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辩论论证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乌鸡粉丝倒也罢了,白家肥肠粉这等德高望重的粉界宗师,岂容如此羞辱?也难怪白家食品公司发声明表示“完全不认可,不接受”,并称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社会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饮食文化的无知和傲慢”。而新竹米粉业者也嗤之以鼻:自家产品热销十几年,位列新竹十大伴手礼之列,常有消费者一买就是5箱、10箱,好不好吃自有公断。
帽子扣这么大虽有些反应过激,不过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倒也是彰显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此外,在中国人看来,米粉和面条,哪怕是带“方便”俩字,也绝对是两个世界的物种。老美口味有异倒也忍了,将米粉归到面条队伍里,则绝对是犯了大忌。也难怪看到这个新闻后,有网友正色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面条自光武帝昆阳之战便古已有之,米线何德何能与面条相提并论?
面条历史悠久自不待言,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的那碗面条已经有4000多岁,相比之下,米粉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的确是晚了上千年。但比起美利坚合众国的黄口小儿,资格还是老了太多。目前已知关于米粉的最早记载,是在一本大约作于南北朝时期、名为《食次》的书上:“用林稻米,绢罗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作竹勺,容一升许,其下节,概作孔。竹勺中下沥五升挡里,膏脂煮之。”这段话不难理解,就是把米磨成浆,灌入底部钻有孔的竹勺,漏入锅中煮熟,这至今仍是米粉的主流加工工艺。
细细算来,米粉起码也有1500多岁高龄。在古代中原文明一向占据主流,吃面条貌似是名门正派。不过近代以降,南方人逐渐占据了政治经济文化高地,饮食更是全面抢班夺权,不但面条、馒头抬不起头,北方菜代表鲁菜也是日渐低迷。放眼全国,无论是稻米产量还是吃米的人,恐怕都要多过小麦,米粉也就堂而皇之地在全国攻城略地。不需细数,就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南昌米粉、过桥米线、绵阳米粉、兴化米粉、新竹米粉等等旗号,甚至不产米粉、以拉条子著称的新疆,都开发出一款小有名气的炒粉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47-02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随着现代基础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证明了降压治疗主要在于血压降低的本身和保护心脑肾等免受损害。中医学没有高血压的概念,而是根据患者所伴有的头痛、头重、眩晕、失眠等自觉症状及舌脉等体征,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范畴,但不能概括和把握高血压病的共同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发生发展趋势、预后。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具有消除症状快、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的较好趋势,现归纳如下。
1、病因病机的认识
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总的病机应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互结。
1.1 肝与高血压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恶抑郁,其一是其气升主动,故对人体气血疏通畅达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肝的疏泄失常,气郁日久及血可致血瘀;气滞则水行必不利,可致水湿潴留;如疏泄太过,亢奋上逆可致肝阳上亢。其二是促进脾胃的消化动能,若肝病横逆犯脾胃可致脾不能升清胃不能浊降,出现眩晕、头痛等症。其三是调畅情志,若因长期忧郁脑怒或素体阳盛,日久气郁化火,风阳升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头痛。
1.2 脾与高血压病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损伤,则气虚无力行血,导致气虚血瘀,血阻气滞,可致血压升高;脾虚水液不运,痰饮内生,痰浊中阻,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使阴阳气血紊乱,血压升高;或痰湿郁久化热,痰热中阻,上蒙清窍使脑络血脉阻塞可致血压升高。西医学认为,排钠障碍是高血压一重要发病机理,血压升高关键在于高血压患者有水钠潴留倾向,它造成细胞外容量增加,通过全身血流自身调节机制导致总外周阻力增高而引起血压升高。
情志失调伤肝,饮食失节过劳或过逸伤脾是高血压病病机的起点前者致肝郁气滞,继而肝郁化火致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进而发展成肝肾阴虚,最终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后者脾虚失运致气虚,痰湿阻络,痰瘀交结,阻滞
心脉可致胸痹、心痛。肝阳化风挟痰瘀阻滞脑络导致中风。
2、辨证分型及论治
2.1 肝火亢盛证 头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药:龙胆泻肝汤。心火旺加黄连,相火旺加黄柏。
2.2 阴虚阳亢证 眩晕头痛,腰膝酸软,烦热,心悸失眠,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方药:镇肝息风汤。眩晕重加天麻、钩藤,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
2.3 痰湿壅盛型 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痰多加胆南星,脾虚湿困加豆蔻、砂仁,胸闷加瓜蒌、薤白。
2.4 阴阳两虚证 眩晕头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法: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方药:地黄饮子。眩晕严重加天麻、钩藤,夜尿频多加益智仁、桑螵蛸。
2.5 瘀血阻络证 眩晕头痛,胸闷胸痛,痛为刺痛痛处固定,心慌心悸,四肢发麻,口舌青紫,舌暗或有紫色,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加葛根、丹参、地龙。
3、临床体会
3.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发现病证之间、分期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一般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主;发展至第3期,出现中风、冠心病、心衰和肾病,肾衰则痰瘀胶结,凝滞尤甚从宏观上说明“痰”、“瘀”是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我们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痰的药,取得了比单纯辨证治疗更好的疗效。对于临床无证可辨者,我们给予辨病治疗。而关于活血祛痰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也已见报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17-02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该课)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之现实的最优化的辩证研究,是解决实效性问题的重要一环。
科学地总结国内对该课题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讲,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的研究与改进举措、双边教学方法的研究、“两课”“知、情、意”的实效性的研究、教与学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指出了该课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少;一言堂多,群言堂少;学习书本的多,接触实际少;被动学习者多,主动学习者少;专注听课的少,课上做其余事情的多;更有甚者,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手段上,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者只是把书本内容简单地搬到电脑、屏幕上,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图、像、网络联接等现代传播技术、条件还没有充分的有效利用。该课没能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价值性、审美艺术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没能做到“知”、“情”、“意”三者完美的结合。故此,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对该课学的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模糊认识,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情绪,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现状,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较有建设性的观点,如,为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现象增加专题讲授、实践考察、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提出比较方法教学法,使学生融会贯通;提出优化教学手段,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大量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方便快捷性,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面临新的困惑,现实的实效性、针对性之出路在何方?
若实现该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客观辩证地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上述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实践方面,缺乏最优化的系统分析,缺乏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评估系统及认证体系;缺乏实施认证的目标管理体系;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缺乏反馈机制及动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运用是定性的多,而定量的少;随意性多,系统性、计划性、有目的的实施少;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少;寓教于生活的少,寓教于乐的更少;由于对该课在观念上、管理上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理论研究深度也不够,系统性不强,实践上又缺乏规范性;同样,缺乏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运用;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适用环境的选择;缺乏教学方法与内容结合方式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系统有机的转换、更新;缺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技术含量的支撑;更缺乏课堂学习及课下研讨的浓厚求知欲的有效激励机制;缺乏思想政治课新知识新思想的有效的传播量;缺乏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与形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有效研究;故此,该课程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其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教学的实践的实效性有较大的或然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在某一高校某一班级,某一阶段可以,但仅具有特殊性意义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全面客观的辩证地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辩证扬弃的意义上,针对其存在着诸多不足及缺陷,突出该课程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实践基础性、可操作性;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公共关系双向传播与沟通的理论与实务技能,以与时代相吻合的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以现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从解决大学生当前及长远的关注的问题入手,着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此达到“知”、“情”、“意”共鸣。继而,以实效性为目的针对授课对象、授课环境,客观、系统、科学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用性、普遍性意义上得以推广,使受教育者由不愿意学,转变为愿意学,再转变为我要学;使受教育者从学习无用,转变为学习有用,再转变为终生受益等等。这是实现该课程实效性的最现实的选择。
辩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问题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是解决该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
辩证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就是要在克服其不足,保留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这些内容主要之点是:第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本质规定、原则、特征、切入点、归宿点;第二,以该课程的内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筛选、确定、排序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三,以该课程的教学环境、条件及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四,以该课程的学期的不同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及不同课程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置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五,以该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与多方面、多视角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相结合来确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六,以该课程的全程教学的战略系统性与各个阶段教学战术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七,以该课程传统模糊性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向科学的量化教学方法及手段过渡;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模式:突出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双向性,通过疑难问题专题式、座谈式、对话式、演讲辩论式、案例式、调研式、论文式、报告式、网络交互式等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不仅是理论意义上的,更重要还是实践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现实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体系方案,方案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上升理论,升华理论;各种方法手段交融交互运用,先后重轻有别。第二,建立系统的评估及认证体系,以保证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第四,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文实践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习惯。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富有实效性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实、具体的系统的统一;第二,建立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系统评估及认证体系;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建立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第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以哲学指导,以现代心理学、现代公关学、现代传播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相交融,并以此为科学理论依据,对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性优化;第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第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对于受教育者是喜闻乐见的集知识性、理论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选择;第七,掌握和运用方法与手段的人,必备实施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条件,应是事业型、学究型、宣传型、讲演型、主持型、沟通型、辩说型等几者于一体的通才教师;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传播技术的新生产力基础之上,使之具有科学化、标准化、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等特色;第九,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应以哲学、数学的科学定性、定量为基本思路;第十,创立其有共性、个性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各种模式。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第一,从个性意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从教学的实践中概括和推导出具有共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二,从分散的、不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到系统的形成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律性的运用;第三,从该课程的内容到形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色,选择最适宜的导入点,如疑难的社会问题、关系到自身发展前途问题、价值取向等问题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研究与实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其现实性的选择是:第一,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客观、科学的区别分受教育者注意力、兴趣点的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二,建立反馈机制,在一定的时段,对该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其效果,以不断地加以修正,进而采用更为现实可行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全国高校第二十一届哲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11).
[2]李文海.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J].高校理论战线,2001,(10).
[3]郭凤志,张澍军.关于加强“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早见于《内经》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出“动静如何?”《内经》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在永恒的变动中,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内经》中的道生学中,至始至终贯穿动静平衡的作用。无“动”就无所谓“静”,反之亦然。可见其包含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总之,摄生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那么健康是什么呢? 《内经》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倾若一,病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事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布之感温之相守也形由血气必称也,是谓平人……。”而健康就是正确运甩摄生的结果。这意味着体内阴阳平衡,乃动静平衡的效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2摄生与人体内外因的关系
从精神因素来看,情志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作用的过激皆可以造成疾病的产生。其实这是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破坏机体的内外平衡。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昏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等等。这些都说明机体因外界的变化——情绪的波动,而损伤人体。
其情感调节方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恢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并据四季以调节五脏神志,如《素问·四气调神论》 “春三月……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说明春之时,为一年的开端,天地开放,万物开始生长,故要使自己有高尚的情志,而夏三月属火,故要使自己保持心情畅舒,不可发怒,否则可伤肺土。冬三月,为阳气伏藏、万物潜藏之时,故要使志内藏,无所向外。这是古人对四季调神的动静认识,可见春夏之时要以“动”为主,秋冬之时而以“静”为主,从而使动与静处于平衡。因此《内经》中提出了古人的4种类型的养生方法。“恬恢虚无,精神内守”是在精神上保持了一种静态,这样就会抵抗外邪的侵入,然而“动”与“静”这是{内经》养中生之精要,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达到“阴阳平衡”,“百病皆祛”的目的,是符合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饮食与摄生的关系
构成人体的生命的基本物质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 精”。 “先天之精”廪受于父母,而“后天之精”则是通过饮食所摄取的,如果在调节饮食上,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破坏其动静的平衡,那将会使人产生疾病。上古“饮食有节,起居有节”均可“度百岁乃去”,告诫人们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精不知持满。”这样就会使人“半百而衰。”又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阳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康,脾气以绝。味过于咸,大管气劳,短也,气抑。味过于甘,必气喘虚,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氰脾气不摄,胃气乃败……等。”这充分说明偏嗜的危害性,故五味太过而伤五脏,从而破坏了人体正常饮食规律。味过则使脏腑功能紊乱,可见脏腑功能阴阳失衡,动静偏离,故百病始生。这在临床上很有价值。
一、研究背景
郑州为河南省会、五朝古都、中国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拥有3600多年建都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给郑州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郑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2年开始实施建设的郑东新区,奏响了郑州城市框架大发展的序幕,郑州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百年来的大突变。
二、近现代郑州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1.解放前的郑州(1909-1949)
1910年,京汉铁路与洛汴铁路(陇海铁路前身)在郑州城区外西南角交叉,并设立火车站。从此,郑州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确立。随后,小小的郑州依靠商业渐趋繁荣,1927年郑州设市, 1928年,郑州城区规划面积已达到10个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远远超出历史上的古城(0.65平方公里)的大小,郑州也成为河南仅有的两个省辖市之一(另一个为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从1930年代到40年代末,实际上整个郑州的建设多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段。此阶段铁路建设对于郑州城市空间产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双“V”字型结构,东北、西南区域地势开阔,西北、东南区域面积狭长。古城区位于车站东侧,在铁路建成旧城区长期发展缓慢,城区较小,铁路建成后古城区与铁路间的用地开始迅速发展,此后城市建成区主要集中沿铁路方向的东侧延伸发展,形成了铁路与古城区之间的现今老城区地域。
2.解放后的郑州(1949-1978)
1949,郑州人对于郑州的建设,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1953年郑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郑州开始快速发展。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后,郑州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郑州形成了“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城市空间格局,即以火车站及二七广场为中心,铁路东为行政片区,铁路西为国棉轻纺工业生产区的格局。
在1955年10月,在哈雄文和慕欣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苏联专家巴拉金以及其他规划专家的进一步修改、完善,郑州规划上报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城市建设总局。这是郑州市第一个上报国家并得到批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1954年编制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工业项目主要沿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一侧布置,职工居住用地与工厂带状平行布局,构成了郑州市工业区沿铁路线一侧带状布置的基本格局。同时,基于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性,国家在郑州设立郑州铁路局和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数万铁路职工进驻郑州,其生活区主要集中于京广铁路西侧、陇海铁路两侧,郑州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由于这一时期郑州城市功能与性质的定位,城市空间主要以京广铁路为界,陇海铁路为轴,东西双向扩展。西区为工业区及仓储区,成片状沿陇海铁路布置,东区为行政文化区,由省委、省政府所属机关及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构成。
3.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的郑州(1978-1999)
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商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郑州形成以二七广场为中心的商业聚集区。整个市区道路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延伸,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先导,居住用地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并沿城市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蔓延,但由于铁路北编组站及两大铁路线的阻隔而形成的双“V”字型城市结构的形成与加剧,西北与东南方向内区域发展滞后于其他地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真空地带”。
1980年以后城市化地域外向扩展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沿原工业区扩展。城市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服务功能在城市各项功能中的地位上升,居住用地和科研用地向城市东、东北和西南方向均有较大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沿原建成区边缘向外扩展,尤以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北、西南方向的扩展最为显著。城市形态近似团块状,向外扩展势头迅猛,城乡之间用地矛盾激化。这期间的特点:第一,交通线路的延伸成为城市化地域扩张的先导。第二,居住用地向城市东北和西南方向蔓延,城市发展轴间用地被填满并凸出。
1990年以后,学术、科研机构用地最先向外扩展。大量学术、科研机构在距离建成区较远的郊区建成,这些机构占地面积较大,主要沿交通线分布,充当了城市化地域扩展进程的先锋。对于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也促进了城市化地域的扩张。在市场机制调控下,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合理,各种功能用地按其付租能力高低重新分布,以二七塔为核心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原来位于市区中心的工厂、企业出现外迁倾向,纷纷从建成区内部向郊区迁移。
可以说,从1954年规划确定了整个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之后,城市空间的发展一直在此格局之上向外扩张,出现“摊大饼”蔓延式发展态势,而整体的空间形式并无大的转变。也就是说,郑州城市空间在近百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时期内在空间结构还属于单中心结构。
4.二十一世纪的郑州
2000年之后的郑州,经历了城市发展史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扩展与更新。
2001年8月,郑州面向海内外对郑东新区规划进行国际征集。经过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脱颖而出。黑川方案拓展了郑州“V”字型产业带的东向延伸,把机场的这一块设计了一个环形的路网,叫环形城市,采取了一个周边谁都不连的一种姿态,这种姿态有一直最大的好处,就是要克服地块的边缘性。经过多次调整之后的郑东新区规划,范围西起原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总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比当时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还要大。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郑东新区概念规划荣获中国首个“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全力打造大郑州都市区将是整个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郑州未来也将会与东南西北四个紧邻的都市外边缘区域共同构筑出一个大郑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提出大郑州未来的总体布局设想:“两核六城十组团”(见图2)
两核: 郑州新区与中心城区
六城:
航空城――亚洲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左右。
新郑新城――寻根问祖的文化名城,到2020年,新郑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万人。
中牟新城――中部一流现代服务业新城,到2020年,中牟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人。
巩义新城――都市区宜居工业城,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8万人。
新密(曲梁)新城――曲梁要建宜居服装城,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万人。
登封新城――禅武之城、影视之城,到2020年,登封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万人。
十组团
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贸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二七生态文化新城、先进制造业新城、高新城。
到2020年,郑州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由此,通过郑州中心城区两核六城十组团的强化,并通过与功能区的确立,未来大郑州都市区的有机多组团模式将会基本形成。
三、结语
随着郑州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并且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变化。同时,随着城市化逐步走向高级阶段,代表城市化方向和趋势的都市化也从世界走向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也由单个城市之间的独立发展走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组团共同构成的有机多组团模式都市区的发展轨迹,有机多组团模式都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即将登上了时代的舞台,这种城市设计更加强调以大城市为单位、大尺度的核心聚集,形成多核心、多组团的聚集体系,整个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和高级化方向演变(见图3)。
参考文献
农民拆迁户得到大笔拆迁补偿款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及时树立忧患意识,开始移民“进城”买高宅和小车、乱花钱,甚至被人拉下水参与赌博。农民“拆迁富翁”进城对市区的房价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群“拆迁富翁”如果一旦变成“负翁”,将对社会造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和打理好拆迁款,如何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现状及影响
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做梦都想出人头地,有朝一日做人上人。因富裕来得太快和太容易,许多“拆迁富翁”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人过起了游手好闲、斗富比奢的日子。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 快速造福,对人们心理形成极大冲击,容易使人们心理扭曲,心理不平衡等,这就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思想因素。为了补偿款的分配,有些拆迁户亲人之间大打出手,导致家庭破裂,甚至对簿公堂。还有些“拆迁富翁”家庭的未成年孩子,因为家里一夜骤富,心态大变,出现比富、奢侈、厌学现象。
2. 冲动消费,潜伏返贫危机。很多人得到巨额拆迁补偿款后,盘算着如何花钱。“拆迁富翁”普遍对未来生活缺乏科学与理性的规划,有的人被设局拉下水参与赌博,拆迁补偿款被套取。
3. 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个人可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技能,创造实现富裕的梦想,但靠土地一夜骤富,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致富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念。
三、原因分析
1. 多年来在拆迁事件中由于处理方法不当,或者农民不愿意拆迁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流血、暴力事件的发生。这就促使政府转变拆迁方式,通过高额补偿金来息事宁人,达到拆迁目的,从而使一些农民通过拆迁迅速获得巨额财富。同时在高房价时代,农民由于拆迁而获得多套房产,进一步促成了“拆迁富翁”的形成与出现。
2. 补偿政策体制不完善,对“拆迁富翁”缺少引导正确消费观念的规划,造成了管理体制的相对滞后。征地拆迁进行利润返还后,再没有对农民有适当的引导和保障措施;在解决了“农民怎么才能富”后却忽略了“农民富了怎么办”的思考,对于引导如何农民进行正确消费,缺少制度和措施上的政策支持。
3.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整体氛围以物质富有为衡量集体和个人财富的唯一指标,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足够的重视,更缺少对他们进行理性消费的宣传和引导。
正因为上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农民拆迁户在补偿款挥霍完后将会从“拆迁富翁”沦为“三无农民”,即“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成为一盆如洗的“负翁”,成为社会安全的严重隐患,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阻碍。
四、相关对策
由于“拆迁骤富”颠覆了传统的致富模式,导致“拆迁富翁”存在盲目炫富与攀比心理,使“拆迁富翁”背离传统的生活方式。“拆迁富翁”他们除了种地,又缺乏其他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果进行挥霍消费就会坐吃山空,返贫的可能性极大。一旦返贫,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包袱,影响社会的稳定。政府必须坦然面对,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尤其是跟进拆迁后的管理体制,从而防止他们从“拆迁富翁”一夜又成“负翁”。
1. 合理支付补偿款,引导理性消费
对于一向种地谋生的农民来说,缺乏投资理财意识不足为奇,面对突然到手的财富,大多数人自然会手足无措。政府对转型农民应加强正确的消费指导,政策规划上要科学,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先保障后消费”的原则来实施。一方面,出台并完善关于农民得到补偿款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补偿款可以分多次拨给拆迁的农民,尝试分期拨付拆迁补偿款,或者转换补偿形式,也可以把补偿款换成房子,农民日后还可以通过出租房屋为生。另一方面,出台适合农民特性的政策和投资项目。比如让农民自愿将部分拆迁款汇集到集体,共同投资项目,从而获得持久收益。
2. 帮助农民理性规划理财,积极参与再就业
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进行良性消费,是一项长久不懈的民心工程。同样,让转型农民的资产能保值增值,是政府获得农民信赖的基础。农民拆迁户今后的生活,就依靠补偿款,但是农民往往被巨额“拆迁款”冲昏了头脑,不去工作,而是大手大脚花钱;无事生非参与赌博,拆迁补偿款被套取。因此,政府要在给拆迁户安置房的同时要帮助他们积极就业。
3. 建立健全预防应急机制和保障体制,规范农民消费理财观念
应建立健全预防应急机制和保障机制,引导农民拆迁户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避免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确保失地农民能顺利完成市民身份的转型,有些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具体的“四有”方案,即“就业有岗位、增收有资产、生活有保障、管理服务有组织”。其具体做法是:
将一部分拆迁补偿款作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用人单位招用本区劳动力一次性奖励,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034-03
在地缘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中,最为久远的传统就是对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关注的就是地理条件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在整个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始终存在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地理边界,结构因素成为全球化时代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结构主义理论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地缘政治学的复兴。
一、地理决定论的淡出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表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社会及政治组织的影响。中世纪以后,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也承认地理环境对人民性格和国家政策的影响。19世纪后,拉采尔又提出“生存空间”、“国家有机体”等概念;契伦和豪斯霍弗认为地理空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马汉、麦金德、斯皮科曼等提出控制全球某一重要的区域就会增强国家力量的观点。至此,地理决定论便成为地缘政治的主流研究方法,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成为国家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动力,控制“制海权”,控制“心脏地带”与控制“边缘地带”就成为地缘政治学中的规律。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逻辑忽视了时间及空间的变化,将复杂的历史简单化,通过地理环境的决定因素美化了国家的对外扩张。
虽然地理因素作为国家及其人民无法选择的现实而存在,但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地理环境的性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影响着地缘政治格局。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整合到统一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中,促使民族国家利益的维护方式由以前的武力冲突变为参与国际制度。国际制度是各个国家的角力场,民族国家必须要遵守国际市场规则和秩序,通过国内政策与国际法规的结合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通过国际制度中的投票等行为,为本国经济的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新的地缘科技促使生产、消费扩展到全球,促使原料产地、生产厂家和消费市场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分离,进而形成全球相互依存的地缘经济格局,形成世界性市场。总之,全球化提升了国家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又带动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也促使了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许多人文环境已经无法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来进行解释。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理论所具有的“预测”功能,只能停留在“描述”与“解释”阶段。如果继续用传统的地理决定论思维来指导当今的国际战略现实,不仅会使国家间的地缘战略思维新回到“冲突的时代”,而且还会加剧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不再以控制某一个地理位置为出发点,而是已经初步形成整体的观念和相互依存的结构。而这种相互依存将会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奥图泰尔曾经总结过地缘政治学的三种用法:“第一,用于描述对特定地区或问题概览,以便把握被认定为是外部事实的事物的明显特征,在这种用法下,地缘政治学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分析工具。如,有关的地缘政治,可以指石油、能源、资源、信息等;第二,地缘政治学是现实主义的同义语;第三,作为大战略的同义语。”[1]从上面的地缘政治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缘因素影响的众多,但是科学技术几乎是最重要的一个。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革命的产生,进一步加强了全球的整体性。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融合,世界的整体性与合作性进一步增强,国家之间的合作突破了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打破了海陆二分的地缘政治结构,促使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结构向海陆合作的方向发展。因此,地缘政治的研究方法也需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决定论,转向结构功能主义。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全球地理空间的含义。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地缘空间有了新的地缘政治意义,还开拓了新的地缘政治空间。在早期的地缘政治理论中,陆地与海洋是生活在其土地上人民性格的重要决定因素,“山地人民善于保守,不受外界影响,平原人民比较维新,没有固执的成见,一切都容易迁就……岛上的人民性格也向山地处于比较孤立的环境,有保守的天赋。”[2]在思想家看来,是环境决定了人的特质,地理空间只是人类生活的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权时代的来临,促使人们对于全球地理空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地理空间不仅可以作为生活的场所,还能作为控制世界的手段。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海洋的机动性与便利性体现出来,利用在海洋上的优势,可以包围陆地或者截获陆地国家发展所需的资源,马汉的海权论强调国家要利用海洋所赋予的条件,积极谋求国家力量的增长。内燃机的发明促使铁路在欧亚大陆的发展,促使麦金德看到陆上机动性的提升,于是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的机动性促使地缘政治态势向陆上转变。无论是海权论,还是心脏地带理论基本上都处于二维空间中,但是飞机的出现,使人类认识到天空的意义,也是人类第一次脱离地表,由平面空间转移到立体空间。因此,制空权的提出,改变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技术也开拓了人类的外太空地缘空间,网络技术开辟了人类生活的虚拟空间。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中,地理距离始终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高山、大河、海洋对国家的对外行为有极大的限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博尔丁(Boulding)提出力量梯度损失(Loss of strength gradient)模型,他指出,“一国的势力在本国最为强大,它离国内的距离拉得越远越弱,力量越是扩张,强度越是减少。”[3]奥沙利文给出了一国实力的强度(用表示)公式,S=PT=Pπr2。在这个公式中,P表示一国势力的总量,T表示该国以圆周计算的面积。由于T=πr2,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半径增大时,国家实力的强度会变小。
在冷兵器时代,距离是一个国家绝好的防御,但是在热兵器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距离的阻碍被克服,现代化的远程投送能力,海洋、陆地和天空中交通工具的发展几乎使它们失去了原来地理屏障的作用,现代化武器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一国的领土,也使它们失去了距离对于保护国家安全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国家地理位置、国家间距离、国家地缘空间在国际政治范围内的意义,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也不再是地理条件,政治决策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依赖程度甚至社会文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地理空间只不过是这些因素的承载体,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现实,就需要从结构主义视角来分析。
三、结构主义的借鉴
结构主义发端于瑞士学者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结构(structure)来源于拉丁文“structura”,该词当初只有建筑学意义,后来得以拓展,主要描述具体物体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所采取的方式。皮亚杰强调,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整体性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整体;转换性主要描述结构中的规则在不断的建构之中;而自我调节性主要分析结构的各个部分,它们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列维・施特劳斯认为结构也包含四个功能:第一,结构由若干要素构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对于任何一个模式都能排列出同类模式的转换系;第三,如果要素发生变化,能预测模式如何反应;第四,模式应该能使一切被观察到的事实都能成为可理解的。[4]
在地缘政治学的母体――地理学中,也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结构主义思潮以一条公理为其特征,该公理就是:对所观察现象的解释不能只通过对现象的经验研究得出而必须在支持所有现象但又不能在其内部辨认的普遍结构中去寻找。”[5]约翰斯顿在《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一书中,将结构主义思潮划分为四个部分:作为构成物的结构、作为过程的结构、对的发展和人文地理学中的结构主义。他指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立在一系列被清楚表述的“社会学方法规则”的基础上,作为方法论来讲,吉登斯为了将人本主义思潮与作为过程的结构相结合,他辨别了三种社会的概念,系统、结构和结构化,因此“吉登斯所主张的,就是发展一种充分重视人类角色在结构转换中作用分析的模式”。[5]这在以往地缘政治学中很少见到强调人类角色的分析。
结构主义地理学在方法论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整体性、内外双重性、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划分。第一,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反对割裂式研究。在结构主义地理学家们看来,任何一种地理现实都有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彼此不能分割,这种地理现实的出现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强调认识事物不能只看事物的内部或者外部,而忽视了另外一方面的存在。结构主义地理学者指出,尽管有些地理现象看上去是纷乱复杂的,但是其背后肯定存在着深层结构的影响,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结构。因此,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找出背后这些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并进而发现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联系;第三,强调对地理现象进行共时态和历时态的综合考察,二者不能有失偏颇。
结构主义的实在认识论、通过理论的发展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及辩证看问题的观点具有可借鉴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地缘政治学领域也出现了利用结构主义分析现实的理论专著。例如: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它们以地理学的区域观念为指导,用地域结构分析方法,考察整体世界中包含的政治地域结构以及不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6]从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以及对外政策的制定并不是某种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结构因素的变动都会引发地缘政治的错位,甚至会引起地缘政治的“联动效应”。政治地理边界功能的降低、国家利益的海外拓展、国家之间利益的日益交融、地缘政治研究单位以及地缘政治分析层次的变迁、地理决定论的贫困、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地缘政治现实的变化。
第二,在全球化时代,国内与国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对地缘政治的分析不能只注重国际因素或者只注重国内因素,一国内部的因素往往比外来的力量或影响更为深远。
第三,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就蕴含着全球内部结构的影响。因为“如果我们把全球化看成是一种长期的发展逻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被逆转的,另外这样的逻辑又限定了在政治与经济层面上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就是种结构主义式的分析”。[7]
[参考文献][1]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J].东方论坛,2008,(6).
[2]陈民耿.地缘政治学[D].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55.
[3]奥沙利文.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M].李亦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12.
[4]陈炳,高猛.结构主义与官僚制: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话语透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38-06
Abstract:Objective:to build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Methods:to adop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and data were analyzed by grounded theory.Results: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 was structured initially,and it contains assortment,concept,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n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rchitectur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conceptual framework;interview law;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目前,辨证规范的研究存在紧随政策、研究时期性强,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等突出问题。故勾勒辨证过程的全景图,明确辨证规范研究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节奏势在必行。高夫曼曾说,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故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构建能为辨证规范研究提供组织结构、层次、逻辑关系等。本文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旨在质性研究过程中,探索符合现阶段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为中医规范辨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架构,指导辨证规范研究全面、有序进行。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分为预备研究阶段和正式研究阶段。预备研究阶段用以测试访谈提纲的适用性以及发掘在访谈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新问题,在对预备访谈稿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可以不断摸索与熟练编码过程,为正式访谈做准备。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包括预备访谈研究对象和正式访谈研究对象,以正式访谈研究对象为主。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sup】[1]【/sup】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取预备访谈者3位,正式访谈者6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sup】[2]【/sup】。入选条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临床、科研、教学数十余年,对证的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者。每一个被访谈者的个人背景资料以及访谈实际录音稿有实物存档。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的收集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被访谈者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访谈,访谈地点安静无打扰。访谈内容围绕访谈提纲,对提问顺序、方式、题目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谈话时注意与被访者建立熟悉、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不予引导和暗示,并注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以深刻理解被访者的观点。注意观察被访者细微表情变化及肢体语言,访谈全过程做好录音和实地笔记,每次访谈时间为45-60min。被访谈人数满足信息饱和性原则【sup】[3]【/sup】。
1.2.2 资料的处理 获得录音资料后,研究者在24 h内将其转录成逐字稿。仔细阅读逐字稿,对资料全面了解后进行分析。
1.2.3 资料的登陆 运用扎根理论【sup】[1]【/sup】的三级编码过程来完成资料的登录。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登录,是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赋予各种类属【sup】[4]【/sup】。研究者应逐行阅读资料,避免码号的丢失,尽量使用本土概念【sup】[5]【/sup】作为码号,以免曲解被访者原意。二级编码即关联式登录,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探讨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sup】[4]【/sup】。研究者不断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相近的码号归于同一概念类属,从而对开放式登录得到的码号进行浓缩。三级编码即核心类属的形成,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最后将所有概念类属不断地集中到那些与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sup】[4]【/sup】。
1.2.4 资料的分析 运用扎根理论对6名专家提出的核心类属进行静态个案分析。基于个案分析,运用关联比较法,进行动态跨个案分析,对相同类属的观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经过反复的扩展、整理、浓缩的过程,最后形成涵盖所有重要访谈信息的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
1.3 技术路线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掌握阶段,如文献检索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课题研究背景的熟悉;第二阶段是研究的具体操作【sup】[6]【/sup】阶段。研究过程包括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两部分。见图1。
1.4 访谈设计
1.4.1 访谈前研究小组的成立 研究者首先理解课题相关文件并与课题负责人进行讨论,其次需阅读定性研究文献,掌握定性访谈的相关知识。研究者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掌握被访谈者的知识背景。经过上述阶段,小组成员完成预备访谈的演练、访谈提纲的拟定、预备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等。
1.4.2 确定访谈流程 访谈前,研究小组制定了访谈流程。流程图见图2。
1.4.3 制定访谈提纲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阅读大量辨证规范相关文献,通过小组会议拟定访谈提纲。预备访谈提纲主要包括辨证规范的定义、辨证规范的内容、辨证规范的步骤、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辨证规范的要点、辨证规范难点、辨证规范的评价方法7个问题。正式访谈提纲又纳入了辨证规范的意义等问题,以及访谈知情同意书和被访者信息。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将访谈提纲提前发给被访者预览,以使被访者在访谈前有所准备,确保访谈内容丰满。
1.5 存档资料整理
1.5.1 逐字稿 转录逐字稿时,首先要对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进行转录,还要记录被访者在受访时的表情、情绪波动、举止行为等。例如,被访者E:我第一个说一说什么叫规范,规范的含义,我们从科学研究来讲的规范是指标准,准则,法式而言,比如技术规范,道德规范,语言规范,……。划线处表示开放式登录的内容,研究者仔细阅读登陆内容,注意理解被访者提出的概念性语言,进行登录时,尽量使用被访者的本土概念作为码号,帮助研究者深刻领会被访者的思维方式及表达的含义。
1.5.2 编码备忘录 仔细阅读逐字稿,对其全面了解后,编写访谈备忘录。针对每一条登陆,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把讨论分析结果和相关思考作为备忘录。按照扎根理论进行一级编码,在登陆及编码备忘录的基础上提取码号。码号尽量使用被访者的本土概念,必要时对其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在Excel表中完成。以下通过列举个案E的实例来说明,对E访谈稿共进行了130条登陆记录,包括备忘录(见表1)。
表1 编码备忘录
E1001:被访者E的转录稿第1页,第1个编码,依次类推。
1.5.3 码号表 在开放式登陆后,对所有一级码号进行单独提取整理,整个过程在Excel表中完成,为下阶段分析做准备。个案E的实例,在130条登陆记录基础上,共提取89个码号见表2。
表2 码号表
1.5.4 关联分析提取核心类属 此文件包括扎根理论的另外两个程序,即主轴译码与选择性译码【sup】[6]【/sup】。结合备忘录的分析,对每位专家的访谈稿进行深入分析,提取主轴码号,并结合研究目的提取出核心码号,此文件是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正式访谈专家6位,编号为A-E。整个分析及提取过程,研究员均持不丢失一切有效信息的原则进行。
列举个案E的实例,通过深入分析,提取出相关类属码号,例如我们提取E1001-规范含义(标准,准则,法式),E1013-证证候,E1002-技术规范(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1014-证候定义这4个码号,参考编码备忘录,经过分析,发现这4个码号都是围绕辨证规范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继而提取出一个主轴码号,即辨证规范的概念。像这样,研究者共从E专家的访谈稿中提取了9个主轴码号,即二级编码。结合研究目的和访谈提纲,研究者从E专家的9个主轴码号中,筛选提取了4个作为核心类属码号,即完成了三级编码过程。例如E1对辨证规范的理解,此主轴码号明确了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基本概念范畴,因此将其作为核心码号予以保留;E2辨证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此码号对进行辨证规范研究有现实指导意义,而非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因此脱落预留。
1.6 案例分析
1.6.1 六个正式访谈的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是在三级编码基础上对专家的观点与概念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理,最后构建出每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列举E1辨证规范基本概念这个核心码号,它下设四个一级码号,每个一级码号后面附属编码备忘录,由此我们从核心码号这条主干就能提取出一系列相关内容,在对其进行分析,例E1001-规范含义(标准,准则,法式),E1013-证证候,E1002-技术规范(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1014-证候定义这四个码号,我们整理出,E辨证规范基本概念:从科学研究来讲,规范的含义是指标准,准则,法式而言。规范又分技术规范,道德规范,语言规范等,而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范畴。被访者认为证等同于证候,证候定义中包含了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趋势,病变演变规律等内容。划线部分就是对E专家一个核心码号进行分析得出的分析总结。分析过程见图3。
1.6.2 跨个案动态分析 基于6个正式访谈对象的个案分析总结,进行动态跨个案分析。运用关联比较法把不同专家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比较整合,形成涵盖所有专家重要观点的动态分析文案。
以多位专家对核心码号辨证规范内容中的微观辨证的观点为例说明。6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中有4位专家提到了微观辨证相关内容,见表3。A7001登陆内容显示,A专家认为微观辨证说法不科学,属于制造概念,对其持否定态度;E9001:E专家表示西医指标尚未成为辨证金指标,与A专家态度一致;D2022:D专家认为证和现代指标之间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其持观望态度;F8005登陆内容显示,微观辨证是客观标准,对其持支持态度。综上完成了对微观辨证观点的动态分析。
表3 微观辨证登陆相关内容
2 结 果
2.1 个案分析
本研究严格按照扎根理论分析的操作程序进行,并在三级编码的基础上对6名专家的个案进行了静态分析。
2.1.1 A专家的个案分析 A专家认为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与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两类。西医疾病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症状术语规范、病证所属症状规范、症状量化规范、证生物学基础等方面。辨证规范对诊疗及疗效评价的意义巨大。同时A专家提出目前辨证规范存在的问题是概念不清,现有辨证规范为经验决策,证本质研究存在缺陷等。A专家质疑微观辨证的概念,认为属于中医界制造概念;并提到辨证规范研究需摒弃主观臆断,对于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中医确有症状予以保留,要重视中医的文化性与科学性。
2.1.2 B专家的个案分析 B专家认为辨证规范是病证结合模式下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临床各科病证结合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行辨证规范首先要明确基本概念,需要辨病思维和辨证思维同时存在。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的规范、证的规范、症状规范。在注意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西医疾病演变规律基础上,病的规范包括中医病名规范、中西医疾病相关性研究。证的规范包括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证的诊断标准(包括鉴别诊断)、证的分布、证的演变规律、症状对证的贡献率等方面。找到核心证是证演变规律研究的关键,是辨证规范的基础,但不是所有证都有演变规律。症状的规范包括症状术语规范、症状分级规范、症状量化规范。主次症的研究是证诊断标准规范的难点,并阐述了多种主次症研究方法,例如专家问卷、逻辑分析和判断、结构方程、关联、聚类、时空序列等,并强调运用时空序列研究时要以海量的数据为前提,针对多个病的多个证进行研究。在进行症状体征分级的规范时,B专家同意症状分四级、体征分二级的观点。进行证和症状的获取时,B专家指出要穷尽文献后再进行梳理,或通过流调、病例临床研究等方式获取,再通过专家问卷予以归类,或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B专家认为进行辨证规范研究的意义重大,辨证规范是证诊断的基础,疗效评价的依据。对于微观辨证,B专家认为现代医学指标对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意义,对证的诊断和评价的意义尚不明确。辨证规范的客观性可以通过反证法来检验。
2.1.3 C专家的个案分析 C专家认为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疾病所属各证及症状的规范。症状的规范包括症状的界定、症状名称、症状体征采集、症状间逻辑关系、症状体征分界、症状体征量化等方面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的规范包括复合症状、解释性症状、极端症状、鉴别诊断意义症状等方面的规范。进行症状体征分界规范时,C专家标新立异,舍弃了普遍认为的主次症两级分界法,应用临界理论,首创临界状态,可现信息,鉴别信息三部分作为症状体征分界方式,此分界法是以临床流调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的。在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时,C专家认为症状分四级,而体征分级要少,因为中医自古就有舍脉从证之说,且体征分级困难。进行量化时可以依据出现频率、持续时间(解释性症状)、症状性质、外界干扰因素、自我控制情况、实体病变的面积体积等划分。对分级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级要精细,界限要清晰,同时要结合现代科学,以利于中医革新。而证的规范包含证的构成规范、证的诊断标准、疾病的分期与所属证对应关系研究等。进行证的构成研究时,可以结合文献和专家意见来收集证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其客观性,可以弥补运用频次统计时症状在各证中不能共享的缺陷。专家会议要求专家少而精。证的诊断标准是辨证规范的主题工作。C专家指出基于疾病分期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建议针对疾病分期分别研究。C专家还对科学辨证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它是对传统辨证的继承和发扬,对各种新技术在辨证过程中的运用和研究,并指出证候规范是科学辨证的前提。辨证规范是诊病途径标准化、客观化的基础,是疗效评价的前提,同时在与时俱进国策的指导,以及行业需要的情况下,进行辨证规范研究的意义非比寻常。然而C专家也提到了在进行辨证规范研究时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症状量化分级过细,使数据分散,给统计带来了压力;部分传统的东西(舌脉)有些并不适合分级等。
2.1.4 D专家的个案分析 D专家诠释规范为示范与规律,辨证规范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辨证,使辨证达到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规范的前提是具备丰富的知识与临床经验。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与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两类。中医疾病辨证规范包括中医病的规范、中医证的规范、症状体征规范三部分。在注重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基础上,西医疾病辨证规范包括中医病名规范、中医疾病病因病机规范、证的规范、客观指标辨证五部分。证的规范包含证名规范、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规范。而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界定规范、症状术语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量化规范及生存质量相关症状的规范。D专家在证素研究领域造诣颇深,他指出证候要素是证规范化过程的产物,与权重有关,证候的分解和证候要素的组合是证候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客观指标与病证相关,但与证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目前可采用针对客观指标用药,以方测证,来实现所谓的微观辨证。病名与证名的规范是辨证规范的难点。D专家强调统计学方法的选择是辨证规范研究的关键点。
2.1.5 E专家的个案分析 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专家认为规范的含义就是标准,准则,法式。进行辨证规范研究前必须有文献综述做基础,对辨证规范的定义、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明确。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中医证候和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规范两类。病证结合模式的辨证规范包括病的规范、证的规范、病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病的规范要包含中医疾病病因病机;病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术语规范;证的规范包含病中证的构成、证候诊断标准(含鉴别标准)。症状术语规范要求准确应用中医术语及科学语言或用下定义的方式对症状、体征进行界定。进行证候收集方法时,经典文献是主要突破口。依据专家经验、流调、文献等信息获取方式,运用数学方法,最后通过专家认证的方式可以进行症状体征排序。将定性描述转为半定量的语言是辨证规范的核心技术问题,选择适合的数学模型,建立量表是关键。通过一个证来发展一般规律是辨证规范研究的切入点。E专家强调目前辨证规范的研究受到很大制约,例如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中医病是桥梁,西医病与中医病的对应关系时常不对等,西医疾病中医证候无经典文献参考等。对于微观辨证,D专家认为尚未有辨证金指标,对其持否定态度。
2.1.6 F专家的个案分析 F专家认为辨证规范属于标准化范畴,病证结合的辨证规范包括症状体征规范、证的规范以及现代医学指标辨证。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界定规范、症状量化规范及舌脉规范。进行辨证规范时要针对主症进行辨证。症状性质的界定与证型密切相关。舌象仪、脉象仪是舌脉规范化的产物。证候标准规范可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必须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对于辨证规范过程中相似表述(病名、证名、症状名)的规范方法是予以保留。F专家十分认同微观辨证,他指出现代医学指标被纳入辨证规范是中医发展的需要,它是客观的依据,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发展的现状是我们必须适应西方,才能走向国际。现代医学指标的选择要求与病证正相关。中医的特点是用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的观点来看问题,由于人体与中医证都很复杂,目前找不到对应证型的特异性现代医学指标,所以微观辨证仍在探索中。F专家特别指出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中医,可能过于细,过于微观化,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对于应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中医被访者也对其持质疑态度。
2.2 跨个案分析
基于6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进行跨个案动态分析,将各专家提出的观点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各主题动态分析图表,为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最终的基础数据。
2.3 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
本研究形成的辨证规范理论框架,包括辨证规范的分类,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和病症结合辨证规范两类;针对辨证规范的概念,专家们阐述了辨证规范的定义,科学辨证的含义和辨证规范的性质;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的规范、疾病所属症状体征规范、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微观指标辨证、证素研究五部分;多位专家共提到了8种研究辨证规范的方法。具体理论框架图见图4。
表4 理论框架内容详析
3 讨 论
辨证规范是对辨证全过程的规范,是对传统辨证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各种新技术在辨证过程中的运用和创新,它可使辨证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辨证包括临床信息采集整理、归纳分析、分级定性,整个过程十分繁杂,因此建立结构化、层次化的上层框架可指导辨证规范研究系统有序。本文旨在运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索建立符合现阶段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
半结构式访谈法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要求题目或内容不固定,只以提纲或粗略的问题来确定访谈的范围,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重要信息,通过一对一的访谈,面对面地对专家直接研究,了解专家对辨证规范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探索和挖掘专家的思辨程序,继而深入细致地把握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获得组织架构和包含的重要内容等。有专家提出辨证规范研究正遵循现代科学的脚步,研究时宜尽量使用数学语言,但中医模糊的描述无法真正量化,故采用定性访谈法,不拘泥访谈提纲逐一提问,根据情境逐步深入主题,有效捕捉到定量研究所不能涉及微妙复杂的信息,使访谈结果丰富细腻、真实可信。
本研究形成的理论框架是以辨证规范内容为核心,将辨证规范的分类、辨证规范的概念及辨证规范研究方法纳入到组织结构中,它的建立标志着辨证规范研究工作的进步,保证了辨证规范研究的全面性和与临床的相关性,意味着辨证规范研究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实践范围的模式。但课题组认为本研究结果尚未达到预期理想的目标,很多重要信息可能还未包含在框架中,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是目的性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根据研究目的,在阅读海量文献后,虽然我们已力图选取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或最有价值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滚雪球抽样法又对其他重要专家进行访谈,可能还是存在学术流派局限的问题;并且由于时间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对全国证候研究专家逐一访谈,可能使理论信息丢失,很难实现理论饱和,导致理论框架可能会有分支或下线。第二、在访谈前,虽然我们已将访谈提纲通过邮件方式发给被访者,但仍不能保证被访者在访谈前已做好充分准备,使重要信息可能在访谈关口丢失;半结构化访谈时间为45~60min,由于时间较短,可能会导致访谈深度不够,被访者思路不能全面展开;访谈的地点大多是办公室,虽然安静,很难避免无打扰,会出现被访者及研究者思路被中断等情况。第三、在预备访谈过程中,虽然已不断摸索与总结访谈技巧,但在正式访谈时,可能还会因为访谈技巧不够纯熟,情绪激动紧张或由于表达及语言差异等问题,导致被访者与研究者理解偏颇,或不自觉的把自我观点投射到研究对象上,导致有效信息的丢失。第四、虽然记录实地笔记,编写访谈备忘录能够帮助理解被访者原话,并且针对每一条登陆小组三人都会进行充分讨论,但由于知识结构所限,研究者们对一些专家的重要观点可能还会存在错误理解,导致框架内容偏倚。
目前,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研究甚少,对中医理论研究颇深的梁茂新老师根据多年从事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的理解,曾对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二是病所属各证的规范【sup】[7]【/sup】。朱文锋教授认为证素是依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它揭示了辨证思维的原理和内在规律,更符合临床辨证的实际,所以很多学者跟随朱氏的脚步展开了对证素的研究。申春悌老师曾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证候要素,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等方面内容。王阶教授在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方面建树颇深,涉及了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体征规范研究,现代医学指标辨证研究,冠心病血瘀证证素研究以及体征量化研究等。王雪峰老师在研究小儿肺炎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究。张恒鸿副院长透过中西医相关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气虚证进行研究,并试建立糖尿病气虚证的判别函数。可以看出,本研究形成的理论框架中包含的部分内容与前人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表明前人研究的内容十分必要,也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科学性。
本研究构建的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还包括症状采集规范,这需要信息学、工程学、计算机学、甚至仿生学参与,联合攻关,这为辨证规范的研究提出新的任务和研究方向。同时,在参与诊断和疗效评价的症状组合上,业内存在广泛的争议。故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学部分或可抛砖引玉,为同行借鉴。
搭建理论框架的总目标是将繁杂的社会现实转换成思考结构,只有将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条目设置合理,明确概念,才能为今后辨证规范研究提供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的指南。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家、学者反复验证,当然临床的可操作性才是评价理论框架科学性的关键。
4 结 论
本研究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从专家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提取重要观点,寻找特征性信息,最后用框架形式描述和表达在辨证全过程所要解决和规范的问题。此过程是一个多人验证、多次反复修正的过程,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员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用质性方法研究辨证规范,符合中医学本身复杂性、整体性的特点。课题组希望今后可通过扩大访谈范围,或应用其他质性研究方法并结合定量研究对理论框架内容进行验证与修正,不断完善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体系的完善与建立,为促进中医规范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Coyne IT.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urposeful and theoretical sampling merging or clear boundaries[J].JAdv Nurs,1997,26 (3): 623-630.
[2] Bryman A. Social research method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 Dobrovolny J,张秀梅.企业培训中成人学习策略的质性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245-249.
[4] 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美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6.
Abstract:During a project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main city of Wuhan,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planning’s population projections. To fix the quantity of every preparation unit’s planning population for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 Wuhan and to giv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future, we fully analyzed the demographic trends of every preparation unit during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project in Wuhan and take it as the basis of a feasible population planning system.
Key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planning population demonstration;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25-02
1研究背景
武汉市武泰闸A1501控规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出现的人口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本次研究课题的思考,武泰闸A1501控规编制单元现状人口规模为10万余人,按照武汉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要求,此地将由旧城区升级为一个次级生活服务中心,通过对项目的一系列分析可知,此地在规划期末的人口必然会较现状有所增长。
然而,上位规划对此处的规划预期人口规模仅为7万余人,会引发规划无法有效的解决编制单元的公共设施配套、基础设施配套、道路交通等问题。这使我们对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对该地区人口规模预测有效性进行了考量。
同时,目前国外的ZONING(区划)以及国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及细则编制中,并没有针对这一层面较为成熟的规划人口的制定方法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层面对规划人口论证方法进行了研究,力求突破,为控规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2人口论证方法
2.1现状人口调研
现状调研是一切规划的基础,现状人口数据是制定规划人口的依据。因此,要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获取最为准确的现状人口数据,为下一步的人口论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2.2合理的规划人口范围计算
控规中人口与土地的特殊关系
与总规中人口决定土地的模式相比,武汉市主城区控规中各编制单元的用地面积则是固定的,控规中的规划人口更多的受到用地制约。
因此,在控规中,一个合理的规划人口应该满足国家的建设用地规范要求,达到人口与用地之间的平衡,并且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
解决方法
在用地受到限制的特殊情况下,我们采用由土地反推人的模式,引入土地承载力来计算各编制单元内可容纳的人口范围,以此作为合理的规划人口范围。
根据对现状土地不同的利用方法,将用地分为保留居住用地和待开发居住用地两类,针对分类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获得更为实际的人口数值。
保留用地规划后人口数值可直接通过调研获得。
待开发居住用地可容纳人口可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公式:待开发居住用地可容纳人口=待开发居住用地面积/国家要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范围
(注:国家规范要求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范围为18-28m2/人)
将二者进行加合,可得到不同编制单元合理的规划人口范围,以此为规划人口的进一步确定做铺垫。
2.3人口密度变化趋势分析
2.3.1宏观人口密度变化趋势把握
整体趋势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武汉城市中心区(一环内)人口高度聚集,各种城市问题接踵而来,出现了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堵,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破坏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缺少绿地和空地,环境状况下降等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总体规划提出引导旧城居住人口向综合组团疏解,集中成片规模化建设居住区,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实现市域人口合理分布的目标。
定位分类
武汉市不同的编制单元特征各不相同,上述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力也不同,根据不同编制单元在城市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将武汉市主城区的不同编制单元分为一环内城区与一环外城区两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包含旧城区与新区两个小类。
分类分析结论
针对不同的类别分析其特征,从宏观上把握不同地块人口的动向,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依据。由上述整体趋势的分析可以得出:
位于一环内的编制单元人口变化整体趋势为:缓解中心区人口压力,以向外疏散人口或者维持现状平衡为主。
位于一环外的编制单元人口变化整体趋势为:接纳中心区疏散人口,人口数量将会有所增加。
此外,旧城区的人口将向规划后的综合组团疏解。新城也将接纳高人口密度地区向外疏散的人口。
然而大趋势只是每个编制单元人口变化分析的一个背景因素,还不足以就此对每个编制单元的人口增减下定结论。需要对其包含的其他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人口变化结论。
2.3.2上位规划功能定位对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
武汉市总体规划以及分区规划中对不同的编制单元都有详细的功能定位要求。地块功能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各编制单元现状人口在规划后的动向,从而导致人口密度的增减。例如A1501单元在上位规划中被定位为白沙洲组团的次级生活服务中心,这一功能定位就决定了此处必将成为一处人口聚集的生活区,将会吸引编制单元内及其周边人口向此处汇聚。
因此,功能的定位是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能对它进行准确的把握,将直接关系到规划人口的合理与否。
2.3.3其他影响因素
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和流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受到经济、交通、环境、文化、历史、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经济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经济水平及经济布局的发展变化对人口聚散程度与趋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一定区域人口承载能力和人口集中的程度;其次,经济布局的空间扩展决定着人口集聚空间的拓宽,或者随着新的经济区崛起产生新的人口集中区。
交通因素对城市人口空间聚散程度的作用力,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显得越发重要,便捷的交通区位对城市中的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成为城市人口聚集的焦点。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口集中的趋向和聚居程度。
此外,政治、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在不同的时期都对城市人口的分布和流动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人口分析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地块的特殊现状,对其经济、交通、环境、文化、历史、政治因素等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以此对不同的地块进行准确的综合层面的定位,并结合地块内现状人口状况,推测其内部及周边人口的流动方向(集聚或疏散或维持平衡),为进一步的人口预测做铺垫。
2.3.4 不同单元人口密度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在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人口分析中,立足于不同的地块的特殊现状,将不同的编制单元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在明确人口变动大趋势的基础上,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准确把握各编制单元的功能定位,并针对经济、交通、功能定位、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通过多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其人口密度变化的趋势:疏散、集聚或是维持现有平衡。为下一步规划人口的确定指引正确的方向。
2.4控规人口计算
以现状人口为基础,按前述方法计算出各个编制单元合理的规划人口范围。在此前提下,综合分析影响人口的各项因素,确定各个编制单元人口变化的趋势,对不同编制单元的规划人口密度进行合理的定位。分低密度、中密度或是高密度三类进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取值:
低密度区可取26-29m2/人
中密度区取22-25m2/人
高密度区取18-21m2/人
(注: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范围内取定)
运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待开发居住用地规划人口数值。
公式:待开发居住用地规划人口=待开发居住用地面积/取值后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再将其与保留用地规划人口(本文2.2中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加合,以此获得各个编制单元最终的规划人口数值,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建议数值。
2.5人口发展时间
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基于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及各组团分区规划之下的下位规划,上位规划的规划年限至2020年,所以此次控规各类用地的落实时间为2010年至2020年。因此,各编制单元的人口也将在十年内达到规划人口值。
2.6规划人口合理性检验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上位规划的意图,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用规划后的一些指标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否达到了最本质的目的,以此检验制定的规划人口是否合理。
这些指标包括: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重点为商业服务业)等。
3总结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人口制定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反复的过程,是一个人口与用地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过程。规划师应以扎实的现状调研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编制单元人口的各种因素,通过用地与人口多次的相互推导、相互检验,最终获得一个较为科学的数值。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做到详实的现状调研与全面的分析,将直接决定规划人口数值确定的合理与否。
参考文献:
[1]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武汉市主城区白沙洲组团分区规划.2008-2020.
一、普通逻辑学的课程概述
普通逻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阐述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然后学习概念的内容(内涵和外延及其相互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限制和扩大;定义与划分);最后学习推理的知识(演绎推理;非演绎推理)以及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课程重点在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三大基本规律的学习。
(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学习内容。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而且对周围现实的真假有所反映的一种思维形式。推理是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们在普通逻辑学课程中是基础而重要的,故而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并且有所侧重。
1、概念。在授课过程中,着重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概念,理解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从而识别不同种类的概念,特别是学会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接着理解并识别概念外延之间的各种关系,能够熟练地使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各种关系。还要掌握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达到正确掌握概括、限制、定义和划分等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并且学会识别并纠正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2、判断。通过这个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判断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特征。正确理解什么是性质判断,进而理解量项的含义,掌握各种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而且要理解同素材的判断之间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差等关系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对当关系由一个性质判断的真假推知其他同素材的性质判断的真假。并且在了解判断的分类之后,要熟记四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要了解什么是关系判断及关系判断的结构,掌握关系常见的逻辑性质。
3、推理。授课要求学生了解推理的实质和特征;能够掌握推理的种类、形式结构和规则。进而要求学生既能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推理形式,从而能运用正确的形式进行推理;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复杂的语言环境和推理的知识,准确地分析出具体的推理形式,灵活运用,并且能摒弃错误的推理,提高正确运用各种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和模态判断的推理。
(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的学习内容。三大基本规律是运用各种逻辑形式的总原则。授课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三大基本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及其适用范围、作用等;从而学会用逻辑规律找出问题,分析现实问题。进而能够运用三条基本逻辑规律来进行推理、论证,并且能够识别实际推理和论证中违反三条基本逻辑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1、同一律。同一律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思想的同一性。具体要求有两个方面:a.概念:要求保持概念的同一性。不要犯“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的错误。b.命题:要求保持命题的同一性来进行推理或论证。不要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
2、矛盾律。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要求有二:a.概念:要求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用两个互相否定的概念指称同一个对象。b.命题:要求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肯定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都是真的。
3、排中律。排中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为假,而是必有一真。其具体要求也有两个方面: a.概念:排中律要求对任一对象,或者用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或者用非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b.命题:要求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不应该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都予以否定,而须有一真。
二、该课程知识在学生辩论赛中的运用
(一)学生辩论赛的盛行。在校园里,形形的比赛数不胜数,辩论赛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比赛之一。辩论之于大学生的意义,是培养人、训练人、陶冶人,尤其是培养人的思辨能力,训练人的口才能力,陶冶人的审美能力。而这些是跟普通逻辑学课程同一的。
(二)分析一个辩题的论证结构
1、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是一个辩题论证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论题即是辩论正反方的立论观点。拿到辩题,双方首先要分析对这个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正方的论题就是肯定,其论证就是证明。而反方的,即是否定,那么其论证就是反驳。一个论证在文字上除了论题就是论据,故此辩论的整个过程都是论据的运用。而反证法和归谬法的论证方式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留意其特征。若是正方的论题,其立论却用“如果不……”在后面,就是用了反证法。而若是反方的立论用了“如果……”在后面,则是归谬法。
2、论证就是为某个主张提供理由,以表明它的可接受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但影响论证可接受性的因素还要考虑其背景或假设。论证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多重,既可以是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也可以是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也可知充足理由律作为三大基本规律的补充,也是论证所要求遵守的规律。从这些逻辑规律的要求,我们可得出论证的若干规则,但需要注意反驳是论证的特殊形式。这些都是在辩论过程中应该遵守和掌握的。
三、结语
普通逻辑是思维创新的前提,也是理解、论说的基础工具。学习它的意义总体上说是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具体则是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整体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获取新知识,也有助于识别、反驳错误,避免不讲逻辑。规律的逻辑要求是人们根据其内容来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姜全吉.逻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农名颖.形式逻辑新编[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实际上,正是由于形式逻辑难以完全反映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具体的论证现象,或者社会生活中具体丰富的论证手段并不都能“还原”为形式逻辑,才有了自上一个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更为宽松柔性的论证标准。
然而,我认为,要讲评论中的说理论证,不应该完全抛开形式逻辑这个起点。因为,即使它不是涵盖所有论证现象的金科玉律,它仍然是对人类基本的思维规律的反映。因此,我一直觉得,在讲新闻评论的论证时,应当避免把形式逻辑讲得抽象化、静态化,而应该比逻辑学的课程付出更多的努力,将其与具体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公共意见交流中的论证现象结合起来,发现在后者中隐藏的形式逻辑。在这个意义上,形式逻辑与其说是一种积极的论证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消极的检验工具。即它能帮助我们展示思维、论争活动中可能为人们觉察不到的思维过程、思维的内在结构以及隐藏在其中的问题。
比如,在本学期我开设的选修课“论证与辩论分析”课堂上,我把今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的辩论节目“大家看法・我建议”一个辩论环节引入课堂:关于《三字经》、《弟子规》中的“糟粕”应不应该“删减”――一开始是让大家初步体验论证的强弱,而在介绍完演绎推理的三段论之后,我则回到这个案例,让同学们用三段论来展示其中一段说理的逻辑线索。
这一段话是由一位反对“删减”《三字经》、《弟子规》的先生说出来的:
经典是先人的智慧。经过时光的洗淬,可以说它没有所谓的糟粕的概念。经典绝没有糟粕,贤者用而得贤,愚者用而得愚。正者用而得正,邪者用而得邪。经典本身无糟粕,用得不好,就成糟粕了。
――这一段话一口气说出来,既包含推理论证,也包含排比修辞,颇有雄辩的气势。
那么,这一段起什么作用呢?
有一位女同学用三段论的式子概括其逻辑线索:
经典没有糟粕。
《三字经》、《弟子规》是经典。
所以, 《三字经》、《弟子规》没有糟粕。
显然,与辩题相关度最高的就是这三个判断中的最后一句――结论了,即对《三字经》、《弟子规》的具体判断。“经典没有糟粕”这个判断是作为前提出现的,即假定这个判断被人们普遍接受。如果“经典没有糟粕”,如果“《三字经》、《弟子规》是经典”,那么,结论就没有问题。因为,结论就包含在前提之中――这正是演绎推理的机制。
但实际上,大小前提在辩论中都受到了质疑。辩论另一方的一位嘉宾――曲阜师院的一位教授当即断然否认《弟子规》是经典,说“它是清初严酷统治背景下的产物,是配合统治的东西,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当顺民”。这实际上是否定了这个三段论中被隐藏的小前提。它之所以被隐藏,或者是因为假定人们已经接受,或者是为了躲避质疑。
而对于“经典没有糟粕”这个前提的质疑,实际上并未针对抽象的“经典”概念,而是前面那位先生使用这个概念所暗示的机制:汰选与流传。当他说出“经典没有糟粕”的时候,后面跟了一句“经过时光的洗淬”,这句话正是起论证作用的――即提供了“经典没有糟粕”的理由。这意味着,作者可能认为“经典没有糟粕”这个判断具有争议性,因而需要论证,所以,他自己对这个大前提补充了论证。
正是这个补充的论证,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用三段论展示其逻辑线索:
千百年淘洗留存下来的东西没有糟粕。
经典是千百年淘洗留存下来的东西。
所以,经典没有糟粕。
这实际上是追寻隐藏的大前提的历程。
在这个追寻历程中,你会发现演绎推理的一个特点:总是要借助于那些更为普遍的,因此外延更广阔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判断,来支持相对具体的判断。
实际上,原话中“经典是先人的智慧”也起着论证作用,用三段论来展示即为:
先人的智慧没有糟粕。
经典是先人的智慧。
所以,经典没有糟粕。
显然,“经典是先人的智慧”的作用是小前提,其隐含的大前提是“先人的智慧没有糟粕”。
然而,正是在这种对大前提的追索中,人们可能发现一个防卫立场不断“倒退”的窘境。因为“千百年淘洗留存下来的东西没有糟粕”和“先人的智慧没有糟粕”也都是需要论证的。
实际上,在那场辩论中,就有一位嘉宾――女作家陈岚直接指向那位声言“经典无糟粕”的先生的大前提:
“他刚才所有的阐述,都建立在一句话上面,就是存在过的就是合理的,就一定是经典,只要能流传下来,就一定是经典。我们留传到今天的很多,还有鸦片烟枪、还有裹小脚,这些都曾经是我们的历史文化,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它们奉为经典?”
这个反驳充分吗?
这个反驳把原话中的“洗淬”换成“流传”,是有利于自己立场的陈述。但是,如果要说 “洗淬”并不仅仅是“流传”,原来声称“经典无糟粕”的立论者就必须接受一个新的论证义务了:他不仅要证明两者的差异,而且要说明他声称不能删减的作品为什么是“洗淬”下来的,而不仅仅是“流传”下来的。或者,他还要证明:流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筛选过程,因此坏东西是流传不下来的。
这样,他就不得不一个一个地面对已经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并且证明他们都是好的。此时,他就不得不放弃从普遍原则出发的演绎推理“居高临下”的抽象推导优势,而面对归纳――艰难地认识具体事物。
实际上,当他说“时光的洗淬”的时候,使用的是一个修辞――即把一代代人的自觉的、具体的选择行为,即可能是“删减”的行为,修饰成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悄悄地遮蔽了人的主动的价值选择。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逻辑困境,即:如果承认历史上每一代人的选择过程是合理的话,那么你又怎么能够否定现在对《三字经》、《弟子规》的删除是不合理的呢?因为它们是同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