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生活与化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化学早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特别是现在,化学知识广泛渗透到每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处不在。认识化学,了解化学,懂得应用化学知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环保。本文以不可不知的反式脂肪酸、坏血病的征服者——维生素C为例说明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1 不可不知的反式脂肪酸
脂肪里含有的脂肪酸,是人体用来制造细胞膜与荷尔蒙的重要材料,但不是所有的脂肪都具有营养。脂肪的结构是由一群碳及氢原子形成的长分子链,与羧基结合成为长链脂肪酸,再由3个长链脂肪酸分子和甘油形成的三酸甘油酯。分子链上的元素碳与碳之间,如果以单键结合,就称它为饱和脂肪,例如猪油、牛油、鸡皮等动物脂肪及椰油和棕榈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如果碳与碳元素之间以双键结合,则是不饱和脂肪,像是芝麻油、大豆油、葡萄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再依据组成双键的这两个碳原子上,所键接的两个氢原子在双键同侧或不同侧,而区分成顺式脂肪(cis fat)或反式脂肪(trans fat)。自然界中存在的脂肪大多以顺式的形式存在。饱和脂肪的长分子链结构较平直,容易发生堆叠,且堆叠架构紧密,一旦在人体血管内发生堆积,成为心血管疾病或动脉阻塞的主要原因。不饱和脂肪的长分子链则扭曲缠结,无法整齐堆叠。因此,随着人们生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不饱和脂肪而排斥饱和脂肪的使用,这样就迫使食品从业者转而用不饱和脂肪。但不饱和脂肪不足之处是无法适用于高温油炸的加工方式,因而“氢化植物油”技术顺应而生。
反式脂肪酸的获得,就是在多元不饱和植物油分子里加入氢元素,使原本的顺式脂肪酸上的部分双键,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被氢原子还原,由能量较高的顺式双键转化为反式双键,形成俗称“氢化植物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结构类似饱和脂肪,油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强,容易发生分子链堆叠的现象,因此在常温下是固态。植物性奶油越硬,则含越多的反式脂肪酸。糕饼、太阳饼、凤梨酥、蛋黄酥、月饼等加工食品过程中,为了增加口感所添加的起酥油,就属于氢化植物油。也由于氢化油不易腐败变质,可以重复在高温油炸食品中使用,使食物酥脆、卖相好,许多食品加工从业者为了降低成本,都使用氢化植物油来炸薯条、鸡块、洋芋片、爆米花、油条、盐酥鸡等食品。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慢性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所提供的能量增加2%,冠心病相对危险性为1.28 ( 95%CI=1.01~1.61 )。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与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此外,反式脂肪酸能够少量通过胎盘、进入乳汁,通过对脂肪酸代谢的干扰,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反式脂肪也会影响脂肪酸的代谢,阻碍细胞膜的合成及荷尔蒙制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伤及肝脏。因此,减少含有反式脂肪酸食品的摄取,才能降低对身体心血管的危害。摄入体内的反式脂肪酸虽然会逐渐破坏人体的细胞膜,不过由于身体一直持续着新陈代谢的活动,因此只要有心改善身体体质,假以时日就可以脱胎换骨,把被反式脂肪酸伤害的身体修补回归健康体质。
2 坏血病的征服者——维生素C
人们发现维生素C在调节物质代谢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的生理化学作用:一、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一般认为维生素C同粘连组织成分,特别是胶原的完整性有关。胶原蛋白合成过程中,脯氨酸氢化酶的活性需有Fe2+的存在,但Fe2+易被氧化成Fe3+。若有维生素C存在,则可将Fe3+还原成Fe2+。因此,维生素C是胶原脯氨酸羟化酶维持活性所必需的辅助因子。人体内的结缔组织、骨及毛细血管的重要构成成分也离不开胶原。在创伤愈合时,结缔组织的生成是其前提,所以维生素C对创伤的愈合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会导致牙齿松动,毛细血管破裂及创伤不易愈合等坏血病的典型症状。二、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人体内的维生素C主要以还原型抗坏血酸存在,它和少量脱氢抗坏血酸处于可逆平衡状态,从而构成了氧化-还原系统。维生素C在体内既可以成为供氢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因而维生素C在生命活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表现出对普通非血红素铁配体的作用,能增强人体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防治缺铁性贫血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四、可以抑制亚硝胺的合成。癌症专家发现,维生素C具有有效、快速中和亚硝基胺的作用,当亚硝酸盐进入胃内时,如果有维生素C存在,就不会生成致癌性物质亚硝基胺。五、可以防止组织胺的积累,帮助组织胺的降解和清除,所以患感冒后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感冒症状。六、能刺激免疫系统,加速淋巴细胞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和治疗感染。
大多数动物可利用葡萄糖合成维生素C,但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还有灵长类),偏偏因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故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C,必须从饮食中获得。关于补充维生素C的方法,我认为从膳食中摄入天然维生素C要优于服用人工维生素C片,主要是因为:一,人们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就可以得到保障。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中国人向来有饮茶的习惯,而茶中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果再通过人工维生素C片来补充,很可能造成维生素C补充过量,对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二、对于维生素C片与其他食物的相互作用机理,人们还不是很清楚。如维生素C和虾在一起会产生AS2O3(俗称砒霜),从而引起中毒。
作为知识本身,化学只不过告诉人们,那些物质对人类有益,那些对人类有害,如何操作全在于人类自己。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世界上至今为止发现的元素无非是一百多种,而现在我们身边的物质千千万万种。他们是由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怎样构成的呢?通过化学的学习自然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化学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几乎所有领域都会涉及到化学。从人体健康到环境质量;从食物的摄入,贮存到加工,从衣服到各种工农业材料,从能源到资源。化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当学生走入化学大门,想获得化学智慧的钥匙时,我们教师怎样将抽象的知识渗入学生的脑海中呢?以下,就是我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关于将生活与化学教学联系到一起的几个应用实例。
一、希望我们的天是蓝的――将环境化学融于教学
在学生必修的课程中,《氧族元素环境保护》、《氮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烃》、《烃的衍生物》几章的知识中都有环境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从学生入学,就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环保知识的教学。从大气污染、水污染讲到固体废弃物污染;从介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磷化合物、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铅镉等无机物到苯、甲苯、甲醛、卤代烃等有机物的性质;从他们的危害谈到治理;从他们的合理产生、使用到无毒物的替代。既使学生在两年的高中化学学习中逐步了解“绿色化学”中对污染处理的核心内容:“由减少污染至无污染”的理念。
二、让我们的后代还有能使用的――将能源知识融于化学教学
在学生学习了燃烧和热化学方程式后,我就会将能源问题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对能源的划分,自然界的来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知识的了解。也意识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能源问题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此部分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充分燃烧的条件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研究创新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探索自然,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很多同学上网通过查询资料设计了有关新能源开发的板报:涉及了“可燃冰”,“植物能源”等热门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讲解“可燃冰”习题时,没有学生感到陌生而不敢下笔做答。
三、怎样喝到干净水――将水的处理问题融入化学教学
当学生从学习完高一的《氯气》和高二的《盐类的水解》之后,就对我们怎样喝到干净的自来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因材施教,给大家讲解了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本地的自来水厂。这样,学生不但有兴趣去学习氯气,漂白粉,明矾的性质,还有些同学查找到了二氧化氯是新一代净水好产品的资料,既在做练习题时能得心应手,也增加了野外生存能力(会简单净化水)。
四、我们要健康饮食――将食物能源和微量元素知识融于化学教学
当学生学习完铁的知识后,我把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总结。学生不但知道了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还简单了解了他们的来源,能对现在电视上的广告正确的科学的辨析,不被蒙蔽。
在讲解完《糖类油脂蛋白质》后,学生进一步知道了应正确而合理的摄入这三种能源物质,不偏食,健康成长。特别是在本章,教材上还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清楚了食品的保鲜剂,鲜味剂,防腐剂等等,知道了在食品中应正确和适量添加一些东西,防止我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中国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有许多可以用来作为素质教育素材的内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推进之后,课本教材的设置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教育性。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讲解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开展初中教学的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了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不只是为了学习学习,更多的是从学习中了解生活的现象和事物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世界,进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一、当前我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破除封建迷信传统,宣扬现代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立足于科教兴国战略之上,帮助学生利用起课本教材,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的情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思维等,在此基础上从另一个层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将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通过化学教育实现初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此外,初中化学教育还应该对学生实现国情教育,因为国家的科学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所以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自觉地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保护和改善。同时还可以结合空气,水污染的相关知识,实现对于环境的治理。
(二)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
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同样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之一。如何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内容传授,除了要有必要的化学元素介绍,更应该包含必要的实际应用知识,展现化学学科以及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介绍一些火箭发射包含的化学知识,或者我国高端科学技术发展中引入和涉及的化学常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相联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三)要求学生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的树立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勇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有严谨的学习作风,与同学之间形成密切的团结合作意识。化学学习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少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操作实验和探究,所以学生应该学会和他人合作,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得到显著提升,其各方面素养也会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四)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学科注重时间操作性,所以注重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和实验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制定规范的操作规定,合理科学的操作方法,还应该确保实验的过程当中安全无危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要求掌握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暖壶水垢的问题,让学生利用醋酸性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列举,然后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实践性的训练。
二、实现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面向大众化,就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有所差别,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就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对每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兼顾。有些学生对化学学习本身就有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化学教学,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兴趣较淡,教师必须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手段选择以及教育教学考核方式方面,都应该全面兼顾,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
(二)初中化学教学实现生活化,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密切联系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的实际,让化学真正成为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例如讲述一氧化碳性质的时候,就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一氧化碳中毒结合起来,也可以更好的通过水和气体的化学反应来配比这个化学方程式,使得学生对于这一现象和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一般初中生而言,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是认识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化学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
(三)初中化学教学要面向现代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特点
在教学中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要求。一方面体现在教学理念上,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学手段上。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自身角色的完全转变,同时还应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也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选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其次还实验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好的实现设备的提升与完善,传统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多的设备和仪器也应被淘汰,从方方面面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结束语: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既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变与创新,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形成对知识的有效把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更好的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素质教育在我国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资料来源
本组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检查,有关辅助检查及临床验证而确证。共计1225例,男530例,女699例。年龄0—80岁。
2 结果
1.各型血液病分布情况见表1。
2.各型血液病的发病率见表2。
表1
血液病分布情况
表1(续)
血液病分布情
表2
各型血液病的发病率
3 讨论
在我国解放前,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率高于急性白血病(AL),解放后,AL持续增长,超越慢性白血病(CL)的发病率。但慢粒发病的绝对数仍较解放前大大增加,且有持续增长的势头。进入80年代以来,人均寿命年龄有所增长,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长,CL发病绝对值大于解放前,但与AL之比则明显下降。
现代生活增加了某些人群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既然现代生活使人不愁温饱,完全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那为什么部分人群中的缺铁性贫血反而会增加呢?一是现代生活使很多家庭用上了铝锅、不锈钢锅,不再用铁锅炒菜了。如果一个家庭长期不用铁锅炒菜,他们就只能从食物中获取铁,而少了从铁锅中获取脱落铁的途径,一旦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小孩生长期或妇女怀孕)或丢失过多(如妇女月经等)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二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因工作太忙需要熬夜,养成了喝浓茶的习惯,有的人一天要换好几次茶叶,每次加小半杯茶叶。他们不知道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离子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长此以往,发生了贫血还不知道病因。三是现代生活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高发,使某些已患病或害怕患这些疾病的人吃饭战战兢兢。他们这也不敢吃,那也害怕碰,久而久之,不恰当的饮食种类限制导致了营养性贫血的产生。
装修引起的血液病
以前分到新房子,打扫打扫就搬进去了。现在大多数有了新房的人都要美美地装修一番才搬进新居。他们不知道装修涂料中多含有甲苯或二甲苯,如果装修涂料质量欠佳,会含有相当量的分子苯。这些分子苯经皮肤或呼吸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代谢成为酚类物质。酚须经骨髓进行再解毒,解毒过程一方面可直接造成骨髓细胞损伤,另一方面可造成造血细胞核酸结构变化,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或一些恶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等。当然不是每一个接触苯的人都会发生这些疾病,发生不发生、病情轻与重,与个人对苯的敏感程度有关,就像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者并不是个个都发生风湿热一样。但是接触苯的人群增加了,血液病的发生率也就增加了。预防此类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绿色环保不含苯的涂料,选择质量好的含苯少的涂料,以及在装修完成后让房间充分通风1―2个月再入住。
染发引起的血液病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66-01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化学有害物质的扩散及不适当地滥用化学药物,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会引起血液病。几十年的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物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特别是贫血病,如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即使经济发达的国家,这种病的发病也在10%-24%,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则更高。白血病的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六位,特别是儿童和青年人中白血病的发病率要占恶性肿瘤的首位。按照人口推算,每年我国大约有3万多人死于白血病。事实说明血液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多发病、常见病,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血液病能不能治愈呢?回答是肯定的。血液病不仅能治,并且可以预防。
现代生活的优越在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绝大多数人不会再为温饱发愁,人们住上了新房,甚至开上了新车。那么现代生活究竟使血液病的发生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1 饮食习惯引起的血液病
生活的改善确实从总体上减少了某些营养性贫血的发生,比如缺乏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食物中充分获取这些营养成分。那为什么部分人群中的缺铁性贫血反而会增加呢?一是现代生活使很多家庭用上了铝锅、不锈钢锅,不再用铁锅炒菜了。如果一个家庭长期不用铁锅炒菜,他们就只能从食物中获取铁,而少了从铁锅获取脱落铁的途径,一旦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小孩生长期或妇女怀孕)或丢失过多(如妇女月经等)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了。二是现代生活使某些人感到沉重的压力或工作太忙需要熬夜,使他们养成了喝浓茶的习惯。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离子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三是现代生活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高发,使某些已患病或害怕患这些疾病的人吃饭战战兢兢。他们这也不敢吃,那也害怕碰,久而久之,不恰当的饮食种类限制导致了营养性贫血的产生。
2 装修引起的血液病
现在大多数有了新房的人都要美美地装修一番才搬进新居。他们不知道装修涂料中多含有甲苯或二甲苯,如果装修涂料质量欠佳,会含有相当量的分子苯。这些分子苯经皮肤或呼吸吸收后,在体内代谢成为酚类物质。酚须经骨髓进行再解毒,解毒过程一方面可直接造成骨髓细胞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造成造血细胞核酸结构变化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或一些恶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等。当然不是每一个接触苯的人都会发生这些疾病,发生不发生、病情轻与重,与个人对苯的敏感程度有关。但是接触苯的人群增加了,血液病的发生率也就增加了。预防此类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绿色环保不含苯的涂料,选择质量好的含苯少的涂料,以及在装修完成后让房间充分通风1-2月再入住。
3 染发引起的血液病
追求美的心驱使人们黑发想便彩色,老年人白发想变黑。染发用的染料中绝对含有苯,临床上经常发现,患白血病或MDS的病人可以追问出长期染发的历史。白血病的年发病率是2-3/10万。而10万个染发者中,白血病的发病可能就不是2-3个,而是20--30个了。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不染发,老年人的银发配上大红的衣装不是最美的图画吗?如果实在需要染发应该尽量延长两次染发的间隔,越长越好。并经常化验血常规,一旦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染发。
4 开新车引起的血液病
血液病在汽车驾驶员中相对较高,那是因为他们与汽油长期接触,而汽油中又含苯。现在开车族壮大了,接触汽油/苯的人群也壮大了,发生血液病的机会也就增加了。减小这种可能性的办法是:尽量减少汽油的外泻,如果你开车时经常能闻到强烈的汽油味,那是很危险的。另外长期开车的人不妨经常到医院验验血常规,如果既往血常规正常,开车后出现明显的白细胞下降,又不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那说明你对苯很敏感,应该十分小心。
5 预防血液病从点点滴滴做起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注意公共卫生或缺乏卫生知识,不良习惯又得不到制止,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则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血液病也不例外,且各种公害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各种血液病。吸入大量有害气体和生产废气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废气、废物中含有浓度很高的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空气,也污染粮食、蔬菜、水果、水源等。总之,只有积极处理“三废”,防止人为赖以生存的洁净环境的污染,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6 戒烟戒贪酒是预防血液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中职幼师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3―4年的培训结束后,他们应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或管理者。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因而对职业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已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程中,作为基础文化课的化学,不但教材没有摆脱普教教材编写思路的束缚,而且实际教学中也没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沿用普教模式,缺乏职教特色,教学质量不甚理想。如何改革中职幼师化学教材,提高中职化学教学质量,教出幼教化学的特色,为学生未来职业素质服务,这是幼师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道难题。我认为必须分清普通高中与中职幼师化学教学的区别,根据中职幼师的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对当前的中职幼师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下面就结合目前中职幼师的化学教材和专业要求,阐述我对中职幼师化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一、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幼师化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掌握今后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知识。目前的幼师化学教材以学科为中心,理论部分篇幅较大,且有一定的深度,联系实际的内容较少,有些内容陈旧过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大量以实验为基础的“描述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学生本不同于高中学生,很多教材内容却是高中化学教材的翻版,这对没考上高中、基础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偏大。针对学生化学基础差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删除或减少一些纯化学学科理论的内容及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保证基本化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突出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氧化还原反应、核外电子运动及排布、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电池原理等。这部分内容在化学教材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这些内容虽是化学最基本的理论,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无法应用,脱离实际,且难度偏大,教师删去这部分内容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内容广泛的元素化合物部分。教材中罗列了较多的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等事实材料,内容多且孤立,有些脱离现实。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可做适当修改,使之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如大篇幅讲卤素的性质,不如适当删减,增加卤素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罗列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如讲金属与金属材料更贴近生活实际;讲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及制备,不如多讲些与饮食有关的化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当拓宽知识面,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从世界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必须联系社会和生活。化学教学内容也应紧跟现代步伐,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教师应介绍一些当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等,使化学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强化环境意识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化学教材中已涉及这类知识,但我认为还是少了点,应再结合我国国情适量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并补充化肥、农药、人类居住环境、日用品等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教学内容更具现代生活意义。
2.目前幼师学校的化学教材对传统能源和传统材料讲得比较多,可以再介绍一些新型化学电池及废旧电池的污染、新能源及未来新能源的研究;生活、生产中常用的,科技领域常用的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
三、突出专业特点
目前的幼师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考虑,化学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及工作中的需求,教材缺乏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培训相关的内容。考虑到幼师的专业特点,幼师专业的化学教学有必要增加化学与营养、化学与食品等知识,以突出专业特色。
1.化学与营养部分可以对原教材的糖类、蛋白质、油脂等知识进行合理修改,再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及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使学生知道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及怎样合理搭配食物,科学合理地补充营养元素,增进身体健康,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直接指导作用。
2.化学与食品部分可介绍食品的色、香、味,食品添加剂,绿色食品等知识。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化学与食品加工关系密切,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学生合理、健康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总之,要提高幼师化学教学质量,幼师化学教材改革应受到重视。因为化学教材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只有教材充满了幼教特色,幼教化学教学才能区别于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教师才能教出幼教化学的特色,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科学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从而为未来职业素质服务。中职幼师化学教学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改革,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配套改革。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合格人才中的作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1依据教材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开发与生活有关的实验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化学。在采用手持技术为主的中学化学实验中,定量实验相对很成熟。比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可以控制滴定速度,在电脑上显示数据,克服了肉眼观察的误差。中学课本中,采用手持技术的定性实验相对不成熟。因此,开发定性实验是手持技术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电池是现代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用到的化学科技产品。手机中的锂电池、可充电电池,汽车中的铅蓄电池、手表中的氧化银纽扣电池、电脑中的拆卸式两用电池,可以说在现代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电池。电池,是新型的能源,开发没有污染的高效电池,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由此,笔者在2016年春季的研究性学习中,经过认真思考,联系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已有的手持技术传感器,与学生讨论后确定选题――开发新型原电池,并约定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出其他原电池的研究性学习。选择这个课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大多含有汞、铅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对土壤和人体的危害较大。开发新型电池,是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方向之一。作为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科技探究的方法,科技探究的成果不一定出彩,让学生有科技探究的过程体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
首先,笔者开发的原电池实验,以产生的电流大小判断原电池产生的电流,并且显示出电流的实时数据。传统实验中产生的电流很小,用电流表几乎测不出来,且安装的二极管或者小灯泡的显示效果也不好。而采用了电流传感器,电流数据直接显示在电脑上,并且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效果直观。
其次,受原电池容易产生污染物的影响,学生决定采用“手持技术设备”开发水果电池。为了开发有意义的水果电池,学生查找资料,首先测出常见水果的电解质浓度与pH值的关系,然后根据水果的pH值,测出水果电池产生的电流(电量)大小与水果的品种、水果的温度(手持技术可以给水果加热)、水果实体或果汁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学生1个月的努力探究,得出的结论虽然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给现代电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科学数据。师生在此次研究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之美,科学探究带给了师生心灵的震撼,让师生对自然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
2依据实验产生的主要数据开发研究性学习实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感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密。如今,不仅有测量物质物理性质的传感器,也开发出了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传感器。例如,H2传感器可以用于测定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固定容器中测定氢气的ppm浓度。最后,随着反应的进行,ppm浓度变化是一条能够在纵坐标上读出数据的曲线,从而测得氢气的生成量。通过软件处理器中的斜率或者导数等数据处理,得出所需分析处理图像的具体函数值,进而得出H2在不同时段的反应速率。其实,这类实验探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不大,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寻找开发氢气最佳的方法,为人类日益枯竭的能源和资源寻找最佳代替品。由此,开发氢能源是现代很多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笔者带领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分析数据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科研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此,依据我校的探究仪器和实验条件,笔者开发了水质测量的研究性学习。
我校有SO2、CO2、O2、NH3等气体的传感器,O2传感器分为2种,一种为溶解氧传感器,另一种为氧气气体传感器,还有Na+传感器等常见金属离子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为了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传感器,探究我校的水质,笔者带领学生做了探究我校水质的研究性学习。测量我校不同地方的水中的溶解氧、pH值、电导率,实验数据见表1。
3合理地应用手持技术进行实验改进探究,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
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模拟化学学科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化学信息,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与建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更多地是强调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精神,着力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得出探究结果。探究活动课题需要中学生以知识背景为出发点,使其动手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进步和提升。
化学科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燃料、生活垃圾的处理,自来水的供应等都和学生的生活相关。从这方面中研究选题,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从生活中开始学习化学,把化学带进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其实就在身边。让学生做一个在生活中求知,在探究中学习知识的人。
改进实验方法,让定性实验定量化,充分利用资源是重要的探究目标。此外,正当、合理地应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实验废物的产生是另一个目标。由此,2016年秋,笔者再次带领学生开展了水果电池的研究性学习。水果电池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为了改进先前的实验探究,达到化学实验绿色化和零排放的目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有必要改进成以手持技术为主的探究实验,进而将定性实验改进为定量实验以增加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减少生成物的排放量。比如O2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该实验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制取最大量的氧气,而不是测定O2的反应速率,因而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改进。实验室制取氧气的3种方法,是非常成熟的方法,是初中化学的经典实验,再次应用手持技术的价值反而不大。
4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显示功能,让户外科学探究更加方便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近年来在中师)幼师教育中一直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学校一再缩减教学课时,甚至取消这门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加强艺体课教学,以适应幼师发展的需要;《化学》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或幼儿园教学工作作用甚微;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欠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方面。但是我们都知道,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是培养和造就现代科学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因为化学已经深入到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
幼儿师范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目标,幼师化学教学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然而,就幼师学生的实际来说,除了基础较差外,其特殊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升学压力,各种自然学科知识浅显易懂,学生有厌学化学的情绪;授课时间短(每周两课时,开设一年)。针对这些情况,作者就如何贯彻新《纲要》,搞好幼师化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愿与同行交流、共勉。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现代生活
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即所授知识应与时展相适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师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金属铝时,其教学重点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诸如:为什么人体内铝元素含量高对身体有害,但人们还是倾向于用铝制品做炊具?如何减少食物中的铝含量?如何清洗铝制品?等。再如,卤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重点应围绕水是如何净化的、照像胶片是如何感光的等问题进行。再如在进行《蛋白质》教学时,其重点应是蛋白质盐析和变性,以便使学生能够了解现实生活中处理蛋白质时的各种做法及现象,同时知道该如何来促使或阻止蛋白质变性,为人类造福,此外,还应以教学为契机把绿色化学、绿色食品等新知识、新材料渗透到幼师化学教学中,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借助他们教育和影响祖国的新一代。
二、改进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中,即使是理论的讲授,也不应只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应以此为载体,把教学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改变现有教学模式,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解答式、自学辅导式、讨论式等,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教学演示实验为课堂上学生分组操作并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推导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不仅知道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还知道如何去做”的真正实用的人才。
三、实验方法创新
外语习得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以对比学习方式来增强认知体验,是全面深入理解记忆的最好方法。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源于地理位置、思维习惯等方面。这也是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发展过程中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条件。对比则是了解学习的最好方法。
从文化产生的背景来挖掘语言发展过程,更利于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语言学习自觉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能够运用互联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来了解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汲取丰富文化营养,挖掘富有情趣的内涵信息。学生在了解中,通过与本域文化对比,不仅能够记忆共性的内容,还能够了解中西文化在表达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开阔自身的文化知识视野。
正是基于上述要求,现行的《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下同)教材在编排上尤其注重对课程文化的丰富,要求学生能够从节日文化、饮食习惯、交际运用等方面了解彼此之间差异。像在7A Unit 3 Let’s celebrate!的“Reading 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产生背景,通过与我国的端午、中秋等节日风俗对比来加深理解记忆。
二、突出对比运用过程,增强学生感悟
学生以对比来进行理解仅是增强了学习信息知识的储备量,而灵活运用则是提高理解感悟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形式来予以运用,更利于加深认知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语言文化对表达交际的影响来突出中西方的运用差异。引导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探寻规律和使用规则,以提高综合运用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可借助演绎归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运用中发现跨文化的特色,同时运用对比交流形式来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加深理解来增强运用技能。
突出对比运用过程是增强学生交际运用能力的内在需求。像在《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 Food的“Reading 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教学中,就西餐的刀叉使用和我国的筷子使用、中西方进餐的文明礼貌习俗不同,可创设一定的语言交际情境。可通过播放饮食文化宣传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If you were there, what would you do?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更利于学生增强感悟认知。
三、注重对比鉴别发展,关注学生创新
从对比过程中发现规律和提高运用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学习能力。从对比鉴别中传承文化的运用发展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运用能力的前提。
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鉴别发展,以文化运用在表达交际中的发展为契机,鼓励学生多阅读贴近现代生活的报刊杂志,多查阅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文化交际知识,多观看西方现代文化生活在交际交流中的运用。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指导语言学习的方式,建议学生能够在充分搜集和运用现代媒体以及语言文化读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和想象思维来深入学习探究,并建议学生通过运用真实情景交际来深化语言文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知识进行灵活表达运用,以此来培养其发展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客观要素,更是学生在学习中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上述探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前提;(2)多为学生提供表达交际的情境,增强认知体验,是优化教学的关键;(3)引导学生深入接触西方文化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多元化运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学习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新时代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把时事政治渗透到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识,改进学生的价值观,以便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的区别及联系
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在现代生活中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教学理念,两者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高中政治是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其侧重高中生分析事物能力的培养。然而时事政治却与之相反,其注重学生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事件,振兴中华。然而两者的结合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补充教材空缺,适应现代高考的趋势,并培养高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新时期教学背景下,时事政治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走入课堂,并受到高考的重视。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把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相结合,适应现代社会的高考,从而强化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1.举办时事政治专项讲座
在校内适当举办时事政治的专项讲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近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小悦悦”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某校为了强化学生的人生观,在“小悦悦”事件结束后,专门开展了一个主题专项讲座,为的就是强化学生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