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德育思想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思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德育思想

篇(1)

摘要: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备受重视,在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中,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促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目标、价值进行简要阐述,并从德育主体、德育客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容;目标;价值;现代意义

前言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1.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

1.1.1儒家思想的含义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

1.1.2先秦儒家思想的含义

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1.2.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思想渊源――“德”的思想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德”的观念。“在原始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德’的观念,甚至连美丑善恶的德行观念也是不存在的。”[1]周公是先秦思想史上公认的,明确提出政治之“德”的第一人,此后,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说,对“德”的观念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王能统治天下,被认为是“以德配天”,体现了对“天命说”的进步,不仅在宗法观念中闪耀着“德”的光芒,在政治观念中也强调了实施“德治”的重要性,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将“德”从天和祖先的意志中解放出来,用人性论来论证政治的合理性,从而将“德”的观念植入到人心。在先秦儒学德育思想中,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性力量,其基本目标是维护统治秩序,主要体现出对自身的动物性本能和欲望的理性对待及规制上。

1.2.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逻辑基础――“人性”思想

雅斯贝尔斯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说,他认为人类历史的诞生和精神的存在都与此息息相关。[2]孔孟荀都是从人性观出发对道德进行论述的,孔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习惯是后天形成的,大多数人的天赋素质都是差不多的,由于人们后天所受的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因此,实施道德教育是可能的,它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仁”的外在表现即“爱人”,不管是“亲亲”之爱还是“泛爱众”,作为爱的形式,都是善的表现,由此,我们也可以讲,孔子所讲的性是一种趋于善的性;[3]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就如自然之水往下流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依据,他以人性本善的视角讨论了实施道德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两个观点,即人性恶和化性起伪,区别于孔孟的人性善观点,他从性恶的角度阐述了实施德育的必要性。清代学者戴震曾就荀子的人性说提出,荀子的人性说实际上是主张人性可以通过学习而得以改善,而如果顺其自然就会成为恶。[4]

孔孟荀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共同追求的内质是性善,虽然孟荀由善恶各为一端而言性,但最后在两者的契合点――善进行交互汇合,由此可见,善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基础,同时,先秦儒家注重自我教育,他们认为实施自我教育的基点是内在的善性,道德教育必须依托于伦理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还是荀子的性恶,都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了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2.3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基础――“礼”的思想

儒家的“圣人制礼作乐”的说法,认为“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皇帝”;“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5]儒家将“礼”归于圣人之作,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孔子将仁的思想融进礼的发展,正式提出以“仁”作为礼的精神实质;孟子继承并发展其思想,充分尊重礼,并将礼提升到人生之道的层面;荀子从礼的起源、功能和本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礼的思想,他坚持“以礼治国”为本位,“隆礼”成为荀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孟子和荀子的完善下,中国礼文化的雏形得以丰富和发展。“如果说周礼主要体现为一整套模式化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礼论则是在这一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日趋瓦解的历史境况中,挖掘和增强了礼的内在精神价值,将礼的制度典章提升到思想学术层面,实现了礼的理论化、意识形态化。”[6]

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之特质

2.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重新全面的梳理其基本思想,把握儒家思想的脉络,能够更好的再现儒家德育思想智慧的光芒,为我国德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2.1.1“仁”为内核的德育思想

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7]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

2.1.2以“隆礼”为特征的德育思想

《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8]意思是,君者所以能为王,主要在于隆礼尊贤,荀子对礼的发挥在先秦儒家中处于极高的位置,他人伦秩序和社会规范的角度论礼,还直接提出礼是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礼”是先秦儒家重要的道德内容,也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强调的是整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故而“礼”的基本精神首先应当是秩序精神,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与“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礼”是“仁”的外在体现,是“仁”的范本;“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灵魂。

2.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价值

先秦儒家把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它和政治、法律处于同等地位,道德教育的成败决定了政治上的得失、国家的兴衰,道德建设是政治上清明、天下大治的前提,因此,孔子提出了“德治”学说,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国君如果采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治理国家,他就会安于自己的位置,臣民就会像众星拥戴北极星一样去拥戴他。孟子认为道德对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德育是“保社稷”、“保四海”、“保四体”的基础,道德教育是与国家存亡、个人安危紧密相连的,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与社会价值相比拟,进一步对孔子的道德政治价值论进行了升华。荀子认为法家虽能攻伐天下,兼并天下,却无法治理天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是以道德教育为根本大计,道德教化是巩固国家、维护统治的利器。

3.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稍显陈腐老套,与现代社会追求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是,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思想,它从一定程度上积淀了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道德实践中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包含不少真理性的颗粒,我们在寻求发展时,应批判性地继承和创设式吸收这些精华成份,这对有效解决当今的学校德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德育主体的意义

3.1.1继承德育至上思想

先秦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是天下大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因此,他们都坚持以德育为根本,这个优良传统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并不乐观,其面临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社会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屡禁不止,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没有真正担负责任,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放任其发展,使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受到了巨大的牵制。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渗透德育思想,坚持德育至上。

3.1.2弘扬儒家仁爱精神

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先秦儒家十分推崇孔子的“仁爱”精神,指出这种仁爱精神更应该体现在一名合格的教师身上,他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爱,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现代社会“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9]弘扬儒家“仁爱”精神,体现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上,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诲人不倦”。

3.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德育客体的意义

3.2.1塑造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历代文人墨客都努力探寻儒家理想人格,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蕴含在儒家理想人格中的精神价值,以其超越性深深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走向,儒家理想是东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做人的标准,更是一种人生的目标,儒家理想人格为我们确立现代社会理想人格提供了现实价值,首先,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再次,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最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今天,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当代学校德育教育中,更应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握其思想内涵,具有坚韧的人格。

3.2.2指导青少年加强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及教育者的规范、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一系列主体性思想转化活动,以提高自我品质,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一直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即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进取,就能达到既定的道德目标,实现既定的道德理想,因此,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指导方法:首先,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高度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成长、一切学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教育的作用在于对这种发展进行引导和指导,使其有所成效。”[10]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否则任何教育都不能顺利展开,都会流于形式;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减少盲目性;最后,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学会勇于直面自己的缺点、错误,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提高道德修养。

结论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德育实践任重道远,德育现代化面临着不断地冲击和挑战,德育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捕捉德育发展最佳时机,通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进一步的剖析理解,批判地加以吸收与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将对于有效解决德育问题、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

参考文献:

[1]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5页.

[2]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66-67.

[3]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一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2页.

[4]孙伟:《重塑儒家之道一荀子思想再考察》[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5]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世界书局《十三经注疏》本,第1229页.

[6]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7]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篇(2)

1 《论语》中的德育目的

所谓德育,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作为自觉而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与孔子的生活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土崩瓦解,整个社会处于不安定和不稳定的状态。孔子急切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当时的状况,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因而孔子兴办教育,力图使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施行仁政统治社会的君子,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还提出了作为君子所必备的素质和标准。

在与人交往时,“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作为君子既要有胸怀坦荡,又要坚持原则。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不能像小人那样,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在待人处事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关心爱护他人,总是努力成全他人的好事。小人心怀嫉妒,损人利己,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作为君子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与人为善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能患得患失,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并用这种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论语》中的德育内容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孔子根据自己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出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仁德、信义、礼学三个方面。

2.1 关于仁德

《论语》当中与“仁”相关的语句有一百多条,赋予了“仁”丰富的含义。首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将“仁”赋予“爱人”的含义,提倡人们对于他人要时刻抱有“仁爱”之心。这种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因民之利而利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其次,孔子把“仁”定义为各种优秀品格的总称。《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等五德是“仁”的内在要求,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称之为“仁”。

再次,孔子把“仁”作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修养和意识。“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能把“仁”这个修养保持很长时间,即使遇到问题,碰到困难,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生闷气或大发雷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一个有志于“仁”的修养的人,无论外在的世界是怎样的,他始终展现的是人性中美好的德性,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和言行了。

2.2 关于信义

在《论语》中,“义”与“仁”一样,都是君子所应当坚持的道德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作为君子的行为尺度和价值标准,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义的,就要努力去做;凡违背道义的,就坚决不做。同时,孔子还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要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在遇到有可取的的利益时,作为君子应首先想到“义”,如果要取得也要等达到“义”之后,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同时“信”又是一种社会道德责任,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转的基本要求。《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为人处事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如“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转贴于

2.3 关于礼学

礼学是孔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孔子强调要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尽量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3 《论语》中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1 因材施教的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

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教学。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在回忆起自己学生时,能将他们的特点说的很清楚。“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2 启发诱导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到他苦思冥想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思考问题,而教育者只是在学生实在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加以点拨和指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强行灌输,而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

3.3 学思结合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注重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思考,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求学思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学思结合,善于多角度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学。

总之,《论语》中关于德育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当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虽然孔子的德育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不免有些糟粕,但是我们应给予肯定并批判地继承其优秀的、合理的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理论,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玄武.比价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1 《论语》中的德育目的

所谓德育,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作为自觉而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与孔子的生活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土崩瓦解,整个社会处于不安定和不稳定的状态。孔子急切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当时的状况,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因而孔子兴办教育,力图使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施行仁政统治社会的君子,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还提出了作为君子所必备的素质和标准。

在与人交往时,“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作为君子既要有胸怀坦荡,又要坚持原则。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不能像小人那样,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在待人处事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关心爱护他人,总是努力成全他人的好事。小人心怀嫉妒,损人利己,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作为君子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与人为善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能患得患失,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并用这种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论语》中的德育内容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孔子根据自己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出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仁德、信义、礼学三个方面。

2.1 关于仁德

《论语》当中与“仁”相关的语句有一百多条,赋予了“仁”丰富的含义。首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将“仁”赋予“爱人”的含义,提倡人们对于他人要时刻抱有“仁爱”之心。这种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因民之利而利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其次,孔子把“仁”定义为各种优秀品格的总称。《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等五德是“仁”的内在要求,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称之为“仁”。

再次,孔子把“仁”作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修养和意识。“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能把“仁”这个修养保持很长时间,即使遇到问题,碰到困难,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生闷气或大发雷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一个有志于“仁”的修养的人,无论外在的世界是怎样的,他始终展现的是人性中美好的德性,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和言行了。

2.2 关于信义

在《论语》中,“义”与“仁”一样,都是君子所应当坚持的道德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作为君子的行为尺度和价值标准,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义的,就要努力去做;凡违背道义的,就坚决不做。同时,孔子还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要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在遇到有可取的的利益时,作为君子应首先想到“义”,如果要取得也要等达到“义”之后,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同时“信”又是一种社会道德责任,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转的基本要求。《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为人处事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如“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2.3 关于礼学

礼学是孔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孔子强调要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尽量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3 《论语》中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1 因材施教的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

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教学。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在回忆起自己学生时,能将他们的特点说的很清楚。“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2 启发诱导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到他苦思冥想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思考问题,而教育者只是在学生实在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加以点拨和指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强行灌输,而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

3.3 学思结合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注重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思考,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求学思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学思结合,善于多角度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学。

总之,《论语》中关于德育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当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虽然孔子的德育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不免有些糟粕,但是我们应给予肯定并批判地继承其优秀的、合理的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理论,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玄武.比价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尽性以命。”①《周易》是中国德育教育的滥觞。《周易》虽是一部古老的占筮书,但是它在向问卦者预示吉凶的同时,也在用一定的道德准则和应遵循的某种行为方式,向问卦者进行道德教育。《周易》蕴含的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周易》经传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周易》经传中蕴含着重要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育至上思想,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德育的功用等方面。

1.“四德说”――德育至上思想。

“德”在《周易》中位于无上的地位。“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②,“崇德”居首要地位;“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③,德行的崇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圣贤德业本身的身体力行当中。《系辞下》所说的“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是指人们利用自然以供自己享用,从而使身体安泰舒适,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四德”学说的提出,更是表明了在《周易》中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以及社会的道德水平。

“四德”是指“元、亨、利、贞”,亦即天的特性,以万物生长过程来比喻君子应当具备四种德行。《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④“元”,万物之始,品德是一切善行的首位;“亨”,把天道运用到人类社会,引申到人的品德,是嘉美的会合;“利”,使一切事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贞”,君子效法天道纯正,执著且不偏不倚。君子行此四德的目的是以德育为重,效法自然规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蒙以养正”――教育的重要性。

“蒙以养正,德教为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历来主张。《周易》第四卦“蒙”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注曰:“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决之不一,不知所从,则复惑也。”⑤坎为险,山为止,遇险而止莫知所从,以此来比喻人的幼年,浑沌蒙昧犹如遇险而止,通过灌输一定的社会基本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来对幼稚而蒙昧的问卦者进行道德教育。所以“蒙・初六”爻辞说:“发蒙,利用刑人。”意即利用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来教育人,从而“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蒙・初六・象),使问卦者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按这种社会要求行动。因此,为当代青年输入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等,使他们在新形势下,努力提高自己分辨是非、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是当代德育教育的核心。

3.“吉凶由人”――强调德育的功用。

古人用《周易》进行占筮吉凶,是为了趋吉避凶,抑恶扬善,反身修德。其卦辞、爻辞的内容十分丰富,结果既可预测未来吉凶,又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趋吉避凶,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给人以精神安慰和人生的启迪。如“损”卦曰:“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周易注疏》曰:“损者,减损之名,此卦明损下益上,故谓之损。”⑥惠栋解释:“泰初之上,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而失位,故名损。二坎爻,坎为孚,故有孚。与五易位,故元吉,无咎。”⑦意思是说,泰卦的初九从最下位升到最上位变损卦,下卦减去一个刚爻,上卦增加一个刚爻,只要心存诚信的美德,哪怕“损刚益柔”也必定大吉无咎;“离”六二爻:“黄离,元吉。”“象”云:“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六二因为得中正美德,故大吉。崇尚道德者吉,反之,凶。如“恒”九三爻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九三由于不能恒久地保持美德,故必将自取羞辱,遗恨无穷;如“萃”卦,君王必须用美德、正道聚合人神,汇通上下,才能亨通畅达。又如“蒙”卦象征“蒙稚”,通过尊师敬学来“果行育德”,即通过学习礼乐教化,培养并形成坚定的心志和美好的德行。再如“无妄”卦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指若背离正直的美德,则不仅有害于诸事,而且会有灾祸。

二、《周易》道德修养的途径

在《周易》64卦中,有许多卦具体描述了如何进行道德的修养,从而达到符合“四德”要求的圣人和君子的境界。

1.“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在《周易》64卦中,第一卦为“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看到昼夜更迭、四时交替、永无止息、永无懈怠,提倡君子应效法天道,永不停息地发奋图强,这也是当代青年立德修身的关键所在。

“乾”卦六爻以龙为喻,从潜龙到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增长、盛壮,直到穷极衰亡的发展变化过程,暗示了人生奋斗的六个阶段。“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事物的发端,位卑力微,须养精蓄锐。“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阳刚渐增,头角初露,又在下卦中央,是为得中,是有利的地位,“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已上升到下卦的最高位,既不在天,又不在田,是个危险而需戒惕的位置,故应警惕而奋发自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与君位大业的九五爻只一步之差。“或”,与“惑”通,作“疑惑”解,此爻是讲君子增益道德、营修功业,是想抓住机会进取,也是孔颖达说的:“意在于公,非是为邪也。”⑧“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既得中又得正,九五中正是最理想最吉祥的位子。“飞龙”,伟人的品德;“天”,至尊至高的地位。“上九:亢龙有悔”。上九比九五的地位高,反倒不如九五吉祥。为什么呢?飞腾的龙已上升到极限,上而无位,下而不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因为物极必反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在《周易》64卦中,第二卦为“坤”卦。“坤”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大地的美德,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⑨坤卦中任意三爻均可组成“坤为地”,故说地势广大、宽厚,“坤”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把万物囊括、包容在自己的怀里,就像仁慈、宽容、厚道、柔和的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一样。作为当代青年也要效仿大地,以宽厚之德,对待对待天下的事物,并把大地负载万物的法则化为崇高的德行。

3.蓄积贤德――“渐”、“升”、“坎”卦。

《周易・渐・象传》云:“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渐”卦下卦“艮”为山,上卦“巽”为木。“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⑩“居”,蓄积,“善”,引申为“移”或“易”,山上有木,渐渐成长,山也随之渐渐增高。君子应效法这一精神,渐渐地蓄积贤德,移风易俗。道德的修养是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一个人,要具备浑厚的德行贤德,就须注意平时渐渐蓄积。

在“升”卦中,上卦“坤”是地,下卦“巽”是木;地生出树木,不断成长,一旦停止生长,必会枯死。君子应效法树木天天升高的精神,不断加强首先修养,积小成大。

《周易・坎・象传》云:“水,至,习坎。君子以常德习教事。”“坎”卦中,内外卦为坎为水,故称“坎为水”。对“以常德习教事”可以理解为经常研习品德行为,不断锻炼教育方法。本卦中,上、下皆为水,水与水汇合,奔流不息,不分昼夜。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地修养自己的德行研习教化的方法。

4.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震”卦。

《周易》有着非同一般的忧患意识。“乾”卦中,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指君子整天小心谨慎,晚上也不断内省反思。《系辞下》曰:“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11}意思是要始终保持谨慎戒惧的高度警觉之心理,居安思危,免于祸害。《履・九四》云:“履虎尾,逯占。”“履虎尾”喻人处境之险恶,但《周易》作者认为,当人处此险境之时,只要能够做到审慎修省,谦为本,就不但无咎,反而致吉,故《易传・象辞》在解释此爻义时说:“逯占,志行也。”

而忧患意思最强烈的非“震”卦莫属。“震”(震下震上)卦为雷,两震相叠,有巨雷连击,震惊百里之象,所以卦名曰“震”,用以喻天威莫测,灾祸难料,警戒人们敬天修德,省身远恶。《象》曰:“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初九,震来,后笑言哑哑,吉。”{12}主张把谨慎戒惧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内容,由于慎行获福而笑语声声。“震”九四“坠于泥”,就是因为耽于安逸,意志消沉,终致堕落。人之行事,犹如登山时小心翼翼,有惊无险,在平地时反而容易疏忽大意,马失前蹄。所以,当代青年应该从“震”卦中学会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修身自省,振作精神。

5.谦虚――“谦”卦。

《周易》特别强调人的谦厚之德。在《周易》64卦中,其卦辞、爻辞皆吉的卦不多,因初爻因处卑下始生之地,上爻因居亢盛强极之位,而“三多凶”,“四多惧”,{13}然而,有一卦例外,这便是《谦》卦。孔颖达解释说:“谦为诸行之善,是善之最极”其义为“屈已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14}《序卦传》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卦所阐释的基本原则就是谦虚、退让,不论地位高低,都应当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做事,这样就会无往而不利。反之,如果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终将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谦卦》全吉是相对于其它六十三卦而言的,而《谦卦》本身的卦辞、爻辞表面吉利,背后却始终充满着一种深沉的警惧意识,这正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便是谬误,谦虚的反面是骄傲。

6.兴利除弊、知过必纠――“益”卦。

《周易・益・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善,指善人、善行、善事。迁,追随、仿效。“益”卦的上卦“巽”是风,下卦“震”是雷。风愈强烈,雷也越响亮,风与雷相互助长,使气势增益。君子应效法这种精神,见到善人、善行、善事,就应该毫不迟疑,像风一般地追随、效仿;而一旦发现自己有过失,就毫不忌惮,像雷一般果断改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是当代青年注重修养,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中国的青年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的命运。跨入21世纪,我国青年的价值观有很多突出的方面,如崇尚真理、注重实践、提倡科学、尊重自我、敢为人先等,但在某些行为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滋长,网络症候群逐渐蔓延,信用缺失、见利忘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借鉴《周易》蕴含深远的道德义理,汲取与当今德育教育相统一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精华,来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6页。

②《子夏易传・系辞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95页。

③《子夏易传・系辞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02页。

④《子夏易传・乾》[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4页。

⑤[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37页。

⑥[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446页。

⑦[清]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M].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113页。

⑧[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21页。

⑨《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7页。

⑩《子夏易传・序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24页。

{11}《子夏易传・系辞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4页。

{12}《子夏易传・震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74页。

{13}《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4页。

{1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73页.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刊.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年10月影印.

[2]子夏易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3][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4]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5][清]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M].中华书局,2007.9.

[6]胡朴安撰.周易古史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

[7]马恒君撰.周易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4.1.

[8]张德利.周易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迪[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篇(5)

作为一个君子,孔子要求心中必须具备“仁”的理想,也就是必须拥有追求道德完善的理想,在行动上要用礼来规范自己,内仁外礼,文质彬彬,这才是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最高标准。如何追求道德的完善呢?孔子给出了这样的方法:《论语•里仁》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一语点出了孔子学说中的关键词,那就是从“忠”和“恕”两个方面来达到“仁”的理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尽心竭力为人,这是“忠”的体现。在行为处事和人际交往中,要求的就是正心、诚意和积极性,这也应该是个体的一种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推己及人,这是“恕”的体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当然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而人都是有弱点的动物,总是被各种私心杂念所干扰,要达到此种道德的高度自觉自律,相当困难,但孔子仍然希望每个人“不同程度地去实现‘仁’”,并且也认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仁”。所以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要实现“仁”,除了道德的自觉,还必须要有外在的约束力,这就是“礼”。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不知道行事为人的准则,你就无法与他人交往,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每个体现着独立价值的个体,也还是一个社会关系中的人,他必然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应采取的态度就是积极的面对,那么他就应当学习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各种礼仪规范,并将之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仁”的概念很抽象,它需要借助“礼”来作具体地呈现,当你始终要求自己遵礼守礼的时候,意味着你一步步地成为一个君子,不断地向“仁”的理想靠近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有所修饰,或者说是约束,既不能任内在的观念或者想法肆意地爆发出来,又不能成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人,内在和外在一定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这种中庸之道,其实也体现了孔子所寻求的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按杜维明的说法,就是“仁”和“礼”之间的张力,“成圣之道应是介于精神的个体性及伦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狭窄山脊’”。当谈及通过礼对人的约束而使个体更具有社会性,使之成为一个君子的时候,就必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铺天盖地的“礼”是否扼杀了人的创造性?这是儒学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重提儒学必然引起的深思。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对礼的强调到后来确实演变成礼教的传统,相当多的民众被限定在自己的等级上,安份守礼,甚至是到了麻木的状态,主体性严重失落,没有了自我意识。当“礼”发展为“礼教”的时候,就已经逐步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而当我们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原始儒家身上的时候,我们相信,这并非孔孟儒者的本意。人性始终存在着私心、惰性等弱点,不加以限制,就很容易被放大。就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孟子,也承认人性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自己没有主观努力去求“放心”,仍然会堕落变为恶人。所以这就需要“礼”,用礼来成为衡量君子行为的一个标准,并成为内心的一把杠秤,但它不是僵死的,正如前面所说的,要找到的是一个平衡点,就是在“我”和“我们”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既要融入社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又要守护住自己一片独立的精神天地。

二、关爱社会,修养自身

《中庸》里面说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首先,“仁”是人本身应具备的一种道德禀性,它又必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仁者爱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将爱传递出去,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如此,那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其次,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所以说“亲亲为大”。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对所有人的爱都一样,必然有亲疏远近的不同,必然是先爱你的家人,再向外推广,爱你周围的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推而广之的爱首先是建立在自己对亲人的爱这个基础上的。假如对自己的亲人很冷漠却做出一副关爱社会的样子,那只能是欺世盗名;假如只知爱自己的亲人而忽视对社会的关怀,那又是自私的表现了。所以个体必然背负着关爱家人的责任和关怀社会的使命,这才能促使家庭和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孟子相信每个人只要有向善的主观愿望并不断凝聚自身的浩然之气,最后都能成为圣人,也就是最终都能实现“仁”的理想,因为每个人的人性深处都有善端,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恻隐之心的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把“仁”具体到“内圣外王”的路子上去了。在内,要进行自我修养,使善的萌芽不断生长,要有“仁心”;在外,要将恻隐之心推而广之,作为君王来讲,就是要行“仁政”。孟子的观念看似在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出谋献策,但其实孟子是站在民众的基础上来与君王对话的,应该说孟子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本主义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他心目中的社会理想,那就是老百姓都有田可耕、有肉可吃,社会上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假如这个君主罔顾老百姓的利益,那么他将不再是君主而是一个“独夫”,百姓自然可以将他取而代之,“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君臣之间都必须守礼,臣子并不是只处于被动的地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如不守君道,臣也不必守臣道了,彼此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和历史上很多“愚忠”现象恰恰相反。这也说明了孟子倡导的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和后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君臣之间紧张森严的关系截然不同。孟子希望所有踏入仕途的仁人志士都要有政治的自觉意识,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不做政治的傀儡。正如孔子认为人应该守礼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礼一样,孟子提倡的也是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融入政治,又要脱离政治,既要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又不能丧失了自我的人格,不能忘记还要“独善其身”。这其实也是在参与政治和修养自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中庸之道。如果说“孔子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反思”,那么“孟子则是对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孟子强调的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的问题。

篇(6)

一、注重情感体验活动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以勾划、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极易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心灵得到净化,德育得以内化。

二、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指应通过教师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诱导,使学生提高认识,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学校,在课堂,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与求知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重,但同样好学心也重,且模仿力特强,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就显得更为重要。要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所以,我们要树立自身的正派形象,由内到外地去影响学生。

思想性是品德课的灵魂,品德方向明确,思想内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保证。初一学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复性和动摇性,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所以如果对初一学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会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字,也许是天冷的关系,手抖,字写的有点草,于是我又重新擦掉,然后一笔一画地认真写了一遍。尽管下面的学生说没事,都能看得懂,但我说:“这是不行的,我想与大家一起达成一个约定,以后我写每个字都一笔一划,你们大家写字也都一笔一划好不好?”在以后几次的测验中,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开始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去写字,就连平时写“天书”的那几个男同学,字迹也有了很大改观!后来,一位曾经因为字迹问题经常被我批评的女学生考上了一中,在去年教师节给我的来信中说:“老师,谢谢您的批评,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像您那样,初中了还抓我们去练字。但如果没有您当初的严厉,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老师您知道吗?语文作文我写得很一般,可是却得了高分,语文老师说与我的字迹很有关系,在这,我想深深地谢谢您!”从这些事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施行正面教育最好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强化教师职业意识。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3.理解学生,尊重学生。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个性。

三、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我们教师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激励赏识,唤醒学生对道德的欲求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的言行、人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学生往往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处于优势地位。当自尊感与其它情感发生冲突时,其他各种情感,都可以让位;当自尊感受到损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等消极情绪,并易爆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篇(7)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从人文性上看,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这种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德育融入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1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整体情况看,存在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走文道结合之路,做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的统筹兼顾。做好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体现出了人的肉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却由于思想性格及其它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高贵”的不同看法。其次,语文教材课文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区别的同时,也要理解女主人公诚实坚毅的一面。第三,语文教材所用的文体有利于开展德育。不论是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思想性都很强。充分认识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当前语文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文是精湛的写作技巧与强大思想的结晶。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应做到两者互为一体,不可片面化。德育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但语文教学又不能做德育的附属,语文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同时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能够从更深层次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而后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去逃避现实,而应当坚强面对。文中的母亲是伟大的,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被打到,而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是伟大的。这位母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含义,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

2.2拓宽视野,增强阅读:

对于语文方面的学习来说,最离不开的就是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能让学生拥有更为高远的眼光,而广泛的阅读则能够有效地积累知识、储存能量。任何一个博学多识的人都离不开这方面训练和积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课本的寥寥数语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理解、把握语文中的奥义,要根据所学需求和年龄层次找出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多读、多看、多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成为井底之蛙,亦或因为没有知识活水的流入而使知识储存枯竭,除此之外,注重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可以说是裨益良多。总而言之,拓宽视野、增强阅读,是德育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它能使得一个人焕然一新。毫无疑问,知识的积累、知识层面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都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们会在人们最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发挥出强劲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郎才尽”这两个自古流传的诗句和典故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突出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储存知识的重要性。

2.3广纳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有很多书籍都潜藏着非同凡响的力量,很多引人深思和经久不衰的语句让人记忆深刻,这些句子以语言的力量充斥在漫漫历史长河。这些书籍不乏有值得人们学习的文学底蕴、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更是有警示世人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书籍充满了丰富情感和文字力量,它们才可以从一些冗长复杂的句子蜕变成简明扼要、意味深远的警示格言,这种精简是对文字语言精华的提炼,可以更为直接和简洁地表露语言深藏的含义。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思想要着重抓好对名言警句的学习和理解,从前辈和先人穷其一生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中汲取知识、淬炼品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之时,不单单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含义。在教授很多文章时,教师对知识的表面讲解仅仅是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从初步了解上升为深入领略。从作者的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文章的宗旨等各个方面来理解文章和名言警句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在学习古人的文章和诗句时,往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的背景等来理解文章宗旨,从而才能体会文章中名句的魅力。

2.4注重德育,熏陶品德:

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品德的熏陶。从古至今,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先要立本、学会做人,具备最为基本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平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高尚的品质,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为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许多科学家不顾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而那些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则以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工作来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仍旧生机勃勃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看、向前进。而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淋漓尽致的讲解这些先进事迹和令人可歌可泣的先辈,这是对学生美好高尚情操的完美阐释,以此来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具有了中华美德。

2.5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方面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逐渐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来教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若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要想达到更为深刻丰富的理解。一个品质高尚的教师,往往会带动学生刻苦学习。依据着这些方面,不难想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种方式能够便捷有效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完善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弘扬社会正能量,以便尽可能地让院校学生获取自己老师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道德精神。有了目标,有了榜样,就会有无形的力量驱使和鞭策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这样一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就会充分地显露出来,使得人们看到学生从其教师身上所获取的经验、知识、道德、理想等等,这些潜在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3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之时,教师要深刻明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面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时,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学生的根基素质薄弱,非常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给予充分的引导和管理,主动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以语文教材为教学根本,寻找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科优势,使得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价值、有抱负的人。德育,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论学习什么,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拥有端正健康的三观,才能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德育,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教育内容,需要完全的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深刻的价值和崇高的意义,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进而更加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梁志红 单位:来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2]陈晓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3]余晓林.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

篇(8)

在德育目的上,朱熹根据其哲学思想以及古传的划分,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小学”强调“成人”的教育目标,而大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以“成智”[1]。“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2]在朱熹看来,所谓“成人”,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摆脱原始性、蒙昧性、野蛮性变得有理性、有教养的过程,是一个人经过教育并通过“成人礼”的洗礼,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而“成智”的教育主要是“增长见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智育”。总之,朱熹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要德育为先,以德统才。

在德育的内容上,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在“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学“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的话,“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

在德育的方法上,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朱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访求名士,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亦不可专恃,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使之有向慕之意,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改善教学方法,“无牵于章句,无滞于旧闻,要使之知所以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不但为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还认为,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他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

在教育的管理上,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他说:“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言“中其情”。以德为主,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1.做事为主——辅之以理。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的8~15岁,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但却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做中学”,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但是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并通过一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德育引领——四个学会。在朱熹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成人”的教育要优先于“成才”的教育。“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成人”的教育:通过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朱熹的教育主张来看,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是朱熹教育主张的起点,儿童要先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然后再明其理。学习做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那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在朱熹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君、亲、师打交道;知道了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达到了“乐群”的教育目的。通过学会做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后,射御、书数之文的学习才有坚实的道德土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朱熹这种先学做事、德育引领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小学教育应该德育为先,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雕琢好中小学生这块“璞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独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知荣明耻、尊敬师长、相互尊重、友善宽容等文明行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生存技能。

3.仪礼载道——重构礼教。朱熹的道德教育秉承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可谓是“礼仪载道”,而我国古代重视“礼教”的传统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反思我们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礼仪教育,尤其缺乏日常生活行为的礼仪教育。因此,重构礼仪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现代礼仪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4.统筹规划——注意衔接。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一种统筹规划和相互衔接的教育理念:朱熹不仅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阶段,而且为每个阶段的教育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这种统筹规划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要素。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性不强,甚至有各成体系、断代以及缺位嫌疑[7]。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规定并没有缺失,但小学、中学在以智育为核心的导向下德育出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地位被严重边缘化;道德教育本身被严重抽象化,脱离日常生活基础;德育方法主要靠苍白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内容重复而陈旧;大、中、小学德育缺乏统一的执行和管理;德育评价方法不科学。造成的结果是:儿童“知”与“行”不能很好统一,德育课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程但教育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德育放在大、中、小学德育的大系统中去考察,从德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儿童道德发展问题上进行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并在教育管理上确保这一德育理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冯达文.简论朱熹之小学教育理念.中国哲学史,1999(4).

[2]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 朱熹.答郑常卿.朱熹集,卷62,

[4]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

篇(9)

“原有的学校德育模式,即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1]。以德育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必要性和可取性。小学德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目标。小学生尚未成长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父母、师长、朋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其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篇(10)

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在长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成效考核和评价的模式以学生中考成绩为唯一指标。不少学校和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上往往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地理德育思想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严重缺失了德育。主要表现: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德育,只注重智力教育,使地理课和德育课的严重脱节,完全是两条平行线,形成了地理教学与德育无关的思想。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这种没有德育思想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每当地理教师在介绍国外文化和价值观念时,往往会使学生一味盲从,不加以鉴别地吸收和模仿。因此像“情人节”和“圣诞节”等外国的节日在当今的校园内被学生热捧,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中秋节”等被学生们遗忘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次表现在地理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德育。地理课堂教学主要是靠教师对课本素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进行挖掘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能够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变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德育思想是塑造完美个体的模具

德育思想塑造的结果将会终生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德育思想的价值首先体现了社会价值,它使人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及认同特定的社会轨制,以及能够依照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去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以及伦理道德,从而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固。其二,德育的价值是个体价值。源于个体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生的幸福除了对于生活物质的追求,更包括了精神上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向往,以及对于高品德、高素质的追求。获得精神满足以及幸福感,能够使得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以及身体健康,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三、充分挖掘地理的德育思想

地理教学内容里含有丰富的育人哲理和德育思想,学生通过学习地理不仅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为人处事之道。一个言谈举止优雅、待人接物热忱、刚正不阿以及思想健康、意志坚强、珍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人是深受人们喜爱和敬重的。只有真正领会了德育思想的学生才能成为学校合格的产品,才能真正地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德育思想,发挥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完成素质教育。

1.地理教学是学生净化思想和陶冶情操的过程

地理学科是信息和思想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思想精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内容,时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地理老师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展示出祖国大好河山时,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崇高理想。而在学生学习地理环境问题时,教师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公民意识,这样才能造福于国家、人民和子孙后代。同时高举“德育思想”的大旗,时刻不忘对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教育,并在对待外国文化时能做到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地理知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实用性。

2.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地理教材中包含着题材各异的学习素材,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图文,有令人身临其境的自然美,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美,也有令人如沐春风的道德美等,给予我们的是美的享受。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有美的感知和享受的过程,从而让他们能够正确以及准确地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这将成为学生的精神层面当中里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一个具有正确审美观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才会是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无私奉献的人;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美的心灵去领略大自然的丰采,用美的姿态去对待生活,用美的语言来歌颂和赞美时代。

3.地理教学是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

篇(11)

因此,本质上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这样,人的心理两者之间并不是动态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人的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纯心理发展,被认为是在克服人的感性生理欲求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此一来,理学德育思想就如同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一样轻视甚至贬低个体生理发展的必要性。即使持有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张载也持有这种看法:“医书虽圣人存此,亦不须大段学,不会亦不害事,会得不过惠及骨肉间,延得倾刻之生,决无长生之理,若穷理尽性则自会得。”重视心理发展无可厚非,但心理发展只有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常进行,忽视生理的发展是理学德育思想的重大失足之处。在明清之际颜李学派的军体教育思想就是对前者的批判与改正。第四,道德实践对社会实践的僭越。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只有在实践中,人才有可能显示自己的本质,人才能成其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人的本质。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并不是孤立静止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封建道德规范的社会的人,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王阳明甚至提出了道德实践本体的思想,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显露自身的本质,这是理学德育思想的深刻之处。但它根本上属于“内圣”之学。在这里,个体的道德实践有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意义,它专门追求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便是不必要且不应该的,这从朱熹对陈亮的“义利双修王霸并用”的批判中表现得很清楚。这样,理学德育思想以个体道德实践排斥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只能阻碍个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而在片面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只能有片面的发挥,人只能是片面的人。

以上是就理学德育思想中人格发展论的消极意义而言的。而其积极意义,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人的道德主体性,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理学德育思想继承先秦儒家“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精神,通过抽象的哲学思辩,使道德品格成为个体先天主导心理构成,个体自身成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如果说在程朱理学中,天理的权威化使得人的道德行为带有被迫为善的性质从而主体性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陆王心学中人的道德主体性便高扬起来,主体道德行为不仅是克己,更为重要的是成己,是主体先天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这无疑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自我的“良知”成为准则。“他人文字议论,但漫做公案事实,我却自出精神与他披判,不要与他牵判,我却会斡旋运用得他,方始是自己胸襟,”“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这种自做主宰的精神显示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主体性倾向。此外,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的存在具有恒定和普遍的价值,它不是在对每个人的经验真实(行为)的归纳总结中判定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而是从先验唯心的角度演绎出“人本善”即每个人先天地具有存在价值的命题。在这个关切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的唯心主义命题中包含着深刻的真理。我们知道人作为道德存在是在人类已攀上自身本质的高度后表现出来的,虽然理学德育思想把人抽象化为道德人而失于片面化,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其主要方面,则是毫无疑问的。理学德育思想用片面化、极端化的形式揭示出人人为道德性存在这一绝对真理。第二,注重培养知、情、意、行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理学德育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的传统。理学家大都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由于他们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以及时代背景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知、情、意、行在德育中的次序和地位有所不同,大致要分为三类:其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知先行后”德育模式。先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最终、最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要在整体上保持知行并进,而情、意贯穿其中,但由于情有善与不善,必须加以约束和控制。其二为陆九渊强调先立大志与“知先行后”的德育模式。

由于他坚持性情合一,“性、情、心、才、都只是一般事物”,情既为道德情感,也是道德理性,是性的自然流露,故为善,它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其三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真知必行,不行不可谓知。王阳明也是性情合一论者,但他把二者看成体用关系,性必有情,情也有过与不及,所以重视性对情的自我调停。至于道德意志,王阳明同其他理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具有“无规定”的特征,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是“不器”,即不“执一”、不“意必”,也就是不执于形而下的一事一物,使主体意志超越于一切现实目的性,随感而应,率性而为,以至无为无不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王阳明的意志便是无意志,是超意志。总的来说,理学德育思想注重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道德心理结构,基本上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我们当代德育有一定借鉴价值。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系统看。理学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个体,而在于社会;不在于个体心性修养,而在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当时社会主要包括:人类整体;封建等级制度;家族;作为人类整体一部分的集体等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