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级课堂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56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N Xiangru
(Fengning Coun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Chengde, Hebei 068350)
Abstract Currentl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 are focused on building a logical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but mathematics is a universal subject, with the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so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objective criteria. But there ar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with more problems, especially classroom inefficient direct impact on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the ability to accep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o explore the how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数学学业成就较佳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有较高的数学自我概念及数学自我效能判断,反之,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持有较差的数学自我概念及数学自我效能判断,而学生的学业成就仅与其学业自我概念有所关联,与非学业自我概念无关,且特定科目的自我概念对于相对应科目的学业成就影响最大。①在学习上低成就的学生,由于长期经历失败,往往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并在学习上产生许多逃避行为,如:自我设限、逃避求助。许多研究也相继证实了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就的关系,即学生先前学业成就的好坏会影响其之后的学业自我概念。
1.1 学生对于数学的厌恶与缺乏自信
调查结果中反映出我国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育上的问题:(1)与表现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学生数学能力的个别差异幅度最大;(2)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存有排斥感,学习数学的喜爱程度,低于国际平均;(3)学生对于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表现缺乏信心。换言之,尽管我国中学生在国际评比的数学成就上表现优异,学生的数学能力却仍存在双峰现象的隐忧,且学生对于数学的厌恶与缺乏自信,可能会影响其日后对数学的学习意愿与成果。②
1.2 学生的潜能未被挖掘
将数学自我效能视为个人在学习数学时,对于自己数学能力的一种知觉,此知觉就是指学生认为自己是否可以了解以及有效地执行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信念。其他研究者则多将数学自我效能界定为个人是否能成功解答及完成数学任务或问题的信心。
在学业方面,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强调个人在特定领域或活动里对其意识到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具有多面向性,学生对于不同任务和领域会有不同的能力信念,且倾向具体的目标导向评估,在测量试题上反映出明确的任务,并对自我与潜能的发挥有延展性和未来导向的影响。而学业自我概念强调个人能力的认知与情感评估,具有多面向性和阶层性,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倚赖大量的社会比较信息与重要他人反映的评价,在测量试题上常反映出明确的科目,且自我概念因为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③
1.3 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由于言语说服具有简易和便捷性,常被用来影响人类的行为。正面评价的言语说服有助于使他人相信自己拥有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并能增进个人技能的发展与自我效能感,而愿意尝试较困难的任务,就如同自验预言般,个人对自己的信念,会在之后的行为上得到应验。反之,负面评价的言语说服会降低个人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例如:④当个人被说服自己是无能力时,将使人们倾向逃避挑战性的活动,且在面临困难时,宁可选择放弃也不愿意尝试。在数学学科上,学生对于自己解答数学问题与数学表现能力的主观评估与判断,它是由个人精熟经验、替代性的经验、言语说服、生理与情绪状态及效能信息的整合所形成。⑤
2 提高职业高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2.1 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概念和重点,从而提高其数学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采用诱导、启发的模式,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概念,并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不同的数学想法。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密切,数学学习过程是解决数学抽象问题的过程,只有反复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强化,才能真正培养其数学能力。
在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对其数学学业成就上,实证研究指出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对其数学学业成就呈现正相关,当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越高,则其数学学业成就表现越好,当学生对自己在数理学习表现或语文学习表现的看法越正面,则其数理和语文的成就表现就越好。
2.2 积极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和智力
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与数学自我效能彼此具有正相关,可透过学生先前数学学业成就的好坏来预测学生之后的数学自我效能,反之,也可透过学生先前的数学自我效能来预测其之后的数学学业成就。⑥对于图形和空间知识点的学习,要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学生可以频繁接触到相应的图形和空间结构,这就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机会,学生应当加强现实生活察觉能力,及时辨识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图形和空间,并发现不同数学图形之间要素的关联性,从而树立初步的空间概念,掌握不同空间要素之间的基本性质和构建关系,初步形成据理推正的数学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培养其数学思维模式,这也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⑦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数学知识的更新换代较快,数学知识的膨胀性要求学生在更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要保持数学知识的先进性,这就需要学生提高其自学能力,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因此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特定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扩展课外学习,同时采用数学学习小组引导的方式来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⑧
2.3 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知识引导者的角色,只有老师发挥好其角色作用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当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法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提出自我的数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数学学习中,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增强其数学应用能力。
再者要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估要把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历程放在重要位置上,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把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相关的课程指标纳入到教学评估中。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问题,教师应当采用包容的态度,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辅导和帮助,加强学生对于错误的印象,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⑨
2.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数学思维,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并通过学生自我的思考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扩展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抽象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来学习“等式”一节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和形式,尤其是区分等式和代数式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概念基础,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知识混乱的现象。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3 结论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职业高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应当革新其教学方式,通过改变其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职业高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期望能够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注释
① 华芬.试分析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J].赤子(中旬),2013.8:97.
② 闫李铮,李三平.中学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的应用现状及原因浅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3:149+183.
③ 姚淑彬.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4:147-148.
④ 敖夏.应时而为打造校内“特区”――记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学特区建设[J].职业,2014.23:14-15.
⑤ 雷思琪.基于HPM视域下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5:127-130.
⑥ 吕辉,徐耸.数学分析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189-1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47-02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任务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N.S.Prabhu最早提出的。这一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任务去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是在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级英语是目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高年级阶段主干课程,三、四年级不断线。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名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然而,在现实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高级课堂教学以教师个人讲授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目前大多数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记笔记,课堂上互动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
(二)高级英语课堂教学过度重视语法、句法的讲解,影响了对学生篇章整体认知的培养。在传统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通常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采取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式在进行高级英语教学,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过多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影响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和语篇意识的培养。
(三)忽视文体意识、人文素质的培养。《高级英语》课本中所选的文章材料大多都是比较经典的文学文章,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挖掘的空间。但在实际的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对文章中的文化知识和人文内涵显然没有作为重点,有些教师一带而过,有些教师甚至只字未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接收到足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信息。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个人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框架下,任务型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的发挥。英语任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翔实的语料和使用语言的相应的语言环境,通过活动的组织和串联,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课堂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高级英语课堂效率。
(一)要更新教学理念。要从强调分析目的语结构体系的结构主义教学理念向社会认知教学理念转变。前者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刺激,机械地进行操练,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利于学习者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陈绍康,2002:89-91)。后者则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二)要改革教学模式。要从高级英语课堂中普遍采用语法分析、句型操练和课文翻译的语法一翻译法主导的教学模式向由任务型教学活动驱动的教学模式转变,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参与,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革作业形式。改变原来高级英语课堂以翻译和命题作文为主的作业形式,代之以信息收集和整理、文章修辞分析、作者文学作品对比评论、小组讨论总结、研究型小论文和课外延展阅读心得等形式。
(四)改革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改变过去高级英语课程评价重期末、轻平时的评价方式,增加形成性评估的比例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任务进行研究型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期末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尝试期末以小组汇报、研究性论文等形式的考核方式。
四、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展示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笔者将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中进行教学实践。为了对比研究结果,本课题组对英语1212班采用传统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英语1213班采取基于任务教学法,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教学设计将以《高级英语》(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册第一课“Hiroshima-the liveliest”city in Japan为例,具体设计和实施基于任务教学法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学会批判性地从作者写作视角理解文本信息和情感表达;学会深度探讨文章传递的背景文化,比较文化差异,并以此宏观的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微观地掌握语言词句中的信息;学会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反复的课堂复述与问题探讨,使学生内化课堂知识,加强语言输出能力。
(二)任务设计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中自主搜索背景知识关于日本、日本文化、广岛文化、二战的背景等;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文章的欣赏和认知,从中国人民的角度、美国人民的角度、日本广岛人的角度阐述对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态度。
(三)课堂设计
总体方法采取批判性思维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和语篇整体教学模式等的综合运用。整个课文的讲解设计富有悬念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和眼神阅读文献,步步推理,共同探讨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为任务驱动下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合作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已经准备的课前任务的基础上,授课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内留足时间供全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partner要定时轮换,在课堂上形成多向交流。
(五)课堂展开
1.课堂提问:学生对日本广岛的了解。
2.学生课堂展示,广岛原子弹投放历史背景与受灾情况。(设置学生间互动环节,由学生向班级其他同学提问关于pres.entation提到的相关信息是否已经掌握)
3.Brainstorm。观看短片后,适时提问学生此刻对广岛原子弹投放的观点、态度。教师抽查学生回答,在互动中强调原子弹受灾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人文主义思考,摈弃民族主义狭隘的历史观。
4.Key words learning。由学生负责讲解,教师在PPT中进行回顾总结。
早在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微课堂的出现就“时间短、内容精悍、声画结合”等特点被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所青睐。也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出现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等各式各样的微课比赛。“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率先在高等教育领域起到起到了引领作用,树立了典型。该活动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以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为宗旨,分为文史、理工、高职高专3大类。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自觉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堂上教师从答疑解惑、技术讲解、任务布置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以《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课程为例,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以微课为载体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2 《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传统教学存在的现状与分析
“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属于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在动漫技术、影视动画、影视后期、多媒体制作等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应用方面也主要是面向动画合成、广告制作、影视特效及相关片头片尾的制作。本课程传统的教学以书本案例素材为主,通过老师对难点讲解,学生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案例制作。教师在课堂讲授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几个固定的案例甚至用几年,不能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惊喜。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很难熟练的掌握软件技术,将来毕业找工作也会遇到棘手的问题。目前来讲,高校培养大量的行业毕业生因为技术方面的缺陷又面临工作难的问题,而后期特效人才方面又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前后存在较大的矛盾,这系列问题的存在,值得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通过调查了解,高职院校《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课程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匮乏。高职院校存在学生招生不稳定性,师资不足,各个专业教师都身兼多职。担任班主任同时还要上多门专业课程,这样就造成专业教师身心疲惫,知识方面广而不精,没有精力去积极主动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更不会去搞科研和科技创新工作。
(2)理实脱节。传统教学过程,结合PPT演示和软件进行操作讲解。在机房屏幕广播,学生往往眼高手低,记录笔记较少,在操作过程中忘掉细节较多,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师生互动交流存在不足。后面项目练的过程中,对项目制作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3)硬件条件差。作为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后期课程而言,教学设备必需到位。很多高职院校不太重视硬件配备,认为只要有电脑就可以了。要想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DV摄像机、后期渲染服务器等硬件是必需要匹配,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系统的实践经历,自然也无法胜任岗位的需求。
3 微课载体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前期微课设计与制作。作为“After Effects高级制作”课程教师而言,本身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对微课的制作技术有着天然的制作优势。从微课的设计方面教师需要认真的规划,时间控制到10分钟以内,知识点不要太多,方面学生记忆和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要举例得当,比如说你讲片头制作过程,可能通过制作学院宣传片头为主,从学院的片头图和视频信息的的采集再到字体特效制作,从内容上让学生感觉到熟悉,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感兴趣。把制作完的微课程通过网站发面视频之后,再通过如微信、QQ等聊天工具分享给学生。同时把相关的素材都通过群共享、网络硬盘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多种渠道提前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可以暂停、截图、反复的浏览,直到掌握所学知识。微课堂的设计,让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课堂教学机制的强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本来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圆满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包打天下”,把课堂当讲堂的现象屡见不鲜,“穿新鞋走老路”,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改革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增强自信心,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目标要求、学生学情、环境条件等因素灵活选择,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三、要鼓励学生敢为人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我们要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敢为人先,大胆探索,真正掌握创新的本领和技能。这样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坚持探索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学科资源整合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课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教学效果离教学目标有较大差距。高级英语课文长、词汇量大,句子结构复杂,内容思想深刻难懂,题材广泛,再加上由于文化差异、修辞的使用等,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向学生灌输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文章结构、语言点分析和写作特征等,学生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教师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课堂气氛枯燥沉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参与感不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够,更多依赖教师和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单一,在学习高级英语时只求看懂字句,认识单词,重点停留在语法、单词、词组及句型等层面的理解和分析上,对文中涉及的文化内涵不求甚解。
针对上述情况,在高级英语课堂引入协商策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要讲好高级英语课,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协商教学为高级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协商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所谓协商,就是课堂所有成员通过对话、协商共同决定如何安排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Breen和Littlejohn(2002)把课堂协商分为三种类型:个人协商、交互协商和程序协商。个人协商是一种个人的心理思维过程,主要指个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合成、记忆等智力活动,旨在理解别人并被人理解。交互协商,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理解程度,或是为了使别人理解自己而修正自己的语言的策略,强调在交流过程中意义的理解和分享。程序协商强调与他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在外语教学中,三种协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协商学习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协商学习是符合语言教学的过程和特点的。外语教学的基本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所涉及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过程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外语教学必须使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得到不断的协商、协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协商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只能绝对服从,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气氛沉闷。协商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营造出一个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能有效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或受强制的状态,使他们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协商学习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和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直接导致多数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和学习兴趣丧失(赵庆红等,2009)。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若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动机等具体情况于不顾,而一味地讲解目的语的句法、词汇、词义等语言系统知识,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目的语,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刘伟荣,2011)。通过协商,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经验、需求、兴趣、意愿、学习状况等,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并及时获得有关教学的各种反馈。通过协商,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并理解教学的目标和过程,从而能更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第四,协商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是21世纪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全面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自主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承担起学习的责任。高级英语课堂引入协商,师生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考核评价等共同讨论,做出决策,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学习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完善。
3 高级英语课堂中的协商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教材为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Advanced English》第三版(上、下册)。课文内容题材广泛,语言精练地道,文化内涵丰富,是一本极好的教材。本文将以此书为例展现高级英语课堂的协商策略。
3.1 协商教学内容
《高级英语》第三版是一本有难度的书,课文一般较长,语言难度大,文化背景差异大,课文均来源于英美等国家的近年原版期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哲学多个领域,思想深刻难懂,课后练习多样,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学生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教学时数有限,课程教学进程较慢,根据教学安排,只选其中8-10篇课文讲授。同时由于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协商,在符合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之上,共同决策哪些单元适合课堂教学,哪些单元由学生课外阅读完成。
高级英语作为高年级的主干课程,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欣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可以和学生进行协商做出决定。
3.2 协商授课方式
除了明确教学内容之外,师生还可以就授课方式和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协商,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意愿,通过协商,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高级英语课堂较多采用以教师精讲、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 除此之外,高级英语的课堂形式还有:讨论式、研究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授课、英语戏剧表演、课外自学等。
例如,学习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六课Blackmail和第二册第五课Love is a Fallacy两课时,通过协商决定学生对所学课文分角色进行表演,英语戏剧表演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有意义并且容易记忆的场景和原汁原味的语言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语言学习,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习俗,提高了教学效果。
再如,高级英语上册第十课 The Sad Young Men,主题较为深奥,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句法结构也较复杂。通过协商决定研究式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分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究 the lost generation 形成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对不同时代年轻人的特征进行对比等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1.概述
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板书教学,但课堂教学仍是最主要、最普通的一种。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大学计算机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课堂教学是教师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任教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传授知识、培养和开发学生智力的基本形式,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对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总结,谈一谈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准备充分的教案,这两者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围绕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材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分析、主要教学措施及活动和教学进度安排等这些方面来进行。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分类,再根据其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准备教案包括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和备作业等。而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来说,还要备操作,尤其是对于实践型计算机课程来说更重要。例如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现场编程,然后进行调试,运行程序。这样做的好处是,向学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错误结果,提醒学生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正确操作过程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定位准确。概念定义要准确,深浅难易要适度。对于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要区别对待。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层次、角度的调整。
(2)要做到“四讲四不讲”。“四讲”是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思路清楚、举例恰当。“四不讲”是指:教材叙述清楚的不讲、重复性的论述不讲、与主题无关紧要的不讲、学生可以自学的不讲。
(3)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展,介绍点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发展动态。计算机是一门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信息。
4.教学内容的启发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启发就是引起学生思考并有所领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讲授内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那么,具体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1)要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使用电脑,因此稍显枯燥乏味,内容难以理解。这时更加需要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引出矛盾,深入浅出,尽量做到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复杂的问题。
(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步骤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性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善于总结和讨论。要注意对所讲解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小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4)要重视教材上所列出的例题和操作的重要性。要通过一个例题、一个操作,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5.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方面合作进行的过程,因此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就是要积极地听课。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力。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但为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感到乏味枯燥,其原因在于教学内容没有提起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经常向学生展示所得到的成果,要让学生时刻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东西到底能干什么。
(2)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学科中的概念和操作很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应该突出重点,讲解其属性、使用方法与技巧、使用效果,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3)教师在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尽量使每节课都有新的亮点。课堂教学的创新求变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起强烈的感知,提高学习的兴趣。
6.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互动式的基础上,这不但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教学理念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心情舒畅,形成良好的互动式关系。要避免教师高高在上、坐而论道的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讲课内容要做到“间而精”,给学生以思维扩展的空间。课前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7.不同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讲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将语文学活。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资源进行有侧重点的课堂重组。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但可以实现“三多一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学生自主登台,多登台多讨论多展示,而教师少讲解的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指导科,练笔交流课,作文评改课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先行课、研讨课、指导课以及诵读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每一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都要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课中分别达到三个不同的层次。
2.制定每周任务,重在平时落实,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每周任务,有布置有检查。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并针对学生的阅读进度检查学生默写、口头提问背诵。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积累,并将这种积累加以梳理运用。如在《过秦论》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按照三级分层达标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目标,让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作者研究历史和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了解过秦论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二、多种形式进行三级分层达标训练
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的训练必须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在课内阅读文本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还原作者感受,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课堂中注重落实学生的三级训练。为了强化学生的三级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将积累到的字词、好词佳句以及完成的小练笔、随笔感悟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继续进行积淀,以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而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阅读训练重点让学生进行积累,并将积累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最后能够做到运用自如。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培养出学生的基本经济思维。西方经济学虽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一、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我直接或间接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的难度大,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数理要求高。由于西方经济学个章节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学生在某些章节没有听懂后,后面的课程根本听不懂,甚至根本不听课。那些能听懂课、看懂书的学生也反映本课程和实际生活似乎有些脱节,对课程得出某些结论、规律持怀疑态度。总之,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二、原因分析
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当然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但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还是要加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在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培养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部分教师不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对许多定理、理论进行大幅详细的数学推导,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任何丝毫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满堂灌”。由于高校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这一教学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很少有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由于课堂上师生讨论的机会少,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心里没有底,这样就无法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予以调整,因而也就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相关原理困难。由于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大多数同学的数学知识较差。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十分困难。
4、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所能安排的理论课时极为有限,最多不过60学时左右。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就显得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内容,常常需要赶进度。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课就听不懂,学习效果难免就会受到影响。
三、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调整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内容博大而精深,通过几十节课的教学介绍其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特点和要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时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在确定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时要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以能正确作出微观决策。
2、完善教学手段。高职教育的理论课时较为有限,而西方经济学的图表、公式较多,老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现场画,不仅准确度难以把握,而且费时费力,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而且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三化”教学法,即“具体化”、“形象化”和“数字化”。所谓“具体化”就是针对西方经济学许多概念、定理、规律过于抽象的特点,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表述。他心里后悔莫及,逢人就说,“如果早知道吃半块饼干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六块饼干呢?”这个故事夸张地反映了我们平时对增量比对总量更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边际也就是增量的概念。
1.1 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学学科的特殊性,现今大部分高校教师比例结构失调,“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普遍存在,正高级职称以年龄老资历高的教师为多数,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较多,而副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为数较少。由于年老的教师身体状况所限,所能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同时,由于年老教师与现今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产生的代沟使他们在交流时产生一定的隔阂,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年老的教师可能对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较少,无法吸引现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成为“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做自己的”这种局面。而一部分中青年教师由于过多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科研上,而忽视了课堂教学。另一部分则由于经验不足或者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而无法使学生信服,甚至产生师生冲突。
1.2 学科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枯燥且抽象。也正因如此,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大部分高校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也造成了期末考试“突袭”现象的盛行,即平时不听讲,期末考试前仅看几个知识点就考试合格的现象。虽然在我国教育成果检验以考试分数为参考的大环境下,但高校毕竟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只注重课程结束后的考卷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不合格的应试型,而非应用型人才。
1.3 学生思想观念待转变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巨大的学习压力及思想压力使学生进入高校以后身心都完全的放松下来。“学习无用论”盛行而使一部分学生盲目跟风,娱乐至上、恋爱为主、工作经验最重要的观念充斥在学生当中,使他们忽视了学业。而老师面对无人听讲的课堂,即便再有激情,也已消耗殆尽。另外,学生中的班干部“业务”过于繁忙,给全班同学起到了反面的示范作用。这些学生由于学生会或者班集体的事情过多,正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就被叫出去;或者上课已经很长时间了,才回到课堂上,影响教师上课思路的完整性和其他同学听课,影响教学效果。
2 转变观念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经济学课堂效果的因素和措施是多方面的,除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任何改变必须先从观念的转变开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所以,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之处在于:大学教师要在知识观、过程观、价值观、师生观等方面扬弃传统观念,吸收先进的教学观念。
2.1 高校思想观念转变
二百多年前赫尔巴特曾强烈批判的“无教育的教学”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的孵化器,重点应当放在教书育人,而非科学研究。因此,高校要适当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鼓励他们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并对授课优秀的教师实行一定的奖励措施,或者将授课成果而非科研成果作为评定教师职称等级的参考,引导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另外,学校在学科考核方式的制定上也应当因科目而异,对于经济学这种较为枯燥的学科,学校应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权,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同时,适当加重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在思想上先让学生对平时课堂表现重视起来,而教师则通过提问、小作业、辩论会等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
2.2 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知识是前人心智的外化物,教学要把凝聚在知识上的智慧挖掘出来,才能“滋养”学生,发展其能力。“教授们最优先的是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探索历程亮在学生面前,这应当是活灵活现的,自然流淌的,学生们所最需要看到的并不是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教授们带有原汁原味的思想及其过程。”此外,教师应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解释经济现象时,用图表来说明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说明。另外,教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与学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之间互相提问、启发既有助于增强课堂活力和趣味性,也可以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为具体的问题解决,有助于学生理解。
2.3 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良好的数学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就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要领。
一、充分备课,提高数学教学针对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老师备课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数学老师要抓好备课工作,为教学开展打好扎实的基础。中高年级在身心发展上已经在开始进入青春前期,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针对性才能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在对教材的分析中要把握重点和难点,找出和学生思维上的契合点,让教材的到灵活的运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兼顾到他们的学习基础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标准,有效提升全班的数学教学质量。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生动性
伴随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逐渐发展,将多媒体带入课堂让教学手段更加的丰富。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会出现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老师在讲台上的讲解和板书会显得呆板,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中的规律,这时候就需要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生动演示的教学工具,所以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上辅导工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有趣味性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所以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出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创造出有趣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兔宝宝进游乐场》的儿童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讲一只兔子想进游乐场,但是把门的爷爷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需要兔宝宝计算出面积才能进入游乐园。学生都和兔宝宝一样的着急,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就是不知道平行四边形,看到这里就能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能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只要学生有了对于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也会显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很非常明显。
三、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变化过程,并且在学完一个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比例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去测量学校的旗杆或者学校大树的高度。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学生才更进一步的感受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四、采取多表扬、善批评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动力,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表扬、善批评这两种教学方法
1.多表扬,给学生鼓励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在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和满足感。小学生正在成长阶段,在教学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老师发现了学生的亮点都要给予及时的认可,让学生将良好的习惯或者行为保持下去。不难发现,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显得有动力也很高效,相反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会更加自卑,在学习上显得吃力和迟缓。所以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老师都要善于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给予赞许,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比如,在学习圆锥这一课时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提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什么是圆锥形的了?”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老师可以给以夸奖,说:“你真棒,一下子就想到”,学生如果回答错误,例如说是木头,也不要给予否定,也应该表扬的说:“木头经过加工也能变成圆锥形,也是有道理的,”这样不会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善批评,不伤及学生心灵
学生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还是要进行批评教育的,但是批评的方式一定要恰当。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已经有较强的自尊心,老师不恰当的批评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尽量不在课堂上或者人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在语气和措辞上要控制,在批评的时候也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善于在数学教材中挖掘智力知识,多让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用对了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就能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前亭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1集体备课形成导学提纲,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纲的编写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及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纲的设计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知识问题化,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1.2预习并完成提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下自学,学生可以按照导纲要求的学习目标完成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对导纲上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生成新的问题。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
1.3二次备课。在学生预习并完成导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老师二次备课过程中重点分析和引导,增强课堂讲解的针对性;课堂老师展示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及拓展延伸的问题,增强课堂的时效性。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四点:(1)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2)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3)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1.4教学反思,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自己的历经的教学过程为思维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结果等进行回忆、思索、审视和评价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的目的;同时它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2.教学目标的设计
2.1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①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②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③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④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⑤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⑥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在学习氯气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氯、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③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④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2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的重心应由知识性知识教学向非知识性知识教学转变。当前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已向新课标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仅以知识性知识教学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新课标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的重心由知识性知识的教学向非知识性知识教学转变,显得更为重要。
2.3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班级每个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3.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权威下的课堂生活,倡导的是师道尊严,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提问也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同一模式,追求青一色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而且传统的衡量教学的标准,是将有问题教学没问题。让学生没问题进教室,没问题走出教室。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新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 、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下课铃声响了,思维未断,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它的问题而存在。
4.重视过程