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道德经》读后感作文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与驾御知识的能力相匹配。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对《道德经》妄加评论,只是喜欢读、喜欢抄、喜欢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望与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语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而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语言。正如佛语所言:教外别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几次提到了“婴儿”,比如:“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婴儿,而好多人却不愿意向比自己资历低的人学习,其实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婴儿不会有任何的定势,所以什么东西都学得最快。学外语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婴儿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平时总是说“空杯心态”,而这恰恰又被婴儿做到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好多的时候,我感觉老子的智慧与常人的思维是相悖逆的,但细细品味,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韩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够学到东西。这就如佛语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好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因为可以选择的太多,就像电视的频道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个节目。选择太多往往会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无成。太多的时候后,我们需要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少一些选择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德经》中几次说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乃生命之源,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水滴石穿”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何为“柔弱胜刚强”。水本无形,但把水放到什么容器,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所以水的无形是至形,李小龙截拳道中的“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正好与此殊途同归。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胜者强”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却是:太多的人螳臂当车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
读书之中充满了乐趣,而读《道德经》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更是乐趣无穷。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等身之书,可抵百万雄师”,而我觉得,读书要有选择性,同时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知识的主体是人,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一种交流,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道德经》读后感作文2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是道理,德是品德。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爱的心,随性而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信仰,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关于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同学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要怀着爱的心,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举几个例子,比如龙泽站很多摆地摊的,有卖吃的的,有卖小玩意的,搞得周边环境是不太好,所以,过一段时间,城管会过来清理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劳动吃饭,辛辛苦苦出来赚点钱不容易,有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整天被城管驱逐,不能乐业,他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环境又好又体面的工作,他们难道非要在那摆地摊?而且地摊摆在那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人买啊。如果不让他们摆地摊,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去犯罪?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摆整齐点,别影响交通,完了让环卫工人打扫干净。对了,最近好像龙泽站又有摆地摊的了,国家也许已经不限制了。劳动人民都是光荣的,尊重每一位劳动人民。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
关于淘宝网,淘宝网有利有弊,淘宝网上有卖名牌假货的,有买到假货识别出来的,很生气,恨淘宝啊,那这个假货店应不应该关闭啊?不应该,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想少花点钱买名牌,那么买到了没有识别出来他穿着用着很开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淘宝里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就看你会淘不会淘。淘宝门槛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动车这东西,它也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修动车,村里挣不到钱啊,人都往城里挤,交通就拥挤了,就得修动车,动车架那么高,跑那么快,出事的几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现在动车不修了,国家开始发展中小城市了,保持平衡。
一个国家也是要怀着爱心,循着规律,顺势而为。
关于地球,科技发展与环境恶化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难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地球生物,甚至地球都要走向灭亡吗?
其实地球这个星球上生物的存亡,关键就看地球上的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人类中善人与恶人的博弈,善人多了,爱护这个地球,那还有救,否则平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补充一点,善人恶人都是相对的,善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恶人也有好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变化,恶人变好一点,善人又坏了一点,或者更坏更好。)
宗教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教人心向善,虽然被崇拜对象的样子不同,精神内涵都差不多。但是宗教有它的局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对象物化了,其实那个佛也好,耶稣也好,都不客观,其实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土地,水,空气养育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只不过果出现的早晚而已,有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踪不止一个物(包括人/动物等各种客观存在),跨越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那个因。
平天下,并不是谁来统治天下,其实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经的精髓,那就是爱,爱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爱东西,珍惜东西,懂得分享,不浪费。爱地球。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懂道理讲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团结和谐,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把握规律,顺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珍惜地球,别到火星上去了,别把地球破坏了就一拍屁股走了。火星上有合适的水和空气吗,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么。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护地球,感恩地球。
《道德经》读后感作文3道家弟子经常把《道德经》当经念,这本是道教徒的日常作业。而朗读、背诵文字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文化学习的方法之一,历来学习四书五经都是要会背诵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道德经》也不例外,多读能背自然对认识《道德经》有益,但读上万遍可以修炼成什么我是怀疑的。当然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多读几遍《道德经》对身体也不会有害,如同在掌握正确的姿势下练习书法,通过气息的调节,臂腕指的运动,手眼神的配合,对身体会起到保健作用的。这好像练太极拳,柔中有刚,静中有动。可如今认可这种看法的并不乏人,听说还有教授,我就奇怪了,这些人是否已背诵《道德经》万遍了?是否已达到什么境界了?高寿了?是否可不食人间烟火了?可以不教书了?如不是,是否这种说法不灵?我可能是孤陋寡闻,我是没有见到哪个人,即便是道长,因修炼《道德经》成了什么了。(神话故事和金庸武侠小说里有,可那是虚构的。)我觉得任何事物都不要神化了,走到“心诚则灵”“的分儿上就不是科学了,科学是要让事实证明的。-
在学习目的明确后,边看书边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完全信书则被书拖着走,进入迷信的境地。在通读几遍某个版本的《道德经》后,可再找来另一个版本作比较的学习,看看其中那个讲的有道理。如只读《道德经》的原文,对时下的年轻人和古汉语欠缺的人来说是较困难的。在这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对一些章句进行反思,这既可加深对章句的理解,也可找出一些人超乎老子本义的判断,这就是独立思考。但这个独立思考要思之有理,考之有据,要结合老子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去思考,不能抛弃历史事实任凭自己随意的想象,尽情地发挥,甚至武断地结合眼下的社会去解读老子。如把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说成是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知道有网络了,岂不笑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经》,可以有上千种解释,但老子只有一个,老子就是老子,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太上老君那个神。-
另外,对大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不必拘泥原文的某个字,因为《道德经》版本成百上千,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原版。2000多年来历经历代多人的传抄、编辑,在文字上出现差异是很正常的。校正、厘定这些版本应是专家学者的事,历代不少专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再出土新的《道德经》版本,再重复做这些考证,似无太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对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读懂原文,理解其意是主要的,不然易陷入咬文嚼字的误区,而偏离了认识《道德经》的本意。-
以上只是本人简单谈谈学习《道德经》的方法,不一定是全面和正确,仅供初学或想了解《道德经》的人参考,谈不上什么思维建议,还望得到研究老子《道德经》大家的指正-。
《道德经》读后感作文4《老子道德经》44章中讲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德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章中又讲到“祸莫于不知足,咎莫大于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两段话的大概意解是:名利和身体比起来哪个更重要?身体和物质比起来那个更珍贵?得与失比起来哪个才算有害?样样都要,必然导致大废,取藏的越多,所遭的失也越多。故知足的人才能长久。
于丹在解读儒道的理论中讲了这样一句话”什麽样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就是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我们平时经常说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但真正的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我的经验就是多学习,学习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并且学会掌控自己。
在这个市场经济繁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自己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在这种诱-惑力极强的社会中快乐,平和的生存,就一定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你的生活空间,在你的事业中,在你的家庭中你想要的是什麽?其实老子讲的道理并不深奥,而且很实际,就看你怎样去认识。“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不等于不努力。而知足的人,他首先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不会贪婪,他不会要那些自己根本够不着的东西。
就像练太极拳,大多人初衷都是为了健康身体而进入,但到后来为什麽差距会很大呢?。这就是看练拳者心理想要什么?想要达到健康,就要踏踏实实的按照拳理去练,只要你用心,你就会达到你的目地,因为你要的很实际。你要的是展示,你要的是人前的显露,可能你的心就静不下来了。表面的东西得到了,可你的拳没有静下心去练,你的功夫可能也就是表层的功夫。所以你要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问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中,我想要的就是平安,健康。所以我很知足,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样,平平静静的。因为我要的不多,好像上天都能满足我的要求。但有一点,我不风光,我不出色,可我很努力。不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生活安排,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做,我要的都得到了,但不等于我停止不前。
“知足者富”知足,本身就是一个心态的体现,知足的人能静,不浮躁,所以他会用他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富”这个富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富。我记的在和一个朋友聊家事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生活是给自己过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这个“富”实际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对外的.炫耀。人要学会为自己活着,我说这话不是说自私,而是说人不要为别人怎样看待你而活着,否则会活的很累。
人们都知道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比喻,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麽会事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当今社会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人要的东西太多了,到后来连自己是谁可能都不知道了。“天-怒”你要的太多了,天都怒了,所以到后来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之理。
博友的点评,我要想再上加两句。博友讲“平安是金子,健康是银子。看看我金银都有了,所以我不是应该知足,而是必须知足。
《道德经》读后感作文5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道德经心得1《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心得2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瞎娣抖淮蚧兀褪怯捎谙呦鹿低ú坏轿欢贾伦卟幌氯ィ行┥晕⒏丛拥牧鞒桃锤础罢厶凇保桃舛拔保拍芡ü笈?a href='//xuexila.com/duhougan/' target='_blank'>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
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与教育
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习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道德经心得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心得4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读书笔记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心得5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就是这么一位“已不年轻的青年”的书道,却一再给我以观之惊喜、思之慰如的美感。以我之知,山之于书道,可谓转益多师。他先后凡受茹欲立、茹士安、陈止中、志、陈鼎龙、吴三大、杜中信、周伯强、张红耀诸先生的耳提面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他看花开花谢,观潮起潮落,品人生百味,定心中乾坤,如今已颇得其中三昧了。
一般来说,性格于书风之取向,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然稳定下来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却需要相当长的砺练时间。挥洒毛颖,自赏珠玑,不吝光阴,以足于己,或有以得之。而启风一代,立言一家,尤者为万世立法,跻身大道,难之又难矣。个中价值取向、学习方法等诸多问题,于倾心书道者而言,实为极具诱惑之一事也。
山说,他在事业、生活、工作中遇到坎坷挫折以至重大变故时,时常用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教诲来安慰自己,并把精力更多地转化到练习写字和以小正书写《道德经》上。在长期的砺练和写经过程中,他逐渐形成鲜明的人格特征和思想特征,就这样惚惚恍恍,转眼已将老子的《道德经》抒写了一百七十余通。每写一通,或被好道者竞相收藏,或捐于慈善事业。山之抒写《道德经》,也可看作是他作为一个老子思想的传播者、抒写者、践行者对传统经典文化恭敬虔诚心态的一种外化。
二、写文章,将道德感悟升华为检察干警规范化行为模式的理论指导
传统道德教育一定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活感受进行,在交流感悟和理论升华中促进理念的形成,从道德感知上升到理论认同,并最终对行为模式产生影响。红桥区检察院紧扣“三个环节”,督促干警将读书感悟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智力保障。一是紧扣活动环节。要求干警在研读传统道德书籍后,撰写读书体会、心得感悟,并鼓励干警运用多类型文体,结合多种主题,在文章立意和形式上尽量做到不拘一格。在道德体会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干警结合“天津检察精神”“读书最美”等主题参与征文活动,让干警带着主题读书,带着思路写作,极大增强了检察干警读道德、写感悟的自觉性。今年以来,全院干警共上交心得体会文章80余篇,30多篇文章随笔被区级、市级以上报刊、网络刊发。其中,由我院干警撰写的《检察人也需要温情》一文被登载在《天津检察》上,引起广大干警的共鸣。二是紧扣交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在院局域网开辟读书专栏,专门刊登干警的读书心得体会,为干警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分享平台。通过撰写和交流读书体会,使干警充分感受到到传统美德在强素质、砺品质方面的突出作用,从而加深对检察官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文化认同。三是紧扣激励环节。为调动广大干警的创作积极性,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调研、宣传奖励办法和职级晋升加分制度,不但对多写、能写的干警给与物质奖励,更将文字成果转化为职级晋升时的重要加分条件,鼓励干警多思考,勤动笔,实现了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根本转变。
三、比奉献,以道德熏陶为动力带动全院创先争优的整体氛围
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践行传统道德的先进典型,可以带动广大干警自觉践行检察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貌。红桥区检察院注重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牢牢把握“三个契机”,将传统道德转化为促进全院工作的“柔性动力”。一是牢牢把握争创契机。将忠诚爱民、敬业爱岗、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等传统道德内涵分解到各类先进评选活动中,鼓励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比奉献,在争创活动中看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和文明岗位。红桥区检察院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连续14年被评为天津市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先进单位,控申科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窗口,未检科被授予天津市青年文明岗、天津市新突击队称号,侦查监督科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1名干警被评选为“天津好人”,作为道德模范代表接受表彰,53名干警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评选中获得荣誉称号。二是牢牢把握宣传契机。对道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检察人员和集体,及时宣传、优先宣传、重点宣传,用“看得见的鼓励”带动示范效应。在全市检察机关首批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选中,我院报送的两门课程均入选了首批精品课程。为此,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春明专门作出批示,号召广大干警向获奖干警学习,批示刊载在院局域网显著位置,极大地鼓励了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在全院营造了“弘扬道德做好人,比追赶超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牢牢把握选人用人契机。将道德考核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严格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列入领导班子、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这些规定涉及到干警的政治思想、工作纪律、业绩考核、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按照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定岗定责,结合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要求,细化量化职责,层层分解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与年度奖励挂钩,并作为职务聘任、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四、创举措,用弘扬践行传统道德带动检察工作整体上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20-03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深受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道德就是起约束作用的社会规范,道德学习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过于强调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的发展,过分夸大认知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认为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内容和衡量标准,忽视了道德在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精神,最终无法回避知行脱节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称得上是学习领域“奇葩”的建构主义的兴起,无疑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誉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虽然建构主义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各种建构主义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就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学习观来说仍存在共同的看法,即人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过程,也不是机械的摹写、移入、再现或重复外部信息过程,更不是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过程。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由与世界相互作用而对世界(外部信息)进行重组、改造、整理、加工的过程。概言之,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起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过程。
“因为没有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所以没有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1]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譬如知识观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等,但是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学习者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是考虑如何把客观世界的知识和信息尽快尽多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也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与先知先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对话者。从这一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学习观“翻转”了人们对学习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冲击了原有的道德教育观念,呼唤着一种全新的道德学习观念。
一、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动道德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的自控过程,对学习负有责任的是学习者本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启示我们,学生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也不完全是被动的,而是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从社会交往过程中学习,理解规则并最终形成完全独特的道德观念。模式化的道德教育是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有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大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来反映道德世界。
传统道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各种道德要求,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中。“道德规则是在学生意识之外的,也就是说,它独立于学生。”[2]道德学习的内容由教育者依据成人社会和成人生活的需要编订,呈现为“要如何”和“不要如何”式条例。学生被剥夺了作为学习真正主宰者的地位和权利,无从选择,完全处于接受者和被塑者的客体地位,其基本假设是“知识和价值――首先在文化中存在的――乃是学生通过模仿或通过直接的教学和奖励与惩罚内化而成的”[3]。通过反复说教、条件反射或奖惩训练,学生自然会变成“有道德的人”。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无论在目的上、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是以否认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和道德发展的主体性为前提的,否定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学习中的意志和参与,道德发展自然成为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
二、高校道德教育是在大学生先前道德经验基础上的学习
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几乎每个建构主义者都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他们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开始学习新的材料之前,大脑中并非像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样是“白纸”一张,而是已经存在许多先前的概念,尽管对每个学习者来说这些概念或多或少是不一样的。
经验同样适用于道德学习领域。国内有学者研究指出,“生活中的道德学习是以我们拥有的道德本能为基础,通过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学生在道德上都不是一个空白,甚至刚出生的婴儿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完全的道德文盲,他不但继承了来自父母和祖祖辈辈的道德遗产,而且在母亲的子宫中已经和父母有了初步的交流,已经有了自己的亲社会性倾向。”[4]因此,作为拥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大学生在接受高校道德教育之前已有自己的道德经验。
学生不是道德经验的“空白者”,这提醒我们,以学生没有相应的道德知识和思维能力为由,强迫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是站不住脚的。在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大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在设置教学情景、道德教育活动时,尽量以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与大学生先前生活经验的衔接,而不是以理想的生活为模本,应以学科的逻辑为依据。
三、高校道德教育是大学生主动建构道德意义的学习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个原则几乎得到了所有建构主义的认同。当学习者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新经验发生变化时,即建立在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基础上时,才能使新的知识和经验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重新得到建构。学习就是理解,理解就是一个意义的赋予过程,即学生必须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建构的对象作出解释,在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获得真正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获得的知识意义对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这种“创造性的理解”“建构”尤其适用于结构不良的知识领域。道德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比一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加复杂,有着更多结构不良的领域。因此,道德学习在这种意义上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它更适宜于学习者“创造性的理解”“建构”。而传统道德教育、道德学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道德完全等同于法律法规式条例,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把社会与“我”、道德与“我”置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人为割裂了道德作为一种行为价值的整体内涵,最终使“道德规则独立于学生”,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外在规范,既抹杀了道德及其学习的特殊性,忽视了道德在人类自身实践中,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是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5]道德是基于人的实践需要,人的实践是具有过程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新的特征。所以,对于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说,道德之于大学生的意义更多是有待于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道德学习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固定不变的外在的道德规范,而是通过大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与他人交往中逐渐建构道德意义的过程。
四、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情感的生成为核心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过程,情感参与并影响了主体的建构过程。情感或情绪的好坏能影响或控制认知,进而影响学习。良好的情感或情绪对学习具有内在驱动性。
道德学习是一种价值学习,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它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认知学习,是情感学习与行为学习的有机统一。道德是一种情感性存在,是一种对事、对人与对社会的态度,根本的不在于“知不知”“做不做”的问题,而在于“愿不愿知”“愿不愿做”的问题。“知”是可以记忆的,“行”是可以训练的、强迫的,但“情”只能是生成的、内发的。所以,情感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不只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而更是道德生成的核心。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的最大不同在于,学生在道德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直接反映了这些道德知识对学生所具有的主观意义,而且更加具有内在性和直接性。如果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会对道德知识加以排斥,而且会对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或不确信。
由此可知,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情感性。没有情感,就没有大学生道德的发展。没有情感渗入其中,道德认知的学习就成了干巴巴的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学习就是机械与被动的盲从行为训练,失去了道德的本来意义。
五、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基点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基于情境的。真实的学习应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出现,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人认知的源泉。[6]所以,个体学习于丰富的情境中进行,通过与情境中的人和物的互动创造出知识。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是弥散在社会生活中与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具体的情境,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大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情境的依赖更强。另一方面,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积极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它们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真空”中培养不出道德生活的主体。
回归生活的道德理念认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是不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情境。道德学习离不开大学生的生活情境,只有遵循大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的道德学习,才能让大学生在与自我、他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与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与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逐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道德观。由此看来,高校道德教育应以大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基点。生活情境不仅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熏陶与体验道德,而且也使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具有了现实的道德生活基础。
参考文献:
[1] Fox,R.Constructivism examined[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1(1).
[2] Durkheim,Emile.Moral Educa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Free Press,1961.
[3] Kohlberg,L,Mayer,R.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Education[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1972(9):453.
一、修身治学——绝圣弃智,脚踏实地
师范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有着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强等特点,同时他们又处于完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师范教育,提升师范生个人综合素养和培养良好心态,对其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十分必要。老子《道德经》中丰富的修身治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生可以从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强化专业基础和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师德精神两个方面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一)严谨治学,绝圣弃智
道教中“绝圣弃智”释义为:放弃智慧,抛下仇恨,回归原本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在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利诱,所以要通过修炼,达到这一目的。这是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知识观”的体现。
《道德经》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旨在提倡:以心灵去感知体会“道”,天然质朴地表现事物的本真与内心的感受。老子又提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因此,真正的圣智,不执着于形式。这里,老子不是在宣扬愚昧思想以愚民,而是希望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核心本质,注重精神内核,保持纯真质朴,不因有了知识而生智伪巧诈之心。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实现绝圣弃智,首先应努力涉猎多领域的文化知识,同时要能够求甚解求本质,还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回归本真。
老子还进一步强调,在严谨治学,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掌握知识以不断增加和积累为特征,而提高精神境界则以不断减损为特征,即减损人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为学”就是要扩充知识,增长见闻,提高文化素养,这才是“为学”的根本;“为道”就是要净化内心,不断提高个人境界、思想水平,不断降低私欲,消除不适合自然法则的杂念。“为学”为“为道”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基础,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化,从而实现“为道”。
(二)脚踏实地,以至千里
老子通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告诉我们:一切成功和成就都是点滴积累的过程。作为师范生,要能够拥有“一桶水”,从而才能自如地传道授业解惑。
要想拥有“一桶水”,首先,师范生应正确地评价自我,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实际的人生目标,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应当“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道家认为“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更重要,更难以做到。因此我们要用积极平和的心态遍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迈向成功。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深刻含义。
其次,要谦让温和,宽以待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老子告诫我们,圣贤先哲懂得先替他人着想而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能够跳出自身利益甚至生死来处世而利益兼顾。无私才能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作为髙校师范生,应当努力实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谦让温和、团结别人,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者,辩证思考,解决困难。师范生可从《道德经》中学习“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大学里提供的各种学问,既具有科学性,是正确知识的累计;又具有艺术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师范生应理解其中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的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先知其所以然,后知其如何教。这不仅有利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积淀,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二、体悟哲思一道法自然,追求上善
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师德,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走向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研读《道德经》,学习老子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其主张“道法自然”,感悟自然之理,这亦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何为教育的目的?在老子看来,培养出能够使人悟“道”、体“道”、弘“道”、唯“道”是从的“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圣人”也是道家的理想人格。“圣人”最本质的品质特征是“无为”。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真状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理念的重要主旨,老子主张顺任自然而不加干预,主张让人民自我育化、自我升华。
作为一名师范生,本着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良好的师德和科学的教育观。
(一)道法自然,玄同不弃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长生的原因在于它毫不吝啬,毫无自私,以天下为重,故此老子认为:“圣人后其身体操拖;外其身而身存。”即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是个人的真正生命价值。教师更应如此,大公无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博爱的,能够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所谓的坏学生,用大爱铺平学生的成长成材之路。这即是“道法自然”的美好境界。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相信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由坏变好,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双方相互信任,才能在学生中搭建民主平等的桥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快乐地接受教育。
(二)信言不美,追求上善
一、高中政治课德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从价值理想上来看,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认可度均很高
针对高中政治课的价值,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和教授者的老师,均更加注重政治课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两个选项选择比例不分伯仲,而且加起来占了全部选项的80%的选择比例,另外两项政治和应试价值则只占了约10%,这两方面价值不受普遍承认。在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课的社会价值,注重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而教师更加重视政治课的道德价值,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道德素质很重要,但是道德的作用相对社会能力而言更为隐性,认可度稍小。对于教师而言,显然是知道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首选道德价值。不管如何,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34.3%,教师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47.3%,从整体上而言,在价值理想上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均很高。
表1 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
你认为高中政治课的最主要价值 考量方面 学生百分比 教师百分比
A.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成道德培养目标,塑造健全人格 道德 34.3% 47.3%
B.学习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 5.7% 7.9%
C.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能力 社会
51.4% 39.5%
D.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应试 8.6% 5.3%
合计 100% 100%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在“教师是否经常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一题中,42.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9.5%的教师选择了“有时”。而在学生眼中,77.1%的答案是“经常”,20%的答案是“有时”。本题意在考察教师在新课教授中对应试的重视程度。政治新课教学,本应重视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生活体悟、活学活用,并穿插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丰富生动的案例;但是,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提示“考试重点”,不仅体现教师自己的智育倾向、应试倾向,也会在有意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应试的重要性,降低了政治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仅自己经常在授课中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而且在学生眼中此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高中政治课的道德教育价值没有实现。
(三)高中政治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新授课程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50%的教师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23.7%的教师选择了“以讲授为主”;而同样的问题,37.1%的学生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48.6%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为主”。可见,在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政治新授课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学生眼中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比教师自己认为的更为显著,这就是教学理想与教学实际效果的差距。
(四)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一般,师生互动情况较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双方应当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进行良好的互动,方能实现既教又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的状况,反映了课堂了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积极性等情况。而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去质疑问难,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在体悟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因此,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情况进行调查。作为学生发言机会的给予者的老师,“比较多”的比例为55.3%;而作为发言机会的实际拥有者的学生,则反映课堂发言机会“很少”,选择比例为42.9%。显然,学生的答案更具真实性。一方面,直观反映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好,师生互动情况较差;另一方面,师生的选择倾向的差距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想化倾向和学生对政治课堂不满意的情绪。
(五)课堂讨论机会少、效果差,生生互动情况较差
课堂的教学互动,不仅有师生之间的提问回答活动,也有生生之间的讨论活动。这两个活动共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讨论的主要形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分组就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情境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讨论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德育方面有利于从不同的道德选择倾向中选择正确的道德倾向。
“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在“经常讨论,效果一般”这一选项,比例分别为42.1%和48.6%。但是,整体的倾向性两者又出现了分歧。教师选择“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仅为4.4%,而学生则为22.8%;教师选择“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为16.7%,而学生则为2.9%。因此,从整体来看,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频率和效果都一般。
(六)教师理想教学模式偏保守,教学观念较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选择了“多联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在前三个选项中,这个“生活性”的选项偏保守,属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稍微改进后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教学模式,而且课堂活动不多,教师只需要在自己教授内容上多联系社会现实即可。其次是30.7%的老师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是8.8%的老师选择“多开展情景模拟、辩论等课堂活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两项中,尤其是前者的改革理想更为大胆,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然而,这两项的选择比例加起来也没有第一项多。因此,总体来看,教师的教学理想仍偏保守,对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解决路径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老子德育思想有相应的解决路径,归纳为道德观、教师教育观、学生学习观这三个方面,分别强调了:道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应当“行不言之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学习应当“静观玄览”、注重道德内化和外化、提高自身素质。
(一)道德观:重视道德教育、人格提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治理之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朴素状态。
首先,老子极为推崇“圣人”,在《道德经》中“圣人”被提及高达12次。他将圣人的本性看作人自然本性的典范,是“道”的具体体现和承担结果。他认为“道”应当是人们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德育应当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如此,人的本性才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回归于人性中最本真的品质,用自然无为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其次,任何德育思想的都应以人为中心,老子追求的是人的个体性存在,倡导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尊重人格独立,反对对人本性的压制。只有人个性纯朴自由,人生和世界才能完满。因此,我们不能将学生固定在书本和教室狭小的空间内,而应该将知识教育与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的自由个性。
(二)教师教学观:行不言之教
1.哲学内核:道法自然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教学观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不言”与“无为”呈现对应关系。其中,“无为”的体现便是因循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遵从最高的“道”。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言”和“无为”,并非不说话、无所作为,而是不以人为的故意强加于他人、他物,任人、物“自化”,也就是由其本性。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重要观念,强调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规律。老子认为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则,用于修身处事。这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2.内涵:因循自然,顺其发展
如何理解“不言之教”?王弼在“行不言之教”旁加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而“不言之教”引申为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老子倡导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行教,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人为地确定起点,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却不自居其功,这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3.德育现状:空洞说教,违反道德生长规律
在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的问题。学生基于教材学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更萌生出“做与不做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想法。在授课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机械性的学习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这种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采用了纯粹简单说教、甚至灌输的方式授课,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德育的效果是有限的。
用“行不言之教”的道理来解决德育问题,就启示我们道德教育要因循自然、顺其发展,按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施教。道德在学生体内的生长,需要的是体悟的感受过程。而学生是活跃的、好奇的、没有后果感、又容易受鼓动的身心特点。因循学生和道德这两点规律,便能找到德育的解决思路。
4.德育方法: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首先,树立学生的德育主体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顺其本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内在的德育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独立、主动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确立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内在的固有的潜能,更能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创建轻松、自然的自主探究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有利于道德体悟,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学生学习观:静观玄览
“行不言之教”是从教师教学观的角度来讲,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德的落实最终还是靠学生自我来实现,便提出了“静观玄览”的学生自我教育观。“道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道德修养的最后阶段终归是落实到克服自我,战胜自我,自己思想和行为发生改观,才算真正实现自我。道德不是外教的,而是内生的,与其说是施教的结果,不如说是客体自化、自在生成的。
1.玄览:保持纯粹心灵
“玄览”出自《道德经》第十章中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陈鼓应将其解释为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他认为“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张岱年则认为“老子讲为道,于是创立一种直觉法,而主直冥会宇宙本根,玄览是一种直觉。”(《中国哲学大纲》)冯友兰认为“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首先就要洗涤心灵,涤除就是把内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样才可见道,见道就是对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2.静观:自在体悟
“静观”来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大意为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表面的理解是“静静的观看自己”。陈鼓应认为这是:“形容心境原本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要时时做到致虚、守静,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认为:“致虚、守静,非谓绝物而离人也。要想获得心灵的德,最根本的需要自己内心深处去体悟、去追求。因此,老子倡导“静观”的自在体悟法,用心去学习。
3.德育现状:应试知识目的,被动聆听学习
一方面,高中政治课的应试目的过重,学生努力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心灵就不纯粹,内心被外在的欲望沾染,失去了自我提升、自在感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政治课堂仍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表达、参与、思考的机会少,处于被动聆听学习状态,没有机会或者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在感悟。学生只是懂得、会背知识,但当面临复杂选择、充满诱惑的社会时,又无从下手,这便是学生没有实现道德自在体悟的后果。
4.德育方法:守静内省法
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守静内省法,也就是道德主体进行自我思考、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所谓“致虚守静”就是要人们拓展精神空间,净化心灵,去除欲念的烦恼,使心安宁沉静。学生应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遵从内在本性,发挥内在潜能,从而通过内化实现其道德自律。学生只有使身心回复到本性的清静状态,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扰乱。老子的守静内省法是对主体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显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它可以启示受教者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俗社会中超脱出来,以平静乐观的心态去把握现实世界,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
指导老师:杨 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我是主持人王梦瑶。"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
一、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做一遍反省:今天我讲文明了吗?有没有不文明行为呢?
二、我相信,经过刚才的自我反省,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一起来唱《讲文明懂礼貌》请大家起立,请放音乐。 谢谢大家。请坐。
三、是呀,如果同学们时刻不忘礼貌用语,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的。下面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诵经典。(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段道德经典: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这是道德经第八章节的内容,意思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四、看一段短片
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些有道的对人学习这种遇事谦退无争的精神吧。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希望下面这部短片能给同学们的行带来一些启示。
五、讲两个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五个环节,请大家听两个故事。
1.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2.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六、谈一番感想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一番感想,看了短片听了故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请同学们谈感想)
七、向德敬礼
接下来进入第七个环节向德敬礼,同学们起立,向德敬礼,礼毕同学们请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国文字博大精深,语言千锤百炼,从《论语》到《大学》,从唐诗到宋词,无不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这些经典诗文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文元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不断挖掘这些蕴蓄在经典中的人文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的心灵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情感体验变得敏锐,让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在新《课标》指导下,该如何进行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呢?
一、经典诵读,氛围先行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我们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的同时,应尽量做到以氛围育人,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处细节影响学生。如将《三字经》《弟子规》等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利用板报、橱窗等常年刊录,也可利用校园广播站时常广播,在教室墙壁上粘贴名人画像、名诗佳句,在操场角落、教学楼外墙刻录经典的名人语录,让学生经常与先哲圣贤对话,在耳濡目染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沐浴着经典的雨露。
这个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参加了区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获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誉。学校也积极开展了经典诵读的元旦表演活动,并在每周的一、三、五坚持开展午间经典诵读活动。书声琅琅的校园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诵读经典的热忱。
二、循序渐进,遴选内容
为学生选择经典内容时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如,低年段孩子可把简单易懂的童诗、童谣、对韵作为诵读内容,中年段孩子可选广泛流传的成语典故、现当代精品美文为诵读内容,高年段还可精选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精品、富有趣味的故事、适于背诵的小古文等作为诵读内容。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秉承“美人之美,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兴趣,为他们制定了经典诵读的学习目录: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道德经》,四年级诵读《论语》,五年级诵读《大学》《中庸》,六年级诵读《古文观止》。在每周的午间经典诵读活动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校园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里,学生们循序渐进,乐在其中,经历了经典学习的洗礼和全身心的学习体验。
三、语文教学,紧密结合
新《课标》指出:“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同时,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因此,在遴选补充和加工素材时,诵读经典就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可自创并演绎全新的课堂,奉献给学生一些经典集合,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人文意识的培养。
日常语文教学中,可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为了庆祝传统佳节,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入本,或交流分享,既让学生了解传统佳节的来历、习俗等,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水平,积累了经典文化和素养。此外,还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经典诵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这样不仅有利于积累课外经典知识,还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情绪昂扬,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四、形式多样,乐在其中
(一)鼓励共读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互读,大手牵小手,有利于营造书香四溢的家庭学习氛围。如,你读上一句,我读下一句,我背这一段,你背那一段,又如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这种超越你我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与和谐书香家庭的良好开端。而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课堂外,加入学生的背诵行列中,更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除了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生生互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中会萌发出许多新奇古怪的想法和体会,这些感受的点滴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相互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拓展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课间游戏唱诗:孩子们课间蹦蹦跳跳、唱唱乐乐,他们玩拍手歌时,每拍一下就念一句《弟子规》,非常有意思。有的孩子玩跳步游戏时也和着《道德经》的韵律一蹦一跳,《道德经》中富有人文气息的词句就在学生的小嘴上和脚尖上跳跃、欢歌着。
而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长廊中的瑰宝。我们把学生书写的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优秀书法作品挂在校园里、楼道间、课室里,营造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诵读的积极性。假日里,让学生绘制与我们的经典诵读内容相关的手抄报、小人书等,开学时作评比和展览,学生在接触生活中鲜活的语文材料时,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五、评价激励,兴致盎然
诵读经典,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晨读、午诵、课间,经典相随;每周一节阅读课讲经典;国旗下讲话、班队课时多引用经典。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积少成多地诵读,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诵读目标具体到周,如一周完成《道德经》两个小章节的背诵,并专门设计学生诵读情况记录本,按周登记所诵读和背诵的章节,请学生和家长签名、评价。记录和评价情况定期作一总结,一期一评比,并作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同时,定期检查学生的诵读和背诵、摘抄采蜜本、经典诗文的背诵情况记录本等,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生日常评比和积分中。在此基础上,综合学生的总体表现和获奖积分,在期末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经典诵读之星”“诵读星级标兵”等,并给予奖励和表彰,不断增强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动力。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如果每天吟一首千古名诗,诵一句经典的名言,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就能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心灵的愉悦,享受人文的快乐!这种快乐将带给孩子幸福一生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毓海,王登峰.在诵读经典中传承文明[J].新华文摘,2010,(1).
各位好友,大家好。
一转眼,2021年上半年就这样结束了,各位过的好吗?我们一起做个半年总结可好?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小平台,写下我对自己上半年的总结,然后再写下我下半年的计划。
随时复盘,及时总结,找寻亮点,明确目标——越来越好!
二、上半年做了什么?
2021年上半年我做了什么?
我记得我曾经在朋友圈立过这样一个flag:“每天进步一点点且要开心,学习要120分,工作要100分,生活要98分。”
这半年,我做到了。
1月1日抽新年签,我抽到了“改变”,1月1日至今182天,我现在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来总结:
学习上:
1. 樊登读书APP每天听一本书,截止今晚已经完成听书182本;
2. 每天坚持至少读论语一章,截止今晚已经完成13篇347章论语的研读;
3.每天坚持读道德经,截止今晚已经完成两轮道德经81章的研读;
4.每天坚持自媒体公众号“心里的乌托邦”更文,截止今晚已经坚持更文174天,原创更文210篇。
工作上:
1. 配合公司,完成了7个项目的申报工作;自主申报项目2个。
2. 对接市直部门,摸清景区及景区周边区域范围内土地类型,属性,权属等相关信息;
3. 每周写工作周报,记录工作及工作感悟;截止今晚已经完成25周工作周报的编写;
4. 100%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生活上:
1. 每天坚持早起,截止今晚已经早起182天(6:30);
2. 每周坚持锻炼身体不少于3次,截止今晚已经完成锻炼身体100次。
三、心得感悟
半年过的很充实,每天晚上锻炼好身体就坐在书桌旁码字,收获满满:
一是心静了;记得刚从杭州回来工作,每天把工作排的满满地,经常工作到深夜,然心是浮躁的。
现如今,心静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在哪。
二是耳朵会倾听了;自从学了那句“正确的废话”后,就发现身边太多人就会讲“正确的废话”,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告诉你这个不行,那个没有办法。
记得刚开始回来工作的时候,我是不愿意,也不会花时间听这些没有营养的话,那时候,我经常会打断别人。
但是现在,我耳朵会倾听了,且我能听出那句话背后的情绪,以及言外之意。从一定程度上我开始能理解说这些话人的不容易,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弱小以及大环境的无奈。
三是不在追求公平,更加以结果论英雄;其实,我一直崇尚以结果论英雄。所以当有人说他做了多少多少工作,然没有成绩的时候,我总会心里暗暗的感叹,其无能也。
还有,我以前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为组织做了贡献,应该收到公平的待遇或者合理的奖励。
然,我现在把公平放弃了。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公平一说。
是的,你确实做了贡献,但是很多时候你是凭借组织这个平台做的,如果脱离平台,你依然可以做出来,那就是你自己挣了,至于公平就不要去说了。
四是换位思考,一切工作围绕解决问题;每个人因为学历,生活环境,工作经历,工作岗位的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针对一件事情,他看到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样,我现在开始会换位思考,能明白为何他的理解是那样的,他提出的解决思路是那样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顾虑等等。
我想说:“嗯,你的解决思路从你的角度出发没有问题,但是,我想说这个世界在改变,身边的事情也在变,其实有一种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尝试下我说的这个办法,也许会更好,也许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五是明白语言的局限性;道德经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的含义是很大的,然语言是有限的,语言是没有办法把道表述全的。
所以现在,每次接到一个新的工作任务时,我会倾听领导的工作安排,但在执行前我会先弄明白该任务的目标是什么?关注点是什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这样执行,任务最终都会高效且高质量的完成。
六是拥有选择权;陈冰老师的《后浪》里面说,年轻的一代拥有前浪最羡慕的东西:选择的权利。
然,现实中的人们经常说:“我没有办法,领导要求这样做”。
仔细思考下?真的没有办法?
不,无论何时你都用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按照领导的指示执行,你也可以选择按照你自己的方式执行,只有目的是对的,是好的就好。
其实,不管是领导也好,还是普通员工也好,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组织好,企业好。
四、下半年计划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能快跑一段没有用,能坚持跑且能跑完全程才是人生赢家。
下半年重点工作,还是围绕那个flag执行:每天进步一点点且要开心,学习要120分,工作要100分,生活要98分。
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公众号继续更新;初心不改“做知识的传播者,做正能量的传递者”;
二是深挖花艺专业,把插花技能找回;生活的小美好就靠她了;
三是深挖生活感悟,力争下半年完成一部小著作;
四是做好本职工作,用专业的水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