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科德育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科德育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科德育内涵

篇(1)

(一)中医学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究天人之际”是我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所有的天人之间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基质,而且对我国的科学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中医是在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的,所以也具有很深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是一种整体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在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之外,人还和自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1.天人合气,我国传统科学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而气又分为阴和阳,所以就有“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说法,因而天地和人都统一于气,只是处于气的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2.天人同构,也就是说天人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古代的医学家将各个人体视为小宇宙和小天地,同天地和宇宙相应进而同构。凡是天地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人类的身上都有相应的器官、部位和功能同它相应,如果天地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3.天人同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会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各个时代的医学家都吧阴阳变化的规律、五行运行的规律、太极的规律当做人和自然共用的的普遍规律。

有了以上三种理论,中医学在进行构建的时候,就会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着眼,利用气作本体,将阴阳五行作为结构模型,这样就能把人放在自然的时空当中进行考察,从而有效建立人的生理和病历模型,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病方法和原则。在中医学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们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统失调导致。

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当做基础,在宏观的角度上认识并控制人体,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蕴含着朴素的系统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态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观念过分的强调了认同自然的统一,没有关注到人体的差异性,更没有实践研究,所以使得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相应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二)中医学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观

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才传统文化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理念,同时还具有追求同一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黄帝和神农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但却被我国的医学家尊为医门的圣人,后来的张仲景又被尊为“亚圣”,他著的《金匮》《伤寒》等被中医学家奉为经典。也正是基于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缓慢,基本没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医者提出了反对先贤医学的观点,不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当今,要想积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对医学经典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动我国中医的发展,积极创新,勇于批判,为中医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中医学具有重神轻形特征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重道轻器,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医学中,就形成了重神轻形的特征。在中医学的方法论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级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称之为名医。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历代都有对人体脏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医中的脏腑功能却不是或者说不是主要从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医学在诊断人的病情的时候,主要观察的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器官形态实质的改变。这种方法论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使中医学变得神秘起来,例如经络、脉象、命门等有无和定位的争论,这些名词是一种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从相应的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从功能来对结构进行“虚设”。所以,必须从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着手,才可以合理解释和科学研究这些概念及理论。

(四)中医学具有得意忘象这种思维境界

象和意属于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对意识范畴。“医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这种思维特色。通常情况下,中医都是通过“象”,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认识,然后以象作为基本来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由此可知,象是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体的本质,所以必须经过“忘象”这一过程,才能“得意”,这样就能抓住人的本质。中医学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象、言作为基础,通过问得到言,通过望、闻、切得到象。再通过得象来忘言,这样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才能够更加正确和辩证。

    通过相应的得意忘象、忘言,从而追求直觉的体悟,这种思维境界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医生思维的想象和灵感,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比较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宏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从而揭示出独有的人体奥秘。可是这种思维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而具有臆测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二、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要想研究中医文化,必须以我国的文学、哲学、史学为基础,将我国的中医名家、点击、文物、史迹当做对象,来研究相应的理论及规律,思想和观念、名家风范等等,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医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以仁、和、谦、诚作为主体的一种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作为主导的一种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最为主线的一种文化环境。在中医文化中,理念是根本,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最为重要,可以充分表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环境最为直接,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性特征,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篇(2)

1.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学习过程并非单纯依靠理性,与中学生相比更加依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陈省身先生认为“数学好玩”,在他看来,数学是充满趣味的。陈先生享受的是不断探索、追求、超越的过程。小学生的自制力、控制力很弱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只有以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保持数学学习的持久性,教师跟小学生讲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徒劳的,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不如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那样生动形象,许多学生在学数学时觉得枯燥、乏味和单调。

2.数学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阶梯性”特征明显,学好后面的课程必须以学好前面的课程为前提,不能像有的学科那样可以“跳跃性”“选择性”地学习,加之数学作为“百科之母”的独特地位,如果学生学不好数学,就会对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理性思考,要以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3.后课标时代,教师的课堂价值追求必须从一片分数的“丛林”中实现突围

华东师范大学了《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分析报告》(《文汇报》,2010年11月22日,姜澎),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教书匠”,缺少具有通识教育和研究型教师,而且在教学中,采用研究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方式也非常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在一定范围和区域仍然存在且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停留在分数层面上,造成了对“以生为本”的深层性缺失,进而忽略了教育本应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成长感、灵动感。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急需厘清与导引。

二、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核心内涵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核心内涵就是打造令师生共同为之着迷的数学学习,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努力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生活”。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知识发生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体悟的持续深化;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在丰富学生学习情趣与体验的同时,拓宽思维渠道,提升思维品质;不断追求基本知识牢固、基本技能扎实、基本经验丰富、数学思维深刻的科学生态、全面和谐的教学境界。

三、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本质特征

1.能够不断创生令学生着迷的课堂生活

课堂原指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教室,现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小学数学课堂,是指进行小学数学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的培训、数学思维的锤炼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场所。令学生着迷的课堂生活,是指基于数学学科的课程要求,师生双方发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吸引、相互激趣,同时具有积极心理倾向的教学言行等课堂情景与状态。

2.能够不断开发具有普适价值的魔力课程

魔力课程是指数学生活中(包含课堂内外,家、校、社会生活等所涉及的)经过积淀、筛选、提炼出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契合数学学科教学进度,令学生为之着迷,并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阶段性的一切数学资源。

3.能够不断创新科学、精巧、灵动的魔力技术

魔力技术是指在师生共享魔力数学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教学实施的调控技术、教学媒体辅助技术、教学环境暗示技术,等等。

4.能够不断实践基于学生的教学行为改进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前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监控、教学评价等)在不断内省与反思中与学生的应然要求相互吻合,并由于得到学生的不断肯定而越发富有魔力。

四、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操作要领

1.创生现场感

所谓现场感,就是不要离开本体,或者说和本体保持同步。比如喝茶时要明明白白地让口唇、舌头、喉咙、食道感觉到,明明白白地跟踪它,一直到胃里。一个人如果找不到现场感,要想做到妥善是不可能的。魔力数学首要的是创生现场感,现场感不仅仅是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提供数学活动的参与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共同在场、在位、在内。在场,就是要师生拥有同一个气场,师生融为一体,交互生成;在位,就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各有其位,也就是角色不同、作用不同,但相辅相成、不能缺位;在内,就是师生都能处于原发性参与的状态,在问题或冲突的相遇点共同作战。创生现场感,需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超越学生,进而吸引学生、迎合学生、发展学生。

2.激活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是指产生动力的力,也就是事物的本因和根源。不言而喻,魔力数学要激活原动力,就是要探寻与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相关联的本因和根源,进而触发之、激活之、利用之。原动力纷繁复杂,不同学生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原动力可能不同,不同学习内容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情境下的原动力可能不同,等等。激活原动力,需要全面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元素,还要广泛涉猎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

3.捕捉新冲突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魔力数学要捕捉新冲突,利用新冲突,激活学生的情绪状态。因为有冲突才会有故事,有故事才会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会令师生为之着迷。冲突也是新知的生长点、突破点和嫁接点;新冲突在乎的是教师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或者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如何,教学调控的技术如何;新冲突在乎的是学生被捕捉的参与度如何,提升度如何;新冲突在乎的是教学的全程,非线性推进。善于捕捉新冲突,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4.集聚真体验

体验的解释有三:一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此三解释均入魔力数学所需之意,但魔力数学更强调真体验,因为现实中存在太多的伪体验、被体验。集聚真体验对于教学而言是蕴含着力量的,这种力量体现在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放大课程资源所承载的影响力。集聚真体验,要从数学学习本身的规律出发,要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出发,要从教学的媒介选择出发,要从教学的反馈机制出发。

篇(3)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 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 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 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篇(4)

学业情绪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第二个层面是指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学习后对于学科学习的认识。因为,学业情绪既是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又是学习结束后对一学科的情感爱好。具体到语文学科中,是指学生在字、词、句等知识的习得过程中及参加语文考试时所经历的喜、怒、哀、惧等情绪体验,并在这些情绪体验中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情感认知。具体包括:①学生在语文学习与考试中愉快的情感体验;②乐于以字、词、句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认知与掌握,并擅于通过字、词、句去了解生活世界;③在生活中擅于用语言文字去描述与表达生活的世界。只有当学生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并且可以顺利掌握时,他才会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业情绪,否则,则会产生不安、紧张、畏惧的语文焦虑,进而形成消极的语文学业情绪。

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积极学业情绪,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以小学生心理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教学前提,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动因和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体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分析小学生在具体学习环节中的心理需求及其发展过程,考虑小学生认知情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然后针对性地处理教材的内容,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从而设计出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方案。

二是通过分析所学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如何沟通与小学生心理需要和发展相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的是教材本身固有的知识结构与小学生身心特点之间的“动情点”。如果抓住能“牵一发”而“动感情”的突破口,就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

二、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积极学业情绪的教学原则

1. 文本解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情感的投入源于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同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否则内容过难,往往造成学生挫折感,激起消极心境,这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要有深度,更要适度。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本视域立场,是学生,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以文本解读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课堂上,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感动,学生就一定会感动。我们的审美情趣、能力和学生有重大差异。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认真地观察了解儿童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上动脑筋。要仔细琢磨学生,换位思考,要想想儿童会怎样读这个文本。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

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村居》这首诗,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教学时抓住一个“醉”字让学生感悟诗词意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中,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到草、莺、杨柳、孩子、诗人都醉了。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同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入境悟情,进行联想,体味诗境,深入意境,引导学生知道诗人为什么醉,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多种感官的调动下,化难为易,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2. 课程导入要符合学生的趣味

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被我们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教材内容与小学生个体的具体需要和兴趣爱好往往是不一致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教材与现实的联系,使学习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启发、诱导,或介绍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来改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原有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激发学习动机,优化了学习思路。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三个儿子》时,在识字学习环节,事先准备了一桶水。在体会“拎着、沉甸甸、晃荡”三个词语时,请学生上讲台做动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其动作和表情,并建议大家选用生字词把所观察到的情景说一说。被抽到做动作的孩子兴致勃勃地上台,台下的孩子们兴奋得姿态各异。动作完毕后,我随即问上台的学生:“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说:“刚才我拎着一桶水觉得沉甸甸的。”我又追问:“你走了几步后,又发现了什么?”该学生说:“我发现桶里的水在晃荡,都快流出来了。”之后,我让台下的同学也说一说刚才的所见,要求说一段话,尽量能用上表情。有位学生说:“刚才某某同学提着满满的一桶水,沉甸甸的,他觉得很吃力,脸都(憋)红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桶里的水直晃荡,他好像快要摔倒了呢!”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体验,既满足了学生追求新奇、好动的兴趣特点,也在玩玩说说中启发、诱导学生理解了生字词的难点,甚至拓宽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时候可以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在语文教学时,先考虑学习内容与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对满足小学生内在需要和自我发展有什么帮助,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和发展统一起来,有利于调动学习情感,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动力。例如《争吵》写的是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小事,这种事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教学时,就可以把文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这一课时,正是学生经历的再现,文中的人物就像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自然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关注人物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内容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就能激发学习动力,为教学的成功设置了良好的情绪背景。

3. 课程的展开要增加学生的情绪体验

要让学生喜学乐学,就得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入境体验。当然,创设情境时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决定情境的基调。如欢快、轻柔、喜爱、赞美、幽默的喜乐性课文情境,要使学生在感受愉快刺激中引起情感上的反应;壮烈、伤心、悲痛、憎恶的悲愤性情境,须使学生在正确的基调上受到深刻的理性教育,得到认识生活真理和精神升华的乐趣。

一般说来,成长中的青少年,富有成就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娱乐需要,感官刺激的需要,而年龄愈低,需要愈强烈。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小学生的情绪体验,使之进入自己向往的角色或作品人物的生活角色状态。而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作为“小学生”这一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学”的习惯地位的羁绊,极易处于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小学生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这个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担任与作品有关的“他角色”,或扮演起向往的特定角色,情况就大不一样,小学生就会不知不觉进入“生活状态”,打开作品的窗口,与作品中人物真诚对话,在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中,开启创造的心扉。

怎样利用角色效应呢?低年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课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文中,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感受,增强阅读的兴趣。而高年段的教学,我们可以凭借角色的身份去体验教材,以学者身份给教材中人物写一封信,给他一个忠告。在角色效应中,还可以利用“表演”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如在教学《月球之迷》,让小学生充当小天文学家的身份,以“宇宙探秘”为主题,召开新闻会;教《只有一个地球》,围绕地球资源短缺情况,以“地球的申诉”为题,召开一次模拟法庭的公审会。

我在执教《找骆驼》一文时,先是引导小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通过小学生自学寻找答案后又继续引导小学生生疑,让小学生利用角色效应进行深入的探究:如果你是商人你会这样想?你是老人又会怎样做?小学生细读后进行了交流,学生交流后,老师再次发问:你们对同学们的说法有什么补充,或者又有什么新的疑问?不少小学生又被激起了疑问:为什么商人一开始很客气,后来有点恼火了?老人为什么对商人丢失的骆驼知道得那么详细?……在小学生满心疑惑之时,又一次引导小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探究出答案,揭发学生的兴趣。显然,这种角色效应,渲染了高涨的学习氛围,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增强了小学生创造性的内驱力。

篇(5)

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是我国各个省市的重要环节,很多省市在对其进行续修的过程中通过会使用横排纵写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很多研究人员对横排纵写有了新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对其进行更新与创新,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下对其进行研究。

一、横排纵写的内涵

横排纵写的方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运用,纵观历史发展进程,自《史记》开始,横排纵写的方式在我国各类史、志类中的运用已经有2000年有余,其在历史中得到如此长久的传承与使用,必有其优势所在。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横排可以对不同阶段的社会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定位,纵写的方式可以对历史进程以及事物的动态发展变化进行还原,讲社会发展的历史以立体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此可见,横排纵写也属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的现象进行剖析研究的方式,是对不同阶段历史、事物的动态过程与结果研究的重要方式。

人们在对事物进行研究与表达的方式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对物质运动状态进行观察与对运动状态下的物质进行观察。人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第二种方式,通过对个别物质、事件以及行为的观察,以此作为目标来对参与期间的物质以及物质运动过程、结果等进行描述,较为常见的有回忆录、记叙文以及相关的报告等,这一方式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相对来讲,横排纵写形式为主的编纂则属于第一种方式,其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对物质的发展、运动以及相关规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科学属性来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北京志》等。

二、横排纵写的科学性

1.横排纵写的特征效应

首先就是切片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分类纵剖来讲局部事物的历史发展进行切片化,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对事物、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详细的观察。这种方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从某一个单独的切片可以了解到个别事物的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同时还可以直接的体现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趋势等,对某个事物进行切片处理,可以将该事物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让其源自于何处,发展的方向直接体现出来。此外,切片效应还可以对影响事物发展的不同因素之间的香菇关系、影响以及转化过程进行体现,加大对事物的研究效果与理解力度,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的优势。

其次是结点效应,众所周知,事物发展的动态变化、方向以及规律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事物或者事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以及相关的因素进行了解与分析可以加强分析的质量。也可以说在对历史切片的剖析面上的结点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加强其余周边事物接口的链接,通过进行内部的研究可以明确事物的内部结构与发展规律,对于外部的研究可以延伸出其周边的状况,以此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横排纵写在这一环节中更是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与优势,为某个领域或者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并在这一基础上延伸到不同时期对这些研究事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与掌握,以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对事物的发展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明确化。

最后就是空间定位塔形结构,通过上文对横排纵写内涵的研究可以说明,按照科学属性来进行分类,便于直观的还原事物发展的历程,也可以对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定性处理,并对其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等诸多因素进行阐述。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事物进行严格的科学属性分类,可以将整体进行分离,更为客观生动的还原事物空间动态,这一过程就属于空间定位塔形结构。

横排纵写自身结构具有严谨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具有多面性,不同的层面也涉及到不同的因素,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横排纵写也遵循了这一物质发展的规律,其所采取的编目方式与这一原则相统一。以这一方式进行修志工作,可以为人们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动态进行更为直接的方式,也可以加强对社会结构的剖析,对社会发展进行量化处理,进而彰显发展规律与不同因素之间的科学联系,加强人们对社会的了解程度。

2.横排纵写的科学发展

横排纵写可以对社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及时处理相关信息与反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延伸潜力。修志的必要性受到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修志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并不一定会在社会达到相应的效果,对于地方的民情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掌握,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已经掩盖了书本反应状况的时代。这一问题逐渐受到国家各个部门之间的重视,也有局部地区提出要杜绝书本修志的方式,以其他方式来为地区的发展提供资料等等。各个地区对修志问题的研究与创新成效较差,难以系统化、科学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按照上文的分析与研究,将修志在不同领域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科学的了解地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通过横排纵写的方式来整理出全套的结果,以此来构建生动、真实的社会发展空间,这也就说明了修志的价值与作用。在各个地区进行修志工作,是对当地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但很多地区认为修志仅仅是为了弘扬地区的文化特点与历史优势,其实不然,通过横排纵写的方式来对地区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可以对当地的自然与社会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模拟空间,由此可见地方志是对地区历史活生生的再现。

修志工作也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对现代所使用的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对其运用的意义与精华所在,并结合新的方式与理念来进行创新。在修志方面进行横排纵写的创新需要充分的发现潜在资源,并结合现代化的方式来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优化,避免创新工作流于形式。构建系统信息平台,将不同的分类信息采集进行直接的储存于分类,通过科学化与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对资料的汇总工作。也可以说是对社会动态发展进行实时记录,制定具有科学、客观、严谨的地方志,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治理。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地方志修正所采取的横排纵写方式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依然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其进行研究。

篇(6)

1.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1)教师引导作用下的学习.就基本理念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主,结合实际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教学活动,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即可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师的讲解,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再次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指导和帮助.(2)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是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并非是简单的课前预习,而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之后的自主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学习目标以及自身学习水平高低来控制学习节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

2.初中化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教学,通过课前预习形成问题,为课堂探究环节提供了探究素材和方向,课堂上实验、交流和小结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学生在阐述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增强与人互动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些环节都是学生亲历的,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课前自主学习.首先,观看视频(时间大约8分钟),教师提供多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开展深度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前预习.对于“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内容,笔者的视频(如表1)主要集中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判定金属与酸反应时对比不同金属所产生的反应现象,选择的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篇(7)

客观范式视人、人的心理与行为为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自然物相同的先定、普遍、凝固不变的本质或规律。在心理学中,人被等同于动物或者机器,正是这一研究框架的体现。与此相适应,心理学被看作了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成为心理学效仿的榜样,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顺理成章地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可以说,坚持客观范式就是在心理学中坚持以自然科学为最高价值标准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建构的模式。

(二)逻辑主义的研究路线

逻辑主义认为知识本质上是逻辑思维运动的结果,始终呈现为某种必然性的联结,知识陈述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坚持逻辑主义,意味着心理学研究必须排除己见,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以及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并尽可能排除所有价值因素和个人因素,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三)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

 根据逻辑主义的原理,凡事皆有因果,人们可以根据原因推知其结果,达到解释与预测的目的。对心理学而言,意味着可以将心理现象与行为还原到其最初的水平上,并从低级推知高级、从元素获知整体、从简单推知复杂。在对人及其心理本质的理解上,还原主义将人还原为物,认为人是由最基本的原子(元素)构成的。在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上,主张还原分析。其基本程序是:先将复杂、高级的东西简化为基本的、无法再分的元素或低级的东西,再将元素、部分从整体中抽离出来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然后以线性因果观或“算术和”说明元素或部分间的关系及事物的性质。

(四)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客观范式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客观实证为主要特点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实验法及测量法等。另外,个案研究、言语报告等作为上述方法的补充,也时常出现在客观范式的各心理学研究中。

二、客观范式的缘起

心理学客观范式是在对科学主义主观范式的批判中萌生并不断发展的。科学主义主观范式形成于心理学初创期(1879-1913,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保留了意识这一带有主观性的研究对象,强调客观实证的研究路线和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以获得客观知识为目标,同时也保留并采用了以主观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机能主义心理学中。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均以经验实证论为哲学基础,确立了中立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意识、心理与自然物作为一种统一、集合,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无论是可共证的经验还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因而研究可共证经验的客观方法(实验法)与研究不可共证经验的主观方法(内省法)均是有价值的。如冯特所言,“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经验的现象。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了知觉着的主体,它也被看成是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这样,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来研究作为直接经验的意识。然而意识现象带有主观性,为了更加契合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研究,冯特将客观实验方法与主观内省方法相结合,用实验技术来控制内省。铁钦纳则提出了严格的实验规则来尽可能地使其达到客观性的要求,譬如实验内省法的被试必须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实验必须排除内外刺激的干扰等。格式塔心理学家赞同冯特和铁钦纳的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也并不反对他们对主观意识经验的内省研究,但他们强调对意识、心理的整体研究原则,反对用实验法来改造内省法,认为借助纯粹的现象学的内省,也可以获得客观知识。

篇(8)

一、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科研规章制度

为了使教科研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我们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完善计划。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地点做法

1.制定教科研工作规划

为把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我校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教科研整体目标:在三年之内,落实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建设一支优良的教科研教师队伍,形成教科研的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学校教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教科研阶段目标,第一年,重点完善落实教科研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第三年,主要构建以教科研促教研的校本研修模式,营造良:好的“实践-反思-矫正”的教科研氛围,整体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第三年,着力完善教科研工作评价体系,总结、提炼、推广校本教研的成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规划中我们达成了“三要”的共识:第一,要立足教科研寻出路、谋发展;第二,要向教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第三,要靠教科研出成果、出特色。

2.加强组织领导建设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业务副校长、分管教科研的主任、学科教研组长、课题主持人等为成贵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

3.完善教科研制度

结合市教研室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学校学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考核条例》《课题管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为学校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建立教科研四级管理网络

我校主要采用分层负责制的管理办法:即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定向;以业务副校长为主的教务处具体指导教科研工作,负责定标;以各学科教研组长或各课题组主持人负责的教研组或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负责定位。

通过这种“学校―教务处―课题组―教师”四级管理网络,使各个环节责任清、任务明,便利管理与检查。

二、开展“教科研月”活动,规范教科研工作管理

“教科研月”是我们学校近年来有特色的活动。我们将每学年每学期的第―个月定为“教科研月”。在“教科研月”中,我们着力开展一系列激科研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主要内容有:

1.课例研讨

在“教科研月”中,为深化有效课堂建设,积极推进“导学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开展了课例研讨活动。

具体做法是:

活动的第一步是由各教研组共同确定相同的教学题目;第二步由同学科的所有教师分别备课;第三步教师上课,教研组集体听评课;最后,教师反思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通过这种“观、研、评、思”研讨的方式,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可以综合提高教菲的专业化水平。

2.课题研究

在“教科研月”中,我们组织教师对研究的小课题进行课题的论证、专题研讨、总结提升、材料撰写等工作,保证小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

在参加市级课题培训会议的基础上,我们狠抓了校级培训。目的是使小课题研究主持人及时掌握小课题研究方法。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每一次的课题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等,都作为良好的培训资源;我们通过网络向老师们推荐关于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宣传总结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展示推广骨干教师的小课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结成小课题研究帮扶对子,或成立以骨干教师为首的各种课题小组,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我校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科学。

3.读书论坛

以青年教师为主,成立读书沙龙。我们要求青年教师能够在通读《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必读书目》等教育专著之后,写出读书笔记,并进行读后反思,力求“读得深入,写得实在,讲得精彩”,在理论上丰富自己;之后,再举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组织开展“读书与专业成长”演讲比赛。在学校制定《演讲比赛规程》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级部初赛。各级部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组织级部比赛,评选出本级部优胜者一名,并上报学校,参加学校比赛;第二阶段为学校比赛。学校组织专门评委,将各级部上报的优秀选手组队抽签,进行比赛。比赛按照教科所下发的《青年教师读书成长演讲比赛的评选标准》,有序序进行。根据比赛结果推选学校优秀选手参加“海阳市青年教师读书成长”演讲比赛。

4.利用网校

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科研,是我校校本教研的新举措。我们依托网校优势,开设了网校课堂、教师博客、学科教研、课题研究、教学案例等栏目。积极开展网络教科研,使教科研活动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学校还根据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科研活动计划,使网络教研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如,计划、总结无纸化。每位教师充分利用网校这一平台,将学期初的个人教研计划、学期末的总结等全部到网校个人空间、网校博客及网校相应栏目中。

三、加大教科研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

篇(9)

本次课改,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我认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 ”的价值。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实行多主体评价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这些题目没有统一标准,允许学生创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如评价历史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等,学生的思维开放了,他们评价历史人物不仅仅限于书本的史实,而是找资料补充史实使这些人物立体化,有血有肉,分析透彻。再如讲大运河时,我给学生出了两首诗。一首是胡曾的《汴水》:“千里江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另一首是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前一首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而皮日休则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依赖于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资料一给出,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他们首先理解诗句,找出他们不同的观点加以论述。像这样开放的题目,几乎每节课都有,从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另外在社会课堂上实行多主体评价方式,融入音乐、表演、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讲远古人类,让学生想象远古人生活的环境,吃什么、 住什么、穿什么、每天做什么,之后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前提下,画出远古人类生活的一天。同学们非常活跃,他们从没有上过这样的社会课,每人都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有的画远古人住在山洞,吃野果,穿树叶编成的的衣服;有的画远古人类以打猎为生,穿兽皮;有的画远古人类住在河边,以打鱼为生,赤身。再如讲文字的起源时,我让学生想象没有文字时,远古人类怎样记事,让学生充分想象后画下来并演示给大家,有的同学用绳系在树枝上;有的同学用手比划;有的同学画简单的画;有的同学写了自己平素初识的一些象形文字,然后大家进行讲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不但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而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课堂上评价的主角。

二、 改变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也许一个板书并不漂亮、口语表达并不是很利落的教师也能够上出一堂好课来。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只要这位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能力”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社会课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广,更需教师先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当然如果学生的疑问不能当场解决,教师可让全班同学一起深入探讨,不要光为了注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而硬生生的剥夺学生呼吸自由的空气。这就是教师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管理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课堂环节的设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更关注的是教师的随堂机智。总之,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其内涵正在一点点发生着“重心的转移”和变化。

篇(10)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并没有将中学生科学精神内涵与公众科学精神内涵作出区分,从而影响着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的视角来探析科学精神内涵及中学生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中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的特殊性。综合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讨论,笔者探讨了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分为五个方面:

一、中学生应具备探究的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及其本质。它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去寻求新的知识和真理。客观世界的本质总是深藏于内部的,因此应永远准备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勇于去探索新的奥秘。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Ⅱ’对中学生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对待一个问题,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衍生出若干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甚至不屑于回答的问题,可能更接近真理。正像“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上,而不往天上飞”,“太阳东升西落”这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现象,却帮助我们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的运动规律。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蕴含着大道理。

二、中学生应具备求实的精神

求实精神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认识的客观性。认识过程本身就有主观性介入,科学认识之所以成立,就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公开的,从程序到结论都可以重复。其次对待他人成果的客观性。客观地承认他^的劳动也是科学研究院的基本准则。最后就是不夸大科学的作用,对科学的价值和功能实事求是地评价、理解和使用。对中学生来说,对待学习,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重视实验、重视实践检验、重视得出知识的过程。当然,求实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相信某种实践的表面结果,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三、中学生应具备合理的怀疑批判精神

科学。是在不断地批判谬误和破除迷信中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科学的怀疑批判精神是有根据、有条理的怀疑批判,是对已有结果反思。怀疑批判精神是以求实精神为依托的,离开这个坚实的根基,怀疑批判也就失去了自己拥有的力量。正如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指出的“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无法反驳的真理,而在于他们采用无所顾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对真理的追求。”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迷信地对待科学,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判断各种理论、观点的真伪。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违反常规地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成熟的解题方法挑战、甚至向书本的知识体系挑战。

四、中学生应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产生现实尚不存在的新认识的人类思维活动。科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的需要服务。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科学得以不断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来源。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是人们对现状、实践、知识背景的分析与思考,而产生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点和难点。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学生应善于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五、中学生应具备平等协作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科学工作者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分散的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相互尊重、平等的协作精神成为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为真理争的进取心,也要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同时,要勇于与同学或师长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大家的质疑,也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

参考文献:

篇(11)

何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的学者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双主”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综观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观点:一类是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这里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即所谓“大整合论”。一类则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即所谓“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特别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路径:何以“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脱离实际。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博客,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新知的学习,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通过网络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交互性,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更契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学生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这种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可让学生运用电子书包的拍摄功能,四人一组拍摄,从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师机终端,教师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学生个体的答题情况,也可以获得班级整体答题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同时,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让个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的学习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