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班级德育工作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3 16:01: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班级德育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班级德育工作

篇(1)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2)

本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6人,女生17人。。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依据“传承、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的抓好严格管理和规范管理。同时注重以社会、学生的德育需求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具体、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本班各项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班级精神

文明、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文明:所有的同学都讲文明礼貌。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Ji励他人。

四、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行为习惯养成。以“规范仪表、规范住宿”为突破口,全面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守时、仪表、卫生、安全、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

2、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成功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指导学生干部大胆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3、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理想和责任教育。崇高的理想是学生行为的动力,是学生产生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自信心、进取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班将着力培养学生“爱学、进取、自信、友爱、尽责、拼搏”等良好品质。

五、主要措施

1、德育工作计划性和日常性。德育工作是一个长久性的、日常性的工作,要常抓常新。本学期我班将进一步贯彻高中部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进行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2、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和局部性。要求任课教师人人做德育工作,各科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思想政治课、语文课更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平时对学生严格、大胆管理,既教书,又育人,力求逐步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

3、德育工作的具体性和切实性。班级德育工作要落实好,首先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培养和大胆使用班团优秀干部,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作好各项工作。及时给学生干部指导、鼓励和支持,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团员民主评议活动,促使全体团员青年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德育工作的外延性和连续性。注重德育工作的校外延伸。一是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沟通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渠道,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保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二是注重舆论宣传的作用,对学生中好典型、好行为大力表彰宣扬,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篇(3)

一、整体思想情况

高二(5)班学生通过参与一学期的德育活动,他们的公共文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二(5)班学生在进出校园时能靠右有序行走,看见学校老师能向老师问好,在教室里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能按时按质打扫卫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按时出好每期宣传专刊,学习上形成了一种整体向上的精神态势。

二、参与活动情况

1、高二(5)班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16期简报。

2、9月份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红歌"和"祖国颂"演唱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都能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激情参与活动。

3、9月和10月,全班同学参与了学校举行的两次爱国卫生劳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刘成娟、冉俊峰等同学表现出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4、本学期成功举行了三次主题班会活动,即《交通安全》《感悟高二珍爱生命》《法制交流会》。

5、史明飞同学在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原高一(3)班,现在高二(8)班,证书本学期才得)。

6、班干部参加了学校的两次培训活动。

7、刘晓玉等6名同学参与了学校举行的辩论赛活动。

8、王睿等4名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法制讲座。

总之,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工作做细做实,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五、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生活委员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

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六、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

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刘方红刁艳秋 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把学生当作“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1、内容小巧、切入合理。

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逐步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人性上的觉醒,为形成长期稳定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必备前提。

2、主体参与、实效突出。

道德是发自个人的良心、是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道德的伦理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如果不直接参与体味,那么便缺乏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社会日益开放、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导致德育的实效性缺乏。

每节德育课,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讨论的主题。由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主题进行辨析,并揭示其内涵与预示行为的必然性。

3、形式灵活、生动活泼。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与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它的直接对象是人,其灵活性更不言而喻。除注意不同心理特点、不同道德层次、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灵活。

我班的德育课,有辨析会、讲演比赛、道德评议、又有实话实说、答学生问等形式。有次考试前夕,我班利用德育课举行了一个“抄袭的滋味”实话实说,把抄袭者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4、层次深入,深入细致。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中即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提高。如在放假回来的第一个星期,进行了第一次道德讲座,题目是: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我提到:“正是限制了个别学生的绝对自由才保证了大家的自由,设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共纪律,那么你想学习时,别人大吵大嚷无休止的戏笑玩耍……请问你的自由何在?因此,国家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威严的。那么《中学生守则》何偿不是为了保证学生自由而制定的呢……”让学生由平时的最基本的行为观念,上升到做人的准则,从内心完成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习惯,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稳定的道德行为。

篇(4)

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在新时期,如何针对班级学生进行整体的和个别的德育是开创班级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当前,随着多元文化的大量涌现,青春期学生的生活被偶像、潮流、网络、非主流大量占据,呈现出少数消极、不进取的态势。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想让学生树立现代道德教育观、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关注学生道德发展,必须加强新时期的班级德育工作。

一、影响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因素分析

1.社会转型的阵痛

纵观每一种社会的发展过程,都不难发现在其转型期或多或少会出现阵痛。中国正逐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式社会逐渐过渡。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历者,承载着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各种来自于不同文化形态、不同社会认知的糟粕也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形成巨大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及形成坚定的信念造成一定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法律层面来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监护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影响其一生。当学生回到家中,所接受的就是来自于父母各方面的教育,小到言行举止礼貌,大到做人做事的原则,都需要父母给孩子加以灌输。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失去教育孩子的耐心与信心,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上往往借助于他力,使得孩子无法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中获取应该得到的家庭教育。

3.学校教育的唯分是举

虽然高考的压力已经随着扩招得以缓解,但是高考指挥棒还是被一些学校奉为纶音。升学压力迫使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倾斜,素质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逐渐变得苍白无力。教师忙着全身心投入地抓教学质量,抓班级平均分;学校之间忙着全方位地横向纵向做学科分数比较,抓高分率、合格率,唯独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新时期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班级德育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抓手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但目标明确,即在建立一支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的班干部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班级各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德育工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在养成教育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教育成果和效力。做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主动思考如何利用好班级德育工作这一重要抓手,开展好班级各项工作。

2.班级德育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

班主任承担着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的重担,需要通过班级德育工作让学生牢固树立坚强的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班级德育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不竭动力,能够影响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能够影响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影响到班主任工作布置与落实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班级德育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

三、新时期班级德育工作的积极举措

1.班级德育工作应该目标明确

树立班级德育工作目标是为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加深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班级德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掌握其思想的变化及其过程,找到其变化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进行必要的德育。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明白树立理想与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的理想是平等的,任何一个脚踏实地的奋斗目标都是值得尊重的,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讲述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含义。

2.班级德育工作应该形式多样

班级德育工作应该讲求形式多样,戒除空洞的说教、一味的口号,班主任要学会用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来展现班级德育工作的风采。班主任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让学生接受生动形象、直观令人信服的德育内容。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堂、课间等德育阵地,因地制宜展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小报等教育形式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从思想上规范学生的道德标准,从过程中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3.班级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实效

班级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实效,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方法对路、方式对口、方向明确、方案清晰。德育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传统的榜样示范法,可以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班主任要利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优秀事迹的影响,逐步教育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班主任对于榜样的宣传得力还能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上有归依感,能够为其培养优良品德创造情感氛围和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新时期班级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塑造,关系到学生美好精神家园的创建,关系到学生思想灵魂的构筑,可谓任重道远。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班级德育工作内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

参考文献:

[1]乔建中.班级德育理论与操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二、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

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月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三、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初中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四、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学初,我就邀请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老生来到班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他们是怎样较快适应中专学习生活的,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老生的现身说法,对新生是大有帮助的,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篇(6)

    一、重视班级环境的熏陶作用

    前办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所主张的“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就生动地体现了环境育人的道理。环境育人是一条成功的教育经验。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式的陶冶和感染。为此我特意在班内张贴了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敬、竞、静、净”四字,即尊敬、竞争、安静和干净;同时在班上提出“让自己的作品、奖状等挂满教室后墙”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的环境。每当同学们看到班级的奖状,自己的优秀作品一字排开的贴在后墙上,这种荣誉感、上进心也便油然而生,这无言的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能使学生控制情绪,陶冶情操。

    二、工作中善于倾听和关注每一位学生

    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灵对话的基础。当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中,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学生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且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都是寄宿在学校,这样一来,学生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更多地倾听和关注他们。然而,心理学家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存在隔阂,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关注学生。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多地从主观角度看问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教育,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讲话上,而不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反映,尽管我们的老师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可我们的学生根本没弄清自己的心理反映,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样怎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呢?所以说,倾听和关注才是教育的艺术和最好的手段。心理学家说,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认真关注学生的举动,就等于完成了心理咨询的一半,诉说、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应明确这一点,不怕学生说,就怕学生不说,教育是一种双向交流,德育更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我班上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我经常私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倾听并关注班上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使班级的德育工事半功倍。

    教师在倾听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倾听。面对学生的陈述,教师始终保持注意,不能分心。②鼓励的倾听。当学生说得有道理时,教师应通过语言、体态、目光等传递给肯定、鼓励的信息。③接受地听,当学生的观点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倾诉,应当有宽容的态度,慢慢地帮助分析,进行引导。

    三、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其中就包含了尊重与信任,尊重和信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尊重道德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双方都会产生尽量上的满足,便于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老师一味地居高临下,就会使学生生产距离感,甚至反感。更谈不上什么德育了,所以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多说一些“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之类的语言,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与主动参与的意识。尊重和信任不仅体现在教育措施上,也体现在一些无声的体态语言上,如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得到信任和尊重的感觉。作为一个班主任,时刻想着学生良好的发展,这就必须信任和尊重学生,例如,在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给予鼓励的眼神,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时,用鼓励的动作来相信学生一定能取得胜利,实现他们的愿望等通过生活学习中的细小事情,唤起学生的自尊心,也推动学生自我上进的行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最终取得成功。

篇(7)

人员组成:

本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6人,女生17人。。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依据“传承、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的抓好严格管理和规范管理。同时注重以社会、学生的德育需求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具体、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本班各项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班级精神

文明、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文明:所有的同学都讲文明礼貌。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

四、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篇(8)

一、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班级管理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我们班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排街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和全面优化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二、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以点带面"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一直以来,我精心培养班干部,经常在班里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与此同时,又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每个月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落实思想教育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安全伴我行>、<预防“甲流”,健康每一天>、<雏鹰争章,我能行>等,通过班队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健康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篇(9)

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因其不能保证正常的上课秩序,实行劳动改造,同时对月全勤,学期全勤同学予以奖励。

2、保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由班长到值周班干到普通学生,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保证自习课的正常进行。

3、保证提供一个清洁整齐的生活环境。

由值周班干,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对不负责的值日生,出现严重扣分的值日生,罚重新值日。

二、学习生活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

1、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人有智力低潮时,情绪也同样,所以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对出现消极悲观的思想学生及时做工作,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心理调整工作。

2、引进竞争机制。

针对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都通过列榜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三、日常生活中,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1、做到生活有节奏,有规律。

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闲暇时间,并且形成初三生活规律,跟上节奏,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在一张一弛中调整状态,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学习生活。

篇(10)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引起重视,做好在德育教育中的工作。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而言,更应该认真组织,全面贯彻。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呢?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小学班主任来说,与学生接触的最为频繁,实施的教育活动也最多。同时,再加上小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崇拜心理,所以教师必须起到模范的作用。表现为: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必须增强德育教育的意识,将德育工作贯穿到班级管理当中,为小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拥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进而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所以,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而言相向,甚至动用暴力,从而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具体来讲,当学生做错事情后,班主任在批评时要注意言语的技巧性。首先,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然后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进而自觉改正。同时,在纠正错误时,教师的态度要耐心、和蔼,以此来让学生乐于接受。除此之外,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在私下进行,避免在大众场合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给学生造成自卑心理。

3、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除了要依靠班主任的工作外,还要发挥家庭在这方面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外,还要积极与学生家属联系,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解决办法,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学生――班级――家庭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班主任要与家庭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以此来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班主任还要向家长积极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家访,给家长汇报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日常状态,进而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4、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宣教的层次上,还要将其认真落实到实践当中,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感受,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班主任要不断转变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来进行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诚信教育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继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进而自觉接受德育教育。再如,教师还组织学生到郊区植树,捡拾垃圾,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艰苦朴素、保护环境的道德素养。

5、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除了班主任外,还要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相互配合,积极完成德育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外,应该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不足的地方。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其短处,从而使德育教育与课堂教育能够紧密结合。只有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发展,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6、发挥优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协助作用很重要。班干部能够协助教师做好辅的工作,比如分发作业、组织活动、管理课堂纪律等。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首先,采用公开、公平、竞争的办法,选择出优秀的班干部。然后,根据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提高班干部的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优化班级管理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比如,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发挥优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等。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

篇(11)

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作为初中班主任,则是班级———初中学校基本组成单位的德育工作的领军人物。如果班主任注意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会增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责任感教育能有效解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责任感是一种情感体验。责任具有时代性、客观性、层次性、规定性、强制性、自律性、实践性等特征。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初中班级德育工作始终,有助于解决因初中生的叛逆心理等因素给班级德育工作带来的困扰,从而增强初中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班级工作中的极端思想需要责任感教育予以化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片面强调所谓的“教师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地位“至高无上”,学生在教师“权威”面前必须绝对服从;二是片面强调所谓的“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奉为“太上皇”,放弃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放任自由。这两种做法,要么会导致师生的严重隔阂,要么会导致教师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有效管理难于推行,使班德育工作出现“真空”。如果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科学确定师生的角色地位,以师生的角色地位作为师生互动效果的评价标准,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回归本位,就可以克服这两种极端思想。2.教师只重言传、不重身教的流弊需要责任感教育予以解决。学生具有“向师性”心理,教师的言行、思想、品德是学生的标杆和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因把初中生当成“已经成熟了的小大人”,认为初中生已形成了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已大大提高了,从而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言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忽略了自己对学生言传但不重身教的作用,大大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大大削弱了德育实效。3.教师缺乏爱心,需要以责任感加以矫正。在班级德育实践中,教师把学生当成是“加工品”,以机械的、僵化的行为对待学生,如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些行为对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久之必将造成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单纯灌输道德知识,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规范学生,忽视了学生个性多样化的事实。这种毫无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一是使后进生少了进步的机会,二是使先进生少了拔尖的机会,三是给了中等生更多的“平庸”的机会。

二、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始终,增强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

每个人都需承担责任,向自己负责,向家庭负责,向集体负责,向他人负责,向社会负责,向自然环境负责。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始终,会使班级德育工作更具成效。1.明确师生角色地位,界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构建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德育工作实是师生间一种双向的心理交流活动,界定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从而达成心理的默契、交流。为此,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教师的第一责任和义务及工作成败的评判标准:一是对于学生要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热爱学生,真心对待学生,用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有用之才作为己任。二是建立“亦师亦友、亦友亦生”的关系,获得学生信任,使学生因“爱其人而信其道”。2.师者“爱”字当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负责任的教育不光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能力。德育的本意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在班级德育实践中,班主任要注意站在“学生道德成长引路人”的高度,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注重以活动育人,通过有趣的课外活动或者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营造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品质。(2)注重用“榜样”育人,增强榜样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模范”,要注意通过自身良好的榜样形象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培养优秀学生,让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榜样带动学生进步;收集社会上优秀名人品德事迹,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指路明灯。(3)建立科学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把责任感教育贯穿其中,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知行合一,使学生真正成长为有道德的人。3.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角色作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人向善”是教师的天职之一,为此,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后进生,引导中等生,发现他们潜在的优点,鼓励他们向优等生的行列跃进。

参考文献:

[1]刘世保.责任教育研究与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孙长龙.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