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分析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一直以来,高职共青团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实践中的社会实践,与其他实践样式的重要区别是,社会实践与“社会”密不可分:是以社会为场所、为对象,以加强与社会联系为目的的实践。而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这就要求个体抛开个人主义,发挥集体主义,实现人的整体性,从而达成目标。大学生在其中可以获得思想道德的直接体验,这也是社会实践最重要的德育功能。另外,从社会实践的设计来说,方案中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理念,如“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志愿服务类的社会实践都是“志愿”“助人”等伦理的社会实践样式,实际效果表明,这些经过设计的实践样式具有较好的德育效果。
(二)提升团队凝聚力
在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本身能够有效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合作、妥协、沟通、情绪管理等,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与人进行接触,必须学会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加速“社会化”,团队凝聚力也得到提升。
(三)培养学习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具有维度广的特点,形式多样,这就需要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和方式学习,在面对困难时更要求学生具备整合知识的能力,主动思考,发挥创新能力,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实践内容。另外,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寻找差距、规划未来方向的机会。
(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了解国情、感受社会巨大变化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实践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成就感,从而增强服务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可以说,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催化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从认知到感受再到认同。
(五)提高就创业核心竞争力
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直面就业创业市场,让其了解行业和企业发展,获得第一手职业信息,能够让大学生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针对自己的不足,结合特长,弥补差距,增强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寻求终身事业发展。
二、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现状调查
课题组成员于2016年9月对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开展了高职共青团实践协同育人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同时结合专题座谈和个别访谈,其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男女比例分别是21.3%和78.7%,其中,普通学生占47.6%,学生干部占52.4%。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比例分别是61.2%、18.4%和20.4%。
(二)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满意度评价
在询问对自身社会实践满意程度时,有45.4%的大学生表示满意,50.3%的大学生表示一般满意,仅有4.3%的学生表示并不满意,而表示满意的学生基本都是学生干部。
(三)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的认知情况
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认可。45.2%的人认为“应该参加,是必修课”,54.3%的人认为“值得尝试一下”。在调查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功能认知方面,学生根据参加的社会实践,勾选有助于获得能力的项目中,“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和“专业实习活动”的认同度处于前列,分别为81.2%、66.2%和60.5%。同时,大学生们对目前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普遍认同,一方面,是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取得成效的体现。同时,有98.2%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以后的就业和个人成长会产生深远影响。在问及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排序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社会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根据大学生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询问了被访者社会实践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缺少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形式”“开展活动时忽略个体差异性”和“并不关注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作用”三项为最高,分别为44.8%、40.8%和35.4%。这一方面表明,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期待值和成效很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社会实践育人中瓶颈很明显。
(五)社会实践育人需要改进的情况调查
就高职院校多年来在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效作了说明,同时询问了被访者就所处年级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结果依次为:综合能力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活动设计、教学实践联动管理、班团建设和顶岗实践服务等,分别为63.2%、43.5%、40.8%、39.5%、36.7%和31.3%。
(六)企校合作背景下,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情况
调查从企校合作出发,询问被访者在社会实践育人方面有何建议,给出了以下几项建议:“多走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多开展专业技能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企业岗位所需能力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企业导师参与设计”,所占比例分别为72.1%、68.1%、65.3%和42.2%。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已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积极为就创业做准备。
三、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顶层设计,统筹安排
社会实践并非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也并非团委一个部门的工作,有必要将其纳入整个高职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各高职院校统一管理,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宣传部、团委、各院系要联动起来,建立全校性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全校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明确实践的主体地位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根据学生的诉求设计活动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活动成效。第一,从活动覆盖面上下工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校动员,让每一个学生享有社会实践的机会。而不将实践活动主体局限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社团骨干。可从实践学分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着手。第二,从申报形式上进行改进。通过自上而下布置和自下而上申报相结合。一旦立项,给予相应经费,安排指导教师,对于取得优秀实践成果的项目后期另外给予奖励。第三,跳出项目申报的误区。解放思想,承认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允许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项目申报,打破传统系与系之间恶性竞争带来的弊端,实现社会实践项目开放式申报。
(三)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一方面,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学分,给予工作量考核,这样会更好地发挥社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协同,专业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时也会更加负责,实践的效果也会更好。另一方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大一、大二和大三各有侧重点,社会实践也会各有侧重,通过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以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实践与就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国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这门课程除了对学生的品德方面进行良好的教育之外,还承担起了对学生社会化教育目标进行实现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校实际对这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得这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过分被强调,而社会化功能却被弱化的现象出现。基于此,本论文将着重讨厌如何能够使本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有效的强化。
2.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中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弱化表现
2.1品德与生活课程体系中,社会化教育功能被窄化
从现行的课程教材中来说,其在设计以及对学生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社会化功能造成了弱化。在我国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但是,在不同的课程教材中,却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而往往使得虽然课程中的这两部门内容同时存在,但是在其两者之间却并没有存在过多的整合。这种两个知识体系不相关理念中编写出的教材,则对其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了明显的弱化。
2.2学校教学管理中,品德与生活课程被边缘化,社会化教育功能被漠视
从目前我国学校中对此课程进行开展情况来看,这门课程有种被边缘化的趋势,其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课程开设还是相关的教学评价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往往存在课时安排不足、临时被其他课程教师挪用的现象。而在对其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这门课程也经常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在学校的相关管理体系中也更为注重德育而轻视社会化教育功能,开展这门课程的目标往往着眼于其德育功能,而其本身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却在这个过程被漠视。
2.3课堂教学以品德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和社会联系的意识和途径
在实际品生课授课中,鉴于课程时间有限、支持手段单一等客观条件,教师通常采用简单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起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该课程同社会之间应有的联系,这使得这门课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课程效果上都同社会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不能够同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
3.品德和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弱化的原因
3.1受我国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
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更重视知识性教育而忽视品生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认识形成偏差,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及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造成较大的无形障碍。
3.2我国小学德育实行以科学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道德教育
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于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的德育知识都以单纯的知识形态来进行体现,仅仅对意义内涵以及价值取向方面进行追求。在学生德育课程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起到足够的认识。而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仅仅以原来的哲学为基础进行教学,不能够对学生同现实之间的沟通了解进行保证。课改之后,由于品生课的主体受众年龄偏小,自我认知能力差,不能够成为有效的学习主体,其能力的获得仍亟需外界的引导。
3.3学界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理解的偏差
对于该课程的教材编写来说,其应当是一个对课程要求、课程目标进行二次认识的过程。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过程中,其在编写的过程中就更加倾向于品德教育,而仅仅将社会部分内容看做为品德的一种辅证与完善。同时,其对于社会学方面也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对于哪些社会学成果应当纳入教材之中也没有一个计划目标,从而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了偏差。
3.4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在我国,对于课程开发所实行的往往是较为集中的统一化管理方式,其主要目标往往在教学方法和教材之中,而对于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材料、器材等往往达不到授课的要求。同时,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培训跟不上、兼课现象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兼职品生教师仍然存在等现象都是对这门课程人力投入不足的表现。
3.5学校管理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的管理意识和经验
在我国以往的教学理念中,都是将德育放在教学的首位,所以在很多学校中都对学生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经验。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化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作为学校而言对于这方面无论是管理的经验还是管理的意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也对社会化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4.强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的方法
4.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设计
首先,应当对这门课程进行准确的解读以及设计,并在这门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对于社会化教育意识进行加强、对社会化教育的载体以及目标进行明确,而这也正是对学生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加强的基础。同时应当对品德与生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应当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强调,即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部分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进行加强,从而使课程能够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4.2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人员,授课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为课程配备拥有良好素质的授课人员,从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保证。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门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也正是这门课程学校影响力高低的体现。同时,在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也应当要求教师从以往的单一、局部知识转变为拥有跨学科知识的处理能力,从而真正的对这门综合课程的作用以及价值进行发挥。而作为学校也应当以多种措施对学生的教学水平进行提高,从而真正的为课程质量进行保证。
4.3在课程管理中提升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地位
以往在教育部门对品生课程管理上的缺失,不仅对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造成了影响,也对我国社会化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阻碍。在部分学校的管理中,社会化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教学地位甚至比以往公认的薄弱学科还要弱。这就需要学校应当通过对教学、学生以培训、监管的方式使其对课程中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地位起到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的课程管理中对其进行加强,从而为社会化教育的良好实行做出保障。
5.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目前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学生的今后升学发展以及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及时的改变以往观念,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起到足够的认识,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以教育功能与社会化功能并重的方式进行,从而有效的对其中的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强化,实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民.桃李如何遍天下芬芳应该满校园――例谈十年课改对小学德育带来的新变化[J].中小学德育.2011(02):20-23.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由此可见,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周边环境宽松、积极,学习之风浓郁,那么孩子就会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品质;相反,如果周边环境颓废、懒散,那么孩子也很容易被不正之风影响,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社区是除学校之外,学生生活、学习、交流、休闲的又一重要场所,社区的环境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社区教育的功能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顺应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积极趋势,促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全面的教育网络。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联系在一起,可以互相配合、共享资源。学校可以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的“大课堂”,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学校向社区开放,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使社区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他们在社区生活、游戏,但由于年龄、生活阅历、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他们不会观察社区的变化,更不会提一些合理的建议。学校和社区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要让学生以“小公民”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社区,关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思考社区的整体发展。
一、成立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加强学校社区联系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也为了使学校风气进一步向社区蔓延,我们可以成立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研究、利用周围的有利因素,为联系学校、家庭和社区构建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由教师代表,社区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组成,分析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发掘学校及社区中的有利教育条件,使教育时间和空间紧密衔接,消除不良习惯和不正之风,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氛围。例如,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在学校、社区的表现以及学生受教育的情况和经验,配合学校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方法去影响家长、影响社会,使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步伐一致。
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还能够协调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增强教育的合力。首先,大力支持学校工作,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可能的帮助,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工作。其次,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开辟德育基地,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将学校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我们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主动与街道、派出所、消防队、交警队等单位建立联系,邀请社区民警或消防人员来学校做法制报告、消防安全知识及安全报告等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节假日到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慰问老人;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里的一些名胜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邀请社区里的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来学校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学校还可以组织“我为社区添新绿”等活动,让学生在社区种小树苗,了解环保知识。
这些教育资源,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生存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利于学生实现社会化。
三、社区组织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发挥教育功能
社区是学生活动、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地方。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硬件资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增长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社区内有许多文化娱乐设施,如科技馆、图书馆、健身室、书画室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娱乐空间,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社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净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协助社区净化教育环境,打击黑网吧、游戏机室,整治校门口的三无产品;学校与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联合采取严格措施,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对中小学生的精神污染。
发挥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可以使学生感受社区的外在环境,体验社区的内在文化,了解社区的邻里关系,参与社区的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在社区中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同时,这还可以使学生树立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观念和意识,帮助学生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作出选择。学校、社区的联合育人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区的变化,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社区意识、社区成员意识和社会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不断成熟,从而为实现“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志全.社区教育的作用.中国教育教研论坛,2013(2).
[2]贾海燕.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塑造学是综合素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
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档案部门为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高校信息的日益增长需求,将隐藏静态的档案信息开发成系统的、有价值的动态的知识信息,为社会服务。
⒈当前高校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档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档案,其自身的独特性,显示出其具有特定的工作范围和更大的利用价值。除社会记忆功能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这样一些功能:(1)文化记忆功能。随着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日益关注以及社会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增强,文化记忆功能将成为档案馆在新时期发展的又一亮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档案服务的附加值。(2)决策参考功能。档案囊括了各个方面,是学校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分析、比较和评价的依据,可以作为决策的直接论据来源,还可以作为预测未来的背景材料。(3)查证咨询的功能。查证接待是档案馆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传统工作。(4)学术交流功能。档案的开放可以吸引众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到档案馆来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档案馆将成为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纽带,这将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含量,提高档案馆的史料开发水平。(5)市场服务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大,档案馆可以为社会提供档案整理、毕业生档案寄存、招生就业咨询、在校学生成绩查询等服务。(6)展览教育功能。档案展览是公布档案,展示历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方式,以其真实性、直观性感化着读者,是档案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形式。档案馆可以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对“立体档案”和“实物档案”重要资源的精心组合、巧妙设计,定期举办高规格、不同层面的档案展览,生动、真实地再现高校发展和艰苦创业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
⒉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主要优势。一是信息资源优势。高校档案与社会一般机构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馆藏保存大量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教学、科研档案信息,它汇集了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科技知识只有与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档案馆通过向社会提供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将大量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传播给社会成员,供他们学习、实验、研究时参考借鉴。二是人才优势。高校档案馆普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大多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发馆藏信息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1.强化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和社会化服务理念。长期以来,高校档案馆的封闭式管理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在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档案人员要主动出击,开拓创新,突破旧观念、旧传统的束缚,打破围墙界限,树立开放观念,把馆藏信息资源看成是全民共同财富,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档案信息服务。不仅要服务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更要关注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寻找和发现高校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和结合部,展示高校档案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档案馆在公众中的封闭形象,从而激发广大群众潜在的各种利用需求,达到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目的。
⒉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高校档案馆要进行社会化服务,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建立齐全完整、内容丰富,能从不同层面反映学校历史全貌的特色馆藏。因此,要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重点收集反映本校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等各方面情况的原始材料。如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名人档案、照片档案等等。同时,建设具有高校档案信息特色的各类数据库,如建立以社会各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学籍档案数据库,用于鉴别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的真伪;建立以在校生和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学生成绩档案数据库,为毕业生求职、升学、留学等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建立以在校生为服务对象的学位论文专题数据库,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服务;建立以高校科研项目应用者为服务对象的科研成果档案数据库,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针对。这样,通过自身特色化建设,使馆藏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为进行社会化服务提供信息保障。
⒊确立社会化服务目标。高校档案馆在面向本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的同时,要确立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目标,并成为档案馆任务和职能之一,列入档案馆的量化考核管理指标中。为此,要从根本上制定出具体的措施来开展社会化服务。如馆舍环境、设备是否合理、舒适;利用手续是否简化。对已经开放的档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用户利用避免在用户利用条件、利用手续方面有诸多的限制;在服务时间上作适当调整,推行午间查档制度、双休日预约制度等等,使档案馆社会化服务目标,在社会公众的支持下得以积极、有效开展。
⒋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社会化服务。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开展档案网上服务,实现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共享,是实现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档案馆应积极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手段,建设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充满个性化的网站。网站建设过程中,应更多地为访问者考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利用服务手段要与时俱进,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扩大网上档案检索目录、文件的开放率;同时,要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支持,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加快网络化建设进程。这样,通过网站这一平台的建立,将档案馆知识含量较高的科技成果、技术信息等全文上网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开办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⒌重视档案信息增值服务工作。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把档案信息内容转变为档案信息知识。一方面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现有的编研人才,一方面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对已公布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和开发,努力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
⒍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公众利用档案不同于学校开展公务活动利用档案。高校档案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一是不仅要提供一次档案信息,还要提供各类二次、三次文献。根据馆藏资源的实际,针对社会的需求,经过整合加工挖掘出具有馆藏特色信息加工品,如《现行文件汇编》、《专业文件汇编》、《科研成果简介》、《专利项目简介》等,满足公众的需求。二是在利用档案信息服务范围上,突破旧格局,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通过传真、邮寄、电话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学历鉴定服务;利用档案馆现有的物质条件,开展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及其他材料翻译、代办、代寄档案证明等辅助。三是定期举办档案展览。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及社会公众的需求,档案部门要挖掘馆藏,将利用者喜闻乐见的如学校历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等以举办展览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社会展示,实现档案与社会的对接。
7.积极开展联合协作的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馆要实现社会化服务,必须改变关起门来自己做事的习惯,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与其他信息机构开展协作服务。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与设备,通过协作机制合理地调配各信息服务单位的资源,共同解决面临的信息需求问题。如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的图书馆、博物馆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扩大影响,实现资源共享;与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合作举办档案展览;与研究部门合作开展档案专题编研等。积极有效的社会协作将为档案馆带来自身无法获得的社会资源,更好地推动高校档案馆服务的社会化。
总之,扩展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既是高校发展与档案建设工作的要求,又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只有通过档案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从而使档案事业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群凤.透析档案编研的文化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4,(5).
语言是说话必须使用的代码,也是人与人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人与人的语言交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功能,也有划分社会团体、记录社会生活的功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历史的演变,语言也发生地域、阶层、行业、性别、年龄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异。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
社会交际离不开语言。人们通过语言,交流思想、情感、文化、知识、技术等,相互沟通,彼此协调,从而组织起来,共同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人们还通过手势、表情、摆设物品等副语言来交流。“副语言”即人们的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形式,它辅助语言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字。人们用文字来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语言交际产生了书面形式。在现代,还有产生了电子文档的形式。文字在社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进入社会,就必须掌握文字。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文字从属语言,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交际工具因此,它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拓展。
2、语言是社会信息的有效载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的实际内容就是认识、思维的成果,即信息。信息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依附于有效的载体来传播,这个载体就是语言。信息的交流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人们通过发音,把语言发送出去,经过空气的传递,达到听话人一方。听话人接收以后,进行解码,还原为信息,理解其内容。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自始至终都参与到全过程之中。
3、语言是社会划分集体的显著标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民族的各个地区也有不同的方言。不同地区的人的语言不同。不同方言区的语言,其用词和语法业各有自己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口音的差别。不同方言区的人,连书写错别字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某些特征来判定他的职业。阅历较多的人,在听陌生人说话时,往往能对他的文化程度、社会阶层和从事的职业作出判断。不同社会集团的人的语言不同。如机关干部常说“研究一下再说”,小学教师常说“你马上按我的要求做”。
4、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记录。语言交流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生活中的事物几乎都要用语言表达。要了解外国,就必须掌握外语。要研究古代,就必须掌握古语。从一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的分类词汇,我们可以看出该民族当时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面貌。如成书于汉代的《说文解字》,它解释造字的本义,按表意的部首编排。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概貌。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就很难理解巴金作品《家》中的一些人物的命运,对“鸣凤的自杀,觉新的委曲求全”都不能理解。因此,要通过语言来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通过学习语言来了解历史和文化。
二、语言的变异
在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中,每个地区、每个个人之间总有言语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选择、句子的构造、声调、语气、某些词语的使用频率等各方面。当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时,通过对话的言语特征,就可判断出周围的人大致是什么地方的人,从事什么职业。虽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言语千差万别,但是,必须接受相对统一的语言规范,如果没有这种统一的规范,人们是无法交际的。言语变异必须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语言的变异大致分为分为三类:即地域变异即属于某一地域的群体使用的语言;社会变异,即不同社会地位、职业、行帮以及种族、性别的群体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的差异,功能变异,指说话人为了某一目的使受话人受到影响、产生反应的言语行为。
1、地域变异
语言的地域变异表现为地域方言。社会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每一个语言地域分布的不同部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变异,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称为方言,又称地域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域方言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和湘方言。方言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语音和一般词语方面。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较,闽方言、粤方言的变异较大,吴方言次之,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又次之。在词汇方面,变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同一意义用不同词语来表示。如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单数为例,普通话称“我”,济南人称“俺”,梅县人称“僵”;第三人称单数北方方言称“他”,闽方言称“伊”,粤方言称“但”,吴方言叫“俚”、“其”、“伊”;在语法上方面,主要表现在词序、虚词等方面,比如,普通话说“客人”,广州人说“人客”;普通话说“母鸡”,广州话说“鸡母”。
2、社会变异
社会的分工和不同的生活,使人们分群相处。某一群体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常在一起进行交际。这些语言成分不是所有的人都使用的。从事不同职业、属于不同阶层的人,在交际中常各自使用一套惯用的词语。
第一,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
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表现出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人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讲话者所属阶层、行业的不同,在具体的场合常使用一些特殊的词语,这些特殊词语只通行于这些阶层和行帮中。所以这些特殊词语又称为阶层惯用语、行帮语。阶层惯用语,是指不同阶层的人在一定的场合中使用的词语。阶层惯用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没有自己的语音和语法系统,而是在全民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构成的特殊词语。行业语是社会上从事某一行业的人为了生产和工作的需要而使用的专门用语。语言的行业变异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工的结果。木工、铁工、渔人、猎人、农民、牧民等都有自己的行话,教师、学生、军人也有自己的行话。
第二,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
语言因说话人的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变异。性别、年龄的语音变异,是由于社会心理、文化背景等复杂原因引起的。产生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是,男女各有其自然标志和社会标志。自然标志表现在生理特征和体态方面,社会标志是全社会为性别差异成文或不成文地规定的一系列关于区别性别的行为、服饰、仪表、礼节等方面的规范。在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影响下,男女的语言就呈现出性别差异。例如,一般情况下妇女说话比较文雅、礼貌用语多些,言谈中显示出温柔贤淑的气度,不说或很少说粗话和脏话。男性的语言变异是由于男性有一种追求“潜在的声望”的社会心理。一般说来,规范的语言是受过教育、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掌握的,标志着一定的地位和身份。
语言的年龄变异,青年和中老年人,在语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有些方言中,存在明显的新派和老派方言之间的差异,中老年人多半保存原方言的旧有特点,而年轻人则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偏离老年人的语言,向某一更有权威性的方言靠拢。这种两代人的语言差异常常是语言历时演变的结果。如在词汇方面,汉语中“洋火”、“洋油”、“洋船”等词,现在年轻人都不说了,在老年人口中还可听到,但“洋烟”一词却在部分年轻人口中通行起来。这是因为年轻人抽外国制造的香烟,于是“洋烟”便与国产香烟相对立。
3、功能变异
在某种具体场合下,因谈话目的、对象的不同,产生的言语变异。就是语言的功能变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45-01
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如果社会灭亡了,那么,存在于这种社会的语言也会随之而灭亡。例如,我国古代鲜卑语已经随着鲜卑部族的死亡而不在存在。西夏语也随着党项族的衰亡而死亡。满族语也随着满族人推出历史舞台,很少有人在懂的它了。从人类创造、使用语言的进程来看,它又是和社会这个载体分不开的,语言是组织社会生活,推动社会生活的主要动力之一。
语言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它跟其他的社会现象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语言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传递社会信息的代码。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所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言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接受信息,达到交流思想、互相了解的目的。具体地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的编码、发出、传递、接受和解码的过程。交流思想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内容。除了交流思想之外,人们也能连带地运用?语言彼此表达感情,表示愿望和要求等意思。语言作为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语言最本质的特征。这是语言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文字、图片、旗语、电报的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烽火、击鼓、红绿灯、手势之类的交际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起着语言也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它们的交际作用跟语言是不能相比的。首先,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基础上的语言的代用品。如果没有语言作为基础,没有事先的规定,那么它们也发挥不了作用,还可能被人误解,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其次,应用范围有限。例如,交通信号灯,只表示简单的意思,即“红灯停”或“绿灯行”。复杂的意思根本不可能用语言之外的其他的交际工具来代替。其他如手势、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所谓“体态语”,也不过是语言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语言本身,而且表达起来也要根据实际场景来确定它的含义。“点头”既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表示“赞扬”或“答应了”或“认同”。总而言之,“体态语”只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辅的交际工具。它使用起来要收到环境的限制,天黑不能用,中间隔着东西不能用,距离远一些不能用,工作着不能用。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只有语言才能充当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最好工具。它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使用起来方便,而且跟人的生产行为紧密相连,它几乎可以与人们的一切活动相联系。这是语言以外的其他交际工具所无法相比的,所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儒家经典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下的普及教育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教育没有等级划分,所有的人在教育面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并实行。这一理念下,教育成为了公平的一项衡量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教育公平,让庶民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有教无类”发展到现代来讲,最能表现其含义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供他们读书,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公平的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将他们排除到教育体制之外,这项措施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德才兼备
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主张的“仁”与“礼”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的四书五经更是主张以“礼”服人,以“礼”见德,所以道德教育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看到现代教育对道德的重视,因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而空有才华,是不会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孔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三)“和为贵”下的和谐社会
儒家经典向来提倡“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念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这种和平主义理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一直遵循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爱好和平、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念。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推动了儒家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现代教育开始更多地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和谐、和平的教育观,推动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二、儒家经典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借鉴意义
(一)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
文明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的全面表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也是通过其文明程度来展现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只有“为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实现个人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这个人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于人们心中,更重要让整个社会都树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只有个人文明才能成就社会文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课题,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二)重视平等的价值观
由于儒家思想的创立背景是在春秋战国的战乱环境下,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儒家经典所崇尚的最高目标就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儒家学派还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同社会”等一系列假想的美好社会环境更是表现出了社会稳定、民众平等的观念,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来表现人人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其中的“平等”思想更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儒家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施行“仁治”与“礼治”,对待贵族与庶民应该采取同样的刑罚制度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这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中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在现代社会中,平等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平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诚信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中对于诚信的描述相当多,不论是“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还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代表了儒家学派对诚信理念的认可,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崇尚诚信的精神风貌,背信弃义与奸诈小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违市场诚信交易原则的情况发生,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在此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儒家的诚信观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去进行市场交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传统国学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儒家经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但在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作用,更加关注教育的现实意义,确保知识培养与道德培养的同步进行,实现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其次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要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儒家经典以及其他传统国学知识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推动现代教育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继承和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36-02
“义工”旨在服务社会,提倡自愿、利他、不计报酬。“义工”的主要工作范围包括扶贫济困、支边支教、弱势群体的关注、公益服务、环保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宣传活动。高校义工是由在高校中不同的学生个体组成,其中有通过学校困难认定的大学生,也有非困难学生,高校义工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让大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一个平台。
一、高校义工活动的意义
中央十六号文件中,提到“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可见,义工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发扬“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义工精神。高校义工群体,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个群体,它倡导大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项公益活动,通过“实践育人”这一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学会感恩。此外,从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角度方面,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大学生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都有所提升。
二、高校义工活动的组织架构及活动内涵
目前,各高校的义工活动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本研究通过近几年来义工活动开展相对较好的几所高校作为分析对象,即华东师范大学慈善义工队、东华大学慈善义工队、上海大学慈善义工队,从义工队的组织框架、义工活动内容、义工活动传播形式、义工活动效应这四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从义工队的组织架构来看,上海大学慈善义工队由校成才服务中心负责慈善义工队的日常管理工作;总队下设20个义工分队,包括成才服务中心义工队、社区义工队及18个院系分队,由各自的帮困辅导员担任联络员。华东师范大学慈善义工队采用学生义工队和教职工义工队这两个主要群体进行义工活动。东华大学慈善义工队则在学校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统一管理下,下设12支学院分队,每个分队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外联部等部门负责本学院分队的相关志愿者公益活动。
其次,从义工活动的内容来看,各高校义工队都在“关老、扶弱、助学、助残”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各有偏重和特色。如上海大学慈善义工队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慈善文化节,包括慈善文化论坛、慈善义工沙龙、公益电影展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了较好的氛围,让大学生们体验到参与公益的快乐。华东师范大学慈善义工队则侧重于各社区街道的合作,如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挂职锻炼、社区心理辅导、义教义卖等形式。东华大学慈善义工队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义工活动,丰富了义工活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义工活动中。
最后,从义工活动效应来看,上海大学慈善义工队较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完善人格;搭建实践平台,发挥主体意识;树立感恩典型,内化道德认知。华东师范大学慈善义工队在深化区校合作模式上有所突出,各项活动围绕社区服务,深入基层,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各类群体。
三、高校义工活动对大学生德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问卷采取道德因素的5个维度,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进行编制,较充分地对高校义工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进行调查。
道德认知方面,在对于义工的要求方面,23.3%的被试认为不需要任何条件,76.7%的被试认为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63.1%的被试认为义工需要富有爱心和热心,40.8%的被试认为义工需要有无私奉献的胸怀,37.9%的被试认为义工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57.3%的被试认为义工需要敢于实践、不怕挑战,28.2%的被试认为义工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从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为作为一个义工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相对于一些专业上的条件来说更加看重义工的爱心和热心,因此在人员选拔和相关培训中需要注意相关的方面。
道德情感方面,对于在义工活动中个体获得的感受,84.5%的被试认为自己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在对于接受他人给自己的帮助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方面,大部分被试报告懂得感恩,由此可见在关于道德的情感方面被试所具有的情感较为积极。
道德意志方面,在义工活动中面对和他人存在异议的情况下,58.3%的被试会选择变通的方式进行解决,总是坚持的被试只占到15.5%。
道德行为方面,在义工活动的收获调查中,45.6%的被试认为在活动中认识了更多的人,50.5%的被试认为自己开拓了眼界,61.2%的被试认为自己学会了理解与感恩,38.8%的被试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见,义工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为人的方面,但是在活动的安排上也要进一步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四、义工活动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大学生们通过参加义工活动,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感性认识和价值体现。德育目标也在此得到升华和内化,做到了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暖暖爱心,在付出中学着成长和感悟,同时也得到了外界对自身的肯定,达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德育实践过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为大学生提供了德育实践的平台
义工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大学生自己的组织、策划和参与,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意义和活动内容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这一系列的过程也正是大学生们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实践过程,在一次次的考验中,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付出,什么是价值体现。如“关爱你我、温暖夕阳”的敬老院义演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和老人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从而安排适合他们的节目,让他们感受到小辈们带给他们的关爱,这个义工活动,都是学生们自愿参与,无私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老年人们心中充满暖暖的爱意。
(二)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能力
义工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大学生们付出很多心血和努力,此外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们不再拘泥于简单的活动形式,而敢于创新和尝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他人带去快乐。如“换物行动力倡低碳――以物易物”活动,在通过交换各自的物品,一方面使物品达到了最好的使用率,另一方面,通过交换物品获得的差价再去奉献爱心,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大学生们既可以积极宣传低碳环保的理念,又给大家带去了付出的快乐。因此,义工活动给大学生们一个敢于想象、敢于尝新的机会,让他们的小爱可以汇聚成大爱,丰富活动的形式和理念,提升了义工活动的内涵。
(三)打开了大学生的眼界和胸怀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沉溺于网络,喜欢和电脑交流,对世界、对社会有着片面的认识。如何让他们真实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以境触人”。只有投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让人有真切的感受和体悟,这种提升才是有效的。此外,义工活动所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从社会各个阶层,社会各个领域,而且从与自身有关的人、事到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有所涉及。这可以让大学生们有机会看到真实的生活环境、知道社会的真实发展状况,从而能够客观地看待人和事,避免片面和偏激,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及社会环境,让他们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奋斗。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顺琴,李兴奎,罗晓云.义工特色化: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农业教育研究,2012,(1):11-13.
[2] 李向前,林枫,邹娟.浅论高校“义工”学分制的实施及其完善――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8,(3):83-86.
1 引言
标准语与地域方言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戴庆夏教授的观点,我国的语言关系主要有三大块,其中之一就是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即标准语和地方变体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各地方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方言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从普通话与上海话的紧张关系,到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粤普之争”及相关事件可以看出,方言的生存空间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语言学家查尔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双言现象是指并存于同一语言社区、用途各不相同的语言变体,通常其中一种被视为高层次变体,具有文言文的特征,而另一种则为口语式的低层次变体。高层次变体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低层次变体则用于口头交谈。高层次变体多用于政府机关、大众传媒、教育部门、宗教团体等;低层次变体常见于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交谈,也被高身份者用以对低身份者指示等。
关于方言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和调查,但是对于保山方言的使用情况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的研究还是很少。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选择保山一所中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保山本地人对保山话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及态度,并将他们对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的动机作为语料分析的依据。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所获数据较为客观的认识以下两个问题:(1)保山方言的生存空间是否受到挤压?(2)保山方言具备哪些社会功能,对其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2 数据调查分析
本研究所得的数据来自保山市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本次发放的调查问卷共97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男女比例为2:3;接受访谈的学生共48人,男女比例为2:3。其中,接受本次调查和访谈的学生对普通话和保山话都能熟练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内容包括在各个领域中普通话与保山话的使用情况、他们对普通话与保山话的态度、普通话与保山话所承载的功能等问题。
2.1 低变体内的交际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一),超过70%的受访者在家庭生活、集贸市场、以及与陌生人第一见面时都会使用保山话。而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上以及一些大的百货商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这个结果说明,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与长辈及朋友交谈时,受访者用保山话会更显自然舒服,这样既可以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意图也能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与生人见面,使用保山话会更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亲切感。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4%的受访者表示在家中与年龄偏小的弟弟或妹妹交谈或者辅导他们做作业时,会更多地使用普通话。这也显示,普通话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更多地被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本次研究中的受访者,从小接受普通话的正统训练,他们认为普通话在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课下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都会有意识的选择普通话。虽然他们在放学的路上会用保山话进行交流,但是当提及课本上的知识或者新学到的生词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用普通话讲出来。还有部分受访者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方使用普通话交谈,那么他也会倾向于用普通话回应。例如在大的百货商场,当他用保山话咨询服务员时,如果对方以普通话回应,那么他很快就会转向普通话。
这也说明保山话与普通话共同存在于保山这一语言社区,其用途各不相同。其中,普通话被视为高层次变体,多用于学校、大众传媒、政府机关这些正式场合。而保山话则为口语式的低层次变体,人们在口头交谈时更喜欢使用保山话,如朋友间的聊天、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等等。
2.2 当地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当受访者被问到使用保山话和普通话的理由是什么的时候,82%的人表示从小习惯了;相比之下,只有12.1%的人认为使用普通话的是出于习惯的缘故;79%的人选择了说保山话有归属感,更有86%的人认为说保山话是保山人的主要特征(见图二和图三)。
关于他们对保山话与普通话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的受访者认为说保山话是由于从小习得,79%的人选择了说保山话有归属感,更有86%的人认为说保山话是保山人的主要特征,还有69%的受访者认为使用保山话是出于方便的原因。而对普通话的态度,12.1%的受访者选择了习惯这一缘故,还有23%的人认为用普通话交流起来方便。而在其他原因中有70%的人认为因为普通话是国语,所以必须要讲普通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山人对保山话有特殊的感情,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家乡话”,更是因为它是保山文化的承载者。
语言作为特定文化内涵的载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保山话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凸显其所承载地域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哀牢--永昌--保山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时光的洗磨,如今已成为保山地区璀璨夺目的人文风景,并以其突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为进行保山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积淀了无比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近年来用云南方言、保山方言播出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如正28经、烧饵块等。这种剧目既风趣幽默,又体现了保山当地的特色。在这些方面,历史厚重、多彩风情和底蕴丰富的保山方言是不可替换的。换句话说,如果用普通话转述,这些剧目就会完全失去其本身的韵味和魅力。
2.3 地域人群身份的象征
语言能表明我们的身份。年龄、性别和声线能在生理上,口音和方言在地域上表明我们的身份。当我们问到人们是否该学习方言时,87%的受访者认为保山人应该会讲保山话,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保山话是没用的。有趣的是,68%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保山人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保山话,那他就失去了保山人的身份,45%的人会觉得他在摆架子(见图四)。
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早在1970年就指出:语言能够建立和维持社会规则,包括由语言本身造成的交际角色,通过此功能,社会团体被划分,个人也得到了识别和强调。另外,因为通过人们间的语言互动,自身的人格得到了表达和发展。保山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明代的屯田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云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的迁徙以及今天民族格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研究这些方言词语,可以解释许多历史和文化问题。相对于大理、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地区,保山的少数民族较少。保山地处边疆,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少有大规模的移民,所以它的方言相当稳定。在调查中,受访者称如果能在外地遇到说保山话的陌生人,会很快和对方熟识,并且保山话在协商和建构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多元化和多民族的社会中,通过方言的使用来区分、识别、建构和维持人们的地域身份是最直接和最普遍的现象。因为人们的这种身份强调的是个体与相应群体和相应地域间的较为稳定和持久的趋同和一致。所以,保山话是当地人群身份的象征。
3 结语
保山话在保山地区仍然享有很高的声望,它不仅仅承载着低变体内的交际功能,同时也是当地文化与精神的载体、人群身份的象征等等。人们对方言和普通话这两种语言变体的态度中既包含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知因素,也包含了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地人对其方言的认同感。本文虽然局限于对保山话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和研究,但笔者希望能借此让社会和政府更多地关注方言问题,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很好的保护这些“家乡话”。
参考文献
[1]Cooper, R. L.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Chang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Ferguson, C. A. Diglossia [J]. Word,1959,15. Also in Li Wei. The bilingualism reader[C].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b.
前言
高校公益社团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公益社团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本文通过对高校公益社团的行为志愿性与民主管理性的公益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基于道德实践下的高校公益社团的育人功能展开了详细分析。
一、高校公益社团的公益特点
所谓高校公益社团是指以面向社会公众并为其提供公共物品作为组织目标的大学生社团,其服务的对象是在生活方面存在困难的社会群众,且所提供的物品是无偿性的社会公益物品。高校公益社团的公益特点为(1)行为志愿性。高校公益社团是由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并由全体大学生自愿参加而形成的群众性组织。对于高校公益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社团的精神是一种志愿精神,是一种不以报酬与收入为参与目的的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1]。因此,无论是高校公益社团本身,还是其所提供的社会公益服务均具有高度的志愿性;(2)管理民主性。高校公益社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由于成员均是以个体的形式参与到社团当中的,这就使得高校公益社团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和外部公益活动大都是在征求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才开展的,这样一种平等、民主的组织结构与团体运行模式不仅为社团成员提供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而且也大幅提高了社团的工作效率。
二、高校公益社团实践育人功能研究
1.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公益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首先体现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体说来包括了提高大学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就提高其实践能力而言,虽然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与其所学专业并不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高校公益社团的成员在开展相关社会公益活动时,往往可以通过与不同群体的人们进行工作交流和经验分享使其学到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并可以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其自身知识的综合水平[2]。在社交能力方面,为了使得公益活动的效果达到最佳,在开展公益活动前,高校公益团体的组织者必然要先了解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并对其展开分析,从而确定出合适的公益服务对象(个人、群体),并与服务对象就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沟通交流。此外,为了获取充足的公益资金,社团成员还需要多方奔走,并鼓励和游说社会各界人士或商业机构为其公益活动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而在上述过程中,高校公益的社团成员的社交能力便得到了大幅提高。
2.培养高校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基于道德实践下的高校公益社团育人功能的另一体现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协作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强社团成员的团结性,二是凝聚人心。由于高校公益社团的本质便是由一个小的学生群体组成,其聚集了一群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推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3]。由此可知,这种兴趣团体要想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就需要集体精神的弘扬和发展,而社团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正是对集体精神的不断深化。在从事相关社会公益活动时,每个成员都希望为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有效提高了团队的合作能力。社团自身发展定位的明确和良好愿景的形成都是全体社团成员共同奋斗的理想与目标。这种理想不仅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感,而且也使得成员在从事相关的公益活动中获得团体的归属感。
3.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高校公益社团是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的主要载体。就现阶段而言,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均为独生子女,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则愈加减少,加之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使其在竞争中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追求。高校公益社团的组成和发展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并通过相关的社会现象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校对自我道德标准,进而树立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引发社会群体对公益事业的反思
此外,高校公益社团还可以通过公益活动的开展引发广大社会群众对相关社会问题与公益事业的反思。例如,某高校公益社团在开展“探望敬老院老人”的公益活动时,就老人跌倒的“扶不扶”问题进行了交流。部分成员认为老人跌倒应该扶,部分成员由于考虑到“被讹诈”的问题,则持反对意见,而老人们对此也是意见不一。这项公益活动在开展之后,使得社会群体对“扶不扶”的问题产生了广泛讨论。可见,高校公益社团不仅对大学生起到了思想道德的培育作用,而且也引发了社会群体对从事公益事业的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的反思。
结论:本文通过对高校公益社团的公益供给特点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陶冶大学生情操以及引发社会群众对公益事业思考等方面对高校爱心公益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做出了详细研究。可见,未来加强对道德实践下以育人作用为主的高校公益社团的社会功能研究力度,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高校公益社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并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档案馆现存的问题制约了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档案馆现存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馆藏匮乏。提高档案服务必须有丰富的馆藏作为后盾。从目前来看档案馆特别是区县级档案馆,馆藏匮乏是影响其社会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二是服务水平不高。档案馆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档案服务上。服务质量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到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发挥。目前大多数档案馆的服务水平尚有待提高。
二、做好档案馆各项业务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
档案馆为社会提供服务,使档案馆价值对实现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要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良好运转才能得以实现。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实现。要改变现有状况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本人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档案馆宣传工作。首先,可通过悬挂条幅、印发图片、回答公众咨询、赠送纪念品以至举办宣传周、宣传月等方式强化公众对档案馆的认识。其次,还可借用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档案馆与新闻工作者团结协作采取“广而告之”的方式向公众宣传档案馆工作成果介绍馆藏内容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再次,档案馆可创办刊物在自己的宣传媒体上设立园地公布馆藏档案目录及馆藏档案中登载内容简介、介绍档案知识并在一定范围内改选以达到宣传档案馆的目的。另外,档案馆在自家门前或选择适宜场所长期设立宣传栏将档案馆工作、馆藏档案内容定期介绍给公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大大加深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的认识程度。
第二,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提高馆藏档案质量。优级化馆藏结构,将档案馆由变成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目前,综合档案馆名不符实,大量的文书档案充塞库房,到期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能进行鉴定销毁,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不能接收进馆。
第三,改进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方法,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对档案利用的客观需要。首先,国家档案局应该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制订各级种类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和应用的标准规范,设计出通用性强、效率高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并加强扩大应用,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要投入,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市场,避免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其次,提高现有设备利率,对已配备计算机的档案馆要加快现代化管理的步伐,使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档案馆还应尽快加入信息调整公路,加速全省联网、全国联网的进程。再次,档案馆要加强编研力量,提高编研人员的素质,开展利用者的研究和科学合理编研计划的制定,提高为社会主动报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利用效果,提高宣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真正树立档案部门“开放、主动、超前”的新的社会形象。
第四,进一步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档案馆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馆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注意到,根据国家概念建立起以司法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文化档案概念变化。档案工作由保管、记录活动的证据,变为确保这种证据的确实产生,进南昌确保上述活动本身有可信证据作为证明。档案人员也因此由消极的文献记录保存者,变为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明确历史责任感谢的积极参与干预者。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呈现的趋势
数字图书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服务有效支持用户利用信息来学习解决现实问题和创造知识。然而,近几年来数字图书馆信息呈以下趋势发展。
第一,网络化。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网络化,它所有的信息服务都依托于网络进行,它已从早期的单项服务发展为图书馆所有的业务部门,使信息交流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使信息与知识更大范围地传播。
第二,体系化。传统图书馆服务,各种信息服务类型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类型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如在文献传递过程中,可以将咨询结果发送出去,使得各种服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文献服务更加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