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压预防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血压是一种人类心脑血管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2002年中国调查我国成年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为18.8%,而且正在逐渐升高中[1]。正确掌握高血压知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人群患病率,减轻社会负担,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市居民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及预防的了解程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我街道17社区内的五栋楼,对此楼内的所有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021人。其中男性401人,女性587人。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48.81 8.7)岁,学历包括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专科学历、本硕及以上。
1.2 调查方法:
下发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调查问卷,并与社区医院工作人员配合询问填表与回收。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知识自我了解情况,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防行为。其中,易患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超重,腹部肥胖,有家族史等6项。并发症包括肾病,心肌梗死,眼部疾病,卒中等5项。预防行为包括:多食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限制摄盐,日常监测血压等6项。被调查者了解一项计一分,不了解计0分。用每项相加后的总分来表示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防行为的了解情况。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培训相关的调查人员来保证社区居民对表格的正确填写以及表格完整度,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抽样审核。
1.4 统计学分析:
问卷数据录入并经审核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c2检验来判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其知晓情况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行为与人口特征的关系用秩和检验分析,以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经过对1021人的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得知,共回收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96.8%,年龄18~39岁占23.1%,40~59岁为31.2%,最多的为60~80岁(35.1%),80岁以上为10.6%。学历方面最多的为高中及专科学历为50.1%,其次为初中23.2%,本硕或以上为16.3%,小学及以下为10.4%。
2.2高血压知识了解情况:
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在调查中的人群了解率为58.7%。危险因素中85.6%的人了解家族史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高盐高脂饮食占65.4%,缺乏运动最少为43.1%。知晓全部并发症占人群的22.1%,知晓率最高的为卒中94.7%,心肌梗死70.4%。日常监测血压与限制摄盐为大众知晓最广的预防行为分别为83.3%与81.4%,戒烟限酒知晓率最低为60.1%。见表1.
2.3不同年龄人群对高血压了解程度
居民年龄不等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了解程度也不同(P
3 讨论:
此次调查中发现,我市居民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为58.7%与上海市居民知晓率相差不多[2],这跟网络普及及全国宣传成度有关。人群对高血压危险因素概念相对模糊,除个别家族史知晓率高,以及高盐高脂饮食与体重超重为较明确因素,其余了解率均偏低,这与平时接受此类信息渠道较少与自我关注度不高的原因有关。而人群对并发症了解也不甚明确,大多因为只了解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而选择卒中与心肌梗死,少部分居民了解高血压可造成肾病及眼部疾病,这与宣传力度不够,人群知识匮乏有关。预防行为人群了解较多,并相对明确。
在对年龄与高血压知识了解度分析得出,年级越大对高血压的了解程度越高,这与人类生长对健康越加关注,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懂得生活保健以及年老易患病的原因有关[3]。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盐高脂饮食,网络发达后导致的运动量减少,以及生活速度加快后作息的不规律都造成了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的结果[4],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宣传力度以及知识的普及,以及强调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国家与社会媒体联合推广,才可减缓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我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及预防行为了解程度不理想,应加强知识教育,提高高血压的人群认知度。
参考文献
[1]李淑军,张新勇,郑晓波等.北京市井庄镇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M].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490.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高血压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实践证明,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指导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对人群高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确定干预目标
初期目标: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率、提高人群运动参与率、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
中期目标: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依赖性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
远期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笔者于2006年3月~2006 年9月对旺苍县静乐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该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达到了29%,其中患有高血压病及高危人群占人口比例的16%。本调查以213例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83例高危群)为干预对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50~69岁161例,占75.5%;合并有 2种及以上并发症者 52例。平均血压152/92mmHg,最高收缩压(SB)169mmHg,最高舒张压(DB)113mmHg。
干预方法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重问卷调查法进行。先通过宣传单、发放高血压知识问卷、居委卫生干部宣传等手段进行社区动员,随机地将自愿参加者分为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及医生定期随访)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前共填写并回收有效问卷22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44份、高危人群76份。干预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34份、高危人群71份。血压测量由社区医生完成,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所有调查结果均输入EpiData,并运用SSS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开展免费测量活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控制高血压是慢性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措施上可以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与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建立合作关系,由管理经验丰富的医师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饮食、运动、服药给予个体化指导并定期填写随访记录,参照血压动态变化调整措施;开展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活动,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假性高血压,使高血压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结 果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普遍关注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高血压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比较关心。85.3 %的患者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77%的病人了解长久症状,81.6%的病人能说出所用药物的名称与用法。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患者对疾病比较关心,希望得到健康指导,掌握相关保健知识。
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上升,自我技能掌握方面比干预前普遍有所提高,控制体重由原来的41.2%上升至71.3%(<0、01);限盐由原来的62.4%上升至89.1%(<0、01)。经过干预,患者顺从性提高显著(<0.05);血压值差异显著(<0.01),各年龄组SB、DB干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B以45~84年龄段显著(<0.01),DB以45~74年龄段显著(<0.01)。1年内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40.6%上升为67.2%,从未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31.2%下降为7.5%。干预组、对照组6个月血压值变化比较可见,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6个月的平均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上述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
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和居民自身的努力。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场所。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血压预防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把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强化健康教育,重视饮食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祛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保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对药物依赖,从而减少药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中,用不同的方式对高血压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进行宣传,强化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能,从而吸引重点目标人群,使社区居民和高血压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树立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意识,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通过宣传使居民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使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对于一般人群,应该使他们能够了解到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如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原则,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预防高血压,做菜少加盐;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鼓励居民学会血压的自我监测等等。另外,可以通过组织高血压病人俱乐部进行病人的自我教育。通过病人的自我教育与病人间的相互支持,来促进病人调整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增进病人的相关知识。
鼓励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所指的是,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这种疾病管理模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克服了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它非常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把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实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控制血压。实践表明,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很多,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鼓励和指导高血压患者和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疗法,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杜绝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大量吸烟、嗜酒、饮食多油腻等等,还要注意鼓励社区居民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分级管理。高血压防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并对健康负责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策、环境、经费以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活动。政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成效。社区高血压防治需要卫生、财政、民政、计生委、老龄委、妇联等多部门的协作,使干预计划能够得到及时的修订。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综合干预,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和体重,按血压水平的定义分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级管理:对重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一级管理,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每周最少测量1次血压;对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二级管理,先观察3~6个月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三级管理,重点是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定期进行随访高血压患者,将随访记录的有关数据存入高血压病人档案,以便对慢性病的发生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社区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做好准备。只有在政府重视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进行各部门间的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做好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从预防、检测到治疗、反馈的防治体系,才能够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做到早期发现,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管理,从而保证干预质量,保证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有效的实现高血压防治的干预工作,就必须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当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于高血压控制与治疗的经验知识不足,给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将降低高血压防治的成本效益,也会削弱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的积极性,对以后的社区其他慢性病防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定期定点给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就成了进行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通过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调查发现,有些测量血压的医生只是在为检查其工作量提供依据,他们只将测量的血压值记录在册,告诉病人也只是正常与不正常,而不是让病人知晓自身的血压值,这并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工作。 还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指导不到位,有相当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其血压持续数月异常,而所服抗高血压药物并没有丝毫的调整。反之,部分高血压病人已经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数月,反而调整药物,结果其血压就增高。因此,在当前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防治专业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新进展,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专科向全科发展,正确指导社区居民防病治病从而使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地落实,使高血压这种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建议.高血压杂志,1997,5(2):79280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作用
1.前言
高血压作为临床心血管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根据体循环的动脉压增高视为临床特征的,并且患者于后期常合并脑、心以及肾脏器官等并发症,对病患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病患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让其充分地了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便于今后正确的掌握用药的方法与原则,减少病患出现并发症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其的生活质量。文章对2009年7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效果显著,现将报告进行如下分析。
2.资料及方法
2.1临床资料
将2009年7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高血压病患作为分析对象,随机选取80例病患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40例病患;男46例,女34例,病患的年龄范围自32岁至78岁,平均的年龄是67岁。所有病患均符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病患的收缩压高于140mm Hg、舒张压大于90mm Hg,高血压的等级为I-III级。此次研究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脑及肾疾病患者,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比具有意义。
2.2方法
80例高血压病患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病患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告之病患饮食、生活方面与服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教会病患进行血压的自测方法等内容。对照组病患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知识。两周作为一个疗程,最后对病患的生存质量表进行分析,总各项总分100分,得分越多表明病患的生活质量就越高,分数越差,病患的生活质量也就越差。将将软件SPSS13.0作为分析工具,计量资料用x±s 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间比较采用q检验,P
3.结果
使用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增强高血压病患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组病患与对照组病患的生存质量平分结果如下,对比具有差异性,即P
4.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疾病属于慢性的疾病,对病患的血压进行控制是不足的,还需要不断对病患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更好的使病患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并发症与病死率。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对高血压病患的身体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病患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疾病[2]。
4.1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
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能够提高血压病患对疾病的认识,使病患更好的配合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患的并发率与死亡率。有效防止高血压疾病对病患的危害,便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使病患的血压保持稳定,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上表中,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病患的生理功能为85.7+5.2分,而对照组仅为78.5+6.3分;在躯体疼痛、情感功能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观察组病患教育后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数。因此表明,进行健康教育的高血压病患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病患的身体也恢复较快。
4.2为高血压病患实行健康教育的途径
4.2.1进行心理指导
为高血压病患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应先对病患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争取病患的信任。此外,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主动了解其的心理与思想活动,打消病患不良的念头,及时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以及危害等知识告之病患。确保病患保持平常、乐观的心态,避免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增强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减少病患血压升高现象,更好地对高血压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4.2.2确保适当的休息与锻炼时间
指导高血压患者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作息时间表。病患应按时休息、保证睡眠的质量,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此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效控制体重,运动时应该以循序渐进原则为主,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病患可进行跑步、打太极等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有效提高大脑的皮质功能并且稳定病患的情绪,充足的休息时间与进行适当的锻炼,对高血压病患身体健康起到较好的恢复作用。
4.2.3有效的饮食指导
高血压病患的饮食至关重要,进行饮食方面的健康指导,可控制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升高现象,饮食指导有建议病患少进食含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与高热量的食物,应该多进粗粮杂粮。此外,确保饮食的规律性,控制好饮食量;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少食油炸或辛辣的食品、忌饮浓茶、咖啡。
4.2.4用药指导
当病患被确诊为高血压之后,应及时进行治疗,病患可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且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合理的用药,并定时对血压进行监测,对用药量进行有效的调整,必要时可更换病患的降压药。对于指导病患进行血压的自我监测时,需要做到定部位、定进行测量,按照血压与病患实际的症状变化进行适当的用药调整,避免病患因误服药物导致不良后果[3]。
4.2.5加强健康教育
出院后,加强应加强对高血压病患的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的意识,注意身体的健康。病患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病患尽量戒烟戒酒;需养成主动按时服药的习惯、保持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适当参加锻炼或者进行室外活动,有利于对高血压病患身体较快的恢复;病患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并发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血压病患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确保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还有利于控制疾病的恶化,保证病患的身体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5%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群体在我国大幅度的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青年期男性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1]。笔者将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自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其中200例患者。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在28岁至89岁,平均年龄在48.4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一般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抽查问卷的方式以及体格检查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治疗方法、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例如:年龄、体重、吸烟、酗酒、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进行调查统计。
1.3生活方式指导
1.3.1运动指导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锻炼,可适当的进行长期运动有降压健体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检查以排除运动禁忌及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有氧运动户外运动要比无氧运动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2]。
1.3.2饮食指导临床医学认为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压,饮食习惯不仅对人体有滋养的作用,而且饮食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首要步骤。早期或1级高血压的患者,单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就可以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而2、3级高血压的患者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可提高药效,从而可以减少用药的剂量。指导患者进行低盐膳食,膳食中的约80%钠盐都来自烹调和各种腌制品,因此应减少烹调用盐,食盐量不超过6g/d为宜,因此限钠盐入量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并减少食用腌制品[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应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的进行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限制饮酒量,饮酒量每天不得超过50克乙醇的量。禁止吸烟。减轻体重尽量使BMI控制在小于25以下。降低体重对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左心室肥厚均有明显的意义。
1.3.3减轻精神压力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脑力劳动过度兴奋,减轻精神压力,保持生活环境起居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嘈杂,避免精神紧张。禁止情绪激动、不规律服药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看报纸杂志、下棋、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调节紧张情绪,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稳定心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适当休息与活动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1.4判定标准血压控制效果,显效率是指在用药和护理后72h得到控制,此次比较就针对两组患者的显效率进行比较,并发症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脑、肾、眼等其他症状疾病均为并发症,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的例数。
1.5数据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症状又是一种人为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是针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由上述证明,可以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人群认识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坚持有效的治疗,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点措施[4],而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配合治疗,提高了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发生,而且在有效的控制血压的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这种生活方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广泛实施,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卢燕.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5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其发病率较高,而且它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2]。我科于2007年10月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的调查,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的对象标准:(1)年龄50~79岁;(2)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入选病例 241 例,男 148例,女 93 例。使用药物包括:(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2)复方阿米洛利片(3)替米沙坦片(4)辛伐他汀片。
1.2方法
对入选病人药物联合治疗的同时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1)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对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偏高者随机分到他汀组或常规调脂组。(2)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调查。高血压知识调查内容:高血压概念、诊断标准、所导致的疾病;监测血压的意义;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意义等。饮食方式调查内容:每日的主食量、肉类、蔬菜、水果、食盐量;每周蛋类数量、吃煎炸食品次数;每月食油量;是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等。调查结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知识缺乏和有不良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指导。
2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措施
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等。 因为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使得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纯降压治疗往往不能很好的起到降压的作用[3]。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室温过冷或过热、疼痛、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压变化。对于容易情绪激动者,还应指导如何控制情绪的方法、自我调解,保持心情愉快,克服急躁情绪。帮助患者认识并正确面对高血压,让患者看到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的乐观的一面。
2.2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患者对治疗意图的了解和配合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案,药物剂量和服药的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 科室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定期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想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强调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
2.3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提示患者预防漏服药物。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原因,讲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必须坚持长期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和不服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每次发放药物时,了解服药情况,定期以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督促患者坚持监测血压情况和定期复查生化常规,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用量。
2.4饮食指导
将患者习惯食用的食品制成营养含量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患者宜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严重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2G/D。保证充足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等,补充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肥胖者可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2.5运动指导控制体重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平衡关系,此类高血压病人如果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减体重,血压下降往往不理想,所以,这类病人除坚持降压治疗外,还应注意减肥。体育活动不仅可降压,还能除脂减肥,调节心理平衡,改善精神紧张状态。因此,鼓励高血压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养花、有趣的活动和适当的家务劳动。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并且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4]。
2.6不良嗜好饮酒和吸烟对血压有影响
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对吸烟者要宣传吸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不利,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还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吃戒烟糖帮助戒烟[5]。酒精可使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有血管破裂危险,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为仪为宜。
3结果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通过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评估患者的情况,给予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从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改变不良嗜好等,使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联合药物降压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4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入选患者很好地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行为的后果,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参考文献
[1]贺雪梅,肖业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C):13-14.
[2]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要.
高血压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诱因。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如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是否能正确认识疾病知识、是否能自觉改善不良情绪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保持病情稳定,一直是护理工作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院内三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月6月,将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按出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加以电话随访并结合家庭访视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月6月,本院内三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10例,男58例,女52例,年龄37-85(平均52)岁;患者血压基本情况:正常高值18例、轻度高血压29例、中度高血压33例、重度高血压30例。按出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实施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1]。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及护理,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等;药物治疗及护理,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阴滞剂等药物的降压治疗及护理;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和护理。
1.2.2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出院后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对其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家庭访视1次,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进一步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随访及访视内容主要根据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护理干预指导。
1.2.2.1药物治疗指导,告知患者有关降压药物的服药方法、时间、剂量,使其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讲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防止服药后性低血压导致晕倒或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1.2.2.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体重降低对糖尿病、高血脂、左心室肥厚均有益,使其主动控制饮食,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限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克乙醇的量。
1.2.2.3运动治疗指导,告知患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1]。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可根据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min/次。
1.2.2.4自我监测血压,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和如何正确评价血压值,让患者了解坚持定期监测血压和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病情变化特点确定并告知监测血压和门诊复查的时间及次数。
1.2.2.5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制定教育计划,以个别交谈与指导、发放相关知识卡片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如何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方式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监测血压、病情、药物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仅凭门诊及住院治疗是不可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必须坚持终身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主动寻求相关帮助并接受治疗及护理。
1.2.2.6心理指导,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2]。心理支持是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采用关怀、启发、鼓励、说服等方法给予支持,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让其了解高血压患者只有坚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不断改善生活方式,才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延续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消除其心理顾虑;放松疗法包括松弛、事件放松法、太极拳法、放松静坐法、倾听音乐法、培养兴趣法等,针对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方法缓解其焦虑或抑郁情绪,使其乐观对待生活。
1.2.3评价方法:出院时征得两组患者同意,每月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家庭访视1次,访视内容包括普测血压,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和生活方式及遵医情况调查表进行治疗依从性调查;收集并保存两组患者12个月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资料。
1.2.3.1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1,3],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治疗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可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舒张压100-10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舒张压90-99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1.2.3.2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标准,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预防等,采用百分制,总分大于85分视为达标,否则不达标。生活方式及遵医情况调查表评价分级:良好: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主动按医嘱服药、复查,主动寻求相关指导;一般或差:被动接受治疗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存在漏服忘服药现象,被动或拒绝接受相关指导。 转贴于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 例(%)
注: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见表2) 例(%)
注: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强对患者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及遵医的重要性,调动患者治病防病的主动性可以提高遵医率[4]。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5]。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是患者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行为,非他人干预难以改变[6]。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等护理干预的合理渗入,延伸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并使患者生活的周围群体共同获取相关知识,让周围的人加入主动关心、支持、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充分争取了社会及家庭成员的配合与支持;这种护理干预方式,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从方便患者的角度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开展护理干预,顺应患者具体情况的需求,更能取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认可,从而有利于患者接受,使患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除了遵循医嘱合理服药外,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限酒戒烟、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样非常重要[7]。结合表1及表2结果显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系统性的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掌握高血压诊治和保健知识,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另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药物治疗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用药知识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以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8.
[2]周永君.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04,15(3):173~174.
[3]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9~114.
[4]潘根富,江灵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达标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5):239,248.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00-0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治疗的关键[1,2]。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纠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改善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观察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65例,均选自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纳入患者血压均达到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排除继发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0~87岁,平均(65.8±6.1)岁;病程2~18年,平均(9.0±2.3)年;高血压分期:Ⅰ期19例、Ⅱ期14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1~89岁,平均(65.4±6.5)岁;病程2~17年,平均(9.0±2.1)年;高血压分期:Ⅰ期17例、Ⅱ期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高血压分期等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降压药物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心声,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心理状态,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让患者对疾病的预后保持乐观态度。{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向患者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建立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知,纠正患者以往不正确的认知,同时应使患者认识到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在血压控制中的重要性;{3}行为干预: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营养配餐,低盐、低脂和优质蛋白饮食为主,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嘱咐患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适量进行体育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循序渐进进行,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情绪过度激动,适当控制体重,严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依从性评估[5] 完全依从:治疗中严格按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一般依从:治疗中基本按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者;不能依从:治疗过程中时常不按医嘱,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定义临床总依从率包括完全依从率和一般依从率之和。
1.3.2 生活方式评估 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等生活方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依从性比较
干预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χ2=5.63,P
表1 两组治疗后依从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方式控制的比较
随访8周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等生活方式各方面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6、6.85、4.53,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方式控制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t=2.34、2.46、2.87、3.02,P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x±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7]。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异常升高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从而影响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这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及负担[8,9]。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但与患者的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经济压力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密切相关[10,1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措施,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重点和关键[12,13]。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除采用合理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外,对患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有效干预也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预后[14,15]。龚凤安等[16]研究发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物治疗上予以积极合理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更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吴桂芳[17]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合理控制,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从而提高降压效果,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发现随访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了解等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志明.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15):65-66.
[2] Yamagishi S, Takeuchi M. Telmisartan is a promising cardiometabolic sartan due to its unique PPAR gamma inducing property[J]. Med Hypotheses,2005,64(3):476-478.
[3] 冯秀珠.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70-371.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J]. 高血压杂志,2005, 12(Suppl):1-53.
[5] 刘丽娜. 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21(16):231-233.
[6] 胡大一,王宏争. 高血压流行的全球趋势及对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3-195.
[7] 周艳宏,杨期东,许宏伟,等. 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群脑卒中发病、死亡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5):275-277.
[8] Kurtz TW, Pravenec M. Antidiabetic mechanisms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beyond t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J]. J Hypertens,2004,22(12):2253-2261.
[9] Smith PJ,Blumenthal JA,Babyak MA,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weight los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men and women with hypertension[J]. Psychosom Res,2007,63(5):463-469.
[10] 丽娜,张艳波,师贵文. 高血压与饮食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109.
[11] 毛红娟,何丹丹.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50-51.
[12] Padwa1 RJ,Hemmelgam BR,Khan NA,et al. The 2008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ment of hypertension part one: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risk[J].Can J Cardiol,2008,24(6):455-463.
[13] Dickson BK,Blackledge J,Hajjar IM.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behavior on hypertension 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in a southeastern population[J]. Am J Med Sci,2006,332(4):211-215.
[14] 王艳玲.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08-1009.
[15] 肖惠敏,姜小鹰.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812-813.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房,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开展[1]。我科对出院后的病人采取电话回访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简易又有可操作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0年02月-2011年02月,我们以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的出院病人中选择2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没有开展电话回访健康教育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二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健康档案 病人入院时填写联系卡,科内设立电话回访登记本,将观察组病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职业、文化程度、生理和心理状况等作好记录,由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负责电话回访工作[2]。
1.2.2回访时间 出院时每位患者发放健康咨询卡,随时保持电话联系。电话回访的时间安排先紧后松,一般在病人出院后7天内开始进行回访,经常电话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适当增减次数,做到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2.3回访内容 回访时,先由护士主动询问病情,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及病人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不同的患者就疾病、药物、饮食、心理、生活方式等进行有益的健康指导,帮助改变不良行为,从而使患者更加有效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规范治疗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达到理想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效果。
1.2.4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评价二组患者对电话回访指导的态度以及治疗12个月后主要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定期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
1.2.5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二组病人对电话回访的态度 绝大部分病人对电话回访持赞同态度,其中观察组病人全部赞成电话回访,而对照组也有90%的病人赞同,在对电话回访的态度上,二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赞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主要生活行为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较对照组高。
2.3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2.4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应正确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采用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电话回访式健康干预是一种经济快捷应用的病人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社区、病人、家庭的有效方法,并可以对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治疗和康复指导,通过采用这种形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自我护理的科学性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身心健康,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回访中,护士应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讲解详细,高质量的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信息。总之,这种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这种方式很有价值,值得推广。
【培训方式】
一级培训: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市的授课专家 进行先期培训。各市授课专家由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心脑防办的临床专家各1名组成 。一级培训已于2010年5月8日在杭州完成。
二级培训:由各市授课专家对各区/县的社区医生进行培训(要求各区县参加培训的社区医生 覆盖面为100%)。二级培训完成时间2010年5月9日至2010年8月30日。
【培训教材】
采用由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提供的统一培训教材及课件。
【参赛者基本要求】
1.每个参赛队由3名社区医务人员组成。
2.每队须指定一名普通话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者为演讲比赛参赛者。
3.队中至少有一人会电脑PPT幻灯片制作。
【竞赛内容】
1.知识竞赛内容: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选取。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各 市竞赛题目由各市自定。
2.健康教育演讲内容:有关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参考演 讲题目见附件),演讲时间为8分钟左右。必须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其内容也是评奖要素之一 。
【竞赛程序】
1.初赛(时间5.9~8.30):12个地市的讲师5月8日在杭州完成培训后,回到当地组织以 区县为单位的知识竞赛和健康教育演讲比赛,最终选出1个优胜队代表本地市参加省里的半 决赛。
2.半决赛(时间2010.10中旬):以12个地市为单位组成12个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省半决 赛,最终选出3个优胜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决赛。
【评分方式】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43-01
1病因
长期持久的高血压可至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并加速并加速肾动脉粥样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损害,晚期出现肾衰竭。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担负着对血容量电解质平衡以及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节的重要作用。肾脏有着丰富的血管,极易受到高血压的损害。肾功能的正常对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肾功能一旦受损,将使高血压加重,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肾损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
2防治措施
高血压肾脏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伴随着病况的发展可出现因高血压导致的头痛、眩晕、、疲劳、心悸、耳鸣、视力模糊,肾脏病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出血倾向、蛋白尿、水肿、精神萎靡等。高血压肾脏病晚期即进入肾功能衰竭,这时治疗为时已晚,并且治疗效果非常差、预后不良。因此高血压肾脏病主要在于预防与早期治疗。
2.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戒烟限酒。
2.2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重体力活动、过度疲劳,避免超重或肥胖,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益健康的活动。
2.3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里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避免刺激和精神紧张,经常自我放松如听音乐等。
2.4对合并肾实质病变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原则一是控制血压,尽早降压治疗.血压应该控制在理想水平,通常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以防止肾损害的进一步发生;二是保护肾功能,对已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患者,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体重和戒烟,加强控制其他伴随的危险因素以缓解不可逆性肾脏病病程,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佳,张俭俭.高血压合并肾脏病的治疗.中国社区医师,2004,20(5):20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8290-296
在临床中,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容易引起脑卒中以及冠心病,使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到损害,严重时还会引起致残或者致死[1]。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控制率以及治疗率上依旧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2]。我院近年来在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上,实施了社区管理式健康教育,从实施结果来看,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自愿的方式,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活动室血压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60例,女性有40例,患者年龄为41~76岁,其平均年龄为(66.5±13.8)岁。按照中国高血压联盟于1999年所提出的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来诊断,即收缩压水平高于140mmHg,舒张压水平高于90mmHg[3]。
1.2方法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的实施主要如下:①根据社区人群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来实施,结合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健康情况以及卫生习惯等实施护理评估,监督和指导影响人们健康的各种不良因素,借助于整体护理观念,制定且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来实施教育和科普宣传。②采取自愿的方式,开展免费的健康宣教活动,提前做好教育方面的计划,将活动安排表及时发放给参与活动的患者,定期且定时地进行开展,且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授课以及咨询,借助于板报等形式来进行宣传。由固定护理工作人员和医师来负责该项工作,结合高血压防治的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程度、管理方案以及教育方案,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与不同人群所关注的问题来予以教育。③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护理工作人员还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于性格比较外向的患者应多讲道理,对于抑郁内向患者,则所用语言需适度,尊重患者部分生活习惯,保护其隐私。可采取座谈交流的方式,将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组织起来,实施面对面交流,构建良好医患关系,获得患者信任。④在健康教育中实时穿插检查,提倡行为治疗方式,加强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设计有关高血压方面的知识、行为以及态度基线调查问卷与评估问卷,采取直面访问的方式来完成调查工作。
1.3观察指标 活动结束后,对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患者一般情况、行为变化、疾病知识水平以及生社区护理管理质量等实施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表2,通过表1和表2中数据的分析可知,经健康教育干预,100例血压异常者高血压评价标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控制率以及治疗率明显提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 讨论
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服务模式的中心为人的健康,主要功能为疾病预防、人群健康的维护以及促进,服务内容为人群健康情况的收集以及分析,管理整群居民的健康,帮助其解决所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工作具有连续性[4,5]。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同时还可使患者所存不良习惯得到有效地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5):4190-4193.
[2]邱少娟,肖灿,李华等.对梧州市某社区高血压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降压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3):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