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3 16:01: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篇(1)

能源是中小企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意识十分薄弱,能耗的水平偏低,这种增长方式不仅给环境带来压力,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一、原因分析

中小型企业的能耗水平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能减排的意识薄弱

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短视以及发展观念的饿不合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以及能源的利用状况不清,所以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投资以及减少能耗的行动。

(二)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完善,还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企业之间缺少合作和配合,专业化的水平比较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追求的是多而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模式。这样的产业分布,造成了规模经济不能产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其发展。

(三)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对于新技术和产品的贡献,中小企业较少,并且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科研部门,更不用说什么专门的科研投入了。即使有的企业有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但是也没有专利的意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其仅仅充当一个组装、加工的角色,不但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使自己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

(四)管理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大多的管理者是白手起家,习惯于一个人做决定,并且因为自身管理才能的匮乏等原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没有一个长久的规划。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责任意识等决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节能减排不感兴趣,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现实利益,这就影响了节能减排上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节能减排策略

中小企业要想在节能减排上有所突破,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具体而言,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提高面向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型企业可以组成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而转向循环经济。在联盟内,循环经济的实施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可以提高联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意识,提高循环的利用效率。因此,循环技术的更多投资,也将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发展,迫使更多的设备的企业,重视回收技术的重要性。

(二)建立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的集中地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污染控制边际成本,另一方面是政府难以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经济战略,倒是谁付费谁污染在实践中更为适用。在这之中,我国政府应该引导企业相同污染物排放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指导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管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控制设施困难,工艺技术落后,经济规模要求高等方面的问题。

实践证明,这种操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还可以使排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关注在市场上的主要行业的发展。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他们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提供适当的指导,完全有可能使有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在某些专业领域或工业园区。集中管理是一种解决中小企业的污染,提高节能减排的有效办法。

(三)通过合作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节能减排问题

节能减排中的资金和技术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对要降低能耗,首先就是人才问题的解决。中小企业可以合作,建立自己的联合组织,使组织内的企业能够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同时组织也可以组建专门的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队伍,通过促进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来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一定制定一个保护人才、尊重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有效机制。使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价值。

这样通过合作,单个中小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研发的风险,而且能够节约培养人才的费用,从而使管理成本得到合理控制,这样有利于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能够有效的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

(四)选择合适的节能减排技术

在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应该依靠运营灵活,和消费者联系密切的优势,优先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因而,出于创新资金的短缺以及技术力量薄弱方面的考虑,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采用和创新一定是立足于绿色消费的理念,以及降低成本。大可不必追求最先进的技术,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即可,初期应该以技术的模仿和跟随为主。在取得一定的发展之后,在循序渐进的追求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三、结语

节能减排是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通过相互合作,技术的创新等手段来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创造更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着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工艺水平落后。如,黑色冶炼及加工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虽占全部企业的74%,但其总产值规模仅占全行业的20%;在安全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采矿业,中小企业占采矿企业的96%;在建材行业,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任务也十分艰巨。如,洗车行业用水浪费、超标排放现象较为突出。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广大中小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也是每个中小企业和职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要求广大中小企业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中小企业在节能减排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少中小企业科学发展、节能减排意识淡薄,思想和认识还不到位;一些企业工艺装备落后,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措施缺乏,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够,节能减排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污染治理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产业集聚区内还难以做到统一排放、集中治理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着力加以解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全面调动中小企业和职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健全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加强企业管理,力争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以及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一)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广大中小企业和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中小企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网和各种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要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培训重点,利用电视、网络以及集中面授等方式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相关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资源警示教育,增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择确定若干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发展。严格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坚决制止落后装备设施外流,坚决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三)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大力推广共性节能减排技术。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在冶金、有色、石化、化工、电力、煤炭、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中,鼓励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内循环经济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要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作为支持重点,促进中小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升中小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

(四)促进服务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鼓励在信息技术、工程及科学仪器、生物工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等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服务业的产业档次和现代化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五)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探索污染集中治理模式。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和诊断,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并提供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选择若干地区和机构先行开展试点。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小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模式,促进公共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产业集群环境治理建设项目。支持在产业集群内发展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鼓励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

(六)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企业(单位)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引导中小企业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帮助职工掌握节能减排技能,不断提高职工节能减排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各级中小企业部门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和各省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和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尽快确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协调。

篇(3)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xx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xx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

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要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力度。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节能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再用情况。严禁中小企业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资源开采、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监管。

(四)要加强协调。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公司节能降耗活动方案范文2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择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 2小时就可以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关闭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公司节能降耗活动方案范文3为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现制定以下节能减排工作措施。

一、办公室节能减排措施

(一)节电方面

1、尽量使用光驱播放DVD或者VCD,以减少光驱耗电。

2、闲置或两小时以内不用的电脑,要及时关机,确保人走机关,机关电断。

3、电脑需经常保养、清洁,注意防尘防潮,减少电耗。

4、下班前20分钟关闭饮水机、电脑、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并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5、空调使用严格执行26C标准,离开半小时以上必须关闭空调,减少能耗。

6、禁止使用办公电脑进行娱乐活动。

(二)节能方面

1、文件初稿尽量采用草稿模式,缩小行距,并使用小号字打印,达到省纸、省墨又节电。

2、复印、打印纸使用双面,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可再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

3、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公文袋进行重复使用。

4、尽量使用网络共享,在共享上互传互阅文件,或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公文。

5、卫生间根据冲洗污物的用水需要,分别使用大水流和小水流进行冲洗。

6、对跑、冒、滴、漏的水龙头及时更换,减少浪费。

(三)其他方面管理

1、减少或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2、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子笔、钢笔替换一次性书写笔。

3、多使用回形针、订书钉,少用含苯的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等。

二、建议

篇(4)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

莲山课件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篇(5)

一、碳金融发展现状

碳金融又称碳融资,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建立了三种实现减排目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其中CDM是议定书中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机制,其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通过与发展中国家项目合作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组织申请加入清洁发展机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并把这个减排量指标出售给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碳交易主要是基于CDM的交易,碳金融也主要是依托于CDM的金融活动。

近几年,碳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长了5%,达到1 200亿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认为,2011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 1 360亿美元的交易额,比2010年增长了15%。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作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目前中国在CDM项目及核证减排量(CERs)供应量方面已占领先地位。根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审核理事会数据,截止到2011年8月15日,我国共有1 522个项目注册成功,占全部注册成功项目总数的45.37%,这些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将达到320 871 334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部注册CDM项目预期年减排总量的63.82%。

随着CDM项目的发展,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在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人力、物力、组织和制度基础,对碳排量的计算、检测及实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排放权交易所主要有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它们通过与国外合作,引进战略投资方,学习借鉴国外做法经验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并在能源监测统计、汇报审计等方面建立了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基础。相关部委和各地方也在能源统计、审核监控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建立了能源消耗统计审核等制度。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意义

从2003―2008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上报数(表1)可以看出,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的低碳项目的上报数在逐年上升,二者在上报项目总数中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了15.27%,这从侧面说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企业数量较多。从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CDM项目来看,减排的项目类别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减排类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甲烷回收利用等方面。从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项目业主参与到CDM项目中,其中部分通过与国外合作(双边模式)共同开发,也有部分是以单边模式(主要指项目业主自己承担前期开发成本和风险,将项目注册成功后再寻找买家)独立开发。

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潜力较大,加之科技型中小企业能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鉴于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所提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指从事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低碳技术领域的企业。

三、碳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助推作用

(一)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具有高风险的经营特征,加之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企业缺少必要的信用担保体系,使得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碳金融的发展,可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CDM项目,获得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减少的碳排量还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向发达国家出售,获得收益。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也为CDM项目提供融资、担保以及设计各种碳金融理财产品等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以绿色技术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在CDM机制下,中国企业或组织参与CDM国际经济合作能够得到的主要是减排设备以及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技术,而并不是减排设备的制造技术,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发展自身的低碳技术,这是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规定,以环境和能源技术为中心,加快节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开发,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例如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如煤矿甲烷回收技术等。表2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数及估计年减排量情况,可以看出,有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减排项目类型在我国CDM项目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估计其年减排量也占到了总减排量的67%左右。

(三)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社会环境保护责任。对其而言,除了提供低碳技术和产品、进行碳交易外,还应该将碳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中,以降低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2011年6月26日,国内首个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企业排行榜――中国企业自愿减排2010年度排行榜(表3)在北京,共有41家机构入选,其中有数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列榜中。这些机构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指标(VERs)的方式来抵消自身在运营企业或者组织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1万吨。

万信达(广州)科技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入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列11,率先完成广东省首个资源碳中和(碳补偿)项目。该碳中和项目是由万信达公司委托广州东润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完成的。东润在检测、计算万信达2009年生产和商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通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5 000吨资源减排量来抵消万信达2009年所产生的碳排放。万信达公司作为IT及媒介产品包装行业的领军者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履行了企业环境保护责任。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相关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参与CDM项目,离不开有效的碳金融市场,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政府政策、金融机构资金以及企业技术等要素的支持。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到CDM项目中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或新能源的开发都需要投入较多的前期费用,因此建议政府制定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的扶持政策。例如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比一般企业更多的优惠,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引导其发展低碳经济。英国在2009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了4.05亿英镑的资金计划,用以支持其发展世界领先的低碳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业。这笔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如风能、海洋能,并帮助吸引和保护英国低碳产业供应链上的投资。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大型的CDM项目及CERs交易审批程序复杂,并且需要经历很长的周期。我国申请CDM项目首先需向国家发改委审批;然后通过国际认证机构(DOE)的认证;最后由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和签发。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CDM项目还缺乏认知,也没有意识到碳排放权给企业带来的商机。鉴于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专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CDM 项目咨询服务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提供咨询和指导,以辅助其完成审批和交易过程。

3.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信贷绿色通道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履行节能减排政策,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也参与到了碳交易市场中,为能源节约、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等CDM项目提供“绿色信贷”等服务。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兴业银行累计发放的节能减排贷款超过了1 000笔,金额近500亿元,可以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 870多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 000多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70多万吨。但是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供绿色信贷的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规则。因此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申请CDM项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相应的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出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双边模式)各参与方的运作模式图(图1),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外投资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层面

1.小型CDM项目的捆绑交易

大型CDM项目的申请程序复杂,且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而小型CDM项目的申请程序和规则比较简单,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批准和建设,但由于小型项目所产生的认证减排量在规模上往往难以吸引购买者,因此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小型CDM项目的捆绑交易,捆绑项目所得的CERs可作为一个总体来销售,增加了其对潜在购买者的吸引力。同时,对小型项目进行捆绑,还可进一步降低小型CDM项目的交易成本。小型CDM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最大规模不大于15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二是每年节能量不大于150亿瓦时的提高能源效率项目;三是每年直接排放低于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其他项目,此类项目可以包括能源项目、燃料转换、工序以及废物管理等。

2.合理控制CDM项目风险

CDM项目的开发涉及风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政策风险、项目风险、CDM风险等。政策风险来自国际减排政策的变化,如2012年后中国是否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项目风险主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在项目运行阶段,还存在检测或核实风险问题,项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等原因,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风险演变成最终的损失,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及成本大小选择CDM项目,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合理预测风险并加以控制。

3.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联盟,共享碳交易信息

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就必须与相关企业结成广泛的联盟,以分享碳交易信息和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建立企业联盟,可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了解自身低碳技术水平和潜在优势的同时,分享全球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了解国际碳金融市场的走向,还可以分享其他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成功的经验;通过联合行动,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互动机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五、结语

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式面临着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转向主要由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迫切任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机制,碳金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以获取低碳经济带来的商机。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应该利用这一机遇,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为企业融得资金,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彭欣,刘玉慧.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企业市场机遇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

[4] 宣晓伟.碳排放权交易应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N].中国经济时报,2011-08-08(8).

[5] 王刘芳.银监会:中国7家银行试水碳金融[N].北京日报,2011-07-04.

[6] 叶国兴,李丕东,陈帅.捆绑小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8(9).

[7] 广东省首个自愿碳抵消项目完成[EB/OL].省略/news_info.asp?ClassId=72&Id=81.

篇(6)

一、引言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2009)指出,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只有从现在到2014年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建立起可完整运行的低碳产业结构,才能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关爱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成为新世纪的主题,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主席在2007年9月的APEC会议和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都强调中国将坚持走低碳经济道路,发展绿色经济,积极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大力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国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势必要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道路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提供了75%左右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中,中小企业责无旁贷,当然也面临诸多问题。

1.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占GDP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1.8%,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2%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结构看,外资企业对低碳经济反映敏捷,积极加大低碳经济相关的研发投资,外资企业在华投入的研发经费增多,并不能够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其研发成果也不属于中国企业。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来看,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只有24%用于新产品开发,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不到10%,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更多精力放在短期项目,对于那些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则重视不够。这本身与中小企业大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直接关系,同时,又与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有着紧密的联系。

2.能源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仅为33.4%,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10%左右,特别是能源消耗重点行业比如电力、钢铁、石化、交通和建筑等平均能耗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20%-40%。因此,我国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要使中国的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进一步使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011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披露,按照十二五的规划: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这些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严酷的挑战,由于技术和设备落后,能源浪费较大,今后将有一大批无法满足降耗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

3.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扶持不够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向大型企业倾斜,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方面,中小企业面临诸多的不公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放小”,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就 很难得到政策上的帮助。目前,尽管国家取消了一些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中央也一直强调要把营造完全市场经济和确立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作为促进中小企业走低碳之路的基本出发点,着力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但相对于外资企业所享受到的“超国民待遇”,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所享受到的种种政策扶持,规模上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在相关政策上同样处于绝对劣势。

4.中小企业缺乏低碳环保意识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淡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节能减排重要性认识不足,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增长,没有将资源短缺和牺牲环境的成本纳入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中。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普遍存在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低等问题,加之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技术落后与管理的无序往往导致能耗大,污染严重,加之缺乏合理配置资源能力和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恶性循环。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1.大力加强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产生出大量废液、C O2、固体废弃物,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探索符合环保要求的节能、低耗、少污染的生产方法,即绿色制造技术或低碳制造技术。这项技术,立足于尽量减少中小企业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产品制造与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在提高中小企业效益的同时增进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在创新低碳技术过程中,要依托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和软环境的优势,与之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低碳产品。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还应达到I S 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

2.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化石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化石能源主要是指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得越多,则碳排放量越高。目前,我国使用化石能源的比例将近90%,因此,必须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较大。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1999年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指出,在创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庞大再造工程中,“首要工作乃是能源经济的变革”,并提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当尽快从以石化燃料(石油、煤炭)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能、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2003年他又出版了《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明确提出地球气温的加快上升,要求将“碳排放减少一半”,这必定要“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要向可再生能源转换”,即“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鼓励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业也可以借贷贴息;二是政府应加大财政倾斜投入力度,建立高效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推广的财政补贴机制,落实补贴资金,制订具体方案,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入;三是制订税收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引入创投基金,促进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今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中国银监会等八部委共同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规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低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4.倡导企业低碳文化

中小企业应积极倡导企业的低碳文化。一方面,通过建立低碳管理模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节水节电、节约纸张、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等,依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低碳文化。鼓励企业员工少开一天车、少开一台电梯、少开一天空调、少开一天灯、少用一张纸,杜绝浪费能源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低碳文化的建立,有利于展现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利于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预定目标。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贡献,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低碳经济,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中,要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提升经济效益。当然,政府也要在建立低碳扶持机制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广泛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18-23.

[2]郑翠华: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的两难选择[J].企业导报,2010,(12):1-3.

篇(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直岛正行出席论坛并做主旨发言。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也做了重要讲话。有800名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的代表积极参与了本届论坛,其中日方400人。双方代表就领跑者政策、循环经济、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汽车、发电和煤炭、化学等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会上还签署了41个节能环保合作项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1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实力成倍增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社会贡献日益显着,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速高达14.3%,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注册资金年均增速达到20.1%,总额超过19万亿元;从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5年涨幅超过200%;从税收贡献来看,2010年全年,中小企业完成税收总额11173亿元,5年年均增速达22.2%,分别高于全国和国有企业2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从新增就业来看,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较2005年底增加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年均增速超过9%,成为我国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1]。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和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机遇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日渐严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企业面临较大风险

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在较长时期内助推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一些国家为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而持续强化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这些都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困难和风险。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特别是对能源资源领域和重要产业的跨国并购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对部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封锁和限制,这些将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以及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整体效益下滑

多种成本上升因素叠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一是原材料价格等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涨。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来临,居民的生活资料价格不断在上涨,企业的生产资料也在大幅涨价。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资源的购进价格一路攀升,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近几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每年都在升值,而美元又在不断贬值,这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重创。比如温州的这些企业原来每年的毛利还能达到7%-8%,现在已经降到1%-3%。人民币每年2%-3%的升值,实际上已经造成50%的民营企业面临破产。三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低利润”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员工加薪的巨大压力。新《劳动合同法》又明确规定合同期满员工不再续签合同要给予经济补偿,加班费用和社保缴费也有所增加,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加重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负担[2]。

3、生产经营资金短缺,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国内市场尚未开发,使得产品库存加大,现金无法回流导致生产经营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加大。另一方面,融资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受银行信贷紧缩、贷款实际利率上浮等影响,加上国内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各大银行相应增加了对贷款的管控,普遍减少了对企业的授信额度。而缺少抵押物而又不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广大中小企业无疑成为了信贷挤压的对象,更加提高了获得资金的难度。

4、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使中小企业难以适应

随着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迫使企业必须安装必要的环保设施和实行清洁生产。这些政策从长远来看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政策力度大、范围广、适应期短,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短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效应较大。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环保节能政策的实施使这些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不调整、不转移,就面临原所在地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约;调整、转移,又难以与原有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相衔接,要在新的经营场所重新组织产业链配套,成本反而会上升更多。由此造成有些地区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而采用了不合理、不科学的强制措施,迫使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停业甚至关闭。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展现出了许多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首先,《“十二五”规划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突出强调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这对于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激发民间投资的巨大潜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议》指出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区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这对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展望“十二五”,中小企业一定会成为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抵御市场的冲击,更难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争在本行业领域进入世界领先水平,摆脱核心技术过度依赖国外大企业的局面。中小企业要走“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创新道路,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加强产业联盟和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必须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大力提高引进国外技术质量,在充分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努力转化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还应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加强与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大规模、高效益的技术改造可以大大改善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今年,国家将继续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将中小企业纳入到了支持范围。企业要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技改政策,重点围绕开发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来进行改造,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力推进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

(二)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多地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最为关键的是努力培养和造就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人才发展,努力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和使用,抓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重点围绕生产、营销、管理各方面工作,高度重视抓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国必须抛弃传统的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支撑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从产品设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积极开发和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产品生产链,将节能减排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最终目标。

(四)鼓励金融创新,推进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国家要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金融机构,鼓励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制定审核标准,严格审批程序,逐步允许民间资本控股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在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地下金融公开化、规范化;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融资,积极探索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发展;加快发展信用担保、产权交易、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融资超市、网上融资服务等多种模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同时,国家要结合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于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银行体系,引导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3]。

(五)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实验室和测试中心向中小企业开放,畅通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对接渠道;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扩大创业辅导范围;改进中小企业税费政策,继续调整和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减免新建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税赋,制定针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各种行政和事业性收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吸引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聚集,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为特点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折。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主动作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自主创新,切实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发展成为新经济形势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篇(9)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传统误区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超过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小企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9年6月披露的研究结果,“中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所有困难中,融资难尤为凸显。

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多数中小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实际上,银行贷款利率较高,贷款审查也较严,尤其是小企业要拿到银行贷款非常困难。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超过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比重只有约10%。中小企业良莠不齐,银行数量太少,贷款审批太严格,银行一贯“嫌贫爱富”的作风,似乎成为了阻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中国的金融环境也在逐步转变和改善,多数中小企业在苦苦追求银行贷款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很多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有效渠道

(一)成立企业联合体或战略联盟,间接获得银行贷款资源

目前,很多大型优质企业的信贷额度过剩,这些过剩的信贷额度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借用这类大型企业过剩的信用额度。中小企业可以和大型企业形成企业联合体或战略同盟,由于双方有业务往来,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更容易认可。一旦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受损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本身,对其上下游的大型企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这类业务关系的中小型企业,完全可以同大型企业商量,借用其过剩的信贷额度。双方达成协议,先由大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然后将贷款拆借给中小企业进行周转。考虑到大型企业优惠的贷款利息,就算再增加一部分支付给大型企业的利息,中小企业承担的贷款成本也会低于直接向银行借款的成本,在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二)合理运用融资租赁,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融资租赁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真正运用融资租赁杠杆来扩大企业规模的中小企业还是少之又少。融资租赁一般由出租人(企业)、承租人(如融资租赁担保公司)和供货商(厂商)三方共同参与,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担保公司出资向厂商购买所需的租赁物。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企业拥有使用权,在租赁期满前,所有权归融资租赁担保公司所有,在租赁期满后,由担保公司将所有权转让给企业。

(三)如何引入外部风险投资及私募融资

近年来,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微软、百度、新浪等众多在风险投资关注下的成功案例,让众多企业对引入外部投资趋之若骛。什么类型的企业适合寻求风险投资的关注、私募基金对哪些行业和企业感兴趣、能否成为中小企业的一条新的融资途径。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所关注的企业类型和投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总得来说,风险投资更关注于高增长、高利润率和高回报的行业和企业,这类企业的投资风险也越高。就算在风险投资行业非常成熟的美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也不到20%。

有鉴于此,风险投资一般会采取分散化和阶段化的投资策略,即在严格审查企业的素质和前景后,在初期投入较小的投资额,再视企业的发展状况追加后期投资。企业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高效率的商业模式、以及良好的商业前景,一份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就有可能敲开通向风险投资的大门。无论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只要所处行业具备高成长的潜力,并满足风险投资的偏好和通过风险投资的审查(这个周期一般半年~1年不等),都有可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相对于风险投资,私募投资基金一般只关注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企业,一般要求企业具备2~3年的经营历史,每年具备20%~30%的成长性,以及不低于15%的净利润。私募投资基金的盈利模式,就是向这类成长型良好的成熟企业提供资金,加快其发展进程,然后进行包装后在2~3年内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或将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获得价值增值的投资回报。私募投资的投资模式可以称为是“锦上添花”,只有那些已经具备良好经营记录的成长型中型企业,才能够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的青睐。

(四)合同能源管理(EMC),利用外部资金减负和增效

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在国外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对于多数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还仍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由节能改造的服务提供方投资为企业提供节能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分析客户的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方案,然后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设计,项目融资,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最终向客户保证节能效果。在合同期间(2~5年不等),服务提供方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一般为50%),在服务提供方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后,合同结束,全部节能效益和节能设备归企业所有。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一大批不符合相关环评标准和生产工艺的企业将被无情的淘汰。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在不占用企业资金的前提下,一方面达到政府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能耗并产生节能效益,这完全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五)合理应用政府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

为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各地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政府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地方科技研发津贴、地方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定要争取获得这类政府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以某水泥企业为例,该企业于2008年申报的余热发电项目,当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批节能减排工程,先后获得政府专项资金补贴800余万元,相当于提前回收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行业特征,研究中央及地方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申报各种可能的优惠政策及资金补贴,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

三、总结

国内现行的金融体制和融资环境,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由于银行自身体制和业务特点,以及国内信用体制的不完善,决定了银行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过多的精力和能力给中小企业提供太多的支持。银行贷款也并非中小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在现行的金融环境下,如何提高自身的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众多中小企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陈乃醒.《UPS亚洲商业监察》.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9-6-11

篇(10)

北京银行绿色金融品牌的创新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一品牌有什么样的深层内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

内涵式绿色增长

记者:作为一家中小银行,北京银行15年来的发展模式和成长速度令业界瞩目。您如何解读这一模式?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以下简称闫):可以说,绿色金融是北京银行发展模式的核心基因。在发展中,北京银行积极担当推广低碳理念的“践行者”和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者”,用责任和智慧打造绿色金融品牌。经过15年的摸索和努力,如今我们可以说北京银行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内涵式绿色增长。

记者:北京银行的内涵式绿色增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闫:主要体现在品牌定位、技术创新和业务聚焦三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以绿色品牌提升企业价值。在发展中,北京银行着力塑造中小企业、社区银行两大特色品牌。目前,北京银行为超过7万家首都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占首都中小企业的四分之一,带动就业上百万人,塑造了“小巨人”中小企业服务品牌,累计为2万余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8000亿元,扶持了爱国者、用友软件、汉王科技、德青源等一大批优质企业,成为行业的“巨人”。与ING合作精心打造“社区金管家”零售银行品牌,为居民百姓提供真诚、贴心、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出资开发“北京市社会保障卡”,独家承办北京市医保业务,为1400万医保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引进新型消费理念,成立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有效满足中低收入人群消费需求。特色化金融服务,推动北京银行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以绿色创新引领企业进步。通过科技、文化、金融的密切结合,共同引领绿色增长。早在成立之初,北京银行就提出科技强行、文化立行战略。在科技建设方面,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过一些银行十年所走的路程,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有独立开发核心系统能力的商业银行之一,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自主进行灾备中心在线切换的银行之一,成为IBM的全球试点银行,构建起“两地三中心”科技发展格局。在文化构建方面,形成了以“战舰理论”、“惩恶扬善”、“以业绩论英雄”为核心的别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打造百年老店、实现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充分依靠科技、文化的有力推动,北京银行发展15年来,在人员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资产规模增长了近40倍,这可以算是我们可持续、内涵式绿色增长的具体体现之一。

第三个方面,以绿色理念彰显企业责任。理念和责任,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提。早在1996年成立之初,当时尚十分幼小、背负沉重包袱的北京银行就将开业典礼节约下来的费用,用于资助两所希望小学。15年来,北京银行为教育基金、“非典”救助、抗震救灾、公益事业,持续贡献出应有的力量。特别是,在成立15周年之际,北京银行为北京“健康城市”建设捐赠1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彰显了北京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北京银行始终把节能减排和支持环保作为重要经营方针,为绿色经济注入信贷活力。15年来,从信贷支持北京市上万辆中低标准公交车辆改造,到综合治理北京最著名的排污河――凉水河;从服务“绿色奥运”重点工程,到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从率先签署IFC能效融资协议,到积极参与ING“碳中和”行动,处处都有北京银行的身影。

创新融资模式,为绿色经济

注入信贷活力

记者:节能减排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也是北京银行长期关注的业务发展重点之一。在这方面,北京银行是否构建起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闫: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北京银行内部可以说已经建立起来,并在不断完善之中。例如我们将国家环保标准镶嵌到信贷管理的全过程,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未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在支持小微节能减排企业方面,我们已经摸索出一种可持续、可复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已经累计向节能服务公司发放节能贷款158笔,金额共计12亿元,估算年节能能力近67.2万吨煤、减排约168万吨二氧化碳。

记者:一般来说,一些小微节能减排企业自身尚处于成长阶段,注册资本金少,规模小,缺少抵押物,在经营方面又存在着轻资产、项目周期长等特点,根本无法满足银行最基本的贷款条件。面对这样一些节能减排的小微企业,北京银行是如何突破传统理念给予贷款支持的?

闫:在节能减排贷款推进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经常会因为缺少担保方式而陷入“是先找项目再找钱,还是先找钱再找项目”的矛盾中。北京银行大力发展“节能贷”融资业务,大胆创新担保模式,采用未来收益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更好地解决了节能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的难题。

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支持力度,北京银行正在不断拓宽合作渠道。2011年4月8日,北京银行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以下简称EMC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搭建节能融资服务平台,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对节能减排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根据协议,未来5年内北京银行将为EMCA会员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100亿元人民币,约形成年节能能力560万吨标准煤,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400万吨。以北京为例,在国家首批备案的72家节能服务公司中,近30家已与北京银行建立业务合作,约10家企业正在设计融资方案、积极推进业务合作。

记者:作为新兴领域,节能减排领域的信贷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北京银行在突破传统理念支持节能减排小微企业的同时,如何做好风险防范?

闫:节能服务领域是个年轻的行业,对于银行来说,这也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应该看到,节能减排企业群体凭借其专业能力正获得快速发展,以2006年到2010年为例,节能服务公司由76家增长到782家,产业规模也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增幅高达16倍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篇(11)

亮出“四换三名” 金名片,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

省政府换届以来,深入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同时,亮出了 “四换三名”的金名片,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名企、名品、名家”的培育,以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报告中一系列的数字显示浙江的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

王建康委员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四换三名”很有针对性,符合浙江经济发展实际。但有两个目标存在两难问题:一是机器换人,从形势上看并不乐观,要合理把握好机器换人与增加就业岗位的关系,消除潜在的危机,当前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服务业来解决这个矛盾。二是电商换市,电商的发展缩短了流通产业链,也使一些行业利润减少,产值总量下降,要尽快加以重视并寻求对策。

下一步浙江如何转型升级,王敏奇委员建议调整资源要素配置的思路和方法。“用地指标不能搞‘天女散花’,都分到下面去,省里要进一步集中一定规模投入到大项目中去,发挥资源配置的规模效应。同时,要对亩均投资、产出(特别是税收)进行评估和考核。”

胡坚委员说,下半年,省政府工作最根本的还是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利用改革红利、新型城市化红利、科技创新红利、文化产业红利、浙商回归红利、网络市场红利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

对企业家要关心爱护,真正把企业家的信心调动起来

调查显示,二季度,我省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分别比一季度回落3.3、1.6和4.7个百分点。

厉志海副主任在审议中指出,我们不唯GDP,但保证一定GDP总量还是重要的。增加GDP总量还是要靠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议政府要研究出台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帮扶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

楼小东委员认为要重视关注企业家信心的下降问题。他建议首先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双服务为载体,通过走亲连心,为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第二要减负担。贯彻落实好取消和减少行政事业收费政策、政策性减税等。第三要优环境,抓好审批制度改革,将其作为各项改革的龙头,来改善投资环境。“对企业家要关心爱护,真正把企业家的信心调动起来。”

刘国红委员也提到关注企业家的信心指数问题。“企业家对投资、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问题。省市两级都有帮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操作层面落实起来有困难,要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还是需要采取并落实有力的措施,帮助指导企业向好发展”。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项目落地难

6月份,省人大财经委在调研中发现,今年上半年我省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着一定反差,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制约,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今年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非常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项目落地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审议中,委员们对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十分关注,提出了诸多建议。张宝贵委员认为,要有切实的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破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难题,真正解决好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俞仲达委员提出要在减税让利、培植税源等方面给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刘国红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关注企业赢利。“企业综合成本在上升,浙江低成本的优势在逐步减弱,企业利润不高,下降较多,要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效率;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要引导企业有效利用资金,坚持做强做大实体经济。”

陈继松委员认为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已基本打通,但融资成本太高,要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给小微企业减负、免税、让利,解决小微企业生存容易、发展难的困境。

如何破解融资难和投资难的矛盾?蒋泰维委员提出要建立科技投融资体系,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经济增长趋缓的时候,节能减排不能松懈,防止反弹

转型必须汰劣。赵玲委员认为在经济增长趋缓的时候,节能减排和控制污染不能松懈,一定要保证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有一句成语叫“水落石出”,现在速度放慢了,这样有些问题和矛盾就能够暴露出来。要抓住这个时机,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

冯明副主任提出,要继续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防止反弹,确保全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任务完成。

王敏奇委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的双控制度,严禁新的高耗能项目立项上马,给节能减排造成新的压力。要防止一些地方面临投资趋缓的状况,放宽投资门槛,饥不择食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新的高能耗产生的倾向。

要健全促进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有效机制

多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居全国先进水平。但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有所趋缓,出现了低于全国、低于江苏和山东等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