而且要帮他们解决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和难题。要常态化沟通,保持良好的服务理念和高效的服务作风,把税收服务做成动态化、生活化的服务。
3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实现
协调机制的具体实现要根据小微企业和税收政策来进行判定和实施的,既要做到灵活应用,还要做到全局性和统筹性。在完善征管的基础上,协调机制更应当注重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
3.1协调政策
税收工作和小微企业的主要节点就是要完成征收和管理工作,其实就是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实践中,政策的落实不仅需要更高效的执行,而且也需要做好前、中、后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还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对其要缴纳的税收要进行核算和合法征收。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出其不足和缺陷,针对市场、政策、法规、运营等实际情况帮助小微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立足市场、企业目标、税收管理和区域性的发展政策做好协调工作。
3.2协调职能
职能管理部门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调节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融资、管理、市场营销、和政策规避等。联动银行、其他管理部门、市场目标客户以及政策制定部门,观察小微企业发展中可能或者已经遭遇的问题,在管理职能范畴内的问题要做好解决方案,还要根据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税收问题进行税收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
3.3协调制度
制度化的安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的调整,不断调整小微企业发展与制度的冲突所产生的问题。再一方面必须要完善管理,以服务为本,贴近小微企业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协调。以制度管理为着力点,规避制度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影响,协调政策机制、协同机制和关联影响机制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矛盾,扩大协调的效果,从而形成切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协调机制。
3.4匹配基本协调点
最常见的协调机制主要是为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税收完成进行的。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协调点要融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税收完成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工作。完善管理,将管理深化,以最优化的效果来增强协调机制的内涵,从而促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4对策与建议
1 前言
建设方扩矿建的项目一般都具有项目的管理难度大、涉及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地形地质的条件很差、专业的范围较广、建设期长和投资大等特点。所以,构建规范、合理、科学的综合协调机制,可以有效的使项目群的管理得到强化,使项目群的建设更为协调、有序和高效的发展。
2 项目群的管理方式和职能
2.1 项目群的管理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项目群的工作节点不出现任何差错,项目指挥部应该结合关键的路径方法和评审技术对项目群做好计划,以便更加有效和直观的管理项目群。在制定相关管理方式的同时,必须有效的结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增强执行项目的力度,协调指挥,保证项目能够规范运行。
2.2 项目群的管理职能
为了使项目群的开采管理有序和合规合法,项目指挥部必须对项目群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控制、协调、组织和计划,有效的负责好公司的内部资源,在项目群的爆破、电力、消防、水保、环评、相关安评和报批等开展好相关的行业审批,协调的处理好在一定范围的土地、农民问题、地方关系和林地征用等问题,协调好项目群的交付使用、验收、监理、施工、设计、可研和规划相关工作;有效的管理好项目群的合同,管理投资的信息、进度监督、质量等相关工作。
3 矿建项目群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
3.1 对外的综合协调机制
项目的指挥部是建设方的主要代表,所以项目指挥部必须报做好相关行业部门审批和醒目设立等工作,因为它们是实施项目的重要前提[2]。有效的开展技术力量和公司管理等相关工作。按照项目的建设程序,进行分工协作和统一筹划,依次完成县、地、省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审批。并且,适当的奖励能够有效配合开展工作的人员以及单位,促进项目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和按程序的建设。
3.2 社会关系协调机制
在实施项目群的每一个子项目的时候,需要征用林木采伐和山地,大概的境界范围是110.7hm2,开采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会涉及其中,项目指挥部必须实事求是,照顾到弱势群体,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农民相应的赔偿。而对于需要搬迁的村民,公司应该为他们选择地段,投资建设新农村,体现公司对地方扶持的责任。
3.3 设计审查协调机制
在初步设计项目群,设计施工图纸的初步阶段,指挥部应该征求大部分人的意见,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内部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对设计的文件认真审查,给予一定的意见,使得文件的实施更为切合实际。之后,还可以邀请国内的一些著名专家对项目的文件进行把关,经过审查后的文件才可以成为后期施工和公开招标的正式依据。
3.4 项目合同的管理
项目群下面的子项目的造价一般都是非常高的,多可以达到几亿元,最少也会达到几百万元。所以,公司在管理合同方面应该公开招标,按项目性质和时间顺序中标监理单位、施工和设计。项目指挥部应该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根据建设部的相关文本,和中标单位签订好监理、施工和设计的合同书。在合同中,要特别注意项目的总造价、进度、安全和质量等相关问题,明确两方的义务和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保证目标计划的实现。
4 对内的协调机制
4.1 项目群的范围管理
项目指挥部必须履行自身的职责和职能,界定好项目群所关系到得工作联系、技术和管理范围,积极配合指挥部的指挥、协调和组织职能。在工作当中必须尊重每一个部门所要尽的职责,防止管理混乱、各自为政的局面发生,又要讲大局、讲协作,多支持、多理解、多沟通,与大家达成共识,最好是将项目的管理中存在的人为因素的风险度降到最低。项目的效果优劣与成功与否,和个人的管理水平、能力还有素质是紧密联系的,只有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和凝心聚力,才可以有效的保证项目群能够顺利实施。
4.2 项目群的进度管理
项目群的子项目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项目指挥部和监理方还有施工方应该协调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编制好项目群的施工进度的计划图,使得项目计划在实施中更有可操作性、更为合理。更贴切实际[3]。在确定计划之后,合同的签订各方必须遵守合同,违约的一方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受到处罚。监理方需执行监督的职责,施工方必须阻止实施,建设方则需做好考核进度的工作,每一方都应强化管理,齐心协力,保证整体的项目群和每一个子项目能够跟进计划的进度。
4.3 项目群的质量安全管理
项目指挥部应该和每一个子项目的施工方签订安全保证的责任书和质量保证的责任书,使双方的义务和责任更为明确,建立项目的控制制度、保证和工程质量,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工程质量,并且检查和监测设备的质量,避免因为设备质量而发生事故。
4.4 项目群的投资管理
项目指挥部在和施工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必须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明确提出。在施工方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项目指挥不必把项目款一次性付清,等到项目竣工并且验收之后,项目指挥部应该把95%的资金支付给施工方,而剩下的5%,则可以作为保证质量的资金,如果在使用一年之后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就必须付清全部的工程款。在付款的过程汇总,相关部门和指挥部必须签字确认,办完全部的手续后才可办理。指挥部还应实时的掌握子项目的造价和工期,管理好投资控制盒投资预警。
4.5 项目群的沟通管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子项目很容易因为水平作业或者是交叉作业相互影响,所以,指挥部可以会议纪要、项目检查和项目的调度例会等形式,听取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建议和意见,多方协调、沟通,解决农民干扰、地形地质的条件变化、工程款的拖欠问题、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等因素。调动每一方面的积极因素,使项目能够高效的运行。
5 结语
大型的矿建项目群的管理中,应当建立有效、合理、科学的一个综合协调机制,保证项目群能够积极有效的运转,不同项目的承包和发包方式,相对于施工方和建设方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协调机制,积极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可以积极推动项目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一、引言
当前商业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这一观点已经为广大企业所认识。为了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在供应链上进行势力扩张,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大规模企业,甚至是超大规模企业。比如零售行业的沃尔玛、饮料行业的两大可乐,民用航空行业的波音与空客等等。这些企业通过协调其供应链,实际上变相控制着其供应链,另外由于其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在其产业的产品定价上起到了标杆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企业主导着整个产业。然而,主流观点认为,由某一家或者几家公司来主导整个产业部门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当公司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管理负规模经济”,公司协调和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的边际收益会逐步减小,因为不断扩大的行政机构会使得公司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可是主流观点在时间的推进中,逐渐失去了其对问题的解释能力。加贝尔和布鲁纳的研究证明,过去的几十年来,大型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几乎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许多大型公司已经成为令人惊骇的庞然大物,他们从“人类的创造力深处”浮现出来,并逐渐开始挑战国家的影响力。在纺织、汽车、半导体、金融、分销产业的供应链中,所有这些产业都呈现出集中的趋势。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怎样突破了“管理负规模经济”,发展成为产业领域的“庞然大物”呢?它们如何从一个单纯的企业扩张成供应链的协调者,或者是控制者呢?本文尝试在系统论视角下,分析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原因、方法,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供应链协调的动因――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管理等等众多领域。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在有稳定的评价机制,并且竞争对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马太效应就会应验。
当前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言,长期战略发展始终是企业发展中的第一要务。为了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加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意识到,只有供应链上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力才能在供应链的竞争中淘汰对手。因此,进行供应链协调,成为核心企业的主要任务,甚至是首要任务。供应链协调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长远利益,在马太效应之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在竞争中的地位。
然而,全球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为了使供应链上各个部件组合起来的产品达到低成本、高质量,核心企业需要对诸多商业活动进行高度协调。比如可口可乐的供应链涉及诸多企业,包括钢铁、玻璃、人工甜味剂、包装线装备、吹瓶设备、运输物流、分销、金融等等企业。可口可乐公司必须有能力推动供应链上成本节约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其产品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协调这一庞大的供应链所需要的技术不亚于生产一些高度的技术密集产品。一定意义上说,协调出来的最终的供应链是一种松散而有序的组织。
三、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建立――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指的是设计、协调和管理包括制造流程、生产设施与设备、多种技术专业以及众多参与方的能力。系统集成者必须能够准确把握环境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并且准确无误地协调系统内各个相关参与方的行动,使大系统内的小系统的技术能力得以运用,并最终优化整个复杂系统的产出效率。
这些供应链系统集成者一般拥有一系列核心优势,包括融资的能力,技术领先的能力,建立全球品牌的能力,对关键信息技术的投资能力,对分销渠道的控制能力,超大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吸引最佳人才的能力等等。它管理协调着整个供应链上各个公司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地理位置、数据平台、合作研发、产品设计、产品配送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协调,保证所需材料及时到达,同时确保供应链上的库存达到最低。
系统集成者协调供应链系统中各个企业,使其目标一致,它实际上充当了供应链经理或者供应链领导者的角色。整个供应链系统也形成了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供应链经理协调整体工艺流程,管理的职能超越了核心企业的边界,深入到供应链各个角落,供应链其他每个成员迫于市场竞争形式,有意愿加入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完成工艺流程上某一个环节。
但是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核心企业必须降低管理协调成本,突破管理的负规模经济。有两个主要因素促成了这一突破:一是核心企业建立了长效的运营机制,自身企业的管理上已经规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使其有足够的财力、精力去完成供应链的管理。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扁平化了核心企业的组织结构,加速了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核心企业的“指令”,能够快速传达给其他企业,甚至是无缝的对接。以上两个因素有效降低了供应链协调的成本,促成了供应链的有效管理。这一协调工作一旦完成,供应链则在其竞争领域占据了优势,这时马太效应逐渐显现,最早建立了供应链优势的企业也逐渐成长、庞大起来。
四、供应链系统集成的长效机制分析
核心企业一旦将供应链集成起来,也就相应建立了长效的运营机制,每当技术有重大进步、工艺流程重大调整、供应链战略方向发生改变,这一长效机制就会有所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进入机制、管理机制、变更机制、退出机制,其内容与联系如图1所示。在进入机制中,核心企业依据供应链工艺流程分工选择这一环节能力较强的企业进入到供应链系统中;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结构建立之后,核心企业进行企业间界面整合,使企业间各方面资源对接起来;当工艺流程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供应链系统开始微调过程,以适应这些变化,此时主要是供应链内部成员的自我调整过程;对于供应链系统中不能适应系统管理、适应变更的企业,建立起合理绩效考核、退出机制,此时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成员的更新过程。
五、结论
超大规模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策略已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核心企业逐渐扮演起供应链经理的角色,形成了供应链协调的核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核心企业展示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行业领域的领导地位,甚至逐渐形成垄断,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逐渐为这些供应链经营者看得见的手所替代,这一趋势引领了近几十年来全球商业革命的方向。本研究初步分析了这一趋势的机理,远未完善,如何进一步分析核心企业详细的供应链整合策略,为我国企业所用,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Gabel,M、H.Bruner:Global Inc.[M].New York:the New Press.2003.
[2]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0(3).
(1)明确企业形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对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普遍认为企业形象建设是为营销服务的,只是营销的一种策略而已,所追求的是能立竿见影的、短期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很多企业将企业形象管理只作为一种战术在加以利用,强调的是其临时、短暂的效果,而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形象管理对企业的长期的、持续的影响价值。2007年,Hua-HsinWan&RobertSchell发表了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形象与公众期望的一致性对公众行为意向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致性越强,公众产生的认同与支持越强。从他们的研究结论来看,企业形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第一,企业形象的建设能使员工产生更高的组织认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工作热情和工作效果;第二,企业形象建设是构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基础和保证,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2)明确企业形象管理的职能与协调机制。企业形象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贯彻表达、文化深入落实和品牌塑造生成的手段和途径,其职能与协调机制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形象管理的职能应主要包括形象策划、形象教育、形象传播和形象更新等。企业形象管理职能的实现是企业生存方式和生存意义的重要体现,是维持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构成要素与内容,涉及到企业全部职能部门与员工。因此,要使企业形象能够完美地呈现给相关公众,就需要在企业形象管理中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中,企业形象管理部门应具有较实在的协调、指挥与控制权,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形象管理职能的实现,才能促进各职能部门间的齐心合作。
2.构建战略型企业形象管理的原则
(1)关注公众心理与感知原则。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公众心理与感知是企业调整自身行为和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依据。因为,在需求链时代,公众的心理与感知反映出了其对企业的基本看法,体现了公众对企业的产品、人员和企业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的真实想法。如果企业能够从公众心理与感知的基础上来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的形象管理则会取得相应公众对企业的认同,使公众与企业间更具情感与亲近。
(2)战略目标一致原则。战略导向型企业形象管理始终围绕企业战略这个核心,通过形象管理密切配合、支持公司战略实施。因此企业形象管理模型的轴心就是使企业形象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或正相关。换句话说,就是形象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形象管理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始终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3)全员形象执行原则。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实际形象,并不能简单地依靠企业所设计的自我期望的抽象形象,而是要依靠全体员工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实际表现来让公众感知企业形象的各类要素。这即是全员形象执行的意义所在,只有全员形象执行的实施,才能使企业形象的塑造达到尽善尽美。
(4)形象塑造持续原则。企业在进行形象塑造时不能以短和趋利的思维来对待它,因为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评价并不是冲动的结果,而是一个从认知、情感到行为意向的理性循环的结果。这一结果就能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状态:公众与企业间关系稳定、公众对企业具有良好的舆论表达与引导。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企业的形象塑造并不能随心所欲得去实施,而应以持续性和战略性的管理理念来经营它。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获得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才能取得具有难以复制性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战略型形象管理模型
中小企业战略型形象管理模型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企业形象塑造模块、企业形象执行策略模块、企业形象塑造与形象执行策略协调机制模块。在该模型中,要以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核心,用系统性战略思维来管理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管理与执行应是从企业高层到普通员工纵向的层层交互行为以及层内的点点交互行为,行为的表现应符合公众的利益诉求。
1.企业形象塑造模块
企业形象塑造模块不是简单地定位于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探讨应构建怎样的企业形象,而应从企业相关公众对企业情感、信任和认同角度来考虑企业形象的塑造,这样才不会产生企业从自我期望的角度来构建所谓的形式化的形象。因此,形象塑造模块的搭建首先从公众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如何获得公众良好的经历、情感、信任和认同。鉴于此,企业形象塑造模块要以道德伦理为切入点,围绕企业形象要素(企业家形象、管理形象、员工形象、产品形象、视觉形象、社会形象和环境形象等)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形象制度内化和外在呈现的有机统一。
2.企业形象执行策略模块
企业形象执行策略模块是一个动态的形象执行过程,主要包括形象模范策略、形象传播策略、社会责任策略和形象反馈策略等子策略。形象模范策略是指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表现的对内、对外的形象模范。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能完全理解企业形象内涵和核心,在与下属、相关公众交往时能够展现企业良好形象,起到形象模范作用;对普通员工来说,要能较好地理解企业形象内涵,对企业产生企业形象认同,以形象模范服务于公众。形象传播策略包括企业内和企业外的形象传播。对内传播而言,不仅要着重于形象的表象化展现,更重要地是让企业所有员工能有效地认识企业形象的内涵、意义与价值,并能用言行去实践;对外传播而言,不能仅从企业自身的预期形象要素上进行形象传播,而要着重于外部公众的相关利益要求来设计形象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社会责任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象执行策略。因为,在企业竞争环境日趋完善及政府与民众对企业伦理道德的更加关注,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能够更有效地被公众所识别,从而产生更为合理、稳定的企业印象和形象评价,促进企业良好的形象舆论状态。形象反馈策略是形象执行策略动态反映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形象执行获得活力的重要保障。形象反馈要求企业形象管理部门能够建立有效的反馈通道,利用这些渠道收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形象评价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进行认真地分类、汇总和加工处理后形成形象反馈建议。形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形象反馈来对形象的执行进行评估,并做出恰当的执行策略调整,使形象的执行获得更好的效果,产生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实际形象促进因素。
3.企业形象塑造与形象执行策略协调机制模块
企业形象塑造从企业角度来说是企业所期望的形象表现,而要使企业形象真正体现在公众对企业的良好情感、信任和认同,要利用形象执行策略来实现。因此,要保证此两者的有效统一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协调机制来进行维系,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公众环境,获得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塑造与形象执行策略协调机制模块主要包括制度保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形象调整机制三个子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包括形象管理职能部门的建立、形象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制定和创新保障制度的建立。其中,形象管理部门应具有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的独特的权力而又受企业高层的直接指挥,这样才能使形象管理部门在进行形象塑造与执行时做到统一指挥与协调,并保障形象传播的统一性;企业形象虽然是相关公众对企业的产品、服务与行为所产生的评价,但要获得良好的形象评价就必须要依靠完善、系统的形象管理制度与规范,在此制度与规范的统领下,企业在公众的心理才能产生有效的标识效应;企业形象管理是一个持续而又要求创新的永久工程,因此创新保障机制是制度保障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从创新决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约束机制、创新调控机制和创新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组建。沟通是企业管理的高境界管理手段,良好的沟通可以高效地传递信息、理解任务目标,能够促进职能部门间、员工间和企业与公众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和谐的氛围,提高认同的一致性。中小企业在形象管理中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应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即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与企业外部沟通协调机制。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应以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相辅相成而建立,确保企业形象管理的信息、决策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传递,并能促进形象执行的各层次主体间相互配合,提高形象认知的一致性、形象实施的高效性。外部沟通协调机制应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形象输出的沟通机制与形象反馈信息输入的沟通机制,这两者并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而存在的。在企业形象的建设过程中,要获得企业内部的认同、外部公众的认可以及这两者的高度统一性还是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因为在进行形象定位、形象认知、形象策划、形象宣传、形象评价等一系列形象管理活动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与分歧。这就需要建立形象调整机制,可从形象评价反馈机制、形象再定位机制两方面进行考虑。
三、中小企业形象管理的运行策略
1.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理策略
企业形象的塑造作为企业获得他人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然而,要取得持续、高效的形象管理效果并不只是依靠口头上说说、形式化重视而能实现的,而是要依靠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理策略。由上而下,指的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具有重视形象管理的思维、形象管理的战略眼光,而且还能将企业形象管理进行逐层推进的能力,让企业形象的塑造能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由外而内,指的是企业的形象管理并不只是在于企业自身所期望的形象塑造,而更重要的是从相关公众的视角出发去定位企业形象的核心价值观,制定形象管理战略,策划企业形象传播活动,回收形象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形象管理方法,使企业的形象塑造能够得到相关公众的高度认可。由此可见,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形象管理策略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协调一致、奋发拼搏,才能保证战略型形象管理取得预期的成效。
2.全层次、全员形象执行策略
在战略型形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使公众认知、认可企业形象的核心,不是单独依靠形象管理职能部门所能实现的,而是企业全层次、全员形象执行才能实现的。全层次形象执行策略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在以形象宣传、企业文化为全局性思维的指导下将形象建设融合于各自的工作内容中去,并做到部门间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同时,企业形象的管理要求全体员工树立形象意识,在对内、对外的言行表现时都能将企业形象的展现放在首要位置,使企业形成内部团结、外部和谐、高度认可的企业氛围,以致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价值。
3.重伦理、持续发展的形象塑造策略
企业的伦理道德是一种为社会和相关公众所期望的行为,是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伦理道德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共生共存的,企业要获得良性循环的经管活动,必须要遵守伦理道德的规范。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伦理道德的观念能够决定企业的伦理道德水平,而这又将决定企业的形象是否良好。由此可见,企业形象塑造的过程是一个重伦理道德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在不折不扣地实施,企业的形象管理才能持续发展。
4.基于认同的内外传播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传播媒介不断丰富,传播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公众会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媒介来获取他们感兴趣或能引起他们兴趣的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理解、认知后便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印象与评价。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形象管理来说,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运用传播策略提高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同。而要形成认同的效果就要求企业从不同公众的诉求出发来制定传播策略。如:对于员工来说,他们的诉求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发展有知晓权、能够受到尊重、劳动价值能够合理体现等,因此,针对于员工的企业形象的传播策略要能够表现出员工就是企业形象的实施主体,他们应该受完全的尊重;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诉求主要表现在消费感受是否是等值或超值的,因此,针对于消费者的形象传播策略则要能够体现出消费的公平和企业的真诚。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
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的体制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在相应的历史阶段都较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基本适应了长江航运生产力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长江航运管理仍然存在政事企不分、责权利不清等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格局、推动长江航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责一致、关系顺畅、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从2015年8月开始,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由部领导、部总师分别带队的4个调研小组,集中开展长江航运改革发展问题的专题调研,旨在完善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长江航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部党组经过充分酝酿、审慎研究,对长江航运“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作了部署安排,先后制定出台《推动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长航局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长江等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等3个文件。同时,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出《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四个文件相辅相成,涵盖了长江航运管理、改革、发展、安全等方面,涉及范围广、调整幅度大、职能转变彻底,也因此成为自1984年以来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2.建立不同层面的协调机制
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沿江省市合作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需要建立不同层面的协调机制,协同发展。
交通运输部整合部内4个涉及长江航运事务的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建立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部省联席会议制度。部作为牵头单位与沿江9省2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研究协调解决长江经济带水系航运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协调长江干线水路运输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落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有关工作部署等。
长航局依托部省联席会议制度,与沿江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与其他部委相关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与沿江其他部属单位建立工作对接协调机制,凝聚合力,共同研究解决长江航运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建立长航局系统同一区段不同基层单位间工作联动协调机制,促进各单位主动加强协作配合,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发挥长航局系统整体合力。
3.强化长航局作为部派出机构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切实全面强化长航局作为部派出机构作用,解决长江航运行政管理的职责难以落实到位,长航局作为部派出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明确长航局作为部派出机构的地位,强化长江干线航运行政管理职责;参与部关于长江航运发展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研究起草制定及重大事项审批和协调,参加相关部务会议。
加强长航局系统单位管理。受部委托管理长江海事局、江苏海事局、长江航道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长江航运公安局、长江通信管理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等单位,建立“长航局统一领导、系统单位各司其职、基层单位整体联动”的管理格局。
理顺部机关司局和长航局工作关系。部机关司局主要负责长江航运发展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研究起草制定以及重大事项审批和协调,长航局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实施。部机关司局原则上通过长航局开展长江航运各项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建设、航道管理、水上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分工。
4.推进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长江航道局存在着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长江干线航道分段管理、难以发挥综合效能的突出问题。
统一长江航道管理。整合后的长江航道局统一负责长江干线宜宾至长江口段(含长江口北支水道)航道建设、运行、维护工作。
调整长江航道行政管理和现场执法职责。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职责由长航局承担。按照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改革有关要求,长江航道局现场执法职责由长江干线海事机构承担。
组建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将长江航道局所属的4个航道工程局和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等单位整体剥离,组建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长江航道局管理。
强化公益职责。长江航道局机关、6个所属区域航道局以及长江航道局其他单位,按照公益事业单位属性进行内部整合,履行航道公益服务职责。
5.推进长江干线海事管理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长江干线海事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呈现分段管理现状、监管主体多、管理不统一的突出问题。
统一长江海事管理。整合后的长江海事局统一负责长江干线重庆至江苏浏河口段水上安全监督工作。
推进长江海事局与长江通信管理局政事分开。进一步理顺长江海事局与长江通信管理局管理关系,实现政事分开,实行分类管理。长江通信管理局委托长江海事局按照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建立规范的业务合作机制。
推进长江海事局与长江引航中心政事企分开。进一步理顺长江海事局与长江引航中心管理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行分类管理。长江引航中心委托长江海事局按照公益事业单位管理。
6.开展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改革试点
扎实开展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切实解决长江干线海事、航道、通信执法各成体系、执法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安全监管合力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