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篇(1)

滑县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同时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处于基层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对水利设施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水资源的综合经济收益率非常低,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1.2管理体制的问题。

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增多,财政、发改委、扶贫开发、水务和土地等职能部门纷纷关注并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都能管理,都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资金浪费,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行政主体、建设主体和业务主体职责划分不明确,从而引发诸多矛盾:例如,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因此,理顺管理体制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

1.3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水利资产收益划分的机制。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单项或单位工程资产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往往同时发挥出两种不同的功能效益,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就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机制。农田水利工程或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防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水库跨坝、渠道跨塌等事故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顺而造成的。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前提是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来优化配置资源,彻底改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树立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跟上时展的步伐。例如,要加大节水宣传,采用喷灌滴灌等新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运行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2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目标考核。

必须改变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明确水利工程责任主体,加强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2013年,滑县成立了“滑县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结合该县农业大县的特点,通过项目整合,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责、权、利,制定了关于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一系列相关规定和具体的考核标准,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职能,又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

2.3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符合生产发展要求。

①在农业用水机制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定要搞好计量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建设,在干渠的直灌斗渠和支渠及重要的分水节制闸安装计量用水设施,实行按实际用水量计量收费,基本水量收基本水费、超额部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用阶梯水价计费,促进节约用水工作向纵深发展。②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的水利工程养护维修队伍,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养护维修,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分离,养护经费专款专用,可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工期,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③在资产管理机制上,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严密关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动态和静态的管理,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责任、权利、义务具体落实到每个农田水利工程单位的法人。

篇(2)

[中图分类号] F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293-01

农村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农村水利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因此,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1.1 缺乏财政投入

地方财力不足是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国家从很多方面对农村水利的建设进行大力扶持,比如加强资金补助、合理安排项目和规划布局等等,但是依然有很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的按期启动和按期竣工。

1.2 工程管理具有滞后性

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推行虽然增强了农民的个体经济观念,但同时也淡薄了其集体意识,农民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愿用水而不愿管水,具体表现为在行洪河道设渔网、在围堤上河道里乱垦乱种、无节制开采地下水等等,以至于近年来围堤沿线出现了不少鱼塘、河道滩地上种菜种树等。与此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严重,山体的大量泥石冲入河道,这不仅影响生产,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洪灾。

1.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的水利工程日益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不少单位的缺乏科学的机构设置,人员青黄不接。内设机构当中大部分是非工程管理的岗位,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使得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各地水利管理单位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2 发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2.1 水利是农业命脉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农村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管理好水利工程就是把握了农业的命脉。目前,我国耕地有将近一半是灌区,生产全国粮食、经济作物及商品粮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2.2 水利是民生之本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保障村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村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关乎村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而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3 水利工程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农村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改善农村生态有着关键作用,能够调节我国当前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缓解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压力,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营造公平用水、合理用水的氛围,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深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改革

首先,进一步深化灌区的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视运营机制建设,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促进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进一步落实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调动用水户的参与积极性来完善相关体制改革工作;再次,以多种形式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和满意度。

3.2 加大资金的投入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负起其在水利工程中的财政投入责任,将水利工程所需的大量资金落到实处,重视维修和改造现有工程设施,重视相关基础设施的更新,为今后的水利发展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政府应努力促进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负起农村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责任,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有计划地选拨、提拔人才。组织人才培训和学习活动,调动上岗前或在职的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及岗位的需求。重视技术交底能力的培养,确定现有的每位技术人员的分工和专长,具体分为水土保持、地质和地下水、农田水利、财务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重视基层水利服务、公益性抗旱组织和乡镇水利机构队伍的建设,发挥水利站的各项作用。

3.4 加快农村水利法的立法进程

完善与农村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使水利问题上一直以来存在的“全靠政府号召引导,只靠行政力量组织”的体制问题得到解决。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够划出一条清晰明确的政策界限,使得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更明确,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划分更清晰,使工程设施的产权归属及资产监管更明了。

4 结束语

篇(3)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95-01

农田水利工程内容众多,涵盖节水抗旱工程、灌排工程、各类水库以及中小泵站等,是为了保证农田灌溉以及农村居民牲畜和人的 饮水而修建的,对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质量和水平逐步提升,但在管理中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如何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重建轻管”问题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在建设阶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之后管理工作却不到位,存在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现乱堆、乱放、乱占等问题。同时,不可否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难以有效的兼顾经济效益和技术实施,特别是在众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漏水问题,而管理维护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权属不明确,农田水利工程分布较广,工程及周边土地等归属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界定和范围都不明确;在管理中,对维护和监管的主体、管理经费和责任落实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工程管理属于弹性指标范围,重视程度上不够。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使得管理效率不高,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水利养护模式滞后,各方的利益和义务分配不科学、不合理、不明确,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在我国现行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管理单位同时具备行政主管和水管单位的管理、维护和运营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基层管理单位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大,人力资源分配不到位,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提升的对策措施

1、加强重视程度,实现建管并重

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特别要针对“重建轻管”现象,加强后期管理。一是修订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具体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及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管理细则,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规章遵循。二是加大管理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直接关系到工程使用寿命和效益,只有提供充足的管理维护资金,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转。在管理资金使用中,要健全完善具体的使用细则和监督办法,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监督工作,按照“谁使用、谁监督”的原则,修订完善工程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工程安全隐患和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维护工程的使用质量。四是探索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目标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严格各项管理规章措施,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逐步规范“管养分离”机制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管理和养护权责不清,要逐步从部门划分和职能分配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和养护工作相分离,明确划分管理与养护人员、设备、经费。在管养分离后要规范和处理好管养单位职责,确保二者之间平等的市场合作关系,改变其以往的隶属关系。作为管理单位而言,要结合工程实际,明确自身职责,为养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机制。作为养护单位而言,要引导其认清形势,改变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模式,以市场经济思想为指引,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运作,谋求更好地发展。

3、探索建立农田水利管理新模式

要根据不同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对承担防洪抗旱等作用的水利工程,应明确其公益性水管单位性质,对其通过财政支出履行职能;对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单位,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明确为经营性单位,通过市场经营进行盈利;对兼具二者职能的,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明确单位性质。要结合新形势下的政府工程融资特点,考虑通过PPP等模式进行融资,鼓励城镇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田水利管理和养护领域,特别要加强民众对工程的管理,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工程进行资产评估,通过明晰产权将公益性水利工程资产进行定量化、股份化,鼓励农户入股运作和管理,按照股份制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水业合作社,实行管理收益分红等政策,调动参与积极性,并促进水利工程持续使用和发展。同时,在管理养护中要加强节水灌溉等水利工程新技术,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通过技能培训、选拔考录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队伍和人员素质,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4、探索农田水利工程立法管理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原因很多,但根本上与无法可依存在直接关系,虽然我国水利立法不断改进,但专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法规制度还不健全。所以,有必要尽快健全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职责,完善管理投入和收益机制,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管理运作机制,依法进行管理。同时,要明确工程规划的重要性,制定宏观的规划原则,各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和实施细则,考虑实际需要和区域环境,推进区域水利工程布局。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人畜饮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效益的发挥,有必要结合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生海,程建萍.试论水利现代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篇(4)

关键词: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指的是水库、电灌站、塘坝、渠道、机电井和水闸等非常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他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实际生活,影响着农业生产活动,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方面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工作。新时期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仍然相对而言比较滞后,很多水利工程受到严重损坏,实际的工程效益发挥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解决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1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命脉在于水利事业的发展,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水利事业的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饮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到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到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等,这些工程的建立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工程管理权责不明,农民参与程度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在农民自身,新时期由于很多工程年久失修,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职的监管部门和安全运行部门管理,因而很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当水利工程本身达到了实际的施工设计使用年限,而又没能够及时进行检查、维修或者更换的时候,机电会长时间处在一种带病运行的状态,或者有一些供水管道由于使用年限过长而被锈蚀,造成严重的水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人员导致的,如果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上能够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和责任,那么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的。再者,由于受到工作人员数量的限制,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管理参与积极性,依然会严重制约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新时期,由于管理制度上的疏漏,导致农民没有将水利设施看成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业生产设施来加以积极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很多管理决策的制定也很少参与,水利组织大部分是临时拼凑或者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真正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1.2工程管理效率低,运营不合理

新时期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管理组织不健全、工程运营方式单一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效率严重不足,同时也无法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个别地方的灌排渠道和农村河道工程缺乏落实管理机构,小型及小型以下水库建设的管理机构缺乏,由乡镇、村组专管员负责管理,一般性的渠道仅仅是交给了村民随使用季节而自主管理。但是有一些地方的部分小水库、塘坝、自流、提水及小灌区,包括重要的机电井、内河道和圩口等防洪工程依然长期处在无人问津的管理状态,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专员对工作的热情度也严重降低,从而使水利机构的很多应有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水利设施工作存在“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问题。

1.3工程运营和维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新时期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严重缺乏实际的运营和维护管理经费,导致很多工程工作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首先,从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投入上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资金补助虽然占据了项目总投资的50%~70%,也有些工程达不到这一比例,但总体上依然是有资金扶持,但是对于工程接续下来的配套设施投资力度却往往不足,导致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际的工程使用效果,同时也给后期工程设备在使用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埋下了重要的经济隐患,造成严重的成本压力。其次,对于工程运营的维护费用投入没有合理的长效机制。目前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工程维护管理上会出现与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些都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2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2.1明确管理权责,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新时期,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采取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在确定了水权分配之后,还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各自权责。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将实际的管理权、所有权和使用权真正移交给当地政府或者基层管理组织,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规律,由授权的权利主体对整个工程进行维护和运作。对于水利工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的制度,允许具有一定资历的承包企业来对使用的用户进行科学合理收取水费,并且可以将所收取的利益拿出一部分作为整个运营管理的费用,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来依法执行。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巡检制度和安全事故追责制度以及水利设施维修制度等,在明确各自权责的同时来有序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2.2加大工程运营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能够使整个工程的运营得到有效的发展,管理单位需要多方面筹集充足的资金,使得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老旧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换,保证发挥其真正的效果。水利事业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合理水的价格,使工程的管理资金可以有效累积,如可以组织向不同用户集资,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优惠服务来拓宽水利工程运营资金的来源。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应该始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中来。同时,政府也可以适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资金补助、政策扶持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部门与用户之间的管理协作,提高管理效率。

2.3注重人才培养,做好工程设备维护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在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管理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辅助管理人员增加管理经验,通过不断接触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学习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来不断满足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事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维护和管理的能力,能够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科学检修,尽可能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了更好地适应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化的管理需求,还要鼓励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在职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要加强对水利惠农政策的宣传,让农民也一同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与设备维护之中,以合理减少设备的闲置率与损耗率。

篇(5)

1.1我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年代较为久远,设备也较为陈旧。如今,很多的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涵管断裂、堵塞、渗漏、软基及白蚁为害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给水库带来了潜在的危险,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果灾难发生,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是十分巨大的。而对于堤坝工程,有些堤坝偏低,有些堤身断面较为单薄,还会存在土地质量低下、堤坝坝基严重渗漏等问题,在洪汛期就会出现管涌渗漏,甚至会出现溃堤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1.2管理上不够重视,存在疏漏

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问题导致的水利工程部门缺乏维修金的现象反映了在制度管理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的不重视,这样就会造成很多设备年久失修,工程上出现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大大缩减了其效益。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大家普遍重视枢纽工程,忽视对其相配套的一些工程,比如对一些水库来说,水渠的配套系统建设疏于管理,就会使水渠出现淤积,一到放水季节,就会浪费很多的水资源。同时,也由于水利工程的缺乏管理,机械设备也常常丢失,一些重要的设备,比如变压器、输电线都是被盗对象。而对于设备维护的不重视导致很多设备依然出现了故障却还在运行当中,这也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对水利工程本身的不重视,致使工程的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达标,这就出现了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不按规章制度操作,也会给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失。也正是由于水利工程机构的不健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对接不能顺利地完成,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加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的措施

2.1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想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必须从制度管理上加以重视。要针对于水利工程的各项事宜制定合适的、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得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事项和内容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要以可行性为考核标准,使制度符合于实际,能够具体落实才是一项好的制度。

2.2强化管理养护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具有连续性的工作,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要稳定住管理养护人员的流动性,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完善竞争制度,对管理养护人员的聘用做一个严格的标准,把好质量关,避免出现走后门、靠关系的不专业人员;可以在员工上岗之后定期地举行一些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提升其业务素质,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员工在工作中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危险的现象;要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不能出现、的现象,这是对国家、对人民极不负责的,也是违反我国的法律的,对这种工作人员,坚决不能姑息。

2.3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养护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项目是非常大的,这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作为支撑。在农田水利的管理和维修方面也要考虑到成本的预算,因此,首先把好对管理养护人员的审核关,要确保他们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只是在做所谓的无用功,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也要注意有些设备的再次回收利用,对于一些可用的核心硬件要进行及时处理再回收,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运行成本,也节省了国家有限的资源。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水平,首先就要加强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要保证生产安全。具体来讲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尤其要注意生产的安全,将安全责任制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加强对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才能使各种制度都得到落实;二是要落实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同的施工队伍即使是对相同的施工地点和施工内容在关于危险点的评判上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会造成不一样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地消除这种隐患,各施工队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将自己范围内的危险点和解决措施及时告知施工方,从而消除由于施工方的接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篇(6)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1、什么是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的运用、操作、维修和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成后, 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和验证原来规划设计的正确性。

2、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①开展水利工程检查观测;②组织进行水利工程养护修理;③运用工程进

行水利调度;④更新工程设备,适当进行技术改造。

3、工作方法

①制订和贯彻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行政法规;②制定、修订和执行技术管理规范、规程,如:工程检查观测规范、工程养护修理规范、水利调度规程、闸门启闭操作规程等;③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据以开展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制度有:计划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财务器材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制度等。

4、水利工程管理的种类

(1)水库管理

水库是调节径流的工程。水库管理的突出重点是做好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溃坝而造成严重后果。水库效益是通过水库调度实现的。在水库调度中,要坚持兴利服从安全的原则。

(2)水闸管理

水闸是用以挡水,控制过闸流量,调节闸上、下游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有节制闸、分洪闸、进水闸、排水闸、冲沙闸和挡潮闸等类。发挥水闸的作用是通过水闸调度实现的。

(3)堤防管理

堤防是约束水流的挡水建筑物,特点是堤线长、穿堤涵闸、管线等与堤身结合部容易形成弱点,土堤所占比例较大,河道堤防往往由于河势变化而形成险工,堤身内部往往存在隐患。

(4)引水工程管理

引水工程的作用是把天然河、湖或水库中可以调出的水输送到需要地点。引水线路有的利用天然河道,有的是人工开渠或敷设管道,沿线可能有泵站、调节水库以及分水、跌水、平面或立体交叉等建筑物。引水工程建筑物种类和数量多,技术经济关系比较复杂,运行管理任务比较繁重。

(5)灌溉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灌溉管理工作实现灌溉节水高产目标的物质基础。灌溉工程一般包括水源工程、渠道和渠系建筑物三部分。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遗留体制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目前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效益好的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承包者只注重个人收益,没有履行工程管理、维修的责任,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没有切实担负起管护责任,由此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综合利用率低。 2、工程划界不清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大多是无偿占有土地,所以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界限很难划分,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3、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没有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造成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4、管理经费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益性工程,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投资,大多数水利工程由于病险,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无人管的状态。即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和险情,造成反复投资、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因此,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势在必行。

5、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作用的正常发挥。

6.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施工合同的管理是指水利建设主管机关、相应的金融机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企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施工合同纠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施工合同法规的贯彻实施等一系列活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方面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1、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水利建

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是要严格

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

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是要严格项目法人单

位人员配备,不仅专业齐全,而且人员素质要高,有经验。2、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和经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一是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小Ⅱ型水库要坚持乡镇、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以拍卖、承包、租赁开发为主,逐级签订责任书。二是对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3、建立有偿灌溉制度 坚持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将原来的无偿灌溉变为有偿灌溉。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的形式投资建设。 5、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加强管理,应该开展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6、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篇(7)

1前言

现在的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多是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此项目的推广应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更是抗旱、防涝、给水、浇灌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多是以公益性的性质参与,以河道的拓宽、疏通、排涝、降低水污染的防治工程等为主,这些工程不能得到直接的经济回报,但是可以保障农村的水利使用的稳定性。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变化,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渠道,现阶段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未来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必须得到有效的改革,要向着工程市场化的方向改革,符合当前新农村的发展现状,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的顺利、安全运行,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化效益,提高社会价值。

2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色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本身不同其他惠明工程,具有如下特色:第一,一定的维修性。为确保民众的公共利益,确保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防治洪水的侵扰,减少洪涝灾害对公共资产的威胁。对农田小型水利,务必要定期维护,真切体现体公共服务的特色,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第二,经济的保护性,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小型水利的建设,往往不需要民众自掏腰包,不影响民众的个人利益。但是,却保护民众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第三,建设的公益性,由于公共品性项目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价格机制在纯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的需求与供给方面无效。同时这类工程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投资规模又较大,且由于灾情的随机性,使得减灾效益具有不确定性,本身财务效益没有或很小,很难有投资者修建这类工程,只能由政府来投资修建、运行管理。

3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长久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需要我们去改革创新。现在笔者就相关改革措施,做要点阐述。

3.1追溯小型农田水利责任管理制

考虑到现行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现状,健全小型水利责任管理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通过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责任化管理细则,将管理工作落实到责任到部门到人,确保水利运行的安全高效。同时,以责任制改革为契机,注意水利工程运行的高效监督,逐渐实现政企管理的分离,提升水利工作的高效力,将农田水利的发展提升到应有的经济效益。投资运行与企业管理的水利工程要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事故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水利管理单位以及当地政府的责任。

3.2做好现有农田水利管护工作

第一,安全管理是首位。重视《水法》的宣传,防洪水自然灾害的侵扰。同时,注意惩处部分人为破坏的违法分子。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配套设施应有主次之分,确保每个环节工作到位,尤其是保障配套设施的质量,比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就为很重要和关键的环节。第二,设专人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务必登记造册,绘制具体的工程分布图,做到重点工程重点挂牌,而且要安排专人看护,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工程项目尤其是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安全。第三,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3加强在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

确保在建水利工程的高质高效,务必做到施工有质、管理有度,配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成更加系统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整体上,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工程建设透明制度,确保质量过得硬。在此,第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内容广泛,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效性,务必要形成统一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有效规划,不断完善建设程序。本着先审批,后施工,而后交付验收的原则,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向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3.4推行小型农田水利的管养分离

核定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员编制,本着科学定岗定编的原则,建议将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作,逐渐自投资运行主体中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渐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的剥离,地方财政应拨款专门的养护资金,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管护资质标准,各方面尽最大的可能积极培育水利养护市场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姜波,王新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水利天地,2009,(7):36-37.

[2]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

[3]王云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出资人及资产管理研究[J].海河水利,2010,(3):51-53.

篇(8)

1前言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别极大,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也比较明显,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其存在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和田间灌排工程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地形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建立的耕地和居民区也有多种形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农村耕地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需求,特别是对地形相对崎岖,不好发展大面积耕地和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当前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工作,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建设相关选址、工程投标等问题,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配套不完善

我国地形多样,使得农田出现在平原、丘陵、山丘等地形上,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范。因此很多水利工程不适用,应先做土地平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用水率较低。另外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报废或半报废状态,出现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情况。还有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守的人员不能承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加大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现象。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较粗放,不能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备情况和功能,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检查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使用;农民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爱护意识;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加严重,使得很多水利工程受损严重,修复工作艰巨;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发挥;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或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在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不能起到蓄水或阻拦作用,出现泄洪等现象,加强了灾害程度。

3.3资金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来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和农民集资,而我国的水费价格相对低廉,农民集资的量和方式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不足就导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程不能完整展现应有的职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

4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4.1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包括管理人员、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农民和水利工程的用户。政府部门要給予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维护的意义;积极举办培训班,加强农户的意识培训,提高建设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农户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管理不仅是政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农户的参与,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管理。

4.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

管理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使用监督、损坏维修等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负责本地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镇和个人,要注意蓄水工作和漏水现象出现,避免出现丰水期水源泛滥,枯水期却缺水的现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护制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管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损坏,在洪涝、大风等灾害过后及时巡视,及时修理;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和日常维护标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重修成本;明确以政府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农户为支撑的管理形式,实行农户管理有偿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3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

因为我国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于“三农”的项目,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属于落后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为工程的管护提供基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未参与管理的农户提供补偿;将农业产品生产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比如养鱼、种植莲藕产业结构调整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4加强水利灌溉技术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灌溉管漏水或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研究新技术和新灌溉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域水资源情况实行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灌溉方法,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结语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正常运行,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篇(9)

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矛盾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再是大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建设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水环境、水利用、水管理与水利行业欠缺监管能力之间的矛盾。为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对各种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维护,确保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从而提升该工程的建设水平,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基于此,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结合已存在的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来减少水利工程损害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确保工程的价值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全面发挥。

一、新时代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难点

(一)管理主体缺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当地所有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初期,我国正处于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并不存在管理费用问题,这就导致该工程在权属与制度层面留下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分散经营模式和个体收益意识越来越突出,且与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较大的冲突,以往的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1]。尽管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经过多次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这就导致很多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从而严重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果。

(二)水利工程分部散乱

我国土地辽阔,农业生产地区分布不均,加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散乱。同时,我国当前使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早,欠缺总体规划,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三)欠缺足够的运行资金

要想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程有序开展,必须确保具备充足的资金,然而,当前我国相关基层管理单位却很难确保资金的稳定性,且资金来源非常单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资金主要源自国家的财政资助,一旦财政拨款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求,往往会造成工程闲置,加上相关部门欠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时,就会大大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导致工程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有的单位认为资金不足与自己无关,不愿意寻求多渠道筹措资金,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工程的建设进程与管理效率[2]。同时,对于国家所提供的财政资助,相关部门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而是运用到了其他方面,加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欠缺统一的投资标准,这就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技术力量薄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建设规模比较少,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其管理技术性比较低,然而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主要选用农业地区的人员,这些人员并不具备基础水利知识,也难以辨别很多水利工程问题,仅仅凭借前人留下的经验开展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工作,不能开展技术性较高的工作,这就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质量与管理工程成果。

(五)配套设施的缺失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建设的关键目的在于便于农业灌溉,然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过于重视水利工程的主体,忽视了用于辅助灌溉的配套设备的管理,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农田灌溉辅助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效果[3]。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突破策略

(一)确定管理主体

针对由于管理主体缺失而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成效过低的问题,在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突破中,相关部门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从整体出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划分,切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不能发生交叉或是缺失的问题,将各级部门的责任范围进行清晰地界定,然后逐级向下落实到基层部门;(2)在确定管理主体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与义务,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合理划分各级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从而杜绝各部门、各人员之间互相推诿责任;(3)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即上级部门应安排专业人员到各农业生产区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帮助当地管理部门构建实效性较高的管理制度,如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管理工程实务评定规范、管理工程失误惩处办法等,以此来切实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可靠性与安全性。

(二)水利工程重新规划

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普遍存在欠缺整体规划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对这一工程的重新规划,即遵循水利工程的整体性,优先从总体角度对水利工程的线路和结构进行科学设计,然后对局部区域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进行全面考虑,最后进一步精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废弃原有不必要的工程,避免原有工程中线路崎岖、分布散乱的问题,这样能够减轻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确保其农业灌溉的辅助功能得到顺利发挥。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即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开展施工工作,并尽量配备足够的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等,从而切实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给后续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三)重视资金管理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成立专项资金,对以往水利工程的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及时更新水利工程的维修保养技术;(2)做好资金的综合管理,加大对资金运用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防止资金滥用等问题的发生;(3)积极争取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支持,并设置奖励资金,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4)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制度,强化对工程的巡视与检查,若发现工程设施存在损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四)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养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高效高质,相关部门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即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水利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确保其能够准确识别水利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和应对措施等。同时,相关部门应结合管理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技能培训内容,不可一味地追求最为先进的管理技巧与管理方案,而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简洁性,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为理想的培训效果。此外,在提升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强化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让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等,从而显著提高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五)完善工程的配套设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不再受限于技术与经济条件,已经能够配备完善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故而相关管理部门需全面统计自己所在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明确工程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若存在损坏或是缺失情况,需统一整理需要更换或是补充的设施类型,然后制定全面的更换方案,从而逐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人力成本浪费,相关部门应有一定预见性地进行配套设施更换,确保其能够支撑足够长时间的农业生产需求。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难点,这些难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生产。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的突破策略,通过确定管理主体,重新规划水利工程,强化资金管理,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养等,来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成效,促进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守杰.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案[J].湖北农机化,2020(15):30-31.

篇(10)

2农田水利工程的各物品属性及管理模式分析

2.1私人物品

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私人物品指的是农户自己建造或购买的机井、排灌机船等物品。这些私人物品产权清晰,属于农户私人所有,因此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非使用共同性。私人物品通常管理效率极高,同时几乎不会产生使用纠纷,维护也不难,不过,由于它们具有鲜明的私人属性,因此在使用时往往只考虑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很容易出现和他人因水权和经济利益而产生纠纷的现象,必须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通常而言,在相关的水权制度及水价制度未制定和完善前,只有那些以节水、排水为目的的工程的修建不受限制,其他工程的修建都要很谨慎。

2.2俱乐部物品

俱乐部物品也称收费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样具有排他性,不过俱乐部物品具有使用共同性。就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中的农村饮水工程是比较典型的收费物品,凡是使用饮水工程的用户都要支付相应的水费和管理费。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如果可以保证排他性,自然也属于俱乐部物品。不过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同时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对谁可以使用很难进行精确的界定和管理,因此,使用者很难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出现。如果工程可以切实保证使用的排他性,那么工程的所有者就能够通过收费的形式来选择进入者,从而把未付费的人群过滤掉。使用这种形式的前提是排他要有效,同时成本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证盈利,这样才能保持排他的动力,避免俱乐部物品性质转变为公共池塘资源。为了保证排他性的有效性,这类水利工程要设立必要的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监管,对“搭便车”等行为实施有效的防控和惩罚。不过,由于过多的使用者往往会推高导致监督成本,因此,这类通过设立监管机构的工程通常是那些排他性可行,产权属于集体的小型水利工程。

2.3公共池塘物品

公共池塘物品也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排他性和分别使用。由于这类工程很难真正做到排他,因此在使用方面竞争相对激烈,各用户的用水量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类农田水利工程通常而言规模相对较大,用户众多,主要形式有大中型水库以及功率较大的电灌站等设施。由于它们的工程监管成本普遍比较大,为保证监管效率,可以通过成立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3]。

2.4混合公共物品

混合公共物品指的是无排他性同时无法彻底划分使用共同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当前同时兼具非排他性和使用共同性的农田水利工程还很少,这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防洪除涝上。农田水利工程通常用于灌溉,几乎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因此,渠道、节水设施等这类兼具公益和灌溉功能的工程,具有纯公共物品和公共池塘资源的混合性质。不过由于此类工程外部性较大,没法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最常见的是通过成立用水者协会来进行管理。不过,政府仍然是管理此类工程的主角,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混合型管理体制,通过联合私人或民间组织进行管理来尽量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篇(11)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调查,指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设计方面问题:设计工作中存有偷工减料的行为。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且技术经济观念不强。

2、在施工方面问题:水利设施的寿命与工程的效益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当前,尽管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良莠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良风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与建设质量。

3、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由于历史遗留体制的原因,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效益好的部分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承包者只注重个人的收益,并未履行工程管理与维修的责任,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未担负起管护责任,因此导致工程老化与失修,综合利用率较低。这种管理体制已制约着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良性发展。

4、工程划界不明确: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很多是无偿占有土地,因此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界限难以划分,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5、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并没有设置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不了解,导致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从而使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6、管理设施滞后:水库大部分没有大坝观测以及雨与水情测报设施,汛期也只是仅仅依靠简易的水尺了解水库水位,尤其是石门水库,没有管理房与通讯设备,如果发生险情,运行调度与防汛抢险就会非常困难。

7、管理经费的不足与缺乏:小型水利工程大部分是属公益性工程,是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的灌溉用水服务及不收取水费的。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投资,大部分水利工程因为病险,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没人管的状态,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与改造。既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以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与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与险情,导致反复投资及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所以,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保证工程效益长久发挥。

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

1、要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与设计监理制: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建设单位对设计每一环节的监管,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设计的费用,积极鼓励设计单位做出好的方案与规划图。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

2、严把工程质量: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工程能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有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技术人员的技能考核、培训,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一些控制性指标灌输到每一个参建人员脑中,严格审查上岗资质。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及时发现并责令施工单位撤换那些不符合上岗的人员。

3、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可通过拍卖、承包及租赁与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与经营,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新机制。

(1)对于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并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与小II型水库要坚持乡镇及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则要以拍卖、承包与租赁开发为主并逐级签订责任书。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县级水利局,要承担起监督与检查的职能。

(2)对于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并放开建设权与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则可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及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4、要建立有偿的灌溉制度:坚挣“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把原来的无偿灌溉较变为有偿灌溉。以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且要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5、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市场机制的运用,并探索与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积极鼓励单位与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与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投资建设。

6、健全管理机构与加强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管理,就要开展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7、加强管理与维修养护: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要分类进行管理,并要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且要设专人重点管理,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要制定合理,依据受益面积与各地的实际具体情况,向受益者与收益单位征收相应的费用,以用于工程维护方面;推行义务工制,并接受受益人或单位的义务工。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并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