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投资估算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投资估算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投资估算方法

篇(1)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i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o make project financing options ba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ssessment project on the econom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and basis and the estimation method, and many othe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d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is estimated analysi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ion method ca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投资估算是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技术方案、选址方案、工程建设方案及项目进度计划等深入研究并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总投资数额及分年资金需要量进行的估算。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决策和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一个项目需要投资多少钱?是业主最关心的事。因此,如何正确估算建设项目的各项投资,是项目业主和项目管理人员应掌握的重要内容。

1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

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构成。

1.1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是指在项目筹建与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1.1.1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用、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1.1.3预备费用:

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1.2建设期利息

1.3流动资金

2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要求与依据

2.1、投资估算应达到以下要求:

2.1.1估算的范围应与项目建设方案所涉及的范围及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相一致。

2.1.2估算的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实事求是,数字真实。

2.1.3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

2.1.4估算的准确度应能满足建设项目决策不同阶段的要求。投资机会研究阶段误差率应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误差率应在±20%以内;可行性研究阶段和项目评估阶段误差率应在±10%以内。

2.2投资估算的依据

2.2.1 专门机构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造价的文件。

2.2.2专门机构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有关机构的物价指数。

2.2.3 部门或行业制定的投资估算办法和估算指标。

2.2.4拟建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

2.2.5拟建项目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2.3投资估算的作用

2.3.1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2.3.2投资估算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

2.3.3投资估算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2.3.4投资估算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3建设投资的具体估算方法

具体估算方法是运用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对构成建设投资的六类投资进行估算:即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分类进行估算。

3.1.建筑工程费估算

建筑工程费估算一般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和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在缺乏可参考的估算指标,或者建筑工程费占建设投资比例较大的项目,可采用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上述三种估算方法的特点: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后一种方法要以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为基础,工作量较大。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本文重点介绍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单位建筑面积(平方米)投资,乘以相应的建筑工程总量计算建筑工程费。

3.2设备购置费估算

3.2.1.国内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运杂费;

3.2.2.进口设备购置费=设备货价+从属费用+运杂费;

3.2.3.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第一套工卡模具、器具费用+生产用家具购置费。

3.3安装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一般包括:各种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设备的安装费用,各专业工程的管道、管线、电缆等以及设备和管道的保温、绝缘、防腐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安装工程费估算通常是根据行业或专门机构的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进行估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3.3.1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费率;

3.3.2安装工程费=设备吨位×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

3.3.3安装工程费=安装实物工程量总量×每单位安装实物工程量费用指标。

根据以上分项估算,可汇总形成项目的工程费用:

即: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3.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在工程费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4.1建设用地费用(按照地价和国家有关规定估算):

包括: 建设用地购置费、土地契税、土地管理费。

3.4.2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

包括:建设管理费(含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城市建设配套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其他各项工程交费(招标、面积测绘、测量放线、劳保统筹、质检手续、图纸审查、规划定点等项费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费。

3.4.3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销售费用(按照项目的具置和销售时间、参考同类楼盘的销售费用确定)。

4建设期利息估算

4.1进行建设期利息估算必须先完成以下工作:

根据建设投资估算及其项目的总进度计划分析,制订分年投资计划;

确定项目资本金(注册资本)数额及分年投入计划;

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的筹资方式及 债务资金成本率(银行、债卷利率及发行手续费率等)。

4.2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方法

估算建设期利息应按有效利率计息。在建设期内如能按期支付利息,应按单利计算;在建设期内如不支付利息,应按复利计息。估算时分年计算、累计求和;本案例按照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建设期利息;

Pt-i ―― 按单利计息,建设期第t-i年末借款累计;按复利计息,建设期第t-i年末借款本息累计;

At――建设期第t年借款额;

i――借款年利率

t――年份

5流动资金估算

项目的的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包括生产原料、燃料、动力费用等;做为房地产投资项目的主要经营形式是销售、出租管理等费用,销售费用已经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进行估算,因此不再计算流动资金。

6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案例分析

例:济南市西部某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万,规划总建筑面积16万,其中:住宅面积12万(带电梯小高层5万,多层7万),配套用房0.2万;地下建筑面积3.8万(储藏室面积1万,车库面积2.6万,其他配套0.2万);地上可销售面积11.9万,地下可销售面积3.6万。已知土地价格70万元/亩(人民币),预计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的工程费用比例为第一年30%;第二年40%,第三年30%,预计建设期内材料、设备、人工等上涨价格指数为4%;本项目开发商计划贷款30000万元人民币(贷款利率5%),建设期每年分别贷款10000万元,其余投资为自筹,按照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计算建设期利息。

7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

第一年贷款利息==(10000÷2)*5%=250万元

第二年贷款利息==(10000+250+10000÷2)*5%=762.5万元

第三年贷款利息==(10000+250+10000+762.5+10000÷2)*5%=1300.6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总值=250+762.5+1300.6=2313.1万元

8编制项目总投资分年度使用计划表,进行投资分析

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费用为:54638万元。按照项目总投资分年度使用计划表,开发商第一年投资18615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8615万元);第二年投资19602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9602万元);第一年投资16420万元(贷款10000万元,需自筹6420万元)。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TM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本项目以当地低热值煤作为火力发电厂燃料,高效率,低排放,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还能够改善地区的环境,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工程建设初步投资

根据初可阶段设计推荐的主要工艺系统方案编制投资估算。

1.项目划分:按2007年版《火电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简称新预规)的规定。

2、定额套用:建筑及安装工程执行中电联技经【2007】138号文所公布的《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建筑工程》、《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热力设备安装工程》和《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3、电定总造[2007]12号文本地区工资性补贴为3.9元/工日:

安装工程工资调整系数为4.84%:(3.90-2.4)/31×100%=4.84%。

建筑工程工资调整系数为5.77%:(3.90-2.4)/26×100%=5.77%

4、电定总造[2011]39号本地区人工工日单价调整为:

安装工程人工工日增加15.20元

建筑工程人工工日增加14.23元

三、工程建设材料费

安装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执行《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2006年版)-发电工程》。

燃油按限额与预算价之差计列价差,只计取税金。

安装工程材料价差参考限额设计及预算价计取。

建筑工程执行中的《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建筑工程》中的材料价格。

取费按的2007年版《火电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执行。

工程设备所需资金及价格

本项目三大主机及主要辅机设备价格参考参照限额控制指标或近期同类型机组订货价;其他设备参考《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常用设备价格汇编》价格或参考近期同类型机组订货价调整计列。

参考限额价的设备不再计取设备运杂费,其中主设备计取0.5%卸车、保管费,其他设备按0.7%考虑。剩余设备运杂费率按4.2%计取。

按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件规定不计算价差预备费

工程建设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注册资本金和融资两部分组成,注册资本金占20%,由某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其余为银行贷款,融资贷款年利率6.55%,按季结息,贷款偿还期15年(含2年宽限期)。

总结:

火力发电厂的投资估算,关系着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资金、生产运营和盈利状况,以及做出准确评估,有力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投资依据。

参考资料:

[1]孙艾艾.火力发电厂工程造价控制浅析[J].企业导报,2009(03)

篇(3)

作者简介:刘元霖(1979-),男,江西广丰人,西北电力设计院,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75)蒋志强(1979-),男,河南中牟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工程师。(北京 10003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81-02

在工程投资建设领域,工程造价历来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火电厂建设中尤为如此。而火电厂的主厂房作为电厂的核心建筑,其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造价。因此,在前期投资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对主厂房造价做出合理估算对投资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往往遇到的是一个电厂开始建设的是相对较小容量机组,若干年后随着技术的进步,需要建设相对容量较大的机组,这时候就需要用现有的小机组数据对大机组的造价进行估算。

下面分别以2009年2×300Mw机组和2012年2×600MW机组的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主厂房工程造价的估算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为工程实际应用中以小机组造价估算大机组造价的投资估算方法提供参考。

一、投资估算方法分类

火电厂建设投资的估算方法大类上可以分为简单估算法和分类估算法。简单估算方法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阶段或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简单估算法有单位发电能力估算法、发电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和指标估算法等。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采用指标估算法和分类估算法。[1]分类估算法需要较为详细的分项数据,不适合项目早期阶段评估,在此不作论述。以下对适用于投资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简单估算法进行分析。

1.单位发电能力估算法

该方法根据已经建成的类似电厂的主厂房的单位发电能力投资(元/千瓦)乘以拟建电厂的发电能力(千瓦)来估算拟建电厂的投资额。其计算公式为:

T2=(T1/D1)×D2×μ (1)

式中:T2——拟建电厂主厂房的投资额;T1——已建电厂主厂房的投资额;D1——已建电厂的发电能力;D2——拟建电厂的发电能力;μ——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此法将电厂主厂房的建设投资与其发电能力的关系视为线性关系,估算简便迅速,但精确度较差。使用这种方法要求拟建电厂与所选取的已建电厂机组大小相类似,仅存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差异,当机组大小相差较大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2.发电能力指数法

该方法根据已建性质类似的火电厂项目的发电能力和投资额与拟建电厂的发电能力来估算拟建电厂投资额,其计算公式为:

T2=T1×(D2/D1)n×μ (2)

式中:n——发电能力指数,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式(2)表明,建设项目的投资额与发电能力呈非线性关系。运用该方法估算火电厂主厂房投资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合理的发电能力指数。不同性质的火电厂n的取值是不同的。在正常情况下,0

采用发电能力指数法,计算简单,速度快;但要求类似电厂造价的数据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否则误差就会增大。对于建设内容复杂多变的项目,实践中往往应用于分项装置的工程费用估算。

3.比例估算法

该方法是以拟建电厂的设备购置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电厂的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求出相应的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再加上拟建电厂其他费用,其总和即为拟建电厂的建设投资。计算公式为:

T2=E(1+αA+βS)+I (3)

式中:T2——拟建电厂主厂房的投资额;E——拟建电厂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A、S——已建项目中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α、β——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综合调整系数;I——拟建电厂的其他费用。

4.系数估算法

该方法是以拟建电厂预估的或已知的设备购置费为基础,根据已建电厂的数据推算出来的系数来推算拟建电厂的主厂房投资投资。计算公式为:

T2=E(1+∑Ki)Kc (4)

式中:T2——拟建电厂主厂房的投资额;E——拟建电厂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在内的总估算系数。

运用系数法估算投资方法比较简单,但没有考虑拟建电厂的规模大小、设备材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影响。

5.指标估算法

估算指标是比概算指标更为扩大的单项工程指标或单位工程指标,以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综合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成本和费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计算公式为:

T2=ξ×G2 (5)

式中:T2——拟建电厂主厂房的投资额;ξ——单主厂房造价(元/立方米);G2——拟建电厂主厂房容积。

使用指标估算法,其指标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因为地区、时期不同,设备、材料及人工的价格均有差异。指标估算法在有同类机组可靠的指标数据时估算精度较高,能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但当机组规模相差较大,所得到的指标偏差较大时估算的偏差会比较大。

二、工程案例分析

下面以2009年2x300MW机组烟煤锅炉的双框架前煤仓主厂房造价定额为依据采用简单估算法对2012年2×600MW超临界烟煤机组双框架前煤仓主厂房进行估算。其中2009年2×300MW热机范围主厂房造价包括锅炉本体、风机、除尘装置、制粉系统、烟风煤管道、锅炉其他辅机、高压汽水管道和相关保温。其中:超临界烟煤炉1900t/h,2台;中速磨煤机ZGM113N,12台;送风机:工业可调轴流式802116m3/h,4台;引风机:静叶可调轴流式173600m3/h,4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4台,烟风煤管道、主蒸汽管道(P91、)再热热段(P91),再热冷段(A672B70CL32),主给水管道(15NiCuMoNb5-6-4)。主厂房体积包含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和锅炉运转层以下部分的体积。[2]所估算的2012年主厂房造价包含内容和2×300MW类似,但相应设备和主厂房容量随着机组增大相应按照2012年限额标准增加。[3]比例估算法和系数法需要用到设备购置费,采用这两种方法估算时2012年的设备购置费为已知量。估算中所用到的已知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所列数据,分别按照投资估算的各种分类方法估算后所得的数据见表2。由表2的结果可知:当预建工程的设备购置费未知时可以采用单位发电能力估算法和发电能力指数法。这两种估算方法的准确程度对系数的依赖程度较高。当采用同种系数值时,发电能力估算法要比单位发电能力估算法更接近实际值。当预建工程的设备购置费已知或已经有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预估时,可以采用比例估算法或系数估算法,两者都能得到相对较高的精度。同样,这两种估算方法对相关系数的取值依赖程度也比较高。系数取值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这最后估算结果的准确度。指标估算法相对于前列的几种方法是一种估算精度更高的估算方法,在很多时候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但是由上表的结果可知,指标估算法在预建项目与参照项目的规模相差比较大,所得到的造价指标就会与预建项目偏差较大,最后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反而会造成大的偏差。采用指标估算法需要较为准确的同类的项目较为全面的基础数据,以便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指标,这是估算准确的前提。在火电厂主厂房造价估算中已知小机组数据时,需要对预建的大机组造价进行估算时,指标估算法不一定适合。

三、结束语

火电项目的投资估算在项目的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主厂房的造价估算在整个火电项目造价的估算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厂房造价估算的正确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在估算之前能获得多少有效的基础数据以及基础数据的准确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估算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根据上列的分析可知:当预建机组和已知基础数据的机组为不同等级的机组,而预建机组的设备购置费未知时,宜采用发电能力指数法进行估算。当预建机组的设备购置费已经有相对较为准确的估算数据时,宜采用比例估算法或系数估算法。当预建机组和已知基础数据的机组为不同等级规模的机组,无法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造价指标时,不宜采用指标估算法。而当预建机组和已知基础数据的机组为同等级的机组时,或者能得到相对较为准确的单位造价指标时,考虑采用指标估算法。

参考文献:

篇(4)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对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的认识也不相同。

成本法认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只有在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以原有资产增减变动为条件的经济业务,或对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为实际收到或确定将收到的利润或股利。

权益法认为被投资单位是投资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投资企业对此均应在活动发生时或年终进行会计结算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则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从财务的角度不难推导出,非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一般应为投资额与市场利率的乘积,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无实质联系;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最后则为所享净投资额(所有者权益)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的乘积,体现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整体一致性。

二、应用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通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或会计核算制度的明确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实质控制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则应用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相关内容还表明,当企业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使用完全权益法。虽然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未就权益法的具体类型加以说明和限定,但从有关应用举例及说明上看,所用的权益法应是非完全权益法。

在核算方法的具体选择上,确定投资企

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标准是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存在则为有实质性影响,反之则否。从这一规定及相关说明来看,核算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企业对其在被投资单位可供分配利润中所占份额的可控制程度。当这种可控程度较高,投资企业有权按自己的意愿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取得投资收益、或有权否决一切不利于自己实际取得投资收益的决议时,则倾向于采用权益法,反之,则倾向于选用成本法。

显然,前述规定是不完善的,它并未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实际上,在这一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难以使其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被投资单位的盈亏及资产的受赠等行为仍会在实质上对其财务状况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企业仍按前述规定选用成本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投资企业投放到相关长期股权投资上的那部分资产的运营状况将得不到充分的披露,进而极大地影响到投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我国大量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就使得许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法人股东(投资企业)未能在其会计报表上反映出这部分投资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使用权益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应是最优的选择。

三、应用过程的比较与分析

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就是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过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具体包括取得税后利润、发生税后亏损。进行利润分配、接受实物捐赠、出现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产生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所谓股权投资差额则指取得股权的支出与其所代表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借差,反之为贷差。无论何种差额,在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

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当然,这种只认盈利不认亏损的做法对投资企业单个会计报表而言,是有停谨慎性原则的;另外,通过不同的法规对同一会计事项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标准,不仅缺乏规范性,而且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前述相关变化均视同投资企业自己相应项目的变化,一旦被投资单位发生这些变化,投资企业就应进行恰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投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完全权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问题。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投资企业应按本期的分摊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按我国规定,分摊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法,分摊年限借差不超过1O年,贷差不短于10年。

另外,如果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核算方法还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产生影响。按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的暂行规定》,母公司(投资企业,下同)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子公司(被投资单位,下同)进行的股权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权益法才会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按规定,当母公司直接待有一子公司的股份比例很低的情况下,母公司对相关股权投资可用成本法进行核

算,该子公司一般也不属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若加上通过其它子公司间接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之和超过50%的情况下,母公司仍应将该子公司纳入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而仍会涉及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按权益法对该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则不存在这一过程。

四、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

篇(5)

一、水利工程造价的投资估算作用

(一)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和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二)对工程的投资设计起到控制作用

水利工程造价中的投资估算对工程各个环节的费用需求以及各项花费等都有着比较明确与清晰的列写,一旦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得到肯定,工程项目予以实施,前期的工程投资估算将对工程的造价概述起到控制作用。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以及各分项工程费用的预算过程中都应该以投资估算作为基本根据,不得随意的突破这个标准,确保投资而的估算应该控制在这个额度之内。

(三)是工程项目资金筹措的依据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量通常比较大,施工周期长,对于资金的持续稳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工程项目的资金通常需要通过多个渠道来予以筹措。在资金的筹措阶段,如何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资金量进行控制,在确保资金连续性的基础上保证由于资金而耗费的准备金最少是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工作。而工程前期的投资估算由于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资金有较为详细的规划,因此能够作为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规划的基本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单位应该根据投资估算额度作为项目建设的根据,在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的基础上来筹措资金,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连续性,同时还能确保资金成本最低,实现工程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投资估算还是工程项目的核算与建设依据,同时还是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编制与投资计划的核定方面的重要依据。

(四)是工程项目设计招标的依据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中对工程项目的总造价以及各项费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同时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也有较为具体的规划。而在工程的招标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投资估算设计中的几个基本方面,例如在标书中除了需要包括项目的基本设计方案以及附有图纸说明,建设工期规划之外,还需要对各个分项目的投资估算以及经济性分析。而这些项目在项目的造价投资估算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因此工程造价的投资估算可以作为工程项目招标设计的根本依据。

二、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可划分为投资机会研究或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初步设计阶段,因此投资估算工作也分为相应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随着项目条件的细化,投资估算会不断的深入、准确,从而对项目投资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一)投资机会研究或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这一阶段主要是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明确投资方向,提出概略的项目投资建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该阶段工作比较粗略,投资额的估计一般是通过与已建类似项目的对比得来的,因而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可在30%左右。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在该阶段应确定建设项目的各项市场、技术、经济方案,并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拟建项目的最佳投资方案,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该阶段研究内容详尽,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10%以内。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可行性论证、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设计文件、控制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

(三)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算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10%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三、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很多,有的适用于整个项目的投资估算,而且不同的方法精确度也有所不同,为提高投资估算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应按项目的性质、技术资料和数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宜的方法,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一)单位指标法

单位指标估算法是按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或单位营业能力,单位工民建筑功能的现行投资估算的科学方法。电力 基本建设工程的发电工程可按不同机组容量的千瓦造价指标或类似工程的单位造价进行估算;变电工程可按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千伏安造价指标或类似工程的单位工程造定时应对估算指标或类似工程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设备、材料、安装、建筑和费用等方面,以时间上和地区条件上进行调整此方法适用于整体性估算―个工程项目的全部投资,其特点是快,简单易行,缺点是太粗,但在条件不太具体、深度不到的情况下,可以粗线条地估出全部概略投资。

(二)比列系数法

比列系数法是依据总结电力工业发、送、变电工程的总投资于各专业系统,各项费用(包括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其他工程和费用)之间总是保持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这种比例关系即可进行投资分配,又可采用反推方法,既从已知某系统,某项费用出发推出其他系统及项目总投资,其计算公式为:

总投资=分项投资/分项投资比例(%)

使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掌握合适的比例关系,作为推算总投资的分项投资必须稳定。

(三)工程量概算法

这种方法基本上与编制概算或预算的方法相同,即采用计算工程量后,套用合适的概算指标或概算定额的单价和取费即为所需投资,这种方法要求在设计方案内容比较具体,设计深度较深的情况下进行,并使用于单位工程和单位工程项目。

结束语

由于水利工程涉及的专业多,系统非常复杂,其投资估算也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找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编制好投资估算、做好可行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估算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即设计阶段的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对项目决策及成败至关重要。投资估算要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但也要防止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

篇(6)

不同的生产项目、不同的生产阶段投机估算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生产项目的建议书阶段,由于投机估算的精确度相对较低,可以采用匡算法,从而有利于建议书的编制。匡算法的计算主要包括单位生产能力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可以参照下式: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I2=N2(I1/N1)P

其中I2表示生产项目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I1表示可比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N2表示拟建项目生产规模,N1表示可比项目生产规模,P表示物价换算系数。

系数估算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设备系数法以及主体专业系数法,需要注意的是,主体专业系数法是指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大并且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作为基数,另外根据类似工程的统计资料,从而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从而以此估算出投资项目的所需的工程费用,并进一步计算出整个生产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如果要求较高的投资精度,需要采用更加详细的计算方法,例如指标估算法。指标估算法是将生产项目分为单项工程或者是单位工程,并按照工程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等等。同时,根据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单位以及各工程投资的估算,进行汇总后,进而得出整个工程费用[1]。另外,再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方面进行估算,最后形成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的估算中,对于在合同以及协议中,已经明确的费用需要计算在内,对于未能明确的费用,需要按照国家、行业或者是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二、生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一)项目的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指生产项目遵循现行的财税制度以及规定,并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格,对项目在财务上的支出以及收入进行计算,同时,独立测算本项目在资金投入所能带来的利润,不对社会经济效果进行广泛考虑。从不同的评价角度出发,财务评价可以分为企业财务评价以及国家财务评价。企业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投资获利分析、财务清偿能力分析以及资金流动性分析。财务的评价的主要指标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投资收益率、投资利润率、财务净现值以及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等。下面仅从投资收益率以及财务清偿能力展开分析。

1.投资盈利性

投资盈利性是指生产项目基于实际收入与支出,对涉及到生产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市场与价格、组织与经营等各种因素,并通过对实际交易年份的收入以及支出对现金流量展开分析,测算出单个代表年份以及整个生产项目寿命期的净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率,以此作为整个生产项目获利能力的评判标准[2]。

2.财务清偿能力

财务清偿能力是指检验生产项目在整个有效寿命期之内,每个年份资金盈亏状况,以及生产项目对借贷资金的偿还能力。其受生产项目的投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其偿还债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对清偿能力的分析则需要包括对所有的资金流入以及流出,例如保险费、利息以及股息等等。

(二)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指衡量经济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预测与估算数据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产生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而了解对项目的可靠性。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概率分析[3]。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分析主要是指不同生产水平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是根据生产项目的总成本、收入等各方面的数据,对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进行确定,进而对项目的盈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影响进行预测。盈亏平衡点会随着项目产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盈亏平衡点越低时,经营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表示项目的盈利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当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高时,其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2.敏感性分析

篇(7)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对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的认识也不相同。

成本法认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只有在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以原有资产增减变动为条件的经济业务,或对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为实际收到或确定将收到的利润或股利。

权益法认为被投资单位是投资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投资企业对此均应在活动发生时或年终进行会计结算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则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从财务的角度不难推导出,非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一般应为投资额与市场利率的乘积,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无实质联系;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最后则为所享净投资额(所有者权益)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的乘积,体现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整体一致性。

二、应用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通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或会计核算制度的明确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实质控制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则应用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相关内容还表明,当企业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使用完全权益法。虽然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未就权益法的具体类型加以说明和限定,但从有关应用举例及说明上看,所用的权益法应是非完全权益法。

在核算方法的具体选择上,确定投资企

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标准是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存在则为有实质性影响,反之则否。从这一规定及相关说明来看,核算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企业对其在被投资单位可供分配利润中所占份额的可控制程度。当这种可控程度较高,投资企业有权按自己的意愿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取得投资收益、或有权否决一切不利于自己实际取得投资收益的决议时,则倾向于采用权益法,反之,则倾向于选用成本法。

显然,前述规定是不完善的,它并未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实际上,在这一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难以使其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被投资单位的盈亏及资产的受赠等行为仍会在实质上对其财务状况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企业仍按前述规定选用成本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投资企业投放到相关长期股权投资上的那部分资产的运营状况将得不到充分的披露,进而极大地影响到投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我国大量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就使得许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法人股东(投资企业)未能在其会计报表上反映出这部分投资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使用权益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应是最优的选择。

三、应用过程的比较与分析

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就是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过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具体包括取得税后利润、发生税后亏损。进行利润分配、接受实物捐赠、出现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产生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所谓股权投资差额则指取得股权的支出与其所代表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借差,反之为贷差。无论何种差额,在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转贴于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

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当然,这种只认盈利不认亏损的做法对投资企业单个会计报表而言,是有停谨慎性原则的;另外,通过不同的法规对同一会计事项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标准,不仅缺乏规范性,而且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前述相关变化均视同投资企业自己相应项目的变化,一旦被投资单位发生这些变化,投资企业就应进行恰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投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完全权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问题。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投资企业应按本期的分摊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按我国规定,分摊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法,分摊年限借差不超过1O年,贷差不短于10年。

另外,如果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核算方法还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产生影响。按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的暂行规定》,母公司(投资企业,下同)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子公司(被投资单位,下同)进行的股权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权益法才会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按规定,当母公司直接待有一子公司的股份比例很低的情况下,母公司对相关股权投资可用成本法进行核

算,该子公司一般也不属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若加上通过其它子公司间接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之和超过50%的情况下,母公司仍应将该子公司纳入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而仍会涉及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按权益法对该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则不存在这一过程。

四、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

篇(8)

根据CAS2及2008年的准则讲解,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情况可具体分为六种(见表1),其处理原则在总体上遵循了追溯调整原则,只是在不同情况下追溯处理的时点及依据的价值基础不同。如表l所示,除减持股份导致第2、3类持股变为第4类持股时(情况①)要求在后续期间利用现金股利等进行追溯调整外,其他几种情况均要求在核算方法转换时,将继续持有的原持股部分按新的核算方法进行追溯调整。

遵循追溯原则的目的,是使通过不同过程取得的相同比例股份对会计报表产生相同影响,即以相同的会计语言表述相同的持股结果,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如A公司在2007年购入B公司60%的股份,同一时点C公司购入B公司30%的股份,两者购人的单价相同,与B公司均属于非同一控制情况(或均属于同一控制)。2008年A公司出售部分股份后仅保留30%股份,此后两家公司都没有再变动其持股比例,两者持股目的也相同。那么,2008年及以后年份A和C公司各自持有的30%股份对两者报表的影响就应该是一样的。A公司要遵循这一理念处理2008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的相关业务。

二、涉及企业合并的业务处理例解

表1中涉及企业合并的情况有②、③、④、⑤类,其中④、⑤类的处理原则相同。下面分别说明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但仅考虑个别报表的会计处理,不考虑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抵销分录。

第一种情况:同一控制下,增持股份形成企业合并,导致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转换为成本法核算时,以转换时点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基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例1]公司与K公司受同一主体控制,2007年1月1日,J公司用60万元取得了K公司20%的股权,以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当时K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公允价值250万元,差额产生于同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1130万元,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10年,残值忽略不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07年K公司账面净利润为50万元,因拨款转入导致资本公积增加1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两家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8年2月1日J公司又用200万元取得K公司50%的股权。2008年2月1日。K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370万元,J公司的资本公积足够冲减。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取得20%股权,因支付对价60万元大于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50万元(250×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2007年底按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8万元[(50-10)×20%(折旧差额)],其他权益变动2万元(10×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3)2008年2月1日取得50%股权,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20%持股部分的核算方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即将权益法核算期间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科目余额调减为零,同时调整涉及的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

借:盈余公积8000

未分配利润 7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长期股权投资

600000

(转入按成本法核算的账户)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0000

(4)将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调整至合并日合并方享有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合并方支付的对价也以账面价值处理,借贷差额先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部分再调整留存收益。本例中总控股比例70%部分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入账价值应为140万元(合并日2008年2月1日K公司净资产200万元×70%),原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余额为60万元,故调增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140-60)。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不要混淆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业务处理。

第二种情况:非同一控制下,增持股份形成企业合并,导致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转换为成本法核算时,在转换时点对原持股部分进行追溯调整,并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余额。

[例2]承例1,假设J公司与K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相关会计处理:

分录(1)(2)同例1。

(3)2008年2月1日取得50%股权,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20%持股部分的核算方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处理分录同例1。

(4)总控股比例70%部分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应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原20%控股部分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新增50%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故增加长期股权投资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

第三种情况:同一控制下,减持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导致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时,在转换时点以原取得股份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将剩余持股部分追溯调整为从最初取得时起持续按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例3]J公司与K公司受同一主体控制,2007年1月1日,J公司用200万元取得了K公司80%的股权,以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

资。当时K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公允价值240万元,差额产生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90万元,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9年,残值忽略不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J公司的资本公积足够冲减。2007年K公司账面净利润为50万元,因拨款转入导致资本公积增加1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两家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8年2月1日J公司以180万元对外出售了所持有的K公司60%的股份。2008年2月1日,K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370万元。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取得80%股权,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万元×80%)12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8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2)2007年底按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因未分红不必进行处理。

(3)2008年2月1日出售60%股权。

借:银行存款 1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20万元×3/4) 9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80万元×3/4)60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4)“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万元(120-90)”与“取得该部分投资的初始成本50万元(200×1/4)”之间的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同时比较“取得该部分投资的初始成本50万元(200×1/4)”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8万元(240×20%)”,若前者大,不予调整;若后者大,则按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及留存收益。因此例3中分录应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00

(原成本法核算余额)

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 200000

若取得投资时(2007年初)K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7万元,J公司享有的部分就为60万元(300×20%),大于其100万元的初始投资成本,那么该步骤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1000

(原成本法核算的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00

留存收益 10000

(权益法确认的营业外收入)

未分配利润 90000

(5)剩余20%持股部分在2007年按权益法核算应追认投资收益8万元[(50-10)×20%(折旧差额)],其他权益变动2万元(10×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00

贷:留存收益 8000

未分配利润 7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减持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导致的转换处理与例3的原则相同。

篇(9)

由于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经确认了120万元的投资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如下调整:

①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的调整

(说明: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为270万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70

投资收益 50

②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 45

贷:盈余公积 (50×60%×10%)3

未分配利润 (50×60%×90%)27

资本公积 (25×60%)15

【说明】上述调整分录也可以理解为:甲公司处置60%股权在20×9年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投资收益120万元,而20×9年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投资收益=处置价款48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角度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75×100%)×60%=75(万元)。所以甲公司20×9年合并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冲减45万元。

同时,在合并报表角度应通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科目追加确认20×7年~20×8年的投资收益30万元(“合并报表角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万元”-“个别财务报表中在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已追溯确认的投资收益20万元”)和资本公积15万元(“合并报表角度应确认的资本公积25万元”-“个别财务报表中在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已追溯确认的资本公积10万元”)。

【提示】设“投资收益”项目调整数为X,则:

20×9年个别财务报表投资收益120+合并报表调整(50+X+25)=合并财务报表投资收益150,计算出X=-45

③从资本公积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综合收益25万元,重分类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25

贷:投资收益 25

从以上①②③的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投资收益120万元+①50-②45+③25=150(万元)。

(2)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00+300)-(600+50+20)×100%-(800-600)]+20×100%=150(万元)。由于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经确认了140万元的投资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如下调整:

①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61

投资收益 39

②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 49

贷:盈余公积 3.5(50×70%×10%)

未分配利润 31.5(50×70%×90%)

资本公积 14(20×70%)

③从资本公积转出其他综合收益20万元,重分类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20

贷:投资收益 20

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投资收益140+①39-②49+③20=150(万元)。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因追加投资使得原来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变成了对子公司的投资,此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分下列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企业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⑴初始投资成本=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

⑵计算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合并日为取得新的股份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

⑶比较⑴和⑵,按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如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则继续冲减留存收益。

2.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篇(10)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成本法;权益法

在会计核算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常常被人们看成是重点和难点,甚至也是各大类考试中的关键知识点,此账户如此受到关注,是由于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报表等信息,特别是会计核算中两个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容易混淆,加大了核算的难度。此文仅就个人的观点分析对此账户的认识。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该投资的时间是长期持有,并通过投资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起到重大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此投资没有时间的约束,更不能随意地抽回投资,并且根据投资的目的不难看出,该投资的金额也是非常之大,因此投资的风险也是很高的。根据上述投资的目的可知,长期股权投资根据其对被投资方的影响力度不同,又可分类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各自所对应的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分别是50%以上、50%、20%~50%。注意新准则已把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投资归纳为综合权益投资,因此所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份额不同对被投资方的影响力度是不同的。因此,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他投资(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其“野心”较大,不仅仅为了投资获得收益这么简单,它希望通过投资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参与企业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想把被投资方占为己有。根据上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以及目的不难看出,投资方是挑战性的企业,正所谓风险越高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投资方追随这样的理念,来完成这项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是取得投资时投资金额的确认。投资方投资金额的多少并不完全确认为投资额,比如对于被投资方来说新的投资者,可能要出高的价格才能享受到一定的股权份额;对于信誉度以及知名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可能不需要出高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股权份额。因此,当投资者对被投资者的影响不确定是哪种类型时,企业应当以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为前提来确认投资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一般的企业合并所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都在50%以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同一集团内投资股份50%以上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集团内投资股份50%以上是指在同一个集团下,投资方占被投资方股份50%以上的投资。该投资方式,投资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控制对价的,应当在控制日按照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投资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控制对价的,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注意,在进行投资时价款内若包括已经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但还没有真正地发放出去的金额时,应该单独进行核算,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合并时发生的审计费等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举例如下:【案例1】甲企业201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80000元向同一集团内乙企业投资,取得甲企业80%的股权,并与当日起能够对甲企业实施控制。合并后甲企业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2013年1月1日,甲企业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000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500000*80%)400000贷:银行存款28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200002.非同一集团下投资股份占50%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这类投资应按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控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对未来事项做出约定且购买日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也应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注意,在进行投资时价款内若包括已经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但还没有真正发放出去的金额时,应该单独进行核算,同样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与同一集团下企业控制点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差额计入的科目不同,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的投资是在同一集团之内差额的影响只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存在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换句话说,投资双方没有脱离集团,还是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所以对集团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非同一控制下的投资时投资双方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投资差额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两种方式的会计核算类似,不同之处上述已经表述,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

(二)投资股份低于50%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控制以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来说是投资方所占被投资方的表决权股权在50%以下的投资。此投资方式应当分别按照具体情况使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其初始投资成本。若投资方是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则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也就是使用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金额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处理。若投资方是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或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协议或合同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是协议或合同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注意,若是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股本的金额是发行股票的面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股本或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原则确定。这里不再一一陈述。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成本法

采用该方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但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资时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案例2】甲企业2015年1月购入乙企业股票20万股(占对方总股本0.3%),每股成交价30元(其中包括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5元),相关税费共计2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3月收到乙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100万元。半年后,乙企业宣告每20股发放现金股利5元。次月,收到乙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存入银行。编制甲企业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根据题意可知,甲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适用成本法核算。①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股票投资)(25×20万+2万)502应收股利——乙企业(5×20万)100贷:银行存款602②借:银行存款100贷:应收股利——乙企业100③借:应收股利——乙企业5贷:投资收益5④借:银行存款5贷:应收股利——乙企业5企业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需要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判断是否发生减值则按照准则规定,当测试结果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接上例【案例2】若期末股票市价下跌为20元。分析可知:此时账面余额为502万元,而可收回的金额为180万元(20万股*20元=400万元),假如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并且股价持续下跌,其减值金额为102万元。会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102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02

(二)权益法

该方法主要关注的是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如果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那么投资方则按照所享有的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注意,只有在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变动份额时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因此可总结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是按照金额较大的一方来确认的。投资收益的确认时,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案例3】甲企业于2011按协议收购价40万元购买乙企业的股票,占丙企业20%的股权,对丙企业有重大影响。此时丙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应编制甲企业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投资成本)50贷:银行存款40营业外收入10【案例4】承接上例【案例3】乙企业于2011年实现净利润10万元;2012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万元,3月甲企业收到现金股利;2012年末乙企业由于意外事件,全年亏损120万元;201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6万元。①2011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2贷:投资收益2②2012年2月甲企业会计处理:借:应收股利1.2贷: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1.2③2012年3月甲企业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0000贷:应收股利10000④2012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借:投资收益24贷: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24⑤2013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1.2贷:投资收益1.2采用该方法进行核算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还应将与所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元计入资本公积项目的金额转出,计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收益中。权益法发生减值的确认与成本法相同这里不再陈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主要根据投资方所占被投资方表决权股份比例来进行确认,特别是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是长期股权投资的重点内容。但是,并不是说使用了成本法就一定不能使用权益法,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参考文献

篇(11)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转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转权益法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1 甲公司于2007年2月2 13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900万元,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甲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4月10日,甲公司又以1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2%的股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乙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能够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9年4月10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2)2009年4月10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2)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60

贷:营业外收入

60

例2 甲公司于2007年6月20 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因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甲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10月28日,甲公司转让其持有乙公司的40%股权,转让股权后,甲公司不再能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但仍然能够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转让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为80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00万元。

(1)20×9年10月28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

(2)20×9年10月28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0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75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

(2)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75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转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3 甲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甲公司对其采用权益法核算。2009年5月10日,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50%对外出售。出售以后,甲公司无法再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且该项投资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对该项投资转用成本法核算。出售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1950万元,损益调整为450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50

――损益调整

450

例4 2007年1月18日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8000万元,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4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甲公司对其采用权益法核算。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出资4500万元再次购买乙公司20%股权(不考虑相关税费),持股比例达到60%,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再次购买乙公司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如下:“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88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500万元,未提减值准备,投资期间乙公司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1)甲、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合并日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5000万元。(2)甲、乙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2007年1月18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2000万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8800

(损益调整)

1000

(其他权益变动)

500

银行存款

4500

资本公积

200

(2)首先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调整为最初取得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

盈余公积

180

资本公积

5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2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8800

(损益调整)

1000

(其他权益变动)

500

其次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