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辩证的基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17-02
艾滋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迅速蔓延,逐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艾滋病是新发疾病,临床症状复杂,祖国医学中未见该病的具体记载,其症状散见于“疫毒” “疫病”、“伏气温病”、“虚痨”等范畴中。
为探明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2009年6月对云南省600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调查,现对其临床症状、证候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纳入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HIV初筛和实验室确认为HIV感染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根据感染途径分为经静脉吸毒感染组和性传播感染组。
1.1.2 一般资料 600例观察对象长期居住地为云南省文山州、大理州、红河州、德宏州和昆明市。其中静脉吸毒300例,性传播300例。静脉吸毒感染者中:男性229例,女性71例,男女之比为3.2:1;年龄18~50岁,平均(33.78±8.24)岁,其中以31~40岁最多,占58.6% ;职业:农民129例,占43%,无业109例,占36.3%,打工52例, 占17.3%,驾驶员7例,占2.3%。性感染途径: 男性151例,女性149例,男女之比为1.01:1;年龄18~60岁,平均(34.58±5.54)岁,其中以31~40岁最多,占39.8% ;职业:农民91例,占30.3%,无业76例,占25.3%,打工80例, 占26.7%,驾驶员20例,占6.7%,个体15例,占5.0%,教师8例,占2.7%,干部4例,占1.3%,公务员3例,占1%,学生、医务、军人各1例,各占0.3%。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制定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拟定。
1.2.2 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相关的证候诊断标准,按照主证、次证 及相应的选择条件,进行统一的辨证。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制定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年龄在18~60岁,无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重度精神疾病者,有严重外伤未痊愈者,怀孕或哺乳期妇女;(3)能配合医生调研,合作程度好。
1.3 调研方法 采用预先制定统一的临床症状及辨证观察表,对观察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均由预先进行培训的中医医生统一填写汇总、辨证。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调查表中症状、证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在SPSS软件支持下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统计各症状、证候出现的频数,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统计 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以描述性统计方法统计各症状出现的频数,用χ2检验。症状按照经静脉吸毒感染组出现率的高低顺序排列,选择0月分别与1月~24月进行χ2检验,并与性传播组进行比较。
静脉吸毒感染组中盗汗、肌肉痛、关节痛、便秘、头痛、腹泻随着观察时间推移出现的频数升高,其中以肌肉痛、关节痛、便秘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2 证候统计 复合证候分解成单证进行统计。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以描述性统计方法统计各症状出现的频数,用χ2检验。
根据统计,中医证候按照经静脉吸毒感染组出现频数的高低顺序排列,选择0月分别与1月~24月进行比较,进行χ2检验,结果可知,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D组的证候分布特点为气阴两虚证居首位,其次为热毒内蕴,以下依次为湿热中阻、肝经郁热、心脾两虚、湿瘀内停、肝肾亏虚;实证为主的证型多见于肝、脾,以脾脏证候最多见,包括湿热中阻、湿瘀内停和热毒内蕴;其次是肝脏证候,包括肝经郁热、气郁痰阻;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肾、脾、心,以肾脏证候最多见,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其次是脾和心脏证候,脾气虚、心气虚、心阴虚;其他还有肺气虚证。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以下演变规律:(1)正气耗损:随着病情由潜伏期向发病期的发展,其正气耗损加重表现为虚性证候增多,其气阴两虚证增加明显;至发病期时,肝脾肾俱虚证较为突出。由于肝脾肾功能受损,病理产物增多,在病性方面常是虚实夹杂;(2)证候复杂程度发生变化:证候组合形式非常复杂,调查中现5 种组合类型。由于病变性质等因素不同,其组合特点以2证组合居首位, 3证次之,单一证候再次之,见表1。
根据统计数据2组比较,肝脾肾俱虚、湿瘀内停、热毒内蕴出现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职临床医学学制为三年(包括临床实习),在校学习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的时间只有两年,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到医学理论知识的精华,培养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每位高职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1969年提出,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之一,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有利于教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非单纯的传授或进行面对面的传达。以小组为基础的PBL,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技巧。学生作为知识研究的参与者,可以充分体会到通过努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喜悦,更加享受学习过程,学习的积极性会不断提高。该教学方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是PBL案例的设计与编写。在我院推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PBL教学应用的基础上,本文以消化系统为例,浅谈基础医学整合课程PBL教学案例的设计与编写。
一、PBL教学案例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案例是PBL教学的关键载体。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是PBL教学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
1.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临床病例,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但要紧扣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V,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顺利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有效地进行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自然衔接。
2.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呈现社会热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取学生身边熟悉并感兴趣的事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现在社会减肥成为了一种时尚。爱美女性小丽为了身材苗条,追求盛行的骨感美,进行节食,每日一餐,饿了就喝水,坚持一段时期后,体重确实下降了,但同时她在极度饥饿时会有心慌、头晕、腿没劲发软的症状,最后甚至出现昏迷。为什么节食会使体重下降?为什么过度节食又对机体造成伤害?正确的减肥方法有哪些?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好奇心一下子就会被激发出来,满怀解决这些问题的激情,愉快地学习食物在机体内正常的消化、吸收与调节过程,学习节食时血糖、脂类、蛋白质三者间的代谢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了解保证身体健康的减肥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循序渐进。设计案例问题要注意与所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录取分数普遍较低,总体上基础薄弱,认知能力偏低。设计案例时,引入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使他们在已有知识层面通过查阅资料、小组间讨论、归纳总结等过程,逐一解决问题,抽丝剥茧式地达到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使学生享受到亲自获得劳动成果的快乐,增强“我能行”的自信心。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跃跃欲试,自主探求知识。例如,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两年,加重一周”为诉入院,查体结果为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周后复查胃镜见溃疡已愈合。可就此病例提出问题,如介绍胃的组织定位及结构特点;胃溃疡愈合过程中有哪些组织再生,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简述用于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给药依据。通过亲自参与、小组成员间的通力合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深深地体会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大大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方法:资深教师、临床医生、高年级学生共同参与
我院基础医学整合的相关学科教研室会抽调资深教师对本学科在消化系统涉及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教学目标进行整理,汇总后收集针对性强的典型案例,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黄疸、脂肪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等,邀请与我院合作的医院临床医生参与讨论,重点突出病例的病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案例确定后,分发给高年级在校生和临床实习生分组讨论,结合理论和临床提出多组问题。教师和临床医生再经筛选归纳后,整理成完整的教学案例。例如,肝是人体的最大腺体,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在各种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中,都发挥着主要作用,被誉为“物质代谢中枢”和“人体化工厂”。因此,学生要掌握肝脏的组织定位、结构特点、在生物氧化和生物转化中的作用、出现代谢异常时的病理特征、各种诊断指标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肝脏疾病在临床中很常见,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等。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012-04
如今,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都具备GPS功能,用户使用一些电子地图时,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会收集用户活动位置的GPS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帮助软件商更加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有助于在以后的软件功能升级中加入对用户使用软件习惯的决策考虑,提高软件的用户体验度。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来自大事务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和统计的发现,主要考虑支持度和置信度。对于手机用户,由于可以无缝上网的特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行位置变化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关注在最近用户出行位置的情况能更有效反应用户的出行爱好。通过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展示能更加直观展示隐藏的信息。
1相关工作
1.1数据处理
当用户使用电子地图app软件时,它能收集用户活动位置的GPS数据,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将代表用户位置的经纬度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对于了解用户的行为趋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采用了数据统计技术,在统计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清理、集成、存储和转换,并根据POI分类原则对位置建立兴趣点语义,从而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采用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数据点到目标点距离作为最优的分类算法,通过聚类能得到位置语义兴趣相似的类[1],对相似的类采用FP-Growth算法进行兴趣点关联分析[2]。
1.2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利用各种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展示出来,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3]。本文采用基于走势图和桑基图的可视化展示方案,走势图是一种紧凑简洁的数据趋势表达方式,建立在折线图的基础上,使用高度密集的线段来表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但因为大小的限制,不容易表达太多详细信息。为了解决这问题,提出了结合网络图特征的走势图,能达到更好的可视化效果。桑基图是一种能量分流图,特征是开始和结尾的总体宽度相等,最重要的是能很好展示出不同时间段数据间的脉络关系。
2基于时间的用户出行数据关联分析
本文课题研究是基于移动终端出行数据的用户特征可视化,试着发现用户日常行为中相似的行为特征,更好地了解移动用户的行为习惯。根据这一需求,确定了本文研究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4个步骤:1)获取研究需要的移动出行数据;2)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出有效的数据;3)对整理好的数据建立可视化模型,根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法,进行可视化映射;4)根据展现的结果,结合出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分析反馈,获得满足要求的可视化结果。
2.1问题分析
移动设备上能方便获取用户的出行位置信息,通过对移动用户位置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移动用户出行爱好的特点,系统中需要统计用户出行的情况,重点在于时序变化、人群比较、出行规律:
a) 移动用户出行位置的随机性。移动用户的出行位置点具有连续性,一天时间内每个不同的位置点变化都是相互关联的,但是用户出现的位置点受客观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b) 移动用户出行位置的规律性。在大部分情况下,移动用户的访问都是有规律的,如家>公司>家这样的出行组合;像周末、节假日会出现不同的访问情况,如家>其它(去医院、出差等)>家这样的出行组合,并不能说这些特殊的情况没有研究价值,它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重复的出现。
2.2影响移动用户出行的因素
一些特殊时间、事件会影响移动用户的出行,如遇到节假日和周末会对出行产生一些变化,因为周末和节假日用户在工作单位出现的几率会明显降低,而在其它地点如健身场馆、商场等出现的几率会升高。对于出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两个因素:用户的年龄、性别。由于用户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如身份因素学生、白领、退休职工等不同而选择相异的出行。
2.3用户出行规律和平均使用手机时长的关系
用户使用手机时间的长短会因为出行位置地点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在工作单位的时候使用手机的时长可能会比较短,下班后晚间在居住的地点使用手机的时间会相对增加;在上下班往返于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时间里使用手机时间可能也相应增加。
2.4移动用户出行数据处理方法
出行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包括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转换数据:
(1) 数据清理。噪声信息和错误信息等很多存在于原始数据中。
(2) 数据集成。进行集成不同相似度数据,如九寨沟属于旅游景点类的。
(3) 数据存储。将集成好的数据进行存储。
(4) 数据转换。对存储好的数据进行有目的的挖掘,转换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2.5移佑没С鲂惺据POI兴趣点
通过手机GPS获得了用户的位置数据,为了更好的分析移动用户的兴趣位置,采用POI兴趣点分类位置数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简称POI)在用户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名称、类别、经度和维度这四个方面的信息,它可以是一所学校、一个操场、一个汽车站等,能更加准确的确定用户的兴趣位置。潘明远等[4]通过研究地理信息和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总结了POI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并构建了POI分类模型。
2.6POI兴趣点分类
根据移动用户的出行行为特点,结合POI分类的原则,将用户位置数据分为一级、二级的层级结构两类,其中一级类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美食、购物、旅游景点等17个类,二级类是在大类基础上细分的小类。如表1所示。
2.7基于时间的关联分析算法
FP-Growth[5]算法是由韩家炜等提出的使用了一种紧缩的数据结构来存储查找频繁项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然而一味地追求效率的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针对特殊情况对获得的结果集进行精炼,使数据有更高的置信度。
1) 通过下面的例子解释这个问题。
从表2中看出,在4月28日之前,用户只滑动过“NBA台球CBA 足球“,没有滑动过”健康“;并且,在4月18日后,“NBA台球“都是一起被用户所滑动的。根据上面的解释,得出关联规则的置信度:
A. 从4月15日起:Conf(NBA 台球CBA)=290/500=58%
B. 从4月18日起:Conf(NBA 台球CBA)=290/40072%
C. 从4月20日起:Conf(NBA台球CBA)=290/290=100%
D. 从4月20日起:Conf(NBA台球CBA足球)=180/29062%
E. 从4月28日起:Conf(NBA台球CBA 足球健康)=90/90=100%
从中看出:因为在4月28日之前“健康”都没有出现过,所以规则[ 从4月28日起:Conf(NBA台球CBA 足球==>健康)=90/90=100%]看起来更准确。从而能更清晰知道先前滑动的项集(NBA台球CBA 足球)和最新滑动的项集(健康)之间的关联。通过研究最新滑动图片的关联规则,能有助于在策略的规定下,由前期的项集产生关联更强的后期项集。
2.8基于时间排序的位置语义关联
大部分关联挖掘算法(如:Apriori、FP-Growth)关注的是提高频繁项集挖掘的效率,而不是根据特殊情况挖掘特殊项集。通常而言,时间因素对历史项集提供一个更高的支持度,对最新的项集有更差的支持度,所以使用流行的关联挖掘算法能得到需要的结果。但是对于特殊项集加入时间的分析,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从Mysql数据库取出,处理前的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运用上面的算法对用户位置兴趣点进行处理,记录每个兴趣点第一次发生的时间,并基于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获得的频繁项集中的兴趣点进行排序,最终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现实中人的活动规律,得到的组合规律符合实际中人的出行行为习惯。
3 数据可视化转化
对大量的手机出行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处理后,通过页面的表现形式对结果进行展示,方便用户可以自己去观察数据中的有用价值。增加新的维度,那么往往只能采用以下办法,增加新的下拉列表、时间轴等与原图耦合度不高的部件来显示,这种部件越多,用户理解起来也会越困难,增加一个两个可以接受,如果维度过多,应拆开为多图显示。基于上述对本次可视化研究问题的探讨和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本文采用基于EChartsD表组件来实现对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逐渐探索出了基于移动终端出行数据的用户特征可视化的流程和方法。
3.1走势图
通过FP-tree对多维数据的分析处理,我们选择采用个性化的走势图来展示,需要展示的移动用户信息,包含时间、年龄、出行位置、性别,其中时间和年龄是固定不变的,属于静态数据,出行位置、平均使用手机时长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属于动态数据。普通的走势图不能体现不同位置语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网络图方法,展示关联规则,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结点代表项目,结点之间的连线代表项目间的关联关系。如图3所示,采用不同的颜色视觉编码来表示出行位置语义。
3.2桑基图
为了更好让用户查看到不同人群的关联分析结果,采用桑基图(Sankey diagram )来展示数据,常用于能源、材料成分、金融等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能很好地展示数据间的分流合流情况。桑基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不同宽度的矩阵,用不同的面积代表数据的大小,配以不同的颜色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的实体,使用线的走向代表数据的分流、合流情况。最终得到的桑基图形式可视化展示的结果如图4所示。
桑基图能更好地利用空间,每个矩阵能很清晰的显示每个出行位置人数的多少,通过观察线的走向可以看出人群流向不同矩阵的分布情况。桑基图比较适合展示人群活动流向关联的可视化效果。
4案例分析
4.1总体规律
为实验准备了10万条用户出行位置数据,每一条数据都对应POI兴趣点中的类,每个用户每天八个时间段最多有八个兴趣点,这些点中可能会有重复的,如住宅、宿舍的兴趣点可能会出现在凌晨、早晨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我们使用FP-tree,对所有用户一个月内每天出行兴趣点进行关联分析,对得到的分析进行时间排序,得到结果见表3。
如表4所示,将一天分为8个时间段。
从表3中得出的数据关联结果,结合表4中不同时间段,找出对应的出行兴趣点,得到如下的活动情况表,如表5所示。
从表5中人群活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所有人群的特征可以归纳为3种:
a) 出行特征规律是(家->公司->家),如人群1、人群2和人群6。
b) 出行特征规律是(宿舍->学校->宿舍),如人群3。
c) 出行特征规律是(家/酒店->其它->家/酒店),如人群4、人群5和人群7。
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数据对比一致,这3种活动规律的人群确实能代表大部分用户的行为特征。不同人群可视化展示效果如图4所示。
4.2特殊时间、事件对用户出行影响的分析
从所有数据中选出周末、节假日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效果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周末和节假日用户的出行特征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去学校和公司的人群明显减少,而出行特征规律(家/酒店->其它->家/酒店)的用户明显增加。如图6所示,
周末因为不上班和不上学,所以教育和公司两个位置的人数明显比工作日少;而节假日的到来,很多用户会选择旅游、回家等,相对工作日和周末,酒店和其它(如:旅游景点等)的用户数会出现大量增长。通过以上对比分析,结果符合现实中大部分用户的行为习惯,所以,以上的分析是合理的。
5总结
本文完整地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变化的用户出行和特征的可视化方法研究。从大量用户的移动位置数据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POI分类,获得符合需求的用户特征数据。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数据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帮助软件运营商推送更精确的信息给用户,提高用户的体验度。为此,使用关联分析算法获得用户出行兴趣点之间的相似性,结合时间排序对关联兴趣点进行对应时间段的映射,通过桑基图结合时间将一天用户活动规律可视化展示出来,以此来实现对移动用户出行特征的分析。
⒖嘉南祝
[1]罗倩.K-means聚类中心的鲁棒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36(9):2396-2400.
[2]曹鹤玲,姜淑娟,鞠小林,等.基于动态切片和关联分析的错误定位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5,38(11):2188-2202.
关键词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变应性鼻炎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Li Ying
The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City,Henan),45000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double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treated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double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were compared.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Results:In 80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ith structural abnormality of nasal cavity,the effect was remarkable after operative treatment.81.3%(63/80) were excellent,15.0%(12/80) were valid,6.3%(5/80) were invali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8%.The curative effect scores showed that the score was 11.34±2.17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 score was 6.71±1.86 after 1 month of the treatment.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Nasal septum deviation;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Allergic rhinitis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关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变应性鼻炎的最新定义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80例患者是经多年、多种药物、脱敏等治疗效果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6~56岁,平均37岁;病程2~20年,平均6.5年。鼻内镜下见80例患者鼻腔黏膜苍白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双侧鼻腔通气欠佳。
治疗方法:8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筛前神经阻断术。鼻内镜下常规矫正偏曲的鼻中隔,祛除偏曲的棘突及嵴突,并切除部分肥大的下甲,切除双下甲部分肥厚的黏膜及咬除部分肥大的骨质,保持双下甲内侧壁的完整性及正常形态,双下甲均骨折外移,确保鼻腔通畅。而后黏膜刀在双侧鼻丘黏膜作“井”划痕深达骨面,术后双侧鼻腔填塞,48小时祛除鼻填塞物,并给以抗感染、促排药物静滴治疗。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评分结果用(x±s)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
结 果
术后,大部分患者鼻腔通气明显改善,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较前好转。术后随访1周,鼻腔黏膜肿胀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个月,鼻腔干痂逐渐脱落,无一例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干、头痛等。
显效81.3%(63/80),有效15.0%(12/80),无效6.3%(5/80),总有效率93.8%。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11.34±2.17)分,治疗1个月后(6.71±1.86)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一种炎入。多种因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特异性变应原的侵入、T细胞的调控,IgE的介导,肥大细胞的启动,黏附分子的趋化,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并释放介质,以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筛前神经是支配鼻腔的感觉神经,通过筛前孔进入鼻腔,分为鼻外支和鼻内支[3]。筛前神经含有丰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鼻内支主要分布在鼻黏膜内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的敏感部位,刺激该部位可导致喷嚏、流涕的发生,所有通过阻断鼻腔筛前神经,可降低敏感性,对腺体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药物治疗仍然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型变应性鼻炎无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满意,但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变应性鼻炎有季节性及全年性之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多与特殊季节的某些致敏物质有关,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鼻腔结构的异常引发鼻腔气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而激发鼻黏膜的超敏反应等,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4~6]。本组研究中发现80例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阻断术,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可见纠正鼻腔内的异常结构,恢复鼻内结构的正常形态,这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下甲部分切除术,除了能有效的改善鼻腔的通气,从而引流减少抗原滞留及炎性介质的发生和存在,还能够破坏部分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及大部分胆碱能神经节细胞,阻断神经反射,使感觉功能减低,对外界的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血管扩张,降低腺体分泌,可消除打嚏、流清涕症状,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鼻丘划痕则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切断筛前神经纤维,阻断对异常刺激的感受,降低鼻黏膜敏感区的敏感性,阻断腺体的分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手术治疗给我们治疗变应性鼻炎带来了新视角。但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把握,避免手术扩大化,适合手术的变应性鼻炎患者:①变应性鼻炎伴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双下甲肥大、泡状中甲等,患者有鼻塞、头痛等症状。②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或鼻窦炎的患者。③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效果欠佳,影响患者生活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华斌,韩德民.对变应性鼻炎的再认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2):133-135.
2 中国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 孙树岩,董震,卜国铉,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4):216-217.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归入“痰饮”“水肿”“喘证”“心悸”“怔忡”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心水”的概念,并认为“心水”的主证为短气、喘促、下肢或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烦躁等症状,这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相似。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本虚标实。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知正虚是形成本病的基础,而正虚在本病表现为心气虚、心阳虚,并涉及肺脾肾等与水液输布相关的脏腑;标实则为瘀血水停。
心气虚是形成心力衰竭的始因,心气虚则心主血脉的功能障碍,导致气血瘀阻,而中医讲“血不利则为水”,气血瘀阻致人体形成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以上病理产物进一步损伤心阳,致心阳虚,心阳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心阳虚则气血津液不能布散全身,故心阳虚衰是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气血水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心衰加重[1]。心衰的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可出现心脾同病,心肺同病及心肾同病的病症。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的始终,其中气虚是心衰发生的基本病机;水饮则是在气虚血瘀日久的情况下出现,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在心气虚的前提下,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致阴阳失和。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今阴阳失衡,故而出现心力衰竭[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也必须以三焦这个人体气、水升降出入的枢纽为通道才能实现。由此心衰的病机可概括为心气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障碍,水不循常道而形成痰饮水湿,痰饮水湿继续影响心气心阳,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3]。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心阳虚,标实为瘀血水停,病位在心而不独在心,关乎肺脾肾等脏。
2 辨证分型
各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辩证分型。其中段艳锋等[4]通过对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辩证分析得出本病可分为4型,其中以气虚痰瘀、气虚证、心阳虚衰的证型为主,而气阴两虚型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蔡辉等[5]对近20年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心衰的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证候类型共计24种,其中所占比例大于10%的有阳虚、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证。张艳等[6]将心衰分为早期辩证和中晚期辩证,其中早期以正气虚为主,辩证分为心气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而中晚期则本虚与标实并见,辩证包括气虚血瘀水停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衰、阴竭阳脱证。
临床的辩证虽然不同,但基本与心衰的病机相符,主要是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停为病因,导致的临床症候。
3 辨证施治
临床医生根据辩证分型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治疗,在心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林凯旋等[7]通过对12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进行中医和西医对照治疗,其采用自拟方心衰Ⅰ号(组成:党参15g,三七10g,丹参20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麦冬15g,黄芪20g)加减,通过观察心衰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判断疗效,其中中医组心功能显著提高的占32.4%,有效的占61.8%,高于西医治疗组的31.6%和59.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组有显著疗效的占36.7%,有效的占61.8%,仍然明显高于西医组的33.3%和54.4%。由此得出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治疗心衰有明显疗效。肖艳等[8]将扶阳法应用于心衰,中药汤剂以破格救心汤(附子30-200克,最大用至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为基础方,并根据辩证酌加小青龙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汤方,结果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多,气促肢肿明显减轻,心衰症状明显减轻。郭维琴教授[9]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并总结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方(党参15g,生黄芪20g,泽兰15g,车前子15-30g,猪苓15-30g,茯苓15-30g,葶苈子15g,丹参20g,红花10g),在此方的基础上辩证分析进行药物加减,如咳嗽喘息不能卧者家紫苏子,白果炙麻黄等,弱碱阳虚明显、畏寒肢冷,则加菟丝子、补骨脂、仙茅等。典型病例分析示患者原喘息不能平卧,心悸,上下肢浮肿,口唇发绀,纳差,经过上述心衰基础方加减治疗后,患者喘憋明显缓解,胸闷气短心悸明显减轻,双下肢浮肿减轻。症状改善明显,由此可见在辩证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治疗确实有效。李静君等[10]将临床符合心衰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余为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苓桂术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0%;中药汤剂组治疗前LVEF%为35.2±10.0,治疗后为57.1±8.0,西医组治疗前LVEF%为36.1±9.0,治疗后为46.5±9.6,中药组也高于西医组,且经统计学处理P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益气、活血、利水等方法均对慢性心衰有良好的治疗左右,但正如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所谈到的关于诊治疾病的要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心衰的治疗也应无论应用何种方剂治疗必须是在辩证明确的基础上,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病机施治。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且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基本一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临床基本也是根据此病机进行分型治疗。但应清楚中医治疗是个性化的治疗,不应拘泥于上述分型,更不应将患者病症强归于某一型。所以如何把慢性心衰的证型更加细化,治疗更加因人而异是我们医生将要面临的问题。此外,单纯中医治疗疗效确实可以肯定,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必将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小明,张健,马向丽.浅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3):5-6.
[2] 李晓娜,徐厚谦.心力衰竭病机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4):637-638.
[3] 华新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的三焦观[J].光明中医,2010,25(11):1963-1964.
[4] 段艳锋,吴晓新.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63-964.
[5] 蔡辉,毛静远,王强,崔小磊,王恒和,王贤良,刘洪伟,李国政,张富亮.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辩证规律的文献分析[J].四川中医,2011,29(7):22-25.
[6] 张艳,宫丽鸿,于睿,刘晓蕾,王辰.浅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康复治疗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1,28(2):131-132.
[7] 林凯旋,缪灿铭,麦美琪,李雪山,安辉.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1):2132-2133.
辩证施护是通过分析四诊获得各项临床信息及资料,并进行求证,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为合理的个性化治疗和护理的过程[1]。而小儿在生理上脏腑娇嫩、形体未充,发病容易且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作为儿科新进护理人员除应掌握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外,更应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提供相应的辩证施护。
1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掌握小儿生理病理变化,指导日常护理工作
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与施治结合的解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辩证的最终目的,辩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一个护理规范,因此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掌握小儿生理病理变化是做好中医辩证施护的根本保证,新进护理人员应规范化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学习小儿生理病理知识,掌握辩证方法、常见疾病病因病机和疾病间的发展转归等理论知识,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护理工作,做好辩证施护。
2树立辩证施护理念,掌握中医辩证施护方法
2.1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和主要特色,在对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牢记辩证施护的理念,学习并掌握中医辩证施护方法,结合患儿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2.2辩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2.2.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辩证资料 通过望、闻、问、切分析病因、病机、病位,了解脏腑的盛衰变化,为辩证提供依据。
2.2.2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辩证施护 采取“四诊”“辩证”“实施”“评价”等步骤,对病人进行主动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恰当的护理。
2.2.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累积护理知识和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2.2.4要培养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科室中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形成科室护理前辈与新进护理人员一对一帮扶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更好地将辩证施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3掌握辩证施护原则,体现儿科护理特色
3.1辩证施护原则
3.1.1扶正祛邪 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3.1.2标本同护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标本同护”的方法。
3.1.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同一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如感冒有风热和风寒的区别,在护理上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腹泻和肺炎是两种疾病,但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都可以给予发热的对症护理。
3.1.4辩证施护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3.1.5预防为主 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
3.1.6局部和整体护理结合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内外上下联络沟通的有机整体,而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病,病变的扩散较快,易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因此,儿科病护理也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注重局部与整体护理的结合,注重内外环境统一的调节,根据儿科病证特点,制订局部和整体的具体辩证施护措施,以及病情观察、饮食宜忌、心理调护、对外界环境的调节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使护理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
3.2在生理上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邪气的能力较差;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在病理上具有发病较快,传变迅速、变化较多、易虚易实的特点[2],故儿科的辩证施护必须结合小儿病症特点,突出儿科特色,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使辩证施护准确无误。
4讨论
由于小儿在生理上具有“脏腑之气软弱”(《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药证直诀·变蒸》),在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药证直诀·原序》)等特点,其形体柔嫩,气血未充,体质和功能较脆弱,不仅发病容易,且病后寒热虚实的变化,比成人更为迅速,所以,儿科病的辩证施护,更应体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为使儿科病的辩证准确无误,护理及时有效,应该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及病证特点,坚持儿科病辩证施护的总体原则。在临床中,新进儿科护士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还要做到突出儿科特点,辩证施护及时准确;护理实施与疗效观察结合,随证辨护;局部和整体护理结合,护理系统完整,以提高辩证施护的实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是祖国医学中的精髓,其强调施治以辩证为基础,由四诊分析而得到疾病的证候性质,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祖国医学强调的辩证论治,并非只辩证而不辨病,而是在辨病的基础上,对疾病所处的阶段性质,进行分析、归纳,对证治疗,才能达到药到病除之效。在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的环境背景下,中医临证亦应与时俱进,在强调辨证的同时,更必须重视辨病。而辨病不应拘泥于中医的病名,更应该结合西医病名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通过辨证辨病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应该具备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将辨证与辨病巧妙运用。
一、 详悉概念,掌握原则。中医工作者应熟悉掌握相关中医理论知识及治疗原则。中医诊断包括疾病的诊断和症候诊断,即辨病和辩证。完整的诊断应是二者兼具,围绕病名展开,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整体审查的基础上,通过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治疗疾病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关系,学会应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辨证和辨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辨证和辨病各有优势,应当是在辨病的范围内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一方面,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表现于临床,“证”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另一方面,“病”又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映,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才能对辨脉、辨证和论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讨论和阐述。辨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最好体现,视人体自身及人与自然界为有机的整体,在诊断和治疗中很好地考虑到个体差异以及外界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治疗中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当然,辨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辨证是通过四诊收集症候,同样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诊病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样就有可能削弱辨证的优势。若病人没有任何不适,仅有现代检查异常,中医可能就会陷入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病证结合则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好的思路。
三、加强深层次基础研究,强化思维能力,准确运用辨病辨证论治指导临床。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难脱以症状为主的窠臼。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1]。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又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一个咯血病人,不管是到中医院,还是综合医院的中医科,都会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其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吸虫病、血液病或鼻咽部、喉出血等疾病中的哪一种,尽管治疗时可以根据辨证得出相同的“证”,予以相同的方药,但不能仅以“阴虚火旺”、“木火刑金”、“风热犯肺”、“燥伤肺络”等为诊断,因为这些证候诊断难以把握其预后。如用西医的病名进行辨别,则可以做到相对准确,客观性强,可以精确判断病因病位,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在辨清“病”以后,下一步是辨证,辨证包括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还应将微观辨证作为一种辨证的方法。中医微观辨证就是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测方法诊察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功能代谢等微观变化,并用中医理论分析其病理变化,归纳辨别证候。开展微观诊断并不是单纯引进西医诊断学概念,而是借助其先进的诊断方法,将其检查结果赋予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意义,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相结合。
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的仅靠直观感觉体察疾病的望、闻、问、切相比,无论从认识疾病的深度、广度及对治疗的指导和疗效判定等均有了质的飞跃。如用电子内窥镜、超声波、CT等可直接观察内脏组织的色泽、结构和功能变化;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疾病结构的变化;由于微观辨证直接了解体内的客观病理变化,还可防止或纠正单纯通过医生直观的片面性和过分的主观臆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畏寒喜暖、胃脘灼热、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辨证为脾胃虚寒。胃镜下见胃粘膜红白相间,局部充血、红肿糜烂、粘膜下血管网透见。分析其胃镜下表现,粘膜色白变薄属气血不足,粘膜失养;血管网显露则是气血运行不畅夹瘀的表现,这些与全身表现的证候相一致的,但局部粘膜红肿为夹瘀热。瘀热的产生从中医理论分析也是讲的通的,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气机阻滞,郁而化热,血受热则淤,故见热壅遏气血的血瘀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受限(呼吸困难和疲乏)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也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理论的不断更新,心衰的治疗也不断进步,特别是中西医的联合应用在心衰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长期以来,人们直观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合用,其实这是很不理性的看法,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中西药简单的联用,而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辩证结合。中医的两大基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经历了几千年考验的辩证唯物理论,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下就笔者对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简单论述,以飨读者。
1 急性心衰 急则治其标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的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伴有心排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和组织充血,以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可由于收缩性或舒张不全、心律异常,或由于前后负荷的不匹配所致。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强迫、面色苍白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多属中医厥证、脱证范畴,患者病久心肾阳气不足,心阳宗气外泄,心阳虚脱,神明失于温煦,失其主宰作用,患者出现神志淡漠,但欲寐,甚者昏迷不醒;心阳不能助肺宣行,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喘不宁等症候,病位主要集中在心肺肾三脏。可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本病急性期病变主要集中在心肺两脏,病理基础-中医的病机集中在本虚标实上(心气虚为主,痰、瘀、水内停为标,本虚为主,且多兼夹阳虚,这和西医的急性心衰心功能减弱,容量负荷加重,肺水肿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认识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到此,治疗也就明确了:祛其邪实,治其本虚。西医的经典强心利尿扩血管本质也就在于此,在临床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时,辩证加用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相关指标,参附、参脉,黄芪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中成药制剂,大剂量静脉应用可起到升压强心作用,这些是以被大量临床及实验证实的。事实上,在急性期汤药也是可行的(如果有条件),笔者曾治疗一例心衰患者,辩证为喘脱,肺肾不足者,应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观的说,心衰急性期的治疗就目前来看还是以西医为主,这不仅仅是西药的药效及相关的护理工作得当,而且也是经过实践证实的。中医药在急性期应用的普及,有待更好更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的出现。目前的益气养阴(参麦)和益气温阳(参附)及活血化瘀的丹参等虽说有益于疾病的好转,但远远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好,问题在哪里呢?可能和目前我们的制剂水平等因素有关,但还应该看到,心衰时病理基础认识的单一性制约了我们的思路,好像一说心衰就是阳虚、阴虚,事实上还有很多一部分是痰热、肝风等标实证为主,这就要求更多的中成药制剂得出台。在笔者看来,单纯的补气,兼加温阳或养阴是不够的,观张锡纯“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 虚极,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之脱兆。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汗出。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复制最效”;徐灵胎亦云“龙得天地元阳之气以生,。。。。。。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不敛邪气。”由此看来,收敛正气在急性期的应用是必要的。在中成药的急性心衰应用的研究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复方合剂的研究,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临床效应应该是很可观的。
2 慢性心衰 缓则治其本
[作者简介]张洪雷,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博士;张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195-03
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科研创新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目前,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阐述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轻结合研究生专业实际进行讲解、重理论讲授轻实际运用的倾向。如何把具有思辨性、抽象性和理论性的教材内容内化为研究生的科学素养、科研方法、创新思维;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需要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联系各门具体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自然辩证法教学,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具体特点,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实际,我们以“医哲结合”为特色,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医学辩证法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中医院校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一支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奠定师资基础
师资队伍是否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了解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对于大多数是文科学历背景的教师来说,特别要补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知识,才能真正驾驭这门课程。其次,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中医哲学、中医方法论、中医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非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而对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强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最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应加强科研,并正确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作为科研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事实上,合格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是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统一体,这样才能使自然辩证法教学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更新教材,增加医学辩证法内容,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提供教学蓝本
由于自然辩证法面对的研究生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特点相异,因此,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与研究生创新素质提升的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新教材内容,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成为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如何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更新教材内容,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即在遵循教育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中医药研究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探讨中医药学的学科性质、思维特征与发展规律,从而提高中医药研究生专业理论思维水平与创新素质。为此,更新教材内容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的同时,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突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每章后增加“中医问题与思考”阅读内容,启发与引导研究生在掌握自然辩证法一般原理基础上,联系中医药专业实际,提出与思考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次,突出医药科技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医学观的联系,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原则,便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西方传统医学观的差异以及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最后,融入教师中医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突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比重,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一般采取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已经不能适应自然辩证法教学的需要。事实上,自然辩证法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本身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使教学活动显得更为复杂。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以什么为中心来组织这项复杂的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学的理念、方法、过程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将教材内容专业化、专业专题化、专题问题化。同时,在教学方法层面,我们从独自式的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的研讨式教学,从静态的PPT走向动态的视频多媒体,从理论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题讨论法、问题启示法、网络互动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其理论思维和创新素质。
(一)专题讨论法。在通常情况下,研究生已经历了大学本科的完整教育,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信息的获取、问题的理解和观念的形成上具有自主性。对多元知识摄取和自身创造力发挥的需要,使他们渴望超越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真正实现个性的张扬。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合理的和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为他们观点交锋、思想碰撞提供良好平台。经过专题讨论的训练,有利于实现其思维方式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从二元对立向多元共存转变。事实上,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对某个问题给出答案或结论,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并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更好,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远比书本上或老师给出的结论印象深刻,也更有意义。
组织好专题讨论的关键就是要选好讨论主题。首先主题的选择要结合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规定范围内,结合课堂教学、根据课程进度、遴选相关的主题。专题设计与研究生的专业相结合,有助于研究生从自身专业出发深入讨论问题。根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我们选择与设计的专题一般都是与中医药发展实际相结合,如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三篇中,我们分别设计了“中西传统自然观差异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中西医方法论之辩: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和“中西医文化与中西医发展”等三个讨论专题。其次,主题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热点。如前段时间的“张悟本事件”,我们就设计了“张悟本事件与中医”的专题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同时,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讨论热烈、课后还在继续。专题讨论
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二)问题启发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开始。其实,疑问最能引发研究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兴趣,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般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专业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贴近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或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如在讲授科学技术的性质时,可联系中医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在讲到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时候,可结合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等问题。由于问题选择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研究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二是新颖性。教材中已提出的问题,引导研究生自学理解就行,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新颖,或虽是老问题,但是分析或理解的视角比较新,这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关于中医的科学性问题,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老问题,但如果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的视角来分析并加以理解,就是一个新问题。三是时代性。问题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要努力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带来的影响,努力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有选择的问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才具有说服力,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网络互动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多采取课堂讲授法,但由于受课时等因素限制,有些教师在结合学生专业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时,单向灌输偏多,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经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出现了脱节现象。专题讨论法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求知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如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人数多达一两百人,虽然能成功地组织专题讨论,但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问题启发法固然可以启发每一位研究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活动从头至尾都运用问题启示法比较困难,因为并非每一章节都能找到合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网络互动法来弥补其他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医护理学具有绵延、悠久的历史传承,其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完善,为我国各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护理也属于祖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协助中医治疗,对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自古开始,便是秉承中医、中医护理、中药三者不分离的理念,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中医病房的规范,使中医、护、药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虽然我国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十分重视,但在大范围西医学的冲击下,给中医事业的发展也带来的严重的影响。而在西医护理中所遵循的技术操作、无菌观念,也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全面性发展。但是多年来大量的中医护理实践资料也证明,西医护理理念与方法并不能完成地满足中医病房的要求,由于西医护理缺乏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察,使其在护理过程中无法系统、全面地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这种现象下,唯有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护理知识与先进的护理技术相结合,才能促进中医护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强祖国医学在医学史上的重要性。
2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措施分析
2.1合理地转变中医护理模式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有效中医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尽量满足患者的不同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就应该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护理模式朝着新型护理模式进行转变。中医护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遵循中医护理的“整体性”理念,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自身完整性、统一性的护理原则。②在针对患者患侧进行局部的护理时,还需考虑到四时气候会对患侧及病情造成的影响,并因季节、因地、因人进行护理,以保证护理的有效性。③在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护的同时,还需对患者性别、年龄、工作特点、身体差异、文化程度、生活条件、个人需求等资料进行全方面考虑,尽量使中医护理工作做到最好,在提高护理有效性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
2.2重视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当代的中医病房护理工作难免会用到西医理念与技术,但西医护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西医护理技巧的同时,还需重视对中医护理基本特点的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有:①加强护理查房。规范、严格地进行护理查房,且查房记录必须要保证全面、完整,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②实时了解病情。充分地应用中医四诊方法,实时、动态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与了解,以便于预测疾病的发展态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护理;③重视情态与饮食。患者的精神情态对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情态的护理。此外,针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养,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④强化煎药与服药护理。煎药的火候和时间对药效有一定程度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每种药不同的特征,熟悉并掌握煎药技巧。在患者服药时,也需规范服药时间和方法,并在服药后加强对病情的观察;⑤加强生活起居护理。在中医护理中,需根据患者的疾病性质、个体差异及恢复情况,合理地督导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恢复。
2.3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我国目前的中医护理现状来看,很多的中医护理人员都出自于西医院校,这些护理人员普遍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不熟悉,对中医辩证施护原则更是不能全面掌握,这给中医护理管理的有效性也带来的难点。针对中医护理人员不专业的现象,加强对其专业中医知识的掌握很有必要。
首先,需加强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念知识的了解,例如,应该对临床上常用中药的品名、性味、功效、主治、归经、服用方法、服药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熟知中医的治疗原则。其次,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各种护理技术,例如针灸、按摩、敷贴、穴位封闭、刮砂、拔火罐等。再次,学会中医辩证施护的原则,包括对同一疾病和不同疾病的不同证型,展开中药辩证,在辩证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2-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55-02
张仲景在其著作中,倡导六经辨证,创造性的总结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中医能够治愈疾病,“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日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可见,我们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亦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方可完成,而理、法、方、穴是针灸治病中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用针灸理论诊疗疾病的过程,分为理、法、方、穴四步。理即辩证,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法是在理的指导下制定的治疗方法,是指导选方用穴的原则;而方承“理”、“法”,由“理”、“法”而立方,下及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方和穴是理、法的体现。
1 理、法
理,即辩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从而得出疾病的证候诊断结论的方法。这就是以后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是诊治疾病的第一步。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通过病因作用于病位,产生病理改变而表现为病证,发展为病势的过程。中医认识疾病又是通过病证去分析病理,确立病位,寻求病因的过程,亦即“辩证”的过程。中医辩证分析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纲领,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病位、病性、邪正斗争盛衰和病证类别的总印象的八纲辩证方法;有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脏腑证型的脏腑辩证方法;此外,还有源于《伤寒论》的针对外感病的六经辩证,以及其他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病因辩证和经络辩证等,其中经络辩证对针灸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疾病、病人、环境等选择合适的辩证方法,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辩证,也就是“理”,是诊治疾病的基础和依据。
法,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对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而言。治法需从属于一定的治疗法则,故治病需以理定则,以则制法。这就要用各种辩证的诊断方法,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病变部位以及体质强弱、正邪的盛衰等,通过分析归纳定出治疗法则。《素问》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就说明应掌握病机,追求类属而立法。具体到针灸治病,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而确定治疗大法:用针法,还是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泻法,或是补泻兼施。另外,还有学者[1]提出补、泻、温、清、汗、通、消、升、降、合十法。举例:合法,指阴阳相合,多在机体阴阳不调的时候用。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阴阳经或阴阳脏腑或阴阳部位上同时选穴,以达到调整阴阳使之相合,如气血不合选足三里和三阴交相配,心肾不交选心俞与肾俞相配等;二是在身体的阴阳对称部位选穴,如治足内翻或外翻选照海与申脉相配,治肝脾不调选阳陵泉与阴陵泉等。从广义上讲,针灸治病总的方法是调整阴阳,但合法所说的调整阴阳是有所专治的,不可混为一谈。
2 方、穴
方,即针灸处方;穴即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犹如方和药,相互依存,故以“方药”并称。针灸处方是由穴位组成,但不一定或不仅是几个穴位功能的总和。不同穴位通过相互配合、促进和制约,可以使某些功能增强,也可减轻或消除一些无关或不利的作用。针灸处方是通过辩证、立法后所确立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最后一步。针灸处方很多,体现的治法也不尽相同。针灸处方又有其特点,就是与刺灸法密切相关,没有刺灸法的密切配合,处方不一定能达到效果,甚至出现不好的作用。
针灸处方的组成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手法的结合。选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主穴是在处方中起主导作用的穴位,是针对主证、主症或主病而选用,应该每次必取,而且重点施术,配穴则酌情选用。选穴的原则一般有局部取穴、远部取穴、辩证取穴、随证取穴、特定穴取穴。选穴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配穴的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配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具体配穴时应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有方有法,以法统方。常用的配穴方法有:按部配穴法中的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以及按经配穴法中的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另外还有俞募配穴法、原络配穴法等。
在临床上,组成针灸处方的腧穴有主次之分,施术也有先后之分。《灵枢·始终篇》曰:“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说明施术的先后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而且“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例如实热证一般只针不灸,而虚寒证应少针多灸。针刺的深浅不同,其功效也有不同。《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灵枢·始终篇》曰:“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补泻手法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异。如汗证,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则可以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