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水平提高的技术建议
从以上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现状中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访问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几个方面入手展开研讨:
2.1访问技术
计算机访问时,用户将在权限范围内登录服务器,并获取所需的网络资源,期间用户访问的合法性与否,需要通过用户名、用户口令的识别验证,以及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才能够决定是否让用户访问网络。一般情况下,用户的口令是入网的关键,口令如果过于简单,或者没有经过加密,则其他用户可能在破解口令后非法入侵系统,因此用户在设置用户口令时,要以数字、字母和其他字符混合,然后以单向函数、公钥等方式加密,同时在用户多次输入口令不正确,自动默认为非法入侵,将自动向系统后台发出报警信息,适时用户账号将被暂时性锁定。除此之外,不同内容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其访问的权限也应该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而进行差异性设置,譬如根据权限将用户群体划分为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审计用户等,期间管理员实施全网的监控,其他用户仅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访问指定的内容。
2.2密码技术
计算机系统中的机密信息,加密技术是确保信息不会被篡改和泄露的关键,在数据加密之后,生成用户独立掌握的密文,其加密和解密的原理为:用户以明文的方式设置密码,计算机自动运行加密算法形成密文,当通过指定的通信信道输入密文,计算机就会运营解密算法,形成明文密码指令,适时加密信息就可以供输密者自由掌握。关于密码技术的应用,要考虑黑客和病毒以非法手段破译的安全隐患,其中有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防范技术,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信息发送发以明文形式加密,形成密文信息,接收方解密时,需输入明文方可解密,期间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均需要通过公开安全信道。对称密钥采用64位密钥,涉及数据块有64位,每次在进行加密之前,64位数据块会进行替换和变换处理16轮后,就会产生64位密文数据,除了用于奇偶校验的8位数据,其余均为密码长度。而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是发送方以明文设置加密模块,密文通过公开信道后,接收方利用私有密钥解密模块,即可获取信息,期间涉及密钥产生、加密、解密三个过程,但算法比较复杂,主要针对计算机传送量比较大的信息数据。在计算机安全应用时,这两种加密技术可综合应用,适时可确保加密信息不被破解后篡改和窃取。
2.3防火墙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防火墙用于增强网络体系的安全性能,包括强化网络访问控制、防止网络内部信息被窃取,以及保护网络设备不受到外界的攻击破坏等,我们可以将防火墙视为内外部网络访问控制的设备,由路由器、主机和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组成。考虑到防火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无法防范计算机网络的所有威胁,因此要求与加密技术、访问技术等综合应用,其中有四种结构的防火墙体系,值得我们关注和推广:首先是包过滤防火墙,过滤路由器作为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枢纽,路由器发挥审查外网输入数据包的功能,为内部网络计算机和服务器营造安全环境,这种结构的防火墙,在不运行应用程序、安装特定软件的情况下即可使用,但建议应用于比较小型简单的网络,譬如家庭网络;其次是双宿主主机防火墙,这种结构的防火墙,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由双宿主主机控制网络接口、服务器和网络接口的安全,期间被保护的网络,将与外部网络环境完全隔离,外部网络搜索不到内部网络的IP地址等信息;屏蔽主机网关防火墙,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由过滤路由器连接,另外在内部网络设置了堡垒主机,过滤规则比较简单,必须强化堡垒主机的安全性能;最后是屏蔽子网防火墙,其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存在一个屏蔽子区,其中由两台过滤路由器共同运作,同时将堡垒主机和信息服务器设置其中,形成内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子网络,可减轻入侵时内部网络的受损程度。笔者防火墙技术应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其中一道关卡,而不能将其视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唯一安全保障,即把防火墙当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辅助补充模式。
2.4数据库安全技术
数据库用于储存计算机数据信息,在存取、使用、共享和管理过程中,只有合法的用户,在登录指定数据库后,才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操作,期间存在数据信息失密、丢失和出错等安全隐患。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要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内控制,即操作系统只有在DBMS访问后,才能够合法操作,其中所包含的技术内容,有用户授权、阻止非法使用系统和维持数据库正常统计等。由于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是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之一,共享所涉及的保密技术,由数据库管理人员控制用户及其访问权限,尤其针对敏感性的数据,需要分别进行跟踪审查和监督访问,并定时更换口令。至于访问控制,授权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权限,同样由数据库管理权授予,包括一般用户、资源特权用户、管理特权用户等,是授权访问控制的主要对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在网络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潜伏着严重的不安全性、危险性和脆弱性。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传输的基础。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性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起来,再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由于资源共享、操作系统的复杂性等,网络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2、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涵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三个特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是指网络资源只能由授权实体存取。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保持完整;不能被未授权的第二方修改。可用性包括对静态信息的可操作性及对动态信息内容的可见性。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缺陷
2.2.1 操作系统的漏洞。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包,尽管研究人员考虑得比较周密,但近几年来,发现在许多操作系统中仍存在着漏洞。操作系统最大的漏洞是I/O处理。I/O命令通常驻留在用户内存空间,任何用户在I/O操作开始之后都可以改变命令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由于系统已进行过一次存取检查,所以在每次每块数据传输时并不再检查,仅只改变传输地址。这种漏洞为黑客打开了方便之门。
2.2.2 TCP/IP协议的漏洞。TCP/IP协议应用的目的是为了在Internet上的应用。虽然TCP/IP是标准的通信协议。但设计时对网络的安全性考虑得不够完全,仍存在着漏洞。由于采用明文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攻击者可以截取电子邮件进行攻击,通过网页中输入的口令或填写的个人资料也很容易被劫持。
2.2.3 应用系统安全漏洞。Web服务器和浏览器难以保障安全,最初人们引入CGI程序的目的是让主页活起来,然而很多人在编CGI程序时对软件包并不十分了解,多数人不是新编程序,而是对程序加以适当的修改,这样一来。很多CGI程序就难免具有相同的安全漏洞。
2.2.4 安全管理的漏洞。由于缺少网络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不规范,不能定期进行安全测试、检查,缺少网络安全监控等对网络安全都产生威胁。
2.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2.3.1 计算机病毒。所谓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段可以复制的特殊程序,主要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病毒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可以使系统瘫痪。
2.3.2 黑客。黑客主要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为目的,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采用特洛伊木马盗取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密码,窃取商业或军事机密,以达到个人目的。
2.3.3 内部入侵者。内部入侵者往往是利用偶然发现的系统的弱点,预谋突破网络系统安全进行攻击。由于内部入侵者更了解网络结构,所以他们的非法行为将对网络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
2.3.4 拒绝服务。拒绝服务是指导致系统难以或不可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所有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最常见的是“电子邮件炸弹”,用户受到它的攻击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的电子邮件,从而使用户的系统丧失功能,无法开展正常业务,甚至导致网络系统瘫痪。
3、网络安全机制应具有的功能
3.1 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是安全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身份识别主要是通过标识和鉴别用户的身份,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获取访问权限。对于一般的计算机网络而言,主要考虑主机和节点的身份认证,至于用户的身份认证可以由应用系统来实现。
3,2存取权限控制。访问控制是根据网络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访问授权关系,对访问过程做出限制,可分为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主要基于主体及其身份来控制主体的活动,能够实施用户权限管理、访问属性(读、写、执行)管理等。强制访问控制则强调对每一主、客体进行密级划分。并采用敏感标识来标识主、客体的密级。
3.3 数字签名。即通过一定的机制如RSA公钥加密算法等,使信息接收方能够做出“该信息是来自某一数据源且只可能来自该数据源的判断。”
3.4 保护数据完整性。即通过一定的机制如加入消息摘要等,以发现信息是否被非法修改,避免用户被欺骗。
3.5 审计追踪。通过网络上发生的各种访问情况记录日志,对日志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事后分析。审计也是发现和追踪事件的常用措施,当系统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追查原因。
3.6 密钥管理。信息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以密文方式在相对安全的信道上传递信息,可以让用户比较放心地使用网络。对密钥的产生、存储、传递和定期更换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引入密钥管理机制,对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和抗攻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4、网络安全常用的技术
4.1 加密技术。加密在网络上的作用就是防止重要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计算机密码极为重要。许多安全防护体系是基于密码的,密码的泄露意味着其安全体系的全面崩溃。通过网络进行登录时,所键入的密码以明文的形式被传输到服务器,而网络上的窃听是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所以黑客很有可能窃取用户的密码。加密技术是实现保密性的主要手段,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把重要信息或数据从一种可理解的明文形式变换成一种杂乱的、不可理解的密文形式,以密文形式将信息在线路上传输,到达目的端口后将密文还原成明文。
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处理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以前的人工手动处理变成现在的计算机自动处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日益凸显。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工作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优化办公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较快的决策。
1概述
1.1信息处理技术
获取信息并进行储存,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信息,和表示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技术就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信息。因为计算机运行速度飞快,能够自动处理海量信息,运算能力极强,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所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不仅达到了自动化,大量工作人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运营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利用价值,可以为管理活动中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
1.2办公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办公自动化的概念,英文全称OfficeAutomation,缩写为OA,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办公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从事办公业务,均属于办公自动化的范畴。办公自动化的实现,可以改变过去低效、复杂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分析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目前最具创造力和富有活力的技术,如果能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大力发展网络课程教学等,形成现代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一流的管理手段和后勤服务,那么就能为学校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手段提供有力保障,为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2.1个人事务
个人办公系统主要是与个人办公及联络有关模块的整合,是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它包括多个小模块。电子邮件:内部邮件给用户提供了较好品质的服务,在收发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障,而且在垃圾邮件、病毒邮件的拒收能力方面也有较高的服务能力。该模块方便地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通知公告:向用户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包括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重要精神、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等。各部门通知公告后,可以在统计栏目中查看哪些人已读,哪些人未读。用户也可以通过查询,搜索以前的各类通知信息。日程安排:有计划地将自己每天的事务与时间结合起来进行安排,以便做到有计划地进行生活和工作。同时提升效率,以便达到日事日清的目的。该模块的目的在于规范工作,领导对任务能进行实时管控。工作日志:可以记录每天工作的情况以及感悟等等。个人文件柜:便于存储自己长期需要使用的文件和资料。个人设置: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密码等内容。
2.2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是全校性事务的集中网上处理,通过该模块可以让系统的各个部门所有的用户及时、准确地获取当前系统的开放信息。校务公开:公布学校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学校经费及使用情况,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事项等内容。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全校师生各类行为的标准和规定,它是内部责任制的具体化,对本校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必须遵守。值班反馈:由值班组组长公布当天校园内教学秩序、突发事件等整体情况。一日常规:具体反映各个班级早读、上课、晚自习的纪律、卫生等加分、扣分情况。卫生检查:校园环境卫生情况通报,指明教学楼、班级包干区、宿舍等区域的卫生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计划总结:学校每学期的工作意见和工作总结。政策文件:各级各类的通知、办法、方案、意见等文件。机房安排:公布学校每周的机房安排,便于查阅、调整。监考安排:包括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监考老师姓名、场次、例会地点等内容。常用资料:教职工经常会使用到的一些文件,包括通讯录、校历、各类文档模板等。
2.3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系统管理提供了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功能。通过对系统操作分工和权限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与业务无关的人员进入系统,另一方面可以对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功能的操作进行协调,以保证各负其责,流程顺畅。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包括定义操作者角色、设定系统用户和设置功能权限。
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使得整个办公过程趋向数字化和电子化,从而达到办公人员共同工作在同—桌面环境下,以达到办公自动化的目的。
3.1促进了内部交流
在办公自动化应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适当的交流,往往造成办公业务的拖拉,许多办公业务没有及时完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建立一个办公室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分享公司各种规定通知以及业务文件,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办公平台,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能够快速地完成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有序的信息交流场所,为日常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3.2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减轻了人工办公时繁重的任务量,通过对信息的及时处理,可以使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动态,以便迅速做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将比人工计算的准确度更高,更有参考价值,而数据准确性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办公过程中工作效率的高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数据的分享、工作的处理都极大节约了办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有利于成本节约
传统的办公往往存在着许多资源浪费,比如,员工之间经常需要进行各种业务上的交流,一般是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传达,这样无形间就增加了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员工之间的沟通无须跑动,只要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像电子邮件、微信、QQ、论坛等网络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实现及时交流,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做好协调。传统的办公常常需要把各种信息打印成册,浪费大量的纸张,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信息的记录、存储、搜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不需要纸质材料。这些都能节省办公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微型化、系统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办公自动化将具备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未来的办公系统将更是前端人性化、界面场景化、应用专业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1在智能化办公上的发展
办公系统的智能化伴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被逐步推动和实现了。由于现在信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办公人员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和以前相比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当用户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工作时,办公软件可以有效针对图表、数据等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并做出智能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数据分析能力与工作效率,减轻了用户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将对用户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智能化办公强调信息的整合能力,对于学校这类信息资源较多的地方,构建一个可以拓展的管理平台,能打破以前人适应系统的尴尬境地,实现系统适应人的全新理念。
4.2在WIFI技术上的发展
网络的全面覆盖,WIFI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通信技术在办公领域迅速兴起,网络办公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办公方式。传统封闭式的办公室已经不再必须,教师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办公,不受环境的束缚,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无线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的条件,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为了保障办公信息的安全,学校可以根据权限设置不同的应用级别,防止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避免对使用者造成损失。借助WIFI技术开展的办公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办公环境,整体的工作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4.3在视频技术上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TB38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2、智能小区系统的组成
小区智能化系统可具体分解成以下几个子系统,其每个子系统均具有一项具体功能。家庭智能化系统;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小区网络、通讯系统;小区CATV系统;小区设备自控(BA)系统;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小区对讲系统;小区智能三表抄表系统;小区物业管理及一卡通消费系统;小区停车库管理系统;小区增值服务管理系统。
3、智能小区系统及技术概要
3.1智能小区系统简介
3.1.1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小区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控制、管理为核心,并带有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综合监控性系统,主要是对小区内的电力(空调)、照明、电梯、火警等设施进行检测,
3.1.2通信自动化(CAS)
小区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小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电话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和闭路电视接收系统。
3.1.3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为实现小区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控制自动化,保证小区内各类信息传送准确、快捷、安全,最基本的设施就是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3.2.1 家庭生活智能系统
(1)安保智能:
安全(可视)对讲/门禁管理、防盗控制;
红外传感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开关式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联接110报警机、控制机及计算机软件。
(2)消防报警
外传报警执行(119火警)、自动喷淋装置;
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煤气泄漏传感器、氧传感器、环境自动调节器。
(3)电气(设备)控制管理
载波电器控制器、家电自动监测控制 ;卫生间排气扇控制、水、电、气阀门控制;
(4)厨房智能化
电冰箱、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热水器、食品干燥机,消毒碗柜、抽油烟机、调料柜、冰柜、燃气灶,工作状态监测及控制。
(5)家庭保健护理系统(家庭远程医院)
检测体温、检测血压、脉搏跳动次数;护理资料、保健资料、急救、求助报警。
3.2.2小区管理智能系统
(1)小区管理智能系统还包括其它系统。车辆(自行车)管理及收费;
(2)给排水控制;城市供水网(水井)―蓄水池―蓄水箱―用户,污水池(化粪池)―城市排水网等设备工作监控。
(3)保安人员巡更系统;
(4)人员进出管理(门禁系统);
(5)电视监控及周边红外监控系统。
3.2.3通信自动化
(1)小区局域网(以太网)、小区程控交换机。网络计算机、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2)卫星及闭路电视网
语音数据、有线电视两网合一是现在发展的一种新型网络方式。
3.3智能小区的关键技术
智能小区的关键技术包括: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4、智能小区基本功能介绍
随着信息化社会日益逼近必将导致人们在家庭住房需求上的彻底变革。智能化家庭所提供的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电子购物、网上医疗诊断、参观虚拟博物馆等 。
4.1.1家庭智能化系统
(1)预留两门直线电话:可实现ISDN、语言信箱、传真、可视电话等。
(2)预留两路双口(TV/FM)有线电视接口。
(3)一门可视对讲门铃:支持来访者与住户之间的可视对讲、大门保安与住户之间的语音对讲。
(4)一路计算机网络接口(独享1ooMBPS):实现INTERNET访问、公共信息查询、E-mail等相关服务。
(5)配备电子水表,电子煤气表,电子电表,红外探测器、紧急救助按钮、辅助求助按钮、煤气泄露报警器及其它安全传感器,实现小区管理中心对每一住户的安全监控。
(6)家庭电器设备遥控:在家遥控或在家外通过电话线遥控家里的各种电器设备。
4.1.2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是以控制、通信、计算机管理为内容,以综合布线为基础,实现小区的控制管理整体智能化
4.2小区网络、通讯系统
4.2.1 小区网络系统
小区内设一个高速计算机网,家用计算机除可以管理家庭各种电器设备外,同时可利用内部网与小区的其他住户在网上进行交流、娱乐,还可在管理中心查询数据。
4.2.2 小区通讯系统
(1)一部分用于物业管理办公,另一部分用于小区主要交通要道、每栋楼的大门口与小区管理中心的紧急联络。
(2)微小区域的无线通信:建立微小范围(半径100-500m)内的收发基站。
(3)卫星通信(VAST)接口:该系统作为有线网的补充建立小区用户与国内、国外进行语音、数据、图像通信的传输通路。
4.3小区CATV系统
电视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活动。电视信号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有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电视等。
4.4小区设备自控(BA)系统
小区自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BA中央监控系统提供与小区网络系统接口;供配电监控;给排水监控;公共照明:包括小区公共场所照明及泛光照明和楼道照明的控制;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设施控制。
4.5小区安全防范及报警系统
小区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是智能小区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防盗报警、求救求助、煤气泄漏报警、消防报警等。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的特点:
(1)中央控制系统必需提供与小区网络系统接口。
(2)中央控制系统必须与市110,小区音响系统联动。
(3)小区电视监控:在小区的出人口、周界、车库、以及重要场所设置监视点。做到可对小区实施全方位的监视布控。
(4)防盗报警:在小区每一住户内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当住户家中无人时,可把家庭内的防盗报警系统设置为布防状态。
(5)巡更、周界报警系统:在小区的围墙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防止由围墙翻入小区作;在小区内设置电子巡更系统,让保安人员定时定路线对小区内进行巡视.
(6)出入口控制系统:对小区的车辆出入口、楼宇出入口进行监视与控制,小区住户与物业管理人员配备IC卡,对住户出入小区进行身份鉴别、确认及出入信息登记及查询。
(7)消防紧急报警:在小区各个楼安装消防栓启动按钮,当火灾发生时,按下此钮,通知物业,同时自动启动背景音响系统,停止播放背景音乐,插播告警信息。
(8)煤气泄露报警:当室内煤气超过正常标准时,煤气泄露报警启动,通知管理中心,井可关闭煤气阀门,启动排气装置。
4.6小区对讲系统
小区对讲系统是小区管理中心或来访者与用户直接通话的一种通信方式。
4.7小区智能三表抄表系统
传统方式的住户水,电,气表抄表误差大、时效性差,智能抄表系统的推出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抄表方式带来的问题。
4.8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主要内容有:居民信息管理、设备报修、维护管理、社区管线信息管理、物业收费自动化系统、来客访问管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管理及调控。
4.9小区停车库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能将车辆按时间、顺序、内外单位、价格等不同因素分门别类管理,车辆管理系统由出入读卡器、自动开门机,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4.10增值服务系统
小区增值服务系统是利用小区网络通讯系统实现的各种服务,具体内容有:视频点播业务;Internet访问服务以及相应计费服务;通用电子邮件服务;个人主页服务;网络域名服务;用户求助、咨询服务;网络聊天服务;休闲讨论组(论坛)服务;网络电子公告牌(BBS)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用户调查服务;网上阅读服务;网络代购、代订、征订服务等。
1 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概况
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目前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其也仅仅是体现自一些局部领域。相对于继电保护设备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较为广泛。早在20世纪人们就已经能够利用电磁继电器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保护。但是由于其磁效应也会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随着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逐渐运用以及以数控为基础的智能化断路器等新原件的开发,使得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阶段。
1.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让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更高,而且还能使得其可靠性得到全面的提升。其各种智能化程序的应用还能使得人力以及物力得到大幅度的节省,使得成本效率也能得到持续性的降低。尤其是在主电路以及辅助电路中,继电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其负载降低,从而让电力的运行更加的流畅,减少了故障出现的机率。
2 继电保护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
2.1 计算机网络基础
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必须利用网络计算机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而且在设定之后,其微机线路首先会对硬件进行保护。这也是继电保护的基础。其硬件设施一般会在控制电路系统之中,而计算机网络化也是根据控制电路的变化情况对继电器进行相应的调试。目前,很多供电企业已经逐渐在开发32位硬件保护系统。这对于人工智能化技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对硬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实质是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模式也是计算机逐渐网络化的门户。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其信号的输入以及以及输出也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所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2.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路模拟。因为电路虽然以神经系发散出去,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其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其电压、电流都具备一定的规律。而人工神经网络就是从电路系统中入手,对其电路进行全面的模拟,然后以计算机作为软件基础,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电路的全面监控。而且其还能对电路做出全方位的诊断,应用ANN技术实现故障诊断不同于ES诊断方法。ANN方法通过现场大量的标准样本学习与训练,让整个电路逐渐实现了数字化的基础。从而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对整个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面反馈。
2.3 数字继电保护的智能化
在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数字电路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其能够有效地实现断路器的智能化,与传统的电磁继电保护相比明显存在一定的优势。其主要是对一些小型机组以及变压器和电动机进行相应的保护。在低压电路中的应用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过流继电器,其在控制电路中,通过对主电路电流的监护,将其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数值内,如果电力系统出现电流过载,那么过流继电器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电源进行切断,这样主电路中的电流互感器也会出现相应的电流过载感应,从而对电磁继电器发出相应的反馈信号,这样就能够实现电气二次设备的保护。这也是数字继电保护智能化的核心所在。
3 结语
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十分关键,其是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可靠运行的基础。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硬件以及软件基础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实现人工智能化。只有这样继电保护装置在人工智能化基础中的应用才能更加地广泛。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开始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很多比较先进的技术已经逐渐运用到各种领域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且在发展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网络计算机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的信息技术安全措施被运用到安全防护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信息的安全性,也方便于信息技术处理,因此,就需要不断研究网络安全协议的逻辑性、完整性。从而保证网络协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技术人员不是十分专业。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学科,为了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安全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但是依据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来,计算网络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一样,自身素质也不相同,是现阶段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种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十分容易出现问题和安全漏洞,会导致整个系统十分混乱。第二,没有完整的防范体系。在现阶段,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明显,网络安全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利用黑客操作、病毒入侵、恶意攻击等导致的,没有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就会导致造成很大影响。第三,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进行管理方面来说,现阶段,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仅仅考虑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安全协议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安全协议的问题,也提高了安全意识,安全协议主要是指为了能够完成任务而组建的程序,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协议仅仅只是一个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协议的设计者合理的调节程序,遵守相应的规定,不可以进行更改。第二,制定安全协议的时候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员进行参与,在进行的时候,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步骤,但是不在协议内容范围之内。第三,安全协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并且需要保证在周期内进行,保证预计的效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协议主要就是在计算机进行网络传输的时候,保证信息安全性的程序。在使用的时候,安全协议主要作为保证信息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的依据,主要有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早在1973年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就已经被应用,为保证网络安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协议也在发展和进步,逐渐不断适应社会的改变,不断优化协议内容,提高使用效果,目前主要使用的网络安全协议主要有SET协议和SSL协议,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从而保证安全。
3密码协议的分类
现阶段,还没有严格定论安全协议的类型,因此没有专门的对网络安全协议进行归类,实际上把密码进行严格分类是不能完成的任务,从不同角度来说,安全协议具有不同的类别。例如,从ISO层级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低层次协议和高层次协议,从功能方面来说,可以分为密钥建立协议、认证协议以及密钥认证协议,从密钥种类来说,可以分为单钥协议、公钥协议以及混合协议。现阶段,一般都是依据功能的不同来合理划分安全协议,不需要加密技术,主要可以把安全协议分为三大类:第一,建立认证协议,实际上就是一个实体确认另外与之对应的实体身份的安全协议;第二,建立密钥协议,很多个实体合理利用共享密钥来传输安全信息的协议;第三,建立认证密钥协议,实际上就是利用身份建立一定的共享密钥得到传输安全协议。
4协议的安全性
4.1网络安全协议的攻击检验和安全性
由于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一定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网络安全协议的使用和设计,但是,网络安全协议在刚设计完成进行使用以后,就会出现一定的安全漏洞,令人们感到十分的麻烦,导致网络安全协议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设计安全协议的时候,不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主要目的和需求,也不能透彻的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会出现设计出来的安全协议在研究和分析网络安全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进行设计密码加密计算的时候是一样的,证明网络安全协议存在问题比证明其安全要相对简单一些。一般情况下,在分析网络安全的时候,会利用安全协议的攻击手段进行一定的检测和实验,这种测试主要包括对三个部分进行检测:第一,攻击协议本身;第二,协议和攻击算法的加密技术;第三,攻击协议中出现的加密算法。本文主要分析协议本身出现的攻击性与加密技术和加密算法没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加密技术和加密算法是安全的。
4.2设计安全协议的方式
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各行业领域,企业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化、高效化的同时,也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管理水平不高、抵抗风险能力低,财务管理信息化步伐较慢。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中小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途径。
一、云计算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云计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
云算是以计算机为媒介,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虚拟化的资源。“云”是对互联网一种形象的说法,数据上传云端后,由云服务商储存管理,云计算就是云服务商利用网络计算机媒介,为服务需求者提供普通的或者特色的处理服务。云计算具有规模大、广泛的访问性、扩散性、自助按需提供服务等多种特点。云计算服务功能的实现包括服务平台、应用软件和计算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诞生。上世纪50年代,企业利用计算机为工人发工资,标志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开始。大量财务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自主开发财务软件的能力,在会计日常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财务决策系统等都引入了计算机处理技术。中小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软件、独立操作的技术和实力,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化困难多,影响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二)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应用云计算的优势
1.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中小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趋势,云计算彻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传统模式,促使日常会计核算管理、财务管理、财务决策在网络端进行,提高处理效率。同时,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实时掌控会计数据,管理指令、审核审批,特别对跨国业务的项目,云计算可以极大提高引用效率。
2.降低中小企业费用成本压力。中小企业之所以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缓慢,最主要受到成本的限制。云计算改变服务提供模式,由企业自主研发、维护、管理转向由服务商提供,企业只需根据自身需求,一次性购买实施费用或者软件租赁费用,就可以享受云服务,无需承担开发、硬件设施建设、维护等费用。节约成本是中小企业选择云服务的最大吸引力。
3.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云计算是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截然不同的新模式,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是一次彻底的管理创新,对改变中小企业传统管理模式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云计算是网络开放的系统,便于广大客户加强对服务提供商行为的监督,促进服务提供商行为规范。
二、云计算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模式
(一)软件即服务模式(SaaS)
软件即服务模式以软件为服务载体,向需求方提供软件附有的应用程序功能。SaaS提供商为企业提供所有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平台,企业不需要购买软硬件及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云计算下SaaS模式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云端操作,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以较小的成本使企业生命周期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企业需求购买,服务企业更灵活,同时培训和维护成本也降低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中小企业而言SaaS模式较经济实用,是比较好的实现财务信息化的途径。
(二)平台即服务模式(PaaS)
平台即服务模式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模式提交给用户来使用。所用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用户不需要维护管理底层的基础设施,但可以控制其应用程序。它是业务定制的模式,是软件即模式的一种拓展,扩大了云计算在中小企业适用范围。平台即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基础的数据处理功能,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需求。PaaS采用企业定制的模式提供服务,企业业务专家成为服务功能的设计者,增强了服务功能的灵活性,促进云计算的长远发展。
(三)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aaS就是将云计算硬件基础设施资源和相关资源租赁给客户,包括处理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客户可以部署运行任意软件。云计算硬件设施资源价格昂贵,中小企业无力购买,但可根据短期内特殊需求,租赁基础设施资源。IaaS模式有两种服务供给模式,按需租赁和外包,按需租赁满足中小企业对IT资源需求不均衡的特点,外包在云计算平台上输入自身应用,降低企业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三、云计算下中小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用户接受程度低
思想认识决定行动,中小企业“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对如何发展业务保持热情,而对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较为冷淡。试想,对企业内部管理都不够重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更加忽视。没有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不愿意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到短期内难以见效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上,导致云计算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普及难度增加。同时,在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的条件下,诚信危机加剧,企业间信任感降低,云计算打破了会计信息存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脱离“面对面”的线上交易,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企业对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存在担忧,内心产生抵触情绪。
(二)云计算服务产品供应能力低
我国云计算模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还未激发,服务商供给能力也比较低下。目前,我国云计算服务商的功能相对单一,比如现行的阿里巴巴开发的钱掌柜、在线管理软件伟库等,主要为用户提供财务管理中现金管理、在线记账、营销等基本功能,服务未纵深到企业会计核算、日常管理、财务决策分析、风险防范等领域,限制了云计算的发展。
(三)云计算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我国云计算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活力还不足,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未健全,还未对云计算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技术标准进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计算发展混乱。作为新兴的行业,云计算的发展更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避免因标准不统一、监管不严格,导致一系列隐患和问题,阻碍云计算行业的发展。
(四)用户财务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存在隐患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连接用户和服务商。互联网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必然Ю赐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是网络发展的永恒话题,特别是云计算可能是众多用户共享一朵“云”,信息数据可能会紊乱。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最核心的信息资源,关系到企业的核心机密,企业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在云计算存在黑客攻击、篡改数据、数据缺失等网络安全的问题下,不愿意将财务会计信息置于危险的地位。同时,服务提供商作为云端数据的搜集管理者,需通过加密的方式确保云端数据安全可靠,而云端数据量庞大,数据的加密和密钥保管极大地增加了服务商的工作量,容易造成泄密事件。
四、云计算推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认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相对恶劣,苦于寻找出路。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改变传统思想,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等途径,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乱纪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重塑社会诚信。促进服务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规定云计算服务商向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企业账号浏览情况,让用户参与到账户企业账户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云计算服务商管理,探索建立认证标准,由国家统一对云计算服务商资质进行评定,强化云计算数据安全监管,消除中小企业用户对服务供应商的担忧。
(二)提高云计算服务商产品设计、研发能力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云计算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云计算服务商应加强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产品推广,推出我国中小企业更加适用的软件、平台和设施,刺激中小企业用户实际需求。注重对会计管理功能的开发,ERP是云计算发展的一个趋势,应按照ERP的理念,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既注重云计算软件会计日常服务功能,也注重研发具有决策分析、风险防范等财务管理功能的软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财务分析、管理决策、财务风险预测等方面的服务。
(三)规范行业标准,加强政府监管
加快建立完善云计算服务行业网络安全管理标准和法律法规,依据法律规定加强对云计算服务商的监管和评价,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和管理问题,维护中小企业的核心利益。加强优胜劣汰选择机制,严把行业准入关和淘汰关,对诚信度低、技术实力不过关的企业实施严厉的制裁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的财务数据“云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安全防护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会日益突出。服务商应加强日常安全防护,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安全防护方法,加强身份认证管理,身份认证密钥由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服务商不享有秘钥知情权,防止不相干人窃取信息,保障财务会计信息存储、传输、迁移安全。服务商应加强技术攻关,加强对恶意软件、黑客、病毒监测,建立虚拟防护网。加强数据管理,定期备份会计数据,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建立完善数据恢复检测体系,定期指派专人对云计算数据恢复性进行检测,保障数据恢复功能完好。
中小企业面临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窘状,一方面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又欠缺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因此,中小企业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经济实用的方式。另外中小企业应加快转变观念,寻求合作途径和解决办法,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Z
一、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共同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从而使自身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从而使自身结构得到发展。它强调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因此我们运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我们建构这一成人职业教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我们设想建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自己所需要的同学或教师相沟通,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实现学习目标。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对话、商讨、争论、合作,激发了每一个学习成员的想象,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这样日积月累,每一个学习者将对信息的检索、处理能力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1.通过实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成人职业教育合作学习的教学结构模式。
2.通过网络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索与成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参与学习、获取成功机会,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总结出成人职业教育教学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多种课型的模式结构,设计、收集、精选一套典型课例和编制与本实验相适应的网络课件。
二、自变量: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模式
自变量的操作:
1.重视教师、学习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模式具有依附性,它强烈地依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因此,要构建出一种成人职业教育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教育观念的转变,这就必须摒弃把教育功能定位于训练记忆和进行选拔的观念,明确信息时代教育的功能必须由训练记忆和进行选拔转变为训练信息的检索能力,利用信息进行再创造能力,否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仍然进行落后的灌输式教学。但是,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除了具有以人类共同经验为基础的普遍性外,必须还有共同于自己文化特色,反映出自己社会的教育传统。因此在吸取现代教学观念的同时,注意把成人职业传统教育尊重知识的特点同理解和尊重学生本性的要求相结合。
2.构建成人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完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库建设,设计和开发网络环境下成人职业教育合作学习软件,营造交互式网络学习的环境。
3.加强教师、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网络基本功能、网上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知识以及网上合作等能力。
三、教师应进行的教学设计和几个处理环节
课堂教学的操作,基本内容是教师调控信息和组织学生在网上主动参与。首先教师应进行教学设计并处理以下几个环节:
1.策略性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将学生的座位由“一字式”改变为“小组”式,四至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集体。在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竞争、辩论、合作、伙伴等形式,人人轮流当小组长,让学生人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是在自主学习、自查资料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议论问题,合作解决疑难。在讨论中把个人自学的成果转化为小组共同认识的成果。在合作学习过程,要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如何从网络软件中、从网络系统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人机对话,边学、边思、边悟、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从资源中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
2.调控网上协作学习。
①明确目标,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浏览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归纳、分析。利用教学资源库,光盘上的课外读物加深理解知识。教师通过网络的控制、监看、监听等功能,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键盘或鼠标切入学习的执行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或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
②清晰思考,网上交流,质疑释疑。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网络,学生自己组成讨论组,群组聚集,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一些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协商会话,在网上进行讨论、质疑、解疑。这样不仅实现生←→机交互,还实现生←→生、生←→师的多向交流。通过交流使同学们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掌握,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得到锻炼,使学生“自我思考”为核心的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下,创新求异思维将应运而生。
③网上实践,自练自评,意义建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而网络计算机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查阅丰富信息源,进行搜索、分析、判断、处理,整个过程是:发现知识意义—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他们可以从网上学习或讨论,这样便从集约型向分散型,即从集体学习向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共享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习过程包含有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内容。精心收集、反馈信息,认真进行系统分析、教学设计,通过不断的调研、论证、完善此模式。
四、因变量:学生信息检索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因变量:学生信息检索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实验变量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不人为地制造竞赛气氛,严格控制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教学环境,学进度,学时数,创设进行科学比较的基本条件。对实在无法控制的变量及时作出详细记录,以便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加以考虑。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班和对比班上课时间、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相同、学生水平、教师素质基本接近,并确保稳定教师、稳定学生,由始至终完成本课题的实验研究。#p#分页标题#e#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和行动研究为主。实验法是对本课题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界定,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行动研究法是通过设计“计划一行动、考察一反馈与调整”等两个以上的循环,不断改进完善,达到预期目标。
第一阶段摸索性实验:选题、拟订实验方案,定实验点,组织分工,教师开始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发展性实验: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验面,展开可行性探索,把实验引向深入,并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反复探索、验证,形成网络环境下成人职业教育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概述:
RS(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光学或者电子光学(称为遥感器或波探测仪器)通过接收地面反射或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象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与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与资源勘测、环境动态监测与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是过摄影或扫描、信息响应、传输和处理,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等宏观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70年代开始用于水利。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对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查询、综合分析和输出,并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的综合性技术的空间信息管理信息计算机系统,是分析与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等地理环境有关问题的通用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实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目前在水利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PS是一种可以定时与测距的空间交汇的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息来给出(记录)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三维坐标以及载体的运行速度,同时它还可给出准确的时间信息,具有记录地物属性的功能。因其提供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及精密的时间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间与航天领域各类军用与民用目标的定位、导航与精密测量,尤其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测、地球动力学等应用更加广泛,90年代后始应用与水利行业。
RS是数据获取与更新基础;坐标定位、局部监测是GPS的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是GIS的基本功能;计算机技术是3S技术的根基;网络是3S的翅膀;水利应用科学技术是3S发展的动力。3S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广泛地应用于调查、监测、管理、评估等方面。具体地应用在水资源调查、水环境评估、防洪防汛、水土保持、河口演变、水利工程选址、水库移民等方面的工作。
四.水利应用:
3S技术就像一座多功能水库,对信息起着集中、调节和净化的作用,它兼容并蓄各种来源的信息,按地理空间坐标进行数据管理、查询和检索,通过地学分析、空间分析、相关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手段进行科学加工与决策,提供多层次和多功能的信息服务。因此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也就是水利现代化中起着并将继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S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一些方面:
1.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1)
数据采集与提取在雨情、水情、工情、险情与灾情等方面应用
(2)
数据与信息的储存、管理与分析方面,即防洪、减少、救灾的信息管理系统。
(3)
防汛决策支持方面如灾情评估、避险迁安、抢险救灾路线、气象卫星降雨定量预测等。
2.在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中应用:
“3S”技术在解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动态监测水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管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重要作用,RS可以提供动态更新数据源,GIS提供空间数据库管理、分析、应用的工具,GPS提供水利实施等空间定位基础。
3.在水土保持中应用:
RS为壤侵蚀调查提供信息源,GIS分析土壤侵蚀因子,进行评价侵蚀
类型、程度及侵蚀量估算
4.在河道、河口、河势动态监测中应用:
对泥沙淤积、泥沙分布几河道、河口、河势动态监测。
5.在水库库容与湖泊动态变化监测:
对湖泊面积容量变化及泥沙含量等监测。
6.水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
水质监测、水环境信息管理、水环境遥感监测。
7.旱情监测、灌溉面积监测与规:
旱情预报、动态监测几抗旱决策支持,有效灌溉面积与实际灌溉面积监测及灌区规划与动态管理。
8.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
3S是水利水电工程选址、规划、乃至设计、施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例如移民安置地环境容量调查、调水工程选线及环境影响评价、梯级开发的淹没调查、水库高水位运行的淹没调查、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洪规划、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抗震安全、河道管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物科贮运管理、蓄滞洪区规划与建设等等。
9.灾情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灾前评估: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的受灾人口(涉及社会因素);迁安能力(人数、道路、车辆调度);重点保护区(交通大动脉、重要工业基地、军事要地);抢险物资储运。灾中评估:确定灾情及发展趋势;救灾物数量与运输路线;为后继洪水调度方案决策提供依据;迁安人员的安置;灾后重建的准备。灾后评估:上报损失的核实;为防洪规划提供信息;为灾后重建提供方案。 前景展望: 在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指导下,3S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将“无孔不入”,而且迅速地占领管理和决策层面,并且势必作为基础技术支撑,进入数字流域或数字水利的框架。而且在水利行业开始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1、网络化
WebGIS可用于除了一般数据外的特殊数据类型,尤其是矢量数据的处理,以网络浏览器为应用工作平台,在客户端可以实现对矢量数据的操作,可以在多个客户端实现原来在本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调用和各类数据、图形、图像。
2、集成化
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3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通过数据接口将RS、GIS、GPS严格地、紧密地、系统地集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大系统,往往还要跟其他的诸如MIS或OA等系统紧密结合,方可满足需求。因此, 3S技术与外部系统无缝集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以数学模型和决策分析为支撑
对于水利工作者来说,仅对图形进行简单的浏览、查询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何要让3S在水利行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要利用3S软件特有的专业分析功能。水利行业要求3S系统平台提供专业的分析算法和专业模型,以便对各种水利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系统具有辅助决策支持功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计算结果和决策依据。
4、实时三维和虚拟现实技术
水利上很多问题是时间序列问题、动态监测及过程问题。因此,加上时间维的3S技术应用需求很广。三维尤其是实时的三维3S系统为各种水利信息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表现方式。在调水线路沿线贯穿飞行、城市及蓄滞区洪水演进、水利工程布置、大坝及堤防等工情信息的表达、地面与地下结合的地质构造描述、水流流动的三维表现、厂房或结构内部的描述、库区的描述、宏观地形地貌表现、通视性分析等等方面使用得特别多或者是特别有前景,而且它也是虚拟或仿真的基础。
5、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要做到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可收缩性,通用环境。其内容包括数据,数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硬件等方面及地理,算法,解译与行业等方面的标准内容。
6、组件式GIS(ComGIS)
GIS软件的技术体系经历了GIS模块、集成式GIS和模块式GIS这三个阶段后,已发展到了组建式GIS阶段,即基于组件平台,以一组具有某种标准通信接口实现交互,甚至是跨计算机交互。ComGIS使软件的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更强,使用更灵活,更便于二次开发,特别有利于应用系统集成和拓展。
六.结论:
“3S”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的统称。“3S” 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管理、旱情监测、灌溉面积监测与规划、水环境评估、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河口与河道及河势演变动态监测、水利工程选址、水库库容与湖泊动态变化监测、水库移民等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S”水利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将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功能、网络功能、地理信息建模功能和无线通讯功能的3S集成系统。
总之,要在水利行业更好地应用和发展3S技术,必须在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富有水利行业特色的数据库,如蓄滞洪区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据库、雨情和水情数据库、水旱灾情数据库等等。此外还要加快提高3S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3S现有的和潜在的功能,并且与网络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以及水利行业本身的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作出它应有的贡献。以下是实例应用:
参考书目: 《水利概论》 《水工概论》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特点》 地理信息科学 2000
《当代GIS 的若干理论与技术》
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0-4624-06
目前,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实现流水线上每道工序的监督;管理人员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实时地处理日常的业务;仓管人员通过各种应用系统来管理各种物料、原材料的进销存等等。单纯地依靠手写纸张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对内部信息的处理速度,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因此,建立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现今的一种趋势。
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企业日常办公进行管理,可以满足企业日常办公、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实现企业内部管理者、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的沟通;提供企业内部的消息管理,方便其及时了解企业的实时动态消息;最终使企业的日常管理步入科学系统管理的轨道上。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管理员业务功能:
1) 考勤设置:系统管理员设置日常上、下班考勤时间、休息日设置、请假类别等考勤信息;
2) 公文管理:系统管理员设置企业日常所需公文流程的设置及对日常用户生成公文,如工作文件、请假单、合同审批流转单、采购单等等的管理。
企业领导业务功能:
1) 公文审批:每一个部门主管、领导能够批阅其下属所申请的各种公文的申请;
2) 新闻公告审批:领导能够审批下属申请的新闻和通知信息,审批完之后传给系统管理员。
人力资源部职员业务功能:
职工管理:职工的状态有在职、调职、离职、复职,职工信息管理是对企业职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统计,具有增、改、查等操作,主要是实时更新员工的各项基本信息;
普通用户业务功能:
1)登陆系统验证:当用户登陆系统的时候验证用户所提交的用户名和密码;
2)考勤签到:根据企业部门规定和系统管理员设定的考勤管理时间,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系统报到;
3)请假申请:用户当需要离岗办理事情的时候可以向上级领导或者主管提出请假申请;
4)联系人管理:用户对亲戚、朋友、客户信息的登记;
5)公文流转:用户可以撰写工作中需要上级审批的各类公文,撰写完成后等待领导审批,此类信息可作为企业发生各类日常业务的依据;
6)浏览公文: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需要审批的各类公文信息;
7)消息平台:用户可以向企业内的同事发送短消息信息。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体现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易使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
1)先进性:应当采用当今主流技术,既要考虑应用平台和工具的先进,更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应用设计的先进性,以适应总体上业务管理、发展规划和细节上事务办理的需求。
2)可靠性:系统设计应采用成熟、稳定、可靠的软件技术,保证系统在大数据量、高并发的情况下长时间不间断地安全运行。
3)实用性: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从方便用户使用的角度进行系统设计、功能和模块划分。工作流程设计要求简捷流畅,能适应工作流不稳定和突发事件等各种现实情况。
4)安全性:系统建设要符合用户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对非法入侵、非法攻击和网络计算机病毒应具有很强的防范能力,确保系统具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功能,并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对数据安全和操作安全加以保护。
5)易使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界面简捷、直观,尽量减少菜单的层次和不必要的点击过程,使用户在使用时一目了然,便于快速掌握系统操作方法,特别是要符合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方便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使用;二是应提供联机的或脱机的帮助手段。
6)可扩展性:该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应用系统,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时对本系统的兼容性;当业务需求、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扩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软件设计要简明,各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小,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便于系统的继承和扩展。
7)可维护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各个部分应有明确和完整的定义,使得局部的修改不影响全局和其他部分的结构和运行。
1.3 系统用例描述
主要介绍系统业务流程、公文撰稿、公文申请和员工签到功能的用例描述。
2.用户输入新流程的信息,建立相关流程图;
3.判断流程信息是否合法或重复;
4.系统提交流程信息;
5.系统记录相关流程信息和流程图,并提示保存成功;
6.系统返回流程记录;\&备选事件流\&1a. 非法用户
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并拒绝该用户登录系统;
3a. 存在相同流程
系统提示流程相同信息;\&]
[用例名称\&撰稿\&参与者\&用户(主要参与者)\&假设\&日常工作当中,有一些文件需要经过上级领导审批之后才能通过,在领导审批之前需要先把公出来\&前置条件\&有新的公文需求\&后置条件\&系统中新增所添加公文,上级领导出现待批阅文件\&主事件流\&1.系统验证用户身份、角色、权限;
2.用户输入公文的基本信息;
3.系统提交公文;
4.系统记录相关公文,并提示保存成功;
5.系统发送公文(主要是将公文发送给上级领导);
6. 系统记录相关公文的发送信息,并提示发送成功。\&备选事件流\&1a. 非法用户
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并拒绝该用户登录系统。\&]
2.系统显示公文申请信息列表;\&]
2.用户确认签到;
3.系统记录相关信息,并提示记录成功。\&备选事件流\&1a. 非法用户
系统提示错误信息并拒绝该用户登录系统;
2a. 本日已经确认签到;
用户之前已经登记了相关考勤信息,系统提示记录出错。\&]
2 网站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架构设计
企业级应用开发三层结构,分为表现层、中间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三层体系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及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在中间层处理。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交互,而是通过组件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由中间层与数据库交互。
表现层是传统的JSP技术,自1999年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广泛的应用和稳定的表现,为其作为表现层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间层采用的是流行的Spring+Hibernate,为了将控制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又细分为以下几种。Web层负责控制业务逻辑层与表现层的交互,调用业务逻辑层,并将业务数据返回给表现层作组织表现,该系统的MVC框架采用Struts。Service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以DAO层为基础,通过对DAO组件的正面模式包装,完成系统所要求的业务逻辑。DAO层负责与持久化对象交互。该层封装了数据的增、删、查、改的操作。持久化对象通过实体关系映射工具将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映射成对象,很方便地实现以面向对象方式操作数据库,该系统采用Hibernate作为持久层框架。Spring的作用贯穿了整个中间层,将Web层、Service层、DAO层及PO无缝整合,其数据服务层用来存放数据。
系统采用SSH架构实现了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的分离,使应用系统松散耦合,而且提高了灵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2] 。基于SSH框架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2.2 系统设计
序列图由一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还包括在对象间传递的消息。 强调消息时间顺序。序列图描述类和类之间的关系,通过建模序列图可以设计系统类结构。
用户登录序列图如图3所示。
用户通过在主页面选择联系人管理跳转到联系人管理页面,系统的联系人管理模块控制类负责显示联系人信息输入框。用户输入信息并提交,系统对提交的信息持久化操作,并把信息显示给用户。
消息管理序列图如图4所示。
流程管理序列图如图5所示。
用户通过在主页面选择流程管理跳转到流程页面,系统的流程管理模块控制类负责显示流程设计信息页面显示供用户输入。用户设计好流程信息并提交,系统对提交的信息持久化操作,并把信息显示给用户[3]。
2.3系统功能实现
1)系统实现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系统集成开发环境:MyEclipse10;
Web框架:Struts2、Spring3、Hibernate3.5;
Web服务器:Tomcat7.0;
数据库:MySQL5;
数据库管理工具:MySQL Front。
2)系统功能导航实现
用户登录之后可进行的操作处理如图6所示。
User user = (User)session.getAttribute("user");
String name = user.getRealName();
String deptName = (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deptName");
%>
3)通知功能实现
登录系统的用户可以通知,但这是有权限设置的,如果有该权限则可以进行通知的,如果没有权限则提示响应的信息。
首先是没有权限通知的提示信息如图7所示。
系统中有通知权限的用户,进行通知时,可以看到如下页面,用户可以在其中填写通知的标题,以及通知的内容。关于填写通知的内容时采用文本编辑器,可以进行字体大小、字体样式等样式的设置,使编辑效果更直观明了。页面展示效果如图8所示。
主要是通过用户登录时保存的信息进行职位的判断,职位高于某个条件时就可以通知,主要实现代码。
User user = (User)session。getAttribute("user");
if(user。getPosition().equals("普通员工")){
out.println("抱歉,您没有通知的权限,如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
}else {
%>
……
3 总结
本系统是一个基本的基于Java Web的在线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一个医药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的基本功能,比如公文管理,公文审批,新闻公告审批,职工管理,请假申请,联系人管理,公文流转,浏览公文,消息平台,考勤签到,考勤设置,系统管理等。系统的扩展性很大,科学的开发过程有利于系统未来的扩展与维护。系统采用MyQL数据库,开发语言采用Java Web作为系统设计基础,采用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框架。目前软件系统分析研究的主流是面向对象的分析,因此本设计在系统的分析和定义中都结合了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传统的结构分析与统计方法,所以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相当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08
Design and Research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RP
YUaN feng
(East China Sea Flee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Abstract】For some power company’s low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is paper designes and develops a new electricity customers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irs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this paper analysises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en, hav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economic, technical , and timing. Detailly analysises system’s five functional modules, they are user logging, personne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staff account management, rights management. finally, complet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electricity customer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rP.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erP; feasibility analysis
0 引 言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和社会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和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思想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进步。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不再仅仅是整个行业或是企业,还包括了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各种活动。工程项目管理也越来越专业化和一体化,有效管理、和谐管理、廉洁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也是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信息技术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的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将会使管理范围更加的广泛、灵活、可靠[1]。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的项目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项目管理软件还没有完全成熟,完全引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也不符合国内的现实情况,会影响企业的管理甚至起到反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国内项目管理的集成也比较落后,对于企业来讲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交叉工作,涉及到成本、质量等很多方面,影响整体的管理的因素就比较复杂且有着很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企业的项目管理就要求即能满足单个方面的要求,又能满足整个企业管理总体要求,并能优化管理使管理的效果好。因此,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作为当今国际上一种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是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管理企业决策方案的平台,能够做到最大化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的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2]。ERP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软件,是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用电脑来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所有资源如人力、财力、时间、空间等进行合理的调配,进而最大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ERP是一种很好很先进的管理模式,也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是企业发展和竞争不可少的手段。
ERP在各种企业的应用逐渐广泛,电力公司也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电力客户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涉及。本文针对某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发电力客户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电力客户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和结算等进行管理[3]。
本文首先对系统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对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经济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时机的可行性,最后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得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流程图。
1 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的项目信息和人事信息,对项目和人事进行网络化管理,有效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在对公司的实际硬件和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确定了系统的几大基本功能:
(1)员工档案管理:员工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
(2)部门档案管理:显示部门负责人和所在部门员工。
(3)工资档案管理:录入和查询发薪记录及历史信息。
(4)项目流程管理:按部门管理项目的流程和查询进度。
2 系统的可行性
在对系统进行开发前,需要对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即在对系统充分调查后,分析开发的系统是否具备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主要是对新系统在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进行分析,即保障了新系统开发成功,又可以使开发投资失误减少可能性。在对企业的需求和资源进行调查后,在经济、技术、时机上进行分析如下。
2.1 经济可行性
经济的可行性是指对开发系统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这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费用、设备费用和维护费用。本项目管理系统和大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相比,规模不是很大,因此开发周期较短,且单位有专业的网络计算机人员,因此开发费用不是问题;该企业的办公环境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了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环境也具备,因此设备费用方面也不需要额外的支出;对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培训等方面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熟练操作应用软件的能力,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本身也具有简单可操作的特性,只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熟练应用此系统了。
2.2 技术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是指开发的系统在技术上是否具备可实现性,能否顺利完成开发,目前的软硬件条件是否能满足开发的需要。软件方面,本系统是采用三层B/S模式,和传统的C/ S模式相比有很多优点,最重要是结合了Internet/Intranet技术,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将应用系统推进到一个更新的发展时期。因为SQL数据库使用简单、储存一般单位的人事资料绰绰有余,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在硬件方面,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硬件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硬件设备更加先进,性能更加卓越,价格是逐步下降,从经济上和使用要求上都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综合来看,此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且经济上也满足企业要求,有助于企业控制
成本[4]。
2.3 时机可行性
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员也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原来的人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本系统的开发会更优化企业的资源,改善企业管理现状,能够更好的使个部门配合更加有利于企业工作,也节省了时间和资源,提高了效率[5]。
通过以上分析,本系统开发在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和时机方面都具备可行性,且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支出不高,周期短、见效快。因此,本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3 系统功能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主要是由人事管理和项目管理两部分组成,是对企业工程项目的集成和高效管理。人事管理主要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使其能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资源,主要内容为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工资信息管理,部门基本信息管理。项目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部门流程进行多个部分的管理。此外,系统还可以对员工帐号管理和权限管理,其中包括增加员工,管理员工,个人信息维护等,基本权限管理是指管理员对员工基本信息的编辑修改的管理。通过分析可知系统应有以下几种基本功能。
3.1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是指对使用系统的普通用户和管理员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员工的有访问权限的限制,普通员工进入的系统界面和管理员是不同的,每一次登录系统,系统都会记在登录信息在系统日志中。
3.2 人事信息管理
人事信息管理是指登录的管理者和用户可以查看企业的人事信息,了解各个部门的信息,也可以查看到自己在企业在部分的情况。负责人主要管理员工的工资信息、部门信息、员工信息等。
3.3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管理员对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对企业各个部门的没完成和完成的项目流程查看和编辑,各部门经理可以直接对其流程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随时调整项目进度进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4 员工帐号管理
员工帐号管理是指企业的所有员工可以登录相应的系统界面查看自己的信息和修改自己的帐号和密码,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最高权限则可以休息企业所有员工的帐号和密码。
3.5 基本权限管理
基本权限管理是指企业负责人对访问本系统的权限管理,企业的全部员工是否能够访问系统信息。
4 系统总体设计数据流图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后,对本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整个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本系统分为管理端和员工端,系统的管理员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对系统的信息进行任意的查看和修改等操作。员工端是指普通用户访问系统,且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查看信息,修改密码等。该系统分为三大部分,登录模块、人事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分为四个部分,员工个人信息管理,所有员工的基本信息管理,部分信息管理,员工工资管理。项目管理模块是以项目的流程来管理。用户登录数据数据流如图2
5 结 语
本文主要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整理,并针对需求分析做出系统功能结构图。然后从经济、技术、时机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最后是对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功能包括用户登录、人事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员工账号管理、基本权限管理五个部分,并且画出系统总体设计的数据流程图。
参考文献
[1] 王金凤. ERP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 18-20
[2] 徐春玲. 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 安徽电力,2005,22(3):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