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物理的学习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物理的学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物理的学习

篇(1)

每接一届新生,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差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心理、智商等因素,也有教师素质、教法不佳等原因.但就学生方面来说,待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很强,求知欲极低的特点,他们大致可分为“高能待进生 ”、“智商待进生”、“偏科待进生”三类.

高能待进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学习成绩暂时较差者.这类待进生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智商待进生则相反,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是由于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待进生者为数极少.偏科待进生是指那些对物理不感兴趣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普遍的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 对症下药是方法

1.对于高能待进生,应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教师只要想方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即可摘掉待进生的帽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开展物理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的心思集中到学习物理、钻研物理上来.

2.偏科待进生中物理科以女生最多,她们爱面子,羞于发问,学习上死记硬背,灵活运用的能力差.可通过观察和谈心,促使她们改进学习方法,并让她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类待进生的转化主要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思想包袱重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她们回答,使她们轻装上阵,加上老师的肯定、信任、赞许,从而增强她们的信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根据女生做事细心、认真的特点,让她们在预先培训后,登台做演示实验,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她们担任物理小组长或物理科代表,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驱使她们非学好物理不可.

3.智商待进生大都自卑心理沉重,弄不好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般采取感情倾斜的方法.具体做到:

(1)思想上不歧视待进生,更多地关心、体贴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每次谈心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走进课堂,以减少待进生的心理压力.提问和练习时让待进生上来,以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做对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待进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批阅更为认真仔细,错了让他们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待进生一次、两次考出好成绩是容易做到,要他们不断进步,甩掉待进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的待进生出现,这是难点,也是解决待进生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每一章开始,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的教育.课堂上尽量举适合本地实际或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拉近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忌脱离物理教学和学习实际,机械地灌输.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演示实验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科吸引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宝.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也是学生非常向往的场所.只要学生有要求并说得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待进生、女生可以优先.必要时还借给物理仪器,提供实验器材,并请实验员帮忙,以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我不急切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分析问题,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考卷上有差错让他们再修改,再错再改,直到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收到了检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的考核目的.

篇(2)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主观因素的各个方面,初中生仍出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学习物理可能遇到的挫折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像枷锁一般束缚着学生的发展,给心智尚未成熟学生“增负”每个学生,无论大小,都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当这些目标动机与现实要求和社会价值观相悖时,“挫折心理”便油然而生

2物理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侧重于实验前设计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实验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后交流能力总结能力的提高初中生接触物理之前,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验过程,实验意识的缺失,实验能力的缺乏,导致学习物理缺少“感觉”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取自于自然,物理规律一直存在,只是科学家妙手偶得,学生学习之前也有“预习”,他们有的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何在感性的表象材料与理性的物理知识之间架起一座通道?这是学习物理的关键,同时也可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挫折点

二、挫折心理的预防和调试

面对挫折,处于不同心理水平的群体表现大相径庭,处于同一心理层面的不同个体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及可塑性,对于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或已经产生的挫折,教师适时的进行预防及调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歌德认为,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这是一种积极看待挫折的名人名言,老师们常常引经据典来引导学生认识挫折,这样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物理学史是一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历史,它不仅囊括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蕴含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意志不坚定、可塑性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承的同时也要注意物理学史的渗透,在学习学科知识时利用与其相关的科学小故事带领学生全面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实际意义

2以趣为友,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此阶段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要求教师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是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在学习中处处碰壁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这样即便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学生自己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欲望,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保证下顺利摘到果实,增强了自信,减轻了挫折带来的压力

3以生为本,增加基础性实验的达成度

由于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偶然生成”,学生实验技能的缺乏及其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实验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克服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把握课堂节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力?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完成实验前的预习初中生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群体,但在没有一定铺垫时,大部分学生拿到实验器材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功课,通过预习,在脑中形成本次实验的流程图,明确注意事项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其次,做好实验中的指导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只是提供器材以及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以“电流表的使用”为例,电流表如何接入电路,正负极怎样连,量程该怎么选,有人认为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完成以上教学内容殊不知,物理实验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仪器的错误使用会导致不良结果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正确的操作指导尤为重要,使用仪器前,阅读说明,这是使用仪器的基本流程,同时也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提升实验的有效性

篇(3)

新课改已实施了很多年,新的教学理论已渗透到我们教师的思想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不断地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有的学校还开展了自主化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我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在观摩课中看到了成功的范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旧授课模式,新的教学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不显著。据调查我市近几年物理成绩较低。那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障碍有哪些?我们又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并加以解决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缺少兴趣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缺少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观察与学生坐谈发现,这些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太累没意思。针对这一思想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跟学生谈心,谈谈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付出,没有不劳而获的。即便是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也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也要学习技能可能比上学还累还不轻松。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他们感到物理有趣的一面,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如学习光学现象之后,可让学生试着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针孔照相机模型等。教师要适当地多加指导并提供器材帮助,通过动手让学生感知物理的魅力,同时领略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中还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物理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应多加鞭策,也可以让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带动他们,教师并及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松劲,并给学生介绍学物理的方法,如认真听讲、认真观察教师上课的演示实验,并思考教师针对实验提出的问题。同时告诉学生认真记笔记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法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告诉学生记笔记的好处:1.防止上课走神2.帮助梳理知识脉络3.防止遗忘4.了解知识的重点及难点5.帮助记忆。

因此教师让学生记笔记之前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记。

三、学生运用能力差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还发现学生不光是对物理知识的不理解,更多的是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以及如何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他们浮想联翩,学生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但这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只是短暂的,当他们满怀信心地进入课程学习后,发现物理知识的应用那么广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那么多预想不到的新情况,理论与实际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面对那些形形、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他们常常会产生诸多困惑:知识学得明明白白,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去解答;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可成绩却不佳;知识结构非常清晰,可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入手,致使物理学习陷入很盲目的境地,不知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于是一部分学生就会对生动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感觉麻木,甚至是厌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一味地精心于自己既定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而不及时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那么再精彩的设计学生也会置若罔闻。这时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

四、扫清因数学计算给学生造成的困扰这也是学好物理的手段之一

在长期物理教学中发现数学对物理学习很重要,如负指数幂的运算就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障碍,为此我常常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上这一点,同时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也需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上。同时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也是手段之一。

五、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也是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

初中生在心理上正处于思维发展转折期,开始由经验型的形象思维向理论型的逻辑思维转化。有些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往往比较困难。而且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到大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养成了一种从经验出发、想当然地看问题的习惯,而不习惯于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逻辑分析、说理和表述。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不会运用物理语言解释惯性现象,此时我给学生出示一个套用格式:首先让学生答出物体原来的状态是什么,再回答出物体哪一部分因受力而运动状态改变,再回答哪一部分因惯性而不变。学生根据这三部曲很顺利解答出问题并逐渐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给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思维定势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干扰着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给物理规律的教学带来困难。如,有的学生认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理由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再如讲摩擦力这一节时好多学生认为推水平面上的物体时若推不动就是推力小于摩擦力这种思维定势很难改变,这要求教师让学生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到位,只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将是平衡力,既然推不动物体,物体就是静止状态则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就等于推力。

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也是影响物理学习的一大因素

篇(4)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水平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出现学习物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的恐惧心理

有些学生,在七年级时成绩比较好,准备在八年级、九年级大干一场,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学习物理没有他们想得容易.当主观愿望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没有及时解决,加上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学生中相互传说物理难学,恐惧心理也就随之而来.

这类学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奋斗目标,但是开始希望值不能过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是一种成功.在课堂上要真正体会有关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课后练习时,实在不会的先放一放,可以设想“别人可能不会”,从而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从中得到别人的指导与帮助,只要做到“低起点、缓上坡、步步高”,就一定能成功.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方法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渗透.物理学中的每一概念的形成,每一个规律的探索过程,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都有较为典型的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教师自己必须弄清这些思维的具体运用.

二、学生的满足心理

有些学生,仅仅掌握了部分知识或在几次甚至一次测试中获得过较好的成绩后,产生了学习还可以的满足心理,从而放松学习.

这类学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即使暂时第一,也要想到“强中还有强中手”、“我只掌握了这些知识,在更难的领域中,我也许会交一张白卷”的思想,来消除一知半解的障碍心理,对试题、练习中的易错的问题,必须做到深入细致、全面剖析,做到在成绩上更上一个台阶.课外小实验简单有趣,学生都乐于参与,要鼓励学生明确原理、目的,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安全问题,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做,总结现象得到结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让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不清楚实验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它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学生的依赖心理

在当前“升学教育”的体制下,教师的讲风过盛,有些学生习惯于老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课堂中遇到较难的题,就坐等老师来讲解或公示答案.

有这种心理的同学,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在课堂上不仅要能学懂,还要会学,对知识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课后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要使学生可以获得自己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对操作倍感亲切,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仔细认真,快乐学习.

四、学生的厌烦心理

篇(5)

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既神秘,又新鲜,这正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大好时机。演示实验学生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验要亲自动手的操作。这些实验现象与已得到的经验往往不同,然而的确是学生们观察到的,这样就引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引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例如,先提出“透过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实验,器材简单易行。用放大镜看指纹,是放大的;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前者学生熟悉,后者学生就不一定注意到了他们往往认为用放大镜看东西总是放大的。这样就引起认知冲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用好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每一位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都是耳熟能详的。如果在教学中用好这些现象,就能有效唤醒学生的认知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液体的压强》的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带鱼的问题,顺便再让学生问问家长,见没见过活的带鱼,激发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的兴趣。结合个人游泳时的体会,认识到液体压强的存在。还可以在饮料瓶上打高低不等的三个小孔,然后往饮料瓶里面灌水,看哪一个小孔口水冒出去的最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口水冒出去的距离不一样呢,由此得出液体内部不仅处在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还与深度有关。

3 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设置疑问,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联想从而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培养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首先拿出一个漏斗,将漏斗口朝上,再拿出一个乒乓球,放进漏斗中,乒乓球静止不动。通过细口吹气,吹得,球越不出。然后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通过细口吹气,同时移开手指,球不掉越,这时我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课题,并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学习,激发他们认真思索,积极探究,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4 开发课外实验

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精心组织好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在准备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时要注重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课外小组实验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如:小组中一小部分同学勤奋好学,引导他们制作一些物理小仪器,如电磁铁、小小发电机、水果电池、电铃等等。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小组的其他人,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这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验不仅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这三个阶段。对初中学生来讲,进入初二下学期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方向发展,并为将来的志趣阶段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如果单靠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评等直接兴趣,不大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掌握物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教育,通过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广泛的兴趣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让学生体会的成功的乐趣,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必然存在个性的差异,教师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致满怀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多数由于成绩的原因,感觉升学无望,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各课程的深化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刚学学科,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此上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好坏,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学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二、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大气压强》后,可以这样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护士给病人打吊针的时,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我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受此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

三、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要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利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四、重视并上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会断成两截,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参考文献

篇(8)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不断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在一线从教二十余年的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就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及物理教师应采取的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

居里夫人说得好:“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又总是兴趣的导因。”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物理现象感到好奇,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往往只停留在对物理现象好奇本身,并没有形成探究这些物理现象内在规律的稳定动机。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直观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时热情较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感觉到物理中许多陌生的单位和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学到压强时,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看不到具体的支撑面,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公式P=pgh中,四个物理量就有三个是复合单位,难度更大,若物理教师不采取措施,许多学生就会对学物理丧失信心,使得初二物理成为分化学科。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还要借助于事物的表象作支持。

3.模仿性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公式时,往往不能把握本质,习惯于死记硬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不知如何分析,而是乱套物理公式,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读书时,经常死记硬背,形成了思维定势,到初中后,虽有批判性,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这就使其学习物理有模仿性的心理特点。

4.独立性

初中生由于身体迅速发育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使得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开始进入一个喜欢争论,喜欢怀疑,不轻信、不盲从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是与当堂课主旨无关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而是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样不但可以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还能培养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发现和体验的兴趣。

二、物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在教学中直观形象与抽象相结合,以直观教学为主

直观形象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适当的抽象可以满足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求,使激发的兴趣得以持久。初中生应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渐增加抽象思维的成分。

(1)用实验组织教学,增强直观形象性,这既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讲大气压强的引入,教师走上讲台,将毽球让前排学生看,说明胶皮部分无粘性,然后将毽球向黑板投去,“拍!”毽球粘在黑板上了。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心想:球怎么粘上啦?这时,教师用一张纸盖在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将杯口倒过来,纸把水托住了。教师提出:“为什么纸能托住水?为什么毽球会粘在黑板上呢?”从而激发学生学气压强的兴趣。

(2)注重挂图、板画、模型的使用。挂图、版画和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制作科技作品,布置家庭小实验,外出参观,增强直观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课堂。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让学生观察乒乓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球会下落,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事实上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感受到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起他们通过探究把握物理现象奥秘的兴趣。

3.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理已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以持久。

篇(9)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兴趣挂钩,因此在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 初中物理的有效学习

新教材在结构编排上体现了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构建,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性学习内容中,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以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那么听课的效率无疑是最高的。由于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许多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偏远的山区,学生的见识少,认知水平较低,基础知识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新教材中,考虑到如何针对较大面积的后进生来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主动性、自觉性、持久性,使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成为一种习惯,从而达到有效的学和有效的教的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由于初中生具有好奇探究的心理,起初大多是怀着好奇来听物理课的,所以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方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转变成爱好,再把这种爱好转变成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使之自觉、持久,这对于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极有帮助。新课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在引入时都要注重一点,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这样对后面的教学就能轻易驾驭,这对调动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2.以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使之走入课堂。教师要利用实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体会到物理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可用生鸡蛋代替钢球置于硬纸片上,将惯性演示仪换成玻璃杯,杯中放一些碎纸屑,然后用一根钢尺猛击硬纸片,在击打之前问学生鸡蛋将如何运动?而实验结果往往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当钢尺猛击纸板之后,纸板弹了出去,而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由于失去支持而掉在杯子里。

这时学生会满怀疑问,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学习。

二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1.重视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究过程中有创新地解决问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实验结论的得出、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一系列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完成。

2.以学生为主体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的知识获得完全不可能全靠教师去传授,更多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积累,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合作者、解惑者。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对平时所见的物理现象多加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此外,还要注重主体积极作用的强调,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办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学生自觉形成认知的有序发展和构建。例如在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它在什么条件下达到平衡?通过学生自己采集数据,分析、推理、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3.做好实验演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和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通过条件创设把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例如在向学生证实大气压的存在时,可以当场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把两个半球中间的空气抽掉之后,先让两位身材魁梧的学生上来,一人一边尽力地拉,只见两个半球纹丝不动;打开阀门,让外边的空气进入球内,再让两位力气较小的学生来拉,只见他们很轻易地就把两半球分开了。这时,学生感到十分有趣,因为当场见识到了大气压的力量,所以都相信它确实存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师只有以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南,深入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物理规律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得到真正意

义上的发展。

篇(10)

对于一门八年级才新开的学科,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大多是非常好奇的,感觉很新奇,这个时候学生也非常愿意学习物理,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在学生对物理最感兴趣的时候,让学生充分的发现物理的迷人之处。物理研究的是力、热、声、光、电这几类现象,教师要精心备课,从生活中找相应的器材做好这五类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到原来物理对我们并不陌生,来源于生活。物理不但有趣还非常有用,汽车、火车、飞机、电灯、电话、电视、电脑、X光检查、人造卫星上天……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注重情景创设,打造充满吸引力的物理课堂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正如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样,物理课堂也要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由情入境,最后达到情理交融。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识对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比较抽象,比如密度、功率、比热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尽量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借助一些比较具体、简单的物理模型或者可视性比较强的动画、图形来形象化。情景教学可以将物理课堂从“教师干巴巴地讲,学生干巴巴地听”的沉闷乏味气氛当中解放出来,起到“引人入胜”和“化繁为简”的神奇效果。比如在上“光的折射”一课时,先给学生看“海市蜃楼”的图片或视频。当学生看到海边虚无缥缈的高空之中居然出现了一栋高楼大厦时,一个个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我告诉学生这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光发生了折射)造成的,这时,学生联想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就会产生疑问,“光在空气(同种介质)中的传播方向怎么会发生改变呢?”。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新课“光的折射”的学习。

由此可见,当学生被引导到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后,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就会得到激活,求知的大门就会被打开,物理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物理课就会充满吸引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有吸引力的课堂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才会好起来。

三、做好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这门科目最大的一个学科特点就是实验非常多,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知识点都蕴含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物理实验中,所以做好实验和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通过自己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掌握物理规律。有些演示实验我们实验室也许没有相应的器材,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比如矿泉水瓶就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做功和能量的转化,探究滚动摩擦……总之,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做好实验。

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多学生就会觉得物理是一门很难学的科目,其实物理是很容易举一反三的科目,很多的知识之间是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所以将一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是非常容易的,而且这些知识点大多都蕴含在物理实验之中。比如说,在小车实验中就包含着很多的知识点,物体的受力平衡,受力分析,摩擦力等,所以在遇到此类包含知识点非常多的实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为实验也是考试的重点考查的地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也有利于学生熟悉实验,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得分。在教学上还可以对实验进行趣味化处理,如果能够简化实验,那么便可以不被实验设施所束缚;其次,若能够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便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最后,增设趣味小制作实验,就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当中来。所以关于趣味实验的构想,主要目的就是简化,趣味化物理实验,让实验课不再复杂,使趣味性、参与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60-02

初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从他们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被兴趣左右,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而初中物理知识又以其鲜明的实验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乃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一、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

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兴趣状况正处于这个阶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做了很多实验:吸盘挂钩;注射器吸药液;用力吹两张纸的中间,两张纸被大气压紧压在一起等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同时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是操作兴趣。每当实验课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非常乐意亲自实践,以至于常常迫不及待得期盼下一次实验课早点到来。三是因果认识兴趣。随着学生物理知识的增加,出现了兴趣的分化和选择。当知道了一个物理现象的原因时,就在想这个现象发展的结果,而当知道发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时,又在想发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四是概括认识的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的学生,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的一般规律,物理学科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途径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特点应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过新课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引入犹如一台戏剧的序幕,富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的任务。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新课引入的技巧和方法,新课导入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作为教师,要很好地抓住新课导入的契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如在讲“摩擦力”前,教师可以拿黑板擦的背面卖力又夸张地擦黑板上的字,因为黑板上的字没因此而消失,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就让笑得最起劲的学生来擦,他很快擦干净了,教师问:“为什么我们擦的效果不同?”在讲密度前,将“哑铃”突然扔向某一学生,学生们都吓了一跳,接到“哑铃”的人更是一惊,但是他随即发现扔给他的“哑铃”原来是泡沫做的。诸如此类的新颖、有趣的新课引入方式,从上课初始便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2.通过实践操作,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挖掘物理学本身具有的潜力,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加强实践操作,在互动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于演示实验,把用语言不能解释清楚的物理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借助演示实验进行理解,而且演示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之兴趣浓厚。学生除了喜欢看教师演示以外,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实验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做些小发明、小创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情境贴近的时候,学生自发接纳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如:冬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看见冒火星;汽车突然停下时,为防止身体前倾,我们会不自主地向后倒;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并蓬松起来;用小刀削铅笔时,小刀上附有细木屑等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验中再现生活情境。例如,在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目:给开水瓶灌水时,随着水位的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变高还是变低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直接讲解,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就会发现音调在不断升高。这样的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教学艺术,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最显著的桥梁,教师语言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课堂知识接受的热情,如果教师谈吐大方,言语表达清晰、规范、准确,且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风趣,必定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觉课堂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爱上课堂,形成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首先必须规范、准确、清晰,在阐述的过程中更要措词严谨、准确无误。规范、准确的语言对树立教师权威,塑造教师人格魅力和增强教师信服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两者有因果关系;不能把“沸腾”、“熔化”说成“干了”、“化了”。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幽默语言,调节学生情绪,消除课堂疲劳,使课堂张弛有序。如:重力不计、斜面光滑等不起眼的条件,为了突出它们的关键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说:“江湖中最厉害的都是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色,少林寺那个扫地的和尚(达摩祖师),乔峰都打不赢他,够厉害吧!”

4.通过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实际上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如: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这些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才会丰富多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总之,只有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志良.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首现代阅读,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