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

篇(1)

【提要】

外科手术学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善与提高,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存在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及缺乏经验、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缺乏热情等问题,应通过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培养,特别要锻炼医学生手术动手操作能力,所以,需加强对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进,以适应现代外科学发展对医学优秀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动物,实验/外科学;外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

外科手术学是医学课程中从基础课程逐渐过渡进入临床课程的学科,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学习的关键课程,操作性、实用性强,是临床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手术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相应的手术教学也应紧跟外科手术学科的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技能,不断扩展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使临床医学生能掌握最新技术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分析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医学生临床外科实践能力[1-2]。

1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设施简陋

本校动物外科手术室是20年前装修并开始使用,已使用20余年,当时尚能满足教学要求,随教学技术的进步,原有的设施逐渐陈旧,教学条件显得逐渐简陋,达不到许多最近发展的手术条件如腹腔镜手术的演示。手术间仅有3间,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手术学教学中以组为单位,学生操作手术时往往因为手术视野小、手术不能重复进行等问题难以掌握操作要领。硬件设施条件未及时更新,配备必要的试听教学设施,整个示教过程无法实现多媒体实况直播。

1.2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缺乏经验

外科手术学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既需要丰富的手术操作技能,还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与能力。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教师主要为各附属医院外科系统各临床科室择优遴选的外科医生,虽然其外科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掌握扎实,但主要从事临床工作,教学实践较少,且专业方向各不相同,所掌握的临床操作技巧有差别,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师的传授不够清晰。且每年度的授课教师均在轮换,不够固定,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能积累,不能进一步应用与教学[3]。

1.3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缺乏热情

外科手术学是与外科相关紧密的实践学科,是一门选修课,所以个别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或致力于从事内科的学生对该门学科重视不够。也有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时热情高涨,开始了解实践操作后学习热情逐渐淡化,常表现为操作不积极,上课走神、态度不认真等。也有个别学生出现缺课、逃课现象。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内容与临床实践不符合的错误观念而对学习内容不认真,实验动物与临床手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混乱,反倒不能熟练掌握技巧。某些学生不愿担任助手,未能领悟到手术的整体观念[4-5]。

2解决策略与行动方案

2.1稳定外科手术学教师队伍

外科手术学是一门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过度学科,授课教师的背景一般为临床外科医生,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手术操作技能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外科手术学课程讲授手术基本操作和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内容均是由教师示教传授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授课前教研室应进行集体备课,对所有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致的基本外科操作手法,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法。积极培训临床教学方法,学习教学理论。要求各教师投身于教学工作,认真备课,除培养医学生临床操作实践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和无私奉献精神。初次接触实验动物时学生往往不忍心下手,表现出惋惜的情绪,导致手术时动作僵硬,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操作严格,遵循相应手术原则,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巧提高了,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动物手术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术中通过团队人员的配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中可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手术录像或查阅文献熟悉相关常见外科疾病的手术方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操作技能通过动物手术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手术中每一步骤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手术敷料打包、消毒和实验动物备皮、麻醉及绑定等[6-7]。可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观摩手术。术中各小组成员的默契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十分重要。一般每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每台手术轮流充当术者及助手、麻醉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5种角色,在手术过程中每名成员认真配合工作,互相信任,各司其职,保证每台手术的顺利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其具体工作与职责,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亲自参与实施的过程中对自身思维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2.3教学方法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高等教育理论课一般采用传统的粉笔与黑板的模式,现在有部分学校或考试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均是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当然理论教学这是必要的。现代外科学教学特点为实践性强,所以,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动物手术实践,逐步掌握各项技能。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及可互动的教学模式可极大提高教学中操作步骤的直观性,带教教师集中示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未来亟需的创新型高素质医务人员[8]。

2.4完善课堂纪律与考核制度

为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纪律的严格执行及规范考核同样也是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传统理论考试外应根据学生在手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批评,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团体协作精神的学生可个别谈话,查找原因,鼓励其积极参与学习,必要时适当扣分。操作考试包括外科打结、实验动物麻醉及绑定、刷手、穿手术衣、消毒铺单、戴手套、器械认识等要点,内容应由随机抽签决定,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教学内容,避免只掌握单一的内容。学生应认真总结每一台手术中的要点及所遇到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步入临床外科工作奠定理论与操作实践基础[9]。综上所述,《动物外科手术学》是医学专业从基础到临床重要的实践操作课程,是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相结合的临床课程,在模拟动物手术过程时应以临床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示教和训练,让学生真正进入手术角色,最终通过动物手术实际操作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团队合作,养成良好的外科习惯与专业素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强,部分学生兴趣很大,但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因此,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贯彻教学大纲要求,避免盲目和随意性;另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将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临床应用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陆源,厉旭云,夏强,等.基础医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51-52.

[2]汪蕙,张文雪,袁德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3]蒋建国,易礼兰,邓开玉.设计性实验在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167-168.

[4]金钢,蔡郑东,卓冬兰,等.加强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82-183.

[5]陈壮桂,陈岩峰,纪经智,等.在儿科临床实习中加强七年制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102-104.

[6]贾巍,李亚昙,代亚丽.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5-7.

[7]高小惠,张勤,徐薇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科研训练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6):664-666.

篇(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数学教学活动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要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尊重个体学生的差异,是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抓住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只有通过这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从教几年的数学教师,我来谈谈对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实现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主动去动脑去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都是以发现问题为前提,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巧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的课堂效率就会提高。例如,在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课程进行讲解时,在进行新知识讲解前我给学生出示一个思考题: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顿时被调到起来,开始激烈的讨论了起来,整个课堂的氛围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也就会集中注意力在这一课程的学习,课堂效率也就提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是学生乐于学勤于学的重要保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人翁的地位,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师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就能发生情感效应,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教师体会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努力去创新挖掘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例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不足,我就鼓励学生让他鼓足勇气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我就表扬他让他说出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难题,我就指引他给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当学生在顺利完成问题时,我就会表扬他给予他肯定。总之,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见解、想法或做法会受到批评,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小抓起,要不然一旦学生养成不良习学习惯,要纠正那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自主探究,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字迹清楚,格式正确完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只有通过这样,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同时重视思考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

篇(3)

一、2004—2005学年末调研试卷分析

命题思路:本套试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遵循低起点、小梯度、层层递进和逐渐加深的原则,力求突出听力、关注认读、适当书写、立足基础。以多种题型为手段,诊断检测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技能的情况。

试卷结构:本次调研试卷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听力主要考查学生听辨单词、句子和情景对话的能力;笔试部分重点考查字母、词汇的认读、记忆,句型的理解、运用情况以及对语篇的阅读理解能力。

试卷得分情况分析:从这次抽查的答卷中可以看到:听力试题的得分率均在90%左右,说明教师现在比较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单词的认读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得分率分别为88%和84%;然而语音知识的得分率只有(四年级)53%和(五年级)31%,语法知识的得分率是(四年级)52%、(五年级)62%和(六年级)66%。由此可见,语言知识部分仍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要重视语音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如果语音基础不扎实,就会影响其发音;如果不会读单词或发音不准,就会影响其单词的记忆和积累;而词汇量少,阅读就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应重视语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读例词和观察单词的结构去体会、总结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去尝试拼读未曾学过的单词。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拼读单词的能力,为其自主学习单词、扩展词汇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正视语法教学

小学英语提倡语言的整体输入,不讲句子结构,不讲解语法概念。但这并不等于不讲语言规律。名词的单、复数,can/can’t,There be 的用法、比较级、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等语法现象都依次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语法代表着语言的规律。如果学生对语法知识一无所知,将会严重影响其英语技能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 。另外,教师要注意:对语法现象解释清楚就可以了,过多的理论解释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分析:

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进。然而,透过一些表层现象,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有碍于进一步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从学生学的角度分析:

1、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大多数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都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很高的积极性,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深以及其他课业负担的加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减弱,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续和稳定的学习动力,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小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1)采用活动的途径,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要以关心、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保持学习兴趣。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效果以及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的获得关键在于能否让其学会学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法,更要考虑学生应该怎样去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兴趣。

2、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较弱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认读能力普遍较弱。随意翻看学生的英语课本会发现:很多单词旁边都写满了能帮助他们记忆单词读音的汉字。虽然这样可以暂时帮助学生读出单词,但对读音的准确程度确实不敢想象。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

(1)加强语音教学,促进认读。拼读能力是理解和表达语言音、形、义的基本能力。语音教学与拼读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语音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以促进其认读能力的发展。

(2)重视板书设计,辅助学生认读。板书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又能帮助学生认读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应及时呈现清晰的板书,并对板书进行“形象设计”,以达到更好的认读效果。

(3)开展有效的活动,加强认读训练。教师应把握好认读目标,创设活泼、有效的认读活动,加强对学生认读单词的训练。

(二)从教师教的角度分析:

1、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不能灵活地使用教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习惯拘泥于教材,并按照教师用书的教学内容安排进行教学,“教教材”本身就成了目的。这样一来,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再好,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为“教”提供一个思路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可能符合每个学校乃至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新教材为教师处理教材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使用观,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量力而行,“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行”就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2、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能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在游戏、竞赛、表演、画画、唱歌等活动中学习英语。但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脱离了基础知识训练和技能培养。课堂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应学的知识。

我们不反对热闹的课堂,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不能违背的,我们要追求富有内涵的热闹和精彩。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些语言知识和培养哪些语言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既要设计旨在熟悉语言形式的机械性操练活动,又要设计旨在语言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练习活动,还要设计旨在三者相结合的交际性活动。让学生在模仿中熟悉所学语言,在有意义的言语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语言,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另外,活动的时间、难易度、参与面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使活动不仅富有情趣,而且富有实效。

3、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篇(4)

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经过省市专家的现场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实践,创建了符合我校校情、教情、学情

的《“三二七”立体大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现将一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作一总结,以便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改革的背景及思路

1、改革是势在必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中把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就如何推素质教育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课程实施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对普通高中提出六大培养目标,其中有两大目标是这样的叙述的:“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具体要求是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

程实施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xx省教育厅在XX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会上,提出了“实施新课程,聚焦新课堂,推进新课改”的方向和策略。要求各高中学校,必须把课堂

教学改革作为xx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

2、改革是形势所迫。

高考是社会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和逾越的一个门槛。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顺应高考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近几年来我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两年来的高一招生更是体现了“优生明显减少,差生明显增加”的特点,

这从下表中近五年来我校的生源状况不难看出。根据大同市和我校这几年高考应届生达线情况,客观地讲,我们的学生中,只有少数学生有望

达到二本线,部分学生可以达到三本线,多数学生只能被专科录取。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实现继续深造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还能使他们

在其他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

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如何解决学生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的问题。从我们所作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把爱学习而且也会学习

的称作“顺教育”,把爱学习但不会学习,或会学习但不爱学习的称作“缺教育”;把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称作 “逆教育”。那么,我们的

学生中,顺教育的只是少数或者只是个别人,而缺教育和逆教育的是多数。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权”,

没有“话语权”,没有“选择权”,没有“成功感”,甚至有时会在人格上、心理上、自尊心、自信心等多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是导致

学生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解决以上面临的三个问题,我们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改革需创新思路。

传统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地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中心,重知识

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能发展轻情商培养,重接受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缺乏个性意识,缺乏参与意

识,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本着对教育负责的精神和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按照新课程提出的相关要求,

创新思路,转变方式。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适应学,教辅助学,教服务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

有提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目标是:让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促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完成“两个奠基”。其中,“三个转变”是指,课堂

由“讲堂”向“学堂”转变;教师的观念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两个奠基”是指,为学

生进入各类高校继续深造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课堂教学模式是“三二七“立体大课堂。既“三个基本理念”、“两种基本课型”、“七个基本环节”。

二、目前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一年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尽管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已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方面:

教学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学校提出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中的八个定位”、“教学设计的三

个突出”、“‘自主、合作、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等理念认识到位、把握准确。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操作趋于科学规范。

学案的设计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导思、科学检测,两种课型、七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操作更加突出实效性。特别是,教师在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方面进行的有效地探索和实践。

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改进。

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了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思考、相互讨论、充分展示的时间。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目无学生、一讲到底”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师生关系呈现出良好势头。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平等,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教学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教材的研读到课标的解读,从学案的编制,到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从学情的分析到生成问题的解决,各备课组都能自觉地、经常地进

行集体商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熟步伐。

学生方面:

学生在课堂中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

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高涨,课堂上睡觉的没有了,玩手机的没有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而且有些学生的学习已

经由课内自觉向课外延伸。大同日报记者杨元丰在观课后激动地说,“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快乐、高效。”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升,依赖性在下降。

在问到学生遇到问题时采取怎样的解决途径时,传统教学模式下,44%的学生等待老师讲、16%的学生采取自主探究、40%的学生采取与同学

讨论;现在教学模式下,24.6%的学生等待老师讲、22.1%的学生采取自主探究、53.3%的学生采取与同学讨论。

在问到你在哪种教学方式下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时,有64%的学生认为是现在的方式,22%的学生认为是以前的方式,有14%的学生认为都一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到与以前相比你的学习兴趣怎样时,36.4%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55.4%的学生认为比以前增加了,8.2%的学生认为比以前降低了。

在问到与以前相比你学习时的心情怎样时,30.6%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61.2%的学生认为更快乐、8.2%的学生认为更厌学。

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在问到在新模式下学习,你的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提高时,25.6%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68.6%的学生认为得到锻炼和提高、5.8%的学生

认为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在问到现在的教学模式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时,学生写到,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更加

活跃,班集体更加融洽和谐。

在问到自主学习的最大好处时,学生写到,便于发现问题、理解更深刻、计划性更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

在问到合作探究过程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时,学生写到,有利于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不会

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在问到展示交流阶段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学生写到,有利于的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理解问题更透彻,了解更多

的学习方法。

多数学生对新模式下学习基本适应

在问到你在新模式下学习是否适应时,63%的学生完全适应、35%的学生基本适应、12%的学生不适应。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明显提高,自律与合作意识明显提升。

学生的感受与预期目标相吻合。

xx同学说:现在的课堂使我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

xx同学说:以前的课堂总感觉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现在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参与到学

习中来。

xx同学说:新模式下学习,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优势互补,使个人的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xx同学说:自主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我们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及

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矫正,就一定能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xx同学说:现在的课堂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自主学习课的学习,第二天的上课就会有针对性。通过两个月学习,我

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自主性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xx同学说: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让同学之间更好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次考试有的同学

成绩好,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这应该是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如果适应了的话,那么学习可以说是轻松而又快乐的事情。

xx同学说:这种做法让我对学习有了主动地态度,我现在似乎变得勤奋了。

xx同学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堂也变得活跃了许多,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个人特长也得到了发挥。

xx同学说:在讨论中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又不容易忘记。

xx同学说:我从这种教学方式中尝到的甜头,是以前没有收获过的。

应考成绩方面(以上学期期末考试为例)体现出四大特点:

第一,课改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成绩。

本次考试,就我校高一年级情况与三中相比,无论从学科的均分、及格率(个别学科外),还是从各主要分数段的人数,与三中的差距在缩小

均分对比:

。。。。。。。。

就学校内部而言,一方面,本次考试,普通班5班生物学科的均分超过重点班2班。普通班5班的历史、普通班7班的地理、普通班8班政治、

普通班9班的生物、普通班12班的语文其均分接近重点班。这是在传统模式教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入学成绩并不理想的学

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课改,使他们脱颖而出。以高一年级为例,入学成绩在年级140名后的学生,期中考试有42人上升为年级前140名,期末考

试有52人上升为年级前140名。

第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提高显着;对老师依赖性大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

通过对入学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年级前140名学生的对比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凡是在初中阶段学习独立性强的学生,更加适应课

改,成绩进步明显。如5班xx同学入学成绩为年级第389名,期中考试进入年级第31名,期末考试进入年级第8名。8班xx同学入学成绩为年级230

名,期中考试进入年级第151名,期末考试进入年级第12名。凡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课改,成绩下降明显。

如3班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13名,期中考试为年级87名,期末考试为年级132名。当然,入学成绩较好,学习独立性较强的学生,成绩依然

优秀。如2班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一名,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四名,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分别为年级的前两名,这两位同学期末考试的总

成绩分别是734分和708分。

第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速度提高;二是初次阅读文本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三是通过阅读善于发现问

题和提出问题;四是通过阅读善于提取有效信息;五是针对新材料、新背景的考题得分率较高(文综尤其突出)。

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逻辑性更强;二是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三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更加自如;四是思维的发散

性更强;五是针对考察能力试题正答率超出教师的预想(文综尤其突出)。

第四,凡是贯彻课改要求比较好的学科或同一学科比较好的教师,其教学成绩都相对优秀,这其中不乏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凡是贯

彻课改要求不彻底或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不论教学经验如何,教学成绩都明显不好。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既是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又是贯穿于“两种课型”和“七个环节”的重要内容,它们的质量如何,在某种意义上

来说,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生层面来看,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有待加强。

从教师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给参与课改的教师增加了负担。一方面如何使广大教师能够跟上课改

的步伐,适应课改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改的全过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如何使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加科学规范,如何

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效益最大化,是我们面临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来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相配套的制度还不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从社会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还未形成一定的社会氛围,加之当前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必然导致家长的许多不理解,因而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目前正在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制定学生学习规范,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口,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实行导师制,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加强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指导工作。

第二,制定教师教学规范,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细化教学常规管理。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问

题为课题,全方位、全员开展校本教研。

第三,全力做好大同市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会的准备工作,并在本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

深发展。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改革是一件具有风险而又复杂的事情,既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勇气,更需要所有成员投入足够的精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6-0014-08

教育绩效评价是西方国家评价高校办学效益的常用方法。在我国,教育绩效评价开始较晚,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教育绩效评价已逐步被政策制定者所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高等学校的关注点由单一的培养产出扩展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以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契合程度。教育过程的合理性以及教育的效率等各个方面。因此将西方绩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中,是促使高等学校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有力手段。本文基于“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绩效进行分析。

一、绩效概念的界定

目前,人们对绩效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就像Bates和Holton指出的那样,“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绩效的定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总的来看,学者对绩效的理解,主要从将绩效看作结果,将绩效看作个体行为,将绩效看作素质这三种角度对绩效进行界定。如Bernadin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入资金的关系密切。”Kane认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的相对独立存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而Campbell认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并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Brumbrach则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本文对我国“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绩效的分析是在将绩效看作结果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材料是以教育部“985工程”大学建设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指标,以我国“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的教学质量报告为依据。

二、“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绩效分析

(一)绩效指标的确定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有助于判断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成效,本文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以来的国家级建设项目为依据,提出“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教学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三个一级指标体系,其中教学队伍建设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与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践教学建设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分析过程

1 教学队伍建设绩效分析

高等学校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路径就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制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2003年,教育部为切实提高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组织了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教学团队评选活动也于2007年开始进行。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两个方面。

由表1可知,截止2010年,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共229名。其中以北京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最多,有15名: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均位居第二,有13名: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最少,仅有1名。孤立地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的人数判断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的水平高低有失偏颇,因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与国家级教学名师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呈弱相关(P=0.586)。计算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率。发现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比率最高,每1000名教师中就有6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5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4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复旦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3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南大学等13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1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对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数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表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7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高度相关(P=0.875),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也相对较高,都在0.003以上,这7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前列,属于第一梯队高校。而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9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上高度相关(P=0.921),但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相对较低,都为0.001,这9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后列,整体上比较落后,属于第三梯队高校。但研究发现这9所大学中包括了“985工程”建设的二期学校3所,即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985工程”建设较晚,因此可以剔除这三所大学,其他6所大学属于第三梯队高校。其余25所“985工程”大学(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上呈现弱相关(P=0.453),其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为0.002或0.001,这25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处于第二梯队。

由表2可知,截止2010年,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共306个。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最多,有14个;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均位居第二,有13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仅有1个,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率,发现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比率最高,每1000名教师中就有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南开大学等8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大连理工大学等14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东北大学等8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央民族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只有几乎不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将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这8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数与专任教师数在0.05水平上高度相关(P=0.713),教学团队占专任教师的比率相对较高,在0.004-0.006之间,这8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第一梯队。以同样的方法对其余“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7所大学属于第三梯队高校,其余23所“985工程”大学(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师团队项目的建设则位于第二梯队。

2 课程建设绩效分析

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最基本的单元,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课程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方面。

由表3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共698个。其中以北京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最多,有37个;清华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位居第二,有33个;吉林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位居第三,有2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最少的3所大学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其中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特色专业。

由表4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共1344门。其中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最多,有90门:浙江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第二,有72门;武汉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第三。有71门;北京理工大学与兰州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相对较少,有10门,中央民族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仅有1门,这3所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于后三位。

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在0.01水平上呈现线性正相关(P=0.828)。因此,我们可以将“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在0.01水平上高度相关(P=0.891),因此这10所大学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位列“985工程”大学的第一梯队。而国防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11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在0.01水平上呈现弱相关(P=0.446),但这11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都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的后13名,因此这11所大学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位列“985工程”大学的第三梯队。其余18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则属于第二梯队。

因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的在0.01水平上相关性较弱(P=0.559/P=0.578)。因此对“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单独分析,由表5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共158门。其中以清华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最多,有10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均位居第二,有8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对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其中浙江大学仅有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与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相符。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梯队的划分,依据表5中的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门数而定,前14所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后13所大学位于第三梯队,其余12所大学位于第二梯队。

3 实践教学建设绩效分析

实践教学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我国“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教学与学生科技活动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项基本内容。但因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数量缺失数据较多,且某些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数据与教育部官方所公布的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在分析实践教学建设绩效时不将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包括在内。

由表6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共184个。其中以清华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最多,有9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均位居第二,有8个;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梯队的划分,依据表6中的各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数量而定。由SPSS17.0分析得出,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的平均数为4.72。方差为4.63,说明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波动较小。前8所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后14所大学位于第三梯队,其余17所大学位于第二梯队。

(三)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的整体绩效分析

上述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教学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三个一级指标体系,国家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二级指标,在对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整体绩效分析时,依据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二级指标的梯队排名进行赋值,第一梯队大学赋值3分、第二梯队大学赋值2分,第三梯队大学赋值1分。然后将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二级指标体系的得分进行相加,分数相等则为同一名次,经过7个二级指标体系得分的相加,最终结果如表7所示。

三、基本结论

篇(6)

想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无非从三个大方面出发: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方法和学校的态度。找到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对症下药,弥补改善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相关方法都是一一针对教师、学生和学校方面不足的。

一、优化教师的课程设计

从多数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初中化学老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太过于枯燥单调。依旧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虽然老师讲得很多,学生也没少记,但是教和学仍然难以一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充满创新;教学导入一定要新颖独特,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更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化学很多知识是来源于化学实验,单单靠死记硬背化学公式是学不好化学的。因此,教学不能忽视了实验的作用。实验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学生要对化学这门课改观。不要仅仅把它当做升学的一门考试课而已,它还是一门可以教给你很多受用终身的知识的科目。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学习化学也一样。化学可以带你了解看似普通的空气、水、土等常见的东西,让你明白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烟花绽放如此炫目?会教会你用化学的思维来看世界。再有,化学作为一门实验课,你的学习一定少不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提高你的动手能力,还能帮你强化记忆化学原理。

篇(7)

教师即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观念如果不能改变,改善教学质量也只是空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工作不仅要认真负责更要对学生宽容和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给予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要随着改变,教学备课等相关准备工作也要随之发展完善,要将教学内容与对学生认识相结合,采取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老师要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及时解决问题与矛盾。

1.2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教学的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对教学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不能只利于期末成绩的考核,更多的是要适合学生自身的身心教育和未来发展,普通学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体育院校是培养专一性人才,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合适,学校要安排学生学习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安排,要给予自由选择的空间,否则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会对课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课堂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1.3注重教学方式

1.3.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学院不仅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短期内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未来的长期打算,因而要以此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除了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与体育相关知识的传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则一切都是虚设,而实践脱离理论则容易在实践中防错受伤。

1.3.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产生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古板粗糙乱糟糟的教学氛围只能产生负面效果。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在传授知识时除了解释清楚相关知识要点时,还要通过实践用以演示,并让学生也实践学习,对知识印象加深牢固。在实践联系时可以让学生互助来练习,相互指出正确不正确的地方,通过他人的练习了解到资金的错误。教师亦可以通过游戏或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小团队,每次自己上台讲解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课堂中来,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1.3.3合理的教育评估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现在的教学目的慢慢偏离了轨道,因为考试在中国的教育中地位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考核取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教育的评估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基础上来制定评价标准。要采取综合的评估方法,不可只注重最后的期末成绩,要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期末一次的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成果,只重视期末成绩只会以偏概全;要综合自身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学校不能仅考虑老师给出的片面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评价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成绩不突出但是平日积极主动,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等也是值得鼓励的;定量与定价评估相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8)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的正确的学生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换位思考,先思考希望老师怎么对待自己的子女,再来考虑我怎样对待别人的子女。尽管个别学生有智力差异,要使其达到优秀是非常困难的,但经过我们的教育培养,让其逐步提高达到合格水平,这是可以的。为这些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谋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要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

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及学习方法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其接受信息的情况当然也就有所不同。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差生和优生,在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

课前教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要尽可能多地预见到课堂上的种种情况。从新课的导入、疑难问题的设置、练习题与习题的配备,都要针对中、差生解题能力不强、速度较慢的弱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练习题的配备要以中等生为主线,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提高题则要求优生全做,鼓励中等生选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差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略有提高,优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 实施分层次教学,课堂上仍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广大教师已普遍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搞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要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片面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么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要么练习不停地做。从外观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实际收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差,效率低。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导”,具体体现在启发、点拨、设疑、解惑上。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在“导”上下功夫,能让学生先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让学生先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先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讨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善于质疑。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应强调一方而削弱另一方。

五、作业布置的层次化和考试的多样化

篇(9)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巧优课堂导入,打开学生兴趣大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是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巧优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在无形中打开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大门。以“三角形的特征”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导入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巧妙引导班级学生,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物,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中,巧妙引出“三角形的特征”这一新课题,引导学生积极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发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无形中打开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比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下的“认识小数”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征,结合“认识小数”知识点,科学设置趣味性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并巧妙导出新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认识小数”教学各环节中,确保新课题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

2.生活与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和课堂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科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下的“口算除法”为例,在讲解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巧设生活化课堂问题,比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小明特意去学校附近的蛋糕店给妈妈买生日草莓小蛋糕,蛋糕店还有6块草莓蛋糕,总共18元,请问买一块生日蛋糕多少钱?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题意,探索该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将其和课堂中所学的除法知识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解答该试题,在亲自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除法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围绕解题答案,进一步设置相关问题,比如,小明手中有30元,请问可以买多少块草莓小蛋糕?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深化理解“口算除法”内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以“面积”章节下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实物,向学生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重要知识点,使其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科学理解并记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利用该课题知识,设置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相互交换设置的数学试题,进行解答,深化理解课堂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长、宽、高的基础上,计算物体面积,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篇(10)

作者简介:罗伟华(1983-),男,湖北荆门人,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06-02

作为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电路分析”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抽象、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和掌握的程度极大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电路理论分析和设计综合基础,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有关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也有一些研究。[1-2]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并进行自我评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三步走:预先设定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估、适时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的预设定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教材,[3]首先要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由于“电路分析”的内容比较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程要求也存在一些差异。如笔者所教的学生为一年级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三相交流电这部分内容就不做要求,相量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此外,他们还没有学习如何求解高阶微分方程,对于二阶电路这一部分,就只能做简单的分析介绍。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内容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在听课时容易产生疲劳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保证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动态电路时,介绍电路的充、放电过程时,可以结合空调的制冷/制热过程、相机闪光灯的闪烁等进行讲解。

“电路分析”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都需要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能融会贯通。比如基尔霍夫定律,这是整个电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必须要让学生能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运用。还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如电路中的等效、叠加定理、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等。这些知识点将始终贯穿于电路的学习分析中,如果能让学生把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也就达到教学目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

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应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估和总结,以便改善教学质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实际教学情况

“电路分析”中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其前后有一定的连贯性,这需要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要在讲新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前面讲过的知识点,同时需要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比如网孔分析法,实际上是基于KVL来列写得到的方程组,节点电压法又是基于KCL来得到的方程组。又比如分析动态电路的三种响应,为什么要对电容的电压和电感的电流分析列方程,主要是基于电容和电感的基本性质——连续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能比较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并能较快较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则表明课堂教学情况较好。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对待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问题,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有些课后习题需要学生能独立思考并举一反三的。如果学生能较为规范并及时、准确完成课后作业,表明学生学习“电路分析”的态度较为端正,且能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意味着课堂教学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反之,如果学生的课后作业较为糟糕,抄袭成风,则反映出课堂教学没有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3.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利用课间休息的空隙或课后答疑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堂讲授内容的节奏与方法,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要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师在教学上的不足和特色,也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情况的掌握,并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考察,教师对教学质量可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我评估,并能较好地总结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特点和不足。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更优。

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学效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阶梯效应。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估之后,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力采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或改进课堂质量的主要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课堂教学内容要多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要激发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考虑选取一些生动的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生活中有许多与电路分析理论相关的实例。例如在讲动态电路的三种不同响应时,就可以联系路灯的变化情况来讲解。当路灯接通电源时,路灯并不是立刻达到最亮,而是逐渐变亮,这就属于零状态响应问题。当路灯断开电源时,路灯也没有立刻熄灭,而是逐渐变暗,这就属于零输入响应问题。此外,也可以将许多事例与电路分析理论进行类比。例如,讲基尔霍夫定律时,KVL可类比为大家绕操场跑一圈回到原点,这期间虽然消耗了很多能量,但做功为零。将各种实例不断引入课堂教学中,就能让学生保持兴趣来学习和消化,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重逻辑,轻计算

“电路分析”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教会大家怎么去分析电路,电路分析中的计算都是些基本计算,即电路分析方法才是这门课程的重点,而电路分析中的计算则属于次要部分。要让这些方法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注重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如讲授戴维南定理时,就需要把置换定理和叠加定理的逻辑性讲解透彻,这样学生就易于理解为什么一个单口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在重视电路的逻辑分析上,进一步强调计算,这样就可以把整个电路分析弄得非常清楚透彻。

3.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对比

“电路分析”课程的知识点非常多,但是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各部分的联系,适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联系,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便于理解。如第一章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贯穿于整个电路分析中。第一部分电阻性电路分析中的有关定律、定理以及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后续部分要学的动态电路的分析。通过这种不断的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加深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的理解,也有助于新内容的消化。

4.例题、课后习题的选择要得当

“电路分析”课程中的许多定理,都需要结合例题来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选取例题时,也要尽量有针对性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例题,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例如在讲戴维南定理时,可以先讲解简单电路的等效,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较为复杂电路的戴维南等效。同样,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选择恰当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应该仅仅是课上老师讲解过的题型,还应该包括少量的老师没讲到的题型,这样除了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5.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要求保证教师的讲授质量之外,还要看学生的接受程度。[1]学生的接受程度又容易受到他们的主观情绪的影响,比如对教师的形象、仪态以及教学态度等的主观评价。因此,课后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多一些好的主观印象,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另外,课后的一些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难题,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全神贯注于课堂上,并注重与教师的教学互动。

四、总结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能很好地去掌握,也要求教师在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情况下尽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能使得整体教学质量保持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预先设定教学质量的目标,然后对教学质量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估,最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改进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高质量地完成“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初中物理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通过物理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增加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材得到了不断丰富,物理教材的改革发展为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物质保障。

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依然存在着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为基准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课教学,开展一些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静电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碎纸屑、一些头发、一根尺子,做一个用尺子摩擦之后可以把碎纸屑或者是头发吸引起来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做简单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动手参与探究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采用任务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任务,以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任务教学法,实现物理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任务型教学模式更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设计之前,给学生指明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操作实施的难度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工作任务量,这样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任务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设置生活化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开展自主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利用。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汽车进站后,如果地面比较光滑,即使是关闭了发动机,汽车还是会向前走一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生活化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探究动力,对于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个人魅力相关。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融洽,那么学生都爱这位教师,在课堂中就会和教师愉快合作,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刻板,对学生冷漠,甚至是不尊重学生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活动开展不理想,教学质量必定低下。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