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全球化的案例及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分销零售、专业技术等市场将按照我国在世贸组织谈判中的承诺,按照规定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时间表,逐步实行开放。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技术贸易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国际技术贸易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重要,因此,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的环境因素之一。
2.科学技术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一个全球性现象,指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科技发展融合的过程。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以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现今它已是一种趋势。科技全球化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内容的全球化;二是科学研究手段的全球化;三是科学研究组织和研究设施的全球化;四是科学研究资源的全球化;五是科学承认与评估的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是各国研发投资的全球化以及国际战略技术联盟和国际技术贸易等的发展。在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下,各国贸易迅速发展,这个过程中。国际技术贸易成为全球贸易交流的一股洪流,因此,科学技术全球化成为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的环境因素之二。
3.技术创新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化是企业最强的生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的创新需要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应该说国际技术贸易使高新技术发生转移,给我国企业带来技术扩散和外溢效应更为重要。主要表现在:外国公司通过与我国企业的技术贸易往来,向我国企业传授知识和技术,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引进等将技术的使用权在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进行买卖,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技术创新化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进行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的环境因素之三。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对比
1.发达国家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的特点
高科技产品技术与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样,被一些国家置于经济安全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相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贸易管理法或专门的技术出口管理法予以管制。例如:1970年法国《关于与外国人订立获得工业产权和技术知识合同的法令》、1977年葡萄牙《关于调整技术转让规则的第53/77号命令》、1973年西班牙《关于调整技术转让的第2343号法令》等。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出口技术贸易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例如,1979年的《1979年出口管理法》、《出口管理条例》等通过出口许可证制度、出口管制商品清单等,对出口技术进行管制。2007年6月19R,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产业安全局了三项新规。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和中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管制新规所列的产品“黑名单”涉及31个大类和有关技术、软件的20种产品。具体包括飞行器、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光学感应纤维、数组天线、无线接收设备、认证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电力系统合成器、贫化铀、水下摄像机和推进系统、某些复合材料、部分电信设备、空间通信和防空设备等。
从美国国际贸易技术法律相关的制度规定我们看出,美国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这是因为:
一是确保其技术领先优势,而这种技术领先优势所支撑起来的强大国力,为其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套取全世界的财富,创造了条件。
二是防止其他国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军事武器研究方面。威胁到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是美国吸引全球资金涌入并让其有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
三是牢牢地控制技术发展优势,意在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因技术资源的紧缺而贱卖自然资源换取外汇,从而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颁布限制甚至禁止稀缺资源出口的法规,坐享中国的稀缺自然资源。同时,使得新兴国家由于研发能力弱、技术落后而沦为最廉价的加工车间,既帮助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得美国可以用少量的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换取大量的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中国需要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2.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的特点
发展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其国际技术贸易法的主要内容是以技术引进为主。例如,菲律宾在1978年制定了《为建立工业部技术转让局以执行第1520号总统法令第5节有关规定的条例》;多米尼加在1978年制定了《关于外国投资和技术转让的第861号法律》;1976年哥伦比亚制定了《关于技术转让合同批准和登记的第444号法令》等。
发展中国家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法规主要从技术引进管理着手,对国际技术贸易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其主要的内容涉及到技术、技术转让、技术引进、技术引进合同审批及审批机关,法律的适用范围,技术引进合同中限制性条款的处理等。发展中国家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主要从技术引进管理着手的原因是:
一是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贸易时通常伴随着技术转让、技术溢出和技术创造,这对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是更好的服务于本国经济。随着国际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发展中国家的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产业受到深远的影响,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
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专利、商标、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等。
1.国际技术贸易合同
国际技术贸易合同主要有两国之间签订的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和咨询合同、合作生产合同、设备合同等,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法律制度指的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利益通过签订有关技术转让而形成的
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
(1)许可合同研究分析
首先。许可合同是国际技术贸易中较为通用的技术转让合同,它是技术的提供方向技术的受用方提供有偿使用其技术的授权合同。因此,许可合同又分为独占许可合同、排他许可合同、普通许可合同、可转让许可合同、交叉许可合同等类型。
其次,许可合同的重点项目有:合同名称;合同的编号;合同的签订时间、地点;当事人法定名称和地址:转让技术的内容和范围;技术改进和发展的交换;技术文件的交付;技术价格与支付;保证;其他条款等。其中,合同名称要真实的反映出合同的内容;合同的编号也要反映出许可方的国别、被许可方的名称和部门及签约年份等:签约时间和地点签约时间、地点非常重要,其涉及到合同的生效时间、法律适用地等问题;当事人法定名称和地址则关系到法院的管辖权等;转让技术的内容和范围涉及到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明确规定转让技术的内容、方式、规格、性能等;技术改进和发展的交换是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发展,创新,在技术转让合同中对技术发展改进的所有权应有明确的规定,以确定改进和发展技术所有权归属;技术文件的交付条款是文字性的技术文件,它涉及到技术文件的内容和参数、交付时间、交付地点等;技术价格与支付是技术贸易合同中受方人对技术转让所支付的费用,支付周期、支付方式等;保证条款则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一般包括两项:一是权利保证,二是技术保证;其他条款主要包括不可抗拒的力量、合同附加条款等。
此外,许可合同还有可能包括专利保持有效条款;考核验收条款等。
(2)关于国家技术贸易合同的案例分析
上海A公司与美国B公司进行技术贸易合作。签订了关于氧化铝陶瓷基板流延成型技术和设备合同。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之前,上海A公司也曾多次去美国B公司场地进行考察,对技术进行了解。经过谈判后,双方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但是A公司进行生产时,经B公司技术人员多次调试依然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合同条款中却没有明确规定B公司转让技术不能正常投入生产的索赔项,使A公司和B公司不但没有合作成功,也给A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案例启示
合同是进行国际技术贸易交流的必要工具,合同的签订关系到双方的利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在国际技术贸易合同要严格按照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要求,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同时对合同条款中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要十分明确的做出规定。
2.国际技术贸易知识产权
弗里茨,马克卢普所著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知识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可见美国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国际技术贸易知识产权的法律包含以下方面:
(1)专利法
专利法是用以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据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人或合法申请人对某项发明创造人或合法申请人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间内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专利权的内容主要有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规定专利是“由政府机构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根据申请而发给的一种文件。文件中说明一项发明并给予它一种法律上的地位,即此项得到专利的发明,通常只能在专利持有人的授权下,才能予以利用(制造、使用、出售、进口)……”。专利权的形成是法律赋予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具有排他性、时间性、地域性等。技术性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专利案例分析:2001年北京新创科技公司与美国凯创通信公司进行技术贸易,美国凯创通信公司有5项专利售价210万美元转让给北京新创科技公司,后经过法律程序认定,其中有2项专利已经过期,为北京新创科技公司挽回了巨大损失。
(2)商标法
商标顾名思义是商品的独特的标志,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在其商品上所加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特征的标记。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法律确认并给予保护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力。商标权的内容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续展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使用权等。商标权的主体是依法享有商标所有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商标权可以合法转让。其继受人同样可以成为商标的主体。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权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一般是注册商标。根据商标法的构成要素,应依法律规定,不能自由选取。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识,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商标权也具有排他性、无形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其可分为三类:制造商标、商业商标和服务商标。
商标案例分析:2003年日本丰田与中国吉利的知识产权商标争端使得人们在国际技术贸易过程中,认识到商标的重要性。丰田认为中国吉利的车标酷似“小地球”造型,对他们造成了侵权,于是将吉利告上了法庭。2003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丰田败诉。这主要是因为丰田与韩国、意大利、德国等汽车设计公司已经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在汽车设计上已经拥有了造血功能。
(3)案例启示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技术贸易中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我国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更好的保护我国技术知识产权。
四、总结
国际技术贸易法是为了规范技术转让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其具有双重的特点,一是技术转让的当事人,包括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具有经济性;二是技术转让与国家的竞争力、安全等密切相关,因此国际技术贸易与其他贸易行为相比,所带的政治色彩更浓厚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必然会成为一种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贸易形式。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技术进出口的法律制度侧重点不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国际技术贸易法律来维护本国的利益,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为此,本文结合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研究的背景因素,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际国际技术法律制定及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规范:知识产权法,技术贸易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进出口贸易管理法等,本文对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结合案例进行了重点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平,马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一、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针对各市场的营销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在全球化品牌建设与信息传播过程中,企业在美洲与欧洲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方式,以实现最佳营销效果。全球消费者行为因市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企业亟需在品牌的所有沟通渠道中获取对当地市场品牌定位与核心信息传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国际市场营销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是指在一国以上的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中展开的,国际市场相比国内市场更加的复杂多变。而企业对于国际市场营销案例的分析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国际市场的调研分析和细分市场的组合,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势必要加入全球化的经济中,而国际营销也是每个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为什么说国际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呢,因为在一定的时期下,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当企业对市场的供给超过了市场供应量,企业就需要开辟新的市场;所以,在企业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的发展以后,就必须要发展国际市场,而如今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就需要企业对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合理的制定国际市场营销方案,确定企业国际市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自身定位,结合国际市场环境,使企业更有效的开拓国际市场。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一)市场推广本地化
国际市场营销已经跨过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营销的新阶段。许多国际驰名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脸面和名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进行市场营销时,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与国外接轨。包装需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设计要有特色且实用。折扣策略:可考虑以折扣价格先打开市场,打动消费者购买,验证产品品质。加强售后服务:消费者特别重视售后服务,尤其对于资讯、科技等产品,如能在售后服务取得其欢心,就较容易建立品牌知名度和认受性。严控产品品质:只有真正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才能争取消费者建立口碑。这将影响分销渠道能否顺利建立,对盈利亦有影响。选定目标市场:这对中小企尤为重要,因为中小企资源有限,此举让产品作针对性的推广和销售,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监控方面都有优势。重视公关活动:公关活动包括各项赞助、品牌间的联合推广及传媒关系。
(二)营销网络化
互联网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为全世界几十亿人提供了统一的交互和认知的平台,任何有野心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都绝不可能放弃这样一个舞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大了网络营销的投入,特别是对于消费类产品企业,以及服务企业来说,假如企业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玩通互联网,那么企业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比较困难的。
(三)营销高知识化
有能力负责进行跨国市场营销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营销工作交给专业的事务所或者营销公司完成,跨国营销已经引领了全行业的专业化趋势,这也就要求了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知识累积和优化,引进高素质营销人才,才能保证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发挥出自身的特点。
(四)目标市场更加细化
像几十年前福特出口一部T型小汽车时,不用考虑这辆车会被卖到墨西哥还是中国。那种一种产品打遍天下的模式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使了,不管是汽车,点子,IT还是家化行业,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开始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针对市场打造的产品。而另一方面,产品的个人定制越来越多的开始投入应用,未来像电脑,手机,汽车这样易于标准化的产品,个人按需定制很可能都会占据领导地位。因此,企业必须深刻挖掘自身产品的特点,将自身产品优势做大做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五)营销活动强调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主动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道德准则,与社会的舆论方向,以及国际主流的价值观统一起来,让人们在消费产品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把给自己的品牌注入更多正能量。
三、小结
对于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分析是企业在国际市场满足多国消费者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和利益增长需求的基础。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是国内企业熟知的环境,但相比国际市场而言,国际市场的环境更为陌生,所以需要根据分析国际市场营销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从中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国际市场营销为国际化企业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指导。我们国家的企业前有海尔等家电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发展是最早也是最好的,而在现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往国际市场发展,才能保证企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策略,才能更好的打造全球品牌,做强做大。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发展活动,是保证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同时也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活动,是企业国际市场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对政治概念进行理解。而案例教学方法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以实际案例为教学典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政治决策的理解,这是教育改革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治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将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方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问题分析透彻,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认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科教学充满色彩与活力。
2.促进教学改革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课堂理解,还能促进高中教学的改革,是教育体制发展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改中,以人为本教学观念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局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正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分析
(1)“走进国际社会”案例法教学分析
在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中,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实行案例教学,而在“走进国际社会”的教学分析中,由于是国际范围的社会案例分析,大部分教师对国际形势侃侃而谈,该种方式中规中矩,但是却不能加深学生对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感悟。要想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想办法拉近国际社会现象与学生的距离,如可以从我国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沿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相衔接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该种分析方式不仅易于使学生接受,还达到了较好的案例分析效果。
(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案例分析
首先教师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实际案例的选择,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衔接。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上海世博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点,在向学生普及世博会内涵的同时,展现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引导学生切身感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教学讨论
在该环节中,教师对课堂中案例进行引入,如果案例内容较多且复杂,教师应先梳理案例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在课前向学生展示案例中的主体内容,以免学生政治课程学习中跟不上进度。在多媒体的案例介绍中,案例展示不仅需要具有独特的文字解释,还需要加入一些漫画以及实际现场视频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而在实际的案例讨论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政治问题的引导,教师不能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中指导过多,会对学生的问题思考带来干扰。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自主归纳总结中,教师的简单指导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中,应该注重书本中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伴随着课堂讨论的逐层深入,逐渐摆脱掉琐碎的引导性问题,实现问题的深入探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讨论,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3.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在案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政治教学的反思和分析,同时也是对学习新知识的指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地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总结中进行问题反思,梳理教学中的难点,获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馈的信息,并对错误之处进行改正。此外,对于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角,还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感悟。
参考文献:
全球化的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之所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各国的经济大潮,已经和正在渗透到国际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势必对世界各国的法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法学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以提升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应对强大的现实挑战。[1]
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由于长期没有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原有的意识形态及历史原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方面曾是世界上遭受不公平待遇最为严重的国家。入世后,各种针对我国的诉诸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件依然有增无减。因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立法与司法,特别是法学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国在不断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跨国、跨地区的矛盾与纠纷,因此,对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同时,在国内法律制定和运作过程中,应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立法经验及有益的判例,并越来越多地借鉴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法律趋同化的进程。当今世界的“游戏规则”,大都是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 通过不断试错与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规则文明,是人类三种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规则文明,前两种文明就不可能得到保护和发展。而在这个大规模的立法完善与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法律研究者参加外,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法律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及配合。
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法学教育界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法律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与之相适应,我国法律制度已经并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法随时变,法学教育的目的以及法律教育的方式也必须顺应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如果不迎头赶上时代的脚步,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起点上就缺乏竞争力,更无法获得领先时代的本领与智慧。为此,法学教育的目的与方式必须随着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变迁而进行适时的调整,打破学科壁垒、引进跨学科的方法与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空间视域和知识基座,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3]而令人担忧的是,法学界就法学教育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法律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定位是否应重新思考与研究?法学教育制度与法学教育模式应如何进行梳理并改革?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如何加以调整和充实?说到底,其核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正视这些问题, 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是法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法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法学教育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培养目标的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问题是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果不对中国法学教育正确定型,法学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势必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法治国家要求的合格法律人才。[4]经济全球化是以本国法律与国际社会通行做法之对接为媒介的,这必然对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产生广泛影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其实不仅仅是全球化的要求,我国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特别是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高且实践性、独立性强的职业,需要在大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专门职业培训后,才能进入其职业,担负起职业所要求的职责。[5]法学教育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具有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属性。“法学教育的学术性要求法学教育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学术性的教育,即要以法学理论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智慧、法律修养;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法学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性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6](p7)法律是世俗的,是要回答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法律人才”,[7](p14)必然构成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并非“完全式”的精英教育,也并非简单的普法教育,而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法学基础教育。普法教育只让教育对象“知其然”就可以了,他们不必“知其所以然”,更不必对其“所以然”背后的深刻理论底蕴加以探究。精英教育的对象,比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已经有了“知其然”的基础,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知其所以然”了,他们需要的是进一步探究这“所以然”背后的东西。与上述两种法律教育不同,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使之“知其然”,并学会以其初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来处理相关实务, 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第二是使之有限度的“知其所以然”, 要向其传授、解释清楚某项法律制度出台的背景和基本的社会功效;第三是适度地让他们考虑一些法学理论深层次的东西,教会他们自己去作出一些判断,但这并不是主要目标。当他们对一些最基础性的知识了解和掌握之后,一般也会不由自主地朝第二、第三层次的目标迈进。[8]这样说来,法学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
转贴于
总之,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崇尚法律、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品质,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型、实用型的法律人才与治国之才。
三、法学教育中研究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初步思考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学研究性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法学研究性教学旨在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法学理论研究与创新工作的能力,包含着两个发展维度,即理论指向的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指向的研究性教学。
理论指向的研究性教学注重激活知识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法学知识建构、法律思维培植、学术探究为核心的理论指向的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法律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感悟法律精神。知识的传授不是灌输文本,而是传递生成性知识,法学并不是自给自足的学科,研究性教学引领学生关注历史、经济、社会等等更多领域对法律产生的影响,理解、内化与发展法律,形塑未来法律人的理论理性。然而,理论指向的研究性教学不等于传统的法学理论教学,其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兼具学科专业研究能力与教育研究能力,关注学术前沿与司法实践,能使讲授变得更富有启发性,更有成效地对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与理论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对学生而言,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研究实现知识生长。
实践指向的研究性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运用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以法律事实发现、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实践指向的研究性教学,通过对法律事实的证明与重构、法律规范择取、法律思维运用、法律论证实践、法律表达以及法律实务中矛盾的解决等,培养未来法律职业者所必须的职业操守与职业技能,锻造实践理性。实践指向的研究性教学更不同于我国以往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以培养法律人实践理性为目标,重视实践过程中的探究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全面养成,于理论指向的研究性教学在教学理念、师资配置与课程设计上同等重要。以往的实践教学多被理解成理论教学的附庸,如案例教学法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识别、证明、重构事实,如何择取、运用法律,更多时候仅仅是作为某一理论的解释工具,且案例常常经过修剪,失去了真实生活的复杂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法律文书及写作”课程,“只关注以格式化的法律文书撰写为主,缺乏具体的法律问题和针对性,学生很难从这种法律文书课程中获得对法律后果的理解,无法感到智性的挑战,很难激发学习的热情。”[9]模拟法庭教学不是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演兵场”,而是为了熟悉诉讼程序而由少数学生参加多数同学观看按照剧本进行的表演。尤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有效的目标组成、实践指引与过程控制机制,学校教育与司法实务部门联系脱节,在某些学校核心实践环节——见习与实习因没有严格的过程控制与考核标准、充分的时间与条件保障甚至流于形式。
深化我国本科法学研究性教学改革,应当关注法学的双重品性,强化研究性教学的两个发展维度,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推行。
全球化的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之所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各国的经济大潮,已经和正在渗透到国际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势必对世界各国的法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法学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以提升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应对强大的现实挑战。[1]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由于长期没有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原有的意识形态及历史原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方面曾是世界上遭受不公平待遇最为严重的国家。入世后,各种针对我国的诉诸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件依然有增无减。因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立法与司法,特别是法学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国在不断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跨国、跨地区的矛盾与纠纷,因此,对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同时,在国内法律制定和运作过程中,应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立法经验及有益的判例,并越来越多地借鉴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法律趋同化的进程。当今世界的“游戏规则”,大都是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通过不断试错与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规则文明,是人类三种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规则文明,前两种文明就不可能得到保护和发展。而在这个大规模的立法完善与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法律研究者参加外,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法律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及配合。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法学教育界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法律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与之相适应,我国法律制度已经并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法随时变,法学教育的目的以及法律教育的方式也必须顺应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如果不迎头赶上时代的脚步,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起点上就缺乏竞争力,更无法获得领先时代的本领与智慧。为此,法学教育的目的与方式必须随着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变迁而进行适时的调整,打破学科壁垒、引进跨学科的方法与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空间视域和知识基座,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3]而令人担忧的是,法学界就法学教育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法律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定位是否应重新思考与研究?法学教育制度与法学教育模式应如何进行梳理并改革?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如何加以调整和充实?说到底,其核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法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法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带动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2004年近11万亿美元,增速达到2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
(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份额已分别达到10%、9%和6.2%。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中国是近年国际贸易增长中最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
(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已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在此补充一点: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争端。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当前国际贸易的若干思考
(一)处理好、发展好大国的经贸关系,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
比如说:美、日、欧、俄、东盟既是全球的贸易大国(集团),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深入推进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事关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大局。
(二)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经贸关系,推动建立有利我经济发展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挥我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开发计划署等机构中的作用。
(三)提高贸易摩擦和“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继续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还要注重研究用好世贸组织规则,主动做好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依法运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密切跟踪贸易救济措施实施后对相关国内产业的影响,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结构、增强竞争力。
所以说,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贸易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减少或者是避免国际中的贸易摩擦,在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参考文献:
[1]肖光恩.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
(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见表1),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
有人认为,历史不容假设,虚拟情景是一种虚假的史料,只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种错误,它会误导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会如那样把历史变成任意淡妆浓抹的小姑娘,就会失去历史的严谨性。
有人认为,虚拟情景是一种教学方式,不能做为一种史料,它只是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史实为依据,虚拟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等)。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历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在历史氛围中探究历史,从而更好地增进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比较准确地感悟历史。
由此可以看出,二者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虚拟情景是史料,还是教学方法。笔者以为,答案在施教者手中。
如果教师把虚拟情景作为历史研究依据的信息资料,当作史料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想要的结论,那么,虚拟情景就变成了伪造的史料,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低劣行径。
如果把虚拟情景当作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虚拟情景“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并提供真实的史料,不是为虚拟而虚拟,不是为演而演,而是渗透到事件内部并探测着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反思、讨论与探究情景背后深层次的内涵,这样就实现了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也就实现了钱锺书先生所言:“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惴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二、虚拟情景应少一些“穿帮镜头”
近几年,随着虚拟情景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二毛、三毛、阿牛等卡通人物出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在讲《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时》,也用了漫画《阿牛的一天》:1.我叫阿牛,我们一家三口,住在这个平凡的小屋。2.我有自己的房间,我特喜欢自己那张法兰西床!3.妈妈每天都叫我起床,并为我准备好牛奶蛋糕早餐!4.早餐后,妈妈送我上学,总是搭那辆德国Bus!5.到了学校,我和好朋友讨论动画片《蜡笔小新》。6.教室墙上有“宁静致远”四个汉字,也有英文版的。7.放学后,我跟妈妈去沃尔玛超市Shopping!
让学生思考:1.从阿牛吃、住、用、行、学习与娱乐中你能看出世界经济向哪个方向发展?2.讨论:什么是经济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历程。4.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是什么?5.你知道的经济全球化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在运用时,笔者只是想让学生对全球化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情景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老师提供的史料的思考、讨论,帮助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建构中去,引导他们建构基于史实的解释,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学生从过去历史的被动旁观者,转而成为积极思维、推理的认知建构者。
虚拟情景仅是教学的“手段”,情景背后的思考才是最可贵的。然而,虚拟情景教学中,一些违背历史真实的“穿帮镜头”也时常出现,在虚拟的时候,忽视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出现了一些雷人的镜头。
《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教学案例片段:“我的回忆要从一个似乎很平常的日子说起。父亲一早就赶着家中的水牛去田里耕作,母亲在家织布,说是要给我做一件新衣服。我坐在家中老槐树的树丫上荡秋千,阳光普照、微风和煦,一切在我眼中都是那么静谧、美好。突然,隔壁村的小丫慌慌忙忙跑过来告诉我大事不好,珠江口那边打仗了,来了很多奇怪的人,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叫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16-02
20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做出“拥抱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时,有谁能想到在30年后中国能成为全球三大贸易国之一。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6 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①制成品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占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持续提高。可见除了贸易总量和增速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结构也逐渐优化,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中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功不可没。
一、基于贸易理论视角的动因分析
属于传统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其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中国企业跨国化生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的方面分析。
(一)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对于第一种方式,比较优势以及参与全球化的诉求是我国企业的生产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动因。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是为谋求成本及“以技术换市场”,纷纷向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动因,主要是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为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同时以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出口为主。②近几年加工贸易目前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式,比重一直稳定在55%以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贸易结构和格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具有劳动力的优势,符合当今制造业劳动密集的特点。这种由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贸易带来的利益路径选择又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一贯的出口模式。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对于第二种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生产方式,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能解释了,要考虑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因为静态的出发点是过去或现在拥有的要素,不考虑本身发生的变化。而动态比较优势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规模经济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使得资本与知识不断积累。过去的几十年我国静态比较优势的发挥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加上外资进入,因此资本积累的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积累的速度,资本由稀缺逐渐转变为丰裕,资本的价格将由昂贵逐渐变成便宜。在市场上企业根据价格变化,开始使用要素丰裕的资本要素,实现动态的比较优势。其次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由于技术的外溢和标准化生产,发展中国家以廉价的劳动力代替和弥补了资本的不足,在生产成熟和标准化的产品上也具有了从前没有的比较优势。随着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掌握产品的制造技术,发展中国家也具备了以往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这解释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到海外投资进行生产的现象。
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结果
经济的全球化与企业的跨国化这两股潮流是互相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以资本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国际化为标志,由此创造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以往的商人,现在的企业处于利益的考虑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反过来技术进步保证了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实现24 小时连续运营,企业生产和制造的跨国化又进一步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一)正面效应
迈克尔・波特有名的“钻石理论”,核心之处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是厂商的竞争力。可见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可以增强厂商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国家获取利润和财富的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分工从带来的正面效应在本质上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第一,制造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能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国际技术外溢是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传播到其他国家,使这些国家的生产商学会某些技术。在制造业中,高新技术的研发成本通常都比较高昂,成功率低。所以作为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没有能力大规模地搞研发,而是应该积极搜集信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模仿并吸收外国先进的产品、管理和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第二,制造业具有“边干边学”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经验积累继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企业和行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先进企业的管理和产品的技术向其他企业和行业扩散,就形成了技术的外溢效应。由于国内文化等原因,技术外溢在国内的传播比学习外国的技术更快。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拉动着其他产业的同步前进,原因是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中间品和配套品的投入,因而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和带动效应。
(二)负面效应
1.“中国制造”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全球市场却面临危机
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很大一部分是代工模式。正是由于一贯的“低成本、低价格”经营,中国企业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其他世贸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连续14 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国。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确实面临危机。
2.中国企业从贸易中获得的附加值很低
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是像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曲线中间代表制造环节,左边代表研发和设计环节,右边代表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总体就是处在微笑曲线的中间,加上全球市场制造业产品总体供过于求,因此中国企业从贸易中获得的附加值很低。
3.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以来都处于从属位置
当今世界经济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他们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约70%,垄断了通讯、航空、生物化学、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和贸易,并且控制了重要工业部门的技术研发和贸易,这就是发达国家主宰当今国际贸易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中国企业的应用能力还仍然很弱。因此,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长期以来都处于从属的地位。
4.我国出口贸易极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和周期的影响
由于加工贸易只是加工、组装、贴牌等劳动密集型环节,缺乏市场主导权,这一类的商品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性强,极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和周期的影响。例如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我国对美分类商品出口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外贸部分人员就业遭受沉重打击,出口受损案件报损率不断上升。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进出口22 072.7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3.9%。其中出口12 016.7亿美元,下降16%,出口价格下跌6.2%;制造业出口11 613.1亿美元,下降15.9%,出口价格下跌5.8%。
5.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不可忽视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可分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环境效应。前两个效应为正,但是由于环境负效应很大,所以导致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要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降低污染,不断增强正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然而,由于国际分工的不合理,我国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时候忽视了贸易的环境效应。
三、结语
全球化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可能利大于弊,又可能弊大于利。当前,经济全球化对后经济体的影响主要停留在制造业领域。正如全球化的本质所指出的那样,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不能把劳动力密集型出口的比较优势作为长期战略,而是要增强自主研发投入,逐步完成从“初级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42-02
[作者简介]沙文兵(1973-),男,汉族,安徽无为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商务课程双语化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cjyyb2013015)。一、安徽财经大学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一)改革目标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并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高级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具体而言,通过对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力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实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高标准要求。2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着力为中国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培养优秀人才。3通过课堂设计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指导思想
为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既注重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吸收、借鉴,又考虑我国国情及安徽财经大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努力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的高级国际商务专门人才;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强调国际商务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媒介与网络教学平台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能力。
二、安徽财经大学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依据当前流行的国外原版教材以及安徽财经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将国际商务的主要内容整合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两大部分。前者为企业开展国际商务的环境分析,包括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差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国际资本市场等;后者为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具体内容,涉及国际企业组织和战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生产与研发、全球营销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由于部分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市场营销等有重合,对该部分内容仅作略讲,或者作为学生自学、自讲内容。
(二)建设教学网络平台
为了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答疑”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同时也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建设了内容丰富的国际商务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利用该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信息、教学文件(如大纲、教案、PPT课件、教学进度表等)、试题库、案例集、音视频资料的上传;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资料和拓展材料。此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答疑等工作也可以通过该教学网络平成,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改进教学手段
由于国际商务课程内容体系庞杂,涉及知识面非常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心理学研究发现,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朱彤,2007)。人类通过听觉获取的知识大约能够记住15%,通过视觉获取知识大约能够记住25%;而视听觉结合获取的知识则能记住65%(段雄春,2009)。因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记忆,在教学过程改变了单纯使用PPT课件的教学方式,做到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使板书、课件、网络、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1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或理论时,并非将其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提供一种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关理论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王红燕,2011)。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国际商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理论讲授不仅枯燥乏味,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尝试采用讲前案例引导、讲中案例解释、讲后案例分析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由于教学目的主要是为本土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在教学案例选择上,除了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案例之外,更要注重中国本土企业(如海尔、华为、TCL、联想、万向、吉利等)的国际化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与问题,增强其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如通过对上海汽车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的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性。
3双语教学法,并逐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英语运用比例。安徽财经大学国际商务课程原为中文授课,采用国内教材。为了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开展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商务人才,我们对课程进行“双语化”改革,采用当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由美籍华裔学者彭维刚(Mike WPeng)教授撰写的原版教材全球商务(“Global Business”),并在授课、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中逐步增加英语表达的分量。
4小组讨论(Team Work)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每组安排一次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要求各小组以协作形式进行研讨、制作讲课课件,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在课堂上讲解。教师和小组成员以外的学生可以进行点评和提问,小组所有成员都可以回答问题。借此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其创造力,并弘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程的趣味性。
5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五)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安徽财经大学对必修课程一直采用“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常常流于形式,因而更加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形成了学生“轻过程、重结果”的观念,往往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忙于突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的把握也不够牢固,考试结束之后所学内容基本也就遗忘了。为完善国际商务课程考核方法,尝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调整为40%,并增加平时考核的内容。不再仅以考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而是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互动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等综合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具体而言,出勤占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
2强化过程管理,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连续考核。除期末考试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布置作业、期中测验、课堂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又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效果与心得体会,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3增加期末考试题型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期末闭卷考试试题题型力求灵活、多样。减少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把握情况的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适当增加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题的比重,注重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商务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
(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见表1),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
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
(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
(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
(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