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个人素质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95-02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它是人们自身素质公开于众的一个侧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护理管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进而转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就使护士长的角色由单纯的科室代表人发展到领导者、教育者、协商谈判者和监督员等多种角色,护士长的特殊岗位,决定着对护士长自身的特殊要求。护士长是科室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护理质量的核心人员,除了理论知识、技术水平等业务素质必须过硬外,其人格素质的高低是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领导水平与领导艺术)高低的决定因素,是护理管理成败的关键。为适应医学模式的发展及科学管理的需要,适应欣欣向荣和谐社会的需要,让护士长和护士们实现“工作快乐,快乐工作”的目的,笔者认为护士长应加强人格素质的培养。
1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长必须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会影响管理能力的发挥,也会影响护士的情绪和挫伤护士的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终损害病人利益。一个优秀的护士长应具有真诚善良的心灵、热情开朗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不骄不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懂得思虑及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方设法为服务对象和手下人排忧解难;能保持敏捷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调节能力,能承受强大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泰山崩于前不改色”,面对每天出现的不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突况,能冷静正确地作出判断,迅速处理,并保持个人心理稳定,情绪稳定,感染、鼓励周边的病人和工作人员。
2 培养良好的人格魅力
护士长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直谦虚的品格,宽阔友善的胸怀,高尚的生活情趣。“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积极进取,懂得顾全大局,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面对繁重的护理任务,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预见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防止差错,保障护理安全;能克己奉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带动其他护理人员;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制度管人,不断规范护理人员的语言和行为;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取得成绩的要及时真诚地致谢;敢于承担责任,发生过失要及时查找原因,防止再犯,同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教育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她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工作环境,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在科室能找到归属感;善于发现护理人员的长处,知人善用,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通过这些努力培养自身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以增强感召力,使护理工作处于高速高效的运作状态。
3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护士长是科室的代言人,不仅是护士们模仿学习的对象,而且是体现护理工作亲和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媒介。外在方面,护士长应保持健康优美的体形,整洁大方的发式,时尚得体的服饰,温柔亲切的笑容。要培养优雅迷人的风度、文明大方的谈吐,内外兼修、表里如一,树立美好的护士长形象。切忌指手画脚、动口不动手,或语无伦次、浮躁慌乱,否则护士会觉得失去主心骨,缺乏安全感,影响工作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工作失误。
4 培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代表的是科室、医院的形象,其言行举止对护士、患者及家属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工作质量依赖良好的工作氛围,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护士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当今世界,科学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时间不断缩短,护士长必须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接受新事物、新潮流,不做时代的落伍人。除了业务知识外,还要加强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人文修养,铸造独特个人气质,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增强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朝气蓬勃带领护士们投入意义非凡的护理工作当中,实现人生价值。
5 培养较高的情商,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情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耐受力,是“内心的”自我审视能力,也是人际关系能力的体现。它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密切相关,正确地把握自己,才能认知他人的情绪、动机、愿望,并作出适当的反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工作成败的关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情商在成功因素里面占80%的比重。护士长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听懂属下的心声。学会倾听,能听取、采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减少冲突,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大将风度,荣辱不惊,善于驾驭场面;学会处理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横向关系有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与各科室主任的关系、同事同行关系、各科室各部门关系,纵向关系有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关系等等;在做好上传下达、下请上传以及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树立护士长威信,这对护理工作效率、效果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6 具备较强教学科研能力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职业继续教育的推广,护士长又多了”教学者”这个角色,培训工作是当前护士长的一大工作任务。三基三严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急救技能的培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仪器的投入等,这些工作必须要求护士长担当起教学者的角色,对护士进行“传道、授业、接惑”,才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年轻护士不但要传授业务知识,还应教导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让她们少走弯路避免误入歧途;同时护士长在工作中要善于收集材料、总结经验,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做法并开拓创新,把护理工作、护理技术、护理经验发扬光大,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这是护理管理、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护士长必须培养教学科研能力,不但要与护士们共学共勉,还要担当护理先驱者的角色,为护理事业做贡献。
多重角色的护士长身份,决定着对护士长的高标准要求。完善的人格是工作的剂和推进剂,培养完善的人格是护士长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要求护士长从传统的管家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严从高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我、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提升自我,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以业务素质和人格素质为双翼,做新时代的白衣天使,在护理事业的广阔天空中翱翔。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
关系的表述缺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该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其中,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二、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种素质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三、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一)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关系的表述缺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本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2 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是素质的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这里要规避一个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3 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1)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2)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为了使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开展了“快乐图书超市――传递知识与文明”读书活动。学校建立了“图书交流快乐小超市”,引导同学们将自已不用的书籍拿到快乐超市展示、交流,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二是开展了“中华经典” 诵读活动。诵读经典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教育。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量投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与尴尬。如有的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鄙薄的心态,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困境等,也将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本文就当前影响中职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1)中职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中职教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强调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而目前很多人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教师在教学上沿袭了普通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过多强调传授知识及课堂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适应不了社会对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要。在教育中,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单纯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灌输,与生活实际和生产联系不紧密,不够重视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一部分中职生一毕业就失业,即使勉强就业,也反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基本素质不高、适应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2)中职学生社会认同度低、基本素质亟待提高。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的“高中热”,直接影响到了中职生源的质量,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素质越来越低。调查中显示,当前的中职学生在初中班级里的综合成绩处于优的仅占6%,良的约占9%,一般的约占33%,而差的则占52%以上。个别学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差以外,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交往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也普遍较差。大约有10%以上的学生无心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授课也相当困难。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一直被人看成是最低层次的教育,不受社会重视和认同,在调查中有的教师和校长也认同“中职生是‘差生’”的观点,中职生被部分人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中职学生由于长期不被家庭重视,不被社会认同,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差,心理调节能力差,有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由于技能型人才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使大多数学生都不愿主动选择成为生产一线的“蓝领”。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在学校学习不用心,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学习,适应不了职业学校那种自律式的管理模式。几年出来,什么都没学成,导致了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缺乏信心。
(3)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在培养人才上,忽视了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比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不明确,人文素养欠缺;有的学生彰显个性有余,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导致中职毕业生上岗工作时难以真正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
二、加强中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学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抓紧抓好,才能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课程改革。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做到“按需培养,按需施教”。一方面,要压缩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习、实训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达到学生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还能适应就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等进行优化构建,探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地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学校应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一方面,要对新设专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相近专业选派教师送到有关高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并加强中职院校间的教育对口合作,定期举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交流活动,交流办学经验,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潜力;另一方面,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定期安排选送教师参加在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来担任教师,以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缓解专业设置的变动带来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困难。激励教师自觉努力、自我提高,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重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学生因成长环境比较优越,遇到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能力差、意志力脆弱、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等。因此,学校应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学生多与社会交流,从中锻炼自己,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中职学校还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实效性,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在任何时候都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52-03
一、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
所谓创新人格,是指个体的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个性倾向,是指个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特质,是个体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中职生的创新人格养成于创新活动中,它既是中职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最高阶段,也与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同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接受创新。指行为个体愿意接受创新的思想。(2)满意创新。指行为个体能够从创新活动中得到乐趣。(3)信奉创新。指行为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致的对创新的价值判断。(4)立志创新。当学生在某一领域有了特长,并把它作为人生目标去追求时,其时间和精力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冲突。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协调这些矛盾,解决这些冲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价值判断,立志为未来的创新性事业奋斗。(5)形成创新人格。这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上,各种价值已经在个体的价值层次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被组织成内在的、一致的统一体而影响个体行为,使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从事某一活动,并且当个体受到威胁或挑战时,行为不再受到情绪的影响,创新人格形成。
二、中职生非智力因素与创新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非智力因素自始至终都影响着创新人格形成的每一环节和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很小,能否成为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广博精深的知识,更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对真理具有强烈的追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1]
在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过程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定向、引导、动力、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六个方面,而这六种作用又是依次推进、密切联系的,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定向、引导功能
人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活动的成因,“需要——动机——行为”是一般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智能的科学测验说明创造潜力具有相对普遍性。心理学的测验分析也得出结论,创造力是正态分布的。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这种能力。个体融入社会之后,往往要求积极上进,主动适应社会变化需要,产生出强烈的创造动机,从而自觉地去激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朝着努力方向不断学习创新,直到成功。这时动机表现出将人的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动机外,兴趣也往往决定着人的进取方向,是奠定其事业的基础。当然,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成才的方向。很难想象一个一生性格孤僻内向、意志不坚的人会成为一名外交家。兴趣及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活动中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又强化人的创新人格培养。
(二)动力、维持功能
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创造活动的操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系统。当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因解决难题而缺乏有关知识、方法时,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内心状态。为克服这种状态,个体就会采取各种行为模式,表现为过去获得的最适当的行为模式,或者是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动机的能量,就成为驱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动力。事实证明,动机具有引起学生的动力激活功能,即唤醒或增强学习行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维持创造的兴奋和觉醒状态。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产生巨大的动力,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密切联系着。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对某一科学奥秘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时,学习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并且在事业成就的过程中起克服困难、挫折,保持旺盛精力的支持作用。它一旦与意志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如果在创造过程中得不到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一遇上困难就会自暴自弃。就情感而言,积极、乐观的情绪如良好的心理、饱满的热情等,也如动力一般督促、维持人的积极行动,提高创新能力,为创造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
(三)强化、调节功能
可以设想,人的某种动机越强,为获得动机结果的行为活动就会越高涨。动机具有强化和调节功能。同样,人也往往从自己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出发去审度事物、强化理解、调节心理认知上的困难,以利于自己朝着既定的创新目标迈进。与动机不良、意志不坚、兴趣淡漠、情感不专相比照,无疑良好的心理因素,处在最佳“度”上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更有助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但是,万事不能如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把握不好,处理不当,就会给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活动越高涨,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但是,当学习动机过强时,由于学生处在紧张状态中,从而使其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的学习活动,降低学习效率。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情节严重者将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可导致轻生、疯狂。
三、非智力因素在当前
中职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对策
长期以来,中职校一直模仿普教强调智力教育,主观上虽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对中职生的非智力教育尚未给予高度重视。传统学科的专业教育大多考虑的是专业知识、智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对能力的、非智力的、综合性的职业素质缺乏关注。目前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已非常重视非智力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非智力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有的认为中职没有必要实施素质教育,或者认为倡导中职生创新教育,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花架子,只要学到了教给的死知识、硬技术就可以了;进而认为这样会荒废学业,影响育人质量,从而贬低非智力教育。林林总总,这些不正确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应采取有效举措培养职校生非智力因素。
(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教师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教学情绪和学习效果,学生往往因喜欢某一教师而喜欢他教的学科,因不喜欢某教师而放弃他所教的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师表作风,不断增强表率意识,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榜样与影响作用,十分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完善,用自己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激发、诱导、唤起、激励、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二)教师应讲究教学手段与艺术
教学艺术闪耀着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的丰富性两种品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培养和提高非智力因素品质。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课堂气氛,以非智力因素调控教学活动,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兴趣。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更新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并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人机对话等特征,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重现力、感染力,增进了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功能,可以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条件和技术支撑。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革和更新传统教学手段,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互相补充和融合渗透。
(三)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和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不可忽视。教学环境由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组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美化人的心境,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非智力因素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开发和培养。为此,要美化学校环境,使之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努力创造优美、安静、清新、舒适、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和课堂环境,创造亲密和谐、合作顺畅、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环境,创造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校风和学风,创造民主、平等、愉快、活跃、发人深思、诱人表现的课堂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可靠保证。
(四)重视创新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应表现出开放性,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选修课和选修课的容量,开设辅修专业,使学生能根据兴趣、个性、知识结构、社会需求自主选课。并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对体育、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课程给予重视。这些课程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渗透情感和美感教育,激发活力和热情。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有关学生思想建设、德育培养等方面课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要依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所蕴含的非智力素材,适当删除一些只单纯地关注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大胆地增加一些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内容。
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应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格、创新人才的必须。
参考文献:
[1]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 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On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Innovativ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ZHANG Jin-si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人格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学生人格素养培养面临的问题
(1)学生发展特殊性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高校对学生的人格素养培育工作受到局限。
(2)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社会压力。受我国社会教育体质的影响,高校学生往往承担过重的社会压力,这种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不利于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发展。
(3)高校学生成长发展以自我为中心。部分高校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强,行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周边人的感受,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选择面前,往往会自私的选择个人利益,缺乏整体发展意识。
2.高校培养学生人格素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培养会受到社会、家庭、高校教育之间等多种的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在校时间长,因此,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将对学生人格素养培养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格素养本身的认识不够。第二,高校一味强调理论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对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育的策略
1.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社会人格素养
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的是非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处于三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为此,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第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著重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加强学生利他情感的养成、引导学生将乐于助人付诸实践。第三,应用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感。责任具体包括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高校思想政治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具体表现为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人格教育。
2.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素养
高校学生的人格不仅包括社会人格,而且还包括法律人格。在提倡社会法制建设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法制人格素养的培养。第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三观,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处理各种事件。第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将国家发展历史信息讲授给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逐渐引导学生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将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提升对民主法治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认识。第四,教师要向学生传输法律知识、法律思想文化等,引导学生坚定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明确法律法规,应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3.发挥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人员,其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以及人格素养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以自己健康、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降低学生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压力。
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还要通过提升教师的素质来影响学生的人格素养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作者简介]巩在峰(1966- ),男,山东莒南人,凯里学院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贵州 凯里 5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凯里学院规划课题“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14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7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形势的改变,我国当前教育机制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正是培养学生人格、情操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性,学生的人格素养培育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把教授学生知识与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建立人格素养培育的模式。
在国内外,研究人格素养培养问题的学者很少从思政课教学角度对高校生人格素养培养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探讨,所以笔者决定以“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为题,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新的模式。
一、高校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性
1.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处于精神发展状况的特殊阶段,他们独特的心理活动造就了人格素养的养成与一般青年有所不同。通过对高校生人格的调查分析,我们可将高校生人格素养培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其过分注重物质条件。高校生对于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的需求强烈且丰富。他们既需要衣食住行、社会的关注、教师的关怀等外在物质条件,又需要友谊爱情、为社会贡献、美德等内在精神需求。从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社会发展利益的需求,往往忽视社会发展对于自身的需求。由于学生更加注重实惠,使得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前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缺少贡献意识。
二是由于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内心情绪波动较大。由于高校生自身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验积累的增多,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世界、观察世界。同亲人、教师、同学之间等各种情感使得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复杂起来。在与社会、外界接触的时候,往往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矛盾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畏惧、逃避的行为。在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时,由于学生情感丰富、经验不足等心理问题,使得情绪波动较大、忽冷忽热,导致情绪与理智自相矛盾。
三是高校生责任意识的薄弱。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时,只依靠自身的感知、思想做出判断,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他人,团体意识淡薄。只知道盲目追求利益,忽视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
2.影响学生人格因素的分析。学生的人格主要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往往忽略对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主要表现为: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环境的教育与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注重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内在的需求与内心的想法;高校的各科教学把人格素养的教育都推给思政课,致使学生的人格培养模式形成了单一引导的局面,而忽略各科的协同作用;高校只是单方面强调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忽视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教师思想道德水准不高,缺乏对教学的热情。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包含“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由于各门课程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使得思政课对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分为社会人格培养与法制人格培养。
1.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人格的学生。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要重视思政课教学,积极健康地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明辨是非、勇于承担责任、创新等优秀品德的社会人格,为祖国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生力军。
一是思政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学生诚实为人。正确的是非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可以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提供正确的方向。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重视对于学生是非观的教育。正确的是非观教育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正确的是非观包括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这正是现在的青年学生所欠缺的地方。他们虽然拥有对生活、事业的热情与激情,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性的引导,使得他们经常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行为盲目。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无法代替理性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是非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获得正确的理性。而正确的认知理性可以促进学生诚实品格的形成,科学的价值理性会使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格。当今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人格培养的模式,以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善于探索,克制盲目蛮干的行为。在与人交往中,引导学生诚实待人,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
二是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追求的重要目标。乐于助人要求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和乐于施善的品质。关爱的力量可以使他人充满希望、体验到自己的力量。所以,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目前,关爱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当务之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宠爱使得他们只懂得享受他人的关爱与付出,而忘记了自身也应该为他人奉献。所以,当前思政课教学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首先,要认知和了解他人。对他人的了解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与人交往。其次,在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关心、同情的情感升华为一种爱国、奉献社会的利他情感,从而形成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念。第三,将关爱之心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三是思政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感,即责任心或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承担责任、完成责任的心理反映。根据责任的对象涉及的社会关系,我们可将一个人的责任划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国家责任和全球责任五类。面对各种责任,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强烈的责任心。目前,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责任感、精神疲软,缺少社会义务感,只知索取、不思回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将教育的重点放到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上。思政课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教育,使得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不到位。责任教育过于理想化,缺乏务实性。
2.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不仅包括社会人格,还包括法制人格素养。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社会人格、良好的专业水准,更要具备良好的法制人格,以法律的思维模式考虑、处理问题。稳定的法制人格可以减少事物的纠纷,增加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法制人格的培养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第一,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的精髓,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理性面对社会上的问题,为培养学生法制人格提供理性批判与辩证的思维保证。第二,将我国的历史、国情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历史的发展选择社会主义、选择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与辨别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认识到我国法制的进程,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推动法制社会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丰厚的历史底蕴。第三,将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建设我国现代法制社会的基础,推进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教学中,强调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坚实的民主素质基础。第四,将法律知识、法律思想传授给学生,深入讲解法律理论、法治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理想,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制观念,确立法律信仰。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偏差,使得其未能很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学生法制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思政课与学生法制人格之间关系的探索,改革教学方式,增加社会的实践教学。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模范作用与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品行、思想、言行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外界力量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教师的美好情感及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得教师本身可以将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道德威信、渊博的知识与人文素养、高瞻远瞩与创新能力、和谐精神与博爱精神集于一体。
由于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广泛而全面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素养。具体包括:一是促进学生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素养,使学生的人格社会化。教师是学生人格形成的主导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潜在的巨大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其言语、行为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养成,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学习甚至模仿教师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品格素养。二是构建学生和谐的心理品质,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冲击,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在思政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形成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外界的不稳定因素时,可以使学生以轻松、和谐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三是提高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大部分学生的价值判断方向产生了偏差,过于崇尚外国文化。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了提升学生价值观的科学性的重要措施,而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崇尚社会主义所提倡的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合理性。
笔者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高校生人格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作用,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思政教师的作用,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面对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提升高校生的人格素养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学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师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的品格,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与和谐、美好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虹.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及塑造――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2(3).
对人格问题的研究不仅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成为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法学、教育学等的研究对象。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性
1.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便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加强我国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人格教育对农民群体人格的转变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我国人民群众普遍人格的转变具有特殊的意义。
2.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关键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表明,中学阶段是人格培养的黄金时期。从生理学角度及单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个体对某种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处于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时期,因此称作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生理处于青春期,心理方面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既是各种问题的高发期,更是人生成长阶段的危险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大可塑期。教育工作者理应研究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接受能力,依照其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实际情况以育人为本,构建新的人格教育模式,发展健康人格。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
1.加强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人格培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和根本动力,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格的发展,追求完美的人格。完美人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既来自于审美陶冶,也来自于生活实践、理性启悟。所以,我们必须深挖教材,开发人格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需求。
(1)自然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雄伟壮丽的三峡美景,看到母亲河――长江,聆听其或悲壮或雄浑的歌声而感受沉重的历史的声音(《长江三日》),感受南国温柔细腻的石钟山(《石钟山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而且能领略北国美丽、壮观的泰山日出、蜿蜒曲折的泰山十八盘(《登泰山记》),绵延万里、凝聚五千年智慧的长城(《内蒙访古》)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物宝天华。
(2)人性美的陶冶
在《一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车夫不接受人施舍和劳动光荣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在《羚羊木雕》中,“我”和万芳之间并未能因母亲的干预而失掉友情,体现出天真无邪的纯真美。所有这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人和事,是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义感,见义勇为,展现人性的闪光点。
2.真诚对待事业
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孜孜不倦地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甘做教师,甘守清贫。面对无数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面对自己深爱的学生、面对祖国的未来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在我的案头,挂着实习期结束时指导老师送给我的一幅字:“教书须怀千里志,育人但愿九州同”。她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路上特别是教学中不懈奋斗。
3.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社会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大熔炉,是进行人格教育的大舞台。同时,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社会,为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在中华大地上,无数的教育基地,过去是烈士保家卫国的战场,今天是我们教育后代的舞台。特别是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更应采取参观、调查、访问和听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美,得到锻炼和启迪。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研究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当今社会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社会都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教育环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就更应有所侧重。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行为品德、综合能力、身体素质,等等。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基础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因此,要精心安排课程,使之相互协调、配合,达到最优化。任何一门课程、一个教学环节或一项活动都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的发展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人类认识规律,因此在物理教学的同时可以穿插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从高中就让学生接触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
物理学的内容及处理方法很丰富。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科学方法+技能,由此可以看出,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及科学方法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学时刻都是发展进步的,许多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新理论的创立,都会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成绩都蕴含着物理学家顽强奋斗的科学作风。因此,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材内容的改革
1.更新教学内容,充实近现代物理知识
原有的教材已沿用几十年而不变,但现有教材知识陈旧,经典内容过于厚重,这与当前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高素质人才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也不相匹配。
合理地更新现有的物理体系与内容,用现代物理的观点重新审视经典理论,对其概念和规律恰当地发展、拓宽与延伸,使其融入更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以此丰富完善物理教学的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
2.重视理论与专业需求的对接,重视实际应用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宗旨目的大体相同,那就是学以致用。就物理而言,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上应有所不同。
教材的改革难度很大,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循序渐进,边实践边改革,使教材的体系与内容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高素质、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目的。
三、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1.调整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从原有教师中心论的观点向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观念转变,应当抛弃“满堂灌”的教学作风,适量开展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倡民主教学。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结合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知识建立的过程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应用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点有:可以扩展教学内容,可以播放一些物理实验过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而且可以规范操作动作,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难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启发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如在阳光下,小朋友吹的泡泡上可看到五颜六色的花纹,就是光的薄膜干涉的结果。通过简单物理的应用,使学生留心生活,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物理应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展开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方面寻求答案,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这些引导,让学生知道新的观点思路也就在自己的身边,由此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改革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以致用,这也说明动手能力很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具体的方法,还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活跃学生思维;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知识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不但可以加深问题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爱好,与此同时,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增加团队意识。
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物理学是探索人和自然的学科,不可以只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教育,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要求不只是有知识,也要注重思想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见物不见人”,则失去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机会,因此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学教育同样应和人文教育和谐融合一起。这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因此也是学校教学所必需。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总理提问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如今,科学大师离去,他向这个国家的发问,却少有人能直面回答。然而,中国却不乏优秀的学生,历届数理化奥林匹克大赛上中国学生的卓越表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笔者以为,理论与实践的不匹配,或许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3.检验手段——考试内容与结构改革
前面谈及的改革,又该如何落地并生根发芽呢?笔者以为,传统的检验手段——单一笔试就是个问题。我们国家在初中、高中的升学考试中,物理科目无疑只有笔试一项。虽然试卷中有实验的内容,但显然不能真实地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画上等号。其实,我们只要在物理学科上,在升学考试中参照英语科目的口语考试模式,单独增设一实际动手能力的考试,就能将目前填鸭式题海战术的“死读书”中获得升华。以升学考试为导向,让教师及整个物理教育战线,有意培养和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尽管这种改革在初期会有一定的操作难题,但是,只要我们认准道路,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6-01
我国自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计划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根据吉林省教育厅明确提出的“要提高学生体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指示精神,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自2011年开始实行早操工作至今已有四年多。早操,是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最直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能够通过集体组织产生团队效应,并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集体主义精神,从一所学校的早操情况可以侧面反映出该校的治学态度、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以严谨科学的管理手段规范早操,让学生们具有健康的体魄,为成为合格的准职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
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首先针对早操工作确定了管理机构,制定了早操管理制度。通过主题班会、视频宣讲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对早操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把锻炼的目的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把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与体育锻炼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把早操锻炼当作学习、生活的自觉需要,激发他们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加强领导,建立早操督察工作的网络结构,由学生工作部门派专人负责,各学院副书记挂帅,实行年级辅导员值班制,专职体育教师做技术指导。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形成校学生会、各学院学生会、班级体委、普通同学阶梯式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早操工作一级抓一级,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形成全校性管理网络,建立相应的考勤、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使早操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成为具有真正实效的早操。
2 更新体育理念、形成制度的常态化是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早操出勤情况,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我校规定除法定假日、雨天、大雪严寒等极度恶劣天气外,全体学生每天早晨必须按时出早操。根据吉林省教育厅的部署和指示,将纪律和态度两个大方面纳入考核,反复通过实践,最终制定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早操管理办法》。每周学生会成员对各学院固定班级数进行抽查,并以此结果作为各学院当周成绩,评比分数最终将上报学生工作部门进行排名,并在我校当周的《学生工作简报》上刊登评分结果和整改措施,以确保学生在第二周出早操时进行调整改进。同时,早操考勤评分也纳入到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中,缺席一次等同于旷课一学时,迟到或早退、事假或病假等具体考核标准必须严格参照《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手册》综合测评考核办法。
其次,该校让学生树立新的体育理念,把早操作为培养自主、自发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树立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观念,时刻以获得终身健康为早操活动的目的。在大学生中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校企融合的高等职业院校,每位学生都面临将来下厂实习和到企业工作,健康的体魄是适应现代企业工作的基本保障,是高质量地完成企业工作的根本。该校通过早操环节,大大优化了学生的体能,并在企业面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尝到了早操活动的优势和甜头。在前不久的某企业来该校招聘员工的1200米测试中,学生们十分轻松完成了体能测试,大家说:“多亏咱们学校的早操活动啊!”、“如果当年没有坚持跑早操,我体能测试恐怕不合格。”等等。我校的早操活动就这样被学生从刚入学时的不理解到今天在找工作中受益。
3 结构分工、有序跑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早操,每天由学生工作部门老师负责总体监督,校学生会成员负责整体检查,每天均有辅导员老师带队督察出勤、纪律、着装等工作。早晨6:20分正式跑操,因场地限制实行错时出操。由于专业及学生分布不同,在跑操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专业男生众多,跑操口号整齐洪亮,步伐整齐,仅有的几名女学生不但能紧跟队伍步伐,有时还领队跑操。每天早晨由三名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一起跑操,在跑操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做到及时处理。有的专业是以女生居多,但巾帼不让须眉。在领导、老师和学生会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柔弱”的女学生也能在跑操中做到团结一致、坚持到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校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通过早操这项体育活动,对内凝聚学生人心,对外树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形象。早操出勤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内部凝聚力,起到聚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各学院间评比还是明星班级的评比,学生都齐心协力,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向胜利努力。而学生们的早操口号,如:“闻名汽专,大气高端,一统江山”、“把舵,奋勇拼搏,气势磅礴”等,彰显了学生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凸显了学生们强烈的集体自豪感。一次次的评比,磨练了学生的个人意志,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严明的纪律观念,有利于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学生作为学校的名片,进入社会其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早操是学校工作中一部分,学校的工作无论大小处处为育人,早操也需要有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因此,我们应在计划上保证其长期性和严整性,杜绝放任自流和形式主义,在管理方法上不仅要做到向检查要人数,向评比要质量的观念,同时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锻炼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实实在在进行身体锻炼。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少年强,则中国强!
参考文献
[1] 郭聪聪.高校早操锻炼制度与创业效能的实证探析[J].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