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国企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于如今的国企发展。因此,必须根据目前国企档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对企业的档案管理进行创新。下文就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对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式和途径进行分析,望能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国企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众多,但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共有7点:第一点,负责接收档案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保存等一系列工作。第二点,对企业的精神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以便及时地开展管理工作。第三点,对企业各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工作到位。第四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拟定考核评审制度。第五点,负责对企业每次的例会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重要资料进行归档。第六点,负责编制各类档案资料的检索工作,编写档案的相关参考文件,以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第七点,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化、网络化的高科技管理模式。
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缺少完善的体制。从过去的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以发现其缺少完善的体制,由于档案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对档案资料只是一味地保管,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如工作人员在档案的归类整理以及保存环节上浪费的时间太多,却没有及时地将档案资料提供出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人员意识较为落后。随着国家不断地改革和企业不断地发展,市场的发展趋势已经与过去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依靠陈旧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脱离了新时代的发展轨迹,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企业领导忽略了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领导只是一味地追寻企业的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往往忽视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也没有管理工作的相关体制和措施,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为了确保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力度能有所保证,企业的领导必须主抓档案相关工作,力求取得应有的成绩。
(四)档案编研工作力度不够。档案的编研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但是从目前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其档案编研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充分发挥作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真正目的,而实现目的的手段就是管理工作措施。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到位,为了确保企业能全面发展,必须使管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相互配合。
三、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方式
(一)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和体制。一是建立自我运营体制,即要大力宣传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可以举办档案管理相关的活动将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深入人心,为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最有效的基础保障。二是建立档案工作的合作化管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各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有重大影响的,所以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都必须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体制的编制工作。
(二)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需要对企业档案管理的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对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这两项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运营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便有效地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建档、保存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效率,从而发挥出档案管理在企业改革中的功能和促进作用。
(三)加强档案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一些档案资料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加强档案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将收集与归档的信息资料进行一次开发,并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揭示与提出的二次开发,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浓缩进行三次加工开发,通过这三次开发,可以巧妙地将传统的、陈旧的档案资料充分地利用出来,将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开发利用,将这些档案信息资料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企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当今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加强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方式分别进行了论述。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从而确保国企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确保国企能够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的记录着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活动的每一个历史进程,是维护国有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全新的状态―新常态,很多企业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的实力得到壮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新常态、新形势要求我国各大中小型国有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制度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的构建,使国有企业真正适应改革建立全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身为企业的管理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紧跟时展步伐,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机遇,提升档案管理意识,树立全新的理念,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机制,以便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年代,国有企业的档案记录着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更是国有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国有企业中的档案资料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并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及时调整未来战略发展方案。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环境和要求,但是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才能得以解决。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比较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较为繁杂的工作,覆盖的信息面较为广泛,平时的工作量也比较大,特别是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等方面需要涉及到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大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是,在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眼中,档案管理工作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也主要是集中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的考核上。这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领导者、管理层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种主观上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在档案管理中的技术投入、资金投入根本就不到位,很多档案建设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再比如:有的国有企业的领导由于缺乏归档意识,办理过的文件材料随意丢弃,导致很多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归档,当需要这些资料时也就不能及时找到完整的档案资料。
(二)档案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混乱现象明显。比如,在对档案的整理与留存中,很多国有企业只重视财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财务档案涉及到很多经营活动,涉及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对于其他诸如党政文书、企业的科研技术类档案等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这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状况、全貌等进行整体分析和了解,也不利于企业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析实现具有持续性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比如,有的国有企业,缺乏对现存档案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对各自的档案分别进行管理,一些档案在各自的管理中出现遗失的问题;有的职能部门虽将档案上交本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但档案管理部门却无人问津。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全面性、完整性、系统性,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因为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人员的配备上经常找一些未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来担任,而这些不具备专业素质、法律意识不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凭借自己的认识对档案进行管理,特别是在管理中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从而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长远规划
虽然目前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已经逐渐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始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了企业的管理议程,并要求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多国有企业在领导的重视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一些后续工作不到位,很多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缺乏长远性、连续性,这就导致有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长远规划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中,特别是在与商务平台系统构建的协同发展方面更是存在着差距。
三、积极创新,提升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首先,企业的领导者要转变观念,应当跳出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摒弃传统思维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更要注重对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配备,这是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其次,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意识是其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意识。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不被人重视,因此,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经过多方的努力逐渐形成。比如:企业可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律法规以及业务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再比如: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真正的档案应用的良性文化管理意识,通过文化的凝聚力来对档案工作进行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持续的知识创造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应根据国有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建立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简明、实用、可操作,能够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必须放开档案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形成一种相对全新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比如:内部可以建立“三位一体”的档案管理制度。所谓“三位一体”主要是指在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将现有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收集信息的标准进行建设、整合、协调,统一配合。“三位一体”制度的实施能够帮助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更加合理化,有效集中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以软管理提高硬实力。
(三)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实现,对档案管理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逐渐形成档案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自身实际构建档案管理系统,并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这些系统的对接是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档案管理系统为其他系统提供安全、高效、准确的信息。在硬件环境的建设中,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的商务平台系统一并进行规划,实现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等与档案管理的无缝链接。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的整体协同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未来发展和努力的大方向。
总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工作在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在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坚信,只要积极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不断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就一定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引言
进入21世纪,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整个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人本管理的时代。在社会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知识时代首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有直接的联系。
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体现特征,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基础。
当前,有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国企中所起的作用正渐渐的淡化,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与档案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减弱。原因一:因为多数国企对于员工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人事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原因二: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人”,注重工资福利的心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作用已经不这么明显。本人认为这种看法有点片面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被国企重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记录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基本资料、社会关系以及业务能力等内容,与员工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证等有直接的关系,此外人事档案是国有企业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内部选聘员工的主要依据。总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受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的影响,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如国企人员基数大,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化的同时,找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2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规律,国企积极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国企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进步最大,但是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国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很少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不太重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数管理人员包括高层管理人数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因此,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这种档案管理意识直接制约了我国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日渐凸显,很多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正处于人工和经验管理阶段,此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直接阻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研究生学历的,有本科学历的,也有专科以下学历的,很多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匮乏,并且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这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定期参加培训,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也影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人事档案内容陈旧、简单
当前,很多国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里面只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扥基本资料,这样的档案材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并且档案历史材料很多,现有材料出现缺失现象,这种人事档案无法为用人单位晋升和轮岗提供依据。反映员工工资、职务评聘、工作业绩的材料却没有收集完整,这直接造成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当然,现阶段国企的用人更加的灵活,劳务派遣、短期招聘的现象经常出现,国企常常会忽视这部分员工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
2.5 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迅速兴起直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化革命时代。信息化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高低不仅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还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信息化水平高,会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手工的传统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相比,效率低下,并且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极容易损坏。在国企档案转递过程中,纸质版的材料在传递过程中过程复杂,丢失现象时常发生,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国企人事档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无纸化管理,效率很高。
3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和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的现象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改变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下手,让管理者了解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其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3.2 国企应实现动态的人事档案管理
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应该实现动态性,档案材料应该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此外员工在查阅自己人事档案的时候应该注意查阅流程,不仅仅要为员工查阅档案提供方便,还应该注意保密工作。此外,还应该将一些员工获奖状况加入档案里面,以便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在内部选聘员工时候有依可循。
3.3 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若实现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鉴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理论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档案学的相关理论,还应该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种业务技能,包括档案管理的方法、管理技巧、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操作等等。
3.4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应实现信息化
手工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的先进的理念。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企应该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加大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国企可以购买开发档案管理的软件,即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应该实现联网,这样企业之间就能够通过网络收集、追踪管理档案信息,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提升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4 总结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付出劳动和耐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作出一定调整和变化,这要求国企人事档案人员不断的学习与实现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综述,人事档案涉及每一个人的一生,不仅仅对个人非常重要,还对整个社会非常重要,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走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的道路,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波.浅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2] 高玉霞.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0(05)
[3]黄丹妮.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4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企业把精力和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上,而对档案基础工作的投入不够,甚至片面地认为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上。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利用率低,且仍有很多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停留在经营管理和手工阶段,制约着人事档案功能的发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内容陈旧、简单。目前,有不少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仅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档案记载的个人历史材料较多,现实材料不全。这种人事档案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会影响到国企员工的正常晋升与轮换。人事组织部门主要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反映员工工作业绩的材料却没有收集进来,使人事档案在使用中缺少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这方面的相关信息。这种状况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且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完善,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更加灵活,短期招聘、劳务用工的情况纷纷出现,国有企业往往忽视这些人员的档案材料管理。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社会中,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明显落后,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一是手工操作使档案不易于检索利用,易被人为破坏,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缺乏有效依据。二是有的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例如,有的人早已跳槽,但其人事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成普通邮件寄送,不通过机要交通转递,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个人工作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一)对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理念,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人事档案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促进档案信息的开发,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工作效率。将国有企业的职工的档案信息输入电脑分类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的电子网络以及优秀人才库,利用计算机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对于正式职工、短期聘用人员、劳务人员等分别进行编号并且管理,从而方便查找。
(二)对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在人事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人事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去伪存真”的原则;人事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人事档案的借阅应注意人事档案的安全;人事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全面,尤其应注意对人事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建立企业的优秀人才库,对于各类具有专业技能证书及资质的职工,分类录入到优秀人才库中,这样使国有企业在选拔和任用员工的时候,更高效便捷,从而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三)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工作
做好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是提供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电子文件的出现,特别是企业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载体的变化,更是一次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信息效用的极好机遇。电子文件的运用,将冲破档案工作与文件处理工作的界限,使文档一体化管理进程加快。文件从形成到归档均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档案管理工作在国营施工企业中容易被放置在不受重视的地位,难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不仅不能为企业提供服务,有时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在给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创新理念,推动档案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落后。虽然各个国营施工企业档案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但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一是档案收集制度不健全,使得档案缺乏完整的记录,丧失了部分利用价值;二是保管制度不健全、基本设施不完善档案等因素造成档案的损毁和遗失档案现象屡屡发生;三是档案利用制度不健全,造成有的档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有的档案却莫名流失。此外,不少国营施工企业部门只重视工程建设、项目研究、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而对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管理重视不够,造成档案的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设施陈旧等现象。
(二)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引入,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纸质发展为纸质、电子等多种载体共存的局面。然而不少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没有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检索依然主要依靠手工,严重影响了国营施工企业档案查找利用的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档案利用价值。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是缺乏专门的国营施工企业案管理人才,不少国营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二是对国营施工企业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把此项工作当作一件附庸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计算机水平不高和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此外,由于国营施工企业人员归档意识差,经常忽略国营施工企业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缺乏档案意识,导致材料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为更加有效的发挥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成果性、资料性的作用,使国营施工企业工作少走弯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国营施工企业档案领域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在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
(一)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关键。一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结合地质部门实际,从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保密、利用、鉴定等方面入手,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完善的国营施工企业奖励办法,鼓励广大国营施工企业人员积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报到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部门,提高国营施工企业档案人员的归案意识。三是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制定电子档案的管理、分类标准。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要逐步向自动化转变,实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一体化管理,因此,就必须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同时借助先进的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在社会各层次管理系统得以广泛应用。在现代化过程中,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由原来以纸质档案为主发展为纸质与磁盘、光盘、缩微等新型载体共存的局面,特别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的广泛利用,极大增加了国营施工企业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加快了开发利用速度快,具有直观性、选择性、易操作性。国营施工企业档案载体的多元化、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以及档案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对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也可以将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更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各种规律,不断改善档案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多种查询手段,为国营施工企业工作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国营施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国营施工企业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素质,广博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因此,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注重加强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化培训,帮助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新形势下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规范程序。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
在世界以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档案工作者必须结合国营施工企业档案的特点,更新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档案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推动国营施工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伟.有关国营施工企业档案工作的若干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9.
一、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普遍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很多企事业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企业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待遇以及激励,但是对行政人事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普遍都不健全。技术人员一般都是按照员工的技术贡献给予经济、精神层面的奖励,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始终都是固定的工资。这种激励机制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硬件不完善
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不顺畅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工具一般都赶不上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使用的电脑的系统普遍都存在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山东某企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计算机的存储内容都消失了。而档案信息由于没有备份,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新统计。若是计算机能够定期检查问题。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正确
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正确是导致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能够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很明显的服务意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意义没有深刻的了解,这样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好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普遍缺乏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就不能及时掌握档案信息的更新换代。不利于对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同时由于缺乏档案工作的培训,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我国企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健全企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
健全企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经济层面、物质层面来对出色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激励。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其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励其他的管理人员做好工作。
(二)完善硬件环境
完善硬件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完善硬件环境可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达到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档案信息的丢失。要通过完善我国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来保证我国档案信息的不丢失。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中的硬件进行检查。以保证我国的档案信息不出现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才能够负责地对待工作。作为企事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这种想法的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从思想层面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中做好工作。
(四)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及人事档案目录的编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着重探讨两者的管理方法及重要作用。
一、人事档案的特点
人事档案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面性,人事档案收存员工的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因此,它能记录员工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展现员工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员工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员工个人全貌。
二是现实性,由于员工仍在工作,其人事档案则成为人事(劳动)部门正确使用人才、合理解决工资等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直接为现实工作服务是人事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标志。
三是真实性,这是人事档案现实性的基础和前提。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整体内容完整齐全,个体材料客观真实,才能为用人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动态性,人事档案立卷后,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当事人人生道路的延伸将不断形成一些反映新信息的文件材料。因此,人事档案必须注意做好新材料的收集补充,力求缩短档案与员工实际情况的“时间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打孔装订,以便随时补充新材料。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人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管理方法
人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能够有效防止企业内部文件外流、丢失,并且便于对各种文件、信息的检索,使得企业内所有文件资源都能够井然有序。人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中主要采用如下档案管理方法:
1、当员工需要借阅、调用文件资料时,应提前填写《人事档案借阅登记表》并上交到档案管理部门,并约定归还日期。其中,书籍与不涉及保密的文件资料可以直接外借,涉及到保密的文件或公司内部文件必须经过许可人的同意方可借阅。所有借阅者不能够将借出的保密性文件资料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复印、拷贝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留有附件,也不能够将其进行私自传播与传阅。同时,借阅者要保持文件的洁净与完整,如果出现损坏需照价赔偿。
2、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查阅人员的需求,及时提供查阅工具,协助借阅人查找,主动征求借阅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工作,了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效果,并及时进行记录,为将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人事档案目录编制的重要性及方法
人事档案目录是由众多著录条目组成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的,揭示、报道与查找档案的工具。是档案检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目录的编写工作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基础内容,不仅能够神话档案工作,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对文件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也能够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提升信息检索的速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具体说来,人事档案目录编制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首先,在档案管理目录编写的过程中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唯一性原则,即档案号应指代单一,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合理性原则,即档号结构必须与人事档案分类体系相适应;稳定性原则,即档案号一经确定,一般不能够随意改变;扩充性原则,即档案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简单性原则,即档案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办事效率。
其次,要对文件进行科学的分类,在人事档案中,一般按照部门的设置分为几个类别,如人事部人员档案、业务部人员档案、办公室人员档案等,如果部门较大,也可以在大类下设置几个分类别,如综合办公室分为人事部、行政部、后勤部等。还可以按照工作方式来进行划分,分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学历学位材料、政审材料、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表彰奖励材料、涉法违纪材料、招录、聘用材料、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处理材料等。
最后,应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制目录,一般情况下,档案号的结构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第二种是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件号、页(张)号可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尤其是事业单位与国企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人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的制定与人事档案目录的编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与方法决定着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我们应加强对人事档案制度的制定、编写、落实与完善,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完善与补充,关注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贡献力量,为我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琴. 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J]. 档案学研究,2011,05:20-23.
[2]任胜云,范利.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 云南档案,2009,07:29-31.
关键词 :档案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分析
1 概述
当社会由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过渡到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信息资源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与社会对信息资源需求的综合性和便捷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等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时下,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富有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原生信息,正在成为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生产要素。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既是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配套性工程。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活动,其实早已有之,但网络环境的形成,赋予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新的内涵与形式,使之跃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也为之创设了一个释放潜能的良好平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成为了当前档案理论界与实践界一个全新的课题,尚有一系列相关问题亟待解决,但当前档案理论界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还少有探讨,一般都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整合。
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全不同于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的模式,虽然已经问世多年,但就其在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惑与障碍,在理论上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虽然国内外理论界已有人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档案信息商品属性分析的论著也有很多,但全方位的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还不多,因此,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的经济学研究是一个比较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注重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认识严重不够,导致管理人员的会计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影响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此同时,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注重会计档案信息质量的确定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不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另外,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得不到有效的推广,使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速度非常缓慢,对企业整体形象提升造成巨大影响。
2.2 信息不全,档案利用率低在企业长期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会计档案管理遗留了很多会计工作人员的各种信息问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整理和收集,造成相关信息缺失,使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可靠的情况,给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影响。档案管理考核标准的不完善,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忽略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与有关网络信息的收集,从而降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致使会计档案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3 专业性不强,信息化水平不够高目前,企业普遍存在不注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的问题,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影响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视高于档案管理,从而导致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专业性差,影响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趋向老龄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专业人才的短缺,导致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速度缓慢,影响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有效性。信息网络技术的不合理运用,导致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强,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
3 促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对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档案管理工作,增强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起好带头作用。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考核标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从而促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要将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以促进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想要长远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促进企业整体形象不断提升。
3.2 加强管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①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中,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使基础设施处于最先进阶段,以便于提高企业档案的安全可靠性。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加快建设企业人事档案数据库的步伐。同时也要建设先进的档案管理和使用系统,在全社会统一使用达到科技要求的档案使用和管理软件,为信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②健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提出合理可靠的意见,并经过开会表决,选取最为有效的意见并投入使用,以推动制度的制定和健全的进度。提出相应的奖励措施,推进制度的合理化建设。其建设重点是研制出一些合理的档案信息化准则,运用符合实际的宣传措施传达消息,使得进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的心里都有一个标准,最后达到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③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企业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于每一位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者都做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技术以及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的学习,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现代化设施的运用能力,最后成为一名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全能型人才。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政治思想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不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弄虚作假,最后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还能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3.3 加强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各种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都有待提升,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促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招聘懂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培养专业的信息网络技术人才,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要。为了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必须加强新人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一支高效率、规范化的档案管理队伍,促进企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3.4 提升素质,实现管理信息现代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想要逐步实现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企业必须注重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注重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不断学习新的档案管理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与此同时,注重信息设备的不断更新,以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会计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
4 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想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会计档案管理意识,提高会计档案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总的来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前进方向,才能完完整整的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加快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最终使得企业档案的管理更加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刘彦清.企业档案服务的新视角———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J].北京档案,2011(10).
[2]邓羽.从档案信息服务的合理收费看社会的档案意识[J].档案,2010(04).
长期以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具体人事安排上,配备的人员不足,或配备人员的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这样安排常常导致大量的档案材料长期积压,不能够及时、合理、有效地收集整理。
人事档案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做到规范管理、维护人事档案完整、确保人事档案安全、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就必须增强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人事档案管理者既要掌握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对人事档案操作程序的训练。一方面,针对企业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在培训人员,批次上作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适当加大人事档案室的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管设施,在人事档案库房的设置上要符合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既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注重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之必需。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内容需要创新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存在着内容简单、材料不全等问题。一般的人事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历、职称、政治面貌、工资级别和工作经历等,而反映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工作特点、工作业绩等信息的材料收集的很少。
人事档案的内容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发展
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以控制人、制约人为出发点的控制性管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典型的封闭式、内向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机制严重损害了人事档案的社会声誉,并对人事档案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今,人档脱节、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克隆档案、等现象大量存在。如此种种表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新形势下,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信息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收集齐全、准确,要系统反映人事档案相对人特征和与人事档案相对人利益切实相关的档案材料,减少人事档案中主观评价性材料的份量。同时,强化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需要创新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长期以来,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坐等各职能部门把档案材料送到档案室来,没有主动走出去收集教职工的档案材料,也没有在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及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需要建档的材料。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忙于案卷整理,做一些简单重复性劳动,案卷外观看起来整齐规范,但对其内在完整性,一致性的把握及动态性重视不够。在档案管理查阅传递过程中,有的包庇他人改动案卷,使档案失真,失去了工作的原则性,危害了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许多人的档案材料信息前后不一,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填越高又没有相关的材料证明,这都反映了一些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不佳。
私有制决定了国外的大部分企业档案属于私有财产,企业有权自行处理自己的档案,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标准。各个企业一般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立档案部门,配备管理人员,其档案管理模式也呈现多样化。
日本是档案管理模式多样化的代表,多数企业选择了分散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都放在形成部门,无须移交。部分设置档案室,有的接收、管理各部门档案,有的只管理企业历史档案,也有的负责整个企业的档案管理。现在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许多企业还采用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档案室的信息管理体系纳入整个公司的信息体系。
美国企业一般实行整体分开、部分集中的档案管理模式。大多数企业档案文件分散在各形成、利用部门,只有经营业绩较好的大企业才设立档案馆保存与企业发展有关的文件,而且公司董事会记录、股东大会记录、法律文件、专利文件等重要文件及其他竞争性文件并不保存在档案馆。一般是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分开,文件管理处于分散状态,需要永久保存的文件定期向档案馆移交。企业档案整理简明实用,分类简单清晰。从档案部门建立的情况看,一般作为公司某个部门的下设机构存在。虽然各企业的档案部门可能设立在不同的部门,但是其职责都非常明确和一致,即为企业自身服务,为研究企业发展史、宣传企业形象服务。从档案提供利用的情况看,主要为企业内部利用,同时奉行谨慎的对外服务政策。档案馆一般只有少量正式的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编研等工作,档案的整理编目雇用临时专业人员进行。但这并不影响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因为,在美国,一般要具有档案历史学、图书信息学硕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成为档案工作者。一些企业常常聘请公共机构的档案专家充当企业档案顾问。所以,企业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
此外,各国企业还有其他一些档案管理模式,如由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代管多家企业档案,其形式既有企业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的档案协作管理,也有行业内的档案协作管理。有的企业不愿或无力保管自己的档案,却又想看到其档案被保存,这些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将档案交由公共档案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代管。有的企业干脆将档案捐给公共档案机构。
俄罗斯企业档案管理的状况则有些特殊,由于剧变后,许多原来的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私有化,其企业档案的归属与管理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条例规定,构成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的企业档案不能私有化,必须由国家登记。《国家和市政财产私有化档案文件登记程序条例》规定,被私有化企业的档案不属于私有化机构的财产,属于国家或者市政所有,经国家或者市政档案馆的鉴定后,整理转交到该机构法定继承人临时保管,如果没有继承人,就由相应的国家或者市政档案馆接收。但是相应的接收制度已被废除,导致这些企业的档案尤其是员工档案得不到妥善处置,有的甚至被损毁丢弃。
外国企业档案立法状况与保护政策
据国际档案理事会对世界142个国家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调查,大多数国家没有专门的企业档案法律法规,仅有少数国家在法律中将企业档案作为国家遗产的一部分。各国立法对企业档案的表述各有不同,有些国家明确将企业档案视为国家档案遗产,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65个国家,虽然在法律中没有明确使用“企业档案”的字眼,但也没将企业档案排除在文化遗产之外。加拿大将企业档案归入“全部档案”(total archives)中。
但是多数国家将企业档案作为档案收集的内容。特别是在欧洲,有许多收集和保存企业档案的公共档案机构。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对保存档案的企业提供资助或实行减税政策。在美国,一些联邦政府组织(包括国家文件与档案署下属的国家历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员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有向接收企业文件的公共库房提供资助的项目,但不资助企业。但是申请资助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求被资助机构保存文件的企业为保存和管理文件进行了投资――这恰恰是企业常常不愿做的。许多国家限制企业文件的转让和出口,如欧盟在1993年的文化产品流通的规定中限制50年以上的档案出口。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对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启示
通过了解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的情况,我们得到了如下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模式。
在国外,企业一般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设立档案部门保管企业档案,并选择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档案进行保存。在我国,按照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必须采取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体制,而不少非国有企业也纷纷仿效。我们应该注意到,企业档案管理除了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外,还有着其他多种模式,不能不加考察分析盲目采用某种管理模式。采用何种档案管理模式,不宜搞“一刀切”,应本着效益与适用的原则,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一直是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大多数也属于私有而非国有性质)的档案管理经验。所以,企业既可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也可以采用分散管理模式,还可以采取设立联合档案室、业务外包、托管和聘请档案顾问等多种形式。
二、国企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档案处置应慎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部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发生了变化,转变为私有化企业。原有国企的档案处置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在解决国企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档案流向、鉴定、处置、费用、管理、利用等具体问题时,我们可以吸取俄罗斯的管理经验与教训。国有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在国企资产与产权发生变动时,必须确保原有档案的完整、安全,经整理鉴定后,原有企业档案应移交其法定继承人临时保管,或由相应的档案馆接收保管。
三、改革档案监管方式,发挥协会的作用。
外国企业档案管理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给企业档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各国企业档案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企业档案协会陆续在各国建立起来,这些协会由档案工作者、利用者(常常是历史学家)和企业文件所有者(企业代表)组成,每年不定期召开企业档案工作会议,处理有关企业档案各方面的问题。如制定企业档案分类与著录标准,开展有关企业文件的调查,提供培训课程,联结企业档案工作者网络,对企业档案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此来加强企业间档案工作的联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企业档案的专门立法,一般都充分尊重企业的自,并提供资助或减税政策。同时,各国档案协会在制定业务规范,提供人员培训,交流管理经验等方面,为提高各企业档案管理水平起了很大作用。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优势在于,有专门企业档案的规定,为企业档案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一直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监管。但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管理手段的变化,必须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的方式进行改革:第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监督与指导始终都是为企业服务(我们也要使企业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为了炫耀和享受权力控制的愉悦。第二,监督指导工作应在充分尊重企业的档案所有权和自主管理权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把工作重心放在档案执法等宏观层面上,除了违法行为应该依法处理外,其他具体的档案管理事务应以引导为主,不宜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这样才能使企业档案工作走上正轨。同时,应充分发挥档案协会的作用,依靠协会开展对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是值得尝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rchivists, volume60. fall/winter
2. Lesley Richmond THE MEMORY OF SOCIETY: BUSINESSES,http://www.ica.org
3. 大谷明史,日本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学研究,1998(2)
4. 张永慧 尚真,赴美考察企业档案工作的启示与思考,档案学通讯,2000(2)
我们都知道,国有企业的企业档案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企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的今天,企业档案工作当然也需要转换其管理机制,以期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国有企业重组中,企业资产评估及处置,人员安置与遗留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企业的档案来规整以及解决。国有企业重组,它的档案管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都是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比如根据地域和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档案管理方式就会不同。还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国有企业等相关部门在重组档案管理工作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档案管理必须配合它们。另外,近些年来档案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又被注入了新元素,比如,档案管理在向集约化、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一、国有企业重组中现行的档案管理方式
1、重组国有企业内部统一管理
它可谓是国有重组中最主要的档案管理方式,其又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a国有企业档案的集中、统一式管理,即是重组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对企业所有档案集中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使企业较快理清档案的工作脉络,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b分级式管理。它是指国有企业重组后根据组织结构,分层级进行管理,较为适用分级管理的有两种情况,第一是重组后国有企业成为多法人单位的集团公司,以独立法人为单位实行分级管理;第二是重组后形成单一法人但内组织结构层级较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便于有关部门就近利用档案所以采用分级管理。
2、国资经营公司的集中管理
该管理方式是通过下设的企业档案管理中心对所属重组的国有企业的档案实行集中管理,该管理方式为较为特殊的档案管理方式,它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形态之变化而产生。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资产之投资主体及经营主体,国有资产经营的公司直接领导企业档案管理中心来进行工作。
3、国家档案馆接收管理
根据有关规定,破产重组国有企业的档案主要是由国家档案馆来管理与接收,对重组国有企业,尤其是破产重组的国有企业档案进行接收管理,是一件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
4、市场化寄存管理
一般来说,由档案寄存中心来完成市场化寄存管理。国家综合档案馆设立了为重组国有企业档案提供寄存管理服务项目,它是为各类国有(非国有)破产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提供档案寄存的一种有偿服务,为配备档案保管条件成本过高,或者不具备保管条件的重组的国有企业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
5、国企重组中的行业集约化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是指在国有企业重组中要在集团公司的内部形成一个统一集中管理之平台,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行业集团,按照行业划分成不同的行业区域,分别进行的集约化管理。
二、国企重组中档案管理方式之发展与优化
1、大力加强企业档案之基础建设以适应企业机制转换
我们认为,国企的管理工作势必要科学化,一定要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之基础建设与业务建设,以促进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迈进。
企业要在精简非生产性人员的同时,为了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企业机制转换的需要,亦需重视招聘优秀人才。
2、大力促进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之科学化首先要实现档案的系统综合管理
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的管理,把档案收集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紧密衔接起来。
a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依法做好国企改制后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做到依法治档。
b做好企业改制后档案收集与保管重心的调整工作,企业的体制不同,新增的内容就不相同,档案内容发生较大变化。企业自身形成的材料以及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外来文件是企业改制后的保管重点。
c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改制后企业档案归属及流向的确定非常重要。改制后新企业运行的坚实基础和企业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就是系统、完整、科学的企业档案。
d要做好改制后企业档案库藏的优化工作,通过全面科学的规整保留住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并使其得到更好的保管与利用。企业内的库藏档案之优化需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保持其优化状态,档案管理工作方可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以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准确和系统安全,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
3、开发和完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
就目前来说,企业对档案信息地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信息的要求越发多样而复杂。企业的综合档案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以及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是企业档案部门需要紧密配合的对象,档案部门要综合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扩充并能够为咨询、论证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a国企的档案人员要确定档案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同时企业高层领导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信息资源之开发、运用,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b国企的档案部门要对企业档案进行整理编研工作,开拓“以档养档,有偿服务”的新路子,要注重培养、任用具有经营头脑和创新思维,有超强专业技术能力、良好信息素养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档案管理人才。另外,企业要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库,使企业信息资源的流程建立在全面系统及科学的基础上。
c国有企业的信息管理机构必须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来进行档案管理。比如建立企业的档案信息中心或者培养起信息资源的管理人员等等。让档案信息资源可以被企业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