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工地安全要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由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的认识,施工现场未制定或未落实消防安全措施,一旦引发火灾,必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即在建的、未完工的施工现场。由于建设工程尚未完工,尚处于施工期间,正式的消防设施,如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均未投入使用,且施工现场内存有大量施工材料及众多施工人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
1.1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荷载大
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施工的必须品,大型工程中使用的保温、防水、装饰、防腐等材料很难避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这些可燃易燃材料若保护措施不当,不仅增加了火灾荷载,而且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建筑材料有的存放在临建库房内,有的直接露天堆放,堆放方法和存放方式不当也易引发火灾。另外施工现场可燃、易燃尾料不及时清理,也可使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加大。
1.2临时建筑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为了施工需要,施工现场会临时搭设大量的作业棚、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等临时用房,考虑到简易快捷和节省成本,临时用房多数会使用耐火性能较差的金属夹芯板房(俗称彩钢板房),甚至有些施工现场还会采用可燃材料搭设临时用房。受施工现场场地限制,临时用房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要求,极易发生火灾。
1.3现场施工人员混杂,安全管理难
建筑施工过程包括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涉及土建、钢筋、木工、模型、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等工种,各作业工种之间既相互交接,又相互交叉,人员配合度要求高,加上施工人员规模庞大,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常因电气原因、违章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而引发火灾。
1.4现场电气线路杂乱,质量保障低
现代化施工现场机械化程度高,用电频率高,而建设施工现场由于短期性、临时性,现场电气线路敷设杂乱,不符合国家标准和现场消防安全要求,一些施工现场电气线路直接在外边,在风吹、日晒、雨淋等气象条件影响下或受施工机械剐蹭、挤压、磨擦作用下,绝缘部分损坏易发生漏电。另外受利益驱动,一些建筑企业使用低价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质量没有保障,直接埋下了火险隐患。
1.5电气焊接切割频繁,动火作业多
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电气焊、防水、切割等动火作业,焊工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引燃周围的可燃物,高空熔珠跌落也极易引起火灾。若施工现场缺乏统筹管理或失管漏管,形成立体交叉动火作业,甚至出现不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存在无证上岗,违章动火作业,所带来的后果及造成的损失更难以计量。施工人员现场煮饭、取暖、照明等生活用火、用电也是不可忽视的点火源。
1.6外部因素影响大,存在冒险作业
建设单位指定的施工分包单位不服从施工总承包单位管理的现象,分包单位层层分包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给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带来先天隐患。施工队伍重经济效益、求工程速度,而忽视安全工作,经常会因为抢工期、抢进度而进行冒险施工,甚至是违章施工,给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影响。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也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特点
2.1火势凶猛,燃烧速度快
建筑施工现场大量建筑材料堆积存放,且保温、防水、装饰、防腐材料大多为可燃易燃材料,火灾荷载大,空间开阔,氧气充足,一旦发生火灾,温度高,火势猛烈,加上临时建筑密集,办公、住宿、仓库等临时建筑相互毗邻,结构简易,耐火等级低,火灾风险大。另外露天施工现场火灾受气温和风的影响大,大风会形成飞火,迅速扩大燃烧范围。
2.2开放孔洞多,易形成立体燃烧
施工现场未封堵的竖向管道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烟、火蔓延。施工中的建筑内部都未进行内部装修,无消防措施,内部也未进行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烟火通过开放的孔、洞、门、窗口上下左右乱窜,可形成立体火灾。另外高层建筑工地受外部风力作用影响大,会加剧火势蔓延。
2.3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大型建筑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多,工人素质参差不齐,着火后高温浓烟充满建筑内,能见度低,恐慌心理作用,增加了安全疏散难度,加上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未封堵的孔洞,发生火灾后,烟火蔓延迅速,人员疏散逃生途径少,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施工现场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消防人员稍有不慎极易被扎伤、砸伤和摔伤。
2.4烟雾浓大,有毒有害气体多
新建建筑特别是即将竣工的高层建筑和公共娱乐场所,隔音、保温材料用量大,多采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此类材料燃点极低、阻燃性差,氧指数一般为19~30,是易燃可燃材料,遇明火或电气线路短路立即燃烧。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光气、氰化氢等。
2.5环境复杂,火灾扑救难度大
冷库或高级、尖端设备的房间设有夹墙,夹墙保温层一般采用稻壳、软木板、油毡、聚苯乙烯泡沫等材料,夹墙内发生火灾,烟雾大,火源不易查找,施救难度大。彩钢板建筑采用可燃夹芯材料,着火后燃烧产生大量浓烟和毒气,影响视线,消防人员不易观察到火点,水枪射流和灭火器药剂难以喷射到着火部位,灭火药剂使用效率差。施工现场未按要求设置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用水,初期火灾控制难度大。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扑救措施
3.1火情侦察应贯穿始终
各级指挥员要认识到火情侦察的重要性。消防力量到达现场后,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场可利用的资源组织侦察人员迅速开展火情侦察。侦察人员要根据火情侦察的方法、内容、要点和不同阶段火情侦察的任务,准确迅速查明火灾现场情况,并根据火场变化及时反馈现场情况,为火灾扑救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更详实的依据。
3.2停车位置应合理选择
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仅配置有少量的灭火剂和施工水源,根本未按要求设置施工工地临时消防用水和消防设施,临时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救援场地设置不符合要求,消防车道被占用或堵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发生火灾若报警不及时,火势处于发展阶段就难以遏制。当执勤消防中队到场后,要迅速找到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和下风方向,以及正确的选择消防救援场地,合理地停靠消防车,确保消防队到场后能够集中兵力于火场,迅速展开扑救。
3.3救人第一应始终坚持
坚持救人第一,必须结合火场实际,正确决策。灭火力量到场后必须通过询问知情人,派消防员侦察、利用仪器检测和现场的监控录像积极寻找被困人员。充分利用现场的设施设备,采用科学的救人途径和合理的救人方法积极抢救被困人员。利用缓降器、救人软梯、安全绳施救时,要充分利用消防竖管、疏散楼梯扶手等进行支点固定。
3.4灭火力量应布置合理
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制定的灭火预案合理部署灭火力量,按照准备展开、预先展开和全面展开的形式,迅速进入作战状态。一线作战人员要带足前沿作战的灭火救援装备、作战需要的防护装备和可利用消防设施配套的灭火器具,合理设置水枪阵地,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灭火力量的作用,确保灭火战斗的胜利。
3.5火场供水应快速不断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应采取消防车直接供水,串联供水、消防车吸水供水、运水供水、传递供水等方式就近占据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争快速不间断。要善于利用建筑工地临时消防设施灭火,及时启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做好消防车与临时消防设施结合,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在火场供水过程中要有指挥员组织供水,要正确运用供水方法,服从火场的整体需要,保证灭火供水不间断。
3.6火场破拆应坚决果断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由于受场地限制,往往平面布置不合理,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足,临时消防车道不符合要求,发生火灾极易引起火烧连营。应根据火场实际需要,选用科学的破拆方法,选择有效的部位和地带果断对建筑物构件或其他物体进行局部和全部破拆行动。火场破拆时应在水枪掩护下进行,破拆过程中要避免相邻建(构)筑物倒塌发生次生灾害。
3.7火场排烟应科学组织
建筑工地的工棚和建材库房发生火灾烟雾浓大,有毒有害气体多。现场必须科学组织火场排烟。一般采用打开门窗自然排烟、破拆屋顶、窗户排烟或利用喷洒灭火剂排烟;对地下建筑工地火灾,在利用门窗、孔洞自然排烟的同时,应考虑机械排烟的方法,可利用移动排烟机排烟,排烟的位置应选择在下风适当地方,使空气形成对流,利于火场排烟。
3.8灭火战术应灵活应用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由于火势蔓延途径多,易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燃烧,具有火灾突发性、环境复杂性、火势多变性和扑救艰难性。因此必须坚持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思想,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根据着火目标的特点、火势、消防力量的具体情况和火场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堵截、夹攻、合击、突破、分割、围歼等基本战术方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扑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制定火灾扑救措施的同时,日常工作中还应做好建筑工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建筑工地周围交通道路、水源情况、建筑工地内部平面布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及情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处置对策及基本程序,充分利用建筑工地设置的临时消防设施和现场可利用的民用机械设备,统筹协调灭火救援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扑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10卷):火灾扑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一、学生安全要求
1、自觉接受学校的安全法制纪律教育,保证遵守学校安全制度。
2、学生要高度重视个人人身安全,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人人想安全,人人讲安全” 。
3、严禁学生靠近安全禁区,远离危险地带以及建筑工地周围的安全护拦和安全警界线。
4、 严禁进入施工场地,不得在施工场地边缘逗留、观看、玩耍、游戏,更不得攀爬沙堆、石堆和其它材料堆。
5、学生课间休息或活动,必须在划定区域活动,不得到校园禁区地方游戏、玩耍。且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提防拉料车辆以及建筑设施发生故障引发的事故伤害。
6、学生在学校或上学、回家途中,不得围观、追尾、攀爬建筑工地的拉料车辆等建筑设施。
7、在校期间,一定按照学校设置的安全通道行走,看清警示标志,远离防护网,远离施工现场。
8、涉及集体活动带队路过施工区域附近,队伍要整齐,不大声喧哗,防高空坠物、防路面障碍、防施工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要慎重经过。
9、室外课,必须在班级前集合队伍,听从跟队护导老师的指挥,有序行进。
10、严禁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私自来校玩耍。
若学生不遵守以上之要求,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事故,责任自负。
二、温馨提醒家长:
1、要按照“学生安全要求”的条款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教导,严格遵守。
2、要经常性地和学校、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在社会、学校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教育。望家长切记切记!
学生家长签字盖章: 学生签字:
痛定思痛,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故暴露出灾难自救教育和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因此,当前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已迫在眉睫。在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而在建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在整个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建工程施工期间,因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知,或无视消防法律法规的存在,引发的火灾案例很多,其引起的深刻教训令人深思。
一、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
1、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2、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只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并且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3、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4、易燃、可燃材料多。一些建筑企业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5、电焊违章操作。在建筑工地,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由于大多数电工没有专门培训,有的虽然经过培训,但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违章作业现象相当普遍,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各种可燃物品满地都是,这些可燃物品遇到灼热电焊熔渣即易引起火灾。
6、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虽然大部分施工工地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施工负责人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突出表现在:一是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二是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不计后果。三是施工单位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等部位可燃、易燃材料较多,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这些火灾危险部位,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四是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经常使用氧气、乙炔,而且民工食堂大部分临时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二、预防施工现场火灾的措施
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及隐患特点,为确保建筑工地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
1、消防部门要规范执法、依法监督、严把审核关,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2、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会报火警,能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对于外出打工人员,各地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加入消防常识内容,提高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人员流动对消防宣传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型建筑工地必须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把消防培训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专人分管,严格人员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成立必要的义务消防队和安全组织,定期督促检查各工地的消防安全状况,总结考评,纳入考核范围,与经济挂钩。
3、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4、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要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火种。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
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及建筑材料的管理。可燃物与明火点要保持一定的分隔距离,尤其是对生石灰用量大,而其火灾危险性又很容易被忽视,应设立单独库房分类存放。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消防通道上。为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相关链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规定
(一)因施工需要搭设的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二)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禁止违章作业。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保卫部门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的时间内有效。
(三)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易燃材料必须专库储存;化学易燃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其库房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公安部制定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使用后的废弃物料应及时清除。建设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积存易燃、可燃材料。
(四)安装电器设备、进行电气切割作业等,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五)冬季施工使用电热器,须有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安全使用技术资料,并经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同意。重要工程和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的保温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六)施工中使用化学易燃物品时应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七)非经施工现场消防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在施工现场内住宿。
(八)设置消防车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安排足够的消防水源。
(九)消防泵房应用非燃材料建造,并设在安全位置。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埋压、圈占或挪作他用。冬季施工,须对消防设备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一般建筑工地的现场狭小,堆放的木材、各种装修材料、设备外包装物、油漆等可燃易燃物多,工地需要的大功率照明灯具多,钢筋及木工加工厂设备多,临时用电器具多等使建筑工地的供电比较杂乱,线路敷设也较难按规范要求施工,稍有疏忽,极易引起短路、接触不良、过载、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从而导致电火灾的发生。据有关资料介绍,建筑工地发生的火灾中电火灾排在首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建筑工地的电气防火工作。建筑工地安全用电与否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和检查,下面将引起电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分别进行进行叙述。
一、短路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事故之一。从发热公式(Q=0.24I2Rt)可看出,发热量(Q)与电流的平方(I2)成正比,也就是说,当短路发生后电流将成倍数上升超出额定值,直至无穷大,瞬间将在导线上产生大量的热量,周围环境温度很快升高,最终引起线路绝缘材料起火,引燃附近的可燃易燃物,从而造成电火灾。
1.造成短路事故的原因
(1)电缆(线)敷设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架空或埋地敷设的要求与工作环境不相符,如架空穿越易燃易爆物堆放区未加保护管理或接头不牢,暗埋在重物堆放区下的电缆不是铠装电缆,受力后使保护层遭到破坏使绝缘降低,另外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潮湿环境距离太近等都能引起线路短路故障。
(2)建筑工地的临时电缆(线)一般为循环多次使用的旧线,缆(线)的绝缘层破损或脱落,金属线芯出来,互相接触而形成短路。
(3)由于使用了假冒伪劣产品,使电气设备和导线绝缘达不到规范要求,漏电后造成短路。
2.预防短路事故的措施
(1)严格检查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缆(线)的选型、漏电保护器及熔断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线路敷设的间隔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等。对临电施工竣工的线路,做到质检员和监理二级验收制度,若不符合安全要求,监理要拒绝验收。
(2)定期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得数值低于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值,说明线路的绝缘不正常,应尽快查找出绝缘损坏之处,并进行烘干,修理包扎,直至绝缘电阻值合格为止。
(3)正确选择与导线截面相配套的熔断器或空气开关,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熔件应立即熔化或空气开关应瞬时分断电流(立即分闸分断电源),或在电源进线处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它只是在一般断路器内增加一另序电流互感器和一脱扣器。当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短路电流经大地或PE线而不经零序电流互感器返回电源,使互感器检测出回路剩余电流(也称漏电流),由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切断电源,从而防止了电火灾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必须排除故障后,才能更换同规格的熔件或合自动开关,千万不能使用比原额定电流值大的熔件来代替。
二、过载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所谓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流超过了其额定值。电气设备或导线过载后发生过热现象,而其自身的绝缘材料大部分是可燃物,一般为有机绝缘材料象油、纸、麻、丝棉等的纺织品、树脂、沥青漆、塑料、橡胶等,当发热量累积到一定温度,就会引燃这些材料发生电火灾。
1.造成电气设备或导线过负荷的原因
(1)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用电设备功率大,而导线截面过小,使导线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用电设备功率小而需要拖动的力矩大,使用电气设备线圈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下运行。
(2)在原始导线上随意装接设备,造成超载运行。
(3)维护、检修不及时,使用电气设备和导线长期处于带病状态运行。
2.预防导线过负荷的措施
(1)严格按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施工,切不可擅自降低导线截面,要经常巡视检查,掌握设备及线路运行状态,发现过热及异味应及时采取降低负荷及停电措施。
(2)严格照设备容量来选择按导线截面,对架空线还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安全电流按铜导线1mm2通过6A电流、铝导线1mm2通过4A电流计算。自动空气开关动作整定电流选定在1.5倍额定电流,过载时能自动跳闸。
(3)每一回路不允许带过多的用电设备,必须同时带几台用电设备时,宜将导线截面积在额定值的前提下调大一级。
三、接触不良引起的电火灾及预防
导线之间或电缆之间接头处不紧,或接到用电设备端子上的导线及电缆压接不紧,都可在连接处形成接触电阻,流过电流后使接点处发热形成氧化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电阻越来越大R—Q,导致了接点处的热量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电火灾。
预防措施:经常巡视易发生故障部位。发现接头处过热或有异味要立即停电处理,对接头处产生的不良导体氧化膜要及时清除,擦亮线芯,将接头处导线绞合到一起,然后在绞合处涮锡加焊。线芯接头部位的接触电阻应低于同长度导线电阻的l.2倍,线芯接头部位的抗位强度不低于同截面的60%。铜铝接头处要使用专用的铜铝线鼻子持锡后压接;电气设备与导线连接时,可将已削去绝缘层的线头弯成小环套,按顺时针方向压接到接线柱上,接线柱要压牢、压实。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涮锡后再与设备连接。新使用的电气设备或在震动环境下使用的电气设备,要注意检查其电接触的紧固件的紧固是否牢靠。
四、雷电引起的电火灾及其预防
建筑工地遭雷击引发火灾的例子屡见不鲜。雷电是在大气中产生的,雷云是大气电荷的载体,当雷云与地面建筑物或构筑物接近到一定距离时,雷云高电位就会把空气击穿放电,产生闪电、雷鸣现象。
建筑工地应做好防直击雷、侧击雷、球雷引起的电火灾,国家规范把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一、二、三类,本文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谈一下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高层建筑屋避雷网(带)受风力或外力作用易变形或断裂,所以避雷带钢材截面往往要求比规范的最低标准要大些,一般用中¢12一¢16mm,有的还在女儿墙拐角处增设长约1.5m的短针,与避雷带相结合作为接闪器。
(2)有的高层建筑顶部露天设备多,如冷却塔、卫生接收器、航空障碍灯、广告牌、泛光照明投射灯及与这些设备相关的金属管道、外露的金属门窗等,这些设备与构筑物若不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的,应考虑局部加设避雷带或避雷针。以上所有金属构件、管道等都应与避雷装置连接。
(3)高层建筑通常利用柱或剪力墙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由于连接的钢筋长,接续点多,施工时选用的主筋直径应不小于l6mm,且不允许绑扎,必须全长通焊,搭焊长度不应小于l00mm,以减少接触电阻,利用雷电流的迅速引下。
雷电一旦发生,往往破坏力较强,人类所能抗拒雷电的方法要主动去预防,要重视建筑工程中防雷设施的安装,利用防雷设施安全地将雷电引入大地。
另外开断电流产生的弧光放电及电焊弧光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建筑工地的油漆、溶剂、粘接剂、泡沫塑料、刨花、锯末等例子也很多,工地堆放的材料要有序并妥善保管,而多使用那些难燃耐火性能好的装饰装修材料,对预防电火灾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发展”和《*市创建“平安工地”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自主能力,完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服务在先、告知在前”的新型安全监管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推进安全技术创新和安全、文明、平安、绿色施工,为“扩大基础投资、拉动内外需求”营造和谐、稳定的建设和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全年工伤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以内,重伤率控制在0.3‰以内;百亿元施工产值死亡率控制在3.5以内。全年不发生建筑施工较大事故,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
2、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全年争创省级文明工地10只,苏州市文明工地20只,*市级文明工地40只,力争全市80%以上的建筑工地达到“平安工地”的创建标准,进一步减少施工扰民事件。
3、深入开展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优良率”、“合格率”达到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以及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上岗培训总数累计不少于11000人次,职工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5、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监控,达到规定论证要求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率100%,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备案率及使用检测率100%。
三、工作重点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1、落实层级安全监管责任。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2009年度*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进一步分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监督分片管理制度,全面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安全协管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协管工作的指导和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建设工程开工和施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切实提高安全协管监管的效率和覆盖面。三是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原则,以建设工程安全报监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强工程源头和过程监管,做好企业安全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四是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额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自控能力。
2、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勤政廉政的工作要求,加强安监人员及协管人员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积极参与上级安排的安全监督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不断提高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安全工作的本领。建立、健全、来访及居民投诉举报制度,确立以涵盖施工安全、工程结构质量、环境污染、卫生防疫、治安消防、自然灾害、施工车辆运输以及施工损害周边环境等为重要内容的大安全意识,提高安监人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1、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创新安全监督工作机制,制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规程,规范监管行为、监管标准和处理程序,注重安全监管的实际效果。经常性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季度检查以及重大环节、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改正发现的问题,规范企业安全行为管理。
2、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以贯彻建设部有关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意见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不断拓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内涵,在企业中开展“零死亡事故”管理活动,强化企业安全“规则意识”,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贯彻落实《*市城区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加大对城区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管理力度,切实减少、消除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市综治委《*市创建“平安工地”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的要求,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文明工地、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深化绿色施工,加强建筑民工队伍管理、建筑工地社会综合治理以及建筑施工爱民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创建考核程序,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创优意识、综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
3、深入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更多的发动和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提高建筑职工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和纠错能力。坚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方针,继续保持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行为考核记分制度和强制性学习制度,惩教并重,标本兼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执法能力。
4、强化安全生产差别化管理。实施不同层次和力度的排查治理,对重点工程、安全不良信用企业以及安保体系不健全、现场连续发现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队伍选择和奖惩措施,及时淘汰一些思想观念陈旧、安全技术装备落后的队伍,促使建筑队伍向安全规范化方向发展。
5、深化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加强重大危险源工程的辨识与施工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与备案管理,确保重大危险源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登记备案管理,规范机械设备检验检测,逐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备管理程序。健全、完善建筑安全预警提醒机制,提前制定、下达应对特殊天气、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措施,细化建设管理部门和企业两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6、注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深化建筑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动态记录、考核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和不良行为,全面营造诚实守信、失信惩戒的氛围。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计划的开展建筑领域“三车”集中治理,淘汰非法施工车辆,确保建筑运输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城区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做好建筑工地临建设施的排摸和清理,切实提高城市文明形象。
(三)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安全资金投入
1、深入开展安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深入推广使用安全技术成果,为提高全市安全施工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从培养工程技术与安全复合性人才方面着手,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整体素质。加强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争取在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简化安装办理手续,达到全面推广使用的目的。
2、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贯彻执行《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价管理办法》,探索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预付管理规定,督促建设单位按实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更新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设施,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四)深化安全服务,营造安全稳定的建筑施工环境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立远程“安全电子监控室”管理建筑工地,旨在通过应用发达的网络系统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管理,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施工操作工作面上的各安全要素如塔吊、施工电梯、施工机械、物料提升机、安全网、外脚手架、临时用电、基坑防护、临边防护、作业面的防护以及施工人员安全帽配戴等实施有效监控,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一)建立“安全电子监控室”在建筑工地的实际作用
建筑工地的基坑支护安全,模板工程安全,“三宝”、“四口”防护,脚手架搭设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等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监管,承德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于2009年开始建立了建筑工地远程安全监控系统,采用视频远程监控,通过计算机屏幕实时监管分布在全县各个工地施工现场,既减轻了监管人员的工作强度,又加强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监管机构的调控监管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建设局设置总的质量、安全电子监控室,要求在施工项目部必须设置质量、安全电子监控室进行实时监控。
1、地基基础阶段: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如何解决深基础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深基坑基槽的开挖、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针对地基基础施工阶段的特点,采取电子监控对现场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监控,项目部在施工现场的电子监控室随时随地的对基坑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控,了解危险源的情况,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2、地面施工阶段:进入地面施工阶段,建筑物四周敞开,作业面宽,施工人员多,而且各分项工程往往交叉作业,各类安全防范措施都必须务求考虑周到。因此,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相应可以设置了各监控重点,包括“三宝”、“四口”和模板支撑作业等。在主要工作面,如楼面作业时,远程安全监控系统自动检测识别施工人员安全帽配戴情况,并将各种安全信息及时反馈到施工项目部的电子监控显示器上,同时传输到建设局的监控系统中。
3. 高层作业:远程安全监控系统针对高层作业的特点,尤其是安全网、安全帽、脚手架、吊篮、吊盘进料口、楼层卸料平台、以及塔吊等等,有针对地加强高层施工的安全监控,防范于未然。
4. 文明施工检查:文明施工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不仅影响作业环境,影响市容美观,也间接直接涉及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为此,电子安全监控室也有针对性地工地文明施工的进行监控,目的均在于落实安全工作。
(二)施工现场建立“电子监控室”的意义
建立施工现场“电子监控室”,有利于加强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远程视频电子监控系统,真正实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进行监督管理。实现了建设工程监督方式的革命性、跨越性发展,是科技兴安的具体体现。从而极大的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水平和工作效率。08年以前,对于建设工程的安全施工情况,只能靠安监站亲临现场,对各工地安全的安全状况的掌控具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施工单位经常为了赶工期或降低成本而忽视了安全生产,实现远程电子监控后,相当于有了安全生产的“电子警察”,安全监督人员长了一双“千里眼”,安全监督部门可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事故苗头,监督施工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地应用远程电子监控室,实现安全监督信息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使信息交流更快速、更准确。通过电子监控室的建立,实现安全监督工作的智能化。
(三)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室(充分利用职工活动室)
承担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月”的宣传和“三级教育”工作。农民工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绝大部分的农民工未参加过安全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不了解,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到了工地,就得跟随其他人员施工,三级安全教育很难落实,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培训刻不容缓。综上所述:承德县建设局将采取创新的管理理念,要求各施工项目部建立“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室”,安监站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安全常识、安全技能送到一线。具体内容:
(1)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高处作业、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工程、文明施工、消防器材应用等安全基本知识。(2)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结合本工种专业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使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本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包括安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3)新进厂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进场工人应每人建立一个档案,对接受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新进场工人考试合格者才准许进入岗位;考试不合格者必须补课、补考,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最终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1)确保树立安全意识。只有通过学习安全文化,才能确保全员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觉意识。(2)确保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文化重在强调以人为本。(3)确保促进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好了,自然会促进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赢得社会公众更多更好的信誉。此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和安全资源,减免了事故产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履行了社会责任,最终无疑会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安全员联络站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加强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研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施工现场成立“安全员联络站”,具体工作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主要负责:1、认真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及时收集、整理、传递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信息;2、及时报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情况,组织相关材料,配合项目经理组织相关材料、并将事故的实际情况如实上报安全监督站;3、提出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建议;4、向项目经理及时传达安全会议精神。
(五)对“电子监控室”的展望
市场总是在动荡中趋向理性,以前一直风风光光的视频终端产品目前已经逐渐进入了激烈的价格战阶段。而安防行业仍在高速发展,发展的动力和重心将很快理性回归到对平台产品的价值认可上。市场将很有可能重新对监控终端和平台产品的格局进行洗牌,相信各厂商对未来安防市场都会自有衡量。
参考文献:
[1] 王智.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对夏季安全生产工作要高度重视,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及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二、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各施工单位、各有关单位要针对夏季施工特点,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抓施工安全,重点对高空作业、施工用电、大型机械设备、脚手架和夏季“五防”(防雷、防电、防暑降温、防汛、防火灾)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
1、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夏季雨天较多,空气潮湿,因此,各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加强用电管理,杜绝电线乱接、乱搭以及接头松动、现象,漏电保护器参数要匹配,保护作用要灵敏可靠,严禁电气设施超负荷运行。各单位要以职工宿舍、临时工棚、设备配电及临时照明线等为检点,加大检查力度,对存在的问题,整改要落实到人。
2、加强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严格动火审批制度。焊割作业前要事先清理现场周围可燃物,防止金属熔融、火花四溅引起燃烧事故。对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规定分类存放到危险物品仓库,并与火源及生活区、办公区保持安全距离,还应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3、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盛夏期间各施工企业特别要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积极采取降温、消暑措施,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项目部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得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要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高温期间每天的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15时实行停工休息。
要充分做好职工的防暑降温工作,职工临时宿舍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各施工现场都要配备足够的饮用水以及含盐清凉饮料.
同时要为职工准备好绿豆汤、冰水等,并向职工发放预防中暑的药品。
4、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所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台风暴雨前加强对脚手架、垂直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附件等涉及结构稳定的关键设施的监控,要对工地围墙、临时用房、基坑支护等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防止发生围墙倒塌、基坑坍塌、设备倾覆、触电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现场大面积积水;台风来临时,所有临时用房内的人员必须予以及时撤离。
三、建立预案,防患未然
我们一些规定中要求企业的注册资格人员数量,其实人员数量不应是政府管理的责任。政府对行业准入管理在于要求企业有资金能够进行运行和赔付、有注册资格的人员有能力完成任务,包括承担质量安全责任。注重注册资格人员数量,很容易发生无人担任的问题。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以处理企业为主、直接责任人为辅的做法不利于强化责任意识,并直接影响市场管理效果和力度。因此,质量安全事故应主要由有注册资格人员承担直接责任。
2、提高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借鉴荷兰职业培训的成本和风险由整个行业来承担、费用来自税收的经验,免费向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应正式规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作为非竞争性费用在招标时单列,以保证安全费用的落实。推广新型安全设备、工艺、技术,政府不但应对安全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认证,而且应不断推荐对通过技术认证的产品,强制淘汰落后安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二、混凝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混凝土泵应按要求搭设安全防护棚,挂安全操作使用标牌。混凝土泵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司机要经过专业培训。墙柱混凝土浇筑要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施工人员要系好安全带。振捣棒操作人员应穿胶鞋并戴绝缘手套,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修理。混凝土泵要有专用的配电箱和开关盒,并由专业电工接线,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接线。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应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和泵送的时间,并门口的交通进行疏导,保证道路的畅通,行人的安全。加强混凝土输送泵的保养和维修,坚持一日三检制度,即:班前检查、泵送中的检查、工作完成后的检查修理。
施工时,现场车辆出入口处,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照明,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混凝土运送车进场后要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调度指挥,并按要求进行下料喂灰。喂料作业应由该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人员操作。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道的接头应紧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必须完好,输送管道的架子、布料杆均要按要求进行固定,经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泵送。每次输送前要试验,检查时必须卸压。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三、垂直运输设备
1、塔吊
自升式塔吊未附着,但已达到设计说明书最大独立高度的,应设置四根钢丝绳对角拉结。
拉结应用φ15以上的钢丝绳,拉结点应设在转盘以下第一个标准节的根部;拉结点处标准节内侧应采用大于标准节角钢宽度的木方作支撑,以防拉伤塔身钢结构;四根拉结绳与塔身之间的角度应一致,控制在45°~60°之间;钢丝绳应采用地锚、地锚筐固定或与建筑物已达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结构联结等形式进行锚固;钢丝绳应有调整松紧度的措施,以确保塔身处于垂直状态。
塔身螺栓必须全部紧固,塔身附着装置应全面检查,确保无松动、无开焊、无变形。
严禁对塔吊前后臂进行固定,确保自由旋转。塔机的避雷设施必须确保完好有效,塔吊电源线路必须切断。
2、龙门架(井子架)和施工用电梯
有附墙装置的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施工用电梯,要采取措施强化附墙拉结装置;无附墙装置的物料提升机,应加大缆风绳及地锚的强度,或设置临时附墙设施等作加固处理。
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自查上报、行业管理申报、基础信息、在线信息等内容,使用对象为全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备案、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申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拨付、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等工作将实行网上申报预审,预审通过后携带原件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办理正式手续,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
为保证各建筑施工企业正确掌握和使用该系统,安监站须专门安排组织培训,聘请技术人员向各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讲解如何安装系统软件,解答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筑施工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系统的使用将实现各级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各级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电子化办公,为企业网上申报提供便捷服务。
五、建筑施工工地无线监控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城市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各个角落布满建筑工地。建筑业是一个风险程度高、危害因素复杂、伤亡事故众多的行业,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大多数集中在施工用电、脚手架、钢筋工程、施工器械、物料提升机和吊塔、基坑和模板工程、拆除工程等七个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施工事故都是由这七项因素诱发的。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施工环境、公用工程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1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地施工的最大特点是:点多面广、布局分散、高空作业多、危险度高及流动性大。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项目经理不够重视施工安全
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基本都是集中精力在于控制进度、效益、质量上,对安全管理工作敷衍了事甚至于置之不理,其安全工作常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少工地还存在着上级领导检查时靠突击应付,检查结束后迅速回潮,因此施工安全长效管理水平差。
1.2施工组织设计落实不到位
企业新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该说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具有他的严肃性(工地的任何人不得修改并认真执行),但有部分施工企业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成为一种形式,与施工现场完全脱节,不具有针对性、指导性,而且照搬规范规程的用语。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及时正确地指导施工生产,致使施工队伍养成不良的习惯性,这样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便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1.3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事故隐患无处不在,职工安全技术培训过于形式,特种工种操作人员无法做到持证上岗,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大量的不合格防护产品(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漏电保护器等)在工地使用。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现象普遍存在。小部分工地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随便承包给无资质的拆除队伍安装和拆除,给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2 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动力,人的行为是安全控制的关键。建设一线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工,放下锄头拿砖刀。这些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他的劳动状态、注意力、情绪、效率也会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这就决定了管理好施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是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这些农民工大多没有受到过安全施工培训就直接进入施工工地。二、特种作业人员及岗位技能工种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施工人员一旦养成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坏习惯,则在其以后的施工中也很难纠正。因此,要避免和减少违规操作等现象,即要在施工实施前进行彻底的安全知识教育,逐步达到人员的“本质安全化”。
2.2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在建筑企业生产建设中,必须很好地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如果项目经理不善于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安排好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长此以往,在生产过程中将会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加重生产任务。
2.3未能联合各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
自从建筑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后,各级部门和领导非常重视质量管理,狠抓质量关,要求严格,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但是施工安全管理却只能靠施工单位孤军奋战,其他单位基本上当“甩手将军”,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了前面所说的那句老话,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未能真正双管齐下,将质量及安全很好的统一起来。
3 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教育培训
项目经理要依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保证每班都有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共同执勤。项目经理每周要亲自主持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强调安全生产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同时对管理危险因素的相关领导及人员进行严格教育培训。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2做好安全隔离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引发事故,需使用连续围墙将现场围起,或设置警示带和防护设施,对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在门口设立门卫,建立门卫检查制度,严禁不带工作证的人员进入。施工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不准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安装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气作业人员应持有电工作业操作证,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应良好;高空作业施工现场有安装脚手架和登高设施时,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经常检查工人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情况,坚决制止不顾人身安全,违章冒险蛮干行为。
3.3 完善消防及事故应急系统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及时处理好与当地消防、城管、安监、计量等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利用本片地区原有的消防系统,再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必要的临时消防通道、器材;对有可能造成火灾事件的工种进行作业时要严把用火证发放关,在用火前,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施工现场进行防火的重点是焊接明火作业、料具仓库、食堂宿舍及电气器械设备等,同时还要注意季节变化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要求当地消防、城管、安监、计量等政府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强化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责任感。在施工事故发生后,尽最大能力控制和减少工程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事故的预测、预防及报警;加强建设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第一时间建立事故应急管理机构与应急救援基地;抓紧编制和落实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储备物资,在演练、实践中及时发现漏洞,进行健全和完善。
3.4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运输道路,临时用电线路布置等工作的安排,均要符合安全要求。
(2)现场排水要有前全面规划,排水沟应经常清理疏通,保持流畅。
(3)道路运输平坦,并保持畅通。
(4)现场内材料堆放必须按现场布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整齐稳固。作业中留置的木材、钢管等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
(5)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如安全网、护杆、各种限制保险装置等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
(6)施工现场的配电、保护装置、避雷保护、用电安全措施等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7) 用火用电和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现场消防设施和消防责任制度等应按消防要求周密考虑和落实。
“十一五”以来,我国消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消防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持续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火灾防控水平,保持了全国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火灾风险和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不相适应,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与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总体上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全国共发生火灾79.3万起,死亡7202人,受伤4501人,直接财产损失72亿元,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23起,造成353人死亡。
为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2011年5月以来,公安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出台《意见》,有利于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和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完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有利于夯实消防工作基础,提高城乡消防安全水平;有利于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国消防事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有的地方、部门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一些单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日常管理混乱,制度不落实,消防设施和器材维护保养不善,火灾隐患整治不力。
二是公共消防设施“欠账”严重。一些地方消防规划落实不到位,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消防站“欠账”30%,市政消火栓“欠账”26.5%,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灭火救援需要。
三是消防专业力量不足。全国目前仍有167个县(市、区、旗)未设公安消防监督机构,292个县(市、区、旗)没有消防专业力量,已有消防监督机构也大多未达到国家最低人员配备标准;乡镇一级没有消防机构,失控漏管的现象十分普遍。
四是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些群众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一些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人员、电(气)焊工未经培训上岗,消防安全素质较低,有的甚至违法、冒险作业,导致火灾频发。据统计,近几年我国80%的火灾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五是火灾隐患大量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广泛应用,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石油化工企业不断涌现,火灾隐患明显增多,整治后反弹的问题仍很突出,致使火灾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相应增大。
《意见》的基本精神
《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指导消防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五大原则”和“一个目标”。
五大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完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三是坚持综合治理,着力夯实城乡消防安全基础;四是坚持科技引领,大力提升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个目标
到2015年,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基本达标,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逐步完善,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明显提升,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意见》根据《消防法》确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重点对政府、部门、单位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加大消防投入,组织制定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力量、消防装备建设,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整治消除火灾隐患。制定城乡规划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需要,留足消防安全间距,确保消防车通道等符合标准。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扎实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对热心消防公益事业、主动报告火警和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专职消防队伍管理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消防工作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专题报告。直辖市、省会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要制定并执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社会联动机制,完善灭火应急救援预案,强化灭火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城乡消防工作水平。
二是各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消防工作,严格依法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相关许可证照或者批准开办。建设、商务、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文物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建筑工地、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烈士纪念设施、旅游景区(点)、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安全监管、工商、质检、交通运输、铁路、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运输、经营、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环境保护等部门要加强核电厂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火灾防控措施。
公安机关及其消防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每半年对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要完善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积极推动消防科学技术创新,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建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审核验收终身负责制,规范发展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探索建立行政许可类消防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切实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要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对严重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要依法从严查处;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农村)警务室要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是社会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必要的消防投入,切实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要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要严格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规定,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意见》在总结火灾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作为高危单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一是要配备急救和防护用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二是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同时,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界定范围、消防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
建筑工地、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管理
您好!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各项工作的配合与支持。为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保证学生假期活动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每个孩子过一个愉快、安全的寒假,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诚挚的希望您能做好如下安全要求。
一、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做游戏,有车辆来往要及早避让;如到城市有交通信号灯时不闯红灯,过街走斑马线。家中有车的家长,驾车时不酒驾,不超速,安全文明行车。过春节走亲访友要注意途中安全。
二、注意消防安全:要教育孩子随时多加衣服预防感冒,教育孩子不擅自带火种到野外,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不让孩子玩烟花爆竹,以防孩子身体被炸伤;教育孩子不要乱动电线、灯头、插座等室内电器设备,对自己不熟悉的家电不要随便使用。严防消防事故发生,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119报警。
三、防盗骗拐安全:要教育孩子在家时要关好门窗,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千万不能开门;如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时,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聊天,不可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轻易透露家庭的事情以防受骗,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
四、注意饮食安全:寒假正值冬春之季,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不吃霉变食物,不喝生水,防止食物中毒。不购买“三无”、“三危”食品,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其他安全:要教育孩子不去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玩耍、逗留,不要去攀爬建筑物;不在铁路上逗留玩耍,不用石头击打列车,不攀爬列车,爱护铁路设施设备,爱路护路,做一个遵纪守法好公民。外出活动要适度,要避免长时间在野外活动,雷雨天气不得外出,严禁在大树及高大建筑物下避雨。
监督孩子遵守健康的假期作息时间,帮助他们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寒假作业,做好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各项作业。养成爱劳动、孝敬长辈、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习惯。教育孩子记牢常用安全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谢谢您的配合!
最后,祝全体同学及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学生: 家长签字:
xx县 学校 2017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