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市场开发规则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市场开发规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市场开发规则

篇(1)

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实质性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理论基础不同。政策性金融建立在市场失灵的理论基础上。市场失灵是西方经济学在讨论公共经济时候使用的概念。它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虽然效率可以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无法通过市场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失业、贫富差别、环境污染、社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因此,需要运用政府的财政机制来克服市场失灵,对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对低收入和无收入家庭进行救济、对环境进行治理、通过制度及其他机制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通过公立和财政资助实行义务教育或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等等。这一切措施,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公平程度,尤其是受教育公平、机会公平、就业公平等等。

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缺失或者虽有市场但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形成。市场缺失是指市场不存在的状况,此时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也就谈不上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未充分形成是指市场虽已存在,但市场机制尚未成为配置资源和决定价格的基础性机制,此时市场的商业价值未有效显示,从事商业运作存在着很大风险,因此,一方面谈不上市场失灵,另一方面,一般的商业机构不愿介入。

对中国和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处于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在国民经济相当一些领域,或者市场还不存在,或者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开发市场、建设市场依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在这些方面,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市场失灵。

立足点不同。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立足点主要有二:一是支持政府的公共产品建设,包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扶困,主要包括对一些特殊产业、项目和地区提供低息乃至无息贷款。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运作的主要立足点是市场开发和市场建设。其运作的先期,由于市场机制不存在或不充分,因此,不具有商业价值,与政策性金融有相似之处;但在运作的中后期,随着市场开发进展,商业价值逐步显示,就展现了与政策性金融不同的特点。

财政支持的重心不同。政策性金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具体表现有二:一是财政资金的贴息。政策性金融运作中,各种无息和贴息贷款,常常由财政资金弥补其运作中的入不敷出和亏损。二是财政投入。政策性金融运作中相当多的贷款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机制运作的财政资金。由于政策性金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所以,一方面它的运作规模常常受到财政资金的供给量限制,另一方面,其运作业绩也常常与财政目标处于一种“说不清理还乱”的情势中。例如,在运作亏损的条件下,财政部门常常追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责任。而导致亏损究竟是原先的财政目标还是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规定,或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无方,常常难以区别。

开发性金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的信用支持,即通过政府信用来增强(或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用能力。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增信”的机制。由于开发性金融机构不依赖于政府财政资金,因此,独立性较强,运作空间也较大。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这些贷款不是那个国家的财政资金,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各种路径借取的,但当这些资金贷给某个国家时,需要接受国的财政提供按期偿还本息的担保,由此,使这些贷款的信用能力增强。

运作机制不同。受财政资金、财政目标的制约,政策性金融运作强烈贯彻着财政机制,不仅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作中明显贯彻着财政机制,而且接受资金的地区、项目和机构也往往将这些资金看作是财政资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运作受财政机制的影响较小,其资金主要由开发性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取向进行运作,因此,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不仅如此,资金的接受者也较多从市场机制角度看待和安排这些资金的使用。

发展前景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发展来解决市场失灵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市场开发和市场建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选择的一种政府介入市场的方式。但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市场运作机构都逐步认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逐步消解,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转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并且根据实践的需要,新设了一些开发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也从原先的“政策性”转向了“开发性”。从这个角度说,开发性金融是从政策性金融脱胎而出的一种政府介入市场的新型金融机构,它克服了政策性金融的缺陷又保留了政府介入市场的机制,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发性金融运作特点

贯彻市场原则。开发性金融以开发市场和建设市场为主要目标,自然就要强调市场原则。这种市场原则的贯彻,不仅表现在开发性金融机构方方面面的运作中,而且要求政府部门、合作方以及市场的其他参与者都共同遵守市场机制的内在规则。例如,贷款需要按期偿还本息,一旦债务方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经协调无效,就应按照市场规则予以处置(包括项目破产清算或机构破产清算)。在不能充分贯彻市场规则的条件下,开发性金融活动不可能有效开发市场、建设市场,其基本功能也就丧失了。

贯彻市场原则的另一个表现,是开发性金融重视商业价值。所谓市场缺失或市场机制形成不充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缺乏商业价值,从事这些经济活动要冒很大的风险,所以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易介入。由于财政机制不可能解决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形成的问题,所以,政策性金融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决定了必须建立开发性金融。

在运作中,开发性金融机构只有能够充分识别风险、评估商业价值、进行金融机制的组合运用,才有可能将不具有或不充分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产业和地区开发成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项目、产业和地区。反过来说,如果开发性金融机构自己都不清楚开发对象可能具有的商业价值以及开发这些对象所应承担的运作风险,它又怎么可能进行市场开发、市场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商业性金融相比,对开发对象的商业价值,开发性金融应更具“慧眼”和“远虑”。

贯彻与财政互动的原则。开发性金融的运作离不开政府财政的信用支持。因为在市场缺失或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的条件下,金融运作风险较大,商业性金融不愿意介入,只有开发性金融能够介入。如果政府财政不给予对应的信用支持,那么实际上是将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同等对待,开发性金融机构就可能因信用能力不足而难以展开相关的市场开发、市场建设活动,甚至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信用风险。

开发性金融的目标与财政目标不是矛盾的,是能够形成协调互动机制的。其内在机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进经济发展是政府财政的一个主要目标。对中国而言,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发展什么?用什么机制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方法就是“建立市场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而开发性金融要“开发”的就是这些对象。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性金融就能够与财政机制互动,即共同开发市场、建设市场、发展经济,实现双赢。

贯彻带动商业性金融的原则。开发性金融在开发市场、建设市场的过程中,随着开发对象的市场运作风险降低、商业价值提高,商业性金融将随后跟进这一领域。这种开发性金融先行、商业性金融跟进的情势,反映了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带动功能。在中国的实践中,国家开发银行的项目贷款和地区开发常常成为商业银行追踪和跟进的先导,这体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带动功能。

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在商业性金融较为全面进入后,开发性金融是否应当从原先开发的项目、产业和地区退出,以体现非商业主导的原则?这恐怕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开发性金融不应与商业性金融成为相互竞争的对手,因此那些已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运作对象应由商业性金融运作。但另一方面,任何市场、任何地区都存在深度开发的问题,这些开发同样存在各种非市场风险,存在缺乏商业价值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性金融的开发活动把市场向宽度、深度和厚度“三维”空间拓展。但如果开发性金融机构不清楚已具有商业价值的运作对象的情况,又如何能够具体详尽地弄清市场的“三维”空间在哪里,从而展开开发活动?

贯彻非竞争性原则。开发性金融以开发市场、建设市场为己任,需要承担相当多的非市场风险,因此,不应选择竞争性原则。贯彻非竞争性原则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具有较高程度的惟一性。如果一个产业领域中同时存在两家以上从事同一业务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就可能形成某种业务竞争,贯彻商业原则就难以避免,“开发性”将在这种商业竞争中丧失。从国际社会看,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都是具有较高程度惟一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运作中一般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正面的市场竞争,因此,在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优胜劣汰、彼此收购(或资产重组)等问题。三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彼此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在一些国家,针对具体的项目、领域和地区的市场开发,可能设立业务职能不同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但这些开发性金融机构彼此间有着明确的业务边界,因此,不直接展开市场竞争。

开发性金融的这些运作特点,决定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和运作发展的前景。

积极推进开发性金融发展

经过国家开发银行的努力,中国开发性金融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受政策性金融思维的影响和与此对应的相关政策影响,开发性金融的发展还是初步的、受到诸多限制的。要积极推进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

正确认识开发性金融的地位、特点和功能。开发性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对它缺乏了解。迄今,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或者金融实务部门,深入研究和准确认识开发性金融的人还不多,不少人还把它与政策性金融混淆,或者认为它只是政策性金融的另一种提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并进行广泛宣传,以形成共识,为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创造基本认知条件。

篇(2)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11-0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庆油田”),是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家控股特大型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生产保障、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矿区服务等业务板块,具有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综合一体化优势。多年来,大庆油田在加强勘探增资源、精细开发保稳产的基础上,立足本土走出去,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稳油增气、内外并举,探索出大型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一、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背景

经过多年走出去创业的探索与实践,大庆油田海外业务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和壮大阶段,目前正在规模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向效益发展转型。在面向全球谋发展的今天,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海外业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于适应国际油气资源环境和形势,突破海外业务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平稳推进海外业务发展转型起到积极作用。

二、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大庆油田主营业务开展还没有面向全球,海外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离不开油田的整体支持,暂不适合开展自成系统的独立运作。目前海外业务的组织架构适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决策链条尽量简化高效,实现责权利对等统一。经过综合考虑,采用公司“总部集中+”专业化管理模式,海外油气业务实行直线式管理,非油气业务实行矩阵式管理。为此,推进过程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集中管理,分部经营。大庆油田统一管理海外业务总体布局、品牌建设、财务税收和公共平台;专业公司对海外项目市场开发、生产作业、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独立经营,确保将海外业务做优做强。

第二,权责对等,主体明晰。大庆油田从推动海外各业务发展角度出发,突出经营主体明晰和责权利对等,集中解决海外分公司和专业公司间矛盾和问题。海外公司有对海外项目监督、协调的权力,并履行公共服务的责任;专业公司对海外项目有从市场开发到经营运作的自,并承担市场开发指标等相对等的责任,实现放权、提效和监管相结合,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

第三,前线精干,后台服务。大庆油田层面,精干前线海外公司机构及人员,突出国际工程公司后台服务,实现公共资源的平台化服务和扁平化管理;专业公司层面,精干前线海外项目部机构及人员,突出专业公司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实现海外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第四,合规经营,规范运作。大庆油田遵循中国石油境外投资的有关规定对海外机构进行设立、合并或撤销,并符合所在国法律法规;海外公司按照所在国法律法规,进行财务核算和纳税管理;专业公司和海外公司依靠合同法律关系约束经营行为,并形成规范的合同链条。

三、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实践

大庆油田坚持市场导向,大力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在分与合的实践中改变规则,适应市场,在集约统筹、专业管控中积极探索,寻求答案,调整构建海外业务产业化发展格局,形成了集“大组织”“专管理”于一体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组织新格局,实现系统的最优化配置。

(一)逐步构建综合矩阵管理模式

1.总部管理模块。总部管理模块包括市场开发部及机关职能部门。市场开发部作为海外业务的统一管理部门,主要履行海外市场规划、海外业务考核、海外项目监督、油田品牌建设、境外合同管理和公共关系维护等职能。

2.海外支持模块。海外支持模块包括国际工程公司及海外公司。国际工程公司作为大庆油田海外业务后台服务中心,主要履行项目经济评价、项目支持保障、商务法律支持、国际运保支持、海外公司资质维护、海外物资保障等职能。海外公司作为大庆油田海外业务前线服务平台,是大庆油田在所在国的正式派驻机构。

3.业务经营模块。业务经营模块包括专业公司及所属海外项目部。专业公司是油田海外服务业务的经营主体,依托油田层面提供的海外公共平台,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承担油田海外服务及产品业务的市场开发、项目运营、物资采购、生产作业工作,并为油田海外油气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增产项目提供服务保障。

海外业务矩阵式管理模式,总部管理模块和业务经营模块的垂直管理是经营线,总部管理模块和海外支持模块的横向协调是服务线。

(二)推动海外油气业务垂直管理

1.加强对海外油气业务的技术支持。油田内部研究资源,特别是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院、工程建设设计院和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对海外油气资源评价及开发方案编制进行技术支持与服务。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具体组织和实施海外油气资源评价及开发方案编制。

2.加强对海外油气业务的服务保障。各采油厂作为海外油气业务对口支持和保障单位,为海外油田合作项目生产运行提供管理支持、输出经验和人才保障。各服务单位对海外油田合作项目产能建设和生产作业提供服务保障,协调推进项目运行。

(三)落实海外非油业务管理权责

篇(3)

    一、国内旅游文化市场现状

    城市旅游文化市场的开发旨在改变n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对很多城市而言,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个看似老套却又很有成效的办法。2003年因为张艺谋在桂林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的市场效应,

  秦皇岛市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人文底蕴丰厚。北戴河是

    3.政府政策分析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既是旅游业发展模式,也应成为旅游文化市场开发的主导思路。秦皇岛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对旅游业进行了支持。在宏观决策层面,秦皇岛市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和刺激旅游业,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多次以政府名义组织大型活动,近些年开展了’l旅游大棚车”活动宣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在地方管理层面,秦皇岛市根据各县区情况制定了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将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了包括外事、工商、物价、计划、交通等在内的领导协调机构,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行业管理层面,秦皇岛市通过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引导行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向,建立了旅游市场规则,建立执法队伍(旅游稽查大队)进行市场监督,组织行业性的市场促销,宣传旅游地形象,开拓客源市场,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了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等。

    三、秦皇岛市开发旅游文化市场对策分析

    1.打造富于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旅游文化产品作为艺术产品,因观众的口味不同,爱好不同,感觉也不一样。但是,一台好的演出,仍然可以达到”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目标。因此,秦皇岛市在开发旅游文化市场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在主题定位上要注重文化性,能够展示秦皇岛地方文化,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让游客感到耳目一新。在内容卜注重娱乐性,要好看,既要有传统的表现手法如舞蹈、杂技、武术、魔术等,又要有现代科技元素,欢快、热闹、幽默、雅俗共赏,使多数人喜闻乐见。在形式上注重专业性,同时要适当增加参与性、互动性,满足顾客的表现欲。除此之外,面向市场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是旅游文化市场开发致胜的法宝。

    2.旅游文化产品与旅游市场接轨

篇(4)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水平的飞速发展,篮球运动已进入一个高度职业化、商业化时代,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篮球运动已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已上升为一项高度商业化、职业化的体育产业。

篮球运动水平是篮球商业价值及市场开发的前提,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至今几十年,水平具有很大的提高,喜欢此运动项目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和篮球相关的产业也相继产生。在我国较发达城市就明显将篮球相关产业列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来源。

一、篮球发展的商业价值

1.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

在一些欧美国家,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对于国家经济框架的构成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篮球运动在整个经济舞台中所占有的份额也迅速增长。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篮球王国,1984年NBA的总收入为1亿9千2百万美元,到了1995年NBA的总收入为130亿美元以上。目前美国有29个高水平的职业球队,400多名职业球员支撑着每年20亿美元的产业。由此可见,在当今经济活动中,职业篮球的细胞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包容了篮球运动对其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因此,在职业篮球中,无论是篮球比赛还是球员自身都成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他的运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只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而在职业篮球的经济活动中,最能体现商业价值的主要是职业篮球俱乐部,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身价和年薪,以及职业篮球联赛。

2.篮球俱乐部的价值

职业篮球俱乐部是人们经营职业篮球的基础,在职业篮球已成为商品的情况下,俱乐部要想立足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美国的四大职业体育联合会中大约有93名老板,而篮球就有5大老板如表。

美国的五大篮球老板社会资产价值表

从NBA篮球联赛实际情况的可以看出,其俱乐部都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实力的雄厚与否将会极大程度上决定俱乐部所拥有的球队在联赛中的地位。从NBA各俱乐部的经营运作来看,他们的经营思想、经营途径、经营范围,以及经营技巧与经营手段,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NBA的比赛氛围有着十分明显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观众观看比赛,除了欣赏运动的精彩表演外,场内组织的各项活动对观众也有极大的吸引力。可见,提高比赛质量和扩大时常经营是NBA同时并举的两件法宝。

3.职业球员的价值

在职业篮球中,球员自身也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NBA是美国三大职业运动协会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价值越来越强,任何一支球队的比赛都是为了金钱而拼搏。NBA走红的球员,名利双收居多,于是不少人都看上打篮球这个行当,年薪收入至少是20~30万美元。各职业队的主力球员年薪收入可达到60~70万美元,而超级巨星的年薪收入则高达百万美元。

然而,职业球员要想在市场上流通,就必须具有自身的价值。职业球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们高超的技巧,卓越的技能,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应变能力,将NBA联赛表演的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这主要取决于球员的自身能力,观众的喜爱程度、俱乐部财政实力和转会市场的兴衰。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身价和收入是体现职业篮球商业价值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里,球员的身价普遍较高。

4.职业联赛的价值

最能体现篮球商业价值的要数NBA的职业联赛。NBA总裁斯特恩认为,NBA职业联赛是遍布世界的大生意,斯特恩把电视转播和新闻报道列为第一位。在1997~1998年赛季中,就有180个国家和地区用41种语言向全世界转播NBA的职业联赛。是电视把NBA的联赛送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不计其数的报纸杂志使人们对NBA有更多的了解。其次,从NBA职业联赛的比赛制度和比赛规则而言,他是保证NBA沿着精彩激烈、健康和正确轨道发展的法规。他在赛季的变化、参赛队伍的变化、选秀轮次和选秀方式的变化,以及竞赛规则的变化等方面,始终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调节的作用、规范和制约的作用。

二、篮球市场的开发

1.市场经济充分发展

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运动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的产物。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篮球劳务服务才能真正地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品交换的原则上才可以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使其价值的体现 不仅是门票收入,随着商品价值的不断开发,由比赛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会通过广告、电视转播等方式转化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2.生产社会化和体育社会化程度扩大

体育社会化最终决定于生产社会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扩大,体育作为提供劳务服务的独立部门逐渐形成。当篮球运动参与商品交换的频率逐渐加大,并从社会获得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产业。篮球市场既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篮球运动本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篮球运动潜在市场的扩大

没有众多的篮球运动爱好者,就没有众多的观众和球迷,也就是没有篮球市场,因而大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和业余篮球竞赛的广泛开展,是篮球市场发育的前提条件。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使得花钱观赏或参与篮球运动成为可能,为篮球市场的广泛开发提供了机遇。强烈的竞争意识,赶超意识、民族自尊心和对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的领悟,是影响篮球市场的社会心理因素。

4.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的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电视机的普及、卫星通迅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职业篮球的影响成倍扩展,全世界的篮球电视观众和篮球爱好者成为篮球市场的顾客,为篮球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极为雄厚的购买潜力。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传真调制器和专用软件武装起来的职业篮球队,把NBA职业联赛变成了移动计算机的实验台。科技在体育上的应用,已成为体育获得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篮球商业价值的发展契机及对其市场开发产生的效应

高水平篮球竞技运动的观赏性、趣味性、艺术性能够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富有魅力的精神享受,使篮球竞技技艺和篮球比赛能够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

发展篮球的商业价值与市场开发是不可分割的。发展了篮球的商业价值就为其市场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篮球市场的开发就必定带给篮球经济的上升,所以说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群体。江西南昌篮球商业价值处在比较落后的时期,从职业化和电视转播,以及俱乐部营业都不存在,其市场也就没有开发。当江西南昌篮球商业价值发展了就必定带动起各种联赛的较量,从而引电视转播,各俱乐部也相应产生等。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体育引发的商业价值,从而就会利用这些商业价值对其有目的的开发其市场,这就是商业引发的市场开发。而当市场开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相应的各种广告等之类的附属篮球商业产品,从而提高篮球发展的商业价值。当南昌篮球商业价值得到一定的发展其运动的技术水平也就相应提高,从而使其参与其中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也为其市场开发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让此运动永远存在,而且其运动寿命也越来越长,从小到老都有对经济的提高,而所开发的对象也就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赵国华:我国篮球运动中职业化道路的影响因素初探[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院报,1997

[2]沈文益:世界篮球与NBA[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行业是国家支柱行业,但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整个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针对目前的经营开发工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总体策略方面

建立市场开发策略要与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以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划为前提。企业的总体战略发展包括,企业的远期和中期目标、企业的整体产品市场和定位、企业的形象定位等。

市场开发战略首先应对市场进行分析,市场分析包括市场背景分析,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策略规划,区域市场开发等方面,制定市场开发策略首先要对公司自身实力进行整体把握,企业的市场经营开发策略也要与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例如开发大项目、精品项目、开发联营项目等方面

施工企业要对区域市场规模、企业集中度、拥有特级、一级资质企业数量,各个专业市场业务等分支量,进入退出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出现的工程项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影响企业市场开发的因素进行决策。

在对战略规划时,不能盲目的将简单的将产值、利润、市场占有率、施工面积等指标当成战略目标,不能盲目的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不能以眼前利润为导向,为了一时的利润而涉足自己不熟的热门行业,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时间。

市场开发策略的制定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搜集竞争方资料,认真分析对方的经营开发策略、背景关系、市场行为。了解对方的销售团队的人员构成、历史成绩,为将来竞争做好准备。

二、基础工作方面

要拓宽信息渠道,广泛收集国家、地方和相关领域的投资规划、政策和有关信息等,及时分析和归纳整理。进一步完善投标资料库,加强有关商务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营销组织与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营销组织能力和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认真实践“域、钻、精、营、合、信”的经营六字要诀,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密切了与各方面的沟通联系。建立和完善投标项目风险评估办法,强化标前评审、经济与风险分析和项目投标施组前期评审,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

三、投标策略方面

1、投标策略方面

首先要了解招投标的法律,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如当地形成的规则,当地的法规,当地的习俗等。收集和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料,例如关于工程项目的范围、性质、筹资额和投标费用、当地的施工现场条件,标价计算资料,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势与劣势所在,以往的投标情况等。

在投标竞争中要不断的研究和修正策略,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

(1)选择合适的项目投标,对已经获得招标信息,慎重做出投标决定。

(2)投标报价涉及多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和情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认真研究投标文件对图纸和规范以及当地的市场价格和机械设备的变动价格等进行分析,以便灵活的调整自己的价格。

(3)研究招标项目的特点,根据工程类别、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报价策略,研究工程的性质和特点,按工程量变化的趋势调整单价,制定合理的价位区间,最后根据投标经验确定投标价。

(4)认真参加现场考察和标前会议,针对招标文件中出现的差异进行提问。

(5)合理使用辅助手段中标,如采用技术交流,许诺优惠条件,选择合适的投标人,均是投标的辅助手段。

2、报价策略方面

(1)在投标准备工作中,应浏览招标信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项目投标,与发包人沟通,为中标创造条件,研读招标文件,确保投标书实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分析单价构成,做好投标报价质疑准备。

(2)投标机会分析,主要是招标项目基本情况分析,企业自身情况与竞争对手的分析,业主与评标办法分析等方面。

(3)在确定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分析中,应该进行初步报价的静态分析,即分析分析供货商和分包商的价格,分析单位工程用工量和用料量,分析各项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利用经济指标宏观审核报价的合理性等。

(4)提高投标报价能力的方法,有建立企业定额、造价人员的培训、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法。

(5)投标报价策略的类型包括生存型报价策略,竞争型报价策略,盈利型报价策略。主要的报价技巧有不平衡报价法,突然降价法 ,计日工单价的报价,多方案报价法,先亏后赢法,许诺优惠条件等一些报价技巧,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四、市场开发方面

1、建立市场经营开发体系和专业经营队伍

建立市场经营开发体系和专业经营队伍,搞好区域化经营,应建立由各专业工程师及业务人员共同组成的经营开发队伍。

为了建立集团公司在大型企业基建市场的竞争优势,改善产品结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培育和维护对公司的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市场,对于经营开发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经营的理念指导下,各区域负责人除了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外,还要掌握联营分包,劳动力市场资源以及一些其它社会资源。各区域与公司总部要做到信息和关系资源共享,公司可以组织年度会议提供交流经验机会。

在构建企业市场经营开发队伍时,要注重对员工素质的考察。定期开展培训,聘请内外部专家从专业知识、营销技巧上提高开发经营人员综合素质。

2、规范企业市场开发制度流程

营销经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探索挖掘,然后由专业分析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判断并且召开会议,主要确定工程项目是否能够达到公司盈利要求;是否属于对公司开拓市场区域、业务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3、开发维护客户关系、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客户关系的管理维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尤为重要。设立专门的客户、供应商、分包商、设计院、监理商和工程咨询单位的信息档案资料,在项目前期,通过客户拜访活动探求客户项目意向,在项目在建过程中协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协调沟通,及时反馈项目意见。当项目结束后,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寻找进一步工程项目合作的可能。

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沟通,使政府对企业业务动态加深了解,根据政策法令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应对当前激烈的竞争,获取长久竞争优势,需要在市场上寻找战略伙伴。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与大业主建立战略联盟,进行长期项目合作。

4、注重市场宣传,推广企业品牌

施工企业市场宣传和品牌推广对于施工企业市场开发至关重要,使专业杂志、网站、企业内刊可以成为企业市场宣传的窗口。

五、区域化经营管理及创新方面

篇(6)

1 引 言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是用友集团推出的一款面向职业院校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平台。VBSE以“把企业搬进校园”为理念,从现实社会中抽取不同形态的企业组织特征,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包括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的企业、部门和岗位的模拟,将职业院校理论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训实践统一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运营,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统一契合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受到职业院校的普遍青睐和欢迎。

在VBSE中,虚拟制造企业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是VBSE实训的基础和根本。虚拟制造企业核心业务之一就是MRP(物料需求计划)制定。

因此,研究和分析MRP制定的影响因素,是推动VBSE虚拟制造企业的发展,进而保障VBS实训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策略。

2 VBSE中MRP影响因素分析

在VBSE中,MRP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产品结构的具体特征,将主生产计划具体分解为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件及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确定自制件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日期,采购件及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采购日期。

根据MRP工作原理,结合VBSE虚拟环境的具体要求,VBSE实训者要综合考虑VBSE的运营规则、主生产计划类型、市场供求关系、产能结构以及童车BOM(物料清单)结构等资源因素,来统一制定实施MRP。

2.1 运营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BSE运营规则是VBSE实体存在的基础和根本。一是销售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销售活动进行了规定,包括广告投放、市场开发、合同签订等内容;二是采购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采购进行了规定,包括采购原材料品种和数量、时间、是否可自主采购等内容;三是仓储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下的库存管理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仓储库存类型、类型、规格等内容;四是生产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生产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厂房、生产设备、产能等内容;五是人力资源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公司的员工配置、工资标准及核算、员工招聘与培训等内容;六是财务规则。主要对VBSE实体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财务会计活动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方法、筹资规则、账簿设置与会计核算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2.2 主生产计划(MPS)

在VBSE中,VBSE实体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来确定企业生产的童车类型。主生产计划的产品类型包括:

一是经济型童车。虚拟环境下,经济型童车是企业成立初级阶段生产最多、市场需求最大、技术含量相应较低、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的一款童车。

二是舒适性童车。与前者相比,舒适型童车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市场需求也逐步释放、产品性能得到一定改善,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童车,是经济型童车的更新换代产品。

三是豪华型童车。与前两种童车相比,豪华型童车市场定位为高端客户,无论从价格还是产品性能等各方面都有全面的提升。

2.3 库存信息和物料清单(BOM)

在VBSE中,MRP制定要考虑的库存信息包含实际库存量、在途数量、期初库存数量、安全库存量、可用库存,它们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可用库存=期初库存+在途库存-安全库存。

在VBSE中,虚拟制造企业可生产三种童车,每种童车都有相应的物料清单。如经济型童车由经济车架、车篷、车轮和经济童车包装套件组装而成,其中,经济车架由钢管和坐垫加工生成。

2.4 生产日期

在VBSE中,为了厘清和推进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VBSE实训平台设定了若干虚拟的生产日期。一般情况下,以一个虚拟月为一个运营周期,每个虚拟月设定三个时间段,包含期初、期中和期末虚拟日期。这既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管理的时间要求,也符合实训的目标和意义。在VBSE中,MRP制定要严格按照虚拟日期进行。

2.5 市场供求

在VBSE中,有关市场供求的变化信息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市场分类。VBSE将童车市场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四个大区,每个市场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童车类型都有需求,且需求是变化的;二是市场开发。VBSE中市场订单的取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童车制造企业若想获得市场订单,需要进行市场开发,VBSE中以“投放广告费”来表示获取童车的市场订单;三是市场预测。市场预测是关于产品市场需求预测的可参考信息,包括各市场、各产品的总需求量、价格等。在VBSE中,市场预测由“政府”。

2.6 车间产能

在VBSE中,MRP的制定要受到车间产能的限制,而车间产能的制定则要依据企业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基础数据来进行制定。

一是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指企业各项自制件的加工顺序和在各个工序中的标准工时定额情况,也称为加工路线,是一种计划管理文件,主要用来进行工序排产和车间成本统计。

二是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指的是直接改变物料形态或性质的生产作业单元。工作中心的数据是工艺路线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运算MRP、能力需求计划的基础数据之一。在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基础上,童车制造企业作出企业的产能报表。

3 思 考

在VBSE中制定MRP,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到VBSE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一是主生产计划中,生产产品类型受到限制,VBSE中限定只能生产三种童车;二是市场预测主体单一,VBSE中限定“政府”有权利市场预测,与现实情况有出入;三是企业生产日期非连续性,VBSE中一个月只设定三天生产日期,与现实情况有出入;四是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周期统一设定为一天,这有悖产品生产周期的一般性规律。但是,从实训角度来讲,将MRP制定放置于虚拟的商业环境中,本身就是实训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将极大提升实训质量和丰富实训内涵。

参考文献:

[1]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9).

[2]鲁彦彬,李海波,金巨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1).

[3]肖良,张英彦.经济管理类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5).

[4]张淑玲,黄启.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

[5]曾惠玲,贺嫦珍,钟晶灵.独立学院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现途径的探索[J].统计与管理,2014(1).

篇(7)

一、矩阵式管理在核电市场营销中的研究背景

在当前阶段,国家对核电发展布局和节奏进行总体把控,项目入规和开工时序竞争激烈;核电安全性门槛提高,内陆核电政策趋紧;地方政府对核电的态度趋于谨慎。这些新形势,对核电企业市场营销带来巨大挑战。组织决定性能,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架构。企业营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营销组织的合理性。笔者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核电企业A公司市场营销组织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当前市场营销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基于矩阵式管理的市场营销组织优化建议。

二、A公司核电市场营销组织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核电发展相对缓慢,在何处建核电、由谁建核电,是国家战略,基本由中央政府决策,因此,核电企业无需市场营销。在此背景下,公司核电市场营销更多依靠高层公关。为支撑各地高层公关,公司在全国重点涉核省份设置代表处,该营销组织为典型的“地区型”组织,代表处主要职能是信息传递及关系维护,各代表处为实体机构,均设总代表、市场开发主管和综合主管等岗位。福岛核事故后,外部竞争形势加剧、客户范围变广,原有营销组织模式暴露出三大问题。

(一)“闭关自守、各自为政”,有限资源无法有效流动一方面,在直线职能式的部门化运作方式下,每个代表处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公司”,代表处独立运作使有限的资源受到禁锢,为留住关键人才、核心资源,每个代表处都竭尽全力抢夺资源,导致优质资源在公司范围内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另一方面,如A公司需在新的省份开设代表处,就要重新对各种资源进行准备和部署,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管理难度。此外,各个代表处各成体系,难以实现有效的经验反馈。

(二)“听得到炮声,却呼唤不到炮火”,组织协同效率低下一方面,各代表处身居一线,直接与省、市、县、乡和村打交道,掌握客户需求及竞争对手最新动态,但受制于原有组织模式,代表处协调、调动各方资源能力有限,只能将信息反馈至其上级组织。另一方面,负责在北京协调部委工作、申报项目的部门,在与部委沟通推动工作时,需要项目所在地代表处的“炮弹”,却因管理链条长,难以直接指挥代表处。

(三)“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无人对最终结果负责国内核电新项目开发已进入相对长期的厂址经营与项目申报阶段,拿到厂址开发权,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申报项目。当前组织模式下,代表处负责与省、市沟通获取厂址开发权,在京部门负责与国家部委沟通推动项目申报,而最终项目能否成功落地,没有人能够真正承担起责任。从笔者分析看,A公司的市场营销组织,无论机构设置、授权体系还是激励机制,都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无法适应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必须进行一场组织变革。

三、公司核电市场营销组织优化分析

笔者介绍了A公司现有市场营销组织运作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运用组织相关理论知识,提出A公司营销组织优化的思路和框架。

(一)组织优化的指导思想

市场营销组织优化的基本原则。第一,战略导向。组织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成事,因此组织优化中必须聚焦组织战略,以市场开发的最终结果为导向,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在组织设置中,与承接组织战略相关性小的机构要尽量精简,与承接组织战略直接相关的机构要保留、强化、优化,并优先配置资源;第二,高效协同。核电市场开发涉及面广,上至国家部委、下至省市县乡,紧靠个人或单个机构,无法打开局面,必须打通市场营销团队与职能机构的联系,形成彼此穿插、密不可分的高效协同关系,才能形成合力,寻求业绩突破;同时,必须让优秀且紧缺的市场营销人员资源,高效流动,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避免资源板结,人为造成资源浪费;第三,以人为本。对于市场营销工作而言,其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是人,为激发人的创造性,应注重柔性管理及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压平层级制,下放决策权,让每个组织成员或下属单位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提供人尽其才的组织机制。

(二)组织机构优化举措

根据上述分析,A公司要按照上述原则,打破原有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构建前后台、一体化、矩阵型和集约化的运作机制,使资源高效流动,强化组织协同。1.实行一体化、前后台运作。将A公司市场开发组织合并,成立市场部,实现市场开发前后台一体化运作。前台,结合A公司业务布局,在各重点省份设置的代表处。前台承担市场开发的主体责任,负责业务抓总;定位为前沿作战部,通过团队作战,统筹各类资源开展省市县乡工作,实现项目目标。后台,是根据职能不同设置的若干个处,承担专业化能力建设的主体责任,实现集约化、专业化;在司令部统一指挥下,协调各类资源开展国家、省部级层面工作。前台岗位挂靠在后台,人员由后台统筹调配。前后台分工协作、资源统一调配的机制,有利于精准执行和专业化能力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并有效降低运作成本。2.引入两级矩阵,实行矩阵式运作。鉴于核电市场开发的周期性、阶段性特点,以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项目组织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因此,A公司需结合各区域代表处统筹管理和阶段化推进的需要,建立起高效精干的扁平化组织,引入“两级矩阵”,形成矩阵式柔性组织结构。“两级矩阵”是大小矩阵的组合。大矩阵由项目总(总代表)与项目开发、项目申报、公众沟通、市场协同、技术管理以及综合计划等各前台业务经理组成。通过大矩阵运作,项目团队中各业务经理在项目总带领下,围绕共同目标,打破职能壁垒,形成紧密整体。小矩阵由前台项目开发、项目申报、公众沟通、市场协同、技术管理和综合计划等业务经理与后台各职能处内部确定的相关专业经理组成。通过小矩阵运作,使前台市场开拓和后台专业化能力建设得到有机统一,后台在对前台进行技术支持的同时,充分吸取以及整合前台经验,提升专业化能力,并在多项目间共享。“两级矩阵”的运作模式,能带来如下优势:公司市场营销团队建立起“集约式、项目式、矩阵型”的组织管理模式,明确了后台职能处与项目团队的定位与关系,确立了项目团队的组织与运作基本规则,使项目团队和职能处形成有机整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运作效率,将多个代表处对关键优质资源的刚性需求转化为柔性调配;前后台统一协作、资源统一调配的机制,使资源能在不同代表处间有序地流动起来,优秀人才总能适时调整到最需要他的区域,公司有限的人力资源也能在各代表处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从而有效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矩阵式管理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开发、项目申报和公众沟通等专业化能力,职能处作为后台,能集中精力进行技术攻关和能力建设,同时又能通过小矩阵运作,使市场开发与技术研究得到有机统一,在对代表处进行技术支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在多项目运作过程中,职能处又能充分起到技术枢纽的作用,将良好的运作经验在代表处间中进行共享。

篇(8)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主要是指举行体育比赛、体育表演时,允许他人进行电视转播,主办方会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英国,电视转播被第一次应用于足球。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视转播也推广到其他体育赛事,在1984年奥运会以前的电视转播盈利有限,随着奥运会商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奥运会电视转播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国内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市场开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时候非常好的比赛在国内的电视台中出资并不高,和国际上差几十倍,有时电视台甚至无利可图。

一、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的现状

在我国,各级电视台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是一个事业单位,这和国外商业电视台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目前在国内的省级台中,大约有一半的台开辟了专门的体育频道,这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比较大的体育频道;而另一半的台或是开辟了文体频道、或是开辟体育旅游频道、或是开辟了其他有体育栏目的频道。尽管我国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的开发进程迅猛,但迄今为止我国除少数个别项目之外,大多数大型赛事的电视转播权仍未能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销售出去。但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竞技体育感召力不断扩大、电视业日益发达、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热门赛事转播权价格仍呈上攀趋势。

目前,根据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化的程度,我国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市场处于指令性公益模式、自产自销模式、准市场模式的共生期。

(一)指令性公益模式。指令性公益模式是指体育赛事转播行为不是商业性的,而是为满足政治、文化等宣传的需要而以行政命令为导向的公益性转播。它是在赛事转播市场还未形成的前提下,为了政治和社会公益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转播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二)自产自销模式。自产自销模式即将电视转播机构作为职业俱乐部的主要赞助商,凡是涉及该俱乐部的赛事,电视台便以自产自销方式对赛事进行转播。在这种模式中电视台的赞助等于买断俱乐部的一切无形资产。从现代市场营销角度来看,这是为了扶持和培育竞赛表演市场,但这只能是向市场经济运行过渡的一种模式,不能维持太久,应随市场的发展而顺势转型。

(三)准市场模式。准市场模式是指在我国宏观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一些市场效应相对较好的赛事转播进行商业化运作,逐步形成赛事转播市场的基本雏形和框架。这种模式虽然其转播价格并不能体现该赛事转播权的真正价值,但这是为赛事转播真正走向市场而跨出的坚实而有益的一步。

二、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国内各电视台出资在国际上购买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

播权时是严格遵循知识产权的,因为国际上对此有着严格而具体的统一规定。但是,在国内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上,举办方基本无权可言,有的时候甚至要出钱请电视台转播体育比赛,买卖双方出现了错位。近年来,国内有关方面人士虽然极力推进电视转播市场的发展,但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 缺乏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权的配套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与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权有偿转让最贴近的条款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的第四节第四十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除此之外,再没有制定有关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权有偿转让的其它法律文件。

(三)电视台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很多电视台的体育经费是固定的,体育转播期间的广告收入并不由体育频道支配,导致体育频道在购买体育电视转播权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其次,有些电视台,其全年广告已被某家公司买断,那么他在处理购买转播权的问题时,会更加慎重。因为买再多的节目,广告费也是固定数。另外,国内电视台还带有一定“垄断”性,往往一个地区只有一家电视台,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市场开发。还有就是ESPN的竞争,许多地方电视台购买了ESPN体育电视网的节目。

(四)体育赛事运作水平和层次不高

国内的体育赛事由于缺乏一定市场开发或营销,使得社会的影响力不高,有些赛事的实际水平也不是很高,观赏性差,很难有电视台感兴趣。我国体育赛事还没有像NBA、意甲、温网等名牌产品,体育机构认为自己的比赛是产品,电视台必须花钱购买,而电视台认为体育产品质量低劣,电视转播是提高了体育赛事产品的社会影响力,需要获得报酬。于是买卖双方出现了错位。

三、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的一般策略

(一)加强电视台和体育组织部门的协调合作

电视转播权是体育赛事价值的延伸,赛事的价值越高,赛事转播的价值也越高。要逐步加强电视台和体育组织部门的协调合作,只有把双方的利益放在一起,才能有共同的目标。体育部门可以和电视台采用广告分成的方法来合作明确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中双方的直接的权益。媒介机构和体育部门应遵循国际惯例,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有步骤地进行相互之间的协商与配合,共同积极的进行体育传播市场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中国体育传播市场潜力,形成一个稳定、规范的游戏规则。从长远来看,这既利于媒介机构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是一种双赢的发展之策

(二)加强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构建合理的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竞争机制

体育赛事的组织者把赛事搞好。只有赛事精彩了,电视台才有可能出钱购买转播权,赛事主办者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事办好。努力提高赛事的市场开发力度。应当构建合理的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的竞争机制,倡导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刺激体育传播产业的发展是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市场的必然;考虑各地方电视台的承受能力,按照市场规律确定市场价格,以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三)加强行业规范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正在走向市场,竞争已经开始,但也确实存在着能否被推向市场,以何种形式推向市场,电视转播权的价值又如何确定等问题。对此,给予一定的规范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任何一个市场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有一套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因此,对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有偿转让应权责明确,利益分配均衡,依法经营。借鉴国外的做法,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可通过招标来确定其买主和价值。体育组织机构要明确与各种体育媒体相关的经济关系,明确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真正搞好体育赛事电视商业转播有偿转让的商业开发。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石 磊,张 立.国际上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经营与销售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1999,(4):35-37.

[3] 张 立,石 磊,等.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6):40-42.

[4] 翁 飚.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3):45-47

[5] 邹玉玲.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营销策略[J].体育学刊,2001,(3):10-12.

篇(9)

1.组建公司:(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什么?)

全队分为三个小组(或者更多),成立三家公司并为本公司起一个名字,选出总经理、财务总监、保安队长;每个公司设立自己的各职能部门(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安保部)。财务部、安保部人员不得进入市场

每家公司有5千万的启动资金,启动资金不能透支。公司的财务是独立核算的。

重点提示:每家公司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你达成目标。

2.利润点:

1:成功开发市场:第一个成功开发市场得到3倍于启动资金的利润,第二个1.5倍。第三个0.5倍

2:同行业之间的交易:成功后的公司没有进入市场的必要了,可以和其他公司发生交易已得到更多的利润

3.如何开发市场:

在b区域有一片空白且巨大的市场,目前有三家公司已经瞄准这块“肥肉”;市场情况是、b区域有29张卡片,每一张卡片代表着一个数字。将所有的卡片按照1—30顺序排列完成视为市场开发成功。(每家公司进入市场后只允许两个人去拿卡片,其余的伙伴可以提示、记录、沟通,但是不能触碰卡片,一旦违规市场管理员将对公司处以相应的罚款;如有公司严重违反市场规则或者进行恶性竞争市场管理员有权利冻结该公司的启动资金)

4.如何进入市场以及进入市场的时间:

项目分四轮。各队每一轮分别进入市场,每一轮都会以竞标的形式进入。每一轮会根据市场情况都会有一个最低竞标价。竞标金额不得低于竞标底价。每十万元为一个单位竞标金额高的先进入市场(当投标金额相等的情况下,找到各公司的职员让他们用简洁的话描述一下自己公司的优点,描述较好的一家公司首先进入

),进入市场的的时间在基础80秒的情况下上下浮动(浮动的标准是个公司的竞争意识和状态:积极竞争会得到更多的时间,消极竞争会失去相应的时间)。

5.其他补充规则

每一轮结束后每家公司都可以从教练这里咨询卡片上的信息,每张卡片收取咨询费—---启动资金的0.01%(50万),每一轮每家公司最多可以咨询2个问题(根据团队智商情况每轮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个)

分享交流:

1.复杂的卡片代表各种复杂多样的客户

2.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要有把控全局的意识

3.合理分工会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4.同行业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状态,合作也未必是坏事

5.学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你达成目标

6.当你有一定把握的时候果断出击将你的产品推到客户的面前,做营销学会主动

篇(10)

面对质疑,史泰博十分“潇洒”的回应:贝发觉得不公平可以申诉啊。而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负责人也表示,奥组委都对赞助商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不会产生纠纷。其实对于这样的表态,我们不应该丝毫怀疑奥组委商业开发过程中较为完善的筛选流程,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相关的市场开发人员究竟对于一个文具相对“小众”的市场有多少深入的了解与研究?百事可乐能够以其运动装备名义参与奥运吗?不行!因为可口可乐已经是奥运的赞助商,而且一提及“百事可乐”,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乐”。蒙牛发起的“奥运城市之间”活动为什么会喊停?因为这样的隐性奥运商业行为已经影响了伊利的奥运合法权益。对于这样的行业,对于这样的企业,奥组委都能够比较清晰、准确的判断并维护相关企业的正当权益。但是为什么在“史泰博事件”上显得糢糊与迟缓?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行业缺乏深度的了解,没有换位从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的感知来作为衡量标准。

从品牌的角度看,一些行业中的领导品牌对于消费者以及经销商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识别符号,它甚至已经成为行业中“品类”的代名词。说起处理器,你想到的是英特尔;说到微波炉,你想到的是格兰仕;说到搜索引擎,你想到的是百度。事实上,史泰博在办公文具行业中的品牌形象也是如此。所以当这样一个已经成为品类代名词的品牌,以“办公文具”身份进入奥运时,熟悉文具行业的所有人都十分诧异,怎么这么熟悉的面孔随便“化妆”一下,竟然就通过了奥组委商业开发审核如此严格的“安检”?这究竟是一种对行业的陌生?还是一种在商业开发过程中的“拜金主义”?

奥运会的项目与规模,自罗格上任以来一直在推行“瘦身计划”。其实奥运的商业开发计划也一直处于这样的呼声之中。面对一群群挤在门口哭着、喊着要进来的企业,有时候坚持原则的难度也是十分巨大,更何况有些时候企业的“小算盘”未必是一开始就能够洞悉的。对于“史泰博事件”中的“受害方”贝发,似乎在此次事件中也只是气愤的“微鸣”了几声,但通过这样的“微鸣”,我们要看到这些相对“弱势群体”的尴尬与无奈。对于奥组委已经作出的决定,企业感觉似乎很难改变,加之考虑自己企业还要加大与奥组委的合作力度,所以是敢怒不敢言。而史泰博自然也十分取巧地将“皮球”踢给奥组委,反正你已经收钱、公布。这个时候,考量的不是企业的情绪,而是奥组委商业开发过程中的智慧。

“史泰博事件”也许对于参与奥运商业开发的企业又多了一丝顾虑,每个企业在大力借势奥运商机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主要竞争对手如何巧妙蚕食自身的奥运资源及利益,从而更好的范防与应对。“史泰博事件”也许还远未结束,由于各种非正式、隐性借助奥运进行品牌传播与推广的事件越来越多,不少积极参与奥运的企业所能获得的品牌提及率甚至远远低于一些“擦边球”企业。我们是要赞赏这些企业的“聪明才智”,还是要担忧奥组委“一路凯歌”商业开发的同时,究竟还要如何认真研究及应对正式参与奥运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奥运这样一个著名的体育活动品牌来讲,随时随地考虑保护合作企业的利益,就是实现奥运商业开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

(作者系著名品牌管理、营销策划专家)

新闻背景链接:奥运家具供应商贝发、史泰博较劲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

北京奥运会期间,带有史泰博标志的办公桌和椅子等将会出现在奥运会场馆及奥运村内。4月12日,世界500强史泰博成为北京奥运会“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一直是以文具为主要业务的史泰博此次“变脸”,使北京奥运的另一家赞助商贝发“不爽”:似乎有悖于奥运会市场开发的排他性原则。而纷争背后,也反映了国内企业在奥运商机面前同国外竞争对手竞争的复杂心态。

事件起因>> 办公领域出现两大奥运供应商

4月12日,世界500强史泰博正式在北京宣布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而在这天之前,国内最大的办公文具供应商贝发集团的有关方面就一直在打听史泰博此次新闻会的相关内容,然而当得知史泰博是以“办公家具”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家供应商时,贝发集团方面反应强烈。

质疑理由>> 赞助商多以主业赞助奥运

据贝发集团品牌总监李柏颖介绍,在史泰博之前的51家北京奥运赞助商,均以其主营业务作为赞助奥运的主要产品、服务。以2007年最新上榜的三家企业为例,健身器材独家供应商泰诺健、生活家具独家供应商香港皇朝家私,以及货运及清关服务独家供应商全球国际货运(中国)有限公司Schenker也均以其主营产品或服务作为奥运赞助的独家供应商。

奥组委回应>> 赞助分类明确不会产生纠纷

对于两家赞助商的纷争,北京奥组委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在权益交换上,奥组委都与赞助商进行了很严格的界定,不会产生纠纷。

“事实上,品牌之间确实存在交叉经营的地方,但我们对赞助商有明确的界定,营销上也严格按照奥组委批准的产品类别进行。”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刘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他介绍说,奥运会对赞助商的选择上总的原则是排他性,在参与评估时都会对赞助商的服务内容进行严格的评审和界定。”

刘军同时透露,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所有赞助商计划将在今年年底结束,目前已经有53家企业上榜。今年内北京奥组委还将开展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赞助计划、征集体育器材供应商及启动香港马术比赛赞助计划,不少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力争搭上奥运经济的末班车。但由于奥运会市场开发规则,要求在每一个领域里面都是排他的(极个别情况除外),这使得赞助商竞争格外激烈。

“对于供应商内出现办公家具和办公文具两个产品类别,由于产品类别界限比较明显,不存在相互交叉。”刘军再次表示。

贝发质疑:史泰博“变脸”是抢市场

“无论是从史泰博门店内的实物,还是从史泰博形象代言人陈鲁豫的‘买办公用品就找史泰博’代言广告来看,其广告表现和产品性质都证明史泰博的品牌属性都不是‘办公家具’。”前日,贝发集团品牌总监李柏颖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众所周知,史泰博一直以‘全球最大的办公用品零售和服务公司’自居,而奥运品牌赞助历来也是各品牌在各自领域雄霸一方的角逐,史泰博此次的突然变脸,令人不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史泰博突然舍弃诺大的文具家业,改卖办公桌了?”

李柏颖介绍,2006年4月贝发集团就已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文具独家供应商,北京奥组委授权贝发在9大类、145个品类文具方面排他性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标识。史泰博此举,让贝发疑窦丛生。“据我们了解,史泰博曾经确实是想成为办公文具供应商,但是因为奥运会市场开发的排他性,最后没有获得批准。史泰博如果想再以“办公文具”的身份参与进来就必须改头换面。此外,“办公家具”只是史泰博业务中的极小一部分,它的主营业务主要还是办公文具及相关产品。”李柏颖表示。

史泰博回应:贝发觉得不公平可以申诉

“办公家具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产品类别,不能认为史泰博是以非主营业务赞助。成为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史泰博没有违背奥组委相关规定的。”针对来自竞争对手的质疑,昨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史泰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国对贝发的质疑给予否认。

据金卫国介绍,史泰博的办公家具其实在中国的市场是很大的,史泰博办公家具在全球每年有6、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时还有很多的办公家具是由中国生产并出口到海外市场的,并且在中关村还开设了一个最大的办公家具门店。

篇(11)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鼓励创业是国家重要的政策导向,随着国家政策推动,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到民族地区进行返乡创业,而民族地区丰富资源也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基础。以民族地区独有的土特产品进行市场销售是众多返乡青年创业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市场分析欠缺等因素,创业中出现了产品市场对接不密切、营销规划不明确等颇多营销问题,影响了少数民族土特产品销售,也制约了青年的创业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优势及营销策略,以此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推动民族地区创业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市场开发。

一、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优势

(一)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生态性契合市场生态消费需求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于偏远的边疆地区,交通阻隔以及经济基础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工业化规模化有限,工业化覆盖面较低,因此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工业化痕迹不明显,大部分产品更多是手工生产制作,或是天然野生形成。同时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也使得大多数民族地区土壤、空气、水等资源受污染程度低,因此民族地区各种土特产可谓是健康环保无污染,生态特征明显。而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于产品消费在功能基础上更加重视产品的健康和自然性,追求自然、健康的原生态物品是当下大众普遍的消费心态。虽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各有差异,但是在相似的宏观条件影响下,生态性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共同特征,在消费者对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原生特征的不断强化下,生态性几乎成为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代称。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原生性和大众消费者生态消费的追求意味着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具有极好的市场开发潜力,也是民族土特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所在。

(二)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文化性与大众文化消费趋向一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民众对物品的消费不再限定于实用或美观,更多是对某种生活品位的追求,为了达成个人品位消费需求,民众越来越关注产品后面的寓意和内涵,文化消费因此成为新的消费风尚,具有文化内涵的消费相较于普通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文化内涵也成为产品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方式。而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来看,由于少数民族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经验、信仰和丰富的想象力,包括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在内的民族生产生活用品都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富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藏族地区的绿松石首饰具有平安寓意,洁白的哈达则具有祝福万事如意的内涵,而蒙古族摔跤选手的摔跤服饰上的五颜六色的彩布条则表征着摔跤手的荣誉,藏族的唐卡、苗族的服饰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工业产品人为附加上的文化内涵相比,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在文化寓意上具有天然优势。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文化特性与大众文化消费观念的一致性也意味着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开发潜力。

(三)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独特性与个性化消费需求契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是市场上产品竞争的基本规则,在市场白热化竞争环境下,为了使自身产品和其他产品区别开来,产品制造者往往在产品工艺、功能等方面表现出特殊性,以此进行差异化战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不同地区产品各有不同,苗族手工制作的精美银饰、蜡染,黎族的树皮衣,鄂伦春人的鱼皮衣,藏族的冬虫夏草等,这些土特产品或是民族特有的工艺,或是民族地区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功用的产品,这些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在技艺或功能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使其在市场环境中和其他产品区别开来,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同时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很容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追求或特殊的消费需求。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天然形成的特殊性和民众个性化消费的一致性意味着其具有独特的市场开发潜力,对于相关产品的优势开发,很容易形成产品独特的竞争力。

二、少数民族土特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势选择

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并不能在市场开发中自然凸显出来,只有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产品所具有的生态、文化、稀少、独特等市场潜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成为竞争优势,具体策略如下:

(一)文化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策略是以产品的文化内涵为卖点所进行的策略,这个策略要求依据产品的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内涵挖掘,使文化性成为产品的卖点,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1]具有文化内涵或寓意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共同特征,也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优势所在,但是土特产品的文化寓意和文化内涵是在民族场景内为民族民众所理解和认知,而并不为其他大众所熟知,而在此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中,其产品的文化优势往往被一笔带过,产品的文化优势被湮没,影响了产品的更多销售。因此在市场开发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文化影响策略才能使产品的文化特性得到呈现,满足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对于文化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发挥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各民族有不同的土特产品,这些土特产品种类丰富,涵盖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族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寓意和内涵,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品要从民族场景出发,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便于土特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厚重的文化支撑。第二,消除土特产品文化寓意中的不合理成分,民族文化糟粕和精华并存,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值得推广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而言,部分文化传统的形成是由于文化水平过低而形成的迷信思想,这些文化思想表现在少数民族土特产品中不仅不能增加产品的文化性,反而使民族文化的糟粕得到宣扬,不利于文化产品的正面形象建立,因此必须对产品的文化性进行筛选,保留合理的文化成分。第三,使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与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达成一致,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源于民众对于某种生活或品位的追求,因此在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文化营销策略实施首先需要对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文化寓意或内涵进行文化定位,使其和相关的生活或品位形成一定关联,在消费者对同类产品进行消费时,便会很容易和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所寓意的文化品位或内涵发生对接,促进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销售。[2]

(二)生态营销策略虽然工业化带来了物质产品的繁荣,但是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随着工业化推进,工业化的非生态性遭到了更多人的质疑。在健康、自然等理念支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返璞归真,追求生态化生活,因此生态消费便成为民众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凸显生态优势应该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卖点。而在现实社会中,虽然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生态性有目共睹,但是有关产品的生态优势在营销过程中并不突出或者不够合理,使得相关产品的生态优势并未在营销中体现出来,因此根据产品的情况,采取生态影响策略应该是产品营销的重要选择。对于该策略的实施,首先要强调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生态性,使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生态性深入人心;其次,以生态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生态特征虽然为公众所认知,但是对于这种生态性的真实度并无确切的数据,这使得它和同类产品在生态方面竞争很容易缺乏说服力,因此必须从相关产品的生态性方面进行标准比对,使相关产品的生态性明白确切,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最后,进行生态状况监控,少数民族民众地处偏远,民众对于相关产品消费少有机会亲身到当地去体验,因此关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生态性也往往是局限于理论或数据,对于产品的生态变化缺乏生动的说明,因此对于相关产品可以从生态性的监管来证明。

(三)差异化战略差异化竞争是市场竞争常用的战略,特别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必须通过差异化战略才能使产品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3]市场经济下,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开发需要和其他产品在市场上同等竞争,而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范围来看,这些产品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产品围绕民众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经过多年的市场发展,市场上这些传统行业的产品种类众多,竞争白热化,少数民族土特产品要在市场竞争中突出出来,必须突出自身的优势特征。由于民族地区特有的气候、文化、环境等条件,少数民族拥有大量的民族特有的产品,这些产品或因为民族独有技艺而为民族所独有,或者是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所产生,在先天上和其他产品有所不同,如藏族特色化的首饰,虽然同样为银质,但是藏银特有的铸就和粗犷风格使得其和苗银及其他银饰区别开来。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营销必须要善于发挥其差异化特点,并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对于其策略实施,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发掘,无论是民族文化内涵,还是生态性,还是民族技艺生产,这些隐藏在少数民族土特产品中的特征都必须进行发掘,有的产品可能几种特殊性兼备,而有的产品可能仅仅在文化内涵或其他特性上比较突出,只有去深入理解产品,才能使产品所隐含的独特性尽可能被发掘。其次,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所具有的特性,可能同类产品也会在某些方面类似,这就需要从雷同中寻找差异,确定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独特的定位。最后,用合适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的特性还需要在营销过程中用合理的方式来呈现才能使受众认知并理解接受,最终使产品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消费。[4]

(四)互联网策略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为当地的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是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及基础建设等因素的制约,交通不便是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普遍问题。交通不便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大量丰富的资源的对外输出受到制约,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并不容易。而相对不便的交通也意味着产品成本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的产品竞争,而这显然和民族地区本就资金不足的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输出带来了便利,网络连接可以使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推广遍及各个角落,极大地扩大了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销售面。而电子商务的便利,也使得少数民族土特产品销售者足不出户,就能把产品销售至各个地区,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土特产品销售的资金困难、交通不便、推广面狭窄等问题。互联网跨越时空距离、随时互动的特性意味着在传统环境下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交通、距离、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缓解或解决,因此实施互联网营销策略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营销策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以上哪种营销策略的实施都需要基于互联网策略来展开。[5]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然要以当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国内大多数民族地区都拥有大量的植物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多种多样的资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少数民族土特产品更是民族地区独有的资源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价值可以为民族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有效增加民族民众的经济收入。而对于少数民族土特产品的市场开发,必须结合市场规律充分发掘产品潜在的市场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民族土特产由资源向资本的转换。

参考文献:

[1]曹永芬,靳俊喜.文化与审美: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价值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2]刘学文,王铁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6).

[3]高香淑.长白土特产有限公司土特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